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爱情的诗歌

2024-07-29

伟大爱情的诗歌(共9篇)

1.伟大爱情的诗歌 篇一

如果说

一切的山、海、道路、天空

一切的田野、村庄

一切的草原、城市、月亮包括太阳

构成了世界

而您

在亿万民众的`心中

便是所有这一切的理由

我是一座山上的一根草

一片海岛上的一块石头

蓝蓝天空中的一朵白云

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说以人为本吧

人民才是你的理由

说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啊

祖国便是你的归宿

我是一位公民

我只愿意成为

所有辉煌伟大当中的一粒分子

始终坚守着

祖国需要的任何位置

我愿意

每一天太阳升起

每一位公民都能够有

一种骄傲的姿态

迎接一阵风

从您的心中

早已高高升起

腾飞的信念

愿真善美从每张健康的脸上

自然绽放着的歌唱

能够成为时代最鲜艳的旗帜

每一时每一刻

舒展开身体迎风飘扬

不论何种处境

亿万双眼睛都能见到的

2.伟大爱情的诗歌 篇二

与世界上大多数诗人的爱情诗歌所不同的是, 狄金森的爱情诗歌里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我谦虚倾向。可是在狄金森的爱情诗里却只有女性说话者的存在, 被爱的男子几乎永远缺席, 从来没有对她的爱做出回应, 更使这架爱情的天平失衡的是, 不仅爱情的表白是单向的, 而且爱的一方五体投地地拜倒在钟爱的男子脚下以取悦于他, 并从爱的痛苦和折磨中获得快乐。

狄金森诗歌呈现的典型配偶关系是男子的兴趣和情感注意中心, 女子绝对顺从于他, 遵从他的思想, 满足他的要求, 分享他的悲伤和快乐:

永远陪伴在他身边———/两人中较小的那个/他脑袋中的脑袋———/他血液中的血液———/现在———两个生命———一个存在———/永远品尝他的命运———/如果是悲伤———最大的那部分———/如果是欢乐———就收起我那一小块/为了爱人的心———/一辈子———相互认识———/我们无法了解的人———/不久以后———一种变化———/叫做天堂———/人们痴迷的邻居———/只是发现———那曾经迷惑我们的———/无法表达[1]

Forever at His side to walk———/The smaller of the two/Brain of His Brain———/Blood of His Blood———/Two lives———One Being———now———/Forever of His fate to taste———/If grief———the largest part———/If joy———to put my piece away/For that beloved Heart———/All life———to know each other———/Whom we can never learn———/And bye and bye———a Change———/CalledHeaven———/Raptneighborhoodsof men———/Just finding out———what puzzled us———/Without the lexicon[2]

(poem 246)

这首诗呼应着《圣经·创世纪》里下午从亚当肋骨创造出来时所说的一番话:“这是我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可以称她为女人, 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圣经》和狄金森的诗歌都表明女人是次要的, 是从属于她的另一半的———男人。不仅在个头而且在重要性上都要“较小”一些, 生理和精神上均归属于他, 她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正如人犯了原罪之后上帝对夏娃所说的:“你必恋慕你的丈夫, 你丈夫必管辖你。”[3]狄金森诗里大写的“他”揭示了男人的中心地位及对女人的绝对权威。她必须完全忠实于她的爱人, 头脑里和心上必须只装着“他”的兴趣,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及她的幸福, 她必须忽视自己的需要、思想、感情, “永远”取悦于他, 她只是融于他生命中的一个生命, 在他们的融合体中只有“他”的脑袋、血液、悲伤、欢乐。

这种要与他融合在一起的欲望在第279首诗里更直接地表达出来:“主人, 请将绳索绑在我的生命上/然后, 我就准备好出发了!”为了与他开始新的生活, 她愿意与她喜欢的东西和习惯的生活说再见, 她准备好去战斗和克服种种困难, 哪怕攀登陡峭的山崖或者乘风追逐汹涌的海浪, 能与他捆绑在一起她的快乐。与他一起生活是她全部的愿望, 她决心与他同舟共济, 与他一起冲向“审判” (For we must ride to the Judgment———) 。如果从传统宗教意义上理解第279首诗中的“审判” (Judgment) 一词, 诗歌的主题就可作另一种解读, 说话者所说的不只是今生, 还包括永生, 这样, 与他的生命绑缚在一起的愿望就要延伸到死后去天堂的时刻。无论哪种解读, 男女之间的浪漫关系仍然是主仆之间、偶像与崇拜者之间、一切与虚无之间的关系。

他就是她所想要和向往的一切, 是她拥有的全部, 因为当将他从她的心里抽去时, 就相当于毁灭她的生命, 因为他是维持她生命的“唯一的动脉”[1], “她自己”意味着是他, 从她身上拿掉他, 就像毁掉树的根, 将永恒从天堂抽除一样, 没有了他, 她也将没有了。

被夺走爱人的巨大痛苦将会“像海洋一样广阔———/在永恒和时间之间———/你的意识———和我之间———”[1]。痛苦的后果在三个纬度展开———空间、时间和心理上, 每一个纬度上都有无限性, 显示痛苦对说话者生活每一方面的冲击都很大, 延续时间长, 触及深度无法探测。

除了痛苦, 失去心爱的人还会感到深深的失落, 因为感觉自己的生命“本身太过卑微”[1], 她没有自己, 他是她全部的世界, 她死后没有崇拜和侍奉的对象, 唯一值得她做的是模仿他的形象直到达到完美的相像, 这种完全为了他的追求、对他崇拜式的爱甚至可以牺牲她对自己快乐的天性追求。

既然失去爱人的痛苦无法承受, 那她宁愿与所爱的人保持一道门的距离, 维持柏拉图式的爱情, 而不要与他结合在一起然后经历可能发生的无可挽回的变心或永久分离[1]。一对相爱的伴侣或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出于某种缘故, 他们可能逐渐疏远, 最终关系破裂。即使他们互相厮守、钟爱一生, 也可能会被死亡分离开来, 很少有夫妻能在同一时刻死去。此外, 她对他的爱将会变得如此压倒一切, 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最后甚至会遮蔽耶稣的光辉, 导致她坠入地狱, 而他一生都追随耶稣、侍奉上帝, 死后会去天堂, 这就意味着永久的分离[4]。对于相爱的人来说要解决这个两难的最好办法就是“要远远相望———/你在彼岸———我———在这边———/们户半启。”[1]这是一个绝对隔离的空间, 而且要令人绝望地隔离一辈子, 这种隔离连天堂都不能整合。

对于狄金森女性来说, 爱情就是生命。第368首诗中的“我”感觉很糟糕:“等在———没有他的———任何地方”, 疲倦, 孤单, “因为说不出的痛苦———几乎———要崩溃”。她的痛苦源自她所爱的人不在而感到空虚, 没有他, 她的生活就没有意义、难以忍受, 她宁愿小船载着他俩在大海中疯狂地颠簸, 也不要小船安全地着陆而不能与他一道分享。

狄金森女性完全顺从男性的愿望通常是被动的, 具有谦逊的美德。诗138赞美了粉红玫瑰的谦卑和温顺:美丽的玫瑰“腮帮上/有种泛着光晕的温顺”, 比一位伯爵或公爵的尊贵面容还要有风度, 高贵得足以“征服黄蜂”。玫瑰的魅力是多面的, 它漂亮的叶子是对天鹅绒般花瓣恰到好处的点缀, 刺与叶构成它的独特之处, 但温顺却是迷倒男性征服者最核心的气质。

狄金森女性说话者在伟岸的男性情人面前一般都感觉羞怯和卑微。在诗106首中拟人化的雏菊太阳意象, 雏菊有着许多女性的特征, 诸如“温柔”、“羞怯”、顺从和依赖性。她轻柔地紧跟太阳的步伐, 他休息睡觉时她就羞怯地坐在他脚边, 她需要太阳维持生命, 把这视为自然赋予她的命运, 尽管太阳对她一直很冷漠, 甚至显然有点恼火地看见她不经允许就这样做, 用严厉的口吻责备她道:“为何———你这个抢劫犯———会在这儿?”“抢劫犯”一词用来指被充满阳刚之气的太阳迷得神魂颠倒的女性雏菊, 她对他的爱的那份陶醉和执著之情似乎暗示她强行从他那里夺取爱并占有这份爱。可是爱是一个人的感觉, 如果自己不拥有这份爱, 又如何谈得上从别人那里夺来爱并占有它呢?因此, “抢劫犯”一词表面的荒唐逻辑只是用来强调雏菊对太阳的那份充满崇拜、百依百顺且十分执著的爱情。

狄金森诗歌中的女性在爱情中表现的另一种自我谦逊形式, 是通过自我施加的折磨表达爱情。诗277首呈现三个层次的囚禁意象, 说明一对爱人之间的巨大障碍及说话者要消除障碍的决心。说话人与心上人被持枪狱卒看守的地牢铁门隔离开, 这一监禁状态是用来比喻她受身体生理欲望及俗世欲望所局限。诗279首里, 女子通过刻意追求生理的束缚而不是自由表达爱情。她直接要求“我的主人”紧紧地“用绳索系住我的生命”, 这样她就能被带往属于她主人的世界, 独自与他分享全新的生活, 她心中的理想是一直和他捆绑在一起, 和他一道进天堂, 然后两人就可以骑上想象中的马飞速驰向“审判”日。

仅仅是监禁还不够折磨。狄金森的女性爱恋者要求残酷得多的身体折磨强化爱带来的剧痛。诗277首里说话人为了与心上人相聚, 必须对她的身心都造成严重的伤害才能放弃传统和社会捆绑她的物质生活俗世追求, 摆脱捆绑意味着经受非凡的身体肢解的痛苦, 她必须“冲破肉体的闸门”, 将“这肉身挫———掉”。从字面上而言, 将肉身撕开或一点点地将肉刮掉都是极野蛮的折磨, 其比喻意义是表明努力超越身体的欲望, 冲破强大的俗世生活的局限, 这个过程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是很痛苦的。这种对身体的痛苦折磨还有更厉害的:

被绑缚———我还能歌唱———/被夺去———曼陀林/我奏响真实的内在———/被杀死———我灵魂飞扬/赞美着天国———/我还是你的[1]。

Bind me———I still can sing———/Banish———my mandolin/Strikes true within———/Slay———and my Soul shall rise/Chanting to Paradise———/Still shine.[2] (poem 1005)

从“被绑缚”到“被夺去”到“被杀死”, 惩罚力度戏剧性地加重, 比起绑缚, 一个人被夺去必需的东西遭受的痛苦更重要, 如饥饿、干渴、寒冷、隔离、害怕、焦虑等, 当然, 失去生命是一个人所能面临的最大残酷。然而, 经过这些非凡的痛苦后, 这位女子竟毫不犹豫地向折磨她的爱人宣告她始终不渝的爱情:“我还是你的。”

在艾米莉的诗歌里, 只有通过自我否定的形式表现的爱情才足以强烈到满足缺失爱的女作家对爱的欲望[5]。在狄金森滞留尘世的五十多年岁月里, 成年后基本处于独居状态, 终身未婚。有关她的恋爱始终只是传说, 她的研究者和读者只能从她的书信和诗歌中寻找到有关她恋爱的“只言片语”。正因如此, 她的“恋爱”更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我们或许可以大胆地猜测, 狄金森的一生中或许有过一些好感与特别的邂逅甚至交往, 但她的“恋爱”或许更频繁、更本质地发生在她的诗歌中。她的诗歌甚至成为她的现实和宗教, 为她开拓了远超日常生活的精神空间。由于女诗人自我的选择和当时时代的限制, 狄金森的女性说话者对所爱的人无条件屈从, 在爱人面前表现得卑微、胆怯、害羞, 在表达爱情时显示出自我折磨的欲望。

这是一种自我谦逊, 狄金森用这种方式使她得以更有力地表达情感、体验更强烈的情欲。对于狄金森来说, 她通过想象这类自我谦避式的爱情为自己创造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她可以完全沉浸在情欲的海洋中。表面上, 她遵循清教传统赞美绝对忠诚于爱人或丈夫的女人们, 然而诗歌中的男性几乎总是缺位的, 这是一个纯粹由女诗人想象的世界, 在这里她们要追求这种自我贬低式的爱情带来的快乐。否定形式成就了狄金森作为女诗人的自我, 对于读者与狄金森及其诗歌沟通有重要意义。

摘要:艾米莉·狄金森 (1830-1886) 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勇士, 她的大胆创新和现代性诗歌风格赢得世界各地读者的青睐。狄金森“超前性”的最重要一方面, 在于狄金森对爱情、痛苦、死亡与其他类似主题的执著, 在于其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强烈自我否定。狄金森智慧的深度、思想的力量都以自我否定这一独特方式承载在她的诗歌中, 深入她的诗歌内部, 这是读者接近狄金森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爱情诗歌,自我否定

参考文献

[1]江枫, 译.艾米莉·狄金森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Johnson, Thomas h., ed.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M].London:Faber and Faber, 1970.

[3]Bennett, Fordyce R.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Bible in Emily Dickinson’s Poetry[M].Lanham, MD: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7.

[4]刘晓晖.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何为“伟大的爱情” 篇三

首先我们说:爱情,总之不过是人类中每一个独立个体寻找精神依附的事情。它简单,因为是自然的、健康的情愫;然而又“神圣”,因为爱情关系的建立便意味着共享的发生(而且奇怪:你必然为这共享而快乐)。但,自然的情愫、共生的关系,可以用来说明爱情的本质吗?换言之,这个描述能解释“伟大的爱情”(或是人们常言“真正的爱情”)吗?

——我说,不能。

这就仿佛形式逻辑不能代替事实逻辑一样:你说“上帝无处不在”,无论从概念的旨归还是语言的逻辑上讲无懈可击;可你既然这么描述,必须给我们说明这个前提的可靠性,就是所谓事实逻辑的成立——“上帝是存在的。”

好,如果你认同我刚才的话,我就要给出我的一个更明确的疑问:“真实爱情的发生,在什么状况下成立?它又如何是可能的?”

我们来看这首诗起首的一段:“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诗人用了四种主意象——“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和“险峰”,它们分别象征“我”在爱情中所摒弃的四种不同个体定位。

我认为:只要这一点人格不平等的缺陷存在,这爱情就是存在隐忧的,或者近乎可以说,是封建的、非人性的。

各位明眼的,你说是也不是?

反觀舒婷身后的“《今天》派”新诗潮运动,它的意义如此重大,全因部分召回了“五四”远去半个世纪后的精魂,于普遍的集体无意识依然盛行的封建中国再次大声疾呼个性解放、恋爱自由(难怪遭到普遍的质疑,所以聪明的诗人们给作品穿上了“朦胧”的外衣)。舒婷们走过20余年,我们试观当下的中国,恐怕这一理想仍未进入全民性的普遍实践。

我们再看下面的几句——“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我”的个性自由在“……都还不够”和“我必须是……”这两个决绝的表达中达到了极致。我们隐约感到:“我”寻找到的已然不像本来的“我”,或者说是在“本我”的确认中“我”已经悄悄转了方向,这次转向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应该是谁?”

这注意到了吗?“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和“你”在这个句子里是对等的,没有任何一方是卑微的奉献者,他们相互独立、彼此欣赏,然后“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就是说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了共生关系。最后我们“相互致意”,却“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言外之意:爱是排他的,这种排他并非强制的“法则”,而是说在真的爱情关系中,无人可以替代“你”给“我”带来的思想共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既是自然而然,又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种亲密的共生关系会取消彼此的个性吗?诗人显然也怕我们走入这个误区,马上给出她的回答——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这种理想的爱情关系中,“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两相辉映:“我”和“你”共同完成了我们爱情生活的创造,谁也不逊色。在这个生活前景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命运可以被“分担”和“共享”,无论艰辛与幸福都彼此相连。这些最后标志着“你”、“我”的爱情关系已经从“脉脉含情”走入了“心心相印”。我们现在可以和诗人一样自信地宣布——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进入我们的语境即:“我”之所以爱的是“你”,是因为在你身上发现了“我”理想中的那一种人格价值,“我”爱着你的“立场”和“信仰”。在这个意义上,“你”作为一个整体被“我”接受——恰如对母亲或祖国的爱,纵然“她”贫穷、愚昧,我们并不为此否定这爱,因为我们的家庭或者文化血统使然。

这就是舒婷眼中“伟大的爱情”。

这“爱情”使人忘我却不丧失自我。因为忘我,我们超越了视爱情如交易、视人格为财物的势利;因为不丧失自我,我们超越了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卑怯。

“我们”由平等而交流、在并进中共勉。——我想:哪怕这“爱情”始终无法摆脱苦难的阴影,哪怕它从未被祝福,但它既然获得了身份的确认,就足以傲视这个平庸的时代,并为“爱情”这一人类最后可以坚守的价值信仰唱一曲迷人的挽歌!

4.歌颂伟大祖国的诗歌 篇四

然而,我脑海中又浮现祖国经历过的一幕幕屈辱沉痛的画面——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祖国祖国签的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屈辱的鞭子,抽打着中华儿女的心;南京的一具具尸体尸体,像一块块石头,重重地堵住中华儿女的心头。在这危难的时刻,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解放人民,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支撑着这个民族的血肉与骨骼。到了建国初期,钱学森、华罗庚、等那么那么多的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投身祖国的怀抱,建设这个百废待兴的祖国。啊,祖国,我赞美你孕育出的中华儿女,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家卫国”。

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工农产业生产蒸蒸日上,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如今,人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这七十年来,中华儿女把大鼓擂到天亮,庆祝香港、澳门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祖国成功加入WTO;中华儿女把鲜花抛向上空,欢呼祖国成功发射神州系列的载人飞船,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华儿女用钢筋支撑起祖国的大厦,成功地建造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看长江三角洲的富饶,看珠江三角洲的繁华,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飞跃,祖国啊,叫我怎么不赞美你呢?

5.诗歌《平凡中的伟大》 篇五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大地,燕鸣莺啭,抬头眺望远处青翠的山峦,我想起了您,您就是那高山,因为您有高山一样巍峨的形象。独自漫步于小河边,那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哦,更像是您坚强的意志。无论刮风亦或是下雨,白杨树总保持挺拔的身躯。正像是您,您总是笑对生活,而俯视身边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

瓢泼的夏雨阵阵肆虐,条条道路泥泞坎坷,我跋涉于山路上,路旁风雨中飘摇的小草,虽然歪歪扭扭,但它仍不屈服。您就像它们一样默默无闻,奉献自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绿意。哦,那是怎样的一点绿呦,那样的绿,平凡而又伟大的绿。

秋风瑟瑟,落叶遍地,田野慢慢枯黄一片时,您正像是风中的落叶,飘落的瞬间,也要在空中不断地回旋,划出道道美丽的曲线。把精彩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您的人生让人感叹。

凛冽的寒风吹遍大地,雪花飘飘洒洒随风飞舞,远处的山峦,被冰雪覆盖,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那小河,也悄无声息了,河边的白杨树挂满了冰凌,可它仍然那样挺拔,冰雪呦压不倒它。走在山路上我一步一滑,路旁的小草早已不见了踪迹,只空余厚厚的雪。大树周围的落叶也已没了影踪,它们毅然化作春泥,守护着大树,悄然无息地蕴育着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您走过,经历过,您沉默过,高歌过,尽管岁月无情,侵蚀了您的脸庞,压弯了您的臂膀。可您的眼里炯炯有神,熠熠闪光。您的心里饱含激情,热情奔放。您的工作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到可以视而不见,但您又是如此的兢兢业业,敬业到事事力求做到最好。

一本破旧不堪的笔记本,一副颇具历史的老花镜,一个布满茶锈的茶壶,一个不起眼的茶杯,一张泛黄的照片„„桌子前,您伏案工作,身影既模糊又清晰,您有过曾经的辉煌,现在选择了平淡,您总说社会主义好啊!西安的变化大!“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在您所处的那个年代,想想都是奢望,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想象„„。那本笔记本,犹如珍宝一样,虽然辗转了好多地方,可您总舍不得扔掉,它里面记载了您眼里看到的变化,多么珍贵啊!沏一壶茶,卸下眼镜,您几声笑语温暖了我们的心房„„。清清嗓子,您吼起了秦腔,那浑厚的声音在屋子里飘荡,一字一句,字正腔圆。您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激情感染了我们,深情感染了我们„„

6.伟大爱情的诗歌 篇六

不过, 如果这个专业问题涉及到体育的话, 我很愿意冒一点儿“班门弄斧”的危险, 因为有句话不吐不快—伟大的事件需要伟大的地标。

一、“新体育”时代

在相隔半个世纪的美国和中国, 各有过一次“新体育”运动:美国是在20世纪初, 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

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美国的“新体育” (New Physical Education) 是社会化的, 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新体育”是行政化的, 基于新的治国方略。因此, 美国“新体育”的结果是学校体育, 尤其大学体育的高度发达, 中国“新体育”的形象是竞技体育成就和越来越精英化的“国家运动员①”。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两个国家的“新体育”时代, 都建设了大批标志性的体育场馆。

1909 年, 美国只有14 所大学建有体育馆, 十年后, 209 所大学有了体育馆;1904 年, 哈佛大学修建了一个有23 000 个座位的体育场, 十年后, 耶鲁大学也建起了自己的大体育场, 能容纳67 000 人—因为它的两端不开口而圈得像希腊和罗马的竞技场一样, 获得了“耶鲁碗”的称谓;1920 年, 美国所有体育场的总座位数不到100 万, 十年后, 座位数增至超过230万。[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一共有6座座席在10 000以上的体育场, 座席在2 400 以上的体育馆则一座也没有, 1951 年到1960 年十年间, 万人以上规模的体育场新建了22座, 2 400以上座席的“甲级体育馆”则新建了9座。[2]

在这个阶段, 中国“新体育”的主要标志性建筑, 是1955 年建成的北京体育馆、1959 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场、1961 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和1968 年建成的北京首都体育馆。其中, 北京体育馆的用途主要是保证国家队的训练, 带有基地性质, 还部分承担了国家的外事任务, 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的建设, 则分别是为了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第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第二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比赛, 因此两座体育馆的座席数量都超过了10 000, 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座席数量达到了60 000以上。[2]

所有这些地标式的体育场馆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除见证了许多体育事件之外, 还见证了从“乒乓外交”到“文革批判会”等很多其他的事件, 说它们是新中国历史的缩影或许有些言过其实, 但确实可将它们视作新中国历史事件的集散地—就像体育在中国承载的功能不仅是体育那样, 体育场馆在中国的意义也不仅是体育的。

在“新体育”的时代, 中国体育被高度政治化, 体育场馆经常成为政治集会的场所, 而美国的体育场馆则被用于体育竞赛本身。

从1920年到1930年, 美国建成了至少14 座80 000 人以上的体育场, 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仅有的12座100 000人以上体育场中的7座②, 所有这些“碗状”的大型体育场无一例外地成为美国一些著名橄榄球队的主场, 直到今天仍然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喜庆碗 (Fiesta Bowl) 、砂糖碗 (Sugar Bowl) 、玫瑰碗 (Rose Bowl) 和橘子碗 (Orange Bowl) 直至超级碗 (Super Bowl) 的盛宴。“碗里的国家节日”绝不仅仅是美国体育文化的代名词, 更是美国文化本身。

二、从体育场时代到体育馆时代

中、美两国各有一个为期大约二三十年的“新体育”时代, 20 世纪30年代之后, 由于经济萧条和战争的缘故, 美国告别了这个时代;20 世纪80年代之后, 由于改革开放和中国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 中国体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凭借合纵连横式的中国智慧, 北京巧妙地赢得了1990年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③, 之后就是新一波的建设热潮, 以远胜于“新体育”时代的速度和力量, 一共新建了20座体育场馆, 改扩建了13座体育场馆。

就满足亚运会比赛的需求而言, 这些场馆无疑是胜任的,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这些场馆几乎只是一次性地发挥了作用, 其中多数场馆不能满足十几年之后奥运会比赛的要求, 多数场馆在今天更适合作为社区体育馆予以使用而难以承接高水平比赛, 多数场馆的建设不具备未雨绸缪的眼光和经得起考验的审美趣向。

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规划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的时候, 有识之士建议设计一个有10 000以上座位的大型体育馆, 以备今后举办大球项目的比赛, 但该建议遭到否决, 结果只是建成了一个不到3 000座席的小型体育馆, 以至于到了今天, 它连举办学校自己的活动都吃力得捉襟见肘, 更不用说承接高水平比赛了。

在北京抠抠缩缩地建设完亚运会场馆之后, 美国开始了建设大型室内体育馆的跃进, 似乎在一夜间, 体育设施从体育场时代进入了体育馆时代—在美国的30座超过20 000座位的体育馆里, 一共有19座建于1990到1999年这十年间, 包括10座最大的体育馆中的7座②。

之所以会有大型室内体育馆的这一建设热潮,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职业体育的发达和体育市场的火爆, 那30座20 000座位的体育馆, 是19支NBA球队和15 支NHL球队的主场, 没有足够大的体育馆根本满足不了球迷的需求。

在所有北京亚运会场馆里, 唯一体现出建设者未雨绸缪远见的是一个“搭车项目”—首都体育馆速度滑冰训练馆。它是世界第三座、亚洲第一座室内的大道速滑馆, 是为了让中国速滑运动员能够进行全年全天候的训练而建设的—当时, 速度滑冰看起来是中国冬季运动项目里最接近世界水平的, 虽然它其实是最后一个拿到奥运会金牌的项目。

但这座极具远见的建筑, 在建成之后的主要使命, 先后是小商品市场和全民健身中心, 就是没有用于速度滑冰的训练和比赛。

敢于挥霍掉一座那么大的体育馆, 这当然算是一种中国特色, 而从这样的场馆建设得出来的经验教训, 则更具有中国特色。

三、套用行政级别的思维方式

有一个时期, 中国很多地方积极兴建了大量的体育设施, 看起来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例如仅江苏一省, 就建成了好几座室内的游泳跳水馆, 即使把世界上所有游泳和跳水的国际比赛全放在江苏办都不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于2009 年批准发布了解释权归国家体育总局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基本上是以划分行政级别的“九品中正制”的思维方式, 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该建设何种规模的体育场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 体育比赛被分成了四个级别: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足球世界杯赛为特级;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和国际单项比赛为甲级;地区性综合运动会和全国单项比赛为乙级;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为丙级。

其次,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 规定了场馆的建设规模。以体育场为例:200万以上人口可以建设40 000~30 000座位的, 100~200万人口可以建设30 000~20 000座位的, 20~100万人口可以建设20 000~10 000座位的, 20万以下人口则最多只能建设10 000~5 000座位的。此外还规定建设40 000以上座位的体育场要根据承办的赛事等级另行审批, 5 000座以下体育场按4 000 m2为上限。[3]

把比赛的级别和城市的级别做上述划分, 这种顶层设计确实想得很缜密, 但有个问题不能不说, 如果把这个标准套用到美国, 则有将近30 座座席数比中国国家体育场多的体育场和将近50座座席数比中国国家体育馆多的体育馆严重“超标”—这些体育场大多建在人口数量20万~50万的城市, 按照中国的规定最多只能有20 000座位;这些体育馆里举行的比赛, 主要是我们所说“地方性”的比赛, 按照中国的规定最多只能有3 000个座位, 而且还被特别注明“不含3 000”。

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体育场馆制定的“国标”, 初衷是避免铺张浪费, 杜绝好大喜功,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 在体育职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 不以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依据, 而以综合性运动会的需求为依据, 这种思维方式实在过时和迂腐了—首体速滑馆那样的浪费, 毕竟是极端的特例。

四、中国大型体育场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我查阅到的资料显示:中国能容纳40 000人以上的大型体育场, 包括建成的、在建的、筹建的, 一共有62 座;能容纳10 000 人以上的大型体育馆, 包括建成的、在建的、筹建的, 一共有43 座;美国60 000 人以上规模的体育场大约80座, 10 000人以上规模的体育馆大约150座②。

以上的对比使我推导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看到这个结论, 肯定有人批评—要考虑中国国情, 不能言必称欧美!

当然要考虑中国的国情, 而最重要的国情是—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 倍, 如果中国公众也像美国人那样热衷于观看体育比赛和表演, 则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体育场馆。

那么, 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坐上观众席吗?

如果仅仅是依靠我们前些年热衷的各种综合性运动会的话, 当然不行, 但随着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足球、篮球、冰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火爆, 中国肯定会需要更多的大型体育场馆。眼前就有一南、一北两个鲜明的例子:南边的是东莞, 16 000多个座位的东莞篮球中心建成后, 终于基本满足了球迷的需求;北边的是北京, 北京男篮的主场从6 000人规模的首钢体育馆“被迫”迁到了18 000 个座位的万事达中心, 因为球迷有把万事达中心坐满的需求。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 今后推动中国的体育场馆建设, 尤其是大型场馆建设的动力, 不再是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国际赛事, 而是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春天, 现在才刚刚到来;中国体育建筑的设计师们, 现在才刚开始有真正体育建筑意义上的用武之地。

五、冬季奥林匹克的地标

有这样一个事件终于变成了现实—北京和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件—但凡是伟大的事件, 都需要一个伟大的地标。

在北京冬奥会成为事实之后, 我反而最担心的是, “节俭办赛”的理念会限制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建筑家们的执行力—假如北京冬奥会不能留下几个“鸟巢”那样的历史坐标和城市地标的话, 那么所谓“奥林匹克遗产”就实在是太空洞、抽象了。

在我的想象中, 所有的设施最好都以运动员为中心, 而不再是以领导为中心, 都能有最周到的媒体服务;新建的速滑馆最好能成为速度滑冰的平原圣地, 就像高原上的麦迪奥冰场 (哈萨克斯坦) 、卡尔加里冰场 (加拿大) 和盐湖城冰场 (美国) 那样, 能在未来的每一年都让我们看到顶尖选手参加的高级别比赛;举办冰球比赛的万事达中心和国家体育馆, 最好永远都能举行冰球比赛, 就像美国那些同时属于NBA和NHL的体育馆一样;张家口的高山滑雪场, 最好能设计出最快、最酷、最美、最难的雪道, 让伟大的运动员在那里留下伟大的永恒……

要想实现这些个“最好”, 对于中国的设计师们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因为冬季项目的比赛场馆设计, 想必对他们来说像是从来没打开过的一本书, 并且会遇到从未合作过的国际团队。

我还准备对北京冬奥组委和场馆的设计师们提出一个建议。

我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办过一件执着到近乎迂腐的事情—以朝拜的心情去了几乎所有举办过冬奥会比赛的地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每个举办地留下的遗迹里, 都有一个火炬台和一个进行跳台滑雪比赛的大跳台。那些跳台里最不起眼的一个, 位于举行第一届冬奥会的法国夏蒙尼, 由于可以想见的原因, 那座木质跳台已经非常破旧了, 但当我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那里开出雪道练习滑行的时候, 我觉得那座跳台变得格外高大, 变得像是从历史穿越到现实的坐标。

所以我的建议是:冬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场地何必一定要放到张家口去, 就不能放在长城脚下的延庆吗?

那里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设计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当选手飞离跳台的瞬间, 他和他的观众体验的, 是飞跃长城之上、“巨龙”身边的感觉, 而那座注定将存留很长很长时间的大跳台, 则将永远成为与长城相伴相随的历史坐标和城市地标。

就像是一座穿越时空的烽火台……

摘要: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都建有一批地标式的体育场馆, 它们是现代体育文化起步的烙印、成长的烙印和转型的烙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 进入转型期的中国体育遇到的问题之一在于:是否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太多?是否还需要建设地标式的体育建筑?本文作者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所持的观点是:中国体育建筑的春天才刚刚到来, 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中国的体育主管部门对于体育场馆的认识与中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相比, 还是相当滞后、落伍的。在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背景下, 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将再次遇到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北京留下通向永恒的历史坐标和城市地标。

关键词:新体育体育场馆地标式建筑,冬奥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 (2008年)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2]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国体育年鉴 (1994-1995)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7.爱情无须伟大 篇七

李凯特是我的客户,一家日用品公司的品牌经理。他手下即将面市的卫生巾,是我的重点项目。我们因此厮守了一个月。

李凯特是个安全感十足的男人,作风很安全,长得更安全。他在上海房价飞涨之前,借钱买了套房子,时至今日,也算坐拥百万房产的中产阶级了。李凯特常常跟我说,有朝一日干得累了,就把房子一卖,回老家娶妻生子,过“三亩地一头牛”的生活。

我对他这个小富即安的想法深表惋惜。李凯特急了,说:“别当我是个没抱负的人。15年前,我想做刘德华。10年前,我想做李嘉诚。5年前,我想做我老板。现在,我只想做我自己。人所谓的成熟,就是看清自己的过程。”

我说:“那你认定自己是个不能留在上海的人了?”

李凯特以32岁高龄的姿态对我说:“孩子,你正处在五年前我的状态,拼死要扎根在虚荣堆里。我至少还为自己拼了套房子换老婆,你呢?”

这问题把我雷得不轻。晚上,我失眠了。按李凯特的思路思考,五年前,刚出大学校门的我,确实想做女版盖茨。十年前,迅速蹿红的小燕子是我的人生目标。以此类推:五年后的我,就是李凯特的今天——一个看破红尘,没有半点梦想的半老徐娘。OMG,我为了扎进虚荣堆儿,恋爱还没谈呢,就这么老了,这怎么行!

我躺在床上,用手机更新微博:“如果多看新《三国》能穿越的话,请那个喊主子爷的小兵带我回到24小时之前吧!”

老女人的思路

24小时之前多好。我还是那个满怀斗志,挎着A货勇挤公交车的姑娘,身上带着各种成功人士的奋斗经,激励自己要出人头地。听过李凯特的人生感言后,我没了精神。

第二天,是我和李凯特的大日子,我们要向他老板展示产品上市的宣传方案。我一脸寒霜地演示着PPT,李凯特坐在下面干着急。借着他老板接电话的机会,李凯特跑过来气急败坏地说:“你这是卖卫生巾呢,还是卖丧葬用品?”

我说:“你赔我五年的青春损失费。”李凯特大惊:“什么意思?我昨天梦游去你家了?”我白了他一眼:“你让我提前变成了老女人。”

他老板一边举着手机,一边插口说:“这个思路好,现在市场上我们的产品都是针对年轻女性,谁说老女人就不来大姨妈了?你俩回去再想想。”

我和李凯特面面相觑,全世界都没这么歪打正着的。

李凯特请我下馆子,为我排解愁闷。他一边给我倒梅子酒,一边劝我说:“你这个心态不对头啊,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嫁给一个有房子的男人,也算中产了。”

他那暧昧的语调让我眼皮直跳。我说:“李凯特,说话绕弯可不是你的风格。”李凯特端起酒杯说:“好,那我直说了。斗胆想和你谈个恋爱,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我一直以为李凯特是天下最安全的男人,没想到他也包藏祸心。我说:“你已经打击了我对事业的向往,能不能别再打击我的爱情了?我一直等着嫁给俞思远那样的呢。”

李凯特将酒一饮而尽,脸上带着吃定我的表情说:“等你饱受打击之后再来找我也行。”我冷冷地说:“你真当我没人爱啊?”

恋爱的匮乏症

我不是没有爱情后备选手,赵海洋就是一个。他是我闺密的同事,德国游回来的海龟。趙海洋万事OK,只是欠缺幽默感。他的裤子总是提到肚脐眼,领带和发型永远一丝不苟。我说:“海洋,下班了不用把领带扎得那么紧。”他说:“没事,我一点儿都不勒。”

为了打击李凯特的嚣张气焰,我迅速把赵海洋扶植成男友。我们每天打一个电话,三天吃一顿饭,七天看一场电影。李凯特称我们为周期性恋爱匮乏症的早期表现。我说:“你这是嫉妒。”

李凯特为了表示自己不嫉妒,送了两张CBA的内场票给我。他拿着客户派送的礼物借花献佛,所以我不用谢他。

周末,我兴致勃勃地带赵海洋去看“大鲨鱼”对“东北虎”。赵海洋在我的提示下,终于穿得平易近人了。可开赛的哨声刚刚响起,李凯特就捧着大桶爆米花现身了。他毫不客气地坐在我身边,抱怨:“这票是怎么派的,三张竟然连号!”

我瞪着他,哑口无言。男人无耻起来,还真不需要理由。

赵海洋在满场呐喊声中问我:“你朋友?介绍一下。”

我反问:“你要和他谈恋爱吗?”

赵海洋讪讪地转过头,为“大鲨鱼”加油。我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瞥李凯特。他得意洋洋地坐着,脸上挂着可恨的笑容,我情不自禁地夺过他手里的爆米花,扣在他头上。

“你为什么生气呢?”李凯特后来问了我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李凯特说:“那是因为你在乎我。”

说这话时,我们正坐在李凯特家的小书房里分析市场。我蜷在沙发里,不想说话。全场那么多男人,我却只留意他的笑容,这非常能说明问题。我很怕自己被他不幸言中。

那天,李凯特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能和赵海洋谈恋爱,为什么不能和我谈呢?”

是的,我不能,这一点我非常清楚。我已经25岁,如果注定不能成为华丽版的杜拉拉,至少也要一份看起来风光无限的爱情。把我和一个等着卖房娶妻的男人绑在一起,我怕自己迅速老化成家庭主妇。

我站起身,说:“李凯特,最近咱们不要见面了,策划的事儿线上聊吧。”

李凯特看着我,气定神闲:“我左右不了你的选择,但你也左右不了你的感情。据我所知,距离只能加深爱情的想念度。”

杜蕾斯VS卫生巾

出了门,我给赵海洋打电话,约他到家里吃饭。我准备了四菜一汤,还点了玫瑰味香熏增加情调。

赵海洋从进门起就有些坐立不安。不就是吃顿饭吗,干吗紧张成这样!我正准备安慰他几句,门铃响了。听到那一串心律不齐的声音,就知道是该死的李凯特。

李凯特提着一袋新包装的卫生巾,一脸深沉地说:“你是不是来那个了?我给你送点儿样品过来。”

我堵在门前,脸色铁青地说:“你可以走了。”他伸着鼻子闻了闻:“我还没吃饭呢,要不一起吃吧。”

“出门左转有大排档!”我奋力关上门,却被一只手拦住。是赵海洋,他腼腆地看着我说:“对不起,我觉得离开的应该是我。给你买卫生巾,我还做不到。”

然后,赵海洋说了一句从我认识他以来最有哲理的话。他说:“知道吗?一个男人为女人买杜蕾斯,那只是激情;为女人买卫生巾,才是爱你。”他从衣兜里掏出一盒杜蕾斯放在李凯特手上,一脸甘拜下风的表情。原来,让赵海洋坐立不安的关键在这儿,真是男不可貌相,心不可瓢量。

我看着赵海洋离去的背影,恶狠狠地说:“李凯特,你存心来搅局是吧?”李凯特一脸兴奋:“这哥们儿太有才了。这么好的广告词,我怎么没想出来呢?”

李凯特恬不知耻地享用了我做的大餐,还说:“我早就说了,人看清自己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不介意你兜这么大一个圈才找上我。”

也许他是对的吧。人都喜欢把自己想得特别伟大,对爱情也不例外。只有在兜兜转转之后才会发现,那个肯追你、肯等你、肯为你买卫生巾的男人,才是爱你的那一个。

我夹了只鸡腿放在李凯特碗里,说:“闭嘴吧,有得吃还那么话多!”

8.母爱是最伟大的诗歌范文 篇八

由此想想天下所有的母亲,哪一个又不是吧最无私的爱给了子女?

母亲从不想从子女那求任何回报,总是默默付出,而我们却认作理所当然。

母亲,是 一部看不完的书!

母爱,是一座翻不过的山!

母亲也曾骄傲矜持;

母亲也曾青春靓丽;

母亲也曾笑魇如花!

岁月的沧桑,印成了母亲脸上的皱纹;

生活的艰辛,压弯了母亲挺拔的身姿!

母亲曾经也有过美丽的梦想,母亲曾经也有过骄人的容颜,母亲曾经也有过少女的矜持。

然而,因为我们的降生,母亲,放弃了所有的所有!

母亲的身形因我们变得很臃肿;

母亲的性格因我们而渐渐世俗;

母亲的行为因我们而越来越迟缓!

母亲,正在一天天老去!

而我们又曾为母亲作过些什么呢?

炎炎夏日

我们可曾为母亲奉上一杯凉茶?

凛冽寒风,我们可曾为母亲端上温热的饭菜?

母亲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我们可曾说过一声谢谢?

我们可曾因我们的冷漠而感到羞愧?

母亲正在老去,除去工作、恋爱、应酬,我们真正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呀!

所以朋友

多抽一些时间陪陪你的母亲,哪怕只是磕磕家常,哪怕只是给母亲捶捶背。

甚至———你什么也可以不做,只是陪母亲看看电视,母亲也会满足,也会微笑!

9.伟大爱情的诗歌 篇九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后来成为举世瞩目的美国第一夫人的出生是仓促又卑微的。

南希的母亲是一名演员,父亲是汽车推销员。母亲伊迪丝在1921年7月6日生下南希时,父亲肯家斯·罗宾斯并未去医院看望母女俩。临产前,当伊迪丝挣扎着来到纽约城的医院时,甚至没有一个医生出面照料她。最后,她把一位正要去打高尔夫球的医生拦住了。为此医生十分恼火,大声抱怨说,这会耽误他去打高尔夫球。为了早点完事,这位医生用钳子硬是把婴儿从母体内往外拉,结果小南希带着右脸颊上的伤疤和一只肿得睁不开的眼睛来到了人间。

事隔几年后,小南希的脸上一直留着那道疤痕。许多年过去了,甚至在她当上了第一夫人之后,南希宣称,她至今还能看到那个疤痕,尽管其他人看不见。

南希降生后,伊迪丝和罗宾斯的婚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不久,他们便离了婚。

母亲伊迪丝原本在纽约剧坛当演员,生了南希后,她又重返舞台演戏了。但是,要带着孩子巡回演出实在太困难了。因此,南希在两岁时就被送到了住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姨妈家里。姨妈家的住宅非常小,只有一个带顶棚的小门廊可供她安睡。她独自一人,整日落寞寡欢。

1929年,母亲改嫁神经外科医生罗尔·戴维斯,一家人搬到芝加哥定居。南希与继父相处融洽。童年的遭遇使得南希渴望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她人生的最大愿望是——获得成功而美满的婚姻。后来美国《政治报》评价说,从南希的童年生活,怎么也看不出她未来能走进白宫。

南希中学在芝加哥拉丁语学校就读,1943年毕业于麻省的史密斯学院,主修英语文学及戏剧。

主动追爱:与最理想爱人入主白宫

从小,南希就在母亲的熏陶下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并成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电影演员。任职演员期间,南希结识了伊里莎白·泰勒、克拉克·盖博等许多业界的精英,但结识名人并未使她作为演员的知名度有所提升。

南希从未迷失过自己最大的志向:获得成功而美满的婚姻。她曾经半开玩笑地拿出一张亲自罗列的好莱坞最理想单身汉的名单给一位米高梅的同事看。名列榜首的就是电影演员工会主席罗纳德·里根;华纳电影公司的这个乙级演员,刚刚同简·怀曼离了婚。

南希曾向朋友多尔·沙里提出,她想认识里根,因此沙里的妻子米里亚姆于1949年秋天安排了一次小型晚会,邀请他们两人参加。里根在聚会上能言善辩,南希听得很专注。晚餐时,她坐在他的对面,不断地向他微笑表示赞同。她意识到,这正是她想嫁的理想男人。

她给电影演员工会打电话,暗示她愿意并要求参加理事会成员的竞选。可作为电影演员工会主席的里根却丝毫没有反应。因此,南希想出了另一招:以寻求帮助为名主动找上门去。

“1949年11月15目,我照例等在电话机旁,”南希回忆,“这一次电话终于响了,是罗尼(南希对里根的昵称)打来的。他问我是否有空同他共进晚餐。我回答说时间太仓促,不过我想我能去。他说这顿晚饭得早吃,因为他第二天一早要拍片。我告诉他这样最好,因为我明天一早也要拍片。当然,我并无此事。但是一个姑娘总要有一点架子。他是拄着拐杖来的,因为他在一次慈善棒球赛中摔断了腿。但是他总算未了,带我到拉鲁饭店吃了晚饭。这一顿愉快的晚餐让我很清楚,做他的妻子是我最渴望担当的角色。”时隔多年,南希仍愉快地回忆起与里根的初识,继而步入爱河……

1952年2月29目,南希与里根提出了结婚申请。4天后,他们结了婚。她身穿灰色毛料上衣,白领白袖口;戴着洁白的手套,一顶饰满白色小花的带纱巾的小帽子稳稳地戴在头上。罗纳德·里根开着那辆卡迪拉克敞篷车去接她,然后一起驶向位于圣费尔南多山谷的那座小布朗教堂,牧师主持了简短的结婚仪式。

两人的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在1978年的信中,里根这样阐释婚姻的定义:“结伴同行而一旦失去对方,我便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开心”、“要世上最动人的女人在每一日都增添妩媚”。南希自己也说:“直到遇到罗尼,我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1966年里根当选加州州长后,南希开始作为州长夫人参加社会活动。1981年随里根入主白宫成为第一夫人。在里根的总统任期内,南希曾连续被选为“全国最受敬仰的女性”。她不仅是一个妻子,更是里根事业上最好的帮手。

南希回忆,“在整整8年时间里,我都和总统在一起。如果不给我合适的机会,我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南希说,“所以,如果罗尼有什么事情问我,我会给他最好的建议。有时候即使他不问我,我也会这么做。”在里根从政生涯中,南希一直是他的帮手和顾问。但南希也因此遭受了诸多的非议,甚至有人提出:到底谁在控制白宫?

南希选择用公益事业回应种种质疑,她积极参与到反对青少年使用毒品的公益活动“选择说不”中。1985年,南希邀请了全球30个国家的第一夫人来到白宫,共同探讨毒品滥用问题。随后她成为了第一位受邀在联合国发言的美国第一夫人。

南希把里根当作生命支柱来依赖。里根也常常使她感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性。他从不在电话里拒绝同她交谈——即使他在开内阁会议。必须为南希接通电话,这是里根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在1981年初到华盛顿时,南希原以为自己对当第一夫人的种种要求和压力都很了解。但是,真正成为第一夫人的南希发现自己“对当第一夫人是无从准备的”。南希是一个理性的女人,她知道如何在适当的场合保持沉默,虽然她极为在意公众对她的切实看法。但是在批评与非议中,她依旧以第一夫人的优雅仪态坚定地站在了民众面前。

后来人们评价,南希作为第一夫人是称职的,正是因为有了她,里根婚后52年的生活极为规律与安逸。相守一生:最想扮演的角色是里根妻子

曾是白宫办公厅主任也是里根夫妇的好友迈克·迪弗在他撰写的书中,首次从全新的角度曝光了“前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鲜为人知的一面——她并非如美国公众印象中那般热衷政治,她最大的人生目标只不过是“拥有成功幸福的婚姻”:她没有多少野心,里根也并非如常人所说的那样在她的鞭策之下才踏上仕途……

迪弗说:“在里根毕生的政治生涯中,南希从没有给里根施加压力,督促他做这做那,恰恰相反,南希是里根的‘刹车’,时刻提醒里根做事要谨慎。每当需要做重大决定时,南希总是说:‘再多考虑一分钟吧,等你对这事有把握时再下结论不迟。’”

1994年11月5目,里根以书信的形式向美国民众公布了自己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消息。但他患病后仍然保持着给南希写信的习惯,直到病重为止。对南希来说,里根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让她幸福。里根患病的初期,尽管说话已经十分吃力,但他还能时常出去走走。

有一次,里根在保镖的陪同下散步回来,他在一个院门紧锁的宅子前停了下来,试图推开那个紧锁的门,保镖以为他认错了家门,就轻轻拉着他的手说:“总统先生,这不是我们的家。”里根的回答让他吃惊,也让南希幸福得流泪,他十分费力地说:“我知道……我只想给我的爱人摘朵玫瑰。”

里根和南希的第51个结婚纪念目,里根已经病重,南希没能收到以往每个结婚纪念日里根都会给她写的信,那一次,南希才真正感到孤独。她说:“我们曾度过一段不平凡的生活,但病情逆转之后便变得令人难以招架,有太多的回忆无法和他共享,这实在很难让人接受。当事情降临的时候,你只能独自去面对它,每天情况都有所不同,你起床,一步接着一步走,然后继续前进去爱,只要去爱就好。”

患病后的第10年,也就是2004年,里根去世,享年93岁。南希陪伴着她心爱的罗尼走完了最后的日子。女儿帕蒂描述说,父亲弥留之际,却突然睁开了眼睛,盯着南希,“眼睛不是混浊或茫然,而是清澈湛蓝,满怀爱意。”南希坚信,在那一刻,里根认出了她,这最后的凝视,是里根走前送给她的“最好的礼物”。

现在,这对相爱52年的伉俪终于在天堂再次见面……南希终于又可以继续扮演她最想扮演的角色——里根的妻子了。

编辑/刘洋

上一篇:的教育名言警句下一篇:高中国际青年节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