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8篇)
1.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一
按照《中共大邑县委组织部关于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大邑委组通〔〕56号)的精神和要求,我局认真实施了“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准确把握指导思想和目的
我局对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高度重视,首先是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其指导思想和目的:实施“三学三强”(学党章党史,强党性;学政策理论,强素质;学实用技术,强技能)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要以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双育工程”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坚持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党员开展大规模的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党员的党性观念、政策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提升党员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水平,大力提升我县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为我县“一地一区”建设和“1131”工作重点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分步实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总体安排部署,我局“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通过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实施,工作效果明显,具体如下。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宣传引导。今年5月下旬至5月底,我局结合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工作,对我局属4个党支部的基层党员教育情况进行了大调查,局属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5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5人,高中(中专)学历2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0人(主要为离退休老党员)。同时,开展了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大调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分类收集整理了基层党员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政工作具体实际,研究制订了我局“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步骤,做到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为了营造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的浓厚氛围,我局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了广泛动员宣传,引导局属各党支部党员积极主动参与。
(二)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建好党员教育课堂。一是认真开展了书记讲党课活动。依托民政软硬件实际,及时组织广大党员集中学习收看了党的实况转播、《党章》电视辅导教材和党史教育、先进典型专题片。局党组织书记2次到联系村(社区)晋原镇玉龙社区为基层党员讲党章党史,有效激发了广大基层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二是采取集中培训、日常培训和自学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民政系统基层党员大培训活动,促进了素质提升。三是结合“挂、包、帮”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开展了送技术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四是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建设好党员教育电视课堂、手机课堂、网络课堂和教育实践课堂,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党员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
三、不断总结提炼,党员素质提升效果明显
(一)基层党员党性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党内各种教育活动,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能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党的安排,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更加坚定,带头干事创业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我局通过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广大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科学管理和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显现,在我县民政事业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攻坚和骨干带头作用。
(三)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组织活动模式得到创新,基层组织活力得到增强,努力实现“五好四强”目标,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
(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通过大力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积极组织机关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2.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二
1. 作用弱化。
有些身处基层的党员, 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好, 特别是一些非班组长的党员, 常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职工群众, 认为工作是有班组长挑头干, 与自己无关, 在急、难、险任务面前不是冲在前做表率, 而是持有事不关已、远远避之的态度, 或者等待组织下达任务的观望态度, 在关键时刻, 关键岗位上做不了表率, 发挥不了模范作用, 淡化了党员的人格力量。
2. 权利虚化。
不知是受环境影响, 还是长期与上面得不到沟通所致, 不少生产一线的党员, 都不知道如何充分行使党员的权利。他们感觉到, 虽然党章规定, 党员享有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 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违纪的事实, 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的权利。但是, 在工作中, 企业有关决策自己参与不上, 更谈不上有效监督。即使沾上点边, 往往也是主动发言的少, 被动举手的多。较为典型的是,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 由于党务公开不够, 部分党员很少知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情况, 更无从对之实施有效的监督, 以致于部分党员在发展党员会议上, 要么随大流笼统发表意见, 要么闭口不言, 仅在表决时, 草草举手行使表决权, 使党员权利虚化。
3. 年龄老化。
笔者发现, 如今生产一线的党员大多数年龄偏大, 如某企业, 在13名岗位党员中, 40岁以上的党员9人, 占生产一线党员总数的70%。在工作中, 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具有较强的实干精神, 但是开拓与创新精神相对薄弱, 观念更新慢。个别人甚至对改革抱有不坚定的态度, 当改革触及到自身利益时就采取消极态度, 与个别觉悟不高的群众一起抵制。
4. 思想退化。
在生产一线班组, 有个别党员由于长期疏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及先进的技术知识, 所以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在党员思想状况调查中, 发现某支部曾出现个别党员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持无所谓的态度, 究其原因是该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淡化。还有部分党员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管是不是党员, 只要有金钱就有了一切, 发挥不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无所谓。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个别党员惟利是图、对于安排的工作先谈加班报酬, 后讲奉献爱岗, 甚至对于交纳党费也是摧了又摧, 还怨言连篇。
追根寻源, 笔者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在部分一线党组织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忽视了对党员的教育。由于是油气生产单位, 24小时工作不间断, 有的党支部便借口生产忙、没有时间, 平时很少召开党员大会, 不能很好地对党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 更不能定期组织班组党员过正常的党内组织生活, 结果导致上级的有关政策、方针很难及时传达给一线党员。还有的党支部借助文艺联欢会等一些文体活动来代替理论教育。在调查中还发现, 长期的淡化党员教育, 导致党员队伍理论素质的薄弱, 有些党员对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及义务等这些基本知识都含糊不清,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二是有的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排斥党员。有个别班组长, 只知简单地发号施令, 不注意充分调动班组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党员提出的建议不理不睬。在班组管理中, 对工人党员的监督觉得不顺意, 有时找茬给顿批评, 甚至用分配“骨头活”来压制这些党员, 挫伤了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企业没有很好地推行队务公开制度, 生产一线党员没有正常参与决策、进行监督的渠道与权力。在基层队, 党员获取队务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队务公开。但是, 有的队务公开由于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 工人党员往往不明真相, 无法参与企业管理, 更无从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大家心里明白, 自己反对、提意见也没有用。因此举手表决成了名副其实地走过场。四是党组织开展活动做表面文章, 重过程轻结果, 导致生产一线党员形象受损。比如有的党支部在围绕生产经营过程中疑、难点开展保上产劳动竞赛时, 一开始举办生产经营分析会确定活动内容、制定竞赛办法、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 热热闹闹, 有形有色,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 既不检查考核竞赛目标完成情况, 又不召开评比会总结工作的好与坏, 工作没了下文, 甚至又回到了以前的起点。有的职工说:这是在做样子。这种没有效果、给群众没有交待的“创建活动”使党员形象在职工心中大打折扣。
企业生产一线的党员形象受损, 不仅不能使其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也不利于强化班组管理与一线生产运行。同时, 也降低了党组织的威信, 削弱了其战斗力。笔者认为, 在进一步抓好班组党员队伍建设, 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 要加强生产一线党员的理论学习。目前, 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体制的转变、机制的转换、结构的调整、观念的更新、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 生活方式多样化, 传媒和信息多元化, 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 强化党员理论学习, 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 增强党员的辨别能力, 坚定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基层党组织要唱响主旋律, 抓好党员理论学习。必须扭转“双冷”现象即一些客体对学习理论的冷淡和一些主体对学习理论的冷淡, 让双方都热起来。这就要求让“学理论讲理想”的人有地位、有实惠, 真正“红”起来。同时, 在组织学习实施教育过程中, 还必须改变“齐步走”的状况, 即区分阶段分步来, 区别对象分层次。从基层党组织和不同对象实际出发, 因情制宜, 因情施教, 从“头” (领导干部) 抓起。对于领导干部, 要建立中心学习组制度, 让理论学习进班子到干部, 侧重于“四信”教育, 即要让职工坚定“信仰”, 干部就要多奉献;要让职工坚定“信念”, 干部就要做示范;要让职工增强“信心”, 干部就要领头干;要让职工增强“信任”, 干部就要身影正。强化干部党员的表率作用。对于岗位上的党员, 要以党小组为单位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保证工人党员定期过上党的组织生活。并结合企业的改革发展形势, 加强改革形势任务教育, 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 增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
其次, 要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企业要一方面组织党员培训, 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另一方面, 要面向班组, 针对青年, 特别是生产骨干的思想进步要求组织活动, 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并积极在他们中间发展党员, 这有利于改善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年龄结构, 使党员队伍年轻化。但是在发展党员过程中, 一定要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 本着“个别吸收”的原则, 严把发展关,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切实发展思想、作风、技术都过硬的青年加入党组织。在调查中发现,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企业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 设立监督专栏, 公开培养对象的培养时间、负责培养人及培养过程, 置于全体党员的监督之下, 不仅规范了发展程序, 而且保证了发展质量。
再者, 要着眼入于两个文明建设, 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党组织要想有地位, 必须要先有作为, 要切实找准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带领党员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活动要做到“三结合”即与开展技术比武、修旧利废等降耗增效活动相结合;要把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要与调动不同层次党员的积极性相结合。把软任务尽可能量化, 并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同时, 要保持生产一线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各级党组织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 树立典型、合理引导, 在关键时刻如生产中出现急、难、险任务时, 党组织要号召党员挺身而出, 这往往能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作用, 也是最能体现党员价值。企业党支部自1997年以来始终围绕促上产增效益的目标, 组织开展“党员凝聚力工程”活动, 每季度组织党员进行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确定本季度活动主题, 展开技术攻关和挖潜增效。同时, 将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作为难点来抓, 组织开展了班组长以上干部争当管理能手;党团员争当带动能手;岗位职工争当操作能手;全站职工争当增效能手;班组岗位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争创文明号岗位的“四争两创”竞赛,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凝聚了人心, 促进了经济效益。
摘要: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 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 党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党的目标任务的实现, 也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3.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三
政治力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力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干部,虽然一样可以工作,但是这种工作是无根的,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而一个有了理想信念的干部,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会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一些错误思潮,往往是“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皆似是而非,给人造成很大的迷惑性。面对这种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唯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加以识别。
坚定政治立场就是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当中第一位的观点。党员干部只有站稳立场,才不会犯脱离群众的错误,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才能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思维力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力是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素质。提升思维力要加强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深度决定着思维层次的高度。没有丰厚的理论功底,思维力就会苍白,在工作实践中也会因缺少应有的理论底气而感到吃力。
提升思维力就要做正确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现实工作中,不加分析判断的拿来主义已是屡见不鲜,对情况、对问题、对数据拿来就用,其结果是层层抄传,层层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作为领导干部,如果对工作的底数不清、实情掌握不够,很有可能被形形色色的表象所蒙蔽,进而作出不切合实际的决策。因此,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并善于进行正确的调查研究。
提升思维力就要加强实践。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领导干部要提升思维力,一定要基于实践这一基础,离开实践,思维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脚踏实地地实践,领导干部才不会在这万花筒般的世界中,邯郸学步,囫囵吞枣,盲目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和经验。只有脚踏实地地实践,领导干部才能做到思之有理、思之有物、思之有成,才能做到不唯上、不唯书,才能做到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开拓创新,打造特色。
公信力
中国人讲究无信不立。公信力是党政领导干部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满意度、信任度的一种能力。因此,领导干部公信力不是私事,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领导干部是否诚信,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执行效力,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望,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人心向背。所以,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提升干部公信力就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体现“权为民所赋”,严格程序,阳光操作,要让党员干部的公信力赢在赋权时刻。
提升干部公信力就要规范干部用权方式。领导者手中的权力要有法律、法规的严格界定,领导者要依法用权,依法行政。要用法律去制约权力,而不是让权力肆意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干部的权力可以预期,那么公众必然会信服。
提升干部公信力就要看干部言行。古有商鞅变法,立木取信。当今,领导干部要获取民众的支持,更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果让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绑架群众利益,如果把为民排忧解难当成“吹牛皮”,把下基层走访慰问当成走过场,把发展经济当成“放卫星”,如果让贪污腐败驱赶了清正廉明……群众势必会对你失去信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就成为奢谈。
执行力
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再好的规章制度、再好的决策部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充分领悟上级政策或决策的目的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优势和不足,拿出具体可行的有效措施,把上级决策落到实处。因此,领导者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关系到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升执行力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
提升执行力就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业务素质。执行力是一种服从,但绝不是甘当“传声筒”、“留声机”,而是理性的服从,是建立在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服从。决定党员干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大小的,主要在于其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如果缺乏了这两项,一个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空有壮志豪情,却无行为之力,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甚至在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时,束手无策。因此,领导者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科学决策、抓好落实,切实提高执行力。
提升执行力就要增强责任意识。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个环节力求完美。试问一个在工作中混日子、求平安、不讲作为、敷衍了事的干部,会是一个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和坚决执行政令的人吗?纵观古今,但凡成功者无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因此,责任是支撑执行力的“筋骨”,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执行力的强度。
亲和力
亲和力是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和力是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联系与带动周围群众,向周围辐射而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党员干部亲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与人民群众心理距离的远近、增进感情的深浅、党群关系的疏密。
提升亲和力就要自然真诚。只有出于自然,才能没有官腔,没有敷衍,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尽心竭力帮群众解难事,积极主动帮群众办实事。也就是说,只有当你真正愿意和你周围的人亲近时,你才有可能有亲和力。因此,亲和力可以后天培养,但不能后天做作。党员干部切不可把亲和力当做政治作秀,虚情假意的表演只能招致唾弃和骂名,不仅损害个人形象,而且损害党的形象。
提升亲和力要平等尊重。要提升亲和力,领导者就要认识自己,要认识到自己和下属、和群众之间虽有级别之分,有地位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分。领导者对待下属和群众,要以礼相待,要平等尊重,要开诚布公,要以心换心。唯有此,才能尽可能调动起下属和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亲和力还要坚持原则。强调领导干部应有亲和力,不是说为此就可以放弃原则,都当“好好先生”。为了不得罪人,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了寻求所谓的“和谐”,不惜拿原则与少数人做交易,这就把亲和力庸俗化了。这种“老好人”式的领导干部,最终也是会栽跟头的。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责编/于亚博)
4.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四
柳泉镇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开设“三个课堂”,积极探索实践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方法、新途径,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带头致富本领。开设“中心课堂”,提升理论水平。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和镇党校,作为农村党员培训的“主阵地”。邀请区党校专家讲解农村惠民政策,镇党委领导讲解农村党员的责任和使命,镇司法所领导讲解农村法律法规等,对全镇党员进行培训,培训1200余人,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开设“实践课堂”,增强发展信心。通过高皇村食用菌养殖基地、官路村万亩桃园基地及套里水产养殖基地等,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示范服务基地学习食用菌种植、桃树种植、水产养殖等种养技术经验。形成把课堂搬到农村党员身边,坚持让党员培训党员,同时安排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并解答遇到的技术问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目前,已为党员群众“传经送宝”8场次,受益群众400多人。
开设“流动课堂”,提升帮带能力。由农技工作者、党务工作者和各类致富能手组成服务队,定期进村入户宣讲,及时根据党员群众需求开展实时便捷、灵活多样的培训,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培训、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就开展什么样的培训。今年来共举办“流动课堂”17场次,培训农村党员群众2000余人,发放各类培训资料300余份,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欢迎。
5.徐楼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计划 篇五
为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机制,提升我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推进我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提升文化层次、创业技能和服务本领为重点,全面提升我村党员干部素质。
二、主要目标
以提高党员干部能力为根本,着力解决我村党员干部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培养一批有理想、有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党员干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通过实施该计划,使全村95%以上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有较明显提高。
三、计划安排
为“提升文化层次、提升创业技能、提升服务本领”为内容的素质提升工程,计划在引导和支持村干部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深化农村党员“双培双带”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党员议事会等方面为我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
搭建平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计划内容如下。
1、培育新型的村干部。(1)实行我村干部任职培训;(2)开展政策理论、业务和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培训:利用每年“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开展系列政策理论活动;每月培训农技、计生、党建等业务知识1次;实行每季度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次,除定期培训外,按远程教育培训要求根据需要随时开展。
2、强化“双培双带”工作。以推进党员“双培双带”工程为着力点,做好新时期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确保把思想好、年龄轻、有文化、懂技术、能力强、影响大的农村致富能人大户、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和工作骨干发展成党员;为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加大对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以农业服务等技术职能为主,对党员进行技术培训。党内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提高党员和群众学用科技、带头致富的能力,从而提升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的农民。
3、优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了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调动党员工作的积极性,根据无职党员的素质、特长、意愿,以及村工作需要,按事定岗、定人上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要求无职党员自荐申报岗位,在党员个人自选申报的基础上,村党总支应本着尊重个人意见和因人制宜、总体平衡的原则,申报和选定无职党村员政策法规宣传、计划生育服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等岗位。
四、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根据本地流动党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在外地外出流动的党员实行党员干部联系制,建章立制,开展活动。对流出党员全部颁发《流动党员证》,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并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信息更新和村信息库建设,深入开展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和“为加快家乡发展做贡献,为促进当地繁荣当先锋”活动。对流入党员加强管理,挂靠所在地党组织参加生活。
五、深化党员承诺制。
为监督党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党总支每年开展一次党员对群众的承诺,将承诺内容用书面表格形式填写在表格上,并在年中践诺,在年底对照承诺事项进行检查验收和集中评诺。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公开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通过承诺制的制定,使每个党员都能发挥作用,为群众办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六、健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
6.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六
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2011年,XX省开展了以“学党章党史,强党性;学政策理论,强素质;学实用技术,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试点,XX市重点在20个乡镇开展了此项活动,探索运用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手段,发挥县乡镇党校、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阵地作用,开展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今年,省、市决定全面开展此项工作,为抓好贯彻落实,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在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的总体要求是:]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坚持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党校集中教育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分类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领导带头和典型示范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党员开展大规模的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党员的党性观念、政策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完善基层党员教育的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规范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员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吸引力、战斗力、影响力,提升党员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水平,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献礼。
二、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开展“三项调查”(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一是5月31日前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党员教育情况大调查,各单位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和本单位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每个党支部调查人员不得少于10人,发放调查问卷数不得少于10份。
二是5月31日前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大调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网络投票,分类收集整理基层党员的培训需求,每个党支部调查人员不得少于10人,发放调查问卷数不得少于10份。
三是5月31日前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大调查,按照“基础设施好、站点管理好、骨干队伍好、学用活动好、社会评价好”“五个好”的标准,做好站点分类定级、承诺整改工作,切实强化基层党员教育的阵地保障。按照《XX活动的通知》要求,已开展的完善各站点调查相关资料,未开展或开展不深入的重新开展。
5月31日前,各部门党组织上报1份本单位的调查问卷(附件1)和本单位开展调查的问卷汇总表(附件2)。
5月31日前,各部门党组织在调查的基础制定并上报本单位的实施方案。
(二)开展“三项培训”(6月中旬至10月下旬)。各单位要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要求,重点组织开展以下三项主题教育。
一是组织开展“百村党员学党章党史”活动。各单位须集中学习收看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实况转播,各单位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讲课,每个终端站点至少组织10次以上主题播放学习活动,每名党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6个学时。6月4日前将组织开展“百村党员学党章党史”活动实施方案上报远程办,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材料培训结束后上报。
二是组织开展“千名党组织书记大培训”活动。按照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精神和市县抓重点、基层抓普及的要求,依托各级党校和有关培训机构,重点对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干部,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加强社会管理等专题培训和相关政策法律的学习教育等方面进行培训,各乡镇党委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干部每年至少进行1次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新党员每年至少组织1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6月4日前各乡镇将组织开展“百村党员学党章党史”活动实施方案上报县委远程办。
三是组织开展“百名党员专家送学到基层”活动。结合“挂包帮”活动和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千名干部驻点帮转化”、“三百对子助转化”等活动,县、乡镇组织各级党员教育专家专家服务团,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技术、送信息到基层,到站点,到农户,现场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每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每年至少组织10次以上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讲座和专题播放活动,力争每一名年轻党员学会1-2门实用技术,每个站点培训2-3名学用标兵。
(三)建好“四个课堂”(6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一要建好党员教育电视课堂。办好电视台党建栏目,做好《共产党人》等声像教材的播放收看工作。
二要建好党员教育手机课堂。探索建立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信息发布机制,在确保手机信息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干部等重点覆盖的同时,突出手机信息发送对流动的全覆盖并逐步向全体党员延伸。探索在党员生日和入党日发送祝贺鼓励信息,体现人文关怀。
三要建好党员教育网络课堂。各乡镇党委要力争12月底前接入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不低于站点数的30%。6月4日前各乡镇将接入互联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计划上报县委远程办。
四要建好党员教育实践课堂。要建立“从基层看效果,让党员作评价”机制,组织党校教师、各类专家下基层流动办学,送教上门,帮助党员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确保基层党员学得会、用得上。要在基层党员中普遍开展学用竞赛技能展示活动,以赛促训,以评促训,激发广大党员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
三、组织领导
(一)明确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完善党员教育机构,充实工作力量,落实经费保障。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组织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等工作。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履职,分工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单位要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注重结合。注重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通过集中组织收看、学习讨论、专题辅导等形式,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注重与“挂包帮”和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相结合,突出教育重点,整合培训资源,在推进工程中建立重视基层、关爱基层、服务基层、推动基层的工作机制。注重与远程教育“双创双争”和“百千万示范站点”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大力推进远程教育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的同时,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通知精神,将在1-2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远程教育示范站点,把党的声音、党员教育内容送到非公企业。注重与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相结合,在工作推进中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党员教育组织领导、教学管理、资源整合、学用转化、评估激励等一系列机制办法,形成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成果。
7.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七
一、明晰办学思路, 强化民主管理
1.学校办学理念鲜明,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 并内化为广大教职工的认知和意志, 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指南。
2.培养目标明确。充分体现了教育方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学校特色。制定了实现培养目标的规划或计划, 实现培养目标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景。
3.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彰显学校特色的发展规划和章程, 贯穿并落实于学校年度各项工作。
4.制度体系完备。构建了完备的常规管理制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 并根据学校发展及时修订, 完善。
5.机构合理高效。按规定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和岗位, 各部门职责落实、运行高效。
6.校长达到专业标准, 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 以人为本, 以身作则, 服务意识强。领导班子勇于改革创新, 善于反思进取。管理团队作风务实, 执行力强。
7.施行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师德修养、教师专业发展、骨干教师培训提高的方案并组织实施。教师有明确的专业研修目标和规划, 并有效落实。
8.坚持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自主管理。师生员工通过多种平台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渠道畅通, 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9.定期召开学校、年级家长委员会会议和全体家长会, 吸纳意见或建议, 改进学校工作;不定期举行社区代表和社会人士座谈会、咨询会, 主动邀请社区代表和社会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校风监督员。
10.利用公示栏、网络等载体, 及时向校内外公布学校的决定、规定和重要事务;对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整改, 对社会公众的咨询和意见及时答复或反馈。
二、深化课程建设, 注重全面育人
1.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 两课两操进入课表, 过程管理落实。
2.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区、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开设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 重视经典诵读、语言文化等校本课程开发使用,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3.注重知行统一,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按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
4.善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机制, 构建有效课堂, 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用语用字规范。
5.关注学生差异和个性、关注师生教学的合作;有效开展分类指导和科学评价, 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和监测次数。
6.教师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时应用到教学中。
7.深入挖掘课程教材中的育人因素, 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
8.学校实施文化立校战略, 践行办学理念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精神, 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群体风貌。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营造文明、和谐、民主、开放的环境氛围。
9.加强主题教育和学生社团活动, 有针对性、目标性地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安全卫生、劳动、中华经典诵写讲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经常性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即时”、“即事”的发展性指导。
10.建立家校常态联系机制, 通过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等形式, 共同研究、交流育人情况, 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积极动员、争取社会教育机构及人士参与学校教育;利用社会资源,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1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12.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 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监测学生课业负担, 强化课业减负。
8.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八
提升党员整体素质
中共平阳县委组织部(2005年1月21日)
近年来,平阳县绝大多数党员在建设现代化新平阳中都能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业绩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当前全县党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党员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从2003年开始,平阳县委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实施“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科技能人,把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计划,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做法
1、摸清“三情”,精心制定方案。2003年4月中旬,为确保“双培双带”活动顺利开展,我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通过走家串户,了解情况、调查摸底。首先是摸清村情,掌握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是摸清民情,把握村民的思想状况,掌握致富能人、科技能人的总体情况,进行登记造册,目前全县在册的不是党员的科技致富能人共有2684人。再次是摸清党情,对党员发展状况、农村党员的基本情况、能力强弱、优势特长等进行分析归类。全县共有党员科技致富能手2987人,其中从事养殖专业457人,从事种植专业410人,外出经商务工985人,私营企业主586人,从事其它行业549 1 人;在认真分析和充分掌握村情、民情、党情的基础上,2003年4月底,我们选择榆洋镇进行了“双培双带”试点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7月份,县委组织部在全县印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计划和建立“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的通知》,在全县全面实施“双培双带”活动。
2、坚持标准,广开渠道选对象。在确定“双培双带”对象的过程中,我们既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又注意广开渠道、不拘一格,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一是严格定位个体素质。按照“党性强、综合素质高、科技意识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基本条件,选拔培养致富能手、科技能人,我们重点选择了那些思想觉悟较高,群众基础较好,工作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致富能手、科技能人作为培养对象,其中有884人被确定为入党培养积极分子。二是多种渠道选拔培养对象。在确定把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时,在确定培养对象环节上,我们采取了“二推二荐一确定”的办法即组织推优、群团组织推优、群众联荐、个人自荐等四种方式公开推荐,由支部最终讨论确定后,统一列入乡村两级“发展党员后备库”。这种举措既拓宽了组织确定培养对象的视野,也保证了党员发展对象确定过程的公正、公平、择优。全县31个乡镇都建立了“党员发展后备库”,截止到2004年12月份,共储备科技致富能手2684人,其中已写入党申请书1048人,已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有584人,已确定党员联系培养的582人。三是注重结构布局。在培养致富能手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了各村生产条件、人口、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应培养对象,从而防止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发生。在培养致富能人、科技能人入党的同时,我们也抓紧做好了从其他领域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3、夯实基础,多种形式抓培训。抓好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的基础。我县在把优秀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时,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培训:一是集中培训。两年来,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了12期集中培训班,分批分次给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科技能人上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党课教育、农业技术、产品经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参加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基层党校和村级电教网络等阵地,组织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集中培训。二是基地示范教育。我们发挥了各乡(镇)“乡村干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做给农民党员看,带着农村党员干,引导农民党员发展富有地方特点的名牌产品,从而引导和帮助比较贫困的农民党员脱贫致富,活动实施以来,共帮扶贫困党员1597人。三是鼓励自学。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自编或购买各类党建、科技书籍送给致富能手、农民党员,使他们学有教材。如:榆洋镇委自编了800多册《农村政策简易读本》小册子发给全镇每位农村党员和致富能手,保证他们手中都有学习资料。同时还引导致富能手、农民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和实用技术远程教育等,以提高他们整体素质。
4、建章立制,规范培养机制。在把致富能手、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的过程中,另一个重点是探索并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有效机制,实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和作用发挥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这一工作思路,我们重点抓了几大 机制的建设。一是建立后备力量培育机制。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高度出发,建立了党员发展人才库,从而拓宽了党组织发现人才的视野,促进农村党员发展的工作稳定、协调、有序的开展。二是建立发展党员质量监督机制。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暂行条例》规定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对发展党员质量监督管理作出4个方面的规定:(1)建立发展党员公示制。规定发展党员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将相关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2)建立党员发展预警制度。对违反上级党委有关规定发展党员、党员结构不合理或是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支部,要予以预警,并发给书面预警通知书。(3)建立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制定上级党组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加强监督,并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凡发现发展党员工作不符合规定和有关发展党员标准的,并且主观故意或过失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情况严重的给予党纪处分。(4)建立外出党员管理制度。规定外出党员必须按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定期汇报外出情况,长期外出的要参与当地党组织生活,并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列入年初党建工作责任书,规定各支部每季度向乡镇党委汇报一次流动党员管理情况。
5、创新载体,强化双带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双带”工作整体水平和综合效应,各乡镇都在发挥党员作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如:榆洋镇深化实施“末位帮扶制”,把它作为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促使党员在项目、资金、市场信息方面给予贫困群众以支持和帮助,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真正做到“在 社会主义道路上,不让一个农民掉队”。该镇自实施这项制度以来,已有32位贫困农户得到了救助,部分对象已彻底脱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顺溪镇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先富帮后富和先进帮后进”活动,做到了“五帮”即帮开拓思路、帮经营管理、帮信息技术指导、帮生产经营项目、帮产品销路。在“双带”过程中,我们就怎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在充分掌握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制定了《关于实施党员先锋责任制的决定》、《农村党员先锋责任制手册》,明确了党员先锋责任制的六大内容和两项形式,收到了显著成效。同时在开展“双培双带”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开展评选“党员示范岗”、“科技示范户”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广大农村党员中营造了颂先进、学先锋的浓厚氛围。
二、主要成效
(一)增强了农村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实施“双培双带”活动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作为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感到肩上有责任,工作有载体,行动有目标,党员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联系户做一个好村民,自己必须先做一个好党员。根据党员平时的表现,党支部定期进行考评,表现优秀的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样,党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主动想事干,自觉找事干,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如在2004年抗击“云娜”台风时,全县农村党员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履行职责,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尤其是当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危险时,党员义不容辞地肩负 起责任,伸出援助之手,使在灾难中的群众感到党组织的关怀。南麂镇国姓岙村村支书接到外出拖船的2名渔民打来的电话求救,告知因风浪太大,他们两人所在的船难以靠岸,请求村里派人施救。在接到电话后,该村村支书马上带领村民奔赴事发地,当时由于风大浪大,一行8人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半个小时的施救,终于使船顺利靠岸。一些党员说,以往自己村里的事情心没少操、活没少干,应该算得上好干部了,可对比“双培双带”活动中对党员的一些要求,发现差距很大,只有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通过实施“双培双带”活动,农村党员思想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学技术、上项目,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自觉性大大增强。
(二)解决了农村发展党员渠道不畅、视野不宽的问题。通过组织、群团、群众、个人四种方式推荐各方面人才,建立“党员发展后备库”,使普通群众、群团组织甚至申请入党的群众个人、企业职工都能参与到发展党员工作中来,改变了以往发展党员由党支部少数人说了算的状况,提高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群众参与度,使农村、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处在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切实做到群众推荐和党内表决有机结合,有效杜绝了一些村和非公企业在发展党员中出现的“近亲繁殖”和“家族化”倾向。如我县榆洋镇南门村主任各方面表现一贯较好,在群众中威信也较高,近年来曾多次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心情非常迫切,但由于长期受到党支部书记的排斥,一直以来,都不能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自从该村建立“党员发展后备库”后,由于推荐党员发展人才的途径多样化了,该同志经群众联名推荐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三)解决了农村党员素质不高、后源不足的问题。面对市场经 济发展的新形式,很多党员不能适应要求,农村中出现的党员老化、能力弱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近年来农村党员数量增多了,党员队伍宠大了,但是党员的整体素质却没有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而趋于弱化。通过“双培双带”,我们把培训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加以落实,使原有的党员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我们把农村各方面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既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又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通过内训和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数量不断得到充实。同时,由于群众、群团组织的参与,一大批优秀青年被纳入党组织的视野,党员发展工作得到了加强。如:晓坑乡下岭头村过去7年仅发展3名党员,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后,已有15人已经进入了村党支部的视野,其中5人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四)解决了农村党员发展无序化、党员管理混乱的问题。在“双培双带”活动中,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的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建立党员发展公示制,强化了党员发展党内党外双向监督机制,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度,从源头上解决了党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如:2003年10月昆阳镇前宕村党支部将支委通过的3名发展对象报镇委审核,镇委在公示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其中一名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经查实后,镇委责令村党支暂缓对该同志的发展,群众对此反映良好。他们普遍反映,以前,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何时发展成党员一无所知,现在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后,不仅知道,而且群众都有了发言权,他们认为农村发展党员这种公开的形式很好,经过公示,群众信服、优秀的人入了党,他们举双手赞成。已经实施的党员发展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党员发展工作的正常开 展,加强了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监管力度。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的推出,强化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监督和管理,使流动党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正常的组织生活,有效遏制“三不”党员的出现,同时给流动党员设岗定职,使流动党员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五)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把致富能人、科技能人培养成党员,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都进一步使村级组织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你上项目我领路,你有发展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大大增强了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强化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树立了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法院提升党员干警素质服务法院中心工作09-18
创新培训方式 促动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大提升09-01
党员素质教育培养心得体会09-23
提高党员素质的途径06-30
“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心得体会06-30
纪检业务综合素质提升班学习心得体会08-03
办公室系统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心得10-24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09-10
员工素质提升活动方案07-09
医院职工素质提升总结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