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送别》赏析(6篇)
1.李叔同《送别》赏析 篇一
一曲《送别》传千古几多离愁驻人间李叔同历史《送别》讲解稿作者:吕亚光指导教师:沈岩“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外山......”这首抒情优美、意境悠远的歌曲,已经传唱了一百多年,始终经久不衰。它的作者是谁?作者又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这首歌呢?这首歌的名字叫《送别》,它的作者是被誉为“旷世奇才”的李叔同。李叔同,名文涛,字叔同,出生于1880年10月23日,是我国近代文化先驱。他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开创了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众多第一,是我们天津永远的骄傲。他一生创作了近百首歌曲,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当年“学堂乐歌”的主要篇目,在学生中广为传唱,成为滋润人们心田、开启大众智慧的甘泉。这首《送别》歌曲,是1911年李叔同根据美国通俗作曲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所填词创作的。他的创作过程正是印证了“情由心生”的创作规律。早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日本歌词作家采用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曰《旅愁》的歌曲。那伤感哀婉的词曲令李叔同百感交集,他想到了自己异国他乡的孤独生活,想到了与亲朋家人的聚少离多,内心充满了惆怅。于是,他提起笔来,依照日译版《旅愁》的意境,运用中国诗词创作手法,重新填词创作了这首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的《送别》。
2.李叔同《送别》赏析 篇二
一、造型的装饰性
仇英的绘画风格在“明四家”中最为多样化, 其山水画具有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 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文人画趣味, 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
仇英师古摹古, 博众家之长, 又出新意, 作品《浔阳送别图》《琵琶行图》以平面化、意象化和符号化造型, 呈现出独特的造型语言。
《浔阳送别图》《琵琶行图》中山石、水云、树木的造型都具有工艺装饰性。以意象造型, 不受真实的物象限制, 追求主观装饰美感。画出的是画家心中的山水。最具特点的是山石的造型, 山、石的外形概括简练, 不追求雄强险峻, 而是以平实的线勾出轮廓, 山石结构的表现没有繁复的皴擦, 只是简练的勾线填色, 表现山石结构的线平直、排列规则而有秩序, 许多山石上是用等距离的线勾画结构, 具有平面性特征, 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构成感和装饰感, 与真实的山、石和古代绘画中的山石都有极大不同。水、云的造型以柔美顺畅的曲线造型, 具有明确清晰的结构, 表现出了云的飘逸舒卷, 水的流畅恬淡。树木的造型奇特, 追求美感的表现, 枝干叶片更是符号化, 不同的树以不同的线型笔法来画, 各具面貌, 表现出装饰美。《琵琶行图》山石造型更具平面化和秩序感, 云以横条直线形造型, 在山间平行排列, 既表现了云雾缭绕, 又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 打破了群山的拥堵, 装饰了画面。
二、笔法的装饰性
古代绘画讲究书法用笔, 尤其是山水画笔法丰富多样, 勾皴点染, 极其讲究。而仇英的《浔阳送客图》《琵琶行图》与文人画的书法用笔有明显不同, 继承了早期绘画以线构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艺术特征, 采用勾线填色的形式, 笔法简洁, 山石的结构用线勾出, 以中锋用笔, 线的粗细转折变化微小, 略施皴擦;不用细皴, 以平涂法填色, 略加渲染, 呈现平面性的工艺装饰美。树木枝叶勾勒精细, 画法多样, 双钩、夹叶、点簇并用, 表现出精细的工艺装饰美。《琵琶行图》笔法更为简洁, 线的形式感强。
三、色彩的装饰性
中国青绿山水画用色单纯明快, 青绿主色中辅以赭黄色, 对代表艺术家有行动绘画的波洛克、德·库宁等, 他们通过绘画以“自动”的行为来重建人的潜意识、原始本能的内在联系。色域绘画的代表艺术家是俄罗斯的犹太人马尔克·罗斯科, 作品强烈、神秘具有内隐的精神性, 色域绘画引发了一种沉思的心理活动。这一时期的抽象艺术经过艺术家们的语言探索, 风格逐渐多样化, 代表画家众多, 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达到它的的巅峰时期。
5.抽象艺术的终结
极简主义是一个极端的冷抽象艺术, 其成就在给抽象艺术带来荣耀的同时, 也把抽象艺术带上了终结。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艺术家菲利普·古斯顿成为不断壮大的批判抽象表现主义的队伍中的一员。在他们的眼中, 抽象表现主义已经缺乏生命力, 甚至变成一种毫无生气的装饰。
比强烈, 其用色具有主观性, 这种用色方法是以“随类赋彩”为原则。色彩观念已经从具体物象上解脱出来, 赋予色彩很强概括性与象征性。1的中国画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的还原, 用类似的色彩, 以平涂的方式着彩, 以一主色统一画面, 通过画家对色彩的主观夸张与变象, 使色彩和谐统一。
仇英绘画作品, 设色华贵富丽中又带有一种飘逸优雅的气息。《浔阳送别图》《琵琶行图》设色浓重, 敷色方法是以平涂为主, 在画面上以浓色敷染, 不求晕饰, 浅色勾线。2色彩具有主观意象性, 适当地夸张和强调画面上的青绿主导色调, 以不同深浅的青绿为主, 间以杂色, 使画面色调归于纯粹, 形成统一谐调的大色调。同时, 加强色彩的鲜明度, 适当运用对比色, 使画面具有强烈感和鲜明感。山顶覆盖绿树, 其下是以石青色填色, 山体多石緑, 山底赭色, 山下土地土黄色, 山间分布赭色树干。分析其画设色过程, 先用线条勾勒山、水、树、土坡、等景物, 再用赭石进行填充, 山石、土坡上罩染厚厚的石青、石绿。色彩鲜明, 色相纯度、明度皆高, 整幅画色彩明丽。
《山水松石格》中记载:“炎绯寒碧, 暖日凉星。”3可见在古代, 就已经关注色彩给人的冷暖感受了。这两幅画对色彩的冷暖对比设色也有突出表现。以冷色为主, 间以暖色, 形成和谐的冷色调, 青绿与赭石形成对比, 色彩丰富, 装饰感强。由于此画多用矿物质颜料, 颜料厚涂, 具有厚重感, 冷与暖两种颜色并用, 冷暖色的比例恰到好处, 冷色覆盖着暖色, 使得冷、暖两色获得色彩上的中和, 致使这种画法鲜艳不眩目、华丽而不俗, 厚重沉着而又不显单薄, 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设色又以深浅逐次推介, 形成渐变, 与现代色阶构成暗合, 具有现代构成感。《琵琶行图》中树木的色彩丰富多样, 树的颜色加了朱砂、山的颜色用了更多青色, 画面更加明艳, 更显斑斓。
仇英作品《浔阳送别图》《琵琶行图》运用多种装饰元素, 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视觉图像, 其呈现出的美, 给人以轻松、愉快、优美的审美感受, 愉悦观者身心。“古典的和谐美, 由于强调主题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诸元素的均衡、和谐、有序的统一, 使古典和谐美的艺术呈现出优美、宁静的特征, 给人以轻松、自由、和谐、愉快的审美感受。”4仇英作品的装饰美正应了南朝姚最之言“赋彩鲜丽, 观者悦情”。5
参考文献
[1].田龙.《中国画色彩的和谐与演变》第13页
[2].郑朝.蓝铁青《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9月.
[3].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4].孔新苗.《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3.中国古代送别诗“水”意象赏析 篇三
[关键词] 中国古代送别诗;意象;水;离别;友情
【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32-1
送别诗起于《诗经》、《楚辞》,逐渐发展成为诗歌的重要题材和类别之一,是古人表达离情别绪的重要载体和方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感叹、惆怅。发而为诗,便成了许多传世的佳作,感情真实充沛,没有造作,最易打动人心。
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寒蝉、孤雁、孤蓬、长亭、杨柳、夕阳、酒、水、秋风、落花、黄叶等。这里要拈出其中的一种意象——水,结合诗歌来加以赏析。水,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描写,通常表达出的是离别的凄凉、惆怅,友情的深厚、真挚,思念的悠长、无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这大概是古代送别诗中最悲壮、最有气势的一首,也是临水送别的古诗中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亲朋好友,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至送到易水旁边,挥泪诀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心情。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给后人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此处的“水”充分表达了离别时的悲壮和凄凉,衬托出壮士出征的气势和“一去不复还”的决心。
“春色碧绿,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出自南北朝诗人江俺的《别赋》。诗句的优美之处在于借离别景色的描写,刻画出了诗人惜离别的感受。用“春色碧绿,春水绿波”,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希望无限,到处都是一片美好、温暖的景色,“春水”是希望、悠长与无限的象征。借此情此景把与心爱的人的离别衬托得更加凄凉、不忍与伤感。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这首《丹阳送韦参军》是唐代诗人严维的名作,严维的诗以送别赠酬居多。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无限思念的深情。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深感打动人心。“寒鸦飞尽水悠悠”,是诗人眺望之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离别的气氛,从而表达诗人的悠悠情思。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作者心中无限的忧愁。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此诗中的“水”表达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浓浓熟悉和悠悠情思,他与韦参军的友情真挚深厚,对友人的思念悠长无尽。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这首送别诗清雅而不落俗套,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诗人者排除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常态,把友情、沧桑情、兴亡情,都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萧条形象表现出来,融情于景。“宫前水”融入了光阴、无尽、悠长、无奈。诗意内涵深广,韵味悠长,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出自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送别的人渐行渐远了,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绵绵不断,悠悠不绝。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化虚为实,可视可感。
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作《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李白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生活在四川,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他不说自己思念故乡,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万里送行舟”,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惜别之情。“故乡水”在本诗中的应用更显曲折含蓄,源远流长,也显现出了作者愉快、乐观的心境。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也是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广为传诵送别诗《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水为喻,请君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江水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情感是抽象化的,但是江水是具象的,绵绵不绝,延绵不继。诗中采用了设问比较的方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歌吟不断,诗赋连篇,造就多篇传世之作。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或黯然销魂,伤感痛哭;或凄凉依依,惜惜别离;或悲愤慷慨,引发动容;或含蓄比似,乐观向上……
参考文献:
[1]杨夫立,武红.唐诗三百首[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
[2]沧浪诗话·诗评
4.李叔同音乐作品中民族情感的体现 篇四
一、民族情感体现根源
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富有的盐商之家, 从小家教严格,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熟读《唐诗》、《左传》、《三字经》、《大学》、《古文观止》、《史记》、《尔雅》、《汉书》、《说文解字》等经典书籍, 所以, 他在经、史、诗、文学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功底。鸦片战争以后, 受蔡元培先生民主、提倡新学、创新的教育方式以及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音乐对思想启蒙具有教育作用思想的影响, 李叔同改变了传统的守旧思想, 逐渐接受了西洋音乐, 而且还尝试歌曲创作, 并写下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祖国歌》。李叔同1912年从日本留学回国, 之后便在浙江一所师范大学教授作曲、绘画、弹琴、歌唱等课程, 此时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 创作了36首具有中国传统乐曲风格的歌曲, 例如《晚钟》、《送别》、《满江红》、《大中华》都成为了后辈们非常喜欢的歌曲。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提出“念佛不忘救国, 救国必须念佛”, 他认为自己身为佛子, 在国家危难之际, 必须站出来保卫国家, 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外国留学的影响, 为李叔同的爱国情怀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民族情感体现分析
第一, 具有中国传统诗词手法。李叔同一共创作了70多首学堂乐歌, 无论是歌词内容还是歌曲形式都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形式, 他的填词和创作意蕴深长、通俗易懂、词与曲相得益彰, 表达情感深浅恰当, 形象生动。在中国的唐宋诗词中基本的母题就是在送别时为朋友作诗,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等好多千古流传的送别诗句。在李叔同的《送别》中,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与他们的诗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李叔同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古代文学的元素也是必然的。《送别》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更能体现作者对离别的特殊诠释, 真实的写出了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文字是一种心理符号, 李叔同后来的出家我们也可以从歌词中看出端倪。第二, 歌词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李叔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造诣在不断加深, 在歌词创作方面保持“气韵生动, 形象自然”, 完美的将“情、理、神、形”四方面在歌词中体现出来, 从而产生一种与诗意相符的意境, 这正符合了中国的传统理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本土气息, 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钟情, 例如《祖国歌》、《西湖》、《大中华》、《春游》等歌曲, 都具体的或抽象的表现了自强不息、爱我中华的情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李叔同写下了《大中华》“地大物博, 相生相养, 建国五千余岁……”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创作体裁依然是传统的诗词手法, 内容更是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 散发着中华文学气息。然而李叔同创作的歌词有些难懂, 不易理解, 不太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
三、民族情感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由于李叔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且经过外国留学回来受到的影响, 所以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创作过程是将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和西方的教育思想融合在一起, 再经过后期的实践改编, 形成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音乐文化。对整体西化,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提出质疑。李叔同注重民族音调、强调词章之学的批评观念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旋风, 成为‘新学’派音乐的重要制衡力量。
四、结语
“五四”运动之后, 出现了更多的音乐家, 像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人, 他们都很欣赏李叔同的音乐创作手法, 积极研究并从中找到音乐创作的灵感, 广泛的扩展了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和进步空间, 为探索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将民族音乐引进了一个新的潮流。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很注重音乐教育是否具有民族特色, 比如阿拉伯国家演唱的就是伊斯兰教圣经, 柯达伊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民族音乐家, 他认为在音乐教学中, 只能引用具有最高艺术价值的民间创作的乐曲。时至今日, 我国的音乐领域也有了丰硕的成果, 著名的“凤凰传奇”、“李玉刚”、“大衣哥”、“玖月奇迹”、“阿宝”等演员正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绽放光彩, 然而达到世界水准并具有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能够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演唱的却也只有谭晶和宋祖英, 而他们正是中国民族风格乐曲的代表, 所以, 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属于民族的才是属于世界的。如今, 我们可以汲取李叔同的优良音乐教育思想, 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具有更深厚的民族情感, 让中华音乐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井碧媛.李叔同乐歌创作音乐思想管窥[J].音乐天地.2011 (06)
[2]明言.为“新民”而“新学”、“新音乐”——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J].音乐研究.2001 (02)
[3]钱仁康著.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4]张静蔚编选校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5.王维《送别》赏析 篇五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译文: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6.送别翻译及赏析 篇六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6)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答题示例:
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
(4)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3分)
(5)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6)“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渡荆门送别试题二: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参考答案:
1、记叙。地点、目的
2、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3、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渡荆门送别试题三: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按____________顺序描绘的。
4.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答案:
1.C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由远到近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李叔同《送别》赏析】推荐阅读:
渡荆门送别赏析08-23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诗赏析07-23
送别诗——《西江月·送别》11-18
长亭送别教案06-25
送别诗学案06-25
记事作文送别07-16
送别祝福语录07-18
唐诗送别王维09-01
送别诗咏物诗06-27
送别领导的话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