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的课后练习(共9篇)
1.鱼我所欲也的课后练习 篇一
鱼我所欲也 课后习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故不为苟得也(不合理的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2)故患有所不避也(通“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4)贤者能勿丧耳(不丧失,不丢失)(5)一箪食(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6)蹴尔而与之(踢)(7)乞人不屑也(不接受)(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指优厚的俸禄)(9)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用)(10)妻妾之奉(侍奉)(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指感激)(12)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原先,从前)(13)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14)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2.文中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孟子在这篇文章里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
答: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开篇并不直说‘生’与‘义’,而是以‘鱼’和‘熊掌’做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价值不同,‘鱼’价格低廉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这里运用类比推理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自然明晓。
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说明人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以此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6.在孟子看来有的人会成为贤者,为人敬仰;而有的人会遭人摒弃,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答:贤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固守道义,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勇于践行舍生取义;而有些人会被摒弃是因为丢失了人的天性和天良或贪生怕死,丧失原则。
7.文中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意图何在?
答:激励人们崇尚道义,固守道义
8.‚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无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 答: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张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图,因此题中这句话有警醒人心的作用.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饥饿的行人和乞丐不接受呢?
答:因为施与者的态度不好,接受了‚一箪食,一豆羹‛就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会陷身于不义,人们天生的羞恶之心阻止人们这样做.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句中的‚是心‛指什么‚心‛?在作者看来,‚贤者‛指什么样的人?
答:指羞恶之心和舍生取义之心。贤者指那些不为利动,不为势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义”并且勇于舍生取义的人.11.文章结尾提到‚此之谓失其本心‛,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失其本心‛的原因及表现?
答;原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表现:“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2.从本文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是一位重义轻利的人,甚至可以为道义牺牲的人。他曾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留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这是他行动的写照。13.从古到今,无数事例验证‚舍生取义‛的人可流芳百世,见利忘义之人可遗臭万年,请各举一例。
答:舍生取义之人:文天祥—英勇抗元,誓死不屈,有民族气节,其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慕的人生最高境界;
见利忘义之人:秦桧—投靠金人,卖国求荣。
14.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本文却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这来两个观点的?
答:生命确实是可贵的,但是“义”是人生的基石,是人生的根本与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追求正义和人生的至理。当生与义相冲突时,应该勇敢地舍生取义。
15.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灵活多样,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事例论证的作用。
答:文中列举了“行道之人”和“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为中心论点提供了事实依据,增强了说服力.16.当今社会,人们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与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孟子主张的“舍生取义”是指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做此选择,并非不热爱生命。
2.关于利用课后练习的思考 篇二
一、依据朗读要求,提升朗读能力
不管什么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无一例外地将朗读能力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的确,没有朗读能力的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就无法进行有效品析;没有朗读形式的介入,学生对文本内涵就无法形成深度体悟;没有朗读的不断实施,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难以形成。因此在课后练习中,总能看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等要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材编著者对语言积累运用和语感培养的重视。
例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提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先读读,再选一两处抄下来。面对这种要求,教师将关注力聚焦在课文中萧红与祖父对话的语段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促进文本内容的有效感悟;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同桌互助、集中交流等方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进行体验式的情境表演读,丰富了学生的朗读方式,从而透过语言文字感受语段描写的妙趣横生。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就充分解读“最有趣、先读读”等习题要求,帮助学生做好认知的基础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将课文的内蕴揭示出来,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借助核心问题,深化文本理解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无论是在长度还是深度上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值得探究的问题也很多。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一一涉及,不仅时间不允许,问题过于繁琐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节奏与效益。这就需要教师要能在众多的问题中提炼出能够辐射全篇的问题,以对学生作全面深入引导。而课文之后的练习题就为这样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教师可以紧扣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
例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在课后练习中要求:静心听听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这篇课文不仅呈现了阿炳本人及其一生的遭遇,更以此为原点描述了乐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而这样的练习则是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深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阿炳的悲惨身世、成长经历的痛苦、人生的遭遇等进行全面关照,在学生形成鲜明的认知体验之后,将文本的重心聚焦在描写语段的内容上,引领学生以感情关照语言,从而揣摩文字背后的隐藏意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把握以及对乐曲的深刻洞察。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没有拘泥于文本的语言细节,而是借助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高屋建瓴地把握文本,促进了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效益。
三、关注核心语段,丰富写作策略
课文后练习题的设置并不是编者率性而为的选择,而是以新课标为总纲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文本内容的特质精心设置而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练习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将练习题的关注与自身的阅读和课堂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以收到较好的教学价值。
例如《金蝉脱壳》一文,课后思考题要求:金蝉脱壳的过程哪个最“奇特动人”?圈画有关语句并认真朗读,并和同学们交流感受。而教学中,教师紧扣这一习题要求,在整体初步感知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认为的“奇特”之处。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圈画文中精准的核心用词,并在批注感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对作者描写这一段文字形成了写作策略的积累。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现场回忆或者播放其他动物的活动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课文的方法进行仿照性练习,从而实现读写之间的有效迁移,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突出读写融合,践行随文练笔
随着新课标“语用”理念的提出,当下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了语用训练的天地。而这当中,随文练笔就是最有效的言语实践练习。很多教师面对文本,总是想方设法地寻找文本练笔的训练点。其实,细心的教师会发现现行教材习题部分就有很多随文练习的设置点,应该将这些内容完全地浸润到课堂之中,由课内得法,实现读写的奇妙结合。
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学后就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几个词语,描写一段夜景。显然,课文中对夜晚景色的描写已经有所涉及,而这样的练笔训练则意在引领学生从课文中习得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练笔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出示的词语所在文本中的语句加以呈现,在品味作者遣词造句艺术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品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借助文字激活生活体验,为学生书写自己心中的夜景奠定基础。
3.鱼我所欲也专项练习 篇三
苟得者一箪食()不屑()欤()蹴尔()
弗()一豆羹()所恶()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蹴尔()
(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7)贤者能勿丧耳()
(8)一豆羹()(9)呼尔而与之()
(10)行道之人弗受()(11)万钟于我何加焉()
(1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3)此之谓失其本心()
3. 理解下列一词多意。
(1)a. 故不为苟得也()b. 所识穷乏者得我()
(2)a.故不为苟得也()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a. 则凡可以得生者()b. 得之则生()
(4)a.所欲有甚于生者()b. 万钟于我何加焉()
(5)a. 呼尔而与之()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4.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篇四
一、解词
欲
、得、兼
、舍、取
苟得
、恶
、患
、辟
、如使
莫
、由是
、是故
、独
、丧
蹴
、不屑
、何加
、奉
、穷乏者
已
本心
、贤者
、义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辟
辩
得
欤
向
二、翻译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胡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8)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
其原因是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1)人的本心是什么?
四、阅读理解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15)联系、本文观点,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1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17)从古至今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18)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19)孟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富含人生哲理的名言,你还能再写出一些来吗?
常识填空:本文出自
,作者
,时期鲁国人,家、家,是继孔子之后
5.《鱼我所欲也》中考练习题 篇五
一、答案: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2)感激(1分)
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
(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
(共4分)
18.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2008年莆田市
答案:
5、鱼,是我所喜欢的。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6、舍生取义
7、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三、答案:(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③“乡”通“向”,从前。④停止,放弃。⑤天性,天良。(6个词,共3分,每个0.5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4个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简答题: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②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答案:9.D10.C 11.B1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3.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五、答案:15.(4分)(1)茍且(2)假如,假使(3)厌恶(4)史册(各占1分)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以,(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各占1分)18.(5分)(中心句子各占2分,共同追求占1分)篇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七、答案:(四)阅读两个文言语段
21.(1)用脚踢(2)通“辨”,分辨(3)特别喜欢(很爱好)
(4)他,指公孙仪
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八、答案:20、加.之,结构助词,的蹴,用脚踢
辩,通“辨”,辨别已,停止,放弃(4分)
21.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2分)
22.举例义生(3分)
23.“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比;
6.如何提高课后练习的有效性 篇六
一、巧用课后练习,“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不同,课后思考练习题的设置也不同。
(1)让读读想想成为教学的主线。如:《邮票齿孔的故事》采用默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文本有阅读期待。
(2)让读读想想成为拓展的资源。《小熊住山洞》中读读想想:“朗读课文。想想: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师:想一想在实际的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渐渐”发生变化的现象?
二、妙用课后练习,“大珠小珠落玉盘”
低段年级是一个在读中积累词句、习得语言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首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的美。尤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找准语言训练的着力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语言范式反复触摸,反复品味,让学生在多种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中探求语言规律,习得语言学习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要把生动的、使人心情激动的词装进儿童的意识。在装进去以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成为一枝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出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
《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中的“读读说说”: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渐渐 。
师:“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小朋友们,请把这句读一读。
(生读。)
师:这“渐渐”是什么意思呢?
生1:是慢慢的意思。
生2:是一点一点地。
师:那瓶子里的水为什么是慢慢的、一点一点地升高的呢?
生:因为乌鸦是一颗一颗地放进小石子的,放进一颗,水就升高一点,再放进一颗,水又会升高一点,所以不是一下子升高很多,而是渐渐地升高的。
师:你说得很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水渐渐升高的过程吧!
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杯,倒上半杯水,拿出小石子。)下面请一位小朋友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杯子里。)
师:注意观察,水是怎样升高的?
生:(齐说)水是渐渐升高的。
师:是呀!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渐渐升高的过程。请看(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小草),谁能说说春天来了,小草怎样了?
生:春天来了,小草渐渐长出来了。
师:(继续板画地平线、山和一个圆)谁还能说?
生1:太阳渐渐升高了。
生2:月亮渐渐落下了。
生3:山上的小树渐渐长高了。
生4: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地暖了。
生5:(看了一下外面)现在,雨渐渐地大起来了。
师:真棒,能注意观察,灵活运用!
师:有个小朋友叫小丽,她一年级转来,学习成绩不太好。现在她三年级了,成绩好了起来。请大家用上“渐渐地”说话。最后自己再练习说一句话。
生1:小丽的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
生2:我们渐渐地长大了。
生3:天渐渐地黑了。
三、活用课后练习,“满园春色关不住”
1.以句式训练为契机,前后整合。
《爷爷和小树》
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谁来试试?
生1:“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师:从你的读中我知道了这棵小树长在我家门口。
生2:“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师:哦,我家门口只有一棵小树。一什么小树?(棵)这是一个数量词。猜猜看,树上结果子?什么字?(棵)与哪个字很像?上课的课,去掉言字旁,加上木字旁,就是一棵树的棵。
生3:“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师:嗯,这树呀,刚栽不久,有点小。
师:同一个句子,不同的读法,就有了不同的味道。请小朋友再读读这个句子。
师:谁来说说,教室里有什么?(出示课件)教室里有 。
生1:教室里有桌子。
生2:教室里有椅子。
生3:教室里有听课的老师和小学生。
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校园,看看校园里有 。
生1:校园里有高大的树。
生2:校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
生3:校园里有快乐的小朋友。
师:把目光再放远些,你还知道 有 。
生1:大海里有海龟。
生2:长乐有美丽的公园。
师:心有多广,世界就有多大。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东西藏在我们的身边。
2.以字词积累为平台,大胆活用。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应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低年级以字词积累为主,新教材的课后练习充分体现了加强积累的思想,主要练习有摘摘抄抄、朗读、运用和同类词拓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它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细水长流,让积累成为学生的习惯,让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我会读”用在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走进《纸船与风筝》课后练习“我会读”,利用小插图激励学生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姿势,激发学习兴趣。
a.初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机作语音上的指导。)
b.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师:看你们读书,真是一种享受,瞧你们刚才一个个都把书捧得端端正正的,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多有精神呀!在咱们的课本P95页,有个小男孩读起书来也很有精神,你找到他了吗?
他说什么了?——我会读!那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试看。
c.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2)在识字中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如《小熊住山洞》:在入情入境,品味课文中复习巩固生字,学习量词用法。
过渡:小熊一家邀请我们去森林看看,愿意去吗?过了生字桥就可以到美丽的森林了,小朋友们可要加油呀!
课件出示:生字桥,学生自由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字便放大,认读后组词或者说一个句子。
学生点击“束”后,教师引导:“束”和“一束束”有什么区别?
游戏:(师)我说“张”,你说什么? (生)一张张。
我说“一张笑脸”,你说什么? (生)一张张笑脸。
我说“一张可爱的笑脸”,你说什么?
(生)“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继续变化:一只彩色的粉笔,一只可爱的小狗,一座高高的山峰等。
四、开发课后练习,“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完《胖乎乎的小手》,课后的读读做做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手,旁边写上一句话:我用胖乎乎的小手帮 。这样的图文形式的练习学生喜欢。
领略了《黄山奇石》后让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奇石的图片,再利用图片开展说话写话。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供了写话的内容。
《识字一》画春天的画,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文本,研读课外练习,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把语言训练与文本阅读有机地融合起来,让课后练习真正落到实处。
7.《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篇七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1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蹴(▲)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小题3】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1)这,这样(2)祸患、灾难(3)用脚踢(4)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而选择正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赞扬舍生取义;批评苟且偷生(见利忘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文中赞扬了和批评了谁即可。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21、《孟子告子上》、仁政、性本善。
2、(1)wù(2)dān gēnɡ(3)cù(4)xiè
3、①“乡”通“向”;从前。②“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③“辩”通“辨”;辨别。④“辟”通“避”;躲避。
4、(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4)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5)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6)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7)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它合不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9)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5、略(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1)为了(2)做(3)做、采用(4)肯、情愿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文言文阅读。
(一)1、①苟且取得 ②厌恶 ③通过某种办法 ④仅仅 ⑤践踏 ⑥本来的思想,即“义” ⑦同“德”感激 ⑧停止⑨丧失⑩原先、从前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嗟来之食
4、舍生以取义,此义是义乎?
5、C 6、C
7.“如使人……何不为也?”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密,感情充沛,读者易于接受与背诵。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舍生取义
10、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11、A 12、D
(二)1、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也是逃跑啊!
2、B 3、意在说明人应有自知之明,凡事要认真考虑,不要在讥笑别人的时候,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目的是以此批评梁惠王没有施行仁政、体察民情的错误。
4、喻所犯错误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三)1、①偷②这①减少
2、D3、请让我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止偷。
4、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5、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3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奉:俸禄
B.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好处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2.下面对文段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1)(有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意对即可)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万钟于我何加焉()⑵景公致廪丘()
⑶孔子辞不受()⑷今说景公()
11.下列句子中而 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
A.日出而林霏开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黑质而白章 D.君将哀而生之乎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分)
⑵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2分)
⑶其不知丘也亦甚矣。(2分)
13.如果我们想要充实【甲】文的内容,使论证更有力,你认为【乙】段文字可以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0.(4分)⑴(有)什么益处。⑵给、赠给。⑶推辞,拒绝。⑷游说,说服
11.(3分)B
12.(6分)
⑴(2分)先前(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宫室的美丽接受了(万钟俸禄)。
⑵(2分)我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
⑶(2分)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13.(3分)可以(1分),因为它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来论证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一观点(2分)。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PJ,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 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一箪食()(2)一豆羹()(3)蹴()(4)不屑()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故患有所不辟也:
4.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因得遍观群书。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7.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古诗词中有关“舍生取义”的诗句并写明作者。(至少两句)
9.写出有关“义”字的成语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儒《得到 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dān(2)gēng(3)cù(4)xiè
3.(1)“乡”通 “向”,从前。(2)“与”通“欤”,语气词,无义。“得” 通“德”,恩惠,此作感激。(3)“辩”通“辨”,辨别。(4)“辟”通“避”,躲避。
4.B
5.B C
6.(1)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 选取正义了。
(2)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7.(1)“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9.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无反顾;义正词严。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6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谓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祸患,灾难。(2)这,这样。(3)对……说。(4)缘故,原因。
2.(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3.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天下不如生命珍贵;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4.“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意对即可)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7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答案。
一、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参见“课文研讨”中之“问题研究”。不过若有的学生坚持认为是“舍生而取义”,并能说出一定的理由,也没必要坚持让他放弃自己的意见。
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与,给。
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3.于,介词。表示比较。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三、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此题意在让学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对《孟子》散文艺术特色有粗浅的体会。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8阅读下面这篇短文。(11分)
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一箪食()(2)蹴尔而与之()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与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呼尔而与。
小题3: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论点的论据。(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箪:指装食物的竹制器具,文中作量词。蹴:有脚踢。得:通“德”,感激。已:停止。
小题2:轻蔑地喊着给予食物。
小题3:做人要保持本心。举例略。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得”通“德”。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呼”“与”,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本文的论点“做人要保持本心”,再理解“嗟来之食”的含义举一名人不贪图施舍而保持“本心”的例子,比如钱学森、邓稼先等海归科学家舍弃大国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参加建设,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9(一)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粗体字。
(1)万钟于我何加焉(2)向为身死而不受
(3)得之则生(4)舍生取义
2.翻译下列各句。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2)呼尔而与之。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文段运用了、等论证方法。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增加,指带来好处。(2)从前,往昔。(3)得到。(4)舍弃。
2.(1)为了我认识的贫穷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2)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3)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3.对比论证 例证法
4.人生下来固有的善良本性,此文指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 却接受了。
8.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
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蹴(▲)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小题3】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1)这,这样(2)祸患、灾难(3)用脚踢(4)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而选择正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赞扬舍生取义;批评苟且偷生(见利忘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9.课后练习方法刍议 篇九
一、有机地采用百分以上的评价方式
学生对教师采用百分的评价方式司空见惯,往往会产生慵懒的情绪。一次练习,我突发奇想:何不把练习题的总分给出120分呢?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得了120分,我得了100分……个个喜形于色,胜似发现了“新大陆”。以后我就采用多种方式:或在黑板前练习,或每个小组出几道题进行小组竞赛……效果都很不错。
但是还是要注意:1.不能频繁地使用这种方法,否则积极性会降低;2.对于分数低的学生,成绩最好不要公布,可以再出几道题,加强指导,等有了进步,再公布分数,提高兴趣;3.分数不宜给的过高,否则对评价效果产生影响。
二、让学生“导演”练习
《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一旦调动起来,就如同奔腾的江水势不可挡。小学语文中有很多课文都能融入情景剧,让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不仅能锻炼表达情感、驾驭语言的能力,还能助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进而在练习中让学生“导演”教师,可以就难理解的字、词、句、段,与学生分享理解过程,再加以点评,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语文课中很多情景剧课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相和》等都是提高学生表现欲的范本。数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如乘法分配律、有关路程问题的应用题,都是学生自导自演的生活题材。乘法分配律是个难点,有次练习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道作业:谁有好办法帮助同学们理解乘法分配律?第二天练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一位学生的创意吸引了我,他设计了磁铁的实验:准备了三块做了标记的磁铁(a、b和c),其中a、b两块磁铁的放在一起相互排斥,但是和c这块磁铁放在一起就相互吸引,他和同学在a、b磁铁和c磁铁之间放置了一个纸盒,使它们不能吸引,这样a、b磁铁在一边(a+b),c磁铁在另一边,一人按住b磁铁,拿开纸盒,“啪”一下,a磁铁和c磁铁紧紧吸在了一起(a×c),慢慢放开b磁铁,和c磁铁也吸在了一起(b×c)。一个小实验很好地说明了分配与结合的过程。我顺势引导,再加深理解,并给予表扬,学生们的“闪关点”一经发现,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把生活元素引入练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指导教学,教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作文练习,我让学生注重积累,随时记下优美的句段和身边发生的感人的事,每天早上念一遍,和同学交流理解,加深记忆,到用时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一次,一位学生记下了这样一件事:和邻居小妹妹一起写作业,小妹妹画了一幅画——《太阳从西面出来》,还分明标着方位,很愕然,结果一问,才知道,小妹妹的妈妈因为和爸爸吵架离开家了,爸爸劝,小妹妹也劝,妈妈说,除非太阳从西面出来,就回家。我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好素材,让这位学生赶紧作文,之后稍加修改,发表到了《少年文史报》上,一下子提高了全班學生写作的激情。数学练习中的生活元素就更多了:如实地测量,提高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的感悟能力;创设商店买东西的情景,增长对人民币单位换算和加减的认识;把家和学校的路程、自己的走路速度和所用的时间融入到练习中来,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效果。
四、利用游戏方法提高练习趣味性
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其中游戏方式较为常用。把游戏融汇到练习中,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接龙游戏
把学生反感的口算和识字练习做成卡片,进行口算得数和组词接龙游戏,你一答,我一应,声音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效果显而易见。还可用来练习说话、发音、估算等。
(二)找朋友
制作成卡片或头饰等,一张写算式(字、词等),另一张写得数(词语、释义等),分组游戏,能最快找到“朋友”者得胜。
(三)找对错
识字教学中,把对的字和错的字放在一起,看看哪个对,那个错,然后指出错的位置,有助于学生掌握字的写法及结构。或者把容易混淆的算法列出来,找出错误算法的原因。
(四)看图猜字、猜成语、列算式
给出一张图,让学生猜猜包含了那些字,能用那个成语表示,能从图中列出那些算式等。
游戏方法很多,如:看偏旁组字,补充话语,猜谜语、编写应用题等游戏。很多游戏我们也可以给它们起好听的名字,如:接龙游戏叫排队排、开火车;找朋友又叫对暗号;找对错可以叫踩地雷等等。
马丁·加德纳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玩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目的。
【鱼我所欲也的课后练习】推荐阅读:
课后练习一09-17
第五课:投资理财的选择课后练习10-25
《观潮》课后练习及答案07-26
《秋思》课后练习题08-31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课后练习题09-24
余世维-有效沟通(3讲) 课后练习08-11
2016超星尔雅创新思维期末考试答案及课后练习答案09-19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1-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