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通用10篇)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一
《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大镇一小
傲云格莉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的说课题目是《数学广角—集合》,我的说课内容分为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
一、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是选自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认识集合思想,学会用集合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有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重复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说
四、教学方法 教法:本课以“感知——探究——应用”为主线,教学中通过摆、画、计算、整理等过程得出韦恩图,又让学生经历现场的调查并以图形表示出来,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学法: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整个课堂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多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以两个简单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首先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排队问题,其次是用小棒摆三角形,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用“重复”、“重叠”和“既„„又”来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为本课的难点突破埋下了伏笔。
(二)善用例题,探究新知
一切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课开始发布运动会的通知,青学生计算出预计参赛总人数。然后展示三年级(1)班参加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的情况统计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设问质疑,让学生发现实际参赛人数与预计参赛人数不同,从而找出是因为有三名同学报了两项比赛。再引导学生发现表格混乱,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进而产生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及时的提出修改表格的三点要求。当学生整理出简洁明了的表格后,再巧妙地引出韦恩图,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每一部分的意义,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图意,使本节课的难点悄然解决。接着根据学生观察韦恩图得出的信息,引导学生从图的形式转化成算式的形式,从而解决了“初步学会利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重点。然后再让学生比较图与表,突出韦恩图的价值,整个环节完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韦恩图的过程,学生在快乐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很流行的话语。作为一节新授课的尾声部分—实践运用,应该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加深对韦恩图的理解掌握。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当场调查爸爸吸烟喝酒的情况,在内化提升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非常有用。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的耐心聆听!
2.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市教科所给我的这个学习机会,能和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共同探讨网络下的数学教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也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对学习材料整理、分析、概括,提炼出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掌握平、闰年判断方法。
三、说教法
1.在教法上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①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本节课使学生在运用网络课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在从年月日网站上查找资料时主动的进行归纳、整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发展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
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本节课利用计算机课件、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有效的的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具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了年历卡,并制作了课件,为每人印发了学习提纲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观察→验证→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应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策略:
设疑引入——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交流已知,出示课题:
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以过生日的日期为话题,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让学生进入上课的良好心理状态: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多大了?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呢?接着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中都提到了年月日三个字,年、月、日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年、月、日。随即板书课题。
(二)、查找资料、协作交流、探求新知: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学习阶段:
1、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自学阶段,通过学习提纲引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份学习提纲,老师为同学们制作了年月日网站,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接着我带领学生熟悉年月日网站上的各种资料,并且说清要求,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阶段:看到同学们专注的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还有的同学做了记录,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把你找到的答案和同桌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吧。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整理的知识告诉小伙伴,课堂变成了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地方。(播放录像)
3、交流成果阶段: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学生要把自己通过查找、总结、合作学习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报。
第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每月的天数相同吗?同学们通过观察年历就能解决,根据学生回答我同时板书,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31天,4、6、9、11月30天,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接着我提问:1、3、5、7、8、10、12月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大月,那么4、6、9、11有30天的月份谁来起名字?通过给月份起名加深对大月小月的理解,突出二月这个特殊的月份,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时我提问:同学们,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怎么才能记得牢呢?老师为你们推荐了两种好方法,请点击巧记年月日。这一步讲解拳记法与儿歌记忆法,并让学生将这两种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自学。
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同学们,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这是怎么回事?这时电脑出示问题二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内容自主发现信息,学生们发现了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我适时点拨: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年月日网站中寻找答案吧,请点击平年闰年,学生通过查资料知道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和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如果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这个年份除以4就行了。这时我设计了巩固练习,判断2001年、1900年、2000年分别是什么年?这道练习引出了整百年份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了解凡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知识。为了巩固平闰年判断方法我设计了难忘的岁月教学环节,课件出示新中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等图片及日期,让学生判断平闰年,这一练习既巩固了平闰年判断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一举两得。
第三个问题就是知识的拓展了,计算全年天数,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尤为重要,由于计算年份不同,学生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把板书补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接下去的问题就是有关年月日的相关资料了,如人类为什么需要日历?你对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满意吗?同学们都积极地回答问题,并且不断的进行补充,拓宽了知识面,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放录像)
(三)、尝试练习、运用新知、内化积淀。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做题之前我还设置了奖励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争先恐后的举手。(放录像)
(四)、知识拓展——兔博士网站
本环节利用四大发明的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年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五)、探究练习、课外延伸。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探究题——为希望星球编日历。我问同学们你们看过机器猫的动画片吗?机器猫乘坐时间机器飞到了公元4000年,我们的未来世界,那时的人类在外太空中找到了一个和地球环境差不多的星球——希望,快让我们看看希望星球的资料。学生们兴趣盎然,编的日历种类繁多,考虑的很周全,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编的日历每月天数都是固定的,这样就不会有小朋友四年才过一次生日了。多可爱的孩子啊!
(六)、全课小结。
探究练习结束后就是全课小结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那么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啊?十年之后,当我们回想起这节课的情景时,某年某月某日将成为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吧!此时音乐响起,学生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在融融的学习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我相信这节课这一天应该是难忘的。
七、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上,我能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应用“自主探索、发展学习”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对我的每一项任务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
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三
宜阳一小 朱文霞
今天我对我上的《“加 法” 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加法并探究加法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头列式,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4.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凑数游戏,导入新课
与上课准备 做得最好玩对口令游戏,复习数的组成,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这里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以礼物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说起引出花朵,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花朵带来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小伙伴一起摆圆片,通过动手操作,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加法的意义,并领悟计算方法。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提高。2.认识加法
进一步强调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认识加号,书空写加号,完成算式,读加法算式。从生活中发现加法。
3.理解加法含义。
第一层次,结合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让学生会说出加法算式。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层次,深化练习,利用课本第24页的主题图和做一做进行深化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加法及其意义。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课件播放,让学生说题意、列式、口头回答。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穿插“课中操”,放松心情,整顿纪律。
(五)全课小结,鼓励学生说。
(六)布置课堂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了问题:学生会列算式,但是不理解大括号的意思,如果在前面环节中说说大括号表示的含义,学生在做题时就容易些。
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四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1页例1,完成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
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教具学具:
写有1、3、5、0的4张卡片,每个学生一份。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咱们来玩个猜年龄的游戏吧。我先来猜猜你们的年龄吧。(教师随机猜三个)猜对了吗? 生:猜对了。
师:你们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 生1:32岁。生2: 35岁。(学生任意猜)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出你的年龄,而大家猜不出老师的年龄呢? 生:我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不是10岁,就是11岁,老师容易猜对。师:这样吧。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我的年龄是由3、7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师:我的年龄是多大?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生1:是37岁。
生2:不可能是73岁,73岁是老年人。师:真了不起!
二、探究方法,找到规律
师:大家好!欢迎你们进入数学星球,开启今天的数字之旅。让我们随着小精灵进入数字乐园吧,请小朋友先到数字乐园做个摆数字游戏,好吗?
(1)两个数的排列。
师:数字乐园里来了两个数字“
1、3”。(教室粘卡片)它们带来一个问题:把1和3排在一起,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呢?
学生操作,汇报: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是13和31。(教师板书)(2)四个数的排列。
师:如果用1、3、5、0,最多能组出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师:我想,两个数摆出了两个两位数,4个数一定能摆出4个两位数吧?(学生猜)
师:还是让我们来摆一摆吧!那就让我们同桌合作一下,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好吗?比比哪个小组摆的最多,摆得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先请你们自己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开始吧。(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师: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你们摆了哪几个两位数?(学生汇报记录的结果,教师板书结果)(3)合作探究排列的方法。
师:为什么有的摆得数多,而有的却摆得少呢?究竟谁是正确的呢? 师: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吗?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生:每次拿其中的两个数字,先摆出一个数,然后用调换的方法得出另一个新数。得到9个数。
师:这种方法真方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生:交换法。
生:先固定一个数字在十位,把1放在前面,后面摆3,组成13;5放在后面,组成15;0放在后面,组10;然后再把3放在十位,个位摆0,组成30;再把1放在后面组成31,还可以把5放在后面组成35,同理组成50、51、53。因为十位上不能是0,所以一共摆9个数。师:这种方法更棒。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排头法。
生:固定一个数字在个位,然后摆十位,也能得出9个新数——排尾法。(4)巩固排列的方法。
师:这3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恩,你们都有自己的道理!是啊!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的数就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5)延伸巩固
师:用0、2、4、6可以排出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赶快试一试吧!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有序搭配,不重复和不遗漏,才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出所有结果。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刚才3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了摆数字游戏,也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他们开心极了,想握手表示自己愉快的心情。这时数学小精灵又为我们出了一道题:如果3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呢?
生:3次,4次,6次。
师:哦!有的说3次,有的说4次,有的说6次,到底是几次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演一演。4人一组,一人负责组织,其余3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看看一共要握几次。(学生活动)
师:你们组握了几次?能上来演一演吗?(多叫几组上台表演)小结: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人一共要握3次。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摆数与顺序有关,2张卡片换一下位置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握手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握手的还是这两个人。
得出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师板书课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排列问题,搭配里可藏着大学问呢!我们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孩子们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101页做一做第二题和104页第二题。
板书: 简单的排列
有序排列,不重不漏(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等)
教学反思:
5.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篇五
去数学城堡看看,想进去,得有密码才行,看看要求。生动的情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小组活动,探索新知
1、给出问题、找出需要注意的点,要明白组数的要求。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顺利的进行小组活动。
2、数学活动、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并记录下来。
同学汇报总结、教师挑选出的同学汇报,教师在大屏幕投影学生作品,学生解释自己做题方法。预设四种情况(重复、遗漏、位置互换、固定)。前两种无序,比较乱,别人看不懂,还易重复遗漏,后两种有序思考,才能全面,不重复,不遗漏。允许不同方法解决,引导有序思考。学生总结出方法,让学生体会方法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方法解决问题。
三、体会方法,巩固新知
1、涂色练习
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男女生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请你涂一涂。
2、拍照练习
巩固解题方法与思路,虽然对象不同,但思路相同。
四、全课总结畅谈感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认识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有序互换位置法固定法
六、课堂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有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课件、给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数位表格、彩笔等。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得、
6.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初步认识》,该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认识图形的范畴,也属于概念教学知识领域。角是继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基本图形,是组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图形。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熟练这部分内容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对建构角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观察到角,对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感知角——形成角的表象——建构角的概念——深化角的认识——巩固角的概念”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认识角,做到“做中学,乐中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点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学生学会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作为教学重点。建构角的概念,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作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力求通过“活动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真正体现“让学生经历将实际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基本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应用意识。所以在我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发现特点,再自己解决问题,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做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事情感兴趣,同时又喜欢表达自己的观 “老师手里点,以求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我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拿的是什么?拿掉三角形的一边,剩下的这个图形你们还认识吗?”用这个问题引入角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本堂课的学习。
(二)创设活动情境,探究角的概念 活动 1:找一找、形成角的表象 “剪刀、钟表、红领巾上面都藏着角,你能找出来吗?”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找出剪刀、钟表、红领巾上面的角,形成角的表象,为后面的找角奠定了知识基础,建立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活动
2、比一比、说一说,建构角的概念 “角到底长什么样呢?仔细观察抽象出来的这些角,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以及角的特点是什么呢?” 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本质特征的认识,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建构角的概念。活动
3、做一做、练一练,强化角的概念 《课标》对本领域教学的建议是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指角,找角”体会身边到处都有角的存在,通过“做角”体会角的形成过程,通过“摸角”感受角的特点。总之,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体会探究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强化角的概念。
(三)创设运用情境,巩固角的概念 通过大量的分层练习,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角的概念。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创设问题情境,延伸、结课,“孩子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一个长方形剪去一角,还剩几个角,剪去两个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变“学数学”为“用数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一种高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优秀的板书设计,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一个)顶点
角
(两条)边
7.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七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搭配。
2.让学生在探索搭配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了解搭配的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指导】
1.关注技能教学,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技能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有效学习和高效教学的需求,本节知识在教学中要涉及数字的搭配、衣服的搭配、比赛球队的搭配等,这样有层次、有梯度,富有现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对学生的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课标要求。
2.关注学习效率,让效能像习惯一样自然。
教学质量年的开展更关注课堂教学效率。本节知识除了要使用多媒体提高效率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设计新颖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己感悟、探索,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能。另外,对教材本身也有所拓展,为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3.关注教师本身,让文化像自然一样和谐。
本节课教学要追求文化的和谐、人性化的色彩,教师句里行间充满对学生的期待与鼓励,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搭配(1)1课时 搭配(2)1课时 搭配(3)1课时 我们的校园 1课时
第1课时 搭配(1)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1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能够有顺序、全面的地思考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及符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导入。
(课件出示密码门)
师: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门口,发现门紧锁着,想要出门必须先破译门锁上的密码。这密码是由四个数字0、7、8、9组成的一个两位数,猜一猜可能是哪个密码。
问:如果不告诉你正确的密码,至少需要试几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 师:要求至少需要试几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实际要知道什么?(用0、7、8、9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2.课堂实践,破解密码。
师:请大家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无序的组合:有的写的数重复了,有的少写了一些数)【新课讲授】
活动一 摆一摆、写一写——探索搭配 1.感知搭配。
师:你们做事情真是细心,你们是老师学习的好榜样。下面就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写的数。(把写的有顺序的数放一起,把无序写的数放一起)师: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会不同呢?大家议一议。2.操作理解。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动手摆一摆,看看到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给学生提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生反馈(上台操作展示),学生在摆时引导学生一种一种的数出来。操作完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来评价一下他摆的怎么样?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摆的怎样?你觉得应该怎样摆能让人很清楚的数出有9种搭配方法?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哪种更好呢?好在哪?
最后引出:我们在搭配中要按顺序,搭配时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才能准确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这边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师:刚才第二位同学用数字卡片进行有序地搭配,让人很清楚的数出有9种搭配方法。咱们应该怎样进行有序搭配呢?
活动二 想一想、议一议——深化搭配 1.首位固定法。
观察有规律搭配的数,引导学生读懂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十位为7的有3个数,十位为8的有3个数,十位为9的有3个数。
师:为什么十位不能为0?
师:如果是组成三位数,我们应该先固定什么位? 2.连线法。
师:你还能用你自己的方法又快又准的找出全部的摆法吗?(生动手记录并汇报结果)
师:你是怎样做的?(学生展示)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谁的表示方法更好一些呢?好在哪?
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有序搭配,不重复和不遗漏,才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出所有结果。
3.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1题。
师:前面咱们已经学会了进行有序的搭配,那现在你能用咱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这道题吗?
活动三 总结
师:我们今天在进行服装搭配时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师:应该怎样搭配呢?
生: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进行搭配。
师:对,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就能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一起发现搭配的一些规律。但搭配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更多的搭配规律我们没有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动脑筋找到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规律。【课堂作业】
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教学板书:
第1课时 搭配(1)
3×3=9(种)1.首位固定法。2.连线法。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搭配(2)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2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和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
6.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
7.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
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新课讲授】
刚才同学们为小红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小红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小红该吃早餐了,她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她一次吗?(生答)(课件出示)
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小红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园里看看吧!(课件出示)
请看屏幕,公园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鸟园,数学乐园)再仔细看看从猴山到百鸟园可以怎样走?从百鸟园到数学呢?我要从猴山先到百鸟园再到数学乐园呢?一共有几种走法?
(1)先自己标一标。(2)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一个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
【课堂作业】 教材第102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相关习题。教学板书:
第2课时 搭配(2)
2×3=6(种)
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搭配(3)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3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多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连线法对多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搭配。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下面是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的球队: 出示课件:
谈话:每两个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几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一个队和另一个队不讲究顺序进行搭配就是一种组合关系。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 【新课讲授】
(1)通过学生动手画,体会有序思想。
动手操作:让同学们拿出国旗学具,同桌两人相互摆一摆,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种?你是怎样摆的?
预设:生无顺序地摆和有顺序地摆。提出让摆得有顺序的学生到电脑上演示。学生出现两种摆法。
引出:不管是用什么进行组合,在搭配的时候都要进行有顺序的搭配。那有序的搭配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讨论。(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巩固加深:让学生把国旗学具再次有序的进行搭配。(2)由实物抽象为图形,并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
谈话:如果老师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4支球队。怎样把这些图形进行有序的搭配?
A B C D 生有序回答图形搭配过程。
提问:怎样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所有的搭配方法呢? 讨论:用标数字、作记号、连线的方法„„
再问: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的找到答案吗?指出:在连线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能遗漏。
学生汇报并演示连线过程,教师及时提出:用算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3+2+1=6)启发思考:除了用图形来表示实物,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简洁的表示实物? 引导归纳: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更简洁明了。(3)通过变化,体会搭配规律。
谈话:如果再增加一支球队,又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启发思考:自己不能和自己进行比赛,所以5支球队应该从4开始进行加起,那么物体的数量与一共搭配方法的种数有什么样的联系?
归纳:物体的数量减去1开始一直加到1等于一共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搭配的规律。
例1:下面6个人,每2个人要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让学生独立连线解决,并说一说这么做的理由和方法是什么。例2:如果这6个人,每2个人要通一次电话,一共要打几次电话?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你能用搭配的知识出一道数学问题吗?(小组合作出题)【课堂作业】
教材第103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相关习题。教学板书:
第3课时 搭配(3)
3+2+1=6(种)
1.连线法。
2.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事物。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我们的校园
教学内容:
我们的校园(教材第106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能认真仔细的观察插图(见教材第106页例题),解决“如果只有3000元,如何铺草皮”的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铺草皮的方法计算出相应的费用。
2.在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现“用数学”的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
1.解决“只有3000元,如何铺草皮”的问题;
2.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渗透优化思想。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园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绿茵茵的草坪多么可爱啊!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场所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校园中的一个个数学问题,看谁最灵活,好吗? 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 【新课讲授】
(一)课件出示铺草皮例题:
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生1:两块草坪同样大,长28米,宽16米。铺草皮有3种种类:白三叶每平方米2元,高羊茅每平方米3元,天堂草每平方米4元。
只有3000元的费用。师:有哪些铺草皮的建议?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汇报。
(1)先算出草地的面积。
生2:因为两块地同样大,是长方形的,根据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列式为: 28×16×2=896(平方米)(2)铺草皮的建议。
生3: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生4:全部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5: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6:一半铺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3)计算不同铺法的费用。
方法一: 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生7:896×2=1792(元)1792元<3000元
方法二: 全部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8: 896×3=2688(元)2688元<3000元
方法三: 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9:东边铺白三叶:28×16×2=896(元)西边铺高羊茅:28×16×3=1344(元)896+1344=2240(元)2240元<3000元
方法四: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一半铺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生10:28×16×2=896(元)28×16×4=1792(元)896+1792=2688(元)2688元<3000元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四种铺草皮的方法。我替校长感谢你们,学校建设的小小“管家”!
但是在这四种方法里,第一种方法铺草皮是最省钱的。
师:在你们这些小朋友的建议下,草坪终于铺好了。学校决定下周在草皮上举行三年级拔河比赛。快来一起看看吧!
(二)课件出示拔河比赛画面。
(1)明确活动任务。
活动目的:设计一份赛程安排。活动地点:东西两块草坪。活动时间:15:00——16:30 活动要求:每场比赛要用20分钟,准备10分钟。三年级有4个班级。采取先分组比赛,胜者再进行比赛。学生讨论交流。
如何设计赛程安排,涉及到时间、班级等等。学生汇报:
生11:我用复式统计表。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除了这个复式统计表以外,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课堂作业】 请统计出你们班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生12:生活处处皆数学。
生13:我将来要当一名管家,用最好的方案帮别人建设。
生14:这节课,我对长方形的面积和统计知识再次熟悉啦。„„„„ 【课后作业】
8.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八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比较复杂的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整理信息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因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虽有一些分析类似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学法: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通过学情分析,我准备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创设情境迎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需求的支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整理分析主动参与。
数学活动是学生认知的基础,能力形成的温床,新课标也指出,解决问题的活动价值不局限于解决问题,更在于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三)学以致用,形成策略。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三、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三部分展开学习。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新:
课前故事导入:“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乌鸦和曹冲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策略,从而初步揭示课题;接着一组练习复习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复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通过一组为教学例题作铺垫的练习唤起学生画图的经验和意识,初步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策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直观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变化与它的长、宽变化有关,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尝试,体验策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初步分析,我让学生自主阅读例题。
提问: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设疑:你觉得刚才这样介绍题目后,别人能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弄清楚吗?例题所呈现的新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当只有文字叙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会产生画图的需要。从而完善课题。
(2)讨论画图,完成画图,“如何画图”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先示范画出示意图的一部分,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将示意图补充完整,进而引导学生比较展示出来的示意图,由学生合作讨论修正自己所画的草图,共同完善画图。接着教师用课件示范画图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比较总结,教师需强调“画图看清楚条件和问题”、“边画图边标数据”,“注意长短”。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有“范式”可仿,又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3)看图解答,交流反馈,结合示意图复述例题,利用要求原来的花圃的面积,先要求什么呢?利用分析法分析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或提问已知增加花圃的面积和增加的长,可以求什么呢?综合法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突破难点,并列式解答。
(4)回顾反思,提升策略,交流解法时,让学生对着图讲解,说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同时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求出些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解答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经历,并明确基本过程:读题、画图、分析、解答、检验。
【设计意图:例题的关键是处理好让学生想到画图、画好图、用好图和感受画图的好处。充分突出画示意图对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形成主动运用策略的积极心向。】
2、教学试一试
(1)此题是例题的一个简单变式,即由长的增加变为宽的减少。在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熟悉画示意图的方法,体验策略的运用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共同之处,进一步明确解决有关图形问题时,可以用画图的策略。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经历两次“画图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巩固练习,提升策略
1、完成“想想做做”
第1题。此题与例题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要根据假定的变化情况先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要信任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基于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已有体验,独立解决问题。
2、完成“想想做做”
第2题。此题不再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而是求长、宽变化后增加的面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示意图。为了较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将此题与刚才一题进行比较:同样是长方形的长、宽变化,它与刚才一题有什么不同?这里突出此题是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在变,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画图就容易多了。同时这题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一题多解。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画好的图仔细观察,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他们结合示意图详细说明是如何计算的。在完成上述几道题目后,让学生对整个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再次突出画示意图对解决有关面积问题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策略的价值。
3、最后安排了对比练习。既是对有关面积问题的整理,也是今天所学的画图法的延伸。同时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我准备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尽可能将会出现的问题都预想到,避免到时出现意外。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9.小学三年级体育水平二说课稿 篇九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将对水平二(三年级)第三章<<跳跃与游戏>>中多种多样的跳的教学内容进行说课。从各水平段的教材纵向联系来看这一章节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各水平段的知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从横向联系来看主要起到了铺垫作用,为其他教学内容发展学生体能,增强技能。这个内容在水平一已经出现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跳的技能,但对于跳跃技术的知识了解的较少,本课就要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达到发展正确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跳跃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各种跳跃技能打好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教学中处处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智、练中健体、精讲多练、动思相伴”的教学思想。注重关注体质薄弱的学生,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空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树立终身锻炼意识,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受益。综上所述我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跳跃练习对发展下肢力量,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90%的学生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跳跃方法,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弹跳能力,发展下肢力量及协调素质。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与游戏中感受跳跃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学会关爱、力争上游的优良品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屈膝缓冲。难点是:上几步单脚起跳触悬挂物,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
为了能高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必须要借助一些教具和学具。新鲜实用的教具是课堂的催化剂,学生学习的兴奋剂。针对学生的活泼好动、好玩等特点,本节课运用了音响、激情的音乐、自制“风火轮、桃树、桃子”,小动物的头饰、小体操垫、竹竿、精美的小奖品、挂图等各种学具,充分的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见到了我所执教的三(4)的同学,经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摸底我感觉到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以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因此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童谣和仿生动物创设情景入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组合动作。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我也为本班同学量身订制了教法和学法,教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主题式情境教学法。本节课创设了聪明伶俐的小猴子帮农民伯伯摘桃子练本领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用情境激发兴趣,2
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体验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最佳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自主探究法。在练习中,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突出其自主性,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感受动作技能,然后教师再指导和引领,采取“先学后教的自主探究”敢于“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3、游戏教学法。本节课是由“马兰花开——快快跳起来——大家一起来——摘桃夺冠——欢庆丰收”等游戏串联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益智,炼中健体、玩中励志。
学 法:本课根据本校三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使学生在创设情境教学活动中能真正认识和体会跳跃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懂得关心、爱护他人。通过自我体验——观察引导----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自练----共同参与----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过程,使本课的重、难点得到解决,学生掌握多种跳跃形式,并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
在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思考之后如何确定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要体现什么什么特点、意图,达到什么目的就是我下面要说的重点。本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首先突出激趣参与的特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应是本节课的灵魂,通过激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本节课创设了“小猴子帮农民伯伯摘桃子的故事情节” 3
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例如开始部分教师亲切的用语言和头饰创设情境“老师今天见到这么多聪明伶俐的小猴子老师非常开心,大家高兴吗?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完成一项辛苦而光荣的任务大家有信心完成吗?”在学生响亮的回答中也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好奇和兴趣。随着在音乐与童谣的伴随下学生很热烈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学中选择欢快优美的音乐,使用新鲜醒目的学具,设计动思相伴的游戏,采用亲切鼓励的语言等都是为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全面主动参与。
其次本节课要体现健体益智的特点。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是否使学生的体能和智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指标。本节课学生的平均练习次数达到12次,预计练习密度达到60%,运动符合125次/分种。在这样的运动负荷下学生的内脏功能,呼吸、循环,力量、耐力、灵敏等体能肯定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同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断设计各种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与思考学习,例如“小猴子要想摘到比自己高的桃子最方便的办法是什么?还可用身体的哪部位触到高处的桃子,各组如何设计合理的行进路线”问题,通过自己或小组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实现动思相伴健体益智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第三体现合作探究的特点。课堂学习是一种群体活动学生在学习中能否表现出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主线。从准备部分游戏“马兰开花”就引导学生自由结组,到基本部分的小组练习互帮互学,共同设计“摘桃大赛”的路线,到结束部分欢庆丰收处处都离不开同学之间的探究和合作。4
同时在探究合作让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集体的力量与温暖,体验体育的快乐。
第四体现育心励志的特点。体育教学的功能在健体的同时更要挖掘其育心励志的教育功能。本节课设计“帮农民伯伯摘桃子”的故事情境就是要暗示同学们要助人为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摘桃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的克服或通过小组共同克服,从小做一个坚强的人。在游戏“大家一起来”“摘桃大赛”中体验集体力量,树立服从集体,关心集体的意识,比赛中跌倒了不要放弃在大家的鼓励下爬起来继续前进。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配合了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心灵的纯洁与美,实现体育教学全面育人的教育功能。
10.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 篇十
菏泽市牡丹区第一小学
张新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学难点:
排列时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具准备:
课件、衣服图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知识《搭配》,板书:搭配
搭配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和用到,不信请看张雅淇一天的生活吧。
二、探索新知
1.六一节快到了,张雅淇同学为演出准备了一些衣服。(出示图片)(1)说说她准备了几件上衣?几件下装?
(2)早晨起来,如果她要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你会建议她怎样穿?
(3)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大家拿出学具小衣样想办法摆一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一会儿来展示给大家,不仅自己要明白,也要简洁,让大家一目了然。(学生在纸上记录)(教师收集愿意展示的单子)
3.小组汇报、展示。
师:哪一组来展示?你们是怎么想的?怎样记录的? 4.观察比较 优化记录方式
(1)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两种想法,一种是从上衣出发,另一种是从裤子出发考虑。大家还发现了哪几种记录的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用媒体演示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可以用画图表示、也可以编号连线、文字说明、算式等不同形式来记录。
(2)小结:你认为哪一种记录方法能既快速又方便地表示出来?师: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线或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板书(有顺序地思考 不重复不遗漏)
(3)会用算式列吗?
5.小结:刚才有同学用画图划线的方法,也有同学用数字或字母表示东西再连线,还有同学用算式的方法表示,同学们表示搭配的方法可真多呀!
6.张雅淇的妈妈为支持女儿演出,又为她买了一件漂亮的上衣,增加一件上衣会怎么样?
二、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做一做第2题 2.做一做第1题
(引导学生有序的说出组成的两位数)(学生回答完后点击课件——演示组合的方法1)3.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4题。4.拓展提高
张雅淇的爸爸有一些领带和衬衣,一共有12种不同的穿法,猜一猜爸爸可能会有几件衬衣和几条领带?
三、回顾总结
1.师:今天我们参加了数学广角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用到搭配中的学问?
3.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四、板书设计:
搭配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说课稿】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06-1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桃子》07-27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计划08-24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亿以内数的认识》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