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2024-09-19

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共8篇)

1.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

开展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的汇报

督导组的各位领导: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相关文件和市领导讲话精神的要求和部署,我狱紧贴工作实际,将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及学习型民警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认真开展了相关活动。现将活动此阶段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精心安排部署,进行深入思想发动

在市委召开全市开展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后,XXX监狱结合工作特点,制定了《XXX监狱关于开展“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方案对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方法步骤进行了具体规定,并于3月6日召开了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会议由副监狱长XXX主持,监狱班子成员和全体民警参加了会议,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XX作了动员讲话,要求全狱民警统一思想认识,切实认清开展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既要抓点,也要抓面,既要帮助干部进步,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调动了全狱民警开展此次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二、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学习重点内容

点制度,监狱领导班子成员全面负责对所联系科室、监区的各项工作的监督,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贫困群体,破解发展难题,并选派了5名机关民警深入监区一线,实行24小时警务督察活动,从根本上强化机关纪律作风的建设。

五、抓好思想再动员,深入开展学习讨论。

3月21日,召开了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会上,再次学习了关于开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的文件精神及领导的讲话,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民警对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认识到,查找问题阶段是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会议要求广大民警要深刻剖析,深入反思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查摆问题阶段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肃认真的态度,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为整改打好基础。

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刻进行个人剖析。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我狱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集思广益、开门纳谏的工作态度,扎实搞好意见征求活动。在查摆问题阶段共发放测评表100份,收回100份,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监区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呼声,广泛征求对单位领导、民警和机关作风的意见和建议。

每位民警在查摆问题阶段,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开展

八、当前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始终坚持边清边纠,深入推进的工作方式:通过个人自查、领导点,大家帮的方法,深挖细找,摆问题,查根源,论危害,经归纳、分析和梳理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缺乏系统性,但抱着“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临时抱佛脚,学得不深不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缺乏较深的研究或探讨,特别是加强业务理论的探讨,更好地为各项中心工作提供前瞻性、指导性的服务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表现在对低龄罪犯的改造、顽危犯的改造的理论研讨氛围不够,对业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研究、调研。

2、工作机制创新不够。激励、竞争、警示三大机制落实不到位,干部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干部缺乏有效的制约,如上班松散,着装、考勤不严等问题,还存在着机关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责任心不强,对上报的材料、报表等不认真审核把关,不闻不问等。

九、整改措施

针对队伍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查找出来的问题,我们通过民主生活会认真归纳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了整改

第三、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塑造良好的工作形象。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二是要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三是加强干部管理与干部考核,把干部纪律作风整顿考核的结果与年终干部考评结合起来。

第四、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各项工作力度。为切实做到面向基层,服务到位,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克服安排布署多,检查落实少;书面汇报多,实地调查少的缺点。

以上是我狱开展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的简要汇报,如有不妥,恳请督导组予以指正。

2.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篇二

【摘 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大批次的人员派出工作,对因公出国(境)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守因公出国(境)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在加强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地贯彻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议加强因公派出工作的计划性,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外事专办员制度,

【关键词】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成效;建议

我院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是农业科研工作的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全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蒸蒸日上,为全院高起点开展科技创新、高效率促进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服务,有力地服务于院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

近五年,我院2011年全院因公出国(境)派出人员61批160人次,2012年全院因公出国(境)派出人员49批110人次,2013年全院因公出国(境)派出人员63批138人次,2014年全院因公出国(境)派出人员52批116人次,2015年全院因公出国(境)派出人员55批147人次。

做好因公出国(境)的管理工作,关键是要遵守因公出国(境)纪律。作为政治纪律和劳动纪律,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院在加强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我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的因公出国(境)政策和纪律,出台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因公出国(境)纪律的贯彻执行。2009年1月9日出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交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云农院发〔2009〕12号),2011年8月16日印发《关于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2013年7月29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2014年3月12日印发《关于传达省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其次,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践行因公出国(境)政策和纪律,既保障了出访人员的人身安全,又规避了管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促使我院与国外机构的交流、合作、研究有条不紊地开展。有着十多年工作阅历的我,就经历了不少因公出国(境)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的出访人员在国(境)外不小心遗失了护照,有的因遭遇火山喷发而无法按照原定航班返回,也有申请提前回国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的事件。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A研究员于2010年10月10日因公派出日本筑波大学执行培训项目(项目编号为CG2010530002),原定于2011年4月5日返回,由于日本发生大地震,局势危险,我院研究后,动员其提前回国,并分别向省外专局和省外办做出书面报告,最终A研究员于2011年3月15日平安返回。当时,在日本执行研究任务的还有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B副研究员,他于2010年11月1日赴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原定于2011年5月1日回国,经我院向省外办书面报告后,B副研究员也于2011年3月15日平安回国。

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院党政领导、国际合作处和研究所在第一时间做了反应,分别跟在日本执行任务的职工、省外专局和省外办进行对接。既要保证我院职工的安全,也要保证遵守培训项目和因公出国的相关规定,一边动员职工中断在日本的研究任务,提前回国,一边按照规定向省外专局和省外办进行书面报告,并获得同意。这次突发事件的成功应对,也得益于我院职工严格遵守外事纪律。他们严格遵守了出访时间和出访路线,并保持跟单位的畅通联系,因此单位才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们,并帮助他们脱离险境,平安返回。

这个发生在我院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外事无小事,不能小觑任何一项外事纪律规定。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厌其烦地强调不能随意更改出访路线和出访时间,在这个案例中充分体现了这项纪律的意义所在。

第三,对因公出国(境)政策和纪律的认真贯彻执行,积极推进了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杜绝了腐败。为了进一步强化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实行院所两级管理,层层把关,分级负责,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对派出前、派出中和派出后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派出前,加强因公派出工作的计划和定量管理,严格审查每个团组的申报材料,对出访人数、人员构成、出访国家(地区)、出访天数、出访路线进行把关,避免同一研究所(处)的领导同团出访,同时或短期内分别率团或参团出访同一国家、地区、在短时间内轮番出国。建立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制度,除需要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组团部门和派员单位均须在任务申报前通过内部局域网、公开栏等便于本单位或本系统人员知晓的方式如实公示出访团组和人员信息。组团部门采取集中形式对团组全体人员开展行前教育,对出国人员进行政策和纪律教育。处所级领导干部出国(境)实行报告制,领导干部拟出国(境)时,必须在出国(境)前的3个工作日向班子成员报告并交接工作,还须向分管的院级领导以及院国际合作处、院组织人事处、院党政办公室报告登记。公派长期出国人员,出国前要与所在研究所(处)签订人事管理、知识产权的有关协议,与行政处签订公有住房的有关协议。

派出中,要求团组在出境和入境时都向单位外事部门做报告,并在境外停留阶段保持联系畅通。在对外交往中,树立外事活动不是个人行为的意识,必须严格遵守请示汇报制度。团组在外停留期间,要遵守所访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其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严禁参加所在国家(地区)的政治活动和非法经济活动,不得介入或干涉对方的内部事务,不得议论所访国家的内外政策和领导人。不得擅自改变出访路线、增加出访地点或延长出访时间。出访期间需临时会见朋友的,应经团组领导批准,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集体驻地外出活动和在外留宿。出国期间如遇突发事件(遭受意外事件、围堵、非法出走、人身伤亡、证照丢失等)须及时与院国际合作处联系,同时向我国驻当地使(领)馆报告。

派出后,跟踪出访活动情况和出访成果。要求团组回国7天内将护照交回省外办,认真撰写出访总结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汇报,进行成果分享。

虽然因公出国(境)纪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因公出国(境)纪律的执行中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一些问题:

一、因公出国(境)计划执行率不高。近几年,尽管我院每年底都预报次年度的因公出国(境)计划,但每年在执行省外办批复的计划时,都出现了调整计划、取消计划和新增计划的情况。

二、对因公出国(境)计划执行中的监管还需加强,一些无意地违反相关规定和纪律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三、外事专办员队伍不稳定,有的研究所频繁调整外事专办员,导致因公出国(境)工作衔接不紧密,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院因公出国(境)工作,认真贯彻因公出国(境)纪律,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因公派出工作的计划性。建议研究所在制定因公出国(境)计划时,紧密结合工作需要,对出访人员、出访国家(地区)和出访天数做出合理的计划,保证每年因公出国(境)计划的执行率。

二、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由于科技人员缺乏对因公出国(境)政策和纪律的学习和了解,建议各研究所制定明确的内部外事管理制度和流程,并掌握院的办理程序,通过严格遵守办理程序来避免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院所两级管理,切实做到层层把关,分级负责。建议各研究所建立健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外事专办员制度,注重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忠诚敬业的、稳定的外事专办员队伍,确保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3.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篇三

更新学习理念,开启能力建设的原动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是确保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也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前提。一要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理念。组工干部肩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学习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必须牢固确立自主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二要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能力素质要靠学习来支撑,开展工作要靠学习来指导,工作亮点要靠学习来培育。组工干部必须牢固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理论创新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三要破除“工学矛盾”的旧观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工作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学习,工作就会有新思路、新举措,就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反之,势必造成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贻误工作,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自觉摒弃把学习当作负担的片面认识,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学习。

拓宽学习层面,夯实能力建设的素质基础。组工干部要练就做好工作的过硬本领,就必须广泛涉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党务工作“政策通”、干部工作“活字典”和业务工作“多面手”。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鉴别力。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明辨是非,坚定立场。二是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创新力。加强对党的建设和组织人事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共性合格、个性突出,努力使自己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尽快培养起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并把创新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落实到解决组织工作的难题中。三是学习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组工干部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结合工作需要和素质特长,在多岗位上锻炼提高自己。要勇于接受任务,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主动到乡镇、企业等基层一线挂职,参加农村扶贫工作,丰富工作阅历;抓住到外地参观学习之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通过实践锻炼,使组工干部在工作一线、在艰苦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高竞争力。

4.市编办加强自身建设的情况汇报 篇四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市委的重要工作部门,其自身建设的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各项机构编制工作的成效,更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下面就我市编办加强自身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的基本实践

我市机构编制部门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着重在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打造良好机关形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转变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并且有了很大提升。机构改革前,我市编办只有*名工作人员,其中主任*名,工作人员*名。2009年11月,市委决定编办单设,并且配齐了班子,充实了工作人员,为机构编制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市编办共有*名工作人员,其中主任*名,副主任*名,工作人员*名。

(一)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我办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正气、立规矩、塑形象,坚持不懈地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集中研讨,对解放思想、解决问题、实现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对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注重定期学习制度的落实,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每年的集中培训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法规、条例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法规意识,并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改进工作的措施,干部队伍整体理论修养和能力素质不断增强。

(二)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全面规范各项行为。去年以来,我办坚持“用好的制度管人,用好的制度办事”,着力在建章立制抓规范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机构编制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机构编制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了“政策公开、程序规范”,使各项机构编制事项的决策透明有序。并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考核考评制等,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内部管理制度上,修订完善了会议、议事、学习、调研、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印鉴管理与使用等10多项制度和办法,同时坚持按规则运转,按制度办事,各项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以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建设为基础,努力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水平。近几年,我办在办公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硬件设施建设力度,添置了一批办公设备,达到办公车辆2辆,台式电脑4台,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档案柜等均能满足工作需要,办

公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办公。

(四)以深化编制日常管理工作为中心,认真落实机构编制工作“改革、管理、法制化”的总体要求。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我办从健全机构编制协调约束机制入手,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形成了以编制部门为“龙头”,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为细化编制管理,从年初开始对全市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台帐逐一核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核查,最近,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组织力量逐单位进行台帐信息更新,达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编制台帐的一致,实现了动态化管理。

二、我市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工作的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健全组织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数额,充实工作单位,争取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办公效率。

1、下一步我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拟增设内设机构,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到人、到岗,做到人人有担子,天天有指标。

2、针对目前任务重、人员少的问题,我办已向上级编办申请调剂编制,待编制批准后,将逐步增加工作人员,充实队伍建设。

3、目前我办仍使用市人保局办公室,办公条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改善办公条件,我办争取在年底解决办公场所问题。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实施规范的学习制度,集中学、轮流讲,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

策和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队伍自身的业务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过硬的机构编制管理队伍。二是转变服务方式变间接服务为直接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前来办事的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树立编办的良好形象。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编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加强上下沟通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通过扎扎实实的措施,不断把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开创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

**市编办

5.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篇五

一、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权限,我县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机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统一,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取”原则,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一)我县明确规定将教师是否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作为评聘职务和表彰奖励的条件之一,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对户口不变,住房不变,工资关系不变,以优先评奖表彰,优先晋升职务的方式,组织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轮教。鉴于我县农村学校缺编的不平衡现状,为了不浪费财力和人才资源,我县从XX年起,每年从县城学校组织教师到农村学校顶编轮教。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困境,同时又能把县城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乡下学校,使农村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招聘优秀教育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近几年,为充实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每年从县内外各大中院校的毕业生中招聘优秀毕业生中招考录用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城镇师资较薄弱的学校在安排名额上优先考虑,几年来招考教师385余人充实到教师队伍。这些举措大大地加强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为推动农村学校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对口支援农村学校有效机制

教育教研部门组织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教师的流动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全县有3所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等。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每学期都带领本校的骨干教师及本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到中小学的骨干教师给学生上课,学生与学生开展座谈游戏;互访、互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之间通过互相交流学校管理体会,老师与老师互相谈教学体会以及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等。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乡村学校教学水平,为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探索新的路子。同时也促使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一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成绩,由此引起教师的思考。

近几年来,我县的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很大。为了逐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我县采取了县城中小学与乡镇中心小学教育捆绑、帮带发展措施。

三、积极加强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城乡交流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全县普开,对全县教师进行说课,评课,试讲,考核,遴选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县级255人,市级98人,市级名师2人,省级6人,特级教师4人,骨干教师268人。这些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先是在本校起表率、带动作用,然后到农村学校轮番上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专题讲座,同时与农村教师一起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真正让城乡科研促学,以研兴校。

四、建立共享教师资源的机制

在城乡之间实行以聘请、引进与共享教师资源为渠道,专兼职相结合,建立校外、乡际、镇际之间的交流机制,相互合作,请各校的名师担任乡村课堂的常客或不速之客,定期、不定期召开中小学教育专家座谈会,邀请各地中小学教育专家对各学科教学和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吸收本县一部分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教师研修、培训制度

教师是教育的源泉,只有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才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是提倡和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的学习,使他们的业务知识得到丰富,视野得开拓。二是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教师培训工作。对于农村学校及城镇师资薄弱的学校,在名额安排上实行倾斜政策。三是认真安排和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由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各校派出参加培训教师名额有限,所以校本培训是目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效途径。近几年,全县共组织1580人次参加省、市级;3120人次参加县级培训,校本培训工作开展率达100%。

六、存在问题

(一)教师待遇不高,教育拔尖人才难留,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人才流失严重。

(二)教师培训经费短缺,大部分农村学校只能立足于校本培训。

(三)农村学校师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理念方法滞后。

6.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篇六

北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04-16来源:作者:

[ 字体: 大 中 小 ]

为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全会、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局和北海市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根据自治区食药监局和北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学用结合、边整边改,积极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活动中,抓好一个“学”字、着重一个“听”字、深入一个“剖”字、落实一个“改”字。通过“一创两建”(创“学习型”机关、加强干部作风、效能建设)主题活动和“四抓四比”(抓好学习讨论,比谁的认识提高快;抓好职责分工,比谁的工作效率高;抓好学习计划的落实,比谁的工作更有起色;抓活动安排的检查,比哪个的行动迅速)来推动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开展。截止目前,完成了动员部署阶段的各项工作和第二阶段查摆问题的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扎实开展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在动员部署阶段,我局做到了:

一、着手准备早,进入情况快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全区、全系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动员大会后,我局领导班子雷厉风行,早着手,早计划,早安排,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学习传达,广泛进行思想动员。

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学。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电视

电话会议召开之后,3月1日局党组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传达学习了胡锦涛、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纪委在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陆兵主席在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组织了再学习和讨论,并联系当前局系统实际工作形成了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初步意见。二是组织中层干部学。3月2日,我局组织了中层以上干部共15人参加。会上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三是组织全体人员学。3月3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动员大会, 共41人参加了会议。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真正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视程度高、工作抓得实

局领导班子认识统一,思想重视,他们带头学习、带头上课、带头写体会文章、带头参加讨论、带头查摆问题,做认真学、深入学、学以致用的模范,作风效能建设各项工作抓得实在、有序、有效。

一是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在动员大会之后,成立了以王运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并设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门工作部门,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

二是认真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我局效能办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围绕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务实意识、廉洁自律意识等六个方面制定出《北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活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实施的方法步骤以及各时段开展的配合活动。

三是深入进行思想动员。3月3日上午,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动员大会在局会议室召开。全局共41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摘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王局长作了动员报告,有关活动书面材料已上报到区局作风效能办和北海市效能办。

据统计,活动开始以来,我局共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将近40次,下发各种学习资料500余份,上报区效能办、北海市效能办稿件20多篇,出工作简报13期,营造成了良好的氛围。

三、方法形式活、学习效果好

除了以集中的形式组织学习外,我们还采取各种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接受社会监督,扩大我局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影响,我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横幅、在网上开辟专栏、出版报等多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开通投诉电话、电子信箱、投诉意见箱等,既向社会表明,我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对内部干部职工既是思想上的教育,也是心理上的震慑。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深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优化我市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北海的重要保证。

根据自治区局效能办和北海市效能建设暨“责实年”办的统一部署,以及我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方案》的安排,于3月13日开始转段开展第二阶段查摆问题的工作,我局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通举报电话和网上信箱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坚持开门纳谏与自查相结合、单位查摆与个人查摆相结合,多渠道、分层次、广范围的发动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查找我局、各科室(含合浦分局)及个人在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征求意见广泛深入,查摆问题客观公正。根据查找到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加以整改。

四、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我局通过组织集中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精神,结合北海市转变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暨“责实年”方案工作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以“六个对照”和“11个突出问题”为查摆重点,同时就查摆问题阶段的工作方法步骤和基本要求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机关效能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查找问题,明确方向。为使我局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全局上下,对照机关效能建设的标准,深刻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征求群众及管理相对人对我局的意见和建议。首先开门纳谏广泛查。3月20日上午召开了北海市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负责人座谈会,诚恳听取了他们对我局在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会议的有23家单位负责人代表。会议主要是围绕我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主题,就干部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方面存在那些方面的不足进行的。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我局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取得的成绩,干部职工作风清正,行政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希望我们能在监督力度监督范围方面要有所加强和扩大。会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共收到意见和建议10条。还向监管相对人发放征求意见表30份,共回收意见表30份,回收率100%,征集意见(建议)15条。其次严肃认真内部查。在内部查摆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领导带头,以自己找、领导点、同志相互帮的形式,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结合自身的特点、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分层次,多形式,查找本局、本科室、个人在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六个对照”和“11个方面”的要求,每位职工对问题不回避、不护短,敢于揭短和亮丑,从思想、作风和行为上能举一反三剖析根源,力求把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准,真正做到“实”、“准”、“深”。自查率到达了100%,从收回的41份《北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摆情况表》来看查摆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通过对照检查后认为,由于我局建局才5年,在建局之初局领导班子就狠抓机关建设和队伍建设,严格规章制度,所以在遵守上下班时间、廉洁自律、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方面还是比较规范,但是在工作作风、干

部素质、履行职责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1、工作作风不实。主要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较多,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着想的作风有所减弱。工作不够深入,对有些规章制度在监督落实上力度不够,对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抓落实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安排部署的多,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调研的少;

2、干部素质不高。主要是在理论学习上重视还不够,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够,领导干部强调工作忙、会议多,理论学习抓得时紧时松,与工作实际结合的少,有本位主义思想,对做好监管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不深,另外,业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下降,新出台的药事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得少,在实际办案中影响工作效率。

3、履行职责不够。在履行药品监管职责方面,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安排的工作,没有主动思考本县药品市场存在什么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造成个别地区存在监管的盲区,造成潜在隐患,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没有结合县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在医疗器械及药品广告监管上力度还不够。

六、不等不靠,立即整改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影响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贯彻落实的突出问题。坚持“不等不靠,立即整改”的原则,切实转变作风,务实为民办事,提高行政效能。一是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选派干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工作,切实服务当地,外树药监新形象。二是从职工小毛病抓起,内严管理。刹住一些职工上班迟到、早退、干私活、吃早餐、闲聊以及不讲团结协作,工作相互推诿等不良现象,内强素质。三是针对市场上隐形眼镜及护理液流通和管理无序的问题,组成五个稽查小组,对一县三区眼镜店进行地毯式检查,出动153人次,车辆15台次,发出整改通知书7份,全面检查不留盲点,不走形式,从根本上治理。四是对近期申报审评审批9家药品经营企业,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办理,审批迅速无一例违规和超时。五是对新购置闲置多月的药品快速检测车,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收集整理相关检测数据和制订检测标

准与管理制度,以及人员操作技术培训工作,由于工作迅速,多部门协调配合,使快速检测车得以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作用。六是对申办经营隐形眼镜许可证的企业,专门设立咨询窗口,为申办企业免费提供优质服务。七是公开承诺“五不让”(不让办事同志在我这受冷遇、不让工作事项因我延误积压、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不良作风在我这里出现、不让单位形象因我受到损害)。八是为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争创“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深入推进“八桂先锋行”活动的实施。

七、制定措施,建立长效。

1、提高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相关活动,以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高的突破口。完善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学习活动与交流心得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形式,使理论学习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以此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抓好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案程序,将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2、密切联系群众,创建服务型机关。针对我局人员蹲机关多,下基层少的问题,我局决定结合工作实际,首先着重提高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本职工作中去,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为他们排扰解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努力为基层为群众服好务,增强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风工作的最高标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点企业2个,中层每人挂点1个。

3、改进工作作风,创建创新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干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提高思想、增强能力、改进作风、改善形象为重点,做到团结协调,配合默契,凝聚力强,努力打造一支与时俱进、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食品药监队伍,进一步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班子决策水平。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年初目标任务和“月

任务书”,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到科室及个人,督促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勤于思考,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务实的实干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篇七

近年来,XX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对标对表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出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方案,开展品牌党建和“优秀支部工作法”创建活动,着力从基本教育、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方面入手,健全完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抓实基本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论述,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历练。市委举办X期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思想政治建设与能力素质提升读书班、培训班,召开全市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市委书记带头到高校讲思政课,每名市领导到联系高校作一次形势与政策报告,教育引导高校师生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

全市XX所普通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0余次,举办理论研XXX场次、主题宣讲X万余场次;选派XXX名高校领导人员参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一线锻炼,完成为群众办实事项目XXX个。强化党性锤炼。推行领导干部带头学、师生党员自主学、党史专家辅导学、红色资源促进学“四学

”模式,把_百年伟大奋斗作为最生动的课堂;依托红军长征、“两弹一星”、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XXX个重点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员党性锤炼XX万余人次;引导XX万余名师生党员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践行党员标准、锤炼党性修养;在X万名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生党员中开展“在校最后一堂党课”和“重温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谈话、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教育,强化毕业生党员身份意识。

强化专业训练。建立市级示范培训、高校集中轮训分级师生党员培训体系,成立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中心、辅导员培训中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基地“两中心一基地”,以师生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实施

“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举办院系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150余期、培训1100余人次

;以党委组织部长、院(系)专职组织员为重点,实施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计划,举办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260余期、培训5600余人次

;以党员学生干部为重点,实施大学生党员能力素质提升计划,每年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为期5天集中培训。

二、突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健全基本组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的重要论述,严密组织体系,确保高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突出全面覆盖。开展基层党组织设置大摸排、大整顿行动,按院(系)、年级、班级或学科专业全面规范设置党组织,对低年级没有学生党员或学生党员较少的,通过将党员辅导员、党员班主任、党员教师等组织关系转入方式设立党支部,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覆盖不全面等问题。目前,全市XX所本科院校中XX%的二级院(系)设立基层党委,XX所高职高专XX%的二级院(系)设立基层党委或党总支,所有高校全覆盖实现院(系)内设教研室单设党组织。突出同步覆盖。

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在新组建高校、新开办院(系)、新设立专业学科的过程中,同步设置各级党组织,分类明确党组织职责定位和发挥作用机制,做到应建尽建、应设尽设。2021年,新成立的2所高校全部按要求成立党委,新开设二级院(系)全部设立基层党委或党总支,新设立的XX个专业学科全部设置党组织

。突出有效覆盖。积极适应高校院(系)在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深刻变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采取成立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临时党支部等措施,在高校实验室、课题项目组、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设置党组织XXXX余个,在创新创业俱乐部

(孵化园)和学生公寓、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XXX余个,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

三、突出精选优育、严管厚爱,建强基本队伍。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优秀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的重要论述,持续抓好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党的工作有人来抓、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建强书记队伍。实施

“头雁领航”行动,按照“党建带头、学术带头”的标准,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目前,全市公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占比达XX%。举办

“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广泛开展新时代党建品牌工作创建和“优秀支部工作法”评选,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建强党员队伍。制定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十项措施,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加强对优秀高知识群体、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政治吸纳,加大在低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2021年新发展党员X万余人,其中低年级学生党员X万余人。

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学术带头人直接联系培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制度,X万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如期转正。实施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从高校大学生骨干中遴选XX名优秀青年人才分类培养

。建强工作队伍。出台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意见,大力推动党务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建立落实职级职称“双线

”晋升办法和党建工作“带头人

”评价办法,加大党务工作者交流力度。坚持把党务工作者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将优秀党务工作者纳入高校后备人才管理,鼓励支持党务工作者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全市公办高校的XX个教学院

(系)中,XX个院

(系)配备专职副书记、占XX%;完成向X所民办高校统一选派党委书记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XX名党务工作者被交流提拔到重要岗位。

四、突出抓常抓长、从严从细,落实基本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管党治校,在高校是薄弱的,与地方相比,传导压力还不够的重要论述,着力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抓在经常、严在平常、融入日常。完善部署推动机制。市委常委会、市委党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高校党建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教工委建立基层党建年初要点、年中研判、年末考核工作体系,健全常态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例会拉练等制度,推行高校党委书记、院系党组织书记、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党建的“三张清单

”机制

(重点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完善联系指导机制。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院

(系)党组织制度,指导院

(系)党组织对照高校院系议事规则示范文本,修订完善院(系)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制度,全市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党支部联系点XXXX个,XX%的高校院

(系)完成议事规则修订。

建立院(系)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XX%的院(系)党组织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个师生党支部;选派党员领导干部定点联系班级、宿舍、学生社团和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和学生等,培育创_建工作示范高校XX个、标杆院(系)XX个、样板党支部XX个、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

”工作室XX个、党建工作品牌XX个,推出“优秀支部工作法”20个。完善底线管理机制。对“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落实情况定期调度、专题分析、跟踪问效,对走过场、搞形式、整体质量不高的,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深化基层党组织

“三分类三升级”活动,XX所高校制定师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专项清理设置不规范的师生党支部XXX个,XX个基本制度不落实、基本任务不达标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完成整顿提升、晋位升级。严肃按期换届制度,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按期完成换届。

五、突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强化基本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更加有效地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责任保障。逐级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健全党建考核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教育教学考核衔接的考评机制,把考核结果与高校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惩等挂钩。建立党建工作追责问责机制,约谈连续两年考核排名靠后的X个班子、XX名党委书记;对XX所市属重点高校全覆盖巡视,每年对属地高校开展全覆盖专项督查,全面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强化经费保障。健全落实稳定规范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高校严格按照在校生总数足额预算党建工作经费,明确核定党支部工作和活动经费标准,合理利用上级下拨党费和本级留存党费,全面保障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持续加大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在校生每人每年不低于XX元的标准设立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按照不低于本校同等条件专任教师的标准落实薪酬待遇保障

。强化阵地保障。实施

8.加强纪律建设情况汇报 篇八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职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赤峰市名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百强院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学校。

一、发展历程

****职业学校坚持“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把****职业学校建成领导放心、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以建设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数字化校园为手段,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农牧民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2年,教育部专家、领导到学校视察工作,给予学校“求索奋进的榜样,农村职教的典范”的高度评价; 1995年,北方十五省市区职教协作会议在学校召开,学校获得了“草原风光,职教楷模”的赞誉,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刘占山为学校作了“草原职教一枝花”的题词;同年,被确立为“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1996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97年和1998年,中央电视台两次来校采访并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1999年,学校的办学经验被写入《人民日报》的《奋进的中国·教育篇》;2000 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重新评估认定;《农村教育》(2000年第11期、2002年第8期)两次专题报道学校“三农”服务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2001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和“赤峰市名学校”;同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学校构建了“就业(未入学先为学生就业找出路)、服务(服务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升学(努力把学生送入高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办学模式,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承担科教兴旗的重任,推动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自治区教育厅领导来校视察,给予学校高度评价:“在全区职业教育面临滑坡的情况下,在赤峰地区的偏远山区却有这样一所办得如此有声有色的职业学校,我们不能不说,职业教育前途无量。”赤峰市教育局原局长张子军到校考察时指出:“如何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典范,我们要在全市推广华夏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科研兴市,就要发展职业教育。”并亲自为《草原职教一枝花——****职业学校发展纪实》一文做按语,推荐刊发在《赤峰教育》上,在全市推广学校的办学经验;2007年,学校被评定为“赤峰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旗级、市级和自治区级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动技能鉴定站;2008年,学校被自治区宣传部、发改委和实践杂志社等八委(厅局社)评为“社会奉献突出单位”;学校连续五年,在全市职教系统“双杯”竞赛和“三强杯”竞赛中获得优胜奖,多次被赤峰市政府评为职教先进集体;2012年,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授予“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2012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审批,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行列;2013年,被本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风险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行风 2 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同年4月,中国品德教育联合会将****职业学校确定为“全国青少年品德教育实践基地”,同年5月,荣获中国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百强院校”牌匾和荣誉证书。

二、基础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136135平方米,建筑面积83735平方米。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建有二类驾校一所、实习门诊一所,建有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数字化校园网,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办公平台,为所有专任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完全实现了多媒体电化教学和网络办公。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装备图书7.2万册、各类报刊83种,可供全校师生借阅和查找资料。学校配备了38座的教工阅览(资料)室1个,同时为学生配备了80座的学生阅览室3个,可容纳240人同时阅读。学校配有计算机教室5个、电子备课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有多媒体教室5个、语音室1个、美术画室3个、音乐排练室5个、学术报告厅1个。

学校建有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有相对完备的教学资源库、试题库,学校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应用与维修等重点专业配备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数字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专业建设

学校共开设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牧医、医学、护理、财会、工艺美术、音乐、旅游、幼师、化工等十七个专业,其中,农学(现调整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名专业;电工电子专业(现调整为电子电工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内蒙古 自治区精品专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赤峰市骨干示范专业。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校发展围着市场转,专业建设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社会需要转”和“巩固发展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骨干专业,精心打造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科学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造老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开发特色专业,突出骨干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学校组建了由旗政府、合作企业、合作学校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参与制定新开设专业发展计划和传统专业调整方案,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采取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结合,培养目标和用人需求相结合的措施,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两级骨干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批与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重点专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定重点打造的六大品牌专业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和护理专业。

学校投资2146.9万元,大量购置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大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当地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均可同时接纳1个以上班级开展实习实训,能满足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需要。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实训基地,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配备土壤速测仪等设备3128台(套、件);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配备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设备1560台(套、件);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配备沥青抽提仪等设备466台(套、件);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占地面积7100 4平方米,配备发动机分析仪等设备501台(套、件);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占地面积960平方米,配备调温焊台、电器套件等设备1390台(套、件)。学校为实习实训基地配建电工电力拖动实训室、中央空调原理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PLC编程实训室、机械制图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视听及电子安装调配实验室、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汽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实训室、汽车整体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涂装实训室、汽车多媒体教学实训室、混凝土检测试验仪器实验室、石油沥青检测试验仪器实验室、试验机防水卷材实验室、建工多媒体实训室、生化实验室等25个实习实训室。

学校与巴林左旗鑫达种业有限公司、十三敖包镇伙房村现代种植园区、巴林左旗林东镇蓝鹰进口汽车维修厂、富邦汽贸公司、鑫隆建筑公司、恒远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大连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公司等17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专业教学、实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制定了合作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做到“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循环实习、稳定就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师资队伍

学校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编制标准、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该机制为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了制度环境。学校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和水平,“双师型”教师人数逐年增加。建立企业专家人才库,从企业和行业聘请理论功底扎实、技能操作熟练的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改善 5 专业教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我校注重教师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46人,其中专任教师216人,学校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课兼职教师30人。专业课教师130人,基础课教师86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233人;高级教师69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人;赤峰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5人。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9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结题,多位教师被评为“先进科研工作者”,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授予“2010‘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科研单位”称号。国家级课题《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幼儿园自主创新教育和谐体系实验与研究》下设的子课题《民族地区中等职校自主创新学科教育、德育和谐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10年7月结题,学校被评定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等职校自主创新学科教育、德育和谐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基地。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教学能力大幅提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五、课程改革

学校以“课程体系技能化,教学过程实践化”的思想为指导,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企业需求开发课程,构建“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针对企业岗位需要训练学生技能,参照企业岗位标准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不断丰富和充实与之相配套的课件、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校本实训教材15本。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将技能大赛体现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 6 和课程体系中,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全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化、项目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校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六、办学机制

为加快我旗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校企、校际联合,为巴林左旗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2009年9月,由巴林左旗政府主导,****职业学校牵头,联合巴林左旗各乡镇、初级中学、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巴林左旗鑫达种业有限公司、鑫隆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巴林左旗林东镇蓝鹰进口汽车维修厂、巴林左旗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等单位组建了“巴林左旗职业教育集团”,制定了《巴林左旗职教集团章程》、《巴林左旗职教集团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办事机构。

自成立以来,职教集团以服务巴林左旗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促进学校的发展与改革,扩大了生源,整合了师资,实现了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实验实习场所等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调整了专业布局,加强了骨干专业建设。企业、行业的参与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改变,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工学结合成为特色,保证了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巴林左旗职业教育集团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服务能力

秉承“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职业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职工岗前岗位培训、外来劳动者培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农村贫困 7 劳动力培训等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旗、市、区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基地。****职业学校始终承担着巴林左旗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的重任,每年培训学员3000人以上,主要送往北京、天津、长春、大连等地区就业。学校始终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组织力量开展送教育下乡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免费向农牧民发放各种实用技术手册,每年为当地农牧民和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帮助当地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进而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积极开展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左旗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政府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提供大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上一篇:无处不在作文下一篇:巢湖学院首届微课大赛微课作品制作培训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