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2024-09-21

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8篇)

1.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篇一

在教师师德师能培训讲座上的学术报告 提高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教师

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提高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教师》。

我们知道,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呢?我认为不外“知”与“行”两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步,要“勤知”。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主要包括个人自学和有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两种方式,内容主要有学理论和学楷模

之别。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针对性强,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可以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认真向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和优秀教师学习,对照自己的理论认知,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时刻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步,要“善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反思理论的指导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学理论,去修养,那么提高师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理论知识掌握的多么丰富出色,如果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其理论的说服力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在实践过程中,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势必会多走弯路。因此,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才能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提高师德修养呢?

1、努力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思想道德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了使自身修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不断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起码要非常明确哪些应该多做或做好,哪些应该少做或不做。而这些,在各种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时刻在规定范围内做的更好,那就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师德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2、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要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要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深刻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不足,克服缺点,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使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成为具有良好教师道德修养的教师。

多年来,我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本校实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宗旨,改进教学管理,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稳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并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人人育德,德育人人”的德育观念。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1、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促进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通过政治业务学习、工会活动、培训等形式,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注重师德评价,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并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能力,激发教师敬业爱岗,积极主动工作的热情,激励教师学习身边的榜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使教师从活动中感悟和提高自己的职业观念,学校拟于11月初举行德育论文征选评比,从交流中探究,从交流中提高。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品行优劣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因此,本期学校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人人育德,德育人人”的德育观念。党支部、政教处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的爱国读书活动和“让校园更美丽”和“我是学校小主人”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认识到搞好环境建设是热爱学校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报国之志,形成心中有祖国、心中有学校、心中有他人的良好氛围。

3、加强“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深化德育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探索爱心教育的途径,开展“爱心教育”,打造“爱心乐园”,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爱心意识和良好地行为习惯,要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同时懂得感恩,学会施爱,让爱心之花尽情绽放,团组织可组织学生定期为乡村孤寡老人家服务的活动,体验生活,与老人谈心,帮老人洗头和整理房间,增强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怀。

4、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以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在活动中,确立周周有主题,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品德行为:具有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活泼大方等良好品德,能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有自我服务能力,能专心致志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乐意参加集体活动,有互助友爱合作谦让精神,有同情心。尊敬长辈和周围的人,对人有礼貌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强校领导班子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落实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并实行层级管理,逐步由“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管理质量,校委班子坚持每周进行碰头会议,安排本周的具体工作,以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为抓手,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决策突出、有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让领导班子成员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老师心目中的好领导,领导心目中的得力下属。

2、贯穿一条主线,帮助学生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德育的隐性与显性功能相结合。把握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走道、教室的字画“润物无声”,加大环境卫生的落实和检查,让环境会“说话”,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校园的魅力,热爱校园。利用升旗仪式的显性教育功能,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精心准备国旗下的讲话。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品位。

继续抓好班主任培训班工作。采用多种形式的班主任会议,学习德育工作理论,交流经验,畅谈体会,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以班主任量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鼓励先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提升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工作实效和品位。

4、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德育常规管理。

一是加强突出问题的整治,加大班级包干区卫生检查、校园周边环境检查、两操的检查、学生仪表检查等。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宣传媒体(广播、黑板报、宣传栏、远程教育资源)等,收集和整理各种德育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认真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重点抓好“贫困学生”的管理和帮扶工作,建全档案,形成制度。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水平。每学期开学对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纪律两操”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严格值勤,严肃执法,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班级常规工作检查的总结与表彰,大大提高了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学校加大对团工作的支持,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辐射作用,立先进、树榜样。

6、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开学初,各班主任基本建立好家校联系电话本。学校并有计划的在节假日安排家访,在与家长接触交流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家长,让家长感受学校教师的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保证,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我们要视不发展为倒退,视今天为落后,向新的目标冲刺。我们坚信,有上级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一定能创造姚家巷中学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2015.9

2.努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篇二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它是与教师劳动、教师职业相适应的。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调节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国家教育机关制定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了它的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些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校学生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受到良好教育是他们发挥祖国栋梁作用的前提。所以,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尤其要学会做人,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这一责任落在了教师身上,教师的道德水准不高,怎能带出优秀品质的学生呢?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是强调“以人为本”进行教育活动的需要

在面对新世纪的种种挑战和机遇的形势下,党和国家特别强调“以德治国”的方略。因为一个国家能否强盛,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基本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社会主义学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教育具有两大方面的功能,传授知识和教学生学会做人,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教育。为完成“以人为本”的教育任务,需要广大素质高的第一线教师努力工作。因此,首先就是要强调提高教师道德修养。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2.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迫切需要

对如何迅速发展我国教育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这就是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采用创新的多种形式,依靠道德修养水平高的广大教师,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总之,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是构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重视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一直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教育人的宗旨。近代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要培养“四有”新人。当前,胡锦涛同志特别重视“两个务必”和“八荣八耻”的问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贯彻上述精神,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中都十分强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要突出德育,各职业技术学校必须积极地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有效衔接的教育整体体系。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1.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文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到重大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性化的教育;必须使受教育的人有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自我实现感;必须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教师要做到彻底摒弃封建家长式作风,要提倡民主、平等,注重师生亲近和心理沟通,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

2. 要坚持立足本质,实现终身贡献教育事业的使命。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平凡与清贫,但教育事业是伟大的,是一项高尚艰巨的事业。做教师工作不容易,把教师工作做好就更不容易。要想真正地扎根教育事业,首先要有一颗平凡心。在社会大讲实惠、讲现实的思潮中,教师只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现实,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始终如一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工作量更大,教育任务更繁杂,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应坚定地树立起立足本职,终身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决心。这就要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3. 要坚持创新理念。

社会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前进的,离开了创新就没有了前途,就要落后。要推动社会前进,就要坚持理念的不断创新。研究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提高道德修养方面的经验证明,必须坚持“求智”、“求新”、“求实”。

第一,求智。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长智慧以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作为教师应具有较系统的政治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现代教育理论以及较广博的现代科技、人文和美学知识等。一个没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是不会有多少道德影响力的,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定是无力的。教师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必须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更新、丰富、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武装自己的头脑,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争做终身学习的楷模,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的更高要求。

第二,“求新”。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创新。当代教师不能机械地把过去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灌输给学生,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善于积极求异创新,敢于对已有的理论提出疑问,在新旧知识更替的交叉点上,把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结合起来,用新的知识、观念和方法代替旧的知识、观念和方法。敢于改革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不断应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为每个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和教学媒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自主能动地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第三,“求实”。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实践。学校教育绝非简单抽象的说教,而是贯穿于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实践过程中。知识要服务于实践,并被实践检验。把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运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去教育学生,才能够吸引学生。利用教师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价值去感染学生,道德影响力才会更深刻。

摘要: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 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极为重要。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职业道德,以人为本,为人师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3.提高师德修养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三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活动衍生了有关教育的道德规范。韩愈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亦即品德高尚,因为道德修养高于一般人才有资格供人效法,人格高尚才能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为学生所敬仰。由此可见,师德修养的建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必备的素质

新课程提倡“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表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它要求教师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力量。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提到“师者。人之模范也”。正人先正己,“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为师者身正影直,学生就不易把路走歪;正己而后正人,学生就对你信服。当赢得学生的赞同和信任时,就等于开启了师生间心灵沟通之桥,为传送美好德行和知识铺设了顺达之路。从这个角度说,师德行为的修习养成,会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提高。

在中国古代教育体制中,就对从事教师职业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条件。夏商时期,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开始出现,教育的内容多是军事项目和人伦教育,教师和贵族是二位一体,做教师的人,必定是掌控知识和技能、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官吏和贵族,必定是为众人所敬仰的德高望重之人。西周的学校教师,多从各级职官中选用,择师也是很严格的,《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只有那些有知识,有专长,能讲道理者,才可以做教师。

同时,师德修养是一个教师自律与内省的过程,是一个从学习、内化道德理论到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有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或领悟程度,有赖于其道德义务感的不断养成和职业道德策略上的不断成熟。

二、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是教师成长的引领动力

信念提升人格境界,会使得道德行为神圣起来。信念是一座灯塔,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支撑和前行动力。它能够时刻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孟子把教育看做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崇高事业和人生最大幸福,康有为认为教师道德是“全世界之人类才能德性皆系之”。

职业信念、职业责任感决定了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坚定的信念能够使教师专著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把教师工作视为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工程而不是一般赚工资谋生存的职业。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能够使教师对学生负起责任,播种希望,收获成果,体验由自己的奉献而带来的成功、自信心,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信念,是提升教师职业价值、献身教育和永葆工作激情的不竭动力,它促使教育工作者专注教育而心无旁骛,不为名利和琐事所羁绊,彰显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

三、关心与爱护学生,是教师成长的核心所在

以德育人,用优良的师德熏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师德建设的目的之一。热爱学生,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道德情感,是一种充满尊重、信任和宽容的爱心,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顺利实施教学、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保证。爱心,能够创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师生情感,自然有利于提高教学和育人效果。现代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本”思想,就是要求教师爱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去实施教育,开展教学活动。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阳光”。爱心是使一切变得美好的源泉,当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灵,它就会被学生们快乐而幸福地拥有并传播光大。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主张教师要具有爱国、爱生的品德以及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崇尚自然,发展个性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毕生效力于大众事业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认为教师要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情怀,“爱满天下”,爱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四、认真学习内化师德,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保障

加强师德修养可有效减少和杜绝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维护教师的为人师表好形象。在当前的师德建设中,主要是防范三类不良行为:一是过于功利,不廉从教,比如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所保留,但在收费辅导班里却讲的重点突出、细致条理;二是教书不育人,降低为人师范标准;三是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

师德建设状况会对学校的整体工作带来重要影响。凡是师德工作做得好的學校,必然人心凝聚,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它对于教师事业进步、学校建设、学生成长所产生的作用,往往远胜那些教学设施好而不注重师德建设的学校。优良的师德传统和文化氛围,完善的师德建设机制,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创建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获得社会认可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根本保证。

五、师德建设对于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其竞争不仅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也是民族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在内的竞争。学校拥有系统、完备的道德理论,给教师提供了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良好敬业精神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并存,要求教师有新知识、新理念,用先进的道德理想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值相对较高,一旦师德出现问题,常常后果严重。

好的师德成就好的学校,也维护好的社会风气。清代著名教育家盛宣怀认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教师品行的立与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师德是正本清源、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高师德修养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任务光荣而艰巨。

4.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M 篇四

当今世界,教育不仅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而且已经成为体现一国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未来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否成功又几乎全部依托着今天的教师。因此,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一、充分认识教师肩负的重任,培养自己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几何时,中国人躺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上沾沾自喜。然而,时代在前进,那早已成了久远的历史,那些辉煌没有我们的一点功劳。今天,我们的国家虽然在快速的发展、壮大,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依然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1976年的韩国。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才达到2002年的美国。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文化?同样,一份又一份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在我们这样一个很难吸收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的发展中国家里,不培养本土的优秀人才,我们怎样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培养优秀的人才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有赖于教师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想到,自己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和中国人的尊严密切相关,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老师,把民族的荣辱兴衰铭记心头,要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和精神动力。要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老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对自己有责任感。

当今社会,有许多人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上班混工资,下班找享乐,人生没有积极的目标,甚至于放纵麻醉自己。教师的工作相对清苦,但也相对清闲,因为毕竟收入有保障,且工作量不高并有很多的假期。因此,教师如果没有一点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容易在生活中沉沦。要避免这些,教师必须时刻有对教育的责任感。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对自 1

己不负责任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负责任的,更不可能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负责任,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不浪费生命,能有价值的利用每一天的时间;不随波逐流,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精神的清醒与尊严;同时,要对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认真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事,让每一天过的充实而有意义。在这种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中,不断体验教育的甘苦与收获,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要对学生有责任感。

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一个教师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首先是尽快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自身却没有能力,他又如何去对学生负责呢?曾有人说,要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你的一桶水也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你要有一条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一名对学生有责任感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积极思考,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其次,一名对学生有责任感的教师不但应对学生的学习尽心尽责,更要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做人等等尽心尽责。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造成了教师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管学生学习而不管其他,结果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成才不成人等现象,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因此,真正对学生有责任感的教师应着眼于做人的教育,不但要把学生培养成才,更要培养成人。

(三)要对教育有责任感。

不可否认,中国现行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之间就容易解决的。我们不能因为她本身有问题就一味推卸自己的责任,一味的抱怨。相反,我们所能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宽容中去改善她,看一看,那里我们能做的更好,找一找,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众人拾柴火焰高”,把教育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用未来的目光来看待今天的教育,尽一份力发一分光,这样,中国的教育有一天也一定会照亮世界。

二、主动向教育大师、模范人物学习,认真寻找自身不足与差距,积极提高师德认识和水平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师德修养就其本质来说,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并知道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他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真正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首先需要自我认识,需要认真寻找自身的不足与差距。

(一)在思想上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必须从思想上对师德的内涵和要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大处说,自己是否真正领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每一条要求,是否对这些要求从内心认可?从小处看,自己是否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有一个真正的了解,又是否知道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的意义是什么?从社会高度来看,自己是否对教师这一社会形象起到了一个正面的诠释和提升?从个人角度来说,自己是否对教师这一称号感到理直气壮?再看一看教育大师和优秀教师,对学生他们是全身贯注、认真负责;对社会、对家长他们是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对工作对事业他们是兢兢业业、不知疲倦;对教育他们是无比热爱、无私奉献!他们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让我们肃然起敬。在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二)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提高师德水平的真正意义在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体现,它才不是一句空话,因此,实践是检验师德水平的真正标准。教育实践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在这些小事中,会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水平,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学生上课不认真,是大声斥责一句,还是弯下腰轻问一句怎么了?学生没交作业,是怒罚重写20遍,还是细心了解一下原因?学生打人了,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训一顿,还是耐心问一问事情的原因?遇到这些“小事”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再看一看教育大师是怎么处理这些“教育小事”的:一天,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个学生打人,于是就迅速制止并让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学生来了之后,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给了他一块糖,说:“这是奖励你遵守时间,按时到我这里的。”接着又给了学生一块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也很听老师的话,是个好学生。”学生迟疑的接过糖,陶行知又说:“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孩子,你打

他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完陶行知又给了他一块糖。这孩子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说:“校长,我错了,你批评我吧,我不该打人,我不能要你的糖。”陶先生笑了,又给了他第四块糖说:“你已经承认了错误,再给你一块糖,你可以走了。”看了教育大师对教育“小事”的处理,再想一想自己平时的处理,就会知道师德水平的高低在实践中的差距了。

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做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大教育家、教育名师、模范人物不但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指引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他们高尚的情操和人格。我们要主动走进这些人的世界,与他们对话,领会他们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习他们做人的原则和教育的智慧,体会高尚的师德所蕴涵的强大感染力,在心灵上和他们接近,在品德和行为上不断受其熏陶,从而积极形成自己的优良的师德。

三、树立理想、制定奋斗目标,用不懈的努力、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有人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的多远。理想是照耀我们走向成功的指明灯,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无疑于航船没有方向。一个教师没有理想,他就会缺乏高尚的师德,迷失人生的方向。因此,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制定奋斗目标,如:决心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甚至成为有自己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名师,成为对社会对世界有影响有贡献的教育专家。树立了理想,确定了目标,接下来要朝着这个理想做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在工作中,首先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深入钻研专业教材及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融会贯通、有机整合、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让自己在工作中能轻松掌握一切,以较高的水准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更好的认识世界,才能更好的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再次,要努力掌握教师的各项教

育技能,让自己的各种技能水平达到较高的层次,并将这些技能熟练的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坚持阅读,用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有修养、有个人魅力的教师。

有人说,一个老师肯读书,善读书,加上愿思考,勤思考,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阅读,对每一个行业的人,都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教师,阅读更是不可或缺的自我完善手段。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能丰富人的学识,能全面提高人的修养水平,能改变人的气质,能形成迷人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应不间断的读书,不但读专业书、理论书、学术著作,还要读文学作品,读杂书,人文、科技、天文地理等等。在广博的阅读中,教师的视野会不断开阔,精神世界会更加丰富,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也会日益提高。

(三)要积极与有着高尚师德的人交往,远离满腹牢骚、不热爱教育的人。中国有句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要看他选择与什么人同行。如果一个教师平时交往的人中,多数对教育满怀热情,心里始终想着怎样搞好教育教学,所处环境人人敬业好学,有美好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想,那么这个教师多数也会成为一个热爱教育的人。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处在一个浮躁不安,梦想发财,不喜欢教育的群体当中,那么,这名教师十有八九也不会一直安心于教育行业,即使没有办法离开,他也只会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因此,一名有自己理想的教师,应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往,并互相鼓励,一起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要尽量远离对教育不屑一顾和不安心与教育的人,以免模糊了自己的视线。

当然,理想的实现还要经过很多努力和曲折,而且往往和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我们有了理想,并曾坚持努力去实现,哪怕最后没有全部实现,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有收获,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师德水平。同时,理想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需要有坚韧不舍的毅力,更需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篇五

利通一小 马瑞丽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格局已初步形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正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从而使我国多元价值观的局面更加突出,这势必给师德建设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就特别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劳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从教师的道德追求到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如何促进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本文笔者就对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一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臵,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二是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面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三是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只要教师像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

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就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如:欧阳代娜、李吉林、邱学华、马芯兰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二、参与实践,总结经验。

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根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善”的境界。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和。

三、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加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有成绩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到肯定、完善和推广,从而促进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教师向着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可以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

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师德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当然上不可取的。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因此,教师的师德修养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四、严于律己 注重培养。

作为教师,学生的榜样,平时在加强个人修养的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常人。一是善于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践表明,进行不断而认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之一。二是培养慎独。“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他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

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加强思想修养的自主意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三是学会心理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自宽法等。

6.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师德修养 篇六

---五大连池市和平镇中心学校 卢桂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修养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所在,因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是学习贯彻落实新《规范》,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以来,我们在市教育局和进修校的领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稳步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强化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和育人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明确内涵,奠定师德建设基石

一所学校可以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也可以没有良好的办学环境,甚至可以没有优秀的学苗。但是唯独不能没有一批德能双馨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被动为主动,化平凡为卓越。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家都知道清华北大,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等几所大学为躲避战乱迁往大西南联合办学,史称“西南联大”。有资料记载当时学校教室、办公室为土墙铁皮屋顶结构,学生宿舍为土墙茅草屋顶结构,办学条件非但不能和当下的中国末流大学相比,而且连现在的一所县城中学都不如,但是学校教师阵容的豪华却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个个可称得上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我们能略知一二的就有朱光潜、闻一多、钱钟书、吴晗、费孝通、沈从文、华罗庚、周培源、陈省身等,还有许多我们不太熟悉的学界精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老师既有广搏精深的学识修养,更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有了他们,西南联大在艰苦的八年抗战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培养了7位两弹元勋,171位两院院士,更值得骄傲的是,培养了杨振宁、李正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好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最可依靠的力量,教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以教师为本,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的发展壮大也不仅仅是依靠教学条件的改善,表面上看是依靠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这与其说是一种开放意识,不如说是一种睿智的态度、一种坦荡的胸怀。更深层次说,靠的是一只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所以师德建设和业务提高就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两翼。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领导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常效机制,做到常规教育活动与重点教育活动有机整合,全面教育活动与个别教育活动有机整合,典型教育活动与群体教育活动有机整合,从而把师德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特色鲜明、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的师德教育活动,提高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修养,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素质全面、技能超前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构建了一支生力军。

二、明晰策略、全力推进,夯实师德建设基础

我们在抓师德建设这项工作时,基本策略就是使教育由外化到内化,由他律到自律。师德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必然要通过制度规范,检查督促,考核评估等一些外在手段加以约束,这是做好师德工作的基本保证。但是,这项工作要想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使外在约束转向内在自律,将制度规范内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念,并进而外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这是我们抓师德教育的最理想效果。正像一位校长所讲的那样,制度管理能管出规范、管出秩序,但管不出质量、管不出效率,管不出教师持久的工作热情,管不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时,在严格制度管理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提高。待遇上倾斜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工作上支持教师,事业上发展教师。并且通过举办师德论坛、模范教师报告会、教师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反思、案例剖析活动,参加各级培训,举行家校联谊会等活动丰富师德教育的内容。

在师德教育活动中,一是抓好常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时间,向全体教师开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鼓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从教观念,甘于工作在三尺讲台,在工作中比奉献、比正气、比团结、比业绩、比和谐,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世范”。在常规教育活动中有效融入《公民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内容,使教师能够时时刻刻明师德、方方面面正言行,在学校和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二是开展典型引导,比学赶帮活动,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先进教师事迹,观看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和师德论坛活动,在看中明差距、在学中知得失,营造师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树立身边典型,定期开展校内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师深刻地感受到典型就在身边、事迹就在眼前。三是开展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活动。结合本校教师实际,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著名教育家周弘的《赏识教育》、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系列讲座、于丹的《论语心得》全集等,使教师深刻地思考作为一名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教育工作是如何牵挂着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幸福和痛苦的,教师如何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的,教师背负着一个家庭怎样的重托。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感受社会的期盼,教师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压力。我们就是这样降低师德教育的中心,回归师德教育的本原,让教师真真正正的树立起教育的神圣感、荣誉感、使命感。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热爱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但成为教师的思想意识,更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三、搭建平台、构建载体,把握师德建设关键

师德建设需要载体和平台,例如: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人物表彰会,师德论坛、演讲,师德建设成果展示,教师成长案例研究等等,开展师德报告会是我校开展师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参加先进事迹报告的教师有基层学校的校长主任、有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他们的先进事迹既是我校开展师德教育取得的成果,也是全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集中体现,他们的事迹虽不惊人,但是很感人;虽不宏大,但很伟大。报告人展示交流师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教师可以学习借鉴、对照反思、改进工作,尤其是作报告的同志都是我们基层学校的管理人员及班主任教师,他们是我校众多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就工作在我们身边,成长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听起来更亲切,学起来更容易,他们的事迹,我们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收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报告会的初衷所在。降重心,抓实事,促行动,让报告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师德双馨的教师是学校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在影响办学水平的众多条件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这其中既有生源质量、管理者水平,更有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我们常常会看到:学校没变,学生没变,教材也没变,不过是换了一位教师,教育教学就可能有天壤之别。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智慧、人格魅力、价格趋向、人生态度、与学生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素养,潜移默化且深刻地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孩子往往因为 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令学生喜欢的原因多种多样:知识渊博,教学艺术高超,善于体察和沟通,为人公道正派,有亲和力,多才多艺,甚至漂亮、潇洒、时尚、有个性,都可能成为学生喜欢教师的理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身上那些令学生倾慕的因素会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润物无声地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和延续。同理教师如果素质不高,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一生。由此可见,在教育实践中,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教师素养是一种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有人说:“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学质量。”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教师学高身正的前提下,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质量。

7.教师应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篇七

关键词:教师,师德修养,观念,创新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老师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 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 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更是必要的。

一、加强自身学习

有计划地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全面理解《规范》的内容, 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新《规范》重在实践, 重在自律, 重在行动, 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严于律己,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自觉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意识, 增强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创新学习载体。积极参加时事政策、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心理健康、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通过政治学习、校本培训、读书活动、外出学习培训、校际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创新能力。强化终身学习意识, 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学习教育理论, 掌握教育规律, 按教育规律办事, 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 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在学习培训教育过程中, 强化四个结合:一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结合起来, 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改进自身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三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规范自身办学行为结合起来, 构建和谐校园,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四是把加强师德教育与促进自身工作结合起来。

二、岗位实践磨练

岗位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 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 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以“五师”教育为重点, 不断丰富岗位实践活动内容, 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赛课活动, 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活动,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展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风采及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对事业的热爱、对孩子们的爱的高尚情怀。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

三、追寻典型足迹

不断要求自己“远学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近学身边师德典型”,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规范, 提升师德修养。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优秀教师的身上, 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 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 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 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 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 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四、不断反思自我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情, 才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树立学习意识, 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勇于大胆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更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 通过自我修养, 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 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 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 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要有继承, 有发展, 有创新。我们要虚心学习, 博采众长, 学习别人的经验, 借用别人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促进自己教学上的进步。但同时, 也不能安于现状, 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提高, 学会发展和创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立足知识前沿的教师要有开放意识, 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要有自我创新。在平时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己,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 学习新教材、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参加远程教育培训, 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 在学习和培训中提高自己。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在自我反思中,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和感受, 及时总结经验, 解决问题, 如教学中的失误, 成功的教学经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教学中的突发灵感等, 通过反思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 更有利于备好每节课, 上好每节课,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我也成长为一名县级小学骨干教师。

五、要有奉献精神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 启迪未来, 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是国家希望所在, 群众期望所系。身正为范, 德高为师。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这条路, 注定是一条清苦的路, 奉献的路, 寂寞的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就要具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耐住寂寞的精神与意志。

教师的职业既是崇高的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 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 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 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 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只要不断学习, 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 就会成功。

8.提高师德修养与减轻学生负担 篇八

如何提高师德素质与减轻学生负担成为了教书育人过程中尤为突出的两个问题,那么高尚的师德包含了哪些要求呢?我们又该如何为学生们“减负”?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以下方面:

一、提高师德修养必须具有“敬业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敬业乐教”是教师的职责,是教师的本份。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魏书生梦寐以求当教师,正在于他感到教师有着独特的收获,即收获未来人才,收获真挚感情,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正在于他感受到了教师这一职业是无尚光荣的,所以他才乐此不疲。只有在这种感情基础上,才会自觉地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和脱俗傲骨;才会感受到“远名心自乐,近利火相随”的脱洒轻松和怡然自慰。“爱岗敬业、甘守艰辛、清高超俗、乐天自律”的高尚情操、伟岸形象及圣洁灵魂,正是师德的高尚境界。

二、提高师德修养必须具有“爱生之情”

教书育人,就必须把“爱心”献给学生做到爱生如子,这是教师的道德情感。充满“爱心”、道德高尚的人,是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人。我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种不朽的美德,正是源于教师对学生倾注了“父母之心”,即父亲般的“严格”、母亲般的“慈祥”,“严”出自寄予厚望,“慈”源于唯恐受伤,“严”与“慈”都是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体现。“有教无类”,能否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这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提高师德修养必须具有“立身之德”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行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无疑要先做到。常言道“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榜样”,以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除了提高师德修养外,减轻学生负担作为我国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界。要减轻学生负担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减负”工作的重要前提

“减负”首先是政府行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减负”工作难以开展。为此,成立以校长为首的、以党政工团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可以起到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二、更新教育观念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所在

反思我国50年“减负”历程,应该达成一个共识:旧的教育教學观念极大的阻碍了“减负”工作的开展,而这其中教师的思想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狠抓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学理论、看视频、树典型等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观念一变天地新,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系统工程,一定要站在事关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高度看待“减负”工作。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负担。要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方法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观。

三、创新教育方法是做好“减负”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开展“减负”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用老一套方法去解决问题,势必会碰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开辟新途径。我们可以采用成立兴趣活动小组、开展户外常规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影视佳偶手段等新的教育方法来开展我们的“减负”工作。

四、严格制度措施是做好“减负”工作的有力保障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没有制度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减负”工作也是如此。为确保“减负”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制定“减负”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必不可少。诸如不得进行有偿辅导;不得私自举办学习班;不得以考试成绩论优劣;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要求学生购买课外辅导资料;未经教委批准,不得擅自举办任何竞赛活动;每门课只用一本教材,不得使用其他教材;学生在校时间规定等等。

五、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才能在课后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

现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同样是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要正确地引导家庭教育,请家长到学校来,让他们了解学校教育情况及学校“减负”措施,明白“减负”不“减质”的道理,讲“减负”的重要性和过重负担对孩子的危害。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提高小孩自信心和上进心,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提高小孩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关心小孩在校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修养。家长不能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热衷于请家教,购买大量的教辅资料、大量习题,扼杀孩子个性发挥,不注意开拓小孩学习视野和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意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学生家长自觉主动支持配合学校“减负”工作,才能使学校“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石头会作文下一篇: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