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共9篇)
1.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篇一
文献综述
颚式破碎机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学 生:HEH 学 号:11113030120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 级:A1112 指导教师:王英惠 胡云堂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二0一四年十一月
文献综述
前言
本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颚式破碎机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在基本建设工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不同粒径的砂、石作为生产之用。而一般砂石都需要破碎从而达到生产要求。自第一台颚式破碎机问世以来,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其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而颚式破碎机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石料可供破碎机械来进行加工,来满足工程的需要。所以在生产中广泛的应用。而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复摆颚式破碎机,国产的颚式破碎机数量最多的也是复摆颚式破碎机。
颚破机性能特点:颚破机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低。颚破机工作原理:工作时,电动机通过皮带轮带动偏心轴旋转,使动颚周期地靠近、离开定颚,从而对物料有挤压、搓、碾等多重破碎,使物料由大变小,逐渐下落,直至从排料口排出。
破碎机是将开采所得的天然的石料按一定尺寸进行破碎加工的机械。鄂式破碎机是有由美国人E.W.Blake发明的。自第一台破碎机的出现,生产效率快,又满足安全条件,又能适应生产,大大加快了生产。颚式破碎机主要由机座、偏心轴、颚板、连杆、调节机构与闭锁弹簧等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两块腭板,而且它的破碎作业是在两块腭板之间进行的,其中一块腭板固定在机架上称为定腭板,另一块装在运动的动腭体上,称为动鄂板,其表面一般为齿形。当动鄂板周期性的靠近与远离定腭板是,完成破碎与排矿作业。复摆鄂式破碎机适合破碎中硬度石料。在工程中,多用他做中、细碎设备,起破碎比较大,可达i10随着机械工业的进步,近年来,复摆鄂式破碎机正朝着大型化发展。所以,一个合理的传动装置可以使复摆鄂式破碎机运行的更加顺利,合理有效。动鄂的优化可使磨损大大的降低,冲击、噪声、振动都相应的减少,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的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
正文
1.颚式破碎机的特点
复摆颚式破碎机的机构属于四杆机构中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曲柄为主动件。颚式破碎机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修方便在物料粉碎行业广泛应用。复摆鄂式破碎机的动鄂,是直接悬挂在偏心轴上的,是曲柄连杆机构,没有单独的连杆。由于动鄂是由偏心轴的偏心直接带动,所以活动鄂板可同时做垂直和水平的复杂摆动,鄂板上各点的摆动轨迹是由顶部的接近圆形连续变化到下部的椭圆形,越到下部的椭圆形越扁,动鄂的水平行程则由下往上越来越大的变化着,因此对石块不但能起压碎、劈碎,还能起辗碎作用。由于偏心轴的转向是逆时针方向,动鄂上各点的运动方向都有利于促进排料,因此破碎效果好,破碎率较高、产品粒度均匀且多呈立方体。
复摆鄂式破碎机和简摆鄂式破碎机相比较,复摆鄂式破碎机的机器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少了一件连杆、一块肘板、一根心轴和一对轴承),生产效率较高(比同规格的简摆鄂式破碎机生产效率高20%—30%)等优点。但复摆鄂式破碎机的鄂板垂直行程大,石料对鄂板的磨削作用严重,磨削较快,且能量消耗也大,工作时易产生较多的粉尘。
在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复摆鄂式破碎机。国产的鄂式破碎机数量最多的也是复摆鄂式破碎机。复摆鄂式破碎机主要由机架、鄂板、侧护板、主轴、飞轮、肘板和调整机构等组成。机架即机座,实际上是个上下开口的四方斗,主要用作支承偏心轴和承受破碎物料的反作用力,因此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一般采用铸钢整体铸造,规格小的可用优质铸铁代替。大型破碎机的机架由分段铸成后再用螺栓装配在一起,铸造工艺较为复杂。自制的小型鄂式破碎机可用40~50毫米厚的钢板焊成,但其钢度不如铸钢好。
鄂板包括活动鄂板和固定鄂板,各与鄂床组成活动鄂和固定鄂。鄂板用楔形铁块和螺栓固定在鄂床表面,保护鄂床不受磨损。固定鄂的鄂床就是机架,活动鄂的鄂床悬挂在偏心轴上,由于它直接承受对石料的挤压作用力,所以必需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活动鄂床一般用铸铁或铸钢制造。鄂板直接和石块接触,除承受挤压和冲击力外,尚与石块强烈摩擦,因此要求用高强度且耐磨的材料制造。常用的是铸锰钢鄂板,其铸钢含锰量为12~14%左右。若条件受限制时,可用白口铸铁代替,但容易磨损和折断,使用寿命不长。为了有效地破碎石料,鄂板表面常铸成波浪形和牙形,其齿峰角度一般为90°~110°,齿高和齿距视出料粒度和产
量要求而定。齿形高齿距小,则出料粒度小,产量低,动力消耗大。一般齿高和齿距之比为1/2~1/3之间。由于复摆式的特点造成鄂板底部比上部磨损快,所以鄂板往往做成上下对称形状,以便磨损后能倒置安装,延长使用寿命。鄂式破碎机的优点是生产率高,结构简单可靠,破碎比较大(一般为6~8),外形尺寸较小,零件检查和更换较容易,操作维护简便,不用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就能够操作,应用范围广,与其他类型破碎机比较,不容易堵塞。因此工程中普遍采用它来破碎各种硬度92500公斤/厘米以下)的石料,常作粗碎和中碎设备。一般用于破碎极限抗压强度不才200 要很大的摆动体,增加非生产能量的消耗,破碎可塑性和潮湿的物料时,容易堵塞出料口。由于工作时产生很大的惯性力,机体摆动大,工作不平稳,冲击,振动及噪音较大。因此须安装在比机器自重大五倍以上的混凝图基础上,并须采取隔振措施。大型破碎机还应安装在埋设于基础上的刚梁上。
鄂式破碎机的最大装料块度应比装料口宽度小15~20%,即给料的最大石块不应超过装料口的0.85倍。当用鄂式破碎机破碎坚硬而光滑的大砾石时,砾石容易从装料口反跳出来,故破碎天然砾石的生产率不及破碎来才块石的生产率高。使用鄂式破碎机时,必须注意由于机器是在工作条件恶劣情况下运转的,除了必须严守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外,还必须及时发现并修复被磨损的零部件,这是提高机器作业的重要措施。
2.颚式破碎机的分类
颚式破碎机经100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其结构已日臻完善。我国自50年代仿制颚式破碎机以来,结构近50年的摸索和研究,设计资料更加完善,设计方法更加先进,结构更加合理,产品性内更加优良。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等其他破碎机无法替代的优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工业各部门,而且我国生产的破碎机还远销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各型号颚式破碎机约万台。颚式破碎机的破碎工作是在两块颚板 间进行的,其中一块颚板固定在机架上称为定颚板,另一块装在运动的动颚体上称为动颚板,其表面一般为齿形。当动颚板周期性地靠近与远离动颚板时,完成破碎与排矿专业作业。由动颚、定颚以及机架侧壁的护板构成破碎空间,因此鄂式破碎机的进料口与排料口均为长方形。哦时间的规格用进料口的宽度B和长度L表示。例如进料口宽度为900mm,长度为1200mm的破碎机表示为9001200鄂式
破碎机。我国制定的复摆动颚式破碎机标准审批稿中,用汉语拼音字头P(破)、E(颚)及BL(单位为mm)来表示其规格,即PE-BL。前苏联国标中的B、L单位为dm。如进口料为900mm1200mm的复摆颚式破碎机,我国规格记为PE-9001200,而前苏联规格则与我国不同。颚式破碎机按运动形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简摆颚式破碎机和复摆颚式破碎机。简摆颚式破碎机是英文动颚绕机架上的固定支座作简单的圆弧摆动而得名。复摆颚式 破碎机是因为其动颚在其他机件带动下作复杂的一般平面运动而得名,因此动颚上点的轨迹一般为封闭曲线。简摆大都制成大型和中型的,其破碎比i=3~6。复摆一般制成中型和小型的,其破碎比可达i=4~10。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复摆颚式破碎机已向大型化发展,并有逐步代替简摆颚式破碎机的趋势。按规格大小可把颚式破碎机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进料口宽度大于600mm者称为大型;进料口宽度为300~600mm者称为中型;小于300mm者为小型。3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3.1复摆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
带轮与偏心轴联成一整体,它是运动和动力输入构件,即原动件,其余构件都是从动件。当带轮和偏心轴2绕轴线A转动时,驱使输出构件动颚3做平面复杂运动,从而将矿石压碎。如图3-1,图3-1 复摆颚式破碎机结构图
图3-2 复摆颚式破碎机机构运动简图
3-2。
由图3-2可计算出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0)1 3.2 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结构
如图3-3所示为复摆颚式破碎机。电动机10通过小带论及V 带,将运动给大带轮14,从而带动偏心轴13转动。动颚5上部内孔两端的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支承在偏心轴上。偏心轴外侧轴颈装有支座主轴承,主轴承外圈与机架12上的镗孔配合,并用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在偏心轴两外端部分别装有大带轮14与飞轮9,以调整破碎机工作时主轴运转速度的波动。动颚的下部由推力板1支撑,推力板(即肘板)的另一端支承在与机架12的后壁相连的楔铁调整机构3上。可在由机架1侧壁上两凸台机构成的滑道中滑动。当需要调整排料口尺寸时,只要调整楔铁上的螺栓,使楔铁上下移动,带动调整座在滑道中前后移动即可完成。推力板4的两端头为同心圆弧的圆柱面,且中部较两端薄些。其两端头圆弧与动颚5和调整座3上的“II”型衬垫接触,在破碎机工作时,两者间为纯滚动,以提高机械运转的机械效率并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由于推力板与肘板衬垫间为非几何锁合,而是靠动颚的重量实现重力锁合,因此在机器运转时,由于动颚产生的惯性载荷,会使推力板与其衬垫周期分离而产生冲击响声,严重时甚至会使推力板从其两端衬垫中脱落。因此在动颚下端有一跟拉杆通过机架上的弹簧拉杆2拉住动颚,使推力板与衬垫始终保持贴合状态。
4.仿真分析
颚式破碎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建模与仿真运动分析,观察颚式破碎机的运动情况
并颚式破碎机的结果分析,对颚式破碎机的位移,速度,角加速度进行测量、分析。5.结束语
用pro/E的参数化模块实现颚式破碎机的参数化设计,通过更改系统里的参数,即可生成自己想要的齿轮三维模型,从而使设计人员减少复杂繁琐的工作,仿真设计又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形象,是用户不必面对实物就能清晰的了解齿轮的啮合运动状况。诺发现齿轮的啮合运动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有利于提高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颚式破碎机是一种在矿山工程和建设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破碎机构,这是因为其结构简单紧凑、偏心轴传动件受力较小、动颚垂直位移较小、加工时物料较少有过度破碎的现象、动颚颚板的磨损较小,而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根据生产能力、进料口尺寸、硬度、堆积密度等设计出合理的机构,因而对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鸣皋,破碎机综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3 [2]kanda Y, sano Y,Yashima Y.A consideration of grinding limit based on.frachure mechanics.Power technology ,1986(3): 5-7 [3] sikong L,Hashimoto H,Ashima S,Breakage behavior of fine particles of brittle
minerals and coal.power technology,1990(1):11-15 [4] 许荣杰 锤式破碎机配锤图表的编制和应用,杭州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13 [5]机械设计手册编辑组 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90:2-10 [6]Kaliszer H.et al ,Effect of dressing up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An nals of the CIRP Vol.25/2/1976,p.27-35 [7]王玉荣,公差与技术测量,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3-6 [8]北方交通大学材料系编,金属材料学,1983,中国铁道出版社 [9]朱宝库,机械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20-25 [10]钱可强,机械制图,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1-44 [11]陈宏杰,公差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一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44-48 [12]赵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8-40 [13]邓文英,金属工艺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25 [14]许镇宇,机械零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0-34 [15]陈兰芬,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35-36 [16]王中发,实用机械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41-44
2.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篇二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价值观念、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建设、招生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课程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转型中的核心问题曾文婕(2012)等人指出“现有课程资源,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历史与人文特色等都可以深度挖掘成为校本课程资源。在开发新型校本课程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与现有学校课程的整合,保证与现有课程既不重复也不冲突,力争将现有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渗透,整合创新,最终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张忠华(2011)指出“在大学课程设置上,随意性、为人设课的问题更是突出。从现实的课程设置实践来看,首先是体现国家意志,国家课程是主体;其次是学校课程、教师课程。有些院系为了照顾教师开课的需要,放松标准,教师能教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根本不讲究课程的知识体系与逻辑体系,更谈不上课程建设的科学化。长期以来,国家或政府、学者或专家一直是课程编制与课程设置的主体。这较好地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学科知识结构,但却忽视了课程享用者——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本没有顾及”。
从“需求导向”的角度来改革课程。表现为依据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及学生需求等开设课程。张樱(1999)指出“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和膨胀与压缩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的矛盾日益加剧等,要求高校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观念不断发展更新的必然结果”。王根顺(2009)指出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个人本位3种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就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拓展课程资源,增设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计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解飞厚(2011)和刘旭(2011)指出“高等教育既要满足学生人性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之间能够实现统一;大学课程应该是人性本位课程、学科本位课程和专业本位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陈飞(2011)和谢安邦(2011)指出“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围绕专业教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应用理念与职业知识、实践教育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涉及领域较广,一些研究也达到较深入的程度,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与促进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研究者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关于课程概念的争论、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探讨、课程的本土化问题、课程的设置、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课程评价及课程发展的趋势等方面。
2.2 国外研究现状
澳大利亚的斯提芬·史密斯(2001)对澳大利亚旅游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运用能力本位理论进行课程开发,从行业需求、职业资格入手,分析行业所要求的能力体系、能力单元和教学领域,并在能力标准转换成科目课程方面进行研究。美国的劳伦斯·勒温(1996)指出一种更加折中、开放、文化多样和相关的课程的拓展会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一个更加主要特色。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R.Ty ler)所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提出了“泰勒原理,即“4W”说,由4个问题构成: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要提供什么教育经验以便达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4W”事实上已指明了课程实施的四部曲: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经验”。加拿大的Marjor ie Mccolm指出“教学中学生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职业技能,这是学生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习过程的重点是PBL(Problem Base Learn),即基于问题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又一关键;学习过程还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加强与上司、顾客、同事、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因此,学院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这种课程的显著特点是以职业的能力要求而不是以学科为边界划分课程”。
3 国内外关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词条,共有3 070条结果(截至2016年12月2日),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可知,国内外学者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国别研究,例如袁媛(2012)选取了英国卡迪夫大学等6所大学,对英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研究。孙宾宾(2013)从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德国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二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例如邓晓荣(2010)通过对两岸应用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找出大陆应用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以达到改进之目的。
三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个案研究,例如傅敬民、居蓓蕾(2012)指出“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商务类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中,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的具体情况、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课程改革探讨,设置多门翻译课程,并将翻译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专业实践的课时进一步加强翻译训练,还运用公选课这个平台开设一些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吻合的文体翻译课程,如旅游翻译、广告翻译、法律翻译等”。再如,闵敏、孙新华(2012)提出“应制定详细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流程,设置综合性课程,改变单一的命题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念,完善考核体系,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四是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原则的探讨,如朱科蓉(2008)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上应遵循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模块化、适切性、多元化、拓展性与前瞻性八项原则”。吴晓仪(2008)主张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计必须坚持如下基本原则: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原则、优先考虑学生利益原则、权力分配与分工合作原则、系统性与时代性原则等。刘守和(2012)指出“结构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部分,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即全面素质教育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模块化原则等”。
除了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外,还有学者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目标、内容及其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但不难发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的理论研究还有所欠缺,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是比较多的,大部分是定性研究方法。但是,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区分开)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发展潜质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特别是定量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定量研究方法,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改革,突出做到以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快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大学课程设置与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大体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术导向”的角度来构架课程,从“资源取向”的角度来设置课程,从“需求导向”的角度来改革课程;国外学者主张运用能力本位理论进行课程开发,从“4W”(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经验)的角度进行课程实施等;基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国别研究、对比研究、个案研究、原则等方面。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者,他们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方法,而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区分开)学生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多见。因此,构建定量研究方法,探索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改革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面向21世纪的日本大学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2]刘剑虹,汪贤泽.建国五十年高校课程理论研究概述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3]王根顺,路丽娜.课程价值取向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4]尹弘飚.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5]刘沂蒙.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6]曾文婕,段辉勇,李金花,等.深化课程改革的三个新生长点——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综述[C].教育发展研究,2012.
[7]解飞厚,刘旭.论“三位一体”的大学课程及人性发展——兼与姜国钧先生商榷[J].现代大学教育,201 1(6).
[8]FU LLAN M.Larg e-sca le Refo rm Comes of Ag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09,10(2/3):101-113.
[9]LET SCH ERT J.Curriculum Policy:To Centralize or Not to Centralize,That's the Question[R].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inese-European Conference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gue,The Netherlands,2009(3):9-11.
3.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一、研究的意义
我国茶叶在种类上品种比较齐全,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茶叶的主要生产国以及茶叶出口国,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随着我国生态茶园以及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使得我国茶叶的绿色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就当前我国茶叶的包装发展来说,还没有真正跟上绿色化的步伐,这样无疑会使得茶叶绿色化的进程有所放缓,在国际竞争中也就没有多少优势,所以说,对茶叶包装进行绿色化设计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茶叶市场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包装设计与老百姓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百姓消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在选购物品的时候依据产品的包装设计做决定,这也能够体现出包装设计在整个茶叶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包装设计能够体现出品牌的文化以及体现出品牌自身的重要价值。
由于茶叶中主要含有一些抗坏血酸等成分,这样的成分是比较容易被氧化的,继而容易在质量上出现问题,所以说,茶叶的包装设计就应当有较高的要求,相关的设计师在对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茶叶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保护茶叶自身的品质以及功能是茶叶包装设计时应当考虑的说要问题,另外企业在进行茶叶绿色包装的时候应当在包装设计、生产线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继而使得企业自身的环保以及绿色形象树立起来,因此,茶叶包装和绿色设计在整个产品形象的塑造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对其外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分析,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我国当前的茶叶市场的发展境况可见,对我国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
张文莲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到,茶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更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前茶叶在我国具有典型的文化形象以及文化意义,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茶叶包装以及绿色设计进行研究,能够使得茶叶自身的价值以及附加值有所提升,继而使得茶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弘扬。
罗娇在其学术论文《茶叶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提出,茶叶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形象,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茶叶包装应当想着品牌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对其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应当将文化作为核心和灵魂,将品牌包装作为策略,使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以及品牌展现,这样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审美观点,同时也有助于茶葉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丁勇在其文章《茶叶包装的基本特性及应用趋势》中提出,当前的包装概念不仅要求选用能够保障茶叶品质的包装材质,顺应当前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能力,另外还应当在包装的外观设计上要有设计感,体现出茶叶自身的品牌特征,对于茶叶的包装设计来说,其特征具有经济性、装饰性、规范性、品牌性以及科学性,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茶叶包装设计也开始出现绿色化的转向也应用趋势,要体现出环保的理念和要求。
高圆在文章《茶叶包装的种类及其评析》中,就当前我国市场上所出现的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五种包装设计进行了分类以及介绍,这五种有纸包装、铁罐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以及竹编包装等。
美国学者费谢尔和戈登所编著的《小手册大创意——包装设计案例分析》中就茶叶包装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茶叶的标示设计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能对拓展产品营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绿色设计的应用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资源危机以及污染智力的压力,继而出现了绿色革命的相应运动,德国首先出现了环境标志,之后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地也就开始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境标志。
其中在美国的企业界以及产品包装界曾实施了相关标准面对包装进行了相应的寿命周期的评定,对相应的包装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当前在一些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包装材料进行回收以及再次进行利用已经成为常态,美国的一些政府也开始采用相关的法律等强制性的措施来将包装的废弃物回收;在德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就应当待到百分之八十;瑞典,有近一半的人愿意为购买具有环保性质的产品而多花费百分之二十的价钱;在日本,很多产品生产商都是在对商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都尽量不使用对环境带来污染的原料;法国相关部门也在此方面有明文规定,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有循环利用的字样。
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包装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所体现,但是和国外的绿色包装工业相比,我国的绿色包装发展还不够,尤其是对废弃包装方面进行的处理,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地,使得我国很多资源都得到浪费,使得环境污染状况也有所加重,对整个包装工业的有序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三、总结及展望
在中国茶叶由来已久,随着茶文化的出现,茶叶包装以及绿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绿色包装依旧存有诸多问题,首先,在我国针对绿色包装还没有确切的已经明晰的概念,尤其是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中依旧没有确切的概念,继而也就很难在全国加以推行,其次,我国茶叶绿色包装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现状,我国各地在此方面的法规等要求也不尽相同,继而就会对我国绿色茶叶的整体发展状况带来严重的阻碍;再次,我国对茶叶绿色包装方面进行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因此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据的优势不足,和国外的相关技术相比,这样的一种劣势无疑会使得我国茶叶绿色包装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最后,我国当前茶叶绿色包装的消费趋势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当前我国的绿色消费概念还没有形成,消费者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此在茶叶的绿色包装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市场。
对于将来我国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来说,绿色包装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的基本走势。对于茶叶的包装来说,合理的造型以及结构上的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在设计过程中所应当考虑的前提以及重要基础,这对于茶叶的周期以及品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茶叶的包装在造型上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其包装造型往往是依据茶叶自身的定位以及运输的方式等。
在对茶叶包装进行造型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消费者自身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差,茶叶的生产和制造商也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会使得茶叶在包装设计上很难遵循绿色设计的理念,容易出现过度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要尽量避免包装设计对茶叶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还应当注意茶叶的包转设计应当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障茶叶自身的品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主要考虑商品的结构设计,它要求茶叶产品的包装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包装结构简单化,并且对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茶叶绿色包装的造型设计取决于产品定位、运输方式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包装的造型与结构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而不同的包装造型对应的材料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得体的包装造型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
在对茶叶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通过梳理发现未来主要的趋势就是要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尤其是在对外包装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应当遵循相关的标准,在设计的时候还应当做到规范化,注意突出包装的回收标志以及材料的成分。
四、结语
包装的绿色设计是国家生态战略的一个微小节点,但通过对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的探讨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激发产品设计师的环保理念,形成设计师对茶产品設计的绿色环保共识,还对茶叶产品业界对包装风格的形成提供借鉴,我们在品茶知味的同时更应该倡导推广绿色环保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使这一绿色设计的理念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让人们品茶的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感受、感悟到绿色、永续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祖菊.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07(15)
[2]张亚伟.谈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9(01)
[3]尹杰.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J].艺术教育,2007(15)
[4]华再欣.绿色包装与茶叶包装[J].上海包装,2009(01)
[5]胡淑霞.方世辉.开发茶叶绿色包装之我见[J].经济视野,2007(15)
4.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篇四
文 献 综 述
蜡净化罐冷凝器设计
Wax purification tank condenser design
性 质: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教 学 院:
系
别: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起止日期:
机电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动力工程系
08420428 姜青阳 过控0804 孙雅娣 助教
2012.3.1~2012.3.28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蜡净化罐冷凝器设计
摘 要:分析了目前设计选用的冷凝器所存在的达不到冷凝器负荷和浪费能源的其他问题以及设计人员容易忽视的问题,对在设计中如何合理的选择冷凝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冷凝器的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工况中的冷凝段、过冷段和过热段的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冷凝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冷凝器;传热系数;冷凝段;过热段;过冷段
1、水冷式冷凝器:
水冷式冷凝器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靠水的温升带走冷凝热量。冷却水一般循环使用,但系统中需设有冷却塔或凉水池。水冷式冷凝器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壳管式冷凝器和套管式冷凝器两种,常见的是壳管式冷凝器。
1.1、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立式冷凝器的主要特点是:
1°由于冷却流量大流速高,故传热系数较高,一般K=600~700(kcal/m2?h?℃)。
2°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且可以安装在室外。
3°冷却水直通流动且流速大,故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水源都可以作为冷却水。
4°管内水垢易清除,且不必停止制冷系统工作。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它与立式冷凝器有相类似的壳体结构,主要区别在于壳体的水平安放和水的多路流动。卧式冷凝器不仅广泛地用于氨制冷系统,也可以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但其结构略有不同。氨卧式冷凝器的冷却管采用光滑无缝钢管,而氟利昂卧式冷凝器的冷却管一般采用低肋铜管。这是由于氟利昂放热系数较低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氟利昂制冷机组一般不设贮液筒,只采用冷凝器底部少设几排管子,兼作贮液筒用。
1.3、套管式冷凝器
结构如图所示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理,计算传热温差时,湿壁机理冷凝介质温度取露点温度,而干壁机理则取实际过热段的气相温度,即: qW=KW△Tw(湿壁)qd=Kd△Td(干壁)一般情况下,KW>Kd,△TW<△Td,这里qW、qd分别为湿壁和干壁机理计算的热量,KW、△TW、Kd、△Td分别为按湿壁和干壁机理计算的过热段传热系数和传热温差,TS和ts分别为冷凝介质的露点温度和被加热介质的温度,T1为热流体的进口温度,T2为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1为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2为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在KW项中,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按冷凝过程计算,而Kd项中,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按气体显热过程计算。
2.3、过冷段
过冷段的传热计算一般只限于管程。对于壳程过冷,通常是由操作控制来调节的,当设计选用的传热面积留有较大的余量时,操作中可利用冷凝液掩埋管子的多少来控制冷凝液的出口温度。若在同一设备内既有冷凝段又有过冷段是,往往难以保证较高的过冷段传热系数,因此,当过冷段热量所占比例较大时,通常单独设计一台后冷器。对于管内全凝过程,过冷段可按单纯液体显热传热过程计算,对于含不凝气的冷凝过程,若有过冷段,则应视为非冷凝两相流动传热过程,尽管不凝气的重量所占的比例可能较小,但体积分率则可能很大,因此,这时应按两相流体传热过程计算。
对于同时存在冷凝段和过冷段的情况,过冷段应单独作为一段处理,膜传热系数、压力降及平均温差均应与冷凝段分开计算。
2.4、不互溶混合物的冷凝传热问题不互溶混合物的冷凝传热问题在实际工况中是很常见的
最典型的离子是含蒸汽的烃类混合物的冷凝过程,这类混合物冷凝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通常为60~90℃),蒸汽和油气同时冷凝,形成不互溶的两个液相,对此,在进行气液平衡计算和分段计算时应多分几段进行计算,否则所选的分段点数据不准,则传热平均温差就算不准确。由于单位重量蒸气的冷凝潜热约为油气的8倍多,即使蒸气含量较少,但其冷凝热还是很可观的,所以在计算传热系数时,应把气液两相传热系数按照两相所占冷凝液的体积分率进行加权平均。
吉林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5.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篇五
系
别:
信息工程系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
名:
刘子绮
学
号:
02106102009年12月18日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引言
Internet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无穷的信息,更是商业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变迁,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网上购物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模式更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网上书城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有了迅速的发展[2]。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由于其标准简单、价格便宜,而被公认为最适合在网上进行交易的直销商品之一。所以,许多的电子商务公司都涉足图书销售业务;而许多的出版发行商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图书的电子交易活动。
二、我国网上书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1现状
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由于其标准简单、价格便宜,而被公认为最适合在网上进行交易的直销商品之一。所以,许多的电子商务公司都涉足图书销售业务;而许多的出版发行商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图书的电子交易活动。世界第一家网上书店——亚马逊网上书店创立于1995年。与国外网上书店相比,我国网上书店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
从起步时间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并不落后于国外,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书店——中国现代书店。网上业务开始到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95年到1997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网上书店还比较新颖,属于萌芽段。1998年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属于网上的发展阶段。随着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神奇扩张和纳斯达克股市上网络股的莫大魅力,国内的实体书店、出版社、学术团体和其他企业纷纷开设网上书店。2000年开始,网上书店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网上书店的竞争较为激烈,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使网上书店进入第一个兴盛时期。2002年,我国的网上书店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以销售实体图书为主业的网上书店经营的同时,一批从事网络原创作品开发和销售的网上书店也蓬勃发展起来,网上出版也开始兴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到目前为止,卓越网和当当网成为我国运营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网上书店典范。
2.2发展趋向
根据2008年7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0%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比较国外的发展状况,韩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57.3%,美国为66%,均高于中国网络购物的使用率,中国应着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电子商务中处于极其重要地位的网上书店,也必然前景广阔。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读者被其超低的折扣吸引,选择网上购书。
目前,我国网上书店的模式主要是B to C模式。这种模式在开创阶段并不是赢利的,但如能把书店的名气和人气提上去,并形成了品牌,其赢利是肯定的。不论是网上书店的B to B模式、B to C或BBC模式,模式本身并不决定有没有前景,网上书店的前景在于协作与服务。一是提供普遍的信用卡网上支付,制定方便的银行间的结算问题;二是成立统一的、最具权威的CA认证机构,从而解决安全问题;三是构建高效率的图书配送系统。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保证网上书店的蓬勃发展。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3.1功能方面:
图书信息管理、图书浏览检索、会员信息管理、购物车管理、订单管理。
3.2安全与保密要求方面:
书店中所有的图书能够供用户随时查阅;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由用户自己修改,添加;书店图书的信息只能由书店管理人员添加,修改;所有注册用户信息只能由书店管理人员查询,对用户信息进行保密管理,双方诚信问题的规范,支付安全管理等。
四、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1系统运用技术是选择
ASP是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s)的英文简称[6]。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I的技术。也是当前Web站点建设中使用的流行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建立动态的,交互的,高效的Web应用程序。有了ASP您不必担心客户的浏览器是否能运行您写的代码,因为所以程序都将在服务器端执行。再结合功能强大的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就可以为网站建设提供一个极富活力的架构,为站点提供充分的扩展空间。
4.2系统执行环境的选择
ASP是由微软所开发出来的一项技术,它必须在Windows环境下来执行。Windows95/98所使用的Web服务器是PWS,而Windows NT/2000则是IIS。Access的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器运行在Windows NT/2000系统上,负责创建和维护表和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能够在出现各种错误时恢复数据。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Windows 9x/NT/2000系统上,完成所有的用户交互操作。将数据从服务器检索出来后,可以生成拷贝,以便在本地保留,也可以进行操作。Access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桌面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Office系列应用软件之一。它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提供了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把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界面设计、报表生成等操作规范化;为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也使得普通用户不必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的任务。在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时,可以使用数据访问对象(DAO)、远程数据对象(RDO)、ActiveX控件、OLE DB、ODBC、DB-Library和其他第三方提供的开发工具访问Access数据库。Access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Access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有四个主要的访问方法:ODBC API、OLE DB、Transact-SQL 和DB-Library。对于客户机,可以将这些API作为动态连接库来使用,并且通过客户端的网络库与Access服务器通信。
五、解决方案
要解决上述问题,使我国的网上书店快速发展,除了努力推进我国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外,从网上书店的角度看,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量大、管理有效、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是网上书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提高网上书店的服务质量,首先应抓住这个根本,加大对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度。
2、加强与出版社的合作。网上书店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而出版社的支持对网上书店来讲尤为重要。一方面,出版社是书店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最终保障;另一方面,书店要克服网上信息量不足的缺陷,也需要出版社的支持,因为网上书店为了使读者对图书有直观印象,需要每一种书的封面、简介等资料。这些文件若全部由书店自己来做,几万册图书对一个书店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对出版社来说,由于桌面出版的实现,一个月出版的书,仅花半天时间就可全部制成电子文件。因此,网上书店加强与出版社的合作势在必行。
3、优化页面设计,及时维护更新。要努力克服中国网站信息量小、缺乏吸引力、更新不及时的弊端,研究顾客浏览、查询心理,优化页面设计,合理设置栏目,使整个页面美观简洁、方便易用。
4、完善图书分类查询系统。按类浏览、查询书目信息是读者选购图书时常用的方式,因此,书店应综合考虑读者的查询习惯与出版社的图书分类的关系,制订出一种科学实用的网上书店图书分类体系。
5、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网上书店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树立自己的形象。比如,书店主页可以在国内外搜索站点免费注册,与知名站点建立链接;书店为读者提供优惠的折扣,吸引读者网上购书;书店采取创办网上杂志、开展网上活动等方式,吸引读者参与书店的各项活动,密切双方关系等。
6、提供特色服务。网上书店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一个明智的办法,就是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并根据自己的条件选准目标市场,开展特色化经营。这不仅包括服务内容的特色化,还包括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只有既满足了读者的现实需求,又挖掘、引导了读者的潜在需求,才能使网上书店得到长足的发展。
六、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现今网上购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将成为一种趋势,会受到全世界人们的认同与拥护。对于网上电子商务活动,网上购物网站已不再少数。比如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等大型商务网站已为世人所熟知。再加上网上银行的开通,网上购物会越来越容易,方便为世人所接受。
而且网上书店基于先进性、可扩展性、标准性和开放性、安全性、高效性、实用性、灵活性等基本原则进行设计,将系统分为数据、持久、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五层,包含了图书管理、购物车管理、订单管理和会员管理等模块。简洁明了的界面,齐全的功能,方便用户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节约时间,节省体力,让人享受一边上网一边购物带来的乐趣。网上购物的发展前景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 石志国 崔林.ASP动态网站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2].熊继勇.电子商务网站——网上书店的设计.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第1-55页
6.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篇六
图形创意的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旧石器时代, 在人们没有发明文字前, 最古老的图形是原始绘画, 如原始社会《几何纹彩陶盆》《人面鱼身纹盆》等, 通过这些最早的图形, 我们可以感受到早期人类的思想和文化, 这是图形产生的最早形态。
图形创意作为高校艺术类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它的研究和关注者以高校教师为主, 市场上关于《图形创意》的教材可谓是玲琅满目, 以清华大学出版社肖秀隽《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精品教材:图形创意》为代表, 对图形创意的理论内容、创意方法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与实践, 其它版本不一一详细介绍。总之, 图形创意是设计师根据表现主题内容的要求, 以说明性的图画形象为造型元素, 运用一定的形式构成和规律性的组织变化, 使图形本身更具有深刻的寓意, 并准确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创造性图形。
二、标志设计的相关文献综述
余沐人, 端木志坚主编的《标志设计》中, 对标志设计做了详细的定义, 并指出标志设计是一种象征的艺术, 它通过图形创意来传达人们的思想;王亚非在《标志设计》一书中对标志设计的发展、设计创作以及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做了详细的介绍;周峰编著的《标志设计》中国美术院校视觉设计同步教程, 书中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表现技巧、制作手段、流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与分析, 市场上关于标志设计的书有众多版本, 在此不一一列举。
标志设计中创意图形的成功与否, 在企业传播力度上会占有很大的因素, 标志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三、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在中国设计学范畴的历史里, “图形创意”一开始并没有与视觉传达设计“发生关系”, 只是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图形创意”的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其发生有一个自然流变的过程——时代发展的需要。
据考察, 现在市场上单独关于《图形创意》和《标志设计》的专著和教材不下千百余种, 与之相关的学位论文有上千余篇, 只是从图形创意入手专门针对标志设计的研究著作几乎没有, 与之相结合的论文倒有不少, 如:江南大学陈新华的《标志设计中的图形创意》一文中对标志设计的图形创意特征和手法做了简单介绍;周平在《谈标志设计与图形创意》一文中涉及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视知觉方面的理论研究, 为创造现代标志提供了理论依据;李秀梅在《中国传统图形创意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提出:从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创作过程的角度出发, 归纳出平面与秩序、吉祥与象征等规律, 从而更好的为标志设计服务;席志新《汉字图形创意》一文中分析了汉字图形创意应用于标志设计的可行性, 指出其创意应遵循的原则, 并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标志设计探讨应用方法;孙建峰在现代企业教育中发表论文《论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强调了注意图形的“形”与“义”, 要求以形表义, 以义塑形, 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标志设计, 常利在硕士毕业论文《对标志设计中的图形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利用图形的“形”和“内涵”来进行标志设计以及对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趋势做了尝试性的理论分析, 其他论文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此初步得知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即通过“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 以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静观, 而后以“设计思维”的方法再造物象于标志设计, 进而付诸这些物于标志设计。国内外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利用传统图形创作了一批经典的标志设计作品, 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奥运会火炬接力的标志设计、中国银行标志设计、陈幼坚公司设计等, 相信这些前人的研究将能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也能引起这一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与“图形创意”作为传统艺术精神相对应, 图形创意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尤其是标志设计的重要范畴之一。传统图形创意理论沿着“重组与解构”的创意思维模式逐渐意象化和具体化, 综合反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不断演绎。
在近代不同版本《标志设计》的专著和教材里, 大多是大专院校的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方面的迹象, 应该说, “图形创意”作为名词在《标志设计》里已经屡次出现, 如“解构”“重组”, 但这些大多是关于标志设计的基本概念知识, 部分章节涉及到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也还稍嫌不够透彻, 或者说与其论“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的精神相比还未达到同样的高度, 这需要热爱视觉传达设计的同仁们继续努力, 为之不停奋斗!
四、总结
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它有着自身的“图”与“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创作规律。图形创意设计不是单纯的图形, 也不是单纯的创意, 更不是单一以审美为目的一种装饰, 而是在特定企业信息的支配下对某一个或多个图形元素进行目标设计, 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进行信息的传播。而标志设计日益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推动了图形创意的融合和发展, 所以, 设计师必须把握已有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的设计理念, 对图形进行再次创意设计, 只有这样的标志设计才会不失现代感。
摘要:“图形创意”是平面设计的重要视觉元素, 在数年历史的绵延横亘中, 它以其独特的现象力, 展现着独特的视觉魅力,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有愈加重要的位置, 本文正是从对图形创意、标志设计着手, 从而进一步探讨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让更多的设计者关注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运用的现状及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图形创意,标志设计,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回顾.中国图案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12.
[2]肖秀隽.图形创意清华[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1.
[3]余沐人、端木志坚.标志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4.
[4]周峰.标志设计[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6.1.
[5]陈新华.标志设计中的图形创意[J].艺术百家, 2007 (S2) .
[6]周平.谈标志设计与图形创意[J].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 2004. (06) .
[7]席志新.汉字图形创意[J].包装工程, 2010 (18) .
[8]孙建峰.论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14) .
7.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篇七
一、前言
自2001年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与资源被语文教师开发利用。在我国相对落后的农村,要想使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语文课堂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不得不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加以注意。笔者搜集了十几篇相关文献,除介绍新兴信息技术的文章之外,还包括了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研究,在翻看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概括、整理和评述。
二、几种新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状况
韦亚君在其文章《浅谈语文移动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中通过介绍“移动学习”的概念,即指那些“借助信息技术与无线通讯设备,实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内容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1]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文中结合不同流派心理学理论,论证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可行性及优势,理据清晰,分析透彻。杨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人文性回归》中总结,将多媒体科技融入到语文教学设计的宗旨就是要更充分的展现语文的人文性,促进学生体会并发展人文性,而语文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语文教学本身缺失了人文性,并通过探究其原因说明了,应如何站在人文的高度去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并把这一主题渗入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设计上。[2]
另外,文中提到随着iPad的推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虽然将iPad运用于教学已在国内外很多地区开始了探索实践,但人们对其态度褒贬不一。王雁凌在其文章《Ipad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初探》中就主要分析了iPad在远程教育当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其已成为了远程开放教育推进的重要环节,这也为我们语文教学设计打开了新思路。将来的语文教学设计中会大量的涉及与iPad有关的课内外教学环节,我们可以从晁仕德的《浅谈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中找到具体的操作方法。文中推荐了几款适合教师和学生在课上使用的软件,为语文教学设计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多媒体操作方案,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设计的实操性。同样的,程超、许立勇和邱成在文章《Scratch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深层次整合研究》则向我们介绍了另一款适合语文课堂使用的语言设计程序Scratch。作者通过介绍“Scratch”这一新型语言设计程序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的使用,围绕语文教学中的“言意统一”,针对低、中、高年级分别提出了多媒体组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混合教学模式,为Scratch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及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教学设计的范式,同时也实现了“精神和言语共生”的教学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突破。除此之外,胡志勇在《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介绍了我们相对熟悉的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他认为,视频教材作为多媒体教材的代表,能够将视、听完美结合。但现今的视频教材大多是专门为了远程教育的学生设计,以电视教材为主,形式单一,学科针对性弱,有些冷门的学科甚至根本找不到相关材料,在未来的视频教材开发中,应当更多的考虑各学科的需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仍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制作自己所教学科的多媒体教材。[3]
三、农村语文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现状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村教育活动发展,这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农村中小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新技术资源来增强农村教育。
苗青在《包头市农村中小学移动资源教学设计研究》中,以包头市农村中小学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资源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其调查显示,移动学习的方式在最近几年尤其受到关注。而官京红则在其文章《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例谈》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全面整合,恰恰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任务驱动”和“能力迁移”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技术学习心理过程,提高了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但为技术而技术的教学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文章以《查找资料》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进行探究与分析,细致深刻,足见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对问题思考见解独到。
四、总结
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评述,笔者发现,现今国内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已日趋常态化,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而这其中呈现出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就成为了我们当下最重要的、最有研究价值的话题。农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只有将信息技术运用得更加恰当、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才能使语文学科脱离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走向崭新的未来。
注释:
[1]韦亚君.浅谈语文移动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J].安徽文学,2013,(6).
[2]杨茜.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人文性回归[J].教学研究,2006,(10).
[3]胡志勇.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财富,2011,(11).
参考文献:
[1]程超,许立勇,邱成.Scratch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深层次整合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16).
[2]胡志勇.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财富,2011,(11).
[3]晁仕德.浅谈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6).
[4]王雁凌.iPad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初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
[5]苗青.包头市农村中小学移动资源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2014,(4).
8.智能台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篇八
一、前言部分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最后一个阶段特别重要的一个作业,它能让我们将大学四年学习的课本知识联系到具体的应用当中去。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能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硬件知识,软件知识,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独立工作贡献社会做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
我选择的设计题目是智能台灯的设计与开发。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已逐步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患有近视眼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尤其突出。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台灯,当光线变得昏暗时忘记及时打开台灯,或者长时间在高亮度的台灯下工作,久而久之,都会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市场上已出现了具有调亮功能概念的台灯,但其仍不具备成熟的自动调亮功能。本设计所制作的智能台灯具备手动和自动调节两种模式,同时还加入了人体检测功能,可实现人走灯灭。在保护视力的同时,也为节能环保做出了一份贡献。
二、主题部分
2.1传统台灯与智能台灯的区别
传统的台灯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照明,既不节约也不环保。而智能灯的主要含义是除了智能灯体,还有一个手持智能控制设备,智能灯控制设备具备计算能力和网络联接能力,通过应用程序,功能可以不断扩展。智能灯的核心功能是控制、灯光效果、创作、分享、光与音乐互动、光提升健康和幸福。
2.2智能台灯的发展方向
2.2.1、走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照明
智能化灯将从纯粹的智能功能的发展转向更注重人的行为的智能灯控。以人的行为、视觉功效、视觉生理心理研究为基础,开发更具有科学含量的,以人为本的高效、舒适、健康的智能化照明。
2.2.2、满足个性化、层次化的照明
智能技术与灯光控制的结合使照明更进一步地满足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群体的照明需求,是使照明从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到满足个体、个性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这也应该是智能灯的发展方向。
2.2.3、智能技术与新光源及新照明技术的结合,创造崭新的照明文化 智能技术和电子开关等新照明光源和照明技术的结合,将构筑崭新的照明技术平台,其应用领域从智能家居照明到智能化的城市照明,有无限广阔的前景,并且正在创造一种崭新的高技术和高科学思想含量的照明文化。智能化照明的出现是灯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2.3此款台灯的有关技术知识
本人设计的智能台灯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技术,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模—数转换技术,电子电路技术以及有关的编程知识。
2.3.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它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2.3.2 PWM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WM技术,其中包括:相电压控制PWM、脉宽PWM法、随机PWM、SPWM法、线电压控制PWM等,而在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中采用的脉宽PWM法,它是把每一脉冲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可以通过调整PWM的周期、PWM的占空比而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
模拟信号的值可以连续变化,其时间和幅度的分辨率都没有限制。9V电池就是一种模拟器件,因为它的输出电压并不精确地等于9V,而是随时间发生变化,并可取任何实数值。与此类似,从电池吸收的电流也不限定在一组可能的取值范围之内。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通常只能属于预先确定的可能取值集合之内,例如在{0V,5V}这一集合中取值。
模拟电压和电流可直接用来进行控制,如对汽车收音机的音量进行控制。在简单的模拟收音机中,音量旋钮被连接到一个可变电阻。拧动旋钮时,电阻值变大或变小;流经这个电阻的电流也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了驱动扬声器的电流值,使音量相应变大或变小。与收音机一样,模拟电路的输出与输入成线性比例。
尽管模拟控制看起来可能直观而简单,但它并不总是非常经济或可行的。其中一点就是,模拟电路容易随时间漂移,因而难以调节。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精密模拟电路可能非常庞大、笨重(如老式的家庭立体声设备)和昂贵。模拟电路还有可能严重发热,其功耗相对于工作元件两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成正比。模拟电路还可能对噪声很敏感,任何扰动或噪声都肯定会改变电流值的大小。
通过以数字方式控制模拟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此外,许多微控制器和DSP已经在芯片上包含了PWM控制器,这使数字控制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了。
2.3.3模—数转换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称为模数转换(简称a/d转换或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转换的作用是将时间连续、幅值也连续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离散、幅值也离散的数字信号,因此,A/D转换一般要经过取样、保持、量化及编码4个过程。在实际电路中,这些过程有的是合并进行的,例如,取样和保持,量化和编码往往都是在转换过程中同时实现的。
三、总结部分
该智能台灯可将单片机技术与PWM调光技术模—数转换技术等相结合,实现台灯光强的调节。当人体在台灯感应范围内且环境光线较弱时,台灯会自动打开,且灯光亮度会随环境光线的改变而自动调节,一旦人体离开台灯感应范围后,即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不到人时,台灯将在1分钟后自动熄灯。该设计通过亮度的自动调节和人体检测控制台灯开关来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同时为了提高本设计的适用范围,还加入了手动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下,台灯亮度由按键调节,使得该台灯对部分特殊情况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四、参考文献
[1]颜重光,室内LED照明创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J].新材料产业,2014,[2]周志敏.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图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一实验一测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刘琳. 智能绿色LED照明技术与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07):67—70. [5]郑久云,韩志刚.罗胜钦.自光LED的应用与驱动[J].现代显示,2009,[6]张占松,蔡宜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张明勋.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8]黎平.LED驱动电源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陈雷,赵艳军.基于PT411 5的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的设计[J].灯与照明,[1O]陈元灯.LED制造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1]林俊伟.LED照明系统设计[D].深圳大学,2009:1-12.
9.高线设计 文献综述 篇九
前言
1.1 线材产品定义
线材是热轧材中断面尺寸最小的一种,由于轧钢厂需将线材在热状态下圈成盘卷并以此交货,又称为盘条。高速线材轧机一起合理的孔型系统和高适应性的机电设备及布置方式,使其产品规格范围远比常规线材轧机大。一些带有盘条作业线的高速轧机生产直径的范围为5.5~60mm的,一般的高速轧机产品规格的范围为5.5~30mm。在产品品种上,高速线材轧机不但能成产碳素结构钢盘条,还能成产几乎所有钢中的盘条;除能生产圆断面光面盘条外,还可以生产相应断面的螺纹盘条,边长为5~16mm的方断面盘条和内切圆直径为5~16mm的六角盘条。
1.2 高速线材产品的高精度
高速线材轧机以其精确的孔型设计,合理的张力及活套控制,单线无扭高速连续轧制方式,以及足够的轧机刚性结构和耐磨的轧辊材质,保证了产品具有普通轧机所难以保持的断面尺寸精度。通常高速线材轧机的产品断面尺寸精度能达到±0.1(对ɸ5.5~8.0mm的产品而言)及±0.2mm(对ɸ9.0~16mm的产品及盘条而言),断面不圆度不大于断面尺寸总偏差的80%[1]。今年来又出现了成圈前的规圆设备,能把断面尺寸偏差控制到±0.05mm。但实际需求中并不需要这么高的精度,实际生产中为合理使用轧辊轧槽和分别满足各种断面尺寸精度的需要,通常把产品断面尺寸精度控制在±0.1~0.3mm。
1.3 线材的用途
线材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线材产品直接被使用,主要用在刚绝混凝土的配筋和焊接结构件方面。另一类是将线材作为原料,经再加工后使用,主要是通过拉拔成各种钢丝;再经过捻制成钢丝绳,或再经编制成钢丝网,经过热锻或冷锻成铆钉;经过冷锻及滚压成螺栓,以及经过各种切削加工及热处理制成机器零件或工具;经过缠绕成型及热处理成弹簧等等。
2高线典型产品 ER70S-6介绍
其中ER70S-6为合金焊丝钢,主要用于气体保护焊接。气体保护焊是利用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电弧和焊接区的电弧焊,气体保护实心焊是一种优质、高效、节能的焊接方法,在我国重型机械、工程机械、船舶、锅炉、车辆等制造行业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的气体保护焊发展速度较快,气体保护焊丝的用量越来越大,用于加工气体保护焊丝的焊接用钢盘条市场需求量在迅速增加。ER70S-6是国外的常用气体保护焊丝品种,按美国焊接学会标准AWSA5.18的要求控制化学成分,主要元素有C、Mn、Si、S、P。该焊丝在焊接时具有较好的电弧稳定性和较高的焊缝性能,在国外得到普遍使用。
ER70S-6焊丝盘条现状
气保焊丝用钢ER70S-6热盘条的开发:碳是影响焊接性能的关键元素,选择碳含量在0.06%-0.10%,Mn/Si比选择在1.8-2.0以为对焊接韧性的提高有益处,锰、硅主要用于脱氧,考虑到锰可以提高盘条强度,Mn按中限控制,Si按下限控制,氧在钢中大多以氧化铁和硅酸盐等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会降低焊缝金属的强度和韧性,而氮又是焊缝金属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的氧、氮含量[4]。
ER70S-6焊丝盘条的生产中,为了提高其强度和韧性,即使其成品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避免产生马氏体。马氏体组织是引起脆断的重要原因,对盘条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的控制是生产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焊接用钢盘条的必要措施。影响组织的因素:
吐丝温度对盘条组织的影响:较高吐丝温度(950℃)下在近盘条表面的位置出现大量的混晶组织,这种组织出现与再结晶过程的盘条在冷却中奥氏体的异常有关。混晶出现造成了盘条晶粒尺寸极不均匀,影响拉拔性能。在给定的集卷速度下,提高吐丝温度,盘条的抗拉强度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波动较大,高的吐丝温度导致盘条组织不均匀,对焊丝拉拔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吐丝温度降低盘条的强度不是有效途径;控制盘条在斯太尔摩控冷线上的冷却速度,避免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生成。
由盘条的质量要求,轧制时采取的工艺为较低冷却速度的空冷工艺。以获得良好的拉拔性能,减少拉丝过程中的断丝现象,成品组织构成为F+P。根据它特殊的CCT曲线为了得到珠光体转变结束的温度范围为610-810℃[5]。为此,a采用斯太尔摩速度缓冷工艺,即把斯太尔摩保温盖全部盖上,风机进风口风档全部关闭,斯太尔摩首段辊道运输速度设为0.12-0.18m/s,以后各段的级联速度相同,保证获得较低冷却速度。
b实行低温轧制工艺,即降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精轧机入口温度。通过形变细化A体晶粒。
c合理设定吐丝温度:ER70S-6气保焊丝钢的性能要求即要有良好的拉拔性能,又要有较低的拉拔强度。从理论分析,吐丝温度高,奥氏体晶粒粗大,相变中铁素体晶粒粗大且不均匀。在后续拉拔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变形,从而导致拉拔断丝。因而吐丝温度约在820-840℃。控冷工艺对ER70S-6钢相变和组织的影响: 由于Mn、Si的影响,使ER70S-6 具有特殊的CCT曲线,经热模型测定CCT图如图1所示:
图1 动态CCT曲线
终轧温度的影响:当变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结束时,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温度补偿变形速率因子Z增大,变形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变小,其长大倾向变小,有利于铁素体形核,缩短了孕育期,导致相变点升高。而当变形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结束时,奥氏体被轧成扁平状,使得单位面积内的晶界面积增加,为新生相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形核位置,同时,变形使奥氏体晶粒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变形带,这些变形带也为新相形核提供了场所。导致相变点上升。
对扩散型相变,当终轧温度过低使,会造成过冷奥氏体的热稳定化,变形扩散系数变小,其对相变点的影响可能会超过铁素体形核的作用,这时相变点反而会随终轧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对于吐丝温度,直接影响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因而对产品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变形后立即快冷,会降低静态回复和再结晶的速度,抑制变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吐丝温度越低,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越小,相变过冷度也越小,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相变越容易在高温下进行,导致相变点上升。
冷却速度的影响:相变区冷去速度增大,奥氏体稳定性增强,推迟了相变的发生,导致相变点下降。冷却速度小于1,组织主要为F+P,而且铁素体量保持在80%以上[3]。
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在拉拔过程中盘条容易被拉断,拉拔断裂的影响因素:
1原料材质,由于盘条中锰、硅含量较高,造成铸坯凝固过程中中心孔缩孔处合金元素正偏析,盘条轧制后形成异常组织。采用合理的浇铸温度、拉坯速度、冷却水量等,降低缩孔级别、减轻中心偏析,提高钢坯内部质量,保证成分均匀稳定。锰、硅含量较高时,会使CCT转变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推迟并延长转变时间,所以该钢种的冷却应采用延迟型冷却,使盘条在近似等温转变条件下生成F+P。实际工艺控制是降低吐丝温度,使盘条在稍高于相变点的温度下进入保温罩,并采用较低的辊道温度,使盘条在保温罩内以缓慢的冷却速度发生相变,并得到F+P.2盘条尺寸精度,盘条圆度不好容易造成盘条表面产生横向裂纹或鱼鳞裂纹。
3焊丝生产工艺。
拉拔断口宏观形貌:杯锥状和半杯锥状断口、星芒状断口、燕尾形和笔尖行断口、斜茬状断口和不规则形状断口。断口根据盘条粗细分为细拉钢丝断口以杯锥状为主,粗拉钢丝断口以斜茬状为主[6]。
在轧制过程中,控制轧制工艺和冷却工艺,避免出现异常组织,提高盘条的通条性,保证盘条获得良好的拉拔性能.在同一控冷规范条件下,盘条的碳含量对其抗拉强度有较显著的影响,控制盘条的碳含量小于0.08%是降低盘条强度的有效措施;焊丝中的马氏体组织在拉拔过程中形成微观缺陷,导致焊丝脆断。消除组织中的异常组织应当充分地利用精轧机后的水冷和风冷。一般应当降低吐丝温度,延长在保温罩中的停留时间,使组织充分转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研究表明当轧后以小于1℃/s冷却时,组织中为F+P,无M+B的产生。为了减少ER70S-6焊丝钢在拉拔过程中的断裂当在冶炼、连铸过程中减少成分偏析,减少缩孔和疏松,提高连铸坯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
国内ER70S-6鞍钢无需退火工艺的ER70S-6焊丝盘条研制:通过采取降低钢中碳、锰含量,控制P、S含量,优化延迟型Stelmor冷却工艺等措施,取消拉拔过程中退火工艺,直接生产出成品焊丝。冷却工艺
图2为ER70S一6钢的动态CCT曲线[5],ll条曲线分别代表20.0、8.O、4.0、3.0、2.
5、1.
8、1.
3、1.0.0.
8、0.5和0.1℃/s的冷却速度。
冷速小于1℃/s时可获得铁素体和珠光体,避免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鞍钢股份线材厂延迟型冷却风冷线是由标准型Stelmor风冷线加保温罩改造而成的,保温罩长度较短。为了满足ER70S一6盘条的生产要求,必须对延迟型Stelmor冷却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为保证ER70S一6盘条获得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就必须降低吐丝温度,使奥氏体在较低的温度下转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同时,有效地避免产生马氏体和贝氏体,使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在保温罩内完成。根据CCT曲线,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冷速应低于l。C/s。为保证相变区冷速,采取降低风冷辊道速度、关闭风机和盖保温罩等措施[2]。在相变温度区间和相变区冷速确定的前提下,才能确定相变时问。为保证整个相变过程在保温罩内进行,在保温罩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必须降低辊道速度。
3高速线材生产线的发展
现代工业采用由25 ~ 28架轧机机组组成的连续式轧机生产线材,轧制过程一般分为组扎、中轧、预精轧和精轧4个阶段。在预精轧轧机和精轧轧机之间设置有若干段冷却水箱,通过控制冷却水箱的水温、水压和开/关,来调节进入精轧机组的轧件温度。从精轧机轧出的线材,由吐丝机将其平铺在斯太尔摩线的输送辊道上,运送到集卷器。在精轧机和吐丝机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段水冷箱,用于调节线材的吐丝温度。斯太尔摩线长达数十米,生产高碳钢线材时,通过调节输送链辊道下面风机的风量控制线材的冷却过程。高碳钢线材在其生产过程中,钢的组织经历了奥氏体化、奥氏体组织的变形、再结晶、晶粒长大以及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等一系列变化。这一系列物理冶金过程决定了高碳钢线材最终的组织,从而决定了线材的力学性能。钢的化学成分以及轧制线上的主要工艺参数如钢坯加热温度、终轧温度、轧制速度、吐丝温度、斯太尔摩线的风量、输送辊道的传送速度等对线材的最终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宝钢高速生产:
宝钢 工艺平面布置图[9] 1—上料台架;2—步进式加热炉;3—高压水除磷装置;4—粗轧机组;5—飞剪;6—中轧机组;7—飞剪;8—预精轧机组;9—水冷段;10—测径仪;11—飞剪;12—精轧机组;13—水冷段;14—减定径机组;15—水冷段;16—测径仪;17—夹送辊吐丝机;18—散卷冷却运输线;19—集卷站;20— PF运输线;23—打捆机; 25—卸卷机
该工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产品大纲以钢帘线、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等制品用线材为主,填补了目前我国线材市场高级硬线的短缺与空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规格由Φ5.0~Φ25.0mm,扩大了线材产品范围。Φ5.0mm的产品还可使下部制品工序节约拉拔道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采用高速轧制新工艺,保证速度为110m/s,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细线比高达73%的情况下单线年产量为40万t,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3)所有规格产品的精度均可达到±0.1mm,椭圆度为尺寸总偏差的60%,这一精度为世界先进指标,对金属制品和标准件加工用户极为有利。
(4)机组由30架轧机组成,实现了小延伸精密轧制;粗、中、预精轧机组机架采用平立交替布置,精轧和减定径机组机架呈V型布置,实现全线无扭轧制;机架间采用微张力或活套控制。由于这些措施的采用,因而产品精度提高,轧制事故减少。
(5)国内首家采用摩根公司最新专利TEKI-SUN轧机技术,即在精轧机水冷段后增加4机架减定径机组。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①可降低高速区线材形变带来的急速温升,实现了低温高速温控轧制,从而可确保产品尤其是高碳优质线材的质量;
②可实现精密轧制,保证尺寸精度,使所有产品规格的精度均可达±0.1mm;
③可实现一定规格的自由轧制,增加产品规格。如可生产Φ5.75mm产品,满足用户对线材尺寸的特殊要求;
④可简化孔型系统,所有规格产品均由减定径机组完成成品轧制,减少轧线换辊次数,利用减定径机组的快速换辊小车,提高轧机作业率约5%。
(6)轧线设有轧件温度闭环控制系统,使轧件全长温差控制在20℃以内,并可根据需要控制轧件在各变形区的轧制温度。吐丝温度偏差为±10℃,大风量延迟冷却型Stelmor散卷冷却运输线长103m,大部分钢种可完成在线热处理工艺,可提高产品的冶金质量及性能均匀性,控制氧化铁皮成分组成,减少下部工序热处理道次及表面清理难度,最终获得各方面品质均为一流的产品。
(7)加热炉出口设有大流量、快速(通过速度1m/s)高压水除鳞装置,除鳞效果好,尤其对钢帘线等高碳钢生产十分有利。
(8)精轧机前及减定径机后分别设有1台光学测径仪。精轧机组后设有涡流探伤仪,对线材表面质量、尺寸精度进行连续监控,快速反馈,减少了调整时间,从而使作业率提高,确保了产品质量及产量。
(9)钢坯加热炉采用侧装侧出料步进梁式加热炉,控制系统网络为二级结构,可完成最佳化燃烧数字模型的计算和控制,使生产操作灵活,钢坯加热温度均匀,氧化烧损减少,脱碳层深度减小,实现了节能降耗。
(10)采用ABB两级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了生产操作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L1级为电气传动、基础自动化与过程控制级集散型轧钢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从上料至卸卷站所有设备全自动控制、轧制区最佳化控制等功能。L2级为生产管理计算机级,主要完成车间内的物料跟踪、原料及成品库管理、轧辊间管理、质量合同及生产计划管理等工作。其控制水平在世界同类型线材厂中处于领先地位。
(11)轧线电气系统实现全交流化,更能适应高速线材轧制要求。交流电动机结构坚固,适应环境能力强,维护和备件储备方面的投资比直流电机减少60%~70%;交流传动功率因素高,可减少或不需无功补偿方面的投资;交流电机采用强迫通风,大都不需水冷,可节约净环冷却水约160t/h,对减少维护投资、提高质量和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12)主轧线采用高架平台布置,轧线设备布置在平台上,各种管道、风机、高压水泵站、液压润滑站、电缆、飞剪切头收集装置等布置在平台下,大大改善了设备检修维护条件。同时减少了大量地下工程量,易于防水,节省投资,尤其对宝钢处于的地理位置,效果明显。
(13)粗轧、中轧立辊轧机下传动,使轧线区域开阔、视线明朗,处理事故容易,立辊换辊时间缩短。
(14)轧辊间上下两层布置,上层与高架平台连接,布置有高速区辊环导卫维护设备,易于高速区的辊环导卫更换。轧辊间主要设备均采用数字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
(15)车间设有性能良好、功能齐全的线材检验室,可承担线材的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冷(热)顶锻试验、氧化铁皮检验、低倍酸浸组织检验等工作,满足高等级线材生产的需要。
(16)车间地下室采用先进的低压二氧化碳自动管道灭火技术,灭火效果良好,对人及设备危害很低
沙钢高线生产:
图3 张家港沙太钢铁公司高速线材车间工艺布置图[8] 1—连铸冷床;2—冷下料台架;3—提升装置;4—热装缓冲台架;5—冷上料台架;6—步进式加热炉;7—拉料辊卡断及高压水除磷装置;8—粗轧机组(6架);9 —1号切头尾及碎断飞剪;10—中轧机组(6架);11 —2号切头尾碎断飞剪及预精轧前侧活套卡断剪;12—预精轧机组(4架);13—精轧前水箱;14—精轧前切头尾飞剪碎断剪侧活套及卡断剪;15—无扭精轧机组(10架);1—6精轧后2#3#水箱之间夹送辊;17—精轧后6段冷却水箱;18—在线测径装置;19—夹送辊及吐丝机;20—散卷风冷运输线;21—集卷机及运卷小车;22—PF运输线;23—打捆机;24—盘卷称重及打标牌装置;25—卸卷机 工艺特点
(1)轧线的上料系统与连铸机相连,连铸机剪机到加热炉人口的距离为68m连铸输辊道上的横移车可将坯料分别向两个方向拨送,即拨人与连铸输出辊道相衔接 的坯料热送装置或拨人另一侧的连铸冷床。当采用热装工艺生产时,连铸坯由热送的横移装置、输送辊道和提升装置输送到 +O.5m平台上的装炉辊道上,在辊道的另一侧设有热装工艺的坯料缓冲台架,用以调节连铸与轧钢热送坯料的节奏。在生产小规格产品时可达到全部的热送热装。连铸坯剪切后输出温度约85o℃,人炉温度可达到 600℃。在国内线材轧制方面领先采用了连铸坯直接热装加热的生产技术。
(2)从上料开始对坯料进行全线自动跟踪,使操作自动化和生产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3)采用步进粱式加热炉,坯料在炉内四面受热,全长加热温度均匀,坯料芯部和表面温差小,氧化、脱碳少,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炉、出炉采用炉内悬臂辊道,操作灵活、方便。(4)全线共有 26架轧机,其有关参数见表 2。轧制 130nma× 130rn ̄ 方坯最大平均延伸系数为 1.287。全部轧机分为粗轧、中轧、预精轧、精轧 4组,前 16架轧机为平立交替布置,立辊轧机均 为上传动,后 1O架精轧机组为摩根第六代 v型超重级轧机。整个轧制过程轧件无需扭转。
(5)轧线设置5个立式上活套和2个侧活套,立式上活套分别布置在中轧后 3架轧机之间和预精轧机组各机架之间;侧活套则布置在 中轧 与预精轧机组之间和预精轧与精轧机组之问,轧件在此区间为无张力轧制。每个活套侧面(或上 面)均设有光 一 电扫描器,并把信号送人计算机以控制轧机速度,从而保证了进人精轧机前的轧件尺寸精度,最终获得高精度产品。
(6)在轧制过程中对轧件和成品进行温度控制.碳钢焊条钢和冷墩钢的开轧温度为(920~ 98O)℃,低合金钢为 1050℃。轧件在进入精轧机时温度控制在 850℃ 或 980℃。穿水冷却装置设有 6段水箱,当采用一般水冷制度时,不使 用 2﹟水 箱 及 2﹟ 3﹟水箱之间的夹送辊,而用其它5个水箱将轧出的线材成品从(86O~ 960)℃ 左右迅速冷却到(7OO~ 8(D)℃。当采用芯热回火工艺生产 时,则只用 1、2#、3#水 箱,以及2#、3#水箱之间的夹送辊,这时将线材温度强冷至约 600℃(吐丝机处)左右。水箱冷却均采用闭环控制。斯太尔摩运输线为辊道式延迟型,共设有14台风机,根据处理的钢种、规格的不同,在各生产工艺软件中对辊道速度、风量,开启或关闭保温罩进行设定,自动调节,以控制线材的冷却速度。盘卷在整个斯太尔摩线的运输过程中经控制冷却完成相变,使成品线材具有 良好的金相组织和所需的机械性能[10]。
(7)在精轧后水冷箱之间设有在线测径装置,可对出自无扭轧机的线材进行外径及外形的测量和显示,以便及时调整轧机参数, 保证产品精度,减少轧废率。
(8)孔型系统 采用了椭圆一 圆孔型系统,其优点是轧件变形均匀,轧辊、导卫磨损小,孔型易于调整,可减少换辊次数,提高作业率。
(9)车间主要工艺设备布置为高架式,从上料区至集卷区设有高架操作平台,工艺操作设备除与连铸衔接的热装系统、盘卷处理的 P&E线系统外,均布置在+5.0m平台上。在平台下主要设有设备基础、铁皮沟、润滑及液压站、电缆桥架、各种管道、切头收集 装置及其它辅助设备等。高架式设计已是当前现代化线材车间普遍采用 的方式,可使地下工程量大大减少,对设计、施工、安装,尤其是生产操作和维修都十分有利.5.7 控制冷却线
(1)水冷装置
① 精轧机前水箱:每段水箱长度 6m,2个水冷箱,环形喷嘴。每个水箱的最大温降为 75℃。② 精轧机后水箱:水箱长度 约 6m,6个水冷箱,环形喷嘴。每个水箱最大温降:标准冷却为 75℃,芯热回火冷却为15O℃。水流量和温度由 自动闭环温 控系统调节,人工进行预先设定。
(2)精轧机后夹送辊
① 设在 2#、3#水箱之间的夹送辊是专为生产6ram 和8m 自回火线材用的。轧辊为双槽或 4槽碳化钨辊环(可利用无扭精轧机废230ram辊环研磨后使用)。上下辊以轧制中心为基准对称调节。调节压缩空气系统压力(0.03~O.5)MPa,可改变夹送辊的夹送力,最大夹送力为0.4MPa。辊子直径为(ɸ210 — ɸ 179.5)mmX 71.7mm,② 吐丝机前夹送辊技术参数与2#、3#水箱之间夹送辊相同,最大夹送力为 O.4MPa,速度调节与无扭精轧机和吐丝机同步,生产小规格线材时尾部降速;生产大规格线材时尾部增速,并可在全长方向进行张力调整。
(3)卧式吐丝机
其下倾角为 15。,线圈平均直径1075nml,设有振动检测装置。
(4)斯太尔摩运输机。
其形式为辊道延迟型,运输机速度为(6~ 120)m/min,辊子最大允许温度为900℃,线材冷却速度为(O-3~ 17)℃ /s,每个风机风量 154700m/h,静态风压O.03MPa,运输机 总长为98.2m。共1O个运输段,每段 9m长。每段辊道通过变速电机靠齿轮减速装置链式驱动。1至 6段,每段配有2个风机,第7和第1O段,各配有 1个风机,风机人口设有风门调节机构。隔热罩通过气缸启闭。
综上所述
我国虽然已经成品线材生产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是高线比低,硬线及合金线等高附加线材比低,控冷线材比低,总体质量水平低等。
国内高附加线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内部质量问题。化学成分控制精度低,成分波动范围大,偏析严重,S、P含量高,氧化物与硫化物夹杂严重,硬性夹杂物颗粒最大为50μm以上。从而造成拉丝端头率高,且通条性能不好强度差。
表面质量问题。多数线材厂生产的线材,直径尺寸公差为0.4mm,氧化铁皮一般为5 ~ 8kg/t;同时表面脱碳严重,一般大于直径的2%,甚至存在折叠、耳子、裂纹等缺陷,从而严重影响线材制品质量。
参考文献
【0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模板09-05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07-10
本科毕业设计字体要求06-1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撰写规范08-04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06-28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11
园艺林学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09-22
重庆三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