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教学大纲(精选10篇)
1.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一
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概述
模具拆装实验是进入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学生直观、感性认识模具结构的重要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装、测绘、安装、调试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掌握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模具的装配过程、安装及调试方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通过对典型模具的拆装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模具设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模具的能力;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模具设计工作和处理现场问题奠定实践基础。
1.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典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认识模具上各零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 3.熟悉模具安装的过程;
4.了解模具总装配图、零件图的设计及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模具拆装 1.实验准备
① 拆装的模具类型:塑料注射模和冲压模
② 拆装的工具:游标卡尺、角尺、扳手、钳子、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③ 小组人员分工:同组人员对拆卸、观察、测量、记录、绘图等分工负责。④ 工具准备:领用并清点拆卸和测量所用的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实验结束时按工具清单清点工具,并交指导教师验收。
⑤ 熟悉实验要求:要求复习有关理论知识,详细阅读本指导书,对实验报告所要求的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作详细的记录。拆装实验时带齐绘图仪器和纸张。2.观察分析
接到具体要拆装的模具后,需对下述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作好记录: ① 模具类型分析
对给定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 ② 零件分析
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③ 模具的工作原理
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④ 模具的零部件
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⑤ 确定拆卸顺序
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件和不可拆件,制定拆卸方案,提请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一般先将模具的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上拆下顶出系统,拆散顶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有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时,拆下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各零件。
具体针对各种模具须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拆卸方法和顺序。3.拆卸模具
① 按拟定的顺序进行模具拆装
要求体会拆卸联结件的用力情况,对所拆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记录拆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秩序摆放好,避免再组装时出现错误或漏装零件。
将模具的上下模分离,观察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及凸、凹模固定方法;弄清楚模具六大部件的零件组成。分析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如冷冲压的正倒装结构、卸料、压料方式,定位、导向方式)1)工作零件:是直接对毛坯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零件,如:凸模、凹模、凹凸模等;2)定位零件:用来确定毛坯或半成品在模具中正确位置的零件,如:定位板、定位销、挡料销、导正销、侧压板等。3)卸料、出件、压料零件等;4)导向零件:保证凹、凸模正确运动的零件,如:导套、导板等;5)连接与固定零件:将凹模、凸模和其他零件连接固定在上下模板上用于传递工作压力的零件,如模板,固定板,垫板,模柄,螺钉等;6)其他零件:在模具中用于配合其他动作的零件,如:弹簧、滑块等
② 测绘主要零件
从模具中拆下的型芯、型腔等主要零件要进行测绘。要求测量尺寸、进行粗糙度估计、配合精度测估,画出零件图,并标注尺寸及公差。(公差按要求估计)4.组装模具 ① 拟定装配顺序
以先拆的零件后装、后拆的零件先装为一般原则制定装配顺序。② 按顺序装配模具
按拟定的装配顺序将全部模具零件装回原来的位置。注意正反方向,防止漏装。其它注意事项与拆卸模具相同。③ 装配后的检查
观察装配后的模具与拆卸前是否一致,检查是否有错装或漏装等。④ 绘制模具总装草图
绘制模具草图时在图上记录有关尺寸。5.模具拆装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穿实习服装参加实验,拆装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不得在实习场地嬉闹; 2)拆卸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3)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系关系做好记号; 4)不准用榔头直接敲打模具,以免模具零件变形; 5)导套、导柱不要拆掉;
6)拆卸冲头和镶块时若有销子,应先拔销子再卸螺钉,安装时应先打销子再打螺钉,以避免损坏销定位的精度;
7)模具拆装完毕要弄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二)模具绘制 装配图
工作原理:
垫块
定模座板
动模板
推杆固定板
下模座
推板
定模
2.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二
一、模具拆装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模具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这是两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原因在于学生制图、识图水平的制约以及缺乏在生产现场相应的生产实践,他们很难看懂模具结构图,难以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走进模具拆装实验室,通过亲手拆卸模具,变原本课堂教学对模具的静态、间接的认识为身临其境的拆装体验,使原本抽象的图形变成了真实、具体化的实物,结合项目式教学提出的工作任务,学生们在实验室中通过“拆”,认识各类不同模具的组成结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了解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通过“装”,了解模具的装配过程和装配流程;通过“测”,弄懂模具内各零部件配合关系,学会分析模具的精度;通过“绘”,初步了解简单模具的结构设计过程;通过冲压机的演示,了解冲压成型过程。因此,模具拆装实验室应是集模具设计教学、模具制造教学、模具装配、模具展示、设备演示、毕业设计指导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基地。
二、模具拆装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在建设模具拆装实验室的过程中,既要突出“一体化”实验室功能的设计原则,又要体现空间利用最大化原则、实用性原则、美观大方的原则。因此,利用现有的教室进行改造成为我们的首选,经过合理设计,既要节约建设的费用,又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考虑课程分类,设置两间实验室,一间是塑料模拆装实验室,一间是冲压模具拆装实验室,两间实验室布局如图1、图2所示。
在实验室的中间安放装有四个虎钳的钳工台是用于辅助装拆有一定难度的模具。配制八个拆装桌是准备将一个班分为八个组,同步完成同一种模具的拆装。展示柜的上面三层每一层有两格可分别装两个模具,共可放置六个模具,除了放置拆装模具外,透过玻璃门,还具有展示作用,展示柜的最下面一层可用铁皮柜门,内部用于存放拆装工具。另外,冲压模具拆装实验室内还将设置一台冲床,可进行现场冲压实验。
三、模具拆装实验室的建设途径
1. 按照规模效益性原则建设实验室
建立拆装实验室,实验场地和设备套数必须与学生数量相匹配,适当的建设规模,能收到事半功倍得良好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以拆装同一副模具为例,工位数要能同时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为此,模具拆装实验室装备成能容纳1个班(以48人/班计)的学生,在八个拆装台上分别布置6个学生开展实验。开展同一项目的实验,就要有八副模具,如果一个拆装实验室按照冲裁模具拆装实验、弯曲模具拆装实验、拉伸模具拆装实验、成形模具拆装实验等项目分八个组进行教学,至少也需32副模具、8套拆装工具、10个展示柜。
2. 按照先进实用性原则、工程应用性原则建设模具拆装实验室
模具拆装实验室模具类型的选用既要适合教学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在实验时的拆卸方便、操作安全,同时还要考虑到存放物品方便。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来选购模具,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模具来优化教学内容。要考虑到模具拆装实验室不仅是学生认识模具的场所,也是应用所学知识的场所。因此,确定设置三种不同用途的模具:
(1)铝合金拆装模具。这种模具的特点是重量轻,主要来自一些教具教仪生产厂家,虽然精度不是很高,但是对学生认识模具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且易保证学生在实验时的安全,拆装也方便,特别适合学生做重复的拆装实验。
(2)来自企业的生产用模具。这种模具的特点是真材实料,精度高,主要来自一些模具制造企业和使用模具的企业,它为学生认识和分析真实的模具材料、精度和配合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便于安排一些测量项目来掌握确定模具精度的方法。
(3)师生亲自动手制作的模具。这种模具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成果,也是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成果。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做模具开发课题的方式,在有限期限内完成一副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让学生们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一次工程真实体验,除了可以用于产品生产之外,还可将模具充实到模具拆装实验室作为今后的实践教学之用。
模具拆装实验室的建设必须围绕着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合理配置和布局,达到满足基本教学的要求、满足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满足工程素质养成的要求、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的目标,让高职模具专业的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模具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熊新民,马西秦.高职高专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2]韦飞,徐志梅.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设计思路[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1).
3.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三
关键词:模具专业 拆装与测绘 一体化教学
随着先进模具产业的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学校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误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面对模具制造与加工行业对技能强又理论强的一体化人才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进行模具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模具拆装与测绘的一体化教学进行如下探讨。
一、模具拆装与测绘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模具拆装与测绘作为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模块化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将对模具结构原理进行讲解,同时进行模具拆装及模具测绘。教师应告别单一的理论课或者单一的实训课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并对于模具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更深的理解。模具拆装与测绘中的模具测绘相当于现在的逆向工程,通过模具拆装与测绘过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模具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还可以在数控铣加工中进行模具模拟加工,为今后模具设计和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技师学院高级技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车铣刨磨的加工能力,按照模具制造专业一体化实施的教学计划要求,教师将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机械加工能力和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模具专业知识的讲授。模具拆装与测绘是一体化教学中的一个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教师将对于冷冲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进行讲解,并通过模具拆装与模具装配使学生看到模具结构的真实形象。教师还要带学生到模具制造实训室观察模具注塑和模具冲压操作演示以及简单模具型芯的仿制。学生在学习了安全知识并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由授课老师指导,可以进行注塑模具和冷冲压模具的装卸,并可以进行注塑成型和冲压成型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的切身体会对以后模具设计和加工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模具拆装和测绘一体化课程动手多,同时测绘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二、模具拆装与测绘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合理,教师的教学将很顺畅,学生学得也有兴趣,反之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高级技工班学生对于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比较厌倦,但喜欢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而且他们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因此模具拆装与测绘一体化课程设计将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理论知识,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兴趣。
学生在刚开始拆装模具时兴趣很浓,但是当他们在拆过一次以后,就会失去新奇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学生兴趣出发,在讲到落料模具时,带领学生到模具制造实训室进行4~6个课时的冲压操作训练。这样使学生感觉自己就像工厂一线的冲压操作工。对模具的安装和调试,要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产品的质量需要学生自己保证。有时模具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磨损,需要让学生对模具进行修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为了更好地观察模具的结构原理,教师带领学生到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室进行模具拆装。教师先对模具结构进行讲解,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模具内部结构,对各个结构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模具结构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教师进行拆装演示,在拆装过程中,讲解拆卸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操作事项。这样学生在观察模具的拆装中,经过每一次拆装过程都能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模具测绘时也会遇到拆装教学中类似的问题,他们在刚开始测绘第一套模具时,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完成任务,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安排拆装测绘任务,学生会感觉很枯燥。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模具拆装与测绘课程中增加学习模具制造的部分内容。为了在合理的课时范围内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模具制造,主要制造模具的凸、凹模零件,并使用原来拆装的模具、模架进行调试和试模。这样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完成一套模具的制作任务,而且努力做好模具,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经过试验,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模具测绘中,不仅学会了模具测绘,而且也掌握了模具制造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廖圣洁.模具拆装调试与维护[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模具拆装实训感想 篇四
本周是我们第一次从理论到简单的实践,在本次模具拆装实训前先要分配好工作,每个人都要干什么。其次就是选择好所需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铜棒、拔肖器、木锤、钳工台、旋具、润滑油、手锤等,还有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最后选择要拆装的模具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不像平日里我们在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那么简单,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相对复杂的模具,当运用到实践,有些困难,特别是模具中的一些螺钉、孔等在简单的模型中没有;还有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模具在绘图时,应该怎样去剖视,许多理论知识相结合在一起去运用时感到费力;另外平时我们对于测量这一块,只是在相关的图形中进行,一般比较简单。而在实践中测量是比较复杂。
所以我认为今后学习理论知识应该要更加全面,深刻;有空多到图书馆找相关的知识,去补充课堂上所学习的;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老师进行请教。
通过一个星期的模具拆装实习使我明白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它不仅需要我们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我们要有耐心的的态度来对待。同时我们还要有合作精神,因为以后真正工作时有些工件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出来的,合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这一周的拆装实习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模具的性质,在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使我确实受益匪浅,尽管我们顶着炎热,即使我们的双手充满漆黑,我也觉的这是值得的,这对于需要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言是必要的。
5.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五
班092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报告
1.1 概述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装、测绘、安装、调试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掌握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模具的装配过程、安装及调试方法。1.1.1模具拆装综合实践的目的和要求(1)模具拆装综合实践的目的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及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
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草图、部件草图和零件草图,并使用Pro/ENGINEER绘制出模具的各零件的三维图,然后装配出装配图,并转化为二维图,按照标注标准,完成零件图的绘制;掌握模具拆装一
般步骤和方法;通过观察模具的结构能分析出模具的类型;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1.1.2 模具拆装综合实践前的准备
(1)按照小组成员,进行3号模具的拆解和装配。
(2)小组成员:尚荣聪(组长)罗超 张亮涛 石绍鹏 程涛 马佳 敖成章 李杰
(3)实训设备、模具和工具
1、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2、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实训组一套。
1.1.3 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穿实习服装参加实验,女同学不得穿高跟鞋,男同学应穿皮鞋;在模具拆装过程中同学要注意安全;不得在实习场地嬉闹。
(2)拆卸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3)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4)不准用锒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5)导柱、导套不要拆掉。
(6)拆卸冲头和镶块时若有销子,应先拔销子再卸螺钉,安装时应先打销子再把螺钉,以避免损坏销定位的精度。
(7)画出模具的装配图和重要工作零件图;注明模具各主要零件的名称,画模具装配图时,对冲压模,应打开上模画下模的府视图,对注塑模,应打开模具,画动模部分的俯视图。(8)装配图的右上角为冲件图,冲件图的下边为排样图。
(9)模具拆装完毕要弄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1.1.4 实训内容及步骤
1.拆装前准备 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三种冲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拆卸步骤 拟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按拆模顺序将冲模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然后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定位与导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卸料、压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3.确定模具装配步骤和方法
(1)组件装配 将模架、模柄与上模座、凸模与固定板、凹模与固定板等,按照确定方法装配好。(组件装配内容视具体模具而确定)并注意装配精度的检验。
(2)确定装配基准 在模具总装前,根据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赖关系,易于保证装配精度,来确定装配基准。单工序模选择在装配过程中受限制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为基准;复合模以及凸凹模作为装配基准;连续模以凹模为装配基准。
(3)制定装配顺序 根据装配基准,按顺序将各部件组装、调整,恢复模具原样。
注:装配过程中,合理选择装配方法,保证装配精度,并注意工作零件的保护。
2.1实习报告
安装调试方法:模具装配过程是模具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过程,包括装配,调试,检验和试模。
在装配是,零件或相邻装配单元的配合和连接。均须按装配工艺确定的装配基准进行定位与固定,以保证它们之间的配合精度和位置精度。从而保证模具凸模以凹模件精密均匀的配合,模具开合运动及其他辅助机构运动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制件的精度和质量。抱枕模具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一.装配精度的确定:
1.塑料模具型腔和型芯的设计与制造公差,一般为塑件尺寸公差的1/4。2.冲压模具的装配精度主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1)制件精度与质量;(2)冲压间隙与其均匀性:冲压间隙值越小,间隙的均匀性要求越高,上下模定向运动精度要求就越高。
(3)冲模凸凹模装配精度要求:凸凹模与固定板的配合一般为:H7/n6或者H7/m6,以保证其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
(4)冲件产量
装配方法的确定:采用修配装配法,即装配时,修去制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使之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二.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其组成环为公共环是,其公差大小即公差带位置用根据精度要求最高的装配尺寸链来确定;
2.其他组成环的公差大小与分布应视各环的难易程度予以确定;
3.一般公差嗲的分布可按“入体”远足确定,并应使组成环的尺寸公差符合国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规定;
4.对于孔心距尺寸或某些长度尺寸,可按对称偏差予以确定。三.装配的工艺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在总装钱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并打好标记,安排好上下模装配顺序。在总装时,当模具零件装入上下模板时,先装作为基准的零件,检查无误后再拧紧螺钉,打入销钉。其他零件以基准件配装,但不要拧紧螺钉,待调整间隙试冲合格后再固紧。
四.模具间隙的控制:
采用透光法,就是凭肉眼观察,根据透过光线的强弱来判断间隙大小与均匀性。还有垫片法,加入垫片使其等高,然后敲击固定板调整间隙直到其均匀为止。
五.装配过程解析(主要是利用Pro/ENGINEER实体设计软件建模来分析各个部件及装配解析和开模分析)
(1)装配实体效果图(实体图均为线框图):
定位圈(浇口套)定模座板导柱内六角螺钉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复位杆垫块(动模座板)推杆推杆固定板推板
(2)
分
解
图
实
体
效
果
:
(3)成型零件实体效果图:
动模板(型腔)
定模扳(型芯)
动模
部
分
效
果
图
:
(4)
(5)定模部分效果图:
推出机构
部
分
(包
含
拉
料
杆)
(6)
2.3典型注射模具拆装心得总结
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
(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
典型注射模装配
(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用石油平整。
(2)动模部分装配:
将凸模型芯、导柱等装入动模板,将支撑板与动模板的基面对齐。将装有小导套的推杆固定板套入装在支撑板的小导柱上,将推杆和复位杆穿入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和动模板。然后盖上推板,用螺钉拧紧,再将动模座板、垫块、支撑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联接。
安装要点
①导柱装入动模板时,应注意拆卸时所做的记号,避免方位装错,以免导柱或定模上导套不能正常装入。
②推杆复位杆在装配后,应动作灵活,尽量避免磨损。③推杆固定板与推板需有导向装置和复位支承。(3)定模部分装配
将导套和凹模镶件装入到定模板内,将浇口套装入到定模座板上,再用螺钉将定模板与定模座板紧固联接起来,然后将定位圈用螺钉联接在定模座板上。(4)测量模具闭合高度。
通过这次学校里面的安排学习的这个课程,给了我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也让我对已学知识做了一个很全面的复习,让我能够综合运用各项技能,尤其是对典型结构设计及安装调试有了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我相信学什么东西,都有好几个过程:学习——————复习——————实习————————出息。
6.《电动玩具大拆装》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电动玩具大拆装》是《玩具总动员》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课从寻找儿时的记忆开始,让学生在组内演示、相互介绍中回忆起儿时对玩具的痴迷和眷恋,回忆起儿时那美好的往事以及由玩具引起的一些故事,从而增强对玩具的兴趣,产生探究欲望。在这种探究欲望的驱使下,让学生动手拆装电动玩具,探究电动玩具为什么能跑,为什么能翻跟头,为什么能发出声音,为什么能旋转„„从而了解玩具的内部构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整理分析玩具的工作方式、动力装置和工作原理。动力装置中的关键构件“小电机”会成为学生研究关注的焦点,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在学生拆开电动玩具研究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明显的、使玩具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比如沙子卡在齿轮里了、电线断了、一些零件脱落了等等,可以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修理。
学情分析
对于电动玩具学生并不陌生,很多学生都玩过,但学生们并不了解玩具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他们对电动玩具内部的结构是知之甚少。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偏向于表面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观察,去发现实验的本质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表达与交流展示电动玩具的魅力,激发探究的欲望。2.通过拆装玩具,了解玩具的内部的构造,奠定创作的基础。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电动玩具的兴趣。通过对电动玩具内部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有发现,为下一节课电磁铁的研究埋下伏笔。
教学评价
1.能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电动玩具。2.能够在拆装玩具时认真做好记录并整理资料。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螺丝刀、钳子、镊子、剪刀、电烙铁、电池等; 学生准备:旧电动玩具(坏的也可以)。
/ 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时候,我们玩过过各种玩具,甚至有的同学现在还保存着许多玩具,还在玩玩具,是吗?谁有电动玩具,请举手示意一下。喜欢电动玩具吗?谁能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电动玩具。
二、表达与交流
1.组内演示、交流带来的电动玩具。
上节课,老师希望大家带来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动玩具或已经损坏的电动玩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起探讨研究,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先在组内交流、演示自己带来的电动玩具,讲一讲发生在这些电动玩具上的小故事。5分钟后,各组选出最有趣的电动玩具,在全班给同学们演示或讲解吗?
2.各小组将选出的电动玩具在全班展示,并猜想玩具里的奥秘。
每个展示的同学要先介绍自己的电动玩具叫什么名字,它是怎样操作的,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奇妙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演示。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要猜想一下,它里面是怎样构造的,为什么那样奇妙。
谁能猜想出哪种玩具里面的构造,或已经知道哪种玩具里面的构造,请上讲台来给同学们讲解一下,好吗?
三、实验与记录
1.他们的猜想对吗?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想打开研究一下吗?如果是坏玩具,你想知道里面哪个地方坏了吗?在打开之前请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是没有损坏的玩具,要尽量避免损坏玩具的零部件,如果拆的过程中不小心,可能会把玩具拆坏。希望玩具的主人有心理准备。②拆装玩具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它的结构,并做好记录。③注意安全,镊子、螺丝刀等工具比较尖利,避免被扎伤。电烙铁的以热部分非常热,要放在支架上,不要触摸,也不要烫伤其它物品。④最好是拆开、装好一个玩具后,再拆开另一个玩具避免零件混乱。装好后,要仔细检查桌子上有没有遗漏的零件,要及时重新装好。能做到吗?
2.学生分组拆装与记录,教师要巡回指导。
四、整理与分析
1.刚才大家拆装了喜欢的玩具,探究了其中的奥秘。下面请各组整理一下自
/ 4
己小组的拆装记录,分析一下它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刚才同学们猜想对吗?哪些猜对了,哪些没有猜对?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2.哪个同学能说一说刚才拆装玩具的收获?谁知道电动玩具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会唱不同的歌曲,会发出彩色的光芒?
3.教师讲解:电动玩具里面都有一个电机,它通过导线和电池一起组成一个电路。接通开头,电机的转动轴就开始转动,转动轴能通过齿轮、连动杆带动玩具动起来。有些玩具里面安装了小灯泡、小喇叭,它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声音等。电动玩具里面装有不同的集成电路,哪些歌曲、彩光都是靠集成电路控制的。
五、拓展活动
刚才有同学把坏的玩具修好了吧?课下,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的坏玩具,究竟是哪里坏了,能不能修好。如果修不好,它的哪些部件还是有用的,可以当作配件去修理其它玩具。
教学反思
学生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时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这节课,我利用教材的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电动玩具。第二部分:拆装电动玩具。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废掉的电动玩具。老师事先准备好相关拆装工具。从而为学生们的实验活动,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探讨,在小组中再亲自进行动手实践,使学生们更加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让各组学生派代表汇报观察的结果。由于前两个活动为此活动已经奠定了基础,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热情高,思维活跃,做起事情来还井井有条,在汇报时,各组学生们积极发言,把本小组所观察到的结果逐个说出。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学生们逐步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还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
三、开展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以科学观
/ 4
察、实验设计制作为主,在第一个、第二个的实验观察后,我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什么。学生们体会到要提高效率,不仅合理设计、有选择性地研究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进行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合作精神,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想出多种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
四、注重成果的汇报。学生们亲身经历了观察、设计实验、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节课,为了促成学生回顾自己的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我注重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汇报,进一步深化认识。在进行交流和汇报时,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请学生到讲台上与全班同学交流,同桌讨论等。
五、学科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育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到生活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了许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把科学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7.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七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五年制 汽车构造与拆装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205-01
《汽车构造与拆装》是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以整车为例,全面阐述了汽车的总体及各部分构造。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笔者拟根据自身在教学中的经验、反思的心得体会,从以下几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探讨。
1 合适正确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让学生对教学目标的阐述要一目了然,让学生知道他们在一节课中需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所要求的。要想对课程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这就需要《汽车构造与拆装》授课教师从专业实际情况出发,要对学习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教学材要熟悉和不断钻研,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掌握。
1.1 加强各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前导和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汽车底盘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时,应着重强调在前导课程《汽车机械基础》中所讲授过多级齿轮传动比的计算等,对以前所学知识加以回顾。同时,还应该为后续《发动机电控》《底盘电控》等课程打好基础。
1.2 有效整合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五年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学生所学知识在其今后所从事的工作被用到。《汽车构造与拆装》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我经常对学生讲,只有踏踏实实按照操作规范及要领,不怕脏、不怕累,对零部件进行拆解,对照理论所学知识,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不断地提醒,学生谨慎、认真的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
1.3 最近发展区原则要在教学目标中体现
基础素质差、学习自觉性低是五年制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教学中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加速其发展。比如:讲解到发动机冷却系统时,及时询问水冷却系与风冷却系的区别,普通汽车为什么要选择水冷却系,以及水冷却系与风冷却系的优缺点。
2 教学方法选择要有针对性
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最容易让学生感兴趣、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2.1 清晰授课法
清晰授课要求老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学大纲,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以及整体的联系,准确掌握各个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以及目标。对概念要能清晰地予以解释,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逐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语言表达要清楚明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2 教师的任务导向法
该方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直接相关,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去寻找自己该学习的知识。该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到了专业技能,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进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2.3 示范教学法
在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用的较多的方法是示范法。《汽车构造与拆装》这门课,示范法特别适合把零部件拆装过程给学生清晰的演示。该课程步骤繁琐,学生基础薄弱,所以教师要边讲理论边操作,学生跟着老师操作。
3 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
课堂上,五年制学生有时会比较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之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让学生听讲的时候集中精力,乐于学习。
3.1 趣味性语言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把握好课堂容量。若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反应,这样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从客观上看,虽然一节课只有45分钟,课堂容量不大,但对好动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熬。因此,教师要运用好课堂语言,用形象、幽默的课堂语言来向学生传授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而不倦,提高课堂效率。
3.2 加强时间和效益观念
职业院校的课堂一般以每两节课为一个时间段,而我系根据工科系课程安排需要,尤其是《汽车构造拆装》课,往往两节课时间发动机刚拆完,还没来得及装配,下课铃就已打响,所以我系专业课会安排四节连上。这样教学容量多,教学程序就要更规范,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多和学生们沟通,询问他们教学速度是否合适,对于学生们提出的意见,要积极的查找原因。
3.3 注意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
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求人人成功,只要人人发展”是教师应该做到的,这也是有效教学要求所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进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和教材特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状况,使学习氛围更加和谐、宽松、民主团结。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让他们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同时还要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都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4 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教学反思
汽车类专业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要根据该专业的进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当今社会无论汽车的前市场还是后市场发展速度都较快,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国,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能让学生进步、所有所用,是否能够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在每堂课后都应反思诸如“这堂课的教学有效吗,学生们都把知识接受了吗?”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14(5):10-13.
[2]陶正勇.有效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9):68.
8.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八
发动机拆装课程是中职汽修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不但是中职汽车专业中级工考证中的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汽车专业单考单招技能考试项目,其主要考试内容为拆装AJR发动机的外围、配气机构和活塞连杆组。笔者担任发动机拆装课程教学工作多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发动机拆装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发动机拆装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
发动机拆装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后不但知道发动机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等,还要求学生能规范地进行发动机拆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按照操作工单进行授课,学生往往只会按照操作工单进行机械式操作,对发动机各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拆装技术要求及规范一知半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教学只是为拆装而拆装,课堂有效性较差。
2.教师演示的可见性较差
发动机拆装课程中的实训部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先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但因学生数量的问题,教师一个人演示时,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观察到教师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对拆装技术要点进行示范时,如果学生不能观察到位,就会对整个学习任务的完成产生影响。因此,如果教师演示的可观性较差的话,会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学习发动机拆装方法。
3.实训操作出错率高,设备损坏严重
笔者学校发动机拆装课堂以小班化进行,学生数量一般在16~20人,由一名教师进行教学。虽然采取小班化教学,但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参差不齐,并且只有一名教师指导,难免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这也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个别错误反复出现,操作技能提高有限。学生虽然会按照操作工单进行拆装,但往往不会去钻研“为什么这么拆装”“拆装的结果如何”这两个问题,实训过程比较随意,不爱惜发动机拆装实训台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全面观察到学生的操作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操作,而有些错误操作会对发动机台架形成难以修复的损坏,比如因拧紧时用力过大,螺栓断在螺栓孔内,从而导致实训设备损坏率较高。
二、解?Q方法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对实训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通过和其他教师的讨论、研究,发现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1.课前任务书
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提出“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与方法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那么怎样在实训过程中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实训操作能力呢?
教师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在课前提前完成项目的学习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包括相关学习的理论知识点、操作技术要求、评价表等。教师在课前给每一位学生发布课前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堂前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接着教师在课堂中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
2.微视频教学
针对各个发动机拆装技术要点和规范操作流程,以微视频教学的方式取代课堂中教师亲自演示的方法。教师在课前,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操作演示,将操作过程拍摄记录并进行适当处理。课堂中,针对相应的发动机拆装技术要点和规范操作流程,播放微视频,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观看发动机拆装的操作过程。
3.操作过程可视化
实训设备损坏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对拆装过程的不熟悉。因此教师在制作课前任务书时,要将发动机拆装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课前任务书中以图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制作成操作流程表,用以在课前自学。在课堂中进行实训时,各小组的工序员以该操作流程表指导主拆员进行实训操作,从而大大降低实训设备的损坏。
三、小结
《礼记?学记》中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笔者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及方式上的改变,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9.模具特种加工技术教学 篇九
模具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利用电能、光能、化学能、电化学能等进行加工,可以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脆性、耐高温等材料,主要有电火花成型加工、数控线切割加工等,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
模具特种加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市场需求大。
为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模具特种加工课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和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更适合于学生技能的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项目教学都似乎缺少点什么,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仍然不很乐观,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创造能力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何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并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成为技术能手,成为市场的抢手资源,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授业,即专业技能培养,是教师们绞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项目教学,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而解惑却似乎做的还不够。
对于学生来讲,模具特种加工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学生在学习前是否已经准备好,他们了解这门学科吗?都有哪些困惑?如果我们能深度剖析学生的困惑,研究学生的思想认识、认知规律、心理变化等问题,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方向,将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我们要的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能够自主自发地学习和创造,有兴趣、有动力、有方向。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把教学分成两大部分,解惑和授业。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
1.解惑。
面对一个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困惑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的太多了,所以对学习的课程没有原始的兴趣和动力,兴趣和动力对是否能学好课程起关键作用,产生兴趣和动力我们需要从解惑开始。
学生要知道这是一门什么课程,这门技术有什么应用,就业时能否用到,工作环境怎样,薪水如何,未来发展如何,这样的企业是如何运转的.,学习起来是否容易、有趣,学习前需要做好什么准备,学习中要怎样做,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解惑的内容。
我们先准备好这些困惑的答案,然后再以合适的方式来给学生们解惑,通过生动、有趣和直观的方式将各种丰富的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门学科,并且有自己要学的冲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选择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多媒体介绍。
设计多媒体课件,以PPT的形式播放;录制视频影像,记录电火花机床的工作情况、工厂的环境以及加工的工件等丰富的内容,视频中增加背景讲解及现场采访,对电火花加工的技术、场地、维修、调整等进行多方面的介绍。
(2)实地参观。
到不同规模的工厂参观,进一步加深对电火花加工的认识,同时邀请工厂培训师讲解公司的运营模式,让学生提前体会企业的运作和未来可能的工作环境。
(3)模型、实物以及实习场地的参观与讲解。
同样是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程前对这门技术有个整体的概念。
学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再进行课程学习就会更容易接受,并且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4)典型案例分享。
联系毕业后在企业中表现优秀的毕业生,请他们来分享职业发展过程,讲讲他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如何一步步成为技术能手和企业主管的,分享他们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以及他们对在校学生的建议和看法。
倡导积极向上的、自我约束和主动学习的思想,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指导。
好的方法再配上丰富的内容,解惑的工作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一些困惑找出了答案。
模具特种加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电火花成型加工和数控线切割加工,主要的应用是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脆性、耐高温等材料,比如凸凹模等,电火花及线切割技术的技术能手市场需求很大,薪水在基础加工行业中属中上水平,工作的环境有好也有坏,但劳动强度不高。
这门技术学精了在行业内会很抢手,同时未来容易成为企业的骨干。
教学方式会采用项目教学法,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达到掌握全面技术的目标。
学习中会采用很多形象的、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以及校内及企业实习的方式,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
为提高和扩展学习提供条件,学生可以申请课外机床操作等。
项目教学前的解惑课程安排十分必要,可以安排8到10个课时。
解惑课程的安排是各门技能学科都可以借鉴的好方法,为接下来的授业做足够的铺垫,促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
2.授业。
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和事件脱节,不容易让学生接受。
而项目教学却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以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引入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并按照工作过程分解成为若干个学习任务,从最简单的学习任务开始,逐步过渡到具有中等复杂程度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刚开始不是很适应项目教学形式,角色的转变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但通过前面的解惑过程,学生们已经对新课程有了整体的认识,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教学,向学生推荐了《成功的项目管理》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两本书,作为学生课后自学书籍,增长学生的见识,并从“传道”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其中的很多方法和理念也为项目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学环节的设计坚持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获得经验。
在项目教学的教学改革中编制了校本教材,将教学内容分成了五个项目,分别为方孔冲模的加工任务、注塑模型腔的加工任务、冲裁模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任务、应用ISO及3B代码编程加工零件任务、CAXA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软件。
项目中又分配了多个任务,分别为电火花加工的基本知识任务、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知识、电火花成型加工任务、数控电火花加工方法、电火花线切割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任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工艺、采用补偿方式加工凸模零件任务、应用3B代码编程加工落料凹模。
三、结束语
在模具特种加工技术的教学中解惑过程的融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会更自信,为成为技术能手,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需求提供了保障。
10.模具拆装教学大纲 篇十
关键词:汽车专业;汽车结构与拆装;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84-02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专门机构。随着高校和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汽车专业里,《汽车结构与拆装》是一门专业实操课。尽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质量评价体系等都为适应社会及专业发展不断地在做调整和完善,但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目标完成得仍然不尽人意。效率就是生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收到最大的教学效果,老师需要做好课堂这篇“文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较低,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导致他们自信心低。
(2)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所以进入实操课程的学习更加难,导致课堂学习气氛不浓。
(3)学习《汽车构造》时,通常是机械的记忆,没有弄懂具体的构成。进入《汽车结构与拆装》的实训阶段,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实操训练,无法融会贯通,难以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在《汽车结构与拆装》教学中,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位学生都课课有所学,课课有所得,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针对学生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提高《汽车结构与拆装》的教学效率
1.自信心的提高是教学的重点
日趋成年的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尤其是汽车专业班, 90%都是男生。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较少得到老师赞扬的他们来说,对来自教师的肯定十分重视,也非常希望老师能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刚开始接触这些学生时,他们给笔者的总体感觉就是自卑心理较强,对自我的定位是没有能力考上大学,迫于无奈而到职校熬日子。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自我介绍、演讲和小组拆装比赛来培养他们的胆量,如果有进步了,笔者在上课的时候会适时表扬他们,找机会叫他们示范拆装实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从而使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慢慢提升。另外,笔者还适时利用时间与学生谈心,和他们一起讨论拆装的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上课爱低头,不敢与老师对视,不敢和老师交谈,更不敢谈学习。笔者首先从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并从同学那里了解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与爱好,然后主动地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帮他们处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带着爱心同他们多交谈,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乐事。比如说自己学生时代的趣事,说说自己作为一个女生是怎样进入汽车这个行业,并且把汽车作为终身奋斗的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心中有他们,并且时时刻刻受到关注和关爱,慢慢变得自信起来,主动和老师说话。另外,还寻找各种机会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如和学生一起开展课外活动,耐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从中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在老师的心目中完全有他们的位置,老师并不是遥遥不可及的。这时再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难题、障碍,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样笔者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尽量以“备学生”为主导去备课,去讲课,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后进生也会充满热情地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汽车结构与拆装这门课是以实操为主、理论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车间里,他们除了要严格遵守车间的纪律,还担负着实训的任务。
首先是理论教学,先用多媒体示图和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运用机械原理,引出机件的名称及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此时,教师将演示实物逐步解体,将主要机件重复介绍,包括名称、作用、构造特点、检修步骤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等,其中穿插一些关于汽车结构的发展史,汽车幽默故事等,这样的话,学生印象深刻,感到简单、明了、记得牢,且对学习汽车的专业知识大大提高了兴趣。最后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解、检验、装合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深认识,不明之处,及时提问解决,使学生对各机件的认识达到深入透彻的程度,记忆也就较为牢固了。中间设立适当的休息时间,在休息期间笔者会适当地向他们讲解一些国内外的汽车信息和就业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设计一些拆装小竞赛,以组为单位,让后进生演示实操给同学看,若他们缺乏信心时,以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或语言鼓励他们。对于实操做得好的同学,在车间黑板的表扬栏上写出,同学的积极性提高,对老师也更加信任。
3.创新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关键。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1)“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要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虽然中职生源是“填鸭”模式下的产物,但是在“问题式”教学下,他们的潜能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问题式”教学法的思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例如: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中显得尤其有用。
如要实训某个项目,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通过实训去验证。在笔者的课堂里,同学们都能做到积极开口提问题,并逐渐能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间能做到自觉合作、讨论,能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无目的地实训,在提高实训技能的同时,又可以达成同学间的互助合作学习。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按照教学的目标要求,除了学习教材内容,还要引导和训练学生主动查找和运用其它资料,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我校的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率先采用项目教学法,化被动为主。以备任务、备学生、备过程、备问题、备学法指导和备环境的系统备课形式作为蓝本进行教学。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强化实操训练。当然,教学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4.重抓实操考核
中职学校的学生考核与普通中学不同,不是要考倒学生,而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同时,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不是理论水平,所以在期中、期末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论考核+实操考核的形式,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总评的20%,实训考核成绩占总评的80%。为了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笔者不仅侧重课堂上多提问,每次实训完后,都要求学生写一份实训报告,因为实训报告能及时反映他们的实操情况,并坚持每个项目进行一次小测试。
建立《汽车结构与拆装》的实训考核试题库,学生完成《汽车结构与拆装》课程的学习后,在实训考核题库里随机抽取考核题目,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实践操作。实操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成为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参加技能大赛对今后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以此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经过努力,《汽车结构与拆装》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普遍得到提升。但不可否认,学生间的差异是存在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善于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能、寻求发展的机会。汽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并且高素质的汽车技工人才在我国相当的紧缺。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汽车专业的教学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中职汽修教育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汽修“蓝领”。
【模具拆装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报告10-03
拆装空调协议06-18
模具工培训大纲07-22
液压泵拆装实验06-16
内燃机拆装实习09-04
管路拆装实训报告10-02
汽车拆装实习实训报告06-17
机械装置拆装实训报告07-19
汽车底盘拆装实习报告0621081006-25
模具专业简历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