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

2024-08-04

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精选12篇)

1.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 篇一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国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世界文明古国。华夏千年,孕育了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便是一碗面汤,也包含着各种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兰州拉面的一碗面汤放变了多少人民的运途,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这碗面汤似乎和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一样,显得格格不入。对此,我认为,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关键在于顺应时代发展。

优秀文化为国根,顺时发展续新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优秀文化更是民族的精魂。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优秀文化的传承成为一大难题。??然而,将近600岁的故容却领先解决了这一难题。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故宫萌宠――“龙猫”的走红;故宫胶带等文创产品的供不应求;故宫上元节活动的开展无不是故宫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么的关键。

时代发展需求变,传承品质应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应运而生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中国戏曲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文化类节目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提高文化传承秀文化的品质,给观众一种对文化全新的认识。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应顺时发展,提升品质。

传承发展相结合,促国构建新小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愈推愈远,我们距离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优秀文化也见证着国家的昨天,激励着祖同的明天。为让文化释放新的活力,我们就应将传承优秀文化与发展时代潮流相结合,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大的动力。

一碗面汤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改变着无数老百姓的命运。兰州拉面做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变革,改善餐饮品质,让中华文化在顺应发展的传承中走得更稳,更远。

2.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 篇二

一、用爱心播撒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让它滋生孩子善根发心

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 我们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该用爱心播撒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时时处处于细微处教导孩子, 做善事、学善行, 在孩子的心中播撒善的种子, 让它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用自己的善行指引自己不断前行。

去年我所接任的这个班有学生58人, 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家长因为“望子成龙”, 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此, 孩子寄托在别人家里, 导致每周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太少, 缺乏家庭的良好教育, 学习行为习惯问题多多, 有的甚至作业不做, 动不动打架…… 面对这样的孩子, 我心急、生气, 于是训斥……但收效甚微。后来在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的传统文化学习中明白了我们老师应该用爱做教育,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我开始不断告诫自己:他们是孩子, 需要我们慢慢引导, 教育!我还把在培训里收集来的视频、故事、感恩歌曲在课上让他们欣赏, 如《跪羊图》《感恩的心》《黄香温席》等, 大部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 听取故事, 学唱歌曲, 渐渐地, 他们懂得了自己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父母辛苦把我们抚养长大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觉得应该好好学习, 用认真学习来孝敬父母, 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恩情。特别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许同学竟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从一名同学眼中的“大金刚”变成了同学们的“保护神”, 每天还能主动帮助手受伤的同学做值日……这些变化让我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爱的魅力。

二、用经典浇灌优秀传统文化的幼苗, 让它促成孩子茁壮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而没有经典传统文化的滋养, 孩子心里那善的幼苗就难以得到健康的成长。现在一味追求成绩而忽略道德品质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我尝试用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来教导他们, 它是古圣先贤所总结的为人处世的标准。于是, 平时的日常课内、课外, 我常常利用机会讲解《弟子规》, 让孩子从中感悟、明理、导行, 进一步滋养他们心中的善根德能。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位陈同学, 她是体校队成员, 性格很像男孩子, 做事总是大大咧咧, 我行我素, 不是迟到就是忘戴红领巾, 不是没有穿校服就是忘记带书本, 不是今天头疼就是明天闹肚子请假。作为老师的我, 以及班上的同学几次劝说, 她总是嘴上说今后要改正, 可是每次又都是“屡教不改”。而在我开始在课堂内外教学弟子规时, 就特意让她边诵读边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学习“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一句特地让她谈谈自己在家在校的表现, 她竟然把平时欺骗老师父母的事和盘托出, 并哭着低头认错。面对这样的女孩子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的认错态度。对于她的转变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这难道不是经典浇灌的结果吗?这或许就是《弟子规》的力量所在!

三、用力行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让它引领孩子正己正心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是的, 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就是摆在学生面前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经验范本。因此,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不断修身正心, 以身作则, 用自身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 做好学生行为的楷模。这样, 才能让学生切身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并乐于亲近传统, 学习传统, 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正己正心, 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从而让我们的三尺讲台真正成为育人的场所。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 我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文化的同时, 更注重做好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范本。例如, 我常常早早就来到教室, 看见桌椅没有排好马上动手摆正, 看见地板上有纸屑总是弯下腰迅速捡起来, 发现有同学没戴红领巾及时提醒, 并且主动擦拭班级的玻璃门窗……久而久之, 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以老师为榜样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每当遇到“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传统节日, 我总不忘提醒孩子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把自己的力行过程写进日记里, 第二天与大家分享, 并自己带头分享自己的力行所得, 这样, 在我的榜样示范影响下孩子们已经在不知不觉受到了感染与熏陶……

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用爱心培育浇灌、用经典熏陶滋养、用自身言传身教这三方面来引领教育孩子, 我们必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贵人。

参考文献

[1]卞新国.国学经典导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9

3.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中国分类号:G633.3

如何在新时代、新潮流面前,找到一个更好的衔接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的传承。

针对现在中学生存在的文化认知现象,我在教学中除了常规课堂教学活动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素质。

一、举办阅读经典著作活动

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人们学习、查资料,都喜欢通过电脑,很少通过看书去获取课外知识。即使看书,也是现代意味较浓的快餐文学,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具有丰富内涵的经典书籍。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看中外经典的著作,我适当再增设阅读课,增加学生阅读量,我引导学生读了一些名著、优秀诗文。如《诗经》、《史记》、《子夜》、《边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了解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主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谓一举多得。我相信这样坚持下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将会有更多的人悟出:继承中华优秀文化,读书做人,以渊博的学识,得体的举止,优雅的礼仪,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设置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也就更有深度。如家风专题:可从什么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该怎样学习传承,家风给人怎样的启迪教育,成功家庭教育的例子有哪些,父母或长辈的那句话,那件事让你不能忘怀等入手来开展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学生挖掘家庭“宝贝”的行动。辛家世代为官,然而在辛赞时却遭受了山河破碎,北方早已沦为金人之手。辛赞迫不得已在金人手下为官,时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希望其勿忘靖康之耻,拿起武器反抗金国残酷统治。辛弃疾受其家风家教的影响,发奋努力,成为一代著名爱国词人。后人每每读到他的词,无不为之感动。由此可见,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具有无穷的力量。

聚焦历史文化名人专题。走进苏轼,学习其旷达乐观精神;走进文天祥,学习其生死荣辱观;走进冰心,学习其“一片冰心在玉壶”……精读他们的文章,品味他们的思想,积累了学生的作文素材,陶冶了学生的精神情操。

三、开展感知传统节日活动

利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开展感知传统节日的活动。对学生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形象、可感知、易懂、有兴趣等好处。如中秋节来临时,借助教材中的咏月诗,结合家乡过节的习俗,使学生明白,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原来月饼做成圆的,不但包含团圆的意思,有事圆、人圆、心想事成等意味,还有对对方美好祝愿的心愿。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点与中秋有关的事(如背诵与月有关的诗句等美文),肯定会比枯燥的说教更有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比如举办重阳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重阳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重阳节习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老师、同学的提问,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洗一次脸,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在这种节日情境中,不但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真正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实含义,这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感知、保护古建筑的活动

我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古迹,如古民居(如聂耳故居)、古桥梁、古道路等,探讨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思考自己能为保护古迹做点什么,提出保护方案。如对高古楼的感知活动,学生了解到高古楼,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是玉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能记住民谣:“哇家玉溪高古楼,半截矗在天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抬头望望高古楼,帽子掉进沟沟头。”这样的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也使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认识到: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了玉溪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五、开展保护民俗活动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方形成民俗时的精神寄托及对生活的某种憧憬,民俗的传承、积淀、发酵,构成了中华璀璨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怎样保护这些民风习俗,使其发扬光大,教师这座桥梁和学生这个载体都有着自己的职责。在保护民俗活动中,让学生先收集本地的民俗,分清种类,整理出全过程,探究其历史渊源,思考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甚至是实物,再由全班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保护意见和修改建议,提出倡导。如玉溪的传统民俗——米线节。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使学生明白,玉溪米线节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玉溪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其说米线节是玉溪人民对神的崇拜,倒不如说是玉溪人民对艰苦奋斗的祖先的怀念;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盼。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玉溪市政府、民俗专家、人民群众,做出了很多努力。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文学、音乐、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和精神寄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建设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最多的学科,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精神修养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些,确立一个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中华精神,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场合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养。我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利用做优秀语段阅读的机会,既让学生学会做题技巧,又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利用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励志教育、爱国教育、懂得幸福、懂得努力等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让学生明白:读史,明祖国兴衰;读经典,增长自己才智。领会诸子百家的智慧,感悟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让学生心中油然升腾起民族自豪感。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4.初中传承汉服的记叙文600字 篇四

作为汉族文化的瑰宝,汉服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只不过在明末清初,汉族政权垮台,这个象征着汉族文化的汉服也随之淹没。汉族人在节日宴会时不再身着民族服装,取而代之的是旧时的便装。渐渐的,汉族人自己也开始遗忘自己的民族服装,于是,汉服开始沉睡。

当汉服在传统文化中沉睡了数百年后,近几年又突然之间成为了“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穿着汉服出门。有人吐槽汉服是奇装异服,有人阐明汉服应该与时俱进,继续传承汉服文化,也有人则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汉服文化或是发展或是湮灭都随其自然。

如今,现代人所追求的方向在于美观,兴起的汉服热潮不过只是追求古代宫廷中那种华美彰显权利与富贵的风格。这种华丽无比的宫廷式汉服制作复杂,成本高,穿着不便,成为了休闲时的奢侈品。在这个急匆匆的时代,宫廷式汉服显然就如一个精致的饰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简易的平民式汉服并不受大众青睐,平时所看到的现代汉服都是一些宫廷式汉服,于是现代人给汉服戴上了一个“繁琐”的帽子。

消费决定生产方向。现代市场上的汉服商家,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大抵都是在售卖那种华而不实的宫廷式汉服。而生产方向对消费有反作用,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在学习和工作,繁琐的宫廷式汉服自然不会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相适应。所以直到现在,举办一些正规庆典时,汉服还是不能与其他民族服装一起翩翩起舞,汉族人依旧穿着便装与西装,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诟病。

既然汉服文化能在埋没几百年后重现于江湖,这也算是汉服本身的魅力。汉服之美并不仅仅在于那些刻意放宽的衣领袖口,在现代服装的基础上点缀些许汉元素,或者让宫廷式汉服与时俱进,让大众易于穿着,让汉服出现在更多的场合中,这都会有利于汉服文化的传承。

5.传承优秀的江西民俗文化 篇五

壬田初中 李健

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江西优秀的民俗文化入手,从四个方面分析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认识民俗文化的特色,研究民俗文化的范型和规律,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以江西民俗文化为例,讨论民俗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民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鲜明,例民族节俗、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间传唱、忠孝观念之类等。

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各民族整体文化的形成都起过积极作用。自古存在过的、曾经是合理的民俗,对社会习俗、地理环境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有积极和消极成分,汲取民俗文化中对社会有用的、积极的成分,扬弃消极的、落后的习俗,也是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江西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赣鄱文化母体,在这个母体文化的大系统下还包含具有地域性的子文化系统,如: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角度看,还包括有: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传承、保护民俗文化恰恰是寓发展于保护之中,寓保护于发展之中,而且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民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民俗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体。它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与现实生活混合一体,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要求其所影响下的人们行为一致,统一,让同一民俗区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祥和的生活,安全的生活。因此,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资源保障

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现象,是由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心愿凝聚而成的,群体心愿的一致,形成了民俗特有的凝聚力,这凝聚力使民俗具有向心功能。民俗流传越深广,群体凝聚组合力就越强,民俗向心力也越大。

赣文化当中有着最积极意义的儒家文化,对江西人精神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两宋创立理学的代表者朱熹、陆九渊都是江西人。由于江西受儒学、道家张天师、理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使得江西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1.文节高昂的爱国情操。几千年来,江西的爱国主义志士层出不穷,徐孺子、陶渊明、胡铨、洪皓、江万里、文天祥,这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以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激励着后人。

2.尊师重教、喜文好学。六朝以来,江西就有倡学敬教的风气。此后数千年,办学之风愈盛,蔚然成为赣文化的一大景观。据统计,宋、明两代,江西书院就有528所,著名书院数十余家。江西历来出人才,两宋、明朝是江西人才出现的鼎盛时期。直到今天,临川、吉安仍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3.敦厚质朴、崇实达理,是江西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埋头苦干,已成为江西人的基本民俗。陶渊明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王安石性情耿直、居官清廉正直、为扭转国家积贫积弱而锐意执行的改革;汤显祖执守人生高义、高举理想的人性追求的大旗,这些先贤的事迹都已经深深影响着江西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必将为江西人提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源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集千百年农村形态的最高理想、反映农村形态的最美好愿望,它应该是几千年农村文明、民俗文化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出的绚丽之花。

四、发挥优秀民俗文化中消解矛盾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手段

民俗是一种带有规范力量的文化,其力量不可小视,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尊崇传统民俗,就是民俗文化正在依旧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民俗区内,民俗文化会使得人群互相监督民俗的实施情况,人人都处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无形之中人们便都在民俗的轨道上进行活动。

民俗文化中还有许多的禁忌,也能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这些民俗禁忌就起到了约束人们行为道德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祥和、有序都是不可或缺的。再比如民俗中要求人们节约粮食,对于暴殄天物的行为,民俗禁忌说,雷公会用雷电劈人,这种禁忌也是约束人们看重食物,要求人们尊重劳动成果。

乡约,作为民俗文化形式,处于家与国之间,也是为着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的理想,乡约则是解决人们自愿结合,自我规范,以确保乡里和睦安全的良好办法。

6.文化传承高二优秀 篇六

我最爱的是和诗友们一起玩飞花令,每次当我要接诗句时,我总是眼睛亮亮的,挺直了腰杆,脱口而出几句未曾耳闻的诗句,看着他们赞许的目光,我心生喜悦,扬起了微笑。

说起诗词,我总能想到姥姥,她那种对诗词的热情,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那种热情,总能激励我、感染我,把那表达情感最真实的诗词铭刻在我的脑海,这一定就是我传承下诗词的原因吧。

“诗是表达情感最真实的方式”,姥姥每天都和我这样说。姥姥的一生都固执的爱诗,小时候,我总拉着她的手说:“姥姥,我们去念诗吧。”姥姥“腾”地一下站起来,眼睛放着光说“好”,就急切地拉着我去后花园了。她总是站在园中时不时吟上几句:“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姥姥每次都会触景生情,站在那儿良久,回味这几句诗词。

时间久了,我也潜移默化地爱上了诗词。但渐渐地,姥姥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但她还依的旧颤颤巍巍地拄着拐去后院吟诗赏花,她跟我讲:“人可以倒下,但,诗不行。”

姥姥手里总拿着本小册子,翻开那发黄的纸,清脆的声响告诉我它存留的时间,工工整整的字告诉我主人是有多爱惜它。姥姥郑重其事的把小册子送给我,攥着我的手腕说:“孩子,这都是我亲手写的诗词,今天我把它传给你,你要时刻记住,记住诗是表达情感最真实的方式,你……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啊。”

姥姥终究是走了,留下的只有一句话和那一册亲手抄写的诗集,什么都没有改变,诗还在吟着,只不过吟诗的人换成了我,吟着那不知念过多少遍的诗,我总是会想,等我到了姥姥那个年纪时,也会想着用何种方式把诗词传承下去,无论是何种方式,我都会眼睛闪着光,挺直了脊背告诉后辈“诗一直是表达情感最重要的方式。”

7.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 篇七

一、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目标上的困境

在语文课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不可避免会受到语文课程本身目标的影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框架中,语文课程目标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实用目标与文化目标两大类。然而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一直以来,人们似乎更重视实用目标,而视文化目标为从属地位,这一倾向在语文课程中由来已久。早在语文独立成科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就曾说道:“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后继者如陈启天认为:语文课程的目的有“正目的”和“副目的”之分,其中“正目的”为“(1)要能说普通言语;(2)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3) 要能作现代应用文”。“副目的”为“(1)启发思想,锻炼心力;(2)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1]。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学习国文即为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学习,主要是养成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和习惯。因为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是语文课程的“专责”,其他课程则不直接承担这一任务。在当前,由于本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所出现的种种“泛人文、非语文、去语文”等现象,语文课程更是强化“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特点,甚至一度主张用语用观对语文课程进行重建。

语文课程目标的这一实际价值取向与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诉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明显的时代背景和针对性:其一,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正面临式微的危险;其二,科学技术发达虽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但人们却也日益沦为科学技术的附庸,精神生活越来越陷入荒芜。因此,当前我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必要认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育人。借用以上语文课程目标的分析框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在文化目标。这显然与语文课程目标尤其是与实际层面中的语文课程目标不一致。然而,语文课程目标对实用目标的倚重又势必造成人们在实用目标的视野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便被僭越而得不到有效实现。

2.突破路径: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导向,是课程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欲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预定效果,应先明确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结合以上所述,应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

鉴于文选型语文教材之现实,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一篇篇选文来完成的,具体又主要是通过文言文这一文体来实现的[2]。因此,恢复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转化为厘清文言文教学的本体目标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语文界一直有一种主流观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这一取向主要源于上世纪初,因当时报纸杂志公文上的文字多为文言文所致。然而,当前文言文已经淡出了日常的言语交流,基本丧失了工具效用,其原有的教学目标取向理应进行重新定位。为此,应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化目标,即传承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本体地位,这诚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2]

值得说明的是,强化文言文教学的文化目标,进而强化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目标的本体地位,不会因此而失掉所谓的“语文味”,也不会导致语文课程实用目标的落空。事实上,不管强调语文课程的文化目标,还是其实用目标,这只是从认识层面而言。也就是说,出于认识的需要,人们会将语文课程的目标依次划分为文化目标和实用目标,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一体两面的密切关系,语文课程的文化目标和实用目标也是内在整合在一起的。不管实现其中的哪一类目标,另一类目标同样将会获益。

二、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上的困境

鉴于语文课程主要借助文言选文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现实,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视角,当前语文教材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困境。

首先,从文言选文的数量与内容方面来看,数量整体较少,尤其是诸子散文。例如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2007 年版),共选取了文言诗文61篇,其中,先秦10 篇,两汉5 篇,魏晋南北朝11 篇,唐14 篇,宋12 篇,元、明6 篇,清3 篇[3]。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材在文言选文的数量与内容方面,相对于外延极为宽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诸子散文,数量整体都较少,尤其是诸子散文。

其次,从文言选文编排方面来看,破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必要的系统性。当前语文教材通常的做法是:其一,按照一定的主题将现代文和文言文混编在一个单元之内,如现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便包括了如下一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其二,将不同朝代的文言文如古诗词和古代散文等进行混编。如现行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便选入了以下几篇文言文:《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但是,这两种单元组合方式,都破坏了文言文中各文体本身的系统性,也无法在各选文所蕴涵的传统文化间建立有机联系,最终将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突破路径:编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独教材

教材是课程目标的直接体现,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凭借。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要借助语文教材来实现。为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的必要系统,可单独编制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

首先,在数量上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选文,包括古诗、词、文等,鉴于我国当前语文教材的选文现状,尤其要增加诸子散文的篇目数量。增加的思路可以国内某一版本语文教材为基础,同时参照一些有代表性的文选。以散文为例,可以人教版的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为基础,参照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古文鉴赏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古文鉴赏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观止新编》、学林出版社的《中华古文观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国学名篇鉴赏辞典》等。要注意的是,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丰富性,相关的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篇目,而应进行必要的精选。因此,应选择我国古代一些顶尖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

其次,在以上基础上,在教材的编排方式方面,应努力构建其必要的系统性。在形式上可单编相应的教材。叶圣陶先生曾主张将文言课本单独编写。为此,他分别编写了《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其中乙种共三册专选文言。在内容方面可构建相应的系统和整体。关于此,可从《纲要》中得到启示,《纲要》曾对从小学到高中各个不同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要求,如小学低年级要“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要“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初中阶段要“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等等。这启示我们:在不同学段可围绕文言文的某一(些)具体文体集中选文,并形成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

三、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上的困境

当前,语文课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常陷入一系列的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一味求全,即在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既想实现文化目标,又想实现实用目标,通常的做法为:朗读课文——翻译全文、讲解字词句———揭示主题———分析艺术特点———背诵(课堂没有时间则留待课后完成)。这样,似乎既从文化目标方面学习了该文,又从实用目标方面学习了该文。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下,又因语文课程实用目标的“强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往往成为实用目标的附庸。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被“隐性化”,即文言文往往成为语文课程的“显性”内容,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隐藏于文言文之中的“隐性”内容。这样,古汉语被置于主观追求的位置,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却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客观结果。这势必使得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变得随意而缺乏必要的自觉,进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落实。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简易机械,一度以读、背、讲、记为主,即朗读、背诵、翻译全文和讲明全文的思想主旨、记住该文的主题思想。这导致学习传统文化的纯接受性,以致忽视了对传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应有体验。

2.突破路径:构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课型

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基于以上困境,应构建专门的语文课型。

课型指的是课的类型或模型,即“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4]。每一种课型承担着某一特定的教学任务,代表着一种具有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和进程。因此,课型的划分和运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型,涉及到“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三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教”涉及到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根据以上所述,应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从“全”到“专”的转化,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原至传承传统文化之上,在一堂课中,努力教出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味,且超越学生一般的通识性理解。如《爱莲说》一文,可将深入理解、领会该文所蕴含的“莲”文化为主要教学目标。

“教什么”涉及到的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即努力开发文言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课堂的显性教学内容。以《爱莲说》一文为例说明,可努力开发“莲”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以及“菊文化”、“牡丹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家、儒家思想等教学内容。

“怎样教”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即围绕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突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中简单的读写讲记之方法,强调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切己体验。

综合以上思路,针对《爱莲说》一文,便可围绕如下课堂进程设计相应的课型:第一,在疏通该文的字词基础上读懂全文;第二,让学生适度、适量、适时地理解该文“莲”文化中的佛家思想,以及“菊文化”、“牡丹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思想;第三,进一步体会作者周敦颐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之情感,进而领会作者为什么不赞颂“菊”、“牡丹”或其他花,而只赞颂“莲”。

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困境与突破

1.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评价上的困境

在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评价上,主要存在如下困境。

首先,在评价类型上,对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更多的是体现在平时的一些考核、测评之中,中考和高考对此的直接关注则不多。就我国教育实情来看,这一缺陷将导致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

其次,在评价内容和重点上,对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以实用目标为主要标准。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在涉及文言文这一文体的教学时,仍以实用目标为主要取向。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就曾说道:“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曾说道:“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平时的相关考核、测评中,主要以背诵和默写为主。在中考和高考的相关题型之中,对文言知识、对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的考查也远高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这实际上导致文言文教学的评价走向实用化之中,从而缺失了传统文化学习的基本特征。

2.突破路径: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评价

课程评价因具有导向、监督、激励、鉴定等功能,所以是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应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评价。

首先,正如《纲要》中所建议的那样:“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不是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误入到为考试服务的功利主义道路之上,而是在尊重我国当前教育实情的前提下合理地发挥中考和高考的积极作用。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当前传统文化在语文高考中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语降分后其所降分数分给了语文,而且还更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就是将分数转移给所增加的“传统文化考试内容”部分。此外,近期公布的2016 年高考改革方案中,全国25 个省高考要统一命题,并且增加分数后的语文考试,正在研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5]。

其次,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价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之维度。基于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目标在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以此实现学生的人格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应致力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要注意的是,近两年语文高考虽然一改以往考试中停留于背诵(默写)之境遇,增加了“理解”,如2014 年全国卷Ⅰ中的某题:“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然而,这种“理解”仍是以追求文本的客观意义为宗旨,它只是用一种“理解性记忆”取代了以往的“机械记忆”,并未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因此,仍需要努力在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1]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D]//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叶黎明.语文教科书中传统经典的文化重构[J].语文建设,2012(7-8).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传承优秀文化 创建育人特色 篇八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是一个神圣的文化殿堂,这里四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使全校师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知识也在脑中逐渐充实起来。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途径,不断传承文明,传达新的理念。在文化橱窗里,标明了学校的办学思路:质量是生命,发展是根本;师德是核心,态度是前提;学生是主题,教师是关键。现在,学生不但能被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而且最值得骄傲的是学生的气质的改变,行为的向善,懂得做人做事了,课间学生能做到动静有序,没有吵嚷的现象,见到老师鞠躬问好。

学校的环境设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优雅的环境,舒适整洁的校园让每位师生都赏心悦目,心情舒畅。校园的环境不仅要优雅,而且要把学校的育人理念渗透到校园的环境当中去,构建人文校园,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学校在教学楼的走廊、大厅、楼道左右悬挂着名人的名言、学生的作品,温馨的提示语、教育格言等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教育,学校到处都体现着文化气息。每学期教室都要对教室进行美化布置,而且还定期出板报,定期开放图书室让同学们自由借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回族小学到处都充满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自编了一本校本教材《国学初步》,内容丰富,容纳了《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些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流传千古。《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学校把这些历史经典都变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被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着,从中得到做人的学识与乐趣。

现在无论家长,还是老师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成绩,但很少有人去反省导致不同学习结果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只是一味地在孩子身上找原因,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相当于不断地“往鸡蛋上压石头”,最后使得家长孩子都感到无奈与疲惫。其实孩子之间的智力差距是有限的,而差距巨大的则是思维品质、学习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与形成。品质的培养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它形成人的态度、观念、行为,这些决定他与生存的环境相处得如何。一个具有良好生活品质的人应懂得如何与周边环境相处,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人则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获取。举例来说,坚持不懈、善于反省、独立思考,都是一种学习品质,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学习不会不好。所以,对于小学的孩子而言,品质的塑造更胜于知识的灌输。经典的诵读,就是教学生们一些做人的基础规范,这是一个人优良素质养成的基础。

学生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在晨读时间我们教师每天与他们一起诵读,边读边讲解,讲讲故事,说说道理,让学生知道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宽容,什么叫谦让;我也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学习载体,通过老师导读、晨群颂等形式,并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融在一起,并且联系我所教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提升的作用。《弟子规》中常见“父母责,须顺从”(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亲所恶,谨为去”(凡是父母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长者立,幼勿坐”(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这些文明礼仪需要老师正确指导孩子,让孩子们自觉识别和摒弃。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年级的学生背诵不同的经典,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他们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下大功夫了。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在处事做人、性格品质等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生们在这种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都有很大的变化,有的孩子从前做错事情不敢承担责任,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而且从没有主动向别人道过歉。但自从接受了老师“礼”的教育,现在不用教师督促也会主动承认错误并向别人赔礼道歉;通过教师对他们讲解父母恩德,他们明白了父母为她的成长付出很多心血,而且自己如果不知道报恩的话,就连小动物都不如。有的孩子课间常常对教师说:“老师,听了你讲的那些故事,我很感动,一辈子都忘不了;还学会了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主动关心爸爸妈妈。”孩子天性纯净纯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他们的每句话和每种行为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而且也在感动和熏染着自己。

传承文明,践行经典,真的是一种提高个人修养、思想升华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回族小学真的是让经典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每个班级,走进每个孩子的生活,熏陶着每个孩子的心灵,用孩子们的改变来诠释经典的真谛。漫步在校园,到处都能感受到科学文明的精神,优秀文化的气息,愿回族这座“文化之校”,能飞出更多展翅的雄鹰,愿笋中创造更多的辉煌!

9.高中关于传承的优秀满分作文 篇九

从我们呱呱坠地时,父母就是我们第一个感恩的人。天大地大,父母恩大。这份情,作为儿女的我们,无以回报。因为,父母的无微不至,他们的担心,他们的照顾,更有他们因我们的喜怒哀乐。或许,你的父母并没有很大的学问,可是,他们心里装着的爱,并不会比别人少一点儿,他们对你的期望也并不会比别人低。会想起父母,我们是否惭愧于自己的付出少之又少。从小到大,他们的一个微笑是给我们的鼓励,一顿午餐是给我们付出的汗水。我父母的恩,父母的情,我们能用什么来报答呢?在岁月的沙漏中,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去感恩,不是吗?

随着我们的成长,便会踏入神圣的学堂,学习“人之初,性本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老师,一个伟大称呼,一份神圣的职业。瘦小的身影,沙哑的声音,而我们却还是嬉戏打闹,把老师的心血当成玩笑。他们站在小小的舞台上,挥洒他们的汗水,辛勤的劳作,为我们传播知识。深夜备案,甚至是彻夜不眠,只想我们能得到最大的收获。所以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老师。

每一个民族都会感激为本民族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优秀地感恩传统。假如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懂得感恩,这个世界将因感恩而更加和谐。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一个人不仅要懂得去感恩他人,更要学会感恩社会和国家。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也许是一个普通人感恩的境界,但这也是最真诚、最淳朴的感情。人生路上,满布荆棘,但恩情却给了我们最大的勇气。因此,我们要用心领受父母对教诲与期待,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感谢老师的培养之恩,以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进步来报答。

草木为了感谢春天的到来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谢夏天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谢秋天的到来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谢冬天的到来把大地银装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应该具有感恩的心,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当我们长怀感恩之心去对待事物时,你会发现这世界其实是美好的!

陕西西安周至县周至县长杨中学初二:1846712966

10.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篇十

王屋琴书是由洛阳琴书流入济源的王屋、邵原、大峪、下冶一带,吸收当地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清道光年间,洛阳琴书艺人王水定到济源演出,受到当地民众欢迎,鼓书艺人郭茂林学习了琴书,与鼓书结合,又吸收大量当地音乐素材,演变为王屋琴书,并成立了班社。王屋琴书的曲目题材广泛,既有征战、公案、忠奸斗争之类的题材,又有家庭生活、言情之类的题材。王屋琴书集中了多种音乐素材,曲调简洁质朴、沉稳有力,音乐语汇丰富,演员和演奏员不断交流,气氛热烈,有较强的表现力。演唱以当地的地方方言为基础,能给观众以亲切感。王屋琴书叙事性强,情节紧张热烈,具有感染力。王屋琴书流行于河洛文化区的中心地带,本身具有河洛文化的精神风貌,研究王屋琴书,对于研究曲种的相互融合、研究河洛文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于郭茂林在平时的演唱中,善于创新,经常吸取其它艺人的曲艺或唱腔来完善自己的琴书,倍受当地群众欢迎。几年之后,他演唱的琴书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演唱的音韵更为低沉、高亢,情绪激昂更显奔放,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抱有远大理想,为了使自己的琴书传承下来,就将自己的侄儿郭同德、郭同贵、儿子郭同仁收为弟子。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很快就组成了完整的“郭家班”琴书队。他们的演唱在王屋山一带,乃至黄河两岸都赫赫有名,故被当地人称为“王屋琴书”。

在当时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里,“王屋琴书”颇受人欢迎。每遇逢年过节、集会庙庆,喜事寿诞,人们常常请琴书艺人前去演唱助兴,有时一演就是数天。一本书在一处说不完,就到另一处接着演。更有许多书迷跟着说书者跑了好几个村,仍兴致不减。“王屋琴书”的说唱语言主要以王屋山区地方方言为基础,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具有纯真朴实的地方特色。表演形式既潇洒、文雅,又沉稳、大方。演唱者根据书中的情节可以表演各种不同的人物:老头、老妇、小姐、丫环、平民、官人等等,表演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演唱的“书帽”堪称一绝。“书帽”大多在每一回的开头,由演唱者说上一段,或具幽默诙谐,或具讽喻劝诫,或显庄重严肃,或带辛辣讽刺,或寓深刻教益。这些“小书帽”只用几分、十余分时间,就把一个故事叙述下来,把其中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令观众听后心情愉快,受益匪浅,并且有的能熟记于心,随时吟唱。

遗憾的是六十年代后期,文革、琴书也在遭劫之列。琴书的前辈艺人也相继谢世,再加上电影、电视逐渐走向社会、家庭,众多的文化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为群众所接受,盛行一时的“王屋琴书”至此逐渐遭到冷落,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慢慢淡薄。琴书传至周观世和周吉强二人后就再也无人学了。目前,王屋琴书在流行艺术的冲击下,市场日渐萎缩。保护计划

一、引导、鼓励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

“王屋琴书队”不断发展壮大,且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很快就出现了“学书”热潮,涌现出二十几个爱好琴书的年轻人前来投拜郭家班门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学艺者刻苦学习,日无虚度,几年时间,他们就掌握了王屋琴书的敲、拉、打、唱等全部技艺。个别还成了“郭家班”门下的琴书高徒。如:刘同旺、张玉海、曹怪……。之后,他们纷纷告别师门,独立艺班,在各地进行琴书演唱。

二、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本领。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学习、传承机制建设、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等,对传承人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进行扶持

申请市财政建立对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补助制度。2015年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申请建立非遗专项资金。保护内容

1、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王屋琴书建立完整的档案。

2、保存: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王屋琴书艺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3、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4、传播:利用展览、观摩、培训、研讨、节日活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王屋琴书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5、保护: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保证王屋琴书艺术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其传承人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保护措施

1、成立专门的队伍——管理委员会。

2、加强道具的管理和技艺的传承。

3、在资金投入方面,自愿集资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机制

1、采取定人、定责、定额领导制度创建机制;

2、建设专家、演员互为促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各种保护措施协调发展的保护机制;

4、打造精品带动繁荣的发展机制;

5、发展王屋琴书带动产业的市场运营机制 发展现状

11.关于文化传承的初中优秀记叙文 篇十一

关键词: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诚信观念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与构成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西明认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在继承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灵魂;二是知识的积累,对古今中外一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知识成果的积累和应用; 三是发达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四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风貌。研究中国先进文化,必然要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大背景,同时诉诸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而诚信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议题之一, 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同时也是先进文化构成中重要的思想元素。“诚信”作为儒家道德范畴的“五常”之一,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概念,同时,诚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对于现代文化亦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领域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社会问题,并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

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任何的发展战略都会变得脆弱,甚者会前功尽弃。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儒家思想中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是我们民族的财富, 尤其是对其诚信思想的阐述与应用,将儒家诚信文化从自然存在提升为文化存在,将共同社会实体的诚信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元素, 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与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诚信观释义与诚信文化的内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一种伦理型文化作为其基本样态,这种伦理型文化所强调的,正是道德伦理。道德概念,是个体将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共同的秩序要素、规则要求、共同的社会实体性诉求内化为个体的、自我的东西,所谓德者得也,这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修炼与感化;这种感化正是来自于作为社会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内涵,伦理所体现与表达的正是社会实体中,人们所认同的社会规范、秩序与规则,是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的存在。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修炼并内化这种伦理精神,达到个人道德的实现,是个体人格的升华与存在目标。“诚信是文明的基本因素之一,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如果领导政策不断修改,在人民心中就会失信。‘信’的孪生兄弟是‘义’与‘廉’,‘诈’的孪生兄弟是‘利’与‘贪’。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作为礼仪之邦就绝对不能搞利欲熏心的短期行为,不管它的目的是为国家还是为个人。一看到‘信’这个字,就会意识到‘人言为信’。古时候邮政不发达,“口信为凭”成为传统风俗习惯。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对不熟悉的生人表示信任)是君子的品德。东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社会文明的立足点是个‘信’字,西方社会文明的立足点是个‘疑’字。正因为‘疑’,所以要有书面的凭据。西方接洽生意一定要签合同,这在中国本来是没有的。”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诚信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议题之一,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自汉代董仲舒以后,儒家道德体系中,将“信”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讲信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公认的价值标准。《论语》一书中,“信”字出现了16次,《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信”为儒家的教学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将“信”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文、行、忠”一同教授讲解,可见,孔子非常重视“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所侧重的是性善的信念与自主自律的精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所谓“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一致,言行相符,“信”是训练人诚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本前提,“朋友有信”历来是中国人结交朋友的准则,正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这是君子的志向与做人的努力方向。儒家思想把“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作为为政的基本要领,而三者之中,“信”又最为根本,是足食、足兵的根本目的,也是政权存在的根本意义, 同时, 孔子还指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儒家另一部经典著作《中庸》中,对于“诚”的阐释则更为实际,所体现的思想正是对于“信”的外化与扩展。《中庸》中“诚”字出现了24次。其实际含义重点表现为:一方面,“诚”是指诚心,至诚之心。“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矣诚矣。”这里的“诚”,指出了诚心与究明事理和教育感化的内在关系;同时,“诚”作为一种自然法则、规律表现为“诚者,天之道也。”将“诚”上升为形而上的伦理本体, 赋予了“诚”以更高一层的形上意义。“《说文解字》中对于‘诚信’的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与信可以互训,诚即信,信即诚。由于‘诚’与‘信’的意义和使用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后来逐渐结合,形成了双音词‘诚信’。‘诚信’一词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基本含义就是指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讲求信用,遵守承诺。基本要求就是言合其意与‘言必信,行必果’一致。”因此,儒家的诚信文化在传承和对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影响与贡献上, 如何实现其独有的价值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笔者试图从儒家诚信文化的内化教育与诚信观的养成与建构来进行解读与分析。

儒家的诚信行为标准,一方面是作为伦理实体的公共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是作为个体道德的内化规范,《论语》中的“主忠信,行笃敬”,对“信”德的要求是对待每个人笃信的道德信仰,无以怀疑,惟有践行;同时,作为社会性公德,在维持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方面,《论语》又提出为“长者讳”的思想,用以维护德政的权威性。伦理道德的教化过程、诚信教育感化过程,更应该突出强调其个体、自我认同的价值观。

诚信是儒家实现人身修养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伦理道德的教化过程,就是一个人发生变化的过程。人作为一个个体性的自然存在样态, 因为具有了一种德性, 从而成就了与这个社会实体保持一致的并具有公共本质实体性的文化存在方式。 在个体价值观的认同中, 必然会遇到并思考有关诚信的伦理问题。当人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诚信度以及更高层次的文化存在方式的时候,就成为一个主体,其生命也就从一个自然状态上升为文化存在, 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具有德性的文化生命意义。 儒家的诚信思想的本质属性就是从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性出发,培养人格,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惟有将诚信理念内化、实现内化教育,其意义才得以彰显, 也就是说当诚信必须由本体世界向意义世界转换和落实的时候, 我们才能将其称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德性。“意义世界的建构,是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中最重要的过程,因为对任何德性和任何伦理精神来说,意义世界总是核心。意义世界是道德所以成为道德,伦理所以成为伦理的核心构成。”儒家诚信思想的内化教育过程,正是努力将意义世界的道德元素内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其根本方向是对于个体诚信思想与诚信行为的养成与建构。

三、 儒家诚信观的建构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在研究与探索有关儒家诚信观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契合点方面,最为重要的即如何将儒家诚信文化为今人所用,即古为今用的途径。一方面,建构起儒家诚信观体系;另一方面,将建构起的这种诚信价值体系与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是其所释放出的文化信息、文化标识和文化密码。当今国际社会对于文化软实力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产品输出的同时,文化输出与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越发显得紧迫与重要,比如中国目前已在海外建立约三百所“孔子学院”和不断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就是有力的证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说:“‘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化保守主义注重传统文化,强调文化主体性;自由主义则反对讲文化主体性,认为这是对普世价值和西方文化的消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注重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的塑造,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把儒学当做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讲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另一方面又不赞同完全追随西方,把西方的价值当做普世价值。这三种思潮既有交叉和交融,又有抵触和冲突,大体影响和规范着我国未来文化的发展走向。但总的来说,现在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即这三种思潮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重视传统文化,都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诚信文化,如何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实现发展, 又如何实现儒家诚信文化的建构呢?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道”所体现的就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将“道”放在首位之意, 基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学者使命感的认同,关乎的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由此,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是提供一个个谋生的手段,不仅仅是把个体单纯地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否则,教育职能只能变成呆板的工具。如果在唯经济论,唯利益论的驱动中进行,只能教育出麻木不仁的社会危险品, 而毫无意义与德性。 文化的建构与传承,需要的就是诚信思想与诚信文化的养成与建构,最终使个体具有习惯性、内在性的道德品质。

如前文所述,无论是对于儒家诚信观念的阐释,还是儒家诚信观内化的分析, 都表明诚信的伦理德性在于养成与建构。 其所反映的问题与表述的意义在于,诚信不仅仅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而且是使人优秀的品质, 养成这种优秀品质与建构诚信德性的过程,本质就是在成就优秀的人格。优秀人格的养成,是一个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构成与现实载体。因此, 诚信观的养成与建构就是造就优秀的品格与人格魅力的过程。“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诚信的涵养与培育,一方面是靠教育的启发与诱导,另一方面, 也是更为根本的方式是靠其发自内心的自觉性的维护;单纯的外部机制,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限制作用,但是根本问题的解决是应该由内而外的,而非单纯的外在制约。 儒家一直将个人的修养作为成人的重要内容, 通过个人的内在诚信理念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观的建构。

然而,当今的社会发展,经济因素渗透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儒家的传统诚信思想必然遭遇经济大潮中各种利益的撞击与挑战。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借主人公的口, 反复追问: 如果没有上帝,世界将会怎样?如果没有利益,道德将会怎样?诚信将会怎样? 现代社会被市场经济推向高度的世俗化领域。如今,我们追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梳理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儒家诚信思想,正是希望能够建构一种普世的道德真诚,与经济的发展、人格的培养实现一种融合。 不是将传统的儒家诚信文化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立, 不是将儒家的诚信思想去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儒家诚信观念的认同,实现自我诚信观念的养成与建构。其最终的目的是将儒家诚信文化从自然存在提升为文化存在,将共同社会实体的诚信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元素并成为其个体人格。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以儒家诚信文化为契入点,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系统思想的现实转化,这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特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张西明. 用文化求解中国发展问题[N]. 人民日报. 2003-12-08(5).

[2]谭中. 缺诚信不能怪儒家文化?伪善不是中国独有[N]. 环球时报,2006-07-21(11).

[3]唐珊石. 儒家诚信观与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

[4]樊 浩. “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及其实践理性法则[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

[5]郭建宁. 发展先进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 北京日报,2011-10-17.

[6]黄宗羲. 宋元学案[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98.

12.关于我国摔跤的文化传承的研究 篇十二

1 摔跤文化发展与特点

1.1 文化发展

摔跤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根据记载和传说来看, 我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摔跤活动, 从起源来看, 其本身是人类生存中为解决部落冲突、获得食物、保护自卫所产生的一种竞技活动。古人对摔跤活动的称呼十分多样化, 诸如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都是摔跤活动的别称, 起源于黄帝时期的摔跤活动, 到了周代时已经被列为正式的体育项目, 在《礼记·月令》中就有周代将摔跤作为军事训练项目的相关记载, 其作为军事作战的必备技能与驾车、射箭等位列同等重要地位。

秦汉时期, 摔跤活动不仅延伸了其军事训练的特性, 还开始作为表演项目出现, 这代表着摔跤活动正式从军事训练项目开始逐步走向民间, 本身的娱乐性也得到开发, 在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有“奏汉间说, 蚩尤氏耳鬓如剑戟, 头有角, 与轩辕斗, 以角抵人, 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 其三三两两, 头戴牛角以相抵, 汉造角抵戏, 盖其遗制也。”的记载, 他所描述蚩尤戏就是古代摔跤的别称与雏形。随着摔跤活动的推广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与唐宋时期摔跤开始成为广受皇族与民间欢迎的娱乐项目, 不仅经常举行摔跤比赛, 作为娱乐项目进行推广, 同时还涌现出了不少摔跤技术十分出众的命人, 并且我国第一部描述摔跤活动的著作调露子的《角力记》随之出现。宋代除了民间摔跤十分火热出现了角抵社之外, 还出现了女子摔跤。清朝作为摔跤活动发展的繁荣时期, 皇家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组织“善扑营”, 并且经过元明清三朝的发展融入了满族和蒙族的技艺, 成为我国近代中国式摔跤的雏形。摔跤活动在漫长的发展中由于深受各族喜爱, 因此, 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中也形成了各异的摔跤方式与方法, 比如:角力、摔胡, 角觝、相扑、布库、厄鲁特、掼跤等, 都是较为典型的摔跤方法。

1.2 特点

我国的摔跤文化本身有着两大显著特点, 分别是强对抗性与军事体育特性。

摔跤活动因为自身主要起源于远古群体生存中对抗活动, 因此本身带有显著的对抗属性, 在漫长的发展中, 这一特性并未消失, 甚至还有所壮大, 及至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已经成为皇族民间都深受喜爱的娱乐活动, 其本身更是以强对抗性吸引人参与与观赏, 可以说强对抗性不仅是摔跤活动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之一, 还是促使其获得繁荣发展的必然因素。纵观我国古代民族发展历史来看, 古人对摔跤的喜爱热情从不曾衰减, 可以说它贯穿了中华民族传承的整个历史文化体系。军事体育特性是摔跤活动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属性,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 摔跤活动本身最早作为军事训练内容出现, 在冷兵器以人为战争主体的时代, 摔跤在军事对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且成为士兵军事训练、提升个人体质以及军事娱乐的重要选择, 它不仅备受皇族与民间群众喜爱, 同时也是军队中士兵最喜爱的对抗方式之一, 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其能够传承千年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摔跤文化传承的研究

2.1 文化传承难题

摔跤活动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形成了如今极具特色的中国式摔跤, 目前我国摔跤的极易传承主要以师技能传习、徒传授为主, 这种传承方式更多的侧重对技艺的传承, 文化传承相对受到忽略。结合古代大量的记载文献来看, 摔跤经过几年前的发展已经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本身已经具有了极高的文化价值, 但是现今传承中依然存在重技艺、轻文化传承的情况, 这对于摔跤文化的繁荣与创新无疑造成了困扰, 是目前摔跤文化发展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2.2 解决对策

摔跤作为一项极具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发展到现在虽然在竞技领域有所进步与创新, 但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则面连着诸多尴尬, 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学校体育都并不重视, 虽然竞技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摔跤文化的再繁荣, 但是比起庞大的文化传承需求, 还显得杯水车薪。为解决这一难题, 将摔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并进行活态传承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国内已经有众多组织与团体、个人等开始积极致力于将摔跤进行申遗, 虽然效果不甚理想, 但是对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这一手段对摔跤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无疑很有价值。通过加强历史研究与现实实践将摔跤文化中的传承价值进行提取, 将遗产真正便作为活态资产, 让摔跤活动中的文化价值得到体现, 不仅是保护珍贵文化的必然选择, 对于打造特色旅游经济项目也有一定价值, 可带动国内多个摔跤文化古城与地区获得繁荣发展。

为最大限度的促进摔跤文化的传承, 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吸引人们积极接触并学习摔跤文化, 比如:发挥摔跤的竞技魅力吸引人参与,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与比赛达到宣传效果。虽然在我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后, 中国式摔跤告别全运会, 专业队相继解散, 但是民间依然火热不熄, 凭借该运动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逐渐恢复生机, 并且因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增设中国式摔跤项目, 摔跤运动得到了再度发展。以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中国·弥勒“天星杯”摔跤争霸赛、阿诗玛文化节石林景区演摔跤比赛、威海市国际式摔跤锦标赛等为代表的竞技比赛、民间活动极大的推动了摔跤的繁荣, 对于摔跤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了发挥了积极影响, 奠定了良好基础。

另外国内民间摔跤达人积极组建摔跤俱乐部推广摔跤活动, 为摔跤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助力, 比如:陕西省摔跤队总教练、有着“一代跤王”美誉的马胜利创办的以挖掘、传承、推广、提高中国式摔跤为宗旨的体育俱乐部马氏体育俱乐部, 向诸多爱好者免费传授摔跤技法, 并同亚洲地区诸多摔跤名将积极开展交流活动, 还有玉明中国式摔跤俱乐部总教练的王玉明也积极参与这一体育项目的推广。这种民间自发性的摔跤活动有助于继承、发展、推广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中国式摔跤的历史渊源、重塑中国式摔跤形象, 丰富了摔跤活动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助于实现新时期摔跤文化的传承。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摔跤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以自身强对抗性和军事体育特性在皇族与民间获得了广泛推广与传承, 促进了摔跤活动的文化内涵的提升与活动本身的繁荣, 加强摔跤文化传承的研究对于新时期重新焕发摔跤活动体育魅力与文化魅力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波.民族院校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的可行性——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155-156.

[2]吕红芳.我国少数民族摔跤运动的渊源、特点及价值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6) :157-160.

[3]李建辉.中国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访《中国摔跤史》作者爱新觉罗·凯和[J].中国民族, 2008 (5) :24-27.

[4]西洛卓玛.2011年世界摔跤锦标赛西洛卓玛比赛技战术分析[J].青少年体育, 2015 (8) :46-47.

[5]高京.中国式摔跤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7) :99-102.

[6]周孝伟, 柳鸣毅.世界古典式摔跤技战术特征及对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备战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9) :80-85.

[7]郭张箭, 张雅琪.北京古典摔跤队五名重点运动员赛前生化指标监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5) :52-55.

[8]杨爽.河南省郑州市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损伤和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0) :24-25.

上一篇:电气检修新闻稿件范文下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教案《风在哪里》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