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劳动课

2024-07-27

德育劳动课(精选8篇)

1.德育劳动课 篇一

德育活动课教案

“让友谊之花绽放”

活动背景:

初一学生正逐步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情感断乳期,独立意识高涨,但又渴望得到同伴的理解。之前曾通过“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调查,初步了解到学生的三大烦恼之一——“渴望得到友谊”。准备工作:

歌曲《朋友》、《让世界充满爱》,每人准备二张友谊卡,名人友谊的故事,猜词卡片。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朋友》,营造温馨气氛。

2、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3、第一板块:有你更快乐——小品表演

根据小品内容,请同学介绍自己的知心朋友。

4、第二板块:名人友谊大家讲——让几位同学讲讲名人的友谊故事。

展开讨论:听了同学们名人友谊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交友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朋友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影子,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我们将不断完善自我,人生更加精彩。

5、第三板块:友谊告白。朋友之间最需要莫过于真诚、坦率,对朋友的缺点要毫无保留的提出,而另一方要能坦然接受,勇于改正,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面对面交流完毕后,将友谊卡亲手赠送给对方。

6、第四板块:心有灵犀一点通——猜词游戏。

真正的友谊在于朋友间的一种默契和理解,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准确传情达意,真正的友谊请接受挑战吧——“猜词”游戏。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参与“幸运52”),出示相关主题:文学、科学、英语、体育、历史等,任选一组,限时60秒,以猜出多者为胜,发给奖品。

7、主持人总结发言。

8、结束语:充满竞争的时代,更需要沟通和交流,让我们学会交往,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愿友谊之花在初一(8)绽放。

9、播放《让世界充满爱》,全班齐唱,在歌声中结束本次班会课。.“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导出主题

合: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学雷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三月,阳光明媚。

乙:三月,万物复苏。

甲:三月,春风送暖。

乙:三月,大地换新颜。

甲:同学们,三月,是什么日子呢

全班答:学雷锋活动月。

乙:对了。

合:“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我们要做新时期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乙:是啊,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

二、让学生了解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1、甲: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雷锋,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乙:雷锋1940年出生在湖南望城县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雪锋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甲: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2、乙:请听《雷锋故事联播》

雷锋自己十分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更换,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津贴为全班战友们购买了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带动战友们学习,帮助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1960年,辽宁遭受重大水灾。雷锋悄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在出发去灾区救灾时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抗洪救灾第一线。

故事

(二)助人为乐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

“我不累。”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甲:同学们,雷锋的故事,当然不止这些!雷锋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乙:说起雷锋,我们就不忘提起雷锋日记!雷锋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甲:请听《格言朗诵》

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③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④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⑤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合: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乙:这就是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回在初一13班的集体中。

三、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同学向雷锋学习

甲:不信?请看小品《一粒钉子》.小品《我们是怎样捐花的》(真实故事改编)

(展示手抄报)

[主持人]今天的学雷锋主题班会课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希望我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行动并不因此而结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创造更多的美,创设更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让雷锋精神得以延续。

“雷锋精神并不遥远”

活动目的:

1、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

2、学会将雷锋精神应用在学习中和生活中。活动过程: 主持人:每年平3月,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雷锋——这个名字使3月成为一个温暖的月份。这30几年来活在无数中国人的年轻可爱的战士,他一生度过的日子却只有22年。30几年来,我们经历了多少事,我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经历了多少变化,我们的国家又经历了多少风雨如晦的日子和长歌奋进的日子。但是,我们心中的雷锋没有变。这是因为:我们心中对人的美好道德情操的基本标准没有变化,我们对好人的渴求没有变化。至少就这一点而言,昨日的需求也是今日的需求。那么,同学们,你对雷锋精神了解多少?

1.学生自由发言:

钉子精神

艰苦朴素

为人民服务

关心身边的人,献出爱心;

不给集体抹黑,有团队精神 2.总结雷锋精神

主持人:梁晓声说,雷锋的塑像之所以竖立在美国的西点军校,原因就是雷锋精神是一种对他人关爱的人性精神,而这种精神是超出国界。同学们所列出的雷锋精神是其中的一部分。下面就结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钉子精神

又勤又专,给学习来点儿动力

同学们一致认为“钉子精神”表现在这些方面。

★要鼓起勇气挑战自我,比如不懂的千万别不好意思问。

★要靠自己的勤奋去弥补不足,比如就算基础差也不要紧,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要找到学习进步的动力,比如提醒自己既要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也要争取长大后能够应对激烈竞争。

艰苦朴素

不大手大脚,养成好习惯

在立新学校小学部,同学们觉得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雷锋精神中节俭的习惯还是没过时。

★要懂得珍惜,比如吃饭要尽量吃光,避免浪费。

★要学会合理花钱,比如不跟别人攀比,零食、玩具、卡片等不买。

★要学会体验生活,比如要了解爸爸妈妈挣钱有多不容易。

关心身边的人,献出爱心

同学们认为雷锋精神中热心和奉献的好品德也非常重要。

★要留心发现别人的困难,比如有时候别的同学有困难但是不好意思说,这就需要我们的细心和关心。

★要懂得互相关爱,只要多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

★要把关心别人当成快乐的事情,比如告诉自己,快乐就来自充满爱心的生活。

集体利益

不给集体抹黑,有团队精神

同学们感觉到,雷锋精神中热爱集体也很有现实意义。

★重在参与,比如比赛活动,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积极参加。

★要给集体带来方便,比如教室里桌椅摆放不整齐,应该顺手给摆好。

★要远离不好的言行,维护集体形象,比如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人家会说是这个学校或这个班的同学做的。

3.总结 主持人

原来,雷锋精神离我们一点儿也不遥远呀!没错儿,它不光是大道理,更是我们身边每一件需要做好的小事情!

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即使在今天崇尚个性和自由的时代,我们也将尊重雷锋这种个人选择的自由。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对于雷锋精神,也绝不仅仅是在当时那样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所解读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其本质来说,它是一种以善待他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的高尚伦理精神。具有这种高尚精神的人,在我国历史上不胜枚举,在其他国家也不乏其人甚至蔚为风尚,比如各种各样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更不用说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诚实守信。

如果有人问,雷锋,今天,人们还崇拜你什么?我想,每个人在心灵上都会说:我们需要你给世界留下的真诚和爱心。

团结就是力量

一、活动目的:

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尚未形成集体观念,还没有以主人公的姿态对待班集体,同学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理解和支持,因此要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集体主义教育方面。

二、活动目标:

本次主题班会将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

三、活动准备:

1、提前安排主持人,布臵活动步骤。

2、布臵好班级的桌椅的摆放。

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1、师:要想烤火,必须添柴;只有添柴,才能取暖。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个人与集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能使自己受到熏陶,健康成长;个人的荣耀也能使集体增添光彩。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让我们发挥自己的力量,发挥我们集体的力量,努力的去思考,认真的去总结,让我们体会到“集体的凝聚力”是多么的重要。

2、主持人:

男:我们迈着青春的脚步走进中学的大门;

女:人生的新起点就在我们的脚下;

男:我们急切盼望了解中学新的学习环境;

女:盼望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男:盼望在新的集体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女:流沙不能聚集成塔;

男:建材的团结却能建立起巍峨的大厦;

合:这种力量就叫做凝聚力。

女:现在我宣布:初一(?)班主题班会开始;

男:请让我们已热烈的掌声欢迎前来我们班观摩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相信通过我们集体的力量召开的主题班会会给各位老师以深刻的印象。

(二)、活动一:“乒行其道”游戏

活动目的:体验“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过程:大概5人左右,站成一排,每人准备一张纸,卷成弧形,主持人把乒乓球放在第一个同学的纸上,然后传给第二个同学,如此类推,第一个同学传完之后立刻跑到队伍后面,以防球掉下来,然后第二个同学也立刻补上,一直把球传到目的地,一旦球掉在地上的话就必须重新出发,保证球不落地。(需要计时员两名)

活动小结:让获胜的小组谈谈心得体会。

(二)、小小故事会.活动过程:

故事一:有一滴小水珠,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海母亲的怀抱。它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它被抛到了高处,刚被抛到高处时还有些害怕,但渐渐地,它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炫目的阳光、亮丽的彩虹、湛蓝的大海,它陶醉了,没想到空中的景色这么美!小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飘呀飘呀,忘却了一切。这时,传来了海妈妈焦急的声音:“小水珠,快回来,太阳会把你晒干的!”小水珠满不在乎地回答:“妈妈,我再玩会,这儿太美了……”

可还没等它说完,一束强烈的阳光照过来,小水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1、为什么小水珠离开大海母亲的怀抱后,会马上消失?

2、如果小水珠不想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它该怎么办?

分析:小水珠的力量单薄,无法抵御强烈的太阳光,很容易被蒸发掉。但回到大海就不一样了。那里有无数的小水珠,它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太阳光,所以没有那么容易被蒸发掉。由这个故事了联想到人类自身,我们个人与班集体的关系是不是也像小水珠与大海他*的关系一样呢?

故事二:故事《老鼠偷油》

【提问】你从这样故事中感受到什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团结协作。班集体同样如此)

(五)、总结:

1、主持人:

男:有人把班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熔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的煤炭。

女:大家想要得到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块越多,烧得越旺,那么我们的班集体也就越温暖。

男:我们要记住,温暖的班集体不是别人给予的,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合:它是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汇聚起来的。

女:下面欢迎老师对我们的这次班会进行点评。

2、师:集体就像汪洋大海,个人就是其中的一朵浪花。有了大海的宽阔,才有浪花的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壮美的千万朵浪花,才为大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一个只强调自我,只强调个性的人,是很难有合作精神的。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本领无论有多么大,离开了集体,就像离开大海的一滴水,不久就会消亡。

寸草心——感恩父母

活动目的:

1、阅读经典,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设计理念:

本节班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畅谈并体会父母的爱。活动准备:

1.布臵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4、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5、同学们编排的小品和舞蹈。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

(在《感恩的心》的背景音乐中小主持人上场)

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初二年六班《寸草心——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欣赏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的爱》

甲: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感恩,因为她无私地给予我们一切生命的源泉。

乙: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给予我们生命,让我健康成长。

甲: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给了我教诲,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

乙: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脉相连。

甲: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

乙:感谢曾帮助过我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甲:感谢肯接受我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乙:然而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的感恩的字眼莫过于“父母”。

甲: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乙:我们不断地接受着父母无私给予我们的爱的雨露。

三、收取并统计“感恩调查问卷”

乙:谢谢你们带来的这首《感恩父母的爱》。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了解有多少?请每组的组长收回课前完成的“感恩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4、爸爸妈妈每月工资是多少?为你花费多少元钱?

5、你与自己父母的关系怎样?

6、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7、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会看不起父母吗?

8、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9、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10、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11、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甲:从刚才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家长,为了我们能接受好的教育,省吃俭用到教育条件好的地方买房;只要听到对孩子有益的书籍,营养品等,家长们毫不犹豫地掏钱,而面对几十元一件的心仪的服装却斟酌再三,这就是我们的家长。

四、欣赏节目:小品和歌曲

乙: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接受别人的关爱,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请看接下来的这一幕场景,大家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呢?(小品《公交车上》)

甲:看完了小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小孙子的表现很不应该,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要他拿书包。一点也不知道心疼爷爷。你看爷爷站都站不稳了,应该把位臵让给爷爷坐。

2、那个小女孩表现得很好,她把座位给了抱小孩的阿姨,还帮妈妈拿着买的东西,是个孝顺的孩子。

乙: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欢喜快乐都会随之而来。生活永远都充满温暖的爱,在你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感谢父母的温馨的片段,这种感觉是多么幸福啊!

甲:下面请欣赏表演唱《烛光里的妈妈》

五、回忆、感动——诉说父母的爱.同学们齐唱《感恩的心》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主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并通过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的未来不是梦

一、活动的目的

距离中招仅剩100余天了,高强度的学习,高难度的题目使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感到前途迷茫,对高考的信心产生动摇。本次班会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找回自信,找准方向,找到动力,冲刺高考。

二、活动准备

1.主题班会剧本创作2.主持人串词编写3.个人节目筹划4.校长,家长,老师三封信的策划。

三、活动的过程

1.全班起立,合唱班歌《明天会更好》。2.主持人:“放飞青春,展望未来,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一起努力拼搏,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共同的誓言,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拼搏就一定可以让平凡的生命绽放最美的花朵。最后100天的日子,我们有欢笑,有迷茫,有拼搏,有失望。让我们一起欣赏话剧《我的未来不是梦》看看他们在最后100天冲刺最真实的苦于乐”。

3.话剧第一幕:表现“百天冲刺”的学习生活场景(旨在让同学们以“局外人”的角度看自己,认清现状,找到自我)。4.同学观后发言

同学甲:“初三的学习生后夹杂着很多的味道,我的梦想,似乎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每天无数次被灌输中招这个主题,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大考小考的失败会常有,但我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

同学乙:“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努力了却没有成功,而是明明能够成功,却没有努力去证明自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让我们一同努力,风雨无阻”。

远离网吧

一、活动主题:

(1)提高学生对网吧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判断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远离网吧。(3)讲安全,讲秩序,遵纪守法。(4)热爱学习,做“四有”新人。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网吧的危害,树立“远离网吧”的信念。

(2)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而提高自己抵御上网诱惑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4)讲安全,讲秩序,通过“远离网吧”避免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活动准备

深入学生当中,调查了解校内学生上网的情况,搜集有关学生上网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现象的材料,为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在已有关于网络危害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收集资料、调查、参观、访问,让激发学生对开展这项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为这项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活动环节:

(一)让同学们总结一下自己的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关于网吧的材料。

1、很多中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在网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更多地是被网上一些诸名游戏,聊天室一类的内容所吸引,从而易导致上网成瘾。字串7

2、让同学们介绍迷恋上网后所出现的危害现象。诸如茺废学业,睡眠不足,浪费钱财,浪费大好青春等。

3、教师评价学生所阐述的材料,并对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予以总结。

(二)小组活动

在小组中让学生互相评价,介绍各自的体会,展示自己的材料,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予以指导、评价,与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三)探究研讨:

1、在互相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什么问题?(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归纳整理,展示后黑板上)

(如青少年学生为什么喜欢上网成瘾,而成年人则很少呢?)

2、同学们自由分组,关心同一问题的同学分为一组交流资料和信息,共同探究研讨,寻找答案。

3、探究研讨后,让同学们总结一下解决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

4、在小组里交流后,与其他同学交流,看看他们是否有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5、总结一下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去问老师,搜集相关的文章,报纸杂志以及采访某些专家学者等。

(四)评价总结:

1、通过前面各环节的准备,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字串8

3、让学写一篇活动总结。

(五)开展实践:

1、让学生们自己发言,对自己以后的行为做出安排,抵制上网。

2、帮助那些喜欢上网的同学改掉上网的恶习,让他们重新回到教室,努力学习。

3、开展社会实践。制作各种标语,如“远离网吧,珍惜生命”等,张贴于校园的公告栏内,对同学们起到警示作用。向网吧经营者散发传单,呼吁网吧经营者拒绝学生上网。呼吁政府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对接纲未成年学生上网的网吧给予相应的处罚。

《培养责任感》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对自己、对家庭、集体和社会),并且有勇气承担责任,做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活动过程:

引入:上周心理课调查“你心中最理想的男(女)生”,统计结果: “有责任感”是 “最理想男生”所具备的品质的第二位,是“最理想女生”所具备的品质的第三位。这就表明,“有责任感”在我们评价一个人时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思考: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你觉得有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生讨论回答)

一、明确 “责任”定义 1责任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分内应做的事。老师把教育的对象教会、教好,这是老师的责任;农民把地种好,多产高产,是农民的责任;军人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站好岗,放好哨,保卫祖国的领土,这是他们的责任。

提出问题:学生的责任是什么?(生讨论)2明确责任意识的概念

(1)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责任(2)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二、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要具有责任感 1责任感——热情长久的动力

举例:实验中将女工的工作条件改变五次:改变生产照明条件,把照明条件恢复到原先的状况,缩短工时,增加了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延长。结果工作效率仍不变。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在外在条件反复变化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工作热情仍不变呢?

生讨论:这批姑娘成为小组成员后,得到了人们的注目和重视,她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又激发了她们创造性的力量,这正是姑娘们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

2责任感——“社会的行为,自我负责”的体现

一个人如果尊重自己,必然会顾及自己的名誉而要求自己忠实的履行实践某种义务,这好比一条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船,我们每个人都是船上的水手,为了能安全抵达彼岸,每个水手都有义务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这样一种双重内容,使人与人相互之间保持密切关系。生讨论1把我们的班级比作一只大船的话,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大船顺利的航行呢?

2在船员身上发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自习课说话、同学问题不予理睬、迟到、早退、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用文曲星玩游戏。这样的行为怎样?我们应该怎么做?

3责任感——人格力量的体现

举例: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一次重要战役中,南军方面的一位名叫毕克德的将领率领队伍向北军阵地勇猛冲锋,但队伍在中途却遭到了北军的伏击,几分钟之间,五千名士兵折损了五分之四。当幸存者退回南方战线时,南军方面的最高将领李将军只身骑马出迎,并且告诉别人:“这是我的过错,我一个,败了这场战斗。”他将辞呈送给南方的戴维斯总统,请求让别人来接替他的职位。这位将军要把这次战败的责任推给别人,他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一次具体事情上承担责任的例子。

因此一个成熟的人,不仅要意识到责任,而且要勇于承担责任。

三、从哪些方面培养责任感?(生讨论)

1、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集体是我们每个同学成长的环境,集体的利益靠我们大家维护。

2、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正在成长中的每个人,一切都在学习,学做人,学本领,成长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此期间,必须对自己有信心,有毅力,特别要勇于面对失败。

3、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学习,是未来更高层次的学习的基础。对自己现在的学习负责,就是对将来的学习负责。

四、结束语

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从小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人,比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成长要快些,而且长大后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也会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护地球 保护环境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自己家园的高尚品质,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揭示主题

甲:春天来了,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乙:是啊!春天,到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合: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与我们的生存紧紧相连(屏幕展示:洪灾、沙尘暴、SARS病毒传染人们及救护的情景)。

甲:(解说)同学们,你们可曾记得1998年春夏之交,长江流域那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让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乙:(解说)2004年春季,北京、内蒙古一带的沙尘暴让全中国人民瞠目结舌!

甲:(解说)2003年春夏之交的SARS病毒,让全人类自作自受的恶果。乙:这些都是由于人类不懂得珍惜我们的家园——生存的地球,是地球母亲对人类的惩罚,是人类自作自受的恶果。甲:所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乙: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

故事内容:有一个村庄,原来山青水秀,生长着大片森林,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人们看见木材可以卖好价钱,于是大量砍伐。后来,这个村庄被黄沙淹没了。

甲:是啊!我们生活的环境要靠我们自己来保护,为了多赢得一片绿色的草地、一方蓝色的天空,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乙:我们都领略过阳光的明媚、月光的温柔、地球的山清水秀。你们可知道?假如地球上的生态遭到破坏,其后果是什么?

(讨论、发言)

甲:既然同学们都知道破坏生态的严重性,请问同学们,你们曾看到过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结合当地情况,收集资料、图片展示、讨论、发言,如校园里浪费水电、攀爬树木、乱摘树枝、滥采煤矿、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各方面的情况)。

乙:由于人们肆无忌惮地伤害地球,地球已经像一个千疮百孔的病人,在对着人类呻吟,请看小说《地球治病》。

(大概内容:地球生病了,到太空诊所去看病,她浑身是病,太空诊所的医生,制订出治疗方案,通知地球人应如何保护生态)

甲: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水、清新的空气,都是地球母亲给我们享用的,是我们千秋万代生活的家园,谁不希望她永远年轻美丽?

乙:请同学们画出心中想象的美好家园,并展示出来。(随意点名说画的是什么)

合:如果能使每一条小溪都清澈,每一寸土地都肥沃,每一朵花儿都绽放,每一棵树苗都茁壮成长,那么,我们的生活的环境该是何等的漂亮?

甲:既然同学们心中的家园这么漂亮,那我们怎样才能建造这么美好的家园呢?

(结合本地本校情况,谈自己在校内、校外应怎么做)分小组讨论发言:

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能做到吗?(能)。那请你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做地球的小主人。

二、全班朗诵《地球万岁》

三、总结

由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地球面临的处境让人忧心忡忡,学生不懂得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攀爬、采摘、乱丢、乱扔、乱吐、乱涂、乱画的现象很严重,本次活动通过学生实践调查本地、本校情况,从学生实际做起,以故事、诗朗诵、小品的形式进行活动,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较易接受。

“做诚信的阳光少年”

一、活动目的

通过“做诚信的阳光少年”主题活动,让学生时刻心中装着诚信,与诚信同行,体验诚信,感悟诚信,培养队员诚信的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的忠诚守信文化,无论身处何处,时刻做讲诚实,守信用的阳光少年。

二、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诚信的格言谚语,做诚信书签,签诚信倡议书,围绕诚信自编儿歌,收集诚信小故事,排练相声、小品……

三、活动过程

第一篇章:走进诚信

1、镜头:重阳节前夕,同学们约好在重阳节这一天去敬老院给老人过重阳节。这天,同学们们等了许久,小菁才姗姗到,原来她由于发烧去看病而来迟了。同学们都劝她回去,可她说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2、主持人:你觉得小菁这样做好不好?她身上具有一种怎样的品质?你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会怎样做?

3、主持人: 诚信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呼唤“诚信”,我们需要“诚信”,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它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朋友。

4、交流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古往今来的诚信故事)

5、交流收集的关于诚信的格言与谚语。

6、主持人: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诚信肯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大家一起来说说诚信是什么?诚信与我们学习、生活和友情的关系如何?(开展“诚信大家谈”)

第二篇章 感悟诚信

主持人:同学们说得多好:“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诚信”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息息相关。

1、请听快板《诚信在我心》

2、主持人: 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诚信的事和人呢?.3、主持人:我们人人都要争做诚实守信的人,诚自心,信自行,心行合一。让我们用心灵呼唤诚信。

4、请听相声《拍卖诚信》

5、主持人: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如果失去诚信,便把一切都失掉了。

第三篇章 拥抱诚信

1、观看小品《招聘》

2、小记者采访同学们们观看小品的感想。

主持人:诚信既诚实守信,诚者忠诚也,没有二心,信者,守信也,言行一致。从古到今,有关诚信的格言如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3、欣赏队员制作的精美的诚信格言书签。

主持人:看得出大家都十分认真,那么就让这些新格言,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坐标,让我们时刻把诚信装在心中。(把诚信格言贴在成长园地里)

4、诚信承诺宣誓仪式:

(1)、宣读《诚信倡议书》

(2)、立誓:以诚信向红领巾承诺。

(3)、对照《诚信倡议书》,举行承诺签名仪式。

5、齐读自编儿歌: 诚信花之歌

采访记者:同学们的热情使我非常感动。诚信之花在每个人的心中开放,让诚信伴我们到永远。“诚信回归”栏目要把你们的诚信之花带到我们的校园,把它的花瓣撒向每个人的心坎,让每位同学都向你们学习,做一个诚信的阳光少年。

四、讲话

大家好!在今天的《做诚信的阳光少年》主题活动中,我和大家都感受到了社会需要诚信,人们呼唤诚信。希望大家把诚信放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用你们的“诚”和“信”感动他人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相信你们无论身处何处始终以“诚信”为导航,做一个众人喜欢的讲诚信的阳光少年……

美的真谛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认识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让学生明确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如何落实礼仪规范,使自己的言行更美。

活动过程:.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国,自古以来,“礼仪”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讲礼,讲究做人要礼貌谦让,宽厚待人,因此,中国被形象地比喻为“文明礼仪之邦”。假如你手里有废弃物,而身边没有垃圾桶,你会怎么做?假如是我,我会把废弃物拿在手里,一直到我找到垃圾桶以后再把废弃物扔掉;假如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想吐痰,你会怎样做?假如是我,我会把痰吐在手纸里扔进垃圾桶,而不能随地吐痰,那样不文明,也不美。即使在校内,我们也应该讲文明,讲礼仪,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会更美。在此,我编了一首诗歌,希望大家按照诗中说的那样,摒弃陋习: 祖**亲放心中,高唱国歌镇自豪。礼仪之邦美名传,友善宽容要记牢。纸屑扔进垃圾桶,街头废物见不着。脏话粗俗太刺耳,文明语言似春潮。主动问好常微笑,礼仪之邦赶帮超。随地吐痰是陋习,一定改正在今朝。全市同学齐努力,你出主意我出招。文明礼仪新时尚,北京奥运水平高。

一、小品《变化》 大概内容:两个人在楼梯拐角处相撞,互相道歉,运用文明语言化解了矛盾,(主持人上场:让我们镜头回放)两个人表演以前处理类似事件的情景,(镜头定格主持人上场:请大家评判一下,哪个才是真正的美?)主持人与全班同学互动。

二、师生小品《心理咨询》

三、两种同学录的展示:

主持人:现在,我们班有不少同学都买了同学录,这是为了使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加深,增进友谊。那么,在同学录“友情留言”中,我们应该写些什么呢?请两位同学展示他们的同学录,请大家评判一下,那份留言是美的,能够增进友谊?(两位同学展示后,与同学互动,互动后再请两位同学谈感受)。

四、“传唱童谣、落实行动”比赛

1、介绍评委。

2、宣布评比标准。

1)童谣内容与表演内容相一致,3分。2)表演精彩、熟练,2分。3)全员参与,3分。4)同要出处,2分。

3、说明:在每个小队表演之前,先请小队长说明小队名称,参与人数,童谣处处,我们当堂打分,当堂宣布结果。

4、表演开始。

1)童谣与楼道行走相结合。2)童谣与放学排路队相结合。3)童谣与小队活动相结合。4)童谣与可见游戏相结合。5)童谣与上课相结合。

5、宣布结果,请家长颁发奖状。老师讲话

同学们,首先祝贺班会取得成功!一个人的美,可以体现在她美丽的面容,美丽的装束,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我认为,从今天的班会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的美应该在于心灵的美,语言的美,行为的美,这样的美才美得有气质。希望大家能记住今天的班会,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宣布结束

“美的真谛”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珍惜时间

活动目的:

十四岁是奋发的起点,通过本次主题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青春的宝贵,好好把握起点,珍惜时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活动过程

主持人:

女:青春悄无声息地来了,她是带着女孩飘逸的秀发、苗条的身影而来的;

男:青春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是伴者男孩粗粗的嗓音、蓬勃的朝气而来的;

合:我们爱春天,我们更爱像春天一样美好的青春!

女:我们要奋斗!

男:我们要拼搏!

女:今天我们要召开的主题班会是:

合:十四岁 我们扬帆起航

1、女:青春是多姿多彩的; 男:青春是多种多样的; 女:她充满着热情、勇气和希望。

男:下面请欣赏散文《青春随想》。

2、男:十四岁的人儿,总喜欢去猜想未来会怎样,喜欢做梦;

女:十四岁的人儿,总喜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喜欢探索;

男:相信对于这些同学一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已的感想吧。

3、女:听了这么多同学的感想,相信大家也一定感触颇深,是啊,我们现在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黄金时期,更应该把握现在,珍惜时间。下面请欣赏小品《相遇》。

4、男:岁月的长河里,谁能说自已没有五彩斑澜的梦?这梦至少在自己看来是美丽的。而理想只能在行动中实现,没有行动的理想只是一个梦。下面请欣赏人物故事《敢于向高目标冲刺》。

5、女:施光南的成功主要归属于实力、信心、勇气。同样我们要想及早地冲向成功的顶点,必须有勇气为伴。

男:有人说“成功高不可攀,离我们太遥远”。

女:有人这么说吗?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认为……

男:(打断)唉,你别急,还是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来展开一下讨论吧!

6、女:黑格尔说过:“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我们拥有青春,就更应该珍惜时间。下面请欣赏相声片断《时间与青春》。

7、女:一句生动的语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在生活中有不少好学的青少年从名言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男:我这儿也有一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女:说得好,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所知道的青春名言吧。

8、男:青春是美丽的,它不容错过,它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下面请欣赏诗朗诵《我们的畅想》。

女:菁菁校园,莘莘学子绚丽的梦; 男:唰唰的粉笔声,挥洒着老师辛勤的汗水;

女:这里一步一个脚印;

男:和着时代的进行曲;

合:共同谱写着青春的交响乐。

合: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2.德育劳动课 篇二

一、德育实践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德育实践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 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从学生兴趣出发, 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 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 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

二、德育实践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德育实践课的内容是极为广泛、极为丰富的。就其内容的性质划分, 可概括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 人际交往的德育实践, 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 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等。实践性德育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 由信到行的转变, 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德育课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 同时, 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开展德育活动课的几个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德育活动课应贯彻主体性原则, 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活动课是否成功, 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应该给每一个同学机会, 在活动中大胆尝试, 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 实践性原则。

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 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通过实践, 学生可以认识人生, 去追求生活的意义, 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 德育实践课应把学生引向社会, 引入生活, 走近大自然, 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 广泛交流和沟通。

3. 系统性原则。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内容和形式既要考虑其包容性和灵活性, 更要考虑其德育的内在规律, 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统性, 才能保证德育活动课做到“德育目标, 一以贯之;德育内容, 循序渐进。”

4.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活动创设中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德育的规律, 研究时代的特征。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 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5. 层次性原则。

第一, 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第二, 在更广泛的人际和社会关系中, 强调自我探求精神、性格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教育培养。第三,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强调培养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严肃的态度。

3.对德育活动课的再认识 篇三

一、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德育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有智慧、有情感的人的存在。教育的过程成了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在预先安排的固定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度等具体要求下,学生被动地进行着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这种反理性的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与现实之间的悬殊差距。而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就没有了德育。如:端午节,为配合进行传统教育,我提倡学生收集端午节的来历,了解有关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端午节时利用这些材料如开班会,使师生受到深刻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收集材料,学到了课堂内、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与人交际的能力,同时也配合教学工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这项活动中,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德育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德育培养则主要是运用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多种复杂具体的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

学生德育活动课的内容是极为广泛、极为丰富的。就其内容的性质划分,可概括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人际交往的德育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等。实践性德育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德育活动课就是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协调人际关系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开展德育活动课的几个基本原则

德育活动课的设计在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有章要循、有据可依。

1主体性原则。德育活动课应贯彻主题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

2实践性原则。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的目的,付诸于实践。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活动课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进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

3系统性原则。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活动课的编排和设计也要考虑其系统性,决不能随意、随便的进行。更要考虑其德育的内在规律,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统性,才能保证德育活动课做到“德育目标,一以贯之;德育内容,循序渐进。”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未来的世界,要求冲破旧的、僵化的思想,不断产生发展新思维、新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活动课中培植新的思想,要善于反思,勇于探索,勇于批判,勇于创新。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利于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5开放性原则。现在全球正在实行经济一体化,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应该是开放的,应该面向世界,博彩众长,为我所用。当然在开发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应时时记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未必是合理的,流行未必是有生命力的,允许的未必是值得提倡的,我们适应社会即不是迎合,也不是盲从,只有超前意识下的行动才是对现实更好的适应和未来更好的准备。我们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德育可以向南韩、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借鉴,但是决不是等同,应该时时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敏感性,要让共产党、社会主义的大旗永远高高飘扬。

6层次性质原则。工作注意区分层次这是十分重要的,德育工作更是如此。这中间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结构,年级高低,区别不同地域,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承认尊重差异,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入学生之脑,进学生之心,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7研究性原则。德育是个老话题,但是多年来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超前性都不强,本身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而且面临着迅速变化的新形式,出现的新问题,都等着我们去研究解决,所以必须面对现实加强研究,提出对策,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乘势而上。

8乡土性原则。要想让德育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冲分利用当地的德育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紧紧抓住当地特点,充分开掘利用当地的活生生的洋溢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师生共同立足的这块热土地上耕耘播种,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非比寻常。

4.德育实践活动课1 篇四

《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教学设计

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是人类的未来。但随着我国社会逐渐以独生子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遇到事情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缺少团结协作的认识及能力,而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这样的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各尽所能,寻求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时时处处都充满了竞争。如国与国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在当今社会,我们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团队精神,所以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越来越重要了。针对这些现象,师生共同研究决定围绕“和谐友爱,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开展实践活动,并且确定了《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这个活动主题。

二、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初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了解构成“团队精

神” 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表演,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各尽所能,而且相互之间要团结协作,做到自

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的问题:

1、什么是团队精神?

2、查找一些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团队成功的案例。

3、列举一些身边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精神的案例。

4、讨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团队精神。

(二)、制定活动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己小组的活动目标。

2、每小组展开调查、访问、讨论,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材料,交流研讨写出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计划后,各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

经过两周的调查、采访、翻阅书刊、上网等活动,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精心整理,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

一下。

四、学生谈感受:

五、教师总结:

经过两周的实践调查,翻阅书刊,上网查资料,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并能以组为单位,精心吞吐量,开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能围绕“和谐友爱,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各抒已见,形式新颖,同学们能做到团结协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而且,能在平等地、自主的交流中培养自信心、责任感,发扬团队精神。下一步就要落实到行动上,我希望你们能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我相信,在团结协作精神的推动下,我们的班、我们的学校、我们组建的各种团队,都会是生

活中美丽的彩虹。

德育实践活动课

《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反思材料

作为这次活动课的指导教师,既看到了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实践活动也感慨颇多。

1、实践活动把孩子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自主地与人交流,自强自立,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并且能够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培养自己的团结协作的能力。活动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了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德育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是本一轮课改的一个亮点,同是也是一个难点,它对教师是有无穷的魅力的,尤其是对班主任教师更是富有挑战性的,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老师的内容,更是班主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种实践活动课也使老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材料,没有现成的教材,又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教师们比较难办的困惑,老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我,与学生共同学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

《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康金第三中学的七年级一班班主任王淑丽。我说课的题目是《永远的精神――团

结协作》。

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是人类的未来。但随着我国社会逐渐以独生子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遇到事情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缺少团结协作的认识及能力,而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这样的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各尽所能,寻求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时时处处都充满了竞争。如国与国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在当今社会,我们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团队精神,所以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多么的重要了。针对这些现象,依据我们这次德育实践的主旨“和谐友爱,合作发展”开展实践活动,并且确定了《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这个活动主题。

为此设计了这次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初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了解构成“团队精

神” 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表演,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各尽所能,而且相互之间要团结协作,做到自

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为很好地完成本次实践课的活动目标,在本活动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

(一)、确立研究的问题:

1、什么是团队精神?

2、查找一些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团队成功的案例。

3、列举一些身边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精神的案例。

4、讨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团队精神。

(二)、制定活动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己小组的活动目标。

2、每小组展开调查、访问、讨论,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材料,交流研讨写出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计划后,各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

经过两周的调查、采访、翻阅书刊、上网等活动,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精心整理,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

一下。

那本节课就是完成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因为学生已经收集、准备了足够的资料,所以我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组织的作用,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汇报自已的成果,首先播放大家都熟悉的歌曲《三个和尚》导入,激起大家的热情,每一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同学收集到了神舟六号的发射实况、影片,有的同学有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团队精神的认识,有的以小品的形式,有的以游戏的方式来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总之,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能真正的认识到团结协作是今后社会生存中必不

可少的一种永远的精神!

最后由我以一则《天鹅、马和鱼一起拉车》的寓言故事进行总结。天鹅努力向上飞,鱼尽力往下潜,而马拼命往前跑,结果车徘徊不前。后来,天鹅往前飞,鱼向前游,马向前跑,于是车被拉动了。真的希望同学们像美丽的天鹅、昂扬的骏马、欢乐的鱼儿一样,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我相信,在团结协作精神的推动下,我们的班、我们的学校、我们组建的各种团队,都会是生活中美丽的彩虹。本环节是对本活动课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对学生发言的回顾和总结,强化本次活动课的主题──“团结协作”,从而引导学生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帮助学生增强集体意识,进而萌生集体荣誉感。以上是我对《永

5.德育实践活动课过程 篇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七年级年(2)班班会现在开始。(主持人一男一女)

二、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有信心猜出来吗?(谜语)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我到底是谁?

全班齐:我就是好习惯。

师:大家这么快就都猜出来了。是呀,好的习惯受益终生。那么我们一起来对照一下,看一看平时你都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首歌谣《好习惯》朗诵一下好吗? 七年级(2)班,朋友多,大家都要懂谦让;

行走时,要靠右,不挤不碰乐哈哈。

七年级(2)班,真叫棒,地上无纸屑,桌椅很整齐。你问为什么,要夸你我他。

七年级(2)班,是我家,集体事情大家忙:

关窗户,摆桌椅,捡纸屑,倒垃圾。

人人都当小能手!

师: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让好习惯伴我成长”,那么

大家已经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呢?介绍一下吧。

10个左右学生说

男:我还知道: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大约需要21天72次行动才能养成。

女:我也知道: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就越强。师:你们说的很对,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了,坏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恒心,坏习惯就和你说再见。男:老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像鲜花一样美好。

女:让您听一听我们种下的一个个好习惯吧!请听三句半《我们从小爱劳动》

独生子女是个宝,劳动观点最重要,培养劳动好习惯,不能娇!

我在家里学扫地,劳动锻炼好身体,刷牙洗脸讲卫生,能干!

自己锻炼洗衣服,背心短裤小袜子,干净衣服穿身上,舒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劳动不怕多,家长老师都高兴,真不错!

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热爱劳动,并且尝试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种好习惯。可有些同学却做不到这一点,你瞧,这里就有一位,请看小品《小刚的早晨》。

(小刚正躺在床上睡觉,时针指在六点半,这时,闹钟响了。)小刚揉揉眼睛喊:“奶奶,我醒了”

奶奶:“这孩子,天天让奶奶帮着穿衣服。”

(奶奶帮小刚穿上衣服,小刚自己系扣子)

奶奶:“瞧你,扣子位置都扣错了。”

小刚边系扣子边喊:“奶奶,我的鞋子哪去了?”(奶奶又给小刚找到鞋子)

奶奶:“鞋和袜子都乱扔到床下,瞧瞧多乱。”

小刚:“奶奶,我系不上鞋带了。”

奶奶:“你呀……”

(奶奶给小刚系好鞋带,又把洗脸水打来)

……

同学们想一想:小刚的行为对吗?

全班齐:不对。

师:那他该怎么做呢?

学生说

4.“我来唱”

看来大家不仅坚决否定小刚的做法,而且清楚地知道小刚应该如何做,我相信大家以后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因为你们有一双勤劳而又灵巧的小手。对吗?那就用歌声说说你们的小手都会做什么吧!

女:倾听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5.“我来听”

男:成功离不开好习惯,同学们能说说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吗?

2:同学们我要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鲁迅刻“早”》 鲁迅原名叫周树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小时候,鲁迅在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学习。有一次,因为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当东西、到药店买药,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其实咱们班级里就有像鲁迅这样勤劳刻苦的好学生!(照片)介绍

6.“我来比”

看来好习惯的确很重要,同学们是否养成了快速整理好书包的习惯呢?今天老师想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比一比的谁是整理书包小能手,获胜者一定要将秘诀将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也学习学习!

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整理完书包。男:宣布比赛成绩。

7.“我承诺”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更加努力学习,让好习惯伴我们一路成长,请将你决心养成哪些好习惯写下来,贴到我们班的 “智慧树”上吧!全体起立,宣读我们的承诺: 我们要:

学习知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注意安全,自尊自爱,关爱集体。

认真做事,有责任心,做主人翁。

班主任:水滴石穿,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孩子亲身经历的事,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让孩子们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孩子们,今天你们用各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进步,老师为你们高兴。你们想过吗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父母给了你多少帮助,老师给了你多少指导,我提议让我们一起感谢所有帮助你进步的人。一起对家长和老师说一声说:齐说(“谢谢您的帮助。”)在刚才的汇报中我听出了大家的心声:齐说(“相信我们,我们

能行。”)

6.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反思 篇六

此次班会课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为主题,以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为核心目标。

参加对象为初一.三班的全体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

力,但表达时缺少目的性,更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

活动重点结合学生升入中学后喜欢在不同场合,不失时机说话,严重影响

课上、课下秩序构思了以竞选班干为内容,完善自我为宗旨的竞选演讲,虽然

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演讲,但他们不肯放弃的是自己热衷的竞选班干这件事,而

且让他们意识到如果想被大家认可,演讲竞选是必由之路。

班会课活动中的表现不难发现,他们曾煞费苦心地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

点,竭尽其能势把自己展示给大家。活动达到了让他们了解自己、认识不足的目的,现场演讲又使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估,意识到

自己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做一个最好的你”题目的设计,旨在突出通过“完善自我”进而“完善集体”

这一主题,而班干是集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同学们的典范,这一点又让更多的同学看到自身的言行还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以此为为同学们又确定了今后努

力的方向。

活动过程中,出乎意料同学们对自身都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正确评价

自己,摆正自己在班级的位置,一分为二的分析自己竞选中的优、劣势,很公

正、很认真地对待此次竞选。

参加班长竞选的董欣同学能以具体的事例赢得同学的认可,竞选学委的郭

伟超同学以优异的成绩立于不败之地,郭慧琪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挑战男生竞选

体委,赢得赞许。郝思瑶优美的舞姿、侯柄超动听的歌声更成为有利的雄辩。

课代表的竞选掀起了此起彼伏、激动人心的高潮。

此次活动从组织安排到正式进行,全体同学都很投入,关键是他们都有积

极向上的意识,都希望被老师肯定,更想成为集体的骄傲——虽然他们也知道

自己还需要完善。

不难看出他们在竞选词和演讲上都下了工夫,但必须面对的是班会课上正

式场合发言还真有点怯场,此时才发现平时只是废话太多,耽误了自己能力的提高,认识到以后说话要注意内容和场合了。更大的收获是自己感到值得张扬的优点长处太少、太少……….想当班长、组长,自己都得为自己投反对票,此

次次竞选悔之晚矣!心里默念:好在还有下次,接下来一定努力。

认识了不足的他们为自己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事实上这一年龄的孩子可塑

性是极强的,试者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真的也许回撬起一个地球。我更坚信

他们会努力。

班会课教会学生爱自己,教会学生爱他人,教会学生爱集体,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我能感觉到班会课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动,相信这震动会成为他们

7.德育劳动课 篇七

关键词:中职,团体训练,德育活动课,实效性,心理成长动力

德育活动课及其意义

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教育者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生成而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的、在班主任及德育课教师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 也是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因为是课, 所以要求它环节齐全、结构紧密、条理清晰。德育活动课教育目的明确、教育手段灵活、教育方法科学、教育效果明显、组织形式严谨。由此, 德育活动课具有计划性、养成性、教育性、创新性、体验性、探究性、活动性、实践性、生活性、知行统一性等特点。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 对于现阶段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 增强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德育工作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活动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 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很大的互补性, 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更应当加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思考探究、体验感悟能够有效地解决围绕在学生身边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此, 无论从育人的角度考虑, 还是从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着想, 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规范地开展德育活动课,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发展。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活动方式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德育活动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焕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使学生真正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也正是现代德育的观点。

德育活动课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 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不仅能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主判断能力, 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 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行, 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产生道德动机和行为。德育活动课要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 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德育活动课应从学生兴趣出发, 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 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 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 努力探索, 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 培养道德情感, 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

一个成功的德育活动课应该主题鲜明, 针对性强,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有吸引力;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学生喜闻乐见。事实上, 成功的德育活动课首先是实效性很强的活动课。而笔者认为, 团体训练正是提高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有效形式。

团体训练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地位

(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界定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是指: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 针对特定心理成长主题, 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等, 在团体 (学校、班级、小组、共青团、少先队、夏令营等) 中引导团体成员完成体验、互动、反思、分享, 从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德育铸就人的灵魂, 心育使人成长, 德育离不开心育。所以, 团体训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德育的一种主要方式。

(二) 团体训练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地位

以活动为本, 强调主观体验, 学生喜闻乐见团体训练采取以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 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其游戏性质使得青少年更乐于参与其中, 减少他们对学校和家长“要教育我”的抵触情绪, 也降低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真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压力, 使他们可以更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体会活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体验和认识。

满足了相同年龄段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和出现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 有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将会对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而一般而言, 同一年龄层次的青少年, 心理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 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基本呈现出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 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训练, 来促进同龄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

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互动的融洽氛围团体训练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有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 以及一种充满人性的融洽氛围。它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 使他们能将从团体中所获得的洞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结, 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着去学习或改变行为。

专业设计和良好组织的团体训练, 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团体训练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为主线, 其根本目的是在专业化设计和良好的组织实施的活动中, 让青少年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来体会自我、理解他人与社会, 从而逐步把握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为真正走向社会, 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奠定坚实基础。可见, 有效的团体训练可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团体训练在中职德育活动课中的作用

团体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青少年同时受益, 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笔者认为, 它在提高中职德育活动课实效上发挥着如下作用。

(一) 团体训练在德育活动课中体现的是一种团体动力

团体代表了资源在德育活动中, 每个参与团体活动的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 都会将先前生活中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带到团体活动中来。当他们面临成长中的问题时, 可以依靠的资源就不仅仅是自身经验, 而是整个团体的生活经验。

团体代表了差异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习惯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外界事物, 却常常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唯一的真实。在德育活动中, 当团体成员聚在一起分享体验时, 我们就能够拥有换一个视角看世界的机会, 对自己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

团体代表了人际人际关系的困扰是中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压力来源。而在德育活动中, 团体活动更能让学生了解、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和关心的, 能帮助学生发展社会性, 学习与他人沟通、分享和合作, 锻炼社会交往技巧。团体中最重要的人际互动不是师生互动, 而是学生之间的竞争、合作、分享。因此, 在德育活动中, 通过团体训练, 团体中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容易得到提高。

团体代表了情境在德育活动中, 团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类似于真实生活的情境, 通过团体训练而培养起来的心理能力更容易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中, 而非停留在对抽象理念的记忆中。

总之, 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类的行为都具有社会意义, 在德育活动中, 通过团体历程进行的学习既真实又有价值。一个人要了解自己, 最好从团体中去了解;要改善自己, 最好从团体中改善;要实现自我, 最好在团体中去实现。

(二) 团体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德育活动方式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取向和模式, 强调一切学习以经验为起点, 通过学生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 分享和反省他们的体验, 整理和转化成为一些有个人意义的信息, 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这种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那些以情感、道德、个性等非认知因素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活动。

(三) 团体训练是一种游戏式德育活动方式

游戏是一种载体, 在德育活动中, 通过这种形式, 组织者可以高效地调动起团体动力, 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游戏也是一种情境,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处事方式、心理困惑都会在互动游戏中得到真实再现。此外, 在德育活动中, 把团体训练设计成游戏活动形式有以下优点:首先, 游戏的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 包括欢乐、紧张、痛苦等。其次, 游戏的形式对几乎所有年龄的参与者而言都具有吸引力, 无论是对儿童团体还是成人团体, 使用游戏方式往往都能得到参与者更多的个体支持。再次, 游戏过程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不带有鲜明的任务色彩。因此, 学生将体验到更少的紧张和焦虑, 尤其对于那些对常规学习存在恐惧、厌烦、反抗情绪的学生而言, 游戏的形式更能帮助他们解除“警惕”, 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体验式学习中。

总之, 德育不同于智育, 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 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 即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 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行诸环节构成的,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是靠德育工作者“讲”出来的, 而是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反思、分享而逐渐形成的。而青少年团体训练正符合德育的目的和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都不妨去尝试团体训练, 以提高德育活动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颖, 赖丹风, 等.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

[2]俞国良.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任川.如何保障学校德育活动课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2)

[4]江风.提高班级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 2009, (6) .

[5]罗京宁, 郁翠红, 王晓燕.创设班级德育活动课,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9) .

8.在历史活动课中探索德育的新内涵 篇八

关键词 活动课;德育;历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72-02

1 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学科德育特点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具体实践活动。活动课,是当前关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培养和提高未来国家建设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和深化学校德育内涵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活动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增长知识,强化能力,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课堂教学相比较,其在课堂之外发挥着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效应。活动课的培养目标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探索意识,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课,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参与性,对拓展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内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历史的本身,就是接受德育的过程。历史学科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大处着眼,其德育因素涉及国情教育、民族情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等内涵;从小处来看,其德育内容更加丰富细致,如个人修养、文明礼貌、行为方式等,都能够在历史学习和活动中找到诸多的切入点,可谓处处是教育。

2 在历史活动课中探索德育的新内涵

为了更加有效地拓展历史课的德育途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积极探索许多课堂以外的活动课模式和方法。其中“历史剧社”的创设,将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有的放矢地实现德育目标,在深化德育新内涵的探索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2.1 制订有效方案

历史剧社作为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结合历史必修课的德育目标,在材料选择、排练彩排、演出活动和阶段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精心设计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活动方案。在具体方案设定时,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在社员的选择和培训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活动主体作用,使德育工作渐入佳境。

2.2 精炼德育内容

历史学科内容非常丰富,集体研究,精心提炼,在选材上充分兼顾到各个德育点,从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文化传统等各个侧面设计内容和活动方案,将德育的诸多要素逐层分解,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国、爱党、民族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文明礼仪、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健康人格等,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物或事件中找到切入点。

几年来,陆续创编20多个历史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选材广泛,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兴趣点,德育点突出,能力培养要素突出。这些作品在阶段总结表演中,其良好的德育功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并最终成为德育的受益者,剧社也日益成熟。

3 内化德育目标

在剧社的排练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从材料的收集整理、排练彩排到最后的演出,每个环节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选材

放手发动群众,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剧本的创编者和改编者。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更可贵的是,很多社员积极阅读中外名著,自己动手改编创作,最终形成一个个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德育内涵的优秀剧本。有的教师还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手段,走出网络误区,既开拓了视野,又使德育目标更加生动具体化。

3.2 排练

在排练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加强团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大家共同探讨,认真讨论和揣摩角色。戏份多的学生克服困难熟背台词,而戏份少的学生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一丝不苟地对待。

在《红岩》剧组,有一名男学生扮演伙夫,他在全局没有一句台词,而且扮相肮脏,但他在每次的排练中都认真候场,并不辞辛苦地为其他演员周到服务,比如装卸道具、拉幕、切换场景、帮助其他演员更换衣服、为同学买盒饭等。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有演员,大家更加努力排练,剧组上下呈现出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气氛。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每一次汇报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

3.3 彩排

筹备演出是最艰苦的过程。剧社不向学校要一分钱,所有的道具和服装都由社员自己动手制作,群策群力,用最低廉的成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学前专业的学生用包装礼物用的废旧彩纸和树枝制作皇冠和头饰,用窗帘和被单制作龙袍和灰姑娘的纱裙,用废纸盒制作水桶、昭君用的铜镜,用碎纸屑制作漫天飘舞的塞外飞雪,用毛线头制作屈原的长髯,等等,才思敏捷,创意无限。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在劳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社员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节俭的人生道理,很多社员由此改变了以前的诸多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耐劳的优秀品质,德育内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3.4 汇演

对于每一期的历史剧社的活动,都会形成规模,在学期结束之际,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演出。在每一次的阶段汇演中,都锤炼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力。每一期吸纳加入到历史剧社的新成员,大多数都没有舞台表演经历和经验,而且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排练和演出中,经常容易表现出紧张、忘词等现象。对此,形成帮扶对子,以老带新。经过不断的训练,他们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自如地驾驭角色,并在舞台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不仅在活动课实践中成为德育的受益者,更能够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成为德育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4 总结升华提高

上一篇:亲情给我力量作文600字下一篇:综合实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