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2024-08-02

产业经济学习题集(精选8篇)

1.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篇一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

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2)主导产业: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着广泛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和持续发展速度的产业。

(3)网络组织:“网络组织”特指有一群地位平等的“节点”依靠共同目标或兴趣自发聚

合起来的组织。这里的网络不仅指“互联网”,也指这种相互关联而没有中心的特

定形态。

(4)梯度转移: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5)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规划,以专供工业设施设置、使用的地区。工业园区的设置,通常是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而设立。

(6)赫希曼基准: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主张主导部门的选择应依照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即主导产业应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为主。这样,当市场需求扩大

时,主导产业增长,进而带动中间投入部门和整个经济的增长。:

(7)产品差异化: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

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的目的。

(8)有效竞争:指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9)衰退产业: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

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

(10)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

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二、填空题

(1)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

发表了重要著作《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

(2)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主要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依赖程度的差异,可将国民经济各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

业、知识密集型产业3种。

(3)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是协调。

(4)根据市场各卖方的数量、力量对比以及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一般把产业的市场结

构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

(5)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2)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6)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发表了《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一文,提出运费、生产费与市场扩大和竞争的规律——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开创了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先河。

(7)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主体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者地区政府。

(8)新西兰经济学家 费歇尔 在1935年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系统地提

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及其分类依据。

(9)大体来说,整个工业化的过程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工业化。第二阶段,1

高加工化。第三阶段,技术集约化。(这个是我们老师讲的,书上没有。)

(10)由于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因此哈佛学派又被

称为“效率主义学派”规模经济既可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也可以来自经营规模的扩大。依据规模经济产生的范围,规模经济一般可分为行业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个层次。

(11)古典区位论以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年创立的农业圈层理论、韦伯1909年创

立的工业区位理论为代表。

(12)1919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一俄林在解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时,首先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否则两国间不能产生贸易。

(14)纵观各国的反垄断法,虽然各国对非法垄断的确认、惩治办法和执行体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框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般都有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势力、经营者集中等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被称为反垄断法的三根支柱或三块基石。

三、简答题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2)影响企业退出的因素:如果企业主动或被迫要退出某个行业市场,却有难以退出,就表明该市场存在退出壁垒,其成因主要有: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2)解雇费用3)政策法律的限制。

(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集聚,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

(4)完全可竞争市场理论: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包括:(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每一个生产者的供给销售量与消费者的需求购买量只占市场极小一个份额。(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垄断。(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任何一个厂商可以自由地改变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某一完全竞争行业。

(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5)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在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

(6)产业衰退的原因:产品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率下降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种新兴产业提供的替代品却同时出现需求和销售额上升的趋势。

四、判断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层面。√

(2)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其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

中度为100%。(2)有替代产品。(3)进入壁垒非常高。√

(3)限制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

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4)古诺模型研究的是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产量先后决策的情况。×

(5)“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长。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经济

数量变化的概念。×

(6)电解铝企业进入铝板带箔加工行业是一种后向一体化。×

(7)如果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说明该产品具有“搜寻性品

质”,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先验品”。√

(8)在长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

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9)斯坦克尔伯格模型研究的是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同时决策的情况。×

(10)根据自然垄断的定义,烟草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五、论述题

(1)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治理对策。

产能过剩是企业利用现有的资源所能产出的最大产出数量。由于存在固定成本的利用程度问题,生产能力又通常被定义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当实际产量小于最佳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可以称之为生产能力过剩或产能过剩。

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改革财税体制和以考核GDP 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②改革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明晰土地产权,杜绝地方政府通过低价供地为企业投资提供补贴的行为;③改革现有的环境保护体制,保障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的严格执行,防止地方政府牺牲环境竞争资本流入;④进一步硬化银行预算约束、理顺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关系,通过市场手段提高企业投资中自有资本金比例,降低企业投资行为中的风险外部化问题。

(2)论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以及在中国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①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在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

②二元经济模式在中国的适应性: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扩张工业部门来吸收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增长与发展,以便消除工农之间以及工农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失衡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资源,边际生产力会不断递减甚至为0,因此工业的工资水平应该比农业高大约30﹪左右。此时,由于工农也工资存在差异吸引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不断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不断提高,引起工资水平提高。

局限性:刘易斯模式存在两大缺陷,一是不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这会造成农业的停滞;二是忽视了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否则工业中吸收的来自农业的劳动力就没有口粮和其他农产品的供应。

(3)试运用S-C-P框架我国汽车产业组织问题。

在对企业产业进行“结构-行为-绩效”分析中,最终筛选出以下这些重要因素:①宏观经济的影响: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其运行发展必然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气候的影响。当经济繁荣时,汽车产业就会急遽扩张;当经济衰退时,汽车产业就会逐步收缩;当经济危机时,汽车产业就会迅速萎缩;当经济复苏时,汽车产业就会慢慢好转。②汽车产业政策等汽车相关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脱胎于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还保留着很深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印记,政府比较强势,即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意志占主导地位,由政府制定的汽车产业政策等汽车相关政策也必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③汽车价格的影响: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商品价格会对商品需求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汽车价格上升,消费者就会减少购买量;如果汽车价格下降,消费者则会增加购买量。④汽车税费的影响:汽车税费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由于用户在购买、保有、使用汽车的过程中都需要缴纳税费,税费就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影响需求;B当各种汽车的税费负担有较大差异时,用户就会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倾向于选择税费较低的汽车,税费也就会对汽车的产品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⑤汽车信贷的影响:如果汽车信贷能够很好的满足造车、卖车、买车的资金需求,就能够很好的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果银行紧缩了汽车信贷,就会导致制造商、销售商的资金链吃紧,使得生产流通不够顺畅。同时也会导致最终的消费者没有足够的钱去消费汽车,从而抑制了汽车的需求。

(4)论述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江西省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做法。

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其资本寻求扩张,谋求增值的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在承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了解产业转移的需求,同时还要深入分析自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准对接点,方能获得最佳的耦合效应。从天门的实际出发,要积极发挥四大优势,实现有效对接。①发挥区域优势,推进与加工贸易和生产服务业的对接。②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与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的对接。③发挥产业优势,推进特色产业的协作配套和产业链的对接。④发挥综合成本低廉优势,推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用工、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依赖程度较高。

六、案例分析

案例1:在中石油2011年工作会议上,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披露,2010年,中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73万亿元,税费3182亿元,利润1676亿元。1676亿元的年利润若按天计算,则相当于每天狂赚4.59亿元。得益于2010年持续高涨的国际油价,中石油一连串辉煌的数据背后,也同时是高额利润的几何式增长。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2010年4月14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涨幅均为320元/吨。这是继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上调油价后的又一举动,而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国家发改委又连续三次对国内汽柴油价格进行了调整。2010年12月,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又分别上调了310元和300元。

与耀眼的营业收入相比,中石油屡屡抬高油价并申请国家财政补贴的现象则显得疑问重重。“连续数年,中石油都会向国家申请金额不等的财政补贴,最高的时候一般都在300亿左右,说是填补企业自身的亏损,这是很不合理的。”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原秘书长王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道。“中石油为什么要向国家申请补贴,原因是国际油价上涨,它说我进口原油的成本也上涨,导致我亏损,所以就向国家伸手。”王勇说。因此,国际油价上涨也名正言顺成为了中石油申请国家财政补贴和连续抬高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不二理由。据媒体了解,连续数年,中石油都会以不同亏损名义申请财政补贴。2008年,中石油年报披露称,当年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57亿元。

试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中石油的“垄断问题”。

案例2:

“瘦肉精”再度来袭!2011-3-30,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

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一起,双汇股价午后一路下行至跌停。双汇方面表示,正在调查济源厂,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消息传出后,广州多家卖场紧急排查,部分卖场紧急下架相关商品。“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其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又该如何监管?

试用规制理论分析双汇的“瘦肉精问题”。

(政府规制:法律规制、行政规制;社会规制;行业自律规制)

2.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篇二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 传统产业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纵深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生产方式、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渗透。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 对产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产业之间也将以新的形式进行融合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的发展, 利用新的技术、资源和融合方式把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六次产业, 不仅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和社会收益, 并且, 使得这些功能和收益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环节的渗透和扩散, 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 生产性服务业将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提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也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 这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转型和升级方面, 也会影响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盈利模式及市场绩效等方面, 对产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及产业政策也将产生强烈冲击。因此, 忽视这些新的变化, 将无法对当下的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更合理而深刻的解释, 也难以对产业领域的现实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将难以体现。

2 信息经济下的市场和产业分布变化

信息经济经济使得传统理论下的很多规律发生改变。长尾理论 (Long Tail) 和众包 (crowdsourcing) 思维已经深入到传统产业的很多领域, 市场细分越来越细, “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概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 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市场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集中度、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也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也随之变化, 处于需求曲线头部的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也正在经历由盛转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 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越来越少, 营销费用越来越低, 营销结果越来越精准, 广告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交易付费的广告付费方式使得广告费用大幅度缩减。这些信息经济下市场、竞争策略、商业模式的变化应该被充分关注, 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之中。

电子商务发展促成产业空间分布新格局。电子商务纵向延展, 促进城镇资源快速流转, 横向跨境布局, 促进全球消费市场的形成。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企业如软件公司、代运营工地、在线支付、物流公司等围绕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聚集, 也推动着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融合, 推动产业集群向“在线产业带”转型。信息经济下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 与传统经济下的指向性集聚相比, 经济联系性的聚集在加强, 创新效益的分析也应该被进一步强化。

信息经济下, 传统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转变, 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在催生, 市场结构, 消费需求和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 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理论, 这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个挑战, 具有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 信息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理念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 产业政策等基本理论, 对目前产业的现状, 问题及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能够独立的运用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当中的现状、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然而,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市场环境, 这些新的现象应该被引入课堂,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单纯讲授传统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对单一教材的依赖, 结合网络资源和典型案例拓展学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科视野, 强化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 教学方法

在信息经济时代, 创新教学方法是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上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是基础, 但是, 让学生在置身市场和具体产业之中, 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 行为策略以及政府规制等。在创新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探索教、学、用协同的产业经济学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深化课堂教学。把“浸入式”的教学理念引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之中, 让学生能够对某个产业的基本情况做调查研究, 撰写调研报告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就业的意愿对具体产业进行追踪研究, 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开展产业问题讨论, 让学生能够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深化对理论和现实的理解, 并能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3 教学评价

要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 考核方式必须相应的做以调整。单一闭卷考试形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 考核方式需要与教学方式相配合, 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能力, 以及发现、关注产业经济现象与事实。例如, 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经济下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 传统产业在网联网经济下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结构的重构、转型与升级, 产业规制面临的新问题等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尝试撰写具体的产业经济案例和产业分析报告等。把考试与考查结合起来, 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增强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3.4 教学材料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毋庸置疑, 选择一本经典但又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好教材非常必要, 但是, 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的优缺点, 为了扬长避短, 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应该引入教学, 包括经典案例, 统计年鉴、行业报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 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 而且可以作为课后辅助材料, 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产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 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形成综合知识结构体系, 为其后续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

4 结论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要体现它的应用性特征, 就需要把握好经济运行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市场环境, 在大的背景下学习和研究产业的具体问题, 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经典概念和理论的讲授, 更应该关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仅要注重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更应该把现实中出现的新的突破性的变化引入教学内容, 形成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知识体系, 增加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新军.互联网背景下“知识”概念解读及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3 (8) .

[2]易明, 付丽娜.现代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创新思考[J].当代经济, 2012 (8) .

[3]尹凤哲.产业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0) .

[4]霍向东.浅析产业经济学在高校中的课程设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7) .

3.产业经济学习题集 篇三

对钱学森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进行经济学思考,必须把握四个要点:

一是要讲投入产出,追求物质回报;二是要讲规模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变生物链为产业链,生产终极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含量,变粗加工为深加工、精加工,获取最大利润;四是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搞为生态而生态,坚持循环经济、节约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反思一下建国以来的生态建设状况吧。由于认识规律有个过程,因此长期不敢说“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一味号召“植树造林”,乔木为尊,杨树为荣,满足于为绿化而绿化。对植被建设的要求是“社会性、公益性、观赏性”,闭口不提经济效益。由于把“绿起来”和“富起来”人为地割裂为对立面,国有场站包打天下,因此只有国家部门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种、不管、难护,结果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年年种树不见树。有的老百姓为赚挖树坑的钱,甚至盼树快死,重栽赚钱。年平均降雨量300mm以下地区本来是灌木的王国,却强令推行高杆杨树,造成了“一年绿、二年黄、三年又是老模样”。钱学森1993年8月20日在谈到中国林学会时,对该学会主办的《森林与人类》刊物,只讲“公益性”、“科学性”大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就是不讲经营收益,不讲‘钱’,还是老一套计划经济思想!”

钱学森认为西部大开发,要给西部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要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让农牧民群众受益。针对有关部门画地为牢,沙漠、草原、林区经济条块分割,形不成开发的合力。钱学森认为林、沙、草“要几业结合”,“再加工、贸,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系”,“畜牧产品加工成袋装上市的成品”。树立资源的整体观、效益观,突出综合利用和横向联合,不拘泥于一行一业。打破传统,打破界限,打破领域,唯规律是从,唯市场是导;纵向成龙,横向分层,高效用沙,循环用能,层层转化,环环增值,向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创人类与沙漠、草原、林地和谐共存的新局面。沙漠、草原、森林景观也是资源,搞旅游完全可以。“将来公益生态林场可以发展旅游业、康复医疗业,也是横向发展”。沙漠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极端条件下有极端顽强生命力的特殊物种,许多是珍稀、贵重的中药材,“身价百倍”,如“内蒙古阿左旗有好多产品,有驼绒、苁蓉酒、中药产品,这些产品是远销国外的”。钱老认为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创造物质财富,是沙产业开发的应有之义。“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他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转化沙区优势资源,包括光热、植物、动物、环境、人文,强调要用新手段、新模式、新思维、新系统、新标准经营沙漠,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钱老认为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要既立足于沙区、草场的资源优势,更要着眼于沙区、草场广大群众未来生存空间的开拓和优化。1984年他就应邀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详细论证了草产业不被重视的历史原因和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草产业的新食物链、新结构图。比如从精心种草、饲料加工、工厂化饲养、畜产品综合加工,到利用畜粪种蘑菇、养蚯蚓、沼气发电、残渣养鱼、废液还田;从草业综合基地、定居点、现代草业新村(即小城镇),到县域经济、通讯电视、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等等。因为民不富、国不强,就不会有巩固的国防,也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大团结。何况西部既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大风沙和沙尘暴的源头。中国沙尘暴的三路源头,内蒙古自治区就占两路,不染绿额济纳,怎么保卫北京城?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前提,是西部能不能绿,内蒙古能不能绿。“绿起来”的同时,能不能“富起来”。二者的结合就是“绿化+产业化”。钱老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说,中国建国以来的三次西部大开发,即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156个项目,有些重大项目建在西部和西北地区;另一次是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第三次是21世纪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前两次为什么投资浩大,收效甚微?“少数工业项目上去了,但广大农村和广大人民仍然是贫穷落后的”?原因就是没有把项目开发和地区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孤岛式”、“镶嵌式”地搞工业项目,充其量是一块块“飞地”。结论:西部大开发,不考虑工农、城乡的一体化,不扩大工业化对产业化的关联、辐射、带动、扩散,进而形成种养加、产供销的一条龙,不加大对卫星城镇的正面影响、逆向拉动,是万万行不通的。“农产业”和“非农产业”当中必须加一个“涉农产业”,必须紧紧抓住沙产业、草产业!

钱老说:“沙产业比治沙防沙要难得多。它不能等同于有关沙化的产业和学术概念、行业分类的沙业,因此更不是跑马圈沙,大开其荒。它是“让生物利用太阳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产业。刘恕教授说得好:“沙产业愈发达,第一性产量就愈多,人们为追求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盲目开垦和放牧就会相对得到控制,脆弱的自然资源就会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因而必须看清钱老重视的如下两点,即“高效地利用资金开发沙产业——沙工贸一条龙地经营”和“沙产业实际是农产业的节水高技术化,在我国河西走廊的成功只是个开始”。中国沙产业基金管委会专家认定沙产业时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钱老一再强调,草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通过生物、创造财富的产业”。草产业是“一套前所未有的新产业”,是“眼光放开”的、经过“改进”的“龙型经济”,是“一项多种专业协同共事才能办成的新型产业”,是一项“用科技成果为草业系统工程利用”的阳光工程、脱贫工程、西部希望工程。他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建议,我们在21世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然起点要高。在开发沙产业、草产业时,要强调知识密集型,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都用上。而且一开始就搞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并注意综合利用。

钱老曾经对甘肃河西走廊的沙产业寄予厚望,肯定了他们的技术路线“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赞扬他们在沙荒地采用地面下铺膜防水下渗,地上建棚采光防风,节水用计算机控制的滴灌,从而取得蔬菜水果丰产,已实现“西菜东运”。笔者实地考察后,也深感张掖、武威等地区“西部草业”、大棚农业试点抓得好,示范性强。唯一美中不足是工业的龙头企业没在市场形成大气候,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因而没有显出在国际国内产业竞争中更大的比较优势。钱老关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虽然“全旗形成了一个从治养草场、牧畜、畜品加工成肉食、绒毛等市场商品一条龙的组织”,实现了“草畜工贸四结合”的组织对接,但国有经济为主,牧业传统经营方式没变,既没有称雄市场的企业家,也没有驰名全国的品牌,因此实力有限,在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方面都比较脆弱。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的一批有实力、有效益的民营企业,进军沙产业、草产业之后,灵气十足,活力盎然,冲击力很强。钱老2000年5月30日给赵永亮和郝诚之的信中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向您们表示祝贺,并预祝您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特别是位于北纬40°左右世界玉米生长带、奶牛养殖带、牛奶加工带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伊利”、“蒙牛”集团,由于是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机制活、人气旺、起点高、运作好、品牌靓,因而成长性居全国前列,竞争力凸现北京、上海、深圳市场。“伊利”居中国乳业第二把交椅,“蒙牛”由1999年的全国乳业排行第1116位,2002年跃居第4位。连续三年统计,成长速度高达1947.31%,是1999-2001年度,中国非国有控股和非上市企业中超速成长百强企业第一名。三年多来,“蒙牛”不但就地直接招收员工6000多人,而且创造间接就业岗位20万个以上,被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最大的“饭碗子企业”,三年累计纳税2亿多元。他们“创一个名牌,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化模式,受到理论界、经济界的一致好评。钱学森办公室的涂元季教授2002年12月实地到呼和浩特考察后,赞扬说:“蒙牛实施的科学的一套,就是钱老所说的草产业!”他告诉大家,草产业是个大概念,不仅是开发草原、种草,还包括饲料加工、养畜、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不是简单的饲草业和草坪业。因为是高度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是用动物转化,是多层次深度加工,所以其经济效益一定很高。

当我们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钱老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后,才进一步认识到沙产业、草产业战略的前瞻性,科学内涵的整体性,跨行业、跨学科的关联性,综合利用、节约再生、高效和谐、运作平稳的可持续性。特别是2003年秋季,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在自治区党委杨利民副书记、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夏日会长率领下,经过西行考察,比较了甘肃和内蒙古的沙、草产业发展状况后,我们才意识到:必须认清非农产业逐渐取代农产业的趋势,农牧区增收必须减人;西部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必须用产业化连接工业化和城镇化。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开发、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它符合西部的特殊的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适应了西部各族群众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国家应该在运作初期从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全面加大支持力度。因为抓不准有条件的“发展极”,就形不成有竞争力的优势群。市场信息告诉我们:在当今的扭曲的比较价格下,在入世形成的农畜产品大战中,同一块土地,种粮不如种草,种草不如种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必须解决新型的涉农的后续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问题。确立“退”是为了“进”,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资源变不成支柱,产品变不成产业,品牌变不成名牌,我们和过去就没区别。过去因为穷,我们的农牧民不得不滥垦、滥伐、滥樵,今后如果贫困依旧,5—8年的国家项目补助期结束,我们的农牧民还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这是必须及早提防和制止的,也是钱学森院士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指出的预警点。切记“沙漠化”就是“贫困化”的同义语。只有产业化,才能保证绿化成果不流失,可持续发展有物质基础。

所以,落实十六大,进军新世纪,我们必须“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而用沙产业、草产业带动生态建设,并与农牧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突破。为此,国家已通过红头文件和领导批示,提倡、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温家宝总理批示:“钱学森同志和宋老(指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回良玉副总理批示:“科学合理地发展沙产业是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应该有必要的扶持机制。”“我们的造林绿化、治理荒沙的某些政策法规和有些规定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做相应的调整或改变,目的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目前有关部门将有新的改进措施出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通过学习,我们认为钱老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就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增值来说,是个“四过”转化的过程。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把动物蛋白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流水线转化为食品、饮品、药品、用品等生态精品。四是“过市(市场)转化”:通过名牌创建、科学管理、网络营销、市场竞争,把生态精品转化为畅销商品,赚取“增了值的货币”。(马克思语)

概言之,钱学森院士倡导的中国特色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工业化的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对我国改革的重大贡献是:它打破了条块分割,着眼于总体效益,立足于光热转化,致力于脱贫致富,为西部大开发的科学运作和健康发展指明了极具时代感的前进方向。

钱学森院士2002年12月曾说:“内蒙古的同志过去在‘两弹一星’事业上做出了贡献,他们现在又在沙产业、草产业上带了个好头。我希望他们在沙产业、草产业上也要做出重大贡献,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这样的任务当然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可能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但‘两弹一星’的实践使我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用‘两弹一星’精神和经验,把祖国的西部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家园。”他在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领导杨利民和夏日同志的贺信中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内蒙古的同志紧紧抓住了这两大产业,真正建设成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和草产业,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4.经济法学习题集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范围内最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年代是(A)。A.1755年 B.1842年 C.1843年 D.1889年

2.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人是(D)。A.德国学者莱特 B.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

C.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德萨米 D.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 3.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A)。A.法国的《自然法典》 B.德国的《经济年鉴》 C.法国的《新基督教》 D.法国的《公有法典》 4.至今为止,制定过经济法法典的国家是(C)。A.德国 B.日本 C.原捷克斯洛伐克 D.中国

5.进入20世纪以来,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B)。A.中国学者 B.德国学者 C.日本学者 D.美国学者

6.我国在法律法规文件中最早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A)。A.1979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8年 7.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D)。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有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8.判断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观点的是非标准是(D)。

A.持该观点的学者的人数多少 B.持该观点的学者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C.该观点是否符合国内外传统说法

D.该观点是否体现改革开放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9.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B)。A.各种经济关系 B.特定的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10.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应当是(C)。

A.财物赠与关系 B.财产继承关系 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合同关系 11.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应当是(B)。A.民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行政诉讼法 12.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定义中,正确的是(B)。

A.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B.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D.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的总称 13.经济法之所以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最主要的条件是因为(C)。A.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特殊性 B.经济法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C.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D.经济法具有单一的调整对象 14.对经济运行协调的主体是(D)。A.市场 B.企业 C.社会中介组织 D.国家

15.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在协调的方式中最主要的手段是(C)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 D.民法救济手段

16、最先在其著作中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学者是(C)A、蒲鲁东 B、德萨米 C、摩莱里 D、鲁姆夫

17、世界上首次将经济法作为法律名称加以使用的国家是(B)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8、现代经济法的发源地是(A)A、德国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19、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经济法典的国家是(B)A、前苏联 B、原捷克斯洛伐克 C、美国 D、法国 20、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A)

A、二者都要调整经济关系 B、二者都要调整管理关系

C、二者都要遵循自愿、平等、对价变换的原则 D、二者都要采取惩罚与奖励的调整手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A 7.D 8.D 9.B 10.C 11.B 12.B 13.C 14.D 15.C16.C 17.B 18.A 19.B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E 5.ABCDE 6.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1.经济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称物质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2.国家协调,是指国家运用法律和非法律的手段,使经济运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企业组织管理关系,是指在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4.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5.社会经济保障关系,是指在对作为劳动力资源的劳动者实行社会保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简答题

1.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题要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这些特定的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2.简述为什么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

答题要点: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从法律上保证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合法主体,能动地参与市场活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简述为什么市场管理关系应当由经济法调整?

答题要点:市场管理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当正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市场功能。4.简述为什么宏观经济关系应当由经济法调整?

答题要点:宏观经济关系应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长处,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5.简述为什么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应该由经济法调整? 答题要点: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之所以应该由经济法调整,首先决定于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同时这种经济关系由经济法调整,能够体现经济法是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之法,以实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就中国而言,实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6.简述经济法概念及其含义。

答题要点: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个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基本含义:

第一,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与其他法的部门有着普遍的联系。第二,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在本国经济运行而不是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因此,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不属于国际法体系,不同于国际经济法。第三,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政治关系、人身关系等非经济关系。因此,经济法又不同于属国内法体系的民法、行政法等法的部门。

7.简述经济法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3)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4)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论述题

1.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题要点: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2)这些特定的经济关系包括:

第一,企业组织管理关系(随后答出企业组织管理关系的概念和企业组织关系为什么应该由经济法调整)。

第二,市场管理关系(随后答出市场管理关系的概念和市场管理关系为什么应该由经济法调整)。

第三,宏观经济调控关系(随后答出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概念和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为什么应该由经济法调整)。

第四,社会经济保障关系(随后答出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的概念和社会经济保障关系为什么应该由经济法调整)。

(3)上述经济关系应由经济法予以调整,能够体现经济法的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之法,以实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

2.论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答题要点: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在市场主体体系中,企业是最主要的主体。国家为了协调本国经济运行,对于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等,绝不能管得太多、太严,但又不能撒手不管,而应该进行必要的干预。在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企业组织管理关系。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法律上保证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合格主体,能运地参与市场活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试论市场监管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答题要点: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体系,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坚持打破条条块块的分割、封锁和垄断,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竞争会导致垄断。有正当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会约束市场功能的实现,妨碍资源配置的优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市场本身又无力消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这就需要国家干预、加强市场管理。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市场管理关系。

市场管理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市场功能。

4.试论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答题要点: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有了市场调节为什么还要宏观调控呢?这是因为,市场调节的自发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事情是市场调节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总量的平衡,重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市场效率条件的保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等。这就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简称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长处,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5.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题要点:凡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就组成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每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必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法的调整对象,是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经济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随后答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以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

6.论经济法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答题要点:经济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巨大作用,其表现有三:

(1)有助于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律、法规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做出明确规定,就是把反映客观规律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规范化、法律化。这是运用法律的形式,预先有计划地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引导到符合经济规律的轨道上来,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利于实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在经济法律、法规中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做出规定,使这些措施规范化、法律化,有助于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严格的遵守和执行这些措施。同时,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上述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性,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排除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3)有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经济立法,可以把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法律、法规中肯定下来。同时规定,对破坏这种新制度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按照情节轻重,分别追究责任。这样就有助于从法律上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建立和不断完善。

经济法律关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2.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指()。A.国家权力权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3.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A.社会团体 B.国家机关 C.事业单位 D.企业 4.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 B.政府 C.企业 D.中介组织

5.下列各项中,只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民法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 B.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C.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D.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职权的是()。

A.企业经营管理权 B.指挥权 C.调节权 D.资源配置权 7.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特征是()。A.只对处罚做出规定 B.处罚极为严厉

C.既对处罚又对奖励做出规定都占重要地位 D.处罚占重要地位,奖励不占重要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按照企业法律属性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

A.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公司企业 D.法人企业 E.非法人企业 3.按照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公司企业 B.合伙企业 C.个人独资企业 D.法人企业 E.非法人企业 4.经济职权的内容包括()。

A.生产经营决策权 B.资源配置权 C.调节权 D.监督权 E.经营方式选择权 5.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A.占有权 B.调节权 C.使用权 D.收益权 E.处分权 6.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经济行为 B.物 C.货币 D.有价证券 E.科学技术成果 7.组成经济法的法律规范的逻辑上的组成部分是()。

A.行为规范 B.行为规则 C.行为模式 D.法律规范 E.相应的法律后果 8.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奖励可分为()。A.优秀奖 B.鼓励奖 C.物质奖 D.精神奖 E.荣誉奖 9.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处罚可分为()。A.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行政责任 C.追究监察责任 D.追究党纪责任 E.追究经济责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C 5.B 6.A 7.C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DE 3.ABC 4.BCD 5.ACDE 6.ABCDE 7.CE 8.CE 9.ABE

三、名词解释题

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3.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4.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5.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进行经济管理时依法享有的权利。6.财产所有权即所有权,是指所有者对其财产依法享有的独立支配权。7.经营管理权,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9.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四、简答题

1.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分类。

答题要点: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1)国家机关;(2)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3)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4)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2.简述经济权利的含义。

答题要点:经济权利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法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行为;(2)经济法主体可以依法不为一定的行为;(3)经济法主体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不做出一定行为。3.简述经济义务的含义。

答题要点:经济义务的涵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法主体必须依法做出一定行为。(2)经济法主体必须不做出一定行为。4.简述经济职权的特征。

答题要点:经济职权包括以下三个特征:(1)经济职权的产生基于国家授权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2)经济职权具有命令与服从的隶属性质;(3)经济职权不可随意转让、放弃或抛弃。

5.简述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答题要点: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有以下三方面:(1)这是所有者享有的一种权利。(2)这是所有者对自己的财产而不是他人的财产享有的一种权利。(3)这是所有者依法享有的一种独立支配权。

6.简述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中承担的义务。

答题要点: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承担的义务有:(1)贯彻国家的方针和政策,遵守法律、法规;(2)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责;(3)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4)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税金;

(5)不得侵犯其他经济法人主体的合法权益;(6)其他经济义务。

五、论述题

1.论奖惩制度是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答题要点:经济法是由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组成的。组成经济法的法律规范即经济法律规范,在逻辑上是由这样两部分组成的:一是行为的模式;二是相应的法律后果。前者是关于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标准或尺度。后者是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所必然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这后果,在法律上表面为对于经济合法行为有效性的承认、保护,以至对于行为人的奖励;或者表现为对于经济违法行为的有效性的否认,以至对于行为人的惩罚。而在经济法以外的其他法的部门中,有些只有惩罚而没有奖励的规定,有些除了作出惩罚的规定以外虽然也有奖励的规定,但不占重要地位。而在经济法中,国家既对惩罚又对奖励作出了规定,并且均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经济法的特征之一。可见,关于奖励和惩罚的规定,是经济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奖惩制度是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2.试论实行经济法中的奖惩制度和保护经济法律关系的关系。

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保护经济法律关系;只有保护经济法律关系,使经济法主体真正能够行使自己的经济权利,履行自己的经济义务,才能保证经济法的实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在任何法的部门中都是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经济法也不例外。当然,这不能否定经济法中关于奖惩规定的重要性。恰恰相反,经济法中关于奖惩的规定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能够为经济法中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在经济法中,一定要对奖励与惩罚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且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真正做到有赏有罚,赏罚分明,赏罚得当。这对于保护经济法律关系是极为必要的。如果在经济法中不对奖励与惩罚作出规定,或者虽然作出了规定但不实行,那么经济法中关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什么的规定,就无异于一般号召,从而丧失了经济法作为法律所特有的严肃性和高度权威。可以肯定,该奖不奖,该罚不罚,从法律上来说,就等于宣布贯彻执行经济法和违反经济法一个样。这样,经济法律关系就得不到保护,经济法的全面实施就不可能,而得不到实施的经济法也就将成为一纸空文。

反不正当竞争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最直接的目的是(B)。A.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B.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C.反对经济垄断 D.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常被看作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文件是(C)。A.匈牙利《反不正当竞争法》 B.美国《谢尔曼法》

C.德国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 D.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 3.被各国法学界公认为现代竞争法标志的是(B)。A.匈牙利《反不正当竞争法》 B.美国《谢尔曼法》

C.德国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 D.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

4.将禁止垄断、反限制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定于一部法律之中的国家是(A)。A.匈牙利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5.美国《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简称为(C)。A.联邦委员会法 B.克莱顿法 C.谢尔曼法 D.卡特尔法 6.判断某一商品是否为知名商品的依据是(C)。

A.全社会所有人是否知晓该商品 B.全社会大部分人是否知晓该商品 C.该商品在相关市场领域中是否有较高的知名度 D.是否为有关部门认定知名商品

7.A企业在市场上推出一种多功能遥控器,名为“一按达”,产品设计成适应操作者手型的曲线外观,并配以反传统的香槟色。该多功能遥控器销售地区甚广,辅之大量长时间的广告宣传,使其在相关市场广为消费者欢迎。B企业仿冒A企业产品,也有市场推出“易安达”多功能遥控器,其外观、色彩与A企业的“一按达”相仿,引起混淆。该行为属于(B)。

A.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 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C.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 D.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8.下列关于回扣、折扣和佣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A.回扣的给付方和接受方一般都如实入账

B.回扣一般发生在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不支付给当事一方的经办人或代理人 C.佣金可以由卖方给付,也可以由买卖双方给付 D.折扣的给付一般是暗中进行

9.“意大利聚脂漆家具”的广告语在性质上属于(A)。A.引人误解的宣传 B.虚假宣传 C.伪造产地 D.假冒注册商标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业秘密的是(C)。A.技术秘诀 B.客户名单 C.货源情报 D.专利技术

11.经营者向消费者推销移动电话时,以优惠的价格说服消费者购买与移动电话配套的电池、充电器等商品。消费者经说服接受了经营者的推销,一并购买了几种商品。经营者的行为属于(D)。

A.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B.低价倾销 C.搭售 D.正当销售行为 12.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B)。A.3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50000元

13.王某在A商场购买皮鞋,因鞋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令公司保安人员将王某强行拖到一间仓库里禁闭两个小时。第二天王某将此过程告知当地报社,当天晚报载文对A公司及该经理进行了抨击。王某的行为属于(A)。A.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B.诋毁商誉行为

C.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 D.王某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14.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管机关为(D)。

A.经济贸易委员会 B.公正交易委员会 C.法院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15.经营者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以(A)。A.行贿论处 B.受贿论处 C.贪污论处 D.挪用公款论处

(二)多项选择题

1.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立法来看,较为完整的现代竞争法体系应该包括()。A.保护知识产权 B.反限制竞争 C.反垄断 D.反不正当竞争 E.保护消费者权益

2.将禁止垄断、限制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定于一部法律之中,对同属竞争范畴的三大类行为进行统一调整的国家或地区是()。

A.德国 B.美国 C.中国台湾地区 D.匈牙利 E.日本

3.对垄断(含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立法,形式上表现为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他配套法律并列的国家或地区是()。A.德国 B.美国 C.中国台湾地区 D.匈牙利 E.日本

4.假冒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是()。A.名称、包装、装潢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 B.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相同的名称、包装、装潢 C.对知名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作相近似地使用 D.已造成消费者误识的实际后果 E.引人误认为仿冒商品为知名商品

5.“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要件包括()。

A.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B.已经造成消费者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实际后果 C.足以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误认 D.给被冒用企业或个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E.不正当竞争者生产劣质产品或提供劣质服务

6.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是()。

A.秘密性 B.实用性 C.独创性 D.新颖性 E.保密性 7.商业诽谤直接侵害的是公民或法人的()。A.财产权 B.名誉权 C.专利权 D.荣誉权 E.商标权 8.下列各项中,属于超经济强制交易行为的是()。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B.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D.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E.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

1.原告某A市光明食品厂生产的“金猴”牌果味奶糖以其奶味浓、果味纯正,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比较畅销。该省某B市一食品厂见“金猴”果味奶糖销路好,就擅自印刷“金猴”注册商标标识的包装纸用在本厂生产的糖果上,与原告争夺市场。消费者买到假冒商品后,抱怨“金猴”果味奶糖质量下降,使光明食品厂销路骤减,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光明食品厂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在市场上有假冒该厂的商品,经该厂调查,获知B市食品厂是生产假冒“金猴”牌果味奶糖的企业,工商局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试分析:

(1)为什么说B市食品厂的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2)在处理本案时执法机关应如何运用法律?(3)执法机关应对B市食品厂如何处罚? 2.“郎酒”为国优名酒,其瓶贴上的“郎”字是最显著的标记,又是这种国优名酒特有名称。某些酒厂将自己生产的非名牌酒起名为“雪郎”、“液郎”、“玉郎”,酒瓶外观标贴与国家名酒“郎酒”的外观几乎一样。试分析:

(1)所列该非名牌酒起名及外观标贴与名酒相似的行为属哪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该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2)所列非名牌酒厂起名与名酒不完全相同,为什么也构成不正当竞争?

3.1994年3月,某市一居民小区竣工,水、电、气等有待开通,竣工验收时,煤气公司的验收人员发现小区所用的煤气灶具和热水器不是煤气公司指定的有关企业产品,就认为不符合要求不能通气。承建小区的单位辩称:我们选用的煤气和热水器是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通过认证的优质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比煤气公司指定的产品畅通。煤气公司的领导要挟:必须换上煤气公司指定的产品,否则不能通气,以免出现安全问题。试分析:

(1)煤气公司的行为属于哪类行为?

(2)为什么说煤气公司的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4.1996年7月,某市煤气公司通过媒体并在营业厅内发出通告。通告规定,凡由该煤气公司用户,安装煤气灶具和煤气热水器,必须购买煤气公司指定的M牌产品。否则一律不予通气。不少用户在通告发布前已经根据自己的意愿购买了其他品牌的灶具有热水器,请求煤气公司予以检验并准予使用,均遭到拒绝。试分析:

(1)煤气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2)这类行为为什么应被法律所禁止?(3)这类违法行为应由什么执法机构予以查处?(4)执法部门对煤气公司的违法行为应做何处理?

5.某国营医院药房采购员朱某要季度进药中结识了某地药厂的销售员赵某。赵某称:“我厂生产的抗生素及消炎药等药品积压严重,有的已经过了有效期,厂里已做了标签处理,现在急于出手。可以给进货者好处。”朱某利欲熏心,与赵某签订了合同,购买了价值70万元的抗生素及水炎药等药品。赵某私下给朱某5万元好处费。

医院进药后发现抗生素和消炎药等药品,质次价高,药效低。经查,药品质量有问题。试分析:

(1)赵某、朱某的行为属什么不正当竞争行为?(2)该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5.C 6.C 7.B 8.C 9.A 10.D 11.D 12.B 13.A 14.D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CD 3.AE 4.ABCE 5.AC 6.ABE 7.BD 8.AB

(三)名词解释题

1.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3.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4.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为争取交易机会,特别是为了争取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5.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提供奖励或奖金的手段进行推销的行为,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

7.地区封锁,是指地方政府或其所属部门通过行政权力建立市场壁垒的行为以及由该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市场壁垒后果。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

答题要点: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由于传统体制和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在我国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等限制竞争的现象。但是,前几年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条件尚不成熟,如果一定要将限制竞争的内容列入《反垄断法》,待《龙垄断法》出台后再规范限制竞争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就难以起到对社会经济法应有的保障作用,因此,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该法将部分限制竞争行为也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2.简述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的构成要件。答题要点: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要件有:

(1)名称、包装、装潢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

(2)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使用与他人知名商品相同的名称、包装、装潢,即做相同的使用,另一种是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即作相近似的使用。

3.简述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入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即未经他人许可而使用其企业名称或者姓名;(2)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造成市场交易中商品来源的混淆。“引人误认”并不要求已经造成消费者误认的实际后果,只要足以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误认,即可构成这一不正当竞争的行为。4.简述商业贿赂具有哪些特征?

(1)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2)商业贿赂是经营者在主观上出于故意和自愿进行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以占取竞争优势;

(3)商业贿赂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及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具有很大隐蔽性。

(4)商业贿赂的形式除了金钱回扣之处,还有提供免费度假、旅游、高档宴席、色情服务、赠送昂贵物品、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形式。5.简述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答题要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有:

(1)秘密性,即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本质特征。(2)实用性,即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本质特征。(2)实用性,即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能给权利人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实用性是商业秘密的价值所在。

(3)保密性,即权利人对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这是商业秘密的一个构成条件,也是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

6.简述侵犯商情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答题要点: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有: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此外,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以上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7.简述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不法律特征。答题要点: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的法律特征。有:

(1)行为主体是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销售地位的经营者;

(2)经营者实施该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3)经营者实施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8.哪些低于成本的销售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答题要点:低于成本的销售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9.简述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行为表现形式。答题要点: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行为表现形式有:

(1)投标者之间相互串通,一致抬高标价;(2)投标者相互串通,一致压低标价;(3)投标者相互串通,轮流以高价位或者低价位中标;(4)投标者相互间就标价以外的其他事项串通。

10.简述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的表现形式。答题要点:投标者和招标者之间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的表现形式有:(1)招标者在开标前,私下开启投标者的投标文件,并泄密给内定投标者;(2)招标者在审查评选标书时,对不同投标者实施差别对待

(3)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投标者在公开投标时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招标者以额外补偿;(4)招标者向特定的投标者泄露标底等。

11.简述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题要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的表现形式有:(1)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2)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3)限制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4)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五)论述题

1.试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方面的立法选择。

答题要点:竞争立法的体例及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方面的立法选择是: 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立法来看较为完整的现代竞争法体系应该包括反垄断、反限制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内容。但是,由于立法时间、社会制度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国家在立法体例的选择上差别比较大。有的国家和地区将禁止垄断、反限制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内容以一部法律来包容,对同属竞争范畴的三种行为统一调整。有的国家对垄断(含限制竞争行为)同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立法,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配套法律并列。有的国家(美国)没有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而是以若干专项法规和判例调整各种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初始阶段,典型意义上的经济性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并不突出,同时又大量存在一些亟待加以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规范不当正竞争行为。同时,由于传统体制和财政包干体制影响,在我国还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等限制竞争的现象。但是,前几年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一定要将限制竞争的内容列入《反垄断法》,待《反垄断法》出台后再规范限制竞争的行为,竞争法就难以起到对社会经济应有的保障作用。因此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部分限制竞争的行为纳入了自己的调整范畴。这样规定对于有效地制止现实经济生活中已存在的部分限制竞争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2.试述不正当竞争的特征 答题要点:不正当竞争的特征有: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有如下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非经营者不是竞争行为的主体,所以也不能成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非经营者的某些行为也会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经营活动,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对象。比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妨害经营者的正当竞争行为就是这种类型。另外,这里的“经营”包括了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的经济活动。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主要表现在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既包括违反了该法关于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包括违反了该法的原则规定。经营者的某些行为虽然表面上难以确认为该明确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是只有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或者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也应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阻碍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国和扫展;损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和合法权益,使守法经营者蒙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害;有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广告和欺骗性有奖销售,还可能损害访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带来消极影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3.试论“回扣”、“折扣”与“佣金”的关系。答题要点:“回扣”、“折扣”与“佣金”的关系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回扣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经营者一方从交易所得的价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现金或额外以定额的酬金或有价证券,在账外暗中付给对方单位或个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折扣即价格折扣,亦称让利,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过程中经营者在所成交的价款上给对方一定比例的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优惠。一般情况下,折扣是卖方向买方的一种让利。折扣只发生在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不能支持给当事人一方的经办人或代理人。这是折扣和回扣的重要区别这定。折扣和非法回扣在另外一个显著不同在于,折扣要以明示的方式给付对方,折扣的给付方和收受方都要如实入账,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佣金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具有独立地位的中间人因为为他人提供服务、介绍、撮合交易或代买、代卖商品而得到的报酬。佣金可以由买方给付,也可以由卖方给付,还可以由买卖双方给付。但是佣金的给付必须明示方式进行,而且佣金的给付方和接受方都要如实入账。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合法中间人享有通过合法服务获取佣金的合法权利。

4.试述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特征及危害。答题要点: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的特征有: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业主体主要是两种:其一公用企业,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主要包括供水、供电、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领域。其二是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指在特定市场上,一个经营者处于无竞争的状态,或者取得了压倒性和排除竞争的能力,也指两个以上经营者不进行价格竞争,在它们的对外关系上具有了上述地位和能力。从行为的客观方面看,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往往与这些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直接关系。被指定的经营者和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之间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同时,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在实施这一行为时往往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他人接受条件。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的危害是:

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限制了用户、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将生产同种商品的其他经营者完全排斥在特定的市场之外,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

(六)案例分析题 1.答题要点:

(1)B市食品厂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A市光明食品厂相同的注册商标,属于一种典型的假冒商标行为。商标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商标是企业的标志,商品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拥有名牌商标的企业,由于自身在质量价格及服务方面的优势,在竞争中就可以争取非常有利的交易条件。A市光明食品厂的“金猴”注册商标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一种工具,因为它是企业信誉的标记,所以诚实经营者必定发挥商标的积极作用争取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人,也会利用商标进行欺骗性的交易,获得非法利益。B市食品厂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违背诚实信用商业道德,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反不正竞争法》是一部规范竞争行为的基本法,仅仅对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作了普通规定和原则规定。如果一项违法行为既构成假冒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又违反了《商标法》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规定,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优先适用《商标法》。

(3)根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B市某食品厂做出处理: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收缴未使用的有“金猴”标识抱装糖纸、赔偿商标专用权人的经济损失、罚款。

2.答题要点:

(1)仿冒知名商品标志的行为主要是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是经营者用于创造商品形象、促销商品、开辟市场的一种竞争手段,是经营者的财富。尤其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本身就已成为知名商品享有声誉的表征。擅自使用或者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标志,在市场上产生混淆,产生误认,误购,都构成了对知名商品财产权利的侵犯,属于破坏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仿冒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构成要件有三个:第一,被仿冒的商品须为知名商品。“郎酒”畅销国内外,享有较好信誉,为国优知名商品。第二,该外观标志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该知名商品的象征,与一般白酒通用的包装、装潢相区别,人们见到“郎”字就会产生对知名商品的联想,这种有独特性的外观形象标志与名牌“郎”酒的优良形象联系在一直。第三,对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擅自做相同或相近似的使用,致使与知名商品发生混淆。

(2)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所使用的商品名称虽然与知名商品所使用名称不完全相同,但大体相似,对此有独特性的标志仅仅做无碍大体的改变,标志最引人注意、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郎”字依然保留,造成了普通购买者在一般情况的注意下发生误认,误购的可能。依然构成不当正竞争。3.答题要点:

(1)公用企业在国家授权下,垄断某一基础产业,占有独占地位,其特殊地位使公用企业有可能实施强制性交易行为,令消费者和使用者在胁迫下不得不接受公用企业所限定购买的经营者的商品。煤气公司限定用户必须安装某种牌号的煤气灶和热水器,就构成了强制性交易行为。

(2)煤气灶、热水器等燃气具并不是国家摇授权由煤气公司统一经营的,而且由多家企业生产、经营,它们可以提供大体相同质量相同价格和性能的多种商品由用户自由选择。在这里生产、经营煤气燃气具有经营者之间,本来是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但是公用企业限定购买其所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安排他人的交易活动。用户选择的煤气灶,其实符合国家标准煤气公司假借安全问题为理由是不成立的,限制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限制了燃气具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公用企业指定该经营者的商品不是出于对使用者的负责;该商品之所以被公用企业所指定,往往也绝不是由于它的质量最好,价格最合理。这种强制性交易幕后,往往有一笔不可告人的交易;被指定的经营者从公用企业处得到了竞争优势,经营者又以“好处费”回报公用企业。

4.答题要点:

(1)煤气公司的行为是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2)由于这类行为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排斥了处于平等交易地位的经营者,限制了竞争,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3)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由公司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所在地省级或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4)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根据情节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5.答题要点:

(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表明,我国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回扣。加扣是指在商品购销中,卖方从明确标价应支付价款外,暗中向买方退还钱财及其他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回扣是一方交易人的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在暗中账外负交易相对人及其有影响有决定权的经办人员支付钱财及其报偿的行为,赵某私下给朱某好处费,使医院买进质次价高药品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2)回扣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回扣的主体特征是,回扣行为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②回扣是从账外秘密给付;③回扣的形式是支付酬金,包括人货币和有价证券;④回扣的目的是在于争取交易机会与交易条件。

反垄断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B)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A.2007年5月30日 B.2007年8月30日 C.2008年5月30日 D.2008年8月30日

2、在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竞争,并能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前提下,经营者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D)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A.为排除竞争,达成的联合抵制交易协议

B.为实现其支配地位,达成的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协议 C.为限制竞争,达成的固定商品价格协议 D.为改进技术,达成的限制购买新技术协议

3、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行为是(A)。A.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B.宏观调控行为 C.经营者集中行为 D.滥用市场支配者地位行为

4、依《反垄断法》规定,依据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可以推定(D)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A.合计份额达到四分之三的三个经营者 B.合计份额达到三分之二的两个经营者

C.B选项情形下,其中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经营者 D.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一个经营者

5、下列不是垄断协议的(D)。

A.家乐福和沃尔玛约定:前者占北京市场,后者占天津市场;

B.因为价格问题,甲乙两家汽车厂口头约定都不购买丙钢铁公司的钢材;

C.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只能按某价格出售; D.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最高按某价格出售;

6、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该罚款数额是(C)。A.5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下

C.上一销售额1%以上10%以下 D.上一销售额2%以上20%以下

7、对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机构定位和工作职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

A.是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法定机构 B.应当履行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的职责 C.可以授权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D.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8、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反垄断法是(C)。A.日本《禁止垄断法》 B.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 C.美国《谢尔曼法》 D.俄罗斯《竞争和垄断法》

9、依反垄断法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的(A)的行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A.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 B.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 D.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10、依《反垄断法》规定,下列属于经营者集中情形的是(C)。A.经营者通过取得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表决权 B.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影响 C.经营者合并

D.经营者联合抵制交易

11、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的是(D)。

A.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C.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

D.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12、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该罚款数额是(A)。A.5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下

C.上一销售额1%以上10%以下 D.上一销售额2%以上20%以下

13、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市场支配地位推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B.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C.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其中有两个经营者市场份额合计不足1/5的,不应当推定该两个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14、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负责经营者集中行为反垄断审查工作的机构是(C)。A.国家工商局

B.国家发改委

C.商务部

D.反垄断审查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适用反垄断法的行为有(AD)。A.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 B.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C.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D.农业生产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

2、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的有(ABC)。

A.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

B.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C.联合抵制交易

D.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3、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被豁免的垄断协议有(ACD)。A.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B.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

C.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D.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4、甲乙公司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达成垄断协议。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如果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B.如果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没收违法所得

C.如果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并处上一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D.如果尚未实施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其50万元以下的罚款

5、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者集中的有(ABCD)。A.经营者合并

B.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C.经营者通过合同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D.经营者通过合同外的方式取得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地位 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5、对于违反反垄断法实施集中的经营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ABCD)。A.责令停止实施集中 B.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 C.限期转让营业 D.处以罚款

三、简答题

1、简要阐述垄断行为的概念。

垄断是指生产经营者或其他主体单独或与他人结合、合谋或以其他形式,排斥、支配或限制另一些生产经营者,在一定的生产经营领域限制或排除竞争的行为或状态。

2、垄断行为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滥用优势和不公正对待行为; 企业结合控制行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3、简要阐述垄断协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即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的实施主体是两个以上的独立经营者;主观方面要求经营者之间存在共谋,具有联合行动的一致意思;客观方面协议主体必须作出限制竞争的决议或者实施了限制竞争的协调行为,产生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的效果。

4、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哪些垄断协议?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联合抵制交易;(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5、根据我国《反垄断法》,垄断协议的适用除外的具体情形包括哪些?

合理化垄断协议;标准化垄断协议;专业化垄断协议;中小企业垄断协议;为环保、节能减排、救灾救助等的垄断协议;应对经济不景气的垄断协议;进出口垄断协议;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农产品产供销等垄断协议。

6、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行业协会统一定价、限制数量、划分市场等行为;行业协会通过信息交换限制竞争;行业协会集体抵制;行业协会利用认证权限制竞争;行业协会歧视或限制会员活动的限制竞争行为。

7、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8、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

(2)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3)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4)查封、扣押相关证据;(5)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四、论述题

(一)举例说明行政机关和公共管理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哪些行为?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下列行为:

1、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1)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2)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3)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4)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5)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

2、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

3、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

4、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5、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二)运用反垄断法原理,举例并分析我国市场运行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类型,并排剖析其利弊。

以影响市场的效果和程度为标准的划分为横向集中、纵向集中和混合集中。

(1)横向集中是指同一相关市场内处于同一生产、流通环节的经营者之间发生的集中。(2)纵向集中是指处于相关市场不同生产、流通环节,具有交易关系或互为潜在交易对手的经营者之间发生的集中。

(3)混合集中是指发生在既非横向关系又非纵向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集中。以具体结合形式为标准划分为企业合并、取得股份(资产)、经营结合和人事控制。(1)企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具有独立实体地位的经营者通过一定的形式归并为一个经营者的集中。

(2)取得股份(资产)是指在不改变各自法律主体资格的前提下,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或者资产,进而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其他经营者的行为。

(3)经营结合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4)人事控制,是指存在竞争关系的数个企业之间通过参与决策的主要干部的交叉任职,可以协调行动,消除彼此之间的竞争;或者某企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其他企业的主要人事任免,而达到对该他企业的控制。

经营者集中是一把“双刃剑”,从客观效果来看,企业结合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适度的集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过度的集中可能形成有碍竞争的市场结构,容易导致滥用优势地位的情形发生。企业的过度集中会导致大企业在相关的市场范围内形成支配力量,给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造成壁垒,同时少数寡头在相关市场内形成垄断力,使它们倾向于采取垄断高价或掠夺性定价。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产品质量法》所指的商品的范围包括(B)。A.不动产 B.建筑构配件 C.初级农产品 D.天然产品

2.下列商品中,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讲的产品的是(A)。A.电视机 B.西红柿 C.商品房 D.军工产品 3.1973年国际私法会议于海牙签订了(B)。A.《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的指令》 B.《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的公约》

C.《使成员国产品责任法互相接受的指示草案》 D.《关于人身伤害产品责任欧洲公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通过于(A)。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9年

5.所谓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指的是(C)。A.WTO系列标准 B.TRIMS系列标准

C.ISO9000系列标准 D.C.B./T19000系列标准 6.“产品责任”一词最早出现于(C)。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7.产品责任制度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所奉行的原则是(D)。A.严格责任原则 B.责任原则 C.侵权责任原则 D.非责任原则

8.在产品责任制度中采严格责任原则始于(C)。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9.产品售出后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的期间为(A)。A.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 B.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0日内 C.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 D.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30日内

10.产品售出后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的期间为(C)。A.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 B.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0日内 C.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 D.自产品自售出之日起30日内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构成产品法律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要件的是(B)。A.生产或销售不了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 B.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实 C.产品质量不合格与财产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D.生产者或销售者有造成损害的故意或过失。

1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产品生产者可以名责的情况不包括(A)。

A.生产者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 B.生产者能够证明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C.生产者能够证明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D.生产者能够证明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

13.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A)。

A.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C.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1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一定年限而丧失。该年限为(C)。A.2年 B.5年 C.10年 D.15年

15.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B)。A.1年 B.2年 C.4年 D.1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讲的产品范围包括()。A.建筑工程 B.建筑材料 C.建筑构配件 D.建筑设备 E.建筑

2.我国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包括()。A.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B.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C.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D.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制度 E.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责任制度

3.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A.产品标识只标注在产品的包装上,未标注在产品上 B.产品标识上只用英文标明了产品名称和厂名、厂址 C.罐头产品上未标明生产日期 D.裸装食品上未附加产品标识

E.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未有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4.我国产品质量立法遵循的原则是()。A.贯彻“质量第一”的战略方针

B.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C.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采取事先保证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D.产品质量的执法监督,贯彻按照行政区划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原则 E.贯彻奖优罚劣的原则

5.我国产品质量管理的机构包括()。A.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D.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E.国务院和地方政府设置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 6.产品质量认证包括()。

A.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认证 B. CB/T19000国家标准认证 C.安全认证 D.合格认证 E.工业产品许可证 7.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包括()。A.国家监督 B.舆论监督 C.社会团体监督 D.消费者监督 E.用户监督

8.甲药店销售乙制药厂所生产的药品,丙消费者服药后因药品中含有病变物质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求赔偿。在下列()情况下,乙制药厂和甲药店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A.乙制药厂证明药品出厂时引起丙消费者病变的物质该药品不存在 B.乙制药厂证明药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并未发现该病变物质 C.甲药店证明在保管和销售过程中无过错

D.甲药店和乙制药厂证明该病变物质是因消费才对药品保存不妥所造成 E.丙消费者服用该药品时已超过药品的保质期。

(六)案例分析题

1.广州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化妆品损伤皮肤案,原告诉称:因使用了某A化妆品厂的产品造成面部皮肤严重损伤,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2.被告辩称:原告使用的化妆品确为本厂生产的产品,但该产品是厂内正在研制过程中的实验品,并未投入市场。

经法庭调查,原告使用的化妆品是身为A化妆品厂员工的朋友所送,法庭委托有关产品检验机构对化妆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厂生产的化妆品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进一步对原告进行皮肤测试,结论是原告皮肤属于特殊的过敏性皮肤,对该化妆品具有特殊的过敏性,从而导致皮肤损伤。试分析:

(1)A厂是否要承担产品责任,为什么?

(2)产品责任在什么情开下生产者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2.1998年3月7日,原告赵某(甲方)在被告上海某卫生洁具公司(乙方)购买了一台丙公司(丙方)生产的华清牌电热水淋浴器。同年同月10日,甲方又购买了一台上海丁公司(丁方)生产的三水牌多功能漏电保护器。该月中旬,甲方在家中安装了该两件电器。4月4日晚,甲方在使用该淋浴器时,突破按键漏电击中,整个右手烧伤,送医院抢救,被截除小拇指。为此,甲方先与乙方交涉,要求赔偿。乙方称:责任应由生产者承担,乙方无过错,拒绝赔偿,甲方遂向法庭起诉,状告乙方、丙方、丁方,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三方负连带责任,赔偿损失。

乙方辩称,该电淋浴器只属本公司销售,赔偿责任应由生产者承担,与销售无关。丙方辩称,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以往从未发生过产品责任事故,无证据证明生产者有过错而可以认定生产者应承担责任。丁方的漏电保护器失灵可能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丁方辩称,甲方违反有关说明书的警示说明,违反安装说明,擅自安装超大功率电器,致使漏电保护器失效酿成事故,但漏电保护器失灵亦不至于造成电器伤人,丙方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法院在调查中,经技术监督局对华清淋浴器、三水漏电保护器进行质量检验。鉴定结论认定:(1)淋浴器的制造工艺存在缺陷,特定情况下淋浴器开关按键可能漏电;(2)漏电保护器已被烧毁无法鉴定,但对同样商品检测未发现质量问题;(3)甲方安装淋浴器与漏电保护器连接时未按丁方的说明书正确安装,以致使用时漏电保护器不能正常工作。试分析:

(1)乙方作为销售者是否应予赔偿,承担责任,为什么?(2)丙方作为生产者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3)丁方是否要承担责任,为什么?(4)甲方有无过错,对本案处理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A 5.C 6.C 7.D 8.C 9.A 10.C 11.D 12.A 13.A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BCE 4.ABCDE 5.ACE 6.CD 7.ABCDE 8.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1.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是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由它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合格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以兹证明的制度。3.生产许可证,是指国家对于具备生产条件并对其产品检验合格的工业企业,发给其许可生该项产品的凭证。

4.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指定的产品质量专门机构,根据正式产品标准的规定,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督性检验。

5.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为一定质量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质量行为,以满足对方利益需要的责任。

6.产品质量纠纷,是指因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争执。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指导思想 答题要点: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指导思想有:

(1)从我国客观实际出发,体现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方向,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与与引导相结合的方针,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

(2)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采用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3)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我国《产品质量法》对内在质量的要求有哪些?

答题要点: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保证产品质量规定了三项要求:(1)产品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2)产品质量应当具备应有的使用性能;(3)产品质量应当符合明示的质量状况。3.简述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依据。答题要点: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依据有:(1)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安全、卫生指标;(2)符合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性能,未制定相应标准的产品,其使用性能应当符合公众普遍认为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3)符合在产品或者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者符合在产品说明中规定的质量指标,或者符合以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4.我国《产品质量法》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中对产品生产者在产品生产方面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有哪些?

答题要点:我国《产品质量法》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中对产品生产者在产品生产方面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有:

(1)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2)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3)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包优标志等质量标志;(4)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5)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6)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上不准投料、组装;(7)没有产品质量标准,未经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不准生产。

5.简述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答题要点: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2)必须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实;(3)产品质量不合格与人身、财产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6.简述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产品生产者不承担责任的情况。答题要点: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产品生产者能证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的。

(五)论述题

1.论我国产品立法的原则。

答题要点:我国产品质量立法所遵循的原则是:

(1)贯彻“质量第一”的战略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因而“质量第一”应是我国产品质量立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2)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为了贯彻这一原则,国家对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产品实行强制管理,对其他产品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和企业自我约束的机构去解决。

(3)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采取事先保证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采取国际通行的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等引导方法。同时,加强对市场商品质量的监督。

(4)产品质量的执法监督,贯彻按照行政区划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原则。在加强国家监督的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产品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则,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

(5)贯彻奖优罚劣的原则。一方面要奖励优质产品和质量管理先进的企业和个人,另一方面要严厉制裁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为此。国家规定建立科学的产品指标评估体系,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优质产品。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试述产品责任制度的历史发展。

答题要点:产品责任一词最早在19世纪中期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产品缺陷而造成损害的案件不断发生,逐渐形成了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制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依合同条款保证产品质量阶段。这一阶段,产品责任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一部分,合同条款是处理产品责任纠纷的依据。这时奉行的原则又称为“非责任原则”即没有合同就没有责任。第二阶段为由侵权责任到严格责任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合同关系不再是连结生产者、消费者的惟一纽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复杂的,一旦发生责任事故,在被损害人和责任人之间很难找到合同关系。到20世纪20至30年代,在英美判例国家,相继突破了合同法的束缚,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因缺陷产品造成损失而形成的赔偿关系,采用侵权责任原则。自20世纪40年人以来,严格责任原则被提出,即凡是产品的缺陷,因而使他们遭受损失时,产品生产者和销售都应负责任。

(六)案例分析题 1.答题要点:

(1)A厂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本案原告使用的化妆品并非通过流通渠道所得,而是通过亲友私自从厂里拿来,该产品未进入流通领域,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生产者不承担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

(2)生产者对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生产者能举证产品具备免责条件。生产者能够证明存在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①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生产者不承担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未进入流通的产品属于仍在生产者控制之下的产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即使造成损害,生产者也不承担赔偿责任。②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产品缺陷尚不存在的,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产品存在缺陷是由于谁的过错所造成应当予以确认,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说明缺陷是产品在脱离生产者控制以后进入流通领域才产生的,这种缺陷可能产生在运输、仓储或销售过程中赔偿责任应由仓储、运输或销售部门承担。

③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生产乾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所指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指当时整个社会地的科学技术水平,A厂研制的实验品经过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A厂研制的实验品经过质量检验并未发现有害物质,对一般消费者并不存在缺陷。但产品中肯定还存在某些可能损害有些特殊过敏皮肤,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有可能发现产品缺陷,但是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水平认为该产品并不存在缺陷。

A厂具备比较充分的免责条件,因此生产者不负赔偿责任。

2.答题要点:(1)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损害的,受害者可以向产品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乙方作为销售者,虽无过错,但也应先行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因该产品的缺陷属于产品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赔偿后,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进行追偿。

(2)丙方生产的产品存在首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并且已造成了使用者的人身损害。依据严格责任原则,不论生产自救得有无过错,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3)丁方生产的漏电保护器无质量缺陷,与造成受害人损害无关,因此不承担责任。(4)甲方在安装漏电保护器时,违反安装说明,致使漏电保护器失效。但漏电保护器失灵也不至于造成电器伤人。甲方的过错可适当减轻乙方的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息权益保护法》所涉及的消费指的是(B)。A.生产消费 B.生活消费 C.社会消费 D.劳动消息 2.现代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先驱是指(A)。

A.巴黎面包师出售面包有专人检查面包是否足量 B.美国市民抗议污秽的香肠 C.德国市民抗议食品缺斤短两 D.日本消费者为饮水污染集会

3.下列主体中,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沿海经济者”的是(C)。A.购买办公用品的某公司 B.在某汽车维修站维修公务用车的某市公安局 C.购买化肥的农民许某 D.为自己开办的个人独资企业购买原料的自然人刘某 4.在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法律适用方法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

A.不应适用 B.不就参照 C.应参照 D.应适用 5.消费者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是(D)。

A.受教育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发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C.自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D.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6.导致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知之甚少或错误认识的原因在于(A)。A.科技进步和促销手段不断变化 B.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C.定式合同的大量存在 D.垄断的出现

7.使消费者难以靠自己的力理去寻找和追求侵害消费者权利的具体责任者的原因在于(B)。

A.科技进步和促销手段不断变化 B.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C.定式合同扑面而大量存在 D.不正当竞争的加剧

8.一般认为,在世界上最早明确提出消费者权利的是美国总统(D)。A.约翰·亚当斯 B.亚柏拉罕·林肯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约翰·肯尼迪

9.在消费者权利中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A)。

A.保障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依法求偿权

10.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协会职能的有关规定是(C)。A.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审理 B.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裁定 C.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鉴定 D.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解

11.在保修期内,商品经过一定次数的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这一次数为(B)。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12.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A)。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学上经济运行的重要主体是()。A.市场 B.社会 C.政府 D.企业 E.消费者

2.下列产品涉及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A.市民购买的商品房 B.用于商品房建筑的构件 C.笔记本电脑 D.背投电视机 E.家用轿车 3.“肯尼迪四权论”中的“四权”是指()。

A.获得商品的安全保障的权利 B.获得正确的商品信息资料和权利 C.对商品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D.有提出消费者意见的权利 E.获得合理赔偿的权利

4.最终承担消费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包括()。A.生产者、销售者 B.服务者

C.变更后的企业 D.营业执照的使用人或持有人 E.从事虚假广告行为的经营者和广告的经营者。

5.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A.丧葬费 B.死亡赔偿费 C.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 D.死者家属精神损失费 E.死者家属抚恤金 6.消费者协会的主要职能是()。

A.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 B.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C.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建议 D.受理消费者的投诉 E.对消费者投诉事项进行审理 7.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包括()。A.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B.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促裁机构仲裁 C.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D.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案例分析题

1.1994年春夏,湖南省某县19户村民在县农技站买了“威优46杂交稻种”。共插了71.4亩大田,由于种子内掺有劣质的“威优64”种子,性能不同,成熟时间、分蘖多少、栽培技术不同,到8月上旬第一次中耕时,就出现禾苗分蘖多少相差悬殊,株茎高矮参差不齐,致使每亩减少150公斤,71.4亩大田共减产10710公斤。受害的19户村民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联名到县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试分析:

(1)种子质量问题是否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消费者协会是否可受理此案?

2.某市一对青年夫妇将一套高档全毛服装送该市某洗染店干洗。数日后去取衣时发现白色服装染上了两大块污渍,污渍正处衣服前襟,影响了整套衣服的美观,而且全毛的面料经洗后竞毫无全毛质感,板结发硬。这对夫妇要求洗染店赔偿。洗染店经理承认,由于操作人员有过失而造成污渍和面料板结,但赔偿的数额只能是洗染费40元的2倍,顾客不满意,未接受此赔偿金额,经理出示洗染凭证上的字样说:“我们有约在先,凭证上早就规定造成损失最高赔偿费就是干洗费的2倍,凡洗染业均如此规定”。试分析:

(1)洗染店凭证上的约定是否有效?

(2)该行为是否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某市体育馆在某年春节期间利用场馆淡季开展经营招商,出租场地举办家具展销会。承租者踊跃,招来20余家家具加工厂进馆,承担展销家具。体育馆未要求承租厂家明显表明租赁关系。展销会举办期间购销两旺,展期一个月满后,3月5日结束。4月初,有数位消费者找到体育馆,要求对所购家具进行修理并赔偿损失。当时展销会已经结束,体育馆负责人称:我们只管出租场地,商品质量与我们无关。消费者要求体育馆提供生产厂家的地址,体育馆却无法提供,双方发生纠纷,消费者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解决。试分析:

(1)体育馆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出租场地举办展销会销售有缺陷产品产生纠纷而承担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C 5.D. 6.A. 7.B. 8.D 9.A 10.D 11.B 12.A

(二)多项选择题

5.微观经济学习题 篇五

2、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3.正常情况下, Qs=a+bP可以用来表示某产品的供给函数(a和b均为大于0的常数)×

就Qs=a+bP而言,如果P=0,则Qs=a,显然这是不合常理的.Qs=-a+bP的形式可以用来表示某产品的供给函数

4、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如果A与B是替代品,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增加;但如果A与B是互补品,则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减少)

5、如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纵轴代表价格P,则dP/dQ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6、若需求曲线为直线,则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之绝对值都是相等的。×

7、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增长,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譬如:10元×100公斤≠5元×150公斤)

8、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必定为负值,但理论分析上一般取其绝对值。×

9、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10、某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产品的需求会上升。√

11、一般而言,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

12、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必会导致产品的均衡产量减少,但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A.生梨价格上升

B.桔子产量减少

C.对苹果营养价值的广泛宣传

D.消费者收入的下降

2、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冰箱生产厂家的产品供给曲线右移?C

A.冰箱价格下降

B.冰箱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该厂家的生产规模扩大

D.全行业的产品库存增加

3、直线型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之值也不变。这一说法B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正确

D.某些前提下正确、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A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

5、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C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的变动不确定

6、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7、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二者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A

A.负

B.正

C.0

D.1

8、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汽车的均衡价格下降?B

A.汽车消费税降低

B.公路建设滞后

C.汽油价格下降

D.汽车生产成本上升

9、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B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

D.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

10、政府把产品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C.

A.产品积压

B.产品供给丰富

C.黑市交易

D.B和C 11.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B

右移?

A.师资质量提高

B.学费降低

C.入学考试难度下降

D.文凭更受重视(学费降低只会导致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12.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线性,在曲线上的A点,价格和销量分别为6元和4 只,并知该点的点弹性为-3,则可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C

A.-

2B.-4.5C.-0.5

D.-4.5/2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

在上一章,我们分析了需求与供给如何决定价格,在本章将进一步分析需求,探讨决定产品需求的消费者行为,说明需求曲线的理论依据。判断题

1、从消费者均衡理论中可引申出的结论是,为使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最大化,消费的产品必须多样化。√

2、低档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但吉芬商品不一定是低档商品。×

3、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而作为低档商品的A的价格不变,则消费者对A需求会减少。√

4、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而作为低档商品的A的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对A需求会增加。√

5、高档消费品的恩格尔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6.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同时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剩余意味着B

A.消费者得到了实际货币利益

B.消费者支付的货币额比他愿支付的数额小 C.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超出他原本预期的效用

D.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比他原本打算购买的多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斜率的绝对值代表了D

A.消费者为了提高效用而获得另一些商品时愿意放弃的某一种商品的数量 B.消费者花在各种商品上的货币总值 C.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

D.在确保消费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率 3.消费者均衡意味着C

A.消费者花费的货币额最小

B.消费者购买了其希望购买的全部商品

C.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了给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D.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的各种商品都分别是市价最低的

4.X的价格下降后,消费者对X的消费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A

A.X不是吉芬商品

B.X不是劣等商品

C.X不是正常商品

D.X吉芬商品

5.预算线以同横轴(代表X商品量)的交点为轴心,按顺时针方向运行,说明C

A.X价格下降;

B.X价格上升;

C.Y价格下降;

D.Y价格上升。

6、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角、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为5件,第5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提供的边际效用为C

A.20

B.C.70

D.25(据

7.以TU和Q分别代表消费效用和消费品数量,则根据经济学的通常假定,一般存在C.A.dTU/dQ>0,d2TU/dQ2>0;

B.dTU/dQ<0,d2TU/dQ2<0;

C.dTU/dQ>0,d2TU/dQ2<0;

D.dTU/dQ<0,d2TU/dQ2>0;8.、哪种曲线表示收入与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联性?D

A.预算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9.设PE、PF分别表示商品E、F的价格,M表示消费者收入。下列哪一需求函数表示E与F属于互补商品关系并且E属于奢侈品?

D.A.QE=200-10PE+8PF+9M

B.QE=250-12PE-7PF-5M

C.QE=300-0.03PE-10PF+9M

D.QE=350-10PE-8PF+5M 10.哪一表述是错误的?C

A.有些正常品甚至奢侈品可能会演变为低档品。

B.有些低档品也可能会成为正常品。

C.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某年的商品房交

易量却明显萎缩,对商品房的购买锐减,房价下降。

这说明住房属于低档品。

D.同种商品在某些区域或群体中属于正常 品,在另一些区域或群体中又可能属于低档品。

住房一方面是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又是人们的投资对象,具有奢侈品的特征,不可能是低档品.房价的下降和对商品房购买的减少往往是对前几年过度炒作的矫正或其它原因所导致,与收入提高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6题:

(1)设全部收入用于购买X,则X=10,全部收入用于购买Y,则Y=50

从而预算线斜率:

b=

=5

则:Y=50-5X(2)设全部收入用于购买X,则X=20,全部收入用于购买Y,则Y=50

于是:Y=50-

X

=50-2.5X(3)设全部收入用于购买X,则X=20,全部收入用于购买Y,则Y=100,于是:Y=100-5X 第7题:

第四章

40-5X=3(30-Y)……………①

另可得预算线方程:Y=40-5X……②

将式②代入式①,得:

X=3

6.工程经济学习题+答案 篇六

1工程经济:以最低的代价可靠地实现目标的最佳或满意的活动方案。

2工程经济学: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主体,把经济学原理应用到与工程经济相关的问题和投资上,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工程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

3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4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内涵:资金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由于有劳动者的劳动使之产生了增值;

5等值:一笔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在不同时刻它的数值时不同的,但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从实际价值来看,可以认为它们具有相等的经济价值。

6等值的概念:资金等值是指在不同时点绝对值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资金。

7折现率是指在经济分析中,把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求现在现金流量时使用的利率

8收益率:某个项目投产以后,每年的净收益与原来投资之比。

9折现(贴现):把将来某一时点上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的过程 10现值(P):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开始点上的价值。

11终值(F):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止点上的价值。

12年值(A):指各年等额收入或支出的金额,通常以等额序列表示,即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期内,每隔相同时间收入或支出的等额款项。

13利率: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到利息额与原来本金之比。其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14单利:每期均按照原始本金来计算利息。

15复利: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先前周期上所累积利息之和来计算的。

16名义利率r:指实际计息周期利率与每年计息次数的乘积。

17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者是放弃现期消费所得到的补偿。其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18实际利率:利率的时间单位与实际计息期一致。19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逐渐磨损而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

20折旧费: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从销售收入中按月提存,用于固定资产再生的那部分金额。21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22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

23沉没成本是指本方案实旋之前己经发生或者按某种凭证面必需的费用。

24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项目净收益回收项目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25社会折现率是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社会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率,是能够恰当的把整个社会未来的成本和收益折算为真实社会现值的折现率。26净现值NPV:把不同时间点上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通过某个规定的利率,统一折算为现值(0年),然后求其代数和。

27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投资总额现值之比。28总投资收益率: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系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的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29内部收益率IRR:是指方案寿命期内可以使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累积之和为零的利率。

30现金流量:一项特定的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年、半年、季等)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代数和。

31净现金流量:对某系统而言,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差。32等差系列现金流量:是指每年现金流量的增加或减少值都相等。

33收益现值法:是指以资产的收益现值为计价标准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

34投资收益率是指某个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净收益或每年平均净收益与项目投资总额的比值。分为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法。

35净现值法是指在一个投资系统中,将投资系统整个寿命期内的所有资金的收益及支出均按基准收益率折算为净现值,再按净现值的大小加以比较。

36净年值法是将一个投资系统整个寿命期内的现金流量,利用适当的因子转换为等额年金,再按等额年金的大小进行比较的方法。37资金时间价值: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的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

38增量投资收益率:在进行2个互斥型投资方案比较时,2个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折现率。

39价值工程:既选取研究对象,通过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所研究对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40价值: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所研究对象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成本或费用的比值。41敏感性分析:用以考察项目沙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基本方安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批出敏感因素,估计项目效益对他们的敏感程度,并从敏感性因素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测算的误差来分析方案风险的大小,粗略预测项目可承担的风险,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打下基础。

42现金流量图:表示某一特定经济系统现金流入、流出与其发生时点对应关系的数轴图形。

43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拟算拟建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顶目的盈利能力、贷款清偿能力以及外汇效果等的状况,来判别拟建项目的财务与商务的可行性。

44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产品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制造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以及制造费用等。期间费用凶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45成本费用: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所花费的全部费用。46经营成本:指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费用。47机会成本:资金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48资本成本:筹资所付出的成本 49寿命周期成本:建筑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它包括建设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部分。

50静态评价指标:是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优点是计算简便,缺点是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51静态回收期是指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以项目净收益回收项目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52动态评价指标:是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克服了静态指标的缺点,但计算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53盈亏平衡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条件下,通过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

54可行性研究: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一项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学科。

55线性盈亏平衡分析:若所分析的不确定因素为产量,假设产量等于销售量,并假定项目的销售收入与可变成本均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56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动幅度的多种组合,并分析其对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57流动比率:反映项目各年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58企业自有资金:企业有权支配使用,按规定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资金。59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

60离岸价格:是指出口货物的离境交货价格。

61自由资金:是指企业有权支配使用、按规定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资金 62国民经济评价:按照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建设项目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净贡献,并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综合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并为投资决策提供宏观依据。不确定性分析:就是分析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所产生的影响,预测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确定项目在经济上的可靠性,避免项目投产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填空简答

1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对放弃现时消费的必要补偿

2经营成本是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它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费用。

3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4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5按净现值的各个因素的敏感程度来排序依次是:产品价格、投资额、经营成本、最敏感的因素是产品价格。6现金流量的两个特点:一是只计算现金收支而不计算非现金收支(如折旧费等);二是必须如实地记录现金收支发生的时间点。

7现金流量图的三大要素:现金流量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8现金流量图:表示某一特定经济系统现金流入、流出与其发生时点对应关系的数轴图形。

9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的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10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几个参数:利率、年值、终值、现值、寿命。

11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12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点:每条曲线与基准净收益率线的交点。

13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

14决策根据决策过程信息的完备程度不同分确定型决策、未确定决策和风险型决策;根据经营者活动特点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15盈利能力分析指标:静态投资回收周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16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

17工程经济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预测性;选择性;定量性。

18等值的特点:等值是以规定的利率为前提的。不同时期的资金,如果不规定利率,也就不具备可比性。19等值的概念包含的因素:资金、时间和利率。

20评价方案类型:独立方案、互斥方案、互补型方案、现金流量相关方案、组合互斥方案、混合相关型方案。21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

22找出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即敏感性因素,并从敏感性因素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测算的误差来分析方案风险的大小。23市场预测的步骤:确定预测对象;分析预测对象;搜集资料;选择预测方法;预测分析和修正;研究预测结果,编制预测报告。

24定性预测也叫判断分析预测法,是由预测者根据资料,依靠个人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对市场质的变化规作出定性判断,再以判断为依据作出量的测算的方法。25定量预测是建立在历史数据资料基础上的预测,以计算结果作为预测的依据。

26市场预测按预测时间分:近期预测、短期预测、中期预测、长期预测。

27市场预测方法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综合预测。28定性的分析预测方法:专家调查法;集合意见法。29定量分析的预测方法:简单平均法;简单移动平均法每条曲线与基准净收益率线的交点称为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点。

30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步骤? 答:(1)、确定目标;(2)、寻找关键因素;(3)、列举方案;(4)、评价方案;(5)、优选方案,做决策。31构成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包括? 答:(1)、产品销售(营业)收入;(2)投资;(3)、经营成本;(4)、税金金;(5)、利润。

32确定型决策和未确定型决策的区别?

答:确定型决策之决策过程各备选方案在已知的客观条件下,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比较其结果作出最优决策;未确定决策是指决策过程事先仅预知各备选方案在几种可能的客观约束状态下产生的不同结果,其出现概率不明确情况下作出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过程事先能预先各备选方案在几种可能约束状态下产生的几种不同结果及其出现概率情况下作出的决策。

33什么是基准收益率以及影响基准收益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为什么?

答:基准收益率是行业或企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投资方案最低标准收益水平。它的确定一般以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资金限制等影响因素。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资金成本是为取得资金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项目投资后所获利润额必须能够补偿资金成本,才有利可言。因此基准收益率最低限度不应小于资金成本;另外,由于资金有限,当把资金投入拟建项目时,将失去从其他最好的投资机会中获得收益的机会,所以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机会成本②投资风险,由于在整个项目计算周期内,存在着不利于项目的环境变化的可能性,投资者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还要考虑风险因素③通货膨胀,为反映和评价出拟建项目在未来的真实经济效果,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④资金限制,为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在资金短缺时,应通过提高基准收益率的办法进行经济评价,以便筛选掉盈利能力较低的项目。34等值的概念特点以及包含的内容?

答:1等值:一笔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在不同时刻它的数值是不同的,但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2等值的特点:等值是以规定的利率为前提的。不同时期的资金,如果不规定利率,也就不具备可比性。3等值的概念包含着资金、时间和利率三个因素。

35常用的动态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1)内部收益率;(2)净现值;(3)净现值率;(4)净年值;(5)动态投资回收期、36常用的静态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1)投资收益率;(2)偿债能力(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备付率);(3)静态投资回收期

37什么是敏感性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答:敏感性分析:用以考察项目涉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基本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找出敏感因素,估计项目效益对他们的敏感程度,粗略预测项目可承担的风险,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打下基础。敏感性分析的步骤:(1)、选定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2)、确定敏感性分析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3).计算所选不确定因素变动引起的评价指标的变动。(4).计算敏感度系数并对敏感因素进行排序。(5)、计算变动因素的临界点。(6)、排序

38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以及提高价值工程的基本途径?

答:特点:以提高价值为目的,要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为基础;以科学的技术方法为工具。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有5种即:

7.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篇七

1 我国电影产业的基本概况

1. 1 我国电影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从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来看, 2012年中国全年生产的各类电影总量达到893部, 这个产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和印度, 位居全球第三。从电影的放映来看,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权威数据统计显示, 2012年年度观影人次达到4. 71亿, 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 73亿元, 超过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1. 2 我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 1) 制作质量不佳。在电影的制作上, 主要投入了电影生产的专用设备、人才和资金。尽管影片数量众多, 但是由于制作的影片多半质量不佳, 影片并非全部为中国电影票房做出了贡献。最终能进影院的大约只有1 /3, 而且其中大多数为故事片, 其他类型的影片发展受到限制,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资源的较大浪费。

( 2) 发行缺乏体系。在电影的发行上, 中国电影产业中制片商和发行商一般为一家公司, 发行商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前期制作上存在较大问题, 导致影片发行权卖不出去, 影片不能进入院线, 那么前期的投入就无法收回, 造成电影产业链的断裂。

( 3) 中外影片票房差距增大。在电影的放映上, 院线主要是购买拷贝影片的使用权, 通过放映影片的票房收入获得收益。在2012年的170. 73亿元票房中, 国产电影贡献82. 73亿元, 仅占总体的48. 46% , 10年来国产片票房首次不敌进口片, 而且不断呈现下降趋势。观众对国产影片的满意度在降低, 国产影片的竞争力与进口大片相比明显不足,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扩大趋势。

( 4) 出口竞争力较弱。在电影的出口上, 在2012年中国一共有75部电影销往80多个国家或地区, 但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累计仅为10. 63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 进口片在中国本土创下的票房接近90亿元人民币。一方面是由于地域间文化差异, 外国人对中国电影中所呈现出的价值观存在认识偏差, 另一方面是由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水平问题, 没有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 5) 得奖欠缺。在影片的得奖上, 作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之一的奥斯卡奖, 最佳外语片奖的得主每次都备受关注, 迄今为止举行的86届中, 中国只有李安凭借《卧虎藏龙》得到该奖项。而且受到世界认可的华语片, 多数还是拍摄于20世纪, 例如1991年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1995年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近几年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节上的影响力呈现下降趋势, 取得巨大反响的华语片越来越少。

2 电影院线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

在产业组织学中, 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实际效果。而产业的规模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电影院线的规模经济性就是随着其业务规模的扩大、影院和人员数量的增加, 单位运营的成本下降而单位收益上升。

截至2012年年底, 我国的电影城市院线数为46条, 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7条, 这主要是由于电影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电影产业的终端进行院线投资, 而新增的影院也需要通过新院线来整合资源, 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与此同时, 各大院线为了实现规模经济, 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

为了能够准确地考察我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用票房总收入来衡量电影院线公司的经济收益, 用银幕数 ( 当年运营) 来衡量电影院线公司规模, 用放映的场次来衡量电影院线公司的运营成本 ( 见下表) 。

数据来源: 银幕数和场次相关数据来自 《艺恩咨询: 2012—2013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http: / /www. docin. com /p - 728448204. html; 2012 年票房收入来自国家广 播 电 视 总 局 网 站 http: / /www. chinasarft. gov. cn/articles/2012 /01 /11 /2013 /0111112329420341. html.

假设每一场次每家电影院线的成本相同 ( 单座位成本相同) , 考虑数据和模型的特点, 采用对数生产函数的形式:

其中, ln Yi为电影院线公司票房总收入的自然对数, lnsci为电影院线公司银幕数的自然对数, lnsei为电影院线公司放映场次的自然对数, β1为常数项, β2、β3分别为lnsci、lnsei的系数, εi为残差项。

使用Eviews软件,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 得到以下结果:

从估计结果看, R2= 0. 925817, 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较好。但模型的lnsc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 与实际的经济意义不相符合。经检验银幕数与场次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所以对模型进行修正:

分别对 ( 1) 、 ( 2) 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下列结果:

从估计结果看, R2= 0. 588010, 说明模型与样本不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其统计意义存在质疑, 认为银幕数与票房收入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R2= 0. 719992, 说明模型对样本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放映场次每增长1% 时, 规模经济效应将平均增加0. 719992% 。从系数值来看, lnsei的系数通过显著性水平5% 的检验, 说明放映场次对规模经济收益有较明显影响, 系数为1. 067081 > 1, 说明我国的电影院线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 院线可以通过增加放映的场次来扩大总收益。增加场次可以提高每块银幕的利用率, 降低每块银幕前期所投入的平均成本, 从而带动收益的增加。

3 借鉴及建议

3. 1 国外电影产业发展历程和经验借鉴

( 1) 美国。美国的文化产业相当发达, 有着“电影圣地”之称的好莱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给美国电影出品人、发行商和投资者带来了滚滚财源, 而且把自由博爱民主的美国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好莱坞在制作方面采取多元化和商品化的策略, 拍摄电影的类型多样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 同时每部电影的背后都销售着美国商品。

( 2) 英国。英国电影能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原因一是英国电影创作的主要源泉是其自己独有深厚的文学艺术, 为电影产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剧本。二是英国电影制作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许多好莱坞的电影后期制作都会选择到英国完成。三是众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的精心创作, 使得英国电影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通过美国电影产业的成功, 可以发现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拥有完善的电影产业链和商业化的运作体系, 而我国现在是电影产业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 但在制片、发行、放映、周边衍生产品等各个环节依旧不成熟不完善, 需要加快电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把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管理不善的企业予以取缔, 把资金链良好、中等规模的企业进行有效整合, 而大型的电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进行改革创新, 促进整个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英国电影产业的成功, 可以发现英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剧本和技术, 而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需要把其中的精华创新地融入到电影剧本的创作中, 不仅提高其质量水平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而且对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技术上则需要培养更多技术性人才, 在电影制作上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 2 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应为国产电影营造一个较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 减少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对电影市场的行政干预, 做好引导电影市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工作。国家需要鼓励电影产业的相关公司进行市场化股份制改革, 扩宽其资金来源的渠道, 随着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一系列民营龙头企业, 都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这有利于企业的资金融通和进一步发展。

3. 3 调整影片结构不合理问题

国产电影的票房多集中于国产大片上, 它们能在市场上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而小成本电影发展的前途不容乐观, 原因一是在制作上可能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前期的制作效果不好。二是在发行上可能由于发行商对小成本电影的票房不看好, 在电影的宣传和拷贝的数量极其有限, 严重限制了其票房收入。三是在放映上, 院线会把同一档期的大片排较多的场次, 而小成本电影在排片上的场次特别有限, 并且时间段也不好。小成本电影要想杀出重围也是存在可能性, 比如2012年的票房冠军《泰囧》采取了口碑营销的策略, 满足了国内观众对于喜剧片的极大渴求, 创造了票房神话。

参考文献

[1]高铖.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7:69-80.

[2]陈盛璋.中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6:30-33.

[3]陈梦丹.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分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1:54-56.

[4]唐榕.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现状·国际比较·提升策略[J].当代电影.2006 (6) :8-14.

8.产业经济学方法论述评 篇八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方法论

[ 中图分类号 ]F 062.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19-02

一、研究、方法和方法

埃思里奇(Don Ethridge, 1995)对研究作了一个准确、全面而简练的定义:研究是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方法。这一定义主要包含了四层含义:首先,研究是有系统的、有规则的;其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最后,研究获取的知识要有新颖性和可靠性。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又可分为分析研究和描述研究。研究不是偶然发现、不是数据搜集、不是在图书馆查找已出版的研究成果,研究是一个过程、为的是寻求解释。

经济学研究是为了产生新的可靠知识,而获得可靠知识的主要工具便是科学。与管理学相比较,经济学的科学性更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六个:感觉、经验、直觉、启示、测量和推理,在获取知识后要通过逻辑来判断其可靠性。经济学的逻辑可被划分为两个一般类型,即演绎和归纳。演经济理论极大的依重于演绎逻辑。博弈论便是一种进行推理演绎的有效工具,泰勒尔(Tirole,1988)的《产业组织理论》一书正是运用博弈论将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学进行了重新构建。归纳逻辑是从特殊的事实或结果得出关于一般事实或结果的结论的推理,它也可以被描述为从观察客观实际所得到的已知数据和经验中得出结论或新原理的经验过程。

二、产业经济学方法论

产业经济学演进的历程就是一个研究方法变化的过程。1879年,马歇尔(Marshall)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学的诞生。而现代产业经济学真正的理论基石源于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Chamberlin,1933)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Robinson,1935)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两本著作中所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以垄断的强弱程度为依据,把市场形态分为从完全竞争到完全垄断的多种类型,其提出的一些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产业组织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哈佛学派及其方法论

哈佛大学的梅森(E. Mason)教授和其弟子贝恩(J. Bain)是哈佛学派的代表人物。1959年,贝恩所著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这便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SCP)分析范式。按照这一范式,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哈佛学派建立的SCP分析范式,为早期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分析框架,使该理论得以沿着一条大体规范的途径发展。然而贝恩最终并没有就SCP范式作出进一步的更为一般化的完整说明,谢勒(Scherer,1970)通过完善SCP范式中各环节的反馈效应,①才使得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得到了系统完整的阐述。

2.芝加哥学派及其方法论

芝加哥学派是指主要以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和波斯纳(Posner)等人为代表的在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1968年斯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

3.新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方法论

所谓新产业组织理论(NIO),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为主旨的与以往有着根本不同的产业组织理论(Davis and Lyons,1988; Pepall, 1999)。新产业组织理论区别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首要标志,在于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点从结构环节转向了行为环节,由于行为属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研究方法上很难再延用传统的实证手段,因此新产业组织理论采用了推理演绎为主的研究方法。博弈论成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统一方法,其中非合作博弈理论居于统治地位。

博弈论方法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整个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重构,但其本身在运用于产业组织研究领域也有着难以克服的若干缺陷(Schmalensee,1988)。首先,即使是较为简单的关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策略性行为的多阶段博弈的多重均衡,也需要通过深奥的分析才能处理,虽然这在理论上看来是非常完美、精确的,也充分体现了理论分析的严密逻辑,但在现实生活中有限理性的决策者似乎不太可能从事如此复杂的博弈。其次,博弈论模型的结论所依赖的一系列假设过于精细,以致其中任何一个细小变化都足以导致有关结论失去赖以立足的基础。最后,运用博弈论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尚难以获得足够的经验性分析的支持。

4.实证主义的复兴时代

尽管发生了理论革命,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也似乎导致了产业组织理论领域向正统经济理论的回归,但是产业组织学毕竟是一个经验性分析的领域,应用性的优劣也从来就是检验一种产业组织理论价值的首要标准。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开始寻求一种更具实证支持的理论研究方法。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的形式出版了一期研究成果选集,尽管这些论文在研究内容上多种多样,但在风格和方法上却具有共性。萨顿(Sutton, 1991)在其著作中将理论与实证作了精妙的融合,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白友涛.芝加哥学派及其学术遗产[J].社会,2003(3)

[3]严旭阳.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注释:

上一篇:生活楼书下一篇:写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