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2024-10-23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11篇)

1.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篇一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但都是白天,发现确实没有菜农打农药,但奇怪的是,这里有很多农药店。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菜农都是傍晚或是晚上悄悄的给蔬菜打农药,而且很多都是国家禁止的剧毒农药,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等。据当地一位领导介绍,只要拿到了无公害的牌子就没有人怀疑了,也就拿到了通向全国各大市场的通行证,但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广州几家大超市所售蔬菜农药残留超标n

2005年11月到2006年4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分5次在位于广州的三大超市(万佳、百佳和家乐福)的8家分店抽取了85个蔬菜和水果的样本,送到位于德国汉堡的欧洲坊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有85%的样本含有农药残留,而有14%样本农药残留超出国家标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其中有25%的样品检出国家禁用的农药。其中,在万佳抽取的一砂糖桔中更是检出8种残留农药,包括3种禁用农药。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一种剧毒农药甲基对硫磷的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40倍。我国市售蔬菜有一半属于农药残留超标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06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查结果最为引人关注。质检总局这次共抽查了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发现有47.5%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也就是说,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蔬菜都是按国家规定属不能食用的“农药蔬菜”。n

上海市的有关调查表明:2006年上海市场各类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超过以往任何年份。草莓的农药残留超标n

2006年12月,深圳市对全市主要的草莓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进行了抽查检测,共抽检了14家生产基地、2家大型食品批发市场共73个

批次的样品,平均合格率为49.3%。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检测出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残留。草莓植株低矮,果实细嫩,容易发生病虫害,其种植过程中要经常施用农药。为了增产增收,一些果农甚至在采收期间也喷施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而草莓表面粗糙,很容易吸收农药残留。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草莓,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造成农药中毒。因此,消费者应慎食草莓,尤其不要到草莓园采摘草莓直接食用。出口日本的胡萝卜农药残留超标n 2007年4月11日,日本做出决定,对我胡萝卜及其加工品所含农药甲胺磷加强进口检查,将检查比例提高到50%。称如果再查出该农药残留超标,将实施100%抽检。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4月初,日本神户从我国福建厦门进口的一批生鲜胡萝卜中检出甲胺磷,检出值为0.04ppm,该项目在日本的残留限量标准为0.01ppm.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1.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包括表面沾附污染和内吸性污染。其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Ù农药性质;¢Ú剂型及施用方法;¢Û施药浓度、时间及次数;¢Ü气象条件。2.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由于施用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大量农药进入空气、水和土壤,成为环境污染物。农作物便可长期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尤其是从土壤和灌溉水中吸收农药。3.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如饲料污染农药而导致肉、奶、蛋的污染;含农药的工业废水污染江河湖海进而污染水产品等。4.其他来源的污染¢Ù粮食使用熏蒸剂等对粮食造成的污染;¢Ú禽畜饲养场所及禽畜身上施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Û粮食储存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如混装、混放、容器及车船污染等;¢Ü事故性污染,如将拌过

农药的种子误当粮食吃,误将农药加入或掺入食品中,施用时用错品种或剂量而致农药高残留等。

三、农药残留的危害Ø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平衡Ø产生抗药性害虫和杂草Ø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Ø影响食品安全和外贸出口p 急性毒性:表现为急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有机磷急性中毒毒性较强p 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蓄积毒性p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质。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种POPs p 有机氯杀虫剂:DDT、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酚;p 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p 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生产的副产品:二恶英(多氯二苯并-p-二恶英)、呋喃(多氯二苯并呋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1964年,RachelCarlson出版《寂静的春天》

“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戈尔 1992年,一个杰出美国人组织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

二、有机磷农药n 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 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马拉硫磷(4049)、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

n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已成为我国使用最主要的一类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用作物。该农药残留低、降解快,但大量使用仍会造成其残留过高问题,长时间接触对肝脏功能有损。n 有机磷农药早期发展的大部分是高效高毒品种,如对硫磷、甲胺磷、内吸磷等,而后逐步发展了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如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等。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大量剧毒有机磷农药。n 如: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但农民仍然使用。p中毒机制: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抑

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累积而使中枢神经中毒。p症状:流泪、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瞳孔缩小;严重时抑制呼吸中枢,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缺氧和窒息而死亡 毒性p急性毒性:有机磷农药主要表现急性毒性p慢性毒性:可造成肝脏损伤及功能下降p三致作用:有一定的三致作用p环境毒性:可降解,对环境污染较轻 n 有机磷农药中毒南方:以油菜为代表的十字花科蔬菜;北方:韭菜、甘蓝; n 预防措施:一洗 常规多次清洗;二泡

清水短时间浸泡;三沸水漂烫5~10分钟,清除残毒90%;四削皮如马铃薯、萝卜等;

削去皮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

三、氨基甲酸酯类主要种类 西维因克百威呋喃丹速灭威涕灭威灭多威

n 特点:对虫害选择性强,作用快,对人、畜毒性低,易分解,在体内不蓄积。常用产品有西维因、杀灭威、速灭威、叶蝉散。n 中毒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活力,在胃内酸性条件下易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类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而呈现诱变性和致突变性。

四、拟除虫菊酯类n

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留、用量低的农药,常用的有氯菊酯、溴菊酯、氯氰菊酯、甲醚菊酯等n

特点 高效:比前三代强 低毒:比前三代低 低抗性 广谱性 环境兼容性:不稳定,降解速度快 n

中毒机理:中枢神经毒,改变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使神经传导受阻,动物出现流涎、共济失调、痉挛等症,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农药残留工作,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专门设有农药委员会农药残留工作部、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专家委员会,他们定期讨论各种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MRL),并推荐给各国使用。我国根据相应的国际标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颁布了我国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标准。

(五)农药残留分析n 常规的农药残留分析大致分为以下几步:n

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n

2、样品的提取和浓缩n

3、净化

4、定性或定量分析生活小贴士-降低农药残留方法

2.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篇二

食品 (包括食用农产品) 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分析农药毒理学和残留化学试验结果, 根据消费者膳食结构, 对因膳食摄入农药残留产生健康风险的可能性及程度进行科学评价。

本指南用于指导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一、毒理学评估

农药毒理学评估是对农药的危害进行识别, 并对其危害特征进行描述。通过评价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和毒理学试验结果, 推荐出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 和/或急性参考剂量 (ARf D) 。

(一) 毒物代谢动力学评价

对农药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过程、排泄和蓄积等进行评价。

(二) 毒理学评价

对农药及其有毒代谢产物的急性毒性、短期毒性、长期毒性、致癌性、致畸性、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等进行评价。

(三) 推荐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

根据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理学评价结果, 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 (NOAEL) , 采用适当的不确定系数, 制定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 。对于有急性毒性作用的农药, 制定急性参考剂量 (ARf D) (具体参考《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制定指南》和《农药急性参考剂量制定指南》) 。

二、残留化学评估

残留化学评估是对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在食品和环境中的残留行为的评价。通过评价动植物代谢试验、田间残留试验、饲喂试验、加工过程和环境行为试验等试验结果, 推荐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 和最高残留值 (HR) 。

(一) 动植物代谢试验和残留物确定

参考毒理学评估结果, 进行动植物代谢试验, 对农药代谢规律、最终产物进行评价, 确定残留物。

(二) 残留行为评价

1.残留分析方法。对残留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正确度和精密度等。

2.样品贮藏稳定性。对试验样品贮藏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 包括提取、净化后待测试样的贮藏稳定性。

3.规范残留试验。对试验设计中的农药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施药剂量、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样品采集、运输和预处理及试验结果等进行评价, 提出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 和最高残留值 (HR) 。必要时, 包括对后茬作物农药残留评价。

(三) 加工过程评价

对食品加工前后农药残留量变化进行评价, 计算加工因子。必要时, 包括对加工过程中农药性质变化的评价。

(四) 动物饲喂试验评价

对动物饲喂造成动物产品中农药残留结果进行评价, 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饲料、直接给药和外用。

三、膳食摄入评估

膳食摄入评估是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量, 估算农药的膳食摄入量, 包括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

(一) 长期膳食摄入评估

长期膳食摄入评估是依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 或相关参考资料的数据, 结合残留化学评估推荐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 , 计算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NEDI) 。

根据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 STMR-P) 或最大残留限量 (MRL) 计算某种农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NEDI) , 计算公式如下:

NEDI =∑[STMRi (STMRPi) × Fi) ]

式中:

STMRi—农药在某一食品中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Pi —用加工因子校正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Fi— 一般人群某一食品的消费量。

计算NEDI时, 如果没有合适的STMR或STMR-P, 可以使用相应的MRL。

(二) 短期膳食摄入评估

短期膳食摄入评估是依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 或相关参考资料的数据, 基于每餐或一日内膳食结构和具体食品特征, 结合残留化学评估推荐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 或最高残留值 (HR) , 计算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 (NESTI) 。

四、评估结论

根据毒理学、残留化学和膳食摄入评估结果 (每日允许摄入量、急性参考剂量、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或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 , 进行分析评价。一般情况下, 当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低于每日允许摄入量, 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低于急性参考剂量, 则认为基于推荐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的农药残留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可向风险管理机构推荐最大残留限量值或风险管理建议。

五、术语

(一)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对人类由于接触危险物质而对健康具有已知或可能的严重不良作用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 危害特征描述, 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

(二) 危害Hazard:食品中潜在的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作用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性因素或条件。

(三) 风险Risk:是指食品中因存在某种危害而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产生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四) 残留物Residue Definition:由于使用农药而在食品、农产品和动物饲料中出现的任何特定物质, 包括被认为具有毒理学意义的农药衍生物, 如农药转化物, 代谢物、反应产物及杂质等。

(五) 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是在食品或农产品内部或表面法定允许的农药最大浓度, 以每千克食品或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毫克数表示 (mg/kg) 。

(六) 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人类终生每日摄入某物质, 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危害健康的估计量, 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量表示 (mg/kg bw) 。

(七) 急性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 (ARf D) :人类在24小时或更短时间内, 通过膳食或饮水摄入某物质, 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危害健康的估计量, 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量表示 (mg/kg bw) 。

(八)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用现有技术手段或检测指标, 未能观察到与染毒有关的有害效应的受试物最高剂量或浓度。

(九) 不确定系数Uncertainty Factor (UF) :在制定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或急性参考剂量时, 存在实验动物数据外推和数据质量等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 为了减少上述不确定性, 一般将从实验动物毒性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缩小一定的倍数得出每日允许摄入量或急性参考剂量, 这种缩小的倍数即为不确定系数。

(十) 规范残留试验Supervised Field Trials:是指在良好农业规范 ( G A P ) 和良好实验室规范 (GLP) 或相似条件下, 为获取推荐使用的农药在可食用 (或饲用) 初级农产品和土壤中可能的最高残留值, 以及这些农药在农产品、土壤 (或水) 中的消解动态而进行的试验。

(十一) 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upervised Trials Median Residue (STMR) :多个登记残留试验组成的数据集的中位数。

(十二) 最高残留值Highest Residue (HR) :多个登记残留试验组成的数据集的最大值。

(十三) 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 (NEDI) :是对长期农药残留摄入的估计。它是基于每人每日平均食物消费量和规范残留试验中值计算的, 包括食品加工过程中残留变化、其它来源的膳食摄入和有毒理学意义的转化产物。以mg/kg bw为单位。。

(十四) 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Short Term Intake (NESTI) :是对短期农药残留摄入的估计。它是基于每人每日 (餐) 某种食物摄入量和规范残留试验数据计算的, 主要考虑食品可食部分的残留, 包括有毒理学意义的转化产物。以mg/kg bw为单位。

(十五) 农药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for pesticide application: 农药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是指农药登记批准的农药使用方法、使用范围、使用剂量、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等。

3.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探讨 篇三

【关键词】食品;农药残留;控制方法;检测技术

1.食品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病虫害属于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害生物约为2000多种,其中仅病虫害就占1600多种。这些生物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成灾条件也比较复杂,且发生频率较高。若是不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防治,每年将会造成粮食总产量损失15%、蔬菜25%。在病虫害的防治中,按照当前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水平,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仍是最方便、最廉价、最有效的解决措施。特别是遇到各种突发性灾害时,仍旧没有任何一种治理方法能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如我国02年时发生的特大蝗灾便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的,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预见,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离不开化学农药。然而,在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农药残留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高达300多万,其中仅有机磷中毒的就占70%。而我国每年农药中毒的人数约为10万左右。

2.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分析

农药残留主要是指在施用农药后,食品表面或是内部残存的一部分农药,其中包括农药自身以及农业发生降解和代谢后的生成物等等。一旦人们食用了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便有可能导致农药中毒。为何食品中会有农药残留,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2.1农药是病虫害防治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大多数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从而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对农药使用的正确认识,很大一部分农民认为,农药杀虫效果好,起效快、成本低,所以习惯用农药进行杀虫。同时因为农民不了解用药技术,一经发现效果不佳时,便采取加大农药剂量的方法来提高防治效果,这样不仅加重了农药残留,而且还使一些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只要一发生抗药性强的病虫害,农民便会不断加大用药量,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此外,更加严重的情况是有些农民为了一己私利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如果这样的食品流入市场,那么对人们身体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2.2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十分明显,大多数农民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认识也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屡有发生。杀虫剂类农药是影响蔬菜质量的主要农药产品之一,其中又以有机磷类为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个70%,即70%的农药为杀虫剂、70%的杀虫剂为有机磷类、70%的有机磷类农药为高毒、剧毒和高残留。据有关调查显示,很多农民都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农药,往往认为一些低度、无公害的农药不仅价格昂贵,并且见效慢,所以不是好农药。正是农民的这一思想和农药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3.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方法及检测技术

3.1农药残留的控制方法

3.1.1农药选择

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农药是控制农药在食品中残留的最佳途径。以往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农药的价格及其防治效果,而当前应在考虑这两个指标的同时,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农药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对环境的影响上面。表1对于农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1.2合理对农药进行使用

具体包括农药的使用时期、浓度、最大使用次数以及安全间隔期等等。这些都在农药使用指南中有详细规定,建议使用者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尽量杜绝什么药好用就用什么药或用药过量的情况发生。虽然这些控制方法比较简单,但却是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基础、最有效的措施。

3.2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样品预处理技术

3.2.1超声波萃取

又被称为超生化学技术,主要是通过超声波使物质的化学反应加速,或发生新的反应,以此来提高化学反应产率及提取效率。大量文献都对超声波萃取技术应用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分析进行了详细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十分良好。

3.2.2固相萃取

这是一种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机制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固体吸附剂吸附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使之与干扰化合物及基体分离,再利用洗脱液进行洗脱,以此来达到净化与分离的目的。现阶段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农药对水资源污染的检测当中。如果将其与HPLC相结合便可以实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3.2.3微波辅助萃取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波能对溶剂的萃取效率进行强化,借此来使被分析的物质从基体中分离出来。其具有分离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3.3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3.3.1生物传感器技术

目前,被广泛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生物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电压型生物传感器、安培型电极、光纤生物型、电位型电极等等。随着近年来提取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已能同时对上百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3.3.2气象色谱检测法

该技术主要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常被用于挥发性农药的检测当中,其特点是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离效果良好等,是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3.3.3液相色谱法

具体是指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检测法,其能够对分子量大、极性强和离子型农药进行分离检测,也可用于易受热分解的农药检测。较为常见的仪器有荧光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等等。

3.3.4色质联用法

该方法是指利用气相或是液相与质谱联合使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它不仅具备色谱检测分离效能高的优点,并且还兼具质谱检测能够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优点。该方法可以同时达到定量和定性检测的目的,十分适合应用于农药降解物及代谢物的检测。

4.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对农药残留的分析、控制和检测已经势在必行。由于各种食品的组成成分都比较复杂,并且基本都不相同,加之农药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这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务之急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上,这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琪.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孙晶晶.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7).

4.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篇四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在食品中各类农药残留分析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广阔前景.

作 者:薄尔琳 于基成 曹远银 作者单位:薄尔琳(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于基成(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曹远银(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5.烟草的农药残留检测 篇五

烟草的农药残留检测

对于经常抽烟的人群来讲,本身烟就存在一些不好的物质在内,但是大家是否了解新鲜的烟草也会存在有农药残留这样的状况发生。所以应当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控已经成为共识。

对此,根据烟草及烟草制品来讲吗,有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法;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马来酰肼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析步骤:称取约2g样品,精确至0.01g,于50mL具盖离心管中,加入10mL水,振荡至样品被水充分浸润后静置10min。移取10mL萃取剂至置于漩涡混合振荡仪上以2000r/min速度振荡1min。在离心管中分别加入4g无水硫酸镁,1g氯化钠,1柠檬酸钠和0.5g柠檬酸氢二钠,立即于漩涡混合振荡仪上以2000r/min速度振荡2min,以防止无水硫酸镁遇水反应造成局部过热并结块,然后以4000r/min离心10min.移取1mL样品提取液上清液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50mg无水硫酸镁和25mg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于漩涡混合振荡仪上以2000r/min速度振荡2min,以6000r/min离心2min,收集上清液备用。

6.蔬菜农药的残留与检测 篇六

蔬菜农药的残留与检测

陈栋 2009生物工程(1)班 学号20090805128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蔬菜农药污染的现状,分析了蔬菜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农药对蔬 菜的影响与危害,同时针对蔬菜农药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蔬菜农药污 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加,蔬菜的供求关系极为紧张,为了增加产量,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了农药。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增加了蔬菜产量的同时,造成了许多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在我国有些地区,不仅大气、水体、农田被污染,而且造成带有超标农药等有害物质的蔬菜进入市场。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给蔬菜和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特别是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大多都是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虽然人在食用污染的蔬菜后一般不会立刻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但长期食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人们正面临着蔬菜食用安全性的问题。蔬菜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其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在农业生产中鉴于目前我国出现的蔬菜安全性问题以农药残留污染最为常见和严重,其中尤以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最为突出,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杜绝农药残留超标蔬菜上市销售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控制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关 键环节之一就是对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因此,在流通领域中加强对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已成为十分必要的监管措施。

农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减少蔬菜产量损失、提高蔬菜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农药研究与生产突飞猛进,品种不断增加,加上蔬菜病虫抗药性逐年增加,农药用量越来越大,我国蔬菜污染的状况已十分严重已经危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安定。

一、残留农药

蔬菜残留农药,是指蔬菜在喷施农药后残留在蔬菜表面的农药及有毒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质的总称。当今社会,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农药的不规范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虽然提高了蔬菜产量,但农药残留却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蔬菜大多数生长期短,病虫害比较严重,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种植过程中需多次施药,加上施药后采摘间隔短,造成蔬菜残留农药过量不可避免

二、蔬菜农药残留标准

目前,我国与蔬菜有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35项,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名称如下:对硫磷、马拉硫磷、甲胺磷、甲拌磷、久效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涕灭威、六六

六、敌敌畏、DDT、乐果、杀螟硫磷、倍硫磷、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二嗪磷、喹硫磷、敌百虫、亚胺硫磷、毒死蜱、抗蚜威、甲萘威、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氟胺氰菊酯、三唑酮、多菌灵、百菌

清、睡嗓酮、五氯硝基苯、除虫脲、灭幼脲、双甲脒、敌菌灵、异菌脲、代森锰锌、灭多威、克螨特、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甲霜灵、伏杀硫磷、2、4D。

三、目前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有机磷农药

目前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00 万t,居世界首位。其中剧毒的有机磷类农药年使用量约占70%,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应用广泛,主要有毒死蜱、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60 余种,急性中毒多,毫克级的有机磷类农药即可致人畜于死地。当农药残留在人体中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为人体所分解时,将无法避免地发生各种病变。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1.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如灭多威(快灵)、抗蚜威、克百威、西维因、残杀威、杀螟丹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大多数属中、低毒性,中毒原因与有机磷农药相同,也是抑制人体内胆碱酯酶,从而影响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递,中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症状。

1.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目前全世界菊酯类农药在杀虫剂市场中约占20%,使用面积占整个杀虫剂面积的25%。该类农药由于能对害虫快速击倒,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有效,对哺乳动物低毒、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分解等特点,正成为蔬菜农药的主要替代产品之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氯氰菊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杀灭菌脂(速灭杀丁)等。

1.4 Bt(苏云金杆菌)系列农药

苏云金杆菌为一种生物源杀虫剂,对人畜无毒、使用安全,对害虫选择性强、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生产的产品可安全食用,同时,也不改变蔬菜的色泽和风味。相对于化学农药更不易产生抗药性,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推荐农药。

1.5 阿维菌素系列农药

阿维菌素是一种包括昆虫、螨等节肢动物的神经性毒剂.其机理是干扰昆虫体内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从而阻断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联系.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正因为如此独特的作用机理.故与常用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尤其适用于如小菜蛾这样对常用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效尤为显著。对人低毒,因此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推荐农药。

1.6 昆虫激素类农药

昆虫激素类农药是一类新型农药,由昆虫激素和对昆虫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植物性物质制成,或为人工合成的仿昆虫激素。昆虫激素是由昆虫自身分泌并影响其变态、发育、繁殖或互相传递信息的微量化学物质。当它的分泌受到抑制或增加时,昆虫的发育或正常活动即受阻碍、干扰。在多种昆虫激素中只有一部分可用作农药,其特点是活性高、用量少(一般在1 微克以下的剂量即发生作用)、专一性强且无公害。由于这类药剂与传统杀虫剂毒杀

害虫的致死作用不同,故也称作“软杀虫剂”或第3代杀虫剂。主要有米满、卡死克、抑太保等,此类农药见效相对较慢。

1.7 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由于在土壤中的滞留期均可长达数年、氯苯结构较为稳定,不易为生物体内酶系降解,所以积存在动、植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分子消失缓慢这些特性,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作用,造成农药公害。该类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其中六六

六、DDT 等我国早已禁用。

四、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大致可分为4 大类,即生物测定法、化学检测法、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检测法。

2.1 生物测定法

生物测定法利用特定生物对相应农药化合物的特定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及其污染情况,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或前处理比较简单快速,但对供试生物要求较高,测定结果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并且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该方法一般作为引起中毒农产品现场检测。

2.2 免疫分析法

有放射性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多组份分析物免疫分析、免疫传感器分析等,最为常用的是酶联免疫法(ELISA 法),它主要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映为基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该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先将小分子农药化合物与大分子生物物质结合成大分子,做成抗原,并使之在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对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原与抗体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依靠比色来确定农药残留,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试剂盒可广泛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可准确定性、定量。但由于受到农药种类多,抗体制备难度大、在不能肯定样本中存在农药残留种类时检测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体依赖国外进口等影响,酶联免疫法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目前,我国市场上酶联免疫法成品试剂盒依赖从国外进口,因此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

2.3 化学检测技术

用于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同位素标记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色质联用法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现代化学分析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如毛细管电脉仪技术(CZE),色质联用技术(GC-MS、HPLC-MS)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直接光谱分析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农药残留分析的灵敏度,简化分析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但是,这些分析方法有的灵敏度不高,如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等。有的需要昂贵的仪器,如色质联用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还有的需要特殊的设备,如同位素标记法等。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是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它们具有简便、快速、灵敏以及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耗资低等优点。

2.4 生化检测技术

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农药共为神经系统乙酰胆碱脂酶抑制物,因此可以利用农药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该方法目前已开发出了相应的各种速测卡和速测仪。该方法检测时,蔬菜中的水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等物质不会对农药残留物的检测造成干扰,不必进行分离去杂,节省了大量预处理时间,从而能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因此该法具有快速方便、前处理简单、无需仪器或仪器相对简单,适用于现场的定性

和半定量测定,目前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就是用了该方法,已上升为农业部行业标准,标准号为NY/T448-2001,名称为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但方法只能用于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其灵敏度和所使用的酶、显色反应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经酶法检测出阳性后,需用标准仪器检验方法进一步检测,以鉴定残留农药品种及准确残留量。酶抑制法是我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多也相对成熟的一种对部分农药进行残留快速检测的生化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2 个发展方向,一是利用色谱法的实验室定量检测,二是利用酶抑制法的快速定性检测。前者虽然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结果相对正确等优点,但仪器投资大(动辄30~40 万元,甚至更高);检测费用高(每检测一个样品均需300~400 元);检测时间长(样品前处理手续复杂,耗时1~2 h,检测时间总计需3~4 h);人员技术要求高,所以,在日常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督(现场检测)中,要采用定量的检测方法是不切实际的。后者虽然准确性不及气相色谱,但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入成本小。快速检测方法实验环境要求相对较低;仪器购买费用不到万元,日常使用中每检测1 个样品仅需1.0~1.5 元;二是技术要求低。快速检测试验程序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植保系统的工作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完全可以胜任。三是检测速度快。快速检测且试验步骤简捷,检测一例样品约20 分钟,特别适合在果蔬生产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上市前农药残留毒性的检测使用。我站现使用PR-203-6T 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厦门市信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蔬菜批发市场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毒性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田淑琴.如何消除蔬菜污染[J].江苏卫生保健, 2004, 2:37-37.[2] 宋世涵, 张连芹, 黄焕华, 等.松褐天牛生物学的初步观察[J].林业科技通讯, 1991,(6): 9-13.[3] 杨江龙, 刘拉平, 李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6: 370-372.[4] 许平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17: 3.[5] 于娜, 邹琳, 孟红英.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381.[6] 刑世岩.美国银杏研究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1994(4):54—61.

7.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篇七

食品中农药最多可“留”多少?3月1日, 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3—2012) 实施, 为规范科学合理用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和滥用农药行为, 提供了法定的技术依据。

新标准首次推荐了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 基本涵盖了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新标准中蔬菜等鲜食农产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数量最多, 并首次制定了同类农产品的组限量标准和初级加工制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新标准是个不小的进步, 还应继续完善, 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豁免残留限量和一律残留限量农药名单。”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建议, “应尽快修订完善并发布实施新的《农药管理条例》, 再强化农药生产企业准入制度。”建立“黑名单”制度, 对违法者施以重典, 情节严重者, 要逐出行业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8.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篇八

关键词:食品 农药残留 检测样品 前处理技术 研究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39-01

为了维护人类和环境的利益,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从而减小、降低食品中农药的残留指标。在农残分析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检测过程能否达到精准。所以,对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1 在食品农药检测中利用固相萃取的方法

该技术(SPE)的使用原理是,利用固态吸附剂吸附液态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从而让它和样品中的干扰化合物与基体分离开来,通过洗脱液洗脱的方式,或者对其进行加热,分离吸附物,通过分离干扰化合物的方法,把目标化合物聚集在一起。这种技术适合把不同性质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相比传统液—液萃取法,SPE简单易操作,分离效果好。但是,这种技术在材料成本上消耗很高,在大批量样品前处理中就会增加成本。目前,SPE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中。该项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在线样品浓缩富集。其中,由杜恣闲等人创建的分散型固相萃取技术,在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时,具有速度快,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的特点。同时,SPE也可以检测在酒中,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2 在食品农药检测中利用固相微萃取的方法

SPME是在固相萃取的技术上创建的,作为一项新技术,它不需要使用溶剂,采样、浓缩、进样、萃取在整个前处理中是一体完成的。其应用原理是,利用样品和萃取图层间的不均衡性,把样品直接放在仪器上,进行色谱分析。样品在基质与图层中的系数越大,萃取率就越高。该项技术在操作上也非常简单,只要有少量样品,就可以对有机体(气体或者液体)进行萃取。该项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是,检测食品中挥发与半挥发的农药残留。该技术在检测橙汁、葡萄酒、牛奶的农药残留中,结果都显示出出限低,干扰小的特点。

3 在食品农药检测中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法

该项技术与被叫做SFE技术。该技术在这几年发展的相当快,它是一种新型的物质分离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选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把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萃取出来。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该技术具有简便、快捷、选择性强等特点。基于SFE在这些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并且适合分离遇热容易挥发、不稳定的物质,让该技术在食品农药检测中利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因为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力比较强,在萃取农药残留的时候,样品的脂肪就会被提取出来。为了使提取物达到纯化的状态,一般利用吸附剂处理被提取出来的脂肪。该技术在萃取稻米的农药残留中,最后得到的萃取物就不含有脂肪。SEP在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上不高,从而减小了环境中的污染。

4 在食品农药检测中使用微博辅助萃取的方法

该技术被称为MSE。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达到提高萃取效率的目的。与其他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安全、高效、容易实现自动控制,试剂用量少等特点。针对容易挥发的物质,也很适用。当检测的样品出现多个的时候,可以同时对其进行萃取。利用MAE对食品有机物进行萃取,达到了减少食品中含有的有机溶剂。由于MAE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迅速发展,并且与(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等联用技术,使得该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应用中,具有更加广泛的领域。该技术通过对婴幼儿奶粉、猪肉、猪骨汤、茶叶、草莓等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测出限率低,回收率高,不但减少了有机试剂的用量,而且缩短了检测的时间。作为重要的一项前处理技术,MAE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使用SPE小柱,从而使检测的成本得到了降低。这种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大批量的处理,在降低分析人员劳动强度的基础上,最终让样品前处理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未来,MAE在实践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的提高技术,让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5 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使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的方法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又被称为MSPDE。该技术的原理是,把样品和一定量的反相填料放进研钵,对其进行研磨,把最终研制出来的混合物装进柱子。然后用溶剂对柱子进行淋洗,在混合物经过洗脱后,收集最后的溶剂。与传统样品处理不同,该技术在样品的前处理中,样品的提取及净化等流程是同时进行的,操作环节简单,消耗的前处理时间短。这种技术不但回收率高,而且重现性强。在这几年中,该技术在使用技术与应用范围中,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比如分离蔬菜、水果中的杀虫剂、除草剂,或者其他污染物。MSPDE通过对小麦中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河豚鱼中的河豚毒素、以及鸡肉、白菜、玉米等含有的有机农药残留进行萃取,结果均显示,该技术简单易操作,符合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出限率低,回收率高。

6 结语

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前处理技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求在工作中,立足实际,找到最佳的前处理技术。在将来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上,其样品中残留的农药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复杂。在样品前处理中,很多因素都会让检测产生误差,其中包括人为的操作,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等。同时,在前处理技术中如果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不但会污染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中,要走高效、快捷、无毒害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淑霞,高亚辉,巩卫东,孙亚真,宁水平.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的研究[J].粮油加工,2010(07).

[2]王慧卿,于劲松,徐斐,张建国.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3(04).

9.作文 巧除果蔬残留农药 篇九

海棠花园小学四(3)班

今天,我从《我们爱科学》的书上知道了怎样巧妙除掉果蔬上残留的`农药。

第一种方法,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果蔬洗干净、削皮。这种方法,去除残留农药很有效,不过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会损失一些果蔬的一些营养成分。如果你不想损失营养成分,就要用第二种方法了,第二种方法就是把果蔬放进碱水里泡上5~15分钟,就可以除表面残留的打部分农药。第三种方法就是先把清水里加上果蔬清洗剂,然后再把水果放进水里泡一泡,效果也很不错,但泡完以后,还要用水洗一洗才能吃。第四种方法是:把蔬菜水果放进水里煮2~5分钟,也可以除部分农药。第五种也就是最简单的一种:那就是储存法,把蔬菜水果放二三天以后再吃,也能除去农药,但要注意,不能把蔬菜水果放太久哦!这样水果、蔬菜会变质的。

怎么样?我教你们的方法都会了吗?那就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xi ao x u e 12 3 .com

10.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简介 篇十

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简介

中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如何加强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的力度,以有效地控制有毒农产品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中国农药残留量监测状况,对农药残留的各种快速测定方法分析比较,针对市场、农场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快速筛选监测,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从而保证上市农产品食用的相对安全性.

作 者:刘家鹏 赵列军 Liu Jiapeng Zhao Liejun 作者单位:常熟市环境监测站,江苏,常熟,215500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2(11)分类号:X839.2关键词:农药 残留 快速 测定

11.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法 农药残留 GC SPE

中图分类号:O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055-02

1 农药残留以及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1.1 农药残留的现状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化学农药的使用在防治农业病虫害和增加农业产量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化学农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危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等。近几年来不断有因食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和水果而导致中毒的报道出现,可见,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已刻不容缓。

1.2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就当前的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农药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中是以GC即气相色谱法为主要的分析检测方法,另外用的相对比较多的一种分析检测方法就是HPLC即液相色谱分析法。由于气相色谱法具有容易操作、分离效果好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那些相对分子量较小、易气化、热稳定性比较强的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有机氯、有机磷等化学的农药残留分析。同时近些年随着气相色谱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毛细管柱和新型检测器得以在气相色谱法中出现和应用,这样一来,有80%以上的农药残留均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

2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2.1 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即SPE,它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而且相对比较成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其中SPE的原理是通过利用一些固体吸附剂来吸附液体样品中的那些有机的目标化合物,从而使其与样品的其他混合物质分离开来,然后在经过洗脱吸附样品,实现目标化合物与其他物质的完全分离。

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将目标化合物与干扰物分离开以及回收率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另外,SPE柱填料的种类比较多,按目标化合物的吸附原理的不同可分SPE柱填料划分为正相和反相两种,其中正相填料主要包括活性炭、硅胶和硅藻土等,而反相填料主要包括C18以及离子交换吸附树脂等。

2.2 凝胶渗透色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也被广泛的称为空间排阻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是通过利用样品各组成分子大小的区别而造成的其在凝胶中保留时间不同这一原理来达到分离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凝胶渗透色谱法主要应用于除去样品中分子量比较高的混合物,其中在脂肪色素等大分子混合物含量比较多的样品分离净化上的效果更是显著。相比较SPE法,该方法完全实现了净化操作的自动化,那些分子量比较高的物质首先从柱中流出,然后流入废液瓶,而目标化合物则被分离出来,并保存在收集盘的样品瓶中为检测做好准备。另外该方法还具有提取效率高、用时短和经济的特点,通常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较适用于常规的大量样品分析,而且主要天然药用植物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目标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由于超临界流体可以充当有机溶剂,而且对环境污染比较小,所以近些年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就是CO2,因为CO2具有无毒、不易燃、临界温度低、无毒性而且不污染样品等优点,所以它常常用于超临界流体来使用。与传统的萃取分离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选择性好、提取效率高、操作快捷以及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2.4 基质固相扩散法

基质固相扩散法是一种将适量的固体基质与样品进行充分的研磨,并相互吸附后搅拌均匀后生成一种半固体状态的物质作为填料装柱,并结合混合物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利用有效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以达到分离目标混合物的目的。基质固相扩散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实现样品制备、萃取与净化一步完成的操作,而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混合物的离心、沉淀、酸碱度调节以及样品转移等操作,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多农药残留的分析。

3 气相色谱中常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3.1 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子捕获检测器是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的一种,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电离原理获得那些带有负电子的目标分析物后就会大量地捕获电子形成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与目标分析物中国的正离子相结合后,电子捕获检测器就会输出一个电信号,来说明目标分析物中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其中化学农药中常见的有机氯等一些带负电的有机化合物多是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的。

3.2 利用火焰亮度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火焰亮度检测器又被广泛的称之为硫、磷检测器,火焰亮度检测器是利用能产生较高温度的氢火焰的加热和灼烧来实现那些含硫、磷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并将其形成激发态的分子,当这些分组回到基态时,会生成一定波长的光波,进而来说明目标分析物中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火焰亮度检测器主要用于含硫、磷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3.3 利用热离子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热离子检测器又被广泛的称之为氮磷检测器,它的原理是利用普通的火焰电离检测器的火焰和一个碱金属盐片,将目标分析物放置在碱金属盐片上进行灼烧,碱金属盐片在灼烧的同时,上面的盐就会蒸发和分解,这时在火焰里燃烧的含电负的包括氮、磷等原子在内的有机物时就会加快碱金属盐片上盐的蒸发和分解,通过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目标分析物中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热离子检测器主要用于含氮、磷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4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剖析

4.1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描述

本实例以辽宁省地区比较常见的芹菜、辣椒和豆芽这三种蔬菜为例,并以这三种蔬菜常用的化学农药即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丙溴磷以及三唑磷为检测对象,来分别从气相色谱方法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对比以及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说明这两个方面来对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作全面的剖析。

4.2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气相色谱方法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对比。

称取少量的含有上述实例说明中的化学农药的药液,并将药液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处理,然后分别根据农药标明量计算所得的浓度等数据进行农药残留的理论计算以及采用气相色谱方法的分析检测计算。详细数据参见表1(注:表中数据单位为mg/L),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计算结果和检测结果之间的误差比较小,充分说明了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表1 理论计算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之间的数据比较

(2)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说明。

对实例中待检测的化学农药平均分成若干组,对每一组待测药液均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记录每一组检测结果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平均值,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由变异系数来对其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进行说明。详细数据参见表2(注:表中数据单位为mg/L),由表2中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可知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是非常稳定的。

表2 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表

5 結语

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能有效控制和解决农药残留问题,需做好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工作,然而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药残留分析的可靠性,所以应充分发挥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作用,为农药残留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何佩雯.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02).

[2] 吴丽华.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质量控制,2006,(04).

[3] 刘腾飞.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3).

上一篇:每日危险源告知制度下一篇:我心中美好的秋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