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管理

2024-08-14

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管理(共8篇)

1.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管理 篇一

(温馨提示:请根据具体情况提交相关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按自有类别和岗位分别制定,仅供参考)

卫生管理组织(1)

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督促单位从业人员定期预防性健康检查,认真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强化监督检查,保证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单位名称:

宾馆、旅店卫生管理制度(1)

1、申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

2、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和卫生管理档案,有卫生负责人。

4、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证件集中保管。

5、设置公共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清洗消毒设施,消毒间做到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污染物品和清洁物

品分开存放,标识明显,消毒间内不存放个人物品和与消毒无关物品。

6、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实行一客一换,长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

7、公用茶具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保持光洁、无污垢、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8、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座便器每日清洗消毒,清扫工具分开,做到无交叉污染。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配备标识明显的脸盆和脚盆。脸盆、脚盆和拖鞋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

9、公共卫生间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蝇蛆、无异味。

10、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

11、对旅客废弃的衣物进行登记,统一销毁。

12、做好饮用水卫生管理,店内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有卫生防护措施,蓄水池容器内的涂料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13、加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设施保持正常使用,空调器滤网和电扇叶片定期清洗保洁。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管理、消毒制度(洗消间)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公用杯具、茶具洗消:严格做到在专用的洗消间清洗,按“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原则进行操作,保证消毒质量。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做到在专用洗消间洗

消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长住客人一周一换。

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

四、公共浴室业的毛巾、浴衣裤,每客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对修脚工具、浴盆等公共用具做到一客一换洗、消毒。

五、理发美容业的毛巾、理发、美容工具做到一客一消毒;对头癣皮肤病患者使用专用理发工具,用后严格消毒。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

六、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七、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八、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九、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十、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岗位卫生负责制及考核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学习存

档)

一、负责人(业主)职责

1、对本单位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和卫生档案,配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自觉接受卫生监督,按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

2、带领卫生管理组织对岗位卫生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检查评比,奖惩;

3、对卫生设施增添、更新以及重大卫生事件作出决策。

二、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具体指导,参加对岗位卫生责任制执行情况的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检查评比;

2、完成负责人(业主)交办的其他卫生工作。

三、卫生人员职责:

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无积尘、无蛛网、地面无痰迹和污物,无卫生死角,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等措施,垃圾、废弃物放入加盖的密封容器。

2、气候、空气质量、噪声、通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场内严禁吸烟,须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设吸烟室(处),吸烟室(处)外不设烟灰缸。

3、经营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化妆品及顾客一次性卫生用品,设有消毒专间,配备消毒柜、清洗水池,公用茶具、毛巾做到一客一消毒,床上用具做到一客一换,长住旅客做到每周一换,理发美容用的毛巾与烫发、染发的毛巾分开使用,供应水果拼盘的应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果制作间。

4、烫发、染发场所应设有机械通风装置,影剧院每场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歌舞厅营业时间严禁使用紫外线灯、滑石粉及有害健康烟雾剂。

5、从业人员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保持经常性个人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穿戴整洁工作衣帽。进行面部美容、理发清面时应戴口罩。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

6、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应有禁止皮肤病人和传染病人进入的标识。

7、实行岗位卫生责任制,经理/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搞好自己职责范围卫生工作,岗位卫生责任制执行情况与职工奖金挂钩;

8、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每天的卫生检查,卫生管理组织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对检查作好记载;

9、有经理/负责人带领、卫生管理组织每月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并结合平时情况,对各岗位卫生工作作出评价,职工对卫生工作作出重大贡献或提出卫生工作建议被采纳使用取得成效的,给予奖励。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及评比制度(管理人员学习存档)

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才能上岗工作。

二、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三、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即勤洗澡、勤换工作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四、工作时杜绝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常剪指甲,工作场所不得吸烟,违反其中一项酌情扣除奖金。

五、每天搞好本职岗位卫生工作,如工作区域卫生不符合要求按情节轻重酌情扣除奖金。

六、下班前,要及时打扫卫生工作,如被检查人员发现未做好卫生工作,擅自下班,酌情扣除当事人奖金。

七、各区域工作人员按照制定的卫生制度,做好本岗位工作。由领班不定时对各区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当事人改正。

采购、贮存及质量管理制度(库房)

1、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品种的审核工作。向供货单位索取加盖企业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检验报告单。

2、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3、购进物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

4、采购的产品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5、要有计划进货,先进先出,入库前有库管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储存,不合格退回。

6、仓库应分类保管,应保持库区、货架和出库清洁卫生,定期清扫,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和防污等工作。

7、物品应离地隔墙10公分,各堆垛间应留有一定距离,堆放必须牢固、整齐。

8、仓库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每日进行防蝇、防鼠、防蟑检查和打扫卫生,每月进行一次消毒、杀菌,并作好记录。

9、非仓库员工不得进入仓库。进出仓库要换仓库专用鞋预防灰尘。

10、仓库内不得吸烟、喝酒、进食,不得存放与保健食品存放无关的私人杂物,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11、质量管理部负责提出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草案,经部门经理会议讨论并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12、以“诚信、质优、安全”为宗旨,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确保安全”的质量方针。

13、经理是本单位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

负全面责任。全体员工要根据各岗位职责,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的全面落实。

14、质量管理部每季度根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对质量方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1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各岗位必须在一周内查明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完成整改。

人员健康管理、培训制度(管理人员学习存档)

1、从事经营活动的每一位员工每年必须在指定的部门体检一次,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新录入员工、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不得上岗工作。员工患上述疾病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病愈要求上岗,必须在指定的医院体检,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每位员工均有义务向本单位领导报告自己身体情况,特别是本制度中不允许有的疾病发生时,必须立即报告,以确保其他人员健康安全。

3、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维修、保洁、仓储、服务等人员,均应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各自的职责接受培训教育。

4、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行政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

5、培训方式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训,并应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

1、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负责人担任。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平坝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电话:34224270平坝区卫生监督所:电话:34226010

2、本单位要承担对全体人员进行公共卫生安全自我保护及救助方法的宣传、教育、培训。

3、如有病人的情况应立即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并及时送相关医院治疗。

4、保护好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员工齐心协力,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公共场所正常的秩序。

6、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得隐瞒,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1)

(一)空调通风系统应清洗消毒

1、使用前的清洗消毒

(1)过滤器(网)应进行清洗或更换。

(2)空调箱内的表冷器、加热器、湿膜加湿器应消毒冲洗一

遍。

(3)空调箱内的凝结水盘、喷淋室与加湿段的水槽应先用消毒液擦洗,再用清水冲洗。

(4)送、回风口和新风吸入口应消毒冲洗一遍。

2、使用中的日常清洗消毒

(1)过滤器和过滤网应每周清洗或更换一次。

(2)带回风的空调箱和新风空调机组应每周消毒清洗一次,消毒时空调箱的进出口风门必须关闭。

(3)空调箱内的凝结水盘、喷淋室与加湿段的水槽每天用水清洗一次。空调箱内其它功能段,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能有积水。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应保证凝结水排放通畅,消除存水凹槽,有条件的每周喷雾消毒一次。(4)空调房间内的送、回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空调系统新风吸入口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洁净。

(5)空调通风机房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杂物。(6)严禁新、排风口短路。空调机房内的空调箱新风吸入口必须用风管与新风竖井或进风百叶窗相连接,禁止间接从机房内、楼道内和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7)加强冷却塔与冷却水系统的清洗消毒,改善冷却水水质。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应对喷淋式冷却水塔的含菌量进行定期抽检。

3、关键部位的消毒方法

(1)空调箱的封闭消毒:可先用过氧乙酸薰蒸(用量为1g/m3)或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后封闭60分钟,再用高压水冲洗掉灰尘与残余消毒剂。

(2)风机盘管与房间空调器凝结水盘的消毒:可采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也可在凝结水盘表面喷涂纳米级的SiO2或Ag203等抗菌材料。

(3)可拆卸部件的消毒:可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4)不可拆卸部件的消毒: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连续三遍,30分钟后用清水擦洗干净。(5)消毒应安排在晚间进行,消毒后应及时清洗干净,保持通风,消除消毒溶液残留物对人体与设备的有害影响。(6)从事空调系统消毒的人员,应经过毒理与消毒方法培训,正确使用消毒配方消毒。

(二)空调通风系统应获取足够的新鲜空气

1、各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量不得低于30m3/p•h(每人每小时30m3),应最大限度地引入室外清洁的新鲜空气,加强通风换气。新风量达不到要求的空调通风系统,运行中应开启门窗,以获取足额新风量。

2、以循环回风为主,新、排风为辅的全空气空调系统,应采用全新风运行,防止交叉感染。

3、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的空气一水空调系统,应按最大新风量运行。

4、采用独立式空调器(机)的房间,运行中应开启部分外窗,当空调器(机)关停时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

(三)空调通风系统安全运行措施

1、以下系统应停止使用:

(1)对既不能全新风运行,又没有对回风或送风采取消毒措施的全空气空调系统;

(2)既不设新风,又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新风加风机盘管的空气—水空调系统;

(3)既不能开启外窗,又不设新、排风系统的室内空调器(机)。

2、全空气系统以全新风方式运行时,应打开窗户,使空气从窗户中排出。当窗户无法打开或无外窗的房间可考虑开启排烟风机,同时应使排烟风机的排风量等于或略大于空调送风量。

(1)当空调机为单风机时(仅有送风机),应彻底堵死空调机内的回风口,使其无渗漏,保证空调机按全新风方式运行。若新风口面积不够,应设法增大新风口面积,或另增设新风口。

(2)当空调机为双风机系统时(一台送风机,一台回风机),应把回风通往送风的通道彻底堵死,把新风阀、排风阀彻底打开。若新风口、排气口面积不够,应加大面积或另增设新风和排风通道。

(3)全空气空调系统和新风加风机盘管的水一空气空调系统,在每天空调启、停的前后,应让新风和排风机多运行1小时,以改善空调房间空气流通。

(4)喷淋式冷却塔应通过提高排污量与增加补水量的方法,改善冷却水的水质,降低含菌量。

(5)有疫情发生时,空调系统的所有过滤器,应先消毒后更换。

棉织品送洗制度(库房)

1、必须与有资质的洗衣厂、店(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签订送洗合同。

2、洗衣厂、店用于棉织品清洗、消毒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并有检验证明。

3、公共场所各类棉织品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4、应有送洗记录,并记录完整。

5、干净的棉织品应放入保洁柜中保洁。

2.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管理 篇二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模式,应用型人才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日益加剧和知识迅速更新的世纪,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同样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卫生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世纪八十年代,卫生管理教育在我国兴起,自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有百余所医科院校陆续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育[2,3],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教育为基础,并且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较为明确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的学科体系。但是,相对于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其它历史积淀深厚的管理学科和专业而言,卫生事业管理的教育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如何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既包括具有公行政权力、承担卫生管理行政职能的行政性组织,也包括不具有公行政权力,但要承担"保护公民健康,提高国民素质"责任义务的大量社会性组织(如: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所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通过对国内外卫生事业管理新知识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能在医疗、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2 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的特点

2.1 敢于大胆创新,勇于科学决策[4]

美国知名教育家杜威(Jahn Dewey)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其中鼓励探索与创新是其思想的精髓。在2007年1月2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发出题为"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会议交流材料,文章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大学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特别要注重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应当说: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是民族崛起的脊梁,卫生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是高级卫生管理人才具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卫生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卫生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勇于决策,使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在不断的完善中变得更加清晰: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两种方式并举,为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这一新制度的实施,将会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就近看得上病、花少量的钱看得起病。这些创新决策,不但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同时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等现实问题起到了制度性引导作用,使我国卫生管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发展。

2.2 甘于全心奉献,善于把握全局

卫生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卫生管理人员作为这一工程的直接操作者,首先就要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卫生事业"公益、福利"的性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握全局,甘于奉献。卫生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包括:卫生方针政策,医疗保健制度,卫生计划,卫生组织,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医政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妇幼卫生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科教管理等诸多内容,与"社会、自然、人文、政治、经济、科技、健康"等领域都有交叉点,这对卫生管理者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协调各种因素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卫生行政管理的运作过程中,卫生管理者应当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认识,拓宽思路,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系统策划,全面控制,以饱满的热情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3 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体系

3.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教学改革

3.1.1 我国高等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过分强调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种错误的理论定位严重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对此,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思想转变。

3.1.1. 1 转变高校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思想,化灌输为引导,培养学生自由探索性意识。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作为师者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大学教育应该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融为一体,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1.1. 2 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思想,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活动。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局限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从小到大习惯了在家长和老师"面面俱到"的呵护下成长,疏于思考和判断,在生活上和思维上都充满惰性。为此,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浅显的社会调查扩展到新理论构建,在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3.1.1. 3 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如果单单理解为"教"与"学",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则是单向的,缺少及时的反馈[5]。如果能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这种沟通不畅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就需要老师能够顺应人才培养要求,转变教学思想与方法,用"真心"和"创新"打破界限,消除学生碍于面子的顾忌,通过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通力协作,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运用WORD、PPT、板书、视频短片等各种教学方法自主完成一次"备课"与"讲授",老师仅仅作为听者给出意见和建议,实现老师和学生的换位思考与共同进步。实践证明这种大胆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1.1. 4 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

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本科教育是以四年工科学习为前提的,而我国的医学本科生,仅仅通过了高中课本的学习,学习理念和学习动机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如果在教学改革中将国外成形的PBL教学法生搬硬套,只会事倍功半,所以,要结合现有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学校现状的PBL教学模式,将"引导"与"指导"并重,老师在学生自由讨论中只做辅助指导,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和通力协作,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3.1.2 我校自2005年陆续建立了30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建设基地,并成功举办了"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活动中,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申报"医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等课题6项,其中"农村医疗现状的调查和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的调查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互动式专业网站的建设"三项课题列为学校重大项目研究,学生通过自行设计主题,实施调查,使实践教学得到了不断深化。

3.2 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学科体系

3.2.1 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成形较晚,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可归纳为:(1)课程设置基于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忽视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的本质,淡化了基础课程的着重培养,管理学课程比重较低;(2)医学课程拖沓冗长,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医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较少,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得不到锻炼[2];(3)课程内容陈腐老化,脱离实际形式的变化,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改革、新思路介绍不足。

3.2.2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需要,我校构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框架,新的课程结构逐步形成。

3.2.2. 1 政治素质课程群。

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式与政策等。

3.2.2. 2 医学专业课程群。

以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加重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课程比例。

3.2.2. 3 工具性课程群。

其中包括:统计学(SPSS软件应用),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文献检索,应用文写作等。

3.2.2. 4 经济学与法学类课程群。

其中包括:管理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疗保险学,医疗机构营销,法律基础,卫生法学等。

3.2.2. 5 管理学类课程群。

其中包括:管理学基础,西方管理思想史,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危机管理学,领导科学,项目管理,管理运筹学,行政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等[2,3,4,5,6,7]。

4 建立具有"理念创新、学科优化、特色明显"的新型教育模式

新形势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中明确指出: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所需要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而卫生领域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的中坚力量,其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国民的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民众的人权意识、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对医院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医院在具有一支高质量的医技队伍外,必须加强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8]。我校从2005年积极深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招收"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方向)"本科生,其专业定位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总结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公关交往能力、理念创新的医院管理人才,将专业的知识结构专向"医学专业知识"加"市场经济知识"加"医院管理知识"的"H型"多元结构[8],以适应公立医院的并购、重组与改制,民营医院迅速发展,国外资本大量涌入等等给卫生管理带来的挑战,其专业特色明显,学科设置优化,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软件"之一的卫生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9],近年来,我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在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有学校特色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思路和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我们将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把我校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工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23-26.

[2]张旭,陈立明.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6):564-566.

[3]封云,刘石柱,邵荣光.关于卫生管理专业学生教育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2):96-97.

[4]郭淑英.试论创新型卫生管理人才的特点[J].现代医院管理,2004(3):28-30.

[5]胡志.卫生管理专业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9-31.

[6]王昕,姚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07,34(1):91-93.

[7]周简.从美国高校的卫生管理课程看该领域的学术内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4):222-226.

[8]汪金鹏,江启成.当前卫生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9):543-544.

3.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管理 篇三

食品卫生是指人们所食用的食物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伤害,且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档案化管理是专门针对食品卫生安全而制定的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的管理的制度。监督是指对食品的生产单位及生产条件及生产地点进行检查,确保这些关键要素都是符合国家标准且对人类身体没有伤害。在食品管理中实施档案化管理可以更有效的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确认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该管理制度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而制定,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及权威性同时要结合食品生产及设施等的实际情况。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档案管理的建设,可以为百姓更好的服务就要对各个食品企业提出明确要求。食品企业是安全档案管理的组成部分。将统计好的安全食品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利用使其为百姓发挥最有效的安全性。由于食品的复杂化、多样性档案管理也是各种各样,在管理食品安全档案里管理过程中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管理。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确保自己的管理工作能认认真真完成,包括收集资料、档案整理、保管及利用等。

食品安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什么样的食品才可以被归档为安全档案类别里这都要有具体的因素,首先食品生产的条件、生产地点、食品的运输途径、各个食品企业的监管部门等,安全档案里都要有这些详细的介绍。并根据这些具体的内容介绍将其归类为哪一类安全档案,安全档案里都要有详细的资料介绍,将每一个细节都要具体化,做到准确并及时发布有关食品的相关信息。

做好食品安全档案管理的宣传活动。食品档案管理是一项看似简单实而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因为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宣传力度是各个食品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食品安全档案管理是一向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制度,当食品出现问题时它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证据,维护食品行业的经济利益。也要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食品的文化品位。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尽管具有很大的效益及优势,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原因是对于食品安全档案管理没有具体的了解,甚至有一些消费者都不知道有这个的存在,这就是宣传没有到位,没有让消费者或是食品企业负责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没有了解到它存在的价值。而一些违法的食品企业更不愿意将自身企业的重要信息透漏给相关管理人员,不愿意在安全档案管理过程中能留下任何的自己的信息,怕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阻碍,甚至阻碍了他们企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健康意识还有很多不足,只是看到了食品表面的健康安全并没有了解食品的生产途径是否健康等。食品安全档案化管理复杂而细致,需要很多细心、有责任心的人来担任,但是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出现错误,甚至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伤害,这是对工作的态度不认真导致的。

食品卫生档案化管理与监督在未来的发展。食品卫生档案化管理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类食用的食物都是健康的安全的,确保在食品从生产到食用过程中的一切制作过程都是安全有效的,合法的。尽管食品卫生档案化管理在食品监督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相信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安全档案化管理制度也会不断的改进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4.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篇四

一、食品采购及保管制度

1.库房要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库房物资的验收、出入库、储存、保管等日常工作,认真做好出入库登记。严禁采购腐败、变质、过期及标识不全的食品。

2.库房物资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并按物资类别决定物资的储存方式及摆放位置。.库房管理人员每周对库房内的物资进行检查,对地面、货架、门窗、墙壁进行全面清洁。发现变质、破损、过期等物资要立即进行处理。.入库干杂调料要分类整理,严禁食品与非食品混放,堆放的食品隔墙(大于30厘米)、离地(大于20厘米),整齐存放,并标明品名及入库的时间。检查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保质期),按照“先进先出”发放原则予以发放。

5.库房内所有的货架、货墩、货柜都必须贴上标签,在标签上注明品名及规格,并在进出标签备注栏上注明进货批次、数量、日期及发货的数量、日期。

6.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随时对库房内的温度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良好,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受潮而引起库存物质过早过期霉变。

7.库房内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及原材料。禁止在库房内存放私人物品及从事与库房贮藏无关的活动。

8.采购食品时必须向商家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等资料备案存档。

9.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有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标出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10.运输包装、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运输车辆应专用清洁,不得与有毒物、污物混运,防止交叉污染食品。

11.食品添加剂存放在固定场所或橱柜并上锁,包装上应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专人保管。添加剂的使用须由专门制作加工人员操作,严禁其他人员擅自取用,对其使用种类及数量须由专人记录在案。

12.食品冷藏、冷冻贮藏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温度范围的要求,冰箱(柜)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以便于对其内部温度的监测。

13.食品冷藏、冷冻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存放,应有明显区分标志。

14.食品在冰箱(柜)内贮藏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使用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15.用于冷藏、冷冻食品的冰箱(柜),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其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二、食品加工烹调制作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更衣、洗手后,方可进入操作间进行加工,防止二次污染。

2.加工前认真验收加工原料是否符合质量,严禁加工不合格原料。

3.待加工原料进行清洗后,分类存放,按存放时间进行先后加工,防止交叉污染。

4.加工植物类原料,应根据菜品及烹调的具体来定。对蔬菜原料进行捡摘剥削等加工处理;对容易去皮氧化的蔬菜要及时浸入水中,沥干水分,存于相应盛器内。

5.水产品和肉类产品加工应除尽污秽杂质,按用途进行原料加工,加工后严禁落地存放。冷冻食品应解冻后进行粗加工,加工时避免损伤鲜活水产品肉质。

6.活禽类加工应放血完全、褪毛干净、取内脏彻底;肉禽类清洗后无血、无毛,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保持清洁卫生,不同原材料进行分开加工,防止污染。

7.配备有盖的污物桶、臊水桶,每日工作后垃圾日产日清,污物桶、臊水桶存放点随时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杀菌。

8.烹制前,必须对烹制材料进行检查,严禁烹制变质食品及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材料。

9.熟食品应存放在专用的经过消毒的用具、餐具中。

10.剩余熟食品放入熟食箱存放,存放超过四个小时的熟食品,回锅后应彻底加热煮透方可供应。

11.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调料瓶、炊具、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台面清洁整理干净,地面清扫拖净。

12.厨房管理人员下班时,应检查各功能区域的卫生状况,并做好记录。

三、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1.餐厅每日用完后的菜墩、菜刀必须放在适量的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不能进行浸泡的不锈钢桌、不锈钢架等用具必须定期用适量浓度消毒液进行擦拭。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四池分开”,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2.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3.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100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洁剂搅拌均匀,水温控制在40oC;在将餐具、用具内的杂物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后进行清洗。

4.洗净后,凡能用蒸汽消毒的餐具、用具、器皿等,均应放入蒸车内进行消毒,蒸汽温度大于或等于95oC,蒸煮时间为15——30分钟;凡不能用蒸煮的塑料餐具、用具、器皿等,须用药物浸泡进行消毒(药物浓度参照说明书),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

5.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消毒后的餐具、用具、器皿等干燥后,应放入指定的位置,并加盖封闭,防止细菌浸入。

6.洗碗间及消毒间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毒物品、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

7.下班时,专职管理人员应锁好餐具间及洗碗间的门窗。

四、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员工须参加基础卫生培训、持有效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健康证时效为一年。

2.员工(待聘人员)办理健康证须统一组织在指定地点进行体检。

3.员工(待聘人员)健康证办理须本人进行,严禁代检、代查;严格遵守体检注意事项。

4.健康证到期再行体检的员工,检查未合格的应立即停岗,停岗期间禁止进入加工间、禁止与原材料接触。经复查仍不合格的将予以解聘,复查合格者则恢复原岗位工作;待聘人员体检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5.员工在岗期间,健康证原件交个人保管,其复印件交食堂、餐厅统一存档管理,以备查阅。

6.健康证到期而未办理的员工,应立即组织办理,直至领取新的健康证后方能上岗工作。

7.卫生监督管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须经常对员工个人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8.新员工须经岗前纪律、安全、卫生培训后方可上岗;如因特殊事由未能参加岗前培训的,单位应另行安排时间为其进行“补课”。

9.每年对员工进行两次以上系统的卫生知识培训,每年至少有一次由卫生监督部门指导的培训。.单位结合季节特点,每年组织开展突发性传染病、肠道疾病及其他季节性多发疾病专题知识培训。

11.待聘人员参加岗前培训后,经考核未合格的,不能上岗,直至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在职员工参加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成绩将与年终考核挂钩。

五、卫生检查及餐厅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人员每天不定时的对食堂及餐厅的大厅、外厅、后堂、用具、设施设备进行抽查,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及时向食堂及餐厅负责人提出改进意见。.抽调相关卫生管理人员组成专项卫生检查考评小组,每周五对食堂、餐厅及部门卫生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卫生检查记录。

3.食堂、餐厅及各部门卫生状况经多次通报仍未落实和完善的,卫生管理人员有权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和相应处罚;卫生执行情况将与年终考核挂钩。.所有检查资料须在部门主任签字确认后交与中心办公室存档备查。.餐厅卫生由专人负责,定岗、定人、定区域。

6.餐厅每日清洁1—3次,每周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并用杀虫剂、消毒剂全面杀虫及消毒。杀虫剂要与消毒剂分开放置,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7.员工在工作时,着装要穿戴整洁,不得留长发、长指甲;不得用双手接触或沾染所盛装食物的容器内部及食物成品,尽量使用专用的夹子、勺子等用具进行采用。

8.餐厅工作人员在上班前和入厕后,要彻底清洁、消毒双手,保持双手清洁卫生。

9.摆放在餐厅的保洁设施应清洁卫生,非食品用具不得与食品用具混放。

六、食物留样及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1.提供的每餐每样食品都必须由专人负责留样。每样食品必须留足100克,分别盛放在消毒的餐具中。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2.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盖上),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专用留样冰箱内。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便于检查。

3.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满后方可倒掉。

4.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他食品。

5.经营场所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向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6.停止食物销售,保护现场,封存可疑食品,关闭有关通道,控制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出、接触。

5.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篇五

为保证食品卫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关规定,制定如下卫生管理制度。

一、结合自身管理需要成立食品卫生管理组织,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由采购部经理任负责人,负责门店内食品卫生的管理工作,并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各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二、保持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的消除老鼠、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三、按规定每年核准一次食品卫生许可证,并将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店堂内醒目的位置。

四、所有食品从业人员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健康体检,领取有效健康证后上岗。

五、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上岗操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六、销售散装食品必须使用带盖的食品盛放容器,使用专用的售货工具进行售货;对于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并配置专用的工具和从业人员手的消毒设施,销售人员必须戴口罩和手套。

七、定型包装食品采购时按要求索取该产品的生产厂或经销者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食品卫生许可证及检验合格证。

八、食品销售场所必须配置带盖的垃圾盛放容器。

九、食品仓库保持良好的通风,食品存放离墙离地,做到分类整齐摆放。

6.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篇六

二、按《食品卫生法>>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督促从业人员按时进行体检和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学习并取得健康合格证,末取得合格证的不得进食堂工作。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发现末办理的责令辞退。

三、食品加工人员和销售人员必须搞好个人卫生,进入工作间要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衣帽;上岗前要清洗消毒双手方可上岗工作。食堂管理人员每天进行相关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

四、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有毒、过期、假冒伪劣、及可能对人体有害的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食品,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检查如发现因违反卫生要求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按学校学生食品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在原材料和食品加工、贮存、保管等环节,严格按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的要求,做到生熟分开,食物与杂物、药物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菜板生板与熟板分开,刀具生刀与熟刀分开。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对食堂冰箱、贮存室、菜板、刀具、用具进行检查,发现违规要及时处理整改。

六、严禁师生及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厨房,违者按规定严肃处理。

七、经常保持案板、菜架、灶台、玻璃窗、墙裙、餐桌、地板及餐厅的干净整洁,经常进行灭蝇、灭鼠工作,专人管理灭蝇、灭鼠的药品。每天数次清扫和每周二次全面突击相结合,使厨房、餐厅卫生经常化、制度化,使厨房、餐厅及周围环境经常保持干净卫生。管理人员每天检查一次,对不符合标准及要求的责令改进。

八、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认真听取卫生监督人员的批评指导,并及时整改。严禁对卫生监督人员及管理人员抵触抗拒或阳奉阴违,如有违反,除批评教育外,情节恶劣者取消承包管理资格。

7.食品卫生管理监督管理 篇七

一、饭店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 餐饮和客房是饭店构成的两大支柱, 餐饮业务一直是饭店收入的重要来源。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4星级和5星级饭店收入构成为:客房8%、餐饮36%、租金及其他7%、小型营业部门5%、水疗及健身3%、通讯1%。

饭店餐饮经营活动环节众多, 饮食安全涉及的方面很多, 是最具复杂性的一项业务活动。做好餐饮管理是饭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顾客对饭店餐饮的满意主要涉及两方面: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主要表现在服务过程和食品。从餐饮卫生的角度看, 这主要表现服务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就餐环境以及菜肴等方面。

二、饭店餐饮环节存在的卫生隐患

(一) 就餐环境的卫生隐患

餐厅是客人就餐的场所, 其装饰、设施设备的清洁程度, 用餐环境的空气质量对于饭店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客人在餐厅的全部体验常常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形成, 无论哪个环节出现纰漏, 都能成为卫生隐患, 这是餐饮管理过程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 食品用料的卫生隐患

在用餐时, 能否为客人提供卫生健康的食品材料是餐饮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食物原料是否有固定的采购渠道;厨师所用的烹调用油是否是合格的;餐厅能否保证烹调用的半成品原材料都在保质期内等等。还有假冒伪劣食品充斥餐桌, 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等等现象的报道比比皆是, 这些问题也可能在饭店的就餐环境中出现, 因此也形成了饭店企业餐饮部面临的卫生隐患。

(三) 服务中使用的各类用品及工具的卫生隐患

用餐客人使用的各类服务用品和服务用具如餐具、热毛巾等在使用前是否清洁、消毒;是否确保无毒、无污染、安全可靠等等。

(四) 从业人员自身存在的卫生问题

服务员、厨师等的不良卫生习惯为餐饮服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服务员是否在方便后洗手;在拿完已脏的餐具后是否洗手;接触钞票后是否洗手等。

三、造成饭店餐饮卫生管理问题的分析

(一) 经营管理不当

对饭店的餐饮管理上, 部门缺乏对产品生产流程的调查, 餐饮管理者缺少对餐饮产品产生流程的整体了解, 往往侧重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重视, 如采购等问题, 缺少一个从原料的采集到餐饮产品、服务流程的监测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偏重事后控制而忽视防范, 往往等问题发生后才去追究责任, 考虑补救。

(二) 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强

据2004年零点调查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 72.7%的调查对象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 9.4%的被访者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 而仅有18.8%属于高危机识别能力者。这项报告显示, 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在我国绝大多数饭店企业也很少有提供危机管理的专业培训, 反映出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够强。

(三) 员工素质不高

客观而论, 我国国民文明素质总体偏低, 这对饭店业的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的危机意识和卫生意识都不强, 饭店多强调服务过程的技术服务, 员工易忽视一些卫生问题。

(四)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饭店的操作规范等制度方面, 缺乏独创性, 一些规范制度留于表面, 真正实施的少,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

四、HACCP体系的界定

HAC CP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即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上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 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HACCP体系被CAC认为是最理想的保证的方法,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食品企业应用于食品卫生管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 引起餐饮业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的原因就是食源性疾病。而在我国高达60%的食源性疾病发生在餐饮企业, 由此可见, 加强餐饮企业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食品安全危机已经给饭店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 为了降低损失, 加强饭店餐饮危机管理很有必要。我国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提出2007年餐饮业实施HACCP管理, 餐饮业中HACCP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据了解, 在2008奥运期间, 部分奥运接待饭店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我国在提高饭店餐饮服务管理上又有了新的尝试。由此可推断, 全国范围内将陆续有其他饭店启动HACCP认证工作。

注:CCP的英文全拼是Critical Control Point, 是关键控制点, 指能够实施控制措施的步骤。该步骤对于预防或消除一个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减少到可接受水平是关键的。

五、完善饭店餐饮产品卫生管理的措施建议

顾客在饭店餐饮部除了享受餐饮服务, 另一方面就是享受这里餐饮产品。完善饭店餐饮产品卫生管理可以参鉴HACCP体系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严格把关, 依据《食品卫生法》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在指定地点接受相关的健康体检, 持证 (健康证明) 上岗。“五病”人员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雇员的健康状况与餐饮工艺流程是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做好基础环节的准备。实施饭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是建立在严格的GMP和合理的SSOP之上。结合前期对饭店企业卫生现况调研的结果, 对现行的饭店企业的GMP执行情况提出了改进意见, 并指导其建立了自身的SSOP。

分析饭店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一般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分为:原料采购→原料储存→原料预处理→原料加工烹调→盛放分装→就餐食用→用具清洗与消毒分析流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 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易产生卫生隐患的关键点, 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措施, 将其整合起来建立危害分析表, 以备卫生监测分析所用 (如表1) 。

对这个流程建立文件档案, 做好记录登记, 以供日后监测调阅。准备并保存一份书面的HACCP计划和计划执行记录, 通过建立有效的记录程序对HACCP体系加以跟踪、完善。

发现问题, 做好环节的纠正措施和做验证, 完善饭店食品的卫生监测。当监测结果显示CCP失控时, 应采取相应措施。当监控表明偏离关键界限或者不符合关键界限时所采取的纠正程序或行动。纠正措施一般包括两步:找出发生偏离的原因, 找出根源;纠正或消除发生的偏离, 重新进行流程控制。

建立验证程序。通过验证、审查和检验, 确定HACCP体系是否正确有效地运行。验证程序包括对CCP的验证和对HACCP体系的验证。

参考文献

[1]、谷慧敏.积极构建中国饭店产业的理性运作平台[EB/OL].最佳东方, 2008-02-26.

[2]、张利民.饭店企业餐饮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J].江苏商论, 2006 (8) .

[3]、樊立华.卫生法规与监督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8.向精细化管理要食品卫生安全 篇八

建章立制,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后勤组织管理体系。各学校均成立了学校后勤工作管理专班,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建立和强化了校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具体负责人的领导机制和人人都有责任、个个责任上肩的责任体系。制定和完善了科学、实效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后勤安全管理机制、学校粮油统一配送机制、日常督查整改机制、卫生与疾病防控机制等,形成了责任明确、机制科学、运行规范的工作局面。

规范程序,夯实过程管理。抓住重点。一是以食堂基本设施建设为重点,筑牢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基础。通过争资立项,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设施“十有八配套”工作力度,着力抓好食堂标准化建设,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以后勤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为重点,占领食品卫生安全制高点。在每年暑期,组织后勤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知识培训,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三是以食品原料采购、储藏、加工、留样等环节为重点,坚持索证索票和食品留样规定。采取明查暗访、曝光整改的方式,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过程管理,构筑食品卫生安全防线。突破难点。一是建立学校粮油配送“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原材料安全。按照“六统一”,达到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提高粮油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二是严肃纪律,加强财务管理。认真落实《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的意见》,对全县中小学食堂进行财务和成本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定价机制,确保了学生膳食质量和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突出了学生食堂“公益性、非盈利性”原则,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按照“学校宣传、家长自愿、政府引导、企业服务”的原则,积极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加强监督。全面推行食堂“五员”工作制度,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积极探索伙食质量评价机制与成本价格监管机制。实行校长和值日教师陪餐制度,坚持公示每周食谱和每餐价格,按月公布食堂收支情况。设立意见箱,收集和反馈学生、家长、社会对食堂的意见,接受监督。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促进学校不断改善伙食质量。各学校成立了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食堂膳食管理委员会,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科学制定营养食谱,不断改善学生伙食质量,饭菜花样不断翻新,让学生吃得卫生、营养、健康。

科学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县教育局制发《学校后勤工作考核方案》,针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采取过程监管、专项督查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重点突出学校食堂、商店等重点部位,突出专项督查、随机督查等过程呈现,突出家长学生评价等。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评,直接与各学校“四个创建”工作挂钩,并作为学校后勤工作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各学校均出台一系列考核量化办法,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评价的范畴,通过考核评价促进责任落实。同时,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追责。

(作者单位:浠水县教育局)

上一篇:艾滋病的预防培训小结下一篇:高校教师如何养成教学反思习惯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