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审计岗位职责

2024-08-10

管理审计岗位职责(共10篇)

1.管理审计岗位职责 篇一

一、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目标定位

(一) 传统审计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进行纠错防弊,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相关会计资料, 工作重点集中在财务领域,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内部职能部门, 如果只强调审计监督, 会使内部审计的路越走越窄。并且, 随着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逐步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健全, 特别是信息化的财务系统的运用替代了财务检查监督的部分功能, 从而导致高校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逐渐弱化。当然, 监督职能的弱化, 并不是对监督职能的否定。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高校日常管理健康运行, 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审计服务职能若能有效发挥, 可以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 而监督职能的不断强化又可从全局意义上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为经营管理服务, 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高校整体目标服务。内部审计应该确立科学的审计监督与服务理念, 并将审计服务学校、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的理念融于审计立项、审计思路、审计整改等各个环节。以监督为起点, 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问题的审计力度, 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的新特点

1. 审计关口前移, 注重事前、事中审计

审计关口前移强调的是审计模式的转化, 即从以结果为导向转为以业务过程和审计控制为导向, 更注重对各重要环节的把握和控制, 并且关注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进行转变是内审工作的一大进步, 它从总体上防范了审计风险, 从源头上对违规行为、资金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防控。例如, 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 为了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充分利用基建资金, 在立项、招投标、确定标底和拦标价制作、合同最终签署等环节, 审计小组会全程参与。在施工进场后, 有工程审计经验的专业人员实施现场跟踪, 密切关注工程的进展情况, 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进度款核定、工程变更、材料询价等工作, 有效地进行事中控制。

2. 广泛运用创新性审计模式和方法, 逐渐拓展管理

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各部门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 并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互联、共享工作。工作方式的改变, 促使审计工作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革。不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 将无法实行审计的监督与服务工作。新的形势要求审计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 以计算机辅助审计, 逐步实现数据式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要努力寻求适用于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软件, 通过软件的利用, 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环境下, 审计必须同会计同步发展, 特别是在利用计算机辅助业务中, 两者必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各自的职能, 在利用现代技术方面努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 应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随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重视, 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经过逐年开展财务审计、基建审计等工作之后, 与之相关的制度日益规范。由于我国高校体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内部控制体系仍需不断修订、完善, 并且内部控制管理执行力度需不断加强,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校在资产管理、物资采购、基本建设、对外投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决策失误, 教育资源浪费, 资金流失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有些高校还出现了经济上的大案要案。这些问题的发生, 大多是属于内部控制缺陷引起的。因此,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审计, 可以促进高校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科研、财务、资产、基建、采购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切实落实各级领导的各项管理责任制, 从根本上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保障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 转变高校内部审计自身定位

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内部职能部门, 若要不断地发展, 监督只是手段, 服务才是最终目的。我们应该明确这个观点, 不能因为要审计而审计, 内部审计到底要审什么?审计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通过审计为高校的内部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为实现学校整体目标服务, 从而实现内部审计自身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要求强化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这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 内部审计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优势, 重新定位, 以服务为导向, 不断拓展审计领域, 以审计防范风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展审计活动, 建立服务型内部审计, 协助高校管理者改善经营效益, 更好地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合理确定、履行高校内部审计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7号《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目标是:按照依法治教、从严管理的原则, 合理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 规范内部管理, 加强廉政建设,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防范风险, 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毫无疑问, 以上纲领性文件所定的职责是全国范围内教育领域内部审计部门都必须遵照履行的。为了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 还应该做到:

(一) 理清工作思路, 保持审计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凡是较重大的有关经济事项, 比如, 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 从立项、招投标、施工、审核工程变更、验收等环节, 均要求审计人员参与。由于审计参与经济业务的深度、广度逐渐加大, 审计人员要理清与学校管理层、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 既要保持良性合作关系, 又不能逾越职权边界。审计应当始终以参谋助手的角色出现, 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 不直接参与决策执行,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保持自身独立性。

(二) 把握审计方向, 紧抓审计重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高校的投入逐年增长, 高校的各类经济活动也变得错综复杂, 高校内部审计应当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把握好审计方向, 调整审计思路, 更好地为学校提供监督与服务。从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入手, 以绩效评价、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点, 以监督目标管理、合同管理、基建管理等运行程序为抓手,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为高校科学化管理服务。

(三) 加强审计执行的及时性, 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根据学校下达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及时、准确的完成审计业务。在实施项目审计时, 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准则, 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方法, 并以审计软件为辅助, 不断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 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培养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加强审计人员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后续教育, 确保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性。适当补充审计队伍, 选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的精通专业审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到审计队伍中。同时, 应当重视后续教育, 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培训, 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审计专业知识及其他领域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 将审计人员职业培训、行业交流学习等作为常规工作来抓, 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的审计队伍。

参考文献

2.管理审计岗位职责 篇二

关键词:政府投;审计监督;科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正逐年递增,对此,上杭县政府出台了《上杭县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监督办法》、《上杭县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暂行规定》、《上杭县重点建设项目效益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旨在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但审计中发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尚存在储多问题。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审计对策。

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部分项目开工前缺乏可行性论证,地质勘探不细,设计粗糙,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大,或者“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有的项目未经环评通过却匆匆上马-有的项目匆忙开工后,因拆迁受阻等原因被迫停工。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造成政府投资损失。如我县曾经有个政府投资项目未经环评就进行建设,造成局部生态破坏,后项目被迫终止。

2.项目普遍存在超概算、超标准、超规模现象。2009年,我县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8项。项目原本预算13562万元,送审造价17548万元,超过预算3986万元,超过29.39%;审计核减3719.94万元,核减率21.20%。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批少建多,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和规模;二是承建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先低价中标,然后通过虚增工作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增费率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导致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工程造价失控。三是管理费严重超支,从而加大了工程建设成本。

3.工程招投标行为不够规范。在我县已审结的政府投资项目中,或多或少存在招投标行为不规范现象。一是招投标过程走形式。施工单位事前已内定好,招投标只是为了程序上的需要,使其披上合法的外衣。二是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将项目化分为若干个小项目,以逃避招标。三是部分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先进场施工后招标投标。四是施工单位资质虚假。建设单位对投标施工企业资质审查把关不严,投标中资质挂靠情况比较普遍。五是“围标”“串标”较为常见。同一施工企业分别代表几家施工企业投标,人为控制投标价。六是招投标组织不严密。标书泄密,监督不到位,出现“暗箱操作”。

4.工程监理不规范,履行职责不到位。部分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监理却没有实行。有的监理工作力度不够,监理工作不履职,对工程质量、计量、变更事项、进度和投资控制把关不严,造成签证不规范,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有的甚至通过重复签证、假签证、利用隐蔽工程多签工程量等形式骗取工程价款,造成政府投资损失。如我县2009年对政府投资的某大桥的竣工结算审计,查出利用桥墩水下基础工程大幅多签工程量达21.95万元,审计人员对其进行认真核减,并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

5.基建工程财务不够规范。一是没有严格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不单独建账核算,而是并人单位财务账中核算,导致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投资情况不能清晰反映;二是违反现金管理条例规定,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或以虚假票据套取大额现金;三是用收款收据作为支付工程款的凭据,或以建筑材料发票抵冲工程款,导致对方漏缴税费。

6.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履约存在随意性。一是合同不严谨。合同条款表述不正确,责任不明确,权利义务不对等,调整的原则与范围、履行等重要内容含糊不清。二是缺乏合同管理理念。施工合同不被重视,习惯于行政管理取代合同管理,不善于利用合同方式和法律手段处理经济关系。合同履行能力差,履约存在随意性。

7.竣工决算不及时。我县2008、2009年共审计政府投资项目15项,至2010年1月底,尚有6个项目未进行竣工结算,致使建设单位的财务决算长期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建设投资状况,不能为政府及时提供信息,从而影响了政府的投资决策。

二、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审计对策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或在执行中力度不够。因此加强政府项目的管理与监督,是管好建设项目用好建设资金的关键所在。

1.坚持关口前移,全程跟踪审计。全程跟踪审计,包括以施工图预算为核心的事前审计、以工程结算为主要内容的期中审计、以项目决算为基础的竣工结算审计。全程跟踪审计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审计过程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边审计、边整改,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损失浪费、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同时在我县已实行的重点项目会计委派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实施重点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以及认真执行《上杭县重点建设项目效益综合评价办法(试行)》规定的绩效评价制度。通过审计人员进驻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现场,对项目的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管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评价。

2.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强化项目勘察、设计及概预算的控制。项目实施前要充分论证,精心准备。要认真做好地勘和规划工作,加强方案设计,通过经济技术分析、综合因素评价、多方案比对选优等手段,提高其可行性和科学性。要加强对设计的宏观审查和微观监督,强化工程投资项目估算工作,提高设计概算的精确度,做到既准确又合理,使之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减少项目超概算情况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从设计、施工、设备、供应、监理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招标,择优选择,杜绝工程招标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招投标环境。要加大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处理处罚违规违法行为。

4.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制度。现场签证要一事一项一签,做到及时、全面、真实、合法,防止重复或虚假,不得事后补签证。同时,建设单位对工程现场签证单要预存备查,以避免添加涂改而多计工程量等现象发生。另外,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现场代表要熟悉项目设计施工图纸,经常深人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协调一致,全面履行监管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切实发挥好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效益。

5.要规范合同管理,实行合同审查、备案制。工程建设合同是确定工程最终造价的重要依据。在合同签订时,建设单位要对合同严格把关审查,做到字斟句酌,确保没有歧义,不出漏。要推行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条款及政府公共工程价款调整统一范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合同条款与实际不符的,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补充或更正签订相关协议。项目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合同的管理,政府应在建设业主与建筑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指定专业部门对工程合同进行必要的监督,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建筑合同的合理、合法、有效,提高合同的履约度。

6.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审批、使用,依法理财,依法核算,防止财务监管缺位。另一方面,可以试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采取由财政部门集中支付的方式,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同时,应及时做好竣工项目的财务决算工作,从而真实、完整地反映建设投资状况,为政府及时提供有效信息。

7.完善监督体系,建立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要注重预防,整合监督。强化人大权威监督,突出审计监督,重视公众监督,纪检、监察、财政、计划、建设等监管部门要形成监督合力。要建立和落实相应的项目评估制度、绩效审计制度、工程质量控制制度、工程廉政建设制度。并建立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对因个人失职、失误、以权谋私而给项目建设带来重大损失的,不但要予以处罚,还应追究法律责任。确保政府投资项目成为

3.审计岗位职责描述 篇三

1.根据审计计划和集团董事局要求,对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发现财务和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建议,形成审计报告;

2.负责组织完成上市公司每季度的例行审计以及对接召开与例行审计相关的审计委员会工作;

3.根据工作安排对离职高管人员进行离任审计;

___对相关审计资料、文件进行归档管理;

审计岗位职责21、协助参与制订审计计划与审计实施方案;

2、客观、公正、准确的实施各项审计程序;

3、参与执行各类型审计业务,主要政府事业单位审计;

4、负责编制审计业务工作底稿;

5、协调审计过程中的客户关系,并定期向项目负责人反馈;

6、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审计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7、负责利用审计方法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减少企业风险。

审计岗位职责31、对公司治理、经营状况、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等进行审计;

2、制定内部监察审计各项规章制度、程序、方案等,编制内部监察审计工作计划;

3、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及有关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实施监督。

审计岗位职责41、根据业务场景,制定相应的省分公司审计流程;

2、完成审计实际测试等相关任务;

3、持续进行审计发现的整改追踪(持续跟踪整改情况);

4、协助完成省公司内部控制评估工作;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审计岗位职责51、配合制定并执行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流程、工作计划及具体的审计方案;

2、按公司财务制度规定实施会计核算标准并检查实施落实到位;

3、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计;

4、与外部审计机构配合完成财务报告等相关审计工作;

5、负责对集团及子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和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并给出意见反馈;协助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对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审计岗位职责61、独立实施财务收支、预算审计、专项审计、绩效审计、内控审计等等类型的审计业务,并编制审计报告、披露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决策依据;能够独立开展对关键岗位和有重大风险岗位的经营责任审计。

2、负责公司各项业务、项目及产品的合规性审核及审计,评估业务实施全过程的合规风险,出具合规意见,制止、报告公司业务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并敦促整改。

3、协助部门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与工作流程,健全内控体系建设;

4、制定公司各项审计管理规范,编制具体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开展和监督落实;

5、负责有关审计资料的原始调查、收集、整理、建档工作,按规定保守秘密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6、参与编制内部审计计划及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岗位职责7

___组织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重点、审计方案;

___组织参与对公司内部的项目经营质量审计、项目收入、成本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及专项审计工作,包括编制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撰写审计报告并复核审理,撰写审计通报、审计通讯,复核、整理、上报相关审计项目档案等;

3.负责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跟踪,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及责任人,指导、监督内审及外审问题整改并进行考核,完成整改问题的闭环处理;

4.执行公司层面、各板块、各业务流程内控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

___组织开展公司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

6.负责与集团审计部的日常联络工作,收集、汇总、分析公司重要审计信息、重大风险事件、典型审计案例等信息;

8.负责将审计项目的所有资料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整理归档;

4.管理审计岗位职责 篇四

厦门大学教授王光远认为:服务于组织内部各个受托人, 以审查内部受托管理责任为对象的管理审计, 称为内向型管理审计。服务于组织外部各个受托人, 以鉴证外部受托管理责任为对象的管理审计, 称为外向型管理审计。前者的审计主体是内部审计人员, 后者的是注册会计师。内向型管理审计是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和评价, 以帮助管理层改进决策、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且内向型管理审计较之外向型管理审计有其独特优势。

1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1.1 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管理审计是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必然结果。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出现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应运而生。审计最初是财务审计, 主要是鉴证受托财务责任;随着

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比较表

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完善, 受托经济责任又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 从而产生了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发展形式。从两份比较表中看出, 管理审计无论是审计目的、职能, 还是审计内容、方式等都比财务审计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可以说, 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的一种延伸, 是财务审计发展的更高形式。

1.2 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者李学柔认为:内部审计是管理控制的组成部分, 又反过来评价其他管理控制。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HA) 修改后的定义把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拓展为“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咨询作为一项职能在内部审计新的准则框架中第一次被明确的提出来。可见它已受到业界的重视。2003年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内部审计定义也明确, 通过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 针对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洞, 提出切实可行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这表明我国内部审计已从初级的财务审计发展到高级的管理审计。事实上咨询活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管理行为, 它与鉴证职能相比, 具有创造性、预测性和增值性。从实际效果上看, 管理审计更多地体现了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开展审计咨询服务活动, 把内部审计提高到了管理审计的高度。内部审计要积极主动地向企业管理服务拓展, 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展现自身的价值。

2 内向型管理审计的独特优势

2.1 内向型管理审计和外向型管理审计比较

从以上表可看出, 无论是从审计本质、职能等理论方面, 还是内向型管理审计和外向型管理审计比较表

从审计范围、审计方式方法等实际操作方面, 内向型管理审计凸现了内部审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优势, 较之外向型管理审计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这种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 开展内向型管理审计的优势

(1) 立足于本企业, 广泛地、深入地开展审计评价和提供咨询服务内部审计人员掌握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熟知企业的行业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熟悉本企业的政策、环境和人员情况, 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观察本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变化情况, 能够经常地、及时地、系统地对本企业各层级责任中心进行检查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 开展参与式审计, 及时主动实施改进措施。所谓参与式审计就是审计开始时, 审计人员主动与被审部门讨论拟审计的内容、范围、理由, 取得认同, 寻求合作;审计过程中共同讨论发现问题, 共同分析原因, 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审计报告时充分肯定被审部门积极参与态度及取得的整改成效, 提出日后整改建议。让被审计部门全程参与审计, 调动他们主动积极性, 使审计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运作效率, 加强风险管理, 为实现价值增值服务。

(3) 持续地监控风险, 并面向未来。管理审计不仅对管理层的经营效果和效率进行客观评价, 还要帮助管理层改善决策, 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 是企业内部的一种过程性的监督, 有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阶段, 包括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持续审计, 对审计的后续问题进行追踪审计, 对决策的贯彻落实的审计等, 为企业实施持续有效的管理监控。

以上几点优势是外向型管理审计无法做的。因为社会审计是进一次性的、定期的审计, 不可能全面、持续地了解企业状况, 开展的是一种事后监督, 对审计的后续跟踪和未来预测是不可能进行的, 也因此所提出的管理建议和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

正是因为内部审计的这些内向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等特性, 使内向型管理审计能充分发挥加强内部控制, 防范企业风险的作用, 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3 开展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对策

开展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审计职业界要勇于接受挑战, 开拓其广阔的职业空间。

⑴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科学的管理审计理念。从以往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参与式、导向型的管理审计;从被动式、反应式的控制导向审计转向主动式、预期式的风险导向审计。

⑵管理审计需要复合型的审计队伍。实施管理审汁需要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要随时新知识、提高能力, 特别是计算机系统、市场学、工程技术、运筹学、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寸;断变化的管理审计需要。

在2007年亚洲内部审计大会上, 李金华审计长给内部审计定位是“管理、效益”四个字。因此, 开展管理审计是符合我国内部审汁发展的实际需要的, 与我国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形势相适应, 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 内部审计开展管理审计, 充分发挥其管理咨询服务功能, 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摘要:通过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纵向比较, 说明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方向;再通过内向型管理审计和外向型管理审计的横向比较, 说明开展内向型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有其独特的优势;内部审计职业界开展管理审计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要把握机遇, 开拓其广阔职业空间。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业内向型,管理审计,外向型管理审计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J].财会月刊, 2002 (1) .

[2]张连华.全国内部管理审计理论研讨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 2003 (12) .

5.管理审计岗位职责 篇五

1.1难以进行科学的责任界定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对履职审计中所查出的问题不仅要对领导干部(被审计对象)进行责任认定,而且还要对其他责任人(非审计对象)进行责任认定,要按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直接责任进行界定,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受现行管理体制和其他政策因素的影响,有些问题在责任界定上是很困难的。如由于审计证据上的不足,客观上造成对审计对象履职情况无法进行准确的责任界定,影响了审计质量,增大了审计的风险性。而对一般性违规问题的其他责任人员的责任认定,由于受现场审计时间限制,审计人员对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不可能了解得不够全面、准确,责任认定难以把握。同时,也不利于集中精力搞好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认定。

1.2难以做出规范、客观的审计评价

对履职审计结果进行评价是履职审计中必要的工作程序,在审计报告中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表明审计意见,对审计对象下结论,是履职审计的核心工作。但由于人民银行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岗位责任评价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缺乏对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原则、标准和用语规范,因此审计评价成为履职审计中的一大难点。

1.3成果运用缺乏制度保障

如何将履职审计工作与干部监督和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干部监督合力;如何使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有效转化为组织监督和纪律监督,是履职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目前由于有关规章制度、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运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干部履职的审计监督成果如何纳入组织部门的组织监督乃至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还缺乏制度保障,对干部的审计监督与组织监督和纪律监督的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履职审计成果的运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4部分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履职审计的要求

履职审计的内容比较全面,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有更高的政策水平和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审计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依据必须准确。对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分析比较,“软”指标多,需要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文字表述能力。而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大部分内审人员对审计观念、工作方式转变还不够适应,对领导干部决策管理程序不够熟悉,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的提高。

2.进一步改进和深化领导干部履职审计的途径

针对履职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本着“与时俱进、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跳出固有思维框框,改变传统模式,积极尝试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

2.1制定履职审计责任认定实施细则,规范责任界定行为

细则应主要包括责任认定内容、原则、范围、责任种类等内容。从履职审计的内容来说,履职责任可分为决策方面责任、管理方面责任、遵守法纪方面责任,认定原则除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责权对等的基本原则外,还应坚持分清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原则,主观责任与客观因素影响原则,集体决策与个人责任原则等,使责任认定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建议在责任界定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能界定的就界定,否则暂不做界定。

2.2建立履职审计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评价方式

建议制定能够反映领导干部一定时期履行职责情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业绩评价考核标准,以利于内审人员操作。履职审计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大、风险高的工作,除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外,还要谨慎从事。具体的评价办法是,首先对每一分解标准按照重要程度分配一个权重,给出一个恰当的分值;再对每一项分解标准划分若干指标,按细分指标的重要性确定不同权重分值,对发现的问题根据定性评价扣除一定的分值,获得每一细分指标的分值;最后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总分值。這样通过定性——定量——定性循环过程,使综合评价结果尽量达到科学合理。

2.3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履职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包括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运用审计成果的职责与责任。一是内审部门应当将履职审计结论,包括对审计对象严重违规的行政处分、组织处理建议或意见,一般违规的书面检查、行长戒勉谈话记录等提交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存档备查。二是人事部门要将履职审计评价结果纳入干部监督管理考核办法中,与干部选拔使用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挂钩。三是对于审计对象失职、渎职行为或严重违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规定处理。

2.4建立和完善统筹配置内审人力资源的良性机制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综合能力强的审计队伍。要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确保后续教育的时间,特别注意审计人员判断问题、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文字水平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2.5突出审计重点

一是突出组织决策管理情况的审计。把对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大额信贷资金运用、金融风险处置、大额财务开支、基建立项与变更、大宗物品采购等重大事项是否实行集体研究决策,是否建立明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决策过程有关记录材料是否完整、规范、真实,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况列为审计重点。二是突出内部控制管理情况的审计。把是否建立健全支行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及要求的应急处置预案,内控监督机制是否落实等作为重点内容。三是突出重点岗位、风险环节的审计。把文秘、会计财务、国库、再贴现再贷款管理等要害部门或岗位作为审计重点。四是突出对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及执行上级行下达内审结论与处理意见的落实整改情况的审计

参考文献:

[1]张立民:《论审计质量的控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李勇奇:《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的重大问题探讨》,中国审计教育网.

6.审计部岗位职责 篇六

审计部职能

在公司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与各管理部门、各分公司的关系,工作上相互配合、支持、谅解,以公司经济效益为目标,共同完成好全年的审计工作任务。

1、组织并安排进行公司的风险评估:对公司整体层面以及各个业务线和管理部门的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价,特别是对公司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审查。公司风险一般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合规风险、信息技术(IT)风险等。

2、组织并安排进行内部审计:对公司整体以及各个业务线和管理部门针对其存在的风险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审计测试。

3、提出改进建议并跟踪实施:对于存在控制缺失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跟踪具体业务部门的实施。

4、出具企业内部审计报告:对公司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情况汇报审计委员会,出具公司内部审计报告。

审计部岗位职责

审计部经理

1.1职责描述

1、复查和评估公司规章

2、聘任内部审计的独立审计师并监督其工作,复查该独立审计师的独立性

3、与管理层审核内部审计部的工作

4、与管理层、内部审计部和外聘独立审计师讨论公司经确定的重大缺陷和实质性弱点

5、其他与公司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相关的职责

6、定期对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7、组织协调本部门与各部门的工作关系,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2任职资格与任免

1、知识教育水平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合同等有关知识;熟悉企业生产产品及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

2、岗位技能要求: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素质要求: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创新精神,无特殊性别与年龄要求。

4、任免:本岗位人员由公司审计委员会任免。

1.3 垂直与横向关系

1.垂直关系:上级: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总裁、副总裁;下级:本部门岗位人员。

7.强化审计管理 提高审计质量 篇七

为了适应审计发展的新要求,开创山区县审计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审计“人、法、技”建设,全面筑牢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工程。在审计队伍建设上,由于我县审计人员流动性小,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参加工作在审计局至今,对审计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所以,首先我们从人文关怀入手,体恤、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志,有喜事同乐,遇困难分忧,几句暖心的话,几百元慰问金,一束鲜花,一句问候,让同志们切实感受到审计大家庭的温暖,再次激发了每个人的审计工作热情,形成了一种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局面。其次为克服人员队伍老化、新生力量无法补充的实际困难,我们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教育和充电,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理论、业务学习,送出去、请进来,以及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在审计工作之中学习审计与经济。制定鼓励学习的政策措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硬性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审计技术职称考试,并纳入综合考核,对考试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获得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发放职称津贴。近年来,已有3人通过了审计中级技术职称考试,通过在职自学,有2人分别取得大专和本科文凭。一个年龄趋于老化的审计队伍再度焕发了青春活力,机关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第三,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以机关工作人员综合考核为主线、质量管理为中心的包括审计业务操作,机关、人员管理在内的近30种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实现了审计业务规范化和机关管理正规化。为营造一个舒适、赏心的办公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的从事审计事业。第四,我们想方设法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装修、绿化了办公室,更新了办公设施,购置了交通工具,添置了计算机,实现了计算机人手一台。通过计算机,建立起了审计法规资料库、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资料库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台账,完成了机关OA建设,实现了网上办公。

二、全面实行送达审计,强化提高审计质量的手段

通过长期的审计实践证明,送达审计相对就地审计有许多优点。一是减少因审计实施给被审计单位带来的工作麻烦和费用开支,体现出审计的服务意识;二是审计工作可以排除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和情面,使审计结果进一步客观公正;三是可以减少审计人员违纪违规的机会和条件,进而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更重要的是便于加强审计管理,让审计实施置于领导和同事们的监督之下,使审计工作更加严谨细致。为充分利用报送审计的优势,我们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送达审计操作的具体规定》,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了送达审计办法。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既提高了审计质量,又规避了审计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审计复核,严把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

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受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所限,我局没有内设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为了加强审计复核工作,严把审计质量关,弥补无专职审计复核人员的不足,局机关成立了具有审计、会计中级技术职称的兼职的四人审计复核小组,组长由分管审计质量的副局长担任。审计复核实行复核小组人员分工、分级负责,分初核、复核和复核组长审核三个过程,使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复核至少经过三个人之手,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确保审计项目质量万无一失。同时,在复核小组建立了到项目、到人的审计质量考核台账,记录审计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年终,由复核小组负责检查立卷档的审计项目档案,汇总全年的审计质量台账,作为审计质量考核、个人综合考核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激活提高审计质量的引擎

从2002年开始,我局就制定了《机关工作人员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并经过逐年修订完善,现已基本定型。《办法》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各个岗位的目标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内容进行量化,进行百分制考核。平时做好考核记载,年终严格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个人奖罚、年度公务员考核和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有效地调动了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全局上下人人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了人在约束中活动,职责在规定范围内履行,权力在制约下行使,各履其职,各尽其责,遵章守纪的局面,出色地完成了历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局的综合考核办法得到了县日标责任考核办公室的认同,在县级机关进行了推广。

五、强化审计落实和整改,充分体现审计工作成效

针对我县一度出现的审计建议整改和审计决定执行情况下滑局面,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相关机制,优化审计执法环境。一是提出并建立了审计查处部门协助配合制、审计处理处罚财政暂停拨款及财政扣缴制、

8.管理审计岗位职责 篇八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

国际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 但可以对其进行评估, 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检查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 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审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客观性。无论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 作为风险本身来说, 它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开展审计工作, 就始终存在产生风险的客观条件。不管采取什么措施, 审计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 甚至审计工作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仍然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可控性。审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 但并非不可控制, 只要我们增强风险意识, 主动采取措施, 可以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 使之降到最低限度。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审计工作中, 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大方面。

一是审计对象的复杂多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经济活动已是常态。同时, 随着管理社会化、预算公开化的不断推进, 行政事业单位阳光工资和财务集中核算的实施, 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越来越透明。环境的压力使一些单位为了局部利益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增加, 而且造假的手段更高明。增加了使审计人员全面准确地判断、分析和评价审计对象的难度, 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是法律法规不相衔接。财经法规是评判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的依据, 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 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只考虑到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局部利益, 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衔接, 甚至相冲突, 这种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审计适用法律法规不衔接, 使审计工作失去统一标准, 增加了风险机会。

三是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 各种财务、管理、金融软件在财务核算中大量使用, 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科学性、可靠性等因素影响着财务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正确, 而计算机审计的发展相对滞后, 如何审查和防范信息系统弊端和计算机犯罪使审计面临新的挑战。

四是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目前, 我国的政府审计属于行政行为, 有些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工作责任性不够强, 造成工作失误, 加大审计风险。

五是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近年来, 由于审计人员道德原因产生的“风险事件”不断增多, 尤其是在工程审计领域。少数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违背职业道德要求, 没有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徇私舞弊, 接受被审计单位不正当利益, 隐瞒事实真相, 作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和评价, 形成审计风险。

六是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差异较大。随着审计的发展, 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审计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技能, 还要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知识。同时, 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的高低与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经验密切相关, 审计人员能力和经验的差异, 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大小。

三、实施新审计准则强化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存在审计项目全过程, 同时审计风险也是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加以控制的。

今年施行的新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履行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 也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和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标尺。新审计准则引进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结合我国审计工作实情, 规范审计行为, 保证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它的实施为我们强化风险管理, 减少审计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 分清责任, 改善审计执法环境

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基础, 也是降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现阶段, 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转嫁责任的不良心理, 认为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否, 全靠审计人员的审计, 只要审计过关, 再出现问题, 就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事了。因此, 常常有“只要审计过关了, 就等于上了保险”的说法。这种转嫁责任的心态会使其利用审计的自身局限以及审计人员的疏漏挺而走险, 助长其造假之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单位主动要求进行审计, 实际上就是这种心态在作怪。

新审计准则强调了被审计单位责任与审计机关责任的划分, 明确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依法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施审时调整和补充内控管理控制点和措施。同时, 规范本地化的内控管理流程。即对比上级和本地内控管理特点, 找出本地内控管理中的关键点和风险点, 以防范风险、审慎监管、优质支撑为出发点, 将内控规范下再度细化, 补充支持本地业务的控制证据、内控措施及管理规定, 使内控规范更切合实际, 达到适应生产经营需要, 提高执行效率和效果。

3、统筹规划, 集中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各部门之间需要打破部门壁垒、打破资源之间的屏障, 将分散的在各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营造协同化的管理环境。首先, 为了有效的利用原有的系统资源, 企业可以开发中间连接系统, 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管理系统连接, 实现自动连接、信息同步和信息交互功能, 减少人工手工计算和核对的重复性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 根据日常管理的要求, 制定各系统平台的用户数据管理规范, 统一各系统中数据统计口径, 保证用户数据的一致性, 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能准确快速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

4、强化风险评估水平, 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 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多, 加强风险评估, 提高企业诊断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是企业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企业的风险评估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经营效果和效率。强化风险评估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做起, 首先培育风险管理环境。以管理层为首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的管理理念, 通过各式方式宣贯到每个岗位, 转变被动思维模式, 主动积极防范各项风险。其次提高评估人员业务风险评估水平。加强公司评估人员的业务培训, 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业务能力, 了解公司的各项业务政策以及程序。最后是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法。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 结合内外部因素制定风险评估标准、管理制度和手段, 设立风险评估模型, 运用历史资料分析、环境分析等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对于评估出的风险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发生的概率、可接受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 并设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管理的范围之内, 确保公司的经营持续可控的发展。

5、完善内控评价体系, 提高内控管理有效性

9.酒店审计主管岗位职责 篇九

2.在电脑上修改夜审所做报表,包括收入报告、就餐人数报告、客房统计报告、夜间报告,及时无误发送给各有关部门。

3.完成挂帐报表与应收款对账后,将挂帐报表输入电脑,并打印存档

4.根据总出纳送来的交款登记表作长短款报告

5.每日将总出纳支票托收的情况作专项记录,月底将记录提供给总账,以便核对

6.审核每日海鲜销售、迷你吧销售、各吧台销售、燕鲍翅销售汇总;审核帐单使用情况、发票使用情况;审核早餐券、压金单、折扣情况。

7.审核酒店内部人员长途电话费用,并作分析报告。复核夜间核数所做的房费、餐饮收入汇总表及有关业务交易记录。

8.复核挂账及信用卡交易单之后,再转交应收款

9.审核电话房记录的电话收入是否正确计入客人账单内(在酒店具备电脑店收费系统情况下,检查电脑极力是否正确)。

10.审核其它营业点收入诸如:桑拿按摩、游戏室、保龄球、洗衣、商务中心、健身房等

11.对照收到的宴会通知单,检查如菜谱价格、人数及其它收费项目是否账单相符。

12.对照电脑记录是否与实际单据相符。

13.符合所有现金代支、扣数等交易都有正当理由、有效批准及附件等,将有疑问的单据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14.确保所有餐厅取消或作废的账单都有餐厅经理签批及注明原因,抽查账单上的价格是否与菜谱上价格一致。

10.会计审计稽核岗位职责 篇十

(l)审核各项支出凭证。

(2)审核各项收入账项。

(3)审核各项摊提折旧。

(4)审核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账项。

(5)审核原物料、成品、在制品、存货估价。

(6)审核各厂厂务费用分摊方法。

(7)审核有关本企业所属各厂、各营业所、门市部、各厂仓库的财务。

(8)审核营利事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其他有关奖励减免项目。

(9)其他有关调整记账科目,变更计算方法,减少支出的建议事项。

2、业务稽核:

(l)审核各处厂业务计划工作进度。

(2)查核各处厂工作之进行是否依照规定。

(3)追踪各项会议决定办理事项。

(4)其他与业务稽核有关的事项。

3、财务稽核:

(l)审核有关财产的购置或处理。

(2)审核有关原物料采购招标比价的监督及价格。

(3)审查有关对外订立的财物契约。

(4)抽查有关本企业及所属分支机构的现金、票据、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

(5)抽查有关财产及原物料成品库存。

上一篇:中国石拱桥学案及答案下一篇:初二数学上册习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