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2024-10-19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共8篇)

1.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4、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期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所教的八年级1至4班多数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以八2班学生为代表。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积极参加教研室历史组、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7、出好月考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8、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一: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三: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四: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六: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2

本学期,本人任八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我认真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用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搞笑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用心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个性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单,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思考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潜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3

本学期,我任教初二年级1、4班的历史课,还毛遂自荐地承担了初一年级1和2班的地理课。一学期来,我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恳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认真教学。

我课前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上课讲解,我力求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除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精心设计练习题,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整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上完一单元,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检测,务必使学生单元过关。

二、以人为本,关心学生,让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注重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我利用课间课后多次促膝谈心,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我教育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并结合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己。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和教研的能力。

我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经常听各位老师的课。本学期,我听了十八节课,其中有十节是课改课,并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艺术和教学业务水平。

2.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二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巩固政权的斗争, 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有同学以为‘下面就可以讲建设社会主义了’,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还没建立起来, 如何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呢?”“我们下节课就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老师有个问题,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回去想办法找答案: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两者的根本区别在哪?下节课告诉老师好吗?”下课铃在学生回答“好!”时清脆地响起来。

要上三大改造的内容了, 不知学生准备得如何?我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个应急预备措施。预备铃响后, 我走进班级, 立刻就看到很多学生手里拿着大大小小的纸条, 有个学生甚至还大声提醒我:“老师, 别忘了提问上节课留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哪位同学有了答案?”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地问学生。孩子们纷纷举起手, 有的孩子还欠着身举手对我喊:“老师, 叫我, 叫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请每大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 陈述他们的答案。“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这些知识的?”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我特意表现出对他们获取知识途径的兴趣, 班里立刻热闹起来, 有的说查《辞海》, 有的说用百度搜索, 有的说用google查找会更快。

“那有谁知道生产资料主要是哪些东西?我知道大家的政治课里没有这个内容。”然后我微笑着提问, 有的学生直接摇头, 有些学生却依然很兴奋, 并举起了手。我请了其中一位学生, 他说:“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原材料等都是生产资料。”班里开始有了掌声, 随后掌声越来越大。“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 是自主学习的好办法。这几位举手的同学做得很好, 值得我们学习。”我借势表扬, 鼓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让我们来看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哪里。”通过我的引导以及与学生的讨论, 我们知道了生产资料基本公有和生产资料基本私有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至此, 学生不仅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正确的了解, 而且经过推理还得出只有把生产资料改变成基本公有为主,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算建立起来的结论。这为后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中“特区姓‘社’不姓‘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请同学们看看课文, 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土地改革’那部分内容, 想想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之前, 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工商业领域, 生产资料是私有还是公有为主?”看了课文后学生纷纷回答:“以私人占有为主。”我紧接着提出:“所以, 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 把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改变成公有制, 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对不对?”“对!”全班齐声回答。

到此为止, 没用几分钟, 我通过教学设计, 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解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的问题, 为顺利学习三大改造的过程、方式, 引导学生推断出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 正确评价三大改造, 最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三

一、案例设问本末倒置,思维混乱

教材第6页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六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这个案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首先,教材编撰者呈现这个案例的本意是让师生关注小寒已享受的权利和未享受的权利。可是师生应关注的重点是小寒的权利应该怎样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小寒申请户籍登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小寒是可以申请办理户籍登记的。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案),小寒与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捡拾证明不齐全的弃婴(儿),有关小寒户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收养人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确认,街道、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并出具证明,经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询问登记后,到县级民政局申请办理收养登记。当事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后,凭收养公证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其次,参考答案和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相违背,同时违背了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小寒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应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政府和学校也有义务必须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权利,否则,政府和学校将承担法律责任。

再次,教师如果仅仅按照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话,大家会觉得小寒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学校和社会还不对她的权利进行保障,学生就会对学校和社会丧失信心。

这样的案例呈现出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根本无法达到案例证明理论的效果。

二、主题相同案例多次呈现

教材61页案例: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教材62页案例:爸爸对小梅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就是赔钱!”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未征得儿子小刚的同意,便为儿子签订了应聘书。小刚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父母说:“工资再高我也不干,您不能让我中途辍学,我要完成学业。”家长见儿子不从,便以家中无钱再供其上学相威胁。为了履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刚写了一封信,送给镇教育主管部门。镇教办的同志会同当地司法人员,找这个家长谈话。在他们的劝说下,家长撤回了为小刚签订的应聘书。小刚回到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三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主题,都是家长为了一己私利,阻止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为什么不能把内容整合一下,用一个案例说明三个问题?这一册教材只有区区115页,却用了三个主题类型相同的案例,大大浪费了教材资源。

三、案例陈旧

本教材因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所以选择案例发生的时间多是2006年之前的,这些案例距今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选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为案例,远离学生现今的社会生活,体现不出案例的时鲜性特点,学生容易对书中案例提出质疑,既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理解的难度,又增加了教师分析案例的难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页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间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这样的案例与学生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月收入相差甚远。

四、案例场景设置不严谨

教材105页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位常来买药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家药店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我每次来买药,店员都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买合适的药。”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厉害,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我给这家药店打了一个电话,店里的一名员工二话没说就给我送来了止咳的药,真是令人感动!”一位员工听了这些话后,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自己因一时疏忽收了一张50元的假币,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说:“不小心收了假币,要吸取教训。但千万不能让假币再流向市场,这次的损失由我承担。”在你看来,这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开了家平价药店,价格公道招来回头客,送药上门感动病人心;设身处地为顾客提建议,收了假币自担损失不骗人;店内员工干劲足,生意做得很红火,邻里街坊很和睦,经济效益也不错。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场景设置不严谨。案例本意是表扬江明的爸爸,可是由于案例设置的场景不严谨,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药店销售的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药品处方权限于医院的在职医师、社会办医性质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师。患者凭借医师开写的处方,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购买、使用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非处方药。在这一案例中没有说明店员为患者配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为患者配药是人命关天的事,如果店员为患者配的是处方药,患者使用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店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4.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四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国际)

4、,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原因:①美国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4)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美国哪些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5、司令:彭德怀

6、部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7、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8、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9、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0、意义: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3课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标志: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的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3、“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4、“一五”计划的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⑦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⑧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一五”计划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③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努力;④苏联的帮助。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时间:1954年9月

(2)颁布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地点:北京

(5)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意义(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实质: 时间: 内容: 实质: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起止时间:1954——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1)时间:1956年

(2)内容:①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2)时间:1958年

(3)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4)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失误:

(1)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5、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取得的成就:

(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2)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3)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就和失误?结合史实说明。

(1)成就: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1961年春,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2)失误:1958年提出总路线,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又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2、起止时间:1966——1976年

3、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4、二月逆流: 1967年2月前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

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在周恩来、邓小平的主持下,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背景:①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时间:1978年底

4、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使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农村的改革

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对外开放的措施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对城市的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5、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6、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7、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8、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以世纪》。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9、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0、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邓小平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期中考试)(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党在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1997年,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11课 民族团结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政策。4、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新气象。

第12课 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人物:邓小平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简述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④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⑤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

(1)努力:①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②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③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4、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2)元朝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6)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7)1949年,国民党退台湾。

(8)1950年,美军第七航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第14课 钢铁长城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建立起一支现代化军队的?

①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此后我国陆续研制了多种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海军已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②空军: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强多架。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③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型号的导弹。2、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3、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第15课 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①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3、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三、中日建立

1972年,日本着国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1、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时间:2001年10月21日

3、地点:上海

4、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5、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6、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1)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简述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3、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4、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1、1986年3月,我国四位科学家为了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2、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说的。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增加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说的。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特征,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艺术也发展迅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体育课所列为学校重点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3、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是许海峰;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运会。

第21课 人们社会方式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鼓励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3、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在就业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最引人注目的与大多数城镇居民密切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出了步伐。

4、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或者简述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国际地位的提高: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中国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④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美国.日本关系实现正常化;⑤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⑥2001年,中国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5、建国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生活方式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⑴科技: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

⑵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等。

⑶文学艺术: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现.影视艺术的发展等。⑷体育: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等。

5.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五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形式:对农业、手工业是建立农业、手工业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4)结果: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5)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内容: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②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5、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3)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5)教训:正确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6)左倾错误的纠正:1961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召开了“七千人大会”,使国民经济有了明显好转。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人民的好战士”雷锋等,主要事迹见课本P28-P33。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1956年—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①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的建成投产;②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建成通车;③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⑤在上海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8、“”(1966­.5—1976.10)(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防止资本主义复辟;(2)“”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小组”;(3)导火线: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4)开始和结束: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表(或“中央“”小组”的成立)标志着““””的开始;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的结束。

9、在“”中,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即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的“_”);1971年9月13日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1976年,悼念周恩来引起的“四五运动”为粉碎_奠定了群众基础;

10、“”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

11、“”造成的危害:①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②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③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6.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六

二、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严复)

三、导火线: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四、开始----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各省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五、P.33领导力量及其人物、组织和刊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强学会;《万国公报》(又名《中外纪闻》)

六、P.33高潮:百日维新(1898.6---9)的主要内容

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七、P.33结果:189月慈禧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运动失败。

八、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变法条件不成熟。(2)其它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帝国主义的阻挠;光绪帝没有实权;袁世凯的叛变;缺乏群众基础等。

九、性质: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十、戊戌变法的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提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②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_运动,提出救亡图存口号,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蒙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7.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七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阶段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 它将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融合在一起, 阶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说明的。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内容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 设计了八个专题, 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教材的衔接, 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 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 没有写字要求。

三、教材特点与编写体例

1.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如第三组, 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 民风的淳朴。

2. 教材更具有时代感, 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材新编选的课文, 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春天》, 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 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泉水》、《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等, 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 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 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 突破传统呈现方式, 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 还是“语文园地”安排的学习活动, 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 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4.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 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 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除了上述题型外, 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 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5. 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 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 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宽带网”则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 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 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建议

1. 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2.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针对这一建议, 我以本册教材第三单元为例, 谈谈我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教学《日月潭》可以以读带讲, 在读中感悟。对一些词句的理解, 不能以词解词, 应该让学生多读, 自读自悟,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词句。

教学《葡萄沟》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读书。揭题后可以让学生提问题,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哪些地方说出了好?”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再用各种形式读出喜欢的情感, 最后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一抄。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学生对伟人的事迹不太了解, 我们可以利用插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身上的服饰、手里拿的器皿、身上挎的乐器。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共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教学《北京亮起来了》时, 由于学生识字量比较大, 有很多新的词语可以结合图来理解。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

五、评价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只对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进行评价。

1. 识字写字。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 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2. 阅读。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 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篇八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单元选材精当,注释详明,但在教学中我发现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7月第三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及它几篇文章中有几个词语,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感到有些迷惑,现提出来,只是为了说明相关问题,没有批评教材的意思。注释结论是作注者对文章词意的理解与看法,它告诉读者被注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或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知识去理解原文或了解当时的一些古文化知识。注释结论的得出我个人认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别。在此,我把在执教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来,希望得到方家的指导。

《小石潭记》(2008年7月第三版,八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一:“日光下澈”,其注释为“阳光照到水底”。而“澈”的意思为“清澄”“水清”。《古汉语常用词典》:

1.《玉篇》:澈,水澄也。

2.《水经注》:清潭镜澈。

3.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清澈(水清而透明)。

4.澈底(水清可见底);澈亮(清澈明亮);澈漠(清澈)。

1984年由叶柏林、周舸岷等老师编著的《初中古代诗文助读》一书中,语句为“日光下彻”也释为“阳光直照到水底。‘彻:贯通,深透。’彻,通也。”

再有《说文》:其聪能听彻之。

《国语·楚语下》1991年由姜鸿德、李凯华等老师编著的《初中古文对译与详注》一书中,语句也为“日光下彻。”“下彻”解释为“直照到水底。根据注释“照到水底”,其字应为“彻”而非“澈”。

其二:“冽”和“珮”字(2008年7月第三版,八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水尤清冽”中的“冽”字。“冽”,寒冷。亦作“洌”,秋风冽冽,白露为朝霜。“清冽”指清且冷;“清洌”仅指清澈。《说文》:洌,水清也。从水,列声。

1.《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文选·宋玉·高唐赋》:洌风过而增悲哀。

2.又如:洌风(寒风);洌清(清沏的样子)

3.张衡《思玄赋》:寒冷。玄泉洌清。《易·井》:洌寒、泉食。

4.又如:洌风(寒风);虎啸风洌;洌洌(寒冷的样子);洌气(寒气);洌清(寒凉的样子)

针对原文的语境,我觉得此地用“洌”字更为得当。

再有就是“如鸣珮环”的“珮”字。“珮”作为繁体字被废止,“珮”和“佩”不仅音同,而且含义也有相同之处,只是“佩”的义项较多,而“珮”只有一个义项。“珮”原是装饰玉品的带子,故称“玉珮”,又称“珮玉”。这里也可以写作“玉佩”或“佩玉”。“佩”的义项还有“佩带、佩服”等。这里的“佩带”之“带”是“携带”,而不是“带子”。“佩刀、钦佩”中的“佩”都不能写作“珮”。由“佩”的解释,不难看出“珮”是“佩”的繁体字。那么在现代汉语教材中,我们应该写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呢?我觉得编著老师们也应该认真考证,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在讲解中有个着落。

其三:《岳阳楼记》)中“日星隐曜”的“曜”字。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曜”与“耀”两个字的解释:

“曜”字有如下解释:

1.日光。《水经注·庐江水》:“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

2.明亮。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日月在躬,隐之弥曜。”

3.照耀。何晏《景福殿赋》:“清风萃而成响,朝日曜而增鲜。”

4.显示,炫耀。潘岳《关中》诗:“以古况今,何足曜成。”

5.日、月、星的总称。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五曜,外加日、月合称七曜。杨炯《浑天赋》:“观众星之部署,历七曜之驱驰。”

“耀”字有如下解释:

1.光芒。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2.照耀。杨雄《甘泉赋》:“东烛沧海,西耀流沙。”

3.显示,炫耀。潘岳《闲居赋》:“以先启行,耀我皇威。”

据此我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中该字的版本有值得商榷之处。

现代虽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为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各级各类教学大纲都规定受教育者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具有相应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因此我们作注的人,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并用规范的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读注的人,就是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知道注释的基本体例和方式,了解注释的内容和意图,然后利用注释来读懂原文。但读注者,特别是教师,对于注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而应该对注释本身的是非优劣作出评判,发现错误的或不足的注释要予以更正或补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注释,进而理解原文。

当然,语言是有继承性的,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争议,我们只是希望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更加准确,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欣赏、评析我们优美的文化遗产。

上一篇:学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有感下一篇:国贸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