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精选7篇)
1.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一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姓名:向伟学号:2008300000026人文科学试验班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从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认为,其内涵应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涵盖了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
领域,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理应是我们所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既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是和谐、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和谐、自由的途径与手段,和谐、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要达到的目的与最终目标,而和谐更侧重社会层面,自由更侧重个体层面。具体来说,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和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自由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自由提供情理支持、可靠保障和动力条件;而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和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要阶段性实现,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执政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上的认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诉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内
涵,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之中,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因此,只有抓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首先, 拥有两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华民族, 曾经建立了与政治和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 包括“ 仁义礼智信” ,但这种以儒家文化为基础,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 在世界进人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主导社会的情况下, 已经不相适应, 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其次, 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有如今天这样的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没有生长的土壤便不会结出硕果。就如同孔孟教化理想在列国争霸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实现, 只能是苏秦这样的纵横家, 孙武这样的军事谋略家受到重视和欢迎一样, 因为后者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功效, 前者却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也曾经试图构建符合全民族需求的核心价值观, 比如辛亥革命提出了“ 民族、民生、民权” , 五四运动产生了“ 民主和科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 这为创立全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
基础。再次, 历数世界发展史上的所有帝国, 其兴起与没落无不与思想文化有关。道理很简单, 失去精神支撑的经济繁荣, 一个时期可以, 长期不行, 因为精神追求的虚无, 价值观的扭曲, 最终要反映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来。为什么丘吉尔扬言, 宁愿失去一个印度, 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因为在英国成为大帝国的过程中, 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其国民的人文精神。此外, 牛顿的力学定律拉开了其工业革命的序幕,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确立了其经济新秩序。为什么法国那个安葬了位包括政治家、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在内的先贤祠, 法国人要在正门上镌刻着“ 献给伟人, 祖国感谢他们”那是因为这里是法国人心目中的思想与精神圣地, 是他们成就了法国精神和文化。因此, 中华民族要实现崛起, 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来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精神, 十分重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国特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二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又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包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科学内涵。
一、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将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范畴, 突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基础地位, 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
将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范畴, 赋予它以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内容, 突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基础地位, 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 也是邓小平同志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还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本质决定特征, 特征是本质的表现。因此, 我们只有首先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特征, 也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毫不动摇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理论深刻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应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 我们不能脱离发展生产力讲社会主义, 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体现出来, 社会主义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发展, 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它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 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特别需要注重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需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 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存在价值, 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就失去了意义, 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 邓小平同志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并作为社会主义首要内容的依据。
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因此过去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范畴。也正因为如此, 改革开放之前, 人们总是离开生产力, 只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谈社会主义, 谁讲发展生产力, 就会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而遭到批判、打击。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纠正了这一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当然,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不是简单地出于对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 而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第一,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 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 之所以不完全清醒,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社会主义, 误以为只要不断地改变产关系, 扩大公有制的范围, 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此外, 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第二,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表现得更加突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第三, 从时代特征看,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 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 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 时不待我,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3. 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讲发展生产力, 而且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中。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讲生产力, 特别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而过去讲解放生产力, 仅仅指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 革旧的剥削制度的命。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就只要发展生产力, 似乎就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但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 这是革命, 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 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我们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不完全, 所以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既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已消除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从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痼疾, 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为什么还要讲解放生产力呢?从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来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出现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 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陈旧、落后, 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再不改革, 社会主义就有被葬送的危险。因此, 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所以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二、指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最终目标, 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指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980年, 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986年, 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 第一是发展生产, 第二是共同富裕。”1990年底, 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所以, 邓小平同志认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做到。
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依据。
列宁同志曾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技术改进, 意味着社会不平等加剧, 使有产者和无产者的贫富更加悬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 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资本主义以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和按资分配为主体, 这就使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具有根本不同的目的。历史告诉我们,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曾创造出很高的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今天,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也高于我国。但由于实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 使少数资本家能够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从而导致剥削和两极分化, 最终引发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则从根本上排除了依靠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劳而获的剥削现象, 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 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二是共同富裕。”
2.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他认为, 要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与前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只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 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 消除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就是说, 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经济落后,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社会物质财富贫乏, 那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 都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先把蛋糕做大, 再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每个人所得的份额才会增加, 共同富裕才能成为事实。如果企图立即消灭剥削, 搞平均主义, 只会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最终谁都富裕不了。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 共同贫穷, 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可见,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提高生产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物质基础。
其次, 邓小平同志认为, 要达到共同富裕, 还要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邓小平同志认为, 要实现共同富裕, 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外,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 还有一个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而这又只有在存在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 一个公有制为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他指出, 我们发展生产力, 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 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当然,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又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 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 社会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得到充分体现。
三、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两方面内容,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两者不可分割。
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上述两方面内容, 既各有侧重, 又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但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生产力, 否则就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所以如果我们只讲“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不讲“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就达到共同富裕”, 那么社会主义就无法资本主义区分开来, 就不会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就会犯放弃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的右倾错误;如果我们只讲“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而不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表面看来, 这样可以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剥削制度划清界限, 但无法同过去那种离开生产力实际情况, 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单从生产关系上判断社会主义的“左”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最终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而只能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资料普遍匮乏的条件下, 过共同贫穷的生活。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本质的两方面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任何只讲一方面而忽视、甚至否定另一方面的做法, 都是错误的, 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完整、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避免犯错。
摘要:“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这对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坚持、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月江苏第二版.
[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江苏第二版.
[3]列宁选集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73年10月第二版.
[4]陈占安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二版.
[5]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六个为什么”——对若干重大问题的解答.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一版.
3.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三
关键词:“做音乐”;内涵;教育意义;实践主义
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家埃利奥特在其代表作品《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了“做音乐”的理念。作为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实践主义倡导以音乐表演为途径的教学模式。这从另一方面揭示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从而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教学视野。本文欲从埃利奥特的“做音乐”这一核心概念入手,来解读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的内在含义,以利于这一形而上学的形而下之践行。
一、“做音乐”的内涵
埃利奥特认为音乐是人类的行为。这一点来看,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理念是跟随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念的。实践主义主张音乐作品不只是声音,还是行动。这种音乐实践是宽泛意义上分享人类活动的“实践”。就音乐而言,每一个音乐实践都取决于实践的工作者,即音乐创造者的共同理解。
埃利奥特把音乐理解为三个层面的涵义,即“音乐”、“乐”、“音”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大写的音乐(MUSIC)是“存在于许多不同音乐实践或音乐(Musics)中的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每一种音乐实践(或音乐)包括音乐创造和音乐聆听两个相应的相互补充的活动。” 而小写的音乐(music)“指听得见的声音实践、作品或来自于特殊实践语境中音乐实践者创作出可令人听到的音乐成果。”由此可见,大写音乐(MUSIC)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指整个人类音乐文化,而“Music”是个中观的概念,指一个包括做音乐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而小写音乐(music)则是一个微观的概念,仅指“做音乐”,即音乐创造。
二、音乐素养
实践主义哲学的本质是要通过做音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音乐素养“是指音乐制作者们知晓如何处理好与特定实践的音乐知识相关的声音模式的素养。”其实质上是音乐教育通过行为来体现,是实践音乐知识的具体化。埃利奥特认为音乐素养是程序性知识(还包括正规音乐知识、非正规音乐知识、印象性音乐知识、指导性音乐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是行为性认知,既是非自然的,文化性行为,需要自我在行为中作出判断。正规音乐知识是所有与音乐相关的教材书性质的信息,即书本知识。而所谓非正规音乐知识是由特定时间范畴中知道如何做好事情的那些人所积累起来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常识性知识。非正规音乐知识是具有个体性的,一定情境中的实践知识。印象性音乐知识是对特种活动或制作的认知情感,可以把它理解为音乐感性认识。印象性音乐知识也是情境中的知识,无法在真实的音乐创作语境和行为之外教与学。指导性音乐知识包括在“行为中(在现场)以及在音乐素养形成的满航时期里控制、调整、平衡、管理、监督制约一个人的音乐思维的倾向和能力”,是理性知识。它包括个人音乐判断能力、音乐观念与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而“音乐形象塑造(行为中的想象)的实际过程却是指导性音乐知识的关键构成要素”,是在以音乐行为与互动以及与形成音乐挑战的交往为中心的音乐语境中形成的。由此而見,音乐素养是音乐五类知识的综合化的体现者。实践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这些音乐知识。
三、“做音乐”与音乐素养的关系
埃利奥特认为“做音乐”(musicing),就是进行音乐创作。音乐创作的基本途径就是进行音乐表演。音乐表演的具体体现为作曲、编曲、指挥等各种音乐活动。当然制作音乐还包括基本的音乐演唱和演奏等。音乐活动,即音乐创作行为,是做音乐的基本内涵,也是音乐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而音乐素养作为音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正是要通过上述的音乐活动和教学形式来完成与提升学生各种音乐知识,即报考正规音乐知识、非正规音乐知识、印象性音乐知识、指导性音乐知识。由此可见,做音乐与音乐素养是一对对应的范畴,也是对应的音乐教学概念。也就是说,制作音乐与音乐素养是音乐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其中,“做音乐”是音乐教学的形式或方式,音乐素养的提升是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内涵。
此外,埃利奥特还提出了一个“音乐理解”的概念。此处,为了更加清楚地讨论问题,笔者提及此概念,并把它与音乐素养进行分析、比较,以更好地讨论议题。埃利奥特主张“音乐理解”可以与音乐素养共同理解。所谓“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音乐素养(它总是包括聆听素养)是一种有效的理解。”我们知道,音乐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并与音乐的聆听素养相联系。而音乐理解在本质上是属于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此处音乐理解包含着认知情绪和理性情感,以及表述和引导音乐聆听与创作的现实文化行为,总之“所有的音乐创造形式(表演、即兴、作曲、改编和指挥)都依赖并表现自身为一种多维的认识形式,这就是音乐理解。”总之,音乐理解主要音乐素养的另一种更为深刻的表达形式。
四、结语
埃利奥特的实践主义音乐教育思想在继承与批判雷默的审美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自成一派,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另一个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的来源出自其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做音乐”正是从作为人类行为的音乐观念引申出来的概念。音乐教育是一种行为活动,是学生在创造音乐、表演音乐的教学行为中实现和完成的。通过制作音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音乐素养,实现了音乐理解。在“做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最终达成了音乐教育的目标——学生的音乐“自我成长”。
注释:
①[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第42页。
②[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第52页。
③[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第63页。
参考文献:
[1]David J.Elliott.MUSIC MATTER 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
[3][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马达,陈雅先.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5]管建华.埃里奥特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J].中国音乐学,2004(3).
4.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四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20世纪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法国,一个以赖得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与另外一个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合并,建立了社会民主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民主党”命名的政党。它主张在法国建立共和国,实行民主和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其实质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这个时期,他们也自称是社会主义者或社会民主党人。为此,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目的,指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改变,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和舒服”,“他们希望用可以小恩小惠来收买工人,用暂时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挫折工人的革命力量”[1]。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着重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1]。马克思当时虽然都用“社会民主主义”概念,但是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后者则是指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可见,党“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一出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时候,就有其相互对立的不同含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并存,彼此在斗争中沿着迥然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二战前民主社会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9世纪60年代,德国独立工人运动发展起来,并组织了工人政党。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城由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述党的政治立场时曾经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异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2]。当时,不仅讲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揭露了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的虚伪性。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时髦的政治术语。当时各国所建立的工人政党中,不问其指导思想和纲领如何,大多数取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其成员则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不再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而成为共产主义者。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和工人政党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19世纪90年代,一批在欧美各国建立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党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社会民主主义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当时的工人政党“实际上也是拿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和策略的基础的”[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民主主义剧烈地向两极分化,作为社会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第二国际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法国,米勒兰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无须通过暴力革命,只要依靠普选制和全民投票就可以夺取政权;在英国,费边社则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鼓吹阶级合作和社会和平,主张用换缓进的方法和点滴的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在德国,伯恩斯坦则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修正主义理论,其否定以生产资料为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二战后(至今)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951年6月30日,世界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们公开把自己的名称定为“民主社会主义”,并阐述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次大会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形成。
1959年11月13—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又在格的斯堡通过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即《格的斯堡纲领》,宣称“社会主义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即争取、捍卫自由和公正,而且它本身在自由和公正中经受检验。”同时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是“在欧洲根植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转而追求伦理社会主义,致力于建立社会福利国家,逐渐放弃了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为了凸显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民主党人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以此区别于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在以后的二十年中,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西欧国家普遍上台执政。民主社会主义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给福利制度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私有化和放任的市场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替代了民主社会主义,但其对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束手无策。此时,民主社会主义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做出了理论、策略和政策方面的修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布莱尔在1994年当选英国工党领袖后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它一经推出,便由于其实用主义而得到选民的响应,使民主主义政党凭此取得了欧洲政坛的优势地位。这样,“第三条道路”便成为当今多数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施政纲领。
在政治上,“第三条道路”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党和阶级政治在西方政坛一统天下的局面,明确以“中左”身份标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在经济上,“第三条道路”超越了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问题上的争论,主张建立一种新的混合经济;在社会福利上,“第三条道路”要彻底改革福利国家,变“消极的福利制度为积极的福利制度”,力图建立一个“社会投资国家”,以便有效地消除旧福利制度存在的负面作用。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人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追求,为了与苏联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他们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重新改成了“社会民主主义”,一再表明它并不是一种“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民主主义”。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一)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间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得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到的必然规律。因此,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来就是一元化的。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则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民主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民主、思想自由,考茨基在他的《唯物史观》中提出:“社会民主党为反对任何压迫和剥削进行斗争的人都是公开的,而不管那个人在理论上如何来论证他的这种意见,是根据唯物主义、康德主义、基督教义或别的什么学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纲领》中进一步声明:“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民主主义不想宣布任何最后真理”,“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二)奋斗目标上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而民主社会主义始终把自由、平等、友爱、正义、民主、互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抽象的伦理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把理性看做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源泉,并以此出发坚决地发对共产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1975—1985年经济政治大纲》中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其基本价值是自由、公正和相助……自由意味着摆脱任何有损于人的尊严的依赖关系……公正是通过在社会中给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权利和均等生存机会,而实现着个人的自由……相助表现在……各阶级之间的同舟共济”[4]。《法兰克福宣言》称“共产主义分裂了国际工人运动,并使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实现推迟了几十年。”
(三)对待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允许在重要生产领域内,如在农业、手工业、零售业和中小型企业内部都可以有私有制的存在”。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几种所有制可以并存”[5]。
(四)关于党的性质的区别
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具有坚定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民主社会主义却把党说成是由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是人民的党、全民的党、改良的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纲领》中明确宣布:“工人的解放帮助扩大了一切人的自由,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政党”。法国社会党1971年重建时也宣布自己是全民党。在这样的思想多元化和组织派别化的原则下,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各国党,经常遇到一个让他们烦恼的问题: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那个目标去奋斗,需要一个团结、坚强、步调一致的党;另一方面现实却是思想芜杂、派别林立、组织涣散、争斗不休的党,这怎么会有战斗力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385.
[2][德]李卜克内西.不要任何妥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19.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4]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167-168.
5.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五
摘要: 分析了“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起因,着重从生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思想内涵,并总结了“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启示。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二战前,作为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中心的欧洲,在其城市规划历史上先后产生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以及带状城市、工业城市等城市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共同支撑着“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构架,并且至今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二战后,由于城市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自然生态文明的蓬勃发展,“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现代城市问题,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作为二战后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心的美国,孕育并活跃着许多有关城市规划理论、设计与发展模式的思潮流派。其中,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新城市主义”思潮正日益发挥影响,并引发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新城市主义”的思想起因
“新城市主义”思潮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 社会公众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满
现代工业文明追逐的是效率与标准化的生产,强调的是如何生产出最大限度的商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其最大的市场利润。工业文明思想在城市开发中则体现为忽视公众利益的高强度开发和近乎标准化的开发建设。结果,城市地方传统特色逐渐丧失,城市中到处是千篇一律的景象和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同时,由于过于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中传统社区与邻里关系弱化、社区活力丧失,人们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家的感觉。可以说,人们在城市不断延伸的高速路中、在冰冷的城市森林中失去了自我——这诱发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渴求,也引发了城市规划界对城市发展思想与模式的探讨。2.2 社会公众对城市社会秩序的不满
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更多地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理论——强者生存,而缺少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必要关怀。因此,现代城市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公平与公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①社会经济财富不断地向社会强势群体集聚;②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城市的病态、犯罪现象不断增多。社会需要城市规划发挥其维持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作用,但现代城市规划在这些问题上则表现为无能为力,它已远远落后于当代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说,社会需要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思想来指导当代城市社会的规划与发展,以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2.3 社会公众对自然生态文明的向往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生态文明日益深入人心。拥有自然的阳光、空气、水和生态系统的住区已不再只是美国人的“郊区梦”,它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追求。然而,在现代城市中,即使一棵树木都刻上了工业文明的印记,更谈不上自然的鸟语花香了。城市这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内部生态功能的不完全,正处于被人抛弃的边缘。西方城市内城的衰败,与其说是过于重视功能分区的后果,不如说是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恶化的必然结果。
2.4 社会公众对传统的、地方的历史文化的重视
传统的、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地方城市特色和可识别性的要素,也是营造具有归属感、安全感的社区的必要因素。它不仅增强了社区、社会的凝聚力,而且加强了个人的社会认同感。另一方面,社会的认可既可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责任感(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发展),也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的发展活力。它在体现了对人充分关心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这正是“时代城市”所欠缺的。
2.5 新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毫无疑问,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欧美各国城市快速膨胀阶段,为城市膨胀增长的人口提供了大量住宅,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住宅危机。由于这一阶段城市开发建设盲目地服从于工业经济的增长需要,忽视了对社会、人、生态环境等的关心——这正是现代城市病的根源所在。
新经济时代是完全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时代。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新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是一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时代;它也要求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发展思想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3 “新城市主义”思想内涵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生源于对地方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理解,以及对必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的尊重,但它对具体设计风格不抱有任何的偏见,只是寻找一条走向21世纪的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可以说,新城市主义代表了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是人类都市梦想的精华。新城市主义是现代主义批判的产物,同时又是60年代各种建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的成果。它带着田园新城的气息一路走过,在汲取了人文主义、历史主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在100多年后的新世纪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理想蓝图。
新城市主义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面对未来城市展开了丰富的构想,其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思想深深地贯彻在其设计思想中。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这一原则首先体现在对城市的规模的限定上。“新城市主义”认为任何城市和地区的成长发展都有一定的天然限制,城市的规模、选址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制约,城市的成长发展不可能突破这一天然限定,否则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活力的丧失和城市生态基区的急剧增大,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衰退。
其次,尊重自然的原则体现在城市和郊区的关系以及城镇体系结构的构想上。“新城市主义”把区域中的城市和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看作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体,二者共生共荣,城市既要注重内部的更新、完善和有机组织,又要保持与郊区农田、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此外,“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多中心的有机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同的城镇之间则存在互补的关系。中心城市、普通城镇和郊区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体系。
第三,尊重自然的原则体现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模式上。针对不同条件,“新城市主义”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模式主要总结为三种:填充式开发(infill),主要指城市内部功能的自我完善;再开发(redevelopment),主要指城市内部功能的更新;以及新的成长区和卫星城(new growth area and satellite town),指新城建设。同时,新城市主义注重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建设,强调不论城市发展以何种模式进行,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开发的品质而不是开发所处的位置和开发规模。
3.2 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新城市主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了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这一点在它所倡导的“社区”设计理念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同时,“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分区和走廊也是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和再发展的基本元素,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了市民认可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并且促使居民形成对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责任感。3.3 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个体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因素,因为“多样性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城市、社区主体与功能的多样性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一点也是新城市主义所强调的。多样性原则在新城市主义设计理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体人的多样性。在这一点上,新城市主义主要是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角度,寻求一种解决社会阶层隔离与分化等社会问题的方法。它认为在城市、邻里和社区内应该具有多种类型和价格水平的房屋,以满足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水平的阶层的需求,从而达到保持主体人多样性的目的。另外,它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合作以及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这样可以加强社会多样性的主体人的交流与联系,而这正是一个有活力的地区所必需的。
二是功能的多样性。新城市主义将城市或社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不同的使用功能的土地组织在一起,以促进社区生活多元化的形成和社区生命力的增长。它反对现代主义过分注重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城市特色和活力来自对丰富的资源的混合使用,使居民、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中,同时,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成居民邻里生活的舞台。
三是物质环境的多样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历史遗存的尊重上。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历史遗存是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城镇的开发和再开发应当是一个维持地方传统和特色的过程。新开发的物质环境应该能够尊重历史、传统与现存,实现与传统的和谐和有机联系,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和维持城市物质环境最大限度的多样性,适应人对城镇功能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
3.4 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新城市主义坚持城市要紧凑发展的原则。它批判了美国“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郊区化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的使用小汽车。这主要是因为:①小汽车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和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②小汽车的大量发展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这两点都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更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最为重要的是,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内其它车行系统应该体现出对公共交通系统、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的充分尊重,并且各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新城市主义”思想、设计原则中充分体现了对生态要素的关心和对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追求。在这里,无论是作为城市生态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基础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同时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镇有机体。虽然“新城市主义”只是强调了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没有明确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但毫无疑问,它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启示
当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新城建设、旧城更新等城市建设工程量巨大。一方面,不仅要解决大规模的小城镇的建设问题,也要面对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和郊区化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当务之急。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欧美各国有关城市发展的经验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一面,但其“先发展后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显然不能为我所取。这主要是因为“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发展不仅重视城市生活与生态品质的提高,而且要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我国的城市发展。而“新城市主义”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路,它表达的具有深刻生态思想的关于城市发展、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原则,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虽然“新城市主义”是美国高科技发展和大规模郊区开发背景下的产物,但它对中国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将不无启示。
4.1 从自然生态系统容量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规模主要受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城市规模应以此为限,这一点对于确定城市规模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显然比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更为合理。此外,从区域的角度来说,“新城市主义”将城镇及其周围的广大腹地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每个城镇在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有机的城镇等级体系。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矛盾正是由于过于强调城市个体的经济发展要求,而忽视区域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制,以至于突破环境容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等级混乱。所以,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容量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4.2 发展有机的公共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紧凑发展
土地资源的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效仿美国城市“在汽车轮子上”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倡导的发展有机的公共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紧凑发展恰恰适应了我国国情——这业已得到我国规划界的公认。
4.3 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与历史传统,保持城市特色与发展活力
目前,我们面临着如何规划好、建设好城市的问题。是继续“现代主义”忽视地方历史传统、人文特色,造成城市千篇一律的老路;还是采纳“新城市主义”继承城市文脉、保持城市的地方特色,进而增加城市的发展活力的策略?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因为,城市文脉的发扬有利于维持城市社会生活网络的活力,促进城市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4.4 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城市规划过程中社会的公正与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城市规划手段,保证社会公平地使用各种资源,保持社会的公正是“新城市主义”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市场经济中,城市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强势与弱势两个群体,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和资源的分配不公是城市规划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与公正原则,以减少与消除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Lejeune F.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J].The New City,1993,(3):123-131 2 Katz P.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4 3 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Penguin Books,1961 4 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 沈克宁.当代美国建筑设计理论综述[M].建筑师,1998,(2):83-86 6 桂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J].世界建筑,2000,(10):26-28 7 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J].国外城市规划,2000,(2):36-38 8 胡四晓.Duany & Platerzyberk与“新城市主义”[J].建筑学报,1999,(1):59-64
6.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六
论公平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其效率价值
公平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平等或等同于公正,公平实际上蕴涵着平等和公正两方面的矛盾性要求,公平的本质就是对这一矛盾性的把握.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的`关系,效率的提高决定着公平发展的历史,而社会对公平的追求又最大限度地实现着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效率是公平的尺度.然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具体说来,又是在公平内部平等和公正的矛盾性张力中展开.
作 者:朱尚华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人文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00423(6)分类号:B82关键词:公平公正 平等 效率
7.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篇七
自从GATT协议达成以来,各成员方在关税减让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非关税壁垒。 无论是关税措施还是非关税措施都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精神。 纵观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贸易保护理论由来已久。 早在16世纪中叶,第一个贸易保护理论———重商主义就在英国诞生了。 重商主义理论坚持自由是相对的,保护是永恒的。 因此,贸易保护主义者一贯主张政府干预,以达到对外贸易顺差。 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凯恩斯主义、战略性政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五个阶段。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 都对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二、贸易保护主义及其根源
纵观国际贸易发展,始终存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两种对立的理论体系。 自由贸易理论的严格假设前提是一个完全竞争和无摩擦交换的环境,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形形色色的保护措施阻碍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对贸易壁垒的设置者来讲,其目的非常明确,保护本国人利益。 历史上各种国际贸易救济制度,无论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其背后都有这种或那种与当时的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作支持。 这些理论包括重商主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自由贸易时代、现代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等。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围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即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 一般认为,保护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在西方经济学中,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由来已久,并且始终不曾停止过”。 但是,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并非截然对立, 世界各国从来就没有进行过真正的自由贸易,“ 尽管经济学理论中长期存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争,但自由贸易理论哪怕在观念上也没有走向绝对自由,并不排斥必要的保护”。 我们可以认为,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1、贸易保护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贸易保护主义,指各国采取各种手段干预本国的外贸活动,以加强本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或限制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保护本国某些生产行业或某些产品的发展。 保护主义的内涵一般是“ 奖出限入”。 保护主义贸易措施最早出现在16世纪中叶的英国, 被后人称为“ 重商主义”,其含义是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体,也是商业保持活力的必需品。 因此,重商主义是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主张“ 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
传统的保护贸易理论主要代表有以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比较利益论和以赫克歇尔与俄林为代表的要素禀赋理论。 托马斯·孟认为,要增加财富和财宝的通常办法是通过对外贸易, 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每年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价值要超过消费他们商品的总价。 重商主义坚持这样一个信念,一贯主张政府干预,已达到对外贸易顺差。 他们认为大量贸易不是一件好事,相反,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是出口最大而进口最小。 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进口实施补贴。 这表明在早期的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非关税措施在保护本人利益方面的巨大作用。 但这种贸易理论却遭到了亚当斯密的批评,他在《 国富论》 一书中提出各国生产不同商品的效率不同。 各国应该分工生产各自具有优势的商品,然后以之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这种理论在解释贸易的起因方面非常有说服力,但它却不能解释目前所出现的大量的国际贸易壁垒现象,尤其是各国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都在制定保护性措施加强对本国幼稚产业的保护,已达到提高本国整体经济实力的目的。
2、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及表现形式
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1948年1月1日生效的GATT已经达成各成员国的关税壁垒得到极大的削弱,但这并不意味贸易保护主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相反,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一些新特点,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幼稚的工业或新兴的弱小的工业不同的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保护陷入结构性危机的产业部门,手段更隐蔽。 贸易政策法律化、 提倡管理( managed trade) 贸易进攻性单边主义( aggressive unilateralism)、区域主义( regionalism) 构成70年代以后的美国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征。 以“ 自由贸易但应是公平贸易”( free trade but fair trade) 为借口,美国政府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所谓不公平贸易做出反应,这些进攻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采用了法律的形式,通过国内立法将保护措施法律化、制度化,具体体现在美国1974年的贸易法及《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中,其中“ 301条款”的主旨、要害和实际作用,就在于单方自立“ 公平与否”的“ 美式”标准,以单方施加“ 制裁、实施报复作为恐吓”或惩罚手段迫使外国开放国内市场。 在WTO成立之前,美国国内曾就主权问题进行大辩论,其结果是“ 301条款”不许改变;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从原先不含糊地支持一个开放的、不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转向支持贸易体制的“ 双轨制”( two tracks) ,即在支持GATT/WTO的同时, 与特定国家签订区域贸易协定( RTA) 。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反规避制度实施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政策与贸易保护政策总是交替出现的,而大多数时期,贸易保护政策居于主流地位。 自WTO成立以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这一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为以建立双边贸易保护协定和以高额的农业补贴为主要特征。 产生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在WTO规则的约束下,大多数国家都在向自由贸易的方向迈进,但由于现行多边贸易体制并非无懈可击,因而保护主义总是千方百计从中寻找“ 合法”的生存土壤。 再者,WTO允许成员方利用其有关协议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 这就为各国以“ 公平贸易”为借口实行贸易保护留下了空间。 因为WTO规则并不排斥各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 目前, 保留本国经济自主性的要求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还来自发展中国家。 因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
这种以建立区域贸易组织为主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反规避制度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反规避制度实施过程中规避行为的认定与原产地规则、关税吸收反规避税等,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该区域成员相互给予优惠待遇,如取消关税、实行部分商品零关税措施。 这一系列贸易政策直接影响到反规避制度的实施。 在规避行为的认定过程中,原产地规则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它是确定进口商进口的商品是否构成规避重要标准。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往往要制定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将产品的“ 国籍” 扩大化,以便实施统一的优惠政策。 这样以来将会消除本区域贸易组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目前,美国正在积极促使美洲自由贸易区、美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当然,这些双边区域贸易组织与欧共体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关税政策不同。 欧共体在贸易方面体现更加自由。 目前,欧盟( 欧共体) 在不断地东扩,这意味着欧共体反规避制度和反倾销制度将会自动适用于新成员。 但是,欧共体原来的反规避制度和反倾销制度是否自动适用到新成员还有待研究。 法律实施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双边谈判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蚕食WTO多边谈判的空间,同时也阻碍了WTO多边谈判的进程,使本应在多边谈判中解决的问题却先在区域性组织中先期得到解决,无形中给WTO多边谈判增加了难度,如反规避制度。 RTA对WTO中的MFN的蚕食,主要表现在RTA的原产地规则的制定上。 区域贸易协定为了解决第三国“ 搭便车”乘机享受区域内部货物、信息、人才、资金流动自由化的便利,一般都有严格的原产地规则的规定。 原产地规则在经济上虽然能够起到避免不享受优惠待遇国家的产品借低关税的优惠贸易安排或普惠制国家来享受优惠低关税( 贸易转移) ; 但在实践中,它不可避免的起到对本区域内的经济进行保护的作用,原因就在于原产地规则明显的鼓励RTA成员的内部贸易,而排斥非成员的产品,迫使RTA成员企业的外部供应从低成本的产品转向原产于内部的高成本的产品, 以获得最终产品的优惠待遇。 原产地规则容易被RTA成员滥用, 从而使RTA背离WTO体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欧共体反规避制度就充分体现了原产地规则在规制规避行为的作用。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目前,竞争已不再作为单纯的“ 手段”或“ 工具”存在,而逐步演变成为以实施非关税壁垒为主的新的贸易保护政策。 各国政府不仅在国际竞争中保护自身的产业与贸易利益,而且直接介入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一方面,采用进口关税或出口补贴等保护手段有利于改善本国企业的收益和市场地位;另一方面,一旦外国企业或进口产品危及本国利益时,即使发达国家的政府也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 特别是在“ 就业”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公共产品的今天,由进口增加导致的失业问题已经具有了越来越突出的政治意义。 当本国产业和劳工群体受到进口冲击时, 来自公众的呼声或其他政治压力必然使政府倾向于对这些领域实行保护,以排斥竞争的威胁。
摘要:中国加入WTO近15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贸易保护主义随之产生,尤其是在贸易救济措施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反规避制度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论证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为我国立法界下一步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根源,反规避制度,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双元总主编: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研究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论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推荐阅读:
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06-3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08-20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10-21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析09-05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09-05
高考政治消费及其类型07-15
消费及其类型政治教案08-25
论体验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04
试论扩大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