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与创新文化(共8篇)
1.不确定性与创新文化 篇一
文化创新,是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理解二者的内涵与关系,对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文化创新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化创新在当代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靠传统文化内主动力新陈代谢,谋求发展;二是对外开放,吸收融汇外国文化之长,以达到创新发展之目的。立足于客观实际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文化创新。在传承中不仅要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有选择地汲取并与当代文化融合,而且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而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经,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顽固守旧与自我封闭。同时,文化创新的机制需要掌握各类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筛选加工与改造,赋予文化新的内容,体现新价值。譬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是作者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文化创新又是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和落实方式,文化自觉包含着认知和实践文化真善美的三重含义:一是文化自我觉悟,认识文化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二是文化自我觉醒,培育历史意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三是文化自我觉察,开展文化审美并发掘其价值,进行合乎目的性的改造。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的含义应该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文化反思是文化自觉的核心,在反思过程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等的反思,才是更彻底更纯粹的文化自觉,只有意识层面上的文化自觉,才能为文化创新提供持久不断的正能量和推动力,培养起文化安全意识,树立起文化自信,阻止西方强势文化的侵略。
对文化思维方式的反思固然十分重要,但文化思维方式只是认识文化规律和文化价值的手段,并非目的,对文化良心与文化道德的反思更重要,文化良心是对文化的道德担当与社会责任。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毁坏文物,摒弃珍贵文化遗产,直接造成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迷失,而价值的迷失又严重影响着我们在漫长而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价值伦理共识,造成了道德底线的失守。因此,培育当政者与民众的`历史意识与文化良心刻不容缓。一个社会与民族真正实现文化自觉,其突出标志是培育一种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当代中国健康文化观的建构,必须蕴含经验与超越、真理与价值、历史与未来的双重关切。
2.不确定性与创新文化 篇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来源[1]。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就需要通过不断整合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重构、整合和优化,进而实现更好的知识重用和快速创新。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of Enterprises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简称供需网或SDN)[2]应运而生。供需网是具有层次性的开放网络结构,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知识交换。面向资源优势互补的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具备网络性、多功能性、充分开放性的特征,可以有效克服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不足,并为供需网企业的充分合作与共赢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知识协同创新是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供需网企业走向合作的关键性条件之一。供需网由于其充分开放的网络复杂性和动态变化特征,使得供需网企业的知识协同存在诸多不稳定性。分析供需网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动态过程,有助于供需网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和高效的协同创新,并最终达到组织合作“多赢”的协作目标。
王玉梅等[3]通过复合DEA方法研究了知识创新联盟的知识管理,以动态的思维将知识创新联盟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作为知识创新联盟系统及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耦合而成的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的过程。李丹[4]通过对企业群知识协同的深入分析,构建了企业群知识协同模型,并对企业群知识协同的酝酿、形成、运行和终止4个过程的具体活动进行了分析。李春昌等[5]对影响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的障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得出企业内部知识交流能实现提高企业员工知识创新积极性和企业整体创新水平的结论。Jian Li等[6]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博弈模型以及激励契约机制,研究了知识链中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协同创新过程。Hoarau H等[7]结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旅游业的协同知识创新过程以及知识协同创新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An X等[8]在对前人知识协同管理研究文献总结的基础上,首次综合性地分析了知识管理对组织中合作创新团体能力建设影响问题,通过信任、协同效应、集成规模3个方面系统分析知识对于协作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梁莹[9,10,11]基于供需网对企业间的专利协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企业间专利管理现状和专利管理内容提出了供需网企业间专利协同管理的4种机制;同时,通过构建供需网企业知识本体(SDNKO),从SDNKO的元概念层、领域模型层和应用实例层来对供需网环境下企业的知识协同管理进行了建模研究;另外,还进一步研究了基于供需网的企业知识协同伙伴选择问题,构建了企业知识协同伙伴选择模型,并通过算法改进和算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但是对知识协同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却未作具体分析。
目前关于创新联盟等的知识协同创新过程的研究,大多是关于理论的定性研究和静态过程研究,而缺乏对知识协同演化过程的动态研究,也没有专门针对知识协同创新的稳定性条件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供需网这一复杂网络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供需网节点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存量作为量化指标来构建模型,分析供需网企业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演化过程,通过对演化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分析来找到供需网节点企业合作稳定性条件。为了问题的简化和计算与仿真的方便,本文选取供需网的一类典型节点———企业合作体(以下简称合作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供需网中合作体与其成员企业以及合作体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过程,基于改进的Logistic模型来构建这2个过程的动态演化方程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
2 基于Logistic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型构建
2.1 Logistic模型的引入
Logistic模型是生态学中描述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模型[12],其数学模型表达如下:
其中:N(t)为不同时刻种群的数量,r为种群增长速率,K为种群在自然条件下能达到的最大种群数量。其生态学解释为:由于有限资源最多仅能维持K个个体的生存,故每个个体平均所需要的资源为总资源的1/K。在t时刻N(t)个个体共消耗了总资源的N(t)/K,此时剩余资源1-N(t)K。Logistic方程反映了种群规模的相对增长率与当时所剩余的资源份量成正比。许多学者也将Logistic模型应用于研究企业的竞合模型[13,14]。供需网企业主体知识存量的增量变化因受企业资源的限制,与该模型所描述的种群数量变化有着类似的变化趋势。
经典的Logistic模型是用于描述单一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无法用于描述多个对象的交互演化关系,而本文主要研究多主体知识协同的演化过程,因此需要将Logistic模型的一元变量改进为多元变量,来构建多主体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型。
2.2 模型假设
假设1:企业之间知识协同创新过程的量化指标抽象为企业的知识存量,且知识存量x(t)是时间t的函数。该量化指标是改进的Logistic模型中曲线所反映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量,具体包括企业所拥有的管理水平、专利技术、行业信息量、企业文化、人才等等。
假设2:供需网中的节点企业处于完全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下,在企业自身资源和可利用的全球资源条件下,企业能实现一个最大知识存量水平N,在此状态下,企业自身可以使用的各种有利资源全部得到有效利用。
假设3:x(t)/N表示企业的知识存量饱和度。在既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知识存量饱和度对企业自身的知识创新产出水平的增长有阻滞作用。原因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的资金、人员、技术等资源是一定的,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在没有外界驱动力的改变下,可供企业实现进一步知识创新的资源规模的边际效用呈现递减的趋势。
假设4:设r为企业在完全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下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所拥有的知识创新增长水平,即企业实现知识增量的内禀增长率,它与企业自身的特性有关,本文假设其为固定常数。
假设5:在供需网的环境下,企业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许多不同的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相互交互而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其他节点组织的资源优势,随时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实现知识协同创新。
2.3 企业合作体与其成员企业的知识协同模型
合作体是供需网的典型节点类型之一,它可以是以虚拟企业、企业集群、战略联盟、网络组织等模式存在的组织。合作体的成员与合作体之间是一种共生依托关系,合作体由各成员企业组成;同时,合作体也会随着成员企业的解散而解体。
2.3.1 模型构建
自然状态下,设x1(t)和x2(t)分别为成员企业A和合作体C在时刻t的知识存量,成员企业A和合作体C的最大化知识存量水平分别为N1、N2;知识存量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r1、r2;成员企业加入合作体可以依托合作体的资源优势来实现更高的创新水平,从而实现更高的知识存量;而合作体也会因成员企业的加入而拥有更多的资源,以实现进一步的知识创新和提高。在生态学中,Logistic模型是用来研究单一物种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而本文中主要是用来研究2个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因此需要在经典的Logistic模型上作适当地改进,这里本文引入了创新驱动能力这一影响因子来描述2个组织之间协同演化的相互影响。假设合作体C对企业A的创新驱动能力(合作体对其成员企业知识创新的贡献能力)为C自身现有创新水平的a(a>0)倍,同时,企业A对合作体C的创新驱动能力(成员企业对合作体知识创新的贡献能力)为A现有创新水平的b(b>0)倍。
在企业A尚未加入合作体C时,其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实现创新和知识增长,其知识存量动态变化过程满足经典Logistic模型,如方程(2)所描述的模型:
当企业A加入合作体C后,企业A可以借助合作体C集聚的资源实现进一步地创新增长,此时企业A随时间变化的知识存量水平为:
对于合作体C而言,由于供需网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结构,供需网的各节点成员在某种供需关系的促使下结合在一起,供需网以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其节点成员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当网络结构中某些节点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或者解除,这些节点就会重新寻找新的供需关系,因而原先的网络结构也会发生改变或者解体,此时合作体C的知识创新水平会因资源的流失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合作体随时间变化的知识存量水平可以描述为:
2.3.2 平衡点及其稳定条件求解
联立方程(3)和方程(4)得到如下方程(5):
由于方程(5)是自治的非线性方程组,可用线性化的方法讨论其平衡点的稳定性,设:
则代数方程组(6)的解就是方程组(5)的平衡点。求解代数方程组(6)得到平衡点为:。对方程组(5)中各方程在平衡点(x01,x02)处展开为泰勒级数,忽略二次及以上的项,得:
则系数矩阵为:
把平衡点代入矩阵R,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15],得到点表示的是不存在合作体C的状态下企业A独自进行知识创新时其知识存量的均衡解,点不是稳定点,是稳定点的条件是0<ab<1,a>1,0<b<1。在平衡状态下,企业A和合作体C的知识存量分别为,由平衡条件知,当b的取值合适时,也将出现的情况。具体分析见表1所示。
2.4 企业合作体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模型
合作体成员企业为了实现更高的知识创新水平、提高核心竞争优势而加入合作体,在合作体组织中,各成员之间共享资源、协同创新,最终实现1+1>2的集成效应目标。不失一般性,这里选取合作体成员企业A和企业B来分析其知识协同创新动态演化过程。
2.4.1 模型构建
在企业A和企业B独立存在的情况下,其各自的知识存量变化均服从方程(2)描述的Logistic增长规律。当企业A和企业B加入合作体实现协同创新后,二者可以共享资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各自更高水平的知识创新。此时,企业A和企业B的知识存量变化过程描述如下:
2.4.2 平衡点及其稳定条件求解
按照上面求解平衡解的方法,可以求得方程组(8)的平衡点为:。对方程组(8)在平衡点(x01,x02)处展开成泰勒级数,忽略二次及以上的项,可得到如下的展开式:
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分析可知,点不是稳定解,点点是在各自独立创新下实现的知识存量最终稳定解,而点是稳定解的条件是0<ab<1,此时企业A和企业B实现的知识存量水平分别为。由稳定解的条件显然可以看出:。具体分析见表2所示。
3 模拟仿真及讨论
3.1 企业合作体成员与合作体知识协同创新模型仿真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和分析,设x1=0.1,x2=0.5,r1=1.5,r2=2,N1=1.5,N2=3。根据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分别给a和b赋值,利用MATLAB 2011a来仿真模拟合作体C和企业A的知识存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
(1)根据平衡点的条件赋值仿真,设置仿真时间为10 s,得到如图1所示的趋势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A独自进行知识创新时,在企业A自身有限资源条件的约束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只能达到自身知识创新积累规模的最大水平(即本仿真模拟中企业A的最大知识存量水平x1=1.5),而合作体C会随着其组织成员的离去而逐渐解体,因此在没有协同的状态下,单个成员的发展会受到资源约束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巨大突破。
(2)根据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赋值仿真。选取4组不同的(a,b)取值(分别是(0.5,1.5)、(0.1,1.5)、(0.5,1.1)、(0.5,1.9))组合,可以得到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供需网的合作体节点实现知识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在企业可利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信息、企业文化等)允许的条件下,合作体的创新驱动能力和其成员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越高,双方的知识协同创新效益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也符合实际的企业协同创新现状,即拥有丰富资源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相互协作,可以不断拓展自身可利用的资源范围,从而实现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协同效益递增,充分实现“1+1>2”的集成效应。二是当合作体的创新驱动能力较弱时,其成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提高;同样,成员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较弱时,其对合作体的贡献水平也是有限的。此时的协同过程是低效益的或者是没有协同效益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成员企业会因为自身创新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选择离开合作体,进而导致合作体的最终解体(也就是平衡点的情况)。
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形势下,供需网企业之间要维持良性并稳定的知识协同关系,合作体在构建时就需要注意衡量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水平,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纳入到合作体当中,才能实现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的最优化;同时,各成员企业也应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创新水平的提高,在自身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可以通过加入创新驱动能力层次由低到高的合作体中,以实现自身创新驱动能力的阶梯式提升。
3.2 企业合作体成员企业之间知识协同创新模型仿真
根据以上条件假设和分析,设x1=0.1,x2=0.5,r1=1.5,r2=3,N1=1.5,N2=1。根据平衡点的条件分别给a和b赋值,利用MATLAB 2011来仿真模拟企业A和企业B的知识存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
(1)根据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赋值仿真,设置仿真时间为10 s,得到如图3所示的趋势变化。
(2)根据平衡点的稳定性条件赋值仿真,设置仿真时间为10 s,得到如图4所示的趋势变化。
图3和图4反映的是企业A和企业B之间“你死我活”的一种恶性协同状态,在这种知识协同创新情况下,企业之间由于创新驱动能力的极度不协调(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得存在于同一合作体的个体之间不能实现互利共生,从而导致了双方陷入“适者生存”的演化状态。图4中,刚开始企业B的知识存量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是因为其初始资源规模的优势使其先入为主,后来由于企业A的较强创新竞争优势而使B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3)根据平衡点的条件赋值仿真,设置仿真时间为10 s,得到如图5所示的趋势变化。
从图5可以看出,企业A和企业B在合作体中处于同等的地位,但各自拥有不同水平的创新驱动能力和不同规模的资源量,这一点也是与我们实际情况相一致的。通过甲、乙、丙、丁4组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发现: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1)在企业A的创新驱动能力和资源规模一定的条件下,企业B的创新驱动能力越高,对企业A的知识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越大;2)企业A和企业B知识协同创新的过程时,当企业A与企业B的创新驱动水平差不多时,企业的创新水平与彼此的初始资源量规模正相关;3)企业A和企业B之间若某一方的创新驱动能力较弱时,在知识协同创新的作用下,创新驱动能力很强的企业会帮助创新驱动能力较弱的企业实现一定的创新协同效益的增值,这虽然会对自身的创新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实现彼此呈螺旋式递增的发展态势,进而实现整体大于局部的效益增值,这也应该是在供需网企业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积极鼓励的。
而当供需网企业在知识协同创新过程中出现了败德行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使得企业之间由知识协同创新状态转变为知识竞争状态时,就会出现如图6所示的演化结果。
由图6可以明显看出,当企业A与企业B之间处于一种知识创新竞争的情况下时,彼此最后的创新水平都会得到负的效益,主要出现2种结果:企业A以自己强有力的知识创新竞争优势压倒企业B,但是自己将不能实现原有资源水平允许的最大程度的知识创新(因为与企业B的竞争会耗费掉自己的一部分资源);或者企业A和企业B的知识创新水平相当,此时通过不断的竞争,最终两败俱伤,彼此都只能实现较低水平的知识创新结果。
4 结论
供需网的知识协同创新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种群演化过程相似,在此,本文选取了供需网的典型节点———合作体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作体与其成员企业之间以及合作体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对供需网企业知识协同创新演化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知识协同创新是企业实现发展突破的重要途径,单个企业发展难以取得创新水平的巨大提升。在面向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单个企业由于资金、人才、信息、管理方法的局限等限制,在知识创新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从而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通过知识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内部,更重要的是外部知识资源的整合,才能不断保持企业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2)供需网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创新驱动水平相当时,只要节点企业之间相互协作,他们彼此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知识协同创新,并取得远大于自身资源所能实现的知识创新水平;而当节点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状态时,企业的知识创新水平都将会受到巨大的挫损,最后形成恶性的“两败俱伤”结果,整个供需网的协同创新效应也会降低,甚至会影响供需网节点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因此,供需网节点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应更多地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通过与相关节点的协作来实现自身创新水平的提高和合作节点的同步提升,从而营造出一种良性的“互利多赢”发展态势,而不应因短期的小利益而失去整体大局发展方向。
3.不确定性与创新文化 篇三
〔关键词〕创新;环境不确定性;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401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08)04-0033-08
一、引言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创新一直是当代企业的核心问题。在对于不确定性影响的认识中,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效率模型里,企业家的作用被限定于去获取已知的市场机会;而奥地利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则一直强调不确定性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并因此肯定了企业家决策的作用。可以说,尽管这些经典学派对不确定性的定义大致相同,然而对不确定性的影响却各持己见。比如,熊彼特(1934)就不同意不确定性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先决条件,其著名的论断就是“正是企业家创造了不确定性”,是“创造性破坏”带来了不确定性;而凯恩斯则认为企业家实在“察觉到不确定”之后,才开始有所作为以“服从主流的常规、惯例和规则”,这就存在着一个先与后的差别。概括而言,早期的研究认为不确定性是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结果,而在后期,不确定性则成了阻碍。到了目前,学术界和商界都较为认同的是:不确定性是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原因,而非熊彼特所认为的结果(Van Gelderen et al.,2000),而且既然环境不确定性是经济生活的必然,企业家们就必须学会基于此承担风险和进行创新,进一步的可以说正是环境不确定性为企业家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成功的机会。由此,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的影响显而易见,理应建立起环境不确定性和创新决策之间的桥梁,研究企业家所感知的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其创新。
环境不确定性(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是组织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March&Simon,1958;Thompson,1967),它指的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或者“难以区别相关和非相关数据”,从而“无法对组织环境做出准确的预测”(Milliken,1987)。至于环境不确定性的本质,众多研究者都强调它不是单纯的指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与难以预测,而是目睹者眼中的知觉现象(Milliken,1987),而且这种对环境的主观知觉要比真实环境确是如何来得重要(Achrol et al.,1983;Duncan,1972;Hambrick &Snow,1977;Miller,1988),与其说是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选择,不如说是人对环境的感知决定着组织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选择。因此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关注的并非是客观环境,而是人对环境的感知过程和结果,因此这一研究必将杂糅组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領域。在研究环境不确定性本身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其他变量关系的时候,环境被划分为不同的维度(Lawrence & Lorsch,1967;Dess & Beard,1984; Nicholls-nixon,2000):环境动态性(Dynamism)、环境复杂性(Complexity)和环境恶意性(Hostility)(或称环境敌对性、环境宽松性),其中环境动态性指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和环境的不稳定性;环境复杂性指决策过程中所需考虑的环境因素的数量和异质性;环境恶意性指竞争的恶劣程度和企业所需资源的稀缺程度(Aldrich,1979;Child,1972;Dess & Beard,1984;Duncan,1972;Lawrence & Lorsch,1967;Miller & Friesen,1983;Tung,1979)。早期的研究往往将环境不确定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程度的高低,而后期,则越来越倾向于以环境不确定性三个维度的细分来判断其影响和变化关系,在本文中也将区分环境动态性、复杂性和恶意性为基础来比较不确定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一个大课题,具体到不同行业的研究将得出具有差异化的结论,国外学者往往将服务业与制造业区分开来进行研究,或者通过比较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或者深入更为具体的行业探寻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的独特之处(Stone&Fiorito,1986;Sawyerr,1993;Jefferson,Rawski&Zheng,1997;Brouthers et al.,2002;Freel,2005)。在国内,也有学者指出“行业是影响企业研发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产业间劳动力、资本、技术与知识等要素禀赋的不同”,使研发“呈现内生化的行业差异”(安同良,2006),这亦说明基于具体行业研究创新行为的必要性。本文试图以在制造业中地位重要又颇具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业为例,来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在我国,制造业占工业企业数的九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5%还多,居于工业的主导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体系整合正逐步迈向制造业大国,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离制造业强国仍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体现在制造业企业规模效益、技术创新水平、产品档次等诸多方面。制造业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工程机械等重大行业的发展,这些重工业是制造行业的基础,是提高技术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必经之路,而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更是工业创新的源头和动力。很难想象没有良性的创新研发体系,没有装备制造业创新的支撑,中国制造业将如何制造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快速提升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因而,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一直是倍受业界和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问题,而如何选择创新策略更成为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曾以引进国外的大型关键设备为主,然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一,只引进不消化,陷入引进一批落后一批的死循环,秦山核电站一期、二期就是这样的实例;其二,存在盲目、重复引进现象,引进技术设备与现有技术基础不衔接,又缺乏相应技术人才,无法实现有效率的本土化,造成技术荒废设备闲置;其三,重硬件、轻软件,主要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这种技术贸易旨在快速形成生产能力,并未抓住关键技术,影响企业对技术的进一步吸收和再创新。从理论上讲,自主创新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推进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但在现实条件下是什么影响了创新选择与实施,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的目的有三个:其一,回顾与评述有关环境不确定性和创新以及二者关系的不同观点;其二,在装备制造业产业背景下,分析相关企业不确定性和创新的特质;其三,报告对大连市装制造业64家企业的统计结果,以此检验关于环境不确定性的差异及其影响的假设。
二、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的研究假设
4.企业文化与创新精神 篇四
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产品的竞争力。正像其它生命体有其自身的基因一样,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也有自身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
创新——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像松下电器、IBM、英特尔、柯达等百年企业之所以生存之今,原因就在于其创新精神长盛不衰,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文化像基因一样置入到企业的细胞当中去。
正确引导员工创新是新时期下企业化文建设的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应该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市场压力,由市场来评判员工的劳动是否有效。现在企业最大的困惑是企业的领导感到市场的压力非常大,而有些员工并没有感受到压力或感到压力不大。如果把市场压力穿透到每个员工身上去,员工一定会想办法来解决这个压力,这就需要创新,而这个创新正是企业文化最需要的。如果每个人都来动脑子、都来创新,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企业要从组织结构上使每个人与市场都联系起来,每次创新都要清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你的创新就是有价值的,这个创新就不是空洞的,是非常具体的。让员工动脑子想一想,今天的创新是什么?是不是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被动的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其实每位员工都想体现或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做的是在为市场提供价值的同时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比如在海尔,原来的开发人员现在叫型号经理,就是原来是上级要求你开发这种产品,定下来之后设计生产,有没有销量与你无关,而现在是你自己来寻找市场,可以提出你的方案,确定后生产,生产了并不表明你完成了任务,而是根据市场的销量来确定利润,根据利润来提成。也就是说你不但与一个新产品挂在一起,而且也与市场挂在一起。从本质来讲,用户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他们需要的是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他非常满意的效用,他会给你带来客源,你就获得了市场、获得了利润。相反,有的产品,叫好不叫座,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利润、没有收入,其劳动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只得去研究别的市场,或者再找一个别的适合的工作。
创新是适应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面对今天这个信息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如果每个人与市场不结合在一起,不去创新,这个企业就没法生存。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你所知道的信息,别人也都能知道,所有的信息都是对称的,只有速度致胜才能占领市场。谁能最快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赢得了市场。所以把创新的基因渗入到每个员工当中去,不能停留在口头的表面文章上,而是通过市场的途径来实践。每人每时每刻都与市场结合在一起,离开市场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国外的企业文化概念,前提是企业中每个人是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可能在中国许多人很难接受,其实就是把自身利益与市场利益结合在一起。
5.重组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 篇五
【摘要】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改革,带动企业发展。处理好重组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就能使企业优化资源配臵,提高竞争力,实现1+1>2的规模效应。
【关键词】企业文化 重组融合 核心竞争力
一、前言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的洪流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联合与重组,是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特点,顺应经济规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竞争实力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焦点。
2010年我们大桥局三公司重组并入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顺应而生,目前,公司在产权重组、资产重组、业务重组、人力资源重组等方面取得的不错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公司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重组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公司企业文化的重组融合也不能忽视,不能忽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许多企业通过改革重组,虽然规模扩大,但却难以创造出1+1>2的重组规模效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企业文化融合在企业重组中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所致。因此,我们应当着手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重组的不和谐,实现重组企业的平稳对接,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对新企业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既然重组中企业文化融合如此重要,那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呢?
它并不是平常人们认为的几组有气势、且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标语口号,也不是经常组织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更不是放在嘴上说,纸上写,挂在墙上的荣誉称号牌子。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优良作风、行为规范、标识、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
实质上,企业文化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培育企业理念为核心内容,以规范组织、员工行为为基本手段,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同时具有变革性。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好比是企业的精气神,它能有效的激活企业其他模块为了企业战略目标持续健康的运行。大桥局三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经过长期经营生产活动,针对自身的企业特色,浓缩成八个字:跨越天堑,超越自我。它象征着一种力量的征服,既代表桥梁的跨越,也表示前进中存在的艰难,表明企业员工强烈的进取意识,又折射出一种勇于战胜困难的气魄。如果说“跨越”是实在的行动,那么“超越”便是一种理念,是企业和企业员工所为之追求的主观目标。这八个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每一次成功的跨越,都为下一次更激动人心的超越奠定基础,而不是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止步不前。所以说,“超越自我”是超越企业的既有,是一个现代企业和企业员工必备的忧患意识。只有超越,只有与时俱进,企业才能进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创新才能发展,创新和发展的基石是科技,这两点又都需要人去完成,所以,以人为本,科技领先,创新发展又构成了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而,三公司的企业文化就为构建
“效益三公司、品牌三公司、文化三公司、和谐三公司”提供精神支撑。
三、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现在三公司处于重组并入港航局集团的关键时期,各项重组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随着进度的深入,重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自然,企业文化的重组融合也不可避免要碰到很多阻碍和问题。包括物资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但是越有困难和阻力,企业文化的融合就越发显得势在必行。要知道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核心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则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是全球企业不可逆转的大势。1.企业文化融合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加速文化的融合,追求“文化沟通”和“双赢思维”发展,“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新战略。在了解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之后,我们知道每个企业会因发展历程、发展目标、经营理念、队伍素质、地域观念等各有所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譬如三公司主业立足于桥梁建设,则有“跨越天堑”为之相呼应。那么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互相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重组中的文化融合不是双方或多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把握规律性,必须对企业新文化进行一次务实的筛选再造。融合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管理者如何弥合不同文化差异的企业及其员工在重组中面临的矛盾冲突,如企业的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等。如果忽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企业重组质量差、效率低下,竞争能力减弱,难以持续发展,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提升管理水平需要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企业管理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和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企业文化具有一种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内在驱动力和执行力,它贯穿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深入到企业员工的精神之中,指导着他们的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要把刚性的行政制度与柔性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和谐的环境熏陶人,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促进企业持续有效科学发展。3.面对企业重组中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由于文化心理差异存在,不可以避免的容易出现这样几种情况和问题:
一是价值观的不同,使企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取向和行为选择;二是经营理念不同,使得企业在市场定位,经营方式、产品开发等方面决策困难以致造成错误;三是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不同,造成来自不同群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矛盾和隔阂,甚至出现明显亲疏,影响队伍团结;四是文化差异最终体现为员工素质差异,表现出方方面面不和谐因素,使企业重组后貌合神离,甚至格格不入。重组中的文化融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发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文化融合作为重组工作的重要内容,通盘考虑,全面部署,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切实抓出成果。
四、重组企业文化融合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企业文化的融合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磨合---企业文化融合。
一、企业文化的整合阶段。
1、摸清双方企业文化基础,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扬长避短。
企业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文化的渗透与互融。在整合阶段,主要体现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拓展传播和共同学习与引进。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双方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了解双方企业文化的特性,注意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挖掘和清理重组双方各自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组后的企业特点和经营情况作出思考,慎重取舍,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短。
2、正确对待重组中企业文化差异。
在了解重组双方的企业文化后,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企业文化差异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1.尊重现实与历史,不能一味的排斥对方的文化理念,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求同存异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2.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桥梁。企业重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由于思想的隔阂、认识的不统一、观念的碰撞、制度的不衔接而产生的问题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完善改进企业制度来解决的。3.不断的创新、增同减异是企业文化整合的关键。从长期来看,企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员工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关键时期内,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鲜血液,才能增加相同性,减少差异性。
3、处理好双方企业文化的关系
首先是“强势”与“弱势”的关系。企业重组中,往往会出现强势企业和弱势企业。在文化融合中往往容易出现重视强势企业文化,忽视弱势企业文化的倾向。需要强调的是,强势文化不一定是优质文化,弱势文化不一定是劣质文化。关键是要看是否与重组后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业实际、企业实际相适应。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企业文化的重组,不是双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在去劣存优的基础上,用发展、提炼的理念对企业新文化的一次催生再造。要主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同时要用科
学发展观和系统创新的思维对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进行整合和提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升华。
二、企业文化的磨合阶段
企业文化的整合准备工作处理好后,要想顺利完成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更加需要一个处理企业文化冲突的磨合期,以减缓两种文化面对面的硬接触。企业文化的磨合阶段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1.要注重建立和完善重组后的企业理念体系,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在企业内进行宣传贯彻,深化到企业日常生活和经营活动中去,特别是要重视用新的企业愿景、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经营理念来统一员工的思想,激励员工的斗志,形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2.要注重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转化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自觉行为,使企业文化在磨合中逐步步入快车道。3.要注重全员参与,内部交流经常化。在企业文化的磨合期,沟通是最关键的环节。文化融于交流,没有交流就达不到真正的融合。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影响的是全体企业员工,只有把它以各种形式贯彻到员工中去,接受现实的洗礼,接受实际经营活动的锻炼,才能够不断总结提炼完善,从而得到符合企业实际的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4.要加强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统一企业标识、塑造企业新的品牌形象。虽然这些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延部分,但是能够对文化观念的融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员工产生相同的群体意识,接受相同的文化观念。在实施过程中,其本身就是
统一思想、整合观念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
三、企业文化的融合阶段
企业文化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不能独立存在。它最终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健康高效的运转。所以重组后的企业文化要推广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优化资源配臵,合理交流人员。
1.提高资源的配臵能力,进而推进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促进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以好的发展态势和良好愿景目标感召员工。
2.构建和提供相应的平台,便于各个项目之间可以互相参观学习,拾缺补遗。在工作中要善于抓典型,树模范,用各种渠道给员工指明方向。进而让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中去,使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重组企业间人才合理交流。把握好企业间的人才渗透,使重组企业的管理人才可以交流使用,因为企业文化的最大载体在于员工,员工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企业文化的指导作用,加强人才交流,有利于加速推动企业的观念转变,使得重组企业文化更好的融入企业运作中。
经过这三个阶段后,企业文化的融合最终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融合:
1.思想融合。思想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基础,通过思想融合来推进制度融合、管理融合、行为融合,实现最终的文化融合。在思想融合中坚持以“融情、融心”为切入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实现人的情感相通与心灵相通。
2.制度融合,是文化融合的重点,只有企业的制度融合了,重组企业才会政令统一,步调一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企业。企业所有的改革思想和措施都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最终固化于制。
3.价值观的融合,是文化融合的保证,对于重组企业来讲,价值观的融合,形式上是文化的整合,而实质上是一次文化再造,其核心就是提炼与确立企业的新文化理念。文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灵魂则是体现其价值观的文化理念。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提升企业形象、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时代气息、企业特色、健康向上并为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
4.行为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关键,企业行为、领导行为、员工行为的融合才是完全的文化融合。在行为融合上,主要表现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五、结语
6.文化广场建设与创新刍议 篇六
文化广场建设与创新刍议
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文化广场是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体现城市的活力。近年来,惠州市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群众的需求,相继建设了一批文化广场,开展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城镇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为城镇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为“惠民之州”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文化广场的定义
“广场” ,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它最初出现于古希腊,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广场大体有政治广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等之分。但三者之间并没有太严格的界限,比如许多的政治广场、商业广场都不乏有文化的元素。
文化广场,顾名思义,就是文化了的广场,是特指展现人类精神财富的广场。具体而言,就是在广场兴起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渗入大量文化因素(如历史传承、传奇故事、民俗民谣、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文体活动等)的新型广场。它涵盖了“动、静”两方面的文化内容:“静”是指在广场上展示地域文化,如以建筑艺术、雕塑、花木点缀等形成广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动”是指在广场上进行群体性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又可统称为广场文化。因此,无论该广场是否命名为文化广场,无论是位于城市还是乡村,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凡具有以上两项内容特征之一的均可归入文化广场统计。由此而言,如远古的祭坛、北方的庙会、老北京的天桥、鲁迅笔下的社戏,都是文化广场的雏形。即便是在乡村经常开展文体活动的晒谷场,也可以算是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开放性;因此它被称作是“没有围墙的大舞台”。二是社会性;它常被比作“城市的公共会客厅”。三是娱乐性;它被喻为社区居民的“星光大道”。四是公益性;它就好比是一个“文化大超市”,让广大群众各取所需。五是时代性;它具有鲜明的地域、年代特征,是一张“城市的文化名片”。
二、文化广场的功能
在惠州市,文化广场建设方兴未艾,一批大型文化广场建立起来并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景观,更多的镇、村、社区及企业文化广场星罗棋布般遍布城乡大地,它们共同满足着广大群众文化、娱乐、休闲、交流等多层次的需求。下面结合惠州市文化广场的特点来归纳其一般应具有的功能:
(一)集聚功能。文化广场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广大市民,市民茶余饭后来此散步、健身、休闲,自发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下埔滨江公园为例,市民在这里早晨可以锻炼身体,晚上可以闲逛聊天,夏季在这里纳凉消暑,秋季可以放风筝;老人爱在这里散步,小孩爱在这里嬉戏,一家人爱在这里其乐融融地游玩。每当华灯初上,市民便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中老年妇女分为几组在跳广场舞,时尚男女则钟情拉丁舞,时时还可见穿梭疾行的少儿轮滑手、充满青春活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力的跳街舞的年轻人、伴着柔和的古乐悠闲地在练太极拳的老年人。音乐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里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百姓的舞台。
(二)交流功能。首先,文化广场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如通过文化广场建设,惠州市民有幸领略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激情广场》的精彩演出;通过文化广场推介,惠州本地的特色文化—龙门蓝田舞火狗、惠东平海渔歌也登上了省运会开幕式等大雅之堂。其次,文化广场促进了信息交流。如下埔滨江公园的LED显示屏,定时滚动播出介绍本地文化、旅游的宣传片,已成为惠州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同时,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经常在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既可以展示最新的发展成果,又可以加强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第三,文化广场促进了人际的交流。文化广场吸引市民走出封闭的独门独户,增加人群接触社会的机会。还有,民间各种各样的广场舞蹈队、木兰扇表演队、太极拳队等的成立,也能更多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
(三)教化功能。惠州各地文化广场以结合节庆开展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地方建设最新成果,传播健康文明的科技、文化、生活知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工作常态。如惠州市自2007年3月启动“快乐时光”广场活动以来,围绕“让群众唱起来,跳起来、快乐起来”的宗旨,结合“爱国歌曲大家唱”等节目,深入到各县区文化广场、公园、社区、学校和企业,至今为止已开展了200多场演出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活,营造了昂扬向上,欢乐和谐的良好氛围,又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了聚民心、促和谐的目的。
(四)承载功能。从远古时代的文化广场雏形—祭坛开始,文化广场就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着社会发展和群众精神文化的诉求,是群众的“精神家园”。在今天惠州的文化广场建设中,常采用雕塑、浮雕、长廊等形式,展示、宣扬本地历史文化。如惠州西湖明月湾广场上的著名雕塑—《平湖秋月》,一米多高的大理石基座上,端坐着两名少女,在圆月背景造型下一个在吹笛子一个在弹琵琶。整座雕塑造型流畅生动,与周边长垂的翠绿柳条和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充满诗情画意和岭南文化韵味,又与景点名字情景交融,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在此留影。再如东江公园的《客家女》雕像,以一位头戴客家凉帽、身穿客家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走在田埂上的客家母亲形象,既象征温柔、善良、孝顺、勤劳、贤惠的客家女品格,又喻示东江是客家人的母亲河。
(五)辐射功能。首先,惠州以文化广场建设为龙头,带动了城乡文化广场及其周边一大批诸如文化室、篮球场、科普健康宣传栏等文体设施的建设。从2006年起,惠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00亿元,建成科技馆、博物馆等市直文化场馆13个、县级文化场馆70多个,镇级综合文化站73个,在建和建成“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室超过1000个,初步形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其次,文化广场带动了一大批市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市民借广场大舞台抒发情怀,展示艺术才华,强身健体,自得其乐。如发端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于下埔滨江公园的“红太阳”健身队,短短几年时间,带动市民自发组建舞蹈锻炼队1000多支,每天晚上活跃在全市大大小小的文化广场。第三,文化广场还带动了周边商业、文化活动的繁荣。如惠州江北区,以前只是一个行政区,一到晚上就人迹稀少;随着市民乐园的建设,几年后周边陆续汇集了展览、文化演出、体育比赛、电影放映、饮食购物等场所,现已成为当地休闲、娱乐、消费的“热点”。第四,文化广场还对推广本地特色文化有重要作用,如小金口麒麟舞,就是通过多次在文化广场举办民间艺术汇演、开展民间艺术巡游活动等方式,才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文化广场的创新思路
文化广场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深刻反映。时代的进步,将为文化广场注入新的生命力,赋予文化广场新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将会提升文化广场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体现其新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一)文化广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文化广场不再是城市的专利,惠州早已在城乡建设了一大批文化广场,并规划在2015年前,每个行政村(社区)将建设一个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让市(村)民可实现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用文体娱乐设施。通过在乡镇、农村建设一批文化广场,有利于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以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活动经常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有利于推动文明创建向县镇、农村、社区延伸,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广场是提高群众素质的平台
文化广场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平台。如今,不论是城市或农村,人们都把文化广场当作业余文化活动的首选之所,群众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向文明队伍靠拢,将文明礼仪变成自觉行动,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有礼的浓厚氛围。文化广场也是宣传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如各地各单位依托文化广场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并以此占领主流文化的阵地,抵制不良风气侵蚀。文化广场还可以陶冶群众的情操。因为文化广场本身就是一个建筑艺术品,它在给人们建设良好的美育环境同时,也可以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此外,文化广场具有娱乐休闲的功能。它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空间与环境,有助于市民愉悦身心,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文化广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推手
文化广场对文化产业繁荣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一是文化广场通过接受文化资源渗透易于形成文化产业市场。如龙门农民画之乡—嘉义庄,把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堂屋改建成专门的农民画创作室,把门前禾坪改造成有“十里画廊”之称的文化广场,接待游客到村中参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观、购买农民画。当地农民每月生产、销售农民画的收入户均四五百元,技艺好的可以达到一千多元。二是文化广场通过“文化搭台、商家唱戏”可以搭造文化产业平台。如惠州自2004年起,每年五一期间在下埔滨江公园举办“惠州悠闲美食节”,已成为许多市民五一期间必游之处。三是文化广场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可以培养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如通过利用文化广场策划文化项目方案、组织文化活动、歌舞比赛、礼仪庆典、广告会展等一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可以从中挖掘培养创意人才、渠道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等,不断建设文艺人才队伍,丰富区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
(四)文化广场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抓手
建设文化广场一是有利于整合“文化惠民”资源。如惠州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举办省运会的东风,现已建成一批省内及至全国一流的文化艺术体育场馆,以及在城乡各地建设了一大批文体设施,但其中大部分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依托这些场馆(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可以迅速聚拢人气,找到人脉与文脉的结合点,让这些场馆(设施)“活”起来、“动”起来,进而打造成为当地的“休闲热点、文化高地”。二是有利于扩大“文化惠民”受益面。如据统计,2011年惠州市全年共举办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电影晚会、文艺汇演、游园活动、书画展览、体育竞技、健身活动等各类型的广场文化活动553场次,参与群众132.7万人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一顿“文化大餐”。三是有利于创新“文化惠民”形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临近,空巢老人增多,让文化广场成为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老人主要休闲聚集地,让他们老有所乐,实施文化养老应是一个的发展方向。
(五)文化广场是增强地域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这表现在文化广场所衍生的广场文化一是有助于增强地域凝聚力。当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文化广场活动,当他们在进行着同一种活动、做着同一种动作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出共同的力量。二是有助于增强地域亲和力。如今在惠州文化广场上,老客家学会了东北的秧歌、西北的腰鼓,新客家也接受了传统的木兰扇、太极球、现代的拉丁舞等;无论是族群,还是文化形式,都在文化广场上得到很好的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美,这是对“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外地人、本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最好诠释。三是有助于增强地域向心力。通过城镇文化广场,可以对当地丰富多彩文化资源进行展示。当人们以共同拥有、共同享受这些文化资源为荣时,便会相互感染,产生群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四、结语
当前惠州市正全力建设成为文化惠民先行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惠州要借这两股东风,科学规划并建设一批文化广场,为 “文化强市”及“幸福惠州”建设插上一双文化的翅膀。
惠州市政协2012年“创新文化与创新城市建设”主题理论征文
7.不确定性与创新文化 篇七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 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机构汇聚, 文化企业众多, 文化人才荟萃。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之际, 北京应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全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文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文化业态的领航者。北京市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曾在讲话中表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在报告中提到: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总收入突破9000亿, 实现增加值已达到1989.9亿元, 占GDP的12.2%。在北京市的服务业当中,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产业的第二大产业。然而, 从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 北京市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的优势行业还面临着转型升级, 特别是需要提高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同时, 像设计创意、动漫网游、数字新媒体等新型的业态总体规模也偏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步伐, 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北京科技资源最丰富、科研能力最强、科研人才最集中、科研成果最丰硕, 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其中, 各级科研机构213所, 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的比例为36%, 各类高校北京有80余家, 申请专利、授权总量都居全国省市前列, 特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了5.8%, 这个数字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优势, 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新形势下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 北京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以数字出版引领未来阅读方式的变革, 用创意驱动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 构建文化创新战略, 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 科学创新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复兴、文化的跨界融合等提供了新路径。具体来说, 这些年北京十分注重研发与文化的密切结合,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画卷, 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 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独家数字内容供应商, 这些重大科技项目是北京文化创新与科技团队的完美体现。
“十一五”期间, 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 比上年增加近200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的12.3%。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 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 现价增速14.2%。”[1]具体来说, 在出版领域, 具有零污染、低成本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 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已在怀柔产业化、报刊等领域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展上, 率先攻克了交互式多媒体服务软硬件系统和基于有线线缆回传的双向机顶盒。此外, 喷墨数字印刷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文物保护监测技术等一大批项目, 展现着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繁荣景象。
“十二五”时期, 北京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 力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2012年5月, 在第八届文博会上, 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为核心, 联合石景山区石景山园、东城区雍和园、西城区德胜园共同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1月至8月, 示范基地所在的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2200亿元, 占整个北京的42.8%。
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 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按照规划, “到2015年, 示范基地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 年均增速15%。”[3]2020年, 基地将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 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7000家以上, 力争在20年内将北京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
二、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与不足
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改变着文化的业态。一方面, 文化和科技互相驱动, 促进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发展。文化因素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 技术手段变革改变了文化内容制造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另一方面, 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 主要特点
目前, 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二是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三是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1. 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
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主, 即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创新产品形态, 掌握关键专利技术, 以内容为制胜的根本。例如, 北京市中关村石景山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得益于一批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其技术创新和版权内容为主的运营模式。2012年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超过240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将近20%。
2. 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2009年3月以来, 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关村国家示范园区, 并相继出台“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 推荐人才特区建设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等系列创新试点工作, 并取得显著效果。使得中关村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2011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6201家, 总收入4600亿元, 示范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4.4%。2012年上半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总收入、利润、实缴税费和出口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 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融合高新技术, 已经成为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2%, 居全国第一 (详见表1) 。2011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1989.9亿元, 同比增长14.2%,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到9012.2亿元, 增速超过21.1%。2012年仅前8个月, 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达5203.5亿元, 同比增长12.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 一些由科技直接推动的高端的文化业态, 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 这些新兴业态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4.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这是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呈现出的重要特点。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带动下, 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并已经转换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而主管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也使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比如, 《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两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发团队, 就整合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广州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产、学、研机构的研究力量, 针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展开协同攻关, 并在第一时间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在2011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中, 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 他们联合相关的科技研究机构, 组成产学研结合的团队, 以联合申报的方式承担了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初步形成。
2011年初, 中央歌剧院就与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共同成立了数字化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 承担了文化部“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项目, 2012年中央歌剧院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研究实现高新技术和文化艺术完美结合, 突破学科、领域、行业的壁垒, 充分利用国防现代化的技术优势, 融合军用高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内容, 从智能创意、虚拟世界、高效实时交互等技术体系入手, 整合、提升传统人工操作、人力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将数字化高新技术在舞美领域大胆运用, 并加快与大企业的全面合作, 构建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是中央歌剧院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 不足之处
当前, 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 科技对文化发展支撑不够, 仍需建立和完善支撑、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体系
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实现整体提升。科技与文化融合意识有待加强, 融合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目前, 文化创意与科技成果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空间更为广阔。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必须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结合点。同时,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应当更加丰富多元, 要有基础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面, 更要有文化创意促进技术研发的一面。
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不完善、驱动力不足
目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策机制都存在问题。
(1) 就市场层面而言,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在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条件下, 亟需构建适合自身要求的自主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和体系;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综合现有的自主创新具体模式, 在文化内容、文化传达、文化演化等领域, 从技术层面分类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2) 就政策层面而言, 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 需要加强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提供动态、多元的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 实施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战略。建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机制, 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足够的注意:有效结合自主创新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的疏通和引导作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建设;针对重大创新领域提供专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文化创新人才队伍的政策激励。
(3) 就体制层面而言, 文化系统和科技系统长期以来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 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互不往来。因此, 需要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 打破两个系统长期分隔的局面, 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 要实施柔性人才政策, 以智力服务为核心, 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 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破体制性障碍。
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不高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效率低下的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创意”, 文化科技难融合。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 技术在其中并非最重要的因素, 传承正确与否才是关键。而传承文化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文化产业的经济魔方。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创意则是中间的媒介。创意为媒的根本是人才, 而人才的匮乏成为了直接的制约因素。
(2) “少资金”, 自发对接有难度。除了缺少创意, 资金不足也成为了令不少文化企业头疼的难题。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前门文化有限公司, 设计的所有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前门地域文化符号, 目前开发了4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品。由于缺少资金, 企业的研发投入小, 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 反而影响到市场。
(3) 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 科技应用仍显不足。以动漫行业为例, 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国内应用水平不高, 使得我国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 即使有好的创意, 但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成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故无法与DISNEY等国外力量竞争。2009年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 北京市为9357分钟, 杭州市为27409分钟,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应用明显不足。
(4) 创意产业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失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 一批兼具创意与技术背景、实现创意内容产业化的高级经理人。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例, 2009年, 我国仅影视动画和影视特效人才缺口就达15万人。2010年以来, 平均每月的动漫招聘岗位约1000个, 这其中, “动漫美工、程序开发”相关岗位占到85%。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优势资源应该向企业流动, 而现在的优秀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了。如何形成优势资源的企业化流动机制也值得我们思考。[5]
(5) 品牌意识缺乏,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就北京影视行业而言, 规模较小, 目前仅有歌华等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 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
三、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双轮驱动战略核心与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当前北京文化发展形势, 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这“符合首都作为国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 是对过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 战略核心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核心在于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一方面, 科技对文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实践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 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下科技形态的演变;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制约下科技制度及科学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驱动下科技文化的繁荣与渗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科技加文化, 而是通过科技来实现支撑文化和生产力发展, 通过文化的创新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将科技创新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和环节, 文化创新致力于探索发展精神动力和提升软实力, 从而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
(二) 具体措施
北京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需要在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落实。
1. 从战略层面, 要加强顶层设计, 着重打造4个平台
把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协同创新作为首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 着重打造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4个平台。
(1) 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研发平台。以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为龙头, 联合科技共同成立研发公关团队, 对当前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难题进行研发。抓好重大项目, 紧紧围绕文化需求, 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 推动科技成果运用。
(2) 科技文化创新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成立北京市文资办, 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整合、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 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要素的优化配制, 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 让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的同时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
(4) 科技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凡进入北京市场的文化与科技的制度创新产品, 一定要事先确立知识产权, 唯有如此, 才能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 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2. 从实践层面, 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4 大体系
要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4大体系。
(1) 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网状联系, 促进文化与科技全方位交融, 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及成果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 如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
(2) 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北京将继续坚持研发与转化并重的宗旨, 加强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 完善交易市场, 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将先进成果应用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保护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 不断提高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
(3) 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换推广工程、数字文化社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 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 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4) 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机制, 整合各方力量, 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上要完善认定标准, 在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 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蔡灵, 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 2012.
[2]石丹.2012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举行[N].朝阳报, 2012-9-24.
[3]李苑, 韩业庭.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光明日报, 2012-5-21.
[4]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EB/OL].[2013-2-1.[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5]王一鸣.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及调整策略[J].中国市场, 2012, (50) .
8.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 篇八
创新问题应该以一个国际视野和时代胸怀来看待,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步入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以知识革命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有人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因此,我认为创新问题具有国际性也有时代性。但是,我们对创新、创新体系应该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理解。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些学者的学术观点包括媒体的报道把创新简单的理解为科技创新,这是不够的。有人正确的指出,创新精神应该是一个民族的主体精神,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兴旺前程的。在这里我可以同样说,创新制度应该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一个不保护创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未来的。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发展到今天,最开阔的创新体系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创新,二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包括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法律政策、体制和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又分为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问题。
其一,文化竞争是当代国际竞争新的发展态势。根据国际当代竞争理论,国家与国家的实力较量已经从过去的硬实力竞争扩展到软实力竞争,国家的硬实力包括基本资源、科技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等可以直接支配的实力。软实力包括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产业经济。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软实力的提升,这也表现为不断的提升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争夺国际文化市场。这就显示出,当代的国际文化形势依然是欧美文化的一统形象,美国占到世界份额的56%,欧洲占了33.1%,南太平洋国家是19%,剩下的5%由100多个国家分享,南太平洋的19%的份额日本拿到10%,韩国占有3.1%,也就是说,中国在这19%的份额已经非常有限。经济全球化的展开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这就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一个风险文化的时代。风险文化时代是英国著名学者纳斯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国际文化市场美国文化构成一个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就可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提高文化创新的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上必须考量的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问题。
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实力的竞争,表现为文化、科技、经济实力的竞争,这些实力在法律层面就表现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对此,英国政府白皮书曾经这样表述过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它认为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些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能够稳定获取超额利润,明显优于竞争对手,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无形资产。这个无形资产就是知识产权。我们看到发达国家或者创意型国家都是把自己文化科技的优势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演绎成为产权优势,最终形成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文化竞争、文化产业的竞争也是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视察山东的时候说,世界未来的竞争也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大家都知道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上世纪末提出来的,它是把知识产权与这个新兴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指的创意产业是以脑力劳动占主导地位,其劳动成果拥有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根据我的理解,霍金斯所讲的创意产业应该包括两部分,既包括了工业创意产业也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相当于美国人所讲的版权业,也构成了中国所说的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
具体说来,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表演、工艺美术、广告设计、计算机软件和文化信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所不同,它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文化和技术、商业的紧密联系,是头脑经济,它不会耗费原材料也不会污染环境。基于这个意义,很多人把它称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该说,发达国家或者创新国家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放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四个国家:首先是美国。美国曾宣称,创新是美国政策的基础,保护知识产权是美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政策。正是在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的产业政策推动下,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全球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最能够产生影响力、支配力的是美国三大支柱产业:电影、音像和软件。美国生产全球6.7%的电影,但是享有全球80%的票房收入,美国控制全球3.2%的软件市场,同时生产和控制了75%的电视节目制作。有一位学者讲,美国是靠三大产业来影响全球的文化产业:以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饮食业的土豆片;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业;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片。这三大“片”都有知识产权。
第二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意大利。意大利在欧洲国家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在20世纪末期十分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它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创意产业齐头并进。现在意大利三大设计在全球创意产业界都非常具有影响,那就是汽车设计、家居设计和时尚设计。像都灵、米兰分别称为汽车设计之都和民族文化产品设计之都,应该说都是非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第三个是日本。日本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从技术来说,它不具备优势,从文化来说比不上意大利,日本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文化产业,一是动漫产业,第二是游戏产业。特别是电子游戏,在它最辉煌的时候,它的硬件占到全球份额的50%,软件占到20%。
第四个是韩国。韩国虽然起步晚于美国,但是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当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风暴刚刚结束的时候,韩国就提出了创意韩国的理念,于1999年提出了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现在,韩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游戏生产国和输出国。韩国的软件足以在本国对抗微软。在韩国的电影界,本土电影占到市场份额高达62%。以上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三,创新文化产业。今年国家发表了文化产业战略性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之后的战略性发展规划以后的文化产业战略性发展规划。要继续完善文化发展体系,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盗版侵权行为,促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建设。实施这个规划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这也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从目前来看,不管是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都存在着以下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是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品牌缺乏。自主文化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维系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砝码。其实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产业,像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像日本的动漫,巴黎的时尚设计,韩国的网络游戏等,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产业。因此,首先第一个问题就要提高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文化品牌。
第二是文化产品本土化水平不高,文化版权贸易逆差严重。中国现在工业品行业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工厂,2007年,中国有172种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国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版权贸易逆差。据统计,2005年版权和许可证的出口是1.57亿美元,同年版权和许可证的进口是53.21亿美元,进出口的比例是33.9:1,可以说是典型的版权贸易逆差。这就使中国的文化生产、文化产品的本土化相当低。资料显示,新浪网曾经做了一个统计,中国的青少年最喜欢的20个动漫形象,中国本土的只有一个就是孙悟空,除此之外,像樱桃小丸子、铁臂阿童木、蓝精灵、米老鼠、唐老鸭等都是外国的动漫形象。中国原产的动漫产品(包括港澳台地区)只占世界动漫产品份额的11%。还有网络游戏,据统计中国有3-4亿人都喜欢网络游戏,但是这个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外国游戏,我们每年要大概支付相当于15%的产值,以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形式支付给海外。图书出版方面,畅销书依然是进口书或者是中外合作出版,像《时尚杂志》、《商业周刊》、《计算机世界》等等。
第三是版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文化产业发展受阻。从长远来看,盗版侵权行为不利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盗版消费或者是购买侵权复制品不能成为我们的主流消费文化。以版权软件为例,根据商业版权联盟的统计,2008年盗版软件率达到41%,美国居然也有,但是不到20%,日本是21%,台湾地区是39%,俄罗斯大概达到68%。据互联网实验室统计的数据,中国的软件盗版率从2007年的56%降到2008年的47%。这就说明,盗版是一个国际性现象,但是中国的版权界、音像业和电影业的发展必须打击盗版。
最后,就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动和保护这四大战略,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构建创意产业群。当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键的文化产业、重点的文化企业作为突破口,来构建和形成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群,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创建能力。我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的软件产业、动漫产业,同时要大力振兴中国的电影产业、音像产业,要大力促进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和图书出版业。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是采取一种激励政策来推动某一个特定地区形成创意产业,像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斯特堡地区等都是采取这种做法。
第二,以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为重点,构建创新政策体系。现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比较先进的,关键问题在于运动制度的经验不足,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国际知识产权总局官员波顿教授认为,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不在于法律制度的本身,而在于运用的经验。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提升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健全的公共政策体系。除了知识产权法律以外,还应该包括我们的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文化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等等,这些都应该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不确定性与创新文化】推荐阅读:
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10-04
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10-04
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06-29
齐鲁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征文启事07-16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必修08-05
文化创新下的企业文化论文参考09-15
高校教师文化传承创新08-26
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促进社会创新发展08-08
教学设计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08-08
浅析新媒体下企业文化宣传策略及创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