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企业发展(共10篇)
1.档案见证企业发展 篇一
“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活动全面展开
本刊讯6月7日至15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以“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为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活动地点主要为北京市档案馆、各区档案馆、市城建档案馆以及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
一是推出一批主题展览。用档案、实物、图片充分展示新中国40年来破浪前行的辉煌成果,充分展示首都经济、文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华美篇章,充分展示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多角度追溯时代印记。市档案馆举办“票证的记忆”展览,展现商品票证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历史变迁,对比现实生活与短缺经济时代“吃、穿、用”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举办“砥砺奋进的北京市档案馆”展览,纪念北京市档案馆建馆60周年,展现一代代档案人薪火相传的奋斗历程。西城区档案馆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档案史料陈列展”,利用馆藏档案史料展示西城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变化;海淀、大兴、延庆等区档案馆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图片展,全面展示了全区创新发展的辉煌历程;石景山区档案馆举办“档案记录发展历程,档案见证时代变迁――石景山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石景山解放70周年掠影”;房山区档案馆举办“辉煌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报摘展”,用报纸的视角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市公安局举办“公安?档案?历史”展览,以实物和照片,见证首都公安发展历史。市残联、市地方志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中关村管委会、中国园林博物馆、天坛公园、香山公园、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也都推出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强对比感悟沧桑巨变。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举办“时光如烟古都巨变”影像记忆展览,选取北京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地标性建筑图片,特别是珍贵的长安街和中轴线历史街片立面长卷,通过新旧照片对比的形式,从城建档案的视角见证古都风韵、首都风范、时代风貌,使社会公众加深对北京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的感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首都城市规划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丰台区档案馆举办“丰台城市记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城市面貌变迁图片展”,以“旧貌变新颜”的图片对比方式,展现丰台区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面貌的变化和建设成就。多途径见证发展历程。昌平区档案馆编辑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砥砺四十载昌平谱新篇》画册,?证昌平区40年来旧貌换新颜的发展历程。北京汽车集团举办的“档案?见证创新”展览、北京工美集团举办的“档案见证北京工艺美术发展”展览、北京建工集团举办的“集团成立65周年回顾展”以及北京市新华书店、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住总集团、北京首都旅游集团举办的特色展览,都通过本单位集团网或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部分展览内容通过“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和“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做同步推送。北京市老干部局7月起在《北京老干部》、北京市老干部局网站、《北京老干部工作》等相关媒体开设“纪念北京改革开放40周年”栏目,发表或由网站推送系列纪实性事例、人物事迹或亲历者回忆文章。市地铁运营公司、首开集团、首旅集团、外企集团、北京农商银行等21家市属国有企业纷纷制作专题展板、纪念册,拍摄宣传片,用档案视角记录企业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
二是组织文化讲堂交流。西城区档案馆举办“见证两区改革开放发展”讲座,邀请退休的原宣武区领导讲述亲身经历的全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和重要决策的出台背景。丰台区档案馆面向社区公众举办《丰台城市记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城市面貌变迁图片展》讲座,邀请专家讲解丰台区40年城市面貌的变化和建设成就。
三是进行现场互动体验。西城、怀柔等区档案馆举办“我们共同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查档体验活动。海淀区档案馆举办“书写扇面”活动,参与者可在纸扇上书写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成就;举办开启“致2048年中关村一封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在信中描绘自己心目中未来30年后的中关村。档案馆将全部信件现场封存,至2048年再开启,以记录和见证新一代海淀人对中关村又一个30年的美好憧憬与祝福。平谷区档案馆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观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平谷区发展变化的馆藏照片、实物档案,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寄语录制成视频,刻录光盘后统一保存到区档案馆。
四是统一开放一批档案。市档案馆新开放13个全宗、2万余件档案文件级目录及全文;16个区档案馆共开放1983年―1987年的文书档案17151卷、213861件。这些档案生动记录和再现了北京的“改革故事”。其中,门头沟区档案馆开放了有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优化利用外资、搞活商品流通领域、提高百姓物质生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的档案。
此外,全市还开展了“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征文活动,以提高公众档案意识,扩大档案社会影响。
(贺晓光)
2.档案见证企业发展 篇二
什么是口述档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纂的《档案术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 通常为录音或者录音的逐字记录形式。简单而言, 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 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证词。口述档案冠以“档案”名头, 那么口述档案的档案属性又有哪些呢?
一、口述档案的特点
(一) 个人性。口述档案记录的不是国家、社会、行业、民族等一个整体的历史, 而是每个个体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感, 个体的这些历史经历、感想、认识, 与我们在正史中所学习的大事记在形式上应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大事记的记录角度和个体的认识角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并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生活、思想、经历。因此国家历史和个体口述历史存在差距是必然的, 我们不能抹煞某一方面记录历史的可靠性、真实性。也可以说口述史是小民历史、个体历史。景宁离休老干部王正英现年已经96岁, 基本上对自己参加了游击队经历已经不能自述了。之前思维还清楚时, 她女婿以她讲他记录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她当年参加地下工作的经历。我从此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我从此背着孩子走家串户, 做妇女思想工作, 做好了由我介绍她们参加中国共产党。我叫女党员回去做她丈夫思想工作, 做好了由女党员介绍丈夫参加中国共产党, 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1945年发动党员干部进行六抗即“抗壮丁”、“抗捍”、“抗租”、“抗税”、“抗住”、“抗息”工作。1946年为了解决部队武器问题, 浙南王兴、刘连兴, 浙西部队李文辉和付进军两人住我家开会, 要解决部队武器问题, 因经济困难, 就决定用请财人的办法, 请什么人, 请对人民有罪恶的人。把他们请来公开向他们借钱买武器。就这样, 从6月始请到9月, 3个月就请来3个财人。3个财人的钱拿去买回6把机关枪, 各队分3把。当年就暴露了保密。当年冬浙南王兴、浙西林九雨两人来我家。为了党为了革命下定决心全家去拼命, 先解孩子拖累问题, 把大的9岁的男子送外地帮人放牛, 5岁的男孩子送人当儿子, 把7岁的女儿送人当童养媳, 小的不到1周岁要吃奶的留我身边。我背着孩子抗日打游击。他们两人看我安排好, 就把党的保密路线对我们讲好。
(二) 主观性。历史的记载本身就难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即使是正史、国史也在所难免。古代皇帝的言行左右着官史记载, 可是这也无法保证说百分之百公正、毫无偏颇。否则也不会有太史公的悲惨遭遇。可以说当代史的写作更多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同一个问题如果是留给不同时代的人来记录可能就会有五花八门的说法, 因此正史的写作也是不能脱离主观性的, 更何况口述史的记载, 从历史学家选材、选人、提问、整理等都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主观性更强烈体现在受访者的表述上, 他经常是直接表达自己对往事的看法。撇开他们的生活环境、经历不说,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表述的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是难免的, 也是因为有这些差异, 口述历史才会有更大吸引力, 让更多的历史学家舍得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研究, 把研究的重点开始放到平民层次, 开始了平民化历史研究。比如我们在前往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山根村为94岁的抗战老兵录叶宗传录制口述档案。叶宗传老人出生于1921年1月, 1941年2月为保家卫国自愿报名从军, 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警卫团服役至1949年初, 历任班长、分队长、排长、中队长等职。1942年被保送至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深造, 1944年曾参加广西桂林保卫战。见证了国共和谈、1949年蒋介石下野退居奉化溪口等历史事件。由于其参加过国民党军团, 所以先后坐过牢, 还在农场劳改, 文化大革命时期, 还被批斗, 为此事还牵连了家里人, 为此, 他对此事耿耿于怀, 他在接受口述档案录制时, 对这些事情只字不提。
(三) 动态性。口述历史的获得来源于受访者和访谈者双方的对话, 而这种对话时间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脱离的, 也就是说口述历史具有明显的事后再认识的因素。事后再认识的背景是纷繁复杂的, 它可能受到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政治气候、记忆衰退、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特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对于历史描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都是致命的打击。也正因如此, 实证主义历史学家把口述历史的这种不确定性 (或者说动态性) , 作为攻击口述历史合理性的主要证据。正如一位汤普森的著作《爱德华时代的人》的批评家指出:“归根结底, 他那些‘爱德华时代的人’活下来变成了‘乔治时代的人’, 而现在又成了‘伊莉萨白时代的人’。经历了这些岁月, 一些往事在记忆中消失了, 或至少关于这些往事的回忆也会受到后来经历的影响。其实, 他们童年时期的往事有多少是他们的长者对他们提起的呢?在那以后他们可能读了哪些自传或小说, 使他们加深一些印象而冲淡另一些印象呢?哪些电影或电视节目对他们的意识发生了影响呢?”显然, 在某种程度上, 口述历史原本记录的“过去的声音”也变成了“现在的声音”。在做口述档案时, 也受其居住位置、身体状况、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比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 每个人的记忆力有所不同, 每个阶段的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如在采访景宁96岁抗战老人时, 她已经不能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完整地说出来。
(四) 丰富性。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真相, 真相只有一个, 可是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 涉及的人多, 每个人各有说辞, 所以真相要把历史抽丝剥茧, 可以说存在很大难度。比如土地改革意味着一部分财产, 在当时的环境下, 可以说得到了众多农民的响应, 可是对于通过勤劳致富的富农而言, 就意味着自己的辛苦所得被别人分掉。对于他们而言, 土地改革不是伟大的政策。对于这样的事件调查, 历史学家就要对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做深入调查, 每个地方的实施手段可能不一样, 对待富农的方式也不一样。当然同一件事情反应不同是难免的。换个角度看问题, 尽量把事情调查周全。真相只有一个, 不同的说法丰富了历史, 说活了历史。
(五) 原创性。官方历史的记载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 尤其是政治运动盛行的年代。如文化大革命时期, 那种黑白颠倒的年代, 大家都只能将真话放在心里。有些事情的真实性无法通过史料来证实, 这时口述档案就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不同采访对象表达出不同的心声, 而且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唯一的, 体现了原创性。
二、口述档案的档案性质
口述档案就是通过录音访谈来搜集口头回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评论。在文字出现以前, 人们都是靠口头传送的方式记录历史的, 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口头传说在无文字社会中的精确性, 例如, 特洛伊战争本是一个口头流传的故事, 但是特洛伊城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口头传说的真实性。关于古希腊被废弃城市名单的描述, 口头流传了600年, 直到《伊利亚特》最早发现版本开始流行, 这种描述的精确性才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一) 创造原始档案记录和“恢复”历史。为丽水市档案局从2013年开始启动口述档案这项工作以来, 已经为细菌战受害137位幸存者录制了口述档案。同时拍摄了照片等形式记录了他们真实的情况。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正在制作10集系列纪录片《关东军档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组与我们联合, 拍摄细菌战史实纪录片《关东军档案》相关内容。这次央视来丽水拍摄细菌战为期一周, 分成两组, A组采访细菌战幸存者或受害者的一些遗属, B组拍一些外景地、村庄及史料。在丽水期间, 他们分别到莲都、庆元等地, 拍摄了10位1940年到1943年日军细菌战的受害幸存者及受害人遗属。该片将以近期解密的日本关东军档案为线索, 直观、真实地记录当年日本侵华所犯罪行。这些实践告诉我们, 口述档案对于补救原始材料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二) 口述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近年来, 冠以档案名称的如明星档案、名人档案等, 主要就是源于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也不可否认档案中也有不真实的地方存在, 比如不乏有人为了参加工作时间好记而将原本是9月31日而在简历中填成10月1日, 错失了离休机会的大有人在。那么同样的, 口述档案中存在的某些不真实之处, 也同样会存在。但也是一种历史事实的客观反映, 因为档案是历史上形成的, 即使内容不真实, 它还是表达了当事人的意图, 留下了当事人的痕迹, 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历史的情况, 就此而言就是真实的。如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而当代的口述历史学家却认为它是口述历史的真正价值和特性所在。因为, 他们认为口述历史不仅要尽量客观地描述历史, 而且还要从历史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口中得出对历史更深层次的认识, 那就是在历史的背后———人们是怎么想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过去的、人们又想从他们的过去之中得到些什么?
(三) 口述档案的凭证性。基于上述二点, 口述档案的凭证性就有了基础。判断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档案与所对应的人类活动的一致性。也就是说, 档案的真实性是指它真实地记载了对应的人类活动, 而与这种人类活动本身的性质无关, 但它真实地记录了当事人的口述历史活动。口述档案记录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让·皮埃尔·瓦洛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开幕式的致词中把档案称为“人类记忆、文化和文明的金子。”甲骨、纸草、羊皮纸、简牍、帛书……历史上丰富多姿、多种多样的珍贵档案,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中发挥着连接历史、承继文明的重要作用。
就口述档案的产生动机而言。其最初并非是为了作为法律证据而制作的, 也并非是在审判的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它是在发生案件之前或发生案件之时业已形成, 而在司法过程中才被运用到的证据, 因此, 其就区别于当庭的陈述、辩解或者是被告人的供述。
就口述档案证据的形式而言。可以这么说, 在口述档案证据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书证, 也可能是视听资料, 也可能是二者的综合;另一方面, 并非所有的书证都是口述档案证据的表现形式, 也并非所有的视听资料是口述档案证据的表现形式。因此, 我们有理由将口述档案证据作为一个单独序列证据加以在立法上确立它的地位。
3.见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 篇三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这个论坛。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来对待,把它当作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CSR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中国、欧洲以及美国各方需要在CSR方面展开积极的竞争。当然,这种良性的竞争应当以良好的合作为基础。
欧洲的CSR框架主要针对欧洲企业的情况,而《WTO经济导刊》推动的金蜜蜂倡议,则更适合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情况,因为它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为中国人服务的,而且是由中国人来推动的。所以我认为,欧洲的企业要想在中国更好地发展,需要充分了解由《WTO经济导刊》推出的倡议。
但是今天,我还没能足够地听到来自投资者、融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的声音,金融市场好像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责任投资这个领域。或许,我们应当找到进一步的方法,把我们的CSR报告引入到金融市场当中去,让他们理解我们在CSR领域所做出的努力。让金融领域的代表参与到我们的CSR对话中来,这对于第四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后的工作是一个挑战,或许将成为第五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主要关注的方面。
4.学校发展我见证征文比赛(优秀) 篇四
2007年,刚刚毕业的我来到了学院,成为了一位老师,一位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老师。从2007年至今,我见证了学院每天的发展。
07年,正值我校建院升本后的发展关键期,各院系都在紧跟学校的发展态势,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努力发展,当时,在我一个刚来到学校的年轻老师眼中,学校在快速发展,作为其中的一名普通成员,我甘心努力为它付出。当年12月,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全省高校德育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8年,理论物理学科被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实现了我校学科建设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跨越;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广播电视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得到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本科专业达到35个。
2009年,或许,这应该是每一位老师都不应忘记的一年。09年,我校成立60周年来,还记得在60周年庆典上,书记那激动的话语以及那不懈努力的要求。60年了,在这60年的风雨之中,或许,有一些是我无法经历,无法理解的。但我很荣幸,在学院60周年来临之前,我来到了学院,并一直为学院的发展尽着自己的努力。我很自豪,在学院这栋美丽的大厦的建设中,有我递上的一块砖。翻看着学院的老照片,再看看现在美丽的校园,学院的发展历历在目,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一个个实验室的建立完善,让学生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栋栋漂亮舒适的新宿舍的建成,让学院越来越有家的感觉。
2012年,我校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学院正式升本以来,上至书记院长,下至像我一样的一线教师,每个人都在努力的为本科教育的发展做着努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索着适合我们自己的本科教学方法,从原来的简单课堂教学,到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再到现在各个实验室、机房的使用,这一切,都是学校顺利通过本科评估的原因,更是学校发展的直接见证。
今年,2014年,我们又迎来了学校建院升本十周年,在学校建院升本的这十年里,学校二期工程顺利交付使用,我们使用上了新的教室,新的实验室,各种新仪器的使用,让各专业的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就在近几天,我系又迎来一重大喜讯:我系又有5门课程被评为了省级精品课程。
斗转星移,学校在经过十年的建设之后,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不仅让外界刮目相看,连我们每天身在其中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日新月异。先是学校的招生人数迅速扩大,不仅让后勤管理部门始料不及,也给学生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经历了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体制上划之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都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传承中锻造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不仅造就了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大显身手,为就业和服务社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以小见大,十年的时间,我校在学术方面更加重视,校园中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各个专业,各个层次的报告会越来越多,老师学生都在不断学习着更高层次的知识,得到更大的提高。我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1项,出版专著10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36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近400篇。获国家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音乐系被确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水浒文化研究基地”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5.大连易健 见证绿色食品发展历程 篇五
来源:新商报高晶
19日下午,笔者随同中山区数十位政协委员组成的参观团队,走进经过数年文化积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具有千年养生文化精髓的大连本土食品企业——易健(大连)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健康食品的生产过程,见证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
在洗手、穿消毒衣一系列程序完毕后,笔者跟随参观团来到生产车间内,参观了大连易健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生产车间负责人进行讲解时说道:“生产基地高度重视科研投入和质量管理,严密的质量管控体系、符合国家食品生产规范的自动生产线,规范的经营制度、严格的管控能力,保证了大连易健健康饮品的优良品质。”
6.档案见证企业发展 篇六
根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企业为办理本次股权转让见证所提交的文件、证件和有关附件需真实、合法,复印文本应与原件一致,企业对因提交虚假文件、证件所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已确认上述内容并签章同意提交本申请。
公司名称(签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
办理见证提交的材料目录
注意事项(详见我所网站):
1、如转让方、受让方是境内自然人且不能到场签字,拟委托他人来办理签字的,需提交经我国公证机关公证过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上必须载明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等。
2、如转让方、受让方为单位,法定代表人不能到场签字,可委托他人在《股权转让协议书》上签字(受托人需在我所当见证员面签署协议并加盖其公章),同时需要提交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盖公章并核原件)、由法定代表人本人签署的法人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盖公章并核原件);
3、如转让方或受让方是境外法人或者自然人(含港、澳、台等地区),应提供当地律师事务所律师公证文书并经我驻外使馆认证文件。境外法人认证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该企业商业登记注册资料、董事会决议、董事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明等。
办理见证业务的工作流程
1、双方当事人备齐办理见证所需要的材料后,填写企业股权转让见证申请书,由本所见证部门的专职见证人员负责审核,并在一天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2、对符合见证条件的,及时做出受理决定,当事人缴纳见证费。
7.档案工作要为企业发展服务 篇七
一、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首先, 企业档案不仅可以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为企业的生产、科研、基本建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且可以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维护企业形象提供可靠的证据。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 搞好企业档案工作, 对企业有效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及实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 从当前企业改革的现实要求来说, 要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是不行的。如要划分产权, 就必须以企业的财务档案、固定资产档案、基本建设档案等为依据;要明确权责, 政企分开, 就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 以历史经验为借鉴;要科学管理企业, 就必须以企业的各类档案材料作基础。同时,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还要形成许多新的档案。这些档案如果不能及时形成和积累, 不能被完整地收集、整理和管理好, 不仅会失去反映这一伟大变革的历史真实记录, 而且还会给以后企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维护自身权益带来许多的麻烦, 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因此, 企业常喊的“向管理要效益”口号, 这个“管理”也自然包括企业档案管理在内。
二、开发档案资源, 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档案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 日益成为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企业档案工作者,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变化的新形势, 顺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 着力开拓档案信息资源, 实现档案的信息价值,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服务。
1. 要加强档案的收集, 丰富馆 (室) 藏。
要使档案信息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服务, 就必须大力丰富档案馆 (室) 藏, 增强信息的贮存量。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很显然, 单一、贫乏或残缺的档案馆 (室) 藏, 即使开发手段再先进, 也很难开发出满足企业各方面发展需求的档案信息。因此, 必须加强档案的收集工作, 坚持经常性收集, 拓宽收集渠道, 不断丰富馆 (室) 藏, 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成分充实、数量充分的企业档案信息库, 从而为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要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 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力度, 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作用, 为企业改革、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企业的档案现代化管理包括现代管理方法的引进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两方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生产经营、科学技术的发展, 企业档案的数量和品种将越来越多, 企业档案工作的范围将越来越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对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快捷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因此, 必须设法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来贮存管理档案和提供利用服务。否则, 就会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贻误时机, 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失。
3. 强化服务意识, 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8.档案见证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 篇八
建国初期,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走遍方圆几十里的所有村庄也找不到一个能识字的人。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要丢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基础,而首先要做的基本工作就是扫除文盲。根据当时的情况,1950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会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了鼓励和推动学习,毛泽东在9月27日接见了与会的全体代表,与他们亲切握手、合影。于是,一场“政府领导带头、依靠群众组织”的识字扫盲运动从此开始,并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浪潮中。
第一次全国扫盲运动
为了尽快提高识字水平,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了“速成识字法”。这是一种借助注音符号的辅助作用,利用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相同与相异的不同特点,有效提高识字速度的方法。11月29日,重庆《新华日报》介绍了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1952年1月11日,新华社发表了祁建华写的《“速成识字法”的创造经过》。4月2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举行颁奖典礼,奖励发明者祁建华的杰出贡献。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5月1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在广大的工人农民中间普遍地推行速成识字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9月6日,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在工人群众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任命楚图南为主任委员,李昌(兼党组书记)、林汉达、祁建华为副主任委员。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设办公厅、城市扫盲工作司、农村扫盲工作司、编审司,全国扫盲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迅速形成。
第二次全国扫盲运动
1955年,扫盲教育工作再次被提到重要地位上。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对人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他希望借社会主义改造的春风来扫除文盲。在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谈到了扫盲运动:“扫盲运动,我看要扫起来才好。有些地方把扫盲运动扫掉了,这不好。要在合作化中间把文盲扫掉,不是把扫盲运动扫掉,不是扫扫盲,而是扫盲。”之后,毛泽东还亲自制定了“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1956年,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并于1956年3月15日成立了以陈毅元帅为会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文盲协会,第二次扫盲运动又掀起高潮。
在这次扫盲运动高潮中,人民群众创造出很多很好的教学形式。当时,工矿企业采取了“长班短班结合、集中分散结合、脱产业余结合、自学辅导结合”等形式,农村采取了“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学、忙后复学”等形式,做到了“学习方法大家找,怎么方便怎么好。安排活茬挤时间,能学多少学多少”“见物识字”“见字问字,见人问人,处处是课堂,一片读书声”。截止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000多万人脱盲,并有100多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学习文化后,生活和生产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在扫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文化技术,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
第三次全国扫盲运动
1958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掀起规模壮阔的扫盲大跃进》、《用革命精神扫除文盲》等社论。陈毅元帅在有关会议上说:“扫盲是使6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非干好不可”。第三次扫盲运动的号角吹响了。在这次运动中一些扫盲口号也应运而生:“社会主义啊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工业化、农业化,没有文化就是不能化”“技术是个宝,没有文化学不了”“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扫盲也要大跃进”“文化跟着生产走”“生产到哪里,学习到哪里气”“读百本书、写万个字”“一切识字的人都要动员起来教人识字,一切不识字的青壮年都要组织起来努力学习”“一年突击,两年扫尾、巩固,三年全部扫光全省(湖南)青壮年文盲”。其实,第三次扫盲运动含有大量的浮夸成分。据《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题为《开创教育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报道称,“从1958年1月至8月底为止,全国共扫除文盲八千九百多万人,比过去八年中扫除文盲总数还多两倍,全国已有67.2%的县市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对于这一时期扫盲运动中出现的浮夸现象,毛泽东作出过批评。在1958年11月的武昌会议上谈到“作假问题”时,他说:“世界上的人有的就不那么老实……比如扫盲,说什么半年、一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扫除了就不错。”
加快扫盲速度巩固扫盲成果
扫盲运动经过三次高潮后,新中国的文盲已经大大减少。但是,怎样加快扫盲速度、巩固扫盲成果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仍然是一个要突破的难题。1960年4月,一份来自山西省委的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报告说,山西省万荣县过去十年来一贯重视扫盲工作,但复盲现象严重。1958年10月,万荣县县委决定在全县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采取注音识字的办法,迅速开展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运动。1959年10月,县委进一步总结了注音扫盲的经验,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一鼓作气,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万民教、万民学的注音扫盲高潮,并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成效,仅两个月即实现了青壮年无文盲县的目标。他们所采取的注音识字的步骤:一是学习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二是借助注音字母认识汉字,三是大量阅读注音书报,不断扩大识字量。毛泽东看后,十分高兴,亲自为这一报告拟题:《山西省委关于在全省推广万荣县注音扫盲经验,争取在1960年使山西成为无盲省向中央的报告》。他指示将这一报告印发中央一级各部委、各党组,并在党报发表。他还满怀信心地希望经过1961年的努力,争取全国比山西迟一年完成扫盲任务。4月22日,中共中央下发了这一指示。5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认真学习、大力推广万荣县的注音识字经验,争取提前扫除文盲。在毛泽东的关注下,196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指出:“山西省注音识字经验,是我国革命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创举,应当在全国迅速推广。”大规模的注音扫盲运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次扫盲高潮的时间虽不长,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扫盲运动也进入了调整,但扫盲工作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64年,我国开始第二次人口普查,同时也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9.档案见证企业发展 篇九
花团锦簇的暮春时节,我们即将迎来烟科所50岁的生日。在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过程中,她为XX省的经济发展和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荣幸,骄傲的是我有幸成为这个满载荣誉的集体的一员,荣幸的是刚刚进入烟科所就赶上了成立半个世纪的盛大庆典。
从社会学的意义而言,个体对集体的认同感取决于个体置身于群体概念中所能取得成就的概率以及群体给予个体的荣誉和社会位置。我爱烟科所这种感情首先也是基于我对这个优秀集体的强烈认同感。
就取得成就的概率而言,就是集体给予个体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激情的舞台。刚进烟科所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接待巴西烟农协会考察团,这让我感到烟科所是一个具有国际烟草科研水平的优秀科研单位,也说明烟科所很早就走上了国际化合作的道路。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我们的科研人员走出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到古典浪漫的欧洲,从物产丰富的南美到神秘非洲的津巴布韦,我们在立足本土资源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开拓与世界烟草界的合作和交流,紧跟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每一位烟科所的个人来说,这是一个足够广阔的世界性的舞台,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电视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然,现在这么优异的环境也是老一辈烟科所的职工艰苦创业,一点点积累下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十分幸运的,在此,我也要对那些为烟科所的创立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前辈们说一声“谢谢”。
再从群体给予个体的荣誉和社会位置来说,烟科所那么多的荣誉和成果来自于大家埋头实干、精益求精的严谨务实科学精神。这也使烟科所的员工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烟草同行的尊敬和认同,这样的荣誉感对我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时刻提醒我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珍惜这一份荣誉,并且为烟科所的明天加倍努力。
从历史上看,XX烟草如今能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烟科所功不可没。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长期稳定的安逸环境,相对缺乏竞争的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前进速度和科研效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如何保持科技领先和技术优势,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如何引入先进规范的管理制度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省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在所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制度改革。
首先提出了“抓住机遇、巩固成果、开拓创新”的整体战略思路,注重整体科研实力的提高,要做到“整体有为”,强调了团队和集体的配合和协作。所谓“有为才有位”,就是要把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人事制度上,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机制,科学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改变了以前只能上不能下的传统,从而达到人尽其才、优胜劣汰;中层干部轮岗制度为培养现代复合型管理人才提供了锻炼机会,提供了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活力、动力和生机,也克服了因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产生的单调感,使其始终处于对新鲜事物的探索之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自从实行新的人事制度以来,各个科室办事效率提高了,每位员工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积极配合和高度认同,我们取得了十分明显而可喜的长足进步。
在分配制度上,重新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科学、公正、合理的分配方案可以为我所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分配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先进的分配制度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分配制度的建立,将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和挖掘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才能激发我们的竞争意识、强化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才能使我们这个传统的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即使将来处于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居安思危,不要盲目沉浸在眼前的安逸生活之中,不要停滞在已有的荣誉面前,不要桎梏了生命前进的步伐。目光远大,志存高远,时刻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开拓创新是勇者的专利,不怕失败、不怕担风险,不被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束缚,敢于打破常规、超越自我。
世上并不是所有长着翅膀的动物都会飞翔,除非它敢于超越。翅膀虽然天生是为飞翔而长的,然而真正能利用它并达到极致的却不多,除了那些真正的雄鹰。如果不是被生活和生存所迫,飞翔恐怕便会成为大多数鸟儿的梦想,被搁置于它们小小的脑袋瓜里。因为一旦有了充足的食物,会飞翔的也将不再飞翔。事实上,没有谁不希望幸福与平安时时环绕,而苦难与坎坷就是一辈子不来也没人会去想它。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你必须像陀螺一样,终日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着转。正因为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所以更应该从平凡与苦难中超越。左丘失明而著有《国语》,司马迁受刑却著有《史记》,勾践卧薪尝胆终雪亡国之耻,败军之将惠灵顿因一只小小的蜘蛛感悟挫折,才有了战胜拿破仑的滑铁卢之役。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无所畏惧,我们畏惧的只是自己本身而已。”“畏己”是一种美德、一种自觉、一种境界。《论语.述而》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昨日取得的辉煌成就,只是万里长征中走完的一步。我们更加期待迎来的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辉煌明天!在烟科所50周年的庆典上献上一份大礼,我想现实的成绩才是爱最好的宣言。爱不仅仅是空渺的口号,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美好的想象里,爱更是一种行动,是一声战斗的号角,是青春岁月为之燃烧无悔的誓言。
10.档案见证企业发展 篇十
沧桑岁月,弹指挥间。不经意间,共和国走过六十年光辉历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见证了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国富民强的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见证了崆峒区经济社会澎勃发展的今天,“衣、食、住、行”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需求的发展演变。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的“衣”是色彩沉重的土布衫、老棉袄,岁月是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捱过的。现在,老百姓春夏秋冬四季衣衫件件新,不仅如此,还要讲究穿起来是否舒服,是否有气质,是否显派头。于是,裘皮、真丝、纯棉、彩棉、羽绒等诸多面料,哪样舒服穿哪样;职业装、休闲装、运动装、礼服等各类款式的衣服,装点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杉杉”、“李宁”、“花花公子”、“金利来”、“阿迪达斯”“耐克”等等各种国内外知名品牌成为人们富足的好标签。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食”的是洋芋、咸菜就棒子面等粗茶淡饭,只有逢年过节兴许才能吃上一些肉,一年四季的饭桌上永远是洋芋、萝卜、咸菜老三样,现在,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猪牛羊肉、鸡鸭鹅以及各类海鲜应有尽有,天天像过年。此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科学饮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老百姓比以前吃的少了,可是食谱却越来越精致和科学了。早餐不再是十几年“一贯制”的黄面馍+咸菜,如今,牛奶、面包、鸡蛋成了主角。餐桌上主食、精粮地位下降,蔬菜、水果、杂粮受宠,从量到质的变化,是营养摄取比例的上升,是老右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具体表现。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的“住”是靠几代人积攒建成的瓦屋或单位分给的一两间公房,一家三代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拥挤不堪。现在,老百姓住上了三房一厅、四房两厅的套房或有天有地的小楼房。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注重居住环境,绿化指数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装修风格。许多家庭甚至拥有多套房子,多出的房子向外出租,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行”大多数是靠脚走路,小部分家境较好的人家有辆自行车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今天,天平、西平铁路、平定、西长风高速公路建设即将通车、省道218线和304过境段改造,平凉前支线机场全面建设中……国家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大投入,使我市道路交通越来越顺畅。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城乡公交一体化车辆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和农村各乡镇、集市,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的出行方式。长途客车高档、舒适、安全,快捷,很好的满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的轻便机动车、摩托车也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近一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开上了自己的私家车,驾校里学汽车办驾照的学员逐年增多。尽管目前购汽车的家庭比例还不是很大,但汽车在我市家庭中的拥有量正呈上升趋势,普通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正在消然间发生变动,以步代行的年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尘封的记忆。
时光在一天天、一年年中悄悄滑过,不经意间崆峒人的衣食住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稍加回忆,每位崆峒人都能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崆峒人的家庭消费已由过去单一的“温饱”型转为向“小康”型迈进。平凉的消费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衣”为例,过去人们喜欢穿“的确良”、涤纶等化学纤维材料做的、耐穿的衣服。现在人们更注重服装的舒适程度,喜欢用棉花、麻、蚕丝等天然纤维做的衣服,认为这种料子既环保又舒服;以“食”来说,过去只求果腹,现在不仅讲究吃山珍海味,还讲究纯天然和绿色无污染;拿“住”来说,过去没有钱是绝对不敢起房子的,更不会去借钱起房,通常是铆足劲攒钱,“三代积攒一代住”,而现在,钱不够便向银行贷款或是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再没有过去那种怕负债的沉重心理。如今在崆峒,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拥有自己的三居室住房已是司空见惯。适中的房价加上住房消费贷款,很多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年轻人都购置了一套房;拿“行”来说,过去如果能拥有一辆“凤凰”或“永久”牌自行车便已经很满足了,而现在,老百姓虽有了摩托车、电单车,可是还是想办法赚钱或者贷款买一辆小汽午,真正实现“小康”。
作为一名崆峒交通人,回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崆峒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走过的一段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千折百回、道路艰辛,诚然是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结果,是全区交通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属典型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境内铁路密度小,水路通航河流少,航空能力更无从淡起,道路运输是占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全市9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由公路运输完成。新中国成立时,崆峒境内只有汽车10余辆;1959年,成立了第一家专业运输企业—平凉市汽车运输队;城市公共交通事业,至1989年先后开辟了2条城区公共交通线和11条远郊公共营运路线,营运公共车44辆、营运单程140万公里,年客运量380万人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导下,道路运输业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局面。曾经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以前从平凉去趟兰州得二天二夜才到,现在仅仅需要4至5个小时,如今旅客运输不再仅仅以客运班车为主,形成了旅游、包车、出租客运为辅的多层次道路旅客运输网络,农村客运得到了大力发展,运输枢纽实现客运“零换乘”,客运网络覆盖面不断提高,“人便于行”的奋斗目标得到充分体现;以前外地运来的瓜果蔬菜及其它农付产品由于运输时间过长导致部分腐烂价格偏高无人问津,现在由于交通甚而设施的不断完善,运输的逐年一时半会换代,使得货物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各种农村产品个个光鲜价低质优,如今货运车辆正逐步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货物运输以提供安全、优质、快捷、方便的运输为前提保障,发展干线快速货运服务,物流运输和专业化运输,实现长短途一体化运输“无缝衔接”的发展目标;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道路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道路运输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服务行业属性,按照“路运并举、和谐交通”,“运用现代化科技改造传统运输产业”的目标要求,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使我区道路运输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至2008年,辖区共有运输企业22户,其中:客运企业3户、货运企业19户、维修企业221户、运输服务业27户。拥有各类客货运车辆3058辆,其中客车111辆,货车2947辆分别是1978年的6倍和134倍,年客运量152万人,旅客周转量10798.89万人公里,年货运量798.58万吨,货物周转量56766万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倍、83倍、473倍、223倍。60年来道路运输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运输规模的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提升了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见微可以知著,以小可以喻大,我区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像一块平面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卫生等各方面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尤其是道路运输经济的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生产能力持续增强,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道路运输企业竞争实力的逐步增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日益规范,这一切,是我们崆峒交通人眼里看到、亲历亲为、切身体会到的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档案见证企业发展】推荐阅读:
中考优异成绩见证发展新成果07-25
见证取样培训08-13
青年成长 共同见证08-01
见证员岗位描述08-18
辩证见证的诗歌09-04
见证取样制度和细则10-14
见证沧海变桑田散文10-22
取样和见证管理规定06-20
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07-09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