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

2024-07-21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精选11篇)

1.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 篇一

一年级上册英语口语主题1-9 复习课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节课 【授课时间】

2017.11.13 星期一一(5)班第3节;一(8)班第5节一(3)班第6节2017.11.14 星期二一(6)班第2节;一(4)班第5节;2017.11.15 星期三一(7)班第2节; 2017.11.16 星期四一(1)班第3节;2017.11.17 星期五一(2)班第1节

【教授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单词和句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并能认读以下单词:classroom blackboard window door desk;red yellow blue green black white;schoolbag ruler eraser pencil case pencil pen book crayon

2.学生能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别人的名字;会用What colour is it来询问身边物品的颜色。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准确做出相应的动作,能根据老师的动作说出相对应的口令。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复习已学的单词和句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听懂、会说并能认读以下单词:classroom blackboard window door desk;red yellow blue green black white;schoolbag ruler eraser pencil case pencil pen book crayon

2.学生能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别人的名字;会用What colour is it来询问身边物品的颜色。

【教学难点】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准确做出相应的动作,能根据老师的动作说出相对应的口令。

【教具准备】

PPT课件、单词卡片、实物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授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1.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做简单的Free Talk。

T:Hello,boys and girls.Goodmorning,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Whatcolour is it? 简单的日常问候,激活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使学生能提前融入到学习状态中。2.Sing a song: If you’re happy 轻快的歌曲导入,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Step 2.Review

(一)单词复习

1.老师快速抽取单词卡片,学生快速说出其单词。2.小老师带读单词

让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把自己会念的单词带领台下的同学跟着念,既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3.单词滚雪球

给每个小组设定主题,如让一个小组说出有关颜色的单词,第一个学生说出其中一种颜色后,第二个学生不但要接着前面的学生所说的颜色,还要再添加一种颜色,如此类推,看哪个小组成员单词接龙接得最多。

在单词复习中引入小组评比,既有效地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竞争热情,又能在相互竞争中激发斗志,有效地完成复习目标。

(二)句型复习1.点的就是你

一个学生用“What’s your name”点名向另一名学生提问,另一名学生并用“My name is…”来回答。之后另一名学生拥有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权利,由他来另选学生回答问题。2.一起拍手一起说

每次让2组学生站起来,一组成员拿着相关物品用句型“What colour is it”一边拍手一边提问,另外一组成员根据相关物品的颜色用“It’s+颜色”一边拍手一边回答。

3.快乐传真(传单词游戏)将“It’s a/an+文具单词”告诉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学生,让他传给第二个学生,一个一个传,传至最后一名学生时,要站起来并响亮正确地说出单词,用时最短小组可获胜。

通过游戏形式来操练学过的句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Step3.Summary 1.学生自己总结

2.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的补充总结 Step4.Homework 将今天所复习的单词、句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hat colour is it? It’s… 【教学反思】

2.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 篇二

一、师生回顾, 初建网络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优势, 分析能力、概括能力都较弱, 所以不能把归纳整理的任务全部交给学生,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回顾整理。例如, 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中, 一开课, 我就提出13-8可以怎样算?学生通过回忆、补充, 展示了以下方法:破十、减8加2、想加算减、连减、倒着数、联想法 (因为13-9=4, 所以13-8=5, 因为12-8=4, 所以13-8=5等) , 甚至有一位小朋友复习时还发现了先算8-3=5再算10-5=5的新方法, 全班同学先是一愣, 进而举一反三, 最后自发鼓掌。在学生谈自己喜欢的方法时, 一位同学还回忆了连减法“20以内退位减, 分小变10再连减”的歌诀。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整理了退位减的算法, 同时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

二、观察比较, 指导学法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 也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比较, 有助于理清知识间的异同, 使思路更清晰。因此, 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的天性, 在复习一些相关联易混淆的知识时, 可设计学生喜欢的猜一猜、看一看、比一比的形式,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 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观察后, 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观察结果,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基础。例如,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后, 启发学生可以横、竖、斜着观察。以12减几这一横行为例, 学生就发现了被减数都是12、减数依次少1、差依次多1、12-9=3与12-3=9是一对好朋友、12-6=6的好朋友和它完全一样等规律。这样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是有规律的,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学习表格的方法“授之以渔”了。

三、模拟表演, 实践创新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听过了, 就忘记了;看过了, 就明白了;做过了, 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现行教材内容, 力求把教材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 让学生“做”数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好表现。因此, 可以根据内容的特点, 在复习课中组织一些表演的形式。例如, 在《元、角、分的整理和复习》时,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钱接触较少, 换算、计算都较困难, 可以组织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小物品并写上标价, 老师发给学生学具币, 学生分组模拟购物。如果钱找不开, 可以到老师手里兑换零钱, 要求学生说如何换。最后还要评比谁买的东西有意义、会换钱、不乱花钱等。通过这样的复习形式, 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 加强了对元、角、分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社会的联系, 增进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并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比赛激励, 学会合作

比赛是一年级新生最爱玩的活动形式, 根据儿童爱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复习时创设游戏比赛情境, 能使学生的无意识行动转化为有意识行动, 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支持学习,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例如, 在计算的复习中, 常常将学生分成四个队采取夺红旗、小马过河、小小邮递员、接力赛等小组比赛形式, 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竞争中。参赛队员需要合作竞争, 拉拉队员为集体荣誉竞争, 使学生从小意识到学习需要合作, 合作才能成功, 使他们从小养成合作竞争的习惯。

五、有序联想, 拓展思维

有序思维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 朝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去思考。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往往喜欢随心所欲地猜测。在复习课中, 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 找准思考问题的起点, 有利于思维的发展。例如, 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看到14-8=6你会马上想到表中哪些算式?学生有前面横、竖、斜观察规律的基础, 很快想到了横行左边的14-9=5、右边的14-7=7、好朋友14-6=8, 竖行上面的13-8=5、下面的15-8=7, 斜行13-7=6和15-9=6等。设计这种开放的练习, 不仅让学生多角度地掌握了表中规律,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散且有序的思维。

六、学科整合, 相得益彰

本着《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 利用一年级学生对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感兴趣的认知特点, 在一年级复习课中, 可适当变传统的单一数学复习为多学科的多元整合。例如, 在《1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中, 设计了谁能说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或者儿歌?谁能用彩笔画出迷宫路线?在《找规律》的复习中, 设计了让学生创造一组有规律的动作、有规律的曲子、有规律的图画等。像这样在数学课中编入儿歌、成语、画画、拍节奏等, 使单一的数学课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给学生身心以美而舒展的渲染, 在此情景中更易于一年级学生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 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 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如何上好九年级数学复习课 篇三

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知识回顾由学生组织,利用填空、填表、框图、知识结构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填充回忆,整理复习内容、复习提纲可设计成知识结构的形式,也可以以题代纲,将复习的内容编成练习题,让学生见题想知识点;此时题目可简单一些,但要求的覆盖面要广,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述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题目讲解时要由“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讨论,让他们的思维“碰撞”,擦出灵感。

(三)练习校正主要依靠学生完成。答案校对与中档题目的讲解由学生上讲台完成主持;在校对过程中有疑问的题目通过小组讨论协商解决;对大多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点拨、启发后解决。

二、发挥典型例题的功能

怎么用好例题使之重新激活学生课堂上的求知欲和挑战欲。避免题海战术,发挥以例代类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思考:

(一)易题精讲

有些例题是为学生熟练定义、定理、法则等设计的,其目的是强化双基训练,这种题涉及知识点较少,难度不大,但往往是综合题的“垫脚石”,起导向作用。一些大题都是由若干基础题组合而成的,综合题其实是基础题的综合,因此这些基础题不可小视,须正确对待;而当今数学中对此类题有两大误区:(1)流水形式、一带而过;(2)事无巨细、纠缠不清。为防止以上误区,正确的做法是:(1)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点拨。(2)看它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总而言之,在对它们的讲解时,须“精讲”,将学生引导到某个知识点上即可。

(二)旧题新讲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例题在经过一次讲解之后,往往被放置一边,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轻视旧题,一味求全猎奇,从而走入题海的,现象在复习阶级的教学中将其变化延伸,拓展学生思维,于旧题中挖出新意,耐人寻味,留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得多。

(三)小题大讲

有些例题,简洁易证,但内涵丰富,若能深入挖掘,善加变化,往往能举一反三,达到以例代类的一类,甚至知一片的目的。这样的例题在复习中何乐而不取呢!

(四)多题一讲

有些例题,图形的结构、问题的背景,解决的方法有类似之处,甚至有些题目就是同一题设条件,只是结论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进行多题讲一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很多题目可以借助于同一核心知识来解决,只要将题目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彻底,进而灵活运用就可以了,这样可促使学生的数学复习更有信心,不至于被大量的复习资料弄得无所适从。

(五)一题多变

有些例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其适当引伸、推广,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的良好习惯,对处在紧张复习阶段的学生从“题海”中解脱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果我们教师在平常的复习,备课中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培养能力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六)深題浅讲

有些例题,题型新颖,综合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对此一筹莫展。因此,例题教学时,应根据题目特点,找准突破口,巧妙降低难度,将大题化小,深题化浅,让学生豁然开朗。

1.学会图形分解;2.学会转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素材,把这些素材转化到学生用熟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必需掌握的。

三、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

中考模拟测试是总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习题课或试卷讲评也是常见的重要课型。讲评课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途径,是升华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一)做好试卷的统计工作

1.考试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

2.错误率统计出错的类型及人数,解法精彩的学生和有代表性错误。

(二)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

1.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

2.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

(三)分析错因,避免再错,是讲评的关键

(四)开拓钥匙思路,变题思维训练,是讲评的方法与手段

四、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大量存在,使得老师教学进度缓慢,教学低下,因此提高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实效性的前提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加强对学困生的激励。

4.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四

导语: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一、复习内容:

20以内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以及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根据图画正确列式解决问题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重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读写0——20各数。

2、熟练计算20以内加减法。

3、能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会认四种时刻、四种图形。

四、复习难点:

1、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

2、分清几时半、快几时了与几时刚过;

3、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五、复习课时安排: 1、2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2、20以内的加减法……1课时

3、比较…………………1课时

4、位置与顺序…………1课时

5、认识物体……………1课时

6、认识钟表……………1课时

7、统计…………………1课时

8、综合练习……………4课时

六、复习措施: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本年级的学生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他们学习数学是刚刚入门。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可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的学习最困难,自己学到哪些知识等。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前教育、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学习理解的差异。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重、难点 :

复习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数的组成。

三、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四、学情分析:

一班共有学生71人,二班70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原因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另外,对于位置的认识以及时间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

五、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2、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第一二单元 数一数比一比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熟练掌握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第三六单元 1-10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五单元 分类

1.通过复习能掌握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五

数学书是基础之发源地。将数学书本上的知识掌握扎实后,对于后面的学习有利大于弊。教者将数学书上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梳理归纳,让孩子将这些题目进行再次复习回顾,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一开始讲解的过程,也是建立一个数学知识系统的过程。扎实计算也是巩固基础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就是计算。

二、 找到学生困惑之处

(1) 文字的不熟悉:一年级是孩子的文字的启蒙阶段。很多词不明白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让孩子多认识字才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多让孩子读书,理解表达的含义是什么也是重点的出发点。

(2) 一些易混淆梳理与对比:

18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与18有几个一组成混淆;②6比5大1,5比6小1。比5大1,5比()小1,容易混淆③括号线与问号列式,等等

三、 答题方法的整理如下

1:学会抓住关键词:在・・・中,方向词:左右前后;代替方向句:某某是第几个,问另外一个是第几个;同样

2:学会画图:排队题。主角画黑圆,其余人用空心圆,结合标数字。解题一定对。

如:从前往后数,小红第7个,从后往前数,小红第6个,问这一队有几人:

四、 熟记以下,解题快又对

1、10个一是1个十

2、最大一位数是9,最小两位数是1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4、10以内的分与合

5、数字排队中一般是:左前右后。

6.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篇六

至今,离期末考试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每个班都在紧张地复习中,这正是老师们和学生们一学期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看,老师们加班加点、忙乎不停,学生们也天天忙忙碌碌、努力进取;家长们更是大力支持、加强督促。在余下的时间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根据班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一(1)班、一(2)班现有学生107人,这两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还有个别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有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能补则补,补不上的再教一遍,本学期的内容涵盖有:生活中的数、比较、分类、加减法、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统计等内容。其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有:生活中的数、分类、10以内的加减法、位置与顺序等内容;而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和统计这两方面的内容比较差,特别是计算比较差,1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较多的孩子对20以内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而统计这一内容比较多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较差导致不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在仅存少许的时间内把漏洞缺失更快地补起来,而不至于重复地复习,浪费短暂的时间。在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的同时,另外做到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也加强锻炼和培养。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

(一)、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加减法

(二)、认识钟表、统计、总复习。

细化复习内容为下: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几时刚过。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数与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五、复习注意事项

1、教师要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的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每节课明确复习课的目标。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巩固。

4、复习课过程要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

5、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六、精心划分内容,合理分配时间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本期内容,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采用变换复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复习时间做以下划分:

1月11~12日 生活中的数(020各数的认识)、比较

1月13~15日 计算题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

1月18~20日 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

1月21~22日 认识钟表、统计知识

1月25日 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1月26~28日 综合复习、机动测试

7.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 篇七

1. 借助自主复习单, 掌握概括说明文要点的一般方法。

2. 通过合作交流, 总结准确分辨说明方法的诀窍。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要点, 梳理阅读方法

1. 从单元导语入手, 回顾学习要求。

(1) 抓住课文的要点。

(2)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

2. 呈现课前学生梳理的课文要点。

3. 交流概括要点的方法。

(1) 逐段概括要点:1呈现课文《鲸》, 交流概括要点的方法。2思考本单元中运用此概括方法的其他课文。

(2) 摘录文中关键句。1呈现课文《松鼠》, 交流概括要点的方法。2找找课文《假如没有灰尘》中的关键句。

二、借助课文范例, 寻找概括诀窍

(一) 呈现自主复习单中的学习困惑。

困惑一: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容易混淆。

困惑二:一个语段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说明方法, 易出现遗漏。

(二) 解决困惑一。

1. 呈现课文中的例子, 说说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博物馆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举例子)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 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 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 再潜入水中。 (打比方)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 那就是鲸 (。作比较)

2. 合作讨论:如何辨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这三句话用上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 小组汇报。 (判断说明方法的时候, 我们可以做标记)

4. 练习运用。

(1) 独立完成练习一。

(2) 交流并及时完善板书。

举例子——例如、如、比如、又如

打比方——像

作比较——相当于

5.基于学情, 重点区别几个容易写错别字的说明方法。

(1) 交流整理其他说明方法。

(2) 显红易写错的字, 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作假设 打比方

(三) 解决困惑二。

1. 呈现课文段落, 联系上下文, 思考显红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 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 人站在它嘴里, 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 还显得很宽敞。

——《鲸》

2. 同桌讨论:读一读, 想一想, 判断一个语句或语段中有哪些说明方法时, 怎样才能不遗漏? (随机板书:一遍一遍读, 一个一个找)

3. 尝试运用, 完成练习二, 完善板书。

(1) 独立完成练习二。

(2) 同桌交流。如有分歧, 再读读片段, 看看板书, 轻轻讨论。

(3) 全班交流。

三、通过综合练习, 掌握概括诀窍

1. 回应课前学生的困惑。

2. 运用概括的诀窍, 独立完成练习三。

3. 交流。

四、小结, 布置后续作业

1. 欣赏同学习作中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片段。

2. 回家再次修改习作, 思考能否更好地运用说明方法, 把事物介绍清楚。

【教学反思】

复习的目的不仅要“温故”, 更要“知新”。

1.基于教材及学情, 让教学目标更有效。此课以单元导语为目标, 利用自主复习单, 让学生课前梳理要点、说明方法及困惑。这样, 不仅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 而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起点及困惑, 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讲练结合, 迁移运用, 让复习课落到实处。教学中, 紧紧抓住学生自主复习时提出的困惑, 利用课文范例, 概括解决困惑的方法, 再趁热打铁, 尝试运用提炼的方法做练习, 并且在交流中完善发现。整个设计遵循温故知新、梳理回顾提升的思路, 既有方法的提示, 也有实际的练习与讲评, 朴实、高效。

8.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段数学复习课 篇八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02-02

经历了数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每每谈起复习课教学总是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也经常有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之外还是练习。"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模式,无论是"拉网式",还是"串珠式",其形式皆为集中讲授几个知识要点,然后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的复习课老师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效果肯定不好。其实如果说数学新课教学是“画龙”,而复习则是“点睛”。复习是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一、给复习课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给旧的东西注入新的活力学生才有兴趣,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复习时,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不仅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大的空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的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更新观念,把复习的其次,真正的让学生在复习课中“动”起来

1、找准自己位置。以往的复习课都是由教师代学生归纳、整理,虽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系统化,但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发展方面收到效果微乎其微。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不再是数学复习课中的“专制者”、“讲学者”和“评判者”,而是复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教师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伙伴与朋友。复习不再是知识的回忆和巩固的过程,教师要把复习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得到不同发展的过程。

2、让学生快乐参与,体验成功。这个过程显然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提高,让学生体验成功,达到“知识系统加提高的目的”。同时,要重视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再提高,全面的进行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月,在复习前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于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三、让复习课中的练习丰富多样化

1、趣味练,激发学习欲望

一个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上。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上的练习往往都是学生已经见过和练过的,因此,往往缺乏新意,学生提不起精神,毫无兴趣可言。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应用性的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去。

2、对比练,防止知识混淆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很快理解掌握刚学的新知识,练习的正确率很高,专项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可是,在做测试综合题时,不少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前后的对比联系和区别,往往受到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互相混淆。因此复习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对一些易错、易混淆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知识应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并且注重练习的典型性,让学生从比较中区分掌握知识,从而领会知识的实质,提高练习的实效。比如吴老师“数的整除”这节课的练习题的第一题的设计就很典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有关知识。

3、综合练,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活动是数学学科的特征,任何数学教学活动都不能缺少思维活动,复习课同样不例外。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学过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形式的练习题目,在课

堂上充分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与提高。比如在 “数的整除”的练习2中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数进行分类,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当然,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向思维求得的其他解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当某种思路受阻时,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比如在 “数的整除”的练习3中,起初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想:两个质数是多少?”这是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转换思路,改为“想:这两个质数的和是多少?”来帮助分析思考,并启迪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应该关注思考方法。如此一来,原本无从下手的难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9.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试卷 篇九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A.(2,9)

B.(5,3)

C.(1,2)

D.(-9,-4)

10、如果mn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A.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在△ABC中,∠A=500,∠B的角平分线和∠C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

A、500

B、650

C、1150

D、250

4、已知x2,是方程kxy3的解,那么k的值是()

y1A.2 B.2 C.1 D.1

5、已知:│m-n+ 2│+(2m+n+4)2 = 0,则m n 的值是()

A、-2 B、0 C、–1 D、1

6、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则它是()

A.正方形 B.正五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7.如图,AD∥BC,点E在BD的延长线上,若∠ADE=155°,则∠DBC的度数为()A.155°

B.35° C.45°

D.25°

8.过点P和点A(3,2)的直线平行于x轴,过点P和B(1,2)的直线平行于y轴,则点P的坐标为()

A.(1,2)

B.(2,2)

C.(3,1)

D.(3,2)

9.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位C(4,7),则点

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__。

2、如图1,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E C

28 EOC28,则AOD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A

O B

此多边形是 边形。

4、已知点M(a+1,a-1)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___________.D

图1

5、在△ABC中,∠A =∠B = 4∠C,则∠C =__________

6、若x3m2y2nm5 是二元一次方程, 则mn=______.7、如图所示,∠BDC=148°,∠B=34°,∠C=38°,那么∠A=______.

8、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c,b∥c,则a_____b。

9、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4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解方程组:(每题5分)

xy(1)3x2y4733519(2)3x2y

x22y51

2、(本题6分)如图,按虚线剪去长方形纸片的相邻两个角,并使∠1=120°,AB⊥BC,试求∠2的度数.

3、如图,△AOB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5),(6,2).①求△AOB的面积;(3分)

②如果把原来△AOB各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增加3,所得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3分)

yABOx

4、(6分)已知:如图(3),CD⊥AB于D,点E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EF⊥AB于F,且∠l=∠2,那么BC与DG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5、如图,△ABC中,∠A=∠ABD, ∠C=∠BDC=∠ABC,求∠A的度数.(6分)

B

10.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篇十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2页“总复习”,练习二十二的第1~11题,整理和复习0~20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提示:

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复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及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能力。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

3. 让继续感知整理和复习的作用,感受“学生文化”。进一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计算20以内加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磁性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等。

回忆小故事导入法: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导入本课。比如

师:我讲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谁再讲一遍?

学生回答。

师:xxx同学的把这个故事讲得准确又完整,请其余同学向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法承上启下,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游戏导入法

师:我们做个口算接龙的游戏好吗?从第一行开始,第一个算1+1,第二个算前一个算式得数+1,算到到20后。游戏开始。

改变第二个加数计算。……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烘托出热闹、有竞争性的学习气氛,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

谈话导入法

师: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想一想在这个学期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师:我们这学期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20以内的数,第二个内容是20以内的加减法,第三个内容是认识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前两个内容:(板书)2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

二、复习20以内的数

1.我们先来将20以内的数数一遍。谁能倒数一遍?

一起顺数,指名倒数。教师注意调控课堂,注意走神的学生。

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这些20以内数的意义。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问: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指名说。

预设: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捆数、盒数、瓶数等。

3、复习数位。

教师:在这个数位表中,左边第一位是?第二位是?学生接答。

4、复习10以内的数的组成。

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说数的组成。

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第103页第1、2、5、6题。

第1题练习时,可通过第2幅图让学生说说 1个十是多少, 通过第 4幅图让学生说说14的个位上的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是几等。

第二题让学生说说怎么比较多少。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 可让学生说说每组数有什么规律, 你是怎么发现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11.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 篇十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方法

我国对小学、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已有数年历史。尽管这样,教师依然要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做好复习工作,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值得考量的是,教师进行复习工作时,昔日的教育方式还能不能继续沿用下去?为解决复习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本文在叙述原因的同时并提出了三个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知识外加教育实践经验的結合,改变教学策略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一、给复习课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1、转变课堂角色。过去的课堂上,教师对“谁是主体”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导致自己成了集所有权利于一身的专制主义者,学生则仅仅是课堂的“附庸”,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教师通过直接灌输的授课方式来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课堂交流,重中之重,是要转变课堂角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成了今后教育的目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组织者,往往起到的是辅助性作用,课堂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思考、归纳,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对数学知识点更好地掌握。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活动,提高存在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恳切教导。比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或者独立完成等方式。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要“放手”。学生通过自己整理归纳要点内容,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并对其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或者进行小组探讨,面对疑问,每位成员都积极思考讨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存在感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二、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再提高,全面的进行反馈

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时候,需要做到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进行复习活动的时候,需要借助于多种途径的齐头并进,来使学生降低对复习活动的抵触情绪,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同时,教师还应对教学活动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促使学生可以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复习活动开展的初期,需要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提高,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总复习阶段,其着重关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计量关系、几何关系、统计活动等,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活动大概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在进行复习活动中之前,需要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有效了解。就其复习工作的内容,即: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水平进行测试,着重加强于对重难点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析;其次,结合测试活动所发现的不足之处来,完成对复习计划的制定,就实际情况来完成对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有效提高;再者,针对于所每个知识点所出现的典型问题,来理清问题的解题思路,借助于这样的形式来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

三、让复习课中的练习丰富多样化

1、趣味练,激发学习欲望

古人曾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而在面对复习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复习的内容已经学习过没有新鲜感,好多知识都似曾相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感到复习课枯燥无味,完全没有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教师要在设计练习题时多花一些心思,利用创新来增加习题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2、对比练,防止知识混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按照课本按部就班地一节一节往下讲解,很多学生对当天内容的学习掌握能力都普遍较好,作业的正确率也相当高。但是课后忽略了复习巩固,久而久之,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后,旧知识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所有的知识点都绕在了一起,因此在综合测试中出现不少的错误也是难免的。为降低学生对知识点混淆的可能性,教师要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知识点较为薄弱的典型试题。学生通过典型试题来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不断提高正确率,从而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彻底理解知识的实质。

3、综合练,发展思维能力

大多数学生自进入到学前班就开始接触简单的数学知识,而随着年级越来越高,知识的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女生表现出弱势,原因是大脑没有完全开动。数学是一门可以让人变聪明的神奇学科,思维活动是其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不思考这门学科必然学不好。在课堂上,教师始终都扮演着组织与引导的重要角色,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来分析问题,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题型放在一起让学生完成,或者利用一题多解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在这一途径实行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课堂交给学生,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辨性,教师应花大量心思去设计练习,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注重其有效性。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只要教师把握好复习课的有效教学途径,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结合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取到不错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秦周峰.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三个途径[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3,(8):63-63

上一篇:我的寒假生活的作文400字下一篇:《三峡》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