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工作计划(共8篇)
1.毕业生工作计划 篇一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的工作。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我要努力工作和认真生活。在此,我拟定了个人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迅速进步。
一、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
1、首先,逐步了解现有学员情况,以生招生,寻找有潜力开发的生源,与他们保持经常性联系。
2、其次,去学校发传单、调查表,搜集资源的联系方式,筛选出意向学生,然后通过预约来参加我们的试听课。
3、再次,以招生、宣传为主。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在各分类信息、博客、论坛、贴吧、微博等去发帖宣传开发市场。
二、继续学习。学习,目前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专业知识、综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同事和领导给与我支持。
1.咨询方面,继续熟悉来电咨询和当面咨询的流程,热情大方自信;学习思科、红帽、物联网、云计算等计算机网络有关的资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慢慢的去琢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思路。
2.毕业生工作计划 篇二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和增幅达到了历史新高,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近660万,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步维艰。但同时也看到,在这样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学生党员的就业情况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他们以高尚的思想觉悟和优秀的学习成绩,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也获得了比普通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分析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党员毕业生在就业率、就业层次就业质量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党员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大企业就业以及考研、考公务员的比例都相对较高。这就给学校党建和就业工作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1 发挥高校毕业生党员优势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日益显现,就业工作仅靠学校就业部门、系部老师、辅导员作为是远远不够的。毕业生党员作为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走向社会后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其就业状况对整个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
1.1 毕业生党员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党员来说,从入学以来,他们就在学习、工作、素质提高等各方面付出了比普通同学更多的努力,他们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努力成果用于实践、回报于社会、报效于国家。
1.2 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的需要
毕业生党员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榜样作用、工作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在就业中,只有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提升其就业层次、就业质量,并积极鼓励其服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进而改善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中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的现状,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3 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输送给社会的“产品”是否被社会广泛认可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而生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没有学生就谈不上发展。目前,许多省份已经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纳为审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依据之一,并将之与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挂钩,对于就业率偏低的高校,将相应扣减其招生计划。毕业生党员就业质量的好坏、工作层次的高低以及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的好坏,都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评价,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工作,对普通毕业生的就业具有较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2 毕业生党员的优势
2.1 综合素质过硬,用人单位认同
大学生党员经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培养和严格考察,他们作为党内的新生力量和大学生中的骨干,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中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综合素质过硬,综合素质正是影响就业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把是否为党员作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甚至把党员作为必要的录用条件之一。从就业统计工作结果来看,学生党员都能够较早的落实就业单位,在后续的用人单位反馈工作中,学生党员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快脱颖而出,除了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之外已经逐渐成为各战线的骨干力量。
2.2 工作经验丰富,就业倾向积极
大学生党员一般都在学校各级社团、学生会,班集体中担任一定职务,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管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因此,他们在社会适应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强于一般同学。学生党员推荐的比例较高,录取机会也大。
2.3 感恩之情深厚,就业反馈持久
学生党员的特殊培养,增进了党员对学校的感恩之情。有的党员毕业生事业小有成就以后,主动与母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吸收尽可能多的母校毕业生去自己单位就业。有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扎实的专业基础、端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谦虚谨慎、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等,为母校赢得了一个好口碑,使得用人单位愿意继续接收母校的学生。
3 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在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对青年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职业生涯意识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及创业创新能力培养,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1)通过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自我分析、自我潜能的开发,还可以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还可以培养学生实现计划的技能和素养。因此,在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3.2 建立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3.2.1 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库
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库有利于随时统计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基本情况以及就业率、就业层次等,为学校党建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准确的推荐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高推荐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就业率。
3.2.2 调动毕业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毕业生党员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浓厚,他们愿意也更有能力、有时间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教师要调动毕业生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与他们沟通交流,鼓励其深入普通同学之中,帮助同学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从而提升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
3.2.3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老师开展学生工作的好帮手。毕业生党员的生活更贴近同学,教师可以发挥党员的群众连带作用,让毕业生党员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就业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3.3 将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系统化、制度化
学校组织部门和就业指导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全面推动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结合和开展,以毕业生党建为组织基础,根据毕业生党员的特点,建立党员就业促进小组,并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对毕业生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建立党员就业档案,加强对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毕业生党员促进就业的长效、可持续的机制,以先进党员就业研讨会、优秀党员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培训、参观、交流等形式对学生党员干部进行综合素质培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职业提前体验和认知。针对就业,学校就业和党建部门可以积极邀请校内外职业咨询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优秀校友为毕业生进行应聘、求职等就业指导讲座,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技巧的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应聘的各方面准备,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摘要:当前,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而大学生就业更是关系到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事。党员大学生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其就业工作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如何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高校整体就业等几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毕业生党员,优势,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齐卫平.高校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2]郝利鹏.浅谈新时期高校党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文教资料,2008,(01).
[3]胡文淑.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01).
3.毕业生工作计划 篇三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构建全员参与就业的长效机制,保持就业工作高效运转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检验标准,视就业工作为办学生命线,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成立相应的就业工作小组,按规定配备就业专干和就业辅导员,为全力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每年都要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门会议,院党委书记、院长同时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全校上下和各职能部门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大局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学校还实施“就业运行与绩效挂钩”新机制,也就是“三级联动责任制”和“三方面挂钩奖惩制”。“三级联动责任制”即学校领导分包学院、院(系)领导分包毕业班级、教师分包毕业生,做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指标,有效地推动就业工作高效运转;“三方面挂钩奖惩制”即就业考评与目标管理挂钩、与院(系)工作经费挂钩、与院(系)招生计划挂钩,使学校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就业密切联系,从而保证就业工作健康发展。2008年,全校共有6个学院受到奖励并增加招生计划,同时也有3个学院的4个专业缩减了招生计划。
二、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紧紧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一主题,探索并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开展“三个阶段”的就业训练和“三个层面”的就业教育。
“三个阶段”的就业训练分别是:第一阶段,低年级学生有目标——开展职业规划训练。在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全员职业意识训练和职业规划设计训练。第二阶段,三年级学生有技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学生自己规划的职业目标,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开发的40个岗位培训班或者社会上组织的职业资格培训班,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岗位技能,实现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技能的良性对接,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一做法被《中国教育报》评价为“给大学毕业生一把就业的‘金钥匙”。第三阶段,四年级学生有求职经验——开展就业技巧训练。在求职策略、面试技巧、简历撰写、单位及岗位识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训练,使学生获得求职的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聘成功率。“三阶段职业训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了职业目标、职业技能和求职经验,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职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大三学生岳川涵在“赢在大学”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中,因职业规划好、职业技能强、职业素养高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十佳职业规划之星”,并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三个层面”的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就业理念教育。面对新形势,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把实现人生价值与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学校2009届毕业生中有522人考取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255人报名参军,121人考取“村官”,16人参加国家“三支一扶”计划,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二是创业教育。学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大学生创业的队伍中去,充分利用国家促进创业的优惠政策勇敢地自主创业。通过举办创业报告会、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班等,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树立敢于创业的信心和雄心。学校在南阳市光电园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组建的创业团队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三是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学校加强对学生开展责任心、事业心、自信心、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等职业素养教育,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实施“持证上岗”,确保就业工作扎实开展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学校不仅设立了就业与指导服务中心(正处级),将其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还建立了3支就业服务队伍:专兼职教师队伍、就业管理队伍和学生就业信息员队伍。专兼职教师队伍方面,学校成立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配备2名专任教师、6名兼职教师,主要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就业管理队伍方面,各学院均成立就业服务办公室,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为办公室成员。学生就业信息员队伍方面,一大批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就业信息员,负责及时将招聘信息通知到每一个毕业生。数量充足的专、兼职就业指导和服务队伍为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为加强就业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校还通过三种途径来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一是“请进来”培训。学校积极争取国家就业技术权威机构——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的技术支持,在校内开办“《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班”,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派出国内著名就业专家为培训班授课、训练,经过学习、考试,学校36名参训教师获得《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就业队伍“持证上岗”。二是“走出去”学习。根据需要,学校及时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和省里组织的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把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教学中。三是到企业体验。学校每年都分批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参加校企对接研讨会,或到企业人力资源部考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就业教育的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以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引领,以职业指导师为骨干的就业指导教学、研究团队。两年来,就业科研团队完成省社会规划项目1项,发表与就业相关的论文12篇,编写教材10部,撰写专著1部,这些科研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就业服务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就业市场建设,畅通人才输出主渠道
1.全力开拓就业市场,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大平台
学校制订了市场开拓计划,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分管校领导亲自带队考察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需求情况,洽谈供求合作,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学校已建立大型跨专业就业基地10个、专业实习就业基地60个,还与600多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用人合作关系。每年可以通过学校就业平台直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4.6万个,是毕业生人数的10多倍。
2.抓好各类考前辅导工作
学校组织考研辅导班、专升本考试辅导班、特岗教师招考辅导班、“村官”招考辅导班、公务员招考辅导班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强化重点。每年通过考试实现就业(升学)的毕业生都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1 / 3以上。
3.注重就业困难毕业生和女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学校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帮扶,学校工会动员女教职工对困难女大学生实施心理、经济、就业等多方面的“一对一”帮扶,解决了400多名困难毕业生的学业和就业问题。
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注重做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积极开展就业调查,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社会需求设立具有前瞻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和专业,优化文、理、工、经济、管理、艺术、农业和教育等学科的结构,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和活力。学校还以就业为导向每年更新2~3个专业,努力为经济社会服务,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根据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不断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技能课学时比例,调整实习时间,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方便。
加大学校的配套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验实习实训设施建设,提升学生的能力。学校实施了“卧龙学者计划”,努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高质量的教育促高质量的就业。
六、坚持服务宗旨,加强就业硬件建设,满足现代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需要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学业就业并重”的服务宗旨,不断加大就业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把就业经费划拨到院(系),健全两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就业服务网络,打造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学校建立实时就业招聘服务大厅,免费向用人单位和学生开放。就业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学生办理派遣、咨询、应聘等提供方便。学校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招聘服务,实时提供招聘和应聘服务,提高就业效率,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
(作者系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
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 篇四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
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 为了确保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有序、扎实、高效进行,结合本人情况,制订如下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恳请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教。 1、摸底调查 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毕业生的情况,诸如家庭成员情况、亲友情况、阅读情况、读书笔记、兴趣爱好等等,力争做到对毕业生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以后有针对性指导论文提供基础信息。 2、论文写作常识介绍 让同学们从图书馆借阅《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之类的秘籍宝典阅读,使他们对学术论文写作有个大致的认识。 3、初步训练 让同学们结合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或学习的课程,写一些《读书一得》或《学习一得》之类的千字文,鼓励他们随时随地随手记下思维中的火花。对论文规范问题先不做严格要求。可每月一篇,力争做到面批面改。 4、选题 由学生根据学院提供的论文题目或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题目,也可由老师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供学生确定写作题目时参考。然后由学生搜集资料,并规定资料不搜集到一定程度不得写作。杜绝点滴资料就开始写作的情况出现。 未尽事宜,以后补充。
5.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五
20XX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人社部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完成20XX届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确保就业率在98%以上。
2、开展20XX届毕业生就业预订工作。年内预订率达到80%以上。实现就业质量和毕业生满意度双提高。
3、争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4、扩大省内外就业基地。争取再签订10个以上就业及实习实训基地。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组织一次全院学生参与网上职业测评活动,并与院团委联合举办院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2、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一是开好就业指导课,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就业择业创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邀请企业界和毕业生成才典型来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举办2场报告会;三是发挥“安徽就业联盟”的作用,利用覆盖全国高校的校园课程点播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业辅导等一系列培训,满足大学生集体收看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四是加强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指导,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择业,同时加大对学院大学生创业协会的指导的力度,发挥大学生创业协会在自主创业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3、加强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指导学生填写自荐材料,并进行检查、评比;计划组织“三分钟自我介绍演讲比赛”、“模拟招聘”等一系列活动,加强求职技巧的培养;组织学生到六安、合肥、芜湖等地人才市场观摩、参与人才招聘,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市场需求。
4、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与服务,直接听取和解答“双困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需求与疑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5、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有计划地组织职业指导人员外出学习培训,逐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
(二)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1、大力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推荐网络。立足省内市场,以“长江三角洲”为重点,组织人员开展毕业生推荐、就业市场建设与调研工作,努力构建稳定的覆盖全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
2、加强网络就业市场建设力度。以“安徽就业联盟”为主阵地,加强网络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在“安徽就业联盟”网站上发布学生个人、学院毕业生资源信息,开辟网上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3、加强对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引导,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4、充分调动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通过校友会、同学会等渠道,充分挖掘往届毕业生资源信息,利用他们的工作关系和人脉资源,进一步扩大就业网络。
5、切实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发订单式培养单位。力争在20XX年创建10个以上就业及实习实训基地,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6.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能力透析 篇六
一社会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近年来, 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呈现新的变化: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 又要求毕业生具有与会计岗位相关的综合能力。概括来说, 就是要求会计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
(一) 专业能力需求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会计人员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会计专业能力属于会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工作能力。近年来, 社会单位在选聘会计毕业生时非常重视对会计专业能力的考察, 由以往的片面重视学历, 向不唯学历, 更重视实际能力与工作经验转变。社会单位一般设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等四类会计工作岗位, 涉及的会计工作内容大致包括总账、报表、成本核算、工资核算、纳税核算、往来结算、库存核算、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出纳、审计、内控等方面。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需求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账务处理能力
账务处理能力是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专业工作能力的核心要求。账务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会计报表进行科学登记和处理的能力。具体包括 (1) 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者汇总原始凭证, 编制记账凭证 (包括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三类) ; (3) 根据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特种日记账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 (4) 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有关的明细分类账; (5)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 将特种日记账的余额以及各种明细账的余额合计数, 分别与总账中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 (7) 根据经核对无误的总账和有关明细账的记录, 编制会计报表。
2成本核算能力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按要求进行归集和分配, 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过程。也就是把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 发生的费用、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以及一切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支出归集后, 分配到各个产品成本里面去。
近年来, 企业在选聘会计毕业生时加强了对应聘人员成本核算能力的考察,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面试素材和会计核算资料, 重点考察毕业生在单位成本核算方面所掌握的方法、程序与技巧。另外, 出于应对激烈成本竞争和降低经营成本的需要, 一些企业在招聘会计毕业生时, 还要求考察应聘人员在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方面的方法和能力, 拓展了对成本核算能力的考察范畴, 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与时俱进。
3纳税核算及筹划能力
对会计毕业生来说, 纳税核算及筹划能力是当前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最为看重的技能之一。企业普遍要求会计毕业生首先熟知企业纳税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流程, 能够从事依法计税、缴税业务;其次是要求会计毕业生同时具有纳税筹划能力。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涉及财务决策、会计核算、投融资、生产经营、法律法规与政策等多个方面, 根据原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 纳税筹划又可分为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转嫁筹划三种形式。良好的知识储备是开展有效纳税筹划工作的基础, 要求会计毕业生熟知国家税法与政策, 能够在企业现有生产经营条件的基础上,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 依法筹划企业应缴税收, 帮助企业合法、合理避税和节税, 减轻企业税负, 降低企业税费成本, 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会计电算化能力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的常备工具, 办公自动化与无纸化办公已是大势所趋, 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 也是会计工作革新的必由之路。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 会计工作从手工操作过渡到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 提升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减少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 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的集成与分析, 为企业科学开展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 近年来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日益重视, 以致会计电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选聘会计毕业生时的必查项目。
具体来说, 社会单位具体关注如下会计电算化能力:一是对支持会计工作的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 譬如Word、Excel、Power Point等;二是与财务会计业务工作相关的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 也就是利用财务软件进行相关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三是按照企业财务工作的需要, 自主开发编制实用财务会计软件, 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化水平的能力。
5涉外会计业务能力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 外商对华投资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均大幅增加, 涉外企业日益增多, 其对涉外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迅猛增长。据统计, 在调查的36家外资企业中, 有22家企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 (包含交易凭证、结算单据和会计帐表等) , 有7家企业预期3年内将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 还有1家企业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除了要求熟练掌握中文背景下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外, 涉外企业对会计毕业生业务能力的需求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读、写能力;二是能够熟练处理外文背景下的会计业务;三是能够熟练操作运用外文背景的财务会计软件。
6财务分析与写作能力
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早已大大超越了传统账房先生的范畴, 企业更大程度上把会计人员视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 要求会计人员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 掌握企业的成本费28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1
用状况, 并能够以财务管理的视角,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状况进行深度分析, 发现企业运营的不足, 提出改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费用的建议, 直至撰写形成各种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由此看来, 会计毕业生仅仅掌握如何处理会计业务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重视财务分析以及写作财务会计报告能力的培养锻炼。
(二) 综合能力需求
要求毕业生一专多能, 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也是近年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会计毕业生能力需求的重要特征之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多种知识, 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 企业要求毕业生不仅仅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 还应广泛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其它理论知识, 包括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价格管理、投资管理、金融保险、财经写作等方面, 并且能够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为企业排忧解难。譬如一家在深圳从事塑胶玩具生产经营的公司, 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毕业生具有“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并提出经营建议的能力”。经了解发现, 这家公司实行的是产品线事业部制, 各产品线生产型号、生产量的大小完全由其经营利润来决定, 因此, 公司实行的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公司的CEO要求财务会计人员每月、每季度撰写经营分析报告, 分析每个型号产品的盈利水平, 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生产建议。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该公司要求会计毕业生除了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外, 还需要掌握塑胶产品生产知识, 熟知塑胶玩具的市场行情以及行业环境, 同时具备较强的经营分析能力和分析报告写作能力。曾有某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 会计人员既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专才, 同时又是企业的通才, 从上述案例出发, 我们不难理解这位财务总监所持观点的涵义。
2具备处理和协调相关岗位业务关系的能力
企业是社会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 企业内部每一个岗位也是企业运作链条上的一个节点, 而每一个节点的效率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率。实践证明, 团队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而如何保持企业内部各岗位间的协调并进, 是形成团队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 毕业生的工作协调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具体来说, 就是要求会计毕业生能够妥善处理会计岗位与其它岗位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 善于化解与相关岗位间的工作矛盾, 理顺业务往来关系, 增进岗位人员间的团结, 形成工作合力。实践证明, 会计毕业生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由于, 在实际工作中, 财会岗位一般肩负着引领企业人员实施降本增效的职责, 财会人员眼中时刻盯着企业的各种费用、运营成本和利润, 并对企业费用、成本实施的严格控制, 以致财会岗位很容易与其它业务岗位在费用支付和成本控制方面产生矛盾。当矛盾和误解生成后, 如果财会人员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协调和化解, 势必会影响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削弱企业的竞争合力。
3具备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当今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大爆炸时代, 知识的及时更新, 无论是对企业创新还是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是企业对所有类别毕业生的总体要求, 但对会计毕业生来说有着自身更高的要求。
其一, 会计工作是一项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紧密相关的工种, 国家税法、税率变更, 会计准则更新, 乃至企业内控制度的修订, 都会给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学习和跟进;其二, 会计工作需要借助其它工具, 譬如计算机软件 (财务软件、税控系统、ERP、平衡计分卡等) , 这些工具的更新换代比较快,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能够及时跟进学习和调整;其三, 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员工, 能够自我开展学习, 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为企业节省一笔可观的培训费用, 这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差距
与当今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 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尤显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实际动手能力偏弱
调查发现, 会计本科毕业生已经普遍掌握较为全面的会计理论知识, 知识面比较广, 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 许多毕业生还考取持有会计上岗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多种相关资格证书。可是,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 尽管会计本科毕业生已经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 但其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却普遍偏弱, 主要体现为会计账务处理能力、会计工作应变能力、会计业务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 进入岗位后, 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承担和处理会计业务。这在总体上反映出会计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脱节, 难以适应社会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现今的会计本科毕业生, 曾经有一位在深圳某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如此评价:应聘回答问题时滔滔不绝, 理论满天飞, 而实际工作时难辨东西, 束手无策, 活脱一个书呆子。也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远不及高职和中职毕业生。上述专业人士的种种评价, 突出反映了当前会计本科毕业生具有理论知识有余而实际能力不足的特点。
(二) 综合能力偏低
会计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种。以成本费用为纽带, 会计岗位需要与其它相关岗位发生密切的业务往来, 因而, 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能够妥善处理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其它工作。而事实表明, 会计本科毕业生所缺乏的正是这种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 无论是处理与会计关联的其它业务, 还是工作岗位间的协调, 或是自身素质的提升, 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这与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专多能的总体要求差距较大。
(三) 纳税核算及合理避税能力缺乏
依法纳税是全体企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但同时, 纳税额度又是企业与征税机关博弈的结果。当前我国企业的总体税负普遍较重, 在依法缴税的前提下, 进行合理的纳税核算, 合理合法避税, 降低企业税负水平, 增加企业的税后净利润, 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 企业普遍认为, 合理进行纳税核算以及帮助企业合法避税的能力是会计专业学生最应当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 据企业反映, 会计本科毕业生最缺乏的正是这种能力。企业普遍认为, 会计本科毕业生对纳税核算以及合理避税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 基本上难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合法避税, 降低税负。
(四) 财务分析与撰写财务报告能力不足
能够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 提出相应的财会专业意见, 并撰写有深度的财务会计报告, 是企业对会计毕业生的主要期望之一。但是,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 会计本科毕业生普遍未具备这种能力。主要问题有:1财务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不够科学, 未能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深入剖析, 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成本费用问题视而不见, 或者见而不察, 所形成的财会意见及建议亦较为肤浅, 实用性较差;2无法撰写出有深度的财务会计分析报告, 对企业管理决策缺乏有效支持。
(五) 成本费用总体统筹能力偏低
现代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基石, 在成本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 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职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 对企业来说, 财务会计人员早已不是单纯的算算账、做做报表的账房先生, 已成为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能够站在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 了解掌握企业的运营成本及费用状况, 具备对成本费用进行总体统筹的能力。可是, 调查发现, 会计本科毕业生到岗后, 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总体统筹能力。毕业生们的关注点往往放在个别成本费用上, 而对成本费用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成本费用发生的合理性缺乏科学的认识, 也就无法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总体上的合理统筹。
由上述分析可知, 近年来, 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 总体上要求毕业生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但是, 对比社会的需求, 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高校切实改进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重点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升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小平, 马元驹.初级会计学模拟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于富生.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7.就业计划给予约旦新毕业生希望 篇七
Like many other young students of his age in Jordan, Yousef El Mughrabi, 23, was full of dreams and plans for his future. Living in Ma’an, a southern Jordanian governorate where one in four people live in poverty and one in five is unemployed, Yousef’s dream was a simple one: securing a respectable job that could open the door for a better tomorrow for himself and his family.
But unfortunately, also like many Jordanian youth, he was unemployed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in 2010. Although he graduated with good grades, he was not equipped with the required skills for the job market.
He felt let down and battled with overwhelming feelings of frustration and depression.
“My certificate was not enough to allow me make it to the labour market,” he says. “People were telling me jokingly that graduates have three options after university: to exit Jordan by land, air or sea. But I do not want to leave.”
Determined to stay in Jordan with his family and to find a good job, he searched for job opportunities. When he learned of a UNDP-supported training programme for recent graduates seeking employment, he was the first to apply, and was accepted.
The training programme i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unemployed young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26,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llege graduates, high school graduates an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fter participants take courses ranging from how to pass a job interview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CV to time management skills and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the programme places them in internship programm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making them significantly more employable.
The programme is part of a larger UNDP initiative launched in April 2012 dedicated to finding employment for young people living in Arab countries going through a transitional period, where high rates of youth unemployment are a serious and ongoing issue.
In Jordan, UNDP is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Ministry of Labour, the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Higher Council for Youth in bringing the training programme to three underserved and poor governorates in Jordan: Ma’an, Mafraq in the north-east and Madaba in central Jordan. Financial support comes from the Government of Jordan.
To date, it has provided training and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to 75 interns, 25 coming from each governorate. Interns include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graduates, as well as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y are placed in both private and state companies. Another 65 interns are finishing up their training; so far, one third of interns have received permanent job offers.
Yousef excelled distinguished himself as an outstanding public relations intern for Tourism in Ma’an, where he now serves as the Deputy Director.
"You could never imagine how much difference the training and internship made in my life,” Yousef says enthusiastically. “They finally unlocked the door to employment.”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下的一项就业计划旨在帮助约旦18-26岁间尚未就业的年轻人,特别针对大学、高中毕业生以及残疾人,通过参加包括提高面试能力、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以及参与相关实习,来提升就业竞争力以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该计划在青年失业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为毕业生提供了角色转型及能力提升的机会。
8.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篇八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xx届毕业生共有2523名,其中,陶瓷学院292人、数字艺术系359人、环境艺术系393人、服装工程系332人、机电工程系387人、电子信息系338人、经济管理系422人。
二、工作目标
本年度就业工作主要围绕“智慧就业”的工作目标,通过引进新版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及手机版就业APP软件,提高就业指导推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就业指导服务月”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及招聘活动,切实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开创我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局面。
实现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20xx年9月1日)达90%以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截止20xx年12月31日)达98%以上,就业满意度在90%以上,确保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及满意度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工作安排
(一)引进江苏省招就中心开发的新版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提升我院就业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智慧就业”。
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以进行招聘会展位预定、宣讲会申请、招聘公告、职位发布、应聘学生信息查询等操作;大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职位推荐、招聘会、宣讲会等信息,轻松享受咨询预约、讲座预约、职业测试、职业辅导等服务;高校则可以通过全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二)以“就业指导服务月”为主要指导活动方式,院系联动,合理安排,抓好各项就业创业指导活动的落实,确保就业创业指导的有效性。
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程安排,学院计划在20xx年10月-12月开展20xx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月”活动,本次活动由学工处组织,各系制定分系“就业指导服务月方案”,安排专人负责,并将方案报学工处备案。
针对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模糊、职业取向不明、择业手段单一、缺乏市场和竞争意识的问题,学院将邀请人社部门领导、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及专家以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通过职业常识、就业准备、择业技巧、创业指导和市场体验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组织参加各种招聘会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就业实践。
以申报大学生创业园项目为抓手,组织举办各种创业指导活动,选派有创业技能及经验的专业教师、创业指导专家组成创业指导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指导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努力探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就业创业指导新路子。
各系全面组织就业准备、就业派遣及各项毕业流程操作的培训与指导等活动,使每位毕业生明确就业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具体安排见附件1。
(三)积极和各地人社部门合作、外出联络用人企业,努力提升岗位数量和质量,搭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交流的平台。
1、举办学院大型招聘会
积极组织参加“江苏省百校联动就业活动”,及时上报方案。本学期学院继续与省招就中心招聘服务部及常熟、张家港、宜兴、昆山、锡山等人才市场合作组织百校联动就业活动,时间为11月18日(周三)。拟邀请单位250家左右,要求覆盖专业面广,岗位数量多,质量高,吸引力大,同时要有一定比例的外省市单位参加,以满足毕业生的不同就业需求。
2、依托“宜兴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宜兴市人力资源市场11-12月举办针对我院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活动,通过宜兴市人社局组织挑选适合我院毕业生的企业入场招聘,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岗位,并对我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和法律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3、专场招聘会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离校时间, 12月2日经济管理系、电子信息系、服装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合办专场招聘会,12月23日环境艺术系、数字艺术系、陶瓷学院合办专场招聘会,学工处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力求使每个专业毕业生都有对口岗位可以挑选,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4、顶岗实习推荐
各系要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做好毕业生离校进行顶岗实习的相关工作,组织有关校企合作单位来校挑选一定数量顶岗实习毕业生,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指导与服务。
5、关注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各系要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帮扶档案,院系就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会同学工处加强沟通与指导,保证家庭困难毕业生不失业,就业有障碍学生能就业,加强跟踪指导,提高他们就业质量。
(四)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和调查
从毕业生离校就业实习的表现看,3-6个月内是离职的高发期,所以毕业生实行跟踪指导服务很有必要。
一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月报、周报及日报制度,各系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要用好就业信息化平台,随时了解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掌握其工作动态,做好跟踪指导服务工作并及时上报。
二是定时组织赴企业走访毕业生,学工处将会同相关院系对重点就业单位进行走访工作,主要对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进行了解,帮助解决困难,同时也可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并进行反馈。
三是做好未就业学生的统计工作,及时把最新的就业岗位信息传达给每一位未就业学生。
四是做好毕业生的信息统计(含邮件及联系方式)工作,为麦可思公司对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要求,20xx年底前学院必须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学院将会同麦可思公司对20xx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四、有关要求
1、各系要高度重视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以系书记、主任为组长的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系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布置并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
2、各系要对照年初签订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落实本系的就业工作,学院将结合省教育厅就业工作检查的相关要求和院系考核细则、考核各系就业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
【毕业生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2024届毕业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06-28
毕业生工作状态证明08-10
毕业生产业实践计划10-07
毕业生教育工作总结09-05
毕业生就业工作培训11-17
应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总结06-18
应届毕业生如何找工作06-24
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工作07-29
大学毕业生求职计划书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