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教研现状

2024-09-15

农村幼儿园教研现状(通用9篇)

1.农村幼儿园教研现状 篇一

中学综合

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及改进

[内容提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实施,校本教研的作用日显突出,但在广大农村,校本教研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立足校本教研,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专业引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校本教研现状成因观念转变机制反思方案落实 专业引领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听说要搞重心下移的校本教研,我欣喜不已;但观察本校和周边学校的教研现状和老师们的教研风貌,我辗转不寐。我观察着,思索着,期盼着。现将观察到的现状,思索着的成因,期盼着的改进,献给各位教育同仁。

一、现状及成因

我所观察到的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现状,大体来说有三种:一是“闷雷小雨”,二是“疾风骤雨”,三是“隔窗听雨”。在教育局召开了动员会议、教研室组织了专题培训后,有的学校领导会议上也提出“议议”,在教师会议上也把文件“读读”,打了几声“闷雷”,下了几滴“小雨”,领导也能照本宣科地说“什么是校本教研”,但一般老师却说“到底什么是校本教研”;有的学校对校本教研“特别关注”,在领导会议上,也几次讨论该如何实施,在全体教师会议上

进行“通识性培训”,宣读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刮了一阵“疾风”,下了一阵“骤雨”,但实际行动的时间比准备的时间还要短,会后无人问津;有的学校将上级会议精神和培训资料“束之高阁”,精神不传达,文件不学习,“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隔窗好听雨。或许这样分类,有点以偏概全,但我不排除也有吹着“和风”下着“细雨”,真枪实弹地持续地进行着校本教研的,若与上述三种情况相比,实在是寥若晨星。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观念陈旧”。在农村中小学的许多领导和老师的大脑容器里,难以装下校本教研这种“新酒”,认为自己的教学只要“汗水加时间,阳光加灯光”,学生照样能考重点中学,没有必要用校本教研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校本教研只不过是那些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的富有诗意的“浪漫主义”。有了这些观念,对于校本教研自然抵制着或旁观着。

二是“条件有限”。毋庸置疑,在农村中小学搞校本教研也受到许多条件所限,如理论薄弱的问题、实践无指导的问题,就较为突出。只有几份“行政性文件”,只对“什么是”、“为什么要”作强调,而很少见到对“怎样搞”作技术指导,这样的校本教研自然也难免束手无策。诸如此类的实际困难,形成了紧束的“瓶颈”,也就难以装下“新酒”。

三是“体制问题”。当前农村中小学大多仍是以学生的考绩来评价教师,社会以毕业生的重点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大多教师认为,评

价制度不改,考试制度未变,不敢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也不敢由“注入式”转向“探究式”,还只有“砌匠无法,多把泥抹”,考绩就是“命根子”;学校过分强调竞争,有的实行“末位淘汰制”,自然削弱了合作。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相互封锁,单独作战。

二、矫正之我见

现状叫人难以乐观,而其成因经历的时间长、覆盖的面大、影响的层次深,要改变现状也决非一蹴而就;我认为只有多渠道、全方位、长时间、下大力地予以矫正,方能“扭转乾坤”,达到预期目的。

1、狠抓观念转变。抓观念转变,首先是要抓学校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观念转变,因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知识、能力、智商、品行都达到现代教育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校本办学的理想,否则,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抓教师的观念转变,笔者认为重在促其“两心”的形成,一是“叛逆心”,即对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审视,认识到有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更为有效的方法;二是“自信心”,即使教师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转变观念,寻找到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而

这种观念的转变,应重在通过教育名家或周边的教育佼佼者的成长历程进行教育,使广大教师认识到“他们和我的出身相似,他们能行,我也行”,逐渐具有一种冲动,一种自信。

2、深入机制反思。国家加入WTO之前需要对许多法律、法规进行反思、调整,学校实施校本教研应当也要如此,要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的反思,对不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教代会予以及时修

改,使之有利于创造宽松的校本教研环境,有利于增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督促方案落实。如同以前课题实验一样,许多学校只会是把“方案”仅仅停留在“方案”上,而没有落实到实践中,更不会持之以恒地实施。如果教育行政部门能深入学校教研“幕后”,并能全过程地加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那么这种方案才可能成为一种行动指南,校本教研才不至于落空。而学校则要实事求是地按照方案予以执行,像每节课的教学后记,要纳入常规备教检查,并作为考核和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4、加强专业引领。作为校本教研核心三要素之一的“专业引领”,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这就需要专家、教研人员不是把眼光只放在距离近、基础好的城区学校,而应当应当更加关注农村中小学;且如果只是“隆重”推出一些宏大的“教育道理”,只是通过貌似严谨的“逻辑推理”,提出了一些应该如何或者不应该如何的“教育理想”或“教育策略”,这种专业引领就会成为多余或累赘;只有了解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专家会诊”,开出“处方”,指点迷津,才是真正“专业”的“引”和“领”。

5、开设农村专版。把个人的心得变成铅字发表在教育刊物上,这是所有教师的最大乐趣,但实际上能公开发表论文的农村教师大约只有1%,因为客观地说,无论是理论修养还是文化底蕴,还是其它社会原因,农村教师无疑比城市教师要低个档次,能够上论文发表条件的,自然是凤毛麟角。但如果有许多教育刊物能面向农村中小学教

师开设专版,就不但可以提高教师们总结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不需旅途劳顿,便知农村教育现状,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能提供雄辩的决策和及时的指导。

总之,在当前农村中小学实施校本教研,任重而道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只有引导与督促并重,指导与催促同行,充分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教师们的理论修养,增强教研热情,才能使校本教研之花开遍农村大地。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5期

2、《教师》2010年第3期

3、《湖南教育》2010年第4期

2.农村幼儿园教研现状 篇二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研

近年来, 随着我市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 特别是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基本上我市所有的农村中心小学及片校都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 也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教育设备基本达标的同时, 信息技术课程却走向了“边缘”,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急需行之有效的教研来引领这一学科的发展。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校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 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推进有效的校本教研来引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 笔者认为是解决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这方面问题谈一些看法。

1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研现状及成因

1.1 没有开展或难以开展

(1) 小学信息技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特别是在农村小学, 学校压缩电脑课时或占用电脑课已成家常便饭。如此一来, 规定的教学内容就不能如期完成, 或只是走过场, 根本没有落实。信息技术校本教研更是无暇顾及了。

(2) 当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任务繁重。除了按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外, 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还承担着其他一些工作, 如机房维护、网络管理和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等, 甚至还有兼任其他课程的。上信息技术课成了副业, 本末倒置, 这使得本欲开展校本教研的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3) 对于目前大多数学校来说, 特别是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偏少, 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 而且不是专职的。这都使得校本教研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1.2 过于形式, 实效性低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每次正在进行市教研观摩课时, 前来听课的教师都能做到认真听课, 做好笔记。但当上课教师进行说课、反思或让听课教师评课时, 听课教师要么就悄悄地走开了, 要么就坐着一言不发。一年一度的市教研会成了上课者和主持人的独角戏。市级教研会摩尚且如此, 镇内、校内教研效果可想而知。

1.3 重技轻教, 主题错位

平时教师在各类聚会及信息技术教师群中交流时, 交流的往往都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对于课堂教学方面问题的研究则很少。很多教师很注重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具备了相当专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但对课堂教学却不愿多花时间。他们认为解决技术问题的紧迫性似乎强于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紧迫性。这也跟目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不清有关。我们首先是教师, 然后才是信息技术教师。我们的“主业”是教学。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 掌握灵活实用的教法, 无疑比掌握高深的编程语言更具有实际价值。

1.4 形式老化, 不合潮流

纵观各校教研和各级教研, 教研形式不外乎是听课、集体备课和上观摩课。大多教研都成了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空壳”活动, 缺少明确的价值目标, 缺少一些有用的实质性的内容, 这样的教研年复一年, 原地踏步式地简单重复着。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出现以上几种情况, 存在着种种因素, 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主要是因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不够清晰。由于开设时间短, 理论经验和实践研究相对较少, 信息技术成为副课中的“副课”。其次就是信息技术教师定位不够清晰, 他们往往对技术发展本身的关注比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及其学科发展方向更有兴趣。长此以往, 信息技术教师即从学科教师的身份变成学校“技术服务员”, 学科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也会被人淡忘。最后就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评价体系不健全。

2 对策及建议:搭建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平台

针对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以校本教研理论为指导, 结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教研现状, 本着以“如何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研,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为目标, 笔者提出一些简单的设想,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2.1 以网络为平台, 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或者是简单的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审视, 而是反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问题, 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对于当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 可以撰写个人教学网络日志 (Blog) 或开通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博客平台最好用在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 而且建议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在同一平台中建立博客。通过反思, 教师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对教学现象有独立的、创造性的见解, 从而克服教学中的被动性、盲目性, 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 实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2.2 互相开放, 互相提高

强调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最大特点, 但还要对其他教师开放自己, 主动地与其他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合作性的探讨, 可以是跟其他学科教师一起探究问题, 共同分享经验。这种互相开放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学校组织的, 如师徒结对、发展共同体等, 也可以是自发的互相学习。例如, 在教研课前进行课前会议, 讨论如“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怎样让学生学会?你如何让学生投入学习?你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等问题。课后再进行一次会议, 对课前会议上提出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解答。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方法, 如指导帮助, 让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 , 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的教师, 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这些无疑会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经常性的听课, 集中备课以外, 也可以建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QQ群, 这无疑是大家研讨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特点有目共睹, 具有即时性, 可定期开会交流, 摆脱空间的限制。也可建立信息技术教研论坛, 建议由各教研大组成员互相积极配合, 每周或每月确定一个教研主题进行讨论研究, 为农村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网上研修提供平台。另外, 每学期应举行镇内或教研大组内的教学论文、课件、学生电脑作品等评比, 促进各片校交流, 促进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种种开放式的互助是建立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之上, 是校本研究最本质的活动形式。只有通过这种群体性的研究方式, 才能改革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局面, 信息技术教师群体的专业才能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

2.3 信息技术课程更需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校本教研的介入。引领的主要方式, 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 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 通过他们, 提炼聚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问题, 设计改进的策略, 验证教学研究的成果。

例如, 对于以镇为范围的农村信息技术校本教研, 建议由镇中心小学或教研片出面邀请若干信息技术教学专家和技术专家, 担任本镇信息技术教研的顾问, 或在教研论坛中担任评论员或专家组成员, 对本镇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各信息技术教师可每月将教学中的典型疑难问题集中, 通过网络提交专家, 接受专家指导。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邀请专家来校, 通过主题讲座、上观摩课等形式, 直接指导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引领, 相信广大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会有灿烂的明天。

3 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实践的展开, 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对校本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 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其中, 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走进校本教研, 平等参与, 真正成为教师的知心朋友。只要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肯努力, 学校领导重视信息技术校本教研, 群策群力, 一定能扫除障碍, 克服困难, 走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3.农村学校教研现状、成因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教研现状;成因;对策

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它能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笔者在农村学校工作,深感目前农村学校教研现状堪忧。

一、现状

1.教师课程重,头绪多,缺乏精力。教师因精力不济而不愿意开展教研活动。例:我校(农村中心小学)紧邻城区,学生650人,教职工31人,课程最少的也有三四门,多的10门,教师筋疲力尽。

2.骨干引领成空话,角色缺位

教研组长多数是经验型、教学责任心强,理论水平、组织能力偏低。各级骨干参加了远程培训、短训,理论水平并没有多少提高,自身缺底气,角色意识差,很少能真正发挥作用。“组长编计划、活动时写记录、期末交总结”这是多数农村学校教研的真实写照,教研形同虚设。

3.形式单一,效率低下

送课下乡、听课交流、专家点评,含金量高,但次数太少,一个乡镇10年也难有一次。同时旁听教师名额有限难以普遍受益。校内教研、相互听课交流,形式灵活,含金量却不高。主管部门(教科所、督导室)规定了听课任务,但是抄教案代替听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校领导的听课任务也因杂务干扰太多,基本完不成。

4.“两多两少”,不“研”了之

教研活动应落实到“研”,事实上却经常开成了工作例会,布置任务多、研究教学少,研究发言跑题多,实质研究少。

二、成因

1.科研指导不力

校领导穷于应付事务性俗务、各类报表、迎接检查,教研上分心,了解指导课堂教学少。负有教育教学指导义务的相关部门也因各种原因下基层少,做“传声筒”多。

2.能力不济,角色缺位

学校是个“小圈子”,很难真正落实“任人唯贤”的干部选任机制,导致不能胜任,角色缺位。

3.遭遇发展“天花板”,缺乏动力

很多教师在35岁前非常敬业,内心中充满着对前途的憧憬。可是学校校级干部职位、高级岗位就几个,一旦没有得到所向往的前途,就会产生惰性,工作缺乏动力。

4.教育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教学科研要花大量的精力,要长期学习积累。出成绩非易事,成长为“专家”,更难。教师得到的回报缓慢,甚至感觉不到。社会评价学校、教师多看成绩,学校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评职晋级大多也与成绩挂钩,在教育科研上很少体现,导致教师没有积极性。

三、对策

1.知人善任,疏通发展“瓶颈”,激发参与热情

首先要打破用人藩篱,真正做到“骨干引领科研”。把责任心强、肯学习、有组织能力的人提拔到中层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的位置上来,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引领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其次,落实待遇、荣誉激励。对每类岗位,都要制订岗位职责,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享受相应待遇。让中层干部不因遭遇向上发展的“瓶颈”而泄气。让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即使不为向上发展,也有成就感。对于全体老师,要把教育科研与学期考核、评职晋级结合,激发每个人积极参与教研的热情。

2.破除神秘感,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有人觉得很神秘,离自己很遥远。其实,我们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分析学情、研究教法,本身就是教育科研,只不过老师不善于总结、积累而已。“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开展基础研究,反思升华,上升到理论,对提升教育质量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校本教研要在“实”上下功夫

“早”。早规划有的放矢。教导处要召开教师座谈会,研究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搜集不同层次老师对教研的需求。早安排明确主题,努力避免“教研事前无准备,发言观点漫天飞”的现象。

“实”。“以骨干为引领,以课题为主线,以实例(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为载体”,重点研究“教材、课堂结构、教法”。活动要就“实”避“虚”。

“分层要求,研有提高”。提出教研差异化目标:新老师注重研究教材、课堂结构、控班能力,探讨不同类型特点教材的基本教法。有经验的老师追求多样化,侧重抓实、抓好教材教法的探讨和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

开展好集体备课。“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群体的提高。重点是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抓好备课流程管理,个人独立钻研是基础,集体研讨是核心。备课必须要有专题,专题源于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不要不着边际;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切忌空洞。例:(1)如何确定课时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2)如何创设教学情境;(3)如何设计层次性练习题;(4)怎样处理讲和练的关系。这些问题,都要以实际教材为载体,切忌脱离教材空谈。

重视积累,理论上提升。集中与自学结合,规定每期学习经验文章数量,写学习笔记、教研后记。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督促教师在理论水平上得到提升。

4.职能部门“沉下去”

常举办送课下乡、专题讲座活动,结合具体教材,从分析教材、把握课堂结构、选择教法、习题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上指导教师提高,这是基层教师最渴望,也最有效的教研方式。

参考文献:

4.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调查问卷 篇四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了解目前我市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现状,以满足教师需求、切实解决问题、提高教研实效,鉴此开展本次调查活动。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希望广大教师能如实填写,确保调查的真实性,衷心感谢您的积极参与!

1.您的教龄是多少?□ 5年以下 □ 5—10年 □ 10—20年 □ 20年以上 2.您的学历为?□ 学前教育本科以上 □ 学前教育本科 □ 学前教育专科 □ 学前教育中专

3.您所在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是如何安排的?

□ 全园性的教研活动一周两次 □ 全园性的教研活动一周一次 □ 全园性的教研活动两周一次 □ 全园性的教研活动一月以上一次

其他

4.您所在幼儿园每次教研活动是否全园教师参与?

□ 有 □ 偶尔有 □ 没有 □ 不清楚

5.您所在幼儿园每次教研活动是否有一明确的活动主题和计划? □ 有 □ 偶尔有 □ 没有 □ 不清楚 6.您认为幼儿园开展教研最主要目的是?

□ 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完成上级任务或指标 □ 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 解决幼儿园的现实问题 □ 让幼儿的学习更有价值 7.您认为哪些工作属于园本教研范畴?

□ 课题研究 □ 班级管理 □ 课程开发 □ 观摩研讨 □ 家园共育 □ 幼儿评价 □ 其他 8.您所在的幼儿园教研活动研究内容的来源是?

□ 以幼儿园存在问题为内容 □ 国内外教育理论前沿研究 □ 市(县、区)重点工作

9.您所在的幼儿园教研活动主要形式是?

□ 集体备课 □ 教学专题 □ 评课、议课 □ 校外培训后转化学习10.园本教研中您得到的专业指导主要来自于?

□ 教学园长 □教研组长 □ 园内骨干教师 □ 高校科研专家

11.您所在幼儿园开展教研主要探讨哪方面的问题? □ 主题活动 □ 五大领域 □ 游戏活动 □ 其他 12.在教研活动中,您最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提升? □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 教学反思与评价能 □ 文本撰写能力 □ 其他 13.您认为目前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方式是什么? □ 案例分析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课例研讨 □ 参观观摩 □ 跟岗体验 14.您认为所在幼儿园园本教研侧重的研究形式为? □ 针对教学问题的研讨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课例研讨 □ 传达任务 □ 课题研究

15.你所在幼儿园园本教研后是否反思、梳理、应用所研究的结果? □ 幼儿园很少反思运用 □ 偶尔反思运用

□ 教研过程中随时反思 □ 教研过程中反思并记录整理 16.您认为所在幼儿园园本教研主要存在的问题?

□ 任务多,深入少 □ 内容脱离实际 □ 方式单调乏味 □ 计划性差 □ 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其他 17.您认为所在幼儿园园本教研改进措施有哪些?

□ 增加经费投入 □ 保障教研时间 □ 加强同伴的交流 □ 增加专家指导 □ 外出培训 □ 完善教研制度 18.您认为自身专业素质提升主要得益于?

□ 幼儿园组织的教研活动 □ 同伴的帮助和影响 □ 个人的学习和努力 □ 家庭和朋友的帮助 19.您期望参加的教研活动为?

□ 以问题为中心的研讨活动 □ 国内外教育理论前沿讲座 □ 听示范课 □ 教学专题指导 □ 集体备课 □ 园外培训20.您最喜欢以下哪种教研活动方式?

5.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报告 篇五

调查人: 2011春学前教育大专 汪会容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0日

调查地点:石柱县龙潭乡都会小学校

调查对象:农村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实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课程;农村;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对龙潭乡都会小学校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龙潭乡都会小学校幼儿园。

本研究采用了访谈法。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龙潭乡都会小学校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为分科教学模式。选用的教材为重庆市学前班活动发展课程教材编写组编写、重庆市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根本没有开展。与此同时,我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习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习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习,忽略了

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习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情感体验。

(三)不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访谈中我发现,该校幼儿园尚未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校幼儿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该校没有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而是请了一名代课教师上幼儿园。由于该校地处偏远山区,生源少,经费有限,幼儿教师待遇偏低(月工资1000元),专业的幼儿教师根本就请不进来,致使该校幼儿园质量不高。代课教师本身水平、能力有限,加之缺乏进修、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就严重制约了该校幼教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该校幼儿园改革的力度。

教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6.关于农村幼儿园现状调查报告 篇六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接受教育可塑期最强和最重要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人的一生奠定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弱点、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学前教育”。特别是2010年以来,党和政府特别关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捐资修建幼儿园,改善幼儿学习环境,并派谴教师到县、市、省培训学习。

一、本园现状

某校幼儿园教室有六间,室内的光线不是很好,特别是一楼的两间教室,室外活动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安全管理难度大;教学用具简单,室内只有几张桌子,几十根椅子,一块黑板,一台电视和影碟机,园内教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缺乏,我园有的只是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玩具。(如:小皮球、呼啦圈、绳子等)。我园有教师19人,其中40岁以上的4人,占总人数的21﹪,40岁以下的15人,占总人数的79﹪,后勤人员4人;本科生4人,大专13人,受正规幼师教育2人。教师队伍年轻化,是我国的一大优势。她们充满热情、洋溢青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用行动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正在逐步成长。我园的新园现正在建筑中。

二、保育保教方面

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既要保育又要保教,幼儿园的班级大、人数多,大班、中班、小班的人数平均在50多人以上,这给教师们带来了难题,师资、设施严重欠缺,而且每班幼儿的基础参差不齐,像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有多数从未入过园,在养成及行为方面,教师很是下功夫,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幼儿园的老师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1、保育方面

幼儿园老师积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晨午检、疾病防治、消毒工作、饮食安全。每天幼儿园教师是7:50入园,8:30开始晨检,对幼儿进行追踪调查并做好记录。小班、中班要准备早餐、分发早点,幼儿园的班主任和搭班老师共同照顾幼儿进餐,餐后打扫,保证桌面及地面清洁,提醒幼儿入厕、喝水;11点大、中、小班幼儿用中餐,餐后做好小、中班的午睡准备工作,让幼儿安静舒适地入睡;3:00幼儿起床,叠好被子、安排好幼儿入厕后进教室,准备用午餐和作好幼儿离园工作。种种琐事,都需要老师亲自操作,老师差不多从早上8:00进班开始,一直要忙到下午放学,一天下来,老师们早已筋疲力尽。

2、保教方面

幼儿园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改善幼儿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愉快的

游戏活动中,体验社会生活,锻炼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并时时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多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教师一起分析研究现阶段幼教形势的新发展。幼儿园的教师认真做好一日活动,上好三个教学活动(早上2个下午1个),而这些教学活动多与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幼儿园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让学生参与种植,认识各类农作物,并用农作物、树叶等制作手工,挖掘当地游戏资源,如:丢沙包、跳格子、挑棍子等,既方便又实惠,既愉悦了教学活动又没有给学校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此外还要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养成习惯。

3、家长工作

孩子是家长最大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在幼儿园农村幼儿家长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普遍。老师们抱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关爱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幼儿园采取开家长会、家访、电话交流、开放日等活动与家长沟通,以前幼儿园的家长一进幼儿园接送孩子就问孩子,“今天老师教写字没有?做作业没有?”幼儿园的老师就细心、耐心地给家长讲解学前教育幼儿的教与学,慢慢地幼儿园的家长在思想意识上有了改变,知道孩子该学什么?并及早就让幼儿入园,让幼儿接受正规的教育。

三、小结

农村幼儿园虽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幼儿园的老师上课辛苦,教学环境差,这些都不是阻碍,因为幼儿园有一颗热诚的心,有一颗爱

7.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篇七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明确规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一、游戏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游戏, 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 而且会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养成, 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幼儿独特的作用。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尊重幼儿的天性, 给幼儿的脑发育创造好条件,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思维性、理解力、创造力等。

然而, 目前游戏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恰恰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幼儿园中, 有的游戏形同虚设, 有的游戏时有时无, 再加上农村家长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认为玩游戏还不如教孩子识字、汉语拼音、背唐诗等, 这样也许还能学点“知识”, 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不敢放手做游戏的主要原因。

二、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 幼儿园不能确保幼儿充分游戏的时间

1. 游戏时间段不在有效学习段内。

部分幼儿园把幼儿的游戏时间段安排在来园 (8:30--9:00) 、集体活动前 (10:00--10:15) 或离园 (4:45--5:00) , 显然, 这样的安排时间过短, 幼儿是不能充分游戏的。

2. 游戏概念不清, 形同虚设。

有的幼儿园幼儿一日作息表中有一项为“区角活动”, 问及老师:“那么游戏你放在什么时间?”老师:“这个区角里就有部分是游戏内容……”从和老师的对话中可以得知教师把游戏和学习区角概念混淆了。

3. 游戏人为不合理分割, 造成“手忙脚乱”。

有的幼儿园因为知道不同游戏类型对幼儿的价值是不同的, 所以, 一周幼儿作息安排为:二天角色游戏, 二天结构游戏, 一天表演游戏, 造成每天幼儿都来问教师:“今天我们拿什么出来玩?”

(二) 幼儿园不能依据本园地理环境设置适宜的游戏空间, 教室、活动室存在问题

1. 活动室与教室共用重叠。

部分幼儿园在教室中开展角色游戏, 而活动室也创设角色区, 游戏内容重复, 令游戏均衡性受到影响。活动室空置。部分幼儿园一些活动室只是做了象征性的一些摆设如图书室、陶吧室、美工室等, 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并没有去。

2. 不能合理利用教室内外。

部分幼儿园虽然教室不大, 但有宽阳台和长走廊, 还有室外的绿荫和场地, 可游戏偏缩在教室里开展, 怕麻烦不做游戏。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因为教室幼儿多, 游戏器具拿放不便, 以安全为理由, 更多的是让幼儿进行安静的区域活动。

(三) 重上课, 轻游戏

现实生活中, 不少教师及家长的观念仍然存在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 平时很少玩游戏或不玩游戏。即使玩, 也容易忽略游戏的教育手段, 过多考虑教学的因素, 满足不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大大阻碍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 他们要的是孩子在幼儿园里会认、会写了几个字, 掌握了几道算术题, 对幼儿园玩游戏根本就是举双手不赞同, 而幼儿园为了自己的生存, 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来满足家长需求, 小学化的教育倾向, 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行为在幼儿园里无处不在。

(四) 游戏无目的、无计划

有的教师考虑不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不理解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目标在游戏中的体现。玩游戏时不能有目的地参与指导, 组织活动。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游戏就是自由活动, 常常让幼儿随意玩耍, 放任自流, 这样的游戏, 并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也不能朝着幼儿教育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有效解决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措施

(一) 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

1. 要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游戏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要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首先只有把游戏看做是学习, 游戏才可能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是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教师应真正认识到游戏的价值, 克服游戏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比较艰苦的农村幼儿园的教师, 更应该深刻地认识游戏的特征和教育作用, 正确地指导幼儿游戏, 大力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 通过开研讨会、公开课交流、优质课评选、幼儿游戏活动比赛等方法入手, 相互借鉴游戏活动经验。同时教师只是作为游戏伙伴参与游戏, 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 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 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 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 进行相应的指导。

3. 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

(1) 农村幼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着眼于农村生活实际, 发挥聪明才智, 我们身边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我们可带领幼儿去亲近它, 讨论它, 从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激发了幼儿模仿成人生活、劳动的愿望, 自发地生成有乡土特色的游戏, 这样的游戏幼儿才愿玩、会玩、乐于玩。 (2) 重视民间游戏的挖掘及应用。地处农村的幼儿园还具有内容丰富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 俗称玩耍。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幼儿的需求, 深受幼儿喜爱。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 扩大其知识面。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 这些歌谣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

总之, 指导农村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 要从农村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精心设计, 确保创造性游戏的实效性。游戏是从人性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 游戏是一种“心”的活动。让我们的幼儿永远徜徉在游戏的天堂里。

摘要:游戏是幼儿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园实行游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措施。把游戏引入教学活动, 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兴趣, 开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文章对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教学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尤其是对游戏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今后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8.农村幼儿园教研现状 篇八

关键词:教研组;以人为本;和而不同

教研组是每个学校都拥有的一个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新课程下尤其重视教研组的建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研组所践行的职责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师个人因素

教师在教研组内没有摆正向其他教师学习的心态,认为教学是个人的事,团队意识并不强烈。而此种情况下,教研组的评课往往会成为极少数“骨干教师”的“演说场”,教研活动完后,部分老师心中还会觉得是“没意思”“浪费时间”。

2.教师缺乏参与的热情

教研组的集中活动时间是每周一次,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安排一次,每位老师只关心轮到自己是什么时候,在其他时间没有具体的任务,主体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也就没有参与的热情了。

3.教研内容没有提前公开

教研活动的内容一般来说总是由教研组长和上课教师研究好了,其他教师到时来参加。教师参加教研组的活动,成了局外人,无法参与进去,就算想表达一些想法,由于没有前期准备,低水平重复的情况出现得较多,影响了教研组活动的吸引力和活动研究的质量。

4.教研组活动没有系列,针对性不强

教研组活动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这大大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二、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始终贯穿在教研组文化的建设中,从深层次来讲决定着教研组发展方向,我们研究教研组文化实际上是在研究人本身。

1.变“行政组织”为“人性化组织”

教研组一味地刚性的管理方式绝不会提升教研组的吸引力,而只有把教研组建设成充满人文关怀,能在这里找到温暖的感

觉,能让每个教师在这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教研组才会充满生命活力,吸引教师来真心参与。因此,我们在教研组里倡导一种理念,那就是评课时“对课不对人”,只研究课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不进行教师的个人批判。

2.建立“和而不同”的教研群体

一个教研组里的骨干教师的力量固然要起引领作用,但不能变成教学的“霸主”,特别是教研组的引领人物,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要把个人的认识强加到教研组的发展中。同时,要打破教研组中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彼此防范,互相提防的情况,鼓励合作交流,分享智慧,要建立开放的对话机制,建设开放的资源库,创建开放的教学课堂。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要鼓励教师在教研组内说真话,各抒己见,要养成怀疑、批判、求异的研究之风,从而激发教师群体不同层面的不同发展。

3.以“研究”为教研组的主要品质

教研组为什么存在,不是因为教师是相同学科而存在,而是因为有共同研究的话题而走到一起来的。因此,“研究”应该成为教研组的主要品质。教研组要能敏锐地捕捉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来达成预设的目标。

三、以人为本,重组活动

1.改变计划方式,构建共同愿景

要让每个教师个体的生命都焕发热情,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真实的成长,教师才会发展,优秀教师队伍才会壮大。最基本的可以从开学初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始:

(1)调查:拟定出有关教研组建设的最重要的问题,进行调查问卷测试。

(2)研讨:由教研组长就测试的情况在教研组内进行研讨,并形成初稿。

(3)咨询:再次通过座谈和访谈等各种形式集思广益、征求

良方。

(4)定稿:教研组长综合各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

(5)反馈告知:将修改稿反馈给每个成员,若大家没有意见,则可最终确定为本教研组本学期的共同工作计划。

2.改变活动方式,在实践中成长

计划制订后,开始要思考实践层面的研究。教研组活动的策划也要改变原来的方式,把由教研组长策划为中心下放到各个备课组。活动要实现“五个定”:定研究主题、定上课教师、定上课内容、定评课教师、定专题发言。并上报教研组长向各个备课组发放。

3.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任何教育教学的研究,都离不开科研力量的介入。要使得教研组的活动有品质,必须开展“定向、系统、连续”的研究。因此,我们重新调整了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开展围绕课题思想的研究活动。

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英语教学中构建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教研组的老师就开始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有规划、有序列的研究主题。“英语新授课时学生预习到哪种程度?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复习课中来?……”总之,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研究的主题非常明确,研究方向也把握得比较清晰。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这样的教研组活动中,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因为是持续的研究,教师也在不断深入推进,对问题的敏感度、深入思考性也得到有效提升,逐步改善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也感受到了研究成功的喜悦。

教研组只要以人文本,转变方式,教研组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师也一定能感受到由这份职业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金松武.教研组:教师“成人成事”的重要平台[J].江苏教育,2008(2):38-40.

9.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篇九

—以浏阳市永安镇的幼儿园为个案

摘要:越来越多的幼儿进入幼儿园接受学龄前的教育,幼儿园的发展对孩子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以浏阳市永安镇的幼儿园为个案,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前言:幼儿园是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是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的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仅学到知识,也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可见幼儿园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幼儿园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对幼儿的培养。目前,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包容乐观。由于观念不强,经济状况落后,政府投入等方面问题,导致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平衡。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问题,困难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其解决对策。一. 农村幼儿园发展现状的分析

永安镇是浏阳市一个经济状况比较好的镇,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好转,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但幼儿园教育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据调查,永安镇幼儿园一共有5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3所。其中办学水平最高的是“浏阳市永安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学校。这是永安镇规模最大的幼儿园,有200多个学生,30多间教室,18位教师,工友3人,接送车驾驶员2人。全体教师具有幼师证和健康证,全部持证上岗,教师文化分别是中专、大专、高中。这所学校被评为“浏阳市教育局规范化幼儿园”。反观民办幼儿园,办园的规模和质量与公办幼儿园差异比较大,幼儿入园人数少,教师持证上岗的不多,师资力量缺乏,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提高。虽然有规范化的幼儿园,但这毕竟是少数。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还有待发展。

(一)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发展不平衡

据调查,永安镇公办幼儿园有2所,民办幼儿园有3所。公办幼儿园每个园大概有10个班级,200多个学生,而民办幼儿园每个园大概只有3个班级,100来个学生。从规模上来说,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大,而且招收的学生要多。公办幼儿园的班级分配比较规范。从师资力量来看,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都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健康证,而民办幼儿园则少有持证上岗的教师。由此看出,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要规范,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很严格。公办幼儿园的内部环境比较优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齐全。幼儿的寝室通风效果很好,阳光充足。有大型游乐场,大型玩具都配备齐全,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可供儿童们玩耍。反观民办幼儿园,幼儿园规模不大,没有广阔的基础建立大型游乐场,也没有充足的户外场地供儿童玩耍。基础设施建设不齐全。

(二)师资力量薄弱,保育人员缺乏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专业水平,为人师表,忠于职责。永安镇的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相比对教师的要求高一些,但总体来看,招进的幼师水平都不高。大部分的幼师都在大专、中专和高中文化水平,甚至一些教师都没有任职资格证书。从总体来看,教师与幼儿的比例也不平衡,招收的学生比较多,但是没有足够的教师来教学。再者,幼儿园每个班要有“两教一保”的模式,幼儿园应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保育员不仅要具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而且要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农村幼儿园还没有达到每个班配备一个保育员的要求,同时在接受保育职业培训上也存在困难。保育员对幼儿园的身心发展也很重要,保育员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

(三)办园条件差,幼儿园管理不到位

农村幼儿园的非常典型的特质就是民办幼儿园多,公办幼儿园少,幼儿园的规模小,班级分配不均衡,学生多班级少,教师少,办园的条件差,办园的设施建设有待扶持和管理。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无论是幼儿园的环境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展,很多幼儿园的选择地段并不是很好,大都靠近马路,环境嘈杂,不适合幼儿安静的学习和玩耍。此外,幼儿园内部环境仍然需要改进。《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幼儿园每班幼儿园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大部分幼儿园的每班人数都有超标。幼儿园地段规模不大,教室不多,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对幼儿园分班产生影响。我们都知道游乐场是幼儿园必备的场地,当游乐场场地规模不够,游乐场的玩具缺乏,或者陈旧,肯定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玩耍也是儿童的天性。二. 分析农村幼儿园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具有同等地位 农村幼儿园因办学主体的不同,而办学规模和质量差异显著,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由于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不同等地位,导致了幼儿园的发展因办园主体不同而不平衡。政府的投入,毫无疑问,对幼儿园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公办园和民办园有差别待遇。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公办园往往占有优势。虽然从民办园数量多,但是质量是无法和公办园相比较的。政府对师资、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大量的优质资源流入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园往往需要自身筹集资源和开发来促进发展。特别目前有了教师编制,对教师的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大家纷纷想进入公办幼儿园。而且,在公办园事业编制和非编制教师的薪酬大概等同的分配方式下,非编制的幼教师的收入水平要普遍高于民办园教师的收入水平。民办园为了留住优秀的教师,不得不把教师的收入提高,这无疑使民办园的发展增加了难度。给民办园施加了资源配置上和经济上的压力。公办园则受政府的优厚待遇,与民办园逐渐拉开距离。

(二)农村经济落后,教师个人价值观陈旧

经济的发展总是与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城市的经济发展快,教育也会随之加快脚步,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脚步也会稍慢。农村幼儿园普遍出现师资力量薄弱,保育人员缺乏的问题。经济条件落后,自然会影响学校的条件和幼师的待遇。教师的待遇不足,会导致好的教师请不来、用不起或者留不住。一些高素质的知识分子都另谋出路,好的资源都外流了。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足,很难培养出具有专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幼师和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保育员也要受幼儿保育职业培训,但是由于经费的不足,真正具有专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幼师很少。其次,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对师资力量也有影响。农村相对落后的地方,可能有些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念会陈旧落后,从而不思进取,导致自身的素养低下。从调查现状来看,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文化水平大都是高中、中专和大专水平,而且有专业资格证的不再多数。

(三)三.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对策

(一)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应具有同等地位,加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在当前公办园和民办园发展规模和质量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时候,同时积极的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民办幼儿园,保障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样的待遇。公办幼儿园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办学规模,保教等方面都优于民办幼儿园。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园的资金投入,资金对一个幼儿园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扩大民办园的办学规模,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办园环境。给幼儿园提供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在幼儿园更好的学习快乐的玩耍。其次,民办园的师资力量远远低于公办园的师资力量。应该好好把关民办园教师的招聘,提高教师质量。

想要加强幼儿园的发展,除了资金投入之外,幼儿园之间交流也很重要,以优秀幼儿园为榜样,向榜样学习。城市幼儿园的发展比农村幼儿园的好,可以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团结相互扶持,制定帮扶计划。城市的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方面和幼儿园的管理作出相应指导,使幼儿园逐步走向规范化。农村的示范性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交流,开展双线交流,展开教研,论坛,观摩,指导等活动形式,努力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局面。促进公办园和民办园,示范性幼儿园,普通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三)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教师队伍建设

上一篇:运动会的加油稿(通用1)下一篇:区城市管理工作督察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