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2024-08-05

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精选8篇)

1.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篇一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2007-03-21源自: http:///Ar您是第316位阅读者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显示了以下七个特点及趋势:

一、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治疗方面广应用,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2002年,有300多种已进入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比2001年增加了50%。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200种以上新的生物技术产品投放市场。生物技术药品数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世纪世界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正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2002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为450亿美元,其中生物医药销售额约为400亿美元,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生物医药产业正快速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

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

二、生物医药发展呈现市场集中、产品集中的显著趋势,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一是少数发达国家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中占有绝对比重,处于产业主导地位。在世界药品市场中,美国、欧洲、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了80%。从生物技术产业看,2002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62家,销售总额约为413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公司总数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全球总数的76%,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仅占全球的3%左右。美国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其开发的产品和市场销售额均占全球70%以上。二是大的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专利药市场,跨国企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攀升,所占比重不断增长。1994年全球制药2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球医药市场的50%,2002年上升到66%,现代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逐年上升,跨国企业的垄断程度不断加大。三是在产品市场领域,单品种销售的市场集中度也呈现不断增高趋势,2002年全球最畅销的10种药物的总销售额近400亿元,占2002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的1/10。这种市场集中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三、发达国家已形成若干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

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许多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美国已形成了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圣迭戈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其中硅谷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销售收入占美国生物产业的57%,r&d投入占59%,其销售额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除美国外,英国的剑桥基因组园、法国巴黎南郊的基因谷、德国的生物技术示范区、印度班加罗尔生物园等,聚集了包括生物公司、研究、技术转移中心、银行、投资、服务等在内的大量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大部分产值。这些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中崭露头角,对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传统医药产品仍居主导地位,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由于不少重量级产品的带动,抗生素的需求仍呈现增长态势,总体上讲,未来10年传统化学药物市场依然庞大,约占整个医药市场的70%左右。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药物本身的安全性能要求,化学药品在药物市场中的统治地位正受到严重挑战,生物类新兴药物将在药品市场中迅速崛起,生物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应用于天然药材的种质改良当中,天然药物

将获得更为快速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生物药物的份额将提高到18%以上,天然药物的市场份额将增加到7%左右。

五、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市场并购重组高潮迭起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需要高额投入作为产业进入和持续发展的条件。为应对科技创新瞬息万变和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各国际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争相加大科研投入。据统计,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在9%~18%之间,而著名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则在20%以上,对于纯粹的生物技术公司,研发投入比重更大。为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也为了获取新药或是直接掌新技术,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生物技术公司与大型制药企业以及大型制药企业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非常活跃。如2000年,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和史克必成公司合并成立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华纳-朗勃特公司和agouron制药公司、强生公司和centocor公司并购案。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和重组热潮,大大提高了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抢占市场、垄断技术、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六、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

新药发现是一项整合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投资巨大,风险也很大,需要跨国制药巨头之间、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结盟并联合进行投资。据资料反映,2000年被批准的生物技术药物中有一半是通过合作的方式研制成功的。这种加强合作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战略同盟促成生物技术向产业化转化。由于大部分生物技术产品及生产技术掌握在新生的生物技术企业手中,为保持新药研发的持续性,几乎所有的制药企业都与生物技术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由这些技术力量雄厚的专家型小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通过合作开发,获得生物药品的生产技术或生产权,这种模式成功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二是创新药品开发采用委托外包策略。为了缩短创新药品开发时间,近几年许多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开始和一些小型公司结成技术联盟,将技术性强的研究开发内容,分包给具有研究实力的小型公司完成。据centerwatch公司统计,目前“委托研究机构”(cro)公司已承担了美国市场将近1/3的新型药物开发的组织工作。cro已经成为制药企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正以其低成本、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运作方式,受到生物技术及制药公司的高度重视。

七、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

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纷制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网罗人才,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例如,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持续增加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日本制定的“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将45%的研究开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采取措施促进工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新加坡制定了“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5年内将拨款30亿新元资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印度成立了生物技术部,每年投入6000万美元~7000万美元用于生物技术和医药研究;20世纪90年代古巴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投入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产业,10年来已取得400多项专利,生物医药产品出口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直接促进了古巴经济的繁荣。

2.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篇二

随着医药商品市场化、产业规模化、以及分工专业化,药品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而商品共性在扩大。在此基础上物流与医药的相互结合衍生出一个崭新的行业———医药物流产业。

医药物流的核心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1 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

1.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1200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952亿元,比2007年的6679亿元增长了5321亿元,年均递增约16.4%。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约占我国GDP总值(401202亿元)的3%左右。中国药品市场每年正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医药商业平均每年以18%的比率增长,零售药品市场的实际增长每年都在30%以上。医改成为市场扩容的政策支柱,医保的覆盖面扩大将直接带来医药市场500亿元左右的扩容。据预测,我国医药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从而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1.2 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与迅速发展的医药工业相比,目前支撑医药工业的中国医药物流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现象:

“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低”指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中国有1.2万多家医药批发企业(GSP认证已经淘汰了0.4万家),而美国只有200多家,销售额前四名的医药批发商便占有全美医药批发商销售总额的85%。中国医药批发的毛利率平均为10.43%,费用率平均接近9.48%,批发利润率降到0.59%;而美国药品批发商的平均毛利率为4.5%左右,平均费用率不到2.5%。另外,产品重复多,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缺少集中性和竞争能力,渠道建设不规范,未与上下游建立信息反馈体系。医药物流企业处于弱势普遍导致整体竞争能力低下。

1.3 我国医药物流营运模式分析

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症结与目前我国医药物流营运模式有关。在目前的国内医药物流行业模式下(如图1),医药零售市场一直被医疗机构所垄断,通过医疗机构流出的医药占到85%,零售店仅占15%左右,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医疗系统在药品销售终端上处于高度垄断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使医药零售企业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事实上,能进入医疗系统的除了大型医药批发企业,大都是靠贿赂等不法手段维持经营的中小企业。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医药流通环节多,交易层次多。药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在国外成熟市场一般为2~3个环节,在我国往往有6~7个环节,仅批发环节一般就有地区总经销、市级批发商和县级批发商;此外,厂家往往要设立办事处,与各级批发商及医院或零售药店打交道;通常,各级批发商和厂家办事处都可直接对医院和零售药店进行销售;因此,药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去向多样,往往难以监控。另外,中国医药行业存在转包制的潜规则,导致在中间环节滋养了大量不必要的代理商和自由人。

同时,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过多导致了医药流通成本过高。中国医药批发的毛利率平均为10.43%,费用率平均接近9.48%,纯利率则不到0.6%;我国批发企业的利润率已经由1.3%降到0.59%;而美国的批发企业则维持在2%左右。我国医药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重的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上的指标只有2.6%。

此外,医药零售市场一直被医疗机构所垄断,通过医疗机构流出的医药占到85%,零售店仅占15%左右,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医疗系统在药品销售终端上处于高度垄断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使医药零售企业生存空间不断压缩。

2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国医药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医药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需要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化药品流通环节。尽管目前医改最终方案还未公布,但相关外围法规已经开始启动。中国医药物流在发展中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势:

2.1 医药连锁经营优势逐渐显现

药店连锁经营的优势是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中国零售药店市场与国外有所不同,原因是国外的药品主要是依靠零售药店或分销机构销售给患者,而中国的医药体制存在“以药养医”的体制,绝大多数药品都是通过医疗机构销售给患者的。这种现状也限制了中国零售药店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然而,随着中国医改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效仿国外医药连锁经营模式,以此摆脱一味价格竞争,谋求新的发展。

从近八年百强药店销售总额变化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我国百强连锁药店销售额增幅不断,医药连锁经营优势逐渐显现。

2.2 各地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力度加大

虽然药品零售企业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但只是数量增多,效益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零售企业自营配送中心效率低下。医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成为医药物流大发展的标志,为了推动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国家和医药企业开始大力投资建设医药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今年6月,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投资的皖西医药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安徽金安经济开发区,总投资4亿元,该医药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大力推动皖西医药产业的发展;鄂企上市公司九州通将在武汉投资3.8亿元建设医药物流中心,建成后可支撑年销售配送药品60亿-80亿元。

各地大型物流中心的出现将会促进现代化医药物流体系和运营模式的优化。在新的运营模式(如图2)下,医药厂商的产品可以先汇集到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对各地的下游客户做配送,这样可以降低医药商业的管理成本和医药零售终端的进货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的集中度。

2.3 电子商务将推动医药物流的发展

我国从2005年开始批准药品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4月底,国内共有26家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并有资格开展网上药品零售。这些药店必须在网站的显著位置标示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编号,并且只能向消费者销售非处方药。

事实上,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电子商务平台,订货方式仍然是原始的电话或传真方式,药品推介也主要是利用主页宣传或网站宣传,不能利用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的网上销售。

尽管如此,我国近六成医药企业已经着手网上交易业务,大大超过目前已有网上交易的其他企业数量。网上交易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物流支撑,电子商务和医药物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未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兴衰。

2.4 外资进入医药物流行业步伐加快

中国医药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在近年药品价格连续降价的严峻形势下药品需求量仍保持快速增长。而在国外,医药物流发展比较成熟,医药商品市场化程度、医药市场集中度都很高,外资药企纷纷进入中国医药物流行业。自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允许外国企业从事全方位的销售服务,包括药品的采购、仓储配送、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继欧洲最大的药品批发商联合博姿通过参股等形式进入中国医药商业市场之后,美国大型药品批发商康德乐公司也以4.7亿美元买下了永裕医药,正式投入我国市场。这是近年来我国医药商业领域最大的外资并购案。此外,康德乐董事长巴雷特还表示,未来几年,康德乐在中国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逐步实现并购,在2011年底前,公司会再度宣布对若干个中国本土医药商业企业的并购。

可以预见,外商强大资金与物流管理经验引入中国医药物流建设,必将对现有医药流通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由一般传统型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式发展。

2.5 医药物流逐步标准化信息化

医药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品种繁多、分类复杂。由于品类划分的复杂性,对医药产品的存储和运输提出了更高、更为复杂的要求。目前,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已经全面实施的GMP、GSP,对医药流通行业仓储管理、药品批号控制有更高的规范。在医药仓储方面,我国现行的GSP及相关地方解释文件中对温湿度标准进行了一致规定。比如,《江苏省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验收实施细则(暂行)》中就有明确规定:“温湿度的控制应使用工业用中央空调”,“阴凉库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50%,温度控制≤20℃”。GSP标准和相关文件与制度中还明确要求药企必须投入中央空调、高位货架、RF、自动分拣线等设施设备。医药物流信息技术也已出台了相关标准,如《医药产品条形码管理规范》规定“医药企业在编制医药产品标识代码时,应根据标识代码的编码原则,对每一种不同的医药产品编制一个单独的、惟一的标识代码。”

2.6 第三方物流将成医药物流重要资源

第三方物流在国外医药物流中充当重要角色,被看作是医药物流的重要资源。根据国外统计,通过医药物流供应链及第三方物流运作,可以降低采购费用6%-12%,压缩库存总量10%-30%,降低运输成本5%-15%,并可在大程度上改善“牛鞭效应”。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还缺乏对医药企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而且由于医药产品对储存、运输等方面有着特殊要求,一般的社会化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其物流需求,因此对合格的第三方医药物流的需求十分紧迫。据调查,由于对现有物流状况不满意,有55%的医药生产企业正在寻求新的物流代理商,有59%的医药商业企业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这说明医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已经普遍开始关注物流系统优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机会广阔。医药行业对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将会贯穿医药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如图3)。

针对目前国内不同企业的和供应链参与方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三方医药物流,逐渐培育第三方市场,包括:为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实行一对一物流外包服务;提供区域或城市内的药品仓储、配送、代收货款、代签协议等物流增值服务;为医药企业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优化、再造,整合物流资源,创造“第三利润”将成为现代医药物流发展重要趋势。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药物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医药物流产业成为一个崭新的行业。本文立足于医药物流整体发展状况和特点,通过分析医药物流行业营运模式找到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在流通领域存在环节多、费用率高等问题,总结出在我国医药物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医药连锁经营模式优势逐渐显现、各地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力度加大、电子商务将推动医药物流的发展、外资进入医药物流行业步伐加快、医药物流逐步标准化信息化和第三方物流将成医药物流重要资源的六大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药物流,经营模式,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资咨询,2006-2007年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2007.

[2]邵莉.中外医药物流商业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

[3]陈肇兴.孙利华.我国现代化医药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05).

[4]于芳.李泉.新医改背景下医药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25).

3.我国医药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医药贸易;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33-02

引言

医药贸易是我国经济贸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自身的身体状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迅速,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投入也变得越来越大,但当前医药贸易行业中还是存在一些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在为了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医药行业的改革,最终促进医药贸易行业的不断发展。

一、我国医药贸易的现状概述

(一)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增长

医药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当前我国国内的医药市场的销售实现了稳步增长,并且逐渐呈现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我国的人口在逐渐增长,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要变得越来越迅速,才能满足当前人們对医疗行业的需求。当前我国医药市场的销售实现平衡增长,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比较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医药生产企业以及产品的大量涌入,一些合资药以及进口药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重,这些药品对我国的药品在医药行业中的市场有一定的挤占,使得医药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二)当前的药品销售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当前的医药贸易行业中,药品的销售区域差距比较大,很多地区的农村医药市场都还没有开发出来,医药贸易行业中医药市场更加倾向于发达地区,在一些发达的城市以及沿海地区的医药行业的发展比较迅速,相比较而言,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的医药行业的发展还存在落后的情况。当前我国的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占据了我国的医药市场的60%以上,但是我国有大部分人群都还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的药品消费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差距,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药品销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医药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我国医药贸易市场发展的趋势

(一)医药贸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1、当前医药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支撑,在当前的医药贸易行业中由于各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不断加强医药贸易行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医药行业的秩序进行规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2、医药企业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医药企业是医药贸易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医药企业的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冗余状况,导致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为了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医院企业的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

3、医药贸易行业的人才综合能力素养不高

人力资源是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完善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医药行业中各种专业化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还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医药贸易行业的发展。

4、药品质量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药品质量管理是促进医药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的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质量管理标准不够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在医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的力度,促进药品质量管理的体系不断完善。

(二)我国医药贸易的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医药贸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加强医药贸易行业不断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1、加快医药立法,对医药行业中的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完善

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是促进医药行业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医药立法的完善,促进医药行业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确定药品的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资格,从而对药品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过程进行规范。对于当前医药贸易行业中存在的法律法规要进行完善,通过彻底整顿医药行业秩序,对医药市场进行规范,从而促进医药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医药行业与国际医药行业不断接轨。

2、加快医药企业的结构调整

医药企业是医药贸易行业中的主体,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医药企业的结构的调整,对医药企业结构中的冗余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通过重组、合资、联营等手段,实现不同的企业之间的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能够实现医药贸易行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随着我国医药贸易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企业应该要对传统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整,走自主开发的道路,从而不断加强药物的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3、加强医药贸易行业中的人才的综合实力水平的提升

医药贸易行业中的人才的综合实力水平是影响医药贸易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很多人的综合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对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人才的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医药贸易行业的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强各种新的药品的研发,才能促进医药贸易行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的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该要积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的标准的制定等,不断促进药品质量的提升,尽量与国际医药行业接轨,提高药品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贸易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迅速,为了不断提高医药行业的水平,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应该要对当前医药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采取正确的措施促进医药贸易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成,温德良,冯燕丽.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药房,2003(03)

[2]冯变玲.我国医药商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药房,2001(07)

[3]张昊,褚淑贞.我国医药产业内贸易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02)

4.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篇四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材料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各国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海洋医药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沿海国家都把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从政府层面大力推动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我国在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已发现了一批新型抗肿瘤、抗艾滋病、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海洋药物,并相继进入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国内已经有数十家海洋药物研究单位和几百家开发和生产企业。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001-2010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33.04%。2011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99亿元,较上年增长15.7%。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地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其作为蓝色经济的增长点加速推动。

2012年5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通知,支持山东、广东、浙江等示范地区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明确提出以海产养殖、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支持海洋生物创新医药、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和材料及相关中药研发等。这是继2011年公布《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之后,海洋生物医药再次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海洋生物创新医药作为生物产业重点,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前景趋势分析:

未来,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将着重于海洋抗癌药物、海洋心血管药物、海洋消化系统药物等九大领域,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材料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定义、分类、研究重点、研究领域等,接着分析了海洋生物医药的产业环境,并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报告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做了海洋药物研发分析、海洋药物应用领域市场分析、海洋保健品发展分析、重点地区发展分析、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分析、重点企业与研发机构经营分析。随后,报告对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做了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最后介绍了各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5.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篇五

CONTENTS

第一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产业规模已达到百亿美元-----1 第二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未来海洋生物医药前景广阔--------------------------3 第三篇:2014年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的生产总值258亿元-------------4 第四篇: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现状分析-----4 第五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浅析--------------------------5 第六篇:2014年中国十大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排名----------------------6 2014年中国十大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排名----6 1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 2青岛澳海生物有限公司------------------------6 3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 4广东昂泰连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6 5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 6荣成市鸿洋神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有限公司------------------------------6 7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6 8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6 9青岛安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 10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6 第七篇:海洋生物医药科学规划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好-----7 第八篇: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8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产业规模已达到百亿美元

由于海洋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活性谱广且强度高,同时具有更大的类药性。“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深层次开发利用,尤其是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对于缓解资源瓶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增加值为224亿元,增速达到20.7%。

在12个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生物医药以20.7%的产业增加值增速居2013年海洋经济产业最快增长领域。国际上,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逐步由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瞄准深远海生物耐压、抗还原环境的特性,可望发现一批全新结构活性化合物和特殊功能基因。

药物新靶点发现和验证集成技术、药物高通量、高内涵筛选技术等陆地高新技术也迅速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开发转移。

世界范围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预计今后5年的年增长率将高达15%至20%。但是相对于化学药或海洋经济的规模,海洋生物医药不管是数量和产值都非常少。

海洋生物医药行业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协作,政府方面,需要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作为直接参与者的企业,则需要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大投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储备基金,投资一些基础性研究项目作为知识储备,或者通过资金缺陷法收买研究人员科研成果对其进行后期研究,缩短周期并加快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避免新产品前期研究的投资风险。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二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未来海洋生物医药前景广阔

海洋生物医药行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于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对于缓解资源瓶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距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差距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与国外和陆地对比还有差距;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不够,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平台建设等产业创新支撑体系还较薄弱;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小微企业互补不足,产业生态还未建立完善。海洋生物医药行业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协作,政府方面,需要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作为直接参与者的企业,则需要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加大投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储备基金,投资一些基础性研究项目作为知识储备,或者通过资金缺陷法收买研究人员科研成果对其进行后期研究,缩短周期并加快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避免新产品前期研究的投资风险。

文中数据参考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2014年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的生产总值258亿元

2014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的生产总值为258亿元,与2013年同比增长15%,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篇: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现状分析 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明确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即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利用,加快发展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功能性食品和海洋创新药物等产业,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尽快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形态,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目前,新区已集聚了明月海藻、科海生物等一批海洋生物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精深加工、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农用制品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浅析

中国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前十年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7.1%,高出同期GDP增速。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家新的战略扶持层面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新兴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研究工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从政府层面大力推动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我国在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已发现了一批新型抗肿瘤、抗艾滋病、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海洋药物,并相继进入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国内已经有数十家海洋药物研究单位和几百家开发和生产企业。

近10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已从2005年的17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24亿元,增长了十几倍;而其增加值占比逐年提升,尤其在2011-2013年大幅上升,对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1000种,分离得到天然产物数百个,制成单方药物十余种,复方中成药近2000种;获国家批准上市的海洋药物约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有数十种。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篇:2014年中国十大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排名

20世纪90年代与以来,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2001年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4%。自2001年起,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基本处于8%以上,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达10.0%,为近年来最高水平;2011年和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例均为9.6%,2013年略有下降,为9.50%。

从2005-2012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占海洋产业的比例和占GDP的比例变化来看,总体上,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在海洋产业、国家生产总值中的经济地位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经济复苏以来,在海洋产业中的占比和GDP中的占比呈现出较快增长,2013年的占比分别为0.412%和0.039%,显示出海洋生物医药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

2014年中国十大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排名 1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青岛澳海生物有限公司 3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广东昂泰连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5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荣成市鸿洋神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7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 8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

9青岛安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江苏双林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篇:海洋生物医药科学规划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好

前瞻产业研究院摘要: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家新的战略扶持层面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新兴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研究工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论坛上,当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发现的新策略、海洋创新药物开发、海洋功能制品研究与产业化,结合舟山群岛新区的实际情况,献智畅言。

舟山以东海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基础,借助浙海院较强的科研实力,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他认为,舟山作为世界主要鱼油原料提供地,应该充分借助这一优势提升鱼油产业。同时,挖掘、整理舟山海洋中药资源宝库,发展海洋中药产业。

海洋生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海洋生物制品与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拟生态及应激条件下微生物的活性产物研究等主题作了报告,为舟山新区的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提供了很多有益参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7 告》分析显示:中国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前十年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7.1%,高出同期GDP增速。

第八篇: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摘要:预计“十二五”末,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有望提高至13%-15%,平均增速不低于20%;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将最具发展前景。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前十年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7.1%,高出同期GDP增速。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家新的战略扶持层面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新兴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研究工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已经从沿海、浅海延伸到深海和极地,特别是海洋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海洋生物中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功能及其技术、海洋药物研发等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关注,很多研究成果申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国际专利。海洋药物已由技术积累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将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1000种,分离得到天然产物数百个,制成单方药物十余种,复方中成药近2000种;获国家批准上市的海洋药物约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有数十种。各国通过多年研究,现已知230种海藻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药理作用,有246种海洋生物含有抗癌物质。

尽管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受海洋开发技术和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的限制,许多海洋天然产物的潜在药物价值还不为我们所知,同时由于海洋药物生产流程复杂,研发、测试、临床等研究阶段时间周期较长,产业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知识产权保护滞后等,都需要逐步去解决。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伴随着蓝色经济热潮的兴起,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其作为蓝色经济的增长点去加速推动。山东烟台中大生物制药通过科8 技攻关,在藻类中成功提取抗艾滋药物F-昔肤。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早,走在全国前列,以广东昂泰集团、国风药业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向海洋药物领域挺进。江苏省从199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起,就将海洋药物作为开拓海洋新兴产业的重点对象,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南通双林生物制品公司研制的降血糖、解酒、补钙等海洋保健品推向市场后,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6.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篇六

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各项政策全面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12年5月30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这被认为是国家层面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必将使承载医药创新发展希望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受益。2013年1月国务院又颁布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两万亿元,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策的出台将推动生物医药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在政策大力扶持下,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数量呈井喷之势。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未来10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到2020年左右,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因此未来5-10年,生物医药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角色”,同时生物医药园区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承载和见证。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医药产业园相关概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概述

1.1 生物制药简介

1.1.1 生物制药的定义

1.1.2 生物制药的特性

1.1.3 生物制药的分类

1.2 生物制药行业简述

1.2.1 生物制药行业的定义

1.2.2 生物制药行业的特点

1.3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简述

1.3.1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形成1.3.2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主要构成第二章 2012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2.1 2012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1.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现状

2.1.2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综述

2.1.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运营现状

2.1.4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向

2.2 2012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析

2.2.1 海洋生物医药开发的重要意义

2.2.2 国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2.2.3 国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2.2.4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2.5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动态

2.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分布格局

2.3.1 总体分布格局

2.3.2 环渤海区域

2.3.3 长三角区域

2.3.4 珠三角区域

2.3.5 区域分布特征与优势

2.4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三章 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细分产业市场分析

3.1 血液制品

3.2 疫苗

3.3 基因工程药物

3.4 抗体工程药物

3.5 诊断试剂

第四章 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分析

4.1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4.1.1 美国

4.1.2 欧洲

4.1.3 亚洲

4.1.4 国际典型生物园区的发展特色

4.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析

4.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分析

4.3.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4.3.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特征

4.3.3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营情况

4.3.4 我国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介绍

4.3.5 我国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特色

4.4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4.5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 2012年重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

5.1 华东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

5.2 华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

5.3 中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

5.4 其他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

第六章 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管理分析

6.1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主要运营模式

6.1.1 管理模式

6.1.2 赢利模式

6.1.3 资本运营模式

6.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要点

6.2.1 地方政府支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6.2.2 结合当地特点、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6.2.3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6.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4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成功经验借鉴

第七章 2012年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案例分析

7.1 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

7.1.1 园区概况

7.1.2 发展优势分析

7.2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

7.2.1 园区概况

7.2.2 发展运营分析

7.3 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3.1 园区概况

7.3.2发展分析

7.4 武汉光谷生物城

7.4.1 园区概况

7.4.2 发展优势分析

7.4.3 发展运营分析

7.5 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7.5.1 园区概况

7.5.2发展分析

7.6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7.6.1 园区概况

7.6.2 发展运营分析

7.7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

7.7.1 园区概况

7.7.2 发展优势分析

7.8 福建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

7.8.1 园区概况

7.8.2发展优势分析

7.9 江苏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

7.9.1 园区概况

7.9.2建设发展状况

第八章 2012年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招商企业分析

8.1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8.1.1 企业概况

8.1.2 经营状况

8.2 紫光古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业概况

8.2.2 经营状况

8.3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概况

8.3.2 经营状况

8.4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概况

8.4.2 经营状况

8.5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概况

8.5.2 经营状况

8.6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6.1 企业概况

8.6.2 经营状况

8.7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7.1 企业概况

8.7.2 经营状况

8.8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8.8.1 企业概况

8.8.2 经营状况

8.9 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8.9.1 企业概况

8.9.2 经营状况

第九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分析

9.1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机遇分析

9.1.1 “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处于战略机遇期

9.1.2 未来5-10年生物仿制药迎来发展良机

9.1.3 开发生物医药园区的战略意义

9.1.4 政策扶持激发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

9.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机遇分析

9.3 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建议

第十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政策分析

10.1 生物医药产业国家政策分析

10.1.1 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出台实施

10.1.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好政策频出

10.1.3 生物医药列入民生科技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10.1.4 生物医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10.1.5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0.1.6 生物制药细分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10.2 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介绍

10.2.1 《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

10.2.2 《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10.2.3 《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10.2.4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10.3 生物医药产业地方政策分析

10.3.1 广东省

10.3.2 安徽省

10.3.3 四川省

10.3.4 云南省

10.3.5 北京市

10.4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第十一章 “十二五”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分析

11.1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规划解读

11.1.1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解读

11.1.2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11.1.3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解读电话:400-600-8596 010-60343812 11.2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具体规划介绍

11.2.1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11.2.2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

11.2.3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1.3 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规划状况

11.3.1 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1.3.2 山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

11.3.3 陕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年)11.3.4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11.3.5 兰州市“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11.4 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案例

11.4.1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产业园规划

11.4.2 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11.4.3 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11.4.4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11.5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措施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图表: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图表:进出口总颕(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图表:城镇居氐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图表: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7.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篇七

中医资源、服务量同比增长

《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年末,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41966所, 全国有中医病床79.4万张。近3年来, 中医病床数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增长, 中医病床数占全国医疗机构总病床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11%增长至2013年的13%, 中医床位资源增长快于西医床位增长。

2013年, 全国中医总诊疗8.1亿人次, 全国中医治疗出院人数达2276.0万人。近5年来, 全国中医医疗服务量在全国医疗服务总量中的比例逐年增大, 门诊服务量占比由2008年的14.3%增加至2013年的15.4%, 住院服务量占比由9.7%增至11.9%, 说明中医医疗服务量无论是绝对值、增长速度, 还是占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份额, 都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2013年, 全国中医类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7.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0.2天。这两个指标与2012年基本持平。在这两个指标基本未变的情况下, 出院病人增长了12.6%, 说明新增加的出院病人是中医医院靠新增床位产生的。研究人员称, 理想的状态是资源与效率都增长。

中医价廉的特点逐渐淡化

统计数据表明, 2013年, 全国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次均诊疗费用182.1元, 比上年增加16元。同年,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次均诊疗费用211.5元, 比上年增加13.1元。

2013年, 全国政府办中医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人均费用5917.2元, 比上年增加434.7元。同年,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费用7968.3元, 比上年增加564.8元。但中医院门诊患者人均仍比综合医院低29.4元。中医院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费用比综合医院低2051.1元, 这说明不论是门诊患者次均费用还是住院患者人均费用, 中医类医院仍然是低廉的。

研究人员分析说, 2009年, 中医类医院与综合医院的门诊患者次均费用的年增长率均为9%左右;到了2013年, 中医医院相关费用增速已明显高于综合医院。这表明中医类医院与综合医院门诊次均费用的差距在缩小, 中医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减弱。

研究人员建议, 研究分析中医院的价格构成、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和中药价格在医院整体价格中的份额, 科学制定中医医疗服务价格, 使之既能体现中医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不致亏损, 又能合理控制费用, 让患者受益。

非“中”机构中医服务潜力大

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年末, 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达到52.3万人, 其中全国中医机构 (含中医医疗、教育和科研机构) 中医药人员总数为20.1万人, 占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的39.6%, 60%的中医药人员不在中医机构内。

研究人员分析, 非中医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占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的2/3, 其中医床位数占全国中医总床位的13%, 说明中医医疗机构以外的中医资源不容忽视。与此同时, 非中医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诊疗量占中医总诊疗量的比例仅为1/4, 住院服务量仅占中医总住院服务量的1/10。与中医医疗机构相比, 其拥有的中医药人力资源与其提供的中医服务量差距较大。

8.复星医药:打造医药产业链 篇八

IPO时间:1998年上交所(600196),2012年港交所(02196.HK)

行业归属:医药

行业地位:国内领先

复星医药通过并购的方式打造出一条涉足多个业务板块的医药产业链。支持其疯狂并购的,是复星医药的资金实力,更是其对资源的强大整合能力。

复星医药从乙肝诊断试剂起家,通过先后控股、参股数十家企业,如今已经形成了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医疗服务、医学诊断及医疗器械多个业务板块,各个业务之间具有强大的协同作用,串起了一条医药产业链。

诚然,中国医药行业集中度低的格局为复星医药创造了并购整合的好机会,但是其激进的并购还是引发争议,被称之为“医药界PE”。但事实上,复星医药的频繁动作自有其逻辑。对于能够完善自身产业链、与原有产品或服务形成互补的环节,实行“拿来主义”,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而对于一些成长性较强,但业务互补性不强的企业,则进行财务投资,等待合适的时机退出。

在医药工业上,复星医药关注新陈代谢及消化道、心血管系统、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及抗感染五大治疗领域,其主要产品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均占据领先地位。

2003年,复星医药与中国医药集团共同建立了国药控股(01099.HK),后者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此外,复星医药亦通过其自身的分销体系分销药品及医疗保健产品,并通过经营复美大药房(复星医药是唯一供货商)及金象大药房参与零售药房业务。

复星医药在医疗服务领域近年来更是连续出击。2010年,复星医药投资美中互利,后者旗下的“和睦家”连锁医院是国内目前品牌知名度最高的高端医院。之后,复星医药投资了安徽济民肿瘤医院等数家医院,进入专科及综合医疗市场。2014年初,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参与美中互利私有化,复星医药成为“和睦家”控股股东。

在检验医学领域,复星医药除拥有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等几家诊断企业外,其还是美国Saladax Biomedical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并参股了韩国上市公司SD Biosensor。

在医疗器械领域,复星医药不仅与美中互利合资成立了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还收购了以色列Alma Lasers公司。

不过,复星医药今日的产业链不只来自于外延扩张,更来自于通过对资源的整合获得内生增长的动力。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曾表示,“如果我们医药企业,只注重收购兼并,不注重内生增长,这条路肯定也走不远”。复星医药实际控制人郭广昌也曾说:“一些人讲来讲去就看出我们很懂得财技,很懂资本市场,其实如果离开了复星含辛茹苦地培养这些产业,含辛茹苦地去创造利润,含辛茹苦地一步步提升我们的管理,资本市场会认可你吗?不可能的。”

上一篇:生活委员竞选演讲下一篇:变电站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