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读后感

2024-08-27

德育读后感(通用10篇)

1.德育读后感 篇一

德育实践心得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的确,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我们必须学习一生,不进则退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至理名言。

这学期的德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德育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德育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同学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活动中我们首先带头动起来,帮助学校“美容师”一起美容,主动帮助老师拿东西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同学们才知道原来德育实践并不是要做些大事才可以的,于是同学们也开始行动起来,把我们班变成乐于助人的友好班级。同学生病了,他们帮忙带她去看医生买药;有些年纪大的老人行动不便,他们就立马跑过去进行帮助等。这种实践活动在社会上都有了很大的反响,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获取社会经验。

德育实践过程比较辛苦。但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通过本次德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2.《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读后感 篇二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有效指导”中的有效“提问”与“倾听”一节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是啊,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我们每天的教学中是大量的,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课堂中的,可见,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3.德育读后感 篇三

暑假中,我认真阅读了《今天怎样做德育――点评88个情景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张万祥老师用了十几年的心血,从收集的五六百条德育案例中,精心挑选了88个情景故事汇编而成的。“今天”一词突出了这些德育案例的时效性、与时俱进性。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剂良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用智慧打开学生心门”“用心接纳每个学生”“师爱不言放弃”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得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更要宽容。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育不能没有宽容,教育尤其需要宽容。班中有位孩子刚入校时,他的父母就对我说:“我们这个孩子比较调皮,以后老师你肯定经常要为孩子找我们谈话。”一个刚入小学校门的孩子刚掀开自己崭新一页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父母竟说出这些话令我吃惊。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又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果然,一次下课时间,就有学生向我报告出大事了,班中有位孩子的玩具被盗了,结果在他的.书包里找到了,这时我联想起这阶段班中常有东西丢失的现象,或许也和他有关系吧。只是凭空猜测,起不到什么作用,而对于他只是严厉批评,未必就能起到教育作用,一定要谨慎处之。孩子的父母来了,说儿子不争气并要当场打他。我马上制止了他母亲的举动,告诉孩子父母,孩子只是羡慕别人有玩具,而这个玩具是那孩子订了书刊以后赠送的,下个学期你也可以帮他订一本,至于打孩子犯不着,跟孩子多谈谈心,教育他以后别拿别人的东西就行了。整个过程,孩子字字都听在心里,结果,他不仅没吃到皮肉之苦,而且在老师、父母对他的宽容中,在忐忑不安的思想斗争中明白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明确了正确的方向。

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学生!他们正在成长之中,偶尔犯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他们,宽容他们的过错,让孩子在一次次的犯错、一次次的修正中渐渐长大、走向成熟。

4.德育读后感 篇四

----《德育治校智慧锦囊》读后感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人们说一个学校怎么样,实际上就是说一个校长怎么样。当年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莫不如此。我们可以说,校长是一校之魂。这个“魂”不仅是指校长的学识水平、管理能力、办学思想,更重要的是指校长要有自身的人格魅力。

读了《德育治校智慧锦囊》一书之后,更让我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此书从校长特质、人本治校、科学管理等角度,辅之以具体的事例,以独特的视角,谈学校管理、教育法规、校园文化及教学实践等话题。观点高瞻远瞩,眼界高远,思想深邃,大气磅礴,观点新颖超前,内涵丰富,寓意深远,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对我来说,能够读这样一本书,本身就是一次丰盛的精神大餐,洗涤了我脑海中固有的陈规陋俗,催生了我的教育激情,开阔了教育视野,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对教育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校长的管理和职业使命有了更深的思考,静心学习,潜心育人,促使我以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人格魅力从哪里来?权力、地位、财富,这些都不能给人带来人格魅力。

古人讲“智、仁、勇”为做人的“三达德”,智慧、仁爱、勇敢,皆为道德之内涵。因此,只有全方位的提升自己,拥有爱校之心,能谋治校之事,敢为治校之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道德的校长。

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一个校长必须要完成角色的转型——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首先要具备领袖素养,具备领导智慧:一是校长要像思想播种者,要善于经营学校;二是要做一个预设未来的人,要善于科学规划;三是做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人,善于文化引领学校,逐步实现文化治校;四是要做一个科学授权的人,将行政权力分层向外扩散。其次是要充满感情。做一个用心的校长:给人第一美好印象,做事不要刻意追求完美,要想感动别人必先感动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一个“体验共同体式”的校长:体味“同道”的真谛,实践从“管理”到“领导”的转变,同甘共苦完成教育任务;做一个真诚用情的校长:学校管理要用真心,真诚交流,真心相处,让管理插上感情的翅膀,校长对教育用真情,融生命与教育之中,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再次是做一个充满理性的校长。校长要学会反思,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校长要学会对话,对话师生能缩短心理距离,排除教育疑难问题;校长要学会创新,破

除思维定势,打破囚徒困境的思维障碍,走出已经形成的定势思维。

二、思想水平决定着行为高度

“一个没有办学灵魂的校长,就是一所没有灵魂的学校。”一个学校的办学是否有特色,实际是看校长的办学思想有没有个性,办学理念有没有内涵。一个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懂得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特色。要与时俱进,眼界开阔,即使走不出国门也要关注国际教育,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教育状况,从智商、情商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运用多远智能理论,为学生提供从身心健康成长到个性心理疏导全方位的关注和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思想人、文化人。

书中多次谈到教育的民主化,我感悟到,这其实就是一种每个教师甚至学生都可以参与管理提出建议的民主管理模式,是一种培养精英却关注每一个普通学生的平等教育模式,是一种强调情感体验而师生个性淋漓展示的开放教学模式,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关注作为自然人、社会人和独立人的学生。要做到这些,学校校长的正确引领是关键。校长观念的转变,正确教育思想的确立可以称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

三、用人格魅力修炼领导能力

校长的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诠释。通过对《德育治校智慧锦囊》的学习,我认识到,领导力就是一种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的领导,精神境界的引领,其次是课程和教学的领导。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有道德感的校长要成为放风筝的人,做到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校长自身的领导能力贵在修炼,要学会团结队伍,凝聚人心,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要尊重、信任、关爱教师,善于倾听,主动沟通,学会合作,求同存异;学会分权,大权不独揽,小权会分散,有所为有所不为;用人所长,扬长避短,善于团结,培养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形成合力。

5.德育读后感 篇五

在7月5日,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让我们看《德育教育纪录片》,这部片子的内容包含了四部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这些内容里面最令我感动的是:诚实守信。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曰:“诚者,自成也;而道之道也。”

你看,这么多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就确切的证实了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而这对中小学生来说则更为重要。

2011年11月2日,推出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虽然诚实和守信没有包含在里面,但它们却是包含在厚德裹里面。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也厚德载物。” 厚德也相当重要,诚实守信的人物代表:贾玉海,赵书兵……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在商场里卖珠宝,从不假卖,从不贪财。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例。

和父母之间需要诚信,考试的分儿在低,也要同父母交代,找出错误原因,争取下次努力,我要这样。

和同学之间,要互相讲诚信,不小心把同学的东西弄坏了,要坦然面对,要向同学道个歉,老实认错,我更要这样。

6.德育读后感 篇六

长期以来,“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我们的学校忽视了“教育大计,德育为先”;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过于弱爱或忙于工作,对教育孩子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生意志薄弱,纪律观念,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钻研精神,容易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经过新的一轮课程式改革后德育改变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经过多年的经验,我们发现,德育是每时每刻渗透在教育各个环节和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学生接受德育不仅在课堂上,书本里,而且在社会和学校环境中也会耳濡目染。因此,我校从整体全局出发,集中全校教职员工的智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的、有计划的开展符合实际的德育活动,不断优化德育过程,做到科学育人,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推行“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德育观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曼关于“渗透教育,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的本身,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人体内。

我校领导从抓师资队伍建设入手,让每一个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中来;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教育的滋润,使每一各学生都能感受到:“我被关注着,我在健康成长着”。“全员育人”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课则重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课和化学课则侧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英语课侧重对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礼貌性。……..其他教学科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二、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彰显德育魅力

(1)关爱留守学生

我校在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重视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人文关怀,落实关爱帮扶措施,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关心与支持。学校成立了以党员为首,全体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对留守学生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

每年圣诞节,政教处都会精心组织一次大型的“关爱留守学生·庆圣诞”活动,以此来关爱和激励全体留守学生,让他们学会自立、学会坚强、学会感恩。

(2)爱护问题学生

为加强学校文明建设,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帮助问题学生改掉不良行为和习惯,12月13日由陈副校长担任班主任的德育培训班开班了。全校30 名学生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学习,黄书记、柳校长、陈副校长、张副校长、杜主任和李主任分别授课,他们或讲道理、或举身边的实例;或帮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道德观;或教学生明辨是非,惩恶扬善;或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教育他们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等等。陈副校长还组织他们观看了邹越教授的系列演讲《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的心》等,同学们深受感动,很多人流下了忏悔的泪。

德育培训班的开办给予问题学生一个重新认识自我、改过自新、学习他人的机会,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

(3)资助贫困生。

我校定期足额发放贫困生补助并争取到美国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女士的支持,设立并发放了助学金,教师夏福福、柳群芳资助贫困生霍蜂姑的事迹在〈武汉晚报〉报道,引起全国爱心人士的关注,为已就读新洲一中的霍蜂姑将来顺利完成学业,铺就了光明大道。

(4)帮助残疾

每年召开残疾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疾苦和生活中的困难,针对各人具体情况落实帮扶措施,每人发给200元助学金。

柳校长帮助残疾学生彭雪的故事在2009年12月9日〈武汉晚报〉上报道。

三、重视学生的习理健康,把德育做到学生习中

未成年人的心理比较脆弱,受到挫折时更容易产生心理总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易形成不良的人生价值观,严重的甚至可误入歧途。虽然,学生产生心理总是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而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在学校,学校就很自然地被认为是学生心健康的主要引导者。为此,聘用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并针对三个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教学生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重点放在处理教师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上。此外,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采取跟踪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价值观。

四、开展形成多样的活动,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1、举行学雷锋见行动的活动

全校七年级学生由团支部带领到仓埠街道各街道主要干道打扫卫生,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体会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我校七(2)班张衡、刘剑同学在校门口拾到钱包一个,内有一张失主职业证、一千多元现金和三张银行卡,两位同学拾到后立即交给班主任,通过身份证学校迅速联系到了失主。

张衡、刘剑两位同学拾金不昧,体现了我校学生关心他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全校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清明节扫墓” 了解抗日历史 激发爱国热情

3月19日,我校德宣部、政教处、团支部同七年级组共同组织了一次以“了解抗日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为主题的团队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柳校长高度关注,陈副校长极为重视,杜主任合理安排,团支部细密组织,全体七年级班主任精心筹备,就连在外调研的张副校长也全程关注,让人倍感欣慰。整个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在林家大湾抗日纪念碑前,老书记30分钟的讲解声情并茂,同学们听得格外入神,毛立云、胡蕾同学的感言让同学们非常振奋,让我们同声呐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接着的倒水河踏青活动也收获不少:同学们烧、炒的出色能力让我们高兴;同学们无间的合作情感让我们感动;师生间的互动然我们欣慰;平常学生没有展现的亮点让我们格外惊喜。我们高兴之余同感叹: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更让孩子们学到了人生成长中最有用的东西。

让我们珍藏记忆,也让我们回味甜蜜。、到敬老院慰部孤寡老人,我校一直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优良传统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2009年12月23日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我校柳校长、陈副校长、杜主任和团支部学生会30名学生干部一同前往方杨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送去了400多元的慰问物品和600元的慰问金。

4、定期研制教育报告会,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学校综治维稳工作,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学校法制教育的总体规划,我校于6月1日举行了一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法制教育及关工委工作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是我校建设“平安校园、法制校园、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会上关工委汪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他紧密结合中学生思想认识实际,从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如何避免受到伤害两方面进行阐述;仓埠法厅周厅长和派出所的刘所长用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他们认真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就在校学生如何防范擂肥、敲诈、远离网吧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讲解。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讲演,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博得师生们阵阵掌声。

最后柳校长作了总结讲话,他要求全体学生通过今天的报告对照自己,提高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品行端正、知法守法的中学生。

五、打造多平台教育阵地,营造成人文德育氛围

我校从建校到现在,一直试图从多个角度,打造成德育教育的各个阵地,目前常用的阵地包括:(1)升旗仪式(2)晨训(3)寝室文化(4)宣传橱窗(5)广播(6)心理咨询室(7)黑板报(8)《德育直通车》(9)班主任会等,让处处都是教育地,德育无处不在。

六、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德育落实在实处

我校将德育常规管理工作分为出勤,纪律、卫生、班会,黑板报评比,寝室文化,两操等等,将这些内容分别给政教处,团支部进行管理,量化与考核,每天检查评分,每月进行总评比,给出“优良差”的等级评定,评价结果与津贴挂钩。

学生每学期进行操行评定,素质评价过程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教师评定,家长发表意见参与评定,最后综合评价等级记入评价结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在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形成了以行为规范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主体性专题系列教育活动为主要手段,以优秀班集体建设为主要载体,以多彩的社会实多样的共建活动、丰富的社团活动等为主要方式,以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7.智慧德育-德育(共) 篇七

“管理”一词虽“管”字在先,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却得“理”字当头,“理”好了,一切水到渠成,何须多“管”呢。

首先,要将班级工作进行“梳理”,使之“条理”。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可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先“理”出个头绪。我将班级工作梳理为纪律、卫生、学习、活动等四个方面。班会上围绕这几方面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班级公约。以卫生为例,我先进行分工,明确了责任区、责任人,大到地面的清扫,小到桌椅摆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工作理顺了,孩子个个干得好。

其次,凡事要对学生讲清“道理”,使之“明理”。对于学校的一些规定,开展的一些活动,我都先讲清道理,让孩子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开展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益处,让学生乐于去做,而不是应付了事。拿做眼睛保健操来说,一开始,大部分孩子是在应付,草草了事,一双小手的下面,眼睛时不时地瞅瞅老师,时而又窥窥检查员来没来。针对此,班会上我们讨论学校为什么要设眼睛保健操。我说:“学校也是,下了赶快让同学们自由玩玩,老师们也休息休息,何乐而不为?尽是好心办坏事。”有的同学随声附和,可一部分学生却提出了异议:“老师说的不对,学校设眼睛保健操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呀。”我趁机引导:“哦,是为你们好哇,那你们还在应付,应付谁呢?原来是应付自己的眼睛啊,等你近视了,你的眼睛可要怪你了。”同学们恍然大悟。这以后的眼睛保健操,学生做得就认真了。站在孩子的角度,随着孩子的想法,让其明白道理,心服口服,他就会喜欢去做了。

8.德育小故事-德育 篇八

(一)一、导语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职业中学,生源大多文化知识基础偏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直接关系到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就业,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

二、案例过程叙述

我班有个学生叫肖壮。高一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实习课时不是逃避就是不动手操作;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高一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其大伯,通过其大伯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父亲前两年因故坐过牢,他的母亲脾气又非常暴躁,非骂既打。现家中只有四个人:上有七十多岁的奶奶,下有一个小妹。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他年纪小小正需父母疼爱之时却无人疼爱,内心充满仇恨。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长的吗?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乒乓球,给他讲打乒乓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马林等乒乓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打乒乓球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就给他买药、煎药……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实习课也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高一第二学期,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晚休及自习课,他不仅自己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于是,我试着让他当值日生。果然,在他值日那天全班纪律特别好。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本学期期终测试成绩平均达70分。

到了高二,我继续当他的班主任,开学之初他主动找到我表示这学期将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我高兴起来干脆让他当纪律委员。在他的努力下,这学期我班的纪律更加良好,还夺取了学校“纪律示范班”荣誉称号。老师同学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期末测试各科成绩平均81分,在全校技能大赛中也成绩喜人。

看着他上课如此聚精会神的神态,看着他课外活动与同学一起开心的玩耍,看着他准确工整的作业,看着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看着他劳动课大汗淋漓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起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的不断努力,他已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优良的学生。第二学期他的中段测试成绩已取得显着提高,在班上排名第三名。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两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肖壮同学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四、案例分析与反思:

肖壮同学的转化过程使我懂得,对待后进生要“不抛弃,不放弃”,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肖壮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肖壮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一起打乒乓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肖壮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爱。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喜欢打乒乓球,与他交朋友;抓住他家庭艰辛,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抓住他生病,我给他买药、煎药;……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各位同仁让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职教家庭中的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使他们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

德育案例

(二)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几点做法。

案例一自我沟通是解决矛盾的良方。

小学生之间的矛盾无处不有,如果不妥善解决,掺杂上家长的因素,问题就会复杂化。

我们班的学生圣华荣和陈洋是同桌,经常为了小事发生矛盾,双方家长也经常为了孩子的事来找我,多次要求两个人不要在一个班学习,甚至在放学的路上,两家长也常常斗嘴,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其他的学生家长中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做法]:我首先做好双方家长工作,别让参与孩子之间的小矛盾。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仅养成孩子自我交往和处事能力,还会加强同学间团结。我分别找来两位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问他们愿不愿做团结同学的好学生。想不想做同桌。两位同学都承认自己的不对,现在成为最要好的同桌,同学关系也处理较好。

案例二弱势群体的孩子的更需要关爱。

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基础,是“爱其师,信其道”的关键。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单亲或无亲的孩子,更应该付诸爱心。

我们班有个叫杨宇轩的孩子,父母离异,孩子跟着爷爷生活,其自主意识差,学习差,找架、骂人、违纪现象时常发生。经常偷拿别人的学习用品。

[做法]:我首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这个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孩子,让孩子重新燃起母爱的希望,感受到被人关怀的温暖。同时我让他当了小组长,用严格的职责约束他,并针对他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作了严厉的批评。我问他,你喜欢偷人东西的坏人吗,孩子摇头,我告诉他,监狱中那些坏人,都是从拿别人东西小事开始的,你再这样做,老师就不喜欢你啦!几年来,杨宇轩逐渐转化为一名好学生,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绝对大于孩子的成长。

案例三,孩子的意识需要正确的引导

现在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江湖义气、大手花钱、唯我独尊等现象,如果不加强引导,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陈琪家庭特别富裕,在学生中摆谱,自私自利成为习惯,蛮横无礼很严重。针对这种孩子,我和他谈心,问他最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诉他,老师为何受到尊重,英雄为何受人敬佩,是他们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质,具有团结同学的好品质。靠压制别人,靠花钱收买人心,是不会长久的。渐渐的相处中,我及时引导陈琪热爱劳动的心理,并多次奖励,运用小红茶引导他多关心他人,替同学着想,他很快转变为一名遵守纪律,学习优秀的学生。

最近我们班男女生一起学习校园舞,汤雨婷是我们班一名较内向的同学。因为别的同学取笑她,说某某同学桌喜欢,她便闹着不肯和男同学一起跳舞。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找她谈心,并召开了“喜欢”这个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我告诉同学们,喜欢别人是件快乐的事,被别人喜欢,说明你身上有好多优点,学习较好,遵守纪律,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没有一个人喜欢“坏孩子”┄┄,事后我问汤雨婷,她笑了,因为她从班会中找到了自己的欢乐和幸福!

9.德育方法浅谈-德育 篇九

(一)以往我们惯用的德育方法就是说教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品德,而当今的中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此法不免让学生感觉枯燥、甚至厌烦,往往收效有限,难能深入其内心。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有感触,在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记得有一年的三五学雷锋月,我把学生带到了“元平特殊学校”,在那儿,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我们首先参观了校园和教室,接着和那里孩子们进行了联谊,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全校团员的签名、祝福横幅,贺卡和小礼物送到他们手中,元平的孩子们异常地兴奋,手舞足蹈,大方地与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歌声并不动听,舞姿也并不好看,智障孩子独特的外形缺陷因而更加明显,可他们是那么的开心和投入,让人忘记了他们的“特殊”,觉得他们脸上的表情是世界上最美丽动人的。

参与活动的大多是智障、自闭症的孩子,中间夹杂着几个聋哑孩子。前者的特征十分明显,脸部表情和情绪反应异于常人,而后者则外表上与常人无异,甚至看起来更加健康和阳光。其中有一个穿着同样的中学运动服,高大帅气的男生,一直主动地和大家交流,用手比划或者在本子上写下自己要说的话,然后拿着自己的联络簿,一个个记下同学们的QQ和手机号码,那帅气的脸庞,纯净真诚的目光,令人不禁感慨万分。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的同学们始终带着一种怜恤的、惊讶的表情,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些不幸的残缺的孩子,竟然能如此的无忧无虑地生活,没有一丝的卑怯,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毫不保留的绽放着他们的笑容和热情。他们外表和生理上的缺陷与他们乐观纯真的心灵形成的巨大反差强烈地撞击着学生们的内心,由此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出原有情感体验的感动:自己比起这些孩子幸福多了,而在此之前自己还总是抱怨生活的不顺和不公,缺少幸福感,没有自由,没有目标……很多孩子在回去之后都写了感想交给我,表达了今后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的决心,以及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帮助那些在困难中的人们的想法。这比我们教育者在讲台上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珍视我们的生命,关爱弱势群体,教育的效果不言而喻。

德育方法浅谈

(二)另外,我还想谈一谈在团委工作中深有感触的“同辈引领”“榜样激励”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一直以来,我十分相信学生之间的正面的积极的相互影响并在团委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并从中获益。

例如:每学年的新团学干部的选拔和培训,我让学生唱主角,我只在旁边默默地注视,适时地引导和提醒,掌握大方向和原则,招新笔试、面试、实践考核及职务培训等都由学生干部自主策划和实施,以老带新,一方面给了老团学干部自我发挥的空间,而这种权力的赋予也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以往干部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另一方面,从选拔到培训的过程中建立的感情使前后两届学生的干部之间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作用,使学生对于团学精神的传承具备了更多的感情因素,这种相互支持,相互关注的状态使团学工作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又如:每一年的换届增补大会,我都会邀请已经毕业现就读于各大重点院校的历届团学优秀干部参加,发表演讲和感想,和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学生干部心得和经验,他们贴近现实的经验和超凡的领袖气质就是最有效的精神催化剂,总是令在场的学生干部为之倾倒,并以之为榜样和奋斗目标。另外我还组织了学生干部在“红五月”赴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取经,并邀请深圳大学“十佳优秀干部”来校与我们的学生干部面对面交流,开展五四青年论坛,这些已经具有一定管理学理论基础的大学生们与他们的年龄差距不大,但侃侃而谈的风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演讲内容使我们的孩子受益匪浅,这么近距离的榜样极大地激励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工作热情,这样的教育难道不比我们老师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地规劝和缺乏实质的“激励”有意义的多吗?

由此可见,“同辈引领”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趋重要,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首先,同辈群体间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可满足青少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从而避免了这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消极不良的情感,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同辈群体也可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仅在生活上、感情上相互支持,学习上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有时彼此间还开展竞赛,这都有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兴趣爱好上,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在一起的切磋和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

第三,同辈群体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与师生间的交往相比,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而这种信息获得的渠道要比从书本上获得来得更直接、随意,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因此,从同辈群体中获得的信息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

10.德育学堂小学版观后感600字 篇十

视频的开端,为我们科普了病毒的传播,以及如何预防: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典型症状。

面对这些症状,我们该如何预防呢?尽量的不要去群体活动的而且一定要勤洗手,多喝一些温开水,同时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出门一定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国历经多少磨难,都没有被打倒,我坚信,这次一定也不会!因为白衣天使的付出,因为人民群众的配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会打胜!

看到视频中团结互助,相互鼓励的白衣天使们,你们白飘飘的衣带,衔接了相互的心,毗连了彼此的满腔热枕。一位有25年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写申请书,自愿参与治疗,“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还有许许多多外科医生与护士们自愿出征全力支援呼吸科。全国各地的专家,医生,护士都写下了“战书”,签下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名字。

上一篇:煤矿井下工作面关系下一篇:一边,一边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