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线描的教学探索

2024-07-27

儿童线描的教学探索(精选2篇)

1.儿童线描的教学探索 篇一

儿童线描的教学探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儿童绘画热情消退的情况分析。儿童在7、8岁以前都比较喜欢画画,尤其在幼儿园,几乎每个儿童都喜欢画画。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儿童对 自己的作品总是很满意,画画没有什么约束,绘 画的热情很高。大约到了10岁以后,儿童虽然对工艺制作的兴趣依然很高,但绘画变得困难起来,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不 满意,总是抱怨没什么可画,或者干脆 嚷画不来,逼急了就胡乱画一下,与一、二年级相比,作品效果确实不如从前,到后来甚至连工具也懒 得带来,编一些如“忘记了”或者“我今天不回家吃饭 的。”等理由蒙骗教师,画画这本来非常有趣的事竟然变成了一种负担,绘画的热情消 失殆尽。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儿童绘画困难期”。儿童绘画热情消退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研究其实由来已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 来自“困难期”前的教育没有作好顺利渡过困难期的准备工 作,有的来自教师教育方法上的不合理,但其根本原因来自儿童本身的心理成长的 水平,即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与绘画技能的滞后的矛盾导致了儿童“绘画困难 期”的形成。涂鸦期儿童主要凭感觉绘画,它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知觉能力还不强,例如,儿童对空 间的知觉比较弱,不理解空间的结构,所以儿童过早学习素描 是不合理的。简单地说,儿童的观察力还不强。观察是高级的知觉形式,知觉过 程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你跟他讲透视现象、色彩规律,如消失点、环境色他 都不懂,所以出现一些人大于房子、凭主观涂颜色的儿童画。其绘画行为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约束,实际上他们还没有一套评价的标准,区分画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差 异的能力也比较弱,因为他们的认知能 力还较低,对客观世界的了解还很少,缺乏经验。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开始知觉到空间的结构,观察力逐渐提高,注意 到对象的细节,比较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开始追求绘画对象的 形似,能够发现绘画作品与客观事实的差别。但绘画技能没有明显提高,不能满 足认知水平的需要,难于充分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儿童往往选择其他方式——如 语言文字——来与外界交流,放弃了运用绘画语言表达思想 感情的方式。儿童逐渐由绘画的参与者变成一个批评者,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变得严格。因此儿童必须在 这段过渡的时期内在绘画上取得足够 的进步,以使他们在具有批判能力之后,不至于发现自己的画太差劲而对

画画失去信心。—— h.加登纳。许多教师在这个 时期不注意儿童心理上的变化,没有恰当的引导,有的相反挫伤了儿童的绘画 积极性。儿童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认为自己确实没有绘画的能力,再努力也没用,他自己也深信这一点,心理学把它称为“习得无助”,造成儿童对绘画的心理障碍,错误地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绘画的能力,失去 绘画的信心,甚至讨厌绘画,作 业也都草草了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针对上述情况,许多教师想了许多办法,如多画想象画,少画记忆画,可以避免“形象”的困;转向工艺制作的教学,如 泥塑、拼贴,追求作品的肌理效 果;或摹仿某种画法,如“农民画”、“渔民画”;甚至临摹优秀作品提高表现技法……这些办法对帮助儿童 渡过儿童美术困难期有用吗?不能说是一点用都没 有,他们都能在形式上获得让人满意的效果,能够保持美术的兴趣,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 都回避这个“美术困难期”所面临的真正的困难——即对客观事物真实 性表现的追求。既然儿童有对客观事物真实反映的愿望,因为绘画能力 不足以表现出来,那么教师应当帮助他们渡过这一难关,切实提高儿童的绘画技能,否则他 们将始终留下一块心病,而且终有一天会面对这一 困难。这个问题也长期困扰着美术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要帮助儿童建立起绘画的信心,改变对自己的绘 画能力的怀疑。那么怎样帮助儿童建立绘画的信心呢?只要找到合适的教材、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那么儿童就会重拾绘画的兴趣,重新树 立绘画的信心,一次偶然的教学让 我有了尝试线条画教学的念头。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平时作业很糟糕,有一次我补充了一课《圆形的图案》,要用线来完成,没想到他的作业出乎我的意料。这让 我们相信一点:儿童并非不会画,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现方式。于是就着手编了一些线条画教材尝试教学。

二、课题的界定 线条画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线条”是线条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儿童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也运用了“点”、“面”等处 理方法,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如果因此否认儿童创作的成 果,显然是不合适的,也违背了线条画教学的目标之一——创造力的培养,完全以 “线”为唯一表现方法的绘画会有一定程度地限制其表现力,实际上,“线”变 得足够短时就成了“点”,“点”变得足够粗时其实就是“面 ”。本课题主要研究黑白线条画的教学方法,不涉及彩色线条画的教学研究。对彩色线条画的

研究 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实验。

三、线条画教学研究的基本目标

1、激发儿童绘画的潜力,保护儿童绘画的兴趣,提高绘画的信心。顺利渡过儿童美术向少年美 术过渡的困难期。

2、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审美能力。

3、探索线条画课程的编排内容与规律,编撰有实用价值的校本教学课程。

4、探索线条画教学的方法、规律。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三、四年级学生,历年美术兴趣班。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实验的方式及时间安排 第 一阶段:1996年5月——1997年1月 实验内容以线描写生为主,侧重于技法传授与训练,以真实再现对象为目的。第 二阶段:1998学年 实验内容:主要培养儿童尝试有意识地主观地表现对象的画法。(不系统,无明确的计划。)第 三阶段: 1999年2月(课题立项)——2001年11月(结题)实验内容:系统地制定计划,比较规范的实施。利用三、四年级每学期5课时左右的时间和课外辅导相结合进行实验。

(二)、教学策略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验阵地,以课外辅导为辅助实验措施。分层教学,以点带面,体验成功,培养信心。

(三)、辅助措施:举办画展,组建书画社,激发学习兴趣。

六、线条画课程教学的程序

(一)、认识线——感受美感,激发兴趣 线条在绘画作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线”往往是支撑和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的绘画语言。纵观中外美术史,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岩画、壁画,如江 苏连云港将军涯岩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均以线造型。中国绘画中“十八描”充分体现了线条的多样性与表 现力,中国书法更是把线条的魅力发挥到极至。线 条不但可以表现极强的形式美感,而且还能反映出丰富的情感。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 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痛 快,有的线条秀丽妩媚,阿娜多姿……线条的表现力之强由此可见。? ???儿童开始绘画时的线条没有多少变化,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线条可以有如此多的变化与内涵。通 过欣赏古代绘画、书法作品中等具有代表性的线条,了解线条的丰富的变化与强大的表现力,感受线条的美感,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习的兴 趣。

(二)、体会线——提高表现力,培养创造力

1、说线 通过回忆、观察举例说说生活中、自然界中的线。(1)、线状的物体。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树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铁轨、弹簧等……(2)、依附于

具体形体的线。如轮廓线。如门框、叶子的边沿、城墙等…… 通过说线,儿童就会意识到“线”其实无处

不在,只要注意寻找就能发现。要求儿童留心生活 中不同形态的线,如门、窗、栏杆、衣服的花纹等等,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的习惯。

2、画线? ?? ?(1)、单线 a、随意画线——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几乎每一个儿童画画的第一笔的都是线,线是人类最先掌握的绘画语言。画一条线对每一个儿 童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对那些对画画失去信心的学 生,感到画一条线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对绘画重新产生一种新鲜感,觉得有些出乎 意料,出于好奇,他也会带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尝试去画。就一根线来说,根本没 有对与错,好与差,儿童也就不会产生危难消极情绪。目的就 是要让儿童有信心。当然,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将有助于增强儿童绘画的信心,提高参与的热情。这里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一笔画。要求连续画一跟长线条,不要断断续续,连贯地画,画满纸张,线要有力量。使用的工具一般用钢笔或水彩笔,手腕不能靠在纸上,不要用铅笔,使学生没有修改的可能。这种练习的效果是学生觉得轻松、好玩,胆子大了一些,不再画得很小,信心足了一些,不再左右为难,迟迟不敢下笔。情绪比较高。存在的问题是:仍有些女同学不敢放开手脚,非常小心地画在一个角上。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初学画画的时候我们也这样,只在 画面的中间画一小块,不会构图。小学生这个现象很普遍,而且很难改,这次给他指出了,下次还这样。他们甚至会说“我画不大。”除了胆 子小之外,就是他们都把手腕靠在纸上,不 会移动,控制的面积自然就小了。b、? ?? ?? ?? ???画各种形态的线——培养创造力 ? ???接着教师就应提出更高的要求,画一些不同形态的线。教师在让学生随意地画线之后,提出“你会画出与刚才不一样的线 吗?”“你能画出多少 种?”(从理论上讲,儿童每画一条线和前一条线都是不一样,但是为了教学过程的便于操作,还是从性质上分成了不 同的线。)如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折 线、弧线……如螺旋型线、弹簧型线、城墙型线……两种性质组合的线,如弧线与直线的结合、弧线与锯齿形线的结合……通过“比一比谁画得多”、“谁的线条最 特别”激发创作的热情,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提高创造的热情。人是有创造的潜能的,这是与生俱来、客观存在的,只是缺少发掘,教育的 作用就是唤醒 与培养。这儿所说的唤醒是指许多人

其实有创造的能力,只是缺少创造的动机,或者叫创造的精神,许多儿童总是抱怨不会画,实际上是由于心理障碍而采取消极 回避的态度。教师只要在练习时设置坡度,循序渐

进,就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c、? ?? ?? ?? ???画各种情感的线,提高表现力 ? ???然后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如画有情感的线。线首先以形的状态存在,其次线条还蕴涵丰富的情感。“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 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 ——保罗·克里曾。线条的表现力是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刚毅,或柔弱,评论中国书法的线 条多采用如“刚强”、“柔媚”、“雄浑”等诸如此类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国书法把线条的表 现力发挥到了极至。儿童画线限于知识经验、工具、技巧等方面的影响,无法达到书法的境界,但也能表现有明显倾向的情感的线条,在这里设计这样的练习是希 望儿童对线条有一个更 深的认识,多少与中国画和中国书法有一点联系。? ???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的提示、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甚至尝不同的味道、摸不同质感的物体等各种感官上 的刺激设计一些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表现力。? ???比如根据教师的提示画出有感情的线条,如“刚强有力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奔放的线条”、“平静的线条”、“烦躁的线条”、“潇洒的线条”、“犹豫的线条”……? ? ? ?因受情感经验的限制,有些儿童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儿童显得信心很足,敢于表现。不过各人的理解不同,画出的线 也不一致。可以通过提示联想类似的实物,如温柔联想到柳条、平静联想到水平如镜的湖面等。? ???听音乐画线主要采用节奏的差异或旋律的风格不同来表现。? ???用尝味道的方法画线。(容易出现不统一的现象。)(2)、组合线 a、把几种不同形态的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丰富的构成效果。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扩散的圆形”、“美丽的树叶”“想象中的花”等需要注意的是组合要有一定的秩序,排列宜紧密。如“扩散的圆形”、“想象中的花”可以要求学生扩散的层次要多一些。如“美丽的树叶”可以先要求学生画一片喜欢的树叶,然后添上美丽的线条。b、带有类似情感色彩的线的组合。如“刚强”的线的组合、以“暖色”为主的线的组合…… ? ?

(三)运用线

1、精细的描绘——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 ??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儿童绘

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观察力水平的高低。“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更为少 见。”——左拉。写生是培养儿童观察力、表现力的最佳方法。虽然临摹也能提高表现形式、观察力,但临摹与写生的最大差异在于临摹是 磨去

个性的练习,写生 是张扬个性的创造。我们学习素描、色彩也是依靠写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真正形成能力。? ???儿童大约在学前期往往确乏对对象的仔细、深入的观察,形象具有明显的“样式化”,“概念化”,如画叶 子都画成正面的形,学龄初期能看到某 个局部的细节,但不能画出各种角度的叶子的变化。这个阶段教师不要有太高的要求,学生既然只注意到对象的细节,就让儿童把细节精细的表现出来,至于整体比 例的 不准,不要去强求,因为儿童知觉的水平也仅此而已。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教儿童怎样画,老师示范也没多大用处,关键要引导学生怎样看,引导儿童看清 叶脉、叶边、叶柄与树枝的连接关系等。不过,这样画出来的画也另有一种趣味,很有童趣。? ???经过多次仔细的观察,儿童也能意识到叶子的透视变化,虽然老师并没有讲透视原理。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 方法,转动树叶要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 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让学生说一说。(让儿童说一说有助于观察力的培养。)学生一般能意识到叶子的 翻转变化。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标志着儿童开始客观的观察 事物,不再凭主观绘画。这时儿童会意识到绘画水平已经能够表达认知到的一 些事物,绘画技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教师要求学生用精细的画法把树叶表现出来。? ?? ?? ? ? ???写生时教师要求学生直接用钢笔画,不能修改。用钢笔画学生没有了改错的机会,不得不更加仔细地观察。经过前一阶段 的练习,儿童具备了操纵 线的能力,丰富了线型的储备。开始常有学生画坏了,教师一般要学生随机应变,灵活巧妙的处理。这样的训练不用 几次,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运用钢笔画画。? ???组织学生写生最要紧的是寻找合适的写生对象。让学生有东西可画是作品成功的基本条件,而且对象具有可 画性也是成功的关键,就是说景物本身 具有值得一画的价值,反映在学生的纸上应该是好看的。如现代的建筑大都很整齐,看起来很漂亮,其 实并不适合画,整齐、简练、现代的建筑大多没什么丰富的 线条,不适合儿童写生,画出的效果并不好看,只会给儿童造成挫折。因为在儿童 眼里它没有什么好画,只是勾了一个轮廓,所以寻找合适的对象尤为重要,尽量 找一些线条明显的景物,像中国古代的建筑,古

建筑非常注重 局部、细节的装饰,线条明显又有变化,尤其以年久失修的老屋最有可画性,零乱的瓦片、剥落裂开 的墙壁可以画出很好的效果。学生可以连 续4个小时不厌其烦地画画。当儿童感觉到自己将创作出一张不同凡响的作品时,他投入到画画中的热情是空前高

涨的。人物也是可以画的,但小孩不容易画,老人容易出效果。? ?? ?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提高观察力与欣赏美的能力。课外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中可画性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本来 似乎很平常但蕴涵着美的事物。? ???注意画面的疏密变化,有意识的做到疏的更疏、密的更密,提高画面的视觉效果。如画瓦片不一定都要机械 的勾画,可以虚实处理。? ?? ???

2、创造性写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 ???写生与创造好像是一对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一般说来,写生就是真实地描绘客观事物的美术方法,但是在 实际绘画写生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带 有绘画者的主观感受,或者有意增加、减少、夸大、缩小景物的原貌,甚至移动景物的位置,使作品更 具有美感和表现力。这也是绘画不同于摄影的原因。精细的 写生容易出现作品大同小异,整体感觉差不多,精细有余,生动不足。要想画出好 的作品,一是走出去,寻找新的写生对象,但这不太现实;二是在绘画方法上有 所创新。“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 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罗恩菲德(《创造与心 智的成长》)所以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叫做“创造性写生”。? ???那么怎样在写生中体现创造性呢?一种是直接创造性的写生,另一种是在写生结束后再加工。? ???创造性写生的对象: ? ???(1)、难于表现的对象:如树干、密密的树叶、狗尾巴草、云……等。这些东西的线条不容易找,没有现成的线,要求儿童根据对象的特点,用 自己的办法来画。? ?? ?(2)、缺乏明显线条的事物:如石头、叶子、花瓣……这类东西大多是空的,只有轮廓线是明显的,没什么好画,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装饰性地添加花 纹、图案。每一图案画得都不一样。? ???(3)、觉得不好看或太平常的景物,用自己创造的画法重新表现:如人的衣服、鞋子、人物的衣服、椅子都是儿童重新经过装饰的花纹、图案。? ???容易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过于追求线条的变化,把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变化,过犹不及,画面不协调,画得 很辛苦,效果反倒不好。

3、线条画创作——发扬个性,自主创新 ? ???在经过了前阶段的

学习后,可以搞一些创作。创作的题材很广,植物、动物、静物、人物、风景……方式有 想象画、记忆画、装饰画…… ? ???如静物《容器》:首先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器皿,然后画上具有装饰性的花纹,注意线条的统一。? ???如动物《鱼》首先谈谈鱼的特征,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夸张,变形,然后自由装饰。? ???如风景以想象画的

方式,用线条去表现。? ? 如人物以记忆画的方式,用线条去表现。? ? ?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学生画画不要用尺,宁曲勿直,因为曲线变化多。但实际上也有人用尺来画,所以教师每一个要求总 会有限制束缚学生的地 方,这好像一把双刃剑,强调了技法就会束缚儿童的创造力,不教技法又画不出好的作品。我们在实验中提倡儿童用自 己的画法去表现对象,儿童所画的每一笔都 是其性格、情感、经验与潜意识的反映,即“个性心理特征”的反映。从这画中不难看出四位儿童不同的风格。形成这种风格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构图平稳,画法统一又有变化,该儿童做事有条不紊,性情温和;黑白对比强烈,线条刚强、形态怪异,该儿童性格外向,活泼、顽皮。线条细密、繁复,画面有些杂乱,该儿童性格内向,小心,但又有活跃的一面;图23构图完整、均衡,线条熟练、整齐又有变化,该儿童做事一丝不苟,富有创造力。但由于绘画技法比较熟练,掩 盖了一部 分天性。一个人所受的技法越多,所受的约束就越多,个性化的成分也逐渐少起来了。所以我们鼓励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去画,反对摹仿,这样 每一张画 的面貌都不一样,就好像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性格。就一件作品来讲,拥有个性就意味着与众不同与创新。? ???“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 ——赫德

七、线条画教学阶段目标及教学内容。线条画教学阶段目标及教学内容 教学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认识线 感受线条美;提高对线的鉴赏能力;激发线条画的兴趣。(了解,接受)欣赏以线为主的艺术作品。(国内外线描作品,如“十八描”。)体会线 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尝试表现各种各样的线,体会线条的多样性,增强表现力,唤醒创造力。(了解,练习)说说生活中的线;画不同形态的线;画有情感的线;画组合线;用线组成简单的图案。运用线 精细的描绘 精细地表现客观事物,培养观察力,提高表现力。(练习)静物、植物、人物、风景写生等。创造性写生 创造性地表现景物,培养创造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接

受,练习)对难于表现的景物或本身不令人满意的景物进行加工、装饰。创作 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提高绘画能力,培养创造力。(练习)记忆画、想象画、装饰画等。? ?

八、教学基本思想 ? ?? ?挖掘儿童创造的潜能,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儿童绘画的兴趣,建立绘画的信心。? ???

九、教学原则: ? ???

(一)、不示范原则。老师不要示范、传授技法,让学生自

己寻找尝试表现方法,否则就又落入技法传授的老路,束缚儿童的自主意识。

(二)、无差原则。教师应承认个体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衡量学生的作品。

(三)、个性化原则。鼓励个性化的表现。??

十、实验成果 ??

1、通过课题实验证明儿童具有创造的潜能,而且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之所以能够培养儿 童的创造力,是因为儿童本身就具有创造的潜力。通过线 条画教学能够唤醒儿童创造的潜能。我们常说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倒不如说保护儿 童的创造力,唤醒儿童的创造力。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通过教学来唤醒学生创 造的潜能,而不是打击、扼杀、压制儿童的创造力。创造首先要 有创造的精神、创造的勇气、创造的动机。

2、通过教学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意志力、审美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 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创作了大量线条画作品,对渡过儿童绘画困难期有一定积极作用。

3、编写了可供参考的教材。

十一、问题讨论

1、儿童在绘画中经常出现不顾所画对象的特性盲目画线的情况,无法理解线条对所表现对象的作用,失去了线条的意义。

2、过分追求线条的多样性,造成画面的不统一、不协调。? ???主要参考文献:①《全国优秀美术教育论文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出版 ②《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美)罗恩菲德 ③《桐乡教育实验与改 革》

桐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线条,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陪伴儿童的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用线画画形成了儿童对线条有良好感觉的基础。只要 把笔尖放到纸上移动,便形成了线,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象,成年人面对这些形象和线条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孩子的这种作画方式创造各种风格各异、面貌不同的儿童线描画。

(一)儿童线描的渊源儿童从出生起一直在表现自己,他从某些本能的欲望出发,借助各种声音、符号系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与他人沟通。在行 为、语言未成熟前,儿童最常见的形式是拿笔在纸上涂画,儿童借助这种涂画想与别人沟通,让

别人了解自己。他们画的线有的看似简单却表现着自身的一种整体,不同性格和年龄的孩子有其不同的线条。有的线条粗狂,有的飘逸连绵,有的纤细雅拙。如果儿童所“乱画”的画即时得到老师家长的重视,将给孩子很大的自信和 力量;有的孩子不敢“乱画”就是因为受到老师的责备,所以他的“乱画”思想和行为就被扼杀。因此作为低段的美术老师更应该重视这种现象,同时对孩子的这种

行为加以引导,使其得到更开阔的发展,这将是孩子走向画画的第一步。

(二)儿童线描的潜能儿童线描正是因为其特殊性,受到许多专家、学者、老师的重视,正是因为这种来自内心的创作,所以许多孩子的优秀作品成“为绝 无仅有的个性化的儿童美术作品”。这种用线来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东西一旦被引上正规化的道路,将完成用线造型的环节。用线造型的训练在儿童美术实践中被了 解、掌握、运用,能帮助儿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力能力。这种带有趣味性、游戏性的儿童美术活动形式将代替那种干燥的低段临画阶 段,克服孩子的“依葫芦画瓢”的心理,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具像和抽象的有机统一,将装饰性和形象性融为一体,让孩子在这种乱画中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如 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轻重;线条的疏密关系;了解线的形成,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更为孩子以后的创造能力、造型能力埋下伏笔,让孩 子像鱼儿一样如鱼得水。

(三)儿童线描的教学由于儿童的这种乱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年龄的影响,我主张分年龄给孩子实施相应的教材、方法、手段。根据罗恩菲尔德和皮亚杰的 分析研究,并结合我们小学阶段的教学分如下几步:a图式涂鸦期b线描萌芽期c线描成熟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根据相应的阶段进行如下的教学:(1)图式涂鸦期在新入学的儿童中,他们是该时期的主力军,我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和鼓励孩子的这种涂鸦行为,提高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表现能力,在给 孩子上的第一堂美术上,我记得我是这样教学的:·小朋友,你们会画画吗?(所有的小朋友都说:我会 我画的很好 我的画还给老师表扬过呢。)·看来,你们 真不错,那你能画一张你最棒的画吗?(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拿起笔乱画起来。)·比较儿童的画,我教他们学了一首儿歌“学画画,要学狮子王,胆子大,力气 大,想什么,画什么。学画画不学小老鼠,胆子小,力气小,想不出,画不出。”我让一个擅长表演的学生一边说一边表演,引的所有的小朋友都哄堂大笑。·我又 接着

问,学了这首儿歌,你想不想再画一张最拿手的画?两次作业相比,我们明显的发现第二次作业表现出自信、胆大,整张纸都画满了。我发现类似的这种课的教 学对孩子的自信心有相当的帮助,弥补了个别孩子的心理害怕现象,同时让孩子知道画画要胆大,这一点对以后的画画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在很早的时候就克服画面 形象的不饱满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在该阶段有所提高,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我选择儿童喜欢 的感兴趣或者儿童自己身边的素材进行练习:如太阳、一棵大树、交通 工具等等。通过形象的教学让孩子理解线条的内涵:如我让小朋友在纸上画一条曲线“ ” 我又让学生画同样的一条线 “ ”再画一条 “ ” 让小朋友一条 一条的增加,他们发现了大海的波浪。孩子们明显的体会到了多画几条线更好看了,像另一种东西;同样学生明白了“一点一点的线条”像雨天,“旋转的线条”像 蜗牛的背,“一横一竖”的线条像星光,像墙面,“一上一下的线条”像大山,“半弧状的线条”像鱼鳞等。在这一阶段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乱画中走出来,知 道用线可以画出许多自己看到的事物,能用线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2)线描的萌芽期在孩子知道了用线去表现自己的东西时,我逐渐的加上线描的形式、原理、方法等,让孩子不仅能用线画好,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用? 告诉儿童线描的优点。因此在这一阶段我选取的主题一部分是以前画过:如大树、房子等,也有一些主题是适合线描表现的如花瓶、衣服、鱼、头发、大树叶等。在 教画《鱼》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我出示“ ”图形,让学生想像,你像到了什么?·加上几根线,你能变出其他的东西吗?·教师、学生迅速地画出一条大 鱼,我接着问这条鱼漂亮吗?(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可以加鱼鳞。)·我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鱼鳞,问这些鱼鳞其实就是有什么完成的?·你能用线 画出其他的花纹吗?(有的小朋友问,一定要是见到的鱼花纹吗?能不能画自己想像的花纹?我马上说请大家用你想像的线条画出想像的花纹。)在作业的展示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鱼我都没有见到过,第一次尝到线描教学的成功。为了让学生在萌芽期能理性的理解线的组合,我出示了一张线条有疏有密的鱼,与另一个同学的 作品相比问:哪张更让你想多看一下?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发现我的画上有的地方线条画的特别的密,有的地方特别的疏。这时我拿起笔在孩子的画上有的地方迅速 的画上线条,学生马上发现自己的画变 的漂亮了,孩子们拿起笔在自己的画上画起来,我再一次的强调是有的地方。这样学生不仅能用线画出一条鱼,而且作好了线 条的粗细,松紧。通过类似的课,学生知道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粗细关系、轻重关系、黑白关系等,这无疑在涂鸦的基础上向前提高了一步。(3)线描的成熟期我认为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了线描的基础上能灵活的运用和进行再创造。孩子们有了线条的能力,有了线条的对比观念,有 了形体塑造的方法,自然有了创造的欲望。经过

一系列的教学训练后,我发现孩子在课余临画卡通书、图书的图片,我觉得这是用线条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的最好机 会。我将一些小人书的优秀线描作品给学生欣赏,让他们在中间受到启发,通过讲故事,学生画的形式来创作如:教《洋葱头的故事》,《白雪公主》,《小人国的 故事》……其教学的简单过程是这样的:·我请学生讲一个故事(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我把重点描述一遍,如“密密麻麻的森林”、“漂亮的花衣裳”等,强 调突出个别有想像的字词和适合线描表现的词语。·讲故事的同学给同学们一个“主人公”的素材。·请学生根据故事来创作。除了讲故事的形式,我有时也将拿出 一些儿童画主题来创作,让学生创作线描儿童画,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如图从儿童的作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儿童依靠直觉用线画画,不仅能培养其创造能力,而且 为以后的美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了表现美的能力,就有了感受美的能力,从而真正让儿童走进艺术殿堂的大门,将自身的审美文化、艺术修养和表现提高到 一个较高的层次。展望线描的发展及其前景是乐观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儿童线描画的创作步骤

1、构思 ??? 儿童线描画创作一般有命题,在命题的形式下先考虑画面需要出现的内容,在脑海中安排好这些内容的位置,由于儿童线描画创作需要较长时间,一幅画一般需6~8课时完成。作画时,可先画主体,再画背景(先画人物,再画背景);也可以分区间进行小幅画画,最后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2、构图 ??? 根据构思的内容进行构图,用铅笔轻轻起草,勾画轮廓,注意抓住物体的外形特征。

3、填充 ??? 大轮廓画好后,直接用钢笔勾勒轮廓,刻画细节,填充各种基本线条和各种图案(如人物服饰等),也可以进行黑白处理。填充线条时要根据物体的质感、肌理和色彩应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形状的变化来表现。??? 线描画有时会因为线条太多使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混淆,层次

不清,拥挤不堪,这时可进行适当的点或黑白处理(点点要随意,涂黑要匀称)。增添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层次感,使画面疏密有致。

4、整理 ??? 整幅画完成后,再权衡一下形象特征是否准确,形象与实物是否吻合,布局、位置是否合理,形象的关系、虚实是否谐调等,进行必要的修改,值得注意的是: ???(1)完成之后不要急于擦去铅笔轮廓线,尤其是碳素墨水,好像干了,其实没有完全干透,橡皮一擦,很容易弄污画面。???(2)对“偶发现象”的处理,要引导学生

敞开联想。墨水若不小心沾到画面上留下痕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描绘出一只昆虫或一朵小花等形象,使画面更生动、更自然。???

五、学习儿童线描画的关键

1、多观察 ??? 线描画是表现儿童生活的丰富画卷,画面上经常出现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及其它种种道具,这就要求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感性认识,这样在作画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2、多练习??? 因为线描画讲究画面疏密有致、线条整齐,一切内容的基本元素都有线条,并且多是各种线条的平行组合,只有多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多想象 ?? 同样是树干,可以有不同的形状,而填充树干时可以有不同图案、线条组合、黑白处理,这就要求学画者多动脑、多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性,这是一种乐趣无穷的练习。???

4、有耐心 ?? 一幅儿童线描画,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线条,一笔一画,都要细致勾勒,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相信不仅画技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也会增强。??? 总而言之,辅导孩子们创作线描画首先要培养他们胆大心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小幅后大幅。表现内容从少到多,先临摹、写生后创作,由此保持儿童天真、质朴、夸张、变形和极富想象力的艺术风格,不断提高儿童线描画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之具有童真童趣

2.儿童线描的教学探索 篇二

在学前教育专业线描写生课中, 根据学前专业特点, 参考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线的教学与实训要考虑到不以写实为目的, 画面体现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 学前教育专业线描写生课在进行具体的线描画指导时, 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和表现线条的无限魅力, 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材料和表现形式,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 学前教育专业线描课的评判标准不是看画的好不好, 模仿的多逼真, 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学生的思维情感、以及想象创造。任何一幅好的作品都源于作者情感和灵感的迸发。学生在进行线描写生时, 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 把点、线、面与图案互相组合, 画出自己所观察到的、所思考到的、所感知到、所想象到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这样才能体验到线描写生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从而更积极热情地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线描写生的工具材料比起其他画种来说比较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画, 但不同的工具材料边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常用的笔有铅笔、钢笔、彩色水笔、签字笔、记号笔、美工笔和毛笔等。线描写生一般采用不能涂改的硬笔, 下笔前认真思考如何表现形象、组织线条。长期使用硬笔作画, 用笔肯定, 线条有力。选择笔头粗细应根据画幅的大小、内容繁简决定。用细头笔可画得细密深入, 用粗头笔粗犷有力, 用美工笔写生, 线条生动而富于变化。初学线描写生不宜用铅笔, 因为画线不准确, 学生边画边擦, 容易养成作画过于小心翼翼的坏习惯。

线描写生的训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启发观察:写生是进行感官训练, 在写生中学会观察生活、表现自然。在写生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怎样观察, 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过多的示范会限制表现力, 在观察中捕捉形的特征, 发现有趣的细节, 不苛求形的准确和比例透视。2.耐心细致:线描写生首先要培养大胆踏实、认真果断、一丝不苟的作画习惯。仔细观察、细心描绘, 运笔做到慢而稳, 每笔要交代清楚, 不能潦草。3.有的放矢:写生一般根据物体的轮廓结构组织线条, 选择线条明晰而富有变化的对象进行写生, 感受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和增减。4.特征观察:要求学生细致观察绘画对象的微妙差异和本身的结构关系, 发现特征, 细心勾画。线描写生的基础是观察积累, 有了观察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感知, 通过不断地写生练习积累, 才有可能去思考和想象。线描写生时必须从一个地方入手开始绘画, 但有了整体观察, 学生就对描绘对象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绘画前, 会先想到怎样在画面中构图, 整体占据画面的位置, 这样, 画出来的作品在画面中的位置就比较合适, 构图也较为合理。

单色线描写生画虽说可以画出变幻出无穷的作品, 但久而久之, 也会令学生或多或少地感到有些单调和乏味。尤其在以后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 对儿童来说, 色彩缤纷的线条会更强烈地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 更具强烈的吸引力。由此, 在线描写生课教学过程中, 我对传统单色线描写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创作的材料和表现形式, 借此去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描写生的兴趣和热情。例如, 反其道而行之, 用水彩笔或水粉颜料在黑色卡纸上进行线描写生。有时可以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 可以选择一些相应颜色的卡纸进行线描画的创作。如海洋世界主题时, 学生在表现各种海洋鱼类时, 就可以选择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卡纸来进行作画, 作品完成后, 千姿百态的鱼犹如遨游在蔚蓝的大海中, 效果相当不错。又如利用刮画形式来进行线描写生:在一张白纸上用油画棒随意涂抹各种颜色, 在上面覆盖一层黑色的油画棒, 然后用牙签、火柴棒、小起子刮出彩色的线条, 学生们在采用这种绘画表现方式的时感到既新奇又有趣。根据线描写生课程中不同的主题, 变幻绘画工具, 比如彩色笔、珠光笔、彩色铅笔、金银线笔等画出五彩的线条进行表现。艺术是相通的。线描写生课还可以与音乐课内容融合, 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语言的提示、听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摸不同质感的物体等通过各种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画出有感情色彩的线条, 可以提高线条绘画的表现力。不同的线条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长短、粗细、曲直、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的线条去表现音乐, 从而认识它们, 有利于在今后的作品中能更加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条。

总之, 线描写生课的目的是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绘画练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而不为形所扰、不为画所困, 用心灵去感受生活, 用线条去描绘生活, 用想象去放飞思绪, 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艺术设计研讨下一篇:党员培训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