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2024-07-31

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8篇)

1.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分别立足于政治、实践、理论、制度规范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整体诠释,就其功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提,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加以阐述,形成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统领下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为我们从整体和学理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一、三者的内在共性

第一,世界观、方法论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身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理想与现实相统一,即党的最高纲领与党的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基本原理,都始终根植于、立足于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都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三个概念的内在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也是三者能够相互贯通、形成统一整体的根本依据所在。

第二,目标指向一致。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还是制度,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向的一致性,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具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指向,避免中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从而确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第三,实践基础一致。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共同的实践基础,来自实践的需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旗帜确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并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每一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基于道路的具体实践,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实践的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理论品质一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品质,这一品质也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重维度的理论展开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一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横向和纵向展开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可见,正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三者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在形态上是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位一体”。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的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目标的实践路径,因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路标。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的是“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理论引导,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方向盘。我们既要反映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要从本质上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的是“制度保障”。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成果最终都应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只有形成一种制度,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才能避免左右摇摆,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得到有效保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们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进入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自觉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规则体系,因而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制度保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是保障沿着正确路标和方向行进的规则体系。这一规则体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种基本关系”,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三、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具有诸多理论共性,正是这些理论共性使得三个理论维度展开的理论成果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维系、所联结。不仅如此,由于存在诸多理论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间还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验证。

第一,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不同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

新时期理论探索的新成果,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而言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制度形态展现,它是相对于其他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之中,且是以具体的实践来体现,以最终实践的结果并且经由高度理论化的抽象来展现。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旗帜的现实表达,它们分别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丰富了旗帜的内涵。如果说,旗帜强调的是方向性,道路强调的就是实践性,理论体系强调的便是指导性,制度强调的便是科学性,它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于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第二,相互依存。道路、理论、制度三者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其一,道路的具体实践为理论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十分注重吸取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并使之成为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理论重心和阶段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是总结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成果,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发展道路的现实需求。其二,理论体系为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这一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符合上述要求的理论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党设计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第三,相互促进。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每一个关口的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才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随着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会更加显著地展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另一方面,实践推动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成为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理论或实践上的难题,对这些难题的破解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这些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创新。鉴于此,习近平同志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第四,相互验证。所谓相互验证是说不同的理论维度所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整体的多个面,或谓之不同表现形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而言,道路以实践形态表现理论体系和制度,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以科学化的理论形态表现道路。创新实践中包含了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规定,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又包含了对道路探索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综合和统一,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熔铸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其内在的验证关系在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巨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而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正确性。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相互验证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孤立地谈论坚持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某一方面,而是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缺一不可。

2.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篇二

一、作为内心的镜子的自然景物

哈代常常将自己称为“一个曾经写过几部小说的抒情诗人”, 作为一个以诗歌创作踏入文坛的人, 哈代很自然的具有了诗人的敏感和对自然的丰富的感受力, 哈代称诗歌既是他的“初恋”, 也是他“最后的爱”对诗歌的惯性的爱恋很自然地让他将诗意带入他小说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中, 营造出诗意的底色。

《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在自然环境描写上, 他所创造的自然环境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都堪称一流。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已经不是客观而冷静的描绘, 也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而是人物性格、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反映。

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在艺术实践中解决了性格对环境的依存关系。性格受环境制约支配, 反过来又影响着四周的环境, 这种依存关系在《苔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哈代在《苔丝》的创作中, 将他诗歌中发展的创作手法融入其中, 即“将自然界的一个景色和人物的一种感情关系联合起来描写”, 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 揭示人物的心灵历程;反之, 又通过人的心境来使自然景象充满人的脾气、人的感情。

最初对苔丝家生活的马勒村的描写, 完全是一个脱离了外面的世界“在纤巧的、精致的规模上建造起来的”一个安静的村庄, 未被打扰。在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里, 女孩子们心中也洒满了希望的阳光, 憧憬爱情和梦想。而在纯瑞脊那个让人恐怖的布满迷雾的黑夜的森林, 苔丝不幸被亚雷玷污。

寒冬中的棱窟槐让本来就心灰意冷的苔丝更加痛苦而绝望, “在这个时期里, 奇怪的鸟……眼里都含着凄惨的神情”, 注视着在天寒地冻中挖萝卜的可怜的姑娘, 充满恐怖和乖戾的气息。

自然景物就像人物内心的镜子, 将苔丝的快乐、无奈、甜蜜、痛苦、绝望一一映照在镜子中, 随着苔丝的心情的变化, 自然景物也产生或温和或冷漠两种不同姿态。

二、多维度深入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

哈代小说中那种萨克雷等所具有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此时已大大削弱, 但是在心理描写方面比前期更深刻, 更多样化。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苔丝》突出的艺术特色, 它的心理描写不仅深刻, 而且通过多角度给予呈现。

首先是环境的间接反映就是环境描写对人物内心情感及心理变化的影射, 通过带有主观投射的自然环境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

第二种是叙述者和人物的混合视角, 也就是自由间接引语, 或者称为叙述性的内心独白。这样的内心独白中, 人物的心理表现往往和叙述者的立场和想法相重合。比如在苔丝跟着亚雷去养鸡场干活的路上, “她怎么可以这样感情用事, 回到父母那里, 把箱子弄回来, 把重整家业的计划全盘搅乱了呢?”这段心理描写就是叙述者用一种完全理解的姿态站在苔丝的角度上为苔丝表达的自责之意。有时候叙述者的声音远远大于人物的声音。

第三种是叙述者的客观表达。在安玑知道苔丝失身, 决定分开一段时间的时候, 作者刻画了两个人分离时纠结, “他们这两个人, 对于任何像是后会难再的离别, 都觉得非常痛苦, 所以他们如今预备着分手, 却假装着后会有期, 作种种猜想, 宽慰自己;但是两个人的心里却分明感觉到, 明天这番别离, 也许就是永别……”这一段作者仿佛跳进了两个人物的内心, 在里面窥探了一番, 然后细致地替他们表达了出来, 饱含情感, 让人们跟着叙述者一起进入两个主人公痛苦的内心, 替他们纠结。

第四种是人物自身的表达。一般在感情无法压抑处, 人物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所想, 比如绝望的苔丝在给丈夫的信里写到“因为你不在这, 所以我觉得, 阳光之下, 没有一样值得看的东西。”还有一种是通过次要人物的语言表现。克莱是从布蕾谷的几个女孩儿的嘴里得知“苔丝才是最爱你的, 她可以为你去死”。

这些多维度的心理刻画, 将人物的内心丰满而真实的呈现, 同时将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很好的表现出来, 同时也在其中可以看出作者自己的倾向和态度。

三、悲剧美学

“突转”和“发现”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针对古希腊悲剧提出的戏剧美学理论。哈代的《苔丝》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戏剧手法, 在情节的塑造上精心的设置了一系列的偶然事件, 通过偶然事件推进情节, 在本来缓缓的自然流动的情节下, 打破叙事的方向和节奏, 产生“突转”的戏剧效果。设置了死马事件、新婚之夜解释事件、寻亲受阻事件、父死事件等一些充满巧合的事情, 让苔丝逐渐陷入悲剧的境地, 而这种突然事件就像命运之手的安排, 用一种无法逃脱的巧合将主人公一步步地引向好像是命运为她预设好的死亡。

因为家里的马死了, 苔丝为了给家里补贴, 迫于父母的压力带着愧疚去纯瑞脊养鸡场做工, 这是她陷入泥潭的第一步, 在夜晚回纯瑞脊的路上被亚雷强奸, 一切的悲剧从这里开始。因为对过去的悔恨和对克莱的爱, 她在新婚之夜对克莱坦白了自己的过去, 在克莱说出自己犯过的错误之后, 本以为同样犯过错误的克莱可以和自己一样原谅对方。克莱却没有摆脱世俗伦理, 无法接受妻子的过去, 这让本来出现的转机再次跌落谷底, 而这种戏剧性的转变却正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的, 因此自然而合理, 毫无生硬而刻意的感觉。而父亲的意外死亡让心疼和热爱家人的善良的苔丝没有选择的余地, 自然的倒向了亚雷的怀抱, 这也和主人公的性格相符合。

这些巧合事件在时间链条里环环相扣, 因果交替, 构成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巧合情节。也引起人们的神经随着一系列的巧合被牵动着一齐起伏。

整部小说一直笼罩在一股悲剧的氛围中。这种氛围来自作者内心的悲观主义情绪, 他对维多利亚时期虚伪的道德风尚和盲目的乐观主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和厌恶, 却又无法找到出路, 于是陷入宿命论。

四、结语

哈代以苔丝作为自己理想的代言, 她的重情、善良、纯真、美丽是作者想象中的人性的皈依, 通过苔丝的思想言行与世俗的成见陋习进行抗争, 有时甚至亲自出马, 径直掷出投枪。

他把苔丝描绘成一首优美的诗, 一曲轻灵的歌, 一只浪漫的小鸟, “她的外表, 漂亮精致, 惹人注目;她的灵魂, 是一个有了近一两年来那样的纷乱的经验而完全没有腐化堕落的妇人那样。”这是哈代用一种诗人热烈的情感对苔丝的赞美, 却又不得不给她一曲悲歌的收场。读者在自然景物的陪伴下游历了人物的悲喜交替、纠结苦恼的内心, 在戏剧性的结构中随着故事起伏, 在命运无所逃遁的巨掌下体味苍凉和深深的悲悯。

参考文献

[1]吴迪, 著.哈代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3, 3.

3.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篇三

电视电影是指以电影为本体,以电视平台为播出手段的影片。在中国现行的电影体制下,电视电影的出现,减轻了制作方在票房方面的压力,增添了对文化、艺术的探索,为创作剧情长片提供了条件。《王勃之死》便是中国近年来电视电影的代表作,在金鸡百花电影节获最佳电视电影大奖。影片《王勃之死》由郑大圣执导,讲述了初唐诗人王勃的传奇人生。风格化的色调,话剧般的台词,是这部国产影片最大的亮点。本文试从富有想象力的人物塑造、虚实结合的剧情与场景、影片背后的中国古典神韵三方面入手,赏析《王勃之死》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艺术特色。

一、 富有想象力的人物形象与颠簸命运

顾名思义,影片《王勃之死》的中心人物自然是诗人王勃,这位声名显赫的大诗人,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留下了《滕王阁序》等不朽文章,与大多数名垂千古的文人一样,他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宦海沉浮、人世聚散。本片多次使用渲染手法烘托氛围,全面描写了王勃的际遇,从而突出这位少年天才充满矛盾的内心。

他是一个天生的文人,6岁写文章,9岁作《指瑕》,16岁科试及第,文章扬名海内,成为同僚中令人仰慕的“神童”,这样的文学天赋和少年得志,造就了王勃恃才傲物的性格,成为他一生悲凉的根源。王勃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站在权力的漩涡中心,见证着权贵们的斗争;第二阶段,他被困于囹圄之中,潦倒于朝野之外;第三阶段,他在山水间落魄行歌,为离愁别苦而感伤。影片着重表现的便是王勃三个人生阶段的转折点。考取功名不久后,王勃被授职朝散郎,成为沛王帐下的幕僚,为沛王作《斗鸡檄》一文,送达对手英王。斗鸡是当时流行于年轻王子间的游戏,这篇游戏之作凭借高超的行文技巧和华丽的文采,惊动了朝野上下。唐高宗却认为此文有挑拨离间之嫌,将王勃逐出京城。从此,王勃被上流社会除名,远离了权势中心,在巴山楚水进行了长达3年的游历,后返回长安,任虢州参军,又因为擅自处死官奴曹达而入狱,被判死刑,连父亲也受到牵连,远贬交趾。最后,因为天下大赦免于一死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死于途中,年仅27岁。王勃的人生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无比璀璨却又转瞬即逝,它承载了太多的赞誉和期许,却固执地坠落于茫茫大海,令人叹惋。

影片中的王勃,是一个典型的诗人,孤独、浪漫、肆意,都是适合用来形容他的字眼。他蔑视权贵,狂放不羁地作文章羞辱英王;他恃才自傲,在阎都督的宴席上毛遂自荐;他抑郁悲愤,选择拥抱南海的波涛,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正如朝廷官员们的评价“此人文才虽长,寿命必短”,一位旷古其才,太过于锋芒毕露,注定只能活在自己的文墨世界中,不能与官场上的既定规则相融合。他骨子中带着文人的清高孤傲,即使是仰仗权贵而生存,王勃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做文章之前要小睡片刻,作文之时要准备卧榻,以备他打腹稿之需,一切完毕还要喝一碗带着墨水的酒,这些习惯在常人看来是怪异而狂放的,为世人所不容。同时,他对官场和社会现实又抱着清醒而绝望的态度。王勃深知自己虽然天赋异禀,却只是权贵帐下的弄臣,凭借卖弄才华,博得君王的垂顾,那些文采,不过是奉旨而挥的笔墨,充其量就是太平江山的点缀。在王勃落魄入狱时,英王送来鸡毛做成的斗篷和帽子,将他装扮成一只斗鸡,赐封“威武大将军”,王勃伏在地上长叹,希望能够痛快地了结生命,然而这个愿望也不能被满足。他悲叹自己的才华高远,却无从寄托,只能终日劳碌于官场应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生活,让王勃感到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被践踏。

长年的积郁和内心的矛盾,让这个天才极度自信又极度自卑,只有在文字的世界里,他才能找回天性中的飘逸。因此,在落霞死后,希望破灭的他烧掉了美人风筝,投南海而亡。影片将王勃塑造为一位精神独立的诗人,他优美的词章、孤高的个性和悲惨的际遇,穿过千年的光阴,仍然具有强大的力量。

二、 虚实结合、浪漫唯美的情节安排

历史遗留下有关王勃的资料很少,因此,影片《王勃之死》的剧情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想象和加工,通过落霞、秋水翁、杜镜三个虚构人物,充实了故事内容,推动了剧情发展。同时,风格化的场景、绚丽的滤镜效果,为影片营造了如梦似幻的氛围,成为本片的亮点。

影片在剧情方面,较大程度上遵守了历史原貌,其中不乏具体场景的再现。王勃在滕王阁作文章的剧情,便是史书的写实。阎都督在滕王阁宴请宾客,本来已决定由女婿孟学士作序,但年少才高的王勃却主动请缨,阎都督非常生气,却不好在众人面前发作。王勃开始落笔,阎都督派书童传报消息,一开始,众人都怀疑王勃名不副实,不屑地评价其为“老生常谈”“套用故事”。随着行文推进,王勃的才华征服了众人,都督的态度也有了改观,命人“速速报来”,当王勃写下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完全被这位少年的翰墨所倾倒,长叹道:“此乃千古绝唱!”。王勃写完《滕王阁诗》后,在末句留下了一字空白,阎都督派人追问,王勃故作神秘,在书童的手中写下一个“空”字,随即仰天长笑,快步而去。这两段剧情及其所有台词均来自史书记载,对历史的还原再现,颇具淳厚隽永之感,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落霞、秋水翁、杜镜三个虚构角色,是王勃在人间不多的知己。杜镜衍生于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杜少府”,他是王勃在官场中唯一的好友,在王勃被关进死牢后,仍然驱车会面,并送给他一只美人风筝。二人在监狱中的对话,想象大胆,台词精辟,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角色寂寥的内心。杜镜说:“大唐需要你的辞章。”王勃答:“你错了,是我们需要大唐。”如此悲凉而清醒的认知,一针见血地点名了王勃悲愤的来源。在断头台前,杜镜又赶来为王勃放风筝送行,美人长长的裙带飘扬在天空中,稀薄的日色,死寂的黄昏,风筝孤单的在天空飞翔,美人红色的罗裙配上凄清黯淡的色调,凸显出这位绝命人的伤感。而落霞、秋水这两个角色则是完全虚构,用以衬托王勃的孤独。宫中的舞伎落霞,因教习王勃的《铜雀伎》被逐出宫廷,流落民间,终日抑郁,她的遭遇与王勃非常相似,同病相怜的二人成为了好友。王勃告别落霞的场景是本片中的经典镜头之一。二人在木屋里纵情舞蹈,激越的音乐搭配淳厚的色调,落霞优美的动作,远方摇曳的芦苇,近处明灭的烛辉,穿插着夜空中飞翔的白鹭,托起两颗无拘无束、自我放逐的心。秋水翁是一个洞察世事的长者,教导王勃看清生死,驾船送王勃前往滕王阁,并在关键时刻送笔,他总是高声唱着船工的号子,在日落时分,撒下捕鱼的大网,一句“起帆”,令人心驰神往。这个睿智的老人象征着王勃灵魂中超脱的一面,他的箴言“笔虽断,锋颖未残”也是王勃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价。

本片创造性地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历史记载与艺术加工相结合,通过充实饱满的剧情和唯美梦幻的场景,将电影中的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三、 影片背后渗透的中国古典神韵

唐朝,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与情结。那个时代,激昂着勃发的情怀,轮转着神秘的色彩,拥有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情怀,我们祖先所开创的空前盛世,值得后人朝拜。初唐正是这个盛世的开端,金碧山水、雕梁画栋,大气与精致并存的美,属于初唐时代,也属于初唐的不朽篇章。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也是当时在词赋上成就最高的杰出文人,王勃的身上兼具少年的英气豪迈和文人的孤独情怀,他是那个时代文人集团最好的代言人。影片的开头,是一望无际的绿茵,在斗鸡场上,王勃挥毫落笔,令在场众人惊叹不已,喜悦的沛王将自己枣红色的宝马赠送给他。王勃当众试马,翻身跃上马背,他身穿鲜红的圆领袍和白色的披风,四目辽阔,骏马奔驰,少年放开了抓缰绳的手,张开双臂呼喊着,仰天长啸。大量的仰拍和远景镜头,将天空染成宣纸般的暗黄,策马奔腾的王勃像一滴墨汁般渺小,天地是他一展才华的舞台。这个场景,可谓是真正的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将少年天才的豪情描绘得淋漓尽致。那时的王勃正像这初生的朝代,充满了斗志与活力。王勃与杜镜的最后一次相见,是杜镜前往四川赴任的路上,王勃送别这位好友,并在其袖子上提诗,大量的远景镜头,将无边芳草和连绵远山囊括其间,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氛围,此时的送别哀而不郁,二人都珍视着这段友情,惺惺相惜。正如那句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和杜镜纵然永远的分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但两人的心灵永远近在咫尺。这是专属于唐代的别离,没有日暮东风,没有泪洒长堤,而是满怀期待和祝愿,昂扬的情感和奋发的格调,主宰着这个正在向顶端攀登的时代。

通过对数字摄像机的调试,摄影师采用了浓郁、夸张的色调,千里黄云的天空,绚丽的红衣,耀眼的白鹭,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颜色,就像一幅幅中国传统的泼墨画,非常符合观众对古代中国的想象,也暗合了当时大唐的繁盛景象。同时,导演对人物的衣着、影片的场景也进行了研究。人物衣着配色古朴而明丽,形制符合历史要求,没有出现“穿越”的现象,充分表现了剧组的严谨与用心。在王勃获释后,与杜镜共同来到一家酒肆狂欢,他们踏起初唐独具代表性的胡腾舞,酒肆里还创意的出现了胡姬的歌舞,她们曼妙的身姿、神秘的面纱,伴随着颇具西域特色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盛世,与两位少年一起纵情笙歌。在配乐方面,本片大量使用琵琶进行演奏,一方面,女主角落霞的故事类似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歌女,且落霞擅长弹奏琵琶;另一方面,琵琶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乐器之一,在演奏方法上具有仿古的特点,颇具古典音韵美。琵琶错落有致的乐声,配合着角色起落不定的心情,二者相得益彰。

诗词、歌赋、舞蹈、音乐,一切艺术最鲜活最昂扬的姿态都被定格在了那个伟大的时代,心驰神往,梦回大唐,是无数中国人的向往与祈愿。影片借少年天才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盛世图景,一份意气淋漓的盛世精神。

结语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朝鲜社会主义 篇四

朝鲜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报告

小组成员:秦进辉李勇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新生的中国急需发展,那么,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适合中国国情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地探索着,前进的征程中,风险与挑战同在,荆棘与鲜花共开。终于我们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又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它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充分表明: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科学地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开展社会主义的复杂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亚洲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9月9日宣告成立。长期以来, 朝鲜劳动党在以金日成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思想指导下, 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 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对比二者,我们得出了它们的三点不同之处: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渐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内涵, 金日成进一步指出, 树立主体, 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 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 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随后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曾不断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 这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强国富民之路, 一条希望之路。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都从马克思主义出发,但其实际指导意义与情况却不同。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上,朝鲜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有公有制一种,如果实行其它所有制形式,就会侵害社会主义所有制,摧毁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物质基础,就会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失职。朝鲜政府强调,当前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宣扬私有制的“优越性“,就是要强使社会主义国家抛弃公有制,恢复私有制。而私有制的反动性早己为历史所证实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弱肉强食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剥削和压迫,使劳动者沦为资本的奴隶。我国人民通过实际生活体会到了唯有公有制才能保障他们富裕而文明的生活,因而都无比珍惜公有制,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而献身奋斗。当然,从实践上来看,朝鲜的所有制结构也在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相反,中国主张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基本特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没有公有制,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平等和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现,也就谈不上什么社会主义。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有利于公有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和完善的现实选择。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后,在经济建设上,朝鲜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朝鲜领导人都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性。朝鲜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计划要实行“一元化”与“细部化”,反对市场经济。而且在对外开放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朝鲜的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是与前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相对闭塞,虽然后来加大开放区的范围,出台了一系列的大胆的经济调整政策,但是总的来看,朝鲜还是实行有限开放的政策,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不同与朝鲜,它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同时实行对外开放,这些举措有力的加大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突出表现。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中心任务和迫切要求, 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必须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勇气, 在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回答的同时, 进一步指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终于找到和开辟了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标志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它既不同于过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运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主干上嫁接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这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经济体制, 它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效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朝鲜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朝鲜党和人民已经决心探索符合朝鲜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朝鲜改革的榜样,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符合中国基本国情,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 它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活力和生机, 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造。

回望新中国成立的66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我们看到:改变如雷霆万钧,生活日新月异,环境风清气正,改革步稳提及。大国姿态的自信与自豪,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油然而生,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我们需要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完成这个走向复兴的”中国梦“,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朝着笃定的方向奋力前行!

5.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篇五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摘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第一要素和首要特征。按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下大力气“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①,深入了解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修养,搞好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 修养 实践结合

一、明确共产主义理想的含义和特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首先,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们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其次,理想具有深刻的阶级性。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所以,人们的理想也必然要受到所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再次,现实可能性。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中,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最后,理想具有实践性和超前性。理想是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

(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信念是一种能动的作用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巨大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员奋勇前进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②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力,提高人生的精神界。

(三)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与作用

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种光辉的社会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立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④。人类社会依次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第一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就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过度到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没有经历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经历了独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朝向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二大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要心里装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它奋斗不止。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最高的精神境界和政治境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的最高部分和集中体现,它们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前进的动力。它反映和推进人类社会历史包括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正确的思想引导力量,引导我们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行目标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进。失去这个引导,就会失去现行目标和远大目标,将一事无成,甚至迷失方向,走向邪路。他把我们一步一步带向更加发展、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美好、广阔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巨大的精神激励力量,激励我们积极、热情、主动、全力、创造性的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奋斗。没有这个激励,就没有干劲,就将使伟大、崇高的事业落空。因为它是前进的动力,共产党员才始终确立它,用以支配行动。第二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胜利的保证。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无论怎样艰难困苦,无论遭受多大的挫折,都不动摇、改变,誓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敌人、困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夺取了全国政权,取得了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誓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不论有何种压力,不论有多少困难,同样都不动摇、改变,带领全国人民顶住了所有压力,克服了一切困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很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管敌对势力如何猖獗,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仍然都不动摇、改变,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目标奋进,就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征途上来自国内外的、境内外的一切阻力、困难,取得现代化建设和以后建设更加伟大的胜利和巨大成就。因为它是胜利的保证,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二、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修养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有远大的指向、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广泛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正在深入人心,成为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既不是头脑固有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和树立起来的,是在与人民群众长期的密切接触和共同战斗生活,深刻了解人民群众及其伟大创造活动,被人民群众及其伟大创造活动所感染,获得丰富、宝贵的经验、营养,发生思想感情转变中,是在透过人民群众及其伟大创造活动,深深把握住社会前进的脉搏、脚步中,逐步达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完全尊重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科学理论就是实践的产物,就是总结人民群众经验的产物。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实践中、在与人民群众的结合中,就能够了解人民群众及其伟大创造活动的真谛,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完全尊重,进入高级的境界。离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离开人民群众及其伟大创造活动,会因为失去根基谈不上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认真搞好自身的道德、法纪、作风等建设。讲究道德,遵法守纪,养成优良的作风等,不只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要求,亦能够促进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实搞好自身的道德、法纪、作风等建设,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心灵更加美好,就会使自己加深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认真搞好了自身的道德、法纪、作风等建设,自觉形成优良的品行、风范,就能够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吻合,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一致,从而就能够高尚起来,并走向崇高,达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完全尊重。离开自身的道德、法纪、作风等建设,不严格要求,不拘小节,日积月累,颓废变质,最终必远离、背离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只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进行科学理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的锻炼提高和道德、法纪、作风等的建设提高,就会正确认识和完全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坚实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其派生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思想境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总坐标。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之路,最根本的就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党和人民事业有机统一起来,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正确看待利益关系和个人得失,努力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一个人来说,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动力。第一,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法国文豪雨果说过,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最终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志向远大,信念坚定。第二,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其爱好、兴趣、愿望、情感等精神活动就会集中或统一到同一思维或方向上,从而排除杂念,用心专一,形成强大的心理定力;就会促使自己去进取、去奋斗,使所作所为定格于为实现该目标而努力的活动过程中。历史上,志士仁人、革命先烈在生死关头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所抱的理想、所持的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无不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撑与激励。第三,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拒腐防变的思想武器。每个人在现实环境中都会面临着一些诱惑,处理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而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志正则众邪不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抵御诱惑的克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成克杰、胡长清等之所以腐败坠落,根本原因是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理想信念,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悲观失望。

三、搞好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实践的结合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最终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紧密结合起来,以理想和信念指导现实工作和生活,以现实工作和生活体现理想和信念。搞好结合,是为了达到实效性,落到实处,见之成效。这是目的和归宿。

努力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逐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是伟大神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崇高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渡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忠诚、积极、肯干,争取阶段目标实现,就是对社会主义更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忠诚、积极、肯干,推进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目标。要立足现实,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国进入成熟、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社会主义更高阶段。

扎实做好现阶段每一项工作。现阶段每一项工作,都紧密联系和关系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厦是靠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汇溪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能因小而不为,否则,必因小失大,大也不能为、不能成。要从现在一点一滴做起、做好,从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做起、做好。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第110页,2004、12

②理想信念是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人民日报·第1版,2008、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第36页,1971、4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页,2002、11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篇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

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供行动指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理论自信来自于实践检验。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理论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基本制度。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是产生于亿万人民的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而又被中国三十多年来发展的举世公认的成就所证明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年,是我国发展又好又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的十年。总结十年的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体现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思想逻辑,反映了党心民心所向。根植人民的道路自信引领前进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90多年的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深深扎根于亿万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富民之路。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是死路一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在走向文明进步过程中,必然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过程的多样性。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成为普世样板,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必须遵循的准则。正是这样一种深刻认识,强化着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自信。当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总体上来讲,这套制度体系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存在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就一直行进在这样的制度变迁路径上,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这一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回顾制度嬗变的历程,不难发现,这套制度体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苏联模式为代表,其显著特征是实行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结果是缺乏经济活力,经济效率效益低下。但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打入冷宫,彻底抛弃,而是不断地扬弃和超越。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并且保留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其二,主动充分借鉴、积极吸收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成分,并且把其作为参照系,微观放活,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能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与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接轨的经济制度体系。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制度,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以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

三、如何增强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首先,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只有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的理论体系,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完善适应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次,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政策改革,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民生、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健全。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必将拉开新的序幕。

7.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篇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们研究事物应该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上去把握, 而不能只看普遍性而不看特殊性, 或只看特殊性而不看普遍性。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背得滥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1]681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去丰富和发展它。历史表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 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随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但亦应遵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原理,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一、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世界文明最优秀的成果, 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本, 是指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丢, 丢了就丢了灵魂、丢了根本。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历程, 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

俄国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 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 摈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 逐渐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毛泽东思想, 并在党的七大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反对不顾各国的具体实际, 抽象地谈论、搬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理论原则或具体结论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 我们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建立后,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 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方针, 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致使这一探索过程出现了严重失误, 且造成了十年动乱的恶性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通过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左”的教训, 逐步创建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他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3]2其原因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 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 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 各自的经历也不同, 所以要独立思考”, [3]260结合具体实际情况, 走自己的路。

继承前人而不墨守成规, 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 是唯物主义者应当具有的品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传统,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 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这是在时代、实践和形势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未来的准确把握和科学预见,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与时俱进的新特点新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没有固定范式的伟大工程,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9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 但决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因为尽管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但马克思、恩格斯只能从当时所看到和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 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比他们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 所以马克思主义若不与时俱进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就会失去其指导地位, 而“教条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4]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 马克思主义就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生动的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6]一般而言, 科学的理论都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否则, 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会变成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真理, 且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 但它同样要受时代发展的制约。因为时代进程“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 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什么都不存在”。[1]217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是时代、历史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很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以独有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的理论勇气, 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累了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对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在十二大开幕词中,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初期, 我们党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接着,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同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十四大则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成果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要范畴。这些创造性的思想、理论、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世纪末,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求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

特别是进入21世纪, 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势, 面临着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但又应认识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的客观现实。[5]406只有立足我国新的伟大实践,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方能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11-11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42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406.

8.超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篇八

一、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需要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情况。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坚决实行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在这个发展过程形成的法律体系必须也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大局和中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律师暂行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试行)等一批法律。正如马克思所一再指出的,法律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是我国法律体系最鲜明的特征。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据相关统计,在我国,大约有10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组织。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中国人民政治选择的结果,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的现实,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所当然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领导核心。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一系列重要的会议上都表现出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同时就指出,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从那以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放到重要地位。1997年十五大、2002年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7年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党中央所提出的这些目标在全国人大的工作中得到贯彻。2003年李鹏委员长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2008年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由此,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正确领导和努力推动之下构建的。从这个意義上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以顺利形成的根本保障,在党的领导下构建形成的法律体系,理所当然地以党的领导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结合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在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法制建设也开始了它的重建过程。所以,法制建设的恢复重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

1981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广东省、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法规的决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授权立法的先河。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法制建设提供了许多实践经验,丰富了法制建设的内容,比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实践,就直接推动了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体系实际上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又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更多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支持,为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深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必将更加突出,更加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需要以法律的手段加以规范,更加离不开法律体系源源不断的法律供给。

四、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与其他国家不同

其它国家相比,尤其是和前苏联相比,我们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有着很大的不同。2001年3月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鹏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据此,我国对法律体系的划分是七个部门,这七个法律部门涵盖了国家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国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国家与公民、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组织、各个党派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各种组织之间、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重要关系,使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应当实现有法可依。而前苏联是划分为十个部门,有学者曾经就此专门做过调研,前苏联的十个部门有国家法、行政法、劳动法、土地法、财政预算法、家庭法、民法、诉讼法等。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设计中UML的应用论文下一篇:仿写山中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