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2024-07-03

《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14篇)

1.《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一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以龙门石窟前后20年的图片引入,结合新闻链接当地的石灰窑产业,请同学们分析龙门石窟受到损害的原因。板块一:酸雨的形成和治理。首先提出两个探究问题:

1、二氧化硫是如何形成酸雨的?

2、如何治理酸雨?带着这两个问题先来了解SO2具有怎样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已经知道的SO2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教师再补充完整,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它的水溶性,以及水溶液的有关性质。由于SO2有毒,在教室进行实验时应尽量减少与学生们的接触,所以在实验室事先用饮料瓶收集满一瓶SO2带到教室备用。在验证水溶性时,先让学生讨论方案,然后拿出收集了SO2的饮料瓶,有学生很快想到往里面加水,然后看瓶子是否会瘪来验证,同时取少量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SO2不仅溶于水,而且跟水会反应生成酸性溶液,瓶里的水溶液备用。接下来给出一份龙门石窟雨水样品一段时间内pH变化的数据,结合三个问题和酸雨形成示意图,分析SO2形成酸雨的两条途径。接着从不同的角色(石灰窑厂长、环保工作者、行政工作人员和石窟工作人员)考虑如何治理酸雨。板块二:SO2的性质和应用。首先给出一组图片,介绍SO2的漂白性,取出之前制备的SO2水溶液2mL,加入品红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让同学们讨论SO2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性的具体应用。接着展示红酒的商标,介绍SO2的抗氧化作用,取瓶里的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讨论是体现漂白性还是还原性,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最后一个探究实验,SO2水溶液中加BaCl2溶液,再加 H2O2,再滴稀盐酸,观察现象,讨论原因。然后归纳SO2的还原性。最后小结酸雨的形成、治理和SO2的性质、应用。

课后反思:

1、期初教研活动时,教研员和大家一起讨论起了关于化学课堂情境导入的问题,尤其提到了如何从正面宣传化学与生产、社会的关系。所以在考虑本节课的导入时,我也试着去找一些正面的例子,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很好的去发掘,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能和同仁们一起讨论。

2、SO2的实验如果有条件还是设计分组微型实验的好,有医院装药的小药剂瓶收集气体做实验,用量少,现象明显,又不逸出污染环境,但这样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前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本次实验的设计也是从绿色的角度考虑,使用密闭的饮料瓶,但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有气体逸出,气味较重,以后可以尝试一下用大的针筒从瓶盖部分抽取溶液来进行反应。

3、SO2使某些溶液褪色到底体现了漂白性还是还原性要让学生辨析清楚,从原理的角度或实验的角度都可以分别进行探究验证。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体现还原性的时候可以结合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但和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比较难写,可放在之后完成。

4、课堂上没有时间将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来讲解,可在下节课评讲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和CO2的对比来完成,顺便可通过方程式SO2+2H2S=3S+2H2O来简单介绍SO2的弱氧化性。

2.《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探究,概念原理教学

一、研究背景

一方面,化学概念原理是化学现象本质的反映,但概念原理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局限在对相关知识的落实上,发展概念原理知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视角,体会其功能与价值才是概念原理教学的真正意义。概念和方法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应用环节促进发展,如果缺少实际应用便不能实现概念和方法的内化,不能纳入学生的长时记忆系统。另一方面,实验探究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教育改革都围绕着实验探究教学展开。实验探究教学的深入展开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比较容易可行。那么如何将探究教学应用于化学概念的教学呢?本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并对基于实验探究的概念原理知识的教学提供一些教学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学生在学习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分析电极反应等问题时均需要相关知识。可以说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视角和实现物质转化的途径;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对化学反应能量利用的途径,在物质转化中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所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核心知识的讲解和落实上。那么如何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建立起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呢?本节课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二课时,设计了3个核心活动:活动1是预测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活动2是设计实验验证高锰酸钾的氧化性,活动3是探究亚硫酸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二、核心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

1. 活动1:预测CO2和CO的氧化性、还原性

根据C元素的常见化合价预测CO2和CO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4人一组相互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1:CO2具有氧化性,CO具有还原性。

学生回答2:CO应该还具有氧化性。因为CO中的C元素显+2价,还可以继续降低。

【追问】虽然根据价态判断CO具有氧化性,但CO通常只表现出还原性。能否总结出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一般方法?

学生回答3:观察元素的化合价,最高价(该物质)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追问】面对C,O两种元素,你是如何选择的呢?

学生回答4:关注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探究活动1的功能价值: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关注到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认识物质性质这一新的认识角度,落实预测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为后续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奠定理论基础。

2. 活动2:设计实验验证高锰酸钾的氧化性

【问题1】预测KMn O4和KI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4人一组相互说明,然后1名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KMn O4中的Mn元素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KI中的I元素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

【问题2】验证KMn O4是否具有氧化性?

学生活动:4人一组,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再动手验证并记录相关的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适时的询问试剂选择的原因、预期现象与观察到的现象之间有何不同。然后请同学们分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情况,说明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点拨】能否归纳出验证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的一般思路方法?

学生活动:回忆刚刚的过程,并进行总结提炼。

学生回答:先根据化合价预测性质,再选择试剂,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预期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探究活动2的功能价值: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对于试剂的选择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都选择了KI证明KMn O4的氧化性。但在预期现象的时候,面对Mn元素的多种价态,学生试图通过写出方程式确定其还原产物,却因为所学知识有限遇到了障碍。教师适时点拨,可先动手实验,根据现象再来推测;另外当还原产物不好确定时,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关注氧化产物,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结论。最后再由学生回忆整个探究过程,归纳出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本活动落实验证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为后续元素化合物学习奠定方法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理性分析、设计在前,动手实验在后的良好习惯。

3. 活动3:探究Na2SO3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方法,研究Na2SO3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生活动:先分析设计,再动手实验。

学生回答1:选择KMn O4,可以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但是KI却不能跟Na2SO3反应,证明Na2SO3没有氧化性。

学生回答2:有可能是Na2SO3在反应中主要表现还原性。

学生回答3:用碘水和Na2SO3反应,然后滴入淀粉液,发现溶液不变蓝,说明两者反应,同样证明了Na2SO3的还原性。

【追问】(给出Na2SO3与I2反应的方程式)试分析Na2SO3与碘水反应而不与KI反应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Na2SO3没有氧化性吗?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1:Na2SO3的还原性较强,碘单质的氧化性较强,而KI的还原性没有Na2SO3强。所以KI不能跟Na2SO3反应。

学生回答2:通过观察Na2SO3与I2反应的方程式,SO32-是还原剂,I-是还原产物,而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要强。所以,要找到一个还原性比SO32-更强的还原剂才能证明其氧化性。

【教师点拨】选择什么试剂才能证明Na2SO3的氧化性呢,在学完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后我们就会知道,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探究活动3的功能价值:在该探究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所安排的认知冲突下,发现了实验事实与经验预期的矛盾所在,从而促使其经过思考和讨论发现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制约条件—氧还性的相对强弱关系,解决了“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至此学生对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其创造性思维。对于“证明Na2SO3的氧化性”的操作方法在这节课中实际上是不重要的,原因是该探究活动意在通过让学生体验实验事实与预期之间的矛盾,发现制约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而现阶段的学生也不具备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如果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增加了无关性难度且延长了时间。所以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课后思考,既进行思维拓展,让这节课有延伸感,又节约课时,使教学目标更为突出。

4. 巩固思维训练实例

【课后任务1】列举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用树状法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课后任务2】预测SO2的化学性质,并与CO2进行比较。

通过以上两个任务,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预测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方法;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认识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物质的类别与氧化还原反应(价态),从而感受到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和作用。

三、基于实验探究的概念原理教学策略

如何开展高水平、开放式的探究课教学,如何通过探究实验将概念原理落到实处,笔者有如下反思。

第一,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尤其在引入新的知识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具有认知冲突的情境素材,暴露出学生的个人认识,要允许学生与学习情景中的其他人交流关于问题情境的看法。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上,并让学生参与概念观点的建立。例如在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在探究Na2SO3的性质时,发现了实验事实与他们的预设之间并不吻合,激发了认知冲突,从而促使他们关注Na2SO3与KI的还原性强弱关系,进而通过Na2SO3与碘单质的反应,认识到还原剂与还原产物间的还原性强弱关系,建立起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和对制约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第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问题的连续性和开放性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核心问题、探究任务容量要大,要值得探讨,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给学生所需的场外信息和资料,这样既能满足其探究欲望,又不会打压积极性。例如,“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探究Na2SO3的氧/还性”这一问题就比从试剂选择到现象判断这样领着学生一步一步走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而在探究KMn O4和Na2SO3的性质的时候,给学生提供Mn,S元素的常见价态及存在形式、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能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完成任务,最大可能的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成功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3.《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 二氧化硫的性质 酸雨环境保护 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笔者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硫的产生及转化途径,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掌握二氧化硫的特殊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3.能列举出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重要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与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与思路】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思路:质疑激趣→实验引探→媒体释疑→启思诱导→合作研讨→反馈小结。

【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80-84.

4.《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四

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就是使学生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如何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突发事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对教学环节上的反思

1.新课导入

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有关工业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酸雨的危害的,使学生感到震惊和渴望,震惊的是酸雨的危害太严重,渴望的是急切想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这时,顺理成章的引出课题: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欲知酸雨如何形成,得先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创设求知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视频文件播放时,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提示学生应该透过现象看物质的化学性质,很多学生过渡关注酸雨危害的严重后果,甚至有些学生在议论今后下雨时,被雨水浇后会不会掉头发等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有些偏离课题的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为完成本课题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2.内容重组

新课程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借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和水溶液的酸性,与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呢?哪一个的酸性强呢?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相似,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但是也有不同的性质,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硫还有漂白性,再从化合价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样既过渡自然又环环紧扣。

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引出二氧化硫的性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会分析,但不可过多的复习二氧化碳的知识,点到为止,一定要做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3.实验探究

这节课总共设计了四个实验探究:

①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实验;

②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的验证实验;

③二氧化硫与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

④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验证。

探究活动过程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探究活动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感受其乐趣、培养了协作、动手能力。在探究中感受思维的乐趣及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心,树立环保意识。

但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①教师帮助设计了实验方案,没有给学生一个大胆创新的空间,同时也错过了发现学生潜能的机会。

②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对学生放手不够,还是不够相信学生。

③教师有时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有时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还有一些不必要的指导,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一些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另外,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验验证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有些同学提出异议,认为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具有的漂白性,这是学生认知上的歧义,但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忽视的问题,主观主义太强,对固定实验未作出任何疑问,应该也要和学生一样,增强问题意识。

课后,借鉴很多的实验改进方案,最后采用将品红试纸伸入到二氧化硫气体中来验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这样既避免想到亚硫酸的影响,又在加热时不会有过多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分解出来。实验简单易行,又能避免学生在认知上的歧义。今后,教师在实验改进和创新中应该加大力度研究。

4.学生评价

因学生层次的差别和班级学生人数教多,虽然尽可能的关注每一个学生,但是真正做到及时、适时把握机会赞赏学生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三、提升环节反思

每节课重点、难点的真正的突破也需要一些必要的练习来巩固和帮助学生提升能力,但是由于没有事先安排好学生预习的指导工作,导致最本节课的提升练习没有完成。

5.《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五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前辈化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体味他们的思维方法,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会自主学习。初中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式学习,通过主动地观察和比较、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且逐步、有效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目前我们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教学中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以下仅以《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为例,将“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欲以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一。创设探究问题的范围,引领学生探究活动。

初中学生学习时所实行的探究式学习这个阶段,过高地要求学生,无异于揠苗助长,他们的兴趣和信心都将会受到损害。所以,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仍然应当成为教学改革中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在《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节的课前的一周,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探究问题:生活中二氧化碳有那些用途、二氧化碳有那些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有那些化学性质等。让同学们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查阅和收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以备能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出探究实验来验证它。

二、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

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三项任务: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查到什么?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一定的学习能力。

如在《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节的教学中,先由饮料引出二氧化碳后,质问学生:你怎能确定是二氧化碳呢?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证明。接着又发问:由饮料你还能想到什么?提出既然饮料中可以逸出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探究对比实验:取两瓶内盛等量水的塑料瓶,一个中充入二氧化碳,一个中是空气,充分振荡,观察两瓶中的现象,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这时有学生问:我知道在饮料中溶入了二氧化碳,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另一个学生说:“我知道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同学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进行对比:

(1)在雪碧饮料中加入紫色石蕊,结果变色了;

(2)在稀醋酸、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中分别加入几滴紫色石蕊,由现象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在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由现象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把浸有紫色石蕊的滤纸条晾干后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干燥集气瓶中,由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5)在滴有几滴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色了;

(6)把第(5)步试管中的液体取一半加热,另一半作对比观察。这个对比实验不仅得出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结论,还掌握了碳酸的不稳定的性质。同学们从观察生活提出疑问,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在探究对比中学习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学生在完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和激动,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三、归纳整理小结 体悟探究成果

6.《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六

背景:2006年12月,新桥中学组织开展第二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评选活动。化学组5人参评,上课课题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我已经可以算是个老教师了,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这个内容,我还是第一次。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的这节课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呢?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决定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自己动手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需要的满足。

教学片段:(以探究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b、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c、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 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硫的组成及价态,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污染的惨痛教训,对学生进行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 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

……

实验探究二: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怎样?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结]先请一位同学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其它小组加以补充。

生甲:(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不知道学生的姓名)第一种方法直接将二氧化硫通入水中,然后滴加两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硫能够溶解在水中,并且与水发生了化学 反应。观察红色的深浅,色深则溶解度大,色浅则溶解度小。

第二种方法是仿照学习氨气的水溶性,尝试做喷泉实验,如果能够成功,说明二氧化硫的水 溶性还是比较大的;反之则较小。

生乙:可以尝试用排水法收集,若比较容易收集,则说明溶解度小,若很难收集到,说明易 溶于水。(第三种方法)

(同学们讨论很热烈,许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听到自己的想法被别人说掉了有点泄气,不过 马上又参与到讨论中来。)

生丙:我有更简单的方法,而且我觉得我的方法现象肯定比刚才的方法更明显。(学生有的 起哄,有的催他快讲。)事先在塑料瓶中收集一瓶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加入水赶紧塞上塞子 充分震荡。如果二氧化硫溶解性较大,会看到瓶子变瘪。其实我知道二氧化硫的溶解度比较 大,才想到这个方法的。(原来如此!)(第四种方法)

经过讨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多数同学认为方法二和四现象明显,可操作性强。利用我事 先准备好的仪器装置进行实验后,通过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法二有的同学想到事先 在烧杯水中滴加两滴石蕊试液。)

结论:易溶于水(告知: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 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那么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会不会 也是一个可逆反应呢?如果是,你可以怎么证明?

讨论后拿出实验方案: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矿泉水瓶瓶口检验。现象:试纸变红

结论:,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矿泉水瓶瓶口检验自然引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的同时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评价与反思:在本课的具体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新课程的新理念,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通过亲自设计、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自己总

结得出相关结论来满足他们研究、探索的需要。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

问题。一是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并没有能够做到真正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有

些同学思维一直很活跃,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只是在听,却没有思考,仿佛“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说明我在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提出的针对性方面还有缺陷。二是驾驭

课堂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一旦学生说到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探究方法,我就有点心慌,有时则

没有给予及时的评价。说明课前准备还是不够充分,课堂机智有待提高。我最困惑的是,为

7.《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七

一、丰富理念, 明确目标

教师不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去上课, 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而去上课。在教学中, 教师“怎么教”要与学生“怎样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做到教师教的“有效”, 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教学的双边关系, 确定三维目标。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结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将课堂设计为了探究性为主的课堂。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趣味实验,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兴趣—观察现象—分析—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交流—归纳;理解—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3) 通过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事实.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与思路。

通过这样的设计, 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 在学生的即时生成中, 就可以有方向性的进行引导, 使课堂教学看似随意, 却很精心。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 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优化课堂, 快乐学习

1.创建情境, 激发兴趣

欢快轻松的课堂情境, 会使学生积极的进入思索状态。课堂情境的创设, 能够顺利的抓住学生的心, 顺利的导入课堂的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一个“?”, 激发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中找到答案, 从而进入求知状态。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课的导入时, 就采用了简单明了的投影方式。

[投影展示]学校的元旦晚会, 班里的“小歌星”在舞台上演出, 周围云雾缭绕, 仿佛仙境一般。

学生看到自己班里的同学这么美丽的演出, 都很兴奋, 于是趁机提出问题。

[老师提问]咱们班的“小歌星”成仙了, 怎么会有“仙气”升腾?

学生在纷纷表示那是干冰造的,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老师导入]大家说的很好,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这样的导入, 使学生对二氧化碳产生了“好感”, 觉得很神奇, 都想指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激发了学生心中的那个“为什么”, 是下面的探究就变得积极顺畅了。

2.螺旋上升, 合作探究

学习就像登山一样, 谁都不会一步登上山顶, 都要借助阶梯一步步的上升, 学生的思维也是一样的。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适当的为学生建立一定的梯度, 不能太简单面, 学生认为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兴趣;又不能太难, 学生会觉得解决不了而丧失信心, 要采取“跳一跳, 摘桃子”的方法, 让学生享受攀登知识高峰的乐趣。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时, 就利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建立台阶。

[演示实验]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摇晃震荡, 观察现象?

学生看到瓶子逐渐的变瘪了, 很是兴奋, 纷纷提出这是为什么呀?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二氧化碳溶于水, 根据这个性质, 顺势的过渡到汽水—碳酸饮料。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什么?

学生纷纷开始进行猜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1:取两只试管, 分别盛放少量的稀硫酸、稀盐酸, 在两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现象并总结。

实验2:取一只试管, 在里面盛放少量瘪瓶子中的溶液, 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现象并总结。

实验3:取一只用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向里面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现象并总结。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受到实验现象的刺激,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推理、得出结论, 逐渐的清晰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

[学生总结]二氧化碳与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做成的花无变化, 说明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不反应, 另外两个实验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鲜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应该是碳酸。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 学生逐步的理解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 建立了干燥二氧化碳与石蕊的实验、酸与产物分别与石蕊试液反应之间的对比, 使学生的思考降低了难度, 掌握了化学中对比的方法, 同时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三、多元评价, 张扬个性

学生不是课堂的接受者, 而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时时的激励这个主人的“主动性”, 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 肯定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既要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要帮助学生树立面对失败的勇气, 激励学生善于探索、勇于探索。

[老师]在实验设计时你的思维很严密, 同样也要用在实验上科学的操作

学生受到鼓励, 毫不犹豫的重新做了一次。通过这样的鼓励, 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建立了学生不怕失败的精神,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由此可见, 在化学的课堂上, 巧妙的利用教材内容, 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变“教师指导”为“学生提问”, 尊重学生的生成,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师生一起能够顺利的“从生活走进课本”, 再由课本走向生活、走向应用, 挖掘课本中的隐性资源, 才能真正的实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 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摘要:化学实验是课堂的基础, 使学生深入认知、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实践, 阐述新课标下的课堂理念;分析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学生的发展, 实现课堂的趣味性、高效性。

8.“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篇八

1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第4册)》第二章第五节“光合作用”,是第二课时的内容。这是继前面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性质、制取及用途之后,又一次学习另一种物质的性质、制取及用途,二氧化碳是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一种物质,学生比较熟悉,通过二氧化碳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际上真正认识二氧化碳,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是空气的组分之一,能用于制冷剂、人工降雨、灭火、制汽水,是工业原料,还知道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途,是由什么性质决定的。本节课的重点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形成结论的探究过程和思维方法。

3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实验操作。

(2)知道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通过对照试验,学会对实验中和身边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4)通过雪碧及二氧化碳的用途等,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5)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和探究合作学习,体验探究乐趣,激发求知欲。

4 教学重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理分析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实验、小组合作、讨论、对照实验、多媒体课件等

6实验器材和药品

雪碧一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3瓶、空气1瓶、大烧杯2只、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酒精灯、试管夹、试管若干、火柴、自制平衡杠杆、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学生分组实验20组,每组有集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1瓶、蜡烛(连支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1瓶、大烧杯2只、玻璃棒、镊子、蓝色石蕊试纸。

7教学过程

7.1引入主题

展示雪碧在水中时的图片,在此基础上提问:“看了图片有什么感觉?”拿出雪碧,摇一下,观察现象。

7.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7.2.1 探究活动一

创设问题:汽水中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

猜想假设: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有无沉淀产生。

教师演示实验:将雪碧瓶产生的气体通入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 =CaCO3↓+H2O,产生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这一反应常用来检测二氧化碳。

教师展示:一集气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观察颜色,闻气味。

展示:一矿泉水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我们能不能自己制造汽水呢?怎么做?

学生想法:向矿泉水瓶内倒入一些水。

猜想:如果将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实验:用烧杯向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

学生解释分析:CO2气体能溶于水,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大气压将瓶子压瘪了。通常1体积的水里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压强变大,溶解的CO2越多,就制成了汽水。

提问:CO2气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取少量盐酸溶液,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中。

演示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刚才变瘪矿泉水瓶子中的液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盐酸和变瘪瓶子里的液体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遇到碱变蓝,说明液体是酸性物质。

7.2.2 探究活动二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了呢?

猜想:CO2和H2O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分析:会不会是只是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思考:不会,水是中性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颜色没有变化。

实验验证: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

结论:只有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

分析:是不是干燥的二氧化碳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要证明此假设,怎么办?

介绍蓝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是将紫色石蕊试纸浸入碱中形成的,遇酸变红。

提问:怎样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测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将蓝色石蕊试纸放到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颜色变化。

学生操作:将干燥的石蕊试纸用镊子夹紧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放入二氧化碳的蓝色石蕊试纸和空气里的蓝色石蕊试纸对照实验,发现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

结论:只有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提问:只有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只有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那如何来证明石蕊试液变红是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呢?

学生回答:将石蕊试纸用水润湿后放入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用玻璃棒蘸水滴到石蕊试纸上,然后将湿润的石蕊试纸用镊子放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现象: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变红色。

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新的酸性物质——碳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7.2.3 探究活动三

提出情景:喝碳酸饮料,感觉很清凉,一会儿会打嗝,气体从体内出来带走热量,感觉凉爽。气体哪里来的?

猜想:可能是人体中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下降;还可能是碳酸受热分解了。

提问:如果碳酸不稳定,分解了,你是如何知道它分解了?

生答:看紫色石蕊的颜色变化。

教师指出:为加快反应速度可以加热。

实验:将滴加过紫色石蕊试液含有碳酸的红色液体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红色溶液变为紫色,有气泡产生。

教师用白纸作为背景,把加热前试管和加热后液体进行对照。

结论: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

由南方网讯的一则北方菜窖的报道以及意大利死狗洞之谜,猜测气体的性质?

猜测: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有窒息作用,不能供给呼吸

设问: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学生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交流:

⑴用灵敏天平的两盘放2个集气瓶,分别充入空气和二氧化碳,看天平的倾斜方向来断定。

⑵两只气球内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看气球的沉浮情况。

⑶将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然后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

⑷二氧化碳可用来灭。

7.2.4 探究活动四

(1)教师演示:把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倾倒入平衡杠杆一端的小纸杯中,观察现象。

猜想:二氧化碳倒入的一端向上倾斜、向下倾斜或不动。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学生实验:在大烧杯中放置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两支点燃的蜡烛,将一瓶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蜡烛火焰变化。

猜想: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先熄灭、同时熄灭。

同桌2人做实验,发现问题:有的小组上层蜡烛先熄灭,有的小组蜡烛不熄灭,有的小组下层蜡烛熄灭,上层蜡烛不熄灭。

师生共同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为什么会出现其它情况?

学生分析:上层蜡烛先熄灭,可能是操作方法不当,直接把二氧化碳气体倒在上层蜡烛上。蜡烛不熄灭,可能是烧杯容积大,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容积小,二氧化碳量太少。

根据刚才分析内容,一位学生上讲台再演示一遍。

结论: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以及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7.3 二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体现了哪些性质呢?

学生回答并补充完整。

9.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比较、归纳,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2、通过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增强问题意识及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体验到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从而体会到学习化学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2、逐步确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关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化学性质 难点:CO2与水的反应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曾经有这样一篇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个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板书】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将已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提问】通过观察,你可得出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板书】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完成实验后补充的内容)加压降温形成白色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能升华。

【实验一】在大烧杯中放置一个铁皮架,架上固定两只点燃的蜡烛,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一瓶二氧化碳向烧杯中倾倒。【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板书】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实验二】(1)往集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里注入约1/3瓶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

(2)将瓶内液体倒数毫升至试管中,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再将上述试管加热,又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成紫色。【分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受热有气体逸出(CO2),红色溶液又恢复成紫色。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板书】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实验三】取一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通过较长玻璃管往石灰水里吹气,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其余同学观察实验,完成实验三现象的描述。

【归纳总结】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板书】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0H)2=CaCO3↓+H2O(检验CO2)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呢? 【板书】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对应)

1、人工降雨

2、灭火

3、制碳酸饮料

4、化工产品 【回应课前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

【学生回答】井下烧火照明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一直存在井底,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造成悲剧。

【讲述】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学习化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CO2+H2O=H2CO3 H2CO3=CO2↑+H2O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0H)2=CaCO3↓+H2O(检验CO2)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人工降雨

2、灭火

3、制碳酸饮料

10.《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十

一、学习目标:

1、记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动画)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意大利的“死狗洞”,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却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学完今天的这节课,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你就解开谜团了!

三、学习研讨:

1、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了什么?

2、二氧化碳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

3、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1:蜡烛的熄灭情况 该现象说明了 实验2: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

现象,。分析实验:

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

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实验3: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该现象说明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五、精讲点拨:

例题:家里的热水壶用一段时间后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除去这层水垢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A.用刀刮法 B.加入适量硫酸溶液浸泡,然后用水冲洗 C.加热 D.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浸泡,然后用水冲洗

点拨: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不溶于水,附在水壶内壁,用水冲不去,但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于水的CaCl2,然后再用水冲洗就除去了。

六、达标测试:

1、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最常用的方法是()A.将燃烧的木条放入气体中 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D.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3、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

七、布置作业:

1、用玻璃管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吹气,过一会儿再给试管加热,试管里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

2、将盛满二氧化碳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的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二氧化硫的性质演示实验改进 篇十一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演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75-02

0

1.教材实验中的不足

教材中实验对二氧化硫漂白性质的实验一直采用以下操作:将二氧化硫水溶液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图1),再加热试管,红色又恢复(图2)。由此教材得出结论: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某些物质化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

此实验存在三点不足:

(1)本实验中使用的二氧化硫水溶液,是由前面一个验证二氧化硫能溶于水的实验而制得,其浓度很低,实验现象不明显;

(2)由于实验中使用的是二氧化硫水溶液来进行漂白实验,在前面学习、探究了氯气的漂白性后,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究竟是二氧化硫气体还是二氧化硫水溶液使得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3)实验采用试管来进行实验,在验证二氧化硫漂白性不稳定的实验中,试管加热分解出的SO2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入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只讲解了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能被氧气氧化两个性质,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且实验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没有体现SO2气体对环境影响。在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水溶液的酸性等没有明确的实验去验证。

在教学中部分老师考虑到这一问题,但往往只是把实验添加进去了而没有考虑环保,实验现象等问题。例如:有老师在做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事先在实验室用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硫后,在教室用注射器取少量气体,通入溶液中,观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在此考虑到了环保的问题,但取出的少量气体是否能是溶液褪色?如果量取的不够会使学生得出相反的结论。

同时有人将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进行了改进,只需用注射器和试纸即可完成,如左图所示:

该实验装置用生活中常见的注射器来进行实验,接近生活,且该实验理念也是集二氧化硫的几个性质实验于一个实验的一个微型实验。但该实验作为分组实验让学生来做是可行,如果作为演示实验则很难让学生看得清楚。

为了更好地通过实验证实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有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在该改进实验中,实现二氧化硫制取及硫化氢气体制取的合一,实现对二氧化硫酸性、氧化性、还原性的验证,通过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该改进方法在分组实验中可行,但在演示实验现象不太好观察,SO2的漂白是可逆的不能通过实验体现。为此,做了如下改进:

2.装置改进

根据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创设绿色微型化化学实验的理念出发,现对SO2性质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涉及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几个独立的性质实验。本实验把几个性质小实验组合在一起并在一个密闭空间里进行(图3),避免了当堂制取气体的麻烦又节约了时间而且避免了造成空气污染,是一个节约、环保、微量、简便易行的实验改进。同时可以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验原理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还原性与氧化性。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与品红溶液中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因此,加热后,二氧化硫重新逸出,无色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3)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4)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Na2S+SO2+H2O=H2S+Na2SO32H2S+SO2=3S+2H2O

4.实验药品与仪器:

药品:浓硫酸、亚硫酸钠固体、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硫化钠溶液

仪器:铁架台带胶塞的试管酒精灯具支试管导管橡胶管

5.实验步骤:

(1)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别在B、C、D、E试管中装入品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硫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待用。

(3)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固体,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迅速塞紧活塞,观察B、C、D中的颜色变化。

(4)当B中品红溶液褪色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B,观察颜色变化。

6.实验现象及结论

(1)试管A中发生反应后,试管B褪色,试管C褪色,试管D出现浅黄色沉淀,即可验证了SO2的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

(2)当用酒精灯加热试管B时,B试管中品红的颜色恢复,则说明了品红的漂白是可逆的,不稳定的。

7.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对SO2的制备性质检验,在一个套装置中完成,现象明显,在SO2的漂白实验中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操作简单。适用于课堂教学演示实验,便于学生分组实验。

(2)对SO2性质进行了封闭式实验,减少实验过程中SO2气体对教室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 它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 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描述法画图及学生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进而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案例描述】

我指出, 可以从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几个方面来考虑。学生很快得出这两个函数底数不同。一个大于1, 另一个大于0而小于1。我及时表扬学生善于观察, 在我的表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这时, 我再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底数不同的指数函数有什么性质。学生经过认真地探讨后, 很快得出了结论。我任选两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 回答基本上都正确。

【教学反思】

1.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认知的过程

2.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是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彼此交往、团结协作等意识,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而本节课虽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考交流、同学间对比所作图象的环节, 但学生交流不充分, 不到位。由于时间安排上的限制, 未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激情。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除了上述内容外,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 对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学生进行合作前,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 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出成果之后, 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

3. 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

13.《二氧化硫性质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十三

本次的上课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寻找解决本节难点知识的妥善方法,并制作课件。课讲完后,仔细分析:

一、找准知识衔接点,为新知做好铺垫。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后进行的。而“比’是上个学期学习的知识。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的大多数会把学过的不相关的东西忘到脑后,因此,先设计了一组复习题,不仅让他们复习了比的定义,还对化简比、求比值的概念在脑中闪动一下,并通过求不同比的比值的计算,唤醒他们的记忆,为学习比例的意义打好铺垫。因此学生在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学生掌握的很好。

二、相信学生的预习能力,大胆放手,使难点变为平常。

本学期鼓励学生预习,大多数学生能认真预习,但也会有个别学困生,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仅在书上画一画,留留痕而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本节概念性的东西较多,学生的理解水平以达到理解:比例的定义、项、内项、外项、内项的积、外项的积等等。因此对此类知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找,这样节省了上课时间,学生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练习由易到难,不仅仅为了小测验的满分数量而选取较简单的习题。

每个知识点都紧跟相应的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新知,同时能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根据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把那个告知学生有多个比例,这样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题,是书中带花的题,应该选作,而我在这里选用,意在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同时发现规律:可以把等式左边的两个因数,作为比例的两个外项(内项),能学出八个比例。最后课堂测验,我出了两个内项互为倒数这个隐含条件,并且使用字母表示的比例式,应该是有较大的难度,也是为了看学生新旧知识的融合情况。课堂测验看出大多数学生填对了结果是1.还有20个学生填的是其他两个字母的积。设计的实际应用题,学生也能运用反比例分配的方式解决;还有学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算式;还有的用比例填空的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挺让我惊喜的,学生的思维很灵动。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有:

一、没能及时抓好课堂生成。

课前预设没考虑到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自己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根本没听清孩子的问题,还让他说了两遍,我也没能领会过来。如果当时让孩子直接解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会让老师如醍醐灌顶,这样可能会创造出课堂的亮点,更可能树立这个学生的自己心,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可悔之晚矣!

二、高估学生的能力,放松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对于解比例,我以为:学生在学好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解比例应该如囊中取物。因此只让学生口述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因此出现了,未知数写在等号的右边,几个学困生不会解比例。如果加上一个板演,哪怕是只要一步:把比例变成方程,那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每一次的课,总会有一些优点,同时会存在问题,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开辟出一片新的绿地。

14.《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四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基于这一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一、我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得到一些整数,然后,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很快完成了旧知到新知的过渡,愉快的进入了学习的角色中。

二、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加强对小数的认识。在教学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在自学教材、提出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观察这一学习观察这一学习过程,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三、学数学,并不仅仅单纯是知识的掌握,而是要把它延伸到课外,升华到生活中去,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既巩固了新知,有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地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新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2

本课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具体事例、借助图形来进行反复比较归纳,最后能自主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对比商品的价格相同与否,让学生在参与回答的气氛中激起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主要学习性质概念,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秉承先学后教的理念,让学生“活”学“小数的性质”。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不足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过于细化。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总想让学生按照固定模式思考,没有做到放手让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在总结小数的性质时,没能充分让学生多说,在两个同学回答正确以后,便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进行了总结。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3

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一瓶饮料:甲商店标价为3.00元,乙商店标价为3元,哪家商店便宜。得出3.00元=3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小数的性质。接着通过观察米尺,引导学生得出0.1=0.10=0.100。让学生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再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你有没有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的末尾多一个“0”、两个“0”,或小数的末尾少一个“0”、两个“0”,他们的大小仍旧相等。接着让学生举例,象这样关系的等式还有吗?在学生举的例子中选其中一个加于验证(0.2=0.20)。我先让学生同桌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验证,然后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再次理解小数的性质。

在引导学生归纳小数的性质时,生1:小数中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马上有学生不同意,并举例如果是0.02与0.2就不相等。学生在自主评价中感悟到“小数”“末尾”等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从中体味到数学的严谨和缜密。在这堂课中,设计了两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讨论、验证、想象。让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在实践材料的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动手实践和探究的验证材料,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更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主动经历着“做数学”和“研究数学”的真实过程,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表达着他们对数学学习个性化的体悟与创造,每一次小小的补充,都见证着他们数学经验的蕴育和理解能力提升。

但通过深刻反思,还有很多不足:

1、第一次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师围绕小数的性质,提出诸多细小的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下被动地回答,被动地教授。

2、第二次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验证0.2=0.20,我先让学生同桌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验证,然后动手操作。但有的同桌根本商量不出方法,也没办法进行验证。这一点我在备课时,太理想化,以为通过同桌商量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改为你想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说给大家听听,然后再动手操作,效果肯定会更好。所以这一个环节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3、本节课中教师还是讲得多了一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处理得急了一些,例在学生第二次验证时,再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或许每个同桌,都有自己的办法加以验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理解上难度不是很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教材呈现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学生十分熟悉,所以学生基本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0.3元=0.30元。我在这里安排学生对这个等式进行观察并大胆猜想。学生验证的方法大致有三种:①0.3元=3角=30分;0.30元=30分;②0.3里有30个0.01;0.30里有30个0.01;③学生动手操作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的纸上画出0.3和0.30,最后发现所涂面积大小相等。通过此例题让学生初步体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例题后的试一试,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填空,回答出1分米等于10厘米等于100毫米,然后回到原题,及时板书0.100=0.10=0.1。接着让学生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反复观察,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小数的性质。同时明确性质中的关键词:末尾。这个过程学生表现的比较积极主动,效果也很不错。因为是自己发现的,所以学生对这个性质的理解很到位,在后面的相关练习中表现较好,整节课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在新课教学结束后,出示游戏性的习题强化学习成果,把枯燥的练习融入生机勃勃的游戏活动中,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竞赛中交流,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能力。

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①板书不够直观明了。比如让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的时候,应在等式上画几个弧线,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出变化的规律。板书应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②在教学过程中,我漏讲了一个重点,0.7与0.70的意义是否相同,觉得有点遗憾。③评价语言单一。④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5

《小数的性质》这节课学生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具有探索性学习的价值,因此让学生经历过程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基于这一新的理念,教学中我没有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猜想──验证──反思”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在情境中猜想。

活泼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伊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动画情境,在这个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从猪八戒的无知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判断出“25.00”和“25”是相等的,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提出了猜想。猜想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的,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已经向探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在探究中验证。

接着我出示探究内容,内容中既有正例(和0。5相等的小数),也有反例(和0.5不相等的小数)。而教材的例题学习中只有正例(比较0.5和0.50的大小)没有反例,我认为那样不利于探究活动的深入展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障碍,并及时指导学生寻求跨越障碍的办法,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没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是不值得探究的,没有在探究中战胜困难的经历,其探究能力是难以获得实质性发展的。

当然,为了使探究活动富有成效,我充分发挥引导者与帮助者的作用。首先,通过设计探究提纲来引导学生探究,然后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教师又以“参与者”的身份给予更具体的指导,以保证探究活动不被“卡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合作(先组内合作再组间合作)想出了多种办法,体现了探索活动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并通过汇报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推翻了原先的猜想,发现了“小数性质”的本质特征,并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小数末尾”和“小数点后面”的区别)有了深刻地理解。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6

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之后的内容,这一课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在理解上难度不大,整节课以学生找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为主线,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以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进行动手尝试、探究,应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小数的性质。不仅重视知识教学,重视结论,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反思《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三个小数相等。他们的单位都一样,所以我们把数字抽出来。板书(0.1=0.10=0.100)。由原来的解决问题转化为单纯的小数的大小比较。通过一组小数0.3和0.30的大小的比较,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教学设计把学生限制在了准备的两个学具里,其实这个环节可以完全放手与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方法探究,可以用刚才比较0.1、0.10、0.100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这个地方不给学生设限更好。讲课时没有给学生强调正方形看做1,强调是把1平均分,这个1可以使1米,是1吨,1分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强调0.3和0.30他们的大小相同,意义是不相同的。

在练习的设计上保证有层次。既有知识的巩固,又有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还有拔高练习。讲授练习不但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告诉学生这样解决的道理,但课时安排太紧,导致练习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7

1.教学实录

1.1联系实际,提取素材

师: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大家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生答略]

师:老师也调查了几份材料。课件显示下图:

师:这些小数,有些末尾没有0,有些末尾有0,如:南沙群岛海面浪高2.0米,2.0米就是几米?[生答后,教师板书:2.0=2]

师:买橡皮和铅笔盒应各付多少钱?还可以写作多少元?[生答后,教师板书:0.60=0.6、10.50=10.5]

师:刘伟娜的身高和扣球高度还可以写作多少米?[生答后,教师板书:1.90=1.9,3.00=3]

1.2引导启发,提出猜想

师: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吗?请你大胆进行猜想![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小组1:小数末尾带0的,可以省略。

小组2: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都一样。

……

师:大家讨论一下,拿出一个统一意见好吗?

生: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板书学生的猜想]

1.3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还需要用更多的小数来验证。根据你们的猜想,你能举出一些你认为是相等的小数吗?

生:0.8和0.80、0.4和0.400……

师:它们的大小是不是真的相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见材料A、B]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验证]

材料材料B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验证的结果?

生1:我们先在这个正方形上涂一竖行(图略),表示0.1,在右面的正方形上涂10个小格(图略),表示0.10,它们的阴影部分都是一竖行,一样大,所以0.1=0.10。[其余学生的验证略]。

揭示课题,指导学生看书,对比并修正结论。

1.4应用性质化简、改写

1.4.1小数的化简

(1)教师拿出用折叠卡片做的小数0.600,问:你能说出一个和它相等的小数吗?[生答略]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卡片拉出0.6000000…00[约有1.5米长],问:大小变了吗?[学生非常惊奇和振奋地说:没变!]如果它末尾的0像神舟六号那样绕地球转77圈,它的大小变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变!]也就是说与0.600大小相等的小数有多少个?在这无数个小数中,最简单的是哪一个?[生答后教师揭示:0.600写成0.6,就叫化简。]

(2)[屏幕出示]0.5000、13.040、10.00等数让学生独立化简。

1.4.2小数的改写

(1)学生尝试把6.07、5.60000、5、1.023改写成两位小数。[最后一个数是反例,想进一步强化和突出“末尾”的0]

(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位互相检查,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1.5学习回顾与小结

师:想一想,我们学习小数的性质经历了哪些过程?你有了哪些收获?[学生回答和教师总结略]

1.6综合练习,巩固应用

(1)你能只动三笔使7=70=700=7000相等吗?

(2)按要求写小数。①所有的0都能去掉。②所有的0都不能去掉。③有的0能去掉,有的0不能去掉。

2.反思和改进

(1)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的时候,已经对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环节1.1虽然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了学生旧的知识经验,但却似乎是以前调查的机械重复,而且对学生而言,似乎少有挑战和研究的必要价值。在提取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又是在一问一答中,被动地提取“小数末尾有0的数据信息”。那么,到底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既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主动地提炼出研究材料,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呢?

改进:让学生在课前直接调查生活中末尾有0的小数,弄清它表示的具体数量,探讨它用别的小数怎么表示,并利用调查的数据尝试发现、猜想小数存在的一些规律,记下自己的问题。在再次的试教中,学生踊跃地交流自己的调查成果,很快形成了大量探索小数性质的素材(如:0.60元=0.6元等)。大多数同学都发现了“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大小都一样”这一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既然0.60元=0.6元,写成0.6元不是更简便吗,为什么商店还标成0.60元?”课前活动直接就把学生引入了对“小数为什么存在这种规律”的探索活动,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直是活动的主角,人人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调查和发现,教师几乎插不上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学“小数的性质”的核心任务和难点是引导学生探讨和理解: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不是让学生发现这个规律。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课前活动自主发现了小数这个特性,恰好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年会上的教学却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冲淡了重点,教学定位不当。因此,实录中的环节1.2应该删除。

“小数的性质”是基于“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进行学习的,“小数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其他知识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实录中,环节1.3虽然让学生应用材料A、B进行合作验证,完成和经历了“验证”这个步骤,但是,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形象感知的阶段,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说明。这在知识探索和科学研究中是不严谨的。因此,如何组织学生从本质上,即根据“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小数的性质,同时,为下一步小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以类推应用的理解角度和探究方法,才是本节课最该反思、改进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改进: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素材的调查和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即使课前没有发现的同学,也能很容易地领会和认同同学发现的规律:“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大小都一样。”因此,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教师就可以直接抛出这样一个研究性问题:“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呢?你能举例进行解释和说明吗?”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作图理解和验证。例如:0.2表示十分之二(学生借助方格图表示);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0.20,表示一百分之二十,也就是20个0.01,10个0.01等于1个0.1,所以0.20等于0.2,大小不变。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理解:0.2里有2个0.1;0.20里有2个0.1和0个0.01,所以,它的大小还是0.2。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利用验证材料B,自己从“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0.4和0.400为什么相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畅谈自己的想法,充分交流和共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论证和说明。在看书、修正小数的性质后,增加下面的练习题:

0.52中的2在位表示(),在0.52的末尾添上三个0后,2在()位,表示()。

0.300里有()个()、()个()和()个()。0.3里有()个()。

0.230里有()个()、()和()个(),0.23里有()个()和()个()。

利用这个练习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虽然整个小数表示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来小数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却没有变化,数位也没有变化,所以它的大小也没有变化。而且这种方法也可以迁移到根据小数点的移动探寻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一举两得。

对比:在5.700、200、0.580、580……中哪些数末尾的0去掉后,大小不变?为什么?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就改变了原来数中每个数字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它们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不改变整数大小的情况下,整数的末尾不能任意添上0或去掉0,以促进对小数性质的进一步理解。

在改写时讨论:为什么把5改写成两位小数,要在5的后面先点上小数点。

让学生理解在5后点上小数点,再添0,5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5.00是由5个1、0个0.1和0个0.01组成,还是5。同时也能进一步沟通小数和整数的联系。窃以为可以作如下引导: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如99/100写为0.99,那么100/100则可写为1.00,即1;再结合百分图形理解5即500/100,可以写作5.00。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进一步巩固了对“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认识,较好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环节1.4.1在学生理解化简后,我是用课件出示了几个小数,让学生化简,学生是被动地去做。怎样安排才能使学生做得更为积极,更为主动,效果更好呢?

改进:让学生自己随意写几个小数由同位化简,然后互相批改。学生在后来的试教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练习热情,并产生了新的学习资源:每次都有学生出了像0.03这样的数让同位化简,我便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究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同样实现了我设计的反例——改写1.023的教学目的。

3.几点感悟

(1)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例如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调查和收集现实生活中末尾有0的小数实例,并在自己搜集的大量材料中尝试发现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确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充分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2)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注重启发学生的大智慧。这节课,我把“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猜想、验证和应用的过程’,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作为课前预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地突出这一点,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课堂小结时,也重点突出过程和步骤的回顾,力图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领悟到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长大智、增大慧,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斟酌教学活动和问题的设计,努力使活动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既有利于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又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我这节课对几个环节的改进无不是基于这个思想来做的,就是尽量向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自主探究、交流、创造、实验、论证等活动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地构建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

(4)每一节课都要用一辈子去经营和反思。我在省年会上执教的教学思路是经过省、市两地教研室多次指导、反复修改的结晶。但是,我并没陶醉于年会上的成功,而是又查询了更多的资料,征求和综合了更多专家、同行、编辑老师的意见,进行了冷静、深刻的反思和实验,才真正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才有了后来更为理想的设计。我想,教学就应该是这样:要坚持不厌其烦地琢磨和反复地实践,坚持每一节课都用一辈子去经营和反思,以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更为合理,更为接近小学数学教学的真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8

一.教学内容:

第34~35页的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二.教材解读:

本课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和归纳,探索小数的性质。例5先通过两个小朋友交流铅笔和橡皮单价的情境,引起学生进行比较的需要,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6结合购物的情境,通过讨论一组食品单价中哪些“0”可以去掉,引导学生在应用小数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的活动中,学会化简小数,并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小数的性质,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进行化简或改写。

2.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小数的性质。

五.资源利用

学生经验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部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如:会看各种文具、食品的价格等。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例6的食品价格牌、小黑板。

六.课程实施

1.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出示例5情境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想提出哪些问题?

2.探究

教学例5。

刚才有同学提到,这两件文具的单价实际上是相等的,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照你们的想法,可以用等号把0.3和0.30这两个小数连接起来(板书:0.3=0.30),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猜想。

进一步启发:谁能想办法解释0.3和0.30为什么相等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

学生活动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分别从钱数的多少和每个小数所含计数单位的个数进行解释。

教学例5后“试一试”。

小黑板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提问:你能在直尺上分别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的位置吗?知道他们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写成小数又分别是多少呢?

解决上述问题后,追问学生:你能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100米=0.10米=0.1米。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能否用其他的方法说明0.1=0.10=0.100?

总结和归纳。

谈话: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

全班交流: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我当小裁判:

①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例6

出示例6情境图,提问:小强买了四种食品,这些食品的价钱中,哪些0可以去掉?先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组织交流反馈。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4.00元可以化简成4元,由此得出整数可以看成是小数部分是0的特殊小数。

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吗?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方法。

练一练。

①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练习后,结合交流让学生再说一说每组的两个小数是否相等。

②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后提问:两道题中的数,为什么第①题的0.5和0.50相等,而第②题中0.5和0.05不等?你能从其他角度解释一下吗?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并再次明确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

3.应用

练习六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追问:703.0505左边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练习六第2题。

练习后追问学生:为什么不能把0.018和0.180连起来?

练习六第4题。

学生练习后,重点讨论:80

是怎样改写成三位小数的?

练习六第5题。

学生练习后,讲解:用“元”作单位表示人民币的数量时,因为“元”后面还有“角”和“分”,所以通常要用两位小数表示。

4.课堂作业

①练习六第3题。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两位小数。

橡皮毛巾

5角=()元6元6角=()元

直尺牙刷

1元零5分=()元3元2角=()元

七.课后感想: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和生成新的数学知识

课始直接出示例5情境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只是用简短的提问带出了课本上的情境,展示给学生,没有刻意地去创造多么复杂、多么热闹的情境,因为情境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一个手段,达到效果就行。尽管这样的开课很朴实,但朴实中不失实效,使学生及时进入另一个“场景”。

0.3元和0.30元相等吗?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肯定的回答。于是我进一步启发:谁能想办法解释0.3和0.30为什么相等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流,学生活动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大部分学生想到了0.3元是3角,0.30元是30分也是3角,所以0.3元=0.30元;也有学生解释0.3是3个0.1,0.30是30个0.01,30个0.01就是3个0.1,所以0.3元=0.30元;也有学生从小数意义的角度来解释;还有学生更直观了,通过画线段图来解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被唤醒了,思路打开了,思维活跃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我们的教学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为学生构建新知搭建了平台。

2.学生越过表象,识别表象后蕴藏的规律

合理猜想,大胆验证是学生自觉思维的体现,但这种直接经验还必须上升为科学的理论,这就需要学生能越过表象,识别表象后蕴藏的规律,这样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便于举一反三,解决同类相关问题。于是我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出小数的性质。接着我又设计了我当小裁判这样一个补充练习,再次突出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了小数性质,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最后,通过改一改、填一填、涂一涂、划一划、连一连等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网课课内知识的第一个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时跨度三周,主要知识有: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大小比较、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改写等等,对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对前两周的知识会有所遗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带领学生回忆起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整理。而传统意义上的整理复习课一般选取学生课前整理,上课师生、生生互动补充的模式,或者学生本单元的错题重现,重点讲解的模式,学生能够在自我整理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们交流沟通,充分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在网课教学模式下,既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又能更好地达成课堂目标呢?

一开始我还是选择让学生自主整理,再在授课时逐步呈现知识点,将重点知识融于练习中,进行着重的讲解。试讲一次后,发现这种设计显得枯燥乏味,而且不知道学生自主整理的效果是怎么样的,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学情是教学的致命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能浮于表面地将知识点过一遍,无法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且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十分生硬,模式甚至有点像练习课。

在查阅更多资料,以及向前辈们请教之后,我醍醐灌顶:我需要一个将所有知识点都能串连的一个素材,以此作为导线引导学生自主回忆、整理、复习并总结相关知识点。因此我选取了用几张数字卡片写数作为导入,将学生能写出的数作为后面复习的材料,达到教学素材取之于课堂用之于课堂的目的。课堂总结时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的步骤,利用思维导图发散性、系统性地整理知识,建构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一节课下来,相信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都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但是教学之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因为本单元的知识点比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重难点知识的突出还是不够明显。比如在学生的作业反馈中还是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小数与单位换算掌握的很不熟练,有些对单位间的进率不熟悉,有些把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乘除进率弄混。在之后的练习中我带领学生着重复习单位换算,另外建议学生将乘除进率写在题目旁边,再去移动小数点。二是网课的模式还是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引导较多,学生自主的空间比较少。三是练习的设置针对了一般学生,没有进行拔高和拓展,学生失去了一些思考的空间,没有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经过本节课的设计、实践与反思,我对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让复习课上的更有质量,更适合学生学习。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上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本节课教学教程中,我力争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探讨的不引,学生能发现的不导”。认真作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始终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尊重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猜想、验证、总结、应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首先,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提出0.3=0.30的猜想,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去验证猜想。学生从表示的具体钱数;借助方格图,从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和阴影部分大小;利用数位顺序表等多个角度去验证猜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然后再把性质运用到生活之中。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2.关注生成,让教学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当下的思维状态,学生认知的起点,学生的困惑等等。教师要充分关注生成,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生成,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真实有效。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涂一涂,画一画,量一量等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体会到了小数性质

3.基于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经验。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取素材,让学生尝试从生活素材中发现小数的性质,并根据生活实际理解和应用小数的性质,实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

例如,选取超市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经常看到的标价牌上发现小数的一些特征,在验证小数的性质是时,学生首先想到的也是根据0.3和0.30所表示的具体钱数来验证。

这样设计,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充分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吸取上节课的教训,我调整了一下教学方式,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放慢了教学脚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会说小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学生的表述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同时,通过对这节课的一些环节的修改也使我的课有了较为清晰的条理,我自己也有明显的感觉,这节课比上次的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个别环节处理不当,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性质后可以先讲授小数的改写,因为小数的化简其实也是小数改写的一部分。

(2)练习设计不合理,没有体现出层次性

(3)板书不够直观明了。比如让学生观察2.5=2.503.00=30.1=0.100.5=0.50这四个等式的时候,应在等式上画几个弧线,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出变化的规律。板书应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1

今天数学课上,教学完小数的意义新课之后,大部分学生的感觉是:老师说小数的意义不好理解,也不难啊!从学生的表情上看,他们略有得意之感。于是,我故意问:“你们觉得小数的意义难不难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难——”我又问:“是真的嘛小数的意义应用的很广,老师没教你们难的知识啊!”孩子们顿时坐好,等待我提出新的问题,看到孩子们这样,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数轴,在数轴上确定了“0”和“1”,然后把0——1之间平均分成了10份,用一个箭头指向第二个等分点处,我问:“这个地方用分数怎样表示?怎样用小数表示?”孩子们想了想,有好多孩子举起了手,给出了正确答案,我很欣慰,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接着我把数轴上了“1”改成了0.1,这回我用一个箭头指向了第一个等分点,问:“这个地方用分数怎样表示呢?怎样用小数表示呢?”这下,教室里静悄悄的,多数的孩子都在认真思考,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没有人给出答案,我笑了,孩子们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了期待。突然,嘉琪说:“分数是1/100,小数是0.01。”我赶紧肯定了这个答案,紧接着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她无语。“你们想知道吗?”我抬高了嗓音。“想!”“大家看数轴,把哪部分平均分成了10份?”“把0——0.1之间平均分成了10份。”我指着10份中的一小份说:“10个这样的一小份是0.1,对吗?”“对。”我来到黑板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前,指着十分之一说:“10个多少是十分之一?”孩子们恍然大悟,:“哦,真是一百分之一!”“为什么?”有人回答:“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十分位右边的一位是百分位,所以10个一百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一。”“哈哈,明白了?”孩子们面带笑容,“明白了!”我指着第七个等分点让学生说分数和小数,孩子们对答如流。最后,我把“0.1”改成了“0.01”,指着第一个等分点让孩子们说出分数和小数,这回有很多人很快举起了手,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和理由。我开心,因为孩子们理解了知识;孩子们开心,因为他们解决了问题。

“孩子们,知识是有联系的,要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

这节课结束了,但是给我的感受是:一个老师

学生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一个手势,一个点拨,一个鼓励,一个引导,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解开问题的钥匙啊!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成功之处: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这里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家超市同一商品的标价签,使学生知道2.50元表示2元5角,2.5元也表示2元5角,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初步知道2.50元等于2.5元,它们的单价是相同的,

2.注重多种方法验证结论,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例2中,一是通过不同材料的操作使学生发现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可以比较出0.30=0.3,学生能够验证出虽然份数变了,但是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二是通过小数数位顺序表也可以发现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其余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变;三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价格的标签也可以得出0.30=0.3。这样通过不同的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来进行验证结论。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例1的教学采用长度单位理解上存在问题,导致个别学生对于小数的性质理解上不到位。

改进之处:

对于例1的教学还应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明晰,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和分数的意义应进行重点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3

“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教材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比较和归纳,探索小数的性质。例题分两个层次安排的:第一层次通过两个小朋友交流铅笔和橡皮单价的情境,引起学生进行比较的需要,再通过“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的讨论和交流,体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铅笔和橡皮的单价,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借助直尺图自主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它们也是相等的。依据情境图和得到的等式进行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上述两组等式存在着“小数末尾去掉0或添上,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特点,从而归纳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上面是教材上例6的情境图,呈现的是购物情境,通过思考一组食品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理解“化简”的概念,学会化简小数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展开的:

⑴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上的填空,交流得到的答案,牛奶2.80元、面包4.00元和合计10.50元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这样一个过程是“小数性质”应用的内化过程,学生们在练习中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⑵理解“化简”的含义。教师指出像2,80元=2.8元一样,将小数写法简化的过程就是“化简”;

⑶验证答案。利用元、角、分这些单位进行验证,例如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2.80元和2.8元是相等的,所以2,80元=2.8元;3.05元表示3元05分,假如3.05元中间的0去掉后就成了3元5角,大小不再相等,所以3.05元中间的0不能去掉。利用元、角、分这些单位进行验证,和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小数性质和应用小数性质化简小数的合理性;

⑷质疑。“为什么超市的消费单上的钱数都是两位小数,不写简单的小数呢?”教师在本题结束反馈时抛出了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有两种,一种理解为都是两位小数便于超市进行加法计算,另一种是为了价钱精确些。第一种理解无意和小数加减法想吻合,第二种理解初步体会到保留两位小数可以使小数表达得精确些,回答不是到位,通过教师的补充才理解到位,“这里都是两位小数,超市告诉顾客本超市计算钱数时精确到分。”

“独立解决问题”---“理解“化简”的含义”-----“验证答案”----“质疑”这四个小环节,没有遵循常规使用的利用“小数性质”反馈、矫正,增加了“验证”和“质疑”的环节,旨在继续沟通实际生活与小数性质之间的联系,培养小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质疑”环节则明显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的学习丰富了感性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当然,不足之处也有,没有利用“小数性质”反馈、矫正,此处演绎思维培养的资源无意浪费了,且“小数性质”的应用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会减缓学生技能的形成的进程。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4

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是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在重点关键处我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为把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同学们身边生活实际中的看到、遇到的事情很自然的感受和运用小数的性质,从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为生活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放西游记动画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创设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首先是课件出示米尺的一部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并分别提出1分米=( )米,写成小数是( )米; 10厘米=( )米,写成小数是( )米;100毫米=( )米,写成小数是( )米。接着课件出示: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最后让学生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了什么?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这一活动教师给足了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

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

我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去证实,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溶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凭借学生的数学现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数学中的问题。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组成、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互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购物的体验,都了解0.8元与0.80元相等,1.70与1.7相等,但学生的这种认识相当粗浅,表现在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0.8=0.80,1.70=1.7。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真正懂得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无论添几个0或去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本课设计时,并没有采用常用的一步步归纳总结的思路,先归纳小数末尾添一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再归纳添两个、三个、乃至无数个零的情况,而是一步到位。分别在验证猜测与归纳总结时,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生生、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小数性质的掌握。同时,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而呈现不断变化。在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景,不断激起学生一个个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现实不断地被激活。

二、注重方法渗透,引导自主探索。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1、引出4分米、0.4米、0.40米时渗透了估算迁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2、教学0.4米= =4分米时,渗透了等量替换思想。

在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教师既没有被学生已知0.8=0.80的现象所迷惑,而轻易放过让学生作进一步探究的机会,同时又充分地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每一次都是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发现、自己总结、自己归纳,一层一层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观察中归纳,提升,在不断发现中逐步完善。

四、深刻反思,还有很多不足:

1、第一次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师围绕小数的性质,提出诸多细小的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下被动地回答,被动地接受。

上一篇:乡村振兴小品剧本下一篇:优秀团支书评比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