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诗词歌赋

2024-10-10

绝句的诗词歌赋(9篇)

1.绝句的诗词歌赋 篇一

1.《逢入京使》唐朝·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题西林壁》宋朝·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登飞来峰》宋朝·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4.《游园不值》宋朝·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赠汪伦》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朝·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石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峨眉山月歌》唐朝·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望天门山》唐朝·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谢眺绝句对唐人绝句的影响 篇二

【关键词】谢眺 唐代诗歌 古典诗词 绝句

谢眺的绝句诗共有16首,数量不多,可是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他的绝句大都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这些绝句对唐代的绝句影响很大,在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严羽称“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赵师秀言“玄晖诗变有唐风”(《秋夜偶成》),陈祚明云“玄晖去晋渐远,启唐欲近。”吴淇伯《六朝选诗定论》卷一五:“遂开唐人一代之先”,“为古诗与唐诗中间一大关键”的代表人物,方东树“玄晖别具一副笔墨,开齐梁而冠乎齐梁,不第独步齐梁,直是独步千古。盖前乎此,后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传以‘清丽’称之。休文以‘奇响’推之。太白称其‘清发’‘惊人’。”所谓“全篇似唐人”,“有唐风”既是指用词、结构方面,也是指意境方面。唐代诗人之于谢眺,李白最为服膺。受其影响的还有王维、李商隐等。

谢眺绝句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他继承了南朝民歌中常见的五言四句小诗的形式,在内涵上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使之成为一种文人诗的新体裁。这首小诗富有奇趣,言短韵长,耐人咀嚼。诗开头写景的两句,就酝酿着一种情绪氛围,然后才写出长夜缝衣之人,结尾一句点醒怨情。诗体虽短小,却曲折有致,韵味悠长,描写宫女长思君而又不见君的哀怨,形神俱佳,俨然唐人绝句。诗题为小谢新创,这种五言四句的短诗,当时称为“短句诗”,也就是“古绝句”,而句意的发展与唐以后的五言绝句的所谓“起承转合”完全相符,故沈德潜云:“竟是唐人绝句,在唐人中为最上者。”。尤其起首二句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亦与近体五绝相同。《玉阶怨》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感情的注入十分细微。其中“飞复息”三字很妙,看来似乎只是把“飞”和“息”这样两个动与静对立的动词通过“复”这个调整韵律的助词联系起来,实际上萤虫反复不止的时飞时息情景正与女性绵绵无尽的思慕之情合拍,末句“思君此何极”所表现得泛荡无已的哀情与第二句呼应,增加了感情的振幅。所以陈祚明激称:“此首竟是唐绝,其情亦深。”徐继畲也说:“但而弥深。此及下金谷聚同王主簿有所思二首,在唐人五绝皆上乘。”整首诗前景后情,景中含情,故言情只需末句,便点醒诗题,开盛唐宫怨诗以景言情、含蓄蕴藉风气之先河,李白著名的宫怨诗《玉阶怨》也从此诗翻新而出。“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取境亦同于小谢,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三谓此诗:“虚实迭用以为章法,太白之所得与玄晖者,亦惟此许有法可步故也。”

另外一首《同王主簿有所思》也是佳作:“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诗拟汉乐府旧题,写闺妇怀人之怨,以五言新体出之,即景含情,意在言外,诗境、写法均为唐人所本。沈德潜评此诗“即景含情,怨在情外”(《古诗源》),可谓切中肯綮。另外,此诗已具有鲜明的格律化倾向。从声律结构形式分析,它属于“对式”绝句,即第一联与第二联各自成“对”,但相互不“粘”。这是“永明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五言诗从古体向律体过渡的痕迹。女主人公这种急切盼归之情,正是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夜雨寄北》)诗句之所本,两者意境也酷似。

《王孙游》也是小谢的名作,“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虽分作两截,但意脉贯通。“上二句写春景,以见急当归也。下二从不归兜转一笔,醒出即归已晚,而不归之感愈深,真乃意新笔曲。”这首小诗以翻新出奇见胜,在方寸之间显出构思才情。小谢这种警绝的构思,在唐人中引起了普遍的回响,其明显的例子就是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故徐继畲云:“含情深婉,宣城五言绝句,置之唐人中,可与王右丞供奉鼎峙。”

《铜雀悲》:“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此为谢眺创始之作,短小有味,颇能见赏于人,王夫之称其曰“浑成”,对后人影响颇巨。后人评价这首短制特别的价值在于开辟了咏史诗的新天地,似非过誉。唐人大量的遇地而吟的咏史诗,很少不带有山水描写,便是对小谢之成功的宏亮回响,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悠然掀起不尽的涟漪。取境多效法小谢,用词亦有模仿,值得注意的是,都融入写景,踵武之迹,显而易见,特别是小谢把它置入黄昏的审美时空,也引起了追模者的注意。

由此可见,小谢的绝句虽然为“古绝句”,但还有许多新变的因素,包括铸造意境和章法的新变,惟其如此,才更出色的加速唐人近体转型的过程,小谢在古绝句向近体绝句转型的进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被唐人奉为经典的原因,也是谢眺对唐人绝句影响的一个方面。

3.诗词中的五言绝句鉴赏 篇三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宿建德江》唐朝·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渡汉江》唐朝·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唐朝·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春怨》唐朝·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6.《夜宿山寺》唐朝·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乐游原》唐朝·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山中》唐朝·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八阵图》唐朝·杜甫

4.诗词:绝句 篇四

五绝·独钓

月色凉如水,苇舟自在漂。

寒星知我意,不把钓钩叼。

七绝·捕月

猢狲捞月事荒唐,我却偏偏学霸王。

撒下天罗和地罟,擒将水月一船装。

五律·烤鱼独酌

明月年年有,人生梦几圆?

朝骑竿马过,暮对白头怜。

篝火冲天起,星光匝地燃。

鱼香加酒鬼,弄剑影蹁跹。

七律·怀友人

月白星稀一小船,阴阳两隔自茫然。

山河几度沧桑也,命运何曾改变焉?

做鬼为人谁最苦,呼朋唤伴我堪怜。

一事无成身已老,孤舟彼岸盼团圆。

水调歌头·夜闻杜鹃

悠悠春夜语,岂是怨尤声。高歌一曲慷慨,天地动情听。独步山高水险,无畏狼嗥虎啸,胸臆自横行。乌雀朦胧影,梦里作悲鸣。

韵孤寡,身陋琐,命不平。修来百恨,泪眼抛尽孰意如烹。花月春江肠断,楼阁琵琶魂散,寥落晓星晶。免费临场罢,萧瑟送卿卿。

踏莎行·林荫听蝉

韵荡人魂,律消神魄,缠绵蝉唱林深处。斜阳脉脉水悠悠,蜻蜓戏谑当空舞。

5.五七言绝句的起承转合(上) 篇五

作者简介:徐于斌,女,江苏盐城人,著名诗人,盐城市诗词协会主席,湖海艺文社秘书长。

对于初学者而言,一要重视词汇,这就需要多读古人名作,增加文言的词汇量,二要学习章法,懂得一首诗如何谋篇布局。对于近体诗而言,谋篇布局不外起承转合四字,五七言绝句篇章短小,初学者可多多训练,以学习如何起,如何承,如何转,如何合。

五七言绝句的第一句为“起”,是开头,引起下文;第二句为“承”,承上为主;第三句为“转”,启下为主;第四句为“合”,照应并结束全篇。四句话,各司其职,各有担当;又相互照应,彼此关联。如王维《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起)

春来发几枝。(承)

愿君多采撷,(转)

此物最相思。(合)

这是一首思念友人、托物寄情的五言绝句。第一句是起,交代红豆生长在南方。红豆,又名“相思子”,顾名思义,正切合诗人“相思”之情。起句以寻常语,从容领起全篇。第二句顺承首句,写诗人之心遥驰南方,直达友人身边亲切发问。第三句通过“愿”字一转,殷嘱对方“多采撷”。为什么多采撷呢?引出结句。第四句合,点题收篇。原来,诗人与友人南北分离,路途遥远,不能相见,而君可凭借此物,寄托相思。诗人念君嘱君,一心在彼,以致忘我,而我之委婉深情愈是动人。

此诗通篇起承转合,运笔优柔舒缓,二十字之间,尽显蕴藉绵长之风致。

再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起)

平明送客楚山孤。(承)

洛阳亲友如相问,(转)

一片冰心在玉壶。(合)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抒怀言志的七言绝句。题中芙蓉楼,旧址位于今镇江境内,登临其上,可以俯视长江。首句写景,送别前夜,江上烟雨茫茫,吴地寒意袭人。黯淡而又空阔的景致,恰好渲染氛围。次句紧承首句。一是时间上相承接,首句写“夜”,次句写“平明”。平明,即天亮、黎明。在前天夜里,也许诗人与友人筵边听雨,依依话别,第二天天亮,送客登程;二是空间上相承接,首句写江,次句写山,突出一个“孤”字,不仅写出楚山高耸屹立之势态,也自然逗出诗人孤寂凄清之心境,情绪上向送别紧靠一步。一二两句是为第一层,如同一幅山水苍茫的写意画,寓情于景,浑然天成。三四句为第二层,一问一答。第三句笔锋一转,跳出送别场景,以“如”字假设,转入抒怀。诗人平生因秉性疏傲,频惹非议,两遭贬谪,此时仍身处逆境,因而想到洛阳的至亲好友,他们一定在关心着自己,牵挂近况。第四句是诗人托辛渐转达亲友的话:虽然自己屡遭误解贬谪,但依然冰清玉洁,不改初衷。这是诗人对亲友的宽慰,更是抒发自己坚贞孤傲的襟抱,收拢全篇,抒情达意。

关于起承转合,古人不仅为我们留下无数典范佳作,还为我们总结了很多方法技巧。兹就起、承、转、合之法分别论之,每法举三首为例。

一、起

起,即开头、发起。绝句之起,应情深辞美,引人入胜。较为理想的开头,气势上要打得开局面,警策醒目;脉络上要引得出下文,打通全篇。当然,若要写出好的起头,有个前提,即意在笔先。起笔之前,情绪饱满,并厘清抒写主旨,然后方可考虑如何下笔。这里推荐三种方法。

1.即景平起。此法是指就眼前景物平实写起,古往今来的诗人们用得最多,或睹物感时,或寓情于景,或以景起兴。如:

苏颋《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作品写诗人在汾水河岸,惊觉秋意萧杀,油然心生摇落,感时伤怀。起句“北风吹白云”,渲染秋风劲吹、白云奔走的氛围,即景写实,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

王之涣《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柳”,音谐“留”,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此诗借折柳故事,托送别之情。首句写东风吹拂垂杨,寻常景物,平实道来,自然领起下文。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诗写丰乐亭游春所见。诗人敏感,觉春光易逝,赏春更惜春。“红树青山日欲斜”,山青,葱绿也;树红,花茂也,一片春光,而笼罩于夕阳之下,便敷上一层淡淡的忧伤,为下文恨游人不解怜香惜玉,作感情上的铺垫。

2.就事直起。由于绝句篇章短小,有时,起句不作任何铺垫,径直叙写所咏之事,给人以紧凑明快之感。如: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写闺中少妇思念辽西征人。起句“打起黄莺儿”,率直、突兀,引人入胜。春天里黄莺的叫声最为婉转动听,为什么要打起(驱赶)它呢?下文三句蝉联而下,原来“妾”(妇女自谦之称)与她所思念之人唯在梦中相见,黄莺叫声惊断美梦,如何不该打呢?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为李白名篇,首句直起,一路引领,通篇如跳脱流走之珍珠,明快炫目。“彩云间”言白帝城之高,令起句足具居高临下之势。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选一)》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诗篇抒写盼归思乡之情,却以潇洒面目示人,人称苏诗“清雄”,此即为一例也。公元1094年诗人遭贬海南,时年62岁,到写作此诗(1100年)时,已漂泊他乡六载有余,起句径直明言其事。“余生欲老海南村”,俨然已不作归乡计,超脱之处,饱含辛酸于言外。

nlc202309020510

3.纵情高起。诗人的情感,有时奔腾强烈,此刻起笔,往往发兴高远,劈空而来。即便写景言事,都带有较强主观色彩,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富于激越豪迈之气势。如:

张祜《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为宫女倾诉。起首“故国三千里”与次句“深宫二十年”,从时空两方面抒写离乡路途之遥、入宫时间之久,高度概括,笔力千钧,撼人心魄,为下文“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之情感爆发,蓄足气势。

刘禹锡《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前两句两句对偶,直抒胸臆,人皆意中有而语中无的人间至情,一经作者锻出,千古以下为多少痴情人传颂。

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起句中“明月”和“关(寨)”,是为互文,这两个意象相连,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冠以“秦”、“汉”,穿越时间隧道,将历朝历代边关荒寒、烽烟迭起的历史画卷浓缩于七字之中,并使以下三句变得立体而纵深。试想,千百年来多少战士一去不还、战死疆场;而渴望“龙城飞将”镇守边关,“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得以安宁,又是多少代人的期盼。这样的起句,不仅刻画出超越时空的苍茫意境,更是振起全篇。

二、承

承句要与首句紧密衔接。首句一经点出,次句要紧紧跟上,或补充或渲染,共同把话说透说深说妙。承句以能使全诗变得雍容有致、游刃有余为上乘。

1.顺应衔接。绝句四句中,一、二两句往往同说一景一物一事,或从一面说,或从两面说,或按时间先后,或依空间顺序。如: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首二句对偶,共写深冬山景。首写苍山日暮之远景,再写白屋贫寒之近景。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诗写思妇之情状。起句写夫君外出,次句写懒理机梭,前因后果,在事理上自然衔接。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前两句叙事,首句写“辞”,次句写“下”,依据事情先后顺序,自然承接。

2.辅佐烘托。次句对首句所言之事、所写之景,在程度上、分量上进行辅佐烘托,开拓意境。如:

宋之问《渡汉》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写诗人从贬所渡江归家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回溯身在岭外音信隔绝的境况,次句“经冬复历春”,补充说明音信隔断之时间长久。

张敬忠《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写边疆春色迟来,次句 “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写景,也是佐证。

吕温《刘郎浦口号》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首句写成婚地点,次句写成婚时的情景,补叙当年盛况。

3.着力点题。有时,因为有了首句的铺垫衬托,次句点题,恰到好处。如:

戴叔纶《题三闾大夫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首诗是诗人凭吊三闾大夫庙怀念屈原之作。首句写沅江、湘江奔流不竭,画面已开,次句正好点题:“屈子怨何深”,“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虚说,是感慨,一是因为屈原之“怨”极其深广,无法量化;二是因为首句写景其实也是设喻,以滔滔不绝的江水正可比喻屈原之“怨”。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宣室,未央宫正殿,这里借代汉孝文帝。首句写孝文帝求贤若渴,连已经被放逐在外的臣子都在寻访之列。次句点题:基于这样的政治形势,贾生之才华气格本就无与伦比,按理应该得到重用,为下文讽喻蓄势。

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写惊闻朋友遭贬谪时的心情。首句写灯残无焰,暗影幢幢,一片惨淡凄凉的氛围已出,次句着力呼应题意。

6.诗词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绝句” 篇六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王维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绝句的上乘佳品,绝句名篇)

7.杜甫《绝句》其一古诗词赏析 篇七

绝句(其一)

(唐)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③。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杜甫《绝句》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绝句》作者简介

8.志南《绝句》诗赏析 篇八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短蓬:小船。

系:结、扣。

杏花雨:杏花开时下的雨,即春雨。

杨柳风:杨柳吐绿时刮的风,即春风。

【翻译】

参天古树的树荫下拴着一只小船,我一个人拄着藜杖走过了桥东。春雨飘到身上,衣服将湿未湿,春风吹过脸颊,却一丝寒意都感觉不到。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志南和尚游兴大发,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称春神为东君,称春风为东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即早春的雨,“杨柳风”即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诗情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初夏的雨为 “黄梅雨”,道理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一丝寒意,这是怎样让人心生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作者简介】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绝句》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9.绝句的诗词歌赋 篇九

--—提交芦溪县诗词学会“山水田园诗词创作研讨会”

曾建开

山水田园诗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种类,作品数量巨大,流传至今的精品也有不少,2006年,我曾撰写过一篇名为《山水田园诗作法》的文章发在“诗文天下社区”论坛上,互联网上也有一些人转载过它,但是该文一直没有在诗词刊物上发表过。不过今天我不准备在这里谈所谓的“作法”,只是想结合在我们的会刊《芦溪诗词》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刊发过的一些山水田园诗作,谈一下几种常见的山水田园诗词类型,供大家参考。

一、运用白描手法,诗中饶有情趣,育清新淡雅之作。

古代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淡雅,意境优美。如王维的《山中》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在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并且寄寓着一种醇雅的情趣。

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大多运用白描手法,极少有用比兴手法的。如南坑中镇中邓朝雩老师的《游天子山》:

天子山上薄岚飘,孔雀开屏傲碧霄。我自攀峰上陡峭,风光一览看天娇。

龙成前的《袁江杂诗

(五)》:

蓝天飞燕舞东洲,两岸车行似水流。远看濂溪图画里,烟云袅袅亮新眸。

钟恒彩的《巫山一段云 · 在大岭至团丰公路上散步》词:

散步团丰路,晨曦伴鸟鸣。精神爽利步轻盈,拂面晓风生。公路风光美,两旁树木青。路中花带丽而馨,步步好心情。

刘政生的《西江月 · 芦武公路》:

岭峻腹中穿洞,川深水上架桥。丛林叠嶂彩绸飘,如画新村更俏。往昔穷乡壤僻,如今路坦楼高。车流滚滚访罗霄,满载游人歌笑。

所谓白描,是指文字上平白如话、不施渲染烘托的写作风格。鲁迅在他的《南腔北调集 · 作文秘诀》中对白描一词作过这样的解释:“‘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用这种白描手法做的诗,少用修辞手法,也不用典故,诗风清新淡雅,一看就懂。

二、注重情景相融,力求诗中有画,创意境幽远之作。古人创作山水田园诗时,非常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尽量使之诗中有画,借景传情,情与景相得益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诗中间二联的画面清晰、生动,非常传神。《芦溪诗词》中也有不少这类作品,如邓世萍的《夜泛明月湖》:

朗朗长空明月高,轻舟水上弄波涛。晚风吹得游人醉,把酒湖中问碧霄。

邓世萍这首绝句,句句入画,四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而又美丽的湖上夜游图。

徐庆芳的《游玉皇山》:

玉皇山色美,流翠湿人衣。深壑清泉冷,幽林白鹭飞。有心听竹语,无意悟禅机。不得山居久,归来忆采薇。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二句“流翠湿人衣”从王维诗“空翠湿人衣”而来,而着一“流”字,似更使人感觉到山色的生动与活泼。“深壑清泉冷,幽林白鹭飞”两句诗中有画,可绘可想,散发出一种清幽之气。颈联上句“有心听竹语”,情趣盎然。竹非能语,清风拂竹之音也。下句“无意悟禅机”,言唯喜山而已。尾联“不得山居久,归来忆采薇”发一感叹,玉皇山风光虽然这么好,可惜“我”不能在那里久留,只能做到归来后回想一下过去在玉皇山下生活的那些日子了。《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作者曾在玉皇山下的张佳坊乡中学任教多年,诗中的“采薇”,应是指作者的这一段“隐逸”经历。

周英的《初游武功山》:

青峦如鹤立,飞瀑荡云烟。绿甸铺金顶,丹霞盖九天。栈桥穿古树,灵石绕山泉。此景凡间少,我心亦陶然。

周英这首五律,前三联皆入画:青峦、飞瀑、云烟、绿甸、丹霞、栈桥、古树、灵石、山泉,六句中列九个具象,这些具象通过“立”“荡”“铺”“盖”“穿”“绕”等动词的衔接,组合成了武功山的整体形象。全诗四联的组织结构为“起——承——再承——连转带合”的形式,前三联铺垫充分,尾联抒情。笔者的《四题〈春江如画〉(之一)》:

新叶葱茏鸟语喧,春江碧水翠笼烟。粼粼倒影千丛树,袅袅渔歌一片船。可是武陵人境里?会当彭泽酒旗边。欲临此地邀明月,携友寻诗待晓天。

这首七律,是《四题〈春江如画〉》四首中的第一首。多年前,笔者在“诗文天下社区论坛”任“天下采风”版面的首席版主,有一天我在“三月风”网站里的图片版面上看到一幅图片,画面上有一河,河中有一呈弯月形河洲,洲头不远处一渔舟上有渔人摇橹,两岸绿树如茵,烟雨朦胧。整幅图片已经后期制作染上了一层浅浅的绿色,非常漂亮,于是便萌生了要为它做一首题图诗的念头。这首七律做成后,我立即将它发到了天下采风版面,彭福顺老师看到它后和了一首。我有意要难一难他,便再做了第二首。就这样,我每做一首他就和了一首,我一连做了四首题这张图片的七律。这第一首的前两联也都是写景,系按图索句之作,将“诗中有画”反过来说就是“画中有诗”。颈联转为设问:“可是武陵人境里?会当彭泽酒旗边。”这么清雅秀丽的景色究竟是在哪里呢?是不是在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要不就应该是在他任过职的彭泽县里?尾联抒发自己的奇想:想与诗友们一起到图上这风景里去赏月寻诗,玩它一个通宵才好。当时我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没有任何说明文字,值到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图上的美景原来就是江西婺源县的月亮湾。

再看李荔的《蝶恋花 · 游横龙寺》词(新韵):

柳簇鹅黄湖漾碧,二月寻春,处处着春意。草长莺飞花信递,燕儿早把归程计。钟鼓幽幽香火密,世外逢春,肯把春风避。心挽千结恩怨替,春来春去人迢递。

横龙寺在今萍乡城南横龙公园。此词虽名为写寺,但上片写的却是公园,因这湖在山北,寺在山南,两处地方还差远着呢。先写湖后写寺,说明作者是从山的北麓上去的。“柳簇鹅黄湖漾碧”使人看到春色,“燕儿早把归程计”则使人感到亲切。词的下片写横龙寺的只有“钟鼓幽幽香火密”这一句。如果继续将寺内的景观再详细描述的话,由于词谱容量的限制,抒情的话就会容纳不下去了。

三、关注农家农事,描写田园环境,成闲适恬淡之作。

古代诗作中,有不少描写、欣赏农村田园环境,关注农家农事的诗篇。如东晋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组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暮行田间》,陆游的《游山西村》、《岳池农家》、《牧牛儿》、明代钱澄之的《田园杂诗》等。现在,诗词界将今人写的这一类题材的诗作归入到“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题材中去了。在我们芦溪诗友中,有一些人曾经种过田,有的甚至现在仍在种田。《芦溪诗词》上刊发过一些此类题材诗词作品,但是写得比较好的诗作数量很少。这里我仅举三例:

张吉群的《珠亭山竹林逸兴》:

芬芳泥土自然风,吹到农家小院中。一按快门留倩影,竹香醉倒众诗翁。

这是一首闲适之作,描述了作者随众诗友到宣风镇珠亭山村采风所体验到的事。“一按快门留倩影”一句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如果换成别的句子,可能就会分不清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诗了。徐庆芳的《春日》(新韵):

农家耕种欢,无暇赏竹兰。田野真天地,山林大乐园。黄花开绿野,白水绕青山。谷雨清明日,蛙声满稻湾。

徐老师的这首五律我也比较喜欢。全诗描写了农家与农事:“农家耕种欢,无暇赏竹兰”,也描写了农村的环境,而且着墨较多,有声有色:“谷雨清明日,蛙声满稻湾”——有声,读者似乎看到了一只只的青蛙在田埂下正鼓胀着腮帮子一张一合地对歌;“黄花开绿野,白水绕青山”——黄、绿、青、白,色彩鲜明。这里,春日农村给作者的感受是“田野真天地,山林大乐园”,是一种清新美、自然美的享受。通过对全诗的诵读,读者也会被他所描述的田园环境所感染,所愉悦。作者那种热爱农村、喜爱田园风光的思想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再看笔者的《南乡子 · 春日》词: 绿树掩山家,摩托声催紫燕斜。谁闹芳菲红烂漫?堪夸,可爱桃林无数花。

陌草发新芽,两岸牛哞初启耙。播种人归天已暮,鸣蛙,西岭残晖吻落霞。

这首词描绘的是山区农村春耕的画面。

绿树掩山家,摩托声催紫燕斜。——写农家,紫燕翩飞在山间田野之中,农家外面的路上有人骑着摩托车驶过,也许骑车的人正是这农家的主人,他或她正骑着摩托车驶出。不是柴扉,也不是木制土车驶过,也不是自行车驶过,新时代农村的环境便显现出来了。谁闹芳菲红烂漫?堪夸,可爱桃林无数花。——写农家环境,附近有盛开着桃花的桃树林,它们正在争红斗艳,展现它们美丽的青春花季。

陌草发新芽,两岸牛哞初启耙。——春草生长,草长莺飞,河的两岸已进入春耕季节,农事繁忙。农夫正在赶牛耙田。

播种人归天已暮,鸣蛙,西岭残晖吻落霞。——天暮人归、田野蛙鸣、残晖落霞,组合成了一幅农村清丽的图画。

整首词中无一字议论或是直接的情感抒发,但通过各种意象的选择与有机组合,作者已将自己愉悦的思想情感渗入其间,读者也不难读出作者这种对农村田园环境的欣喜之情。

二、古今绝句山水诗赏识

(诗词讲座专稿)

1,何为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景观的诗。即以自然风光、主要是山川景象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抒发着诗人对大自然奇妙造化的惊叹、以及行旅出游所触发的心灵感受,是以欣赏和感悟为主要情调的一类诗篇。说是山水自然风光,其实也包括自然界里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造的景区景点,尤其是有历史积淀的人文古迹等等。山水,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荒原,是沙漠,是田野,不一定非得山和水都同时出现。而且,诗人笔下所写的山水景观,不一定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实体景象,也可以是间接所见如画作、影视中的景象,乃至诗人梦境所见或自己头脑里虚拟的景象。简言之,在一首诗里,主题所表达的内容,只要包含有景观的元素、有景趣的内涵、有景悟的色彩者,尽可归入山水诗的范畴。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大支流。2,山水诗的由来

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骚客是性情人的翘楚。当文人的情感与山水的景观相碰撞、相交触、相濡染,便有诗的衍生,诗的变种。这变种,便是山水诗的形成。

山水诗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东晋时期。

中国人历来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自魏晋以来便形成一种亲近自然、钟情山水的风尚。这种风尚在东晋时代的江南地区最早流行。而受流风影响,山水诗便应运而生。虽然在此之前,从最早的诗三百到战国时期的《楚辞》、乃至汉魏时期的诗赋,均有自然风景描写的片断和章节,如《诗经.大雅.崧高》中的“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楚辞.九章.涉江》中的“深林杳以冥冥兮,猿貁(you去声)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曹孟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的“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等等。但所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还只是诗人活动背景及行旅心绪的衬托渲染而己。

到了东晋时期,南迁的中原士族在江南原野纷纷修建庄园,美好的自然景象逐渐进入文人的审美视野,而以老庄哲学为思想基础的玄学也广为流行,这种淡薄名利而亲近自然、追求心与“道”和谐统一的超世观念,促使文人更多地寻求对山水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感悟。于是,一种把自然景观当作独立审美客体的山水诗便脱颖而出。按南朝人刘勰的说法,这山水诗的出现是在南朝宋初,所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老庄告退,是指以老聃、庄周思想为特色的玄言诗和游仙诗的逐渐淡出。山水方滋,是指描写自然景象的山水诗代之而兴。

虽然,以写玄言诗而著称的东晋诗人庾阐、孙绰,及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雪景而被人誉为“咏絮才”的女诗人谢道韫,都已有独立成篇的山水诗问世,如庾阐的《登楚山》、《衡山》、《三月三日》,孙绰的《秋日诗》,谢道韫的《泰山吟》等。但一是数量不多,还未成气候,二是玄言未了,留老庄虚幻。真正使山水诗昂首直入诗歌殿堂而使得山水诗其后便盛极一时的是谢灵运和陶渊明。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擅长把人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领略一地一景的独特风光,给人以清新开朗的审美意趣。而陶渊明则在山水诗一类中独创了田园诗分支。从广义上来说,田园诗也是山水诗,也是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咏唱。但田园诗又有自已的特色,因而习惯上有时也把田园诗从山水诗中分离出来。

中国山水诗的写作,到了唐代便蔚为大观,达到一个鼎盛的高峰。此后便一直影响了诗词界一千多年,使山水诗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最有光彩的一颗明珠。

3,山水诗的主要流派和风格特色

A,二谢代表的赏景言志的山水诗流派

中国山水诗有一个萌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诗经》和《楚辞》中,自然风物已渐渐成为一种抒情手段了,但还没有成为直接的审美观照对象。晋 宋之际,诗人们将山水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山水诗便正式诞生。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眺接踵而起,他们所代表的山水诗风在山水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从“二谢”开始,中国的山水诗开始走上了“诗言志”的道路,诗中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山水诗走向成熟。这是山水诗形成的第一个流派,其写作模式大致遵循开头先叙事、中间重笔状写景、结尾言情或说理的三段式结构,略显呆板。举如谢灵运的《郡东山望溟海》、《登石门最高顶》,谢眺的《游东田》、《游敬亭山》,都是路数相同的写法。

B,孟、王代表的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流派

古代诗人的隐逸情怀最早是从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抒发出来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物我两忘”的诗句,开创了山水景观的物象与诗人个体精神水乳交融的境界,陶渊明也因此被冠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的美誉。这种隐逸情怀在谢灵运、谢眺的诗中也有流露,但却淹没于以“言志”为要旨的理性色彩之中。唯有到了盛唐时期,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流派中才大放异彩。

孟浩然是有才学却与官场无缘的诗人,一生过的是文人隐居生活,其所作诗篇便有亲近山水自然的韵味。长期的隐居生活所养成的恬淡胸襟,使他作诗时“遇思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语),故其诗作便有冲淡自然不同于初唐雕字琢句的风格。比孟浩然晚12年的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典型,他工书善画(南宗山水画派开创者),精通音乐(做过大乐丞),深谙禅理(其名维、字摩诘,皆取义于佛经),这使得他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自然而然地把乐律画理和道释义旨融入诗艺,使他的诗兼有音乐美、绘画美及玄机禅味,作品往往是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韵有味、形神兼备。以王维、孟浩然为领军人物,还有裴迪、常建、储光羲、卢象、丘为等一大批盛唐诗人,将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推向一个空前绝后的高潮。

其后的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中的钱起、郎士元、司空曙等中唐诗人也延续了孟、王寄情山水、抒发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风格,使得陶渊明开创而由孟、王发扬光大的隐逸情怀山水田园诗成为影响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为深广的一大流派。

C,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色彩的山水诗流派

在盛唐的山水诗创作中,李白的山水诗风格,又与孟、王的隐逸情怀显示出较大的区别。李白独具一格的山水诗创作,将盛唐山水田园诗又推向了时代的另一个高峰。

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情性,这注定了他一生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但在长安不满两年,李白便愤然离去,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期间,李白游名山大川,留下许多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他的诗,改变了传统山水诗固有的形式和规律,开创了中国山水诗的新纪元。

李白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山水诗本来就是诗人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山水诗必然要表现诗人自我。但是在陶渊明、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而李白是一个强烈追求“自我”展示个性不向权威不向豪贵不向宿命妥协的浪漫诗人,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诗人“自我”不是消融隐没在自然山水景物之中,而是使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这种风格,在他那些最有个性的诗句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在这些诗句里,自天而落的黄河,飞流壮观的瀑布,都已融入了诗人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鲜明个性之中。李白诗中的自然山水,多带有这种流动飞扬、奔放不羁的特点,更多地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与王维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王维在静态的山水中隐没了自我的话,那么,李白则常常借助动态的自然山水而浮现出诗人自我。D,以杜甫为代表的沉郁悲悯的山水诗流派

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一座绕不过的大山,与李白的浪漫情性相比,杜甫的诗显示得更多的是现实主义风格。这一点既与个人的情性有关,也与诗人的经历有关。杜甫所处的时代变迁、生活罹难、仕途失意等坎坷经历,使得杜甫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于是便造就了诗歌创作中特有的沉郁顿挫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山水诗中一样表现得非常突出。杜甫同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漂泊流浪的经历与饱含激情的心灵,也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与二谢不同,与王、孟不同,也与李白不同,杜甫在游览和欣赏自然风景时,并没有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正是这一点,使得杜甫笔下的山水诗呈现的是山水实景与山水实景中的真实感受。杜甫尤其重视在对山川草木的自然本性的客观描写中抒发细腻的情感。尽管在杜甫的山水诗中也不乏有恬淡娴静的闲适之作(比如《绝句慢兴九首》其七中的“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六首》其六中的“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动静皆有闲适之情),但更多的是沉郁悲悯的情调,总是有一种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融入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这样的诗句,都是在漂泊行走游览山川景象时咏出的。是所以,在杜甫的山水诗中,离不开对世事人情的关注,离不开对生命意识的表达。而对百姓生存的关切、对国家兴亡的思考,便让杜甫的山水诗充满悲天悯人的侠义之气。

E,唐代以后的山水诗风格变化走向

山水诗在唐代的繁荣达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也带动了山水画的兴起与繁荣。山水诗与山水画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主体。这一点正是中国艺术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的最大区别。唐代以后山水诗继续发展,继续繁荣,但没有出现大的群体和新的流派。宋人爱说理,山水诗便增添了许多议论说理的内容,水平比较高的便有了几分哲理趣味。比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与义的“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翁卷的“闲来山上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这些山水诗都闪耀着空灵卓锐的智慧之光。但水平一般者便降低了山水诗的审美感染力。明清两代,山水诗依然繁荣,但大体上都没有超越以上四大流派的成就而创出新的风格。

近现代亦然。但在近现代的山水诗创作中,也有几个诗人的山水诗值得一提。

一个是清末的湖南诗人易顺鼎,少时被视为“神童”,成年后却屡困场屋,五应会试均报罢,无奈以捐官身份步入官场,但仕进艰难。甲午战争爆发,他几次舍生渡海,欲保台湾,终无功而返。辛亥革命后一度供职于袁世凯政府。易顺鼎“生平好游山水”,一生所行不止万里,神州各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每到一地必登名山,临胜水,于山水之间讴歌吟唱,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据说他“平生作诗万余首,刊诗集七十二卷”(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约30部,但多已散佚,今存易诗不足三千首(《琴志楼诗集》前言),其中所占比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山水纪游之作。其山水诗内容丰富,既多方面展示自然山水的客观之美,又寄寓诗人的主观情志;风格、体制、语言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易顺鼎山水诗表现内容之丰富,艺术手法之多样化,为他人所罕见。另一个是别号人境庐主人的广东梅州晚清诗人黄遵宪。这位自誉“吟到中华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的黄遵宪,曾充任外交使节十余年,创作了大量描写海外山川名胜的山水诗篇,这些诗作按其出使国度和地区可分为使日、使美欧、使南洋三个时期。黄遵宪的山水诗,展示了异域山水的雄奇和壮美,寄予了作者爱国图强的真挚情感,表现出先进、开放的全球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精神,开创了古典山水诗的新领域、新意境。在艺术上,诗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雄奇奔放、沉郁壮阔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给传统山水诗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当代诗人创作的山水诗,数量也相当多,或许比历代山水诗的总和还要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少有精品,也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群体并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山水诗杰作,当然也就没有新的流派。

附带说一下,以上是从艺术风格方面划分了山水诗的四大流派,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比如从立意的精神层面来看,中国传统山水诗也可划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道德精神为依照的人对自然山水美之欣赏。这类山水自然诗,往往借用自然物来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赤子情怀和远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万物的观赏或人与自然的合一。在这些诗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种道德或精神。二谢、杜甫、陆游及陈亮等人的山水诗,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诗的作者,往往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较深,以道德的观点看待自然。

第二种类型:以审美精神为依归的人与山水自然的融合。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对大自然最倾心的要数庄子和道家了。“道”作为道家学说中的最高概念,其意义向上可以推演为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向下也可以落实为人性论,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验。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这个无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中来了。受老庄学说和道家影响的诗人,在创作山水诗的时候,便常以纯粹审美的眼光来观照洞察,并且将自然山水与人格主体融而为一。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李白是此一类型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第三种类型:以宗教精神为依归的人对山水自然的观照。与道家相同,佛家也有爱好自然的意向,佛教对于山水诗的影响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佛教在山水自然中体验的是一种宗教的快乐。历代诗僧、禅僧以及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的诗人,其山水诗大都属于这一类型。谢灵运、王维的一部分山水诗,也可归入这一类型之中。4,中外山水诗歌的不同特色

自然山水一直是古今中外诗歌中必不可少的描写对象,而且中西诗人笔下的山水诗都以追求自由、寄寓山水、在客观景物中寓含主观情愫为主要特征。但中西山水诗人的审美观物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同样的自然山水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蕴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差异其实也反映着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别。在古希腊,自然含有“生长”之意。自然是一个生长着的、巨大的、和谐的统一体,人和神不为其敌手,而是平等相处,共同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有机整体。在这种理念中,人与自然是二元对立的两极。在这两极中,自然是处于被动和客体的一方,人对其施以逻辑性的分析与认识。西方的山水诗人,承认自然作为二元对立中的一方的存在,然后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而在中国诗人的眼里,人与自然是对等静观可以互为化入融成一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物我皆忘”。中国的山水诗在审美心态上必须进入“忘”的状态,忘欲、忘知、忘己、忘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中国山水诗歌中的山水意象常常呈现出一种平和、恬淡的色彩,神秘中充满禅趣,幽静中蕴含生机,山水景观成为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栖息地。在中国山水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万物与自身联系深深的思考。但最终还是汇入赏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怀、移景隐性的几股支流之中。古人登山观景,俯视山川,高山、流水、江海、风云,世间万物,哪怕最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诗人抒怀言志的载体,都有着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象之美。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诗歌中没有对自然的敬畏和怜爱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而西方人山水诗中呈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态意识,呼吁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同步,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这一点也与西方以自然景物为吟咏主题的山水诗出现较晚有关,直到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兴起,才有华兹华斯、雪菜、济慈等著名的自然抒情诗人出现。这时,工业社会的生态问题开始暴露)。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华兹华斯的《鹿跳泉》都有对人类残忍破坏美丽自然环境行为的批判。西方诗人在其山水诗歌中传达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发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互利互惠的呼吁。这一点,恐怕在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国诗人的山水诗中,却极少有人思考过。

5,当代的山水诗应当如何写

山水诗还要不要写?当然要写。但,还要继续沿古人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吗?还要赏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怀、物我两忘吗?还要不断重复古人一再用过的陈旧意象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也在思考这些问题,目前还不能给大家提供正确的答案。但我认为下列几点可以作为思考的线索。

1)传统不能切断

中国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艺术最有成就的硕果之一,古典诗歌的体裁为山水情怀的咏唱提供了整齐划一的形式美、平仄和谐的音韵美、文字组合的节奏美,而大量的旧意象则成为约定俗成言简意宽有非凡表达力的活语言,这些好东东都值得我们合理地继承,如果切断了这一传统,诗词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了。新诗完全抛弃旧的形式,切断文化的传统,很难有出色的生命力,这一点只要看最终流传的数量就可以知道。

好的传统必须继承。继承传统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原地踏步是没有意义的。新的起点就是超越古人的突围。因为要超越,因为要选择突围点,你必须对前人的成就有足够的认识。在我看来,中国历代的山水诗,有下列几点成就非常突出:

一、中国的山水诗大都重视自然风光的景象刻画,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历代山水诗的作者,善于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最让人称道的就是王维的那些山水诗。

二、中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或于景中见情,或于景中见理,或于景中见趣,或于景中见智,不单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三、中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这也是陶、孟、王所开创的“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隐逸娴静的艺术特色。

四、中国的山水诗大都重视“有我之境”并追求“物我两忘”的主客体交相融汇,这种创作意识既有道家观念的影响,也受禅宗佛教理论的影响,带有浓郁的哲理色彩。

如果你不能从这四方面突围出去,你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3)吟咏题材与审美意趣的推陈出新

在吟咏题材方面的推陈出新,要着眼于:在人们看不到美好的景观中挖掘出美好、在人们捕捉不到惊奇的景况中释放出惊奇、在人们感觉不到有趣的景物中提炼出有趣。同时,要强化时代气息,比如重视生态环境,重视低碳生活,重视生命意识,重视生存质量等等。

人生在世,所必须面对、处理的事物有三种:物,心,事。人与山水(物的一部分)相遇,主客体交融、互动,最后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为诗。从这一点来说,山水诗并不是摹写客观物象的诗歌,而是人与山水联系的形成品,是对人与山水相遇的联系的一种思考,因而具有主客观交融的特点。吟咏题材的出新,就必须在主客观交融的这个骨节点上进行全新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诗人通常较多关注的是自我的内心与情感,再推而广之就是人类自己的命运,再现实一点就是社会存在的问题。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真正关注人类生存基础的自然山水,真正关注人类的生态问题、文明的发展前景问题。这里面就有可以全新的题材可以思考。

在审美意趣方面的推陈出新,则要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研究时代的价值取向,了解青年的思想倾向,增强自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以提高共鸣度。

独创个人的艺术风格

任何一门艺术,只要你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就不怕落后,就不怕陈旧,就不怕没人欣赏,就不怕一时的埋没与失落。

上一篇:农业产业规划-(成都、重庆)下一篇:培智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