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试题

2024-10-04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试题(精选8篇)

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试题 篇一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及核心制度培训考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自 2016 年 11 月1 日起施行。

2、医疗质量管理 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实行院、科 两级责任制。

3、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 和手术室护士 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 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 患者身份 和 手术部位 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4、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 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 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和 三级护理。

6、抢救记录宜详细、准确,须在抢救工作结束后 6 小时内完成。

7、特殊、疑难、重大、新开展手术须科内讨论,填写《重大手术、特殊、疑难手术审批表 》,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 医务科 审核,主管院长或院长审批后才能开展。

8、疑难病历会诊讨论由科主任 或 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 生 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尽早明确诊治。

9、危急值是指:而当这种检验、检查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 边缘状态。

10、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医院一般工作机不得存储任何涉密文件、文档,不得插用涉密的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光盘、移动盘等。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住院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A)

A、一类手术 B、二类手术 C、三类手术 D、四类手术

2、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C)内完成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三天

3、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C)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应在()内进行讨论。()

A、1天、6小时 B、3天、12小时 C、1周、6小时 D、5天、1天

4、抗菌药物分类那项准确?(D)A、非限制使用和限制使用 B、限制使用、特殊使用 C、非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 D、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类

5、下列关于首诊负责制,理解正确的是:(A)

A、谁首诊,谁负责;首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认真进行诊治,做好病历记录。

B、首诊医生发现患者所患疾病不属于本专业范畴,可以建议转相关科室,无需做病历记录。

C、对于新入院患者必须在1小时内诊治;危、急、重患者必须立即接诊,并报告上级医生。

6、普通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到(C)

A、10分钟

B、15分钟

C、24小时

D、48小时

7、关于“三级查房”,正确的是(C)

A.副主任以上医师每周查房1次 B.主治医师每周查房两次

C.主治医师遇有疑难、危急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 D.主治医师无需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的医嘱

8、危重病人抢救工作中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A.接诊医师发现病人病情危重,立即抢救并报告上级医师 B.抢救实施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诵一遍无误后执行C.不宜搬动的急、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D.急救用的空安瓿、输液、输血空瓶,护士应及时清理废弃

9、关于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D)

A、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 B、保留安瓶以备事后查对 C、护理记录单要及时记录

D、来不及记录护理记录单的,可于抢救后1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10、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B)时,《输血申请单》需要科主任和输血科主任签字,并报医务科批准。

A、1000ml B、2000ml C、3000ml D、5000ml

三、是非题(每题 1分,共10分)

1、危重病例讨论的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死亡病例讨论应在病人死亡后两周内进行讨论。(×)

3、参加死亡讨论的人员应对诊疗意见、死亡原因、抢救措施进行详尽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应由主治医师资格或以上人员主持。(√)

5、急会诊时会诊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会诊如不及时,延误诊治将承担责任(√)

6、值班医(技)师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因手术、急会诊等工作需要离开时,应向值班护士交代去向保证联系(√)

7、输血前由一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到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才可输血。

(×)

8、各临床科室成立的质量管理小组,应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

9、参加术前讨论的人员应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及步骤、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可能发生的意外及防范措施、术后观察及护理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

10、执行医嘱时应进行“三查六对”。

(×)

四、问答题

1、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有哪些?(10分)

有全面质量管理(TQC)、质量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绩效评价、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2、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内容?(15分)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 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 病历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2017年患者十项安全目标内容?(15分)

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试题 篇二

1 规范医疗安全管理

1.1 实行分工负责制

医疗安全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合作, 充分发挥整体协作作用, 贯彻落实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院由单一的职能部门管理模式转变为协同共管的模式, 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 成员由院领导、医护部门负责人及各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 明确分工, 各有侧重, 充分发挥各自在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做到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由院长领导, 主管领导亲自抓布置, 职能部门主动抓落实, 科室、部门责任人具体抓实施, 将医疗安全责任人网络从院主要领导延伸到基层医疗部门各岗位的工作人员, 逐级签定医疗安全责任书, 一级抓一级, 级级抓落实, 把医疗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科室和个人, 做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层层分解, 归口负责, 形成人人参与的安全工作氛围。

1.2 完善监督机制

过去在医疗工作实践中积累的许多好的管理经验,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 但由于单位内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责任不明确, 职能管理部门现场监督检查不够, 使得这些经验的推广和制度的落实不力。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杜绝形式主义, 取得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我院注重强化监督管理功能,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通过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安全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评分细则, 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比和考核。把医院安全工作列入本单位质保体系, 建立安全考核奖惩办法。建立起由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全院各部门各方面的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定期重点检查, 职能管理部门对所属工作范围所涉及的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 基层部门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和工作人员进行跟踪式全方位的督促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形成贯穿全院的安全监督考核体系。定期召开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各项安全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 专题研究分析医院内部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 对违章违纪行为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使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不断推进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 实行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管理

提倡节约办医疗, 采用适宜医疗服务技术, 严格高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准入管理。制定开展新技术的规章制度, 对各科室所要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申报, 经院学术委员会评估通过方可实施, 并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及时反馈信息, 开展效果评价, 以确保新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严格行业资格准入制度, 对于刚毕业的医学院校学生及未取得相应专业、岗位职称的医务人员, 一律在有相应技术职称的上级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不安排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医护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 深入到门诊、病区, 检查病历、处方和医护人员排班表,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3 推行合理检查、减轻病人负担

据有关调查, 大型检查是加重病人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依据卫生部2005年3月下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试行) 》的有关文件精神,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CT、CR等评价指标, 如阳性率、是否符合适应症、有无滥用等, 由专门的职能机构定期评估, 促进医师合理检查, 尽可能降低患者负担。我院2006年 CT、CR、彩超等阳性率分别为71.6%、81.2%、68.4% (均较医院管理年标准的60%有大幅度提高) 。

4 狠抓临床药物的规范管理 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2]

4.1 严格控制药品收入比例

出台《严格控制药品收入比例的规定》, 对全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实行上限控制, 对用药特别高者, 或药品收入比例明显增高的科室、病区, 实行通报并处罚, 降低患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我院按照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50%的总体目标, 规定了不同临床科室用药所占比例的上限, 超过上限者一律从科室奖金中扣除。统计表明, 我院2006年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49.3%, 较2005年的52.6%下降了3.3个百分点。

4.2 落实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三级分类目录, 供临床使用, 并组织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培训和考核, 考试不合格的医生不能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4.3 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

医和药是左右手关系, 药物治疗是医疗最重要的手段, 也是药学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 药品的质量, 药物使用的有效、安全、经济与人的生命, 安危和社会发展直接联系。2002年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 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目前药师下临床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此项工作仍需要医院领导和药师管理委员会继续给予高度重视, 结合临床用药, 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的利用研究,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情况。

4.4 加强内部监控

我院每月由药剂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统计并公布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 包括类别、品名、剂型、总金额和使用量最大的3个科室。在公布前的3个科室中随机抽查30份归档病历, 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并公布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科室和医务人员名单, 减少因不合理用药而导致患者的过度经济负担。

5 建立和完善信息公示制度、实行物价检查制度

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要求, 在门诊、住院部大厅和等显著位置设立悬挂价格公示牌, 并公布举报电话, 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通过信息网络系统, 为住院病人提供“每日清单”, 为出院病人提供明细收费清单, 使患者及时了解检查、化验、治疗等项目的收费情况, 达到“医院收费清清楚楚, 患者缴费明明白白”。同时由相关职能科室成立自查小组, 定期下临床科室进行抽查, 检查自立项目、分解收费, 重复收费, 不按实际服务数量计算费用等问题。将物价考核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 对违规科室给予处罚, 并责令限期整改。实行医疗信息公开制度, 定期公示常见病、多发病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及其占医疗费用的比例、平均自费比例、入出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等医疗服务质量指标, 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正确消费。

参考文献

[1]王荣成.加强制度建设狠抓环节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6, 1 (17) .53.

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试题 篇三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典型模式;比较研究

江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居全国之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矛盾,减轻了农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但江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有较大差异,各地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模式也不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苏南、苏中、苏北一些经济及社会指标比较

苏南、苏中、苏北不仅是地域概念,也是经济发展区划概念(见表1)。因此,由于经济初始禀赋和社会资源的差距,苏南、苏中、苏北的农村合作医疗在人均筹资额、保障水平、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二、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目标

2006年苏南地区的人均筹资水平已经高于60元(苏州110元,无锡100元,南京75元),苏中、苏北地区的高于50元了。现在比较发达的县市如昆山筹资额达到了年人均200元,低保人员实行无门槛参保,基本实现了传统合作医疗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过渡。到2010年,各级政府的目标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年人均筹资苏南地区要达到200元、苏中地区为100元、苏北地区为80元,各级政府扶持资金不能低于筹资总额的70%。

三、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合作医疗的典型模式比较

由于三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遇到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瓶颈不同,改革领导者的态度和权力影响力不同,所以,虽同处一省,但在改革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上却相距甚远。在这里,笔者对这些不同地区出现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

(一)基本情况(见表2)

(二)模式比较

1、筹资标准。昆山:其筹资标准为200元/人·年,其中个人负担为50元。江阴:农民每人每年30元,市镇两级财政补贴120元,合计150元。通州市:50元/人,其中农民每人每年15元。宿迁:参合农民每人每年按10元筹集、县(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元、省级财政补助30元,合计50元。赣榆:农民每人年交12元,省、市、县补助40元,合计52元。

2、基金构成。昆山:包括住院风险统筹基金、大病救助基金、社区门诊费用补偿基金、60岁以上个人账户等。江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集中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补偿使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公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部(江阴)行使业务管理职责。通州:主要有定额补偿、住院费用补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等。宿迁:定额补偿、住院费用补偿。赣榆:基本医疗基金、风险医疗基金和储备基金。

3、费用补偿标准。昆山:昆山市住院费用补偿标准昆山市大病救助基金的补偿标准为个人自付40%,最低为1000元,最高为3.5万元。社区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为20%,全年最高为2000元。60岁以上个人账户基金可接转使用和依法继承,超过部分费用自理。对特殊检查和治疗其发生费用按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执行。江阴:从2006年开始,参保人不仅可以报销部分住院费用,在各镇社区卫生院门诊就诊所发生的医药费也可以按比例报销,并且每两年对60岁以上的参保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医疗费报销比例也从开始时的14%提高到目前的30%。通州:采取了就诊医疗机构级别越低,报销起付线越低;医疗费用越多,报销比例就越高的报销政策;南通市及南通市外住院补偿分别按补偿标准的80%、50%予以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每人每年最高3万元。宿迁:最低住院起报点具体标准为:在一级、二级、市内三级、省级及以上医院住院起报点分别是0、200、400、800元。补偿标准实行全年累计分段按比例补偿,即1000元以下补偿30%、5000元以下补偿40%、1万元以下补偿50%、3万元以下补偿60%、3万元以上补偿65%。办法还规定,对全年未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户,每户还可以有1人进行一次常规性体检;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可领200元补偿金;新生儿疾病筛查每例补偿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每人每年最高4万元。赣榆:参保者在村卫生室就诊,补偿医药费的30%;在镇卫生院就诊,补偿医药费的40%-55%;在县级医院就诊,补偿医药费的25%-50%;在县以上医院就诊,补偿医药费的15%-40%。每人每年最高补偿3万元封顶。外出打工的农民住院费用,可按县级医院比例报销。

4、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及基金使用情况。昆山:近三年来,参保率始终稳定在99.5%左右。江阴:2006年全市92万农民99%参加了农保,实际参保人数117万,多出来的是外来务工和城镇无业人员,因此江阴农村医保参保率达到127%。江阴“新农医”的保费规模已经达到1.1亿元,测算人均补偿金额约为1100元。通州:参保人数达87.89万人,参保率在90.63%以上,全年有23664名参保人员获得住院补偿金2684.84万元,兑付门诊补偿基金656.93万元。宿迁:2006年宿迁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17270.75万元,支出总额15221.65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0652.41万元,门诊补偿3221.09万元,体检支出1178.15万元。赣榆:2006年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镇村覆盖率100%。全县参合农民就得到合作医疗基金补助187.21万人次,补助总额为3533.34万元。

5、苏南、苏中、苏北各地的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特点(见表3)。

四、对江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典型模式改革的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典型模式都是当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但是也都没有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在制度的目标设计上,新型合作医疗保障职能应由单纯大病保障向防、治结合转变

日常性病症、传染病、妇女生育、地方病、职业病等临床患病率高、对国民整体健康危害较大,是最基本的医疗问题。因此,应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向全省农民提供能够对绝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控制、以药品和诊疗技术为内容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保障全省居民的基本健康。以基本医疗为农村医疗保障的重点,推行预防为主和采用低成本、高效益医疗技术的方针,有可能保证人人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但却不可能完全防止由大病带来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为此各地尤其是苏北地区可以推广“江阴模式”,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来分散大病风险。目前定位于大病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能够实现由向商业保险机构管理的转型,同时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的保障机制,将是一条比较现实的制度转型路径。

(二)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成为推动和调节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虽然政府仍肩负着制定发展战略、维护市场秩序、调控宏观经济的重任,经济建设还是工作的中心,但应当逐步把工作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因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保证其充分供给和公益目标。为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财政实力的增强,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条件,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素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小政府,大社会”,因此,各地政府要积极的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农村合作医疗举办模式。积极建立健全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制度,政府组织征缴各项基金,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保险公司承办支付业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形成“征缴、经办、监管、服务”相分离的运行模式。“征缴、经办、监管、服务”相分离的管理机制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繁杂的补偿结报业务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经办农保向监管农保的职能转变。政府委托保险公司经办新农合,是政府管理职能和市场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共享的有益探索,是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尝试。一方面,可以为参合农民提供专业、公平、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农合管理风险,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

参考文献:

1、蔡小霞,佘其瑞,李君荣,官波.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研究,2006(11).

2、孙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统筹发展理念、制度反思与政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6(10).

3、汪柱旺,郑艳明.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中国财政,2006(8).

4、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SJD63006)的成果。

4.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 篇四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1.首诊医师不得或病人,首诊医师对患者的得检查、诊断、治疗抢救、住院或转院等工作。

2.主治医师(二线)每天应查房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实行负责制,每日对所管病人应查房次。

3.医嘱一般在内下达完毕。4.凡遇疑难病例、入院

天仍未明确诊断的病例等均应组织。

5.新入院患者,二线医师应在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科主任应在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

6.首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小时内完成。7.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8.病人出院小时内应将病案移交病案室归档。

9.Ⅰ级护理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每分钟巡视患者一次。Ⅱ级护理要求注意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巡视患者一次。Ⅲ级护理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10.输血量大于毫升以上有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除外)。11.护士交接班要求各班均应进行床头、口头及书面交办。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住院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

A、甲类手术B、乙类手术C、丙类手术D、丁类手术 2.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内完成。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天 3.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内完成。A、24hB、8hC、16hD、48h 4.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等。

A、病例特点B、诊断依据 C、鉴别诊断D、诊疗计划

5.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

6.在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做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若造成不良后果,由()负责。

A、下级医师B、上级医师C、上、下级医师共同D、科主任 7.手术室查对的主要内容有()。

A、查对病人B、查对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 C、查对无菌包D、查对清点用物E、查对病理标本 8.准入包括()。

A、技术准入B、人员准入C、设备准入D、信息准入 9.实行责任追究的范围包括()。

A、医疗事故B、责任性纠纷C、技术性纠纷D、患者反映服务态度差 10.病历书写应当()。

A、客观B、真实C、准确D、及时E、完整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我院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⑻ ⑼ ⑽ ⑾ ⑿

⒀⒁ ⒂

2.简述三级医师查房的基本程序和目的。答:

3.简述日常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内容。答:

4.简述查对制度。(仅答各自岗位相应的部分,如:临床科室部分、护理部分、检验科部分)

5.医疗核心制度考核试题及答案 篇五

科室:

姓名:

得分: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

1、首诊医师接诊患者后因下班,可以将患者做何处理?()

A.让患者到它院诊治。

B.移交给接班医师。

C.等上班后再继续诊治。

2、新入院病人,住院医师应于患者入院后几小时内查看患者?()

A

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3、入院3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患者应:()

A.转入上级医院诊疗。

B.组织会诊讨论。

C.上报院领导处理。

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医师每周查访至少:()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首诊医师对需转院的危重患者应做到:()

A.由医师与要转入的医院联系。

B.联系后自行前往。C.患者家属自行联系。

6、急诊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到位?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7、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住院医师可单独完成的手术是()

A.一类手术

B.二类手术

C.三类手术

D.四类手术

8、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内完成。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三天

9、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应在()内进行讨

论。()

A.1天、6小时

B.3天、12小时

C.1周、1天

D.5天、1天

10、对病重患者,病程记录至少要()记录一次。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二、选择题:

1----5:BCBBA

6.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A卷 篇六

(A卷)

姓名:科室:成绩:

答题要求:请注意按题干中要求的答题范围作答。

一、填空题(40分)(全体)

1、《首诊负责制度》中的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中科主任、教授(副教授)应每周查房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3、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分析,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

4、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要求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周内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已进行尸检病人的病例讨论,待尸检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二周。

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 医师或 院领导,迅速予以解决。一切抢救工作必须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完整,并准确记录 执行 时间。医护人员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会诊制度》中要求凡疑难病例,均应及时申请相关科室会诊。申请会诊医师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如化验、X光片等相关资料,填好会诊申请单。会诊包含科内会诊、科间会诊、门诊会诊、病房会诊、急诊会诊、院内大会诊、院外会诊、外出会诊。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 拒绝 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8、临床医生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

9、手术前,必须查对 姓名、诊 麻醉方法 及麻醉用药。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 敷料 和 器械 数。

10、交接班制度要求各病区,急诊科观察室、留观病房均实行早班集体交接班,医生交接班时必须衣帽整齐、注意力集中,交接班人在未完成交班前,不得离开病房。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急、重病人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接班本,并做好口头交班工作。值班医师对危重病人应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值班日志。

11、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护士应严格遵嘱执行。护理等级分为

级护理、2级护理、3 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

二、问答题:(30分)

1、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有哪十三项?(全体)

答:①首诊负责制度②首问负责制度 ③三级医师查房制度④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⑤手术前讨论制度 ⑥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⑧会诊制度⑨查对制度⑩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⑾交接班制度 ⑿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⒀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中各级护理观察的时间要求?(护理)

答:(1)特级护理设立专人 24 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2)一级护理要求每 1小时 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3)二级护理要求每 1 — 2 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

(4)三级护理要求每日巡视患者 2次,观察病情。

3、.简述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的5个问题。(临床医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急诊科)

4、简述《查对制度》中对本科室工作的查对要求。(药房、手术室、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供应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

三、案例分析题及论述题,请按照要求作答。(30分)

1、(护理试题:手术室护士做第二题)

案例:有一天,一个老太太在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住院输液。在输第三瓶时正赶上中午换班,护士A急急忙忙拿了一瓶液体给换上,患者及家属也没在意。中途患者上厕所,家属在后面拎着输液瓶往卫生间跑,突然发现自己住的是13床,可输液瓶上写着14床,急得大叫起来:医生快来,输液搞错了!护士B赶来了,一看是错了,可口头却说,叫什么叫,字写错了,里面东西是一样的。家属认为:护士错了就是错了,还不承认,如果患者出现什么问题找你算账。于是家属和护士炒得不可开交。

请就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护士A违反了哪项医疗核心制度,该制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护士B 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如果你是她你该如何处理?

3)请结合本案例及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说明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执行各种医疗制度的重要性。

2、(外科、麻醉、手术室试题)

案例: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综合性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刀医生也是位非常有名的教授。一天,外地来了一批观摩学习者,医院特意安排了一台先心修补术供观摩教学。但这天同时还有一例扁桃体切除术。接送护士为图方便,将两病孩放在同一辆车上推进手术室,凭感觉一个手术室放一个小孩,将两本病历分别放在了两病孩头旁。开先心手术的教授在对观摩学习者讲解了手术注意事项及要点后逐层开胸,然后打开心脏。谁知手指往里面一探,一下子愣住了:这孩子的心脏是好的!然后再查病历,发现把患者搞错了!再找孩子时,那个本该开心脏手术的孩子已经被摘除了扁桃体回病房了。结果开胸的医生找不到病灶,做扁桃体的错开患者,引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官司。所有的责任医生、护士均被降职,医院也付出了巨额代价,被全国通报批评。

请就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接送护士、麻醉医师、术者各违反了哪项医疗核心制度,该制度对各自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医师、护士、麻醉师答各自相关内容即可,不必全部作答)

2)请结合本案例及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说明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执行各种医疗制度的重要性。

3、(内科、儿科、妇科、骨科、五官科、急诊科试题)

案例:某院下午四点多钟来了一位一周前有外伤史的患者,吴医生接诊后尚未处理完毕,这时幼儿园来电话说他儿子把大便解到身上了,要他赶快去处理。吴医生认为护士已作了常规,当时患者又不是急诊外伤,且是自己单独走来的,就叫他在病房睡一下,等他结了儿子回来再作处理,也就没有向其他医生护士交代情况。等他把儿子的事情处理好已是五点半,快到下班时间了,在回医院的路上吴医生又碰上一位远道而来的十多年未见得同学,该医生经不住劝,以为晚班医生会处理,就没有再回医院。谁知患者是从农村坐三轮车来的,被安排在走廊最里面一间病房单独住院,吴医生走后患者病情突然加剧,而其他医生认为吴医生会很快回来,也就没怎么重视。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很快进入休克,没有叫声,值班医生接班时也没到这间病房巡视,以为这件病房是空着的,快8点时,护士发现患者没有动静,叫了几声没反应才向值班医生报告,立即准备手术,但为时已晚,终未能挽回患者生命。

请就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吴医生、值夜班医生违反了哪项医疗核心制度,该制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请结合本案例及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说明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执行各种医疗制度的重要

性。

4、论述题(医技科室、后勤科室)

7.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试题 篇七

近年来,我国医院在规模、技术能力、装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许多大医院在医疗仪器设备方面的配置已非常先进和完善。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国内对于临床环境下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管理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处于资产管理水平,缺乏对临床使用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和质量监管。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的。该规范的实施,给医疗质量管理指明了方向,使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有章可循,为医疗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下面我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就规范中与医院相关的条例加以解读,使规范在临床上更有执行力。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前提

规范第5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本规范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

这是总则中对医疗机构的要求,核心问题就是“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部门,缺少统一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医院安全管理体系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医工处质量安全管理科(下称安管科)。管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对设备的采购、使用、检测、维护保养进行全过程管理;安管科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执行设备的采购、使用、培训、维护保养等工作。

管委会工作要从全局着手,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实行医疗器械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1)制定本单位医疗设备的长远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确定当年购置项目。突出抓住购前论证的关键环节,大型设备的选型必须经过管理委员会的论证。(2)协调临床医学及护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部门,对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消毒管理、保养维修情况进行监督。分析研究医疗设备使用效益,提出改进措施。(3)监督检查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情况,论证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可行性。

国外的医学工程部都有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安全使用与质控相关方面的工作[1]。国内医院没有安全质控部门,需在设备科建立该部门,使其独立于采购与维修,3个部门共同完成全院设备的质控工作,指导监督采购与维修部门的工作。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就能随之建立,安全才有保障,从而使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范畴。

2 规范设备采购前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规范第7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技术评估和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

这个要求对医院的设备采购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这个环节缺失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会给设备采购带来诸多问题,如符合标书要求但质量不可靠的设备中标;标书参数设置过高或者有针对性,参加投标的多数供货商会因不符合标书要求造成流标;或者高价购买了高端设备,而实际使用却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性能,这些情况都会给医院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给医疗安全管理带来隐患[2]。管委会应该对医疗设备的梯度配置(尖端、高端、常规)有明确的计划,有的设备能提升医院水准与核心竞争力,以科研为主,应具有国际尖端水平,比例大约占10%~15%;有的设备应处于某个学科发展的高端水平,既可以完成科研任务又能承担一定的常规检查,占35%~40%;有的是常规设备,以临床辅助检查治疗保障为主,占40%~50%。这个理念是我们招标工作的指导原则,在其指导下进行采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要求论证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使用科室全体人员一起讨论所购买设备的性能指标、功能要求,设备应该到达的水平;设备科按照科室的要求收集厂家相应档次设备技术参数信息,进行标书的制作,制作完毕以后再请医院相关专家及院外专家对标书进行可行性评审;经过评审专家评议一致通过以后,在报安全管理委员会审议,才能进行正式的招标。整个过程还应该有纪委、审计、财务人员参加,进行监督。只有经过这种严格的民主评议和流程控制才能保证购买到符合医院发展、满足临床需要的设备[3]。

3 相关技术培训是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的保障

规范第16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不仅取决于设备本身,还与设备使用过程的诸多环节有关,其中人员的问题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世界卫生组织做过一项研究指出,在所有医疗设备不良事件中,产品本身的缺陷造成的约占10%~20%,设备运行环境、性能退化和故障损坏约占20%~30%,而由于临床维护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约占50%~60%。

对临床医护人员来说,学会使用和操作不同的医疗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必须强化岗前培训,减少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带来的医疗安全问题。培训必须达到两个目的:(1)纠正错误匹配(Mismatch),即因使用者、设备、使用目的之间没有达到相互配合带来的问题;(2)纠正使用错误(Use Error),即因缺乏合格的培训,不熟悉设备操作,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问题。

医疗器械有其特殊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不仅决定于医疗器械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使用人员对医疗器械了解与熟悉的程度。首先,任何器械都有他的适用领域与范围,使用者要清楚地了解器械的特性,考虑使用适合度,避免使用禁忌症及发生不良反应。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探索和积累操作技巧,使之成为得力的工具。要使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生真正做到上面所述,需要通过产品供应商请专业老师讲课、讲解操作、培训考核来完成。这种讲课和培训不能只进行一次,需反反复复不断举行。既能帮助医师提高使用水平,也能满足医院新生力量的培养。

对医学工程人员来说,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电路板以及元器件表面封装焊接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种高新技术运用和整合到医疗设备中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医学工程师单纯以维修为其主要职能的传统工作模式面临巨大的困难:设备的可修性越来越小,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新技术新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等,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低下。传统的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定位已经无法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设备的维修维护,而是将工程学和工程管理学的知识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保障与工程设备等有关的一切医疗活动,贯穿于医疗设备进入医院以及其后的整个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面的,工作重点应是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2]。要达到这个目标医学工程人员也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自己首先成为设备使用方面的专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及质控标准,配合厂家对本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医技人员进行培训。

4 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计量质控制度的建立是设备安全管理的手段

规范第24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

该规定主要是针对目前医疗设备在应用于临床之后,缺乏相应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质控等问题提出的。如今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复杂,无故障、不报警并不一定是最佳工作状态。定期的检测和校正可以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医学工程师重要的职责之一,是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是周期性地对仪器设备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维护工作[4],以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医院在用医疗设备,尤其是与病人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医疗设备,临床医学工作部门都应负责开展PM工作。作为临床医学工程师,首先要密切关注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如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清洁度等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事实证明在优质的环境中设备的故障率可大幅降低。其次,要做好设备的应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功能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设备档案,动态观察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医疗机构要构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信息系统,将每一台设备的信息:预保养、设备维修、校验与校准、计量等信息输入数据库,然后通过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集进行分析与挖掘,进而对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5],衡量趋势,给予正确诊断,预计差距,采取纠正措施,评估结果将会反馈到管委会,为医院今后的规划、决策、设备采购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要将规范第24条在临床上贯彻执行,关键的问题是医学工程人员的配置问题。目前,医疗器械从业人员的素质参次不齐,人员数量缺口大。在美国,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临床工程师、物理师、放射工程师、信息工程师和生物医学工程技师)编配比例约占其人力资源的15%~20%,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比例则不足1%~3%,二者差距明显。少数人员担负着价值数亿元数量庞大的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工作,仅维修一项就疲于应付,根本没有精力去实施众多设备的预保养、安全质控等工作。而国外维护人员配置比较合理:每一类设备都有相应数量的专业人员、技术专家对设备的运行进行全程管理,国内医院是有限的人员参与了所有设备的维修,专业分工不明确。如果人员配备不到位,医疗安全质控就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加强临床工程师的人员配置。

5 小结

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立院之本,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规范》在临床上的实施必将使医疗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我们应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与完善《规范》条文,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安全质控之路。

参考文献

[1]倪萍,陈自谦,张鲁闽,等.当代临床医学工程师的职责和任务——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71-72.

[2]刘俊松,吉琳,王全才.完善和健全医疗设备招标工作思路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0):86-89.

[3]叶佳,刘麒麟.浅析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77.

[4]张力方.在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重点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4):9-11.

[5]闫亮.医疗设备持续性安全质量管理危机与挑战[J].医疗保健器,2008,15(6),61-62.

[6]付晓华,李军,陈金根,等.浅谈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和安全应用[J].苏州医学,2009,32(1):63-64.

8.日本医疗制度镜鉴 篇八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迎来经济腾飞,政府借此逐步建立并发展了一套目标清晰、层次分明的社会保险体系,提高了人口的综合健康素质,为日后的繁荣,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弹指一挥,已30年有余,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绩,然就卫生保健体系而言,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政府试图抽丝剥茧、以点及面破解医疗难题的手段似乎大都陷入僵局,或收效甚微。患者、医生、政策制定者均有苦衷,而又难以达成共识。医疗问题横亘于三方,难以化解。

反观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其公平性、可及性、健康支出及健康产出等多方面表现卓越。

就公平性和可及性而言,日本医疗保险体系覆盖全部居民,无论城乡及就业状态,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居民70%的医疗支出,老人及儿童还有额外的优惠政策,而且居民可以自由在多数医疗机构获得服务而不需要转诊手续;就健康产出而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均显示,包括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健康寿命等各项指标,日本均在世界名列前茅;而日本卫生支出的GDP占比基本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持平,明显低于美国、德国、法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水平。

日本卫生保健体系出众,源于其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及卫生保健体系内部合理制衡机制。

医疗卫生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亦非无懈可击,经济停滞及人口老龄化对其可持续性构成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然他山之石,犹可借鉴,尤其是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及改善民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这三者均与医疗卫生息息相关,如何贯彻落实,日本的经验或对我们有所启发。

历史

健康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对独立,但又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相互联系。这里,我们重点梳理日本社会保险体系(健康保险制度、养老金制度以及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千叶大学教授Hiroi 将社会保障分为三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全民覆盖模式(Universal model)、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障模式(Social insurance model)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Market-oriented model)。

全民覆盖模式下,社会保险覆盖全部国民并为国民提供均等福利,主要由税收维持系统正常运作。社会保障模式主要覆盖就业人员,福利水平与缴纳保费相关,主要通过保费维持系统运作。市场主导模式主要由私人保险系统提供社会保险服务,政府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救助,这是一种自助和依靠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障系统。

最初,日本学习德国,主要采取以雇员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模式,随后日本社会保险的诸多特性向英国的全民覆盖模式靠拢,采取了税收和保费相结合方式,建立了“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的全覆盖模式。Hiroi把从“二战”期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日本社保全民覆盖的理念可追溯至“二战”时期。彼时,因战争需要,受陆军“健民健兵”政策的影响,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国民体质的政策,客观上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了“国民皆保险”理念的形成。1927年《健康保险法》获批,日本第一个健康保险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是基于雇员的健康保险,主要面向有10名以上雇员的企业员工。1938年《国民健康保险法》开始实施,该法案下的国民健康保险计划(以下简称“国民健保”)在自愿的前提下为个体经营者提供健康保险。随后,覆盖雇员的养老金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943年,除了若干大城市,国民健保覆盖了全日本大约95%的市、村、町。

这一时期的健康保险系统保障水平低,不同职种间保障水平差异明显,被称为第一次社会保险全覆盖时期。这一阶段也是日本社会保险体系形成的初始阶段,基于社区的国民保险计划得以建立,基于雇员的养老金项目被引入。这两大体系为日后成熟的全覆盖社保体系搭建了基本的框架。

2.腾飞阶段

“二战”期间,日本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第一次社保全覆盖亦随战败一起终结。战后,在美国社会保障调查团的督促下,日本开始社会保障体系重塑工作,并于1948年修订了《国民健康保险法》。因战争而陷入瘫痪状态的国保体系开始重新启动。

这一时期,“全民皆保险”的理念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社会保险全民覆盖模式的诸多要素被引入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51年,日本政府创设国民健康保险税;1955年,通过修订国民健康保险法建立了国库对健康保险的补贴机制。此后,国民健保基金的税收占比由1953年的20%上升至1984年的50%。1958年,国民健康保险法再次被修订,修正案不仅规定所有国民必须参加国民健康保险,而且规定健康保险的报销比例不得低于50%。在1961年,随着覆盖就业人员和无业人员的强制国民养老金计划的正式实施,日本政府宣布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式建成,尽管保障水平及各体系间的公平性还不尽如人意。这一阶段被称为日本社保体系的腾飞阶段。

3.最终阶段

这一阶段,日本的社会保险体系在试错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全民覆盖的框架最终得以确立。

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撑了日本政府持续提高社会福利的雄心。政府逐步统一并上调了不同健康保险计划的待遇,并且建立了高额医疗费用补偿机制(个人医疗支出超过一定数额后,由高额医疗补偿机制分担)。

然而,1972年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免费医疗政策给日本的健康保险体系带来灾难。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在这项雄心勃勃政策的诱导下海量释放。为了迎合老年人的需求,医院数量、病床数量,特别是长期疗养病床的数量迅猛增加。这项政策导致医疗支出迅速膨胀,国民健保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逐步终止了老年人的免费医疗政策,但其对日本医疗体系产生的长期影响至今仍未消除。

nlc202309021304

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冲击引发日本经济衰退,加之人口老龄化造成健康支出增加,日本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健康保险系统。由于基于雇员的健康保险参保人退休后大量转入基于社区的国民健保系统,导致国民健保支出压力剧增。因此,两项新的健康保险计划——老年健康保险计划及退休人员健康保险计划——被相继引入,用以调整不同保险计划间由于参保人员年龄构成差异造成的巨大的医疗支出差异。

老年健康保险计划取代了原有的老年免费医疗政策,为所有70岁以上及65岁-69岁伴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该计划的资金来源包括税收、保费及参保人的共付部分,剩余的部分由健康保险承保人、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患者自费比例约为总费用的10%,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年人的过度医疗消费。

退休人员健康保险计划并非独立于国民健保的单独保险计划。由于雇员退休后都会转移到国民健保计划中,退休人员健康保险计划确定了原承保人和国民健康保险对退休人员的支出责任,缓解了国民健保的支付压力。

老年健康保险计划覆盖了一系列综合保健服务,包括医院提供的长期护理服务以及中级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覆盖中级养老机构的目的在于引导老年人利用养老设施,而逐步降低综合医院长期疗养病床数量。但此项设计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老年疗养体系由民政(社会保险)和卫生(健康保险)交叉管理的局面。医院内的长期护理及中级养老机构由健康保险覆盖,其他养老机构及家庭护理由其他社会保险计划覆盖。对养老服务的人为割裂,严重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及效率。而长期疗养病床作为医院的主要盈利手段之一,各医院也并没有动力削减其数目。大量运营长期疗养病床占用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推高了医疗支出,并成为日本超长平均住院日数的间接原因之一。这些缺陷为下一步的改革埋下伏笔。

4.完善阶段

为便于描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保险体系的发展,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日本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日本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老龄化程度加深,因此财务的可持续性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制定政策的主要着眼点,两项重要制度开始实施。其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于1997年被国会批准,并于2000年正式实施。该制度重新整合了养老保险,结束了养老服务由民政和卫生长期分治的局面。合并后的制度综合为老年居民提供了医疗、居家照顾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该制度的资金由社会共同分担,缓解了健康保险财政压力。其二,高龄老年健康保险计划于2008年开始实施,7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动进入高龄老年保险计划。为对高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支持,该制度覆盖了更为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同时为了缓解国民健康保险的支付压力,该制度采用了独立的多元化筹资机制,由个人、各级政府及其他保险机构分担医疗费用。

现状

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政府职能需重新定位,管理的侧重点应逐步由“医院”过渡到“医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日本多项健康指标均名列前茅,如婴儿死亡率全球最低,女性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全球最高,男性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全球排名第二。OECD数据显示,日本卫生支出GDP占比与OECD平均水平持平或略低。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统计,日本的健康水平位列世界第一,卫生筹资公平性居世界8位-11位,卫生系统总体绩效居世界第10位。

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的表现为何如此出众?作为传统的发展型政府国家,日本医疗保健制度发展和完善历程,多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然而不同于中国卫生保健体系中政府的大包大揽,其巧妙地利用了私人部门的特长。政府和私人部门相互制衡而又协同作用,共同创造了出色的卫生保健系统。私人部门增加了系统的活力并保障效率,而政府则通过复杂的手段成功控制了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并且维持了系统平衡。政府始终如一地追求为居民平等、公平地提供医疗服务的理念,亦是日本医疗保健体系出众的重要因素。

日本法律规定,所有日本公民以及持有长期签证的在日外国公民必须参加健康保险计划。参保人通过四种渠道支付卫生保健服务费用:保费、就诊时的共付部分、健康保险税以及自付部分(主要是用于支付健康保险未覆盖的医疗服务)。日本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医院(拥有20张及以上床位)及诊所(少于20张床位),其中大部分为非营利性机构,并且约有70%为民营机构。第三方保险机构主要负责征收保费并直接付费给医疗服务提供者。截至2011年共有约3500个保险机构,其中大部分类似中国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国民健康保险的管理。因此尽管保险公司数量巨大,但几乎不存在竞争。政府主要负责宏观政策制定、地区医疗规划编制、医疗机构准入、行业监管及公立医院管理等行政职责。

日本的基本卫生政策被定义为严格控制的付费系统结合自由的卫生服务供给系统。就付费系统而言,政府通过设定全国统一的医保价格目录控制医疗费用。该目录控制了所有保险计划到几乎全部服务提供者的现金流。在这项制度下,所有的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所有的医疗服务、器械、药品在全国范围内均统一定价。价格目录每两年调整一次,修订分别在整体水平及条目水平进行。

首先,内阁府根据国内的政治及经济状况确定价格目录的整体修订率,然后医疗服务、器械及药品等的价格会在整体修订率的框架内被逐条进行修订,修订后费率变化的总和相当于内阁府设定的整体修订率。各条目价格修订后对整体修订率的影响是经过数量加权的,医疗服务及资源的用量数据来源于全国健康保险理赔数据调查。整体修订率确定后,逐条修订的具体工作将会交由厚生劳动省的咨询机关中央社会保险医疗协议会(下称“协议会”)办理。协议会主要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通过谈判,逐条修订。然而由于确定价格的过程极其复杂,谈判实质上主要在厚生劳动省官员和医疗服务提供方代表之间展开。各条目的修改情况经常由厚生劳动省的态度所决定。为了控制医疗支出,最终往往偏向于采用抑制先进医疗服务消费而鼓励使用基本医疗服务的决定。

nlc202309021304

就供给方而言,日本政府采取了自由主义的管理理念。按照《医疗法》要求,开设医院需地方主管部门审批,而设立诊所仅需在地方主管部门备案即可。尽管政府负有地方医疗规划的职责,但其对开设医疗机构采取了非常中性甚至被动的管理措施。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广泛采纳的新公共管理政策,更加巩固了以市场为导向对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理念。较低的行政准入门槛与日本的医疗传统相结合,催生了数量巨大的医疗机构及病床。2005年数据显示,日本急症病床数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医疗市场自由主义的另一方面是就民众就医而言。在日本尽管有数量众多的诊所,它们通常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但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康“守门人”制度,患者可以随意选择初级、二级甚至三级医疗机构就诊。

基于以上政策特点,有学者提出,日本出色的卫生保健体系除去固有的环境、基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外,主要源于以下两点。第一,大量使用的门诊服务。OECD国家中,日本的人均医师访问次数最高。尽管日本的人均病床数也很高,但由于其超长平均住院日数导致的较低的病床周转率,其住院服务使用量相对来说并不高。使用门诊服务不仅比住院服务更廉价,而且还加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医生可以更及时地掌握患者健康情况并对患者做出指导,起到预防重大疾病的作用。第二,对供方采取的成本控制手段。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削减医疗服务、药品及器械价格来控制医疗支出增长。自2002年以来日本政府连续四次下调价格目录的整体修订率,对医疗支出增长影响显著。

然而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亦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其一,私人部门主导的市场推高了医疗服务的使用量。在日本,约有80%的医疗机构及70%的病床由私人部门运营,竞争非常激烈。然而不同于其他市场,竞争在医疗服务市场并不必然产生高效。因为医生可以利用医疗领域专业性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优势诱导患者进行消费。在按项目付费的模式下,医生有动力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此外,由于健康“守门人”制度的缺失及转诊制度不健全,许多大医院亦热衷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造成医疗资源错配,降低了保健体系的整体效率。

另一方面,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政府主导制定的医疗价格目录更加青睐廉价安全的初级保健服务或常规诊疗服务,许多先进的诊疗方法、药物及仪器被排除在医疗价格目录之外。短期而言,这项措施可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然而压制技术进步可能从长期上降低卫生保健系统的效率。

不仅如此,即使目前日本的卫生政策也被认为是难以为继的。首先,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卫生保健需求总量持续攀升;其次,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陷入萎缩至今仍未见明显好转,高筑的政府债务仍是悬在日本经济头顶的一把利剑;最后持续调低医疗价格的政策亦难以持久,过度压制价格会使产品质量降低甚至彻底从医疗市场上消失。

有机构认为日本的医疗价格已经降到了拐点。实际上自2008年以来,日本政府已经连续两次向上调整了价格目录的整体修订率。

为应对危机,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政策,如提高消费税率;开展健康促进运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改革健康保险结构,创立高龄老年健康保险计划;改革公立医院,提高效率;以及大规模削减医院内长期疗养病床等。但效果如何目前尚未见分晓。医疗难题正持续考验着日本执政者、利益团体及民众的智慧。

为中国带来的启示

经历了近30年变革后,中国的医疗制度再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看病难、看病贵两大难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研究日本社会保障及卫生保健体系对建设中国卫生保健体系有以下两点启示。

其一,政府要合理安排建设综合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患者就医要有适当保障水平的健康保险支持;老年患者还需要有养老金保障其基本生活;贫困患者需要社会救助体系为其获得必需医疗服务兜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亦应提上日程。

此外,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并且财务独立核算的机构,过量社会保障及救助职能,非其力所能及。医疗机构的传统道德定位和其现实功能定位间的差距助长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这种差距只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进行弥合。

然而,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不同保障体系的建设及发展顺序,实需认真讨论分析。日本社保体系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清晰的研究样本:优先建立并完善健康保险体系,逐步发展养老金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调整健康保健体系并设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速,2010年中国健康保险覆盖率超过95%。与此同时养老保险亦受到空前重视,在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社部宣布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尽管成就巨大,但潜在的问题及风险不容忽视。社保体系建设依旧延续城乡二元化及管理、筹资分散化、碎片化的模式。保障水平偏低,地区、城乡不平衡等痼疾依然存在,更为严重的是覆盖面的迅速扩张导致地方社保支出压力剧增。有些地区甚至通过扩新还旧的方式弥补当期支出缺口。然而,随着覆盖率的不断提高,保费增幅降低,支出增加,必将构成财政隐患。与其广泛铺开,不如重点突破,优先完善健康保障体系。构建城乡均等的健康保障体系,并适度提高保障水平,顺应民意,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可以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先行先试政策。

其二,要建立计划与市场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中国目前条件下,建立制衡机制有以下几重含义。

首先,政府应着重塑造卫生体系的公平性。为全体公民公平地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提低降高”整合目前“三轨制”的医保体系,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缓和医患矛盾。同时国家应当建立对欠发达地区健康保险基金的转移支付机制,缩小地区差异。

其次,应当转变中国当前医疗市场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通过市场竞争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公立医院垄断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政府管理运营的健康保险体系难以形成有效制衡。在目前的框架下,无论公立医院绩效如何,终有政府为其兜底。向社会资本开放医疗市场,清除医疗人力资源流动的壁垒,营造公私部门各司其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系统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公立医院侧重社会保障性功能,重点保障非营利性及偏远地区医疗服务;私立医院可提供特色医疗、个性化高端医疗服务;常规医疗服务由市场决定,优胜劣汰,经营不善的公立医院同样要面临破产或转制风险。由此或可破解中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及配置结构性失衡的双重问题。

最后,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政府职能需重新定位,管理的侧重点应逐步由“医院”过渡到“医保”。随着医疗市场的成熟,政府应当逐步缩减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等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公立医院占比,淡化办医职能,强化健康保障职能。针对医疗市场开放后可能存在的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风险,政府应加强医疗成本控制机制建设。目前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及医疗价格由不同政府部门分管的格局制约卫生保健体系的整体设计,不利于合理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日本的健康大部制及政府主导的医疗价格谈判机制可为中国未来政府职能定位提供参考。

作者为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

上一篇:学习环境调查报告下一篇:中考容易错的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