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上海(精选8篇)
1.新能源汽车上海 篇一
上海市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一)为贯彻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优化上海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环境,增强上海新能源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上海新能源产业成为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市政府最近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市政府新闻办9日据此作了新闻发布。
据了解,《若干规定》重点支持的领域和对象是在本市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并从事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和机构。
《若干规定》提出要根据上海的资源、产业、科技、成本等实际情况,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装备制造上,坚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高端制造、差别竞争”的原则;在新能源开发应用上,坚持“引领水平、体现示范、促进制造、逐步推广”的原则。
归纳起来,《若干规定》积极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大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力度,提出多项相关政策措施:
●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主要有九项措施:
(一)制订首台(套)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及中资控股风机制造企业根据《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申请国家首台(套)政策资金补助。
根据《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经认定的首台(套)风力发电、核电、IGCC、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智能电网等关键装备,给予资金支持等。
(二)设立专项资金。本市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三)鼓励技术创新。新能源企业经认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由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予以研发支持。
对新能源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单纯引进技术和生产母机等装备的项目,或收购兼并境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且获得相对控股权的项目,按本市有关规定给予资助。支持和鼓励新能源企业为吸收和创新的技术申请国内外专利。
(四)税收支持政策。提出了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一系列税收优惠。
(五)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引入国内外优秀的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重点实施高层次海外人才“千人计划”。引进的人员可根据相关规定优先解决上海户籍、上海市居住证。每年组织评选认定,加大对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资助力度。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新能源相关学科和专业。
(六)加大金融支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设立地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借助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领域创业企业的投资力度。探索设立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创业投资企业,逐步完善有利于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新能源产业的配套机制等措施。
(七)吸引设立企业总部。鼓励跨国新能源企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并按《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给予资助与奖励等政策优惠。
(八)建设产业基地。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县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鼓励基地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发、中试、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建立上海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风机设备等检测认证中心。支持新能源企业与国外机构合作,组织技术、管理、服务等多领域培训等。
加大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力度方面,主要包括五条具体政策措施:
(一)组织编制发展规划。鼓励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到2012年规划本市风力发电装机达500兆瓦,重点建设“三岛”(崇明、长兴、横沙)陆上风电基地和“两海”(临港、奉贤海域)海上风电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50兆瓦。
(二)支持应用项目建设。将新能源重点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在规划、土地指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确保防汛安全等前提下,支持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利用具备条件的近海和沿海(江)滩涂、海塘内青坎等开发建设。
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加快配套电网建设,确保新能源发电全额上网。结合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BIPV)开发利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
(三)电价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重点用能单位、居民用户购买“绿色电力”。
(四)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及本市财政资金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申请中央和本市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五)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于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新能源产品或经国家和上海认定的新能源产品,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列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和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加快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优化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环境,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市政府最近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规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9日)据此作了新闻发布。
《若干政策规定》指出,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简称“三电”)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本着“支持研发、推进产业、鼓励应用、加强配套”的原则,按照“集成和创新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在集成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若干政策规定》提出了破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性政策,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应用推广支持、产业基地和检测服务支持、金融和人才支持等方面制订了翔实细致的政策措施。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措施主要有七项:
一是在政府科技投入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突破“三电”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等。
二是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级重要科研设施和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及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改造、人才计划、小巨人计划、新产品等专项支持计划,并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三是本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集成开发、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四是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改扩建项目、引进技术和装备项目、企业收购兼并境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且获得相对控股权的项目,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给予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
五是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经认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六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并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等。
七是市国资管理部门对本市国资出资监管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经审核后在出资监管企业产权代表业绩考核时视同于实现利润。
●应用推广支持措施有四项:
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力度,对经认定纳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同时纳入《上海市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并逐年扩大采购规模。
二是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积极支持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单位申请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
三是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四是对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租赁业务的企业通过融资方式购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发生的贷款利息,给予最高不超过三年的贴息支持。
●产业基地和检测服务支持措施有三项:
一是在嘉定等区县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鼓励区县政府制订扶持政策,设立区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研发、检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等。
二是加强新能源汽车检测试验、共性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三是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地方和国家标准。
●金融和人才支持措施主要有3项:
一是本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通过战略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提升产业能级。
二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等。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重点实施高层次海外人才“千人计划”。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新能源汽车相关学科和专业等等。
2.新能源汽车上海 篇二
关键词:智能电网,光伏,BIPV,LED照明,世博会,低碳
世界博览会自诞生以来一直就是展示各个时代先进技术成果、新潮产品与概念模式的理想舞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150多年来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低碳世博”并全力实践这一理念的世博会。围绕着“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带来并展示了众多绿色电力新技术与新的概念, 这些新的技术和理念将引领世博会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电力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
1 国家电网馆凸显智能电网主题
国家电网公司着眼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在上海世博会上设立了以“创新, 点亮梦想”为主题的“能量魔盒”———国家电网馆, 重点展示“绿色、坚强”的智能电网技术。在设计上, 国家电网馆处处体现了“绿色节能”的思路, 它的外墙能够“捕风捉日”,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馆内的一个总面积1 100多m2、被称之为“世界第一魔盒”的6面大体量LED屏幕房间, 形成了一个720度的幻象空间, 不断地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绿色能源和智能电网的视觉体验。当参观者走进国家电网馆地下一层, 透过宽大的玻璃窗, 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110 k V节能型、储能型、数字化、无油化的新型智能集成示范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这是世博会所有场馆中唯一一座具有功能性的展馆, 它在展示智能电网技术的同时, 还承担了浦西展区全部场馆的供电任务, 是世博会浦西园区名副其实的“能量之心”。设在这里的智能电网展区由绿色能源、坚强电网、和谐用电3大部分构成, 展现一个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 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点的绿色坚强智能电网。
在国家电网馆展示的智能电网具有许多传统电网根本无法实现的功能。首先, 智能电网是“聪明”的电网, 小区里的智能电网一旦发现住户用电过于集中, 就会暂停一些不急需的大型公共用电设施, 实现“错峰用电”。在不同的小区之间, 甚至不同的城市之间也都能实现智能化的调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目前新能源产业推进的主要障碍就是分散的家用光伏、风能等绿色发电设备由于种种技术原因无法与传统电网并网, 只能单独使用。而智能电网是“双向”的, 分散的太阳能、小型风力发电等设备生产的电力, 可通过双向智能控制设备上传至公共电网并统一配送, 实现“盈者存, 亏者补”。为宣传在未来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的智能家电应用, 国家电网馆还展示了多种适应未来国家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家电, 诸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物联家电可通过与智能电网的无缝对接, 实现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等设备上的远程查询与控制使用。2010上海世博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大负荷的新能源车辆运行区域, 在世博浦西园区国家电网馆的东北角, 国电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示范工程设置了2个新颖别致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这就是V2G (Vehicle-to-grid) 电动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由于车辆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停驶状态, V2G技术将电动汽车作为电能存储和备用电源设备来使用, 开启了双向有序电能供给模式, 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能量双向可控流动, 既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推广普及的难题, 又能对城市电网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增强电网的坚强性。
2 清洁能源“风”“光”无限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 到2020年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新能源发电量占到中国总发电量的15%的目标。这为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 而世博会无疑成为了这些先进技术的最为理想的展示舞台。人类对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中后期,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概念在美国提出, 这种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的方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太阳能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上海世博会在园区内大量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特别是光伏建筑一体化 (BIPV) 技术, 应用的规模之大、技术之多, 均创历届世博会之最。
作为主办方场馆的上海世博会中心园区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一轴四馆”都是永久性的场馆, 也是上海世博会的名片。这些主场馆不论是从建设规模还是技术含量上, 均堪称中国乃至世界上近年来BIPV技术和绿色低碳建筑的应用范例。世博主题馆屋面铺设的菱形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特别采用了老上海里弄特有的老虎窗形式铺设, 面积近3万m2, 是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屋面。这一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2 825 k W, 每年可发电250多万k Wh, 节约标准煤约1 000 t, 相当于上海4 500户居民一年的标准用电量。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2 k W, 它可以和世博主题馆的2 825 k W光伏系统并网发电, 通过国产Sun Access系列光伏逆变器把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不稳定电能转化为符合电网接入要求的可用电能, 这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整个世博园区屋顶和玻璃幕墙上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设施装机总容量近5 MW, 系统设计寿命25年, 年均发电量超过400万k Wh, 是北京奥运会太阳能供电的7.5倍, 每年至少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3 400 t。
本届世博会上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涉及到众多关键技术, 其中许多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 如太阳能与建筑结合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技术、大面积透光式光伏组件、大功率逆变及高效组合技术、大型光伏建筑控制技术等。中国馆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组系统部分区域使用了一种透光式电池组件, 以增强整个屋顶的艺术效果。除发电外, 这种太阳能电池组还兼具隔热和保温等功能。而中国馆和主题馆的屋面太阳能光伏系统大面积地铺设了一种新型国产彩色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 这种新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光伏产品的发电效率, 也打破了太阳能电池的黑色垄断, 使BIPV真正走向更为协调的“光伏-环境”的一体化, 为BIPV推广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风力发电的应用同样也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本届世博会开幕前夕, 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绿色能源的东海大桥10万k W海上风电场34台3 MW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也是亚洲第一个并网运行的海上风电项目。与此相对应,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开发的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新能源接入综合工程也投入运行。该系统以上海现有的4座风电场、6座光伏电站、3个储能基地、7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和2个三联供分布式发电站为对象, 首次整合了新能源发电、常规火电、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系统, 实现了多系统统一调度下的整体互动和协调控制。特别是首次实现了风电场、光伏电站与储能电池的联合控制以及对光伏电站等的远程控制, 有效地解决了清洁能源并入电网的“瓶颈”, 为新能源的优化调度奠定了基础。
3 LED照明大放异彩
人类的照明技术的发展史, 似乎总是和世博会相关联。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点亮了埃菲尔铁塔。1939年美国世博会展示了第一个实用荧光灯, 开启了全球荧光灯时代。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 则集中展示了另一项革命性的照明新技术, 这就是LED半导体照明技术。同传统照明光源相比, LED具有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省电、安全、绿色环保等优点。在相同照明效果的情况下, LED灯的耗电量只有白炽灯的1/8, 荧光灯的1/2。而LED照明灯的理论使用寿命可达10万h, 是荧光灯的近10倍, 白炽灯的几十倍。据测算, 如果将美国55%白炽灯及55%的日光灯换为LED照明, 每年可节省350亿美元的电费, 减少7.55亿t二氧化碳排放量。
LED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型光源在上海世博会上获得了大面积的应用, 上海世博园区成为LED照明技术在中国城市街区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使用区域, 同时也成为迄今全球最大和最集中的LED半导体照明技术示范区域。据统计, 世博园区内室外照明的60%~70%、景观照明的80%以上都采用了LED技术。特别是城市最佳实践区和主办方“一轴四馆”的全部景观照明100%采用了LED技术, 仅1 km长的世博轴上就使用了200多万枚LED灯泡、9万多套各种不同类型的全彩灯具和灯带。LED在实现园区照明功能的同时, 自身也成为上海世博会上重要的展示项目。据不完全统计, 上海世博园区内LED照明用量达20万盏以上, 使用了约10.3亿颗LED芯片, 园区内建筑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将由此减少30%。从世博会开幕式上近9 000 m2的江边显示屏, 到每个晚上灯火璀璨的园区夜景, 大放异彩的LED半导体照明技术预示着一个照明新纪元的开始。显然, LED照明技术在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 也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诠释和展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绿色世博”的主题和理念。
参考文献
[1]郝于.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J].上海节能, 2009 (2)
[2]张婷.智能生活, 并不遥远.国家电网报, 2010-05-01
3.新能源汽车暗战上海车展 篇三
走出上海地铁花木路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馆,馆外近百米长的外墙被雷克萨斯汽车广告所覆盖:“全球首款豪华掀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首度亮相中国。”在这一长串绕口的中文车名旁边,停泊着一辆白色轿车,它就是雷克萨斯汽车在这次上海车展上的主角。
继去年北京车展之后,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今年上海车展的一大亮点。4月19日,上海车展对媒体开放的第一天,与这辆白色雷克萨斯一同亮相的新能源汽车多达86辆,几乎每10辆参展车型中,就有一辆被贴上了新能源的标签。
大众、雪铁龙、沃尔沃、丰田、东风、比亚迪,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路线的日渐清晰,抢占入市先机的中国本土品牌,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将不可避免地与外资品牌正面交锋,抢食这一全新的市场。
外资品脾的“后发优势”
“汽车技术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转折点。在不久的未来,混合动力以及全电力驱动系统,也将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汽车动力技术,服务于人们的交通生活。”
宣传手册上这段话,被视为大众汽车中国策略的一个转折点。此前,这家老牌的德国汽车公司主张,以改进传统内燃发动机的方式,现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新能源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这也是目前国际汽车行业的通行做法。
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上,外资品牌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普遍抱持观望态度。一年之后,随着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接近尾声,历来纷繁复杂的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之争即将结束。
4月20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副司长张志宏在世界汽车组织中国论坛上表示,电动汽车将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从前述规划草案内容看,中国新能源车发展路线大致确定:以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战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
在京沪穗三地,汽车保有量近两年来一直呈几何式增长,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这一点,汽车厂商并不讳言。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在车展上表示,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
中国汽车市场也正进入一个转折点,尽管汽车产量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已大不如从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在去年12月推出汽车牌照摇号新政之后,今年头三个月,该市乘用车仅销售了不到10万辆,增速同比下滑了近7成。随着车辆购置税优惠取消,一季度全国汽车销量增速也回落了近40个百分点。西南证券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分析师王剑辉预测,今年全国汽车销售总量将出现5%~8%的负增长。
汽车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儿?中外汽车厂商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提出的“蓝色未来,电力驱动”的口号,显示出外资品牌的策略调整。
这种调整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这次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一口气推出了三款电动汽车,与此同时,人们在大众展台上还发现了一辆两轮电动脚踏车;法国汽车公司雪铁龙也推出了一款100%纯电动车;去年被吉利汽车收购的瑞典沃尔沃汽车,把一款传统车型的电动车版,从瑞典托斯兰达工厂带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向来强调速度和性能的豪华车品牌,在“环保的政治正确”前,也不得不举起了绿色大旗。
“目前,我们除了一款车以外,其他所有的车都使用了混合燃料技术。”宾利中国总经理郑飚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混合燃料中,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最高比例,可达到85%,这也是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极限水平。
混合燃料只是宾利新能源汽车的过渡性方案。郑飚表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究竟要采取那种技术,还得跟着市场走。在1998年被大众集团并购后,宾利汽车也因此获取了来自大众集团的技术支持。目前,宾利汽车所采取的混合动力技术亦来自大众集团。
一些尚未在本次车展上推出新能源汽车的外资品牌,并非意味着按兵不动。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表示,克莱斯勒将会以目前2011款300为蓝本,在2013年推出其混合动力版本的车型。届时,正好赶上下一次上海车展。
与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相比,尽管大众等外资品牌在中国大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只是近一两年的事情,看似“踏空”了前一波市场行情,但在技术上却拥有优势。以丰田汽车为例,该公司在混合动力、蓄电池等多个领域拥有大量国际专利。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以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为例,中外企业均能实现商用及量产,但在汽车技能表现、稳定性设计方面,中国汽车企业与外资汽车还有明显差距。
自主品牌能否“弯道超车”?
对于中国本土汽车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一直被寄予“弯道超车”的厚望。
4月19日,华晨汽车的开幕表演上,一群陕北农民模样打扮的演员,敲着锣鼓,唱起秦腔。这家总部位于沈阳的本土汽车公司,意图把这种中国文化的特色,投影到他们的汽车品牌中。这次上海车展,华晨汽车推出了4款新能源汽车,以数量计,冠居本土品牌之首。
这一幕,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去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展台上同时亮相的6款新能源汽车的场景。在国内,比亚迪汽车是为数不多的掌握双模电池技术、可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本土公司之一。不过,在这次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并未发布新款新能源汽车。
“今年大家对待新能源汽车更理性了。”上汽通用五菱企业品牌总监周忠歧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大部分本土厂商的新能源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尚不成熟。上汽通用五菱目前尚未推出新能源汽车。周忠歧表示,相关研究一直没有中断,部分车型已进入试制阶段。
核心技术自主化,向来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软肋。在“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引导下,到了2010年,中国已跃升至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但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上,仍未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且全行业近一半以上的利润为外资公司拿走。
新能源汽车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一次赶超机遇?
政府的规划极具跨越性。在即将上报国务院审批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草案中,负责起草该《草案》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汽车厂商提出了自主化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初步实现产业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
然而目前,本土品牌仅在汽车电池方面拥有少量自主知识产权,外资品牌仍占领技术制高点。在这份规划《草案》中,政府要求新建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及电池电机的基础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需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这一规划亦被视为服务于“自主化”目标。
此外,这份《草案》还规划了20年后本土品牌厂商、新能源汽车规划。该《草案》称,到2020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在2010年底,这个保有量还不到1万辆。
在这一雄心勃勃的规划之下,各大本土汽车厂商也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
前四大本土汽车公司都给自己订下了目标:至2012年,一汽集团计划新能源轿车的产销量将达到1.1万辆;东风集团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车的产销量达到5万辆;长安集团规划到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15万辆;上汽集团规划,截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达到30万辆。
作为回应,本次上海车展上,一汽、东风、长安、上海汽车国内前四本土汽车公司,几乎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咨询公司埃森哲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目前中国还有近400家企业致力于电动车电池的开发或生产,并得到了来自政府资金的支持。该报告预测,2030年以前,混合电动车和生物燃料将在新能源汽车中占很大比重。但2030年以后,电动化规模将继续扩大,用于替代美国的汽油需求。
“弯道超车”的对象不仅仅是外资品牌,还发生在本土品牌之间。前述规划《草案》提到,“到2020年,培育形成1~2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3~5家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对于本土汽车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又是一次行业洗牌的机会。东风汽车称,在“十二五”期间,将投资3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研发。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武汉市政府也提出打造纯电动车基地。
4.新能源汽车上海 篇四
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简述了传统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技术发展前景,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与策略建议,其中着重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竞争策略。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策略
1全球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
(1)能源危机与汽车变革。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更引起各国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车不再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燃油节约型汽车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2)汽车发展与环境污染。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是CO、HC、NOX和颗粒物等,通常在城市中心交通排放的CO形成的污染物浓度占CO总浓度的90%~95%,HC和NOX占80%~90%。而这些排放物正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新的机遇。为了摆脱经济低谷,获得市场竞争先机,并使自己在未来的产业竞争格局
同的战略选择。
(4)技术变革与能源多样化。“事实上能源供应面临的风险,目前最直接的不是全球资源匮缺,而是技术创新能否使有限的能源得以长久地、持续地供应,并不断的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的能源,为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保障”[1]。目前,除了常规的化石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物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的开发和利用比例逐渐提高,并由此产生了相应的多种新技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能源的多样化发展给汽车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无限可能,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必然会将汽车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产业范畴(见图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刚刚起步,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各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的重点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比较以上新能源汽车后,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当前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新能源汽车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大面积推广尚需时日。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着三个急需解决或突破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之一:关键技术,如电池、电控等技术其产业化过程还未实现。核心问题之二:成本过高,包括新能源汽车自身生产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核心问题之三:国家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深度。
3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广受各国关注的新兴产业,未来必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局。这就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不但与其自身形成的竞争优劣势相关,而且与其所属国家相关产业的优劣势息息相关。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战略不仅仅涉及技术层面、行业企业层面,更涉及到国家产业层面。
3.1国家竞争战略
1)科技强国: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技术、原材料技术、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为本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基础资源支持,为产业化夯实基础。
(2)工商富国:创造支持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政策、法规,扶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发展,尤其支持民族品牌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
(3)消费:消费是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鼓励倡导消费民族产品。没有民族的消费,就没有本民族的品牌,也就没有国家的竞争优势。
3.2企业竞争战略竞争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提供比竞争对手更能满
在《竞争战略》中,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总结提出了成功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别化和集中战略。纵观近百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与竞争的实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旧遵守市场的竞争规律,须满足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的任意一个。
3.3技术战略技术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努力获取何种类型的竞争优势。应当开发那些对企业的基本战略贡献最大的技术,同时要权衡开发这些技术的成功率。技术战略是企业可用以追求三个基本战略中任意一个的潜在强大工具[2]。
(1)产品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开发按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排序,符合低成本或差别化的要求;选择关键路线,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开展纵向、横向一体化的技术合作。
(2)工艺技术。工艺技术的重要目的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及生产的安全性。
(3)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的整体文化素养,为顾客创造最高或最佳的价值利益。
(4)引进技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
4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政策与策略
相关背景为了打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给予政策支持,用以扶持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汽车业缩短与世界汽车业的差距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传统汽车行业里,我国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我国在关键技术、研发、资金和政策等产业发展平台上与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初期,国务院就鼓励发展清洁汽车。
4.2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与策略建议面对历史机遇,我们要创造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话语权。依据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与发展策略的核心是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1)国家抓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企业负责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2)国家及各级政府支持拥有关键技术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企业注入资本金,使这些企业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成为在专有技术、特色零部件
购、销售推广、人才引进、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优先发展民族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3)组织、协调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官、产、学、研用等单位,实现链接,形成总体研发体系,降低研发成本,共享技术成果,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汽车生产企业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通过股权、技术等多种方式与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组成紧密的产业联盟。
(4)整车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合资合作,中方拥有控股权。合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尤其要使用非外资方的产品品牌。
(5)鼓励民族品牌的企业上市,增加融资功能优先增发新股、发行债券、定向增发等融资政策。
(6)制定新能源产品标准、规范,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及整个产业链。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网络、专用停车场、加气站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的调控优势。
5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策略 5.1策略原则
(1)市场营销的战略性4P策略。它包括:研究(Probing),也即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划分(Partitioning),即细
(Segmentation);优先(Prioritizing),即目标选定(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
(2)市场营销的战术性4P策略。即产品(Product)策略、价格(Price)策略、分销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Promotion)策略。它们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对它们的具体运用,形成了企业基本的营销组合策略。
(3)大市场营销的2P策略。大市场营销的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策略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策略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组织市场或进入一个新国家、区域市场要用到的策略。
5.2理论依据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目前其产品成本及价格普遍高于传统汽车,且其可靠性、方便性、安全性、维修性均需不断提高。因此,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必然会经历一个过程,其市场竞争策略的选择就要更加审慎和符合现实发展情况。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市场竞争策略会围绕如何提高顾客价值来展开。依据价值工程理论,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不仅注重功能,更注重这个产品(或服务)值不值花这些钱来买。在市场竞争中,顾客心目中都会有一杆秤,会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竞争
高,产品(或服务)就越有竞争力,销量就会越好。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功能上还未达到传统汽车的水平,且总成本高。要提高对顾客的价值,必须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功能,同时降低总成本,不断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竞争目标趋向于两类:一是功能不变即达到传统汽车的功能,总成本降低;二是功能稍有降低(如车速、续驶里程),总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再加上环保的社会效益,即可进一步提高对顾客的价值。
5.3混合动力汽车的竞争策略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除了传统的动力装置外,至少还必须安装电池,其成本不可能降至传统汽车的水准,所以混合动力汽车的价值相对于传统汽车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上。由于对节能减排要求迫切,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大型车辆最适合首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在技术上,混合动力车应先发展“弱混”再发展“强混”(含插电式双模)。
5.4纯电动汽车的竞争策略
(1)在产品设计方面。纯电动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传统汽车装满油箱时的续驶里程通常在480公里左右,但纯电动汽车目前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在现实中,不同的消费群体实际使用中有不同的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期望,而设计不同的产品。例如:按续驶里程160公里、320公里、480公里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90公里/小时、180公里/小时进行市场细分;或按续驶里程240公里、480公里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90公里/小时、180公里/小时进行市场细分,开发设计不同的产品。按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将市场细分,其关键的是找到纯电动汽车市场可行的切入点。可行的方式是首先发展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或限速值)要求不高的城市公共用车和私人上下班用车,实现纯电动汽车消费的起步。
(2)在产品成本方面。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将电池作为汽车整车的一部分,因为受到价格过高的影响,势必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如果电池不作为整车的一部分,而是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用户,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用户的采购成本和综合使用成本。在租赁模式中,租赁业务的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经销商和现有加油站;另一类是专业电池租赁公司。
5.5燃料电池汽车的竞争策略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解决方案。由于其商品化进程受到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的制约,所以当前竞争策略主要围绕产品策
(1)适应性。提高其在不同气候(高、低温)、不同环境(海拔、沙尘、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和不同交通情况(频繁变动工况)下的适应性。
(2)可靠性。传统汽车内燃机的寿命一般是5000h以上,而目前燃料电池组的寿命仅为2000h左右,且故障率高。
(3)总能量效率。不断提高其总能量效率是重要的研发方向,也是燃料电池的最大优势所在。
(4)成本。不断研发产品技术、工艺技术,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
(5)基础设施。相关基础设施,如:加氢站、维修及配件供应体系的建设等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6结束语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可循环的低碳能源。中国沿着低碳经济的道路和平崛起,将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3]。在交通和汽车领域的解决方案就是发展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在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极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以获得今后在汽车工业技术领域进步的相对优势。我国汽车在内燃机上还未完全掌握关键技术,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国家层面上。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在提供优势产业基础资源、良好的政策、产业和消费环境等方面,国家应当形成一个系统有效并扎实推进的支持体系,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建与国际同行竞争的比较优势平台。
(2)在企业层面上。新能源汽车在功能上还未达到传统汽车的水平,且总成本高。要提高对顾客的价值,必须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功能,同时降低总成本,以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3)在市场层面上。从目前情况看,只有政府介入,强行推广,先易后难,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首选是公共服务领域用车市场,如: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这类市场易于政策介入和强制推广且此类汽车消费集中,充电站的建设也就相对集中能有效提高充电站使用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其次是以代步工具为主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市场,这是商业化运营最容易切入的市场。
(4)在产品层面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可行的发展思路是:首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先发展“弱混”并不断积累完善相关技术,降低成本,再发展强混(含插电式双模);在市场导入上,优先发展公交用车,使混合动力汽车率先产业化并普及。随着电池组及管理系统在混合动力车上的日趋成熟,成本降低,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借用混合动力汽车相
始发展纯电动汽车,再发展大功率的纯电动汽车。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产业化,再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重点解决燃料电池组的问题,即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发展应按照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路线来演进,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走向。
参考文献:
5.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吗 篇五
广义上说,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Vehicle)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共同提供。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即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有的发动机经过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丙烷和乙醇燃料等。
根据混合动力驱动的联结方式,一般把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三类: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主要由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等三大动力总成用串联方式组成了HEV的动力系统。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发动机和发电机都是动力总成,两大动力总成的功率可以互相叠加输出,也可以单独输出。目前PHEV比较热门,也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其动力不单单是汽油燃料,可以直接充电作为动力,可以说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过渡车型,是未来短时期内的.市场主流。
混动式混合动力汽车(PSHEV):综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结构而组成的电动汽车,主要由发动机、电动-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三大动力总成组成。
6.新能源汽车上海 篇六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与新型汽车的研发状况。做这个类似综述般的思考,是为了考察当今科技界更新汽车产业的努力成果,希望人类尽早普及新型节能环保汽车,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还地球母亲一个洁净的世界。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新型汽车 环保 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等等。
一、混合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目前主要有3种。一种是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为辅住的动力的“并联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这种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只需要在汽车上增加电动马达和电瓶。另外一种是,在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启动和低速时是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当速度提高时,由发动机和电动马达共同高效地分担动力,这种方式需要动力分担装置和发电机等,因此结构复杂。还有一种是只用电动马达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驱动系统只是电动马达,但因为同样需要安装燃料发动机,所以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
二、纯电动汽车。目前人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与日常见到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即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蓄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
三、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甲醇、天然气和汽油也可以替代氢(从这些物质里间接地提取氢),不过将会产生极度少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但总的来说,这类化学反应除了电能就只产生水。因此燃料电池车被称为“地道的环保车”。我国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计划把燃料电池大客车作为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突破口。08年奥运会期间,上海大众推出了DMFC燃料电池车,充一次燃料可运行300公里。
四、氢发动机汽车。大众、奔驰和宝马等汽车公司都积极开展了氢能车辆研究,但所走技术路线不同。大众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均选择燃料电池技术作为发展方向, 宝马公司则致力于氢内燃机技术的研发。2006 年底宝马公司新款7系氢内燃机轿车的推出,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氢能驱动、几乎零排放的家用轿车的诞生。该车装载氢气(8kg 液态氢), 具有氢与汽油两用的燃料发动机, 可通过仪表盘上的转换开关实现自由切换, 当氢燃料驱动时, 0~100km/h 加速时间为9.5s, 最高车速为230km/h。与目前造价上百万美元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相比, 氢内燃机在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五、燃气汽车。燃气汽车主要有液化石油气汽车(.简称LPG汽车或LPGV)和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CNG汽车或CNGV)。顾名思义,LPG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CNG汽车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液化天然气是指常压下、温度为-162度的液体天然气,储存于车载绝热气瓶中。压缩天然气汽车(简称CNG汽车或CNGV),压缩天然气是指压缩到20.7—24.8MPa的天然气,储存在车载高压气瓶中。
除了以上五种新能源汽车,这里还介绍三种有趣的新型汽车。
一、水果汽车。2011年,科学家称在未来两年内,用菠萝以及香蕉制造的汽车会问世。在倡导保护环境的呼声下,来自巴西的研究专家用“植物纤维”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强韧汽车骨架(塑料骨架)”,此外,专家还认为这些“水果材料”不仅仅会用来制造汽车的骨架,而且在不远的将来还会用来制造“引擎部分”。据悉,这种汽车塑料骨架不完全是用水果制造的,而是用“水果纤维”来加固,此举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证实,并在未来2年内正式投入使用。来自圣保罗州立大学的研究员Dr Alcides Leao说:“大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菠萝以及香蕉的显微纤维可以起到加强、加固的作用,加固汽车骨架的坚固度。”此外,据美国化学协会称,用水果纤维制造的塑料比普通塑料要“轻”,一般能减轻重量高达30%,在硬度上能达到普通塑料的3到4倍。
二、双模电动汽车。双模电动车搭载双动力混合系统———纯电动+混合动力(EV+HEV),将控制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结合,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力补充方式。该车既可以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又可以在油电混合的模式下行驶。驾驶者通过按键,可轻松实现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目前掌握双模技术的汽车厂商只有通用、丰田和比亚迪3家企业。丰田、通用的双模电动车尚处于研发阶段,其续航里程都仅为25公里,待2010年后方能和消费者见面。而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不仅占领技术的制高点,还充分发挥其在电池领域的优势,找到了电池与汽车的完美结合点,研发出高容量的铁电池,实现了F3DM双模电动车纯电动续航里程达到100公里以上,在时间上也领先国外2~3年。
三、大脑驾驶的汽车。德国一支科学小组在柏林自由大学人工智能教授劳尔·罗杰斯的带领下,研发出一辆完全由大脑控制的汽车。这辆被称作“大脑驾驶员”的汽车,在一段视频里向我们展示它是如何通过大脑控制驾驶系统开往飞机场的。“大脑驾驶员”系统通过摄影机、雷达和激光传感器与汽车连接在一起,能够形成其周围的全景3D图像。驾驶者戴上一个具有16个传感器的特殊帽状结构,能够接收到大脑的电磁信号。这些传感器将生物电脑电波转化成能够被计算机控制的汽车识别的指令。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训练计算机能够对指令做出正确反馈。科学家通过个人的思想对汽车发出四种指令其中一项:停车、发动、向左拐和向右拐。这辆汽车目前尚处于理论试验阶段。
上文介绍了五种新能源汽车与三种新型汽车,这些科技成果何时能转化成环保的力量、何时能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我们拭目以待。在这个过度工业化、环境难民与日俱增的世界,人类对新型汽车的普及的要求十分紧迫,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对环境无害的新型汽车将能够“大行其道”。
参考文献:
【1】国际在线网,《新型汽车竟由水果制成,两年后问世》,新闻中心,新闻台,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年03月31日。
【2】腾讯网,《科学家研制:仅由大脑意识控制汽车驾驶装置》,上海市轻工业情报研究所,2011年02月24日。
7.上海国际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论坛 篇七
会议的中心主题是探讨新光源和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 出版论文集一本, 内中共收集了论文75篇, 有:发展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的思维与策略、创新发展新光源和新能源照明、新光源显示的照明、新光源与交通照明的变革、专业照明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照明的应用等六个专题。根据不同的专题, 大会分大会场和两个分会场进行报告和交流。
分组会议分三个半天进行, 参加者十分踊跃, 并有提问尽心交流。
与会议同时在隔壁的光大会展中心还举办了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的展览, 参展单位不多, 规模不大。
8.福田汽车:靠新能源汽车赚钱 篇八
赌局?投机?过热?这些质疑都投向了当前汽车厂商言必称的“新能源汽车”。这项因政策而炮制的全新产业图景正置身于争论之中。
从年初颁布《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目标:到2011年,中国以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将达到50万辆,新能源车将占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到5月,国务院决定以贷款贴息的方式,安排200亿元资金支持新能源车型技术改革。再到6月工信部对外公布规则以及包括广州上海、重庆、深圳等的城市开始制订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方案。乐透了的汽车厂商追着政策不停跑。
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弯路超车”也好,自抬身价也罢。回应质疑的方式不应该是给外界一个憧憬,而是实现产业化,去赚钱,如福田汽车(600166.SH)总经理王金玉对《英才》记者所言:“做新能源汽车,福田是第一个赚到钱的。”
如果没有意外,明年2月,在台北市和台北县的一些繁华路段,挂有福田汽车标识的欧V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将开始正式运营。
6月20日,北汽福田汽车公司与台湾成运汽车公司正式签订了75辆欧v混合动力新能源客车的销售合同,这是国内生产新能源整车出口台湾市场的第一单。与此同时,福田汽车还向北京市西城区环卫处等3家用车单位交付了纯电动环卫车。
这是继去年福田汽车拉开中国混合动力客车商品化序幕后的又一单,它带给人们的思考是,这家靠新能源汽车赚到钱的企业走了怎样一条产业化之路?这条路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存在隐忧?
新能源车产业化
进入商用车领域,借力国家政策、从政府采购起步已成为汽车厂商最好的选择。
“我原来想这类新科技的厂商,多半是国外厂商,不料多方探寻,却发现生产的客车品质及耐用度均不理想,最后竟在北京找到了希望,找到了福田汽车。”台湾成运汽车公司总经理吴忠锡兴在和福田汽车签约之后,留下了这样一番话。
吴忠锡兴最终能够找到希望,是因为两年前福田汽车曾亏钱卖给广州一汽巴士30辆福田欧V混合动力客车。
正是这30辆客车为福田汽车打开了局面,广州第一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雄介绍,欧V混合动力客车运行一年半后,出勤率达98%,高于普通公交客车,节油率达到25%以上。良好效果为福田汽车在2008年底带来了北京市公交集团的800辆混合动力和50辆纯电动客车的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大单。
“这方面唯有福田先了一步,早干了两年。”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所谓的“早”是指产业化过程,而非研发,“在国家推广市场检验的时候,我们已经市场检验完了。”这也是福口汽车吸引台湾、广东、山东、浙江、天津等地订单的理由。
现在,混合动力公交车已经成为汽车厂商纷纷进入的领域,例如中国客车老大——宇通客车(600066.SH),自1999年做电动车开始,时至今日,字通的新能源方向已经确定,生产出5个车型共7辆新能源样车,并已在北京、广州及郑州进行试运营。
而一直呼吁国家应对个人购车进行补贴的比亚迪,在8月底收购了美的三湘客车,从而正式获得客车生产目录,并将借此进军电动大巴生产销售领域,并称,首批电动大巴最快将于年内下线。
无疑,进入商用车领域,借力国家政策、从政府采购起步已成为汽车厂商最好的选择。
风起云涌的地方联盟
继北京新能源汽车联盟之后,多家新能源汽车联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我多了个新头衔。”赵景光向《英才》记者展示着自己的名片。他的新头衔是“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该联盟成立于2009年3月13日,是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已有美国伊顿公司等50余家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家院校成为了联盟理事单位。
作为秘书长,赵景光如此描述该联盟的作用:“可以联合开发、联合实验,比如福田重点实验室可以对联盟成员开放;比如说公交公司,可以做产品推广和实验,用户的实验完全可以通过他们来做。还有就是通过联盟跟市里对接,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不可能针对某一个企业,比如市场、补贴方面的举措,而通过联盟,各个企业和政府之间就有了沟通的桥梁。”
8月28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中心在福田汽车总部宣告落成。根据规划,该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中心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研发,这为福田汽车主导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联盟提供了一个平台。
王金玉介绍,其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整合福田汽车现有的新能源领域相关研发资源,充分发挥福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优势,吸引单项技术结合整车研发平台来实现集成创新,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并在已有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上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加入。
继北京新能源汽车联盟之后,多家新能源汽车联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仅7月16、17、18日三天,湖北、广东、上海三地就相继上马各自的新能源汽车联盟或者生产基地。
但风起云涌的地方联盟也许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还需要一个全国性联盟,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的攻关,指导各地方的差异化发展。
政策、技术左右未来
国家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减少或完全市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会面临新的产业整合。
没有政策支持时,福田汽车因为早早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而尝到了甜头;现在政策扶持当头,福田汽车却对大环境忧虑起来。
“国家的扶持政策能否长期进行下去,现在毕竟是应对金融危机。如果国家永远这样,甚至越来扶持力度越大,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成为趋势,普及速度会加快。现在‘一窝蜂’地搞新能源汽车,如果危机一过去,国家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减少或完全市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会面临新的产业整合。”赵景光对此有些担忧。
更重要的影响在于技术的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分为“三纵三横”,三纵指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横则是电机、电池、电控。
现在福田汽车在三纵上主要切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并将其产业化。未来的焦点,就是国产的三横系统能否有重大的突破。至少现在难以让人满意:“比如电池,如果没有重大突破,大范围普及就比较困难。”赵景光说,作为新能源核心技术的三横,福田汽车已经设计好了多条路线突围,措施之一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设立了专家委员会,下设整车集成组、能源组、电机组、发动机组、电动化辅助系统组、测试验证组等7个专业组。
【新能源汽车上海】推荐阅读:
新能源汽车比较06-24
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06-19
新能源汽车原理介绍07-24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09-30
新能源汽车企业规划11-03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前景07-15
新能源汽车教学安排10-20
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管理07-15
新能源汽车营销计划书09-03
论文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