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与低头读后感

2024-06-22

昂首与低头读后感(精选7篇)

1.昂首与低头读后感 篇一

人处世间,总免不了两种行动姿态:昂首与低头。

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则是谦卑的风度;昂首,看远方的天空,寥廓、明朗,心中升起一轮燃烧的太阳;低头,看脚下的大地,沉重、深厚,精神的大树有无数的根须在心底延伸。

为人处世,首先要学会昂首。

“仰天大笑出门去”,昂首,彰显的是人生的自信,抒写的是生命的豪迈。也许你身无半文,但也不妨心忧天下;也许你身处陋室,但同样可以激扬文字;让眼睛漫步山外,闲观满山花开花落;让灵魂飞离俗尘,心游万仞,笑对天外云卷云舒。

在思想上的昂首,就是精神上的独立,就是心灵上的自由,就是人格上的尊严。自古就有“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箴言,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就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严峻的生活,有时就需要挺胸昂首,就需要“横眉冷对”,就需要不屈不挠。横刀向天,这是改革家的豪迈;一蓑烟雨,这是思想家的洒脱;荐血轩辕,这是革命家的奉献;堂堂正正,这是平民百姓的理想。

世界有风雨,人生有坎坷,昂首,就是无论何时你都要给自己一个希望,经受风雨才能看见彩虹,踏过坎坷你才能迎接成功。你需要把痛苦的种子埋在心底,昂首向前幸福地活着。海伦·凯勒、邰丽华、史铁生……他们的名字已经幻化成神圣的星辰,永远在你我的心底闪亮。须知,任何坎坷和磨难都是上天对一个生命和心灵的考验。所以,我们都应当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毅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从而感动别人,让满世界的风雨,把自己磨炼成一棵执著昂首的向日葵,一棵“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泰山松。

昂首,保持向上的激情,从今天做起,挖掘潜力,奋力开拓,相信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昂首前行,相信自己,不推诿,不逃避,不懈怠,不轻言放弃,坚持到最后,你才能有资格迈进成功的大门。

然而,在你昂首向上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保持生命的另一种姿态:低头。

在印度,据说凡是报考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低头,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的道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低头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是的,谦卑处世同样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处处是康庄大道、阳光明媚,肯定有很多泥泞和阴霾,会遭遇挫折和困难。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小门,横冲直撞只会落得头破血流。这时你不妨弯个腰,侧个身,低个头,说不定,一个华丽的转身,前面就是“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低头,正是为了积蓄爆发的力量,正是为了那光辉灿烂的一跃。

低头,就是大智若愚的养晦之术;低头,就是修炼自己的黄金法则;低头,就是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低头,就是容纳世界的宽广胸怀。当你高调做事的时候,不妨低调做人;当你昂首前进的时候,何妨低头看路;当你登上事业的峰巅,不要忘记低头看清身后的大地。

低头,不是愚昧和懦弱,不是无能和低下,它其实是“大智若愚”的心智修炼。无数事实证明,该低头时则低头,才有你我双赢的硕果;有彼此弯腰低头的退让,才有“六尺巷”的佳话。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君子的大度;低头待人留余地,应该是我们的修为。

记住,你不是太阳,你不是超人,谁也没有三头六臂,人生于世都离不开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只有懂得低头让步,才能赢得对手的同情与资助,才能让你的理想生长飞翔的翅膀。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他善于低头的策略;林则徐的“无欲则刚”,实为其俯身低头的自我磨砺。有为示无为,方能真有为;聪明示糊涂,实乃绝顶聪明。切不可在人生的紧要关头,聪明反被聪明误,以至于弄巧成拙声名狼藉。古人云,吃亏是福,其实,主动吃亏也是一种做人的风度。

所以说,昂首与低头,是人生金币的两面,是人生大树的两枚闪光的金果。昂首与低头之间,抒写的是精神,显示的是心态,为人做事,掌握了二者的尺度,也就掌握了一把人生的金钥匙。

2.昂首与低头的智慧 篇二

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则是谦卑的风度;昂首,看远方的天空,寥廓、明朗,心中升起一轮燃烧的太阳;低头,看脚下的大地,沉重、深厚,精神的大树有无数的根须在心底延伸。

为人处世,首先要学会昂首。

“仰天大笑出门去”,昂首,彰显的是人生的自信,抒写的是生命的豪迈。也许你身无半文,但也不妨心忧天下;也许你身处陋室,但同样可以激扬文字;让眼睛漫步山外,闲观满山花开花落;让灵魂飞离俗尘,心游万仞,笑对天外云卷云舒。

在思想上的昂首,就是精神上的独立,就是心灵上的自由,就是人格上的尊严。自古就有“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箴言,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就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严峻的生活,有时就需要挺胸昂首,就需要“横眉冷对”,就需要不屈不挠。横刀向天,这是改革家的豪迈;一蓑烟雨,这是思想家的洒脱;荐血轩辕,这是革命家的奉献;堂堂正正,这是平民百姓的理想。

世界有风雨,人生有坎坷,昂首,就是无论何时你都要给自己一个希望,经受风雨才能看见彩虹,踏过坎坷你才能迎接成功。你需要把痛苦的种子埋在心底,昂首向前幸福地活着。海伦•凯勒、邰丽华、史铁生……他们的名字已经幻化成神圣的星辰,永远在你我的心底闪亮。须知,任何坎坷和磨难都是上天对一个生命和心灵的考验。所以,我们都应当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毅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从而感动别人,让满世界的风雨,把自己磨炼成一棵执著昂首的向日葵,一棵“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泰山松。

昂首,保持向上的激情,从今天做起,挖掘潜力,奋力开拓,相信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昂首前行,相信自己,不推诿,不逃避,不懈怠,不轻言放弃,坚持到最后,你才能有资格迈进成功的大门。

然而,在你昂首向上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保持生命的另一种姿态:低头。

在印度,据说凡是报考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低头,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在人生的道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低头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是的,谦卑处世同样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处处是康庄大道、阳光明媚,肯定有很多泥泞和阴霾,会遭遇挫折和困难。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小门,横冲直撞只会落得头破血流。这时你不妨弯个腰,侧个身,低个头,说不定,一个华丽的转身,前面就是“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低头,正是为了积蓄爆发的力量,正是为了那光辉灿烂的一跃。

低头,就是大智若愚的养晦之术;低头,就是修炼自己的黄金法则;低头,就是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低头,就是容纳世界的宽广胸怀。当你高调做事的时候,不妨低调做人;当你昂首前进的时候,何妨低头看路;当你登上事业的峰巅,不要忘记低头看清身后的大地。

低头,不是愚昧和懦弱,不是无能和低下,它其实是“大智若愚”的心智修炼。无数事实证明,该低头时则低头,才有你我双赢的硕果;有彼此弯腰低头的退让,才有“六尺巷”的佳话。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君子的大度;低头待人留余地,应该是我们的修为。

记住,你不是太阳,你不是超人,谁也没有三头六臂,人生于世都离不开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只有懂得低头让步,才能赢得对手的同情与资助,才能让你的理想生长飞翔的翅膀。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他善于低头的策略;林则徐的“无欲则刚”,实为其俯身低头的自我磨砺。有为示无为,方能真有为;聪明示糊涂,实乃绝顶聪明。切不可在人生的紧要关头,聪明反被聪明误,以至于弄巧成拙声名狼藉。古人云,吃亏是福,其实,主动吃亏也是一种做人的风度。

所以说,昂首与低头,是人生金币的两面,是人生大树的两枚闪光的金果。昂首与低头之间,抒写的是精神,显示的是心态,为人做事,掌握了二者的尺度,也就掌握了一把人生的金钥匙。

3.俯首与昂首高二叙事作文500字 篇三

亲爱的父亲:

您好!

这几天一直没有和您通信,今天我就抽出这点时间来向您倾述倾述我近来的感悟——俯首与昂首。

人之大道,莫过于此。人生里俯首与昂首只有相结合,才能奏出美妙的乐曲。可您从小教育我,对别人说话要俯首,这是对人起码的`礼貌与尊重。我后来后悔了,我已感悟了出来,人这一生不能仅仅俯首。原因请听我向你一一道来。

一二年的七月中旬,那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时中考成绩公布出来了,我那恶心的分数给了您一个晴天霹雳。那时你还对我傻笑,还鼓励我这是一个失误。我竟然无知的认为您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完全不了解您在我背后哭了几十回。当我听闻后,我心痛不已。

这件事使咱家进入了“非典时期”弄得是人心惶惶,父亲沉默寡言,您也是六神无主。当时我心如刀刻。那段时间您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连买菜也不敢出去。当我出去散心的时候,邻居对我是指手画脚,冷言冷语。我只是俯首一言不发。从未找到过自信。

现在我来到一个新的坏境,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像是穿越了另一个时间。在这里我试图找回自信,在哪里都昂首挺胸。在哪里都有我的影子,一段时间后,彼此都熟悉了,我发现我成功了。在这段时间里,承认错误时俯首,学习是昂首。这两者让我在以后的生活里辅助着我。

人生之道,莫过于此。俯首和仰首这一件小事就决定了人这一生的命运。我现在悟出来了,人生里必须有俯首与昂首,才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望身体健康!

4.《不向命运低头》读后感 篇四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海伦一岁半的时候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极大不幸后,在沙利文及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她渴求知识、顽强刻苦学习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文中还说明了海伦・凯勒是如何生活的。她开始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于是变得暴躁起来,脾气也愈来愈坏。但自从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来到海伦身边以后,她心里便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就这样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在海伦十岁的时候她十分想说话,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海伦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学会了说话。

她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什么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却做不到呢?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失明的人才会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要是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那黑暗将会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5.低头人生观后感 篇五

《低头人生》中沉溺于手机的人有救死扶伤的医生;有勇敢救人的消防员,甚至还有兢兢业业的科学家……他们都没有专心做自己的工作,而是成为手机的奴隶,本应是高尚的职业,却成为谋害人命的侩子手……想象一下:一个世界,如果大家都不交流,不安心工作,而只是留恋在虚拟的世界中,那么整个世界将变得多么冷漠,多么无情。

你会发现,身边的人也渐渐开始变成手机的奴隶。前几天报纸上报道了一件新闻: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车上有乘客的情况下,还在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结果一时疏忽,撞到许多路边的行人,造成多人受伤,连车上的乘客也不例外。我很难过,如果这名司机能分清场合使用手机,专心工作,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6.读后感:埋首求真知 低头找幸福 篇六

——读俞正强老师《低头找幸福》一书有感

因为听了俞正强老师的一次讲座,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幽默风趣、行为“另类”的浙江省特级数学教师。因此拿到王永红写的《俞正强名师成长访谈录:低头找幸福》一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并且一下子被吸引住一口气就看完了,放下手中的书,我的心却依然为书中的俞正强的种种言论和个个故事激荡不已。

阅读令他思想深刻

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把好词好句摘下来,写作的时候好用;第二个层次是看作者的思维方式,看他用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的,观点是什么可能就忘了;第三个层次呢,就要看味道了。每个人的文字里都有一种气息。不同的字与字之间的组织会散发出一种气息,有的气息是明快的,有的气息是晦涩的,这个气息是有人的气质在里边的。

——俞正强

俞正强老师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一线数学老师,在成为特级教师前他平凡地从事小学数学教育一线工作,没有受过特别专业教育培训,没有参加任何的赛课或其他的活动。甚至还一度被校长冷落,认为他教书不行,连课堂的纪律都抓不住。但是1998年后,没有任何赛课经验甚至连上公开课机会的他却“火”了起来,2002年就评上了特级教师,他凭什么可以这样“容易”地“扶摇而上”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但是我在他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是来自阅读的给养,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的思想变得深刻、成熟。

1986俞正强开始教书,从1986到1998这12年对于俞正强而言是寂寞的12年,因为“怀才不遇”,因为“半路出家”(原来是中医专业的),他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简单地教书、读书。这12年很平淡,可是俞正强老师却很快活,因为他埋首书中,不断积累。12年里他博学、好读,读书和思考成为了俞老师最快乐的事情之一。读了《种树郭橐驼传》他领会当时为官者扰民害民,同时他也思考其中的教育含义:郭橐驼认为种树之道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做到“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而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从教学的角度,所有的理论都离不开孔子的两句话,就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根据树种的不 1

同,提供不同的土壤、环境,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而且,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拔苗助长,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正因为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俞正强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因为大量阅读拥身上有了那种沉浸书香、没有半点做作的儒雅。这条“书虫”,才能在阅读和思考中不断感悟,有了“做茧”“化蝶”的能力。正是12年的潜心阅读为他的教育事业打造了一条“康庄大道”。

责任使他关爱孩子

“是谁在帮助我成长,是学生。学生始终是我的老师。他们就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闪电裂开了你的脑子,让你一下子得到不少感悟。这种感觉真有点当头棒喝的感觉,让你醍醐灌顶。”

——俞正强

俞正强这个曾经不想当老师的老师却比任何一个老师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他是一个真正读懂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

一次,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因为补课而伤心哭泣,孩子几乎愤怒地对俞老师大喊“你为什么要让我去补课?”“难道只有这样补课才能进步吗?!”于是他思索她为什么这么生气?“补课”对她来说不是好事吗?老师们自以为是好事:学习有困难,学校安排补课,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可老师们并不了解,这样的好事往往是一件令学生伤心的事。老师们以为自己认为的好事对学生也一定是好事。于是,把我们的想法作为一种事实强加给学生,而没有去思考学生怎么想,这是一种多么霸道的错误啊。我们老师其实经常伤害学生的,害了学生不说,还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有了这个理由,教学中的很多错误便心安理得地发生着。俞老师把学生的行为就行了换位思考,从学生本位出发来考虑问题,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于是他对于教学就很有体会了。

还有一次因为课堂纪律的问题一个孩子说“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一句话让俞老师陷入了沉思:是呀,一堂课如果能让听的学生忘记吵,全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多么难得!这需要的是一堂精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从此,俞老师的上课目标发生了改变:“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用学生的一句无意的来衡量自己课堂是否成功,视学生为老师的老师是多么难能可贵。

为了让学生忘记吵,他想着怎样把自己的课上精彩,让孩子们喜欢自己的学科;为了学生自愿留下来补课,他改变补课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玩扑克牌“另类”补课;为了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他和孩子一起研究“吃大饼”问题;为了读懂学生,他二十年坚持思考什么是孩子学习的障碍„„

是什么让俞正强这么尊重、热爱学生?是“责任”,俞正强说:“虽然我不怎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但我有责任心。一走进教室,我想的就是要把书教好。虽然领导不怎么赏识我,但学生给我的动力更大。”为人师者只有正视自己的责任,才能真正关爱学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低头让他体会幸福

“人来世上,不是来获取什么,仅仅是来体会一种叫幸福的东西。上帝让人握着拳头,是想让人低头看看,手心有什么。学会低头,看看支撑自己的土地,心存感激,于感念之中体会幸福,于幸福中谋得力量,用这份幸福的力量支撑起高贵的头颅、深邃的世界、踏实的劳作,如此不断往复,幸福,便常驻人心。”

——俞正强

俞正强是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说其实幸福就在身边,低头就能找到。因为怀着感恩的心正视这种平淡的生活,俞老师体会了许多的教育幸福。

他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医生看病”比喻教育教学,认为孩子们“犯错”是应该的,正常的;他热爱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认为“等一等,小朋友不就有答案了”;他觉得要温暖老师们的心,然后老师才能温暖孩子们的心,因此他给老师放“心情假”;他觉得教师这份工作与别的工作是不一样的。要拿出很多自己私人的时间来干公活,因此他允许老师们可以在工作的时候(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干私活„„

他用“低头”的状态,淡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一千个不同的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幸福,同一个人的一千个不同的时间里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幸福,幸福是可感悟而不可追求的。幸福不在追求的终点,幸福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每一个细节上,只是幸福的感悟,离不开一颗感恩的心。人握着拳头出生,是想让人低头看看,手心有什么。学会低头,看看支撑自己的土地,心存感念,于感念之中体会幸福,于幸福中谋得力量,用这份幸福的力量撑起高贵的头颅、深邃的视界、踏实的劳作,如此不断往复,幸福,便常驻人心。”面对事、物、人,我们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教育更应如此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对任何事,我们都要怀着希望这样才能有幸福的收获!

7.低头找幸福读后感李良宾 篇七

李良宾

《低头找幸福》书中记录了俞老师的成长经历。俞老师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很多名师都是经过千催百炼才出来的,但愈老师却没有,他是一名农家子弟,没有任何的背景,在评为特级教师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大赛,没有拿过一个大的教学奖项,甚至刚当老师的时候,连领导都不看好他,他除了教书,就是读书,看起来非常平淡,但却是生活的真味。俞老师用心积淀了影响他一生的心智财富。那些来自学生的感悟,来自阅读的给养,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让他的思想变得成熟、深刻。

俞老师说:“虽然我不怎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但我有责任心。一走进教室,我想的就是要把书教好。虽然领导不怎么赏识我,但学生给我的动力更大。”他为人朴实,他的课更朴实,没有华丽的手段,很少用多媒体,大多数就是一支粉笔到底。他甚至就把别人刚上的课,也可以上的让你折服,是他的课却透射出一种朴素的、安静的、灵性的、智慧的美。

总有个别孩子不听话而让老师不得不停止教学进程来维持纪律,我们也经常会因此而对孩子们进行一些惩罚,比如,扣除班级的荣誉分、通告班主任、通告家长等。俞老师也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他给学生立了这样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纪律。让我们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否则就让孩子们在放学后静坐15分钟。当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班上的一位同学给俞老师提意见了,认为这样做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当时的俞老师并不以为然,还理直气壮地跟这个学生说:“好的纪律是好的学习的前提!”第二天,这个学生给他回复了这样一句话让俞老师陷入了沉思:“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是啊,一堂课能够让听的学生忘记吵,全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多么难得!他需要的是一堂精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从此,俞老师的上课目标发生了改变:“我就是想把课上得让学生忘记吵”。视学生为老师的老师是多么难能可贵,它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学生,在很多时候,从学生那里的来的信息的却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印象特别深的是俞正强老师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看法,关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无非八个字:即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俞正强老师“清晰立序,朴素选材”,把一节在大多数教师看来很平常的课教得富有智慧,给学生以轻松、以深刻的感觉和认识,按照他的教学设计,把数学抽象性特点表达得非常清楚,我看后有一种绝妙无比的感受。

在他的“谬论”中,我最欣赏的是关于工作责任心的描述。我们经常在总结、专业评定中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如何忠诚于教育事业、如何热爱自己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提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俞老师认为对待工作,“责任感比热爱更重要”,他自己本身不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成为老师的,而是在已经为人师时才激发他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

上一篇:农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下一篇:认识记事本和初步使用教案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