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教学设计

2024-07-17

《草莓》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草莓》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品读,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学习运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

方法与过程:

1、在朗读、感悟中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由物及人,抒发自己的感情。

2、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2、感受文章构思之精,作者的写法之妙。

教学难点:

1、通过品读,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2、引导学生体味生命中的“变”,感受文章所蕴涵的人生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由《前赤壁赋》片段导入。

(苏轼由自然界的“水与月”联想到人生的“变”与“不变”,目的是寻求心灵的解脱。外国有位作家由田野的“草莓”也联想到人生的“变”与“不变”,我们一起来品读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

二、品读课文1—3段,初步感悟。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找出描写和议论的句子。

1、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绪由九月带到了六月?

明确: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

2、六月和九月的乡村有何不同?

明确:六月:树木翠绿天空湛蓝空气芬芳

2.《草莓》教学设计 篇二

1 滴灌系统的规划

规划的基本资料包括: (1) 位置。草莓节水灌溉基地位于浦江地区, 面积20 hm2。 (2) 土壤资料。园区的土壤性质为中壤, 土壤干容重1.4 g/cm3, 土壤厚度大于100 cm。 (3) 作物和种植情况。大棚栽植:大棚的宽度为6 m, 长度为30 m。 (4) 气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1 959.5 mm;平均气温为17.1℃, 平均日照时数为1 636.2 h。

2 系统布置

2.1 系统局部布置

该设计共占地20 hm2, 为便于生产与管理, 将本园区划分13个灌溉区组, 每个灌溉区组划分8个轮灌组 (其中第13个灌溉区组划分4个轮灌组) , 每个轮灌组占地2 000 m2。

2.2 毛管布置

滴灌毛管长度30 m, 沿大棚长度方向垄上布置, 控制宽度0.4 m, 每个大棚布设7条毛管。

2.3 灌水器选择

草莓垄作覆膜, 垄宽40 cm, 每垄2行, 草莓株距20 cm, 行距20 cm, 垄间沟宽60 cm、深30 cm。灌水器选择内镶滴灌带, 滴头间距30cm, 额定流量1.38 L/h, 湿润直径为0.40m。湿润比校核:草莓取0.85,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土壤湿润比, d—灌水器湿润直径 (m) , a—灌水器间距 (m) , b—毛管间距 (m) 。

3 灌溉制度设计

3.1 水量校核

水量平衡分析: (1) 根据需水量和灌溉保证率确定蓄水池容积。 (2) 水量都有保障, 直接对水量供需进行校核。

水量校核 (水量平衡计算) ,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需—系统需水流量 (m3/h) ;A—灌溉面积 (m2)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0.9;C—滴灌系统日最大运行时数C=10 h;Ia—设计需水强度 (mm) , 取2.5 mm/d。

系统渠道来水流量应大于55.6 m3/h。

3.2 灌溉制度拟定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2]。

最大净灌水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 (mm) , z—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cm) , γ—土壤容重 (g/cm3) , θmax—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 (重量百分比) (%) , 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 (重量百分比) (%) , p—土壤湿润比。

3.3 设计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表示的是2次灌溉之间的时间间隔[3]。根据灌水临界期作物最大日需水量与设计需水强度计算, 实际灌水中可能会出现停水、配水设备故障等原因, 故设计灌水周期应小于理论灌水周期[4]。理论灌水周期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max—理论灌水周期 (d) , mmax—最大净灌水定额 (mm) , Ia—设计需水强度 (mm) 。

3.4 灌溉制度拟定

式中, md—设计净灌水定额 (mm) , m′—设计毛灌水定额 (mm) ,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滴灌系统要求不小于0.9。

式中, t—单次灌水耗时 (h) ;md—设计毛灌水定额 (mm) ;Se—灌水器间距 (m) ;Sl—毛管间距 (毛管控制宽度) (m) ;qd—滴头流量 (L/h) 。

4 首部枢纽布置

滴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包括动力机、水泵、变配电设备、施肥药装置、过滤设施和安全保护及量测控制设施, 如图1所示。其作用就是从水源取水加压, 并加入肥料和农药, 经净化处理, 担负着整个滴灌系统的加压、供水 (肥、药) 、过滤、量测和调控任务, 是全系统的控制调配中心。

5 运行与维护

本灌溉系统能否发挥其效益, 与管理直接相关。为了保证本系统能正常、安全运行, 必须严格设备管理操作, 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科学地管理。滴灌工程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和管理组织[5]。

水源工程取水形式主要有地下取水、河道取水、库塘取水等, 该论文设计采用河道取水。维护好水源工程建筑设施的良好运转, 是系统工作的基础。 (1) 水泵。在进行灌溉前, 应该检查水泵与电机的联轴器是否同心, 间隙是否正常, 皮带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 以及其他各处部件正常与否。 (2) 过滤器。过滤器是系统的关键部件, 关系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与质量。要时刻注意压力表的示数。灌溉结束后, 彻底冲洗, 并进行消毒, 防止病菌滋生, 影响后续使用[6]。 (3) 施肥罐。使用前进行全面地检修, 灌水结束后进行清洗。外壁内壁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 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漏水, 仪表是否正常工作, 管道接口处是否密封。 (4) 灌水器。灌水器的主要问题是堵塞,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特别注意, 对个别出现问题的灌水器进行更换, 并查找原因, 及时处理, 防止大面积堵塞。

6 结论

针对浦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条件, 设计出相适应的滴灌系统, 与传统灌溉模式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水资源利用方面, 该套滴灌系统可节约60%左右的水资源, 而且在大幅度节水的同时, 还有更加优于传统灌溉模式的灌溉效果, 在节约劳动力方面, 该套灌溉系统可节约50%的工时, 大幅度节省了灌溉成本。

摘要:以浦江地区20 hm2大棚草莓栽培为例, 设计了新型节水、高效的滴灌系统。该设计通过实地考察确定了适合大棚草莓滴灌栽培的灌溉方式, 通过计算草莓需水量拟定灌水定额, 通过研究草莓的栽培特点确定灌溉制度。进而选择合适的管道器材, 做到定量、准确、高效的灌溉。同时配以合适的施肥系统, 形成了完整的灌溉施肥相结合的滴灌系统。

关键词:草莓,大棚,滴灌系统,设计,节水

参考文献

[1]黄立春, 赵晓明, 李秀明.沈阳地区日光温室膜下灌溉技术[J].灌溉排水学报, 2007, 26 (增刊1) :130-131.

[2]YI-JIE LI, BAO-ZHONG YUAN, ZHI-LONG BIE, et al.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criteria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muskmelon grown in greenhouse conditions[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2 (4) :101-102.

[3]龚绍先.粮食作物与气象[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8.

[4]周长吉, 张学军, 杨振声, 等.温室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5]张书谦, 刘卫明.荷兰温室园艺技术的新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1) :18-19.

3.《摘草莓》教学设计 篇三

唱歌:《摘草莓》。

二、教材版本

河北版小学五年级下册。

三、教材分析

1.《摘草莓》是一首轻快、活泼、具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塑造并歌颂了小姑娘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一部曲式,由六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乐句的重复手法及衬词(哟喂)拖腔(la—︳lasoi︳mi — mi —︳)的运用,生动而贴切地表达了小姑娘愉快劳动的心情和尊敬老人的优良品质。

2.力度记号f、mf的认识,对比学习的方法(p、mp)。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学习用自然、甜美、轻快的声音唱歌曲《摘草莓》。

2.过程与方法:掌握八分休止符号的节奏及力度变化以及节奏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姑娘热爱劳动、尊敬老人的美好心灵。

五、重难点

自然甜美的演唱歌曲并掌握八分休止符号的节奏及力度变化。

六、教学媒体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起到了更加方便、直观、化难为易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参与歌曲活动的热情。课件的主界面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激趣导学部分的歌曲《劳动最光荣》揭开了本课的情感主题;发声练习;歌曲导入时的Flash动画以及完整欣赏歌曲《摘草莓》。动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给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为本课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1.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伴随音乐节奏跑步进音乐教室。

2.发声训练:

(1)我们来唱唱:(出示发声练习,没有力度记号的练习曲)鼓励学生唱好高音。

(2)在练习曲上添上力度记号,那我们应该怎么唱呢?引出力度记号——播放课件。

(3)学生模仿唱,说说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声音由轻到响,又由响到轻)开口也是由小到大“<”,这个过程是逐渐的,所以叫渐强。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记号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出示标有力度记号的课件练声曲,反复练习几次,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

(二)新课导入,聆听歌曲

观看课件。

1.初听歌曲。

师: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一串串的红草莓,好像玛瑙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手提小竹篮,愉快地上山去摘草莓,摘了满满一竹篮,自己却一个也舍不得吃,全部送给了军属老奶奶,她的心灵多美啊!让我们一起跟着美妙的旋律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三)学唱新歌

1.学唱歌曲旋律:

(1)教师弹琴并带领学生用“lu”来哼唱歌曲旋律。

(2)我们来听听这首歌哪个地方有渐强出现(播放音乐),学生看书。

(3)去掉歌词,出示乐谱。

大家看到红线画出的乐句了吗?它有个特点:休止符特别多,音符前有几个倚音,那怎么样把这个节奏打好呢?我们来试试(拎出这一乐句):

0 1 6 0 | 0 1 6 0 | 0 1 6 1 | 6 1 6 0 | 6 — | 6 5 | 3 — | 3—|

2.在乐谱上加上节奏的分解。(这里有01 60,那里有01 60,数都数不过来,就像数很多草莓一样,一颗,两颗,很多很多……)

(1)熟练节奏以后,加上渐强记号。

(2)解决了这一难点以后,老师弹奏整首乐谱,学生可轻轻跟唱。

(3)会唱的基础上,开始学唱歌词。

3.填唱歌词。

(1)听歌曲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熟悉歌词。

(3)填入歌词(出示完整的歌曲)。

(4)再次欣赏,听录音跟着试唱,注意第一、二句的休止符要唱得声断气连(达到基本会唱的要求)。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速度标记,又学了力度记号,更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应学习小姑娘热爱劳动、尊敬老人的美好心灵。

4.《草莓》教学设计_1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的联想和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象征手法。

2、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深刻哲理,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体味生活中“变”的人生况味。(重点)

2、理解不同时节的“草莓”的象征含义和联想的运用。(难点)【时安排】一时【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前让学生自行查阅解决有关文学知识,如作者、体裁等。上先理清全文思路(或构思),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2、通过问题设置带动学生通读全文,把思路,进而体会全文联想的巧妙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草莓》这个题目,同学看看可以写一些什么类型的?可能有同学会认为《草莓》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或是赞美“草莓”的咏物散文,或是单纯的一篇说明性„„伊瓦什凯维奇的这篇题为“草莓”,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作者通过这篇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明确:“草莓”只是引起作者情感波澜的触媒,作者的意图是借“草莓”这一自然界的变化,阐明对人生的变化的感悟。

二、整体探究主旨学生通过复读思考,自由讨论。明确:

1、自然与社会都处在无时不在的“变”的过程中。“不变”是错觉,“变”是必然。对青春易老,岁月易逝有赶上悲叹。(表层)

2、通过展示人生四季的不同风景,写出时光赋予生命的不同色彩和形态。作者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更有对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喜悦,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是作者寄寓的生活哲理。(深层)

三、围绕问题,品读文

1、问题:一颗普通的草莓怎样引发作者想到自然的变化,再由自然的变化想到人生的变化?(思路探究)

(提示:也就是说,它们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和联系,可联系文本解读。)

2、问题:为什么以“草莓”为题?六月草莓与九月草莓的象征含义是什么?(主旨把握)

3、问题:开篇为什么不从草莓起头,而渲染“夏意正浓”?结语的作用(表达效果)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表达效果示例)„„

1、明确:这是一颗晚熟的草莓,在它身上融合着“不变”与“变”的因子,“不变”是因为它带有六月的香甜芬芳,“变”是因为它拥有九月的成熟,与“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已有所不同;由草莓的“不变”与“变”,联想到自然中六月与九月的“不变”与“变”,抓住树木、太阳、天空、空气、鸟儿以及人们的欢笑,“但”字突现自然界的“不变”与“变”;由自然界六月与九月的“不变”与“变”联想到象征着人生命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春季和秋季,由此想到人生的“不变”与“变”:“不变”的爱好、思想、感情等美好的时光和回忆,“变”的是与“青春时代”不同的空气、时光以及时光赋予的不同的人生——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情感、思虑、生活、经验、信仰和理性。作者通过这种联想,领悟到“变”是一种永恒,对过去应该珍视,但更要正视未来,因为生命成长的希望在前面。

2、明确:最后一层意思:六月的气息“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香味浓郁的六月草莓象征着生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寄托着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成熟的九月草莓象征一种日益丰富成熟的人生,它失去了以往的一些外在香味,但含在嘴里让人越品尝越有滋味。

3、明确:开篇“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给人以“不变”的幻觉,其实从秋天的成熟也暗示了“变”,暗示大地每时每刻都在更新。与下面意外的发现“晚熟的硕大草莓”的“变”形成回转的笔锋在结构布局上,结尾的设置给人一种节奏感,尺水兴波,对景物特征的细微描写增添诗情画意之美,回味寄寓的生活的哲理——生命之“变”会给人带来不安,但唯有“变”才能让人生丰富,让生命成熟,让馨香不随时光流逝而永葆。珍视过去,正视未来吧。

四、教师结尾点评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我想起《匆匆》里的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杨柳枯了候,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五、拓展阅读朱自清《匆匆》张洁《我的四季》(附一篇)我的四季张洁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概述人生四季的象征意义,谈谈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人生的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附:伊瓦什凯维奇简介(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2年的夏天》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阴暗的小道》(19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老砖瓦厂》、《意大利短篇小说》、《1918至193年短篇小说集》、《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等写得较为成功。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板书:

草莓

伊瓦什凯维奇

5.《分草莓》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五

教学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下面算得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清错在哪里,错误原因。

三、完成练一练

第1题.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

第2题.体会试商过程

第4题。改错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草莓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

五、作业

6.《草莓》教学设计 篇六

东方实验中学:曹荣华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中第19--21页。本课通过对一颗晚熟的草莓的联想,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的生活感想,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岁月的留恋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让学生品尝,然后问学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现在的草莓和其他季节草莓在味道上的区别。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节上的差异,从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

2.引导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观察事物,把思绪展开,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发自己的感情。

3.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劝戒人们珍惜时光的诗歌进行朗读,让学生仔细体会和揣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教学突破

1.通过对一些物品的观察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

2.让学生谈谈他们认识、得到或失去这些东西的经历。 ’

3.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的感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2.课前先买一些草莓,准备上课时带到教室。

3.课前找一些描写由夏季到秋季转变时情景的文章。

◆学生准备

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疑问。

2.找出本文的写作手法,并和前面几篇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草莓,让其品尝,导 1.品尝草莓后回答感受。

入课文题目。

2.让学生分别找出作者描写六月和九月 2.读出教师要求的句子,并说它们的区

的句子,并进行对比。 别。

3.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 3.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让学生回答作者此时的感受。 4.积极回答问题,进入作者的角色。

一.通过实物导入新课(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草莓让其品尝,问

学生感觉怎样,然后让学生想象一

下:如果人们在不盛产草莓的季节吃 1.品尝后说出自己的感觉,或香甜、或酸

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产草莓时

吃到它会感觉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

到草莓,同现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样

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指出:最主

要的是那时不是盛产草莓的时候,是

季节不同或时间不同导致的。人们

在不同的季节吃到同一样东西感受

是不一样的。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人

们感情的变化。

3.提问:本文作者因为什么原因而引起

感情的变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绪

带到了夏季的六月? 瓜一样,感觉就不一样,因为物以稀为

’贵。

2.听教师讲解,体会到时间的不同会导致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个

道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会因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的。

3.回答:一颗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忆起

六月的景象。领会到,实际上是因为

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锐的感觉,这

就是时间实际上一刻也没有停息过,

只不过是自己原来没有察觉而已。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约 10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分别说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

九月各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整个第三段都是说二者的不

同,这些不同最后可以归结到什么原

因上?让学生从课文第三段上找出

一句可以印证的句子。

3.提问: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

么?作者现在是不是还处于人生的

青春阶段? 1.阅读课文第三段和第一段,在文中找到

答案。

2.回答:是时间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

可以印证。读出最后一句话:“还有一

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3.回答: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已经过

了青春期,但还很年轻,从第四段第一

句话和第五段第六句话可以看出来。

三、进入作者角色,体会情感(约 2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第五段与第四段的关系是什么?

从哪句话可以表现出来?“朝霞变幻”

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说“时间 1.回答:对比关系或第五段是对第四段的

否定,“朝霞变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

时间。(学生谈他们自己的看法时可以

对我们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我们

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2.提问:青春岁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

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谈到由青

春期到成年期的改变时,是积极乐观

还是消极悲观?

3.让学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

提问:最后一段“六月的气息”是指什

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了什么样

的情感?总结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

中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光阴易逝、

时不待我的感慨。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2.可以用书本上的话回答,也可以自己概

括,但一定要恰当。

3.回答:时间改变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六月的气息”是指青春岁月;第六段

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

恋。

本节总结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一颗草莓有感而发,层层深入,展开联想;通过对六月和九月的细微差别,联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达了对青春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慨。通过学习本文,应该让学生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勉励他们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发愤学习,热爱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板书设计

草 莓

六月: 青春期:

九月: 成年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课的学习必须让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本课.有些地方较有深度,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给于引导和启发,主要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描写六月和九月的不同来表达的深层含义,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铺

7.《草莓》教学设计 篇七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12名学生,其中2名学生思维相对比较灵活,课堂表现活跃,能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学习(刘、赵);5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根据要求说完整、通顺的句子,如,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刘、赵、朱、陈);2名学生语言基础较差,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能说简单的完整句子,如,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等(于、童);3名学生有发音障碍,其中一名能说简单的句子,但吐字不太清晰(陶),其他2名学生不能正确吐字,但有意识跟着老师发音(黄、郑);2名学生有语言能力,但其中1名上课无强烈的学习意识(陈×),另1名课堂表现很积极,说话意识很强,但不能说完整通顺的句子,且由于受方言影响,有沟通障碍(付);3名学生书写能力较强,能独立书写学过的生字、拼音(刘、赵、于);3名学生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能书写学过的笔画简单的生字,较难写的生字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陈、朱、陶);1名学生只能书写简单的笔画“丶、一、丨、ノ、亅”和“一、二、三、七、八”等笔画简单的生字(李);4名学生无书写能力(童、郑、陈×、付、黄)。

二、实施过程

教学目标:

按语言发展分有:刘、赵、朱、陈、李

按书写能力分有:刘、赵、于

1. 能正确认读生词宝宝:香蕉、西瓜、草莓。

2. 正确书写“西”。(朱、陈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书写笔画)

3. 通过学习,能准确说出这三种水果的颜色、形状,会用“什么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说完整通顺的句子。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主张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在培智二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地用言语表达呢?

1. 调动交流和言语表达的热情。

根据培智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多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流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在本节课,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情景教学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多媒体,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为其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学生在动画情境中兴趣大增,产生了良好的交流情绪,从而主动地参与交流。

2. 培养言语交流技能。

培智学生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脱口而出,有时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话又重说。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在课堂上要求其他学生对他们提出更正的意见,再重新来说,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3. 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

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尽量提供适量的交流机会,并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合作意识,在交流中训练语言。

4.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语言目标。

智障学生差异性很大,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言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制订个别辅导目标,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如,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及语言发展把他们分成三个层次,并针对各自的要求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引导。

总之,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言语表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泉,林云强.2004-2014年我国智障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共词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王娟平.利用生活情境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6(8).

[3]杨昆.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实践全程体验培养模式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

8.“草莓之乡”强大草莓产业 篇八

17℃的新安江,孕育了浙江建德唯美的自然山水,也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在这个独特的小气候下,即使是严冬酷暑,农作物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为草莓种植提供了天然温床。30年的发展史,草莓成了建德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从产地销到销地产的转变

1982年,当时建德市柑橘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从杭州引入几个草莓品种,开始在原建德市良种场、白沙公社镇新安江大队十八坞的自然村和杨村桥公社绪塘大队进行露地试种,到1984年全市草莓栽培面积仅有5.8亩。虽然这些露天草莓只有20余天的采摘期,但让试种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1989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休眠浅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质鲜食草莓品种——丰香,开启了大棚草莓反季节栽培的历史,建德草莓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建德草莓产业遇到了新问题:当地土地面積少,市场竞争激烈,草莓鲜果不利长途运输销售。建德莓农转换脑筋求新求变,开启了异地种植草莓的模式,建德草莓很快遍布全国各地,实现了从产地销到销地产的转变。

到2008年,全市共有15个乡镇(街道)107个行政村9469个农户从事草莓生产,草莓种植面积占到了全省草莓生产面积的35%以上,草莓产业总产值达到46703.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异地草莓平均亩产值为1.56万元,全市外出异地种植草莓总产值实现了2.4亿元,已经超过了本地草莓产值,打造了建德草莓的半壁江山。

打造“放心草莓”工程

一个个建德草莓生长的实景大棚被创意性地搬到了城市的中心,采用最新型的立体栽培技术,一株株开着白花、挂着鲜果的近千盆草莓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2015年年底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建德新安江中国草莓节开幕现场的一幕。

据悉,建德草莓安全首先从“人的因素”抓起,种草莓必须持证上岗,从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获得政府颁发的“草莓师傅证”。对本地的草莓种植户实行一对一安全监管员制度,促进莓农生产自律,并在田间、贩销、上市多环节实行草莓质量监督抽检,通过多环节抽样检验,杜绝不合格草莓流入市场。建德还在农资经营点设立“草莓放心农资专柜”,筛选出一批防治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农业投入品,规范投入品使用,杜绝其他农业投入品进入草莓生产过程。

此外,建德市还建立了草莓安全追溯体系,消费者扫一扫草莓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草莓种植、施肥、采收、运输、销售等详细的信息,有问题的草莓无法逃脱溯源追查。

在各个草莓大棚推广“蜂果共生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监测蜜蜂出巢和返回数据、蜜蜂死亡数据的异常,来预警草莓安全。在草莓种植保护区内严禁污染企业进入,让草莓也“喝上”农夫山泉水源地的水。

2015年,建德市先后出台了《草莓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打造“放心草莓”工程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三年努力达到做强总部,做大草莓产业。

拓展产业链让草莓走得更远

在不久前结束的“建德草莓论坛”上,来自北京、辽宁等省市和浙江省内的专家与莓农们进行了零距离交流,帮助莓农拓宽眼界,探索拓展产业链。

目前,建德市在下涯镇下涯村、春秋村、金洲村规划建设千亩海峡两岸草莓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以红群草莓园为核心,引进台湾创意生态农业模式,结合主题乐园、创意产品、科普教育、休闲养生、民宿餐饮等,把草莓产业从种植销售延伸到深加工和文化创意领域。引导草莓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家庭农场结合草莓休闲观光开发鲜食草莓加工产品,鼓励企业研发草莓酱、草莓酒、草莓糕点以及草莓菜品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草莓附加值。

9.《草莓》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

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 “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是6。2.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1)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2)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1 ~ 5题。

10.《草莓》教学设计 篇十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摘草莓》是一首活泼、抒情的儿童歌曲,以流畅跳荡的旋律、轻盈灵活的节奏和生动细腻的歌词,刻画了小姑娘的可爱形象。第二声部中间的衬词“呦喂”力度由弱到强,节奏由松到紧,又拉宽,这既是对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赞美,也是小姑娘心里活动的表露。这首歌曲我们和小朋友已经学习过,所以本次活动把学习第二声部作为难点也是重点学习的部分。

2、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运用气息的控制,较有弹性的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2)迁移两个声部念歌词的经验,并在图谱和老师的帮助下演唱两个声部。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歌曲演唱表现出轻快、欢跃的情绪来。能较好地表现力度与速度的变化。

(2)难点:在图谱老师的帮助下演唱两个声部。

二、说课前准备

1、幼儿已经学会歌曲摘草莓,因为只有熟练地掌握第一声部的歌曲演唱,才能更好地进行两声部的合作演唱。

2、图谱两份,给幼儿更直观的视觉帮助。

三、说活动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准备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活动。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小铃铛(将幼儿的声音打开来,为唱歌活动做好准备。)

二、复习歌曲

1、幼儿自由演唱。

2、教师范唱。

3、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通过对比发现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要好听一点。并进行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演唱。

1、幼儿用声音为歌曲伴奏,老师范唱第二声部的歌词小姑娘在上山摘草莓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啦等幼儿说什么就让他们用什么词来伴奏)那请你用啦来为歌曲伴奏,在声音伴奏时声音也要轻柔,还要请你用手摸好自己的肚子,要感受到肚子在一鼓一鼓。

(掌握歌唱活动中气息的运用。)

2、幼儿练习运用气息的控制,较有弹性的演唱歌曲旋律。

3、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伴奏,哟,注意你的气息摸好肚子。这是老师有意识地配上第二声部的歌词。

(老师运用无意识教学让幼儿学唱二声部歌曲。)

4、刚才你在演唱的时候听见老师在唱什么,什么时候唱的?

5、出示第二声部的图谱看看图上有什么?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空拍)除了用刚才的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空拍,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图谱上的内容唱一下。提醒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6、教师和幼儿合作演唱幼儿先用声音伴唱,教师唱第二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合作,你们还是用刚才的声音来为歌曲伴奏,我就唱这一个部分的内容,你们可要注意力集中,唱好你们自己的伴奏。

7、交换,我来为你们伴奏,你们来唱这部分的内容。

8、现在我们要将第一部分的内容也唱出来了,再配上第二部分的内容,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现在我请周老师和我合作一下。

9、小结:像有两个部分的内容,有的人唱一部分,另外的人唱另外一部分这种演唱方式就叫做合唱。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幼儿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10、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合唱这首歌吗。

那你们先唱第一部分,我唱第二部分,注意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还有注意不要被别人的声音吸引过去。

11、交换老师唱第一声部,你们唱第二声部。

12、现在老师不唱了要你们自己来唱了,在演唱的时候你可以看老师的指挥。

13、交换演唱内容多次练习。

(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巩固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四、讨论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歌声好听,知道在唱歌时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通过讨论了解怎样才能使歌声更好听,丰富幼儿的演唱技能)

教学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11.《草莓》教学设计 篇十一

【摘 要】本文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来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质量和草莓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将其和习惯施肥模式相比较,从而对其施肥模式进行优化,使其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得到增强,进而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对肥料的利用率,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施肥模式;草莓连作;土壤性质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耕地有限,人们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就采用连作的方法,来对进行处理,使其耕地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也导致了耕地土壤中的养分出现失衡的情况,使其肥料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肥料利用率大幅的降低。这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还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使肥料利用率过低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施肥过量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生产管理和施肥模式不合理而产生的。因此怎样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相关实验,来对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草莓连作土壤性质和草莓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1.材料和方法

为了提高草莓在连作生产中土壤的性质和肥料的利用率,相关研究人员就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对不同施肥模式下对草莓生长影响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1.1试验设计

1.1.1试验地基基本情况和供试材料

根据相关的实验要求,研究人员就将实验基地设置在海拔15m,平均气温为15.2℃的环境下,而且为了保障草莓的正常生长,相关研究人员还要对其降雨量进行控制。其中在该试验中,我们所提供的供试材料为法兰地,该品种是华南地区的主载品种,植株生长健旺根系发达,抗高温、高湿能力较强,连续雨天不裂果,综合性状表现优秀。

1.1.2试验设计

为了方便人们在不同施肥模式下草莓连作生长情况和土壤性质的了解,我们就将其试验区域设计成为12个大小规模相同的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达到了22.8,草莓的种植株数为400株。

在对其进行实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是采用的4种不同的施肥模式,来对试验区域进行3次反复的处理。其中这4种不同的施肥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激昂有机或者无机的复混肥料作为主要的基肥,根据试验的相关要求来对其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为了保障草莓的正常生长,研究人员也将含有氨基酸的肥料来对其进行追肥处理,根据相关要求来对用量和稀释倍数进行调配。方法二,将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镁作为基肥来对其进行处理,而其他的施肥方法和方法一大致相同。方法三,采用习惯性施工模式,其基肥和方法二所采用的基肥成分大致相同,而追肥则是采用清水喷施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方法四,不对草莓进行施肥处理让其自由生长。

1.1.3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对每个实验小区中的表层土进程随机采集,将土壤中的石子、植物根系等杂物进行去除以后,在放入冰箱内在4℃的温度下进行保存,然后在对其土壤中的酶活性进行测定,从而对土壤样品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土壤性质

脲酶活性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以1g干土反应12h生成的NH4-N质量表示酶活性;脱氢酶活性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CC)还原法测定,以1g干土反应生成的TPF质量表示酶活性;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采用碱解扩散法、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

1.2.2草莓生长指标

调查花蕾数,计算现蕾率(出现花蕾的株数/总株数),而第2次调查单株花蕾数和单株花枝数(草莓植株抽出来的花枝数量),计算单株花蕾数和单株花枝数,同时测量花序长。并且随机取样10株,烘干后用百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称量植株干重。从果实开始收获统计产量,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株,再用测糖仪进行测定。

1.3肥料利用率

以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AE)和相对产量(RY)来表征农田肥料的利用效率。

2.结果

2.1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中的酶类参与土壤许多生化过程,如腐殖质的合成与分解、营养物质的转化等,其活性可作为衡量土壤生物学活性的指标。通过不同施肥模式对试验小区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影响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方法一和方法二模式施肥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和对照,而习惯施肥与对照的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方法一、方法二和习惯施肥的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且这3种施肥模式间无显著差异。

在3种施肥模式中,方法一和方法二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显著,促进了土壤有机氮的转化,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的供应水平。原因在于方法一模式中施入了含有氨基酸的基肥,增加了土壤中有机氮含量,增强了微生物活性,促进了酶活性的提高;方法二模式中,由于叶面喷施了含有氨基酸的调理剂,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促进根系代谢,使根系分泌物增多,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利于土壤脲酶活性提高。

2.2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土壤容重反映了土壤的孔隙状况和松紧程度,是表示土壤颗粒排列松紧程度的一个指标。从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看出,方法一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方法二、习惯施肥和对照,说明方法一可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性能,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大,毛管孔隙发达,持水性能增强,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以及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吸收,原因主要是植物氨基酸肥料作为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强土壤通透性。方法二和习惯施肥对土壤结构均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施肥对土壤pH没有影响。

2.3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农艺性状的影响

草莓农艺性状的改善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根据相关数据表面,草莓单株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的顺序为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说明方法一和方法二这两种施肥模式比习惯施肥更有利于草莓根系生长,增强养分的吸收,其植株生长量较大,干物质积累较多,为草莓产量的增加奠定了物质基础。

2.4不同施肥模式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同时实验,我们了解到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草莓产量可达20089 kg/h和17637kg/h,比对照分别增加64.71%和44.61%,而习惯施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同时方法一和Ⅱ的产量比习惯施肥分别增加58.51%和39.17%,这两种施肥模式产量的大幅增长与其对草莓根系生长和农艺性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关。

而且对这3种施肥模式的草莓果实含糖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含糖量增幅为9.22%-24.53%,其中方法一的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对照和习惯施肥,这可能与方法一在收获期进行根部冲施钾肥有关。草莓是喜钾作物,钾不仅能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而且能促进蛋白质和糖类的合成。方法二的果实含糖量显著低于方法一,但其氮肥和钾肥施入量比优化1分别高5%和13%,其产量并没有增加,这说明过多施人氮肥和钾肥并不利于草莓果实含糖量的提高。

3.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施肥模式中,草莓连作土壤的性质和草莓的生长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肥料的利用率,使其草莓连作土壤的性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我们就要在不同的施肥模式中,根据草莓连作和生长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选择,从而对草莓连作的施肥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草莓的高效、高产,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刘红,李霞.不同有机肥配施对大棚草莓品质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erp教学下一篇: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