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09

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共18篇)

1.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美术的节奏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根据美术的节奏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

教学难点:有关美术的节奏意境的想象和创造。

教学准备:美术的节奏图片,课件、实物展台等。

学具准备: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动画和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渗透美术的节奏知识:

二、欣赏课本的图片:

1、欣赏:

2、拓展:

三、欣赏老师准备的图片:

欣赏老师课前准备的作品,(利用实物展台或课件,逐图播放,欣赏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的作业收集素材,寻找灵感。)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谈谈准备怎么画,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五、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画面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

七、合作学习

八、课后拓展

2.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二

一、欣赏涂鸦作品, 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迪生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是为什么本来喜欢美术课的幼儿逐渐开始讨厌画画了呢?原因是许多教师只是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他们, 以画得像和不像为准则, 势必会扑灭很大一部分幼儿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幼儿比较喜欢信手涂鸦, 看到什么就画什么, 想到什么就会画什么, 这几乎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画得像也罢, 不像也罢, 都是儿童内心世界的表现, 都让他们感到快乐。我们知道, 幼儿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幼儿年龄越小, 有意注意的时间越短。根据这一特点, 应允许他们涂鸦并欣赏他们的水果涂鸦作品, 再逐步提高要求才是首要条件。

二、多样的描边方式, 辅助幼儿掌握水果的诱人形状

幼儿的绘画能力相对较弱, 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循序渐进地传授美术的知识。但是教师不可能在美术活动有限的时间内手把手教每个幼儿, 所以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用淡淡的铅笔线画出若隐若现的水果外形, 然后让小朋友勾线。这是一种学习水果外形绘画的有效方法, 幼儿乐于学习, 也易于掌握;还可以在画纸上先涂上颜色, 然后让幼儿勾线, 这也是一种掌握水果外形特征的有效途径。进行描边比赛, 用竞赛的方式激励幼儿进行绘画练习。丰富的描边形式让幼儿耳目一新, 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保持并升华, 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水果的外形特征。

三、以游戏为媒介, 让幼儿巩固水果的形状特点

法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这样一句话: “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幼儿只要听说让他们玩游戏, 就会立刻处于兴奋的状态, 所以我们应该把游戏活动穿插到美术活动中来。

例1: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水果形状, 可以用一个纸盒子作为一个百宝箱, 将各种水果:葡萄、苹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装入盒内, 再让他们蒙住眼睛进行“用手摸水果并猜水果名称”的游戏。然后让蒙眼的幼儿描述摸到水果的形状, 让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的形状猜出水果的名称。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让他们能集中注意力感受水果的形状, 同时也使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得到了锻炼, 为他们准确绘画出水果的形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例2:教师说出水果的谜语, 如:弯弯儿不是镰刀, 翘翘儿不是牛角, 一旦抓它在手, 撕开脸皮就咬——香蕉;近看珍珠圆溜溜, 掐它一把水溜溜, 咬它一口酸溜溜——一串串的葡萄;看看圆, 摸摸麻, 包着一肚小月牙——橘子;小龙船, 龙船小, 龙船尖尖两头翘, 水里飘了一秋天, 装来一颗白元宝——菱角。然后让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谜底, 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的意境中去。

四、多样的涂色方法, 拓展幼儿的思维

在传授水果画法时, 涂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单一的将水果涂成一个颜色, 而应该运用各种各样的涂色方法来画水果, 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根据实际教学, 我总结了以下的涂色方法:

①平涂: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涂色方法。②重叠:先涂一遍颜色, 再在部分地方叠加另一种颜色。③交替:几只蜡笔同时使用, 交替着涂色。④图案:在涂色的时候, 添加一些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以及锯齿线、波浪线等各种线条, 起到丰富画面的效果。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黑色记号笔加以体现, 形成黑白分明的图案效果。⑤渐变:颜色与颜色之间叠加一部分, 形成过渡自然且柔和含蓄的效果。⑥贴一贴:用各种废纸、蛋壳等加工成小的形状, 然后贴在水果轮廓里, 形成肌理感十足的艺术效果。在涂色中, 可以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 例如使用水彩笔和荧光笔相结合, 画面艳丽, 视觉感更强。幼儿不断的摸索尝试, 体验不同的涂色表现的方法, 并研究出新的涂色方法。创作的绘画作品就越来越出效果, 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日渐高涨。

3.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美术教育;综合性美术活动;实施方法

一、综合式美术活动概念的提出

幼儿的成长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即使一个天生聪颖的孩子,从出生就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除了食物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他长到6岁时也就失去多数能力。相反,从幼儿出生就给他们提供一个造型优美、色彩明快的小家,幼儿也就开始了他的审美之旅。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前提是创造一个丰富而具吸引力的自然、社会和艺术环境。

首先,综合性美术活动融合幼儿其他领域活动于一体,如,社会领域活动,科学领域活动,数学领域活动,语言领域活动和音乐领域活动;其次,综合性美术活动融多种绘画形式、多种工具和材料,多种造型技法为一体,它将有助于发展幼儿感知、思维、情感、想象、创造等综合能力。

当前,大多数幼儿美术教材的活动内容由欣赏、绘画和手工三部分组成,看似明确和具体,便于幼儿教师施教,但却隐含两种危害:首先,对教师而言,三者成为互不联系的系统,孤立地实施绘画、手工和欣赏教学,教师不再对欣赏、绘画和手工三者在内容、形式和作用上的互补性进行探索和尝试。其次,对幼儿而言,分类施教,幼儿容易养成思维上的懒惰和定势,不利幼儿发散性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发展。综合式美术活动,从发展幼儿不同能力角度将幼儿美术活动内容分为认知与再现、审美与表现和探索与创造三部分,以“主题活动”为轴心,综合活动内容、活动工具和材料、表现形式为一体,旨在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和想象、探索与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美术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整合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要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一种教育应尽可能地达到多种教育目标。

二、面向新文化环境的幼儿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作为旨在保护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一门独特学科,应从幼儿美术教育开始,充分挖掘美术教育对于人的探索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如何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魅力,幼儿美术教育观念是关键。传统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的更新,会促进美术教育资源的更新,教育资源的更新将进一步影响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现就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美术资源和教育活动的实施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更新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观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幼儿阶段的教育不是以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应该以幼儿的能力发展状况为标准。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也旨在促进幼儿的审美、想象、创造等潜在能力的发展。单纯的知识既好教又容易测定,能力的培养却难教,更难测量,这也是当前教育中一个两难的课题,也是为什么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能力发展次之的原因。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早有“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人才教育观。美术教育更应该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依据幼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设计课题,激发幼儿参与课题活动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解决,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术活动实施的创新

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幼儿美术观念和态度、探索和新精神、美术能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都将影响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因此,幼儿教师的再教育和终生学习必不可少。

1.幼儿为主体的美术观念和态度

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产生不同的施教方法,教师那种漠视幼儿情感表现、自以为是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干涉和约束幼儿能力发展的评价标准必须彻底抛弃。多给幼儿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描绘;多一些观察,用心体验幼儿真正的心灵空间;多一些提问,让孩子发现最好的答案;少一点包办,让们自己探索和发现。

2.教师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探索和创新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思维品质,这种品质(也可以说是素质)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尤为重要,并且在幼儿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发现、尊重并保护幼儿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并能够从幼儿那里学习。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创新“美术课题”教学研究必要而可行。课题将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教师的创造性体现在启发幼儿发现、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等,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3.教师的美术能力

幼儿教师的美术能力包括理论和技法两个方面。首先,美术理论方面,教师应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造型因素及其表现的理论,色彩理论和构图理论以及幼儿在造型、色彩、画面构成等方面的认知规律。其次,技法方面,教师需要掌握结构素描,构图,色彩的表现手法,还需具有基本的美术创作能力。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美术活动的开展,也会使幼儿美术活动更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幻灯片、录像和功能更为强大的多媒体教学,既是幼儿获得美术知识的工具,也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工具,它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的美术活动手段等,学习并掌握多媒体的应用和进行绘图软件的使用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

参考文献:

[1]莫元汉.职校幼师美术教育多向思维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7.

[2]丁晓梅.高校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幼师人才[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8.

[3]王新艳.幼儿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

[4]胡知凡.全球化下的世界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8.

4.小学美术活动实践方案 篇四

教学重、难点:

1、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设计动物的形状。

教具学具:卡纸、彩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2、发展阶段:

学生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4)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四、作业评析。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五、收拾与整理

5.小学美术节活动方案参考 篇五

为配合校美术节,融合书画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活动主题:

本届美术节以“我爱篮球”为活动主题,充分反映南华小学生热爱运动、热爱健康、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

三、参与对象、地点:

对象:1————6年级每班选取4名学生参加。

地点:美术教室。

四、作品类别:

铅笔画、蜡笔画、水彩画、等均可。

五、具体要求:

1、本届艺术节绘画采取现场创作的方式开展比赛。

2、表现种类和形式不限,在大主题基础下自行命题。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构思新颖、反映同学们热爱篮球精神风貌。绘画工具自备,纸张美术组提供。

六、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

七、展览设置:

所有获奖作品进行装裱,在大厅和走廊展出。

八、评委安排:

美术组全体教师

九、比赛时间:10月23日下午。

十、评比时间:10月24月日中午

十一、展出时间:10月25日

6.龙池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优秀特长生。

二、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进行活动。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三、活动方式

(一)名作欣赏

指导学生从各种报刊、画刊中搜集有关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剪纸作品。欣赏、讨论学习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察生活、构思、取材,怎样着笔、作画、表现生活。

(二)讲授美术知识

扩大学生美术知识,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激发其创作热情。

(三)自办画刊

组织兴趣小组学生出好学校、班级的黑板报、手抄报。布置班级墙报,给学生锻炼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

(四)作品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

(五)、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通过训练比赛,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四、活动实施

1、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3、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店等课程资源;

4、有效的利用校内外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绘制。

五、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一次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指定教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教室大声喧哗。

4、每次老师布置的活动内容,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六、活动安排:

周次

7.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七

一、开展室外美术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 如何激发、保护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天赋是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学生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 开展体验性学习, 同时为学生进行体验提供广阔空间, 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 多层次、多角度地体验学习, 达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目的。

课外的美术教育可以称为“自然的绘画”, 正如一位叫克利的画家说, 画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原动力。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富有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活动, 学生参与起来就会更加主动、积极, 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应以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如参观、访问、旅游、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着重要求以游戏、参与的方式, 触摸、观察各种实物, 进行切实体验。如苏少版美术八年级第二课《从心底接触自然》就是要求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 亲近大自然, 寻找春天独有的色彩, 感受春天特有的气息。这种教学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室内教学, 有着明显的进步:首先, 课堂的开放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挥,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其次, 课堂的整合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通过趣味绘画、手工实践等, 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 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 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最后, 课堂的实践性增强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生活、艺术品中的美, 并在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印象, 发展审美素质。

二、室外美术活动的多样可能

1. 绘画自然

审美能力亦称艺术鉴赏力, 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只有源于对外部世界现实美的真切感受与源于书本理论的内在审美规律有机结合, 才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达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

(1) 感受自然美

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 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 让学生在自然界中开阔心灵, 陶冶美的情操, 还增长科学知识, 培养探索精神,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带领他们走出课堂, 走进大自然, 勤于观察, 善于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学生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 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2) 创新表现美

在美术创作中, 提高审美能力。成功的创新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即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 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 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专长, 带领学生观察, 让学生善于观察、勇于表现, 敢于标新立异, 经常带学生走出去写生, 告诉学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在创作中要去粗取精, 要学会提炼有用的东西。让自己的作品有亮点, 有动人之处。

另外, 课外还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表现是人实现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孩子从一出生就走上人生的舞台, 在自我角色中粉墨登场, 进行表演, 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 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 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

美术学科还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 要创造, 有成功就有失败, 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不怕失败, 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教师通过理性的给予学生评价, 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游戏参与

(1) 用游戏组织课堂

“游戏是由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活动”。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 尤其是初中低段, 选择游戏的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充分挖掘美术活动的游戏性特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乐于参与, 积极主动性非常强。

比如, 《二方连续》这一课的学习中, 教师在初步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特征以后, 要求各小组的同学用自己的人体摆出二方连续图案, 并且要比一比, 看哪一组摆的最美。由于是全员参与的比赛, 每个同学注意力集中。小组竞争的形式, 有利于学生间的团结、互助、合作。比赛结果十分有趣, 有排成“大”字形的, 有摆成天鹅舞造型的, 有摆成折线造型的……非常富有创造性。

(2) 用游戏进行实践

学生与外界的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成为美术活动的“参与者”, 利用教学资源带着学生走出教室, 带领学生体验中学习、一起观察、讨论、感受。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多多的互动, 活跃气氛。教室要充分利用这种互动方式教育教学, 让学生可以接受教师, 更好的接受学习, 从而很好的学到所学知识, 使学生学习美术感觉很容易、有趣味,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通过室外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重视室外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创造力形成的影响、作用, 制定出"以写生教学为主线, 以体验生活、观察社会为内容"的课程设计模式是初中美术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当然, 美术课堂的组织形式是丰富多彩、多元多层次的, 各种美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既能互相兼容, 又不能互相替代, 因此,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应根据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的性质, 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 学习场所的变化, 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摘要:教师应该把学生从教室带出到室外, 以学习活动为目的组织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体验、发现, 学会学习、学会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获得更丰富的美术素养与艺术创作源泉。

关键词:室外,美术活动,引导,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陈凯云.增强美术趣味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意识[J].《吉林教育》, 2010 (35) .

[2]方理.抓住突破点巧上美术课[J].《内蒙古教育》, 2010 (12) .

8.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八

为此,我们展开了专门的教研活动,选取大班《建构式教材》下册毕加索的作品《梦》,组织教师在深入挖掘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幼儿的行为,反思教师的问题,提升认识。

一、《梦》的初始

平时我们在设计欣赏活动时,首先会对原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大师的美术作品,总会把作品介绍放在首位,把一些认知的元素放在活动目标中,重点放在关注幼儿能否理解作品,是否能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表现,往往忽略了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情绪的宣泄和对美的体验与感受。

在欣赏环节中,发现幼儿对作品《梦》的观察理解是模糊且笼统的。教师对大师作品的理解不够,没有真正走进作品《梦》中,所以需要让幼儿去欣赏画面的哪一点,对作品的意境游离在外,导致执教过程中难以把握,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如何欣赏和感受画面中的美。

只有让幼儿充分感受作品美和意境美,才能为幼儿提供创作的空间。于是,除了对活动环节进行调整以外,我们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欣赏模式,开始尝试多手段结合、多感官参与、多形式表达的开放式美术欣赏活动。

二、《梦》的推进与表现

1.运用音画结合,充分挖掘作品意境和内涵

音乐和美术本质上具有同源性,都是用于表达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相当于画面中的点线面,音乐中的音响相当于画面中的色彩,音乐中的快慢强弱相当于画面中的长短、大小、粗细等。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能达到图音并茂、有声有色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梦》是毕加索中期比较重要的作品之一,作为幼儿美术欣赏的教材,更多要从幼儿观察与欣赏的视角着眼,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感受作品中的美。活动中,幼儿感受梦和表现梦时都出现了音乐。欣赏作品时,教师引导幼儿:“我们来学学画上女孩睡觉的样子”,同时播放音乐,幼儿在三拍子的音乐声中,闭上眼睛感受作品中女孩的梦境,享受熟睡中的身体舒展、柔软和放松,幼儿在感受梦境时,他们脑海中出现了“苹果树下野餐、跳芭蕾舞、草地上奔跑”等美好的梦境。不同的旋律和节奏都会给孩子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运用将作品抽象的部分形象化,而音乐与欣赏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幼儿对作品《梦》的理解。

2.丰富审美经验,进一步感受线条与色彩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经验。因此,颜色丰富,色彩明快,画面变化大的作品较容易吸引大部分幼儿。基于此,我们对作品《梦》进行了剖析,把欣赏的重点定位在:线条的变化、组合和衔接;色块的颜色、明暗;人物的神态、表情。

当呈现作品《梦》时,首先映入孩子眼帘的是女孩熟睡的睡姿和神态,从女孩的神态和表情中,让幼儿感受到睡梦中女孩的舒适和惬意,让人也有了欲睡的感觉,体验到女孩的梦境是美的,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作品中女孩脸上的黑色线条、金黄色长发、红色沙发、纤细柔软的手指等一些柔软圆滑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块,圆滑的线条让幼儿体验到睡梦中女孩的柔美,大色块的暖色系(黄色和红色)在画面冷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明亮,给幼儿温暖、柔和的感觉。

3.加入肢体表演,转变抽象作品为具象内容

欣赏式活动形式的开展,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有另外多种形式,如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演充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幼儿将抽象的作品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理解内容。

由于幼儿有自身发展的特点,他们更喜欢用身体动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一些随性的肢体表演,从自身的感受来加深所理解作品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美。《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女孩抽象的梦境,教师引导大家“我们也来学学画上女孩睡觉的样子”,同时播放舒缓音乐,幼儿随教师的引导,缓缓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十指交叉轻柔地放在胸前,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感受曲线的自由、流畅,在舒适安静的睡梦中感受女孩美好的梦境。在幼儿表现“梦”时,他们用手部动作再次表现出不同的曲线。在线条的变化中,表现出女孩不同的梦境。“梦”是幼儿喜欢的话题,但“梦”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通过模仿表演、动作表现等形式,将梦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美术欣赏活动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表演,让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可以将作品抽象的部分转化为具体形象,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和欣赏作品的美,把认知对象转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能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当幼儿的美术欣赏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更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以释放。

9.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九

小学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1

课题:

有趣的鞋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教具学具:

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小学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2

一、教材分析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同学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规范、教学内容、同学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同学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同学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捕获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同学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同学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同学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宁情绪,检查同学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同学: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溢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同学根据自身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同学: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身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同学: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同学: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同学说出颜色。

同学: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需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干打开宝箱。

同学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和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豪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身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同学评价时加入自身的看法,来引导同学。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小学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3

教学目标:

1、用纸盒及多种材料制作一栋小屋。

2、能说出小屋里住着谁,他喜欢做什么。

3、小组或全班同学将作品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庄园、城堡或村落。

教学重、难点:

1、是否敢于想象。

2、是否敢于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剪刀、彩笔、胶、纸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回忆、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喜欢童话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他又住在怎样的屋子里?

2、发展阶段:

(1)小朋友们,你想成为一名小小的建筑师吗?你想拥有一套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吗?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吧!瞧!我们做的房子有多棒: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它们色彩鲜艳、造型丰富、配上各种小巧的环境布置,真是太有意思啦!

(2)想一想画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结构。

a、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b、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c、门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叶窗还是大玻璃窗……单扇门、双扇门、或是旋转门、卷帘门……各是什么形状的?安装在什么的地方?门窗是不是需要打开?从哪里打开?

d、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设计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等。

注意点: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设计一组房子时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谐

(3)做一做

a、先做房子的身体,画好门窗后先剪制门窗,再粘贴身体。

b、根据房子身体的形状大小来制作屋顶。

c、添加其余部分或装饰房屋。

d、选用一张彩纹纸作为底板,将房子贴在上面。

e、有兴趣还可以给房子周围布置一些小设施,组成一个社区。

三、学生作画,老师辅导:

布置作业:制作一栋童话里的小屋生:自由选择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

四、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后拓展:请学生思考,除了小屋,纸盒还可以做什么?

小学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小学美术兴趣班活动方案5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10.艺术节学生美术作品大赛活动方案 篇十

一、比赛主题:

1、人与社会的和谐;

2、人与自然的和谐;

3、人与生活的和谐;

4、人与家庭的和谐。

二、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自愿参加,每班至少有五名同学参加。

三、时间:

时间:2011年5月30日至6月4日。

四、参赛要求:

1、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以比赛主题创作一幅画。

2、绘画形式以学生想象创作画为主,绘画材料不限,可以是国画、腊笔、水彩等。

3、学生想象创作画尺寸:画种自选,工具材料由参赛选手自备。纸张由学校统一分发。

五、评奖:

本次绘画比赛按画种分组分别设一、二、三、优秀奖若干名。

六、参赛程序:

1、学校各班必须认真组织初赛选拔;确定参赛作品。

2、各班将参赛作品于6月3日前报艺体教研组杜亮老师。

3、比赛结束后,将由学校组织评委对各参赛作品进行打分,最后算出选手的成绩。

4、学校将对获奖者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黄塘小学艺体教研组

11.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一

一、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3—6岁的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所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好奇心,这就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高了广阔的天。而美术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重复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如:小班幼儿在画画时,他们都喜欢乱涂乱画,处于涂鸦的阶段,同时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画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等等,在倡导发展幼儿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对幼儿的素质发展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事实也充分证明:幼儿画画、做手工与学习其他知识不仅没有矛盾,而且回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国内一些入选参加优秀儿童画展的作者不仅绘画水平高,而且其他各门功课也多属上等。相反,兴趣广泛的儿童他们的贯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尤为突出,这些都与幼儿园的启蒙教育有密切的内政联系。因此,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幼儿的艺术启蒙教育,并且把它当作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美术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了幼儿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A、先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内部动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使幼儿的心理由“我能做吗?”变成“我要做。”

B、接下去在活动中对幼儿提倡“发现学习”,对有新发现的予以鼓励,使孩子心里产生成功感,培养其自信心和创造性,使幼儿对活动由“我行吗?”变为“我一定行。”

C、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对坐姿,执笔及自己学习用品的管理,作业后学习环境的整理,心理上也要由过去的“该怎样?”变“该这样”,使幼儿对自己周围人的行为有初步的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法多采用灌输法,强调对自然的再现和模仿,以及火花的技能、技巧,让幼儿临摹学习,教师所提高的范例、形象是孩子的典范,培养出来的就象是从一个模具里倒出来一样,这样的教学发放上把绘画形式模式化,束缚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扼杀了孩子们画画的主观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把“以教师为中心,孩子围着转”变成“以教师主导,幼儿为主体”,真正把幼儿的主体确立起来,放下老师的架子去孩子中观察和了解幼儿,分析其年龄特征,心理及特点,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然、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在教会幼儿基本技能的其次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发展下描绘自己心中的彩图。而且在艺术方面,要尽量主张和鼓励儿童的自发艺术表现力,强调以自我表现为主,挖掘他们与生俱来的潜能如:

四、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动中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打开幼儿学习动机的金钥匙。有了兴趣,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的氛围中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兴趣培养。如:利用儿歌、故事、猜谜或情景谈话、表演等形式,还可以利用绘画游戏如接力绘画、画连环画等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收集的瓶盖引导幼儿思考:怎样用瓶盖来画画?从而引发幼儿用瓶盖在纸上印画,并在印画当中进一步让幼儿区分大小,认识图形,通过添画的形式让大大小小的圆形动起来变成小动物、小花等等的物品,从中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提高作画的兴趣。

幼儿在绘画中的天地中离不开观察,幼儿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越广泛、越深刻,在大脑中印象就越丰富和清晰,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就越有基础。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多看、多听、多摸、多尝试,利用一切机会知道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如:周围的建筑物、马路、桥梁、车以及人们的活动,幼儿养成观察的自觉性后,就为各种创作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五、尊重幼儿认知规律,正确评判幼儿的作品。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处于“阶段性”的成果,教师教幼儿学美术绘画时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多了解和尊重哟额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的作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分;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而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地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十分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教师在绘画中应该多提问,多肯定,引导儿童将显示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12.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二

一、思维紊乱对美术活动的影响

1.行为习惯,随意散慢。美术活动是一项动手能力强的活动,整个过程要利用到许多的工具和材料,其中工具的使用,物品的整理,环境卫生的保护,都是一节美术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常发现,虽然一再强调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可是总会有一些孩子不小心地犯错,把颜料碰倒了,把废纸扔地上了,碰坏其他学生的作品了,结束时自己的绘画工具少了,素描班学生则常常握笔姿势、坐姿变形了等等,还有的学生动作缓慢,喜欢摸这摸那,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头脑中还没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规范和有意识的注意。他们的行为还处于随意状态。

2.注重细节,忽视整体。中国画论中有个名词叫“谨毛失貌”,指一味描摹细节,最终失去了整体的面貌。这是画者一忌,初学者最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在素描兴趣班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有的学生不能遵守“从整体到局部”的一般认知规律,在观察物体时“一叶障目”,特别容易迷上画面的某一局部,然后就从那里画起。例如:罐子的亮面是画面的精彩处,有的学生一开始就画亮面的明暗,而不顾作画的步骤和整体效果了,最终画面容易出现脏、乱、腻的现象。还有学生在遇到细节繁琐,造型复杂的物体时,就感觉无从入手了。在手工制作中的表现是:在分工协作时,大家各自为政,只管自己做的一部分,不能兼顾整体,最终在进行作品的组合安装时往往不能衔接好。

3.步骤紊乱,制作无条理。学生参与美术实践时常常迫不及待,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没看懂、听懂就开始动手了,有的学生虽然最终能完成,但步骤混乱,耗材,耗时,效果不好。有时课堂上老师针对一个活动讲解了方法步骤,学生也认真完成,但老师未能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经验,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学生往往遇到相似的美术活动又不太会了。

以上现象,反映出这些学生进行美术活动时,思维处于一种散慢的、自由的、无序的状态。常说思想指挥行动,如果思路乱了,步骤就乱了,思路错了,结果也就错了。

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1.行为习惯,常抓不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美术活动的特点,总结学生在此活动中行为上的一般规律,注意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如:手工制作中要教会常用工具(剪刀、胶水、美工刀、黏土等)的正确使用方法,制作中如何注意安全,如何与他人分工协作,如何处理废弃垃圾,活动结束后工具的整理归位。在绘画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坐姿及工具的使用和整理等等。并且对行为规范,动作到位的学生给予激励、表扬,并让好的学生帮带差的学生。直要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坚持强化良好行为的培养,最终会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美术课堂秩序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2.学会观察,化繁为简。教学规律应当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可是在美术活动中要表现的对象往往是较为复杂的,学生一开始容易被吓住,产生畏惧心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入手解决,这在绘画活动中可作尝试。

3.分步理解,逐步掌握。美术活动是有共性的规律和步骤的,按什么顺序做?在每一个步骤中应该做什么?必须要达到怎样的要求?这些学生必须要掌握。

4.举一反三,促成思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会观察了,能按步骤活动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了,还不代表思维习惯的形成,一个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坚持,还要反复的类比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这需要老师在每次活动中,督促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遵循各类美术活动的规律,严格按步骤实施美术活动。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安排同一类型不同内容的多次美术活动,指导方式由扶到放,最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创作,促进思维习惯的形成。我在素描兴趣班的教学中进行了以上思维方式训练的尝试,一两个学期下来,学生基本形成了素描作画的一般思路,能独立地进行写生练习,效果较好。而没有进行过思维训练的学生,脱离了老师的跟踪指导,就会出现各种的问题。

13.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三

计划及方案措施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5月份在全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活动。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推动我校校园精神文明活动的蓬勃开展,展示我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激发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校和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与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自信、参与、成功意识,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争做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

二、活动主题

展示个性特长

亮出艺术风采放飞缤纷梦想

三、组织领导

成立校园文化艺术节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组长:国明政

副组长:仉文星李桂菊

成员:

国光影阎秀荣 牟晓英 李秀婷 张晓霞

负责艺术节美术活动全过程的总体策划,并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负责对艺术节活动期间活动的指挥、组织、监督和协调工作,保证艺术节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宣传组:牟晓英 李秀婷 张晓霞

四、系列活动安排:

具体内容及安排如下:

时间:2011年5月20日下午

地点:学校美术室

1、参赛办法:分高、中、低三个年段进行比赛。

2、参赛形式:每班一名学生绘画。名额1~3人。

3、参赛时间:

5月20日下午3:00~4:00儿童画,4:10~5:00国画

4、参赛地点:学校美术室

5、评委:仉文星阎秀荣李秀婷 张晓霞

6、评比办法:分高、中、低三个年段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14.美术大赛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四

为了确保教体局美术作品大赛的顺利进行,也为了给每一个爱好美术的同

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美术活动安排制定

一、宣传阶段:

1、4月28日周一领导在升旗大会上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本项活动。

2、4月28、29日班主任在班里宣传此项活动。学生自愿报名,收集国画、水粉、书法和手工制作等各项参加学生名单。

3、4月28、29日美术老师汇总各项参加学生名单,再选拔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29日下午大课间美术老师召集参加绘画学生开会,说明作品项目、要求及完成时间。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星期三的下午第四节课至六点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签到并拍照活动图片。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以绘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3、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四、作品项目

1、国画:四尺三开。如下:

2、水彩/水粉画(丙烯画)、版画:4开。

卡通画:单幅尺寸为4开;或短篇4格,每格尺寸为16开。

3、书法:书法作品字体不限,尺寸均不超过四尺宣纸;

4、手工制作:制作方法不限,制作材料不限。

5、石榴专题

结合家乡石榴特产,用以上四种形式制作展现石榴的美术作品。

五、要求及时间:

1、所有作品均在背面右下角写明参赛者单位、姓名、作品名称及辅导教师。

2、作品于 5月23日完成并上交美术老师选拔,再上交中心校。

四、奖励办法

1、完成作品的学生,给于班级加分;

2、学校评选给于奖励。

15.小学生美术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五

一、要注重多角度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要求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理论向实践的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教学《秋天来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尝试将课堂“搬出”教室,带领全班同学外出写生,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秋天的氛围,并借机提问学生:“大家在这里都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有的会说南飞的大雁,有的说金灿灿的稻穗,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教师可以接着问:“你们觉得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呢? 大家能不能将心中最美的秋天画给老师看? 画的认真的有小奖励哦”,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并拿起手中的画笔尽情挥洒,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作品,教师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并通过物质奖励或者口头表扬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这样情境式的提问与教学方式, 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而且在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的同时也为美术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活力。

二、提问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移到“我要学”的学习轨道中来,尝试运用适当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贴树叶》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天真好奇的童趣性,营造“小熊将树叶变变变”的情境,设计这样一些问题:瞧,可爱的小熊也来了!( 此时运用Flas短片展示小熊、形状、颜色不同的树叶) ,紧接着问:“小熊看到了哪些颜色的树叶呀? 分别是什么形状”? 在调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教师继续说:“树叶有心形、掌形、扇形和条形等,并且多姿多彩,老师可以把树叶捡起来用来当书签,那么同学们猜小熊捡起树叶会用它来干什么呢”, 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而且营造了很好的思考情境。在此进程中,Flash短片中继续展示小熊将树叶变成了小鸡、小青蛙、小姑娘等,教师紧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小熊是怎么用树叶变出这些的吗? 然后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将树叶贴画中添画和修剪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逐渐转变成持久性的情感态度,在仿若故事会的教学氛围中提升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还有,提问趣味性的体现,需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兴趣需要,运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其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出探究式提问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 运用探究式的提问方式,比如,在《昆虫的世界》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启发学生:“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快乐虫虫,你们猜我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学生在观察后积极地回答老师,老师接着说:“现在我奖励你们每一组一只快乐虫虫,要考考大家,你们小组的节节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如何衔接? 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和材料?”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思考与动手操作,有些学生会想到用硬质彩纸先做成一节一节的,然后用胶水粘接,有的学生则是用回形针进行粘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且针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这样的提问方式和教育手段能够真正地促使课堂提问成为美术课充满生机活力的必备催化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和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放下心中的疑虑,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运用探究式的提问方式,让小学美术教学迈向更加欢乐的发展轨道。

16.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十六

关键词:多种活动;兴趣;小学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逐步提高课堂参与活动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教学活动入手对如何激发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行论述,以确保课程价值实现最大化。

一、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绘画素材

绘画素材的寻找一直都是影响学生绘画兴趣的重要因素,一是因为学生不知道画什么,由于阅历的影响以及学生绘画技能的欠缺,学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动笔。二是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美术课,所以,绘画素材就被局限在一些常见的事物上,比如,小狗、小猫、桌子、小汽车等等,而且这些事物呈现出来的形象也是大同小异的。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绘画的素材,学会用发现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在兴趣的推动下将这些“美”留住,同时也能确保高质量美术课堂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我设计的衣服》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也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款式设计、色彩设计以及整体搭配能力等等,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为了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更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带来的乐趣,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同学的衣服,引导学生自主说一说衣服的基本构成。之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各式各样的衣服款式中找到自己设计的“灵感”,进而使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找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进而也有助于美术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二、组织学生在想象中找到学习兴趣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学习中必备的两种能力,也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能力。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自主想象中找到绘画的兴趣,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二十年后的学校》时,为了凸显学生的个性,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想象力,自主将“二十年后的学校”描绘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学校会是这样的。但是,想象不能太脱离实际,要具有实效性,这样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价值,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护,才能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学生在学科结合中找到乐趣

所谓的学科结合是指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音乐等,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单一、枯燥的课堂,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而且,对高效美术课堂的顺利实现,对保护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效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感受美、感受美术的存在价值。

例如,将美术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我们一直说要展现数学教材中的美,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学中的美,但效果都不明显。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感受美,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和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们就可以有效地将两门课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各种图形拼凑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图案,进而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發展。

四、动画片展示中重拾兴趣

动画片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节目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护学生绘画兴趣的有效活动之一。具体的说就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卡通片,引导学生动手画一些简单的卡通人物,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动画人物形象,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熊大、熊二、光头强、松鼠、大耳朵图图等等,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卡通形象来进行绘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看到学习美术带来的乐趣,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素质教育下,我们的小学美术课堂不仅要锻炼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要保护学生的绘画兴趣,继而为学生形成终身美术意识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陈敏.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0).

17.美术比赛活动方案 篇十七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经商议,决定于九月举办一次全校的美术绘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美术绘画比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以“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为活动主题,一起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拿起画笔为2022北京冬奥会设计一个漂亮的吉祥物。

三、参与对象:

对象:1—4年级全体学生。

四、作品类别:

儿童画、水彩画等均可。

五、具体要求:

1、绘画采取现场创作的方式开展比赛。

2、表现种类和形式不限,在大主题基础下自行命题。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构思新颖、反映当代青少年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六、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甲组(1—2年级)和乙组(3—4年级),同时甲乙组各设一等奖1名。

七、展览设置:

所有获奖作品在美术室展出。

八、评委安排:

美术老师以及各班主任(陈尹鹏、李艳娥、王石建、黄鸿)

九、比赛时间:

9月15日甲组;9月6日乙组。

十、评比时间:9月11日。

十一、颁奖时间:9月12日。

18.倪宅小学美术活动周方案 篇十八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展示学生艺术教育的成果,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将开展美术周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为指导思想,使学生通过艺术活动,感悟美术教育的新观念,从中对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更好塑造我校的良好校风校貌,让孩子们在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中体验美术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主题:

“阳光下成长”美术周活动

1、书画作品展

2、自绘T恤展示秀

3、现场写生比赛(线描画)

三、活动目标 为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而开展这次画展 激发学生喜爱画画的兴趣并学会爱护好自己及别人的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增进学生与家人的感情,让学生懂得和睦相处

四、活动准备

书画展:活动前,由年级美术教师征集优秀作品进行装裱,撤展后将这些作品悬挂在学校公共场所。自绘T恤展示秀:在美术活动周内,由学校兴趣班的同学展示手绘T恤。

现场作画(静物写生线描画): 1、1——2年级:想象画(海底世界)2、3年级:静物写生(书包)3、4年级:静物写生(鞋子)4、5年级:静物写生(汽车)5、6年级:静物写生(电瓶车)

四、场地安排及作品展示时间

书画展:5.1——6.1为期一个月,作品摆放到艺术长廊。在校门口做两块导向牌。最好学校安排做一个展示栏放置在显眼位置长期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1——3年级: 旧教学楼一楼设置展区。4——6年级: 综合楼一楼设置展区。

五、活动时间安排

自绘T恤展示秀:5.3上午课间操时间由学生穿着T恤在操场展示作品。

现场作画(静物写生线描画):5.4中午午休时间(暂定)在操场进行现场写生比赛,时间为1个半小时。

六、活动过程及要求 书画展:

1、各年级组在指定的区域,将准备好的作品呈现在展区内。

2、爱护作品,不得把作品撕破,做一些禁止标识粘贴提示。T恤展示秀:

播放走秀音乐,由学校兴趣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自绘T恤。静物写生:由美术老师提早安排布置好比赛现场,比赛时间其他同学不可以进入现场,结束后由美术老师组织收齐作品,组织学校老师进行投票评奖。(奖项设置:低、中、高三个年级一、二、三等奖各1名、3名、6名)

六、活动经费申请

T恤:20元/件,30件,600元(统计有无自愿出钱的学生,学校提供绘画颜料)

丙烯颜料:10元/罐,24色,240元 书画作品装裱:50元/幅,50幅,2500元 画纸:300元 学生奖品:300元

展示栏:未知,由学校安排

上一篇:gp12培训资料下一篇:职校军训教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