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艺术语言

2024-07-17

美术的艺术语言(共8篇)

1.美术的艺术语言 篇一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

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实现。在这种交流美的信息的方式中,这些手段和手法起着与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符号系统相近似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艺术语言。

哪么如何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呢?我们不妨借鉴我们学习其它语言形式的方法来看我们的美术语言。我们学的中文,是由一个一个的字组成的,英语也是同字母组成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美术语言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单词来看,我们可以把我们常用的美术语言归类为一些基本的语言符号。

二、基本的美术语言符号:

1、形体:

几何学抽象出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关系)在美术作品中,都是作为美术语汇存在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象的轮廓和结构。如P39《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的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工笔画的重要特征。P47《朝元图》等。P137《格尔尼卡》中,也是大量的通过点、线、面来传达信息的。体的运用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大量的雕塑、建筑作品当中。

2、明暗:

明暗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体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产生明暗变化。(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三大面,五大调的规律)自从达・芬奇总结出明暗造型法以后,它就成为绘画(特别是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的一种主要的虚拟语言。最典型的代表作P116《蒙娜丽莎》:在作品中作者就是充分的利用明暗这一语言来传达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

3、色彩: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在西方绘画中,19世纪以前的大量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色彩都是以固有色为主。

条件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色彩影响。在很多的写生作品中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条件色在作品中的运用。如:P134《静物:苹果和橘子》,在作品是的白盘子和白布上明显的有环境色对它的影响。

表现性色彩:通过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主题。如P137《呐喊》中急促、焦躁、压抑的色彩,P136《舞蹈》中单纯、明快的色彩,都是极具表现力的。

装饰性色彩:主要运用于工艺美术和建筑作品中。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到的色彩就有黄、红、表、绿等色彩。如 P71的中国古建筑。另外在商业美术、工业美术等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4、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多维的性质。作为美术语言,它是以视觉感觉为特征的。建筑、雕塑和环境艺术都以空间排列体现不同的美感。如:中国传统的园林P72,民居P77等;在西方绘画作品中,主要以焦点透视(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来虚拟性的表现空间感。如P128《拾穗》,通过透视表现了农场的辽阔。而在中国画中,则多采用散点透视(多视点)的方法来表现作品内容。如P39《韩熙载夜宴图》P41《清明上河图》等。

5、材质、肌理:

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无论中外美术家创造艺术形象都与使用的物质材料有关。如西方传统绘画离不开画布和油彩的表现力,如P134《麦田》,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油画材料的特征。中国画也一样离不开笔墨和宣纸的性能。雕塑作品也一样,如P113《佛罗里达州的顾客》,这里作者采用的是一种新型塑料(聚合树脂)和玻璃纤维为材料来完成的。

三、美术语言整体和基本语言的关系

刚才我们给大家分析了在美术作品中常见的几种美术语言,但这里要请大家注意,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在文学作品中每个语词都有独立的词义,而美术语言就不同了,在美术作品中,这些基本的美术语言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我们把一幅绘画作品中的一根线或一块颜色分解出来它就毫无意义了,也不会被人理解。因此,美术家只有把美术语言和整体形象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一定的创造法则,构造出一个全新的创造物,才能被欣赏者所理解,才能表达出某种意义。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作品欣赏使大家进一步的认识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通过美术语言创造的,我们只有了解了艺术语言才能更好的欣赏艺术作品。只有学会运用艺术语言才能创造艺术形象,传达社会意识,表现审美理想

【作业】

来自:重庆万州高级中学

2.美术的艺术语言 篇二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即时点评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评价, 在一堂美术课堂中出现频率较高, 或在师生谈话时, 或在学生作答后, 或在作品点评时, 等等。下面就如何又因为即时点评具有生成性、自发性、主观性等特点。所以在我们美术教师平时就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勤锤炼、巧斟酌。这里笔者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作一下肤浅之谈。

一、点评策略

这里的点评策略专指美术课中教师即时点评时的语言艺术,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正确处理教学中各种矛盾, 正确有效地把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具有审美体验的语言技能活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是一棵树的话, 具有艺术性的即时点评便是一场及时雨, 或洗涤尘埃, 或润物无声, 使其唤发勃勃生机。

1.激励点评。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的评价是权威的, 教师说好就是好, 教师说不好就是不好, 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会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 短则影响一节课的情趣, 长则影响一生, 这就更显出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点评的必要性。尤其是当点评针对某个学生、某个学生的美术作品时, 给学生以鼓励, 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成果有信心,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 而在鼓舞和唤醒。”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可圈可点之处, 哪怕只有一根线条处理得好, 教师即时点评中也应毫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和赞语。当学生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时, 努力做得更出色就是他的动力, 从而使学生把内心潜在的美好发挥出来。

2.幽默点评。幽默的语言含蓄委婉, 引人入胜, 既令人发笑, 又促人深思, 可以起到保持大脑兴奋、减少疲倦的作用。幽默点评除了具有愉悦性, 又有特定的教育性。教师利用幽默有针对性地借题发挥, 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外部表现是“谐”, 而内核中是“庄”, 使学生受到委婉的教育和感化。这种点评方式充分注重对学生情感上的理解与关怀, 符合学生心理, 也符合现代教育观。

巧妙地运用幽默点评也具有瓦解思维障碍、促进思维敏捷、开启人的心智的作用。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堂六年级的写生课《秋天的菊花》。讲解完毕之后, 学生进行实践写生, 他们的兴致普遍提高。可当我巡视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的瓶和花之间的主次关系、大小比例关系没有搞清:要求是画花, 可花就缩在小小的一个角落里, 反倒把不是很主要的瓶子画得老大。可见刚刚我讲课的时候有个别学生没有听明白。我也就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和学生半开玩笑地调侃起来, 拿起一个学生的作业, 指着画面上的瓶子对学生说:“嗯!看来这个瓶子平时有些暴饮暴食, 大家看它都胖成这个样子了, 该减减肥喽;而这里的一束菊花倒是太娇小了一些, 如果让它再胖一点就更漂亮了。大家觉得呢?”有的学生边笑边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有的学生在笑过之后恍然大悟:“呀!我的花瓶好像也要减减肥!”知识本身是严肃的, 有时甚至显得深奥苦燥, 而这里我寓幽默于娓娓道来的讲解之中, 也使课堂气氛变严肃为活泼, 变枯燥为有味。

3.名言点评。小学中高段学生, 已经有一定的阅读量, 名人名言也有相应的积累。用他们熟悉的名言名句作即时点评, 言简意骇, 而且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说服力。我在上第十册《小小果壳箱》一课时, 请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果壳箱, 在作业展品环节, 我对其中一个小组这样点评:“咱们看, 这个小组同学的作品, 通过他们三个人的共同努力, 从造型设计到色彩搭配都完成得不错, 真是‘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啊!”, 其中一个学生拿着作品轻声自语:“呵, 我们比诸葛亮还厉害呢!”然后像宝贝似地小心托着他们的作品, 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见有一处地方双面胶没粘紧, 粘上去的纸挂下来了, 另两个合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拿起双面胶去粘。我想这三个孩子除了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有成就感之外, 对同学间的共同合作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4、创新点评。创新的评价语言不仅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常常有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效。出其不意, 却又让学生感觉合情合理。

我们的美术课, 通常都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或者下午, 相对于其它时间段来讲, 这个时间段学生更容易有疲乏之感。有一次上五年级的美术课, 由于是夏天, 天气闷热, 许多学生精神不振, 昏昏欲睡。这时我把讲的内容戛然而止, 故作神秘态地跟他们说:“同学们现在的状态可以用一句诗来表达‘暖风熏得学生醉, 直把教室当卧室’”。学生听到这句教师独创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诗句后, 发出一阵阵笑声, 但马上又安静下来, 刚刚还在云里雾里的同学, 也在笑声中赶走了瞌睡虫。

5、应时点评。应时点评是指教师在点评时, 可以顺应时势, 适合时事。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的小学生, 对各种媒体接触得较多, 知识量丰富, 对时事了解也挺多。而且, 总有些事情确确实实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比如世博会、奥运会, 比如学校里的一场艺术节或一次运动会, 甚至是当年社会的风尚时髦, 甚至是最近学生中在流行的一本有趣的书。如“我们看这个同学的作品, 色彩绚丽明快, 像我们奥运会的开幕式一样——精彩绝伦!”“这个同学画得又快又好, 我看他不但是刚刚结束的学校运动会百米赛场上的冠军, 还是我们美术课堂上的绘画高手。”我们美术课里的即时点评可以和这些相关联起来, 使点评有新鲜感, 使教学具有时代感。

二、注意点

教有法而无定法, 但是进行即时点评当中, 无论你采用哪种方法点评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准性。因为教师在美术课堂上的即时点评, 具有生成性、自发性、主观性等特点, 点评时很容易出现泛泛笼统、千篇一律的情况。甚至老师心境不好, 点评语言会变得严厉、尖刻、缺乏理性, 这些都是要避免的。如像“画得一点都不好, 重画!”粗暴地评价学生作业, 使学生的自信心受挫, 学习兴致荡然无存。这样评价反而产生负面效果。因此, 教师在评价时, 要从学生细小的动作、回答中判断出学生的思维动向, 客观精准地进行评价。或一针见血, 使问题迎刃而解;或言必有中, 使学生在肯定自己优点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2.差异性。即时点评往往具有针对性, 尤其是当教师对某个学生的行为或作品进行点评的时候, 其点评对这个学生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差异性, 并能区别对待。学生的美术能力有差异, 心理和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也有着一定差异。这些是铁定存在的, 我们首先要正视这一点, 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进行即时点评要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要求和目标, 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 树立信心, 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发展, 显示“自我”的存在价值。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人像树木一样, 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 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 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 于出头处谋自由。”

3.导向性。印度尼西亚诗人阿米尔曾说过:懂得如何启发, 是教人的一大艺术。我们的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答也好, 行为也好, 作品也好,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或者偶尔也会走入盲区停滞不前, 这就需要我们即时地疏导一下, 点拔一下, 点明存在的问题, 指出努力的方向。

3.美术的艺术语言 篇三

【关键词】高职教育;美术;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2.4

语言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有着用词的特点和艺术性,规范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可以拉近师生彼此的关系,有效地促进沟通和交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美术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的课堂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等。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美术课堂上的教师语言对美术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高职美术教育的发展。

长时间以来,很多高职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把美术课看成是一门技术课,感觉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只要会画画就可以,只要自己示范给学生看就足够了,忽视了美术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很好地调动,所以,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特点概述

美术教师的课堂艺术性语言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教师艺术性语言的运用,美术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对高职院校美术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艺术性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美术课堂教师导人语言——别出心裁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这样说过:教师通过课堂艺术性的语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既愉快又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精神饱满地进行美术课堂的学习。课堂导人语是一节课的开始部分,也是美术课堂教学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开始。导人环节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整节课的成败,别出心裁的美术课堂导人语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愉快舒适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课堂参与欲望,从而开展和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美术课堂教师别出心裁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真正优化美术教学的目的。

在课程导人的部分,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悬念式的导人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让学生对即将讲授的美术课堂充满了向往和渴求的欲望。美术教师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引出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美术课堂别出心裁的导人语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找准切入点,运用别出心裁的语言做到/有的放矢0,句句入耳人脑人心,教师教学轻松愉快,学生听得也是心倾神往。

(二)美术课堂教师提问语言——独具匠心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美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适当的提问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从而真正让美术课堂变成一种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知识园地。在美术课堂上的提问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样的一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传递了所要教授的学习信息,也是了解学生和把握课堂教学情况的一种重要反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的提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所以提问的语言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语言要生动形象。美术教师的艺术性提问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每个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体验到参与课堂成功的喜悦。

(三)美术课堂教师评价语言——暖意融融

在高职美术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的评价,常常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美术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应该以激励性为主,通过一种评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可以的,是最棒的,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教师对同学进行鼓励性表扬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脸上那自信的微笑和其他学生羡慕默许的目光,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就会大幅度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美术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亲爱的同学们真棒、真厉害~,真好等这些鼓励性的话语,每一句无不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这一言一语又积极地引发了学生的智慧与想象,这样的课堂语言,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美术的海洋,环环紧扣美术逻辑,引人人胜。

二、有关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总体概述

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本质认识,并且可以把美术作为一種实用技能熟悉地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语言能力,从而成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级美术技术工人。高职院校的美术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为一名高级的美术技术工作者,首先应该具备对于美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善于发现事物美的方面,并对美进行把握和分析,把看似平常的东西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建立科学的健康的审美观念。第二,培养学生熟悉掌握美术的使用技能,让学生所学的美术美学理论可以真正地服务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零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以便学生在毕业以后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高职美术教育的起步还比较晚,没有形成规模科学的教育体系,因此还是沿袭了传统的高效美术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特色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偏重于对美术的纯理论教学,把学生定位成未来的艺术家进行培养,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目前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质量还是没有取得让人十分满意的结果。

三、结语

4.美术的艺术语言 篇四

课题: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区分三大美术类型。2.方法与过程:通过赏析、讨论、演示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

3.情感与价值: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能够用美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难点:不同的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重点:美术语言整体和构成之间的辩证关系,几种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大家好,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这一课告诉我们学习美术鉴赏就是要给大家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双眼睛来辨别一下美术家是如何进行绘画的。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思考聋哑人的“语言”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呢? 生:动作、肢体·····

师:聋哑人是通过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肢体是属于一种动态的艺术语言,艺术的门类有很多种,它们所传达的信息、符号,使用的语言也各不同,比如音乐,它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来传达它所要表达的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服装还有视频中所提到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的,那么静态的艺术语言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首先要共同来学习的-----什么是作品的艺术语言?

1)师:首先我们一起先来看几件作品,PPT展示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这幅作品呢,是中国画史上最有名的作品,它是以连环长卷的形式展现的,描绘的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画中的主人翁韩熙载,因为他的父亲被后唐明宗诛杀,所以韩熙载就投奔了南唐,韩熙载他本人多才多艺,无所不能。面对北方强敌,当时的后主李煜本想任用韩熙载为宰相,但韩熙载又不是北方人,所以对韩熙载疑心重重,生怕他会对政权不利,很多人都被李煜用毒药毒死了。面对这种情景,韩熙载只能采用装疯卖傻的态度,整天花天酒地,在玩乐中自我放纵,不问政事,但李煜对韩熙载仍不放心,于是派自己所信任的画家顾闳中与周文矩潜入韩府去打探,并让顾闳中将所看到的画下来,于是便有了这幅闻名世界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一共有5部分,频幕上的这幅作品属于第四部分----“清吹”演奏的部分。《泼墨仙人图》梁楷

这幅作品时梁楷的减笔画代表作,作者梁楷本人呢善于画人物山水,也会画鬼、神仙和道士,还能画花鸟,他生活很放纵,又喜欢喝酒,还喜欢与和尚交往。相传当时朝廷鉴于他在画坛上的声望,而赐给他一条金带,但是他没有要,所以世人称他为梁疯子。

这幅画用笔不多,衣服都是大笔刷出来的,虽然用笔不多,但画面中黑白、干湿、浓淡,衣服的凹凸明暗都非常明显。梁楷在仙人的面部作了很大的夸张,眉眼鼻嘴挤成一堆,留出一块大大的前额和秃头,又袒胸露背,活灵活现地创造了一个烂醉如泥的仙人形象。《1954》克里福德·斯蒂尔 作者是美国的克里福德·斯蒂尔,这幅作品属于油画,他的作品一般都很大,但是上面的色彩却很少,只有一两种的颜色,彼此覆盖,靠中间的色块空隙来体现空间。这些色彩主要是黑红或黄,色彩之间流动变化,形成一种运动的关系《1954》这幅画是他成熟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师:对比这三幅画,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表现手法、年代、画种、对象、内容···不一样 小结:

通过对这三幅画的了解,我们很快就能从中看出每一件作品,无论在绘画形式、形象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所要给我们传达不同的情感、话语,这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PPT展示含义 师: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呢?我们可以借鉴我们学习其他语言的形式的方法来看我们的美术语言,如我们所学的中文、英文一样,都是由一个个字、字母所组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美术语言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词来看,把我们常用的美术语言归类为一些基本的语言符号。2)基本的语言元素 师:首先我们先看观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视频中的动画主要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师:大家能从刚刚视频中找出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 生:点、线、面、色

师:在美术作品中,点、线、面、色都是作为美术语言汇成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的轮廓和结构。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而《1954》便是运用了大块的面与色来传达信息。师:任何美术的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而来的,为了把这些语言元素组织和体现出来,美术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手段。3)语言的表达手段

中国绘画:笔墨、章法、皴法等

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 笔墨: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

皴法: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等。

明暗:物体因受光而产生明暗上的变化。简单的说就是画面的黑白灰层次。空间:在美术作品中,空间是多维的,如建筑和雕塑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多维空间,给人造成真实的幻觉。

透视:是用来表现空间的,有几何透视又叫焦点透视、视觉透视(物体的浓淡和色彩的冷暖)、散点透视等。

构图:根据需要把形象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表达美感和意图,也不是任意的“安排”,是有规则的。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肌理: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因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感觉。小结:

我们了解了语言的元素和语言的表达手段,那艺术家在绘画时,他们是如何来表达呢?

PPT展示----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荷拉斯兄弟的宣言》达维特(法)

这幅作品时作于1784年,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夕,这幅画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的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的利益,题材是取自古罗马的传说,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当年罗马人与他的邻国发生战争,但他们双方的人却有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一直持续了很多年都没有分出胜负,最后双方决定各选派三名勇士来格斗,以胜败来决定统治权的归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弟中却有婚姻的关系。画面正是三兄弟出发前向着宝剑宣誓的场面。画面正中央是他们的父亲,右角是这三位勇士的母亲、妻子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妻子搂着孩子在哭泣。而最右侧的这个是他们的姐妹,由于她是对方作战的未婚妻,不管哪边胜利,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

这幅作品时典型的写实风格,用明暗和渐变的关系来处理画中的点、线、面来塑造形体,使这整幅画有厚度和重量感。它的明暗的渐变产生了立体感,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强化空间的深度的真实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真实。

《簪花仕女图》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宫廷里妇女们的生活,很真实地画出了宫廷里贵妇们无聊的生活,画中的妇女体态丰硕,面颊圆润,服饰艳丽,但他们始终是在赏花、扑蝶、赏鹤、戏犬中消磨岁月,这幅作品就很真实地反映了贵族妇女奢侈闲逸的生活。小结:

我们看这两幅作品,都很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情景,《荷拉斯兄弟宣誓》用明暗和光色的变化去强化空间的真实感;《簪花仕女图》则是以线的形式,把人物造型塑造而成。这就是具象艺术,PPT展示-----具象艺术的目的—客观再现,表示当时的情景。点线面色光影、空间、色彩、材质、机理就是具象艺术家常用的特点。接着我们再来欣赏几幅作品

《走下楼梯的裸女》

师:同学们能从画面中看到这个走下楼梯的女子吗? 生:看不见/看得见 师:这幅画是作者杜尚想表达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连续的动作过程,同学们再看一下,能看出来了吗?

画面中最右侧,头、胸、腰、胳臂、腿都以体块呈现。

师:实际上我们平常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画面,如看足球赛时,拍摄下足球的运动轨迹。《蓝马》

这幅画作者用蓝色描绘出几匹不同形态的马,马的形态刻画得非常简洁,造型又很强壮,马的轮廓有力并且弧度很大,与背景的山峰、云都融合在一起,画面和谐统一。

《走下楼梯的裸女》和《蓝马》这两幅作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能看到这样的女子和这么蓝的马,像这种类似于抽象而又不是抽象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意象艺术。

PPT展示----意象艺术—表现主观,将客观变形、夸张、重组。

《红、黑、黄、蓝构成》

这幅作品里,作者用最简洁的直线、矩形和方块构成,颜色是最基本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无法看出作者所画的是什么。

《牛顿色盘》

同学们看到这幅作品,呈现出一个转动的色环,相比刚刚那幅,用色多,线也不是单一的直线,整幅作品给人的流动和变化的感觉。

PPT展示-----抽象艺术--完全辨别不出现实的形象,纯粹依赖美术语言元素。

课堂回顾 课堂总结:

5.八年级美术教案《绘画的语言》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导入

二、新授

三、总结

说明辩论的主题以及辩论的方法。

出示作品,提出问题。

针对所出示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根据学生辩论的结果得出结论,引出形式美的法则。对课堂辩论中各组的发言及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

分好辩论组,推举主辩同学。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正反方发言。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音频与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重点,并可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6.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幼儿语言的发1 篇六

友谊县幼儿园李淑艳

兴趣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培养的一种方式,一种教学方法,生活中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的事物都是美的。爱美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有兴趣的事物感觉很灵敏,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美的渴望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幼儿园以后,对于美的,有兴趣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这时他们就会迫切的渴望有个平台来表现出自己感知的一切,这个平台就是美术。这就不难看出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了。而作为幼儿美术的教育,就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以及渴望表达出对兴趣的心理,及时采取适当的形式以最适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

一.对幼儿美术兴趣与语言的培养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只有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兴奋的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呢?

首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有感知到的。3~5岁的幼儿尚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此时的信手涂抹也就成为唯一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方式,使幼儿产生心理上满足的同时对绘画产生一定的兴趣。

其次,通过实际动手,来激发幼儿美术兴趣。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的动作很不协调,但对动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如:搭积木、捏泥像、折纸、简单的绘画等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动手需要。如老师可以叫幼儿用橡皮泥捏出简单的水果样子带回家,在家长夸奖中让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最后,我们可以运用拼画、添画的形式,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各种几何形状的名称孩子们还叫不上来,但他们却喜欢用它们拼拼摆摆。我们就可以用吹塑纸剪许多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拼画,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拼出他们喜欢的东西。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些几何图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让幼儿添画。在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完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片的同时,也激励孩子们逐渐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语言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可见语言与智力密切相关。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幼儿语言的培养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那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丰富学生生活,创设语言环境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二.对幼儿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对幼儿绘画基本技能训练是对幼儿绘画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孩子有了绘画的兴趣,有了绘画的冲动,他们就需要正确有效的绘画方法将所感受到的、所想到的表现出来。当自己在所感受到的所想到的被自己形象的表现在纸上的时候,孩子将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所以老师要以适当方法对幼儿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1.让幼儿认识并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当幼儿有了绘画兴趣后,开始教他们认识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知道各种笔的使用方法和握笔方法。如果握笔姿势不正确,到少年期就很难纠正。刚开始在纸上练习时,可先要求在正确握笔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在纸上涂画。使之在没有绘画压力的情况下,能长时间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应进行多次训练并由老师配合指导辅助。

2.引导幼儿绘画熟悉的形象,掌握基本线段、几何图形的绘画

熟悉的形象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如在教幼儿学习画线条时,我创设情境假设带幼儿去参观公园,用幼儿都很喜欢的来调动幼儿积极性:“小朋友非常喜爱小鸡,小鸡喜欢吃虫子,我们来帮小鸡画虫子

好吗?”让幼儿用蜡笔画出一个一个彩色的虫子。然后又为孩子准备了印有大灰狼的白纸,启发幼儿说:“动物园里的大灰狼要是走出来,会吃掉小动物的,咱们把它关到笼子里去好吗?”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画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线,把大灰狼关在了里面,从而达到了培养基本绘画技能的目的。

3.认识色彩、感受色彩,培养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能力

幼儿绘画活动处于初级阶段。在活动中,我尽量鼓励他们使用鲜艳、漂亮的颜色,从而培养了孩子们健康活泼的个性及丰富的用色手法。当孩子们对色彩有了浓厚兴趣时,我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填色、涂色活动,先选择手帕、红领巾、房子、红旗星星等以直线为主的图案作为涂色对象,最后在幼儿对色彩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选择色彩为物体配色,以培养幼儿的色彩感,提高幼儿的辨色能力。

4.引导幼儿建立初步的构图意识

幼儿画的魅力在于它的构图。在象征定型初期幼儿的构图大部分十分零乱,无章可循。因此,要引导幼儿体验构图的平衡,建立初步的构图意识。幼儿画画的构图有他独特的稚拙感。他们从3岁以后就会生动地画出平行排列的画面,但这是凭借直观的、朴素的美感表现的。为了使孩子的绘画能力有所提高,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

首先,引导幼儿分清物体的空间位置。懂得分析物体的大小、多少、方向,逐步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表现物体间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如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物体,让幼儿随意摆放物体,然后画成图画。比如为兔子添画草、萝卜,为小金鱼添画水草、泡泡,为母鸡添画虫子、鸡蛋等,初步体验构图的平衡,然后逐渐增强幼儿绘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动笔绘画前让幼儿先思考要画些什么物体及物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画完后让幼儿谈一谈为什么这样画,在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将物体放在特定的关系中去认识,体会到在平衡中求变化,建立起初步的构图意识。

三、合理地评价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评价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画激情,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绘画的表现力,还能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

把评价作品看成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 发表看法,每次画完画,就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一张贴出

来,一个不落地展现在全班幼儿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然后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论。从来不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造成恐惧心理。但经常引导他们去比较,拿出小朋友的画让他们欣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一旦他们发现了,自己就会改正。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

四.打好基础,产生敢画的愿望。

初学绘画的幼儿,无意识做画已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随外界影响及想象空间的增大会激起更高的表现欲望。在这期间,有的幼儿就出现了不敢大胆下笔做画,其表现的唯唯喏喏。这时老师再有目的去要求色彩,线条,形象,构图等画面效果,往往只会打消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如:教幼儿学画“冬天的雪”要表现出雪花飘落的情景,幼儿对此真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开始画起。而整堂课结束,幼儿作业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他自己也看不懂的乱涂一片。吸取经验,在以后的选择设计活动内容方面切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逐渐深入方法,先从最基本的横、竖线,各种圆形、粘贴等教起,练习画格子布,手绢,皮球等圆形组合物。让幼儿轻松掌握基本线条和曲线的画法技巧。如:在练习绘画小鸡,乌龟,星星,树叶,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都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椭圆形或圆形三角形组合而成,所以在教时采用一环套一环的方法,从最基本的圆形开始,练习各种接近物体,然后,再进行简单的组合,也许刚开始幼儿不一定画的那么好,甚至组合不到一块,但这时我们应积极给孩子加以鼓励,也许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画的认可,让幼儿在期望中找出感觉,找出不同,产生敢画敢望,增进下次学习兴趣。

五.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新大纲指出:“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样,有些能力弱的孩子。老师要怎样对待这些孩子,同样一个教学目标,若要实

现在每个幼儿身上,那就谈不上因人而异。我们只有给他们一个最近发展区,才能不断满足他的内心愿望,达到求知的乐趣。学习期间,我们系统的练习了圆形及基本线条的组合物。如:太阳、牵牛花、热带鱼、七星瓢虫等。这些也是教学重点,难点即是事物之间的组合比例,细节画法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受到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兴趣点不同的影响,幼儿的作品也不可能趋于一个体化。所以要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也要随自己愿望,展开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让他们对美术活动不失兴趣;能力中等或一般的幼儿,可使其达到教学目的;让无形的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发挥自主,独立的意识。作品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六.遵循幼儿的意愿,培养语言能力,迎合他们的兴趣。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语言,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结果。尤其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如,我的班级宋阳小朋友喜欢画他会画的一些喜欢的东西,而有一次他画了一幅青山绿水,在我看来那将会是一幅完美的《美丽的图形画》。可他还是添了一架直升机,让我的担心会不会画蛇添足,此时随着寥寥几笔一架在大树上空盘旋的直升机的诞生,早已抛到九宵去外,而我也为没有阻止他的浓厚兴趣而暗自高兴,在丰富的想象活动中激发孩子绘画兴趣。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幼儿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画好就必须培养其兴趣。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语言表达的大好机会,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可以用故事来表现,这时我们往往采用“比比谁讲得好“来激励幼儿大胆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在教师与幼儿这种卓有成效对话、讨论中,教师的引导与幼儿的自我体验,感受密切结合,既使得幼儿获得了有关知识技能,又使得语言得到了发展。

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和特点阶段报告

友谊县幼儿园李淑艳

7.试论学前美术教育的语言锤炼 篇七

一、加强美术语言锤炼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语言是表现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重要载体, 是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获得幸福感的美妙途径。美术语言是一种世界语言, 它与数学语言、科学语言一样, 可以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年龄、不分文化进行思想和感情的表达与沟通。现在, 学校教育对数学语言、科学语言的重要性已有足够的认识, 而把美术看做是人类语言的一大部分认识, 就显得很不够。

要提高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我们就必须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教育。人们常说, 美术教育是情感教育, 而美术语言则是情感教育的表现手段, 它不是摆事实讲道理, 更不是客观描述, 而是感受的叙说, 情感的抒发, 主观的表现。美术的核心是情, 美术语言的本质是抒情, 是情动于中, 而形于外。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传情, 检验传情的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打动学生。如果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若无其事、无动于衷、鹦鹉学舌、小僧念经, 那这样的美术教育一定不艺术。要使学生动情, 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 学生对美术创作背景的了解, 对美术内容的理解, 对美术表现对象的关心。美术教育中同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太远, 与学生的生活太有隔膜, 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太脱节, 与时代的色彩太偏离, 要引起学生的共鸣, 打动学生自然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关心学生, 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要求我们关注社会, 把握时代的脉搏, 了解美术时尚。应该说, 在学校课程这个层面上, 美术教育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2]。

二、打破学科限制, 优化课程内容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的学生教育教材往往采用小儿歌或者是美术图画识字形式, 这种教材简单易懂, 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很好地获得最基础的知识及智力的启发。但是在美术专业语言教学中, 由于学生本身受到方言的影响, 如果仅凭借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美术专业语言教学, 结果只能是学生片面地运用而已。如果学前教育教师在美术专业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突破教材的限制, 革新教学的内容, 则美术专业语言教学的效果将得到更好的增强。例如教师在美术专业语言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地区方言的主要名词翻译成普通话, 然后在课内进行有效的讲解。如礼貌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等;如长辈称呼:爸爸、妈妈、大伯、大婶、姑姑、姨妈、爷爷、奶奶等;如菜名:荠菜、芋头、香菜、莴苣等。这样, 美术专业语言课堂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被大大提高, 学前教育群体通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 其美术语言就更文明、更规范、更标准。

三、互动提问, 带动学前教育群体进入课堂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面对的都是4至6岁的学前教育群体, 他们对于学习美术还没有自我的概念, 主动性和自律性几乎没有。因此, 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教学生几句简单的用语, 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或者是被课堂内外的其他事物吸引, 这样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几乎不能实现。虽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阶段学前教育群体学习美术的内容不多, 难度也不大, 但是如果学生在幼儿阶段不能打好一定的基础, 其日后就无法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美术学习。

互动提问是将学前教育群体带入课堂的一个良好方法, 在美术专业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小问答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课堂中的有效的提问方式。例如在美术专业语言课堂中, 教师可用课堂小游戏的形式让大家参与到美术教育的活动中来。而对于前期的名词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抢答争礼品的形式, 教师用方言出题, 学生用普通话翻译, 进而强化美术专业语言教学效果。

四、普及普通话用语,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专业语言环境

由于我国对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的逐步规范,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素质已经大大提高, 大多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改变传统临时代课教师授课的情形。在现在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教育中, 所有的教师都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进行教学。在现代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教育中, 教师要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内普及普通话, 让普通话变成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用语, 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专业语言环境。

我国城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基本上普及普通话, 但是在农村或者是乡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中, 由于地区方言使用频繁, 学生不管是在学前还是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阶段都会受方言使用的影响, 忽略普通话的学习使用。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内,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普通话, 并鼓励学生纠正自己同学的发音和用语。而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之外, 教师鼓励学生教爸爸、妈妈说普通话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说普通话。在这种氛围下, 教师可以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学习阶段的学前教育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专业语言环境, 整个美术专业语言学习的效果也能够得到强化。

总而言之, 美术是一门发展全面、涵盖广泛的学科。美术教育需要广泛的词汇才能诠释其中的内涵, 如果你能在语言教育上有所专攻, 那么美术教育就会得心应手。如果想在美术教育上有所成就, 语言教育是绝对不能少的。美术专业语言是学生日常交流、信息获取的必要工具, 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作为学生启蒙教育的基地, 对于学前教育群体的美术专业语言教学工作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为了强化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美术专业语言教学的效果, 提高学前教育群体美术专业语言应用能力,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的策略进行美术专业语言教学[3]。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 优化课程的内容, 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拼音。在美术专业语言应用方面, 教师可以课堂为载体, 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机构整个场所为美术专业语言学习的环境, 与学生互动, 规范学生用语并强化学生美术专业语言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颂华, 等.哲学与艺术[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2]孔新苗, 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2.

8.探究美术与儿童的语言发展 篇八

关键词:美术 语言 发展

诗具有抽象象征性,经常运用复杂的意象和特殊的语言,诗的语言可能会使年幼的听众感到有些困难。但如果诗被提议作为绘画题材时,儿童就会带着强烈的兴趣去聆听。通过画出自己的想象,一首诗的象征性就变成了儿童能够理解的具体形式。这样,画的形象就表达了儿童对新概念的理解。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思维需要表现和操作。根据诗意画画将一些思维因素综合起来,亲身对特殊的语言形象进行反应促进了独立思考能力。

儿童从他们拿起笔开始涂鸦的那一刻,他们已是美术的实践者、欣赏者和接受者了,他们的涂鸦与情感符号都记录着每一段成长的道路。 绘画看似神秘高不可测,但在他们的心中却变得如此自然。那些跳跃不定的笔触,无拘无束的表达着人之初最无邪的情感与奇思妙想;那些稚拙淳朴的线条,勾画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奇特造型和构图;那些鲜艳充满个性的色彩,装饰出了他们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同样,那些娓娓道来满载童趣的语言,架起了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绘画与语言都是符号,是建立二者关系的前提,意义是沟通不同符号系统的纽带。儿童绘画发展与言语发展存在着双向促进关系。绘画与语言的关系会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种关系中蕴藏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一、根据儿童绘画内容,了解语言内涵

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美术具有给他们传递信息以及他们从中获得有关信息的功能。他们起初不能在文字和演说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可是能在绘画中非常灵便地表达信息、获取信息,复杂和强烈地描写他们自己真正的经验和奇异的想象,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当情绪激动时或情绪低落时,儿童常常发现创造一幅情绪强烈的主题画,往往比用语言描述它更容易,更令人满足。儿童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内向交流,避免了为让别人明白而需要多解释细节的麻烦。

绘画,其实最注重的应该是过程的享受。我很喜欢看孩子们画画,特别是边看边听他们讲,每张画都有每张画的故事,每张画都有每张画的情绪在里面,更多的反映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儿童心理的方方面面。从他们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是儿童心理、人格、情感等等方面的一种表征。绘画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儿童智力、语言上的发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画,虽然画的不怎么样,但如果仔细看,耐心地听他们说画的内容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我们往往会被画中所蕴藏的神秘意义及惊人的色彩所折服。

教师应借助于儿童的眼光、童趣,适当地来评价学生画画的水平,鼓励儿童通过绘画来表达真情实意。儿童的画证实了美术是一种表现和交流的自然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主要接收者,通过批改学生的作品,不仅要读懂理解儿童的这种语言,而且通过这种语言深入了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的苗头加以引导,教育协助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想品德、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水平

语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发展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练思维至关重要。当今教育,教师除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发展智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画画时思维容易定势,被一些固定的基本形体所框住。

如:许多儿童在画人物形象时,不管画什么人,他们都重复基本的形状,在他们看来这些形状可以表现整个人类。那么这时教师应鼓励儿童扩大人物题材范围。先要求儿童触摸与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局部,如注意脖子、肩膀、肘、手腕和腿部关节等的位置;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动态和不同劳动者的形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启发学生采用探究的形式分析人物的动态,概括人体的各部位比例及思考该如何正确地来组合与表现该动态;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如在课堂中,教师课件展示运动员抛球的动作,让学生观察身体哪部分要有变化?人物的对称轴线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他们的手和脚运动时的姿态是怎样的等等。这里综合多种因素显示运动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技术特点。教学时应适当地加以指导。指导学生观察某些物体时,我总是提倡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并适当提问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尝试让学生从合作过程中,自己发现各种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扩展他们思维的空间及画画的意境,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

三、发展儿童想象能力,丰富语言底蕴

“绘画是语言的先导, 是表示美感的良器。”的确,在美术活动中,儿童常会在不经意中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在画中流露出来,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特有的语言。如果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讲述,就为稚拙的儿童画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所以,绘画活动不但能让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儿童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提高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美术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结合剂的作用。它从许多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经验,为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加深儿童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在儿童美术创作中表现的许多富有刺激性的学习中获得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对更好发展儿童语言很有帮助。用绘画等艺术媒体中蕴含的这种语言去解释恐惧、喜悦等心理状态。将它们转变成形状,色彩、舞蹈运动或声音,不仅表达了经验中难以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的方面,这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经验产物的历史和文学。教师要善于理解运用这种语言,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绘画不再是单单的绘画活动,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已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绘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绘画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儿童绘画和语言一样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绘画和语言有机整合,对两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总之,小学阶段正是智力、思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顺应孩子的天性,加以适当引导,创设一个适宜绘画和语言发展的环境,以此来带动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美术教学发展儿童想象力,同时也促进语言朝更深层次发展,最终对学生全面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摩伊·凯特莉 《少儿绘画辅导探索》

[2](英)赫伯·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

上一篇:我来教你如何选择电脑电源下一篇:总务后勤安全应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