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发展

2024-07-03

陕西经济发展(共8篇)

1.陕西经济发展 篇一

《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1刘科伟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全书内容共有六章,书末附录两篇专门研究重点城市发展的论文。

第一章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指出了区域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城市发展为区域中心的必然性,强调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城市在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陕西城市的起源、发展历史,从夏商周直到90年代初,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以近现代为重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发展。

第三章主要对陕西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陕西城市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不够突出;多数城市的职能还处在城市发展的初级水平,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等级不完善,中间层次弱缺;城市分布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域结构亟待调整等。

第四章主要从影响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区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区位条件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与区位条件是影响陕西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要宏观区域因素,而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则是影响城市微观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发展、工业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模型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相吻合的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陕西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

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陕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体系作了展望。指出必须根据区域国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及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要求,来确定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布局,使城市的发展、分布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同时还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应以区域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区域(如矿产资源开发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区等)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上,除继续有控制(主要是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用地过多,环境污染)地发展首位特大城市西安外,加快发展宝鸡、汉中、渭南、榆林、延安、商州、安康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应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新的建制市。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为实现所设想的陕西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全省的城市化发展应该重点做的几方面工作。包括:(1)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2)加快陕北、陕南和渭北能源、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3)加快以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电力、通讯和市政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条件。(5)搞好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城市规划,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建设。

1本书由王圣学、刘科伟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9年12月获陕西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2.陕西经济发展 篇二

“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在县域范围内, 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配置资源, 由各种经济成份有机构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优势经济、产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的四合一聚集型区域经济。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四个“经济”。“特色经济”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产品组合。凭借其难以取代的特定地域资源优势形成巨大竞争力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优势经济”是依托特色经济, 聚合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 以此获得市场优势, 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产业经济”是对地方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产业群体, 对产品的研发、生产、到深加工, 再到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挖掘, 形成完整、纵深的产业链一条龙的经济模式, 以此来带动地方经济总体发展;“城乡一体化经济”是一种新型城乡经济关系, 是发达小城镇聚集在城市周围, 整合生产要素, 将大量农民引流入小城镇, 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整体加速城镇化进程的经济模式。

2、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其活动涉及国民经济各个环节, 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县域经济由于其独到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 有明显地域和特色的比较优势, 其资源相对全国来讲也有其特有性和开放性。因此县域经济不仅相对独立, 而且市场主体也比较完整。如果能充分调动县域人口的主观能动性, 有计划地引导其以市场为导向参与竞争, 那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源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 获取更大竞争优势。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必然给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二、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9年, 全国县域平均人口46.89万人, 实现GDP7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3.87亿元, 人均GDP15571元。据陕西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陕西省有县和县级市83个, 县县域内行政区域面积17.69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9%;陕西当年83个县市平均人口29.1万人, GDP49.9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2.14亿元, 人均GDP17205元。分别为全国县均的62.1%、68.5%、55.3%、1.1倍。2009年, 83个县市中, 分别有12个、15个、12个县市的人口、GDP、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全国县均水平。陕西只有近百分之十五的县市达到全国县均水平。可见陕西县均水平在全国处于下游。

2、陕西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2.1从产业结构来看, 陕西正处在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型的困难时期。陕西的产业结构现在看来是在青黄不接的时期。传统农业经济在陕西县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 陕西83个县 (市) 实现生产总值2689.66亿元, 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37.5%增加到49.2%, 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此时, 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己经快速下降到10%以下, 工业商业逐渐占领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陕西第一产业产值仍占相当大比重,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可谓捉襟见肘。县域工商业基础薄弱, 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陕西县级地方国有工商业企业大多由于设备老化, 技术落后、缺乏创新而举步维艰;民营经济虽如星火燎原, 但目前还未形成规模, 工业经济大多来自于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初级加工工业, 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 产业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传导带动作用不太明显, 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风险较大。另外, 县域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 对县域经济支撑力小, 使县域工业在产业、布局和投资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化与分散化的特点, 县域经济独特性、区域性竞争优势尚未显现, 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目的并未达到。

2.2从陕西内部条件来看陕西县域创新能力弱, 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创新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县域创新能力, 指县域内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陕西地处内陆, 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民思想保守、与世隔绝, 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机会, 缺乏艰苦创业的决心和动力, 缺乏勇敢开拓的精神和魄力, 这严重束缚了陕西县域经济的发展。

陕西县域创新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政府制度创新不足。县级政府的制度创新应该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 通过诱致性制度创新, 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本县发展的新制度。作为初级行政单元, 县级政府能将县域诱致性制度创新与中央强制性制度创新互相转化, 起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目前陕西县级政府创新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产权制度创新滞后。产权不明晰, 不能保证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存在;投融资制度创新滞后。农民贷款成本高, 贷款难,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支持力度不够, 县域经济失去金融支持;行政管理制度滞后。法制程度低、工作效率低, 民意不达, 不能同心。

二是技术创新缓慢。县域技术创新应包括两个部分:第一, 农业技术创新。是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农业技术创新有公益性、通用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或政府资助的技术研发与推广机构仍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县级政府及科技单位对技术创新组织具有较强的独占性, 这无疑会造成技术供给的滞后和短缺。第二,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 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因此,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 陕西县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是:主导产品起点低、种类少、技术含量低、带动力差。

三、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办法初探

1、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摆脱县域经济落后的根本方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首先, 城镇化的推进, 取决于城镇能否为进城农民提供广泛而稳定的就业机会。第三产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需要劳动力多, 特别是对技术和资本要求相对较低的农副产品流通业。县域优势产品、特色产业要走入国内外市场, 流通业的大发展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对综合性批发市场和专业性批发市场的新建、扩建和改造, 完善其服务功能, 实现管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应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 大力宣传特色产业及优势产业, 加快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同时还要通过网络技术, 为农户把握市场信息, 提供优质服务。要三管齐下,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才能加快农产品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流通。

其次, 城镇化的推进, 取决于城镇能否为进城农民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如:一, 小城镇建设定位是否恰当、规划是否科学、布局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要努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 为人口聚集、产业聚集打好基础, 使之尽快成熟, 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二, 小城镇的后续经济增长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点可以考虑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三, 进行户籍改革, 加快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给农民以安定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使农民愿意流向小城镇。

2、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

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强县不仅能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而且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县域工业发展的领头羊。实践证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县域特定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其工业发展必须与农业、农民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县域资源优势及特色, 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伊利集团, 银桥乳业集团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十多个县区, 三十多个乡镇的1万多户农民致富。这些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有理由预见龙头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目前来说, 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深加工龙头企业, 部分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已初具规模, 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 与之相关的有影响、有实力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就要迎面跟上, 使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2.2乡镇工业、工业园区是壮大县域工业基础, 实现县域工业新突破的先锋队。乡镇工业迅速崛起, 一度极大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 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乡镇企业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如:一味模仿, 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没有核心技术、科技含量少从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极度缺乏, 使乡镇企业经不起丝毫风吹雨打, 很多乡镇企业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 应该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二次创业, 加大科技投入, 进行技术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或者通过资产重组, 使乡镇企业能联合起来, 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 让乡镇企业重新焕发魅力, 振兴县域工业。

2.3“科教兴县”是县域工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源于科技和教育的落后。农科教结合是“科教兴县”的不二选择。首先:推广新型高效的农业科技引进示范体系。如: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教育培训信息体系、特色突出的科技示范体系。其次:建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以点带面, 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 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吸纳新技术的能力。

3、转变政府职能。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此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打造结构合理、精简团结、作风过硬、素质高、效率高的政府班子, 运用市场手段增强县级政府服务和调控经济的能力, 努力营造适宜经济发展的政府环境。二要深化产权制度, 不断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可以采用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明确产权制度, 使乡镇企业运行时产权清晰、管理科学, 能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三要加快农村金融特别是信用社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 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 形成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使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红.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6 (11) :197[1]刘晓红.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6 (11) :197

3.陕西典当业发展探析 篇三

陕西省的典当行大多组建于上纪世90年代初期。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当时吸引了大量的逐利资本。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典当行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生事物,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摸索阶段。典当行原属人民银行统管的特殊金融机构,主管部门为维护金融秩序,保证典当行稳健发展,对其设立、股本结构以及业务经营等方面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加之大多数典当行仓促组建,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从业人员来自不同行业,导致管理水平较低,至今尚未真正融人经济生活之中,多数典当企业经营惨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股东资本抽逃,业务难以为继。多数典当行开办初期因实践经验不足、鉴别水平不高、业务量不饱满等原因,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个别企业多年来只做了几笔业务,相当一部分典当行还形成了坏帐、呆帐。由于未能给股东带来预期回报。致使不少典当行的股本金被大股东以不同形式转出,仅留下少量资金进行小规模运作;有的甚至只留守一两位工作人员,简单处理一些送上门的诸如金银首饰质押之类的零星业务;更有甚者,干脆关门大吉。当监管部门进行检查时,由股东单位临时派一两个人应付了事。

二、业务创新不足,经营规模较小。陕西省大多数典当行目前主要从事的还是传统的金银首饰质押典当业务,此类业务占典当行业务量的80%以上。由于现有业务空间狭小,而典当行又受到人才、经济发展状况等影响,经营品种和服务项目的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未能涉足新领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得接待客户数量和业务金额,远远低于发达地区的水平。

三、宣传不力,潜在客户增长缓慢。陕西省除极少数典当行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过一定的广告宣传外,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投入。事实上,由于受旧中国典当业不良印象的影响,大多数人在心理上排斥典当行,以至很少有人在缺少资金周转时想到典当,使典当行的理财优势难以发挥出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不久前对西安、北京、武汉三城市的900位常驻居民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虽然了解典当行,但并没有把典当行作为生活中常用的融资方式,其中高达35 1%的人认为是不习惯,其中除了因为对典当行了解很少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对典当行还抱有旧社会遗留的观念,穷死不典当;仅有9 5%的人表示有过典当行为。

四、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市场主导社会生活后,给典当业经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为中小企业和当户设计典当方案、理财咨询等多方面周到细致的服务要求。开展这些业务需要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而远非普通的评估人员所能胜任。我国的典当业由于发展起伏较大,各大专院校又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同类的研究机构少之又少,相关的专业书籍也比较匮乏,导致目前的典当从业人员存在学历较低、鉴别水平不高、短暂的实践经验不足以应付新时期的典当业务的拓展。

有的典当行由于前期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内部监管不到位,在当物鉴别、估价以及贷款审查和核实方面存在漏洞,造成大量的绝当贷款,致使典当行的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会计核算方面,除1996年人民银行颁布的《典当行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外(由于该文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当时的《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有多处抵触,所以许多典当行并未按其要求去做),对典当行没有明确的会计核算要求,多数典当行目前都存在着帐务处理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不能按时纳税、提前扣收利息、变相拆借、抽逃资本金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陕西的典当业要想取得大的发展,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一、充分利用好政策,扩大经营规模。国家经贸委去年8月颁布的新《办法》,将原先对典当行的种种限制予以放宽,使典当业的经营范围得以扩大,为典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允许负债经营。新《办法》最具突破性的是典当行可以按1:1的比例进行融资。典当行的负债经营,有利于陕西省部分存量贷款短期盘活困难及资本规模不大的典当行扩大资金来源,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

2、经营范围有所扩大。新《办法》明确规定,典当行可以经营财产权利等质押典当业务以及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而典当行业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电急需新的品种救市,所以房屋和股票自然被典当行寄予新的希望。此项政策刚一出台,全国多家典当行便磨枪上阵,股票典当迅速占了部分典当行全年放款额的70%。股票典当一般时间较短,可以滚动操作,资金的放大作用十分明显。典当行也可通过将股票转托管、限定资金用途、预警强行平仓等手段对业务风险进行控制,其盈利和风险控制模式都取得了业内的一致认同。另外,商业银行目前由于受法规限制,不接受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使得股票典当几乎成为个人证券唯一合法的融资途径,所以市场需求很大。而和银行的房屋抵押贷款相比,房屋典当中间环节少,放款速度快,贷款用途不受限制,同时贷款期限可以短至一、两个月,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可将暂时积压难以短期出手的零星商品房抵押给典当行,以换取短期的资金支持,将死物变成活钱。另外,新《办法》还将典当行的经营范围扩大至“鉴定评估及咨询服务”,为典当行投身于咨询服务行业提供了法律支持。

3、放宽了准入门槛。首先下降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并将注册资金数额分为300万、500万、1000万元三个档次,分别可以经营传统的质押业务、房地产抵押业务以及设立分支机构;其次是资本属性多元化,没有了企业性质的限制,外资、国有、集体和私营统统都可以涉人;最后对股东人数和出资比例也取消了限制。这样一来,一些原先为了迎合政策规定而虚假出资或股东虚设产权关系不清的典当行可以借此明晰股权,为企业重组或扩大规模扫清障碍。

4、赋予典当行处理死当物品的权利。新《办法》规定,典当行可以自行变卖或者折价处理估价金额不足3万元的绝当物品。这一规定,激发了典当行承接小业务的积极性。

二、开展业务创新,走专业化经营道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典当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不断拓展典当物的品种,挖掘市场潜在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有效需求。尤其是近两年,陕西省的传统典当业务呈减弱态势。典当行要想生存和发展,除了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实现经营多元化外,还要走专业经营的道路,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拳头产品”。在巩固传统优势典当业务基础上,开展诸如汽车、仓单、出口退税等财产、权利质押业务,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和确保规范化经营的前提下,不断地推陈出新。

三、加强内部管理,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典当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商企业,其功能依然是一种金融行为。因此,积极探索多层面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建立科学完善、职责分明的内部管理体系,处理好“规范与创新”、“安全与效益”、“稳健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四、抓紧人才培养,充实员工队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陕西省的典当业由于长期沿袭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使得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对现有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的同时,还应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员工队伍,以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活力,早日实现员工队伍知识化、专业化。

五、加强宏观管理,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典当企业作为一类具有融资功能的特殊工商企业,经贸委接手管理以后,应该按照《典当行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严格的市场准人管理。陕西省目前的典当行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已逐渐趋于饱和,而且规模普遍偏小,经营状况欠佳,绝大多数典当行聚集在省会西安。由于市场份额有限,竞争日趋激烈,监管部门在对典当行进行动态监督的同时,应及早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经营萎缩、管理不善、亏损严重、长期歇业的典当行,取消其经营典当业务资格,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另一方面,新《办法》的出台大大拓展了典当行的发展空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前景看好,这势必引来大量的逐利资本。

4.陕西经济发展 篇四

经济社会发展回望之十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每一位三秦儿女来讲,都有着不同的切身感受,但一年来陕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是每个人共同的体会。

2011年1月,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三个上台阶”,2015年进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行列,2020年建成西部强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阶段性的宏伟目标,开局起步之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只有稳健起步、首战取胜,才能巩固和延续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宏观调控加强的双重压力,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结合省情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举措——经济发展要坚持调整结构、扩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并举,民生改善要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和谐要不断调整利益结构……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根据目标责任考核的任务分解,全省上下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解决实际工作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首战告捷的预期目标。预计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万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增长20%以上。

2011年,注定要在陕西的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成绩,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年底走访各地各部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始终,那就是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根据群众需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为了加快推动科学发展狠抓具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始终保持同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拐弯超车”:要让陕西民富省强

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当然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影响,各地各部门从年初就憋足了一股劲,“拐弯超车”——只有比别人发展得更快,我们才能加速追赶发展的“第一军团”,到2015年步入全国中等发展省份行列。但加快发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观基础之上的,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如何理顺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更快发展、超常发展,是摆在陕西“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头等大事。在认真分析我省经济运行状况后,省长赵正永明确表示:“越是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先行一步更容易实现超越。要自加压力,敢于“拐弯超车”,善于“拐弯超车!”他指出,围绕主题和主线,“十二五”经济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存量调结构,增量优结构;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拉动的关系,保持投资较高增速,提升消费和外贸的拉动力;处理好城乡发展的关系,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全省各地各部门纷纷对发展现状进行了再摸底,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搞清楚哪些是保障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哪些是加快发展的优势和走向,从而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确保我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工业保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财政系统积极落实“十二五”期间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和返还的政策,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工信部门认真落实“十二五”期间每年以不低于1亿元的投入支持军转民项目的决定,西安测绘导航产业基地、陕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个军民结合园区及企业先后挂牌成立。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进程中,我省去年投资1100亿元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装备水平提升步伐,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一步显现。投资拉动对陕西经济发展贡献率很大,去年我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民生工程的引领作用,资本市场和债券融资规模均超过350亿元,针对民间投资已占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的实际,我省还适时指导成立了首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投资公司——陕西民东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有力促进了在建重点项目和必开工项目的建设。

西咸新区建设是我省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抓手,新成立的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全面启动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年内就引进了总投资1610亿元的项目16个,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个组团呈现出“五龙舞西咸、五城争变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陕南地质灾害、陕北饮水困难、渭河下游洪涝,一直困扰着陕西的发展。2011年,我省全面实施了陕南、陕北避灾扶贫十年搬迁规划,启动了渭河全线综合治 理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人民群众多年期盼想办的大事正在开始解决,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正在进一步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我省必须解决的问题,迟干不如早干,早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说。

刚刚过去的一年,不得不提的还有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开园178天,西安世园会入园突破1500万人次,不仅向海内外全面展示了我省开发开放、绿色低碳的新形象,而且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餐饮、商贸等产业的大发展,西安各大宾馆入住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全省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8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大幅提升。

如果说“拐弯超车”的提出彰显了陕西人的勇气,那么“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则更好地提振了“拐弯超车”的信心,增强了“拐弯超车”的底气。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陕西人有了更强的归属感,“我是陕西人,我自豪,我骄傲!”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广泛共识。

改善民生:能“挣钱”也要会“花钱”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对陕西这样的西部省份来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陕西有了改善民生的更好条件和基础。去年1月17日,省长赵正永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今年新增财力的80%主要用于民生,重点抓好七件事。”

为完成好向人民群众的承诺,各级政府展开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七件大事都得到了很好落实: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宝鸡市积极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采用“两头补”的方式,确保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按月领到养老金。神木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免费医疗”,不论是政府官员、企业职工还是农村居民,面对疾病治疗人人平等。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已提前一年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参保1365万人,266万人领取了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提高到200元,住院费报销比例达到70%。

——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省2011年共开工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8.13万套、超计划3.3万套,20万户群众搬进新居。咸阳市积极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的“三告别”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搬迁群众4.7万户18.9万人。铜川矿业鸭口公司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危旧房和职工生活公共设施改造,建成棚户区改造房4栋,安置居民225户。

——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综合机制。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去年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2.9亿元,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亿元,减免促进就业各项税费84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6万个,在全面完成城镇就业任务的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667万人次。

——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省教育支出435.9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441所,实行了学前一年免除保教费和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补助政策,城乡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人均经费分别达到700元和500元,化解高校债务47.6亿元,为48.3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向18.4万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1亿元,蛋奶工程覆盖到220.7万学生。

——着力增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经过努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现药品“三统一”,药价平均下降46.14%。272万名65岁以上老人和596万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体检,1万多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复明手术,24.9万名农村产妇享受免费分娩。

——创新公共文化生产和服务方式。全省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完成了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应急广播网建设,汉长安城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启动实施,长安画派和“天地社火”走出国门,《西京故事》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深化平安陕西建设。各地不断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经济犯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汉中市建立了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在全市234个乡镇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实行了综治、公安、司法、信访、维稳“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和排查、化解、回访、分析、预防“五步工作法”。

2012年1月12日,省长赵正永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就民生七件重点工作逐一向全省人民作了回馈和汇报,“我们坚决落实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的硬指标,全省财政向民生投入达2250亿元。”会场里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除了办好向人民群众承诺的事项,各地各部门还及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有效保障“十二五”开局之年群众利益不受损失。针对物价攀升徘徊的情况,每月每季分析研判,采取了扶持猪肉、蔬菜进社区直销、及时投放储备、打击哄抬物价、提高低收入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物价涨幅与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等措施,使居民消费价格从四季度开始下降。围绕生活环境的净化、亮化、美化,在关中和陕北县城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在448个村2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并启动维护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打造渭河千里生态长廊,力争以节能减排引领发展方式转变,让陕西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质量更好。

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都必须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历亲为来进行,工作效果怎么样,也必须有一个衡量和评价的机制。

2007年,我省在全国首创了以工作实绩考核为重点,以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系统建立了对各市(区)和省直各部门工作情况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并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发展至今,目标责任考核已经成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重要抓手,成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载体,对我省“十二五”科学发展产生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以“科学发展、引领方向、转变作风、推动落实”为指导思想,目标责任考核主要给11个市(区)设置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党的建设等考核指标,给79个省直部门设置了工作任务、领导班子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两大类考核指标,都是根据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确定的,经过努力奋斗是可以完成的,但如果个别人抱着得过且过、浑水摸鱼、耍奸溜滑的态度,就很可能在考核中被“亮红灯”。

目标责任考核是引领科学发展的“风向标”,时刻在提醒各地各部门不仅要把加快发展转化为可操作、可检验、可衡量的具体行动,而且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节能减排任务没完成被评为末位、发生严重环境问题拿不到优秀等次等实例已在身边发生过,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只有着眼长远、务实高效,才能取得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发展成果。

目标责任考核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经过省、市(部门)、县(处)逐级分解细化任务,各项考核指标通过精细化管理已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件件有目标、事事有责任、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的形态,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势头,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标责任考核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广大干部群众通过考核结果能清楚地看到了谁在埋头苦干、勤奋工作,出了哪些实招、干了哪些实事、做出了哪些成绩,“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广大党员干部在考核中改进作风和治懒、治庸、治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标责任考核是督促加快发展的“加压器”,为体现针对性、科学性,考核在目标任务分类设置上兼顾了共性要求与个性特色。各市主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省直部门主要看职能发挥与服务,考核时按照功能趋近、可比性强的原则分类考核排名,为各地、各部门进行纵向、横向对比提供了平台,使大家在比较中寻找差距,相互竞争,催生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竞争赶超态势。

在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加大问责问效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还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不断扩大政务公开,认真清理审批事项,积极开展商业预付卡整顿规范活动,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促进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5.陕西经济发展 篇五

Lwpx37

[摘 要] 信访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曾在一段时间里对于化解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社会和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访内容的广泛性及复杂性,又使得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信访活动中,使信访制度承载了整个社会制度变革及社会稳定的重任,信访制度也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

[关键词] 信访 信访制度 弊端 发展

一、我国信访制度的现状与弊端

《信访条例》上对信访有这样的定义。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我国信访制度是指由各级国家机关设臵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及配备专职信访干部,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及时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来电活动的一项基本制度。其作用主要可概括为:联系群众、协调各方、信息反馈。

信访制度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的产生与存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种制度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在听取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声、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起到很大的权利救济作用。人们常将信访制度比喻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国家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社会稳定的“晴

径解决,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还有的信访人所提出的要求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或者合情合理,却提出了过高的非份的要求,在“化钱买平安”、“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通过领导包案处理信访大要案责任制、信访工作量化考评制度、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等形式,最后以明显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为代价来满足其非份的要求,从而达到息访的效果。这种情形,其危害性甚大,它直接视法律为儿戏,使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丧失殆尽。如何使上访人不越级上访,不重复上访,成了许多基层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不得已而为之无奈选择了强压、妥协、哄骗、盯梢跟踪、截访这些手段。本来上访的群众带着对政府的信任,和巨大的希望来求助政府,结果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失望而归。面对大量的群体信访或矛盾激化的各类个体信访,上有领导指令化解的压力,下有群众极端不满的怨气,信访部门在解决信访事项的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在这种工作状况下,信访机构错位、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执政者预期的社会稳定的目标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陷入一种更为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极少数信访人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手段在实践中屡试不败,并为更多的信访人所效仿,带来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

3、中国法制上的不健全,使很多问题没有办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并且即使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最终胜诉的,也因为执行不力导致赢了官司问题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发生。现在的

1、在信访工作中引入法律服务机制,依法规范治理信访工作,建立法律援助中心,使精通法律的工作人员为上访者提供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在接到群众信访材料后,当场提供免费咨询,并根据所反映问题的性质,指导其按照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及时地解决群众上访问题,而且对上访群众也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普法教育,一部分分流了信访案件。使他们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2、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其业务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特别是涉及复杂的信访案件时,缺乏法律素质的信访处理人往往本能地从实体公正的角度进行评判,很多的信访问题本身具有法律事实和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如果不同的信访工作人员对同一类信访事件的法律实体和程序规则理解不同,结果不同,从而对信访制度的法治进程起着阻碍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的信访承办人员信访法律知识掌握不多,基本处在凭经验、靠政策办理信访的阶段。因此要通过培训现有工作人员,积极引进法律人才等途径提高信访人员法律素质。只有整个信访队伍法律素质提高了,才能将建设法治信访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6.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篇六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2〕1号)精神,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现代农业建设基础较为坚实。近年来,全省各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超过1000万吨,实现“九连丰”;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苹果面积、产量、品质稳居全国首位,产量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猕猴桃面积、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以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省份;干杂果生产稳步扩大,花椒、核桃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关中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猕猴桃产业带,渭北苹果、设施蔬菜产业带,陕北名优杂粮、薯类、白绒山羊、红枣产业带,陕南瘦肉型猪、中药材、蚕茶特色产业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各类园区1004个。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53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98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9%,较全国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

(二)发展现代农业条件更加有利。随着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典型模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技术,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扩大内需和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功能明显增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三)发展现代农业任务更加迫切。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耕地面积刚性减少,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自然风险明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支撑保障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向非农产业流失,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趋势明显,农业副业化、兼业化问题严重;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农业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农村信贷投入不足、金融服务缺位。四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连年丰收的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平等就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缓慢等因素影响,经营性收入增长困难,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财产性收入制约因素仍未破解,缩小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围绕建设“三强一富一美” 西部强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广先进生产模式为抓手,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工业、流通、金融、生态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示范引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农业园区和优势产区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农业,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稳定粮食、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始终把稳定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强主导产业,做亮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科教兴农、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技术集成和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创新合作组织发展机制、土地流转促进机制、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市场导向、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资源集约、资本集约、技术集约的发展路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延长产业链,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

(三)目标任务。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到3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0元以上,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发展重点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切实抓好粮棉油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加快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实施新增25亿公斤粮食产能工程,以粮食大县为重点,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关中灌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夏玉米生产,关中东部发展80万亩棉花,重点建设以大荔县为中心的现代棉花生产基地;陕北、渭北地区重点发展地膜玉米和马铃薯生产;陕南川坝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生产,浅山丘陵区重点发展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同时抓好汉中盆地、安康月河川道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优质油菜生产规模达到200万亩。

2着力加快果业发展。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发挥比较优势,做大优生区面积,延伸优势产业带,形成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秦岭南坡柑橘、城市周边时令水果集中产区。推动苹果产业北扩西进,适度扩大规模,发展山地苹果,建设渭北黄土高原国家级苹果优势产区带,苹果面积发展到1150万亩、产量1200万吨。加快猕猴桃产区东西两头延伸,建设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猕猴桃优势产业带,猕猴桃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120万吨。推进陕南柑橘、酥梨、红提、樱桃等区域特色果品优质基地建设。健全苗木繁育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抓好老果园改造和新果园标准化生产,建设有机果品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化冷链设施,优化果品贮藏布局,全面提高果品贮藏能力。大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推进产业整合,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加工产业集团,提高果品附加值。健全果品市场流通体系,坚持国际、国内市场并重,实施市场开拓计划。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巩固东盟、东欧市场,扩大南亚、阿盟和澳新市场,稳定欧盟和北美市场,逐步打开美、澳、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推进果业国际化进程。力争到2017年,全省标准化果园普及率达到50% 以上,优果率达到80%以上,进入高端市场的果品占到1/3以上。

3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实施板块推进,促进规模扩张。提升陕南、关中生猪发展水平,加快渭北果区生猪产业板块建设,在全省建成25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实施奶牛高产创建工程,构建关中高产奶牛良种核心群,建设关中、渭北肉牛基地县秦川牛核心区;以肉羊、奶山羊为重点,抓好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基地县建设,发展良种繁育示范村和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能力。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按照“扩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加快发展关中、陕北日光温室、大中棚等设施蔬菜,大力发展榆林大漠蔬菜、秦岭高山区蔬菜和汉中平坝秋冬季露地蔬菜,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保障蔬菜的季节、区域、品种均衡供应。加快菜地保护立法进程,实行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建设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力争种苗统供率达到40%以上。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改造新建一批设施蔬菜基地,加快建设田头预冷、保鲜贮藏等设施,积极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建立市场监测体系,强化产销衔接,推广企业和蔬菜合作社生产模式,畅通市场流通渠道。

5做优做亮区域特色产业。以核桃、红枣为重点,建设干杂果经济林重点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省新建和改造干杂果经济林973万亩,总面积达到2730万亩,总产量达到400万吨。其中新建、改造核桃600万亩,红枣、花椒、板栗、柿子373万亩。加快渔业发展,关中地区抓好精养池塘建设和保护,改造中低产池塘;陕南地区利用水库、河道、山区流水发展适度养鱼,积极推广稻田生态渔业;陕北地区要开发湖泊、水库和宜渔盐碱水域资源发展渔业;城市及城郊地区发展观赏、垂钓等都市渔业。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水产品产量16万吨。小杂粮以绿豆、谷子、荞麦等为重点,引进筛选、提纯复壮优良品种,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建设陕北200万亩名优小杂粮基地。蚕桑巩固发展陕南、积极开发陕北、适度发展关中,支持新建蚕桑生产基地和中低产桑园改造,提升优化茧丝加工业;茶叶抓好标准园、无性系茶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加工开发等关键环节,新建和改造60万亩生产基地。食用菌以示范县、乡(镇)建设为重点,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完善菌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建设西安等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圈。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一村一品”为载体,推广休闲农业示范园、休闲农庄等模式,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县。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1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研究。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进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建设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健全地市级涉农科研机构,建立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统筹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推广关中灌区小麦玉米高效集成、春玉米旱作高产栽培、陕南稻油丰产集成和陕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果品生产推广果园节水灌溉、间伐改型、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畜禽生产加快良种引进、人工授精、性控配种、胚胎移植、DHI测定、TMR饲喂以及动物疫病检测诊断、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技术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3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平利模式”,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全覆盖,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全达标。加强和完善动植物保护体系,改善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监督执法等设施,提高植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广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荔模式”,培育以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4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育种单位,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抓好育种新材料的创制与育种新方法的创新研究。发挥我省在小麦、玉米、油菜、番茄、秦椒等作物育种上的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整合种业资源,着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现代种业体系。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繁种新机制,建设一批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原种猪、高产奶牛、肉牛等国外畜禽良种引进,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场、人工授精站四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5培育新型农村人才队伍。依托中省有关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加快试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努力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技队伍中占比达到80%的目标。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运行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评授制度。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规模种养场主等为重点,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开展农田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推广旱作节水、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持续增产能力。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实现农业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重点突破果业、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加大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力度。引导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区域农机市场流通体系。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7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加快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抓好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人工增雨抗旱和渭北果区防雹工程建设。强化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加强种子、饲草料、动物疫苗等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制定或修订地方农业标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园艺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为重点,整建制推进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50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场)1000个,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率达到60%以上,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3000个以上,基本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推广 “商洛模式”,加快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反应快速、跨区联动的应急处置网络。

(五)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在发展中保护耕地的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做好占补平衡。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建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收集保存体系,加强野生猕猴桃、燕麦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及关中奶山羊、秦川牛、关中黑猪、陕北黑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健康养殖技术、农牧结合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在适宜区域建设户用沼气,鼓励发展小区联户沼气,实施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到2017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75%。

(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全覆盖、高标准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抓好要素集聚、技术集成和效益集约,实现现代农业园区数量、质量双提升,形成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国家现代农业区为示范、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相关涉农项目和资金,引导调动市场要素,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园区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园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园区建设,鼓励农民以其承包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明晰园区产权,支持园区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建立园区、技术推广体系、企业、农民、合作社、销售市场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依托园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率先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发挥园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新模式,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高地。

(七)培育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鼓励企业通过联合、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设立龙头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上市奖励基金,对成功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外,省财政再奖励500万元。发挥省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增强龙头企业融资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力争到2017年,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的5家,100亿元以上的2家,力争2-3家龙头企业在境内上市。推广“宜川模式”,继续开展省级百强示范社创建活动。为百强社和市县级示范社量身定做项目,支持合作社优先承担政府项目,提升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合作社横向联合与合作新模式,推进联合社建设。加大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支持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培育合作社知名品牌。到2017年,全省合作社数量达到2.2万家,入社农户达到农户总数的35%,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占到成员需求的50%。

(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以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陕北红枣为主的果蔬产业加工区,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的关中畜牧产业加工区,以优质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区,以富硒茶、绞股蓝、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工区。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和流通业态,鼓励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大户从事农产品和农资营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农资经营连锁网点全覆盖。加强鲜活农产品配送冷链体系建设,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粮棉油、蔬菜和猪肉等主要农产品储备制度。

(九)建立现代农业金融支持机制。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资本化,将依靠财政投入“一元驱动”转变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二元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破解“三农”发展资金瓶颈。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各类微型金融组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运用财政贴息、补贴、税收减免及奖励等多种手段,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开展信用互助合作。扩大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抵押贷款试点范围,适时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产抵押担保贷款等信贷产品。设立和运营现代畜牧业、果业和种业等产业投资基金,壮大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完善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推进苹果、红枣、奶牛、能繁母猪、设施蔬菜、经济林及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工作,开展渔业互助保险。

四、重大工程

(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实施园区“321工程”,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其他各类园区2000个以上,园区面积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0%以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整合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推进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水利设施、道路、供电、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发展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按照甲类3万亩、乙类1万亩、丙类5000亩的标准,对园区建设实施分类指导。制定园区管理地方性法规,加强园区耕地保护。加大对延安、长安、汉滨、富平等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整合各相关项目资金,积极开展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土壤改良培肥等工程。在粮食主产县及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示范县15个。继续实施5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新修基本农田350万亩,改造提高500万亩。

(三)粮棉油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结合实施全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基地建设,在39个粮食主产县区建设田间设施齐备、农业机械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渭南棉花优生区建设5个棉花生产基地,在陕南油菜主产区建设15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良种科研繁育等生产条件。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行动,每年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00个以上。

(四)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省现代果业技术创新中心,延安、宝鸡、铜川、渭南、咸阳市级苹果试验站,西安、宝鸡、汉中、渭南市级猕猴桃试验站,汉中、安康市级柑桔试验站。扩建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和延安、渭南、宝鸡、咸阳、汉中苗木繁育基地,新建西安、铜川、榆林苗木繁育基地,在果业基地县新建60个200亩以上的种苗扩繁圃。完善杨凌 1000亩果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配套设施,创建国家级标准果园20个、省级标准果园100个,建设5-10个万亩以上标准化果园示范区。实施渭北果区花期防冻害和防雹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陕西省果品大宗电子交易中心。在宝鸡、咸阳、渭南、延安市各建设2座5万吨的大型气调或机械冷库;在西安、铜川、汉中等市各建设1座1万吨的果品气调或机械冷库。支持建设鲜果销售直营店3000个。

(五)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在西安及大中城市周边建设30个5-10万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大县,重点支持大拱棚1000亩以上、日光温室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设施标准园区建设;建设40个3-5万亩设施蔬菜重点县,重点支持关中年新建5000亩以上,陕南、陕北年新建2000亩以上的县区。创建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园300个。按基地规模配置育苗中心和专业化育苗点,新建工厂化育苗中心40个、专业化育苗点1500个。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建设10个食用菌示范县和50个示范乡镇。

(六)畜牧业集约化建设工程。实施地方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秦川牛、关中奶山羊、关中黑猪、白绒山羊等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场。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3个区域性生猪原种猪场、1个1500头PIC曾祖代猪场、50个种公猪站和一批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的扩繁场、存栏600头以上的商品代场。实施奶牛高产良种引进工程,建立关中5万头高产奶牛核心群。建立3000头秦川牛基础母牛核心群。改扩建15个基础母羊存栏500头的奶山羊、白绒山羊、肉羊良种繁育场。在关中、陕南改扩建2个存栏10000只良种鸡祖代场,支持市级父母代种鸡场、县级商品代种鸡场建设。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建设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年新建50个生猪万头示范村。扶持100个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和50个千头示范场建设。在陕北、渭北建设10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在关中建设200万亩专用饲料玉米带,在陕北改良天然草场2000万亩。

(七)区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干杂果以核桃、红枣为重点,实施丰产示范园建设工程,推广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建设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建设经济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圃,在重点县每县建设苗木繁育基地1-2处、采穗圃1处,年生产良种苗木4000万株。围绕渔业发展,实施盐碱滩地渔业综合开发及池塘改造工程,新建标准化池塘2万亩,改造老旧池塘1万亩。新建省级大鲵养殖保护研究中心,新建和改建大鲵养殖基地191个。在优势区域新建或改建养殖示范面积15万亩。新建省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改建水产良种场15个。新建国家级、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新建内陆渔港工程3个。实施蚕桑品种改良,研发推广种养技术、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实蚕种补贴制度,改造蚕种场基础设施,建设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实现新桑园优良品种全覆盖,小蚕共育率70%以上,方格簇推广率80%以上。改造老化低产茶园30万亩,建设标准化茶园示范片25万亩;在汉中、安康、商洛各建1个茶树有性系、无性系良种母本园;在茶叶主产县建立和完善6个年产500万株无性系良种繁育圃。

(八)现代农作物种业工程。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建立健全农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保护体系,建设农作物基因信息库。在关中建设16个强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和种子加工检验设备;在陕北建设10个玉米、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脱毒种薯、网室、组织培养等设施;在陕南建设15个水稻、油菜良种繁育基地,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和种子检验检测设备等。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完善考种、挂藏、晒场、田间基础设施,以及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建设省、市、县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或实验室,完善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九)农业公共服务工程。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完成全省104个县区932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完善相应实验设施设备,改善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日常办公等业务用房条件,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保障机制。推广“白河模式”,健全省级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县级动态监测和村级监测点体系。建设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农业科技信息3个数据库及相配套的3个信息服务系统,完成8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344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新建工作。完善市级综合执法支队和县级综合执法大队,改善执法条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建设10个市级质检中心、59个县级质检站,重点建设检验检测实验室,配备相关仪器设备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十一)动植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20个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完善疫情监测、预警处理、监管等相应设施设备。健全省、市、县、乡、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配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动物产品及兽药监督执法、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设施设备。

(十二)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开展粮食全程机械化和优势农产品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示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在75个县(市、场)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50万亩。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割、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机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实施高效节水示范工程,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灌溉技术设备。实施农机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工程,改善农机推广、监理、维修等公共服务条件。引导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每个乡镇扶持建设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十三)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西安冷链物流产业核心集聚区,关中、渭北、陕北、汉中、秦巴山区等5个冷链物流基地,洛川苹果批发市场、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实施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完善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新增果蔬机械保鲜贮藏能力110万吨,肉类、乳品低温贮藏库30万吨。扶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骨干产地批发市场15个,规模以上批发市场30个,提升改造大中型农贸市场150个。

(十四)农业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工程,重点建设农村沼气工程,适宜农户户用沼气覆盖率达到65%以上。加快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扶持规模养殖场新建大中型沼气300处。实施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配套有机肥加工处理车间、加工设备等。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节柴灶各60万台。推广“辰明模式”,健全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通过在企业中培训、在产业链中培育、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方式,培育职业农民。实施安康市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项目、现代畜牧业、种植业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对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规模种养场主等进行系统培育。培育职业农民10万人,培训各类农村技术人才100万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省、市、县(区)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省级财政稳定增加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积极推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农业生产奖补制度。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增加总量、完善机制。逐步扩大良种补贴品种、范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范围,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合作社倾斜。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探索通过综合各类农业补贴和财政支出建立职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制度。加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将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林业、水产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工作经费。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政策。扩大粮棉油高产创建、园艺作物和畜牧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以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建设规模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范围。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社、公司;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加快园区土地流转,让农民的一份耕地变为两份资源和财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流转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坚持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当地农村发展。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农业对外合作,提高农业“引进来”质量和水平。借助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引资引智力度,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充分利用政府间合作交流平台,拓宽农业“走出去”渠道。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果汁、鲜果、小杂粮等优势产业出口规模,大力发展秦川牛、猕猴桃、柿子、石榴、蜂蜜、蚕丝等新的出口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出口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组织出口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会展,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给予政策支持。

7.陕西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 篇七

1 陕西重点物流园区概况及发展现状

陕西省是我国中西部交接转承的重要物流节点地区,近年来物流业得到蓬勃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把“物流园区工程”列入9项重点工程之一,并要求制定《物流园区专项规划》。随后,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大西安、宝鸡、咸阳、榆林和汉中五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力度。具体规划到2015年,将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三大平台、五大体系、七大园区”。将重金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汉中褒河物流园区、渭南潼关物流港、安康综合物流园七大物流园区。同时,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石化等重要产业,重点抓好陕西红光钢铁物流中心、宝鸡西部物流中心、富平物流航空快递中心、西安三桥国际汽车物流中心、杨凌特色农产品及农资物流园等项目建设,使得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陕西七大重点物流园区概况如表1所示。

陕西物流园区的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建设期,第二阶段为业务发展期,第三阶段为成熟运转期。整个建设周期一般经历10至15年。截止目前,陕西重点物流区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度过第一阶段,迈入第二阶段。各大物流园区合理划分功能区,并明确定位。第二阶段是业务发展期,其重点是招商引资。各大物流园区利用自身投资环境、交通以及产业集群优势、加之投资政策的引导,最大程度地吸引优质招商项目和企业进入园区。截止目前,规模最大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已有16家企业入区,汉中褒河物流园区也已吸引12家企业入区。园区发展形势良好。

2 陕西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政策及立法相对薄弱

陕西物流园区在物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但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如缺乏与其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法制环境,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要促进物流园区快速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各级政府发挥宏观政策指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2重规划轻绩效,缺少适宜的评价体系

我国物流园区的开发模式有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和企业自主开发三种。陕西物流园区以前两种模式为主。陕西物流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投资规模规划等规划技术,但较少考虑物流园区投资建设后的实际绩效,相关企业或政府部门无法对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进行更好的调整和改进。我国物流园区数量较多,但大多运营效率却不高,竞争力水平不强。突出的表现为我国大约有60%的物流园区是处于“闲置”的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尽快建立绩效评价系统和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提高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

2.3缺乏高层次物流专业技术及高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专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不仅是一般物流专业人才,更需要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目前的物流从业人员大都是以前从事运输行业或是从其他相关行业转行过来的,缺乏经过系统培训教育的高层次专业物流人才,而对物流园区的管理更是极度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人才的及时输送与供给是物流园区合理规划与成功运营的关键。物流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呈现“少、散、差”状态,缺乏统一规划。我国很多高校已在近10年内陆续开设物流管理及物流工程等专业,虽然这些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已开始为物流业注入新鲜血液,但是,其数量仍满足不了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3几点建议

3.1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我国物流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现有规范不协调、效力层次低、规范不完整、立法相对滞后等。对于物流园区方面的立法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与目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严重不协调。物流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切实以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所遇到问题为立足点,订立和协调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物流园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3.2 制定物流园区评价体系,建立园区监管机制

园区的制度设计应保证园区的运行、管理和实际发挥的作用达到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每个园区根据自身定位,例如货运型、商贸型、综合型园区,考虑在业务侧重、信息化要求及辐射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制定本园区的评价体系,包括物流园区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等,并以园区评价标准为工具,建立园区监管机制,鼓励优秀园区,对其加大扶持力度,以提高园区的运营效率。这对物流园区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规范及促进作用。

3.3 多渠道、多途径加强物流人才教育,重视高级物流人才培育

8.陕西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篇八

一、煤炭形势好转的缘由

好转受多种因素影响,综合分析看,主要是国家宏观的调控与微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1.国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拉动煤炭需求稳步增长。从大的方面看,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及奥运会等项目的进展、开工,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专家预测,到2002年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达到7.5%左右,由此,刺激电力、冶金等耗煤行业的发展,陕西的蒲城电厂二期工程开工,韩城电厂二期工程开工,神府坑口电厂的开工等使煤炭需求量增加。

2.连续几年,国家对煤炭行业关井压产、限产政策的逐步落实,尤其是2001年以来对小煤窑的治理整顿,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就煤炭总量控制,安全生产,关井压产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受安全状况的影响,小煤矿关闭工作步伐将加快,同时国家经贸委还对煤炭企业实施总量调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煤炭供求平衡,陕西也同样。

3.进口煤炭对煤炭市场的冲击减少,主要是煤价稳定,相应的世界原油价格的波动使煤炭出口增加。

4,一些省份对国有煤矿政策的倾斜,包括对国有煤矿一些资源枯竭矿井的破产,减轻了国有煤矿的负担。

5.社会库存仍维持在合理的水平,除港口,一些沿江电厂、沿海电厂存在煤量较多外,同时多为大型煤炭企业压库促销,煤炭库存也相应减少,这也为煤炭形势好转创造了条件。

6.由于煤炭价格的稳定,煤炭用户对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对煤炭市场走势表示乐观,一部分用户已开始储煤,为冬季用煤高峰做准备。

二、煤炭形势好转的利与弊

正常情况下,煤炭价格应该体现其价值。煤炭价格短时间内猛涨、急跌都会脱离其价值规律,脱离社会的承受能力。这次煤炭价格上扬既是其必然,合理地恢复性增长部分,又有其超出理性的不合理成分。

煤炭价格随着煤炭市场的复苏,自2000年4月出现恢复性增长,表明煤炭市场逐步摆脱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并略向供小于求的方向演变:首先,煤炭价格的飞扬有利于煤炭行业人气的聚集和提升;其次,通过煤炭价格的变化可以使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有利于促进煤炭的合理流通;第三,多年来煤炭行业一直趋于亏损状态,陕西四大矿务局长年亏损上亿元,随着企业的下放,政府补贴的减少和取消,此次价格的回归与上扬有利于煤炭企业扭亏和解困。除此而外,也会产生一些弊端:1.煤炭价格上扬使煤炭生产回报丰厚,将极大刺激已经关闭和被治理的小煤窑的死灰复燃,进而增加国家关井政策的执行难度,破坏稍有改善的煤炭生产秩序,再度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2.煤炭价格飓升,使得煤炭沟通环节又有了暴利可图,一些公司和个人会再度揭竿而起参与煤炭经营,从而影响正常的煤炭沟通秩序。3.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所以,煤炭价格上涨和资源紧张的状况,将加大正处于恢复和上涨阶段的各类生产企业的成本,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产量大幅增长,虽然使煤炭企业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过量增长,持续增长,很快就会使所得效益化为泡影,从而影响国有重点煤矿来之不易的扭亏成果,造成煤炭供大于求、煤价下滑的局面,使煤炭企业重蹈陷入困境之辙。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可采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探明储量1629.9亿吨,其中低硫、低灰优质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分布在黄陵、彬长、榆神矿区,还未大规模开发。主要矿区资源条件较差,难以持续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渭北石炭叠纪煤田的煤炭资源开发较早,相继形成的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四大国有矿区,经过数十年的开采,现正进入深部煤层,地质条件日渐复杂,开采强度和成本不断加大。矿井进入能力衰减期、濒临报废,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矿井煤炭生产成本高、售价低、亏损严重,形势好转只是暂时的现象,加之经营户、用户屯积煤炭增加,可以说危机四伏。据此,我们应当对陕西煤炭企业发展战略,要有新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

1.发展的新机遇。

①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是建设现代化矿区的理想之地,国家已将该省确定为主要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

②随着西一康一神一延,西安一南京铁路的相继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为陕煤外运提供了极大方便。

③“西电东送”北通道工程开工建设使得富煤地区“煤变电”,使得煤炭运输成本降低。

④西部大开发政策互利,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加入WTO,煤炭出口机会增多。

2.面临新的挑战。

①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外国煤炭和其它能源产品的冲击,国外石油、天然气优质能源进口量和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钢铁、建材、化工等能耗产品关税下降,国外同类产品以价格、质量优势进入国内市场,进口量增加,直接减少国内煤炭消费。

②由于全球对改变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保护的强烈要求,生活燃用煤,尤其是城市需求越来越受到限制。

③西气东输和三峡工程等能源项目在今后几年相继投产,使得东部煤炭能源市场萎缩。

④外国跨国公司和我国主要用煤行业的集团化,对我国的煤炭企业构成严峻的挑战。

3.加快发展的新举措。

①从政府角度来讲,要明确目标,制订发展思路。继续坚持关井压产、控制总量的政策,按照“收缩中间(即蒲白、澄合矿区)、移动两头(即铜川、韩城矿区)、扩大黄陵、开发彬长、进军榆神”的发展战略,激活四大资源衰竭矿区,做好彬长、榆神矿区的开发和准备工作。

②实施大集团战略,建立新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以优势企业和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采取联合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组建销售煤炭行业的“航空母舰”。

③实现技术创新,构造企业创新体系。

④转变传统经营模式,促进矿区持续性发展。按照产业关链度,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煤一电、煤一化工、煤一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在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居安思危,优势互补。除此之外,利用矿区靠近农村,职工文化素质相对于农民来讲又比较高的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以便安置下岗职工。

总而言之,我们不要因为煤炭市场短期内的良好形势而忽略了对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防止供求矛盾的再度出现,要使煤炭企业向良好的秩序发展。

上一篇:六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放风筝比赛_500字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