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院我的家新闻稿讲解

2024-09-15

我的学院我的家新闻稿讲解(精选11篇)

1.我的学院我的家新闻稿讲解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校园我的家》

还记得有首校园舞曲是这样唱的:校园多美好啊,呵!处处有芳草,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风光更妖娆!这首描绘校园生活的歌曲,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是啊,校园多美好!

中学就像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我们戏称“小姨”,对我们关怀备至的凌老师;有像大家长一般,会对我们提出中肯意见的权勤老师,喻老师,转清老师;有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像老黄牛一样奋斗在工作岗位的刘福老师,黄老师,志远老师;有主职是老师,副业是紧急抢修工,总帮助我们修理硬件设施的周新老师,安徽老师;有像姐姐一般,在外永远维护我们利益的钟老师,冯老师;还有最会逗乐,掌管着吃喝大权的赖老师······而现在站在这儿和我一同演讲,年龄相仿的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遇到困难我们相互扶持,获得荣誉,我们一同分享。虽然我们偶尔也会上嘴皮和下嘴皮打架,但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快乐和感动。

今年的9月17日,也就是中秋节的前一天的晚上,为了尽快完成学校图书馆输机的任务,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十点半,回到家时已到十一点,当我洗漱完毕准备安稳的睡觉时,却忽然记起图书室的蚊香还没有熄,想到蚊香底下就是随意丢弃的借书卡时我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忙中我向学校老师求救,几通电话未果,最后我想到了方金龙,方金龙虽然是去年下半年才到我们学校,但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好青年,经过几番波折,和他电话联系后,半夜十二点,已睡熟的方金龙从床上爬起来帮我去拿蚊香,几分钟后我收到他发来的信息,心才安定下来。

复课后,我再去图书室,看到地上蚊香燃烧后留在书籍卡上的黑印,不免还有些后怕,同时也开始庆幸。此事虽小,但我深信“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在我在金中学的三年,就是由这一滴滴的水组成了我生活的浩瀚大海。正是有像家人一般的你们,我才能在这并不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坚持下来。

美好的校园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家!美好的校园是我的梦起航的地方,我爱我的家。舒婷说“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说:我如果爱你,我要用热血和汗水换来点滴温馨与甜蜜。我如果爱你,我要将毕生的精力所有热情奉献给你。我爱你,我的学校。

2.我的学院我的家新闻稿讲解 篇二

周武忠, 男, 江苏江阴人, 本科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园艺系, 后被分配到江苏农学院园艺系工作, 任助教、讲师 (破格晋升) 、副教授 (破格晋升) , 曾先后在南京林学院和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进修, 并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1995-2001) 、民革扬州市委副主委 (1996-2001) 、扬州市郊区政协副主席 (1997-2001) 、江苏省第八届政协委员。200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师从奚传绩教授) , 后在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研究 (合作导师王建国教授) 。现为东南大学教授、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艺术学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研究导师、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花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

“先有千叶之博采, 后有桃李之万代, 是以书院虽深而能随风自香。其香悠远, 行者闻道踟蹰而足痴, 论者闻道醍醐而忘言, 餐者闻道三思而忘食。”

这就是恩师周武忠教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作为周教授的第一名博士, 我自入师门以来, 除了学业上接受周教授的谆谆教诲、耳提面授之外, 许多方面都所获甚丰, 更在学业、事业上确立了清晰的方向, 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奠定奋斗基础。现在我已经学有所成, 毕业辞校, 虽然知道千言万语也难表其万一, 仍愿冒大不讳妄而评师。惟愿此文能将我所知道的导师呈现给大家, 让关注他的人全面地了解他。

“人、自然、灵魂的思索”与“荒漠的开拓”

大多数人眼中的周教授, 在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艺术与美学、花文化研究上颇有造诣, 是一位学者、博士生导师, 是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江苏东方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花卉专家所知道的他, 是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兼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园林专家认为, 他是中国公园协会理事, 是国际园艺学会会员;在更多的人心中, 他是一位旅游景观学者、旅游景观规划专家、社会活动家……但是其实这一切光环的背后, 周教授有鲜为人知的一面——他, 还曾经在青山绿水间韬光养晦, 数十年慎终如始, 长时间地做着深深的思考。当我得知这些的时候, 不禁想到了盲诗人荷马口中《伊利昂记》 (也译为《伊利亚特》) 的牧人:

“从前有一位牧人

他持续地思想着

犹如他放牧的高山

吸引着羊群在上面时时吃草……”[1]

他曾以林间花草为友, 以天地为凉棚, 在南京农学院里, 持续不断地与自然对话。那时的他还是果树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但是从那时起, 倔强的他就已经懵懂却执著地在这片土地里种下了他的理想。那段日子不仅仅是一种学习, 更是一种修炼。记得导师在不经意间告诉我, 他甚至曾经和师兄在酷暑的艳阳下为了计算精确的采光, 一片一片去数果树的叶子。之后他疲惫地倒在树荫下, 背靠大树, 朦胧间望着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的缕缕金色阳光, 那画面美得几乎没有任何诗篇可以形容——他就是这样不断地感知着, 思索着, 不经意间灵魂已然和自然的曼妙与生命的灵性融为一体……

“要把自然的美丽带入人们的生活, 在人们的心田中植入那片清新和爽朗!”——当理想变成信仰的时候, 导师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六朝古都南京, 来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江南聚集地——扬州, 在扬州大学里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创办了园林专业。时为1987年, 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而此时, 我国的园林和花卉科研才刚刚重新起步 (因为在文革期间, 花卉园林曾被说成是“封”、“资”、“修”, 不被人们所重视) , 加上花卉、园林本身就是一门新专业, 其美学、艺术、文化理论似乎与大田作物和畜牧果蔬无关, 可想而知导师当初转向研究花卉文化和园林美学, 就如同站在风口浪尖上, 在农学院的环境里会招来多少非议。

记得一次和导师去扬州主持万花会景观筹备工作时, 他曾饶有兴味地讲起这段经历:“有时候啊, 压力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动力, 而动力就恰恰源于对你所从事工作的珍爱。多看、多听、多做, 就会促进你完成更好更优秀的研究。那时的我, 一方面要完成农学院安排的任务, 每天都与泥土打交道, 另一方面在那种环境下进行着园林美学研究。结果呢, 反而出版了我国比较早的学术专著, 并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现在成为全国农林院校的统编教材。”谈论这些的时候, 我在他眼睛里看不到一丝的忧郁, 反而是盈满的骄傲和自豪, 在笑谈中全然抛却了一切的苦痛。我理解, 那是因为喜欢, 因为信仰, 为了印证与实践多年的苦苦思索, 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这片荒漠的土地上, 他和第一批开拓者一起, 洒下了第一把珍贵的种子……

“古今之华实”与“中西之萃葩”

在扬州大学的那段日子里, 导师先后为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园林绿化与环境工程专业及建筑装饰专业的本科生系统讲授了《园林美学》、《园林绿化概论》、《观赏树木学》、《观赏树木分类学》、《木本花卉栽培学》、《城市园艺学》、《插花艺术》等7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他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 潜心学习, 徜徉在园林美学和花文化学两个研究领域里, 常常通宵达旦地阅读、写作, 并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考察收集资料。

在他的《嫩叶集——花园艺术论》里, 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美学家涂途在1989年写的序言, 文中赞赏道:“翻阅周武忠同志的新作《花园艺术论》, 我经常受到理性的指引和情感的驱动便不知不觉进入到一个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交融互通的境界……周武忠同志还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细心探索了许多与花卉相关的学科和知识,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有趣和有益的科学沙洲。”[2]事实上, 每次与导师出外考察, 这样如数家珍的评谈叙说, 对我来讲已经是司空见惯。周教授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根本就不局限于美学方面, 他对草木植物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味全部了然于胸。而这些对于雕塑出身、植物方面没有太多基础的我来说, 则常常觉得拙于应付, 惭愧不已。虽然我也曾经刻苦补习, 但是周先生数十年的刻苦积累与经验浓缩岂是旦夕间可以明了的。

23年前, 导师就开始主持《琼花研究》课题, 1989年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研究专著。这本专著在全国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周武忠教授也因此被称为琼花专家, 成了名副其实的在人与花之间传递美的使节。在花文化研究上, 他率先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 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所撰写的论著《中国花卉文化》 (1992年出版) 被我国园林学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菊渊教授认定是我国该项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教授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将此书列入《中国20世纪初期至90年代观赏园艺纪事》。随后, 周教授又主编了一百多万字的我国第一本《中国花文化辞典》, 该辞典被安徽省出版总社列为重点书刊出版。导师在花文化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 也因此得到了国际园艺学会的关注, “花卉与文化”被列为第24届国际园艺学大会的主题, 他本人也得到国际园艺学会的全额资助, 赴日本京都出席这次大会并作主题报告;并且作为到会88个国家的千余名代表的七位贵宾之一, 被特邀到大阪国际展览中心出席94’国际花卉研讨会开幕式, 还被邀请做了关于“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人文历史因素”的特别演讲。回国后, 在中国花卉协会成立十周年暨海峡两岸花卉发展研讨会上, 他以全体代表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了成立中国花文化研究会的倡议书, 得到了全国各地同业人士的响应。成立研究会很快得到了农业部、民政部的批准, 并由他担任会长。

凡此种种, 面对植物知识如山一般丰富的恩师, 想到自己对于花卉植物知识的短缺实在有负师诲, 总也难免汗颜。导师也看出来了我的这种情绪, 记得在与他的一次深谈中他告诉我:“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集中力量研究最熟悉的领域。对于景观园林艺术而言, 既可研究草木之情怀, 也可研究雕塑之精神;既可采古今之华实, 也可博中西之萃葩。”是啊, 多么诚恳的教诲, 而他自己不也正是按着这样积极探索“古今之华实”与“中西之萃葩”的道路, 坚定地走下去的吗?记得在我作为东南大学与柏林艺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飞往欧洲的前夕, 导师打电话来谆谆告诫, 要我多读书, 读好书。在说到托运行李的情况时, 还欣然谈起了他当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往事:

那还是1992至1993年间, 导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的访问学者在美国进修。读书期间, 虽然清贫拮据, 但是他把省下的钱全部购买了昂贵的原版书刊。回国时由于所有行囊都装满了资料和书籍, 行李自然就超重了。按照规定, 航空公司要对他进行罚款或者以一定比例补交多出的行李重量。当机场检验人员打开包囊发现里面除了仅有的几件单衣外清一色的全是书籍时, 愕然了。在导师反复解释和恳求下, 居然没按超重处理。后来, 1994年他到日本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时, 也把剩下的钱购买了资料。

堆积如山的第一手外文资料给导师的研究工作带来了种种便利, 也使他能够直接地接触西方新的理论和知识, 创造了贯穿中西理论的条件。他也把这种积极搜集西方理论资料、进行贯穿性研究学习的习惯灌输给学生, 并多次带领学生前往欧洲等地研究考察。很多业内的教授、专家都评论他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背景的学者”。事实上, 这个评价背后还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国际国内会议的举办。作为国内高校里一个教授, 像他这样从参加国际会议到在国内发起、举办完全国际化会议的人是极其罕见的, 而早在1991年导师就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 并着手积极准备了。这也是许多人认为他还是一个学者型的社会活动家的原因。导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旦他有想法, 就会用尽全力去呼吁并组织全国的力量来做这件事, 相比一个人狭隘地做研究, 他更愿意通过会议建立团队一起研究问题。

导师研究西方, 但是并不盲目追随西方。“立足本国”是导师一再强调的观点, 他自己对于本土文化的研究也是孜孜不倦、从不怠慢的。他常常讲:“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于世的。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的园林设计风格, 是中国的经济状况、国力水平、朝代更迭、政治变化、艺术思潮等在造园艺术上的体现。”[3]

在园林美学上, 他在全国率先为观赏园艺专业开设了系统的《园林美学》课, 得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知名美学家和园林学家的肯定。1991年, 经他提议, 建设部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扬州召开了“中国首届风景园林美学研讨会”。导师的第一本有关园林艺术和美学的专著《中国园林艺术》也于当年被香港中华书局列入《文明的探索》名人名家丛书出版, 并在几个月内即被台湾中华书局购买了台湾地区的出版权。他编著的讲义《园林美学》, 通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同济等单位知名教授的联审, 作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的重点书目出版。不到三十岁便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 导师因此获得同行及领导的关注, 并获破格晋升, 而立之年成为扬州大学农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而他那时所提出的园林美学的理念, 也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景观美学理念的前身。

面对丰硕的成果, 导师并没有裹足不前。199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艺术学院国家计划内的博士研究生, 师从著名美术史论家奚传绩教授。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沉浸在园林艺术的海洋里, 用眼睛和头脑发现蕴含于中国古今艺术中的丰富意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用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 对中国和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比较研究, 不仅从地理环境、审美理想、文化背景、设计思想等方面分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还从人类共同的“本原观念”出发, 揭示了造园艺术的本质。答辩时, 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这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论文作为我国有关中外园林艺术比较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以《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为书名, 很快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著名艺术学家张道一教授在该书序言中称:“ (该书) 为艺术研究的拓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如今, “古今之华实”与“中西之萃葩”已成为他每一个追随者的共鸣, 在这条艰辛而富有意义的道路上与导师一同探索追求……

“以大地为画卷”的创意之星

学术不能是死板的, 学而能用才是正确的做法。导师从来都是鼓励我们积极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因为艺术对于现代人来说, 已经不再是“百姓莫近”的“贵族专利”, 已经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内容, 具备了实实在在的普遍性。景观园林艺术更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所以, 鼓励实践是他一贯的作风。导师百分之九十的硕士研究生都在他所开办的东方景观研究机构内参与过切实的项目实践;而博士生则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到了各类省、部、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实践当中。导师的研究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了长期的苦心经营和独自摸索, 才探寻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运行模式, 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在无数实践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

早在1995年, 导师就创办了扬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并兼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直接参与扬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1996-1997年, 导师又先后当选为民革扬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政协委员、扬州市郊区政协副主席。在从政期间, 身处职务的特殊环境使导师可以把理论、个人实践及产业化背景结合起来, 同时培养了他极强的宏观把握能力, 使他再次进入学术界时对研究领域能够驾轻就熟地宏观把握, 同时奠定了在学术界的组织能力与领军能力。2001年, 导师带着满满的实践收获辞去了所有职务, 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学术圣地, 在这里组建了以实践为主的江苏东方景观设计研究院, 以及后来的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 并先后主持了江苏省沿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艺术批评、长江大桥文化与景观旅游发展研究、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常熟城市入口景观工程可行性研究、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景观设计、江苏石油城景观设计、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生态风景区修建性详规、黄山市城市旅游区规划、湖州东方好园规划等20余项研究课题和大型规划设计项目。

在这些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中, 每次的小组会议都令他非常激动, 伴着轻扬的思绪, 绝妙的创意层出不穷, 我们也常常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 变得灵动起来。即使在进行项目汇报时, 也总是令甲方耳目一新, 评点更会常常激发导师的神来之笔。大到旅游景区规划, 小到雕塑小品设计, 甚至一草一石的安设都是导师挥洒的舞台。但是, 他又不被项目本身所左右, 最重视的是项目结束后回归到理论的总结和探讨, 并在这种理论和学术探讨里, 激发出由浮夸的当代社会回归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此外, 设计素养也是导师严格要求的内容。记得在策划“郑和下西洋文化园”时, 他曾在策划研究文案中一再强调:“郑和下西洋文化园的一切建设行为必须遵守文物保护法规的相关规定, 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以使文物保护工作得以继续、持续和发展;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 合理利用、科学整治。”[4]从一洼洼荒地到一处处胜景, 从不合理的规划到顺文脉、承生态的新天地, 全都是他心血的结晶。那大地, 对于导师而言, 就是画家笔下的宣纸, 他在这里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特有的艺术才华, 带给人们安居乐“游”的艺术享受。

正是如此, 导师亲手创建的这些实践单位处处与实践项目挂钩, 载着他的梦想, 在他和诸位弟子的一齐努力下, 一步一步走向千家万户, 将那关于“美”和“自然”的不渝信仰, 扩散开来……

“人本主义呐喊”与“新乡村主义”

说到人本主义的呐喊, 还要先从导师2001年进入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讲起。九年前的导师获得了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学位后就被引进到旅游系, 几乎同一时间也成功地作为东南大学的博士后进站开展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拥有满腹才学和实践经验的他时隔不久就当选为旅游系的系主任。当被问起这段一鸣惊人的崛起, 他总是谦逊地摇摇手笑着说:“那只是时事的偶然罢了。”事实上,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那即使真的算是偶然, 也应是偶然中的必然。

其实, 早在大学时导师就已经对旅游抱有浓厚的兴趣, 并且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钻研, 这一点从他早期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1996年, 导师创办了江苏省第一个民营旅游公司并成为董事长, 可以说是较早的旅游实践了。记得他常常自嘲说自己是“3A人”, 也就是:Agriculture (农学) 、Art (艺术学) 、Architecture (建筑学) ——导师从农学学士, 到艺术学博士, 再到建筑学的博士后, 一路走来, 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每个阶段都有各个领域的建树。后来他把这一经历概括为“3A理论”——扎根在自然生态的土壤中, 以艺术学的眼光来审美, 用建筑学的方法来创作。这一切都注定了他在旅游领域必然会有一番不凡的建树。

担任旅游系主任以来, 短短数年时间, 导师编纂了《旅游学概论》, 并主持编写了《旅游与景观科学丛书》, 对中国原本不成体系的旅游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有益的梳理。此外, 在他引导下每年坚持召开的旅游学年会也成为江苏旅游的一支学术之花。导师将多年研究的园林美学, 巧妙地应用到到旅游上, 从旅游景观艺术着手, 将旅游、景观园林、人们的审美趣味以及生活情趣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从理论应用到实践, 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折回到理论上来探讨研究, 邀请各位专家一同开拓思路、解决问题, “新乡村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1992年, 适逢导师在江阴市进行乡村景观改造和自然生态修复实验, 即对除城市以外的整个农村进行环境改造, 使之变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当时的他再也控制不住多年来积压在内心的对于农村生活环境现状的感受, 提出了在界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城市化、环境景观乡村化的规划理念, 希望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角度来谋划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和打造现代乡村旅游产品来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5]

现在看来, 这一倡导的的确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记得导师曾不止一次严厉地批评某些设计师的浮躁, 尤其是把很多城市住宅现成的图纸套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法。当看到风景秀丽、山色如画的农村被一片不土不洋、根本不符合文脉的建筑所簇拥时, 导师甚至流露出少有的黯然神伤, 口中反复喃喃:“这实在是太糟糕了, 真是太糟糕了, 很糟糕……”

新乡村主义论, 这是恩师时至今日做农村项目时仍不辍努力的内容。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哄抢这些项目时, 相似的问题便会逐渐浮出水面, 也就是设计者往往全部按照城市化的标准建设农村。所以在这个时候他认为更需要提出新乡村主义, 在景观形态上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格。可以说,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人本主义呐喊。

这样的呐喊如此响亮有力, 每每想起我都不禁为之振奋。记得导师在结束江苏省沿江旅游开发综合考察并接受《新华日报》记者的采访时, 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过这样一番话:“沿江开发应当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 遵循这一规律, 江苏省沿江开发就可以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江经济走廊的同时, 把五百里长江岸线建设成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旅游带;违反这一规律, 我们将很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历史性遗憾, 那将愧对后人, 愧对沿江五百里山水。”他还说, 在沿江开发过程中, 他最担心的是对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江苏省沿江有密集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在其他省份是不多见的。而在自然资源中, 长江是造物主给予我们的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国际上很多著名的黄金水道如莱茵河、苏伊士运河等, 都既是经济走廊, 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带。江苏沿江依托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度假型旅游, 完全有望建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后来, 导师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浪漫乡村”的概念, 并在此方面发表了论文,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的思想几乎成为了一条主线贯穿在他有关活动的始终, 无论是反对沿江开发中有些领导为了政绩破坏自然生态, 造成环境污染, 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还是新兴的旅游导向的城市景观建设案例 (如在玄武区旅游规划时提出街区旅游产品) , 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此外他在旅游系统论中提到的旅游管理系统化、旅游地产不动产主题、自驾游主题等也都闪耀着人本主义光芒。近几年来, 导师无论是在江苏、安徽、浙江, 还是在四川、山东、河北都踏踏实实地实践着他的“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的旅游和景观设计理念。他总是说:“让自然、文化、人协调一起,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 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景观设计也永远不会过时。”

这让我想起了马维尔《花园》里的句子:“把已经创造的和优于这些的一切, 都化为虚空, 变成绿林荫中一个绿色的思想。”

当代的“雅典学园”

雅典, 古希腊一个学者和哲人辈出的城邦。在这里,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 创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学校。奇怪的是, 这个花园学校的教室常常空无一人, 不是因为学生懒惰, 而是柏拉图从不在教室里上课。不论是逻辑学、修辞学, 还是哲学, 柏拉图的学生总是与恩师在迤逦花境的轻缓步履中, 得到知识的神力和智慧的启迪;而柏拉图也在这样散步中, 为后世创造了辉煌的哲学理论。

或许导师并不是存心效仿雅典学院的教学模式, 但是于我而言, 他给予我的知识、经验与教诲, 除了课程之外, 更多地来自于我随他外出考察与项目汇报。而我也很自然地必定随身备有一个写生本子, 一是路途中可以写生作画, 二是可以随时记下导师妙手偶得的灵感和金子般闪光的只言片语。记得那是2008年的初春, 天气尚寒, 导师带我和郭尧师妹, 以及研究所的专门设计师一行考察瘦西湖。刚进园子, 他就显得激动异常, 迈着轻快地步子一路领先。前行三五步之后, 就脱去了外衣, 两臂不时挥动指东点西:从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到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全都一一点评, 何处好、好在哪里, 何处欠妥、如何锦上添花无不了然心中。我则狼狈地时而顾盼、时而记录, 忙得应接不暇, 偶然也就心中的疑窦提出一两个问题, 却又往往引出导师更高的谈兴。一行下来, 写生本上又写又画, 细细算来居然有数十页之多。每每翻起数年来跟随导师零零碎碎的写生笔记、会议记录、谈话提要……一匝一匝, 充盈在内心的都是珍贵的回忆。导师是繁忙的, 但是每次相聚都令我回味十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渐渐觉得自己身边的这位学者是另一位耳熟能详的人, 而我则是有幸身处在“雅典学院”的学子之一。

2009年6月前往意大利参加第二届国际景观与城市园艺学术研讨会的日子, 更令我这种感触疯狂地滋长。会议前后, 我和另外三位师弟师妹追随导师先后沿途考察了博洛尼亚、罗马、佛罗伦萨、帕多瓦、威尼斯直至德国的首府柏林。我们循着先贤的足迹和历史的遗址, 遍览罗马黄金时代的艺术成就, 园林、现代景观、博物馆、美术馆都成为了我们驻足的理由, 在与导师笑谈巧论中一起分享着彼此的观点和认识。无论是赞许还是更正, 不管是启发还是教诲, 都显得那么自然, 那么顺畅——这些丝丝缕缕的感怀, 或停泊于切尔维亚城市景观的音乐花园中, 或停顿在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前, 或停留在帕多瓦神佑的古城广场间……这些地方, 都与我学到的许许多多的艺术理论一一对照, 理论不再是空泛的文字, 随着导师的不时点拨, 已经深刻地印入我的脑海之中。据说, 柏拉图还乐于在晚餐的时候与学生交流思想, 而对于我来讲, 那时中餐馆的蛋炒饭也好, 会后红酒配合意大利餐的庆祝也罢, 甚至是最后分别的红烧肉, 都在平淡中透露着脉脉真挚, 在不经意间畅亮我未来学术研究的思路, 振奋了为将来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信心。

我在离开欧洲时, 一位德国朋友问我:“再告诉我一遍你是在中国哪里读书, 也许我以后会去找你。”

“我吗?呵呵, 东南大学里, 有片中国的‘雅典学园’。真实、永远的‘雅典学院’……”

结语

文章写到这里, 应该算是尾声了, 可是我竟无论如何也停不住笔, 也许是我自己太多情太敏感, 也许是导师留给我的实在太多太多。他究竟是一位深具国际化视野, 创新意识很强的艺术界学者, 还是一位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专家, 抑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似乎都是, 又都不能完全概括。也许还是我心中的那句话:

“先有千叶之博采, 后有桃李之万代, 是以书院虽深而能随风自香。其香悠远, 行者闻道踟蹰而足痴, 论者闻道醍醐而忘言, 餐者闻道三思而忘食。”

注释

1[1]Herny David Thoreau.Walden. American Literature.gen.ed.George McMichael.vol.I.1540页

2[2]周武忠.嫩叶集:花园艺术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序二

3[3]周武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J].艺术百家, 2005 (05) :111页

4[4]周武忠、王金池、李鑫“.郑和下西洋文化园”主题策划研究[J].艺术百家, 2006 (01) :74页

3.我的学院我的家新闻稿讲解 篇三

“播音员正在谈论我们给小日本丢的一种新型大炸弹。这对我们来说太好啦!”(当时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美军攻占冲绳之后,当地的战斗部队,还有更多援军会继续进攻日本本土,伤亡的代价将会难以想象)。我只有竖起耳朵,才能勉强听到广播里的只言片语,这才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枚原子弹投在了一个叫广岛的地方。我心里暗想,一旦去到日本,广岛将是我首选的目的地。

两个记者分道扬镳

日本在8月14日宣布投降。几天后我搭上美军运兵船米列特号与海军陆战队一部分先头部队同行,在横须贺军港登陆,但我的目的地是广岛。我身上最珍贵的物品之一是本小小的日语口语手册,我指望靠它来问一些只需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与第一批海军陆战队一起上岸之后,麦克格芬和我直接前往横须贺火车站,跳上第一班开往东京的列车。我们引起一阵骚动,当时投降协定还没有正式签署,尽管车厢中相当拥挤,但乘客对我们避而远之,目光中透露出恐惧和好奇,不过似乎并没有敌意。一位会讲英语的日本乘客问我们要去哪儿,我们对东京只说得出“帝国大饭店”,他告诉我们再过几站就要下车。火车经过横滨,三四英里长的路程两边都是废墟,我们心想这应该是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主要是拜美国空军将领柯蒂斯·李梅所赐,他的B-29轰炸机群在这里投了大量燃烧弹。一英里又一英里,火车穿越原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多半是木房纸门的建筑已付之一炬,现在一眼望去是一片平地,只有零星绿色植物从灰烬中探出。工厂只剩下化为齑粉的混凝土、扭曲变形的钢筋、锈蚀破烂的机器。

我们发现有的记者同行已经住进了帝国大饭店,他们是先海军陆战队几个小时,跟着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空降部队一起到的。我和麦克格芬只好去了“第一饭店”,这是附近唯一还在营业的旅馆。旅馆经理盯着我们,好像我们刚从月球上掉下来一样。他解释道饭店已经客满,也“不太舒适”。我们坚持要住,他只好道出真正的原由:我们是这家饭店唯一两个外国客人,其他客人都是日本人,其中还有不少是“狂热分子”。过了一会儿他拿出两张表格要我们填。

投降之初的东京完全表明了日本人如何服从天皇,包括要他们投降的时候也一样。仅仅就在几天之前,全日本所有体格健全的男子还都要全副武装,哪怕是用竹矛和古剑武装起来,也要和侵略者作斗争。可是后来天皇要求人们在外国人来的时候要注意行为举止,不得“滋生事端”。现在,几个敌国的记者不需要占领军的保护也能到处漫游,登记住店,一点麻烦也没有。

麦克格芬和我的兴趣在这里发生了分歧。他从芝加哥飞来日本是为了报道9月2日在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投降协定签署仪式。我却还是一心想去广岛。在日语口语手册的帮助下,我找到日本的官方通讯社(当时叫作“同盟社”),知道了还有一趟火车驶往广岛遗址。这实在是令人吃惊,因为好几个月来,记者们得到的消息一直都是说日本的铁路系统已经在李梅将军的轰炸下瘫痪了。去广岛的这趟旅程会相当漫长,很难估计会花多长时间。有人警告我说,已经没有人再去广岛了。同盟社的新闻是当地的特派记者那边用摩尔斯电码传过来的,可是那个特派记者却收不到东京发过去的信息。

我找到的是一个会说英语的同盟社工作人员,他说,如果我坚持要去广岛,他会给在当地的特派记者写一封信让我带上,让他带我四处走走,帮我把报道传回东京办事处。他可以安排这些事情,只要我帮他们带一些吃的给这位记者。我回到横须贺,美国海军一位公关官员很高兴地配发给我一星期的军用干粮,给同盟社广岛记者配发了两星期的,因为他觉得海军这次可以抢在陆军随军记者前面赶到广岛。从那儿我去了横滨,《每日快报》的另一位记者亨利·基斯也已经抵达,他带来一份报社发来的电报,催促我们俩中的一个到广岛采访。基斯同意我去,他会和同盟社东京办事处保持联络。我动身的前一天晚上,他给了我他的那把点四五手枪,并祝我好运。

漫长的广岛之旅

9月2日一大早,就在600多名记者前往密苏里号报道日本投降仪式的时候,我已经正在去往东京搭乘6点钟火车的路上了。理论上来说,再过15到30个小时,这趟火车将把我带到广岛。

这列火车正在把一批日本皇军从东京的军营运送回家乡。两腿间晃荡着长刀的军官占据了车厢的座位,我挤进车厢,和一群士兵站在一起。我把军帽、手枪、皮带和干粮塞在一起,还买了一把雨伞拿着,以便看起来更像是个普通百姓。不过我身上还是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开始的时候士兵们个个都满怀敌意,而且显然是在谈论我。我掏出一包烟递了一圈以后,他们的态度好多了。几个士兵还回请我吃鱼干片和水煮蛋。

他们都带着很多包裹,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刚刚被解散,部队允许他们从军营带走吃的和喝的,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自己的武器也能带上,他们全部都裹在了毯子里。

几个小时后,他们开始在各个车站下车。6个小时后,我想办法挤进车厢,在日本军官中间找到了一个座位。这里弥漫着明显的敌意。乘客当中有一名美国传教士,身旁有武装卫兵护送。他被占领军从战俘营解救出来,带到东京,在一档广播节目里教美军怎样才能避免和日本当地人发生摩擦。他压低声音警告我说,我们这节车厢里的气氛很紧张,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日本战败让这些军官恼羞成怒。首先,我绝对不能笑,因为这会被认为是在对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仪式感到得意。看着这些怒目而视的军官把玩着刀柄和武士刀,我可一点也笑不出来,更何况车厢不时会陷入一片漆黑,因为这列火车一直在穿越隧道,仿佛无穷无尽。

列车到了京都,传教士被护送着下车了。下车前他告诉我,如果按时间来计算,这里约莫是东京到广岛的中点。天色越来越暗。又过了好多个小时,车厢里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每当列车靠站,我都要把头伸出窗外,用我学来的日语问一句:“这是哪一站?”这样我就不用在车厢里说出“广岛”的发音了,我怕激怒那些玩刀弄剑的旅伴们。我一面在每两个车站之间打盹,一面在靠站时强打精神重复那个问句。这段时间里有几个日本百姓上了车,其中一个接受了我递给他的烟,又给我喝了好一大口清酒。他一定猜到了我的目的地。当火车减速准备停靠下一站的时候,他用日语对我说:“这一站就是广岛。”这时候车厢里已经又挤满了人,我只好从窗子爬出去,他帮我把背包扔出了窗外。

nlc202309032357

广岛核爆的经过

广岛车站座落在距离市区很远的郊外,现在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壳,出口是一道临时搭起的木门。两名身穿黑色制服,佩着刀的警卫抓住了我,他们大概以为我是逃跑的战俘。我费尽力气想用日语说明我是记者,甚至想用打字机证明,可他们还是把我带到一间破房间,让我知道自己已经被“关起来了”。因为当时已经凌晨两点,我坐车坐了20个小时,离开横滨也已经有24个小时了,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心情跟他们吵了。天亮后警卫看了我带给同盟社记者中村先生的信,我的待遇马上就得到了改善。我走出房间,回到车站想把方向看个清楚,没有人再来拦着我了。这时中村已经来到车站,我们顺着一条电车轨道往一两英里外的几幢大楼走去。

这里什么都不剩了,只有一片毁灭和荒凉。铅灰色的云团压在城市上空,水蒸汽从地面的裂缝里飘上来,到处都是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在这个本来有50万人的城市里,我只看见没几个人,他们匆匆走着,彼此走过的时候没有说话,也不停步,白色的口罩遮住了他们的口鼻。我后来才明白,广岛的楼宇都已经化成了灰色和淡红色的尘埃,又在狂风暴雨的冲刷后凝固成一道道的垄沟和堤岸。

原子弹爆炸还不到一个月,草木还没有长出来掩盖大地的伤口。树木都倒下了,树根像死牛的四肢一样伸向天空,在树根原来的地面上张开了一个个大坑。有几棵小树还站在那里,可是枝叶却都已凋零。中村跟我叙述了事件的经过:

那天清早我们听见了警报,但是只出现了两架飞机。我们以为那是侦察机,没有人太在意。接着警报解除,大部分人都出门工作了。到了8点20分,一架飞机又飞回来,大家又都以为这是一架侦察照相飞机,连警报都没有响。我正推着自行车,准备骑车到办公室上班,就在这时候闪过一片让人睁不开眼的亮光,像闪电一样。与此同时我脸上感到一阵灼烫,一股龙卷风般的强风把我掀翻在地上,周围的房屋全都倒塌。我摔倒在地上的时候听见隆隆的爆炸声,就像一颗强力炸弹在身旁爆炸了一样。我抬头张望,看到一团巨大的黑色烟柱,形状像个降落伞,却在往上升腾,中间有一条深红色的线。我看着这团烟柱的时候,那条红线开始扩张,渗进滚滚浓烟中,直至把整团浓烟染得闪闪发红。广岛消失了,我知道发生了一件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我试着打电话给警察局和消防队,想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就连电话也断了。

在被烧毁的福屋百货公司里设立了一个临时警察局总部。我们到那里说明了我的身份和来意。警察局里气氛十分紧张,警察们都带着一种冷酷的敌意看着我(35年之后我又去了东京和广岛,又见到了中村,他奇迹般地在原子弹辐射后遗症下躲过一劫。中村回忆起当时在警察局,有几名警察甚至想枪毙了我们俩)。后来还是级别高于在场同僚的宣传科警官太宰博邦接受了我的解释,他和中村一样,相信我是想向全世界报道广岛发生的一切。正是太宰博邦给我安排了一辆警车,带我在广岛的废墟间来来回回,还访问了唯一还在运作的一家医院。

触目惊心的病情

我站在福屋百货公司的三楼向周围眺望,一切都已被夷为平地,所见之处只有几棵小树,还有几根工厂烟囱。在百货公司附近仅存的几幢倾圮建筑里有一座教堂,仔细查看了一遍后,我发现它曾被震上半空又落回到地面,基本没有受损,但是地基已经截断,实在是匪夷所思。有几座低矮的混凝土桥桥身也曾跳离桥柱,有的桥身落回原处,有的掉进了河里。桥上所有的栏杆和石板都不见了。这里看不到其他城市遭到轰炸后经常见到的断墙残砖,也没有大块的瓦砾、石头或混凝土,连弹坑也没有。这场毁灭是粉碎性的,之后还有冲天的大火。根据警方的说法,市中心之所以还残存了一些建筑,是因为它们正好位于爆炸的中心,在原子弹下坠时正好位于它的正下方,由于爆炸威力是由中心向四方扩散的,所以中心点附近反而是相对的安全区。

我们乘着一辆老旧的警车,缓缓穿过全市,来到郊区的电信医院。这是爆炸后唯一幸存的医院。如果说这座城市在物质上的毁灭触目惊心的话,那么我在医院病房里看到的人身损害还要恐怖千倍以上。

我走进第一间病房,看见地上的脏垫子上躺着十来个病人,他们的身体都处在不同程度的分崩离析之中,后来我知道那是核辐射导致的。医院的院长蜂谷道彦医生十分肯定地告诉我,这些人都会死的。这种致命的疾病在原子弹爆炸后已经击倒了好几千人。一间间病房里都是同样的情况。病人憔悴不堪,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在第一道门那里就几乎让我止步不前。有的人脸上和身上有淡紫色的烧伤,有的脖子上有青黑色、带着水泡的疤痕。蜂谷医生说,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治疗:

开始的时候我们像处理普通烧伤一样治疗,但是病人还是纷纷消瘦,死亡。后来,身上没有烧伤的人们,甚至有些爆炸时根本不在广岛的人们也染病死亡。他们都是毫无来由地就病了,症状是食欲不振,头发脱落,周身出现淡蓝色的斑点,鼻孔、嘴巴和眼睛里开始流血。这种症状和严重的全身衰弱,缺乏维生素相似。我们开始给他们注射维生素,可他们的皮肉被针头刺过以后就腐烂了。每个病例结果都是死亡。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某种东西使患者体内的白血球死亡殆尽,但我们也没办法。就我们所知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补充白血球。每一个抬进来的病人,抬出去的时候都成了尸体。

每一位病人周围都蹲着几个女人,有的还带着孩子,她们都紧紧盯着我看,眼神里满怀仇恨。病人也主要是女人和孩子,有的鼻孔、嘴巴和眼睛都在流血,有的在粗糙的枕头上掉下一圈圈的黑发。有的病人身上的三级烧伤已经化脓。我问蜂谷医生能帮上什么忙来改善医院的条件。他回答说:“我们没有护士,大部分护士都被炸死了,有的在护理病人的时候死亡,也有人跑掉了,回家乡去了。现在如果病人家属不来看护的话,我们都不敢收治病人。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保持伤口清洁,再就是给他们补充维生素丰富一点的食物了。”有几个日本科学家在医院的地下室解剖尸体,他们说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能够说明这种怪病的原因,对治疗方法他们更是一筹莫展。

奇迹刊发的报道

回到广岛市中心,我坐在一块混凝土块上,用打字机写下了我的报道。虽然我的原稿中有一些更加血腥骇人的细节被删去了,不过这篇报道还是刊登在了1945年9月6日的《每日快报》上,基本原文刊发,下面是这篇报道的标题和导语:

nlc202309032358

原子瘟疫

我写下这篇报道,向全世界发出警报

医生在救治病人时倒下

对毒气的恐惧:全民戴上口罩

《每日快报》记者彼得·伯切特是第一个进入这座遭到原子弹轰炸城市的盟军记者。他独自从东京出发,奔波400英里,手无寸铁(这一点错了,但《每日快报》并不知道),只带了七天的干粮——日本现在几乎找不到食物——和一把黑色雨伞,还有一部打字机。以下是他发自广岛的报道。

广岛,星期二

在人类第一颗原子弹毁灭这座城市、震撼这个世界30天后,广岛的人们还在神秘地死亡,情状可怖——他们的死因并不直接来自爆炸,而是来自某种无名的疾病,我只能姑且称之为“原子瘟疫”。

广岛看上去不像是一座遭到轰炸的城市。这里看上去更像是被一部巨大的蒸汽压路机碾过了一样,整个城市被粉碎于无形之中。我尽可能保持冷静地写下这些事实,希望能够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在这个原子弹的第一座试验场,我见到了四年战争中最恐怖、最令人震惊的毁灭。那些烈焰冲天的太平洋岛屿相形之下简直就像是伊甸园一般。广岛遭受的破坏比照片上所呈现的还要严重得多。

我摸索着走向一幢破房子,那里是在这座毁灭之城的中心临时建立的警察局总部。从那里向南眺望,我看到近三英里长的红色瓦砾。这就是原子弹在毁灭了十几个街区的大楼、住宅、工厂和人类之后所留下的一切。

大地上空无一物,除了大约20根工厂烟囱,工厂早已消失。我往西看,只见六幢掏空了的建筑,然后又是一无所有……

接下来,报道描述了医院里的情景和蜂谷医生的话。我一定是在报道中将惊恐和愤怒表达得十分强烈,因为当时《每日快报》著名的总编辑阿瑟·克里斯蒂安森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可怜的彼得”被恐惧深深笼罩,以至于他不得不亲自编辑这篇新闻。应当感谢克里斯蒂安森的功劳,因为尽管他有些地方改错了,但还是在标题里用了“向全世界发出警告”这句话。这正是我想传达的主要信息,但是因为当时西方世界还在因为垄断了这种致胜武器而欣喜若狂,加上他们对日本的战争手段和虐待盟军战俘也怀着一种正常的强烈反感,我也不敢肯定我的信息有没有传达到他们那里。

这篇报道能这么快速而完整地刊发出来真是个奇迹。就在我离开东京前往广岛后,东京被麦克阿瑟划为禁区。盟军人员一律不准离开横滨防御带。亨利·基斯两次都在去东京同盟社的路上被从火车上拉下来。他只好雇用了一个日本快递员,坐在同盟社的办公室里,一接到我发出的消息就从东京送到横滨。但最大的奇迹还是广岛的中村先生,他忠实而准确地把我的长篇报道打成了摩尔斯电码,发到了东京办公室。

新闻发布会上的对峙

等我回到东京的时候,这里已经解禁了。我在从车站去第一饭店的路上碰到了一位同行,他拉我去参加在帝国大饭店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几位美军高级军官要就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发表说明。长崎在8月9日那天也遭到了原子弹轰炸。我一身邋遢,胡子也没刮,衣衫褴褛,但还是去了。新闻发布会已经接近尾声,但很清楚,这次发布会的目的是要否认我那篇广岛报道的事实。《每日快报》已经让全球新闻界都知道了那儿的人们还在死于原子弹的后遗症。一名身穿准将军装的科学家解释说,根本就不存在核辐射的问题,因此也就不会造成我在报道中描述的症状,因为原子弹是在高空爆炸,高度已经得到控制,就是为了避免带来“残余辐射”。

这时我起身提问。我站起来时,觉得自己肮脏邋遢的形象在那些军装笔挺、勋章闪闪的军官面前都低了一头。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位军官有没有去过广岛?他没去过,我开局就不错。我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请他解释。他说,我在医院看到的病人都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燃烧的受害者,在大爆炸之后,这是很正常的。那些日本医生显然是没有能力加以治疗,或者是缺乏适用的药品。他也不相信有人爆炸当时不在广岛,事后又染病的情况。我和他的这一回合最后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我问他,有些鱼类在游到流经广岛市中心的那条河里的时候还是会死,怎么解释这一现象?

“它们显然是死于冲击波或者过高的水温。”

“爆炸后一个月还有冲击波,水温还会过高吗?”

“那条河受到潮汐的影响,鱼会被水冲来冲去。”

“可是有人带我到广岛郊区一个地方,我看见活鱼一游进那条河流的某个区段就会鱼肚翻白,然后几秒钟之内就死了。”

这位军方发言人看起来一副很痛苦的样子。“我想你恐怕是让日本人的宣传给骗了。”他说完就坐下了。“谢谢各位”的声音响起,新闻发布会结束了。尽管我的辐射报道被当局否认,但广岛还是立刻就被划为了禁区,我被送到一间美军陆军医院检查,之后我被通知说白血球数过低。我同时也接到通知,麦克阿瑟将军下令将我驱逐出境,理由是我“逾越了”他的“军事占领区边界”。我白血球数目过低的症状虽然可能来自核辐射,最后却被归因于此前为治疗膝盖感染服用的抗生素。后来我的驱逐令又被撤销了,因为海军协助我证明了自己当时是作为美军太平洋舰队的随军记者登陆的,而他们并没有限制记者的活动范围。

当年被封杀的报道

就在修订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当年自己能把那篇广岛报道传到伦敦是多么幸运。《芝加哥每日新闻》的著名战地记者乔治·威勒在《芝加哥每日新闻》停刊后去了巴黎,1978年他从巴黎给我打了个电话。我们的新闻轨迹曾经多次交错,但我们从来没见过面。令我惊讶的是,在广岛事件33年之后,他打来电话祝贺我的那篇报道。为什么?因为当年他在长崎也同时做了一篇更加深入的调查报道,但是一系列的文章都从此不见天日。当年他也是孤身前往长崎,在那里待了三天,“看遍了一切,采访了亲眼见证的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他说,“我写了25000字,我是个忠实的好记者,所以我把稿子传回麦克阿瑟的指挥部,让他们转发——新闻审查官马上就把稿子枪毙了。”

报道过长崎事件后,乔治·威勒没有回麦克阿瑟的总部,而是乘船去了别的地方,后来腿部受伤,无法行动。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感到惊讶,为什么没人提到自己这条可以说是最可圈点的新闻报道,于是去询问他的报社,这才发现他的报道从来就没有传到过《芝加哥每日新闻》,而是一直留在了麦克阿瑟的指挥部。1979年12月,我在华盛顿又遇见亨利·基斯,他告诉我当年新闻审查官也想封杀我的报道,而我在此前一直都蒙在鼓里。亨利·基斯以一种职业记者特有的强悍坚持说战争已经结束,新闻检查制度也应该结束了。他亲自站在电报操作员身边,一直看着他把报道传完。

4.关于写《我的朋友》的作文讲解 篇四

1、要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的朋友是谁?

2、要写出“他(她)“长什么样子,性格、爱好是怎么样的?这里可运用外貌描写。

3、写出你跟他是怎么样成为朋友的?写出一件你们之间发生过的事情。

4、最后,明确一点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朋友。

关于友情的名人名言: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罗

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不及一个好朋友。—— 伏尔泰

世界上三件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 爱迪生 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

二。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 培根

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朋友。

关于友情的四字成语:

情深义重 情同骨肉 情投意合 深情厚意情深似海 亲密无间 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盛情款待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刎颈之交 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 海誓山盟 忘年之交 贫贱之交 患难之交 义结金兰恨相知晚 情投意合 深情厚谊 情深潭水 桃花潭水 患难之交 刎颈之交 两肋插刀 范文:

有人说“朋友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你的朋友越多,那你就越富有。”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叫xx。

xx在小学时和我是同班同学,在中学时又是同校同学,虽然他在六班我在九班,但联系也没有耽误,我们仍然是好朋友。

xx的个子在1米57左右,两只小眼睛里能看到一些成熟和机智的目光。虽然脸上有一些小痦子,但又不失风度。总之,xx是一个稍矮但有很帅气的男孩子。

xx也爱帮助他人。上一次,有个路人摔倒了,手中题的果子掉了一地,xx连忙跑过去扶起路人还帮着捡果子。

5.我的祖国我的家活动新闻稿 篇五

“我的祖国我的家”团日活动新闻稿

2015年10月11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42班于环境楼举办了“我的祖国我的家”宣讲会。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建国66周年,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为核心,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为主线的活动。团支部对这次宣讲会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充分的准备。此次宣讲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围绕国庆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主题,采用了观看九三阅兵,教唱红色歌曲,以及组织部班委总结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同学的目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踊跃发表个人观点,宣讲会现场气氛热烈。在大家的配合下,宣讲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束后,同学们对此次活动表达了很高的肯定,称此次宣讲会令自己获益匪浅,希望日后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6.我的故事及我的新闻梦 篇六

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个特殊的场合与大家分享我的故事,今天我的这个故事将围绕“坚持、感恩、热爱、质朴”四个词来讲。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故事及我的新闻梦想》。

我来自江东乡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一个直到2003年才通公路土路的地方,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当外面的世界已经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丰富多采的生活时候,当城里的孩子已经接受着优质教育的时候,我们依然在牛背上打滚、在玩泥巴,甚至没有见过电视机,没有乘过车,电话对我们来说只是父辈闲聊时描述的未来的生活场景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一种想象。当时我们读的是寨子里办的一所小学,两个班级,两个年级,一个代课老师,从语数外到音体美劳两个班级所有课程一个老师全包。这老师每天操着一口地道的江东方言给我们上课。

后来磕磕碰碰的上了初中,每个周末从家里走三四十公里的山路到学校,当时同学间就流传着这样的一段顺口溜:眼看江东坡,眼泪往下梭,喝口清凉水,走走又坐坐。顺口溜读起来很好玩,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是无尽的辛酸。那时候家里很穷,每星期除了饭票外,只有五块钱的菜钱。江东的冬天很冷,寒风刺骨,但我和小伙伴们依然倔强的与寒风对抗着,穿着短袖、拖鞋,用刺骨的凉水洗澡。这些经历有时候想起来觉得很辛酸,但是正是这些经历,让年少的我们懂得了坚持,每次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转念想想经历的这些艰难岁月,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么苦、这么难都过来了,你现在为什么放弃?然后咬咬牙继续前行。这些经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让我学会了坚持。

我所生长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信息如此闭塞的地方,记得当时也有邮递员骑自行车给村公所送报纸,但是等报纸到手上的时候,早已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新闻这个说法。不用说新闻,就连录音机都十年如一日的重播着《美酒加咖啡》《夜上海》《小城故事多》。小时候做梦都没想过有一天我会站在了信息的最前沿,从事了一份与新闻传播的有关的工作。这一切的获得,其中要感谢一些人,感谢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感谢师长教给我们知识,为我们未来所从事的事业打牢根基,感谢那些在我们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给过我们帮助、扶过我们的人。

人们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的时候学校开了普通话课,这是我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普通话学习,从此爱上这门课,因为普通话老师总是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夸我声音好听,表扬我进步很大,考试也给我打最高的分,后来也是这位老师告诉我:其实,你可以尝试向播音主持方向努力,于是后来我进入了校园广播站,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与播音主持有关的工作。正是老师的这些话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深深的鼓励。从此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与声音有关的工作。在追梦的路上,由于不是播音主持科班出身所存在的短板,这条路也并不顺畅,但是我想这是我所热爱的东西,这是我的梦想,只要有一点可能,我都会坚持下去。

接下来我要说的一个词儿是“质朴”。虽然开篇我似乎一直在讲农村怎么怎么落后,怎么怎么的不好,怎么怎么的不如城市,但是我想说,我很庆幸我生在农村,在农村的生活让我体验到了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我这里不在是小学生作文里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一种切身的感受,我想,这些经历对于我未来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说这里所说的质朴,不是安于现状、裹足不前、不是坐井观天、鼠目寸光,也不是因为我们生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悲观失望。人们不是常说吗?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心所朝的方向。只要心中有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会有收获。我想,这些朴实的江东父老给我的勤劳、质朴、踏实的耳濡目染,是一部分城里长大的孩子身上所没有的,这种精神在我看来是宝贵的,它告诉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如何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每一件事情。

7.我的学院一 篇七

《我的`学院(一)》()。每班的教室里都有饮水机,而且有属于本班的运动场地、上课场地、厕所,不会再拥挤的上课、上厕所了。并且没有作业,全部直接用高科技输入到课本上,在传递到老师手中,每人上课只要想发言回答,只要是你会的,电脑都会采取“电子举手”的方式将要回答的答案转为影像,放到老师面前。

我们学院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心理、急救、历史等课,和围棋、篮球、排球、书法、电脑等兴趣小组,课程十分丰富,讲课也很生动有趣。我们同学可以十分快乐。我们学院的宣言是“不求最后成果!只求孩子快乐!”

玉环县城关中心小学四年级:董益铭

8.我的新闻事业史论文 篇八

路透和他的路透社

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路透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关键词:路透路透社的创立和发展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原名I.B.约瑟法特。1816年7月21日生于德国卡塞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所创办的路透社让他的名字响彻新闻史。

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0年,路透在德国亚琛创办通讯社,1851年,路透在伦敦金融街皇家交易所1号,挂起了“路透办事处”的牌子,路透社正式宣告成立。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大公司。

路透把办事处设立在股票交易所密集的伦敦金融街,其初衷是快速搜集和传递最新的股市信息,以满足银行、公司、交易所和股票商们的需要。

路透个人的经历对路透社创办初期的业务方向和经营重点具有重要影响。他在叔叔开办的银行当过职员;他的妻子是一个银行家的女儿;他1848年在哈瓦斯通讯社当过译员,后来自己办过译报馆,1850年又在亚琛建立过办事处,有过收集和传递金融信息的实践„„正是这些因素促使路透这个德国籍犹太人瞄准了英国伦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和通讯枢纽作为自己发展通讯事业的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庞大的“新闻通讯王国”。

靠着审时度势不断调整,保罗.朱利叶斯.路透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路透社引向成功之路。

一开始,路透只是向用户提供伦敦和巴黎两地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后来,其业务范围逐渐扩大。路透通过当时刚铺通的连接英国和法国的海底电缆收集来自欧洲大陆的各种最新金融信息,然后以“路透社快讯”的形式出售给金融机构和股票商。为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传递速度,路透在欧洲各国首都都设立了通讯员,在巴黎、柏林、维也纳、雅典、阿姆斯特丹等商业中心建立起通讯和销售网络。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路透通过他的通讯网络将采集到的最新战况及时在皇家交易所公布,引起了金融家和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渐渐地,路透社以其殉节、准确的新闻传播在国内外经济界赢得了声誉。

此后,路透社播发的拿破仑第三在国会讲演暗示要参与普鲁士—奥地利战争和林肯总统遇刺等几条独家新闻更使其名传海外,声播遐迩。至1870年与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和德国的沃尔夫通讯社共同缔结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的协定,路透社已经成了内容垄断国际新闻传播,具有世界影响的新闻通讯社之一。

路透当年在伦敦金融街挂起“路透社办事处”的牌子时,身边只有一个12岁的小工作人员,而传递信息的方式还只是手抄、口传、快步跑。为了争取用户,路透甚至沿金融大街挨家挨户登门拜访。而今,路透社已成为拥有万余员工、200多个国内外分支机构,总资产已达几十亿美元的信息传播企业。

路透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与路透本人的聪慧才智和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当年,路透在亚琛开办通讯业务时,因布鲁塞尔至亚琛间无电报线路,为了赶时效,便用信鸽传递金融信息,此举在世界通讯史上成为一段佳话。后来,他又用拦截邮船的办法,快速传递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消息。1865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林肯在福特剧院遭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身亡。路透社驻纽约的特派记者詹姆斯.麦克林收到该社驻华盛顿记者发来的一篇详细报道林肯遇刺现场情况的电报稿,他立即租用一艘牵引快艇,追赶早已驶出港口的定期航班邮船。他将新闻稿装入木盒,使劲扔到邮船上,终于使这一条轰动世界的独家新闻及早面世。

路透新闻传播业务的成功,关键在于向报界的扩展。为此路透想方设法,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当时英国的报纸只相信自己记者采写的新闻,路透企图与其签订供稿合同的谈判屡屡受挫。特别是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出这一消息。10月13日,《泰晤士报》总编终于同路透签订了供稿合同。从此,路透社实现了从金融街到舰队街(报刊街)的跨越,确立了自己在英国新闻界的地位。

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路透社已成为当今最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之一。其创办历史、发展规模与经营效益在各国通讯社中均居前列。100多年来,路透社始终注意随时根据内外情况变化和信息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及经营方针,适时变更所有制形式,采取逐步积累、稳步发展的策略,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发展道路。

:路透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根据客观形势和内部情况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经营方针。每次调整都会带来新的机遇,形成新的发展。

路透社建社100多年来,尽管所有权及掌权人几经更替,其间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曲折,但都始终强调业务质量,重视业务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业务工作的一些传统和特点。

讲求时效

路透社的新闻一向以“快捷、及时”著称。老路透把“新闻要快,要客观,要敢于冒风险”作为该社发布新闻的指导方针。为了争取时效,抢发新闻,路透社总是千方百计,把握时机,力求出奇制胜,有时为了抢发一条新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注重质量

路透社在国际新闻界的信誉和影响同其注重新闻产品与新闻传播的质量分不开。它采取的策略是,靠着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新闻报道去吸引订户,创出牌子,进而逐渐扩大其他产品的销路,提高综合经营的效益。

优化服务

当年路透建社之初就是将路透社作为一家商业通讯社经营的。所以,一开始路透社便把为银行、企业和股票商提供有关金融、股票和商业方面的信息服务作为目的。路透社的整个经营和运作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用户被视为顾客,员工作为企业的雇员唯有以用户之需要为标尺,努力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

路透社作为世界上历史最长的通讯社之一,历时一个半世纪而不衰,市场不断拓宽,事业稳步发展,影响经久部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要者,是它的出色的经营战略和严格的企业管理。

路透社的经营者们颇具战略眼光,他们总是能随时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和自身生存的需要,迅速确定既符合当前需要又具有长远意义的企业发展战略。总结其经验,路透社百多年来所走的是一条市场化、综合化、国际化和科技化的发展之路。

路透社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受政府控制,是英国的官方喉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国外,它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该社的经济新闻主要是商情报告,为英国和西方大企业服务。

尽管作为一家西方通讯社,路透社的办报方针、发展方略、业务规范和工作传统自然会带有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机构的特征,其政治倾向、经营思想和新闻价值观也必须属于资产阶级的,但它的一些经营思路与战略、管理机制与方法、报道程序与方式还是体现和反映了通讯社发展的一些共同规律,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的。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了些粗浅的论述,但愿能为正在深化改革中寻求新发展的我国新闻界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9.《我的英雄学院》 观后感 篇九

超级英雄的类型影片,在近几年逐渐受到更多观众的热捧,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取得非常好的票房成绩和口碑,大多数的影片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日本的动漫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超级英雄的作品,故事中的“英雄们”也与传统定义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在这些作品中,《我的英雄学院》在这几年里,更是显得独树一帜,不仅在日本被本国观众评选为“最能代表日本的漫画”,在其他国家也受到很多动漫爱好者的关注,实力圈粉无数。

从暑假开始,我就疯狂的迷上了《我的英雄学院》这部热血漫。故事发生在中国轻庆市,在这个人人都有特殊能力的社会里,绿谷出久是一个“无个性”的少年。因为他有想要成为英雄的拳拳之心,终于,在No.1英雄欧尔麦特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个性——one for all”,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最强的英雄。

而后小出久成功地进入了英雄辈出的名门校·雄英高校,与同学们过着互相比试切磋琢磨的每一天。雄英高校的学生们激烈比试的大活动「雄英体育祭」、在职业英雄手下磨练技艺的「职场体验」、与“英雄杀手”斯坦因的死斗、期末考试中与欧尔麦特的战斗,然后是与敌联合的死柄木吊的邂逅…。在一个个试炼面前,目标着成为职业英雄而果敢的站了出来的出久。另一方,死柄木与欧尔麦特的宿敌·ALL FOR ONE的同伴也增加了,并伺机蠢蠢欲动。为了成为最棒的英雄的出久的步伐、以及与敌人们的`战斗,日渐加速!

我喜欢绿谷,不是因为他是主角。他的热血,他的执着,他的努力,他的勇敢都给他的英雄之路奠基。在爆豪被淤泥怪困住的时候,所有职业英雄犹豫不决,绿谷无畏的冲上前想要解救爆豪;在雄英入学考试时,在时间所剩无几而自己还是零分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解救丽日,击败机器人;在USJ演习的时候遇到敌人,冒着生命危险为欧尔麦特争取了时间……绿谷就是这样一个勇敢无畏的人,面对困难也勇往直前,努力的提升自己。绿谷即使没有“个性”也在努力着,毫不气馁,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却选择直接跳过,遇到困难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上前,对现有的小成绩自满……对这样的自己,我想要改变。“始终努力登顶的人和甘于人后的人两者这细微的差距,将会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产生巨大的影响”欧尔麦特的这句话使我记忆犹新,我不想做甘于人后的人,从今天开始,我会努力,勇敢面对困难,将逆境逐渐粉碎。“去告诉他们——你已经横空出世了!”

10.我的学院我的家新闻稿讲解 篇十

---“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团日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广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概念,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了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在校大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到和了解自己对未来,对人生和对国家的梦想,4月36日上午2011级立惠创新班集合自身的条件于8教510开展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教育工作。

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由团支书介绍“中国梦,我的梦”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到在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在“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其次全班做一同学们个小游戏,输了的同学站起来分享自己的梦想,这个小游戏不仅帮助同学们更加团结,而且也让同学们更加互相了解。最后大家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和对雅安人民的祝福,“平安”是我们对雅安同胞最大的期盼和祝福。

11.(新闻专业)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十一

常言道:“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作为一名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我们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作为一名大学生就要给自己做出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让其能够自己的人生之路过得有计划,走好关键人生的每一步。

一、自我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从学习新闻这个专业起,我觉得自己在新闻这个领域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掘自身的潜能。刚开始学习新闻的时候,我觉得有点不太适应,经过一个学期,我享受到了新闻给我带来的乐趣。我想做一个新闻全才,而不是单某一个方面的人才。

2.职业兴趣:我比较喜欢新闻写作,从小对文字比较喜欢;我同时对摄影比较感兴趣。我比较喜欢体育类新闻的和政治类新闻的写作。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通过上学期的综合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成绩还是不错的,几面专业课的成绩都达到优秀。上学期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都能亲自策划并参与其中。现在阶段我认为我的具体情况是:新闻的写作还有待提高,摄影的捕捉能力还不足。4.实践能力:我的优势在于写作功底强,新闻写作的能力不错。上学期,我在校学校网站上发表5篇新闻,本学期能在学校网站上发表新闻(包括个人作品)超过30篇,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摄影方面,能主动拿起相机拍摄,有些相片能选上新闻。

自我分析小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类的理论。在学

校的校学生会和健行网(思政网)中得到了很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把课本所学的只是运用到实际中。第一年,我希望能扎实基础,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第二年,在学校中有所作为,为将来做铺垫。第三年,回归到学习中去,在实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正式计划。

二、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由于家里的经济状况可以允许我在新闻这个行业有所发挥,各种需要的设备都能拥有;家人对于我从事新闻这个行业抱有很大的期望、家里大都喜欢体育,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环境中学习体育新闻和家里的体育文化等对我有十分有利影响。

2.学校环境分析: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是心开设的一个专业,虽然办学理事不如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悠久,但是心的专业可以让学校花较大信心去投入,教学设备都是当前相对先进的,师资力量也很雄厚。

3.社会环境分析:新闻这个行业一直处在不冷不热的环境下,就业竞争压力相对下;前不久广西第一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广西威壮男篮俱乐部成立,这有利于体育新闻这个行业在家门口的就业,特别是(2015)毕业后,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学校这块对于毕业就业有很很大的帮助。

4.职业环境分析:(1)行业分析: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后体育新闻行业发张迅速。

(2)职业分析: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内容统一,发展趋势较好。(3)企业分析:俱乐部的体育新闻工作,跟专业对接,能较好的发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电视台的体育新闻工作,跟专业对接,有事可以接触其它类相似的工作,工作相对稳定。传媒机构,会出现和专业不太对接的状况,可能和自己初衷不相符。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从家庭的经济条件和自身的能力,就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出现和自己兴趣不太相符的情况时,做到以大局为主,再进行协调,做好最好。

三.自己与目标岗位的差距

做一名记者的门槛并不高,但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记者很难。想要当一名优秀的,能被报社,电视台等录用的记者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采访前的策划上,采访问题的选择上,采访的语言表达上,信息的选取上,信息的整理和加工上等等。所以,除了思想深度,采访报道这些软指标以外,技术操作等硬指标我也有达到。另外,要做一名优秀的媒介高管。管理学方面的书籍,管理专业的课程自己也要相对学习一下。管理者这样的职位又是建立在大量管理经验之上的,因此要在校学生会、健行网、广播站中学号基础的管理技巧,可谓任重而道远。

四.实践计划

1.大一期间:

①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努力学好本专业课的知识,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和实际应用新闻学。增加专业技能,打好基础知识。专业课的学习一直不能放。

②博览群书,涉猎各方面的书籍,了解各方面专业知识。新闻采访和写作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领域,必须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应对各种人和各种事。争取在课余时间多看看一些其他专业的书籍,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争取每个月能看2本书。

③学好计算机。在传媒界工作,不可避免的要使用计算机,并且是天天都与计算机打交道,应该在计算机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④选择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把这门专业学精学深。单单学一门新闻,终究不会是出路。新闻专业学习,学博是本专业的基本要求,但除了学博之外,还应当学精。现代社会要求复合型人才,应该成为多面手,这样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才会有竞争优势。平时有机会就去旁听管理学专业的课程,并且经常去图书馆阅览该方面的课外书籍。

2.大二期间:

①多参加社会实践,多观察,多思考。尤其是参加一些锻炼管理、领导能力的实践活动。在课余时间多锻炼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深入社会观察和思考。纸上学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前两年学习方面打好了基础,这是应该是将所学知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自己所学的东西只有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才能认真体会它。

②准备学做一个管理者。现在我是校学生会常委之一,在校里是一个学生干部。通过一系列的社团平台,让自己可以得到一点管理的锻炼机会,让自己相对充实些。

3.大三期间:

在实习过程中做到认真细致的学习,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实习过程中要实践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利用公共关系学和自身的新闻能力找到一条自己的新闻职业生涯之路。

上一篇:语文:备课资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十三岁的际遇》下一篇: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全国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