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会展行业发展(精选8篇)
1.贵阳会展行业发展 篇一
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
2011年05月26日 16时46分 60 主题分类: 商贸服务
“会展业”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筑府办发[2011]54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区、金阳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管理,规范会展活动,促进会展业有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筑府发[2010]58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会展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会展或会展活动,是指在贵阳市行政区域内,举办单位(包括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在固定场所和预定时期内举办的达到一定规模的非政府例行工作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及文化体育赛事。
本办法所称主办单位是指负责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统筹安排的单位。主办单位应具备招商招展能力,并对会展项目承担主要责任。
本办法所称承办单位是指接受主办单位委托,负责会展具体事项的单位。承办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办展经验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完善的办展办会规章制度,具有专业的展览策划、组织、管理人员以及一定的经费保障。
第三条 会展活动应以服务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生态产业水平、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贵阳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对全市会展经济的发展方向、目标定位、政策环境进行决策,统筹协调解决全市会展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会展办”)是全市会展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会展活动统一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公安、工商、城管、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会展活动相关管理及服务工作。
第五条 建立贵阳市会展业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各类会展活动实行“一站式”联合办公,受理、审核、协调全市会展业的经常性业务;对重大会展活动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进行办理。
市会展办负责牵头会同公安、工商、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制定各类会展活动所需的各种批文和手续的办理程序及办结(或回复)时间,对申报会展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料一次性告知。
第六条 会展业行业协会应当制定会展行业服务规范、会展企业诚信自律办法、会展企业登记划分及评定标准,建立会展项目评估体系,加强行业自省自律,维护市场公平,避免不正当竞争,维护会员利益。
鼓励会展业行业协会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组织会展业从业能力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第二章 会展管理
第七条 实行会展计划提前申报制度。每年11月底前将下一会展(节庆、赛事等)举办计划报市会展办,每年5月底以前补报当年下半年会展(节庆、赛事)举办计划。市会展办应当及时将拟办会展信息在其公务网站或公告栏内公布。
第八条 会展依法需经有关部门许可方可举办的,举办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批准文件。
第九条 实行会展活动登记备案制度。未进行备案登记的会展活动原则上不能享受《贵阳市支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筑府发[2010]57号)规定的有关奖励和补助。
凡属以下范围内的会展活动,会展举办单位应当在开展三个月前将会展有关情况报市会展办备案:
(一)展览。包括在本地举办展览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的展销会、展览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各类展览展示洽谈活动。
(二)会议。包括在本地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各类高峰会议、论坛、研讨会、学术会、年会等各类综合性、专题性会议。国际性会议为五个国家(地区)以上代表参会,境外参会人数在50人(含)以上的会议;全国性会议为有国家领导人或部委领导出席,参会人数在100人(含)以上的会议;区域性会议为四个平行地区、城市参加且参会人数在100人(含)以上的会议。
(三)节庆、赛事。包括在本地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各类综合性或单一性节庆、赛事活动。
第十条 办理会展备案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举办会展活动项目申请书或会展活动备案登记表;
(二)会展活动实施方案。包括举办规模和目标、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起止时间、地点、招商宣传推介、资金预算、子项目实施等内容。方案要求具体、周密、完整、有创意并有操作性;
(三)项目承办单位法人资格的有效证件。包括项目承办单位举办项目的资质证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资金情况,企业情况;
(四)有关国家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专业机构同意会展活动举办的意见、批复或相关说明。会展名称应当与展会内容、规模相一致,冠以“全国”、“中国”、“中华”等字样的展会,须依法经国务院或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贵州”、“全省”等字样的展会,应当依法经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文化、艺术、体育等专业项目依法须有国家专业管理部门同意举办的文件;国际经贸展览会依法按海关总署有关规定执行;综合性涉台活动依法经国务院台办审查、批准;
(五)相关部门同意作为主办、承办、协办、支持单位合作的函件。包括主办、承办、协办、支持单位合作确认的正式文件,或上述单位合作举办项目的合同或协议等证明文件;
(六)对外招展招商资料样稿;
(七)场馆租用协议(意向或正式协议)或场地使用预留证明等;
(八)子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中包含子项目的,项目总体方案中应包括子项目的内容,并随同主项目申报履行登记程序。子项目作为主项目的补充,其主题必须与主项目主题相一致,凡不符合主项目主题的,不得以子项目办理申报登记。子项目进行相对独立运作的,或主承办单位与主项目不一致的,应参照申报有关规定单独办理登记;
(九)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十一条 市会展办在收到举办单位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根据会展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备案。对于规模相近、题材相似的展会,按照“计划内展优于计划外展、已举办展优于新申办展、全国类展优于地方类展、规模展优于小型展”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同类展会或规模相近、题材雷同的活动,要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协调。原则上三个月内不对以下展会备案:
(一)与已举办的会展活动主、次名称关键词相同或相近的会展活动;
(二)与已举办的会展活动的主体招展范围相同的会展活动;
(三)与已举办的会展活动的主要参展商品、技术、活动项目相同或相近的会展活动。
第十二条 举办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与活动举办场地提供方签订场馆租赁协议,协议中必须要明确安全责任,并要有责任保证条款,对侵害参展商合法权益的赔偿责任进行约定,只有签订场地租赁协议后,举办单位方可进行会展的宣传、招商、招展等相关活动。会展广告和宣传内容应与所举办的会展名称、主题、范围、时间等内容、性质相符,不得违法,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
第十三条 会展活动信息应当通过主办单位审核后,以主办单位名义发布,所发布的信息应真实、合法、有效。
第十四条 举办单位因故变更会展活动名称、地址、时间、范围等事项或者取消会展活动时,应立即向市会展办报告,并及时对外发布,由此所造成的纠纷、不良影响和损失由举办单位自行承担。
第十五条 举办单位应与会展活动场所的提供者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在会展活动举办期间,如发生突发情况,举办单位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在全市举办商品交易、展销会等活动,主办单位必须严格审查参展单位资质,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第十七条 未按规定登记备案或登记备案后经费不落实、主承办单位关系不明确,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的会展活动,市会展办将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严重违规者予以公示。
第十八条 举办单位与参展方应当在参展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参展方对参展项目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承诺;参展项目涉嫌侵权的处理措施等。
第三章 会展扶持和服务
第十九条 市会展办根据会展业发展状况,适时发布贵阳市会展活动指导目录。
第二十条 需市政府冠名主办、承办、协办或予以特别支持的全国性、综合性或较强专业性的品牌会展及其他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和意义、配合全市重大战略需要等内容的重大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应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市会展办申请,由市会展办报市会展领导小组审定批准。
第二十一条 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对会展经济有促进带动作用的会展活动,涉及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会展活动需要,给予全方位的有效服务(如冠名、业务指导、手续办理等),确保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
第二十二条 对引进的会展活动,市会展办应当帮助会展活动举办方协调公安、消防、城管等相关部门通过并联审批的方式为举办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统筹协调会展活动涉及的部门为会展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扶持本市的会展业。
申请使用贵阳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的,按照《贵阳市支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筑府发[2010]57号)相应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会展活动结束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承办单位负责统计该项会展活动的有关数据(参与人数、参展规模、成交金额、营业收入等),并报至市会展办和有关统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会展活动结束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承办单位负责将会展活动总结报告报至市会展办。
第二十六条 建立会展业发展目标考核制度,将会展业发展纳入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体系。
第二十七条 市会展办应当建立会展投诉处理制度,接受投诉举报,按规定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同时落实会展活动信访工作责任制,按照“谁申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处理,相关部门予以协同配合。
第二十八条 市会展办应当建立会展活动评估制度和咨询服务制度,对重点会展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为参展商提供咨询。
市会展办应当及时统计会展活动数据,提供会展活动动态信息,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及参展商应当真实准确地填报有关数据。
市会展办应当建立会展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会展场馆方、参展方、展台搭建单位及其他会展从业单位的信用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违法和失信的会展从业单位及其负责人名单。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区、市、县会展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或由区、市、县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贵阳会展行业发展 篇二
会展中心站是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的1个换乘站, 位于金阳国际会展中心旁边。本车站施工工法为明挖法, 最大挖深18.6m, 最小挖深10.9 m。施工区域内地层依次为人工杂填土、黏土、强风化岩、中弱风化岩。
为了保障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安全, 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会展中心站基坑监测图》要求:在基坑周边围护结构顶面按每2 0~3 0 m总布设一个监测断面, 共布置地面沉降点25个、坡顶水平位移点17个。
2 地面沉降监测
2.1 施测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2.2 仪器设备
瑞士徕卡DNA03高精度电子水准仪, (精度指标:高差偶然中误差±0.3 m m/k m) 和与之配套的3米长条纹码水准尺、5kg尺垫、水准点标志 (图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编制的《高速铁路沉降评估管理系统软件》 (图2) 。
2.3 建立沉降基准网
为了确保开挖及主体施工在施工期沉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以及保证监测基准网本身具有一定的储备精度, 拟在站台外不受站台施工变形影响的区域, 建立由3个国家二等水准精度的基准点组成 (高差偶然中误差±1.0 m m/k m) 闭合高程监测基准网 (水准点的埋设形式分为基岩标、混凝土标) , 其具体施测严格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对各项限差要求进行, 其观测数据整理完成后进行整体平差得到最后成果。
2.4 监测点的布置
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 J 8-2 0 0 7) 和设计部门的要求在围护结构周围布设沉降观测点按国家三等水准精度的要求 (高差偶然中误差±3.0 m m/k m) 以水准基点为起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 (其观测数据经平差后得到每次的沉降量) 。
2.5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见表1)
2.6 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见表2)
3 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3.1 施测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 0 0 7)
(3)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 B/T 1 7 9 4 2-2 0 0 0)
(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 B 5 0 3 3 0-2 0 0 2)
3.2 仪器设备
瑞士徕卡T C R A 1 2 0 1 (测角精度:1.0秒、测距精度:±2+2ppm) 智能型全站仪 (包括机载软件) 一套及其与之配套徕卡迷你型小棱镜, 强制归心盘 (建平面观测墩用 () , 对讲机、钢卷尺等。
3.3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采用自由设站, 任意假设测站坐标 (x0, y0) 及起始方向, 根据实测的水平角及距离, 可以算出所有监测点的方位角。利用公式x=xo+s×cosδ, y=y0+s×s i nδ; (其中s为距离, δ为方位角) 可以算出所有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根据实测的竖直角及距离, 利用公式Δh=s×sinβ (其中s为距离, β为竖直角) 可以算出两两监测点间的高差。根据高差及平距即可得出监测点间的边长。通过比较两期边长的变化量, 就可知道在两期数据的时间间隔内围护结构的变化情况。
注:1表中n为测站数2表中L为水准线路长度以公里计3上表参照《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3.4 平面观测技术要求 (见表3)
4 监测频次控制
按监测设计施工图要求,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现场监控量测将贯穿其始终, 其监测频次为:
(1) 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及回筑过程中一天二次,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二次。
(2) 地面沉降监测: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每两天一次,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二次。
(3) 除了在对基坑、围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监测期间, 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一旦监测数据出现突变、异常, 尤其当变化量达到或接近监控报警值时, 在及时增加监测频次, 进一步深入分析判断其变化影响原因的同时, 将立即将监测资料成果报告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 以便及时决策。
5 数据检查、处理和分析
5.1 数据检查
在对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前, 对外业采集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两人各自独立的100%的反复检查, 使其满足规范对外业原始数据的限差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
(1) 作业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2) 监测仪器性能是否稳定、正常;
(3) 监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清晰;
(4) 各项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以内;
(5) 是否存在粗差;
(6) 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经检查、检验后, 若判定监测数据不在限差以内或含有粗差, 立即重测;若判定监测数据含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时, 分析原因, 并设法减少或消除其影响。
5.2数据处理、分析和安全评估
(1) 数据处理、分析
水准网的原始数据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编制的《高速铁路沉降评估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经过平差后得到最后监测点高程, 同时进行精度评定。平面变化情况根据每期的两两监测点间的边长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并输出边坡位移变化量曲线图 (图3) 。
边坡位移变化量曲线图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方便用户查看数据的差异并预测趋势。在边坡位移变化量图中, 可以直观看出各监测点每天的位移变化情况。当某天某监测点位移忽然变大, 就可引起我们注意。我们使用的《高速铁路沉降评估管理系统软件》已经过高速铁路沉降观测长期使用验证, 证明其准确可靠;它将电子原始观测记录数据导入其数据库, 经校验、调用、分析、计算, 自动生成边坡位移变化量曲线图, 该图横坐标轴以时间为单位, 最小刻度为1天;纵坐标轴以位移量为单位, 最小刻度1 m m, 足以反映出一天超过1 m m的位移。
(2) 安全评估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 对整编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 分析各监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预测发展趋势, 分析各种原因量和效应量的相关关系, 研究其相关程度。从我们前期的观测数据看,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位移变化和位移趋势变化比较明显:
注:1、数字水准仪观测, 不受基、辅分划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 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需满足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2、上表参照《工程测量规范》 (G B 5 0 0 2 6-2 0 0 7)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 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其值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差3、上表参照《工程测量规范》 (G B 5 0 0 2 6-2 0 0 7)
a、基坑爆破前后最靠近施爆点的观测点;
b、原地面开挖后初期开挖线外的监测点;
c、采取挂钢筋网、打锚杆、注浆、对边坡表面喷射混凝土后开挖线外的监测点。
由以上规律, 我们建议施工作业队伍按以下原则进行施工:浅开挖, 快支护;少装药, 放小炮。事实证明, 这样做是有效的, 尽管施工区位于地质很差的杂填区, 且靠近房屋, 但自始至终, 周围居民几乎都不知道我们在爆破作业, 周围房屋路面也没出现明显开裂、倾斜等现象, 较好地保证了施工安全。
6结束语
用高精度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进行边坡形变检测, 自动化程度高, 读数客观精准, 劳动强度低, 方法成熟可靠;观测数据用电子手簿记录, 再用相关软件分析处理, 减少了中间环节, 有效降低了人为出错的概率;另外需说明的是, 除了仪器观测, 还应定期人工对基坑边沿和周边建筑进行巡查, 察看地面、路面、墙壁是否有开裂、倾斜等现象, 使基坑边坡形变监测更全面, 同时也可以互相补充、验证, 真正做到“理实相符”。
参考文献
[1]李青岳.工程测量学.测绘出版社
3.会展业:贵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篇三
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贵阳会展中心自201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以来运营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徐成里: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填补了贵州省、贵阳市没有现代会展场馆的空白,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且其投资、经营主体是非公企业,这在全国的场馆中也不多见。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建成为贵阳市、贵州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引擎,为增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扩大影响搭建了一个新平台。作为场馆经营方,我感觉最好的就是无论是办展机构、还是展商和观众,对场馆的空间布局很满意,简单地说,就是好用。到2014年底,我们所承接的展会活动数量、展出面积、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以年均51%、32%、44%、113%的速度在增长;迄今已承接展会活动445场。与此同时,场馆管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细化,我们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企业的等级评价;几年来,陆续获得业界各种荣誉20多项。
记者:贵阳会展中心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
徐成里:良好、快速发展态势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如:经济、产业的发展程度,政府、企业对展会的理解、认识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外界对贵州的认知、青睐程度等等。就经济、产业发展程度而言,我认为主要得益于贵州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振贵州人民改变面貌的信心是极大的鼓舞。2012年到2015上半年,我省GDP增幅分别排在全国第3、第6、第2、第2位,位居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风向标”的会展业,其快速发展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具体到与产业的关系,通过以下事实,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相互间的关联性。比如:烟、酒、茶、民族医药和旅游产业是贵州着力打造的“五张名片”,“酒博会”、“茶博会”就应运而生,“大健康博览会”在积极筹措,“旅发大会”越办越好。贵州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生态良好,以此为由头而创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风生水起;再比如: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全球首个“数博会”由此诞生;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众筹展”即将登场。这些展会之所以能够在此举办,就是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所致。
记者:贵阳会展中心成立后,为贵阳会展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徐成里:一是为当地会展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重要的物质依托。二是广大市民对展览是怎么回事有了感觉,由之前的不知道,到现在的主动参与,且热情高涨。这个变化,给我的感触是:展览不仅是经贸活动,也承载着社会活动功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共同体现。三是展会组织机构纷至沓来,由过去屈指可数的2-3家,到现在来自其他省市区的25个城市的44家组展机构常年在此办展。一些知名展会,如: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广告节、台湾名品展、活力澳门推广周、全国图书博览会等展览,以及中国科协年会、泛珠论坛、品牌节等会议活动的举办,说明我市的办展办会环境得到业界认可。四是围绕展览配套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的展览工程公司。一句话,就是展览在贵州变得活跃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贵阳会展中心的发展目标?
徐成里:我们的目标是很早就制定了的,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这个目标的达成。无外乎就是推进企业各项经营指标的良性增长,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把握好贵州经济发展脉率,最大限度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主动参与政府对展览业发展的各项规划、政策的制定;推动贵阳打造“夏季会展名城”目标的实现。4年多以前,我们场馆硬件在西南地区是一流的,如今,重庆国博、昆明滇池这些已建成的,还有成都、南宁、长沙等即将建成的场馆,它们的体量都比我们的大,且对我们形成合围,竞争更加惨烈。不过,我们只要从自身定位出发,走实自己的路,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就会有一席之地的。
记者:对于国务院15号文件的出台,您是怎么看待这个文件对会展行业及贵阳会展业发展的影响?
4.贵阳会展行业发展 篇四
自从 1850 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个展览会以来,国际会展业已经走过一个半世纪了,如今的展览会已远非昔比,不论是展会规模,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国际展览会不仅作为各国厂商的集聚地和经济贸易与科技交流的中心,更被作为重大的经济活动而令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举办一个大型国际展览会,少则几
十、多则上百个国家或地区参加,还有成千上万家参展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观众,巨大的人气使许多展览会成为国际商业的亮点。2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 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欧洲人利用展会开拓市场、扩大贸易的成功经验,正在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利用展览会促进和扩大贸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业内人士计算,商家日常推销的支出为展览会的8倍,比如:日常花8元钱推销一件产品,在展会上花1 元钱便可办到。由于展览会成本低、效益高,因此一直被商家所看好,展览业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德国是世界第一号会展强国,全国拥有23 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0 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8 个。另外,还有5 个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 多万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四个展览中心,德国就占了三个。展览面积居全球之冠的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多达1500个。其中,信息展、工业博览会、机床博览会等,都数世界一流。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会展业的实力最强,所举办的专业性的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也最好。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 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有130 多个是在德国举办的,几乎占了三分之二,居世界领先地位。其净展出面积达690 万平方米,参展商多达17 万家,其中有48%来自国外,参观者已逾千万。在世界会展营业额最多的十大展览公司中,其中有六个是德国的。德国贸易展协会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2000年德国贸易展的参展商增加了3%,其中外国参展商比上年增加了4.5%;2001?2002参展费用总预算约为270 亿马克,平均每个企业为43.9 万马克,比上增加了14%。2000年德国贸易展览会实际售出的展馆面积为7000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加了3%。目前德国展览馆还在不断地扩大,可供用于展览的新增展馆面积增长了2%,大有步步为营、欲吞天下之势。
英国虽举办过世界第一个博览会,但目前因国内展馆不多、规模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 万平方米,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也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伦敦曾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外汇兑换额超过纽约、东京和巴黎之和,但后因经济衰退走了下坡路。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又有了生气,为缩小与周边国家的差距,伦敦不断增加投资建设展馆,欲在21 世纪东山再起,重整河山。
法国每年展览会多达300个,有近一半是在“展览之都”巴黎举办的。凡尔赛虽有40多万平方米的展场,但还是经常因展馆面积不足,将展商拒之门外。为保持世界三大展览胜地的盛名,近年来,巴黎正在抓紧改造老展场,兴建新展场,其展览总面积将翻一番,达到80 万平方米,巴黎博览会即将恢复往日的辉煌。
意大利有40 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 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早已闻名世界,共有38个展馆65万平方米展场,是世界三大展场之一。为在国际会展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米兰国际展览公司对17万平方米的老馆作了大修,投资2600亿里拉兴建了20 万平方米新馆,还修建了10.4 万屋顶停车场和3 万平方米的地面停车场,欲在21 世纪和国际会展业一争高低。
美国和加拿大会展业目前仍保持着增长势头。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其净展出面积达5 亿平方英尺(约4600 万平方米),参展商120 万,观众近7500万。最著名的会展城市有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纽约、奥兰多、亚特兰大、新奥尔良、旧金山、波士顿和多伦多等__城市。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办展模式和风格。近年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经济贸易展览会也逐步发展起来。据估计,整个拉美的会展经济总量约为20 亿美元。其中,巴西位居第一,每年办展约500 个,经营收入8 亿美元;阿根廷名列第二,每年约举办300 个展览会,产值4 亿美元;第三位是墨西哥,举办的展览会近300 个,营业额2.5亿美元。其他拉美国家的会展经济规模很小,很多国家现在仍处在起步阶段。
非洲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南非和埃及。南非的会展业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遥遥领先于整个非洲南部地区,每年举办的展览会约300 多个。
非洲北部的会展业以埃及为代表,埃及凭借其有利地理位置,近年来会展业突飞猛进,展会的规模和国际性大大提高,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已达30 多个。首都开罗成了举办大型展 览会的好地方。除南非和埃及外,非洲其他地区的展会规模都很小,一个国家一年只能举办一二个展会,一时还成不了气候。
大洋洲会展经济发展水平稍次于欧美,但规模则小于亚洲。该地区的会展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有300多个,参展商超过了5 万家,观众达660 多万人次。发展势头良好。
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比拉美和非洲要高,仅次于欧美。日本、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西亚的阿联酋和东南亚的新加坡,由于基础设施发达、市场潜力巨大,并有较高的国际开放度和有利的地理优势,分别成为该地区的展览大国。新加坡会展业70 年代中期才起步,但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专门负责推广会展业,加上其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水准的服务业、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等,2000 年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并连续17 年成为亚洲首选会展举办地城市。每年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大型会议达3200 多个。
同新加坡相比,同处东南亚的泰国会展经济则相去甚远,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几十个。随着东南亚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泰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1998 年只有23个展览会,而2000 年展览会已上升到63个,会展经济总量约达1.5 亿美元。从香港旅协出版的《香港未来会议及展览目录》中可以看到,香港的国际会议展览已经排到了2008年,各种各样的展览和会议令人眼花缭乱。在中国香港特区,贸发局一年仅举__办 20 多个展览会,但不少展览会规模、知名度和排名都位居世界或亚太地区前列。如香港玩具展,其规模仅次于纽约和慕尼黑的玩具展,排名世界第三;香港服装节堪称亚洲之最;香港的钟表、珠宝展名列世界第一。3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
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和规模,与主办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处于主导地位,并占有绝对的优势。欧美的德、法、意、英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目前,各大会展国都在加紧建设国际展览城,以保其霸主地位。如德国的汉诺威及慕尼黑、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等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展览城”。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展览会的办展方式和办展技术,网上虚拟展览会和各种电子媒体为实物展览会插上了翅膀,给会展经济的世界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会展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集团开始把自己举办成功的品牌展览会逐渐移植到其他国家。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每年春秋两季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mbiente)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消费品展览会。前不久,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分别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举办了以Ambiente 命名的展览会。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mbiente China)即为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成员之一。Ambiente 品牌下的展览会,展品范围皆以其在法兰克福举行的旗舰展会相同,包括 餐桌及厨房用品、美容及化妆品、室内装饰及摆设、礼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
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展会总经理石碧天小姐说:"选择上海举办这项展事,是因为上海乃中国国内最繁盛的大城市,GDP 每年有10%的增长,今年预计人均GDP将超过4000 元。上海拥有700多家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其零售数字占全国总零售额的5%。同时,1400 万上海居民向来也是潮流及消费模式的先驱,影响着中国国内的其他城市。
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展览会,但这些展览会一般都有发达国家展览公司的参与、管理,甚至直接控制。世界会展大国欲通过国际会展业来整合世界经济的苗头已经越来越明显。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会展经济的全球化整合迟早会到来。
5.贵阳会展行业发展 篇五
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国家出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省产业振兴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2009-2012),作为我市今后四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南。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贵阳市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品研发取得了明显突破。20吨级混合动力环保节能型液压挖掘机、高速工程车、立轴式破碎机械、重型数控轧辊磨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数控深孔钻床、数控铲齿刀磨床、WCYJW系列复式永磁电机抽油机、高速负压圆网薄页纸机、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装备产品已成功开发并投入市场,带动了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7%;利税12.8亿元,同比增长12.3%;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17.2%;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8.9%、7.6%、14.3%。同时,装备主机企业亟待培育和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凸现。
(二)发展环境
一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我市已初步形成产品门类齐全(涵盖装备制造业的7大门类)、有一定综合配套能力、专业技术人才聚集、有较强科研开发与生产能力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天园区等为主的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建设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人才,拥有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装备和产品。二是装备制造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增值税转型以及启动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项目,为我市装备制造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数字化及信息化已成为生产、制造及生活中的普遍消费,“家电下乡”及“支持3G发展”措施的出台等,为我市电子产品制造业带来了市场机遇。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按照“装备主机为龙头、专业化协作配套为支撑、产业基础平台建设为保障、集群式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路径,坚持装备智能化、控制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重点支持工程机械、专用数控机床等优势装备主机和汽车零部件、关键基础件、电子元器件及特色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快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和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优化装备制造业所有制结构,推动我市企业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的联合、重组,借助外力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
(二)主要目标
到2012年,贵阳市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通过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或集团,建成工程机械、专用数控机床、关键液压件、通用基础件、汽车零配件、飞机零部件、特种(改装)车辆、专用机械及仪器仪表等产业集群。
——市属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全部完成改革改制,并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完整的生产组织体系、现代化的售后服务体系;
——到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8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装备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5%。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产业布局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河区、高新区等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力度,着力做好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千方百计引入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贵阳投资建设和发展;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把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成为西南地区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推进修文扎佐装备制造业用特钢生产基地建设。
(二)调整产品结构
以主机带动配套,以产业关联促进聚集,围绕装备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配套,开发一批新产品,优先发展机械整机、成套装备、核心基础件及关键零部件产品。一是继续完善詹阳重工、成智重工等工程机械产品系列开发和加强市场开拓。二是拓宽数控机床研制开发的系列化、差异化技术延伸和产品生产。三是引导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成套设备开发服务能力向其他产业延伸。四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开发应用,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紧跟行业发展方向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和配套。五是支持振华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电子装备用锂离子正极材料。
(三)加快企业改革重组
大力支持詹阳重工、险峰实业等优势企业与中小装备制造企业构建互惠共生网络,形成产业联盟。通过以股份制改造、产权多元化、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并购等方式,强力推进企业改革重组。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的建设。培育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依托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工程试用,开发生产一批新品、精品。进一步为三大军工基地企业技术中心搞好服务;
着力改善贵州轮胎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条件;整合詹阳重工、成智重工、三环机械等企业技术力量,争取詹阳重工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以20-30吨液压挖掘机液压及电控系统开发为基础,建立工程机械液压与电控系统工程中心,专业研发生产关键液压件及提供成套技术解决方案。争取险峰机床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并为我市专用机床研制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五)构建产业配套体系
围绕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配套,以装备主机发展为带动,广泛开展协作配套,实现集群式发展,整体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层次。一是装备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配套。重点培育和解决詹阳重工、成智重工、险峰机床、贵阳海信、林泉电机、南海机电、高原矿山、万达客车等主机企业的非核心零部件配套。二是装备产品与本地用户的应用配套。积极推进我市挖掘机、采矿机械、破碎机械、电机等产品在磷煤、铝矾土矿山开采、铁路公路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等的应用合作。三是加强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平台建设。以金鑫铸造、南方汇通、八达铸造等铸造企业和金龙锻造、安达锻造等企业为核心,集中打造铸锻造基础工艺配套生产服务平台;以华工注塑模具公司为基础打造模具生产配套平台;引导热表处理(热处理、电镀、磷化、表面改性、浸镀等)向园区集中,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协作。四是加快贵阳特钢异地搬迁改造建设,为机械零部件提供原材料配套。五是加快凯科特改性复合塑料项目建设,为装备制造业中汽车零部件、电子装备等提供新型工程塑料。
(六)加快装备制造业九大重点领域发展
1、工程机械。一是以挖掘机、多用途工程车、破碎机械等主机产品,带动电子监控系统、液压元件、机械基础件、结构件、覆盖件等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产品的生产。在高速轮式挖掘机、轮式多用途工程车产品产业化基础上,大力开发军民两用多功能、全天候挖掘机、高效率多用途抢险工程车及70吨以上重型挖掘机。二是大力发展模块式破碎工作站,积极拓展在水利建设、建材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和参与国际竞争。三是开展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系列产品设计制造,使其保持在行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2、专用数控机床。一是以数控轧辊磨床、数控大型外圆磨床、数控无心磨床、导轨磨床、数控加工中心等主机产品为支撑,带动各种机型的机床铸件、通用及关键零部件、金属切削刀具、夹具以及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规模化配套生产。二是进一步完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快数控铲齿刀工具磨床产业化进程和市场推广,开发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专用精密工具数控磨床系列产品。
3、特种(改装)车辆及汽车零部件。一是以多种形式盘活客车、改装车的资产存量,推进客车、改装车研发及生产的实质性进展。二是努力建成包括汽车橡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总成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三是努力建成南方汇通车辆修造基地
4、专用机械及配套零部件。大力发展采矿机械、石油钻井工具、打捞工具、震击工具以及石油勘探、钻探、开采测试仪器等专用机械产品,扩大石油工业的装备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积极发展物流输送设备、分拣系统及设备、环保设备等装备。
5、关键基础件及仪器仪表。发展成套液压基础件、机床用基础件、航空航天基础件及特种
电力电子元器件。面向工程机械、海洋石油钻采平台等主机需求,研究开发与这些主机配套的成套液压系统;开发生产航空航天用零部件。
6、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广泛开展节能降耗为目的,按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学研机制,扶持建设铸锻造、工模具及热表处理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平台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7、新型电子产品。支持振华集团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数字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支持贵阳海信技术创新与技改扩能,集聚相关产业配套,逐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家用消费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
8、装备用特种钢。加快推进首钢与贵阳特钢合作,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用特钢生产基地。支持三占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钎钢及产品延伸,做强做大企业。
9、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支持和推动软件企业发展,鼓励拓展软件外包业务;扶持本土动漫产业。
四、重点项目
具体项目见“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重点项目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园区所在区(市、县)政府及市级工业经济相关部门负责协调有关政策落实、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该计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督查和评价。
(二)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和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用好增值税转型、技术创新、节能、鼓励出口、扩大消费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辅导和信息沟通,切实发挥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鼓励作用。
(三)加强规划引导和园区建设
一是着力做好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和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工作,强化要素配置,确保2012年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二是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托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基础件等装备制造业;依托两大军工基地(011和061)的民品开发,加快军工技术民用转化。三是对于新建项目或因城市规划调整需搬迁的项目,原则上进入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或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其他区域不再审批建设。
(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市属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积极参与市属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改革重组,发挥工投公司的投融资平台作用,强化与工商公司的合作和衔接,盘活存量。
(五)加快技术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我市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按照“改造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抓实技术优势突出、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建设,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列入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的,明确工业经济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牵头的协调服务包保责任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六)多渠道增加投入
一是充分应用工业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装备制造业各环节。二是加强协调银企关系,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鼓励符合国家相关金融政策的装备制造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与股权融资。三是通过提供适当的引导性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帮助企业渡过近期内市场疲软的难关。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改变单纯以优惠政策招商的方式,通过完善各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等手段,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同时,结合贵阳市实际,围绕完善产业链的思路专业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规划的装备制造企业。
(八)扶持主机和已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一是对贵阳市现有主机或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土地使用、资金支持、协调服务等方面加以倾斜。二是在上述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技改、创新、节能等项目时,予以重点考虑。三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的扶持力度,对贵阳市特色装备产业、优势产品电动汽车用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用特钢及特种工程塑料等给予扶持。
(九)加大本地化产品采购力度
鼓励采购和使用本地装备、产品。由政府投资为主体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中优先选择能满足要求的工程机械、破碎机械等本地产品。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采购本地产品。加强设备进口管理,凡需市、区(县、市)扶持项目,必须严格审核重要或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装备进口,对我省、市生产制造的装备能够满足需求的,要优先使用。
(十)实施人才激励政策
全面落实《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筑党发
[2008]21号)及其配套《贵阳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支持和引导企业培养一批懂市场、精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同时加强中高级技工队伍建设。
六、计划实施
6.会展行业英文简历 篇六
Nationality: Chinese
Current location: Shenzhen
National: Han
Account Address: Huizhou stature: 159 cm ? 45 kg
Marital Status: Single Age: 23 years old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Integrity Badges:
Job intentions and work experience
Talent Type: ? graduates
Position: display / showcase design: display designers, exhibition design: exhibition designer, advertising design / planning:
Work Experience: 2 Title: No Title
Job type: Full-time Date Available: anytime
Salary requirements: 3500 - 5000 hope that the Working Area: Shenzhen, Shenzhen, Huizhou,
Personal Work Experience: Company Name: Guangdong Wanli Ma Investment Industrial Co., beginning and ending Clear :20xx-02 ~ 20xx-11
Company nature: the private sector by sector: Footwear / Leather / Toys
Positions include: display division
Job description: I work in the many aspects need to be independent and complete, but no lack of work partners to discuss. I want to do each month displaying the work of the shop windows across the country engages in promotional activity, the need first-out a good program, if necessary, must go to the site supervision. good display manual, ordering would need to lectures from all over the store manager.
Reason for leaving: the need for a better work space.
Education
Graduate institutions: Guangdong Baiyun Institute
Supreme Education: college graduation date: 20xx-07-01
A learned profession: the professional display design study 2: Political Science
By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the termination of Clear Start Clear School (institutional) professional to obtain the certificate Certificate No.
20xx-0920xx-06 Guangdong Baiyun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 Decoration graduate
Language
Language: English General
Mandarin level: Excellent Cantonese level: Excellent
The ability to work and other expertise to
I work adaptable, with a new work can be easily qualified, better awareness capability. Proficiency in the operation of CAD, 3D, PHTOSHOP CorelDRAW software such as
Detailed personal autobiography
7.贵阳会展行业发展 篇七
上海会展业概况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十分重视发展会展业。经过20多年发展,到2007年底,上海各类展览企业及与展览相关的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其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就有21 1家。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达到284个,上海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会展行业的重镇之一。
1、企业构成
根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对目前310家会员单位的统计情况来看,上海市会展行业企业已呈多元结构发展.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占11.9%;民营企业占6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17.7%。
2、国际展览会发展现状
国际展览会作为展览中的代表,是最有影响,综合效果最好的。上海市国际展览会发展状况如下;2001年,在沪举办国际展278个,2002年314个.2003年306个,2004年284个,2005年276个,2006年1~11月共举办245个。虽然2002年以后各类国际展在展会的数量上不断减少,但国际展的"单产"却连年递增:2001年,在沪举办的国际展平均展览面积仅5830平方米;2002年首次突破1万平方米;2005年,总展览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22.9%,每个展会项目的展出面积平均达到了1.36万平方米,比2004年扩大了26.2%,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展会从2001年的32个增加到2005年的105个,占总项目数的38%,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国际展会15个;2006年1~11月国际展展览总面积增加到41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近25%。如今,1万平方米以上国际展数量占全部国际展的比重,上海已达35%,遥遥领先国内各地。
3、基础设施基本现状
目前上海市可举办大型国际性展览会的场馆面积总合为205081平方米,其中只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可提供展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其他7大展馆均小于5万平方米。
上海会展业的现状及问题
1、上海会展业的现状
随着华尔街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大投资银行的接连倒下,美国自去年便已产生的次贷危机终于开始蔓延。金融市场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危机像是这个季节的天气一样冷却了很多曾经活跃其中的人们,他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可是,即便是小心翼翼,也并不能逃脱危机的阴影,因为它已渗透到支撑我们生活的各个行业,而与各个行业密切相连的会展业,更是无法逃脱。愿意参展的商家逐步减少,愿意观展的观众热情大减,招展和招商困难重重。
数据统计表明,2008年中国贸促会批准组展单位出国举办的经济贸易展览会有一千八百多项,但到目前为止,实施办展的只有一千项,实施率约百分之五十五,与去年相比,实施率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注:运用“李克特三分量表法”作为分析工具,即在统计分析时将“肯定会、不确定、不会有”三个等级分别赋予“3、2、1”的分值。
2、上海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1)展会数量多,规模比较小
据总计,上海2007年举办展览500多个,其中3万平方米的展览50多个,5万平方米的展览25个。如果以3万平方米为界.3万平方米以上属于大中型展览,则2007年上海10%的展览都是小型展览。目前上海达到60000平方米的展览寥寥无几。
(2)展馆面积小
从上表可看出,上海市最大的展馆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目前上海投入使用的场馆只有10家,场馆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只有新国际博览中心一家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5家场馆面积在1万-3万平方米之间,其他全是1万平方米以下的场馆。这就意味着一些超大面积的展会只能选择新国际博览中心,而没有其他选择。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65万平米的展馆相比,上海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
(3)展览主题重复
以上这些展览,时间较为密集,而且仅仅一个展馆,可能会有主题重叠的展会,数量过多,会使得人员分散,对于参展商、观众及展会自身的发展都有所不利。
(4)受众人群有限
2008年.上海的国内展览会项目在主题上更贴近百姓生活,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参观。如服饰类的项目数量39个,占比15.6%;农副产品类的项目数量25个,占比10%;房产装潢类的项目数量31个,占比12.4%;婚庆类的项目数量13个,占比5.2%。但普通百姓观众的参观人数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资料来源:2008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网站)
2008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的观众主要是:家具零售商,家具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建筑师,国际买家,政府采购部门,批发商,制造代理,制造商,媒体,建筑部门。普通市民观众仅占观众总数的4%。
上海会展业在目前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对策研究
这次金融危机波及面较广,甚至涉及到收废品行业。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环境恶化的危机。会展行业由于其行业规模小,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弱,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遭遇重创,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其带来负面影响也是预料之中。所谓"唇亡齿寒",当行业经营受困,行业展会如何能够重新找到一条生存之路是摆在每一位会展业人士面前的问题。在这里,本文提出了上海会展业生存并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即"展店联动"。
"展店联动",即展会与著名专业市场和品牌旗舰店联动,展会举办期间,参加展览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同时在专业市场和品牌旗舰店中展示。这种同步展示具有更灵活、更便捷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展馆不足的困扰,降低企业的参展成本,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公共关系平台。与此同时,买家和观众还可以从展会的"Show"(展示)和专业市场、独立旗舰店的"Flagship Store"(旗舰店)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讯,有更多的机会来领会时尚,选购自己需要的产品。
1、“展店联动”的可行性分析
"展店联动"这一模式在上海已有成功的案例,以博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例。上海博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历经14年打造了国际著名的国际家具展览会。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展示面积逐年大幅度提升,参展商和观众数量也呈线性递增。与2004年举办的第10届中国国际家具展相比,2007年举办的第13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展览总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为上海展会规模之最,其中净面积从2004年的4.8万平方米增至10.3万平方米,增长114%;
参展企业从2004年的1124家增至1778家.增长58%.净增654家。这4年间,国内观众每年保持在约4万人次.而海外专业买家则增加了三倍,每年净增3000人次,2007年达15250名,较上年增长了24.58%。2008年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博华公司与红星美凯龙联手办展,展览面积突破性从22万平方米增至33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1931家参展企业,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香港,印度,意大利,德国,荷兰,土耳其及美国。参观人数亦令人非常满意,有60,000位经严格挑选的高质素买家到场参观洽购。
2008年的中国国际家具展之所以能有跨越式的发展,主要原因就是博华公司引进了"展店联动"这一新概念。这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无可厚非是一个有力的借鉴。
2、上海商业店铺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上海商店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卖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
1、超级市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
2、专业店: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并且具备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适当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某大类商品的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5、专卖店:指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制造品牌.适应消费者对品牌选择需求和中间商品牌的零售业态。
6、购物中心: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
2007年,上海连锁门店总数16762个,其中市内门店11348个,市外5414个。至年底,上海共开设大型综合超市门店(大卖场) 146个,总计营业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平均约1.1万平方米。上海标准超市门店5266个,其中市内2787个.市外2479个。上海便利店有门店5650个,其中市内4135个。上海专业专卖连锁店总销售额282.4亿元,共开设4213个门店。新开业7家上海购物中心,累计54家,比上年增长14.9%,建筑面积639.96万平方米,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26家。新建社区型购物中心4个。
(2007年末,上海全市商场店铺建筑面积为4029万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面积大约639.96万平方米,大卖场约150万平方米。)
最大限度的利用商业店铺来为展会服务,展览的面积将扩大好几倍,收入也将增加,最重要的是展览本身的影响力将会辐射到更远的地方。
3、开展“展店联动”应了解的事项
首先,要看清市场发展潜力,发展品牌展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国内外的消费逐浪高,看清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潜心培育某一品牌展会,而一旦形成品牌优势,则其他同类展会就无法与其抗争。
其次,研究品牌的消费市场,开发潜在客户。虽然2008年金融容危机来袭,但是国内消费市场却很旺盛,研究品牌的潜在消费市场,挖掘出潜在的客户群体,展会的未来发展将不可限量。最后,"展会与商店"联动,举办商业型会展。会展和商业都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我国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店面面积远大于展会的摊位面积,营业时间也远长于展会期间的开放时间,2007年末,上海全市商场店铺建筑面积为4029万平方米,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可以扩大展会的影响力,也会带动整个消费市场活跃起来。
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这场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波及方方面面,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国际到国内.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从进出口贸易到国内市场,无一不受波及和影响.都面临着考验和挑战。而依托于各个行业发展的会展业,也变得敏感起来,会展业如何在暴风雨中屹立不倒、继续奋勇直前是我们未来几年努力的方向。
8.贵阳会展行业发展 篇八
关键词: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4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的资本不断向我国的西部地区转移,贵阳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向我国的西部地区转移,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所以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贵阳空港物流园的建设也面临着复杂环境,尤其是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的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的目标,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当中也将贵阳市的物流园建设定位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这些文件的制定催生了《贵阳市空港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建立的紧迫性。空港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对贵阳市空港物流园区的建设目标、布局规划、未来物流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不断提升贵阳市现代物流业的效率和质量,打造一套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贵阳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优势和竞争力,推动贵阳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贵阳物流业发展现状
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阳市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现代物流体系。截至目前,贵阳市的区域内运输路线近一万公里。综合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贵阳市目前的年货运量在22000万吨左右,相比较2008年提升了三倍。其中公路货运量由2008年的58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32%。铁路运输的货运总量呈现一个稳定增产的趋势,目前的年货运量已达到1500万吨。
在未来即将开通运营的改貌铁路货运中心、龙洞堡航空货运场站二期改扩建工程及开阳港通江达海通道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并将会改变目前贵阳市的货运结构,航空运输以及海路运输的货运量会相应提高,全年货运量会不断攀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物流园发展多式联运网络以及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重要基础。如下图所示,为2009年到2013年贵阳市的年货运量及增长率走势图。
二、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在贵阳空港物流园建设的统筹规划方面,缺少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了目前空港物流园的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布局不合理;在定位方面,由于对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方向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在空港物流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将原有的功能进行变更,片面的追求短期的投资效益,忽视了空港物流园的公共属性,浪费了土地资源,并且留下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在规模方面,由于缺少规划片面的追求规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物流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衔接方面,由于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与整个贵阳市的规划缺少衔接,从而导致了整个园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存在一定风险和问题。
(二)园区技术与装备水平低。
空港物流园区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也是目前空港物流园区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由于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完成时间较短,很多管理水平还不完善,技术与装备还比较落后。园区内的搬运还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的装载技术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已经入住园区的企业较少,园区内的本地企业还多以传统仓储、运输业务为主,专业化水平不高,整体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园区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与现代化物流园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对空港物流园区的管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和分工,对空港物流园区缺乏统筹规划,存在很大的行政壁垒。目前在空港物流园区发展当中存在的税收、投融资等问题缺少可靠的标准,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不够,普遍存在“落地难”、“用地贵”和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
三、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对策
(一)合理规划空港物流园区。
对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从合理规划空港物流园区。在这里以龙洞堡空港物流园为例,其可以主要发展临空保税物流、快递分拨配送和电子商务物流等。临空保税物流即加快建设保税仓库、国际货物存储、检验检疫用房、卡口等空港保税物流设施,加强园区与海关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快递分拨配送即在物流园区当中积极引入国内外的物流集运公司建立快件作业中心,建立物流集运中心与航空公司之间的桥梁,逐渐形成以龙洞堡机场为中心的轴辐射式航空快递物流网络。
(二)推动空港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同样要推动信息化的建设。空港物流园区是一个航空物流集散点。比如上海浦东机场的空港物流园区,整个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海关、“三检”部门、空港办以及航空公司等多部门的系统当中都分散着大量的物流信息。由于目前信息化水平的仙子,导致了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孤立状态,制约了物流运营效率的提高。所以,在推动空港物流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在贵阳空港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交换技术、数据存储等先进信息技术,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对提高物流园区的工作效率和货物处理能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信息化建设的提高能推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和物流链的透明度,有效的实现现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共享,提高空港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产业政策:严格落实贵阳市政府2013年1月11日出台的《关于加快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贵阳市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贵阳空港物流园区在加强对进口企业管理的同时,要住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品分销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商品交易平台,完善市场体系;在产品进口方面,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在稳定大宗商品进口的同时,逐步提高先进技术设备以及能源原材料等商品的进口,积极拓展境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贵阳市主要打造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商品贸易中心。
运输政策:航空运输业是民航机场发展的主业。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多层次的航空运输体系,是目前贵阳空港物流园区的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利用目前我国推行的发展支线航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大力发展中小机场之间的支线航班。积极促进同国际之间的联系,促进与一些亚洲的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班联系。贵阳空港物流应按照“一次报关、一次报检、一次放行”模式与航站区直接衔接,进行开放式管理,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实行备案管理。
人才兴港政策: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在贵阳是发展空港物流园区时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所以,贵阳市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为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应专列临空经济类人才、空港物流园区运营人才的培训专项。同时要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招聘力度,大力支持更多的创业者在园区内进行创业,加强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并且在贵阳市的一些高校当中适当的增加一些临空经济管理专业,提高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场与物流管委会应规划建立一支研究队伍或委托聘用外部研究团队,形成机场空港物流发展的智库。
参考文献:
[1]蒋长兵,郑雯雯.关于宁波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策略与定位分析[J]. 物流技术. 2010(12)
[2]周良毅,夏之君.中国航空物流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商机[J]. 物流技术. 2007(11)
[3]王威,姚赛芬.宁波空港物流园经营策略研究[J]. 中国储运. 2007(07)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4-2015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贵阳会展行业发展】推荐阅读:
会展发展史11-09
广州会展发展情况分析10-17
会展旅游发展实例分析09-06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09-05
淮安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因素分析07-11
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07-28
贵阳旅游人群分析07-22
贵阳哪里可以申请贷款11-06
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08-30
贵阳市人民政府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