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实践

2024-09-09

政治哲学实践(精选7篇)

1.政治哲学实践 篇一

实践哲学之后的哲学取向--兼评生存哲学的复兴

“实践哲学”对问题的探讨,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此前的哲学所不可比拟的.随着实践哲学从主流进入到背景,探讨“实践哲学之后”的.哲学趋向,就成为目前哲学反思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实践哲学的反思,提出了后实践哲学的概念,并对当前刚刚兴起的“生存哲学”复兴思潮表明自己的态度.

作 者:樊志辉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刊 名:开放时代  CSSCI英文刊名:OPEN TIMES 年,卷(期): “”(3) 分类号:B0 关键词: 

2.政治哲学实践 篇二

一、实践哲学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孕育

马克思将“实践”这一范畴引入哲学与他对哲学功能的理解有着本质的关联。在他看来, 哲学不仅仅是对天国的仰视, 更应该是对尘世的关怀;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解释, 更应该是对现实的批判。早在博士论文时期, 马克思就指出, 当哲学与现实的世界发生分裂时, 作为自我意识的哲学不应囿于自身, 而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 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动的哲学, 从而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他提出了“消灭哲学”的著名论断。所谓的“消灭哲学”并不是否定哲学存在的合理性, 而是强调要改变哲学的存在方式, 即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关注人的现实存在, 并现实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针对19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制度低于历史水平, 但哲学却站在世界的前列这一社会现实, 马克思认为, 必须向“德国制度开火”才能实现现代国家制度, 从而在现实中真正实现哲学理想。在谈到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和途径时, 马克思作出这一精辟的论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其中, “批判的武器”就是理论的批判或哲学的批判。然而, 当理论或哲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时, 这种理论的批判或哲学的批判也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也就是说, 理论必须要使作为抽象的存在的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批判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所蕴含的理想。可见, 消灭哲学的途径是在“现实中实现哲学”。而实现哲学的宗旨是人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 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 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 就不可能消灭自身。”后来,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将“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的思想近一步概括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 他始终强调, 哲学不应该满足于对世界是什么的解释, 而应该使人的世界革命化。这就是实践哲学的核心。

二、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一种批判的哲学和革命的哲学。它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来自于实践活动本身。可以说, 不理解“实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 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他的实践哲学。

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统一。从生物属性上来讲, 人与动物是一致的。然而, 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实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指出, 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人不但能把握外在物种的本质规定性, 而且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 即把自身看作是类的存在物。这样, 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自身的生产。它只是同“这个”事物打交道, 而不能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联。结果就是, 动物只是自然界的一个未分划的部分。而人的活动既遵循外在对象的尺度, 又服从人内在的尺度。所以, 人作为类的存在物不但生产“整个自然界”, 而且还生产人自身。因为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从自然界的角度来讲, 实践活动使自然成为人化自然。自然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因此是绝对的、给定的。而实践活动恰恰是要扬弃自然的给定性、否定自然的现存状态, 从而使自然向人而生成。实践活动使自然从与人对立的、对人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克服的力量, 变成了被人所控制的、为人所支配的力量。这样, 自然就从纯粹自然的性质, 变成为具有了社会的性质, 即它是人们劳动的产物。正是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对人生成为“有”。

可见, 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与革命性的活动。而以实践为基础所构建的实践哲学就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意识哲学, 而成为了一种批判现实、变革世界的积极力量。在《神圣家族》中, 马克思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源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社会观。但是,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不想也无力把他们的学说实践化, 因而, 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成为了空谈。而马克思则把唯物主义提高到改变世界的实践形态, 因此, 其蕴含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宗旨也就立即解放出来, 化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从而现实的改变世界。这种理解和宗旨的实践者和身体力行者自然也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出于这种逻辑和理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的命题, 并指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即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综上所述, “实践”这一范畴在马克思思想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但这种“实践”的本体论与传统的本体论不同之处就在于, 它不是作为抽象的实体或本体而存在。“实践”本身就是人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展开与生成。人的一切活动和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是通过实践生成的。因此, 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应该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之中, 使人的存在呈现出不断向外生成着的、变化着的无限多的可能性。

摘要:传统的思辨哲学高居现实生活之上, 与人们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相去甚远。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哲学”的口号。他用实践哲学取代了传统哲学, 从而实现了哲学存在方式的一次伟大而又深刻的转变。

关键词:传统哲学,实践哲学,批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56.121.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9.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7.16.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19.

3.政治哲学实践 篇三

关键词:实践活动;课程;哲学思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1.从两个活动说开去

活动1:一位教师在课上展现了学生研究小组对“秦淮小吃”的研究成果PPT,图文并茂地呈现出南京秦淮小吃的历史起源、特色小吃、评价等多媒体信息,可谓制作精美,夺人眼球。

活动2:“走进明城墙”研究活动成果展示课上,研究小组展示了一块破损的明城墙砖,并围绕这块“来之不易”的城砖,成员分别介绍了这一城砖所处的环境、本身的质地与重量、与普通墙砖的区别、城砖上的文字信息及其意义等研究发现,并没有丰富多彩的课件。

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如何评价学生两次的研究行为?

2.课程的核心与特质

很少有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什么提出要在3~9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其实,产生问题的原点就在当下。

(1)前不久,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对中国学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只不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弱一点,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在10多年前,我招收的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哈佛的表现并不那么出色,遇到问题根本无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甚至不能继续读下去。”

(2)现在如果输入关键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进行百度搜索,可以获取的新闻总量约为1520000多篇。

(3)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而且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其基本点都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社会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可以比较集中地概括为运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传统的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教育就显得难以胜任了。

当我们把学生需要的这种关键能力映射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中去,那么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也就越发明显,简言之四个字:学会研究。

在“学会研究”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课程也就具备了这样两种特质: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3.回眸审度活动价值

再将目光回转到上述的两个活动,我们可以鲜明地发现活动1的研究活动并不成功。因为这是一种缺少实践行为的研究,是一种建立在收集资料基础上缺少深入分析与研究的一种伪成果,而活动2的研究小组的全体组员基于这一“物体”,结合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思考与探究,获得了第一手的丰富资料,并有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可能这些成果并不那么“醒目”,但动人心魄,这是真研究。

二、课程领域中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1.现状

由于目前教育界整体对于课程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了课程的实施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笔者所见为例: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普乐课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等都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形态。

2.厘清

(1)综合实践活动隶属活动课程,既不是学科课程,也不是综合课程。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2)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四大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3)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不等同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性活动。

反观其他学科课程、综合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设计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则注重引导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科学课程更注重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等“做中学”实践方式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同样十分强调观察、考察、探究、辩论会、社会宣传等学习方式。但是,这些都是不综合实践活动。

学科类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中展开的,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都与其相应的学科领域直接相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面向学生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它不具有特定的学科体系。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但它并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局限。

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目的:必须以掌握系统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学科类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则因活动主题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与属于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课外活动也互不隶属。

3.形态

由于人类研究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可生发性的特点,因此,课程领域内的研究性学习不是一种“点”状的教学模式,它必然是在具体主题的统领下构成一个主题课链:

三、课程能够在哪些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契机

1.给学生一片关注的天空

引领他们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从2010年起,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全校分低、中、高年段布置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展开主题研究:2010年寒假“探讨春节习俗”,同年暑假“我眼中的家乡”;2011年寒假“十二生肖文化内涵”,同年暑假“倡导‘低碳生活,打造‘绿色青奥”;2012年寒假“提倡‘科学饮食,促进‘健康成长”,同年暑假“推广垃圾分类,迎接青奥盛会”;2013年寒假“拒绝垃圾食品,关注健康人生”,同年暑假“红领巾寻访美丽江苏”;2014年寒假“认识雾霾天气,提高自护能力”……

2.给学生一个交往的场景

引领学生超越自我,应对各种人际互动,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研究的契机,笔者亲自带领学生去实地探访,让学生亲历采访与调查的实践过程,为主题研究提供最准确的资料。

在“庄稼的生长”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下农田、访农户,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中探索庄稼生长的奥秘。

在“飞机的秘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积极搜索资料,合作研究,还来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览馆,在讲解员精心的介绍中,探索飞机的秘密。

在“植物王国寻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发现,了解植物王国的奥秘。这三张照片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山植物园,实地考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在“中国传统美食”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悉心学习厨艺,亲自买菜、择菜、洗菜、烧菜,发现了美食制作的秘密,还举行了班级美食汇,邀请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

3.给学生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

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一次“垃圾分类”活动经验总结会上,学生深情回顾了研究过程中知识学习、采访指导、调查设计、信息反馈、归纳统计、展示汇报的全过程,畅谈自己的经历或体会:有的说,借助实地采访,自己掌握了采访的一般方法;有的说,通过调查统计,自己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有的说,基于归纳统计,自己巩固了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有的说,运用小组合作,自己在同伴面前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还有的说,通过家长的帮助,自己体验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生活……

四、当下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资源包(库)使用的硬伤

(1)缺乏系统。资源包通常是将一些主题整理后编辑在一起,其中主题内涵与外延大小不一,各年级内容重叠,甚至活动方式、方法、流程重复严重,无视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认知需要。

(2)可操作性不强。有的主题内容过于简单,但仍然安排数个课时,怎么教让人摸不着头脑。

(3)缺少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十几个主题,哪个上,哪个不上,仅仅凭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行不行?然而,学生的兴趣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吗?

2.课型的高度重复与流程化

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很少去思考是不是各种活动都适合这些课型、是不是各个年级都适合这些课型、简单呆板的课型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具体情境。

3.方法指导的“度”难以把握

科学方法都有相应规范严格的体系和操作流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难以把握。

4.学生研究活动的质量难以评价

当合作团队完成了合作研究后,教师评价的依据是研究的过程还是研究的成果?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

简言之,目前“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检测学生的研究质量”已经成了课程进一步推进的关键,所以“能力目标(序列)的构建”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成了课程开展的当务之急。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和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固能写之;出乎其外,固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深入研究课程活动特质,找寻其高效开展之道,就是“入乎其内”;站在课程论的价值高度,审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不断实践与研究中发掘、反思问题,尤其是关于核心价值的问题,就是“出乎其外”。在“出”与“入”之间,去寻找最佳的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之路走得更快、更稳!

参考文献:

施建东.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7(12).

4.政治哲学实践 篇四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实践哲学与经济哲学具有本质联系,马克思第一次使经济学有了哲学的含义,使经济哲学深入到哲学的基础中.经济哲学对人的本质的一个特殊方面作出独特的.探讨,统一了规范性与描述性,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代表了哲学向实践、文化和生活世界的转型.经济哲学的产生也来自于现实问题的要求.

作 者:赵海峰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2)分类号:B089关键词:实践哲学 经济哲学 经济学 哲学范式转型

5.思想政治实践与探索 篇五

一、提高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一)对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实施的一种教学构成。社会实践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也应多种多样,至少可分为参与社会物质生产和进行科研实践两大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则是引导学生深入实际以更好地感悟、消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且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来分析理解、解决现实问题的特殊教学课堂。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且应当多样化。

(二)实践教学是增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教学,把基本的道理讲透,又必须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贴近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由于课时不够,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灌输;且大多数采取合班上课,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大多数教师上课采取满堂灌,学生不爱听,造成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使许多学生对本课程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方向就应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二、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学校两个小课堂(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在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思考,学会客观、全面地解析问题,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结合社会大课堂的实践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把一些看起来浅显、说起来空洞、讲起来片面的内容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氛围,使他们在轻松中去碰撞不同的思想、观点,然后再由老师加以引导,得出一个为多数人认同的结论。如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等,这些是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让每位学生就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稿。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推选学生担任主持人、记录人,由学生自由发言,观众席的同学应踊跃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力争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结束,由任课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交流讨论,增添了学生的胆识,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一些辩论和反驳,能引发一次又一次的小高潮。既可在辩论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纠正错误,增长知识,又可使学生受到教育,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才艺展示

可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全班课堂教学为活动平台,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以及“毛泽东人格魅力”情景表演比赛。比赛内容均包括诗词(情景)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介绍、表演活动以及诗词(或情景)内涵的阐述等。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评委,与任课教师一起对比赛进行评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分别给予奖状和奖品。整个活动,由任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包括活动的组织、准备、选题、表演、评分标准、主持等全都由学生负责,学生要全员参与。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1.电影活动周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进度,在每学期组织一个电影活动周。在电影活动周期间,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时代性、经典性的影片如《东京审判》《张思德》《首席执行官》《生死牛玉儒》等,组织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必须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观看影片,使书本上的抽象理论与中国鲜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生动性、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专家讲座

为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信息量,由部门领导牵头,联系聘请区内外、校内外专家进行讲座。这些专家可以是社会上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或在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名人名家、成功人士或校内有研究专长的领导或教师。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学习,邀请专家介绍当地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现状、发展前景,让师生进一步看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使师生增强对家乡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可以是针对重大理论问题、国内国际突出的重大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聘请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

(三)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1.参观访问

在参观访问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结合本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或龙州起义纪念馆、平果铝业公司、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等实践教学基地。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4~5个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我们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活动。通过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学生加深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丰功伟绩的认识,了解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人民为争取革命胜利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参观平果铝业公司,学生感受到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充满希望。在百色扶贫示范村——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学生了解了永常村的过去和现状,使大家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参观结束后,学生代表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心得体会,在全班进行汇报,让全体学生接受一次教育。通过现身说法的教育形式,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理论创新精神。

2.社会调查

这种调查的选题方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内容和党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等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拟定10个调研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或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调查小组,可以本班、本专业、跨班级、跨专业进行组队,也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参加调查;每个小组指定1~2位负责人,每组人数8—10人(包括组长和组员)。调查地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自行选择,原则上在自己的家乡进行调查。让学生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参观,结合问题去询问、记录、采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资料,这就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动口和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调查活动后,学生或调查小组必须交一篇1500—2000字的调查报告。任课教师把任课班级的调查报告收回,在两周内进行初步评阅,挑选总数的10%进行复审,分出等级进行奖励。推荐优秀的调查报告到院报发表;也可以由部门领导牵头,出一期成果展。社会调查作为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深居学堂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考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为深化改革所作的努力,以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更深人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把课本中的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真正深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三、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必须着重解决的四个问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创新,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要开展好这一实践教学,应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领导与管理体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运行和落实,涉及教学安排、经费保障、基地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这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实现。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有关职能部门才能真正重视,形成良好的运行体制,才能把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经费划拨、教师酬金计算和发放等工作落到实处;及时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保证实践教学持续、健康、有效地进行。

(二)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学院应积极主动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适当投人,加强建设,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就可以轮流到各基地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三)需要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经费保障是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在实践中,这些经费支出包括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观访问、学生实地调研资助、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学院划拨的原有经费往往不够,学校应将实践教学经费列入经常性教学经费预算,成立专项经费,保证正常划拨。

(四)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6.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创新对策探究 篇六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能力,政治素质,创新教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对政治课的学习越来越重要, 因为政治课程教学已经改变了原先读、记、背的应试教育模式, 当前很多学校采取的开卷考试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要全面掌握政治基础知识外, 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 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就是创新。我认为只有认真实施创新教学,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学生参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说容易又可以说很难。课堂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联系, 可要进行大规模的实践活动却很困难,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之前的参观工厂等活动已不足以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所以必须要有创新的活动形式才能使理论真正联系实际。在学习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面临现在的资本主义却还暂时优越于社会主义的现状, 如果让学生参观国内国外的现状那是非常不现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让学生整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以及美国同年来的增长速度。两相比较之下学生发现了问题。同时学生在整理中也发现资本主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都能得到顺利解决。此时他们明白了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初中政治教学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可以让政治教学活动走出校园和课堂的限制, 充分整合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 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深刻性。例如教学《法律护我成长》的时候,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许多教师进行了很多的思想教育, 但是由于空洞说教难以有效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实际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针对这样的现象, 我充分运用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载体开展创新, 将学生带到市少管所进行警示教育, 一方面听取在押人员现身说法, 另一方面请管教干部开办法制知识讲座, 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不良倾向的“问题”学生, 更是发挥了深刻的警示教育作用。许多学生在接受警示教育之后, 纷纷表示, 将要及时纠正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 杜绝和社会不良人员的来往, 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任何一种口头说教都无法达到的。

二、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政治教学的形象性

学生的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有创造性的人才有雄心、有决心, 勇于进取。同样,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 都是一个个有自己个性和爱好的活生生的人, 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创造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引导学生上网, 通过制作个人诚信档案, 进一步了解诚信, 共同构建诚信班级、诚信校园、诚信社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从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勇于创新的能力。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创新, 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 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 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应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 寓教于乐, 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 丰富学生的表象, 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 轻松地学习、掌握知识。这样, 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我在教学中引入了以多媒体手段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 成效非常明显。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的内容时, 我精心选取了我国自2008年以来, 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意外伤害死亡人数, 并从网站上下载了郑州警方公布的108个交通事故惨烈场景, 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惨烈画面, 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道理, 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来理解。再比如教学《众人划桨开大船》内容时, 在教学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 我以付笛声当年演唱的一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作为结束语, 将课堂教学氛围推向高超, 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效果。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理解全面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不能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单向教学讲授, 要能够创设一些新型的教学载体, 让学生在政治学习活动中动起来, 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全面性。例如在教学《长大的感觉》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自己成长的过程, 我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说一说长大的我”小型交流活动,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与点评, 并趁势引导学生, 长大了更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更要能够科学正确地辨别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与思潮, 让学生明白, 年龄的变大只是生理方面成熟了,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效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具有更加明晰的认识,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了教学内容。除此之外, 我还运用演讲、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 提升了教学成效。

四、补充生活教学素材, 提高政治教学引领性

初中政治教学活动离不开生活, 各种教育教学理念的灌输、思想教育的落实, 都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但是, 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并不能够完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 我主要是采取教学内容补充的方式进行探究, 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如教学《抵制诱惑》内容时, 我专门搜集了相关教学素材, 作为教学补充内容, 重点讲述了本市自2000年以来十年期间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 以及违法人员数量, 经过有关部门分析, 有92.3%违法人员都是从一些不良诱惑开始的, 如沉迷游戏厅、网吧、舞厅等, 让学生能够与身边的这些不良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

五、结语

在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教育理念创新, 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优化的教学内容与空间,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 就会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凤.对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 (中学) , 2010, (06) .

[2]余秀琴.由一堂政治课引发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0, (41) .

[3]效作德.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J].才智, 2010, (25) .

7.乡村政治的实践与叙事 篇七

一、学术的叙事化表达

作者选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其学术思考,自然是经过精心布置的。第一类故事讲的是小镇迎接上级检查的过程。该书首先就讲述了2002年小镇迎接税费改革检查的故事。为了迎检;镇干部不停地开会强调它对于政绩考核的重要性。之后,包村干部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村干部开会,内容无外乎是强调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村干部与镇干部一样,一方面说这样迎接检查是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在镇干部恩威并用下,也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动员再动员——确保高分过关”的迎检“游戏”。从结果来看,这个过程又决不仅仅是“游戏”,虽然耗去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税费改革工作的推进还是多少起了些作用。与此类似,其他工作检查都会成为镇村两级阶段性的“中心工作”。作者用当地人的话将这种情况形容为“政府的工作靠‘擂’”。

第二类故事讲的是小镇及其上下两级在保运转和争政绩的过程中如何互动的过程。县政府有推动地方发展的动力和考核乡镇政府的权力,却没有支持各乡镇发展的实力。村级组织有改变村庄面貌,改善干部收入状况的需要,而也缺乏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小镇政府既要向上级交纳各种规费,又要搞基础建设,养活工作人员,干部们的升迁也要有政绩来支撑。所以就有了“不开发,政府怎么办?”的“开发政治学”。但是,搞开发、“诱民致富”并不那么简单。别的不说,单是当地的农民(有时甚至包括村干部)就有可能形成开发的阻力,其中最常见的是政府征地与农民要求补偿之间的矛盾。

于是就有了第三类故事,讲述为达到政府工作的目标,镇干部和村干部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劝说、逼迫,甚至骗取农民就范。当地人将这种情况形容为“农民的事情靠‘媒’”。在处理征地之类棘手的工作时,镇、村干部往往采取单个突破的策略(这就是所谓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软磨硬缠迫使农民签字“卖地”。例如,某村支书不停地请一个村民喝酒、吃饭,并强调自己是这个村民的“姑爹”不会害他,“诱使”他签字。再如,为了让采石场迁址,镇干部对有的经营者以村干部相许引诱,对另外一些则诱以免除一部分电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权力运作并不仅仅限于干部与农民之间,对于镇干部来说,他们首先要结合“擂”与“媒”的技术说服村干部:这包括动用组织手段、私人关系,甚至包括适度容忍村干部的违规行为。

在小镇,农民也并非任由镇、村干部作为,《小镇喧嚣》重点呈现的第四类故事即是弱者的农民和相对弱势的乡镇企业经营者,如何与镇、村干部博弈的过程。例如,面对镇政府工作人员前来收税,村民往往一面带着笑脸,一面采取“耍刁”、“耍蛮”和“斗狠”的策略拖延,使干部的收税成本提高,甚至于最后政府不得不掏钱去买税。在得知房子有可能会被拆迁时,农民在土地上不种庄稼反“种房”,以图赚取政府补偿,而政府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对“弱势”让步。总之,农民也会“以种种不合作、违规、越轨、钻空子、打擦边球、耍阴谋、耍无赖乃至非法手段来传递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权利”。至于乡镇企业主,则更能动员政策、舆论资源来为自己撑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并不惧怕乡村干部乃是因为后者毕竟是正规权力的象征,有起码的行为“底线”。当他们面对“道”上的黑恶势力时,就只有俯首听命的份了。

叙述这些故事,作者大体采取了根据调查时间线索讲故事的办法,有些报告文学的味道。在少数地方作者见缝插针地发表了一些“感慨”、议论或者理论分析。在讲述的过程中,如果有需联系理论问题进行较深入讨论的地方,作者采用了插入注释并在注释当中讨论的办法。由于诸多故事涉及到一些相同或者相近的问题,在该书数十页的注释中,对某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在书的最后一章中,作者集中交代了自己的研究与策略,讨论了乡村权力格局“错置”与官民行为,“悖论”、非正式权力及政权建设等理论问题。

二、叙事的实践基础与理论谱系

作者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作《小镇喧嚣》,当然与其所要呈现的田野经验的特点不无关系,至少作者本人认为这是表述其调查所得和理论感悟的最佳之策。那么,作为读者则不免要问,这种表达方式真的最适合于展现以上故事中蕴含的问题吗?结构化的表述方式是否会更合适一些?

在第一类故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性因素的影子。如果不是压力型的治理体制,如果税费改革、计划生育、农民负担等工作的考核不会与镇政府的政绩、干部的迁升联系起来,想必镇干部不会如此参与一场场迎检“游戏”;如果不是有村民自治的格局,镇干部可以完全用组织资源控制村干部,也就不需要用“擂”结合“媒”来取得村干部的配合了。但是,结构性因素并不一定导致乡村的迎检工作如《小镇喧嚣》中那样展开。其实,将迎检工作“游戏化”是在实践过程中将结构不允许的东西策略性化解的结果,“擂”与“媒”的结合也体现了将政策实践过程“艺术化”的微妙一面。质言之,结构性因素只是一个框架,在此框架下的实践过程对于其结果起到了重要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叙事的方式对于细致地展现这些过程一尤其是其微妙的关节点——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二类故事中的结榭性因素是最明显的。正是县乡村三级体制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以及在此背景下农民的复杂反应,此类故事也有适合用叙事的方式来表述的特点。在体制中,各乡镇之间的竞争抑或说干部政绩的优劣,与干部们的主观努力有着莫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乡村政治的发展轨迹往往具有人格化的色彩。至于开发是否会引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以及以何种方式处理矛盾,也与干部的政治实践手法直接相关。这些因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较容易得以展现。

与此紧密相连,在第三、四类故事当中,官民关系的复杂互动过程究竟如何展开,更依赖于具体的情景。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视具体情况而采取特定权力实践策略的做法。这里的“情况”可以指与工作对象、工作目的直接、间接相关的一切因素,例如物质利益、亲属关系、组织手段等等。总之,但凡有利于达到“开锁”目的的因素都将被当作乡村干部的“钥匙”来使用——而这一切并非都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同样,农民“反抗”运用何种方式,也要视具体情景而定。例如,农民有时候会故意示弱,但

这并不表示他们就顺从了,示弱所要达到的目的恰恰是要规避顺从。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也会采取示强的办法(斗狠),甚至采取非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过,在《小镇喧嚣》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农民用游离于二者之间的策略,他们会采取一方面低姿态;一方面以各种理由不合作的对抗。乡村干部和农民之间互动的结果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较量”中谁更有策略、更有耐心。如果不理解这些过程当中微观权力的实践及其特殊情景,就很难理解乡村政治运作的真实过程,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程而非结果才是乡村政治实践的核心秘密所在。正是这些过程的故事性,叙事才成为一种较为恰当的表达方式。而用结构性表述方式呈现这种乡村政治实践过程会比较困难。

也就是说,《小镇喧嚣》讲故事并不是为了迁就“下里巴人”的经验。

叙事在社会科学的理论脉络当中渊源有自。以呈现事件发生过程见长的历史社会学在发端初期,叙事是其天经地义的方法。只是到了史学年鉴学派兴起之后,学者们才在“打倒政治、个人和编年纪事三大偶像”的口号中偏向“问题史学”,强调分析、提问,甚至于后来衍生出了计量史学。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科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下,都开始强调解构宏大叙事,注重微观权力技术实践(较具代表性的如福柯的研究)。叙事作为一种学术表达风格,正是在各式各样的理论沉淀基础上,重新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作者的另一部著作中,已表达了用叙事来呈现理论的想法,《小镇喧嚣》应该是在有理论准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

三、乡村政治、叙事及其地方性

《小镇喧嚣》采用叙事的表达方式,及提及的“深描”、“地方性知识”等概念,标志着作者深入调查、完整展示乡村政治经验的取向。如果说《小镇喧嚣》运用叙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结构或理论切割经验的话,它通过“深描”所呈现的“地方性”经验就是较为完整的,一个又一个细节对乡村政治实践当中的微妙关系的揭示就是例证。

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一再强调经验研究要“进得去、出得来”,尤其是以农村社会为对象的经验研究,不但要做到发现地方性的经验,而且要能够实现其理论上的升华。以此标准来看,《小镇喧嚣》在国家、地方政府、乡村干部与农民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已证明,作者已经较好地从经验当中走出来了,摆脱了经验与理论“两张皮”的困扰。其关于基层政府强制能力强、常规治理能力弱,以及关于农民强与弱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分析,对于反思“国家与社会”理论框架下“强国家一弱社会”、“官退民进”等笼统的判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毫无疑问:乡村政治实践过程的地方化叙述,为《小镇喧嚣》呈现其田野经验的地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理论上的反思,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至于地方性成了我们理解乡村政治场域中种种复杂关系的基础,离开具体的情景,不仅叙事无法展开,而且对经验的理解将成为问题。这正如作者所提到的:“以某种去情景化和去过程化的化约主义方式来对待和处理经验材料,即使我们有意识地由结构分析转向故事叙述,经验展示的非‘地方化’和‘可旅行性’就仍然是难以避免的……然而(非‘地方化’和‘可旅行性’)对于经验之意义的‘解释性理解’却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括号内内容为引者所加)。可是,从更深一个层次来看,我们却也有必要追问,这种地方性仅仅是一种“呈现”,还是也某种程度上带有建构性?或许我们还可以追问,呈现出这种地方性是否就够了?

《小镇喧嚣》在努力呈现乡村政治实践的地方性的时候,也在某些细微之处有做得些许过头的嫌疑。作者通过细节展现乡村干部在特定情景下利用各种政治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这本是发人深省之处,可是作者却也有意无意地将其提到了不是十分恰当的高度。例如,乡村干部的谈话或行为,往往让作者体味到“发现真理般的兴奋”,并认定他们是“真正谙熟政治的‘化外高人’”。再如,作者反复强调“基层理性”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可是,果真乡村干部以外的上级官员就不如乡村干部那么有“智慧”?他们难道就不可能是知道乡村政治实践的真实过程,而仍故意采用运动式治理的办法推进工作吗(在常规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似乎也是不得已的一种政治实践方式)?乡村干部这些“智慧”是否也包含着一些应该根除的陋习?抑或从乡村干部的视角来看,他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属无奈之举,而远非高超政治智慧的演绎。从这些细微之处来看,乡村政治实践的地方性在叙事中似乎也存有建构性的痕迹。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吴毅著,三联书店2007年10月版,42.00元)

上一篇:部队驾驶员工作总结下一篇:电话礼仪案例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