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营造氛围

2024-08-25

沟通中营造氛围(通用7篇)

1.沟通中营造氛围 篇一

在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

摘要: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课堂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

关键词:数学;课堂;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按照师生表现出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全面把握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对于创设成功意境,顺利完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表明,影响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学素材、教学方法等等,但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更要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努力去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一上讲台,感情要投入,精神要饱满,满怀激情地去投入教学中,以自己的教学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积极性。因而,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实施情感教学,以教师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2.新课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很重要,因而,需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我边演示边念道:“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到结论: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学习情趣高涨,进入一种较深的学习意境。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所形成的课堂气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营造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总是不能活跃起来,甚至朝着教师难以驾驭的对抗方向发展。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将自己当“录音机的放音键”,不管学生是不是能够接受,而是将知识硬加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假如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不是观众,上课不应当单纯是老师“主演”,应该是师生共同表演。老师不过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所以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1.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基础或智力上的差异,因而,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也不一样。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内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首先,要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教师通过应用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工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其次,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以尊重、理解、真诚、关怀、温暖、热爱。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上,可以设置基础题和拓展题两种类型,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即优生获得满足,学困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现实数学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才发现,数学原来也是很有魅力的。这也是“新课改”最想体现的东西,简单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唤起学生探究的需要。如学习应用题问题中的“销售,打折问题”时,我们不妨走出教室,到商场、超市去逛一逛,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通过观察、发现,加上教师的引导从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掌握这个知识点。

2.沟通中营造氛围 篇二

在政治课堂中,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要有一个饱满的情绪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课堂上的情绪, 是制造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些教师上课, 课堂上的情绪不高, 无精打采, 语气低沉, 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高, 不容易融入课堂。教师这种低落情绪会感染学生, 使整个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所以, 教师首先应该保持自己情绪的饱满, 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学习, 如: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技术, 专业知识技能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教学方法, 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这样做: (1) 教师上课前, 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2)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绪。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使自己的情绪高涨, 感染学生, 使课堂保持良好的氛围。

二、教师提问的艺术性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因此, 教师的提问很重要, 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问得好?提问要准确, 要有针对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要符合学生的思维, 为此, 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

三、语言的感染力

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语言要有感染力。普通话要标准, 语调要抑扬顿挫, 语气要亲切, 语言要清晰、流畅, 节奏快慢要合理,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课堂上的幽默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治课本就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内容较枯燥,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联系不大。因此,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力。而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达到学习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四、板书的巧妙设计

板书在学生的学习中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使之条理性更强。针对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 他们还是对直观的、形象的东西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理解抽象的知识时, 往往需要配合形象的思维。因此, 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出巧妙的板书, 刺激学生的感官和神经中枢, 能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 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

五、事例的力量

用学生所熟悉的例子, 解析比较难懂的事理,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呢?比如, 身边的事例、大家关心的事例、知名度高的事例。这样的材料离学生更近, 离实际更近, 越是热点的事例, 学生越熟悉, 越感兴趣, 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因此, 用其作材料进行分析, 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

3.藏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篇三

关键词:藏文课堂氛围;营造;表扬和鼓励;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89-01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措施和方法,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产生灵敏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挖掘较深科学知识,探究科学奥秘,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备课认真细致,把每个知识点都考虑得很全面,而且讲课也很卖力,发音也很准确,语言也通俗易懂,但学生就是不喜欢听他的课,甚至有些学生一听他的讲课就觉得发困瞌睡,这样教师付出的劳动和努力不与课堂效果成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甚至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实教而导致形成的结果,使课堂内教师表现的太严肃,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互动,从而课堂缺乏活跃的氛围,活力不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没有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让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用教师优美的语言和良好的个性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么语言环境中,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更深的教育和感染,激励他们为中华名族的繁荣和富强而刻苦努力学习。人们通常说的一句话: “人之交往,贵在交心”,这句话对我们的教师很有启发性,我们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实际内涵,为我们教育学生点亮了明灯,指引了方向,因为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善良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正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如果我们的教育符合他们的要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就会对教师信任,主动跟教师交流,能敞开心扉说他们的心声,这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要,为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奠定了基础。有人对于师生关系,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教师良好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相当于电路中符合要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能引导电路正常工作,否则,会造成短路或断路,阻碍电路正常工作”,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生动,比喻的恰如其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配置一定的和谐、平等、民主、友好的愉快氛围,就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属于这个班集体的,在这个集体中已被认同和认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已不能分割和单独行驶,是彼此相连的,是一个整体,要服从集体的安排,听从领导的话,要以集体的利益为准,这样的教育,他们的思想可以从集体上升为国家和人民,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守纪律的合格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一个大集体中,学生才能感受到集体带给他的温暖,在这个集体中他们彼此聆听、彼此尊重、彼此欣赏,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没有自私自利的泥潭,在这个集体里有很优秀的学生,也有比较落后的学生,但优秀的学生他们不会孤芳自赏,也不会离群索居,而落后的学生在集体的帮助下,他们也会奋发图强,紧跟随班集体一同进步,因此每位教师都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场景,可以营造不同形象和语言磁场的氛围,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创设一个良好的空间,把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灵活灵用地掌握学习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沟通中营造氛围 篇四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气氛;策略

一、把握时机,创设环境

1.阶段创设 。通过三个不同阶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氛围”。如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注意过伦敦奥运会上百米飞人博尔特奔跑的姿势吗?”然后再教学生如何跑步的要领。之所以先提问,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情绪。在课上的基本部分根据主教材内容创造情感氛围。比如在教直线快速跑时,我借鉴了一位体育老师的做法,即“开火车”去前方“ 通过敌人的地雷区”这一情感氛围。“开火车”是在教师规定的路线上,学生们成一路纵队,有节奏地前后摆臂,身形一致,来到阵地,通过敌人布满地雷的区域。这种做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起到了激发热情发展技能的作用。在课的尾声部分,我一般采用欢快的乐曲创造情感氛围。在音乐声中,师生同唱同舞,放松身体,愉悦身心,消除疲劳。创造“情感氛围”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通过形象的语言、游戏、图形、音乐等,都能收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2.开展竞赛。利用班级间的单项比赛、课内单元小结简化规则的教学比赛及小竞赛等,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和完善自我意识,满足他们正常的表现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授直线快步跑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竞赛”,按跑的速度快慢搭配,男女生混合编成八组,各组竞赛。规则是一个人不得跑两次,落后次数最多的组受罚。跑的位次靠前的多的表扬,最少的受罚,男生做俯卧撑补足来“惩罚”,女生则做立卧撑“ 惩罚”。结果课上得生动、活跃。此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运动会,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教师课上的言行要有鼓动性和启发性。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上精炼的讲解 、 优美的示范动作。无疑地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相反,教师在课上讲解不清、示范错误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的言行要尽可能地带有鼓动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保证课上锻炼的效果。

2.教师的表情及口令要富于感染力。体育课上教师的表情、情绪是一种无声的主导。如果教师在课上精神不振、表情呆滞、情绪低落,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坏的影响,会降低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相反,教师如果在课上精神焕发、情绪高涨,学生的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例如冬天上体育课,天气寒冷,教师身着运动服,站在学生面前不畏严寒,精神饱满,教态自然 , 那么学生也会随之振奋,跟随教师进行课上锻炼。教师的口令是体育课上的一种手段,根据课上的内容要求和目的的不同,教师口令声音的大小,强弱可以灵活变化。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激发他们课上的情绪,这对于控制课堂气氛有一定作用。

3.启发式教学。例如,在进行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教学时,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道具:准备五个表面光滑的木板和五个排球。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怎样用这个木板的表面,将球击的又高又远。可以用生活中的经验或是物理学中力学的知识,来解决该问题,下面分成五个小组,每一组推荐一名“临时组长”。五分钟后我们进行比赛”。在学生进行商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语言提示:若要是用水平面击球,球的飞行路线是什么样的? 若用垂直面击球,球的飞行路线是指向哪? 应该怎样击打,球才能飞的既高又远? 在同学们讨论完后,教师让每组的小组长,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击球比赛。要求球飞的既高又远。比赛完后,请获胜的组派一名代表讲解一下心得体会,动作要领等。教师根据物理学中力学的原理对学生进一步解释说明,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击球面应该是一个约45度角的斜面。教师进一步因势利导,若用双手手臂去接球。首先,两臂要夹紧成平面。其次,在击球的时候,两臂所成的平面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再次,要在此基础上击球有力度,要协调上下肢的力量。然后让学生尝试动作,教师指导。总结动作要领,教师示范规范动作。

经原,它的反应很快就消失,而稍微改变其频率,它的反应可迅速回升。这就说明,单调的重复容易引起大脑神经的疲劳。而只有增添一些新的“信息”,才能引起兴趣,保持学习的劲头。因此采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学习,要讲究科学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多样化。

三、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1.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具有强烈的特点: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具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规则:具有综合性;目的不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可采用假设与虚构的方法。体育游戏为场地器材差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在合作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对抗中体验成功。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培养共产主义思想的品德和情操的基地,有利于發展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全面提高体能,增进健康,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集体意识,提高竞争意识,对 自觉性、果断性、主动性、勇敢等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和发展有良好的作用。随着学生各项关系得到改善,对意志品质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

2.体育游戏内容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和场地、器材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使得游戏显得生动活泼、饶有情趣,激发学生的欲望,有利于提高大脑相关中枢的兴奋程度和各种运动关节活动能力的提高,方便体育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 “ 多姿跑”,“ 变速跑”,“ 接力跑” 等游戏进行,可有助于加快生理上超量恢复的过程,恢复情绪上和体力上的疲劳。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在游戏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补充和说明,确保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保证游戏在公正、准确的基础上顺利进行,确保正常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完成。

四、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锻炼,学会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交往,发挥才智潜能。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课堂气氛起着关键 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发挥起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愉快乐中学会知识、技术,增强体质。 塑造个性和培养能力 。

参考文献:

5.沟通中营造氛围 篇五

一、课前准备,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

首先,我们必须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体育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考虑周到,安全措施想到位,考虑仔细,尽可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加强离不开教师课堂的引导和教育。而教师必须要把一些安全意识通过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上遇到具体学生受伤时,教师要冷静地处理受伤学生,用具体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这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科学的布置场地、选择器材

运动场地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球类、技巧类、田径类,教师在安排场地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的特点以及需要场地的大小等因素。如果安排不合理,那么会出现学生拥挤、没有秩序,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提前仔细的检查每一件器材,遇到破损的、有安全隐患的必须及时的清除和补充,以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三、准备活动充分、到位

准备活动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之前必须要做的,而且准备活动的充分、到位会直接影响你的运动成绩和保护自身安全。首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做好准备活动是防止受伤必不可少的措施,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同时在做好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安排一些结合教材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到位,为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能力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冬天的体育课准备活动时间要长一些;而夏天准备活动的时间缩短,运动的负荷也相应的减少,活动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发生事故。

四、技术动作要正确科学合理,示范正确、规范

教师在选择技术动作教学时,首先必须确保此项运动技术是正确合理科学的。如果技术动作的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或者并不科学,那么教师加以讲解和教学就是错上加错,学生也就无法学到技术,更有甚者会在不合理的技术动作下引发一些安全事故。所以,教师选择技术动作教学时必须要确保其本身是正确科学的。随后在讲解技术动作时要做到正确、规范的示范动作。因为只有技术动作正确、规范,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意识,来引导他们进行技术动作正确的练习。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也是保护自己,防止运动损伤的好方法。

五、技术动作练习保护措施到位

某些技术动作练习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比如垫子上的前、后滚翻、肩肘倒立等等。学生在练习这些技术动作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相互帮助进行练习。一旦在保护措施的环节中马虎,那么学生就会在滚翻时伤到自己的脖子和颈椎。除此之外,要教会学生各种各样体育运动的技术保护、自我保护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技术动作的实际情况来练习,避免有些爱表现自己的学生逞强而造成伤害。

六、运动负荷、强度要适量

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好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并合理的安排好运动强度和密度,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和练习的组数。而且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面色、呼吸、脉搏等,偶尔有个别出现疲劳状态的要加以控制、调整运动的负荷,避免学生因为运动量过大而造成运动损伤。

七、巩固练习或游戏要注意场地和规则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在一个技术动作练习完之后,为了巩固技术动作会安排一些与技术动作紧密联系的游戏或者比赛。我在教学中有深刻的体会,此时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肯定不熟练,那么在游戏或比赛时学生的情绪是相当高涨的,可以说是一节课学生心率最高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把规则或方法讲解得非常清楚,并相应做出示范,而且,场地安排要尽可能的宽敞。这样,学生在激烈的游戏比赛中才能保障安全。

6.沟通中营造氛围 篇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氛围

一、课堂教学要张弛有度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而紧张凝固的课堂氛围只能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受学生程度及教学内容等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会出现起伏。有所成功时,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而一遇到困难,学生的情绪就会变得低落。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绪。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冷静,快速正确地把握知识的难点和细节;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在讲课时要让学生体会到亲切感,无论对待怎样程度的学生都应热情。当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适合学生实际,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节奏的快慢有序。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时,曾出现过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8人,到了一个车站后16人下车,7人上车,这时候车上还有多少人?这时,我发现学生们有些厌烦情绪,课堂气氛很不好。于是,我就创设表演情景,让学生表演上车下车情景,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这道应用题也很轻松地被解决了。

二、设疑引趣、活跃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启动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这对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有促进作用。

首先,让学生获得成功,促进积极思维。小学生好奇心强,自豪感也很强。当答对一道比较难的题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此,我们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要保护这种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

其次,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根据能被2整除的规律猜想“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并没有及時地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举例验证,再用小圆珠摆一摆、算一算,并且鼓励学生产生疑问:这样算对不对?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让学生体会到亲自验证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氛围自然融洽良好。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都想在教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大家的赞许。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不太强,如果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失败,那么他们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感,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丧失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们要保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上设置的问题要尽量让学生体面、自豪地回答上来,课堂作业也不要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尽量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学得兴趣浓厚,对本节课内容接受得也快,也就很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就会使学生被动地作出反应,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随着教师思维方式而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会学生质疑,前提是要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学中教师要着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权利,给学生“自己说话”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表达、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体验,从而获得自我满足,体验成功和创造的喜悦,从而学生会逐渐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7.沟通中营造氛围 篇七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氛围;汉语;朝语;英语

什么叫“三语教学”呢?“三语教学”的直接含义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两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三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在三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三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三语言,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三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三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在“优化英语”方面,我们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到的“活”的英语,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最大量的实际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场景的再现和真实情感的交流,并开设由外籍教师授课的英语口语课,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以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课内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1.口语交际

每天早上,学生高高兴兴地上学时,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这样问候“Good morning.Have a nice day.”让学生所学的英语学以致用。

2.外教

第二语言的学习是需要语言交际环境的,而对于广大的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出国”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校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显然,外籍教师的加入使学生充满了好奇,更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外教进入课堂,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交际对象,学生可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地进行运用,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同时,外教也随时在校园里与学生进行对话,创设了真实的语境,并克服了课堂上拘泥、害羞的不足。开始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别扭和麻烦,每说一句话都需要思维转换的过程,但是渡过这个困难阶段以后,学生就会逐渐适应,从而大胆、直接、自然、放松地使用英语。

二、课外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1.作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作业就是学生在自己的时间,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完成的活动。因此,在教授完一节课后,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是完全必要的,这些作业既是巩固了当天所学内容,又是对学习产生兴趣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英语作业按作业内容分为常规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1)常规性作业——书写作业

书写作业基于让学生掌握英语课标所规定的知识点,并具有良好的书写能力为出发点,要求学生在书写准确的情况下,书写规范、大方、漂亮,同时记住四会知识。基于此,我将书写作业按功能分为:复制强化作业,如:抄写四会知识、替换巩固作业,如:句型替换练习、分层选择作业,如:按自己不同的能力完成周计划安排,等等。

(2)个性化作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即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总之,小学阶段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和逐步增强的兴趣。具体而言,要着重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作业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一定英语运用能力出发,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通过以上各种各样的作业布置,我认为充分地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在说中学,在玩中学的教学目的。

2.班牌

有汉语的地方就有英语。校园里有很多汉语的说明,像学校的牌匾、校训、校风、学风等。我校教学楼里的几年级几班、校长室与教师的办公室等等,这些汉字的底下都有相应的英语,可供学生们随时看、随时说。例如“教师办公室”底下写有“Teachers office”,“校长室”底下写有“Principals office”等等。无论何时何地在学生看见汉语的同时就应该看见英语,这样会使学生倍感亲切,有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要从多个角度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内、校园、课外和家庭等语言环境,通过多种手段和技术,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小学生能够在宽松、多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试想,如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定会情不自禁地、不知不觉地听英语、说英语、唱英语、玩英语、写英语,真正地达到激发兴趣、学英语、用英语的目的,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莺.小学英语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上一篇:关于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下一篇:使我内疚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