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三

2024-10-23

小班语言活动三(17篇)

1.小班语言活动三 篇一

小班语言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儿歌)

执教者:郭钦兰时间:2011、11、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丰富词汇“咔嚓咔嚓”。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课件、水果宝宝图片若干、《火车开了》伴奏带,幼儿人手一份水果宝宝的胸卡。

2、知识准备:

丰富幼儿认识有关“水果”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以律动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着你们去旅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开着火车去。小朋友请上车,坐好了吗?”(放音乐)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室。

(二)借助课件,感知儿歌内容。

1、师:“水果店的水果宝宝看见,它们也想去旅行,它们会开着什么车去呢?„„”

2、播放课件,感知水果宝宝。

提问:它们开着什么车?都带些谁去?

(三)借助图片,学习儿歌。

1、完整欣赏儿歌。

①师:“老师呀,把水果宝宝去旅行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②提问: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它们开着什么车去旅行,火车发出了什么声音?儿歌里有哪些水果宝宝去旅行了?

2、结合图片学习儿歌。

①教师根据幼儿所讲的水果宝宝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②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跟念儿歌。

3、引导幼儿集体完整地朗诵儿歌。

(四)游戏《水果宝宝去旅行》

请一名幼儿扮演“西瓜”开火车,其他幼儿扮演其它“水果宝宝”。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表现儿歌,体验游戏的乐趣。

2.小班语言活动三 篇二

老师有趣味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表现, 是能够吸引孩子的。我担任幼儿专职体育老师多年以来,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练习和反思, 得出了一套孩子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和学得会的动作。

一、说数—变大变小真有趣

小班的孩子上体育游戏活动, 基本上是从圆圈开始, 这样有利于老师的直观教学。让孩子们一步到位走成一个圆是有一定困难的, 我的练习方法是用简单易懂的数字变化吸引孩子站圈。“一二三四五, 小手拉起来”, 小朋友会很快地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围成圈。看着老师手的变化——两手手臂从下往上越来越高, 小朋友的手臂慢慢伸直, 脚向后退。开始是孩子们手拉着手, 围成了一个很小的圆圈, 慢慢地孩子们把双手拉直, 圈渐渐变大:“六七八九十, 小手放下来。”如果想变小圈, 就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 变大圈向后退一步、再退一步。孩子们通过老师清晰温柔的说数字示范, 会和老师一起说:“一二三四五, 小手拉起来;六七八九十, 小手放下来。”站队多练习几次, 孩子们很快就能和教师配合, 圈圈大小随教师的口令变化。

二、跟我一起—走跑跳

1. 轻松语言中幼儿练习走——走路去旅行

小班在练习走的过程中, 要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 走得要有趣味、要有精神。在练习走之前, 先让幼儿在原地练习:脚不动, 前后甩手, 再过渡到手叉腰, 大拇指在腰后, 抬腿练习一上一下。老师说:“小手甩起来”, 小朋友说:“甩起来”;老师说:“小脚踏起来”, 小朋友说:“踏起来”。小朋友会跟着走后, 可以改变方式趣味走多次。如走路去旅行。老师用情景语言伴随活动的整个过程, 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这样幼儿能够被情景吸引, 积极地投身活动, 从而在游戏中学习, 掌握动作技能。

老师的语速快慢和走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孩子们会很感兴趣, 从而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练习了各种方式的走。

2. 不知不觉中幼儿练习跑——捡回球宝宝

幼儿有“泛灵化”的思想, 就是把什么都看成有生命的, 老师在体育活动时, 把游戏作拟人化的处理, 孩子们会很快投入游戏中。这对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班的孩子开始是不愿意跑动的, 要让他们跑起来, 就要有让他们跑的理由。我们以“球宝宝”要出去玩为由, 把球抛得远远的, 让孩子们把“球宝宝”捡回来, 看看谁捡得多, 就让他们和“球宝宝”做朋友, 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跑动起来。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 抓住孩子的不同特点, 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获得成功的体验。

3. 拍拍手中幼儿练习跳——拍拍手跳起来

小班的孩子们在拍手游戏中, 听着拍手的声音, 看着老师的动作, 平常分阶段练习, 就能完整、简单、自然地学会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

老师:左边拍拍——向哪跳?小朋友:左边拍拍——向左跳。

老师:右边拍拍——向哪跳?小朋友:右边拍拍——向右跳。

老师:手心拍拍——向哪跳?小朋友:手心拍拍——原地跳。

老师:手背拍拍——向哪跳?小朋友:手背拍拍——前后跳。

老师:前后拍拍向哪跳?小朋友:前后拍拍开合跳跳。

三、小动物模仿操—我们来运动

上体育活动前都有准备活动, 老师如果用小动物模仿操的形式活动孩子们的四肢, 孩子们很快就会投入进来。小动物模仿操非常有趣味, 小朋友非常喜欢, 在实践教学中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如:小鸡小鸡走走, 小鸭小鸭摆摆——摇摇摆摆向前走;小兔小兔跳跳——双脚跳跳向前跳;小象小象甩甩——甩甩鼻子向前走;小狗小狗跑跑——快快抬脚向前跑;小鹿长高了, 小猫蹲下了, 山羊爷爷——慢慢慢慢向前走;绵羊奶奶——慢慢慢慢向前走, 等等。孩子们通过动物模仿操, 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活动身体四肢, 而且运动前的各关节活动也有利于幼儿自我保护。

3.小班语言活动:小蚂蚁过河 篇三

1.感受小蚂蚁过河的快乐及遇险后从紧张、害怕到美滋滋过河的心理变化。

2.观察并理解课件中小蚂蚁过河的情节变化,并能用比较连贯的语句讲述出小蚂蚁过河的情节。

3.体验两只小蚂蚁的经历,知道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已会唱《蚂蚁搬豆》歌曲、flash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蚂蚁搬豆”的歌曲导入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蚂蚁搬豆》的歌曲吗?我们一起唱一唱吧!哎呀,刚才歌曲里两只小蚂蚁一起在搬豆,今天它们在一起又会干什么呢?”

(评析:教师带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表演,起到了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引发好奇心、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并在不经意中将小蚂蚁与本次教学联系起来为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动画课件,看课件讲述简单情节

(一)播放课件一:小蚂蚁扛着树叶去河边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两只小蚂蚁身上扛着什么呀?今天它们扛着树叶想到河对岸去,可是它们会怎么过河呢?”

(评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前两个问题设计成封闭式提问,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回答问题。有了之前的两个问题做铺垫,第三个开放式提问幼儿就能从图片中找出过河的办法了。)

(二)播放课件二:用树叶当小船

1.教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想的办法和小蚂蚁想的办法一样不一样!咦,它们想的是什么办法?它们坐在树叶小船上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正当它们划得开心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将课件打开感受雷雨交加的氛围。

(三)播放课件三:突然雷声响起,下起了倾盆大雨

教师:“呀,发生什么事啦?这时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下雨了,小蚂蚁就要被淋湿了,它们会想什么办法呢?”

(评析:幼儿在雷雨声中就在为小蚂蚁着急了,更何况看到小蚂蚁紧张、着急的表情就更体会到了即将被大雨淋湿的焦虑心理了。这时教师根据画面提出了封闭式问题,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小蚂蚁的着急、害怕的心理和情绪。之后的开放性问题:它们会想什么办法呢?是让幼儿根据前期经验展开想象帮助小蚂蚁想过河的办法。这种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相结合促使了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为幼儿的思考提供了线索。)

(四)播放课件四:小蚂蚁合作,用树叶当伞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蚂蚁到底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谁的办法会跟小蚂蚁的办法一样呢?两只小蚂蚁刚才淋着雨还是紧张、害怕的,现在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评析:教师根据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机智的提炼,让幼儿知道教师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鼓励了幼儿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

三、完整播放课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讲述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着课件来说一说吧。”

(评析:教师在完整讲述时注意将前期幼儿观察画面中所讲的字、词、句及课件场景加入讲述中去,所讲述的内容要丰富,在讲述中做一个隐性的指导,为幼儿的讲述提供讲述思路。)

四、再次播放动画课件,幼儿自由讲述

1.幼儿自由讲述,与同伴交流。

师:“小蚂蚁很喜欢我们小朋友,请小朋友们自己看课件或者和你旁边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小蚂蚁过河’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讲述,幼儿倾听。

五、迁移讲述经验,知道遇到困难要想办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蚂蚁两次遇到困难,都想办法解决了。那如果我们遇到困难会怎么办呀?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4.小班语言活动 篇四

伏岭镇中心小学 王芬

本次活动选择的教学内容《彩色的梦》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语言活动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活动开始,向幼儿介绍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欢做梦形式创设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的学习兴趣。在此活动中,我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也为以后引导幼儿想象奠定了基础。活动时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在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的环节中,我能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且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5.小班语言活动 篇五

1.倾听诗歌,在阅读和谈话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中拟人的手法所表现的意境。2.认读重点字词:萤火虫、好奇、神秘、怀抱、共享、晚风 3.有表情的表演诗歌,并能用画画,语言的方式表现自己对 作品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认读重点字词,并学会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小星星》、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

教学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线上活动《小星星》教师播放小星星的音乐,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模仿小星星的动作,表现小星星在闪烁、发光的样子。2.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师幼谈话,切入主题

师:教师有两个好朋友,他们都喜欢在晚上出现,还会一闪一闪的发光,就像眼睛一眨一眨的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呀? 幼儿讨论自主发言 2.欣赏诗歌,观察挂图

(1)教师的出示挂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星星和萤火虫他们的相同之处和神态,让幼儿感知星星的顽皮和萤火虫的神秘

(2)教师播放诗歌录音,请幼儿认真倾听感受诗歌的童趣 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你听了有什么感受? 幼儿自主阅读,并交流诗歌里的内容 4.集体阅读 夜空里,星星为什么一眨一眨?黑夜里《萤火虫为什么一闪一闪?他们都是谁的孩子?在干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萤火虫、好奇、神秘等

6.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六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应的词汇:“采了一个又一个”。

2.学习安静地倾听同伴的表述。

活动重点:

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学说词汇“采了一个又一个”,并能用动作表示。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蘑菇”若干,背景音乐,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呀,赵老师还请来了一位神奇的小客人,它长着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你们猜猜它是谁呀?(小兔)

2.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学习讲述。

(1)师:“我们一起跟小兔子打个招呼吧!。”“小兔,你好!”

(2)“小朋友们好。”

(3)师:今天小兔子呀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愿意来听一听,看一看吗?”

3.播放ppt第一页。

(1)你看到了什么?(太阳、云朵、蘑菇、小兔子)

(2)教师小结,边说边做动作: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云儿轻轻地在空中飘荡。小兔子提着篮子来到草地上采蘑菇。

4.播放ppt第二页。

(1)提问:哇,草地上的蘑菇真多呀,它们都有什么颜色的呀?

(2)教师小结:蘑菇真漂亮啊!这儿一个,那儿一个。有穿着红衣的,有穿着绿裙的,还有戴着花帽子的。

5.播放ppt第三页。

(1)提问:草地上的蘑菇这么多,小兔子在干什么呢?(采蘑菇)。

(2)“是的,小兔子在采蘑菇,谁愿意来学学小兔子采蘑菇的动作了?”(幼儿尝试)“你来试试做采蘑菇的动作”

(3)哇,草地上的蘑菇真多呀,这儿一个,那儿一个,小兔子采了一个又一个,采了一个又一个,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说“采了一个又一个”)

(4)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看。(师幼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啊!小篮子里已经装满了蘑菇。”

6.播放ppt第四页。

(1)“这是谁喊小兔子呢?”(妈妈)

(2)“妈妈喊小兔子干嘛呢?”幼儿猜测。

(3)播放音频“我的宝贝,快回家吃饭啦!”

(4)小结:妈妈甜甜的声音随着风儿传了过来,我的宝贝,快回家吃饭啦!小兔子高高兴兴回家啦。

7.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会讲的宝宝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

8. 播放音乐,游戏“采蘑菇”,结束活动。

“咦,好听的音乐响起了,我们来一边听音乐一边学小兔子采蘑菇吧。(师幼随音乐边做边说“采了一个又一个”)哦,我发现外面还有好多蘑菇了,我们一起出去采吧!跟客人老师再见。

故事:

小兔采蘑菇

7.小班语言活动三 篇七

而在针对小班幼儿的教学中, 由于幼儿心志懵懂, 经历尚不丰富, 但对周遭的事物环境充满好奇, 渐渐对生活有所了解, 因此,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是语言教学的需要, 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 老师将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置于幼儿眼前, 触动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并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 在情感熏陶的潜移默化中, 加深对语言的学习, 优化教学效果。

对于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捷克民主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过:“知识始于感官”、“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所有事物应尽可能地放在感官之前, 看得见的放在视官之前, 听得见的放到听官之前。”当然, 这仅是情境的第一个维数:“意境”, 它是幼儿开展有意味学习的感知环境。情境的另一个维数则是“情感”, 幼师必须晓之以情, 用外在的情感触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这是小班语言活动的情感前提。

如何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从操作看, 方法有很多, 既可以直观“还原”, 也可以模拟情境, 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开展语言活动;也可以借助其他经验与技术, 如通过卡通电影和投影、音像等先进技术来创造情境氛围, 还可以采取换元替代法, 想方设法将满足语言活动需要的情境创造出来。

一、直观演示, 丰富情境

语言活动必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对于还未对世界形成深刻认识的幼儿来说, 单方向的语言教学往往无济于事, 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心领神会, 从外在形象的感性认知升华到内在抽象的理性领悟, 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率。

直观演示法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个要求, 其中应用多媒体、展示实物与投影、集体实践、绘画美术的辅助等方法, 在小班的语言教学中通常都行之有效。如在教案“小兔吃了笑哈哈”中, 老师通过在电影院的每个座位上放一个字宝宝, 让小朋友按照手中的字宝宝去寻找座位, 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教学无形之中增加了幼儿对语言文字的乐趣, 教学也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木偶戏、皮影戏, 在愉悦的气氛下使幼儿对其中台词、歌曲产生兴趣, 这时, 老师打开录音机, 放几首富有活泼、愉快的音乐, 并重复刚才的语言环境, 慢慢指导幼儿翻书, 跟随录音边划指边朗读。两三遍后, 由于兴趣与条件反射使然, 幼儿在音乐语言的带动下也就活动起来了。

二、想象朗诵, 描绘情境

所有活动都具备主客观情境, 语言活动也不例外, 要想让初生的幼儿理解这些语言内容,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大脑中去描绘这些情境。这种描绘, 老师是无法替学生做的, 只能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它必须是幼儿自身视觉、听觉神经的合作协同活动, 对所接受的语言、文字、符号所表示的音形构成十分复合条件刺激, 从而形成原则意义上对语言的整合, 产生二次想象。

比如在朗诵教案“古诗:咏鹅”中, 装扮成鹅妈妈的老师与装扮成鹅宝宝的幼儿去游泳的路上, 老师可以说:“我亲爱的鹅宝宝,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妈妈带你们到河塘里去游泳吧!”然后伸伸脖子、整理整理羽毛, 大开音乐做出划水的动作。通过这些指引动作, 不光初步培养了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而且鹅的形象也就跃然在幼儿脑海之中了。在接下来, 结合音乐图像, 通过模仿动作, 就可以竹简引导幼儿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并诵读古诗了。

这种创造语言音象复合刺激条件, 并促成感官神经的协调进而感知活动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在想象中去读原文。通过想象, 幼儿自己的表象积蓄被调动起, 并按自己的思考方式, 想象出语言活动的主客观情境;通过朗读, 进一步加深调整, 使之更清楚、更妥当。在引导幼儿想象朗读的时候, 老师尤其要注意对所授语言中关键词语进行解释、模仿等点拨式的指引, 使之变成生动的、可想象的思维形象, 使幼儿对这种语言活动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三、联系生活, 再现情境

南朝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中, 曾提出“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的观点, 意指人受外在的客观事物的影响很容易激发的情感活动, 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动机, 进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制造富有情感的意境, 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在的感性作用的驱动下, 情感素养、想象能力都能得到出乎意料的发展。

生活, 是语言之载体。联系生活, 再现情境, 就是将语言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通过老师创建的情境联系起来, 将幼儿生活世界的大门打开, 加深巩固他们的体验, 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如儿歌“我们一起过家家”中, 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模仿, 老师可以问:“亲爱的小朋友, 刚才‘爸爸妈妈’的表演怎么样啊?像不像你们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不像呢?”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进一步地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还能让他们主动、大方地说出自己与爸爸妈妈的生活小故事, 在理解歌曲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生活上的理解, 一举两得。

四、扮演角色, 身临情境

让幼儿站扮演角色参加语言活动, 并讲述自己的一些感想, 也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心理态度的转变, 幼儿不仅能将语言活动快速构成表象, 还能加深他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如在教案“三只小羊”里, 让学生表演三只小羊和大灰狼, 并组织台上台下的互动活动, 老师可以说:“怎么样?刚才思维小朋友的表现好不好啊?大家喜欢那只小羊呢?为什么?”最后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 组织一些简单的句子给小朋友学习。

当然, 适当的扮演角色不但能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 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但这样的表演也有局限, 就是幼儿的不自觉性, 不能运用太多, 否则浪费了了幼儿真正意义上学习、思考的时间。总的来说, 老师通过对语言活动的描述, 让幼儿扮演成为故事中的某位角色, 这样可以让幼儿站拥有一个新的立场, 独立地去思索、体会。

情境教学的产生, 给小班语言活动课堂带来蓬勃生机, 其趣味性的内容, 活泼鲜明的形象, 深刻的内在情感, 生动的外部意境, 以及意味深长的哲学道理, 使原本枯燥的语言活动变得极具魅力、趣味且意义非常。另外, 情境教学还针对了幼儿既天真又任性, 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贪玩好动的心理特点, 把他们到情境中来, 在追求的属于自己乐趣的同时, 激发他们内心中对学习蕴藏的主动性, 随着情境的更替, 不断地加强语言学习, 并通过一步步的优化情境, 引导幼儿从切身感受中掌握语言。

摘要:本文介绍的情境教学针对小班幼儿不敢讲、不愿讲、不会讲的特点, 按照“要将、能讲、会讲”的方法逐步进行培养, 让幼儿成为语言活动中的主体, 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幼儿教育,语言活动

参考文献

[1]王银红.新课程理念下小班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5) .

[2]陈欣凡宜.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情境的创设[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2) .

8.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八

一 、创设语言环境,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受环境的影响越大,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开学初,孩子们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了亲人,来到陌生的地方,教师根据孩子直观感知的特点给他们创设语言环境。我要在活动室里的一面墙上贴上他们的照片,让他们来一起找一找自己在哪儿?找到后学说:“这是我,我叫某某某”这样不仅消除了幼儿心里的焦虑不安,也渐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还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另外,我还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布置了一些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小动物图片,平时让他们说说小动物的名称再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找找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并学说“小兔请你吃萝卜”“小猫请你吃鱼”“小狗请你吃肉骨头”等等,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从小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还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孩子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前提。文明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规矩,使孩子从小学习礼貌语言,养成有良好语言的习惯,日常生活中首先培养幼儿学会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每天入园时会主动向老师问好;离园时会与老师说“再见”;受到别人帮助时会主动说“谢谢”;当自己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会主动说“对不起”;对方还要会说“没关系”;有老师来班上有事或听课时会说“客人老师好”等等。一学期下来家长们普遍反映我班的孩子说话能力提高了,也变得特别懂道理有礼貌了。

二、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1.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是发展幼儿表述能力的保证,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能正确地模仿说出来。我首先让幼儿听他们熟悉的喜欢的小动物入手,如我来模仿某一个动物的叫声,请孩子们说说是哪个动物来了,或者我先说出某个动物的名字,让孩子们来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再让孩子们听听周围所熟悉的声音,比如汽车的喇叭声、打雷声、风声、雨声、琴声、锣鼓声等等,让他们听后模仿想象,说说这些声音在说些什么;最后再让孩子们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从而使幼儿从小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2.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着这样的目标,我常用激励机制让幼儿产生想说的愿望,给予积极发言的孩子即时贴上一颗红五星或一张小贴画来表示肯定。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每次会让孩子们说说探索操作的过程,刚开始时,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几次操作实践,现在我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有很大提高。

一次,我在上公开课《奇妙的水》,我让孩子们将白开水变成甜甜的水,孩子们操作完后,我让孩子们讲讲他们的操作过程。几个孩子很大方又很快地就说出了先在杯中放糖再放水,然后用调羹搅拌就变成甜水了。我首先对他们的操作过程表示肯定,然后再继续让其他孩子说说还有没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是先在杯中放水再放糖,然后用调羹搅拌就变成甜水了。我及时表扬了该孩子,然后我请所有的孩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变酸酸的水。

3.适时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老师。我发现小班孩子对小动物和熟悉物品的对话比较感兴趣,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小朋友们掌握正确的进餐方法,习惯和同伴一起吃饭时,开始我带了一只玩具小猫和一只玩具小兔出现在小朋友面前,同他们打招呼,小朋友们立刻会说:“小兔你好”“小猫你好”,然后我请幼儿看情境表演一:在小猫的家,小猫正在吃饭,一边吃一边喊:“喵,喵,菜我不要吃,饭也不要吃。”东张西望,手不扶碗,一不小心,饭打翻了。幼儿观看情境二:在小兔的家,小兔坐得端端正正,一手扶着碗,一手拿调羹,一大口一大口的,一会儿就把饭菜吃完了。我提问:谁打翻了碗?为什么?小兔是怎样吃饭的?小朋友们立即模仿小兔吃饭的样子,坐得端端正正,而且还很快学会了儿歌。在讲述故事《小鸭找家》活动中,我先出示玩具小鸭,同样让小朋友和小鸭相互打招呼,突然我模仿小鸭的哭声,问小朋友们:“小鸭为什么会哭”?孩子们说出了许多小鸭哭的原因,也有孩子说小鸭可能找不到妈妈迷路了。接下来我重点向孩子们讲述了“迷路”的含义,这节活动幼儿学习兴趣很高,很快就学会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三、 游戏体验,培养幼儿使用交往语言的能力

幼儿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安静状态学习儿歌故事。游戏形式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学习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分得到学习讲述,在游戏中快乐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在学习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时,我在自己的五个手指上分别画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的形象,让小朋友们看看我的手上有谁?然后又让孩子们一边看手指表演,一边听我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后问幼儿:“手的一家有些谁?每个手指代表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在干什么?”引导幼儿重点练习讲完整句。最后再玩手指游戏,老师随机说出家庭成员名称,幼儿伸出相应的手指,幼儿学习朗诵儿歌,进行简单的手指游戏。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而且还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印象。

9.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九

1.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环境中具有相反特性的事物。

2.幼儿比较相反事物之间特征的差异。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探索周围环境中具有相反特性的事物。

2.难点幼儿比较相反事物之间特征的差异。

活动准备:

准备周围环境中具有相反特征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具有相反特性的物品。

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这两件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让幼儿自己实验和探索。

请幼儿当“小侦探”,按教师出的题目,找出教室中相关的物品,并比较差别。

如:最大的圆形和最小的圆形在哪里?

谁穿的衣服颜色最多?谁穿的衣服颜色最少?

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长短不同等情况

10.小班语言活动《收集》 篇十

1.欣赏诗歌,初步理解“收集”的含义。

2.在情景教学下,学会念儿歌,感受收集的乐趣,萌发收集的愿望。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帮助幼儿理解“收集”的意义

1.播放课件,引出活动主题

1)师:今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个小客人,她把她喜欢收集的东西都带来了,装在了这个盒子里,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小姑娘说了什么?

2)提问:什么叫做收集?

3)小结

二、通过观看课件和讨论,让幼儿逐一感受诗歌里的内容和情感

1.师:大家都喜欢收集,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喜欢收集什么东西!

2.提问:

1)蓝蓝喜欢收集什么东西吧!

2)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呀?那请你们猜一猜,春天喜欢收集什么东西!

3.师:还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收集东西,我们看看她都收集了什么!这些东西都是谁用的呢?那你们知道是谁喜欢收集这些东西吗?为什么妈 妈喜欢收集这些东西呢?

4.小结

三、完整欣赏和学念诗歌,使幼儿萌发收集的愿望

1.幼儿完整欣赏诗歌一遍。

2.播放课件,进行儿歌对话。

四、延伸活动

师:你们喜欢收集什么呢?

附诗歌:

收集

小姑娘,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

我喜欢收集洋娃娃。

蓝蓝,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

我喜欢收集蓝色的东西。

春天,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

我喜欢收集花朵、柳树、小草。

妈 妈,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

11.小班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小班,数学,评价语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24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小学小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评价语言的特点

1.激励性。激励性评价是目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评价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机会多,更便于教师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激励性评价会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激励性评价语言,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鼓励与激发,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如学生比较紧张时可以说:“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当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时可以说:“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这类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学生听了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求知欲,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来。

2.创新性。在小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根据孩子的回答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创新的进行评价,如教“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把它对折,按自己的想象,剪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然后提问:请仔细观察你们剪的图案或生活中见到的物体,你能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一些图案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师:他真能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概括出来,非常好!生2:我觉得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挑出来,真不简单!生3: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比如:飞机、蝴蝶、五角星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轴对称图形,说明你的观察能力很强,很热爱生活。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纷纷表述自己的发现。创新的评价语言不仅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感染性。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严谨准确,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生命,有乐趣。例如一位教师在《平均数》一课估算教学时,一位女同学估算出2000张,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同学,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被采访的是一个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一个“外”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老师心中的感动再次溢于言表:“我非常佩服第一次估计比较准的同学,你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但我更佩服身边的这位小姑娘,虽然第一次她估计到‘外边’去了(有意识地用了儿童的语言),但是她学会了和同学们交流,还能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够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老师在读懂学生的前提下,用富有激情和民主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发言,再配合手势、表情等来加深评价语言的感染力。学生在有感染力的评价语言中保持着长久的激情与动力,显示着个人的智慧。

二、评价语言在小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评价语言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课堂的第二灵魂。老师能否灵活的应用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整节课的有效性学习。

1.根据年龄特点进行个性评价。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评价时就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评价。对低年级的学生,评价语言要有童趣,如“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对高年级的学生,评价语言则偏向思想性的鼓励,如:“你的想法很有特点”、“你的语言很优美”等等。

2.从细微入手,客观评价。评价不仅是为了每个教学环节的引导,调节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从学生细小的动作、回答中判断出学生的思维动向,客观的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在拥有自己优点的基础上再更上一层楼。

12.小班语言活动三 篇十二

一.活动目标:

(一)配合形体动作学习儿歌。

(二)体验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老师早》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的内容。1.结合挂图读儿歌。

2.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启发幼儿思考是什么事让“太阳笑”“鸟儿叫”。

(二)师幼朗诵儿歌。

1.幼儿学习朗诵儿歌,教师注意帮助幼儿发准“走”“师”“早”等读音。并让幼儿掌握礼貌用语“老师早”。2.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三)教师指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结合儿歌内容表扬有礼貌的幼儿,激发幼儿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愿望。

四、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在幼儿早晨入园时,引导幼儿用“老师早”向老师问好。

活动资料:

13.小班语言活动《小蛋壳》 篇十三

授课人:蒋骞

活动目标: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大概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礼貌用语:谢谢你。

3、知道每个小动物的家是不同的,能帮助小动物找到合适的家,学会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的图片,天空、森林、水的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看看是什么呀?

教师小结:噼噼啪,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去散步,刮风了,鸡妈妈张开大翅膀,鸡宝宝赶快钻进去,这就是它的新家呀。

2、出示小蛋壳哭的图片

师:小蛋壳怎么啦?它为什么哭了呢?

教师小结:原来鸡宝宝离开小蛋壳了,它觉得很孤单,于是它决定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你觉得它能找到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它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二、欣赏课件《小蛋壳》。

1、师:小蛋壳来到了哪里?遇到了谁?

师:小蛋壳来到大树旁,看到一只蜜蜂在采花粉,小蛋壳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蜜蜂宝宝,我是蜜蜂阿姨,我的家在大树上,那个圆圆的蜂巢就是我的家”

师:小蛋壳说了什么呀?谁来学一学?小蜜蜂又是怎么回答的?好,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蜜蜂说“、、、”

2师:小蜜蜂的家在蜂巢上,看来不能做小蛋壳的宝宝;出示PPT图片提问,你们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谁知道小蚂蚁的家在哪里?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小蚂蚁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蚂蚁宝宝,我是蚂蚁姐姐,我的家在田埂上,那个小小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蛋壳说“、、、”小蚂蚁说“、、、”

3、师:这会儿小蛋壳遇见了谁?他们会说什么呢?

师:那小青蛙说什么呢?

师:我们看一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啊?

幼:小蜗牛

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小蜗牛说“小蛋壳,我有家呀,你看,我的家在背上呢”)(请你和旁边的小伙伴组成一组,一个做小蛋壳,一个做小蜗牛,轻声地学学他们怎么说的?

4、小蛋壳遇到了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他们都不要小蛋壳,那小蛋壳到底会做谁的家呢?

教师小结:一只金龟子路过这里说:太好啦,我的宝宝正缺个摇篮,这只蛋壳做摇篮刚刚好,于是金龟子还衔来一片花瓣铺在小蛋壳里面,并且把它的小宝贝放进里面,还轻轻的唱起了歌,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了。

师:小蛋壳做了谁的家了?

幼:金龟子

6、师:最后小蛋壳怎么样了?(笑了)

师:它为什么笑了?(因为它又可以做别人的家了,不孤单了)

三、完整讲故事《小蛋壳》师:小朋友一起来跟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好吗?(一边看

图片一边要求幼儿一起讲对话)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小蛋壳、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瓢虫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一样吗?(不一样)是的,不同的小动物的家是不一样的。通过PPT分别巩固几种动物的家

四、帮动物找家。

14.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篇十四

关键词 语言交往 创设语言环境 幼儿大胆表述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113-02

创设语言环境是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听觉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做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的。在游戏中,儿童对语言交往的结构会不断进行调整和重组。这些都引起周围人的积极反应,使儿童不断产生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以达到相互作用中平衡。游戏中成人及同伴的积极参与会对儿童提出更多的挑战,也会使儿童满载交往语言中更多的受益。一个尚未完全掌握按成人的交往和思维方式去组成语言以进行社会性交往的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有效地得到情感、智慧和语言交往上的满足,他们只能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情感,语言发展与交往上的平衡。

一、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机可见。可以说:发展幼儿语言交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的。如: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教师与个别幼儿交谈“今天你的心情为什么这么高兴,可以和老师说说吗?”引导和帮助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此时幼儿的回答是:“今天早上我和爸爸一起跑步来上幼儿园,争取当第一名。”我有意启发并给幼儿说话的机会,在他讲述的过程中,启发别的幼儿多听多学。作为教师应该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语言机会,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多小朋友刚刚脱离家庭生活的怀抱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他们和老师、同伴都处于一个熟悉的过程中。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只有“让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让他们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得。例如:在刚开学的点名活动中,我就引导孩子学习各种打招呼的方法,首先我和崔老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问候,请幼儿观看如“老师你早”“见到你我很高兴”“老师好”除此之外还有微笑,拥抱和各种手势来打招呼。对于内向幼儿我会鼓励他们,和他们进行谈话交流,如“你喜欢我们的教室吗?那你喜欢我吗?如果你喜欢我可以抱抱我,亲亲我吗?”如果能力强的幼儿,我会鼓励他们,你今天表现真棒,如果明天你来幼儿园换一种方式和我打招呼的话,那样我会特别高兴的好吗?就在这一日活动的事情上,我相信孩子们会很快融入到我们的幼儿园生活环境当中。

三、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首先,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有话愿意讲。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周围人的生疏,就容易不爱说话,不和同伴进行交往,有些幼儿虽然和老师、同伴都很熟悉,但也常常不爱交谈。这时就应该让幼儿多说话,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幼儿进行交流,如:让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自己喜欢的人,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等等,创造一些幼儿互动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且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

在工作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在游戏中模仿能力特别强。例如,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对着玩具娃娃自己说话“快吃饭,不许东张西望,不许撒饭”,幼儿喂晚饭以后,又把玩具娃娃放在床上,并盖好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许乱动,乱动会掉下来等等。”这些语言既有模仿因素,也有创造因素,已不完全是老师或成人交往语言的原词原句,语言中明显渗透幼儿自己的经验和创造成分。此时,教师应该倾听幼儿语言,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有时游戏中教师还应多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以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这是一种语言教育环境的方式。由此可见,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把自己想法与思考的过程说出来。例如,幼儿玩插塑玩具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说说为什么把插塑玩具插成这种图形,满足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成功的体会,促使幼儿积极参与语言讲述游戏。

参考文献:

15.小班语言活动教案:雪花 篇十五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感受儿歌的美并对儿歌充满喜爱。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雪花》(附后)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

引导语:

“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

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

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附:儿歌《雪花》

雪花

雪花飞啊飞,飞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里,变成小水滴。

水滴轻轻说,我从天上来。

16.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十六

1.尝试用颜色、花纹、形状等方面的词汇描述各种各样热带鱼的外形特点。

重点难点:

用颜色、花纹、形状等方面的词汇描述热带鱼的外形特点。

活动准备:

教学电子资源;《漂亮的热带鱼》、热带鱼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给幼儿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各种热带鱼的图片,请幼儿观看并说一说热带鱼的样子。

鼓励幼儿用较为丰富、准确的词汇说出热带鱼的.颜色、花纹、形状等。1.这是七彩神仙鱼,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2.这么多热带鱼,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同时出示多张热带鱼图片,请幼儿观看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参考热带鱼的相关信息,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什么是热带鱼,以及热带鱼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方式等。

17.如何有效培养小班幼儿语言教育 篇十七

一、我们要努力为幼儿的发言创造良好的机会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简单为主,他们不会把话语说得很完整,很规范。但他们又有个很大的特点,善于模仿。因此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孩子多模仿,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中,我鼓励孩子们多与成人交流,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大人的纠错中孩子们会明白自己表达的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是接受普通话等语言能力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该年龄段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语言的发展总是和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的。儿童在发展认知能力、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过程中,语言发展才具有了动力和原由。我们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幼儿园氛围,让他们爱说话,会说话,培养他们敢说、会表达的能力,为他们乐于发言创造良好的机会,为他们今后的语言表达打好基础。

依据小班幼儿喜欢被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我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想说,敢说。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小红花、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也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到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进而能独立说甚至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然的交流、沟通里得到了发展。

二、我们要为幼儿学习语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进行小班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幼儿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除了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尤其是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提醒家长注意日常生活用语的规范,他们是孩子的第一导师,要学会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语言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宽松、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自由、轻松,充满着爱和温馨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发言权。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的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与孩子交谈时,语言要平和、亲切,不要粗暴地训斥孩子,即使在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也要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及活动,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孩子的正确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就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可往往是成人讲述、幼儿倾听,幼儿以被动的旁听者身份接受故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用情境参与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能使幼儿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很快地进入角色之中,自发地来表达,同时成了亲子之间的角色游戏。此外,还可以采取拟题目编故事的形式,这样就脱离了现有故事内容的束缚,任由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激发幼儿继续想象创编的欲望,在创编的过程中极大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父母既是孩子的教养者,又是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能做到情感上交融,使孩子乐于亲近,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一名成员,受到家人的爱和重视。这种宽松、和睦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所以,幼儿园和家长都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环境

上小班的幼儿因为刚入园,进入陌生的环境,看不到熟悉的家人和朋友,表现的异常焦虑,不爱说话,或者只会哭,来表达自己的无助和反抗。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把环境看作一种教育的资源,就要求我们对环境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有使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

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的乐园,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是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最好素材。上课时我们可开展小游戏, 如搭积木、猜数字等等,结合主题活动与小朋友展开口语交际的学习。走出课堂,户外更是幼儿们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良好机会。例如带小朋友游览公园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事物,随意问到”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话题贴近幼儿生活,让他们更容易表达,更容易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久而久之,幼儿们就学会了怎么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何开口表达。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会想说,敢说,喜欢说,形成了发展语言能力的大环境。教职员工也要为幼儿树立榜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用普通话交流,教职员工间交流也不例外。同时各班设置图书角和语言区,不断增加和丰富图书角内图书的数量和种类,使幼儿对阅读图书产生兴趣,并乐意讲述图书的内容,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进程,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绝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臆断、知识水平来设计教学课程。我们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创设尽量真实的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学会正确使用语言。

上一篇:游玩南湾湖作文250字下一篇:大客户销售和普通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