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案例

2024-08-14

关爱学生案例(精选8篇)

1.关爱学生案例 篇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一名老师,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在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深深懂得,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得到学生这样的评价:慈爱的母亲,严厉的父亲,真心的朋友,学习的榜样。而得到这些评价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爱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在班级管理中,王老师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班队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老师只是幕后导演。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班级的墙报布置工作也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如这学期的安全板报,从设计造型开始,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内容,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每个同学纷纷为本组出谋献策。而且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剪,有的写,有的贴。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了真正的小主人。她们班还开展了小组板报评比活动。每一期由一个小组独立完成。完成后由老师给该组同学与板报合影,期末评选最佳小组板报。这样既可以减轻宣传委员的工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还从没出过板报,这次可算如愿了。作为老师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崇高师德的重要内涵,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xx老师从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她始终把学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份内事,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2008年9月,她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不久后,她发现一名叫xx的小男孩早自习经常迟到,上课爱睡觉,而且穿着破烂,总是脏兮兮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她才知道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母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带他,但经常不在家,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老体弱,已经快不能自理了,xx每天早上都要空着肚子来上学……了解到这些,王老师的眼睛湿润了,他还是个孩子啊!她下决心用一切力量帮助这个学生。

一天,xx老师把xx叫到办公室,给他买了一些文具和吃的,他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掉,老师也落泪了,这泪水中,包含着王老师对xx的爱,也承载着一个教师的责任。随后的一年里,她尽可能的多关注xx,学习用具没有了,王老师买来送给他,儿童节又为他买礼物……虽然,在整个过程中王老师没有得到绚丽的鲜花,没有得到热烈的掌声。但她却格外高兴,因为她我得到的是最珍贵的体验——xx的快乐成长和不断的进步。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言一行无疑不在为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行在自己的老师身上体现出来,他们才会信服,才会效仿,才会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记得有一次,算分的学生错把五(1)班的额外加分算在了王老师的班中,结果,她们班得到了流动红旗。知道这个情况后,王老师郑重的把红旗交还给五(1)班,在同学们遗憾的目光中她说:“做人要诚实,我相信这面红旗下周一定会光明正大的‘流’进我们班。”果然,在下周的评比中,她们班夺得了流动红旗。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王老师都和学生坦诚相见,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正是这种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这不得不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xx老师说:“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教师,做一位更加优秀的老师。”我们相信在王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她一定会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2.关爱学生案例 篇二

关键词:偏重智力,小班幼儿,任性自私,关爱他人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关爱情感是主动对周围的人及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关心爱护的情感及心理活动。小班入园新生长期在这样一种“被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不会如何主动去关爱身边的人。相反,小班幼儿对“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表现得极为在乎。由此可见,小班幼儿从对自己“所属品”的“在乎”中是可以延伸出一种对身边物、人的关爱情感的。

( 二) 研究内容及目的

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的,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通过家园栏、博客、微信群、成长档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幼儿的认知经验反馈等多种途径, 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参与每个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状况,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持家长关注的持续性, 这样才能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有利于关爱情感的萌发。

( 三) 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通过与幼儿的个别访谈 ,谈谈自己 养殖的动 、植物、说说 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每天不同 的变化以 及对同伴 的关注情 况进行调查。

2.调查法

对幼儿在“关爱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收集,包括照片、视频、家长的心得体会等,整理、分析了解幼儿在关心植物的同时伴随的交往行为,礼貌用语、分享等关爱情感。

3.观察法

观察幼儿在活动《宝贝的秘密花园》中关爱植物的情况,关注动、植物的变化,在游戏情节中如何表达自己对动、植物的关爱情感,以及伴随的语言、动作与同伴进行交往的情况。

二、活动的开展及幼儿行为分析

( 一) 多途径互动方式的案例研究

活动方案《宝贝的秘密花园》中的有效互动。

活动小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幼儿观察和实验验证。

两个月“宝贝的秘密花园”活动中,幼儿和老师共同创设花园环境、开展宝贝讲台、形成饲养经验等。“秘密花园”渐渐成了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和同伴们最爱去的一个小角落。

案例小结:在《秘密花园》这样一个简单的饲养活动中,提供了家长参与互动的途径与机会,唤醒了更多家长的参与意识,挖掘不同家长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优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家园互动。

班级80%的幼儿和家长都能积极配合参与到制作DIY花盆的活动中来。100%的幼儿能和家长一起商量认领自己的动、植物并为它们起名字。80%的幼儿能主动或在老师的提醒下主动关心自己认领的动、植物,观察它的明显变化。80%的幼儿愿意在“宝贝讲台”向同伴简单介绍自己的动、植物的生长情况。30%的家长会经常主动关心“秘密花园”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给予老师建议和意见。由此可见,有效的互动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知欲及关爱情感。

( 二) 常活动中关爱情感建立的案例

1.和豆宝宝打招呼

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一起精心制作“豆宝宝”的“家”,营造出赏心悦目、春意盎然的小花园环境。由于孩子们全程参与了环境的创设,“花园”里的每一个花盆都是DIY制作的,每一颗豆豆都是孩子自己种下的,他们对豆宝宝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这样的环境氛围引发了他们对豆宝宝的关注,萌发了积极情感的表达,每天他们都要和豆宝宝去打招呼。

2.分享“ 麦苗”和“ 花生”

臣臣是个小心谨慎的孩子,平时不愿意给同伴玩他的玩具。臣臣的爷爷是个喜爱养植物的老人,他主动带来了家里的麦子、花生等发芽植物来园给小朋友欣赏,向大家介绍。渐渐的,臣臣受到爷爷的榜样示范,并影响着身边的同伴们也关注起自己带来的植物一段时间后,臣臣的“好朋友”变得多起来了。

3.主动为同伴提供“ 阳光位置”

两个星期过去了,妞妞的“红豆宝宝”在她的小花盆里还是毫无动静。听着同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我的豆宝宝发芽啦! ”妞妞在一旁很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哈尼见状,主动提供了自己有阳光的位置给妞妞。

4.欢送即将远行的旺仔

班中的好朋友旺仔即将和爸爸去美国游学, 很多孩子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向旺仔表示关心。老师通过微信群寻求家长的建议: 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出自己对旺仔的关心和祝福。最后老师采纳了家长不同的意见,制定了一个“欢送旺仔的“关爱计划”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为旺仔制作一张自画像,准备一句想对旺仔说的话,表达自己对同伴关爱的情感和祝福。

活动反馈:

这个活动得到了班级家长的认可, 活动参与率达到了100%。在家长的帮助准备下, 每个孩子都将这份纯真的情感换化成关爱的言语。在一个温馨的集体氛围中,幼儿通过与自然、同伴、老师、和家长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感受着来自于身边的关爱。

案例小结:

( 1) 设环境、真感受———积极创设美好环境,丰富关爱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幼儿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 秘密花园”的环境中,幼儿通过“向豆宝宝打招呼”,从而克服了向“老师打招呼”时的紧 张 ,在环境的 影响下,在真情实意的体验中形成了礼貌用语习惯和对身边事物的关爱之情。

( 2) 树榜样、互影响———有效利用模仿行为,萌发关爱意识

重复榜样的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臣臣将他爷爷作为自己的榜样,通过模仿他的行为举止,在交往中分享自己习得的经验。老师扮演的角色则是引导他发现同伴对他态度和评价的转变,帮助臣臣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 3) 会关心、乐交往———分享交流关爱行为,强化关爱情感

幼儿在关心自己的植物时, 开始关注到好朋友植物的生长变化, 部分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到了同伴情绪的变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关心尊重他人的目标,小班幼儿应逐步克服自我中心思维方式,在身边的人不开心时会表示同情。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对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

三、结论与建议

3.关爱学生案例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13-01

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加倍关注。只有真诚地爱护学困生,动之与情,晓之于理,才能使他们愿意听、愿意做。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学困生的情感,给他们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拥有健全的人格。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案例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运用谈话教学,在谈话中会提出一些问题,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总是会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脱口而出,但一些学困生面对谈话却目无表情,所以我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应举手,同时尽量关注那些学困生。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黑板上画不同类型的线段图、不同的算式,让学生看图编题、看算式画图,然后让学生照着图和算式边看边讲。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完成每一环节都比较轻松,回答比较积极,生怕教师注意不到他;而对部分学困生来说,干脆不理,在桌仓下面做起自己的小动作来了! 这样,每次课后我都留几个课堂上没掌握知识的学生,让他们对着黑板上的题目一个个讲下来,教师顾不上就让学的好的同学来帮忙,要帮助“学困生”,给“学困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耐心的教导切忌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师备课,要备学生,更要备“学困生”。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首先,教师备课要备学生,更要备“学困生”,尽量采用“分层教学”使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发展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换位思考,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方案的设计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学,以学导教,以教促学。要真正做到的备学生,贴近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再次,教学前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平等地享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使“学困生”喜欢上数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学困生”的更多鼓励。

最近,在“小学数学教育网”上刊登了一位网友讲述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学困生的教学行为,是值提我们反思的。久而久之,让我发现这不是别的,正是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为什么我们不给 “学困生”更多的表扬、更多的鼓励、更多的阳光呢?这样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鼓舞,还能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我们时时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尤其是“学困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学困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困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 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反思三:对“学困生”要满怀期待之心。

如果教师具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对学生有很好的期待,经常在言语中表现出对他們的热爱,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困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课堂上,教师要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 给“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如,“体积与容积”一课,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我以“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引入新课,孩子们觉得新颖有趣,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已有所了解。随着石子的放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你发现了什么?”随着我问题的不断提出,看到一个个跃跃欲试的孩子,我不失时机地把球抛给学困生完成,看到他们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他们未来的学习会获得丰收的硕果。

4.关爱学生案例 篇四

九年来,很多次我抱怨自己当了班主任。每天有许多做不完的事。班上的大事、小事什么事都要过问。有时要做警察,核对学生的户口;有时要做会计,收费用,有时班上发生打架等事件,又要做警察去判案、断案。有时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关心爱护他们的冷暖。但更多的时候,我又庆幸自己当了班主任。因为只有当了班主任,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才能体会到与学生共处的乐趣和幸福。每当我不高兴时,学生会来跟我聊天,让我高兴。每当孩子们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时,他们会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倾诉他们的喜和优。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班主任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往往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谈话,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顽石”。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细心观察到他们情绪上的变化,把握他们的情感走向,作好引导,组织,和教育工作。即把握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教育。

在做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力量。老师送给学生爱,学生回报老师爱。爱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总会发芽。

开学初始,学校又安排我当班主任。开学前一天,班上有个学生叫胡雪成,当时因为他随便插嘴,我批评了他几句,他当时就和我顶嘴。不是那种恶意的顶嘴,是出于正面为自己辩解。当时我想,一个初一的学生才进校,胆子竟然这么大,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和老师顶撞,我当时很生气。但我没有和他正面发生冲突。因为我对他不是太了解,如果当时和他发生冲突的话,万一这孩子脾气比较犟,于己于他都不是太好。所以当时我就叫他放学后留下来。

我仔细打量了他,他穿的衣服比较朴素,而且衣服上比较脏,不干净。我首先问他父亲在哪工作,问到母亲时,他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种莫名的伤痛。当我另转话题时,他开口了。他说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未见过他的妈妈,从小就缺少一种母爱,他和他的爸爸生活在一起。可能就是由于家庭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导致了他心灵世界的荒漠,才让他有了这样一种性格。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正是享受母爱的时候,却因为母亲的出走而变得让所有人都同情的孩子。我们且不谈母亲为什么出走,也不谈这些做家长的怎么这么心狠。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根本没见过母亲的面,因为他当时才几个月,根本不记事,更不会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十几年了,同龄的孩子都在母爱中快乐地成长着,而他从小就失去了母爱。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悲痛欲绝的呢?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我感觉到他需要我给他一份特殊的关爱,对于他做的那件事情,让我再也气不起来了!

在以后的相处中,我就特别留心这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过了不久,他又相继地出现了一些有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九月四日下午第二节课上地理课看小说书,被校长巡视时发现。九月八号放学后,他的同学被别人欺负,他替同学出头,打了另一个同学。十月十日检查英语课课练,有几项他没能完成。十月二十一日早上被值日的高主任发现有抄作业现象。十月二十八日英语课课练又没能完成等。才

一、两个月的时间,他犯的错误就不少了。针对这类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责骂他,这样的教育方法是无事于补的,说不定教育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让他形成逆反心理,以后的教育就更没法开展了。

通过分析,我认为引起该学生教育困难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①家庭因素。夫妻关系的不和谐对学生正常心理发育有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对世界的认知。②心理因素。学习动机缺乏,对自身没有高的目标要求,影响了孩子对知识的追求。③环境因素。不少单亲家庭没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从小就没有人好好教育,继而便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继而引起教育困难。

我觉得改变这类孩子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善待他们,关注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为他们设想,引导他们“回归”。于是我做了他的知心姐姐,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让他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负责。

首先,真情投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平时,我经常留心他。利用空闲时间找他谈心。告诉他,母亲的走不是你的错,现在你应该好好学习,不让父亲操心。用自己的实力,以后让父亲享福。平时作业上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做错的,我都会帮他讲解,直到他懂为止。利用自己的真情,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让他感受到,世上还有比他母亲更爱他的人;让他感受到世界充满爱。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他便可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他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其次,采用鼓励机制,增强他的自信心。

开学第一天,我对班上的学生不了解,当选班委时,我就让学生们自己毛遂自荐。当我说到副班长时,胡雪成便自告奋勇地举手了。一个人生来不是什么都会的,能力是靠后天锻炼的。为了不挫伤他的锐气,鼓励他认真学习,我当时就同意了。通过后来的考察,发现他能力还是比较好的。最重要的是非常有集体荣誉感。只要班上发生什么事,他都会主动来跟老师讲。慢慢地,他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实践证明,我当时的做法是对的。每一个成长的孩子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师肯定,被社会肯定。只要能针对孩子的优点去夸他、肯定他,他必然会变得更好。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幼小的孩童也会有极强的自尊心,尤其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带有很强的自卑感,但与其相反,他们的自尊却极其脆弱,他们往往被周围孩子们的小群体冷落,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抵触。我们都知道情感教育要从培养“同理心”开始。具备“同理心”的人,能够在认知自我情绪的基础上,体会他人的情绪,并进而将自我情绪传达给他人。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多激励他,鼓励他,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应该让他树立自信,快乐成长。

最后,善于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

虽然他从小失去母爱,但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身上有很多优点。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看完话剧后是班会课,我把一些事情说完后,就让学生们自己上讲台讲故事、笑话等。当时班上鸦雀无声,没人敢做第一人。这时,他大步走到讲台前,向大家讲了一个笑话。在后来的时间里,他又上去过两次。他说他在家里上网,看到网上有人请人写作文,他请大家谈谈这个做法对不对。最后他还总结说,这个做法不对,别人虽然帮你写了作文,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思想等。当时我坐在下面,感觉只知道刚开始他确实犯了不少错,还不知道他还有这么多优点。他既大方,又有思想,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如果不是母亲的出走,父母好好教育的话,他现在可能是一个很优秀的男孩子。但现在也不迟啊。相信通过老师的正确教育与引导,再加上他自己的资历,相信他也定能成功。事后,我对他在班会课上的表现,加以表扬,并教育他,一个人要自立、自强,要有思想、有报复。只要自己以后努力拼搏,改掉以前一些不良习惯,重新做起,相信你定会成功。加油吧!老师和同学们会帮助你的。

刚开始时,我对他倾注了许多,但他还是一味地犯错。我开始动摇了。难道我的这种爱的教育在他身上没有效果吗?因此有时他一犯错,我就责骂他,因为我对他失去了信心。但我发现,我越批评他,他越逆反。有时甚至上课不听。后来我还是改变了策略,还是悉心教导他,不停地发现他的闪光点,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主动给他在全班发言的机会。实践证明,老师应该更多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做适当的夸大,我美其名曰“优点放大法”,而不是更多的在集体中批评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否则只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爱犯错误,越犯错误越受到批评,越受到批评越自卑。

现在我庆幸,幸亏当时没有放弃他,还是悉心教导他,现在效果相当好。否则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至少他会对老师和学生失去好感与信任,对自己也会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孩子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尊敬,变得有自信了,由于有比其他孩子更强的自尊心,所以他更懂得珍惜这种进步,在学习和纪律方面做得比其他同学更好了,这与他先前所感受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给他播种着真挚的、无私的爱,他也使我收获着他那独有的、天真的、纯洁的爱。是啊,孩子的执着,孩子的火热,孩子的爱,让我深深的感动了„„这就是当班主任的乐趣。

当班主任我无怨无悔!

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农村的孩子,家长只知道吃饱穿暖,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书包里多了什么,兜里又装了什么?孩子撒谎、不诚实这些现象,家长从不关心。但是这样的事情屡屡在班里发生,而班主任也最不愿意做“警察抓小偷”游戏,有时学生的事情很难处理,无从下手,有时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班主任最头疼的时候。记得我们班刚开始用钢笔的时候,班里老发生丢钢笔的事,我暗中一调查,发现这个“小偷”竟然是我们班的班长纪强。班长变成“小偷”了,我想了两天,在吃中饭的时候,和校长谈起了这件事,校长建议不要把事情弄得太大,毕竟培养一个班长不容易。我想了想,得给他留个面子,还要想办法改正这个坏毛病,最后我决定和他我好好和他谈一谈。我看到他有些后悔了,就在谈话结束的时候,我对他说:“纪强,你可是一班之长啊,你要想个好办法,不要让大家讨厌你,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老师相信你。”他郑重的点点头,出去了。后来听同学说是纪强在操场边上捡到的,还给了同学。班级里在没有“小偷”出现了,我就觉得发现学生说谎,不要心急的直接端到学生的脸上,连我们大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更何况一个孩子,也允许他们犯一次错误,但是,最主要是你怎样去帮助他,怎样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有一颗爱心和宽容的心,做学生的引路人。

四、换一种方法与家长联系

5.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篇五

―――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新镇小学

李敏

一、产生背景

近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身为一名一线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想就工作中的一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二、基本情况

张园,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上二年级时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重新建立了家庭,妈妈只身外出打工。小张园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六年级他来到我的班级时,我看到他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几乎不说话,独来独往。即使老师问他问题,他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他,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 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他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他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再三思量后,我决定召开“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队会,营造一种氛围,给孩子创造倾诉的机会。

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上“请关爱留守儿童”几个大字,告诉大家什么叫“留守儿童”。

然后我说:“孩子们,不管是爸爸妈妈在外打工,还是父母离异,或父母亲不健在,其中的过错都不在我们。我们可以伤心难过,但决不能自卑,有心里压力。能坦诚的告诉老师,你们是这样的孩子吗?如果是,请举手”。在我的动员下,一双双小手怯怯的举了起来。我数了数,居然有十多个。我趁热打铁,说“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你们多么的不容易啊,老师打心眼里佩服你们。你们有什么烦恼,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大家说说吗?让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张田在一片掌声中,走上讲台: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外面打工,奶奶80岁了,做什么都很吃力,动不动就冲我发脾气,所以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放学回家后,我还做饭,帮着做一些家务。可原来妈妈在的时候,这些我从来没做过……不过我也不怕,我觉得以后到哪我都能自己照顾自己。

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将她送回了座位,我分明看到闪烁在她眼里的泪花,我也鼻子一酸,但我克制自己,马上请出了第二个同学。

“很多时候,我放学了,家里没人,我回家就什么都不做。有时候回家,妈妈在打麻将,我就跟着妈妈,在麻将室做作业,做不完的,回家后太累,就不想做了。我特别想我的爸爸”(他爸爸很早就去世)……说到这里,他有点哽咽,用牙齿咬住下唇,不住的用手檫眼睛。我知道再说,孩子真的要痛哭了。我让他上位,可他一到座位上,就趴在桌上抽泣起来。

张园:爸爸妈妈都不在我身边,我好想她们,我只希望她们能在我身边……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都踊跃上台吐露自己的心声。孩子毕竟是孩子,坦坦荡荡,一览无余才是她们的本色。她们的心里是无法承受那么重的负担的,只是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卸下而已。

我没有勇气再听他们说下去,转身借收拾讲桌,抹掉那不争气的眼泪。调整好自己后,我让其他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他们说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没家长管制。也有的说自己以前总觉得生活很苦恼,但现在想起来,有爸爸妈妈陪伴,其实自己很幸福……

彼此理解与宽容,互相帮助和进步,有了这种平等,和谐,没有隔阂的班集体氛围,不是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吗?

班会课结束了,孩子们都离校了,但我的心怎么也无法平静。孩子们孤独,无望,茫然,彷徨的眼神不时浮现在我眼前,学习没好习惯,生活没好规律!一双双含泪的眼,一颗颗内敛的心,刻入脑海,痛彻心扉!如何填补他们缺失的父爱和母爱?我努力思索着……

(二)有的放矢 增强信心

为了让小张园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他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他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他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他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他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他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茅。

有一年的“六一”,学校要编排文艺节目,老师为了培养他的自信心,有意将他送去参加。天气炎热,其他孩子练一会,休息一会。可他并不这样,而是利用休息的空当,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直到老师满意为止。豆大的汗珠从他额上落下来,可他浑然不觉。终于,在“六一”文艺表演中,他的表演赢得了阵阵喝彩。老师的特殊而不留痕迹的关爱,让张园信心倍增。他什么活动都想参加,演讲、舞蹈、绘画、作文等,他从不放过每一次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张园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他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还是学生会勇挑大梁的干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他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6.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篇六

基本资料:小博(化名),男,10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奶奶、爷爷;

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他自小跟奶奶爷爷一起生活。他们对其百般疼爱,对他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自理能力很差,今年在学校读寄宿,爷爷奶奶隔三差五来学校看他,每次来总是大包小包来时是零食回去换成了要洗的衣服。

个性特征:小博聪明、活泼,但自制力差,爱耍性子。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晚自习时还因玩玩具与生活老师发生争执。

二、原因分析

1.爷爷奶奶的无原则溺爱。小博爷爷奶奶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他任性、懒惰、不合群、不讲道理。

2.父爱、母爱的缺失。他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一味的依赖大人与同龄小朋友接触较少,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学六年来,小博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爷爷奶奶的放纵娇惯从而加剧了他的易暴易怒情绪。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就从感情上着手,注意为成成营造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使他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我总是通过热情的鼓励、亲切的呼唤、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给他以安全感、亲近感以及充分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缺少关爱,害怕离别,是留守儿童共同的问题。就算是再微弱的星光也会有温度,但他们呢?拥有的到底是什么?当他调皮时,不要直接批评,要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让他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当他失意时鼓励他激励他。

2.争取家长配合教育。作为父母,应该尽量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一般来讲,如果父母双双忙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比较大;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尤其是母亲在家陪孩子的话,影响则会小得多。我和小博的家长联系,告诉他的爷爷奶奶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他的无理要求说“不”,当他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小博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他联系,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让他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

3.教给他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他回想生气的原因。请他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他找优点、和他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5,小博生日时班上同学为他准备了一个生日晚会,让他体会到了久违的爱。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小博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生活中也勤劳多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

五、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进一步师生,生生,老师与家长交流取得他的信任,同他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7.关爱学生关爱心灵 篇七

一、发展观点, 分析心理状况

人生过程即人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即人的素质发展。从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 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变化很快, 因此班主任切忌用固定的眼光, 带着成见去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进行心理教育。

以智力为例, 传统的观点认为正常人的智力发展到17岁止, 智力落后儿童几乎是“无药可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智力落后不仅仅是遗传基因的缺陷, 或是后天脑机能的损伤, 而“缺乏适当的教育也使儿童的智力发展迟缓, 例如对适当的行为 (如学习环境) 缺乏奖励和指导, 没有培养儿童的学习动机等。如果及时发现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现象, 给予特殊帮助和训练, 将能使大多数这样的儿童成为智力正常的儿童。”总之, 只有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 心理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教育中坚持发展的观点, 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思想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 明确增进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既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 又是它的归宿。其次, 要注意发展的全面性, 既要注意学生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 也要注意其整体心理素质的发展。最后, 要使心理教育走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前面。所谓“走在发展前面”, 即心理教育的要求必须高于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要促进各个学生向心理上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否则, 学生的心理 (认知、情感、意志等) 就会因缺乏应有的锻炼而衰退。

二、平等尊重, 关爱每一颗心灵

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是搞好心理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在愉快的心理氛围中进行,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 把其看做是独立有价值的人。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片金钥匙, 是通往学生信任的一扇大门。只有让学生信任你, 才能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 从而尊重你。尤其是性格孤僻、不善言语的学生, 更需要教师的心理暗示, 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关心, 才会放松心情, 树立自信心, 敞开心扉, 被每个人所接受。有一次我调查一个班级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 专门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 要求学生不记名地向老师说说心里话, 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我欣喜地发现, 孩子们都在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如觉得体育老师不近人情, 对学生太苛刻, 总是偏袒女生, 对男生要求比女生要高得多, 希望体育老师能够一碗水端平;很多学生觉得美术课上得枯燥无味, 建议老师在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上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希望考试科目教师作业布置灵活多变, 甚至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发挥。为此, 我为此专门开了一次交流会, 主题为“你觉得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孩子们发言踊跃, 分别从教师素质、师德品质、外在形象等多方面谈到现代最受欢迎的老师具备的哪些条件。比如, 觉得最受欢迎的老师应该善解人意、不歧视学生, 能够关心学生, 知识渊博, 幽默诙谐, 有气质, 教学方法多样等。我对学生这种善意的建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并鼓励学生当碰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都可以采取这种师生相互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得到别人肯定的同时, 也肯定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和学生取得平等, 进行双向交流, 就不应是独断专横的权威与单向教育。教育工作者应避免使用诸如“我告诉你, 你听我说”之类命令式、灌输式的语气, 而要来用“你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应该……”等商量语气, 应该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要主动接受学生,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并待之以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这样, 学生才能产生信任、坦诚、温暖等积极的情感, 才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舒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相互交往氛围, 也才能真正实现“情通理达”。

我曾经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寻找春天”的活动, 某次在神龙公园进行“探险”活动之后准备返校时, 我发现彭勋同学不见了, 四处寻找, 最后在公园门口不远的一张凳子上看到了他, 同学们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彭勋!彭勋!”奇怪的是, 他没有回应, 转头就朝门口走去, 我和同学们紧紧地跟在了彭勋的后面。回到学校, 我悄悄地把彭勋带到了办公室, 耐心询问他, 但平日特别开朗的他始终没肯说出原因。最后我平静、温和地说:“今天很累了吧?今天晚上什么都别想, 躺在被子里好好地睡一觉。明天想起什么了, 随时可以找我聊一聊。好吗?”他点了点头就走了。第二天早上, 他一见到我就把日记本塞到了我手中, 我一看, 才知道那天在公园, 他想要方嘉伟帮他照相, 方嘉伟朝他吼了一句:“滚开啰!”他去找王三桂, 没想到王三桂更是让他难堪:“猪哦!不要烦我!”他这才一气之下走了, 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一句:“我与他们势不两立!”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处理不当, 也许就会使他们的关系就此弄僵, 使得矛盾加深。我叫住了彭勋, 笑着对他说:“彭勋, 聪明的你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吗?”彭勋疑惑地点了点头。“你觉得你是他们所说的猪吗?”见我发问, 彭勋愣住了, 随即笑了笑, 干脆地说:“不是!”“猪哪有你这么聪明?哪有你这么通情达理?对不对?”随即我给他分析了人在什么情况下通常会说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无心的话, 并且把方嘉伟和王三桂喊到办公室一一询问、交流, 冰释前嫌之后自信的笑容回到了他们的脸上。

三、活动创新, 带动心理教育

学校、班级活动是载体, 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增进情感交流的一种桥梁。活动也是心理发展基础。要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就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 让学生学会社会性的交往, 才能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 个体的心理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不可能在某一种或某一次活动中形成, 它需要反复训练与练习。所以要想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有关活动就应该循序渐进、不间断地进行,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享受到集体的温暖, 走向社会, 在社会中走向心理成熟。远足、烧烤是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因为这类活动是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活动, 所以在这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就能得到充分展示。记得有一次开展的烧烤活动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自己分好组, 打点行装、背着食品, 没有家长送行, 没有坐车, 一路徒步来到公园。天再热, 物再重, 人再累, 没有谁吭半句。一到目的地就“安营扎寨”, 点火烧炭, 而这些对很少光顾家务活的孩子来说, 不能不说是很陌生的。有的跟家长偷偷学了一手, 还能应付。烟冒起来了, 火着起来了, 鸡腿烤焦了, 香肠烤掉了……火熄了, 油撒了, 碗翻了, 东西糊了……怎么办?要是在家里, 东西一扔, 算了。在这里, 有了困难, 只有自己克服。活动中, 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得到了加强。“学雷锋”活动月中, 我布置学生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形式多样。月底进行汇报评价时, 有的学生还拿出了自己的采访日记, 当堂读着自己采访的“酸甜苦辣”。一部分学生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斗争才战胜自己, 勇敢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走向环卫工人与他们交流, 帮助他们运送垃圾。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硬着头皮上去, 第一句话我感觉连自己都没有听清, 好在这位阿姨积极配合, 不断鼓励我, 后面就顺利多了……我尝到了采访的乐趣, 也体会到了清洁工的辛苦。”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与外界的交流使自己也得到了一次锻炼。

四、特点不同, 力求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哪片树叶完全相同,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就像一片绿叶, 都有各自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开展心理教育也必须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首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每个年龄阶段, 孩子的心智都会有所差别。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 我们要掌握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 量体裁衣。二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因为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或者家庭贫富悬殊, 或地位悬殊, 或观点的偏激等, 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 学生之间就会造成攀比、排挤等不良现象, 久而久之, 学生的心灵就会蒙上阴影。

不经意读到女生李珍的日记, “我要减肥!”“我要做淑女!”这些文字老在我脑子里跳动。她向我阐述了一个女生青春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从什么时候开始, 她也开始失去自信了?是这个社会使她产生自卑了?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她可爱的面孔:高高的身材, 白白胖胖的面庞, 性格热情直爽, 虽然有些大大咧咧, 但活泼可爱。很多人开玩笑说她不像淑女, 还称她为“胖妞”。可事实却是, 她很匀称, 也很漂亮。难道是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了问题?我不是常常把大文豪歌德那句“如果是玫瑰, 它总会开花的”当作口头禅送给女生了吗?在我的眼里, 女生全都是不同颜色的玫瑰, 多姿多彩, 那些不碍眼的刺就是他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有什么理由让她们失去个性?

寻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我征得李珍的同意, 把她的日记在班上读了一遍, 也许是言由心声, 文章真实感人, 引得学生的一阵掌声和赞叹声。我让学生就这件事情进行讨论, 帮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随后, 我单独邀请李珍到我办公室进行面对面长谈, 谈各自的烦恼, 各自的快乐。最后, 我塞给她一本书, 这本书名叫《我要做我自己》, 并且对她说:“李珍, 这本书, 我以前看过, 现在介绍给你, 我想你看了之后一定会豁然开朗!”过了一段时间, 她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付老师, 我想我还是做不了淑女, 干脆做我自己算了!”

在一次音乐会上, 我被学生邀请到了音乐课上充当了评委。“信誓旦旦”扬言要做淑女的李珍唱起了动听的歌, 表演了引人发笑的小品, 那生动的话语, 幽默的动作, 丰富的表情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 快乐、轻松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合唱室。试想, 李珍真的变成了淑女, 还会那么乐观、自信、有趣吗?这是一朵红色的玫瑰, 热情、大方, 浑身散发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有什么理由改变她的颜色和芬芳?我想:只要是玫瑰, 总会开放的。

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后进生, 因为很多原因, 多元智能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 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与大家格格不入, 在人群中显得自卑, 沦为了所谓的“差生”。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后进生一般是品德行为与学习成绩兼差的学生。在小学处于后进的儿童, 只要教育得法, 一般都能转化为个性健康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而所谓难教的学生, 是无能的教师臆想出来而为自己的教育无能找借口。因此, 为了保险起见, 难教这个词经常被加上引号, 这样做比较安全。”所以, 作为教师, 从入学起, 就要优化后进生转化过程, 提供个性发展的公平机会, 尽量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不要分个优胜劣汰, 就必须处理“扬”与“抑”的矛盾。扬, 指教师对后进生的表扬、鼓励和奖赏等强化手段;抑, 则是教师对后进生的责备、批评以致处罚等负强化手段, 对后进生应坚持以扬为主、抑为辅, 要见微知著地捕捉闪光点, 当扬则扬, 该抑就抑, 抑扬结合。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承认学生之间发展潜能的差异, 不要急于求成, 更不要因为学生每一个方面不尽如人意而冷眼嘲讽, 带着偏激的眼光看待他们, 应该一视同仁, 给后进生多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 让他们和所有的学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同前进。

五、积累成功经验, 正确对待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和失败不仅可以提供反映活动的信息, 而且还能对从事后续活动的动机产生影响, 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正因为这样, 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体验, 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让学生在获取成功的基础上, 能够勇敢地抬起头来, 提高自信心, 降低自卑感, 拥有健康的心理生活, 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反之, 如果学生多次经受失败的体验, 就可能会丧失自信, 情绪低落, 就会变得偏激、孤僻, 过度封闭自己, 久而久之, 就会容易产生种种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特长, 发现每一个学生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帮助他们确立适宜的目标, 并给以正确的引导。

周岳十分聪明, 是个乒乓球迷, 打乒乓球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但学习老是偷懒。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被体育老师撤掉了体育委员的职务。中午, 他多次和我比赛乒乓球, 但从未赢过。有一次, 我故意输给了他, 他的信心倍增, 说他以后还能赢。我说:“你乒乓球打得这么好, 就一定能把体育委员这个位置重新争取来, 等你争取了, 语文作业做好了, 我再和你打!”他表现出畏难情绪, 我又鼓励他说:“一个乒乓球打得好的人, 证明他反应敏捷, 思维活跃, 一定是个聪明的人。以前是你没有把学习当作一回事, 所以你没有学好。现在你把打乒乓球的劲用到学习上去, 还有学不好的道理吗?”后来, 他果真暗暗地把对乒乓球的自信心迁移到了学习当中去, 数学成绩、习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在这个星期一, 他把“寻找春天”活动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 还像模像样地在诗题的旁边写上了“小诗人:周岳”。他还信心十足地告诉我, 他要重新竞选班级体育委员这一职位。

六、心理咨询, 培养健全人格

心理咨询并不是高深的理论和一些教条化的道理, 作为德育工作者, 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发展趋向, 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处理。高年级学生面对很多隐私问题, 很难对老师和同学敞开心扉。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 便于及时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我设计了一份“心里话”日记本, 善于用文字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同学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心里的困惑、苦恼用笔写下来, 将内心感受直接传达给教师, 我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进行疏导, 或者约孩子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另外设立了一条心理咨询热线, 我采用了班级QQ群的形式,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 开辟了“付老师在线”的网络交流专线, 孩子们有什么心理困惑或者苦恼不便于面对面倾诉, 都可以在网上留言或者直接QQ交流。

每当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之后, 班级群里都十分热闹。孩子们或者倾诉今天的心情不悦, 或者谈到自己外出的一次收获, 他们利用这种交流的方式及时排解压力, 倾诉情感, 释放自我。班上有一个贫困生, 平时不善言语, 班上有几个男生总是嘲笑他穿着寒酸。他在QQ里给我倾诉了他的苦恼, 我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成绩不是很优异, 但是他十分喜欢看书。于是, 我利用QQ经常给他留言, 鼓励他:“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时间能够证明一切。”我还向推荐他各类有益的课外书籍。每周习作讲评时, 我发现他的习作总会有一些精彩的句子令人惊叹。在一次习作讲评课上, 我大胆推荐他上台展示自己的习作, 并语重心长地利用这一契机, 开展了一次交流活动, 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经济原因看不起同学, 并让每一个学生回家阅读清贫的学生立志成才的故事。班上很多这样家境不是很优越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之后, 纷纷在QQ上给我留言:“老师, 听了您的一番话, 我觉得其实家庭条件不富有没什么关系, 我会努力读书, 不辜负父母的辛劳。”还有一个条件特别好的男生留言:“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贫困生, 没想到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同学, 我觉得我们应该团结起来, 努力帮助这样的同学, 帮他们树立自信, 感受集体的温暖……”

通过周记和网络的作用, 每当学生遇到难题, 心情不顺畅的时候, 我都会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孩子们喜笑颜开的时候, 我会经常打开QQ, 分享着他们美好的心情故事。在课余时间, 我经常会向同学介绍心理健康知识, 我提供材料, 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会处理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如组织全班女生了解了女孩生理期怎么处理;让全班男女生学习“我的身体我做主”“如何消除与家长的代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8.关爱学生,用心栽培,助学生成长 篇八

关键词:中职;关爱;用心;健康;成长

我担任的是中职学校导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班主任,我的班级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我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的方法是“重视思想,尊师重教,平等尊重,家校联合;注重个性,选好班干,量化反馈,分析整改;拍照留念,回忆美好;肯定付出,激励共进”。结合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交流以下几点体会。

1 平等关爱学生,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自学生入学以来,我对学生的情况从陌生到熟悉,从整体了解到个体关注,从军训入学集中教育到多次主题班团会,重视每一次班级活动,通过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及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导游酒店专业升学或就业的发展方向。

1.1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耐心教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担任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期间,感觉到这是一份很操心、责任心重、真诚付出努力的教育工作,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把班级管理好。

在开学之初,班级3名女生干活拖拉、不会拖地、其中一名学生不太会写字,可以说不知道如何值餐厅楼梯和餐桌,生活部学生干部教过之后,仍做不好,连续几天扣分,班干部向我反映了情况,我叫来谈话之后,鼓励她们能做好分内事,学生表情从担心害怕到疑惑坦然。我午饭后手把手地教,看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连续数日,在午饭后指导学生打扫餐厅,晚自习召开如何做好值日生的主题班会,示范讲解,并引导学生谈为什么要值日劳动,让学生意识到分管的值日生工作也是身为集体一员应尽的一份职责,是自己份内之事,不会就得学,会做就做好。通过多次锻炼提高,现在班里像这样的学生,都能够自己独当一面完成卫生区值日、宿舍值日生的工作了。目前每天都能看到校部衛生检查的加分量化,证明学生的值日很认真,想做就能做好。

1.2 培养优秀班团干部,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团干部,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感,是我管理班级工作至关重要的方法。日常管理中,我采用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与自我批评为辅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工作中,努力把班级工作做细,选出一批优秀的班团干部,把责任细化到人,让每人肩上有责任。通过引导与鼓励,在九月份的班会上,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毛遂自荐方式竞选班干部、宿舍长,全班均分4个小组,实行小组负责制。在我引导下,由班长及组长研讨制定出相关规定,进行量化并做到奖罚分明。定人定岗值日,实行每月轮流制,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人人都可争作负责人,为集体荣誉而努力。

1.3 以身示范,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班主任,管理班级不是只有平等关爱每一名学生就能带出一个优秀的集体,而是不仅要会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带出优秀的班风,更要树立威信、公平处理学生矛盾、以理服人地管理方法。鼓励组织报名参加校运会,班级给予量化,凡是参加一项加一分,取得名次按运动成绩给予加分,我们全班参赛人数百分百,人人都是运动员,学生们说,我们的同学中都有自己的特色,非常团结。入场式训练有素,比赛期间班级稿件、卫生、纪律分管工作的班干部负责到位,展示出导游酒店高考生的素质,获得老师同学认可,荣获校级“精神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2 教学做于一体,重视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学生学有所获

作为班主任,我利用班会时间和学生谈专业高考、谈发展方向。从抓好课堂纪律、习惯养成入手,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提升学习能力与自律行为。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教学工作中我采用“做中教”、学生“做中学”、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前备好课,设计好课件或学案,将学习任务化繁为易,使学生在上机操作感悟体验中学得轻松,学会计算机操作技能。

我会在每大周到班级随堂听几节课,有时我会跟任课老师交流,从中获得学生的课堂表现、晚自习情况。结合班级量化成绩,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配合各任课老师、家长教育管理好学生。教导学生端正思想、尊师重教,平等地对待同学,不欺负弱小,遇事不害怕,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请假,我会通过与家长面谈或电话交流的方式,互通信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3 摆正心态,用心育人,让每名学生在集体中都能释放能量

遇到任何学生的优差表现,作为班主任都要做到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以学生为本,用心育人,纠正学生言行不文明的行为,以身示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人的优良形象,展示师生的文明风采。

班级有特别内向、不跟同学交流、学习基础差的两名学生,从任课老师、班干部那里得知有这样的学生,我每周约其交谈,时而与家长通电话以便了解学生以前的情况,得知家里条件也不宽裕,感受到这样的家庭太不容易,既然学生分到了我的班级,这也算

是一种缘分相识,作为老师不能放弃教育,于是,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班会中让学生之间互相找优点,后来发现了班级每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比如,这名“特殊女生”热爱音乐,积极参加文艺活动,落落大方;而识字少的男生,特别爱劳动,集体意识强。

4 结束语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育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学生关爱,用心栽培,助学生成长,助学生成才,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拥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凭借所学得以立足,从实际行动上帮助我们的学生成功。

参考文献:

[1]尤建新,陈守明.管理学概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新市民素质教育教学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师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