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024-07-09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共8篇)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篇一

55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鼓励内地的汉族干部、知识分子等支援边疆地区,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B.建立联邦制下的民族共和国C.民族区域自治

55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

A.爱国主义的B.社会主义的C.民族主义的553.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国家政权机关B.各阶级的联盟C.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554.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B.党委制C.民主集中制

55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本质是。

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B.全民民主

C.阶级斗争

556.坚持压倒一切,争取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稳定B.改革C.经济建设

55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之路。

A.精兵B.强兵C.国防

558.治国必先治。

A.民B.社会C.党

559.到本世纪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上半叶B.中叶C.下半叶

560.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A.按资金分配B.只坚持按劳分配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6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人民当家作主B.依法治国C.坚持共产党***

562.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B.照办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C.要坚持从国情出发

563.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不属于人民政协应该发挥作用的是。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最终决策

56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以德治国B.依法治国C.一国两制

565.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A.民主精神B.精神文明C.高科技

566.把摆到战略位置,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A.教育训练B.军事训练C.改善设备

567.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是。

A.腐败B.脱离群众C.执政水平低

568.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着力点,即我们常说的“三德”建设指的是______。

A.政治品德、经营道德、思想品质B.社会公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569.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A.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主人翁地位B.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

C.稳定职工的工作岗位

570.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B.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571.改革开放近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

A.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72.我国人民生活目前在总体上。

A.已接近小康水平B.已达到小康水平C.正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73.在经济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

A.发展是硬道理B.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C.两个文明一起抓是硬道理

574.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

A.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B.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75.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中的作用。

A.群众运动B.阶级斗争C.历史前进

576.,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群众路线

577.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一心一意谋发展。

A.改革B.团结C.建设

578.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A.科学B.领导C.人才

579.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

A.加以限制B.得到保护C.不予干涉

580.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支持人们的社会氛围。

A.干事业、干成事业B.团结、合作C.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581.21世纪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A.头20B.头30C.头50

582.经过建设,到,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本世纪上半叶B.本世纪中叶C.本世纪末

583.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A.翻一番B.翻两番C.翻三番

584.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社会。

A.依法治国B.一国两制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85.在小康社会中,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阶段教育,消除文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初中B.高中C.大学

586.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社会,届时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A.科技和军事B.科技和文化C.军事和文化

587.在小康社会中,社会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A.思想B.文化C.保障

588.当中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B)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A.党的民主集中制B.社会主义制度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89.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制度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90.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社会主义道路。

A.中国特色B.有中国特色C.中国式

591.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共同发展B.为补充C.并存

592.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

A.国家B.政治C.行政

59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精神动力B.精神支撑C.精神源泉

594.“三个有利于”不包括:。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595.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要体现优先、兼顾的原则。

A.效率 地区差异B.经济效益 公平C.效率公平

596.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2008年B.2010年C.2012年

597.改革和完善党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

A.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B.领导方法和活动方C.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598.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A.减轻农民负担B.增加农民收入C.提高农民素质

599.坚持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

A.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B.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

C.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剖自己

600.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B)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

A.特点B.时代特点C.社会特点

2.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篇二

同在2004年, 一批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的美国专家学者, 在网上发起了为期两周的关于海洋文化的研讨, 形成了美国海洋文化指南。该指南后来成为了美国12年中小学海洋科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为海洋教育进入美国中小学课堂、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海洋文化奠定了基础。

美国认为, 具有海洋文化的公民应做到如下三点:一是了解海洋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二是能够就海洋话题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三是能够分析和理解海洋及海洋资源相关信息, 并做出有依据的、可靠的判断。显而易见, 以上三种能力之中, 第一种能力是后两者的前提和基础。美国海洋文化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海洋具有众多特征

海洋的存在是地球的主要地理特征, 地球表面积的大约70%都被海洋所覆盖。海洋包含许多洋盆, 如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由于地球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洋盆的大小、形状和特征 (包括岛屿、海沟、海山、断裂峡谷) 有所不同。海洋中也分布着高山、深谷和平坦辽阔的平原。

海洋形成了自己的环流系统。风、潮汐、地球旋转、太阳辐射以及海水盐度的差异是环流的原动力。洋盆以及邻近陆地的形状影响着环流的路径。

相对于陆地而言, 海洋的平均高度被称为海平面。在计算海平面高度时考虑了潮汐引起的差异。当板块构造变化引起洋盆体积及陆地高度变化时, 海平面高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陆地冰盖消融或增厚也会改变海平面高度。海水变暖、变冷会引起海水体积膨胀、收缩, 海平面也会随之变化。

地球上97%的水都存在于海洋中。海水是咸水, 其冰点略低于淡水;海水的密度略高, 其导电性更强;略含碱性。海水中的盐分来自陆地侵蚀、火山爆发、海底的化学反应和大气沉降。

海洋是水循环密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海洋通过水汽蒸发和降水过程与地球的所有江河、湖泊、水库构成有机整体。

海洋连接着主要湖泊、流域和河道, 地球上所有主要河流的终点都是海洋。河流、小溪携带着营养物质、盐分、沉积物、污染物到达河口, 然后流向海洋。

海洋面积虽大, 但海洋本身及其资源也是有限的。

二、海洋与海洋生命塑造了地球特征

许多陆地物质和地球化学循环源于海洋。暴露在陆地上的许多沉积岩也形成于海洋。海洋生物形成了大量含有硅酸盐和碳酸盐的岩石。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海平面的变化使得大陆架扩展或收缩, 创造或破坏了内海, 并改变了地表形状。

沿海地区的岩石、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经受着风、浪、河流、海水的侵蚀。

陆地受到侵蚀, 河水把冲积物带到海岸形成沙滩。有些沙滩也是海浪冲击海岸的结果。沙子的分布受沿海地区海浪、水流的影响, 发生季节性的变化。沙子里含有极其微小的动物、植物、岩粒和矿物质。

板块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海浪作用影响海岸的地表结构和地貌。

三、海洋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洋通过调控地球的能量、水、二氧化碳的方式来控制天气和气候。

海洋能吸收大部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海水蒸发, 热量流失, 而这种热损失导致大气环流。水蒸气进入大气, 凝结并形成降雨。热带海洋水分的蒸发、凝结为飓风和热带气旋提供了动力。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因为它改变了太平洋热量释放并进入大气层的路径。

地球上多数降雨都源于热带海洋海水的蒸发。

海洋主宰地球的碳循环。地球上一半的初级生产力都集中在海洋的阳光照射层, 地球排放并进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半左右被海洋吸收。

海洋通过吸收、存储、传递热量、碳和水的方式, 已经并将继续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过去的5万年里, 海洋环流的变化曾经产生了大规模的气候突变。

四、海洋使得地球适宜居住

空气中的绝大部分氧气是海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人们认为海洋是早期生命的诞生地, 在海洋里发现了最早的生命存在的痕迹。

五、海洋维系着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大小不等。从最微小的病毒到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如蓝鲸, 都生活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大多数生命都以微生物的形式存在。微生物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 它们不仅有着最丰富的生命形式, 还有着极快的增长速度和生命周期。

一些主要生物种群只存在于海洋。与陆地上主要生物种群的种类相比, 海洋的生物种群要丰富得多。

海洋生物学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独特的生物生存方式 (如共生) , 这些生存方式在陆地上并不存在。

海水表层、海水内部到海底, 海洋的三重空间为生物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场所和多样化的栖息地。地球上绝大部分适宜生命生存的空间都存在于海洋中。

环境因素制约着生物的栖息地。由于盐度、温度、氧气、酸碱度、光线、营养成分、水压、酶作用物、循环流通等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海洋生物在时空上的分布不均, 即呈区域分布。与地球上的其他地域相比, 某些海洋区域里生存着更加丰富多样的生命体。然而, 海洋的大部分区域则被认为是像沙漠一样, 毫无生机。

深海生态系统不靠阳光和光合作用也可存在。热液喷口、海底温泉、甲烷冷泉、海底鲸类遗体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化学能量和化学合成物质。

在海洋沿岸, 潮汐、海浪和生物捕食影响着生物分布及多样性, 形成垂直分带模式。

河口是许多海洋、水生物种重要的繁育场所。

六、人类与海洋密不可分

海洋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海洋为人类提供淡水 (地球上的降水主要源于海洋) 和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氧气;调节地球的气候, 影响天气和人类的健康。

我们从海洋中获得食品、药品、矿产和能源。此外, 海洋是交通运输的通道, 支撑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洋是人类灵感、娱乐、发现和复兴的源泉, 也是许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元素。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沿海地区。

人类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海洋。法律、法规和资源管理政策, 规定可以从海洋中获取什么、向海洋输入什么。人类的发展和活动会造成海洋污染以及沙滩、海岸、河流等的物理改变。此外, 人类使得一些大型海洋脊椎动物改变了它们的栖息地。

沿海地区易受自然灾害 (海啸、飓风、风暴潮、海平面变化、巨浪等) 的袭击。

每个人都有责任关爱海洋。海洋维系着地球上的生命, 人类也必须维护海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地管理海洋资源需要个人、集体共同努力, 付诸行动。

七、海洋尚待开发

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最大的待开发的资源空间, 目前人类只开发了不到5%的海洋。因此, 海洋是未来探险家和科研人员的前沿阵地, 将为其调查和探索提供巨大机遇。

认识海洋远不止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要更好地了解海洋系统及其发展过程, 还需要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勘探和研究。

在过去的40年里, 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显著增加。未来海洋资源能否得到可持续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取决于我们对海洋资源及其潜能、局限性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新技术、新装备增强了我们探索海洋的能力。海洋科学家们越来越依赖于卫星、漂流物、浮标、水下观测站和无人潜艇来探索海洋。

数值模型应用已成为海洋科研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的复杂性以及海洋与地球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数值模型处理后的观察结果将有助于描述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3.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篇三

马克思主义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这个体系的源头,要准确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从它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学起。马克思主义是源,没有源就没有流。只有从源头去学,才能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现在的领导干部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都比较年轻,都有高学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但作为党的领导干部,除了这些需要的条件外,必须要有看家本领,就是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个本领有没有、强不强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理论上的坚定,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和信仰上的坚定。只有学会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指导思想才会落到实处,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现在,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包括从事思想理论的工作者,忙于事务性工作,不用功读马克思的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有什么不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不了解、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说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信仰是没有根据的,更是与我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称号是不相适应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身份也是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畅销书,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党政要员和专家学者都在重新研读它,而马克思专为我们写的书反倒不读或读得很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才会提高理论鉴别力。有些错误观点和错误理论,为取得人们的信任,往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面貌出现,或任意曲解,或断章取义,或移花接木,或照搬照套,如果没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杂声、噪声,由于不懂,就可能随声附和;当有人丑化、妖魔化马克思主义时,你就分辨不出香臭;当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你不知道是否过时;当有人搬来西方某种理论,还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就分不清是篡改还是发展。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就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的鉴别能力,从而保持理论上乃至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正因为看家本领这么重要,我们党历来十分强调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不靠单纯“信仰”和“感情”,而是理论本身具有的科学性。因此,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原原本本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的基本思想。因此,离开了劳动人民就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了人民性,才能坚持党性,党性和人民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党性,就是站稳政治立场,就是坚持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要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学习最基本的著作,掌握最基本的观点。比如,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要读《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要读《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坚定理想信念,要读《共产党宣言》;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要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里只是粗略的提示,这些理论经典的价值绝不限于某个单一领域或工作,这些经典的观点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是被长期历史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才会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掌握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重要的是为了改变世界,只有把观点、立场转化为方法,才是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也就是从实践向认识的转化。因此,我们需要有思想认识的高度,还需要有思想转化为现实的努力。转化的前提是要有思想,这就是思想的魅力,这就是提高理论水平的真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到历史和实际当中。历史是厚重的,也是动态的。现在的一切又都是和过去相联系的。因而,马克思的生命力就在于从来不是僵化死板和教条主义的。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没有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自己、发展自己、抵制各种敌对势力渗透、分化的理论武器。现在西方文化、宗教等在我国城乡广泛传播,影响和冲击很大,利用西方主流文化冲击我国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丑化和妖魔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威胁,因而我们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发展的指引。联系历史、联系实际,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需要,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各级干部就会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把思想切实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实践、方针上来。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对干部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业务学习对实际工作来讲是必须的,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是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学习,具有理论上的深刻性与应用上的普遍性,这是克服“本领恐慌”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学习和掌握了它,就会有效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4.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篇四

10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A.《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02.《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

的方针。

A.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103.1994年,江泽民在 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A.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B.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C.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104.“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提法是在 上首次提出的。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五大

105.1994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正式开工。A.长江三峡工程

B.黄河小浪底工程

C.二滩水电站工程

106.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

》,介绍他在西藏的先进事迹。

A.李国安

B.孔繁森

C.吴天祥

107.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

战略。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沿海经济发展

108.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香港举行,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A.陈方安生

B.何厚铧

C.董建华

109.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110.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

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1.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2.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A.长江、珠江和嫩江

B.长江、黄河和松花江

C.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113.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认为,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A.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B.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C.科学技术问题

114.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关键,是基础。A.资金

教育

B.教育

人才

C.科技

教育

115.1999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的 上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式,明确任务,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定信心,团结奋斗。A.中央农业工作会议

B.中央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

C.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16.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发射成功。A.“神州”

B.“东方红”

C.“长征”

117.

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1997

B.1999

C.2001

118.

,江泽民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1999年2月

B.2000年2月

C.2001年2月

119.2000年5月,江泽民在 考察工作时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广东

B.江苏、浙江、上海

C.宁夏

120.2001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

的思想。A.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121.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吴文俊、袁隆平2000。

A.国家科学技术奖

B.国家科技进步奖

C.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2.2001年我国申奥取得成功,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

A.2004年

B.2008年

C.2012年

123.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

的基本道德规范。

A.“爱国守法,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24.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

放在第一位。A.思想作风建设

B.生活作风

C.领导作风

125.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A.2000年11月10日

B.2001年12月11日

C.2002年11月11日

126.2002年我国

获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A.2002年5月3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8日

1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灵魂是: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9.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130.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现代化

131.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 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A.一

B.二

C.三

132.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作了题为

的报告。

A.《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B.《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33.截止2002年底,全国已有

名中共党员。

A.5600万

B.6600万

C.7600万

13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无产阶级

C.各革命阶级

135.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三个代表”

B.“三个代表”要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7.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

决定的。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的代表性

C.党的革命性

138.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

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A.民主制

B.集中制

C.民主集中制 13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0.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B.党的中央委员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141.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

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42.

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A.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委委员会

B.中央书记处

C.中央政治局

143.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A.党的中央委员会

B.党的中央书记处

C.党的中央政治局

144.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 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A.四年

B.五年

C.六年

145.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

产生。

A.选举

B.委派

C.任命

146.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

的意志。

A.党组织

B.党员

C.选举人

147.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

次。

A.一

B.两

C.三

148.共产党的党性是

的最高表现。

A.工人阶级的阶级性

B.先进分子的先进性 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

149.无产阶级的党性的根本要求是

。A.一切服从党的领导

B.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C.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150.民主集中制是。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51.“四个服从”指的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A.党员服从党的决定

B.普通党员服从党的领导干部

C.少数服从多数

15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多党合作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53.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

去考察,必须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A.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历史进程中

B.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

C.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

154.党的干部路线是

的路线。A.任人唯贤

B.德才兼备

C.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55.党的领导主要是指

的领导。

A.正确

B.坚强

C.政治、思想和组织

156.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57.党的的组织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

B.民主集中制

C.党的纲领路线

158.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A.领导核心

B.战斗堡垒

C.政治核心

159.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和自我批评

160.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

作用。

A.核心

B.政治核心

C.领导核心

161.党必须适应形式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

A.执政能力

B.领导能力

C.治国能力

162.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

A.最富有的人

B.掌握最新科技的人 C.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163.党员享有如下权利:行使表决权、,有被选举权。A.监督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164.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

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A.支部大会

B.支部

C.基层组织

165.党的纪律处分有

种。A.5

B.8

C.10 166.

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

C.开除党籍

167.党组织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

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团结-批评-团结

168.可以申请入党的最低年龄为

。A.16岁

B.18岁

C.20岁

169.发展党员,必须坚持

的原则。A.个别吸收

B.集体吸收

C.个别吸收与集体吸收相结合

170.申请入党时一般应采用

,向党组织表明入党志愿。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均可

171.入党时必须有

作入党介绍人。A.两名正式党员

B.三名正式党员

C.两名党员,正式、预备均可

17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17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

B.预备党员的权力同正式党员一样

C.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174.党员的党龄,从

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175.关于党费交纳的规定是

。A.所有党员都必须按规定缴纳党费

B.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可不交纳党费

C.党费既不能多交,也不能少交

176.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

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6个月

B.1年

C.2年

177.在我们党内,每个组织和党员。

A.主要是监督主体

B.主要是监督对象

C.既是监督主体,又是监督对象

178.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

的原则。

A.个人服从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服从上级

179.在党委会内,书记和委员是

关系。A.班长和成员

B.上下级

C.平等的

180.增强党员的党性与发展党员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应是

。A.强化党员的党性,要求党员放弃一定的个性

B.发展党员的个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员党性的培养

C.在党性修养中也能发展党员的个性

181.党员必须切实开展

,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A.批评

B.自我批评

C.批评和自我批评

182.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

人以上的,都应该成立党的基层组织。A.3

B.5

C.10 183.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B.《共产党宣言》

C.《共产主义原理》

184.“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

中提出的。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关于波兰的演说》

185.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创立的主要标志。

A.《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B.《共产党宣言》

C.《共产主义原理》

186.《共产党宣言》宣告了

的必然灭亡。A.欧洲封建制度

B.资产阶级 C.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 18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学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与自我批评

188.“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一著名论断是由

提出来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18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明了

的革命道路。

A.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首先占领农村,后解放城市,最后夺取中心大城市

190.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A.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初步成果

C.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9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2.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人是

。A.王稼祥

B.刘少奇

C.周恩来

193.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

C.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

194.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制定党规党法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19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最基本的内容是

。A.党的建设理论

B.进行土地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96.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解放思想

B.破除迷信

C.理论联系实际

197.“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正确论断是毛泽东在 中提出来的。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8.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A.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19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本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0.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

。A.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B.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实现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选择题(二)参考答案

101.C

102.B

103.C

104.B

105.A

106.B

107.A

108.C

109.C

110.A

111.A

112.C 113.B

114.C

115.C

116.A

117.B

118.B

119.B

120.C

121.C

122.B

123.A

124.A 125.B

126.B

127.C

128.C

129.A

130.C

131.C

132.C

133.B

134.A

135.C

136.C

137.A

138.C 139.A

140.C

141.A

142.A

143.A

144.B 145.A

146.C 147.B

148.A

149.C

150.C

151.C

152.A

153.C

154.A

155.C

156.B 157.B

158.A

159.B

160.C

161.A

162.C

163.B

164.A

165.A

166.C

167.A

168.B

169.A

170.B

171.A

172.A

173.C

174.C

175.A

176.A

177.C

178.B

179.C

180.C

181.C

182.A

183.B

184.B

185.B

186.C

187.A

188.B

189.A

190.A

191.C

192.A

193.C

194.C

195.C

196.C

197.B

198.B

199.C 200.B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填空题

1.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同时是

和的先锋队,是的领导核心,代表

的发展要求,代表的前进方向,代表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年在 召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3.中国共产党以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

5.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6.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8.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9.在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分配制度是

。10.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各项工作都要把

,,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12.、、、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

,实行

相结合。

14.按照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15.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五 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16.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

,提高

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基础和扩大党的 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17.党必须按照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18.党必须在 的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的制度。

19.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承认

,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

-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21.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

的普通一员。

22.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坚持的原则。

23.始终做到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4.

是争取入党的前提;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25.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

、和

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26.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

-和。

27.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

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

之日算起。

28.不允许有任何、的特殊党员。

29.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或,或

,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30.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

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31.党员个人服从

,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

32.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 和它所产生的。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33.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

的制度。34.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的原则。35.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 年举行一次,由

召集。36.修改党的章程是

的职权。37.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

。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

以上的党龄。38.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

。39.凡是有

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40.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41.

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按照

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化、化、化、-

化。

42.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43.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

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44.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

45.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

、、、、。46.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

。47.

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48.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 领导下进行工作。

49.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和-

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50.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51.中国共产党党徽为

组成的图案。

52.中国共产党的 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53.党的根本宗旨是。

54.党的领导主要是、和的领导。55.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5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

,核心是,本质是。

5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

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5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5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

,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6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

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61.必须

、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还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6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增加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63.实施

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64.发展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6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和-

有机统一起来。

6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面向、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7.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

68.要建立与社会主义

相适应、与社会主义

相协调、与中华民族

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69.,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70.

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1.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的模范,的模范。

72.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和。

73.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7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党的,提高党的。75.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76.中共十六大最重大的历史功绩是

。77.中共十六大确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是

。78.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

79.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80.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

81.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

。积极推进。

82.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

83.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就业是。

84.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

。85.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1998年以来我国处理外交事务的基本精神是

。86.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

。87.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

;清正廉洁,一心为民。88.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8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

90.要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 是否先进。

91.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92.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根本目的是保证

。9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94.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

发射升空,和

两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进一步确定了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地位。

95.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两个确保”措施,它们是

。9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下岗职工“三条保障线”是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

97.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以人为本、以

为主线、以

为核心、以

为根本出发点、以

为突破口。

98.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

,改革要有,开放要有,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99.要以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和

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100.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就有丧失

的危险,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100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工人阶级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先进生产力

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最广大人民

2.1921

上海

实现共产主义

3.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7.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发展

1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1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5.互不侵犯

和平共处

16.执政水平

拒腐防变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17.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18.宪法和法律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19.先进分子

党的纲领和章程

按期交纳党费 20.先锋战士

21.劳动人民

22.党的支部

个别吸收

23.“三个代表”

24.端正入党动机

一年

25.表决权

选举权

被选举权

26.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

上级党组织批准

27.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28.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

29.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不交纳党费

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30.民主集中制

31.党的组织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32.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委员会

33.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34.少数服从多数

35.5

中央委员会

36.全国代表大会

37.五年

五年

3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39.正式党员三人

40.党的基层组织

41.党的干部

德才兼备

任人唯贤

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42.党的纪律

4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4.开除党籍

45.警告

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察看

开除党籍

46.两年

47. 开除党籍

8.中央委员会

49.同级党的委员会

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50.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1.镰刀和锤头

52.党徽党旗

5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4.政治

思想

组织

55.民主集中制

56.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党的先进性

坚持执政为民

57.与时俱进

58.发展

59.积极因素

60.改革的精神

61.尊重劳动

尊重人才

62.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63.西部大开发

64.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

65.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66.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67.爱国主义

自强不息

68.市场经济

法律规范

传统美德

专业化

69.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0.和平与发展

7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勇于实践、锐意进取

72.组织者

推动者

实践者

73.密切联系群众

脱离群众

74.执政能力建设

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75.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7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8.上级党组织决定

79.战斗堡垒

80.政治核心作用

81.年轻干部

干部制度改革

82.一年

83. 民生之本

84.一年或两年

85.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86.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

87.艰苦奋斗,求真务实

88.明礼诚信

89.思想道德素质

90.理论和纲领

91.把人民群众的利益

92.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9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94.神舟六号

费俊龙

聂海胜

95.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96.失业保险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97.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科技和体制创新 98.新思路

新突破

新局面

99.优化结构

增强团结

100.政治任务

党的执政地位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简答论述题

简答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4.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什么? 5.党员享有哪些权利?

6.预备党员向党旗进行宣誓的誓词是什么?

7.简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指导思想的三次历史性飞跃。8.党的组织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9.党章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是怎样规定的?

10.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1.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2.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什么?

15.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6.简述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17.作为一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结合自身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应当如何学好《党章》?

18.试论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前提。

19.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作为一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你是如何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 简答论述题答案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4、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5、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6、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7、第一次飞跃:1945年党的七大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规律,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飞跃: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三次飞跃: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9、十六大党章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建党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所作出的精确表述。

10、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两个先锋队”作用上,即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一个是讲它的阶级的先进性,说明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一个是讲它的群众的广泛性,说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最先进的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的阶层,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只有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当从来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1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既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强调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我们也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高度重视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八十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在先进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三,要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

第四,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第五,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12、根据十六大党章的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3、第一,邓小平理论在其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理论表现形态,有着共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有着共同的目的、目标和历史使命,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就是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他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有浓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

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5、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

第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5.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篇五

一、课程论基础

1、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需求(4)课程理论

3、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书289页)】(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

4、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5、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即教材、即学习经验、即学习活动

6、课程资源存在的类型

(1)按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资源

(3)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有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生物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等

(4)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5)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6)按课程资源的形成过程区分,有可预设的课程资源和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专用教室等(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研究成果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8、课程 选择的依据

(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4)科学文化知识

9、课程组织的原则和方式

(1)课程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2)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0、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课程评价

1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2)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3)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教师)

(3)学校外部的因素(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1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

(1)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 书297页)(2)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书298页)(3)内容:(课程结构的变革、课程标准的变革、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变革、课程管理的变革)

二、教学论基础

1、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的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课的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艺术)、(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板书规范)、(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意义、形式、要求 书305页】(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 与评定:【意义、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学业成绩检查基本要求、学

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书305页】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书307页)

(1)讲授法(2)谈话法(3)读出指导法(4)演示法(5)参观法(6)实验法(7)练习法(8)实习法(9)讨论法(10)发现法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4)教师本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规律指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的联系。教学过程的 基本规律是教学规律中高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主要 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知识传 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与学、师与生双方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教学活动的动态运动(1)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2)教学过程的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3)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是“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9、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1)优越性:【(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2)局限性:【(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10、个别化教学(书313页)

(1)个别化教学的含义、特点、优点、缺点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问题:学习的步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或材料、评价学生的手段、个别辅导

11、分组教学的概念、类型

(1)概念: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2)类型: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12、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反馈调节功能(3)区分和鉴别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13、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2)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4、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2)客观性原则(3)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4)主体性原则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5、常见的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2)抛锚式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

1、导入技能

(1)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启发性、迁移性、目的性

(2)导入方式: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典故导入法

2、提问技能,课堂提问的过程阶段

(1)拟题阶段(2)引入阶段(3)列题阶段(4)听答阶段(5)评价阶段

3、讲授技能要注意

(1)讲授的科学性(2)讲授的教育性(3)讲授的启发性(4)讲授的适应性(5)讲授的情感性

4、板书的技能

(1)板书的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美得熏陶、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

(2)板书的内容: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3)板书的主要格式: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结构式、图示式、版面式

5、结课的类型、过程

(1)类型:认知型结束、开放型结束

(2)过程: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6、说课的类型

(1)研讨性说课(2)评价性说课(3)检查性说课(4)主题性说课(5)示范性说课

7、说课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说本课内容在本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说本课的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及依据)、(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2)说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预估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3)说教法及依据(4)说学法及依据(5)说教学过程(书331页)(6)说板书设计(7)说教学反思

8、教学实践中,教学智慧主要基本特征

(1)实践性(2)个性化(3)集成性(4)高效性(5)创新性

9、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1)教学经验(2)教学思维力(3)教学执行力

四、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1、教育论文的结构要求、一般步骤

(1)结构要求: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一般步骤:选择论题、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安排结构、修改润色、投稿发表

2、教育叙事的特点、分类、写作规范

(1)特点:事件的真实性、事件的典型性、情节的完整性、具有问题性、讲究细节性、结构的灵活性、具有感悟性、教育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2)分类:叙议式、反思式、陈述式、比较式、点评式、质疑式

(3)写作规范:正确认识教育叙事的文体、注重一事一得、注意细节描写、养成善于观察与勤于思考的习惯、博览群书,注重学习

3、教育随笔的特点、形式、写作

(1)特点:随便、随时、随手、随心(2)形式:借事说理、夹叙夹议(3)写作:要新颖、独创;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小中见大;列举事例要具体生动;

借助语言文字为文章增色加彩

4、教育案例的特征、构成要素、应注意事项(书348页)

(1)特征: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固定的写作内容和选材特点、注重分析强调典型(2)构成要素:标题、引言、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与细节、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评价、附录

(3)应注意事项:关于确定主题、关于教育案例、关于案例分析、常见的毛病及对策

5、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

(1)内容: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2)方法:从怀疑处反思;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从转换时空处反思 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6、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和可行性:制定计划要对未来一段或一个时期作出科学的预见,如基础条件如何、前景如何、目标高低、措施怎样等等,对各种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的估量。没有科学的预测,也就没有计划。制定计划,就是为了执行。对未来的预测,应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地、无根据地制定计划,否则计划就没有可行性。

6.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篇六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答: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体上经历了20年时间,三个发展阶段:(1)1978-1982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从酝酿到提出的阶段;(2)1982-1987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3)1987-1997年,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为9条,标志了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以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一书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展开为16条。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1)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2)明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和政策。

4.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答: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表述严谨的科学命题。其中,“新阶段”是历史定位,说明邓小平相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是地域定位,说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什么是“三个代表”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6.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事件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三条尤为重要:(1)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摄取前进的不解力量;(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7.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答: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且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8.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发展,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对于我们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增强反对错误倾向的能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9.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有什么意义

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发展成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冲击了“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10.简述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答: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认识和行动,至于时空变化的背景之下,力求突破、创新和发展。于是拘禁的核心是创新。于是拘禁的基本要求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作过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步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概括告诉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首要任务、根本原则等方面着手。首先,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必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因而社会主义,尤其是我们这样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形态,因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那种把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必须澄清。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什么意义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1)强调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2)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

质区别;(3)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明确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澄清了长期以来将计划经济附加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的错误认识。

14.简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含义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制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发展阶段。(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制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发展阶段。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我国的国情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表明,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在这之前,我国只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他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8.简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的含义

答: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1)“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2)“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制度;(3)“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4)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是不能动摇的。

★19.简述“三农”的重要地位

答:(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2)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

★2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以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等问题的一种反思。

21.简述邓小平关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答:(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对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地考虑。他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2)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3)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邓小平的理论思想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

22.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受限制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3.简述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答:(1)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低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4)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总的说机遇大于挑战。

24.简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答:“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25.怎样理解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答:(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指资本组织形式和资产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2)公有制在资本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3)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4)多样化的形式上有利于筹集、扩充资本金,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跳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条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6.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1)市场经济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界定的,不涉及经济成分的性质,不用的经济成份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连接,不可分割。(2)市场经济是以不同产权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多元产权主体的形成。并能加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及原材料的供应。非公有制京的灵活机制,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公有制京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7.简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

答:(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时间分配的公平。(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靠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和物质财富。(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28.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世界经济以及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时间都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第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中药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保证稳定局面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社会主义法制。

★29.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3)依法治国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治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并且要进一步扩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一件找“社会这一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30.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以保证和支持。

3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中在建设的方针。

32.如何理解“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辩证关系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统一的,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二为”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总目标和总方向,“双百”是实现“二为”目标和方向的必由之路。离开“二为”谈“双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会迷失方向,离开“双百”谈“二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应防止和反对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

33.“四有”之间有何联系

答:“四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之间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理想是目标,道德是基础,文化是条件,纪律是保证。“四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法制纪律观念等全面发展的要求。

34.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大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里把中国先进文化的特点总结为“三个方向”、三个特点,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35.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

答:“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6.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答:91)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一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2)在“一国两制”中,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思想。(3)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稳定的局面。

★37.“一国两制”的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2)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国两

制”构想的提出是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3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3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首次体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有何联系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这五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第二项原则“互不侵犯”,就是在处理国家间和国家关系中排出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三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五项原则的核心;第四项原则“平等互利”,是要求在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第五项原则“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4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里赶到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唯一的自治制度。

42.简述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答:(1)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世代发展的要求。

(2)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3)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适当的工作充满活力。(4)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土问题。

43.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7.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篇七

一、关于科斯产权理论基本特点的研究

1、具有一定实践性

虽然学者们对于科斯产权理论的看法各不相同, 但是该理论却是以具体调查为基础的前提下而形成的抽象。科斯花费很多时间去访问多个国家的企业和工厂, 经过调查, 其掌握了大量相关的交易费用资料, 并且在阐释“交易费用”概念和产权理论的过程中均参考了其调查的资料, 由此可以知道, 科斯产权理论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2、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

科斯产权理论主要以资产阶级价值观作为基础, 并且成立在不存在交易费用的假设上, 目的在于追求不存在且永久的产权关系。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可以知道, 该种假设是不真实的, 即使存在, 交易费用的多少也只能凭借个人在交易之前开展主观臆断, 由此可以知道科斯产权理论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

3、具有不真实性

科斯产权理论不仅带有个人主义, 并且还是片面地对经济运行绩效做出衡量, 其目的在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可是却完全将分配方式存在的不公平完全给忽略掉。科斯将交易背后人为因素全部抽象化, 同时没有全面认识到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可以造成贫富悬殊的现象, 扰乱社会稳定等, 因此和方法论中个人主义内容是完全相悖的, 其仅仅只属于经济思想上的梦魇。

二、科斯产权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有益影响

根据学者们指出科斯产权理论的不足之处可以知道, 科斯产权理论运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会产生不少的问题, 比如说该理论坚持私有产权应该纯粹化或者完全绝对化, 这并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 情况过于严重还能够和市场发生冲突。但是其还是有不少内容值得我国经济发展借鉴的。

1、避免产生不劳而获情况

不劳而获者在内容上主要指, 其并且没有加入到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或尽管其有一定的加入, 可其却不没有付出应该承担的成本, 却依旧可以取得利益的人。科斯指出, 如果产权关系和不产生交易费用的状态下, 交易双方能够经合理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可是在具体交易过程中, 交易双方制定的决策和检验标准存在极大不吻合的可能性。由此就为不劳而获者制造了机会。另外, 经济学还指出, 如果公共物品产权制度模糊不定以及缺乏排他性, 使用免费, 能够增加产生不劳而获的现象。经过对科斯产权理论开展科学的研究能够知道, 设置清楚的产权界定以及具体使用, 能够有效消除不劳而获现象。

2、对产权进行保护

通常来说, 产权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分别为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根据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 科斯注重对人们在资源配置时的相互关系进行保护, 不管其属于公有还是私有。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完善财产法律制度, 制定且改进产权保护方法, 不断对产权进行保护, 从而确保经济主体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

3、政府对经济计划性调节产生重要的作用

根据科斯产权理论能够知道, 交易费用的降低可以对产权关系产生影响, 能够使其逐渐清楚, 并且推动福达到最大化的状态。但是如果全部呈现市场化, 可以对交易费用产生严重的影响, 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另外, 政府对经济开展计划性调节时应该保持合适的位置, 这是因为合理的中央计划调节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加快形成有效的产权关系。我国上世纪在坚持以及中央计划为基础的背景下, 大面积地降低中央计划的领域。给经济发展创造大量的发展空间, 推动市场和计划可以客观地融合在一起, 最后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骤。由此可以知道, 中央计划具备特色的优点, 而合理的宏观调控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家里经济的发展速度。

4、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学者们指出, 公有产权和市场经济两者之间不仅不相悖, 同时还可以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了长时间的改革, 可以目前依旧存在效率不高和缺乏动力等多个困境, 公有企业之所以产生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竞争对手, 由此国家应该开展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找出有效的公有制实现的有效形式。根据科斯产权理论可以知道, 假设不需要花费交易费用, 而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离不开交易时形成产权清楚提供的帮助。由此, 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 应该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客观地看待科斯产权理论, 而不是对完全否认。

5、政府应该对经济外部效应进行矫正

科斯产权理论主要以处理外部效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外部效应在内容上主要指因为个人行为失当, 从而对他人形成外部经济影响, 再由于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因此外部效应从内容上也可以被划分为外部正效应以及外部负效应。科斯产权理论片面地认为外部效应问题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其认为主要具备外部性, 比如说环境受到企业造成的污染, 那么社会相关的方面就可以聚集在一起研究有效的协议, 从而对问题进行处理。从另外一层意思来说, 科斯认为借助私人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处理好外部效应问题, 其对污染等经济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主观地将交易费用假设为零, 然后其认为仅仅通过交易就可以产生清楚的产权关系, 不管分配结是否合理, 帕累托最优均可以实现。

综上所述, 我们在以马克思主义细想为基础的前提下, 对科斯产权理论开展客观的研究和评价, 不仅要看到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同时还需要看到其值得我国经济发展借鉴的一面, 并且将其引用在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加大产权保护力度, 研究和摸索有效的公有制经济有效制度实现模式, 另外, 政府还需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 对市场经济发展错误现象进行纠正, 从而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摘要:在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 科斯产权理论形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在私人产权保护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这两个方面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但是我国相关部门对产权开展改革的过程中, 不可以全部照抄改理论。文章主要对科斯产权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具有的借鉴意义开展详细的研究, 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科斯产权理论,基本特点,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志方.关于产权理论在企业产权改革中的价值分析[J].学术论坛, 2009, 10 (12) :125-126.

[2]程前, 王自为.浅析科斯的经济学思想[J].中外企业家, 2009, 13 (12) :178-179.

[3]齐珊.读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 2011, 13 (02) :175-176.

[4]王孟山.科斯理论新解 (之一) ——交易成本的界定及其与价值理论的关系[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23 (02) :225-226.

[5]柏培文.对科斯企业性质观点的质疑正确吗?——与我国一些学者的商榷[J].江淮论坛, 2010, 24 (02) :132-133.

8.理论创新基本经验论 篇八

关键词: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尊重规律;实践第一;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42—02

创新作为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人们一般认为始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活动,是人类所进行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理论创新是对传统理论的一种突破,具有先导性、现实性、历史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特征。理论创新绝不是凭借创新主体个人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盲目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来进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可以将其概括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尊重规律、必须坚持实践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四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冲破思想僵化,深入实际,从调查研究中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把这些充实到原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之中,使之得到进一步创新。

解放思想带有历史阶段特征。解放思想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发展而作出的必然要求和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每一不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每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的特殊矛盾。因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解放思想有着不同的要求。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五四运动;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延安整风,它把我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30年前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否则就没有改革开放;第四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要在“敢”字上下功夫。敢说真话,敢做真事,敢说新话,敢做新事,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能否创新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要敢于思考问题。思想创新是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指挥行动,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出路。思想观念正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软实力。一个人要解放思想,首先思想要创新,就是每做一件事,每抓一项工作要有开阔的视野,不能拘泥于当前、当地的框框套套,要克服保守思想,树立并强化新的发展观念。

要敢于发现新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改变、消灭。客观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它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掌握它、驾驭它、利用它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要敢于修正理论观点错误。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地认识过程,因此离不开对理论和观点的不断修正。

二、必须坚持尊重规律

客观规律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的内在考察,其本身没有任何前提、根据,因此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们要认识它、掌握它,必须等到完全看清楚它的本质特征之后,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改造世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边学习、边了解、边实践、边创新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必须因势利导地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性,保证创新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的思维,都是按照自身的内在规律运动发展的,均受一般规律支配。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断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

三、必须坚持实践第一

强化研究现实问题的意识。即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采取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地认识与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面临的诸多重大矛盾问题,比如城乡、区域发展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社会发展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国内与国际关系,国际发展的风险与机遇的关系。这些重大关系问题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需要研究的,也最有可能出创新的方面与领域。

尊重实践中的鲜活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成为真理的,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同时也使理论自身得到坚持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接受实践的检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善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理论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理论成果,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集中体现。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要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地适应深刻而急剧变化着的世界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新形势、新特点,不断认识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大胆吸收与借鉴包括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新成果,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形态、思想内涵、语言特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的最新发展,共同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所强调的是,发展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发展的真正目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不仅具有政治、政策上的重大意义,而且在哲学、理论上也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意蕴和根据。

创新活动要依靠人民。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与信息经济的运行、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为特征,促使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依靠自主创新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必须转变过去那种拼资源能源消耗,不断扩大外延再生产的模式。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主要区别是在重视发展的物质因素、物质条件前提下,认为决定性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党和国家要为人民创业与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创新成果要惠及人民。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始终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并随着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哪一方面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是不同发展观的不同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文化差距不断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要使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最大限度地公平分配,使绝大多数群众得到实惠、享受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J].哲学研究,2005,(09).

[2]庄福龄.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与时俱进的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5).

[3]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求是,2005,(22).

[4]夏甄陶.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J].晋阳学刊,2005,(02).

[5]周爱兵.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 2004-04-23.

[6]施哲.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会议综述)[N].光明日报,2008-07-23.

[7]江蓝生.理论创新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9).

[8]张一兵,刘怀玉.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教育报,(3),2008-05-06.

上一篇:防范溺水活动的演讲稿下一篇:小学感恩老师的毕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