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2024-06-26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共10篇)

1.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篇一

孔子、老子美学思想的不同追求和比较

以孔子为开端的儒家美学和以老子为开端的`道家美学相异相歧,但又相辅相成地构成中国的传统美学.略引孔子和老子有关美学的言论,以陈述和比较二者不同的美学思想.

作 者:吕琛 作者单位: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03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4(6)分类号:B83-0关键词:儒 道 美学 比较

2.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篇二

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美学准则

“道”是老子思想的本源和核心范畴, 是宇宙的本体存在。自然万物由“道”衍生且遵循“道”的运行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四十二章) , 老子认为“道”乃万物之母, 万物芸芸由“道”而来且在“道”的变动不居下丰盛圆满。“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 (《道德经》二十五章) , “道”乃天地之始及万物创生之根本, 其在循环往复的运行中孕育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无穷无尽和勃勃向上的生命意识和潜能, 它贯注活力、气息于江河大川、高山流水、星辰日月、花鸟树木、朝菌蟪蛄等, 使得这些生命的个体自得其适地有序组合构成世界的和谐、灵动整体。

“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 “自然”性乃是“道”的根本属性。《道德经》二十五章中提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 取法于地, 地以天为法则, 取法于天, 天以“道”为法则, 取法于“道”, “道”以自然为法则, 取法于自然。天、地、人乃至“道”虽都有各自运行变化的不同规律, 但自然是天、地、人乃至“道”必须效仿和遵循的最高准则。“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形成了老子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是自然主义审美意蕴的体现。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我们生存其间且休戚相关的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物质存在, 而是形容事物排除外界干扰、自然而然发展变化、生命韵律完全自由的和谐状态。后庄子吸取老子思想的精髓, 在老子基础上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美学观点, 同样是对老子“道法自然”中顺应天意、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的追求。“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四十二章) , 在老子看来世界是一个涌动变化的整体, 天地遵循的“道”支配着生态美景中的事物在阴阳调解中达到融洽、和谐的生命状态。“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也是包括人这一高级生命体在内的万物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人类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尊重自然的自生自长、自荣自衰, 不加以干预破坏,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 因此“道法自然”这一以“自然”为本的价值取向也应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主题和意蕴。

二、“自然无为”的生态自由观

“道法自然”的生态美学准则决定了人对万物应该是顺应而不是恣意妄为的强加干预, 即抱以“自然无为”的态度给予万物自由发展的完全空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道德经》六十四章) “天道自然,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所作为, 而是遵从天道的不加妄为。无论老子所处的时代还是当今时代, “妄为”乃是导致人与自然冲突对峙的根本原因, 几千年来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惜以破坏自然为代价, 由此造成生态的严重失调, 生态美学的研究在人与自然日益对立的今天应运而生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反思, 而且反映出人们对和谐生态社会的强烈诉求。

老子强调“自然无为”, 主张在效法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毫无功力目的地辅助自然万物本性的自由彰显。这里“自然无为”中的“自然”和“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意义相同, 皆是“本来如此”、“本性如此”的意思。年有四季轮回, 日有朝暮更替, 大千世界中动植物各有其成长轨迹, 万物并不需要人为的控制反而在自身规律变化中生生不息, 最终达到天、地、人以及“道”相契合的最高境界。“无为”的本质就在于对事物这种“自然”性的遵从, 这种顺其自然、不雕琢、不修饰, 对事物自然天性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反倒能成就一切, 最终实现“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道德经》三十二章) 的和谐美景。同样, 在审美体验中, 只有秉承“无为”的心境, 取法自然、顺应物性才能浑然忘我、淡泊归真。正是在这种审美态势的影响下, 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身即山川而取之”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道”和悟“道”, 在“物我同一”情境中自由地舒展、吐纳, 从而促进其艺术才情的迸发。

三、“天人合一”的共生之美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的生态美学准则和“自然无为”的生态自由观, 强调人与自然的齐一共生, “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交融与共的最高境界。在老子看来天与人皆由“道”创生而来, 虽然存在生命形式和表现状态上的千差万别, 但终离不开生老病死、成败兴衰这一基本规律, “万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道德经》十六章》, 故在本质上是无高低贵贱之分的, 是平等一致的。后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超然、旷达的宇宙意识、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生命理念以及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审美通感就相当传神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依生共生、相亲相和的物我之间的接纳与认可。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 主张顺应自然规律, 并不是对人的存在与价值的否定, 相反他认为人是“道”之体系中的最高践行者。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作为宇宙四大系统中的一员, 是生态循环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他的德行、思维和能动性决定了人类能够体验、认识、参悟自然。虽然人是“道”的最高体现, 但在宇宙四域中, 人与天、地是完全平等的地位, 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变现象界, 更没有权利划定事物的等级贵贱、有用与无用。我们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人虽然有主观能动的自由, 但是人的能动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 尊重自然而不逾矩, 因此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人应该摒弃居高临下的那种所谓“主人翁”姿态, 以一种平和、无私之心对待自然、适应自然, 达到古人“与梅同瘦, 与竹同清, 与柳同眠, 与桃李同笑, 居然花里神仙。与莺同声, 与燕同语, 与鹤同唳, 与鹦鹉同言, 如此话中知己”的和谐共生状态。

综上, 老子的生态美学体现出道家哲学中和谐共生的深邃理念, 其“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等以特有的科学性和蓬勃的生命力丰富了传统美学的内核, 凸显了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东方神韵。可以说, 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主客二分观念的超越, 且与当代生态美学中提倡的“主体间性”不谋而合, 因此, 对老子的生态美学做出研究不仅有利于缓解当今人与自然冲突对立的紧张局面, 而且对于创建和谐安宁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 老子以其丰厚的思想理念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建构和延伸。本文欲采撷老子思想一角, 从“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三个方面就“和谐共生”这一美学理念展开论述。“和谐共生”指向老子“道”的终极境界和归宿, 对此做出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老子的思想精髓, 而且对于我们审视当前的生态现状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美学

参考文献

3.老子美学观 篇三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设计这个作品时,我采用反向思考,一般设计餐具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外形或装饰性的图样,但此系列主要表现“有”与“无”的相互影响,其实就是展现“矛与盾”的对立统一,运用世间最分明的黑与白作为盘碟的两色,将“矛盾”视觉化、形象化。三款独特的图纹明与暗、方与圆、繁与简,暗含既对撞又和谐的理念,再以最简洁的形式呈现出器皿的型,在盘的边缘部分要求薄度的准确性,通过细腻的手感展现出产品的工艺之美,以凸显器皿中真正实用的“空”的价值。

“有无相生”的概念给人很大的发挥空间,因其有很大的留白,也预示着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比如这次的设计,我还与意大利设计教母PaolaNavone合作,在古色古香的中国哲学基调和东方极简的平净圆润的风格上,融入来自欧洲鲜明经典、热情奔放的构想。

在我心中,一直想追求的不只是东方的设计风格,更想要借由设计及物品传达并延续中华文化及美学,我的方式是通过设计概念及语汇的转化,让传统的美好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并希望通过设计及细节的追求,令使用者感到幸福。

4.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篇四

一、老子美学“虚与实” 在版式设计中的原理

1、老子美学中的“虚与实”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以“自然” 作为宇宙之本原, 以“道法自然” 作为人生之要义。“道” 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陈老子认为, “道” 具有“无” 和“有” 这样双重的属性。作为“天地之始” 的角度看, “道” 是“无”即无规定性、无限性。作为“万物之母” 的角度看,“道”是“有” , 即包含有规定性、差别和界限。 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也都是“无” 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 与“实” 的统一。

“虚实结合”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点: “虚实结合” 讲究“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 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 ,艺术品就失去了生命。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留白有很重要的意义,没有虚实留白的美,中国诗歌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2、“虚实” 美学在版式设计中的原理

邓石如则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以黑,奇趣乃出。”“虚实” 留白在中国传统美学上被称作“计白守黑” 。“黑” 是指版式中编排的内容,虚”指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计白守黑” 指笔画之间的关系要得当。’ `疏可走马” 则指写字要有疏密。

书法版式中讲“分间布白” ,蒋和在《书法正宗》说: “布白有三: 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

这里的“分间布白” 指字行之间处理空白关系的方法。书画中版式如此,在平面设计版式中也一样追求字与字之间的疏密空间处理。

3、“虚实结合” 在版式设计中的`体现

空间是无所不在的,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三维空间,当然版面设计中也存在着“ 空间”的概念。这种空间的感觉并不是真实的, 用文字图形的元素组成“近、中、远” 的立体空间,比起平铺直叙的版面, 空间感强烈的版面更有层次,视觉度更高,也更加耐人寻味。

虚实结合,实为有为物,虚为无为境; 实制约了虚,虚则自由和扩大了实、丰富了实。只有虚中有实,化实为虚,以实暗示虚的存在,才能创造出意趣无穷、空灵的意境。

由感官直接接收到的视觉信息既是“实”我们因此视觉带来的联想部分,则是“虚” 的含义。在直接了解到的信息上增加了二次传达的功能,是超越具体形象而存在的。

二、在版式中如何设计“虚、实” 意境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里,讲究“中和为美”, “中”指不过于多,不过于少。“和” 指协调差异分歧,达到和谐统一,这个统一指和谐但也承认了不同。“中和为美” 的原则应用到版式设计里,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将不同的元素针对不同的主题用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

1、构图“恰到好处”

虚实结合的目的是强化我们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而补充的信息应作为次要层级来处理,以确保引导大众正确有效的视觉流程,对基本信息的读取,以及对直观信息的联想、二次信息传播。构图的“恰到好处” ,使得版式设计在信息传达的同时又能体现设计的美。

2、视觉度“以少用多”人们阅读的视觉流程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较强的视觉度是会改变整个版面的视觉风格,引导人们搜索信息且具有空间力场和遐想的意境。排版设计中图与图的色彩呼应,标题文字与内容文字调整字体、分栏,可以在视觉上利用有限的文字和图片,营造出具有力场的版面,避免版面枯燥杂乱。

3、文字营造“虚实”文字作为版式设计中信息传达的重要要素,在文字的排版中对信息和图片依照内容的层级进行虚实处理,适当的留白空间使版式更加优美。标题文字的处理要醒目和区别于正文,利用字体、粗细区别重点、或者字号大小、颜色,也可以改变字体原有的形状,按要求而设计。

文字量很多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强调重点。调整行距、字距配合文字达到舒服的阅读模式,有虚实对比更加强调文字的可读性。结合图片排版时,图片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将优质的图片占用多一些的版面,其他作为辅助,并且很好的协调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空间距离。

三、“虚、实” 在版式设计中的意义

虚实的审美特征为“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 “虚实” 表现了空间无限与有限的关系,无限是对版式中内容的延伸和读者想象的空间,有限则是传达的主题内容。设计中的正负形象与空白背景的关系,都在视觉上造成虚实的效果。

5.略论老子、庄子思想的异同 篇五

略论老子、庄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与庄子都认同道在宇宙中的本根地位,并发现通过内敛的思维方式能予以体认,他们由此向往原始、质朴的生活,贬抑造成文明的欲望和知识,对于充斥着异化现象的现实则权以柔顺处之.然而,老学偏于宇宙观的描述,庄学更关注人生论问题;老子从宇宙学哲学推演出政治哲学,庄子则致力于阐发精神澄明之学;这种差异与老、庄的立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还形成老子注重处世策略而庄子主张率真,<老子>出语严谨、规范而<庄子>出语汪洋、恣肆诸特点.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一者主要在政治上,一者主要在艺术上,并且合力铸就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超越性和外向柔韧性的特质.

作 者:胡家祥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肇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B22 关键词:老学   庄学   异同  

6.老子伦理思想的现代化 篇六

老子道家思想是以无为为表象, 实则探究宇宙本体的辩证思想体系。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 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外在准则, 究其外在行为方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至今仍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有重大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大跨步的前进, 但是市场经济本身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及部分企业追求的价值目标不正确, 以至于信用不良, 不正当竞争的增多。国企私企运营方式的不规范, 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如何规避此怪圈呢?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 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慈可协调各方利益, 俭可使资源产出最大化, 资源配置合理化。不敢为天下先呢?则是杜绝了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 个人谦虚, 以水之柔为人处世, 对企业内部和谐乃至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

老子伦理思想中的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所包含的价值。从其之间辩证关系和老子哲学思想体系来看, 研究老子思想, 解释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三者, 从道学思想出发, 解决人和自然对立所产生的危机, 老子的伦理思想具有指导性作用。

老子所处时代是春秋末期, 封建社会逐步代替奴隶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 虽战乱不断, 但是亦为百家思想争鸣的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 可以看出老子在目睹统治阶级的奢侈以及社会底层阶级的民不聊生以后, 认为他们的行为违背道, 并以道为思想体系之基础, 通过对道的辩证和对道的深入释义, 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 并形成了相当庞大的体系。在老子伦理思想中, 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以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为外部行为准则下, 能更接近道, 体悟道学之精髓。

老子伦理思想中把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作为重中之重, 后世诸多大家在解悟之时, 赋予时代之特色。例如, 《老子注》王弼《老子本义》魏源等。老子思想在历朝历代都被注解, 万古常新。

慈是以宽容为主, 暗合老子无为思想, 宽容, 对世间万物之宽容, 合乎本身的发展来顺应万物。让一切不和谐和谐。

俭, 主要表现在修身及治国。修身, 俭亦是无为的外在表现, 以知足常乐为基本出发点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 不纵欲于酒色, 不贪恋于山水。懂得知足的人才能更接近于无为。治理国家, 以俭为主导思想, 国家可富裕, 百姓可知足。不仅可以缓解阶级带来的社会矛盾。而且可直接有效的增加社会财富。

不敢为天下先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外在表现。谦卑, 不争夺。道的本性是无为, 争不是道家的思想, 不符合道的特性。老子言, 无为, 故无败:无执则无失。用道本身的原则来顺应事物本性的发展, 若离道远, 则必有所失。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精髓表现出来的就是无为思想, 就是合乎道, 顺其事物发展而发展。

慈强调的是是社会个体之间应该以宽容, 慈爱来对待每一个人, 按照事物本身发展来做事情来缓解当时的社会的阶级矛盾, 自然而为。老子曾说,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根据道的本原性质来指导现今的具体事务, 就能认识事物, 认识其运转规律。亦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了可以利用的内容。

老子伦理道德思想指出, 国家要富强, 家庭要富足, 都是以节俭作为基本出发点的, 只有反对浪费和奢侈行为, 面对利益, 不知足, 一旦过度就会有更大的损失。春秋战国年代, 老子俭的思想的确缓解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是现今社会俭朴也是有他不足的地方, 维持人的正常生存外, 财富的增多, 地位的提高, 自身文化素养和素质的提高, 是需要高品质, 高档次的生活标准的, 以期待得到更高的社会尊重, 这是不可厚非的。老子思想中民之难治, 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 国之福。只要民众满足生存欲望, 统治阶层节制奢华欲望, 就可以缓解社会矛盾。节俭是封建社会地主农民时期, 对于生产方式以土地为主的社会。节俭为了积累财富, 少消费积累财富。社会生产力的底下, 温饱尚不能满足, 更不能满足对文化的需求, 物质的欲望。节俭是我国历朝历代提倡的消费观念。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 经济生产能力和物资发展情况不均衡, 只能温饱享受不了, 老子适时提出了生存的基本点以节俭为主, 但是却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建国以后经过数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 经济稳步快速增长, 小康已不是梦想。家家有余粮的今天, 作为当今社会的个体首先应该以自己为基本点, 精神领域的富足再去物质上节俭, 游刃有余而无往而不胜。

老子思想讲究无为, 本身就是反对骄横, 奢侈的行为方式, 俭朴是人修身养性的基本条件, 节约, 清心, 无为, 才能更接近道。自然而为, 积蓄德行, 才能有所成就。节俭是人之根本, 天下的长治久安首先就在节俭, 老子道德经一书把节俭无为提升到道的境界, 认为节俭是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教育我们, 作为任何一个阶层, 若追求外在的享受, 造成:“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的后果。

作为统治阶层, 也就是今天公务员阶层, 是享有国家税收且行使国家权力的少数人。若是不知足, 贪恋权力所带来的利益, 肯定是锒铛入狱的下场, 现在官场的59岁现象就可以说明, 没有一个好的道德境界肯定是不行的, 切不可松懈。老子所讲的伦理观念就是道。以道学发挥演示的一系列, 是今天我们仍旧要学习的, 节俭, 知足, 只有节俭, 才能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老子伦理思想历久弥新, 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韶军, 《老子》御批点评,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2]戴建业, 《老子自然人生》,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

7.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篇七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槃”,前面几句是:“考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家,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春秋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容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虽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问题。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老百姓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认识。鸡犬之声虽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强调模式,认为这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去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不合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许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背教学规律。我们老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

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且,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不多,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许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家,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明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优势。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国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求全的传统,什么都要求全,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求全责备。其实,一味求全会有很多弊端,会投鼠忌器、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求全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女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买了三年的衣服,再穿出去就过时了,是旧的了;倘若再放一段时间,没准又变时髦,成新的了。我曾劝一位比较勤劳节俭,把易拉罐、汽水瓶都收起来的女同志说:这个东西不能收,你要学学老子,捡破烂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生活着,如果他们捡不到东西,维持不了生计,走投无路的话,可能就会去抢劫。

第四个柔弱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当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道家、儒家都讲和,传统文化里的和谐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我觉得道家比儒家还要高明。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三个“和”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和谐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和谐首先是包容。

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每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逛逛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和谐的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问题。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强调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认为,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合理,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也是很好的文学文章。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8.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篇八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老子>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老子>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

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2002 14(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  

9.老子哲学思想 篇九

第1题、自然这一词是从属于道的。(是否题) (分值:4)

A. 对

B. 错

B. 帛书《老子》

C. 竹简《老子》

D. 传世本《老子》

第22题、老子讲的几种政治统治的模式包括( )。(多选题) (分值:5)

A. 下知有之

B. 亲而誉之

C. 畏之

D. 侮之

第23题、宋代的邵雍是( )大师。(多选题) (分值:5)

A. 经学

B. 道学

C. 易学

D. 相术学

本次测试(老子哲学思想) 您的得分为79分

判断题部分 共有8题 答对6题 得分:24

单选题部分 共有7题 答对5题 得分:20

多选题部分 共有8题 答对7题 得分:35

第9题、“我无欲而民好静”,是( )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单选题) (分值:4)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第10题、《老子列传》出自( )。(单选题) (分值:4)

A. 《论语》

B. 《孟子》

C. 《中庸》

D. 《史记》

第19题、汉代的( )实施了无为而治。(多选题) (分值:5)

A. 惠帝

B. 文帝

C. 景帝

D. 武帝

第20题、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叫做( )。(多选题) (分值:5)

A. 有

B. 阳

C. 阴

D. 无

第2题、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是否题) (分值:4)

A. 对

B. 错

第12题、( )是道的基本属性。(单选题) (分值:4)

A. 天地

B. 人

C. 自然

10.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篇十

【关键词】:二元论 无为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正文】

老子在其传世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一曰“道”,二曰“无”,这在中国哲学史上都还是第一次。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中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时,如是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3],庄子也是用“无”“太一”(即“道”)来总括老子的哲学。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就必须从这二者入手。又因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灵魂所在,要想讨论“无”与“有”的关系,则绕不开“道”,所以在此从老子的“道”入手。

什么是“道”呢?

老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道”的确切定义,而是以“无名”、“朴”、“无象”、“无形”、“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等词语代之,道是“混成”之物,是先天地而生的,用老子的原话说,则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那里,“道”具体有三种含义——世界本源、世界存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4]后来王弼在给老子《道德经》做的注中说:

“所谓道——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5] “道”没有形状,没有名称,它作为万物的根本而存在,所以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什么是“无”呢?

老子《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其中提到“无”的就达四十章之多,“无” 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6]在老子那里,“无” 是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

什么是“有”呢?

《说文解字》中“有”的解释为: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伸遂为凡有之称,凡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也。[7]“有”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8]在老子那里,“有”则是指形而下之实有,是实实在在的。

老子直接了当地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其意思是说,“有”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源,而“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绎读》一书的前言中说,“无”也是“道”,“道”也是“无”。 [9] 二者均为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无”常用来指称最高本体“道”的特性, 这也是《道德经》中最常见的用法。[10] 如《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之能臣也”。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总的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为最高的原则,而“无”总是被看作是次等的、派生的、消极的(否定性的),“有”高于“无” 、优于“无” [11]。而在老子《道德经》里,“有”与“无”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道德经》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明确提出有无相生,认为“有”与“无”是相互对立而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德经》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出有生于无,[12]所有的物是从“有”中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13] 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但并非一时之功,就老子“有”“无”关系的前后变化亦可拆穿“老子一夜便作《道德经》之传说。

在讨论关于“有”与“无”的具体关系时,许多学者都困惑于老子《道德经》后半部分第四十章中提出的“有生于无”的观点,大多都认为这是与第一章中“有无相生”的观点相矛盾的,如陈鼓应先生说:今本“有生于无”之说, 显然与第1 章“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无法对应。第1 章的“ 无” 、“ 有” 是“ 同出而异名” 地指称道的。[14]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因循守旧。

故在此将对“无”与“有”这一二元辩证的关系加以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与西方哲学的具体不同,意欲呈现一个更加清晰的老子思想精髓。

“有”与“无”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无相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生于无”的阶段。“有”与“无”关系的这一微妙变化,不仅反映出老子思想的不断变化性,也隐含着老子对世界(亦即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或自然)更为理性的认识。

(一)第一阶段——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如其后几对关系一样,“有”与“无”是相互对立,相生相随,相互生成的,相互对立而生的,“有”可以生成无,“无”也可以产生“有”,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二者的相互生成应该是同一层次上的循环的过程。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二句则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起始之处,是与“道”相同的概念,是万物生成或存在根源。此处“天地”与“万物”应为异词同意,都是指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然而,何为母也?《说文解字》中关于“母”的解释是:依《礼记》释文补,其意禁止其言曰母也,古通用无,诗书皆用无,士婚礼,夙夜母违命,古文母通无,是古文礼作无,今文礼作母也,凡母之属皆从母。[15] 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是老子对“道”的解释,所谓“母”者,河上公注:“母,本也。”[16]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魏朝王弼注曰:“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17] 因而,“始”与“母”皆为根本,本源的意思,“无”与“有”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魏朝王弼注曰: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18] 按王弼的说法,这一句则是强调“无”的根本作用,但是此处也隐含了“有”这一前提的作用。陈鼓应先生说,此处就现象界层面来谈有无之相互依待的关系,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则是从道的本体论层面来谈论有无的相生相成的关系。[19]“因此,“有”的“利”是依靠“无”的“用”,并且“无”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依靠“有”提供的便利。二者也是相互依靠,相生相成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无”与“有”都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有”与“无”是相互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无相生”从相反相成这一观点,间接地呈现出老子的整体观与和谐观。[20]

下面,我们将进入“有生于无”这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有”和“无”的关系。

(二)第一阶段——有生于无

老子在其《道德经》的后半部分中直接了当地说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21]天地万物都是从有形之物开始的,有形之物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并被人所感知的凭借和载体(如人的身体是有形之物,属于“有”的范畴),而有形之物是从无形之物中产生出来的,无形之物是有形之物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根本所在,是有形之物的本源(如灵魂是无形之物,属于“无”的范畴)。灵魂要依靠身体,然而身体有了灵魂才变得有意义。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说,形势与内容(质料)相比,形势更为重要,形式是决定某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的根据。[22] 有形之物即是内容(质料),无形之物即是形式,没有内容(质料)的形式,就如没有身体的灵魂,无所依托;没有形式的内容(质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有”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是作为有形之物而存在的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因而,在这一阶段,“无”是高于“有”的,“无”成为了老子思想的最高原则。引用《哲学大辞典》中的说法,老子认为,“无(名)”比“有(名)”更能反映“道”的性质。[23]

“无”作为老子哲学最根本的范畴,其最明显之处则在于老子对“无为”的极大推崇。在这一阶段中,老子的思想是崇无抑有的(这和西方哲学中的崇有抑无的观念恰好相反),从老子对“无为”与“有为”的态度上 即可窥其一斑。

下面,我们转入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讨论中,从侧面来对老子在这一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崇无抑有”的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说明。

那什么又是“无为”呢?在谈论“无为”之前,先来讨论一下“为”。

“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母猴也,引伸遂为凡有所变化曰为。[24] 就是说,“为”是引起事物变化的行为。任继愈先生说,“无”具有“有”所不具备的“ 实际存在”,号称“无”,并非空无一物, 而有总括万有的特点。[25]因而,“无”并不是消极的存在,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仅具有日常生活中的功用,而且还是指导政治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辞海》中关于“无为”的解释是: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要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顺应自然的变化。老子的“无为”是从“道”出发的,因而与其后的孔子的“无为而治”大不同矣。[26] 可见,老子的“无为”是合乎“道”的,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老子的“无为”指的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仅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还要在遵守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对于能够提升人类福祉的事有所作为。也就是说,“无为”不是毫无作为,它强调的是要有作为,但是统治者的作为不能超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还是要从“道”出发,在“道”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如果人的行为是出于“无为”,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了的,只有统治者按照自然规律地有所作为,才能治理天下。即是倡导“无为而治”[27],就是要让按照自身的规定性而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妄加干涉。万物的生化是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展现自身、检视自身, 但万物最终要“复归于无极”。[28] 老子教导我们应以自然无为为本而不妄为。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拥有“上德”的人,即思想崇高者(圣人),常常是“无为”,是无所表现,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

又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道常常是“无为”的,它总是顺应自然,而天地万物无不由“为”生成。正因为顺应自然,虚静恬淡,道的“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才能生出天地万物。不仅天道是如此的,而且人事也是如此。[29] 因此,老子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好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魏朝王弼注曰;此四者(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崇本以息末也[30] 。

仅就“无为”来说,“统治者”做到“无为”,民众则可以得到教化。老子建议统治者要顺从民意,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弃民意于不顾。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六十四章)

在此,“无为”与“无执”并举,而劳思光先生认为“无为”所包含的意义更广,应包括“无执”,自觉心驻于无为,遂无所执,无所求。[31] 要想成为圣人,就要通过不断地改正自身,以身作则,“正己而物自正”,这样做了,虽不主动去取得天下,天下也是莫之能属,天下将自归于为“无为”者。

总而言之,从“无为”这一哲学范畴中,更能清晰地窥视老子在此阶段对“无”这一哲学最高原则的推崇。

在这一阶段,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与“有”的关系是“无”高于“有”,“有”是从“无”中产生出来的,“无”上升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本源,“无为”也成为了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与做事规范。如果说,从第一个阶段来看,“无”与“有”有些许相似性,例如复旦大学的聂中庆认为道是“无”“有”的统一体, 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 也就是从宇宙之本原、本体之形上层面诠释“道”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 “无”即是“有”; “有”也即是“无”, 两者“异名同谓”, [32] 而在这第二阶段,“无”与“有”则是有根本不同之处的,因此聂老师的办法过于偏激,不足取也。

【结论】

综上所述,从“有”与“无”的关系即可看出,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第一阶段(“有无相生”),“有”与“无”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与“无”相互形成,相辅相成。在第二阶段(“有生于无”), “有”是从属于、根源于“无”,“有”从“无”中生成,“无”优于“有”,高于“有”,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传统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

“有”与“无”的关系的变化发展启示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子为我们铺就的阳关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书籍类:

①.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月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M]. 第一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2月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 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0月

④.(宋)范应元(著)黄曙辉(校)《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

第一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月

⑤.张世英.《哲学导论》(修订版)[M].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月

上一篇:分析高校财务预算与决算下一篇:孩子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