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心得

2024-09-11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心得(共9篇)

1.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心得 篇一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学习心得

和很多同学一样,一开始对这门课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因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有语文课,给我的感觉都是挺无趣的,一开始业并没有想着好好的上真门课。只是想混学分而已。记得一开始选定这门课的时候,因为有好几个老师都开了这门课,所以在几个老师间挣扎,最后选了这个姓比较特别的老师,虽然现在而言并不知道其它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怎样,但庆幸的是,遇到了一个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让我很喜欢的老师。所以让我自己感到讶异的事情,这十二节课,几乎每节课都在认真听课,这真的不是讨好老师的话。不能说不喜欢文学,但相对而言了解浅薄,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感兴趣。

每次开始介绍新的作家,老师都会先介绍作家的生平,以及一些名士对作家的评论。先让我们对作家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有助于理解作者的作品。

第一节课介绍的仍是我们90后最熟悉的现代文学家——鲁迅。似乎讲到现代文学首先就应该认识鲁迅。我觉得90后都可以说是读鲁迅作品长大的,并不是我们有多爱鲁迅,而是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无论是什么版本也无论怎么改革,但绝对不会少了鲁迅的作品。所以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中我最为熟悉的一个了,反复老生常谈的,他的童年、他文章的犀利性、他的弃医从文、他的爱国精神。鲁迅是在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我的偶像,当然并不是说现在不崇敬鲁迅,只是用“偶像”来形容太浅薄,所以现在是尊敬鲁迅先生。他的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文的勇气鼓舞了很多当代人,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文的爱国精神、拿笔杆为武器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精神感染了很多当代人。这些都是从小学就形成的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另一方,他的感叹词,标点符号的用法也让我印象深刻。用老师的话说“鬼斧神工”,用我的话说“不好理解”,至今仍记得鲁迅先生喜欢在省略号之后用句号,但小学的时候学标点符号的时候省略号之后是不再用句号的。已经记不得当时老师是怎么解释的了,当然这问题也没有必要深究。前段时间有个新闻非常轰动“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个人觉得小学、中学阶段初学阶段可以在历史课本上加强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语文课文上可以稍做减少。

上了这次的选修课,老师重点介绍了鲁迅先生的两端感情已及鲁迅先生对孩子的热爱。鲁迅现在对朱安的薄情,曾被很多人拿来与胡适做比较,被很多人诟病过,但我认为继续维持不幸的婚姻更是一种折磨,两个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理念的人,该如何扶持走完一生。经老师介绍也了解到,鲁迅也并非对朱安薄情,为了保全朱安的名声,并没有与朱安离婚。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许广平的伟大。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是不幸的,与许广平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从介绍鲁迅与许广平及孩子的幸福生活,以及后来周海婴的回忆,鲁迅先生在平常生活中并非像他的文章给我们的感觉那样。这节课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个另一方面的认识,所以在上完课后迫不及待的到图书馆找《鲁迅回忆录》——许广平版,但可惜没有找到。但以后一定会抽时间看有关这方面的书,比如《两地书》。

另外一个让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就是,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的争论。两人之间一开始对卢梭不同的看法引发的争论,到后来演变成阶级的争论。鲁迅的犀利也由此略知一二,但这种犀利就不能完全用尊敬来形容了。由此看来,也大概可以理解到为什么有人说,韩寒是当代的“鲁迅”了。

除此之后,还有一方面想了解的,但可惜的是老师没有介绍到的,就是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以及矛盾。

因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之间的恩怨,介绍鲁迅先生也由此介绍了梁实秋先生,对梁实秋的了解比较少,对的作品也了解甚少,十多周过后也大概忘了当时讲了什么,不是在写鲁迅也忘了有介绍过梁实秋了,也只记得梁实秋先生的两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堪称经典啊。

紧接着介绍了,跨世纪的文学家——冰心先生。现代少有的女著名文学家。冰心与巴金先生的友谊是一段佳话。提高冰心也必提到巴金。巴金现在同样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所以现代文学经典导读,当然也介绍巴金,在讲到巴金的时候,有点暗自开心,因为在我阅读的少之又少的文学作品中有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终于有一本作品不是因为语文课本有才读的,而是自己私下拜读的。虽然之前有阅读过,但也是在上完课之后才了解到原来《家》的故事的原型是巴金先生的“家”。对《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了解一不作品,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是十分重要的。

以前对巴金先生的作品只知道,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但上完课后知道他有一部作品可以说超越《家》的作品——《寒夜》。一定会抽时间拜读。

期间还介绍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比如老舍,诗人徐志摩,剧作家曹禺,张爱玲。其实通篇的文章都没有写到我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因为也真的解读不出什么来,写不出什么来。只写了对一些现代文学家的认识。但这些我想都是我在上这门课程之前无法写出来的,上完这门课程,虽然还不能说提高了文学素养,但绝对提高了文学兴趣。上这门课最开心的事是,每次上完课我都会急切的想到图书馆找相关的书阅读。真的现在有很多书非常的想拜读,比如想看张爱玲的《色戒》,对比一下与电影的区别,为什么说李安呈现的《色戒》比原著精彩?想看冰心的《我的大学生活》,探讨一下她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或许能对我指点迷津。想看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等。

2.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课程心得 篇二

一、简答题:

1、怎样理解“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答:马克思哲学批判的正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早已抛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关心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往哲学形式,批判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唯物主义不是立足在哲学层面的哲学而是现实意义的哲学,这是马克思哲学与以往哲学的重要区别,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早已经脱离了以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只有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什么?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5、如何认识马克思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

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6、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等级。

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

7、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

(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

(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二、辨析题:

1、黑格尔明确提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答:该命题错误。黑格尔的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并没有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恩格斯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必然性的消失变为不现实,并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格尔不敢推出这一革命性结论,由于他所代表的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软弱性和保守性,他们不敢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在这一命题中,他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要求变革,他认为现实的才是合理的,不现实的即为不合理,因而是不应存在下去。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故意不说后半句话,表明不愿与封建专制社会对抗,不愿失去统治阶级给他的利益和荣誉。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恩格斯才能推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庸俗唯物主义。

答:该命题错误。

(1)庸俗唯物主义简单地把人脑与胆、胃相比,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胆排出胆汁、胃排出胃液一样,这样就把意识的主观特征抹煞了,这就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⑴机械性,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⑵形而上学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⑶不彻底性,即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非历史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马哲产生之后产生的,是哲学上的倒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所以,不能把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3、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因而是无神论者。

答:该命题错误。

(1)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宗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的口号。

(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三、论述题:

1、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

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概括说来,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市县领导;

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壮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群众做主的历史,所以突破西方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方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上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已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是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的“作秀”,它需要真正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得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2、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型的论断?

答: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及邓小平所囊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在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3、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体会和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一系列的范畴、论断和原理,它们彼此联结,形成多层次的、统一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既准确把握原理,又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通过对原文的研读,有利于培养我们阅读原著的能力,并增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研读经典著作,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

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使我们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中国哲学经典句段 篇三

张恕忠

一、老子

(一)道论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9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10道常无名。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道法自然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6智慧出,有大伪。

7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9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三)辩证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善不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5反者,道之动。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7弱者,道之用。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9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二、庄子

(一)自然之性

1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

2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3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4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5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6彼自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二)人生观

1死生为昼夜。

2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3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4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5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7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8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三)齐物论

1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2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小之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3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憰怪,道通为一。4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5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6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7今者吾丧我。

8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9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10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三、孔子

(一)仁学思想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10我欲仁,斯仁至矣。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天命论

1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道之将行也,命也;道之将废也,命也。

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5五十而知天命。

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三)中庸思想

1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故,毋我。3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4无可无不可。5与时偕行。6变通者,趣时者也。

7君子之于天下者,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8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0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四)德治思想

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3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四、孟子

(一)孟子与告子辩

1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与性与? 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bei)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也与? 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6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7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二)性善论

1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2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3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5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进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6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8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三)性与命

1莫之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2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3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5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6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四)民本思想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五、荀子

(一)天道观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2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3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4天有其财,地有其时,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5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6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7节遇,谓之命。8修身端行,以俟其时。9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10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

(二)人性论

1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2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3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4其善者伪也。

5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6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7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之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 法正之具。

8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9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为能为之动,谓之伪。

10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

(三)礼学思想

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2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3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4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5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6礼者,人道之极也。

7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8故礼者,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9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10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六、易传

1.天地盈虚,与时消息。2.一阴一阳之谓道。3.刚柔相推而生变化。4.生生之谓易。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6.立天之道曰阴曰阳。7.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8.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9.人文化成。10.迁善改过。

11.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12.变化日新。13.穷理尽性以至于命。14.崇效天,卑法地。15.天地设位,圣人成能。16.保合太和。17.乐天知命故不忧。

(一)太极生成论

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二)对立统一观

1.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三)变化发展观

1.天地盈虚,与时消息。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之。3.物极必反。

4.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5.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七、墨子

1.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3.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则财用不足。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5.衣食者,人之生利也。

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7.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8.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9.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一)宗教观

1.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2.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二)三表法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 家百姓人民之利。

八、韩非

(一)集大成者

1.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2.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二)政治哲学

1.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2.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3.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

4.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5.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6.夫缘道理以从事着,无不能成。7.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8.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9.圣人之道,去智与巧。

(三)矛盾观

1.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3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悍,以斩首为勇。

(四)人性论

1.夫民之性,恶劳而乐逸。2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4.治也者,治常者也;道也者,道常者也。

(五)社会历史观

1.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2.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多,非鄙也,财寡也。3.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4.故治乱之理,宜务分刑赏为急。

5.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6.奉法者强,则国强。

九、董仲舒

(一)天人大一统思想

1.天者,百神之大君也。2.故元者为万物之本。

3.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4.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二)天人感应思想

1.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

2.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 以谴告之。

3.屈民而申君,屈君而申天。《春秋繁露.玉杯》

(三)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1.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2.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3.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4.改正之义,奉元而起,古之王者受命而王,改制、称号、正月,服色定,然后郊告天地及群神,远追祖祢。

5.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

十、王弼

(一)名教本于自然

1.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2.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3.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4.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5.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

6.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从上也。

(二)贵无

1.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2.《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3.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4.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5.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6.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7.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

8.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

9.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

十一、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1.鸿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

2.及至人不存,大道陵迟。

3.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为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义,以神其教。4.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慧日用,渐私其亲。5.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6.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7.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十二、裴頠

1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2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 郭象

(一)名教与自然相冥

1.自已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

2.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外内,及天理自然,岂真人之所为哉!3.人之生也,可不服牛乘马乎?服牛乘马,可不穿落之乎?牛马不辞穿落者,天命之固当也。苛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4.知天人之所为者皆自然也,则内放其身而外冥于物,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者也。

5.夫知礼意者,必游外以经内,守母以存子,称情而直往也。6.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

(二)独化论

1.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

2.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乎?故必自有耳,岂有之所能有乎? 3.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4.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

5.然则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6.世皆新矣,而自以为故;舟日易矣,而视之若旧;山日更矣,而视之若前。今交一臂而失之,皆在冥中去矣。

7.夫天地万物,变化日新,与时俱往,何物萌之哉?自然而然耳。8.玄冥者,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8.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十三、僧肇

(一)物不迁论

1.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3.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

(二)不真空论

1.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三)般若无知论

1.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2.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十四、禅宗

(一)自性是佛——成佛根据

1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2即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3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行;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

(二)心法与无法——修行方法

1自悟自修——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基本原则)2无法之法

(1)定慧等——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无念——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念——念真如本性;不念——于一切境上不染。

(三)顿悟与无得——解脱境界

1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2破执

(1)执念——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2)不执——终日吃饭,却不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却不曾挂着一缕丝。

(3)最高境界——学佛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学佛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学佛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十五、韩愈

(一)排佛

1.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语言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2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者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二)道统

1.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2.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三)仁义

1.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2.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3.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

4.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5.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四)性情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十六、李翱

(一)性与情

1.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2.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二)有情而无情

1.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

(三)弗思弗虑

1.是故诚者,圣人之性也。

2.循其源而反其性者,道也。道也者,至诚也。至诚者,天之道也。诚者,定也,不动也。3.弗思弗虑,情则不生。4.动静皆离,寂然不动。5.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

十七、周敦颐

(一)无极太极

1.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2.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3.(朱熹)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本。

4.谓太极含动静则可,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有动静则可,以流行而言也。若谓太极便是动静,则是形而上下者不分,而易有太极之言亦 赘矣。

5.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

(二)立人极

1.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2.诚者,圣人之本。

3.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已矣。

4.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5.礼者,理也;乐者,和也。十八、二程

(一)天理论

A理

1.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2.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3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4.理者,实也,本也。

5.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6.天者,理也。7.夫天,专言之则道也。

8.此理,天命也。顺而循之,则道也。10.理便是天道也。B气

1.有理则有气

2.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

3.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4.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5.物生则气聚,死则散而归尽。6.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7.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8.人伦者,天理也。

(二)心性论

1.性即理也。

2.斯理也,成之在人则为性。3.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

4.圣贤论天德,盖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

5.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

6.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

6.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7.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8.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9.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

10.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自性之有形者谓之心,自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

(三)工夫论

1.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于致知。2.识道以知为先,入道以敬为本。A敬

1.敬,只是主一也。主一,则既不之东,又不之西,如是则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则只是内。存此,则自然天理明。2.敬为学之大要。

3.学要在敬也、诚也,中间便有个仁。

4.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5.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B穷理

1.物我一理,明此则尽彼。

2.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3.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

4.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5.穷理格物,便是致知。6.德性所知,不假闻见。7.非特行难,知亦难也。

十九、朱熹

(一)理气论

A.理

1.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3.近而一身之中,远而八荒之外,微而一草一木之众,莫不各具此理。4.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5.释氏虚,吾儒实。6.理也者,形而上道也。7.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8.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B.气

1.天地之间,只是此一气耳。

2.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3.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4.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论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5.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C.理一分殊

1.伊川说得好,曰:“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

2.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未尝不分殊也。

3.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

4.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5.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6.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7.《西铭》通体是一个“理一分殊”,一句是“理一分殊”。

(二)心性论

A.气质

1.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2.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句颠扑不破。

3.所谓天命之与气质,亦相衮同。才有天命,便有气质,不能相离。若阙一,便生物不得。

B.心性

1.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动。

2.心之本体本无不善,其流为不善者,情之迁于物而然也。3.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4.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

(三)工夫论

A.敬

1.‘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倾刻间断。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B.穷理

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2.大抵敬字是彻上彻下之意,格物致知乃其间节次进步处耳。3.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

4.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5.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6.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二十、陆九渊

(一)心即理

1.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2.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 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3.天下正理,不容有二。若明此理,天地不能异此,鬼神不能异此,千古圣贤不能异此。

4.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二)心外无物

1.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2.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3.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三)易简工夫

1.先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2.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少缺,不必他求。3.假寇兵,资盗粮。4.学苟之本,六经皆我注脚。5.先立乎其大者。

(四)剥落物欲

1.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

2.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

3.愚不肖者之蔽在于物欲,贤者智者之蔽在于意见,高下污洁虽不同,其为蔽理溺心而不得其正,则一也。二

十一、王阳明

(一)心即理

1.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2.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3.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之于吾之一心。

4.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二)心外无物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3.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4.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6.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7.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三)易简工夫

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

(四)发明本心

1.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B.人之为学,求尽乎心而已。C.圣人之学,心学也。

(五)剥落物欲

A.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

B.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居敬存养→省察克制→事上磨炼>

(六)立言宗旨

1.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2.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3.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D.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七)知行本体

1.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知行 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4.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5.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息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6.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八)良知与致知

1.(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3.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4.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

(九)致良知

1.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良知即是道。

3.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4.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工夫。

5.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

6.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7.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十)王门“四句教”

1.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一悟本体,即是工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

二十二、张载

(一)太虚即气

1.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3.形聚为物,形溃反原。

(二)精粗善恶之气

1.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2.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3.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事;没,吾宁也。

(三)气化流行

1.太虚者,气之体。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则神之应也无穷。2.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四)血气心知

1.见闻知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2.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3.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也。

二十三、王夫之

(一)太虚即气

1太虚即气,絪缊之本体。2气,其所有之实也。

(二)精粗善恶之气

孟子承孔子之学,随处见人欲,随处见天理。

(三)血气心知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1知行终始不相离

2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3知行并进而有功

(四)理势合一

1.迨已得理,则自然成势,又只在势之必然处得理。

2.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

3.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

(五)形而上下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六)理气道器

1.气者,理之依也。

2.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也。3.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4.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也。

二十四、戴震

1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

2理者,尽夫情欲之微而区以别焉,使顺而达,各如其分寸毫厘之谓也。

3喜怒哀乐之情、声色臭味之欲、是非美恶之知,皆根于性而原于天。4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

5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有心知,于是有怀生畏死之情,因而趋利避害。

6有血气则有心知,有心知则学以进于神明,一本然也。7是故明理者,明其区分也。

4.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篇四

苏珊

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阐释,深入浅出的解说,各学说之间的比较,让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与英国、希腊等海洋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冯先生认为:“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很少提到海,即使提及也是非常简短。而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一个满眼都是海洋的环境下,可想而知二者的思想起源不同,观点也很不一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因素造就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中国领土辽阔,平原多、海洋少,经济利益均由土地所出,农民在我国古代的地位仅次于“士”,而商人居末。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贯串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理论、政策都是企图“重本轻末”。因为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民只能祖祖辈辈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家族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心中的家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家族利益也是族人共同维护的。相反,在海洋国家希腊,土地稀少,难以发展农业,所以主要依靠商业获取经济利益。商人的活动主要在城市,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为基础,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人崇尚自然,不喜人为造作,比较安于现状,所以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一直受到抑制,很不发达,四大发明之后鲜有其他创造,科技发展停滞不前。海洋国家的商人有较多的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风俗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相反,为了畅销其货物,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文明形态带来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中国的封建制度直到灭亡也没有发生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各学派的起源作了概述,他指出:“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其中,着重介绍了儒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在西方哲学思想传入后中国思想文化开始有新的发展。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不断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之后,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新思想产生的。可以说,整个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在先秦已经建立。没有了积极活跃的思想与科学研究环境,人们也就缺少了动力,整个社会也就毫无生气,落后也成为必然。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独上西楼,昨夜西风凋碧树,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冯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说,“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5.《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篇五

生科12120414306任逸飞

哲学是什么?这是每一位学习哲学的人都必须解答的问题。自人类的文明形成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在思考着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自然的问题,但其本质上还是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应该采取的态度。我们称这一部分人为思想者或者说就是哲学家。

翻开《国哲学简史》的目录,我们会看到很多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章节。中国的历史悠久,其哲学也形成了不同派别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哲学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比如秦代周一统天下时就采用了阴阳家的理论,认为以水德王的秦朝取代了以火德王的周朝是“奉天承运”,从而解释了其政权的合法性。又比如自汉代后历代统治者大都采取儒学为正统思想,认为君王就像北极星一样,应该得到万民的拥护。同时也宣扬一种君权神授的思想,从而维护了封建大一统的统治。哲学的另外一部分则是让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谋求出路,或者说是谋求一种心灵上的平静。

儒学为我们为人处事树立了一个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孔子关于“忠”和“恕”的思想。认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衡量别人和自己,这就是实践“仁”的简单的方法。同时,儒学又告述我们“知天命”,但这并不是消极地去接受命运的摆布,而是认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要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行了,成败与否在所不计。因为各种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配合,而这一点不是人自身可以控制的。所以说,了解了天命便再无失败可言,便能常保快乐,便能利于不败之地。

在仁爱这一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主张“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认为爱别人的儿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孝敬别人的父母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但这种太过理想化,毕竟感情有亲疏,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兼爱。不过这种观点倒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我们有兼爱的思想,那么就不会在出现“小悦悦”事件,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仁爱。

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不同,道家注重个人的得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洒脱。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是一种束缚,人只有脱离这身肉体,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自由。与万物融为一体,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所恃”,这便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同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顺应本性,不可强求。比如道家批评儒家的仁义,认为那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后来老子又认为要想达到真正的顺德,就要清心寡欲,就要“弃智”。因为老子认为知识越多,欲望也就越多,只有绝智,才能不被各种欲望困扰,才能顺德。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无为是为了最后的无不为,让事物顺其本性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总之,道家的思想给人一种潇洒率性的感觉。

禅宗给我的感觉觉是它更像是一种冥想,一种静默的冥想。讲究一种顿悟,讲究不修之修,讲究“非心非佛”“不可说”。经过一场大悟之后,一切还归本源。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又回到了寻常人般寻常的生活。但不同的的是顿悟之后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不再滞着于某件事物。正所谓:处处皆佛。

6.个人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篇六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几位先哲对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进行了梳理,如胡适先生,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写出了一本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这里,有一个人是我们不能回避和跨越的,他就像一座大山般横跨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正是这个人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了“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阶段,这个人将《论语》称为中国的圣经。

他就是冯友兰先生。

二、冯友兰先生与《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大家之一,曾于19赴美国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生都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除了这里提到的《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以及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建构的“新理学”体系等多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过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又经其学生涂又光据英文翻译为中文。中国哲学简史,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简述中国哲学史的册子,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具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随精而语焉犹详也。”

虽说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先生却也把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书中铺开,如一幅小的画卷,画中,但凡可以在中国哲学史上留名的人、著作、思想、学派,无不在画中留下一笔。一幅小小的画卷,却也勾勒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全书,冯友兰先生用了二十八章。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铺开,依次论及诸子百家的起源和代表人物、新道家、佛学、新儒家及现代的中国哲学。其中有详有略,但都论及了其思想的核心,不仅是一部哲学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三、走进《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

7.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doc 篇七

之品味孔孟儒学

学习中国哲学智慧已经半学期了,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对中国的哲学智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对我影响最大、记忆最深的非孔孟儒学莫属。通过对孔孟儒学经典的学习和老师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讲解以及课后对书籍的阅读和资料的查阅,我对儒学产生了特别的兴趣。谈到儒家思想,不得不提的就是孔大圣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我国古代学者一般从伦理的角度去理解“仁”,认为“仁”者的本质是爱人,特别是宋明儒学强化了这种观点。不过,我认为,除了伦理含义外,“仁”还具有更深层的政治含义。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革除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恢复“文武周公之道”,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便是出于这种诉求提出的,“仁”的观点不只为了规范人民的道德行为,更要为治平天下提供理论基础,虽然“仁”有“克己”的伦理意义,但“克己”的目的是“复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仁”除了伦理的含义外还有深层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思想的核心。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只是为了遇到贤明的君主采纳他的“仁政”主张,但他明知道在当时的战乱情况下君主不可能放弃战争转而实行仁政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宣传自己的“仁”的思想,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孔子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所以我认为孔子“仁”思想的核心意义是政治意义。孔子的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仁”的思想,接下来我就谈一谈自己对孔子“仁”思想的理解,尤其是它的政治意义。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尽管“仁”字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把他们明确作为一种思想提出来,孔子是开创者。不过,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们大都囿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解释“仁”,把“仁”的思想作为儒家的伦理学说。如,近代以来的学者中,冯友兰认为“《论语》中言仁处甚多,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徐复观认为“仁只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识的追求,发出无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毫无条件地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李泽厚从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四个方面来理解“仁”,认为“仁”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这种从伦理的角度来解释“仁”的做法受了宋明儒学很大的影响,而宋明儒学只是继承了先秦儒学内省和个人体悟的一面,对于先秦儒学外王的一面则忽视了,正因如此,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有不可避免的片面。

和宋明儒学家所处的大一统时代不一样,孔子所处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社会经济大变动的时代,其时代学术上的特点是“处士横议”,章学斋认为是“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故将推衍其学术,而传之其徒焉。”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革除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恢复“文武周公之道”,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便是出于这种诉求提出的,虽然“仁”有“克己”的伦理意义,但“克己”的目的是“复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仁”除了伦理的含义外还有深层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出“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规范社会的伦理,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我也把“克己复礼为仁”当作为理解和推衍孔子“仁”思想政治含义的起点。“克己”,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要克制自己,包括利益、权力等,这是一种非个人主义的态度,是和那种追求个人私益、不顾他人利益的做法相对的。“克己”不是“无己”,“克己”不是没有个人利益,只是反对侵犯他人利益。“克己”的思想也不同于集体主义,是介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我把它称之为克己主义。有些学者把“仁”的思想归结为道德伦理观,依据之一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的思想,孔子反对的只是不正当的利益,反对的只是不顾他人利益、牺牲他人利益的作法。孔子虽然提倡道德教化,但并不排除功利主义,如,《论语・宪问》载,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舍大取小的功利主义态度。钱穆对这段话有一个精辟的解释,“舍小节,论大功,孔子之意至显。”“要之孔门言仁,决不拒外功业而专指一心言,斯可知也。”

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本性,也是“克己”的原因,“人而不仁,如礼何?”如果人的本性中没有“爱人”的因子,怎么能建立“亲亲”的理想社会呢?关于“仁者”的本性为什么是“爱人”,孟子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更明确的提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也即是“仁政”的主张,并提出了具体的政治原则和施政内容。

所以我认为孔子“仁”思想的核心是它的政治意义,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更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我钦佩,真正的大智慧者非孔子莫属,孔孟儒学的思想体系逐步完整、发展,我们作为后代的学习者应该发扬孔孟儒学思想中的精华也就是其中积极合理的部分,对有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予以摒弃。从而达到儒家所提倡的中庸境界。

8.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体会 篇八

所谓“物极必反”,本是道家哲学,便是事情发展到极端,向反方向转化。告诉世人,告诫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都在找一个“度”,这个平衡点。倘若强行超越,恐怕要适得其反,丧失自己。

吕不韦与众多门客在编辑《吕氏春秋》时,曾用“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这十二个字将物极必反诠释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经》中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盛极必衰的过程。这一道理贯穿古今时空。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一个词——欲望。若控制得当,它是我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当,便是使人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凶器。所以行事为人,力求平易朴实,脚踏实地。

再举个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会转变为对人有害的东西,所以饮食要适度;画蛇添足,行事过于多余,结果可能比不做还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顺乎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自然发展。

善从何处而来,恶也从何处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时也是有害的。因为深水有溺水之险,但与此同时,却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学会游泳。所以,在困境到来时,我们也不必一筹莫展,解决的方法也在应运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了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点”是重要的。或许我们会为此磕磕绊绊,但会在下一次幽暗时刻到来之前用光明战胜。回归到本质,我们应抵抗外物诱惑,保持纯真自我,万物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应与时代通变。遇到新问题和新需求,准确无误的把控这个度。

9.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论文 篇九

现在在谈论哲学时,许多人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作为普遍的哲学,而否认中国有哲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哲学是人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本源、存在、发展之过程、律则及其意义、价值等根本问题的体验与探求。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追求大智慧的,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中国哲学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

《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划分为四个阶段,出“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命题,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源、对立面的转化是普遍规律,达到了先秦辩证法的最高水平。

汉至唐代的哲学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抛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崇尚黄老之学。其内容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黄老之学。黄老主张清静无为,有利于暂时缓和阶级矛盾与恢复经济,在汉初盛极一时。后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汉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等问题展开的。

先秦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取得政权,用唯物论动摇了奴隶主贵族制造的天命鬼神观念,而汉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又创立了崇信天命鬼神的新形式。天人关系又成为哲学思想的中心问题。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宣称天是百神之大君。认为人本于天;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人相互感应;“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也会以灾异“谴告”人。董仲舒的理论,一方面“屈民而伸君”,维护君权的尊严;一方面又“屈君而伸天”,用天意限制君权的膨胀。

汉代思想家从陆贾、贾谊开始,大都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把它作为哲学思想应解决的重要问题。汉代学者对此作了不同的探索与回答。董仲舒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不变化的,虽然形式上按“黑、白、赤”三统循环变迁,周而复始,但“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实际上他把王朝的更替归结为“天意”,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淮南子》则认为社会历史总是因时而变、制宜而适的,“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坚持了进化历史观,司马迁力图从得失成败兴亡中说明历史变迁的原因,否认“天道有知”,能主宰历史的变迁,但他也没有完全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影响。扬雄认为历史有因有革,“可则因,否则革”,肯定继承和变革都是必要的。王充反对复古主义,提出今胜于古、汉高于周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昌衰兴废皆天时也”。他试图探索国家兴衰治乱的经济根源,指出:“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丰义重,平安之基立矣。但是王充对于“时数”的理解包含有宿命论的因素。东汉末,仲长统否认君权神授,认为任何王朝都有其由盛至衰、至灭的过程,把这视为历史演变的“大数”。他对挽救当时的危机持悲观态度,把希望寄托于大乱过后的“来世圣人”。汉代进步思想家,大多承认历史是变的、进化的,并对影响历史发展的经济因素和百姓的作用有所探索。

隋唐时期,适应全国政治大统一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统治阶级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又大力提倡佛道二教,尤尊佛教,使以心性问题为核心的佛教哲学广为流传,其理论思维水平达到中国佛教思想史的高峰。与此同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反对二教的斗争,提出道统说,同佛教的“法统”相抗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始终存在儒佛之争。佛教为了维护自己的神学体系,曾编造了一个由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传授体系,称为“法统”。唐代中期,韩愈为了对抗佛教,著《原道》,提出了儒家道统说,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孟子之后,道统中断,结果使佛老学说统治了人们的头脑。韩愈以继承孟子自居,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恢复和发扬儒家的“道统”。所谓“道”,即仁义道德,他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愈认为,只有儒家“道统”才是正统,是封建社会唯一合法的思想。他批判佛老的“清净寂灭”之道,反对佛老“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主要锋芒指向佛教,把“先王之教”同“夷狄之教”对立起来,以激发民族的意识与感情。韩愈在佛老盛行的时期举起复兴儒学的旗帜,对于以后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柳宗元、刘禹锡重新提出天人关系问题,对天人感应论展开了批判。柳宗元明确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谈到天地起源问题时,他认为,“上下未形”之时,“惟元气存”。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认为强者制服弱者是自然规律;建立礼义法制,赏善罚恶,是社会准则。刘禹锡初步论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准则的区别。他的结论是“天与人不相预”,天不能“预乎治乱”;人不能“预乎寒暑”,反驳了天人感应的迷信,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是唯物主义的,他们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较前有所深入,但没能从唯物主义观点对佛教唯心主义进行分析批判。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

宋元明清哲学是以理学为特征的。理学思潮兴起于北宋中期,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儒家孔孟学说和《周易》的哲学为基础,吸取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理学普遍讨论“形而上”同“形而下”的相互关系一类理论问题,同时又很重视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它在总结以往哲学,特别是玄学和佛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更加深入广泛地讨论了各种哲学问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是围绕理气、心性、知行、两

一、古今等问题展开的。

理气、道器 理与气,是宋代哲学探讨世界本原的一对范畴。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程颢、程颐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朱熹兼采张、程,以理为

降动静相感之性”,即运动变化的功能;气的聚散变化过程谓之道;还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法则,称之为“理”。张载哲学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上一篇:欢快的青春节拍教案下一篇:回顾暑假六年级700字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