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24-06-28

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通用10篇)

1.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一

区环保局2010年1月份工作小结及2月份计划

岁末年初,区环保局按照区工委(区委)扩大会议主要精神和要求,在完成并总结2009各项环保工作的基础上,按计划铺开2010年工作。

一、一月份工作完成情况。

第一,完成各级各类考核工作,圆满完成2009年任务。完成了全年总量减排核算工作,并通过环保部总量审核。完成了2009年太湖目标责任制、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总结工作和市级考核验收工作,并拟定了2010年太湖目标责任制、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的工作内容。完成我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通过市环保局对我区环境监察工作的考核。上报并印发了《太湖流域运河(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第二,加强环境监察监测,确保节前环境安全社会稳定。一是走访了区内重点固废危废企业与区内医疗废物单位,检查了重点核与辐射企业,查看了安全评估报告,督促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的严格管理。二是不放松对污染源监察,完成了39厂次重点源与一般源例行监察,30厂次二污厂周边企业排查。上报了省环境监察工作月报及污水厂情况旬报、水源地日报等各类报表。三是做好各类环境监测工作,例行完成饮用水源地、水域功能区和建成区河流26个断面例行监测,小康断面监测和污

水厂监测,情况正常。同时配合环境监察做好样品分析。认真做好计量认证申请和准备工作,迎接检查验收。

第三,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有序推进。

一方面,进行循环经济绩效统计。指导区内同和资源、仕德伟网络、伟翔电子等6家企业通过2008区节能及循环经济扶持资金项目验收。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走访区内相关企业,指导清洁生产验收审核。

第四,项目审批规范进行,环保产业探索推进。

1月1日至22日共审批各类项目108个,其中环保项目5个。环保产业方面,进行了环保招商协调会,调研其它区域发展环保产业优惠办法,继续完善高新区发展环保产业暂行办法。

第五,环保宣教工作彰显新亮点。

一方面,联合松下系统、枫桥街道、横塘街道按计划开展“儿童环境教育”系列推进活动,在狮山街道试点过后铺开推进。另一方面,在总结2009年“循环经济进社区”工作的基础上,筹划2010年工作计划,全面推动西部环保宣教工作展开。

第六,“数字环保”建设加快推进。

在2009年年底完成环境监控及预警系统一期招标工作后,系统建设工作于1月全线展开。一是完成了全局业务需求调研工作,确定系统基本框架;二是对区内需要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的16家重点源逐个摸底,分别制定现场端在线监控建设方案;三是监控大厅与机房装修确定并启动,项目全线上线。另外,科技

城大气自动站完成设备采购招标工作,基建工作正在落实。

二、二月份工作计划

二月份是春节之月,以维稳护安为重要前提,不放松环保各项工作。

1、做好各类污染重点源的监察检查工作,确保全区春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2、完成2010年太湖目标责任书、蓝天工程的分解和下达,完成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任务的下达。完成总量减排项目的确定、上报和2009年环境统计上报、市级生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完成排污权交易缴费。

3、做好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完成水源地、水域功能区、区域河流、小康断面、污水厂、国控污染源的例行监测。

4、继续做好循环经济绩效统计分析,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课题。进一步督促企业做好清洁生产审核,下拨2009年区循环经济扶持资金及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奖励资金。研制低碳经济可行性报告。

5、继续推进环境监控及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完成监控大厅装修,落实现场端建设。完成科技城大气自动站的站房建设。

高新区环保局

2010.1.23

2.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地区在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抽检的所有食品细菌污染监测资料。

1.2 食品检测种类及检验项目

食品检测有肉与肉制品、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豆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糕点及饼干、冷冻食品、餐饮食品、蔬菜及其制品等九种类, 食品细菌检验项目有2-7项: (1) 肉与肉制品:生畜肉检验项目有沙门氏菌,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大肠杆菌O157;熟肉制品项目有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O157,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氏菌。 (2) 蛋制品:检验项目有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速冻熟制米面制品:检验项目有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O157,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豆制品:检验项目有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5) 动物性水产品:鲜冻水产品检验项目有副溶血性弧菌, 创伤弧菌, 沙门氏菌;生食水产品有副溶血性弧菌, 创伤弧菌, 沙门氏菌,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6) 糕点及饼干:检验项目有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O157,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冷冻食品:检验项目有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8) 餐饮食品:检验项目有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大肠杆菌O157,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9) 蔬菜及其制品:检验项目有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 金黄色萄球菌。

1.3 检测方法

根据《重庆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 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食品细菌学指标进行定量检测, 食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定性检测。依据相应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食品样中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或和大肠菌群超标, 以及食源性致病菌则属于不合格食品样。

1.4 统计分析方法

率的比较使用SAS8.2 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采取χ2检验[2]。

2 结果

2.1 各类食品检测合格情况

某地区2010年月8月至2011年10月检测各类食品样266件, 合格155件, 总合格率58.27%, 其中蛋制品10件、冷冻食品10件全部合格, 其他食品合格情况详见表1。

χ2=42.7059, P值<0.001。

2.2 各类食品细菌学指标检出情况

在266件食品样中, 检测肉与肉制品53件, 仅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13.21% (7/53) , 仅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11.32% (6/53) ,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同时不合格率为7.55% (4/53) ;蛋制品10件、速冻熟制米面制品2件细菌学指标合格;豆制品27件, 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33.33% (9/27) ,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29.63% (8/27) , 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3.70% (1/27) ;动物性水产品60件, 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1.67% (1/60) , 其他细菌学指标合格;糕点及饼干28件, 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25.00% (7/28) , 其他细菌学指标合格;餐饮食品36件, 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36.11% (13/36) , 其他细菌学指标合格;蔬菜及其制品40件, 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42.50 % (17/40) , 其他细菌学指标合格;蛋制品10件、冷冻食品10件细菌学指标均合格。其他食品细菌学指标有关情况详见表2。

2.3 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在53件肉与肉制品中, 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13.21% (7/53) , 其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55% (4/53) , 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77% (2/53) ,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89% (1/53)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在2件速冻熟制米面制品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00% (2/2)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在27件豆制品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7.41% (2/27)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在60件动物性水产品中, 沙门氏菌检出率为6.67% (4/60) , 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33% (2/60)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在28件糕点及饼干中, 霉菌检出率为3.57% (1/28)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在36件餐饮食品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67% (6/36) , 腊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3.89% (5/36)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在40件蔬菜及其制品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5% (6/40) , 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50% (3/40)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未检出;10件蛋制品、10件冷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均未检出。其他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有关检出情况详见表3。

2.4 食品细菌学指标超标情况

在26件菌落总数超标食品中, 菌落总数超标中位数1.55×105CFU/g, 其中肉与肉制品菌落总数最高超标3.0×105 CFU/g;在55件大肠菌群超标食品中, 大肠菌群超标中位数>1.1×102 MPN/g, 其中餐饮食品大肠菌群最高超标>1.5×103 MPN/g, 食品细菌学指标超标其他有关情况详见表4。

2.5 食品细菌学指标不合格情况构成比

在73件细菌学指标不合格食品中, 大肠菌群占细菌学指标不合格食品构成比为64.38% (47/73) ,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所占细菌学指标不合格食品构成比详见表5。

2.6 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构成比

在38件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食品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食品构成比为52.63% (20/38) , 沙门氏菌占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食品构成比为23.69% (9/38) , 腊样芽胞杆菌占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食品构成比为13.169% (5/38) , 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食品构成比详见表6。

3 讨论与分析

某地区2010年月8月至2011年10月检测各类食品总合格率为58.27%, 各类食品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01) 。蛋制品、冷冻食品合格率最高, 动物性水产品、肉与肉制品合格率次之, 糕点及饼干、蔬菜及其制品、豆制品、餐饮食品合格率较低, 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合格率为0。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分别为提示食品清洁状态和提示潜在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3]。各类食品细菌学指标不合格情况:豆制品>蔬菜及其制品>餐饮食品>肉与肉制品>糕点及饼干>动物性水产品, 肉与肉制品菌落总数最高超标3.0×105 CFU/g, 餐饮食品大肠菌群最高超标>1.5×103 MPN/g。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速冻熟制米面制品>餐饮食品>蔬菜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豆制品>糕点及饼干, 而蛋制品、冷冻食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腊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霉菌等食源性致病菌。在73件细菌学指标不合格食品中, 大肠菌群占64.38%, 菌落总数占19.18%,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同时超标占16.44%。在38件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食品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63%, 沙门氏菌占23.69%, 腊样芽胞杆菌占13.16%, 副溶血性弧菌占5.26%, 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与霉菌各占2.63%。

由上可知, 该地区近两年来各类食品总合格率低, 提示细菌污染相当严重。细菌学指标不合格率占前3位的有豆制品、蔬菜及其制品、餐饮食品, 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占前3位的有速冻熟制米面制品、餐饮食品、蔬菜及其制品, 相当数量的食品大肠菌群超标, 部分食品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腊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C增生李斯特菌、霉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这部分食品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 故该地区相关食品安全不容乐观。为此, 为保障该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食品安全,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该地区相关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切实搞好市售食品监督管理, 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控网络建设[4]。二是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5]。同时对速冻熟制米面制品、餐饮食品、蔬菜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豆制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的经常性监督与指导, 使群众吃得放心。三是市售食品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管理与业务相关知识培训, 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食品细菌污染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四是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 普及基本卫生知识[6], 特别是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健康普及[7],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8], 增强人们自我保护能力, 消除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

摘要:目的:了解某地区食品细菌污染状况。方法:根据《重庆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 对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某地区82家市售食品经营单位肉与肉制品、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豆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等九类食品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某地区2010年月8月至2011年10月共监测食品样266件, 合格率为58.27% (155/266) ;检测出细菌学指标超标不合格食品样73件, 不合格率为27.44% (73/266) ;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样38件, 检出率为14.29% (38/266) 。结论:某地区市售食品合格率低, 部分食品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切实搞好市售食品监督管理, 强化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消除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

关键词:食品,细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参考文献

[1]陈坤才, 何洁仪, 李迎月, 等.2006—2008年广州市部分食品中违法添加物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4 (1) :58-60.

[2]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68.

[3]吴坤, 孙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20-221.

[4]高围溦, 刘弘, 刘诚, 等.上海市零售梭子蟹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估[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4) :371-374.

[5]龚祖康, 丁伟, 韦波, 等.2010年南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杂志, 2012, 28 (7) :823-825.

[6]罗华, 段继祥, 彭明权, 等.一起食用厚果鸡血藤果实引起的食物中毒[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 44 (9) :840-841.

[7]毛雪丹, 胡俊峰, 刘秀梅, 等.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 22 (3) :224-228.

3.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长三角地区港口(下文简称长三角港口)和航运业的冲击相当严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因此面临严峻考验。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相关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积极应对,危中求机,逐步扭转港航生产持续下滑的态势,实现企稳回升。2009年,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总体好于预期。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不少港口由上半年的下降转为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逐步反弹;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减缓,不少港口出现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回升态势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并批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港口发展而言均为利好因素,对于战胜金融危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经济逐步复苏,外贸进出口年底出现强劲反弹

2009年,长三角地区共完成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高于全国增长率1.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1.4%,较上年略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特点显著,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明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自身发展转型和筹办世博会的繁重任务,上海市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全年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长率较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江苏省实现GDP 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3,比上年增长12.4%,增长率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连续17年保持2位数增长。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2009年第1季度GDP增长仅3.4%,但经过努力迅速扭转局面,全年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率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我国外贸进出口自2008年11月以后连续大幅下挫,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由降转升,12月份进出口双双同比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历史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4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加速复苏。进口大幅增长,说明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内需比较强劲。

200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低于全国下降率0.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4%,较上年略有提升,其中: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分别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分列全国第3位、第2位、第5位,较上年均有下降,下降率分别为13.8%,13.6%,11.1%。

2 运输需求受到抑制,水路货运量下挫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萎缩,外贸进出口大幅下降,尤其是出口贸易量大幅减少。水路货运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远洋航线货量受到重创。2009年,长三角地区水路运输虽然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等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但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仍十分重要。200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3.44亿t,比上年下降2.8%;占全国比重为43%,较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3.72亿t,比上年下降12.5%;江苏省完成4.64亿t,比上年增长8.5%;浙江省完成5.08亿t,基本与上年持平。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比上年下降6%,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km,比上年下降8.3%;江苏省完成亿t??km,比上年增长9.6%;浙江省完成亿t??km,比上年增长1.5%。

3 吞吐量继续增长,部分港口增长率较上年提升

我国港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长三角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贸易的运输保障能力继续增强。2009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9.22亿t,比上年增长8.3%,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比重较上年略有提高,为38.5%。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2亿t,比上年增长1.8%,增长率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海港完成4.95亿t,比上年下降2.6%;内河完成0.97亿t,比上年增长32.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港口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态势。200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亿t,比上年增长12.1%,增长率提高2.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上海市和浙江省港口10.3和5.4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22亿t,比上年增长16%;内河港口完成11.78亿t,比上年增长11.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港口加快推进港航强省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大幅下滑的局面,下半年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2009年全省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t,比上年增长6.7%,增长率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0亿t,比上年增长8.7%;内河港口完成3.3,比上年增长2.6%。

2009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总体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吞吐量下降的港口数量由第1季度的8个减少到第4季度的1个。货物吞吐量复苏态势强劲,有8个港口增长率超过上年,有4个港口增长率超过20%。泰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64.9万t,比上年增长29.8%,成为2009年长三角地区增长最快的港口。增长率超过20%的港口还有江阴港、嘉兴港、苏州港,分别完成万t,万t,,比上年增长24.0%,22.9%,21.1%。苏州港的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分别完成,万t,万t,比上年增长21.8%,10.9%,29%。常州港、连云港港、扬州港、宁波―舟山港增长率超过10%,分别完成,万t,万t,万t,比上年增长19.0%,13.1%,10.9%,10.8%。宁波―舟山港的宁波港域、舟山港域分别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6.1%,21.7%。南京港、台州港、温州港、南通港、上海港、镇江港增长率均不到10%,分别完成万t,万t,万t,万t,万t,万t,比上年增长9.2%,7.2%,6.0%,3.2%,1.8%,0.1%。

在全国20个亿吨大港中,长三角地区占7个,分别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连云港港、江阴港。2009年江阴港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使长三角港口群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4 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个别港口仍然下降

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效应的显现,长三角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复苏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长三角港口共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7.16亿t,比上年增长6%,增长率回落2.9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稍有下降,为33.3%。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下降明显,完成2.58亿t,比上年下降5.7%;江苏省港口完成2.02亿t,比上年增长22.8%,增长率提高18.3个百分点;浙江省港口完成2.56亿t,比上年增长7%,增长率回落6.7个百分点。

2009年,长三角地区有9个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超过上年。按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台州港完成728万t,比上年增长63.5%,为2009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常州港完成322.2,比上年增长61%;江阴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55.2%;泰州港完成462.8万t,比上年增长52.6%;温州港完成198万t,比上年增长43.4%;嘉兴港完成351万t,比上年增长35.9%;苏州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分别完成万t,854.0万t,万t,增长27.5%,15.1%,72.7%);连云港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19.9%;镇江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17.9%;南通港完成,比上年增长17.2%;宁波―舟山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6.3%(其中:宁波港域、舟山港域分别完成万t,万t,增长7.6%,2.7%);上海港、南京港、扬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出现下降,分别完成万t,672万t,296万t,比上年下降5.7%,4.3%,10.0%。

5 不少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降明显

200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下降6.5%,下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总量比重降至37.1%,其中:上海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0.7%,但仍居世界第2位,与世界第1的新加坡港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新加坡港2009年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3.5%。从东北亚主要集装箱大港来看,香港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4.8%,居世界第3位;釜山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9.4%,在世界排名中退后1位,居第6位。

江苏省港口完成874.4万TEU,比上年增长3.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浙江省港口完成万TEU,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3.9%,仍居世界第8位,下降率低于前7位,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2009年,长三角地区有2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超过100%:一是常州港,完成6.5万TEU,比上年增长102.0%,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二是嘉兴港,完成20.2万TEU,比上年增长101.0%。有2个港口增长率超过40%:一是江阴港,完成75.2万TEU,比上年增长49.8%;二是台州港,完成9.1万TEU,比上年增长42.5%。有1个港口增长率超过10%:泰州港完成8.3万TEU,比上年增长18.1%。有3个港口增长率不到10%:一是苏州港,完成271.8万TEU,比上年增长5.8%(其中: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分别完成87万TEU,33.4万TEU,151.3万TEU,增长6.9%,9.6%,4.3%);二是温州港,完成39.4万TEU,比上年增长3.4%;三是连云港港,完成303.2万TEU,比上年增长1%。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扬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出现下降,分别完成万TEU,万TEU(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分别完成万TEU和8万TEU),121.2万TEU,35.1万TEU,29.3万TEU,22.1万TEU,下降10.7%,3.9%(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分别下降3.9%和8.6%),6.2%,20.9%,4.0%,17.5%。

6 港口经济运行中需重视的问题

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历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目前,随着国家一系列经济政策效应的显现,出现良好回升势头,但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1)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明显,出现多极化发展现象,涨跌互现,增降幅度差距悬殊。个别港口逆势强劲增长,增长率超过100%;(2)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随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出现回升向好的态势,降幅收窄,环比增长,但全面恢复仍需较长的过程;(3)市场竞争仍然主要依靠初级手段,自主降价和政府扶持有可能使竞争激化。

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港航生产面临形势仍不容乐观。出口贸易形势的彻底改观还有待时日。长三角港航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应正确研判形势,制订务实的发展策略,调整运输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汇聚各港力量,促进区域港口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2)区域港口市场竞争有加剧的迹象。长三角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整体观念,自觉规范竞争行为,共同维护经营秩序,加强合作,防止恶性竞争的出现,为迎接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积蓄实力。

(3)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港口陆续出台优惠措施,加大力度吸引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国际中转。我国应加快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简化国内港口支线业务环节、程序和手续,降低综合成本。

(4)区域港口实现紧密合作需要外力推动。国务院19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功能转型的重要时期。优化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长江流域港口信息共享、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区域港口资源、合理布局各港功能、规范区域港口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推进区域港口资产和业务融合等都需要借助行政和市场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

7 2010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但全球经济依然脆弱,有可能随着各国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调整出现振荡。

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2010年我国经济预计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将有所增强;投资和消费总体上继续保持2009年的势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精神加速调整和优化。

水运需求与经济贸易的正相关性决定2010年我国水运形势将逐步好转,港口经济运行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港航生产将恢复平稳增长,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将高于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将由负转正,港航企业经营效益将有所好转。预计2010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33亿t,比上年增长13%左右;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8亿t,比上年增长11.5%;集装箱吞吐量将达万TEU,比上年增长9%。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长三角地区各港航管理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和区域港口综合协调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抓住19号文件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刻认识区域港口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重视处理港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负面影响,加快先行先试政策的探索和突破,开拓创新,拓宽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订普法规划

我局充分认识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普法宣传工作作为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着手做好机构、规划、人员、经费等方面的落实。

(一)抓好法制宣传领导机构落实。局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宣传主管局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验收工作。各镇(街道)均成立由主管镇长任组长的环保宣传领导小组,协调做好各地的环保法制宣传工作。

(二)抓好法制宣传计划的落实。一是制订《区环保局“五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把任务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分阶段步骤进行实施,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二是制订认真做好每年宣传教育的计划,联合宣传部制订《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和各镇街道,认真组织落实。三是制订环境宣传活动月计划,以世界环保宣传主题为核心,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围绕区环境保护目标和全区的治污减排、创模达标整改、污染源普查等环保中心工作,以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环保法制宣传于传统文化活动中,展开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抓好专职专人的落实。五五期间,我局法制宣教机构不断壮大,率先在粤东地区区县级中设立相对独立的环境宣教信息中心,人员从的1人兼职增加的专职4人,而且还将继续扩编,引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奠定基础。,成立法规股,着力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和程序的建设,强化了强制执行力,并使环保执法依据更加充足有力。

(四)抓好法制宣传经费的落实。“五五”期间,为了保证环保宣传活动上档次、出效果,我局努力筹措资金用于普法宣传活动,争取区财政的支持,每年保证专项资金15万元用于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保证了环保普法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区环保局还根据五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联合财政局从区环保专项资金中抽拨部门资金增加宣传经费,其中,创模达标整改专项宣传经费10万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经费5万元,使得各项专项工作均得到有力的宣传。

二、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

“五五”普法期间,我局采取多种形式,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上下联动,有效地促进普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一)坚持领导干部法制学习制度

为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区环保局制定机关学习制度,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坚持自学、集中学习和请专家进行培训相结合,加强干部的法制学习。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将“五五”普法学习内容与环境保护业务素质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发》及《实施细则》、《环评法》和全国“五五”普法统一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法规当做重点学习内容,安排干部职工进行重点学习,做到重点掌握,提高了单位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懂法的意识,使单位干部职工在熟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培养了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知识的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将普法学习与环保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自身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在工作进程中也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服务企业、学校、社区群众对环保的认识,真正使普法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每月组织1场集中学习。各部门要根据本身的业务,每月组织1场学习,每位干部职工都要有自学计划,保证每年有一定时间自学,确保每人每年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60小时。提倡每人每年自学时间不少于100小时,要求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组织全局执法人员进行环保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五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环境保护目标和全区的治污减排、创模达标整改、污染源普查等环保中心工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教工作力度,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有利于推动环保工作的舆论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环保宣传列入局工作议事日程,制订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下发至各镇(街道)环保办和相关部门贯彻实施,同时与区委宣传部及时早策划制订“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出现了以区直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大规模宣传活动为中心,各地宣传活动高潮迭起的良好局面,在全区上下掀起宣传教育高潮。一是加强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创办《环保信息》期刊,每月印发1期,每年共印发800多份,分送到区领导、相关部门及企业;对环保网站进行更新改版,从实效、便民出发,实现环保政务公开,确保公众的环保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在环保局网站设立学习专栏,介绍环保科学知识和新动态新法规。二是组织好“6.5”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举办了多次环保主题的体育比赛,如区“环保杯”乒乓球公开赛、企业篮球邀请赛和内部职工篮球比赛等,极大的丰富了全区环保

宣传氛围。配合市环保宣传部门做好“绿色行动在校园”、环保诗歌朗诵比赛、环保书画作品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汕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小学生环保摄影比赛、首届泛珠三角环保征文摄影大赛、“绿色家庭”评选活动等活动。由于重视程度高,措施有效,使活动的参与人数和获奖作品数量均在全市名列前茅。三是举行了环保大型户外咨询活动,分发了环保科学知识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参加群众近0人次,起到较好宣传教育效果。四是协同教育局、莲下镇政府支持莲下中心小学编印了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生环保教育教材,市局刘局长审定并题了字。五是拍摄并播出环保专题片《建设绿色,需要你我行动》、《令人担忧的水环境》、《环保执法专项行动vcd》,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区目前环保状况,共同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努力;同时积极向国内各级报刊投稿,到日前为止已有稿件分别被《中国环境报》和《珠江环境报》刊登,共被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采用刊出或播发的稿件有十篇。六是组织局共青团送环保法规和宣传资料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实践活动,共赠资料200多份;召开了重点企业纪念座谈会,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此外,在我局的部署下,各镇、街道根据各自的实际,利用宣传车、悬挂横幅标语、出版专栏、知识讲座、请领导发表电视讲话、举办环保专题灯谜、手抄报比赛和清洁环境等活动,结合生态创建工作和绿色学校创建等形式,积极做好“6.5”环境日的宣传工作。全区各地共出版环保宣传专栏200多个,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近600条;出动宣传车20多车次;电视台、有线电线台播放环保标语口号420多条次。

(三)充分利用党校、学校等阵地进行普法宣传

党校的科级、股级、中青、妇女干部培训班课程中,环保教育是必修课程,利用这个契机,我局把环保普法宣传贯穿于其中,在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并联系邀请市环保局副局长王建平等专家授课,使全区广大干部受到环保法制教育。区环保局还非常重视学校环保普法教育,每年定期联合区内学校进行环保教育活动,比如组织赠书、灯谜活动,向上都中学送去书籍(包括环保手册、环保小常识)1000多册,同时还赠送了大量的灯谜奖品,联合溪南中学进行环保普法宣传,举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把环保宣传贯穿于各种活动中。

区环保局以创绿工作为突破点,实施有效地环保教育。近年来,在区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1个国家级绿色中学、5个省级绿色学校、10个市级绿色学校的评审和命名,创建了市级绿色社区1个,配合妇联完成了1个国家级绿色家庭和1个省级绿色家庭的命名,使创绿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我局积极争取资金,奖励和支持创绿工作的开展,共计20多万元。通过以上的宣传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创绿高潮,多所学校积极申报创建,使我区的创绿工作成为汕头市环保宣传的一面旗帜。

(四)以会代课开展企业经营者培训

“五五”期间,我局以“造纸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漂染业专项整治活动”、“污染减排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等行动”为基础,多次召开会议,布置相关任务,以会代课,加强企业的环保普法教育,会议召开地点有的在区政府,有的在企业所在地,有的在党校,有的在镇政府,区领导多次带领局领导亲自到企业所在地,视察企业生产和排污情况,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督促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污染整治力度,降低污染的程度。期间,累计召开大小会议125次,参加人次达数千,通过这些整治会议,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环保守法意识。另外,区环保局还专门召开企业环保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环保局法规科专家、区环保局资深执法人员分别就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授课。区政府发文要求企业设立环保监督员,区环保局组织还专门培训,对环境监督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的发给环境监督员上岗证。

三、把普法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

普法宣传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把普法宣传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更好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一)与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我区现有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8个,保护面积约6平方公里,负责供应3个街道、8个镇约68万人口的饮用水。饮用水源的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通过我局的大力宣传,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政府和人大、政协均对水源保护十分重视。区委书记郑家汉,区长陈少麟多次带队视察水源源保护情况,对水源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区人大、政协定期对水源保护区进行检查,针对水源保护提出多项提、议案。区政府发布了加强水源保护工作的通告和《汕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界线图》,对边界进行卫星定位,设置界桩和警示牌,印发了《汕头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隐患整治工作方案》(汕澄府办157号),成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隐患整治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镇(街道)的职责,牵头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公用事业局、环卫局等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对水源保护区进行检查,对拒不自行拆除的违章建筑物,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由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强制拆除。以来,针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输沙带和沙船采取强有力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与建设项目环保工作紧密结合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使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区环保局针对《环评法》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大大的提高了环评率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引导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生产项目,确保污染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排污量,推进工艺设备改革、技术改造和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产生量。截止,共审理建设项目428项,其中批准建设的410项,否决项目18个。完成“三同时”项目竣工验收97项,“三同时”执行率100%。通过宣传,全区各级和企业生产经营者均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质疑、接受到支持,工商、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均十分支持和配合环评工作的开展,企业经营者均已能自觉地申报环评,环境保护的源头工作得到了有力的发展。

(三)与生态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按省、市的要求,我区从开始,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和绿色社区工作。通过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全区群众基本对生态文明示范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自莲华镇碧砂村于被广东省环保局命名为“省级生态示范村”称号以来,全区掀起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高潮,目前在我区已经形成村村争创生态文明村的局面,莲华镇创建生态镇已经通过省的验收,上华镇创建生态示范镇的工作也在进行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颁发了《汕头市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和绿色社区工作方案》、《创建生态示范点工作规划》、《关于推进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把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列入《汕头市区创模达标责任书》考核内容。,我局结合我区实际,拟订出《汕头市区创建区级生态文明村(社区)工作意见》,由区政府于6月25日予以印发执行,在创建省级、市级生态示范村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区级生态文明村工作。区直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也遵循示范试点、逐步推开的思路,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我区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五五”期间,全区共创建莲华省级生态示范镇,溪南镇云英村等省级生态示范村3个,上华镇陇尾村等市级生态示范村17个,莲下镇北湾村等区级生态文明村17个。通过生态示范镇建设,环境立镇、生态兴镇的理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以强化,环境保护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与专项整治行动结合“五五”期间,区环保局通过宣传和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不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积极开展污染整治,使区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避免了环境质量的恶化。由于宣传和整治措施得力,各企业生产国家对污染治理有了较深的认识,很多厂家主动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全区共投资4648多万元配套或完善废水污染处理设施47台(套),废水处理能力达到11.95万吨/日,年处理水量1028.46万吨;锅炉废气处理设施131套,处理能力达到221.85万标立方米/日。“五五”期间,分别开展了“取缔小电镀企业”、“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执法监察专项行动”、“污染减排专项行动”等,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专项执法,严厉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开展环境执法监察活动,采用平时检查和夜间突出检查的办法,对排污单位实行专项督查行动,共出动15000多人次,检查企业5000多厂次,查处并纠正违规行为800多宗,立案处罚200宗,有效地促进环境执法工作。

5.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特困残疾人实施救助

1、利用春节元旦、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困难残疾人慰问,今年以来共慰

问残疾人700余人次,慰问金、慰问品共计20万多元。

2、资助15户残疾人危房改造(拆迁户)每户6000元。

3、光明行动任务圆满完成,为4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复明手术。为47名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圆满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精神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其中住院病例20人(3600元/人/年),免费服药项目100名(400元/人/年)。

4、为残疾人落实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发放残疾人乘车优惠卡726张。

5、为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落实扶残助学金政策,今年有33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此项政策。

6、配合区劳动部门为重度残疾人落实城镇居民免费医保有关政策。配合区民政部门对重度残疾人实施分类生活救助。

二、做好残疾人信访维稳工作

做好残疾人代步车信访工作。配合执法局、交巡警等部门加强残疾人代步车主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少非法营运现象。多次疏导群体上访人员,为我区安定稳定工作做出了努力。日常通过来信来访接待、入基层现场协调及法律援助等形式,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约80例。

三、《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残联)任务分解完成情况

1、圆满完成了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建成后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20平方米,总投资约650万元,目前,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从建筑面积、功能设施等方面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得到了上级残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福乐家园”建成并开班。技能培训、康复训练、特奥运动等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受到省市残联一致好评。

3、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我区已办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823本,位于各城区第一。

四、2010年残联工作思路

1、加大康复工作力度,将为8名下肢重度残疾人配备多用康复床和安装假肢;为2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500元/人);为12名重度的智力或精神残疾人实施居家养护(5000元/人);为5名学龄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治疗(10000元/人)。

2、逐步健全残疾人保障体系,将为考上大学的贫困残疾人学生或残疾人子女实施一次性扶持,本科2000元/名;大专1500元/名,中专1000元/名;将为10户特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拆迁补贴),6000元/户。

3、逐步完善成人智障者托养机构的工作机制。以全国特奥会在福州举办为契机,把特奥工作和我区福乐家园工作结合起来,对内逐步建立健全有关工作机制;对外加大宣传,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智障人问题。

6.市环保局2010年统战工作总结 篇六

市委统战部:

2010年,市环保局统战工作在市委领导和市委统战部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统战工作要求,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重要作用,在完成各项工作中凝聚力量,团结人心,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一、高度重视,加强统战工作的组织领导

年初以来,局党组始终重视和关心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局党组工作计划,与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明确统战工作领导责任。年初,局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统战工作计划,石局长对全局统战工作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管职责,对分管部门(单位)统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部门(单位)在统战工作上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统战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统战工作制度。根据新时期统战工作特点,建立了局党组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交友联系、情况通报和走访慰问等制度,及时听取他们对统战工作的意见。2010年5月,市环保局召开了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座谈会,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做好全局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做好统战信息工作,每个党支部上报了1

名统战工作信息员。同时,局党组严格落实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制度,把优秀党外干部培养纳入全局干部培养、使用计划,并择优向市委统战部推荐。三是认真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局党组十分重视统战理论学习,大力倡导理论与调研相结合,一般学习与撰写理论文章相结合,学习政策与钻研业务相结合,集中学习时把民主党派干部(监测站长胡国军)扩大进来,与党组成员一起学习,一起谈体会。针对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局统战干部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基层、企业调查了解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李红同志撰写的《辽阳发展低碳经济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被九三学社辽阳市委会采用。局党组遇有重大决策,都征求统战干部的意见建设,使决策更合理、更科学,进一步提高他们履行职能的能力。2010年,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6件,政协提案12件,见面率和满意率都达到100%。四是开展统战工作检查考核。我局将统战工作内容细化分解,纳入《市环保局综合考核评比细则》,与党建、业务等工作同时打分,成绩列入年底评先选优工作。2010年,局纪检组长牵头,组织机关党委和办公室相关人员开展了三次百分考核检查和一次环境执法检查,对统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同时进行了检查。

二、拓宽渠道,充分发挥统战干部参政议政作用 局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经常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营造舒

心暖人的良好环境。一是发扬民主,广泛交流。局建立了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联系信息库,全面掌握本局统战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便于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参政议政作用。为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党组成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结成统战对子,建立交友制度和联系名册,经常与他们进行工作、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每逢重大节日和全局性的重要活动,局领导采取走访联系对象的形式,广泛征求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充分体现局党组的关怀和温暖。二是加强统战干部培养使用。局党组不但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统战干部,更注重利用现有条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统战干部选拔培养上,将责任心强、肯干事、会干事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选拔到重要工作岗位上。2010年,局总工程师胡国军(民主党派)被任用到监测站长重要岗位上,办公室副主任李红当选为九三学社辽阳市委会白塔一支社副主委。三是开展有特色的统战活动。结合全市开展的“争先创优”、整治机关作风突出问题等活动,认真组织统战干部开展座谈和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在整治机关作风活动中,采取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发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征求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意见12条。同时,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党支部、部门(单位)召开的会议,对如何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统战工作质量等方面征求他们的意见,促进工作落实。

三、注重培养,不断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支持、关心统战工作,采取送出去培训、请进来辅导、岗位上锻炼等方法,加强统战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统战干部学习培训。有针对性地选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省环保厅、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学习培训。2010年年初参加了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统战干部全年参加辽阳讲坛、理论辅导班等培训班20多人次,3名同志(包括1名九三学社社员)参加了全市组织的写作能力比赛活动。有1名政协委员(副局长胡国强)到省外进行了参观学习。二是加强统战干部岗位锻炼。工作中,局党组经常给统战干部交任务、压担子,给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舞台,在环保审批、污染减排、辽河治理等大项工作上,有意安排党外人士参与工作,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用他们所学所想更好地服务环保事业发展。三是增强统战干部与党员干部团结互助。让统战干部与广大党员同步接受学习教育,同步开展参观学习、支部考察等活动,让统战干部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作用,引导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党的工作与统战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在统战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和市委统战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年统战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统战理论学习。在抓好统战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学习,重

点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二是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统战工作健康发展的定期联系、谈心交心、提合理化建议等制度,促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抓好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我为特大型城市建设贡献什么”主题实践活动,发动统战干部积极参与,投身实践,发挥统一战线工作特色和优势。四是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搞好统战干部学习培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岗位竞赛等活动,提高统战干部能力素质,促进统战工作健康发展。

7.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七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决战之年, 时间紧迫, 任务艰巨。为做好节能形势分析, 我们建立模型对各地1~8月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行预测, 并与各地年度节能任务进行比较分析, 确定了各地预警等级, 制作了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通过分析, 1~8月份, 辽宁、江苏、河南、广西、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 上海、山东、海南、贵州、甘肃等5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等1 7个地区为三级预警。西藏缺乏统计数据, 没有进行预测。

与1~7月份预测相比, 贵州由一级预警转为二级预警, 河北、浙江、江西、湖南由二级预警转为三级预警。

8.环保局2010年工作计划 篇八

一、工作思路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书记××同志“拒绝理由,完成任务”的要求,根据环保部和省、市环保局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处罚到位、追究到位,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打下良好基础。

二、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保完成治污减排目标。重点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项工作,严格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治污减排进程,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到2010年底,“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分别削减514吨和520吨,削减率分别为16%和15%)。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由重收费处罚轻服务,转变为执法服务并重,以服务促执法,寓管理于服务,帮助企业改进工艺,帮助企业解决污染整治中的实际问题,完善治污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大排污企业监管力度。对严重超标的违法企业及屡查屡犯、偷排偷放的企业,暂收排污许可证;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确保排污达标,逾期完不成整治任务的,责令停产整治。

四是推进产品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污染企业限产、转产,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缓解污染压力。以环保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领导,坚持抓典型,以点促面,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提高园区入驻门槛,规范厂容厂貌,杜绝乱上项目。

五是严把项目审批。严格实行项目环评制度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以审批,新上项目环评率要达到100%。

六是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管理。规范亚太污水厂及第二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做到达标排放,彻底解决我市向石津渠排放污水问题。

七是坚决遏制“十五小”。加大执法力度,对“十五小”企业坚持“反复打,打反复”。进一步强化乡镇监管机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综合整治和打击力度。

八是抓好乡镇工业小区的环境监管。抓好以槐树为主的建材行业的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的规范和治理,规范东卓宿等电镀等企业,防止和解决好粉尘及地下水污染问题。

9.区2010年计生工作总结 篇九

一、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区各级主要领导十分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层级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认真落实责任书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了全区指标任务的完成。

二、制定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多年来,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是我区计划生育管理的“死角”。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胡念芳副区长亲自协调,与高新区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工作责任:

(一)**区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管理高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人口计划指标任务。

(二)设立高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5名,工作人员待遇及其工作经费由**区政府拨款15万元由外海街道办事处包干。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高新区人口计生办人员和业务由外海街道人口计生办管理,高新区人口计生工作列入外海街道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

(三)高新区内各厂企与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本单位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各厂企指定1名计生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落实本单位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狠抓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促“两无”活动出成效开展“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村(居)无政策外出生”活动(即“双无”活动)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双无”活动目的是解决政策外生育问题。无政策外生育是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最根本的体现,只有按政策生育才能稳定低生育水平。因此,我们狠抓计划生育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促“双无”活动出成效。

(一)抓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一是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中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中共发独生子女、纯生二女结扎户奖品9782份,计生知识抽奖奖品1551份,发放宣传资料22358份,派发避孕套1886合。二是抓好经常性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一校、二室、三栏”的作用,对群众进行人口理论与计生知识、优生优育、节育避孕、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和妇女“五期”知识宣传教育。今年,全区举办新婚班、孕妇班、育儿班21期,参班人数2100多人,举办已婚育龄妇女学习班30期,有2300多人参加,印制17万多份宣传单张入户。三是继续在全区中学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通过讲座、上课、咨询、图片展览、宣传板报、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互动式青春健康教育。

(二)以清理“四术”库存为重点,认真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减少政策外生育。今年,我局加强孕前型管理,坚持“三查一服务”,免费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b超查环查孕查病服务,及时发现孕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逃避查环查孕的对象要跟踪管理,对政策外怀孕的要坚决落实补救措施;各街道大力度追寻外出务工而又未落实节育措施的人员落实节育措施。XX年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31262人,已落实节育措施27314人,综合节育率为87.37%,全年落实计划生育手术1782例,其中结扎239例,上环1229例,落实补救措施304例;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率为92.73%;生殖健康普查普治13027人,普查普治率为86.78%,既保护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又减少政策外生育。

(三)加强“两个规范”业务,促经常性工作落实。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规范”,我局不定期、有重点地检查了5个街道和26个村(居)“两个规范”业务,促使街道和村(居)两级计生政务公开栏和计生宣传“三栏”的内容格式,计生“三会”制度,“一校两室”管理学习制度,计生卡表册和档案管理等业务不断规范、完善,提高了街道和村(居)计生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了全区计生水平工作趋于平衡并不断提高。

(四)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在区法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大了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力度,使征收工作有新的突破,全年共征收金额340.20万元。其中,当年应征已征104.69万元,当年征收率22.24%,比上年提高了8.05%;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1宗,强制执行征收社会抚养费54.63万元。这些强制执行的案件有力教育了群众,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由于措施到位,“双无”活动成效较好。计划生育率比上年上升1.03个百分点;全区政策外出生94人,比XX年减少21人,政策外出生下降18.26%;政策外多孩出生12人,比XX年减少2人。户籍人口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有2个街道(滘头、滘北),无政策外出生有21个村(居)委会。

四、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XX年年,我区进一步完善以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开展两次全区性的流动人口清查验证大行动,对流动人口实施“属地管理,单位负责,部门联动,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确保了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到位。据统计,我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7735人,持有效计划生育婚育证明27048人,流动人口落实“四术”措施620例,查环查孕9955人次,基本做到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

五、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今年,我区一方面继续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一方面根据省、市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了农村“节育奖”,呈区政府批准后实施。节育奖是对“农村户口的育龄夫妇在只生育了一个孩子或纯生两个女孩后,一方落实了绝育(即结扎)措施的家庭”,每对夫妇一次性奖励1000元。

六、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为综合治理出生人性别比问题,我区认真贯彻《江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坚持开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专项督查,检查、督促b超管理、终止妊娠审批和生育证换证制度的落实。同时,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全区扶助计划生育家庭女孩78名,扶助资金39000元,营造“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社会氛围。XX年年,我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1.44,比去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超出了市的指标要求范围(市的指标要求是110)。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七、不断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为了达到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目的,全区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职责。区人口计生局、教育局、卫生局、妇联、团委5个部门联合开展青春健康教育,为提高我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减少非婚怀孕、非婚生育,预防艾滋病做了大量的工作。区人口计生局、卫生局开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专项督查,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而努力。公安、建设等部门在流动人口清查验证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财政局督促各级落实并逐年增加计生经费的投入,保证计生工作的正常运作。法院、公安、建设、司法、工商、劳动、人事、民政、教育等部门,广泛宣传,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破坏计划生育、违反计划生育的违法行为,在入户、用工、申领牌照、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及时互通信息,综合治理。

10.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总结 篇十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收集2009~2010年成都地区部分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包括住院患者病历号、年龄、性别、诊断、抗菌药物选择及使用金额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本次抽查病例中, 呼吸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平均年龄65岁,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患者居多。以下是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结果。

2.1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从抽查病历统计来看, 成都地区呼吸科抗菌药物共涉及十类, 其中使用种类最多的属头孢类抗菌药物, 共13种;其次是青霉素类共7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共5种;糖肽类、林克霉素类及单环β类酰胺类各1种。其他多为抗真菌药、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等, 见表1。

2.2 2009~2010年成都地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从2009~2010年抽查病历中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其中共有7144份病历使用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 使用频率达56.26%, 其次是头孢类抗菌药物12.35%, 及抗真菌药物10.04%。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莫西沙星, 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52.82%, 其次是左氧氟沙星占32.72%。头孢类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使用频率最高, 占头孢类的26.98%, 其次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占17.8%。抗真菌药物中氟康唑使用频率最高, 占抗真菌药物的82.29%。氨基糖胺类中依替米星使用频率最高, 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36.79%, 其次是阿米卡星占35.89%。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中,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使用频率最高, 占73.39%。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中, 阿奇霉素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 占96.4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美罗培南使用频率最高, 占42.51%, 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占17.87%。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中替硝唑使用频率最高, 占73.98%。具体详见表2所示。

2.3 2009~2010年度成都地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例

将抽查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金额进行统计, 其中抗菌药物金额最高的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947802元, 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53.84%;其次是抗真菌药物394006元, 占22.38%;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金额 (204146元) 排名第三, 占11.59%。其他类抗菌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单环β-内酰胺类、糖肽类、林可霉素类、硝基咪唑类, 共使用76131元, 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4.33%。抗菌药物金额所占比例见图1所示。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病及多发病, 共同的感染症状表现为咳痰、喘息等,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故有效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呼吸内科感染细菌较为复杂, 常伴有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故常需用广谱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控制感染[1,2,3]。本次调查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 所选抗菌药物中广谱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及使用金额均较高, 如氟喹诺酮类、头孢三代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等, 而青霉素类及头孢一代等窄谱抗菌药物使用较少。现将成都地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做如下分析。

3.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在本次调查病历中, 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的比例最高, 高达56.26%。氟喹诺酮类属合成类广谱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有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从本次抽查结果看,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以绝对优势占居氟喹诺酮类第一位。因莫西沙星具有8-甲氧基结构, 使其不仅抗菌活性高、杀菌作用快,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而且耐受性好等优点[3], 故在呼吸内科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报道, 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尤其是革兰阳性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性明显[3,4]。为避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率增加, 卫生部办公厅于2009年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 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5]。氟喹诺酮类抗菌是呼吸内科常用抗菌药物, 为减少细菌耐药, 应根据药敏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选用。

3.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

本次调查中发现, 在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中, 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是青霉素与头孢类抗菌药物分别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制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抗菌谱广、耐药率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舒巴坦及他唑巴坦均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不仅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更重要的是对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菌株产生的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从而增加了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稳定性, 降低了细菌的耐药率。随着含酶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该类抗菌药物的滥用也越来越多, 细菌耐药率也不断上升[6]。为避免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耐药率升高, 建议该类药物应用于因产β-内酰胺酶且对β-内酰胺酶类耐药的细菌感染, 但不推荐用于复方制剂中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感染和非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感染[7]。

3.3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非典型β-内酰胺类广谱抗菌药物, 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β-内酰胺类细菌均有抗菌效果。该类抗菌药物因对细菌有良好的选择毒性, 且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几乎无交叉耐药等优点, 故多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所致的社区或院内感染[8]。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的分类管理,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需加强临床保护, 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冲破β-内酰胺酶的最后一道防线[9]。故只有当严重感染且引起感染的细菌对其他一些常见抗菌药物已耐药和临床应用失败的情况下考虑使用该类药物。

3.4 抗真菌类抗菌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 容易出现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肺部真菌病常见的有肺曲霉菌、肺念珠菌、肺隐球菌, 且肺部念珠菌病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0], 故氟康唑 (对白色念珠菌及隐球菌敏感) 与伊曲康唑 (对曲霉菌敏感) 使用频率较高, 这与本次调查结果相一致。与细菌感染相比而言, 真菌感染可选择的有效药物较少, 且预后也较差, 故应在确诊的情况下, 根据药敏选用适宜的抗真菌药物, 以降低真菌的耐药率。

综上所述, 成都地区抗菌药物的选择使用基本适宜。呼吸内科患者常伴有复杂细菌感染, 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 细菌的耐药率也逐年增加。为抑制呼吸内科抗菌药物耐药率的过快增长, 出现无药可用的局面, 医务人员还应加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林英翔, 王辰, 杜小玲, 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培养与肺功能的关系[J].中国医药感染学杂志, 2002, 12 (3) :182-183.

[2]孟庆满, 袁丽娟.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 (4) :120.

[3]陈才名, 颜灵志.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J].医药导报, 2010, 5 (29) :680-682.

[4]许建成, 周琪.我院连续5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对氟喹酮类药物耐药的变迁[J].中国药房, 2009, 20 (5) :347.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6]宋丹青, 张致平.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1, 6 (11) :360-364.

[7]李彩霞, 刁景丽, 王丽媛.我院2005年至2009年住院患者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 2011, 20 (18) :60-61.

[8]冯国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新选择[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 2010, 13 (5) :44-45.

[9]卫生部, 国家重要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

上一篇:畜牧兽医站建设目标考核评分标准下一篇:医药公司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