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2024-08-01

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精选8篇)

1.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一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摘要】幼儿的科学就是生活中的科学。幼儿的科学是神奇的,又是平实的;是生活本身,又超越生活。对于幼儿来说,科学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时,应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科学教育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去,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科学。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科学;教育;体会

一、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和事物,培养其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养成幼儿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在班内的自然角里,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种子发芽、苗儿成长以及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两条前腿、小尾巴慢慢不见了的生长过程。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关注到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柳树从发出嫩绿嫩绿的小芽到柳絮飞扬,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主要标志之一。并提醒幼儿注意到天气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刮风、下雨等等,通过这些日常的观察活动,有目的地让幼儿感知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体验和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积极展开活动

当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时候,教师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幼儿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积极组织活动,引导他们去正确认识,并鼓励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之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如:孩子们对种在自然角中的大白菜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科学活动――《有营养的大白菜》,活动之前,我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各样用白菜制作的食品。活动中,孩子们回忆并说出了平时见过的许多种白菜制作的食品。在随后的认识白菜和剥白菜叶子的环节中,孩子们利用了多种感官对大白菜的外形特征及特点进行了观察、体验和探究。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白菜是那么的普通和常见,但是在平时,又有几个孩子摸过它、探究过它呢?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剥白菜叶子这个环节,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亲自动手来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关于白菜的秘密,比如:白菜叶子比较脆,白菜里面有点白,外面有点绿,越往里面叶子越小等等。最后我们还把剥下来的白菜叶子一起送到了食堂,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参与劳动的光荣和喜悦。《有营养的大白菜》这个活动,教学内容看起来比较普通,但是孩子却能从中受益,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通过认识有营养的大白菜――这种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蔬菜,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及探究的欲望。

最常见的事,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因势利导,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带着成人的偏见,来阻挡孩子们的兴趣。

三、激发好奇心,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孩子天性好奇、好问。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赫胥黎说过:“假如由于提出了一些愚蠢的问题,而没有遭到斥责和阻止,一个幼儿在智力上的求知欲就会是无限的;他也肯定会慢慢地而又稳固地积累知识,并采用提问这种方法来发展思考能力。”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并引起幼儿对自己问题的探究,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创设条件。例如:我在自然角建立了观察记录本,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主动地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孩子们每天都在认真地记录着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幼儿虽然能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主动提出问题的孩子却很少。孩子如果不能把发现的问题表达出来,就很可能错过了进一步探索的机会,于是我就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并提出问题,果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孩子观察到蒜种在土里和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生长情况发生了很大不同,便问到:“为什么种在土中的蒜和种在水中的蒜长得不一样高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和探究活动。又有的孩子观察到了小麦的须根和大豆的植根,问:“看,都是根,它们怎么长得不像呢?植物的根有什么用处?”小朋友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这样,一个关于“根”的活动便产生了。孩子们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查找资料、做实验、讨论如何为植物浇水、施肥等一系列活动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充分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亲近自然,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科学经验,培养创造力

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就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佳场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风、雪、雾、雨……都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孩子们用它们做游戏――堆雪人、打雪仗、放风筝、玩泥巴……感受、体验和发现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幼儿这些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是一种天性和本能的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这种本能、兴趣和需要,让他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充分地表达、表现。在班里,当有的孩子说起在农村爷爷奶奶家能快乐地玩泥巴时,很多孩子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于是我就组织了一次以科学为主的综合活动――《玩泥巴》,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捏泥人”的游戏,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探索和发现泥土中蕴藏的奥秘。我们一起用小水桶打水和泥,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孩子们活好泥后,又用找到的树枝、树叶、石子等天然材料做成了工艺花瓶、好吃的水果、风味点心、泥娃娃、可爱的小动物等等各种造型,并自发的玩着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们创造力的表现。整个活动自始至终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们从中充分体验到了接触大自然的乐趣,获得了有关泥土的知识,发展了探索和创造能力。

愿我们多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把他们引上科学探究之路。让每个孩子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打下必要的基础。

2.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二

因此, 笔者认为, 在我国各级各类的教育中, 都要以“开展创新性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同样,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 职业学校更应该, 同时也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笔者是一名计算机教师, 在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一线教学工作若干年的教学实践中, 努力开展创造教育研究,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 加强课堂渗透等途径, 对创新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总结了出几点切身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作为其主导者, 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只有创新性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因此, 搞好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主要重点应放在:一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传统的观念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而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 是一种综合的素质, 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二是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学生通过“读死书, 死读书”所获得的“死知识”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局面, 要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现成的知识基础上, 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把“教学生学会”的教学方法观转变为“教学生会学”的教学方法观。科学研究表明, 人类近30年来获得的知识等于过两千年的总和, 预计到2050年, 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将是今天的近百倍, 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和迅速地更新,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 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四是把“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转变为“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 在职业学校中, 更要加强对学生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的体会是:计算机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 应当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者和排头兵。这是因为:一是计算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 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 才能避免所学知识出现老化的现象;三是因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最终的目的, 而不需要学习太深、太难的理论知识;四是因为计算机教师由于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 开展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更加丰富和多样, 创新教育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因此, 计算机教师要加强在“教”这个方面的创新意识, 努力成为创新教育的先行者。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 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 改革课堂教学, 就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是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在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以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实践, 允许教学实践冲破教学模式, 推动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更要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个性, 使他们各有专长, 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要鼓励教师结合运用类比法、联想法、矛盾法、逆向思维法、定势打破法、缺点列举法等教学方法, 冲破传统教学模式,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还要注重以下几个原则:探索性原则, 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富有探索性, 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 提出探索性问题;动态性原则, 要求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 注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面思考和揭示问题, 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激励性原则,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 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各学科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其基本内容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不同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具有不同的作用, 各学科教师在深入了解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要结合各科教学自身的优势, 寻找其与创新能力开发的最佳结合点, 除了其同进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发散思维、想象力、直觉思维的训练外, 还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 采取不同做法。比如在学习Power Point幻灯片制作的过程中, 可以给出一个制作“个人SHOW”的任务, 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由发挥, 教师进行指导, 并随机找出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 开发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

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最高标准就是要看他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就, 也就是说,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能力才能称其为能力。因此, 开设适量的、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我校的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 开设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 如计算机兴趣小组, 电子制作兴趣小组, 服装设计兴趣小组等, 对课本所学的知识进行扩展;二是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利用计算机知识制作个人电子简历、电子相册、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并提供下载, 开展修理家用电器、量体裁衣、设计制作校服等便民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三是要坚持几点注意事项, 要鼓励学生质疑, 尊重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 表示学生的想法是有价值的, 要正确看待学生犯错误, 给学生通过实践纠正错误的机会, 要注意每个学生都有创新实践能力, 而不是成绩好的学生所独有的。创新教育无差生, 实践表明, 一些调皮倒蛋、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有优势, 因此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种创造活动中。

四、实施创新教育,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

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首先实现教育转型, 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从模式教育转向多样化教育, 从沉闷僵化的教育转向生动活泼的教育, 实现上述三个“转向”, 都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一是要进行评价制度改革, 建立一个全新的评价模式, 以往社会对学校, 学校对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模式, 侧重于对成绩的认定, “以分数定优劣”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种教育“怪圈”的出现, 结果是教师教的死, 学生学不活, 最终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实施创新教育, 就必须坚决摒弃这种旧的评价模式, 建立全新的评价制度, 评价标准, 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淡化分数观念, 强化全面发展意识;二是人才观的转变, 目前多数家长和学生还是认为只有上大学, 有高学历才是人才, 这种观念在现今社会已经是不全面, 甚至是错误的了, “成才的道路千万条”,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只要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奉献社会就是人才, 而其中大多数人才都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素质, 是创新教育的受益者。三是要继续深化中考及制度改革, 减轻升学压力, 切实将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千改万改, 如果不改革中考制度, 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要变分数竞争为办学水平的竞争, 使学校集中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切实开展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在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今天, 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创新教育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摘要:本文结合在职业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总结出了几点体会,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 开发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创新教育的长久开展。

3.例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三

一、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的浓淡。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失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授“相交线”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导人:请同学们拿起自己准备的剪刀。如果紧握把手,就能剪开物体,大家可以试一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导人新课,学生想探求究竟的兴趣自然大增。接着,在实践、讨论与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握紧剪刀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剪刀刀刃之间的夹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物体。如果把剪子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从而顺理成章地进入研究相交线的正题。并且为后边“对顶角相等”的说理作了很好的铺垫。同学们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

二、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学能力

《课改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可以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在讲“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时.我先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纸片折叠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小组交流、讨论、对比,思考如何在三角形中画出它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然后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几折几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概念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后,再让学生看书弄清各概念的意义。这比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述.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并且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从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发现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如此开展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用软件画一个任意三角形,量出它的各内角并计算它们的和,然后随意改变所画三角形的形状,再量出变化后的各内角,计算内角和。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然会得出一致的结论.从直观上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为什么大家的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呢?是巧合吗?带着疑问,再让学生在纸片上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剪下它的各内角,用拼合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结论。通过“画算一想一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感性上建立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拼图中获得灵感,学会通过添加辅助线从理性上证明上述结论。这样,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究活动,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提高,数学问题也顺理成章的得以解决。

4.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四

办税服务,是指税务部门在纳税人具体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涉税信息报告和缴纳税款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办税服务是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近年来,办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各种原因,办税服务仍存在许多纳税人不满意的地方,办税环境、办税质量、办税效率等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本文试从创新办税服务管理方式,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推进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

一、当前办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观念制约办税服务建设

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对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思维产生深刻影响,在税务管理上表现为:重管理轻服务,税务部门习惯从自身管理和发展需要出发设计办税程序,忽略纳税人需求,办税服务中部分管理措施加重了纳税人办税成本;重分工轻整合,办税服务存在窗口前台与征管后台脱节的现象,管理者往往更关注形式上的职责分工,不能有效实施跨部门的的业务整合,降低办税效率;重实体轻网络,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税收征管中应用的发展,网络办税业务量迅速激增,根据笔者所在地税部门税收征管操作系统统计,办税服务业务量最大的代开发票类业务占税收收入的50%以上,五险工会经费征收占业务量的40%.并且涉税申请、纳税咨询也将主要通过办税服务厅实现,而目前网络办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重个性轻全局,缺乏规范、统一的全局部署及协调机制,办税服务工作盲目创新,优化承诺缺乏法规依据,从短期和局部效果看,赢得了一定的形象效应,而从长远和全局工作来看,存在引发全局办税服务程序及规范失控的风险。

(二)办税程序复杂影响办税效率

在税务管理活动中,有些涉税事项操作环节和流转部门多,办理流程复杂,部分基层单位更自行添加或简并办税环节,造成同一涉税事项税务机关操作流程不同,各地要求纳税人提供的资料也不同。全国税务系统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纳税人认为国税和地税部门在办理纳税时都存在程序复杂、要求报送资料多和报表重复问题。”强化风险防范的代价是办税效率和办税公平的损失,纳税人一次办税成功率、办税平均耗时等办税质量指标区域间比较差别较大。此外,在信息化支撑下的大流通经济环境中,复杂的办税流程及流程的差异性不仅加重了纳税成本,更无疑构成了同城通办和网络办税最大的障碍。

(三)配套管理滞后影响规范化进程

从办税服务的主体看,目前与办税服务相配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如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定期轮岗、上岗培训、人员绩效考核、劳务派遣人员使用等管理尚不成熟,对税务干部有效激励措施稍显不足;从办税服务的内容而言,由于忽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造成了碎片化的管理制度结构,办税服务与其他征管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职责划分、衔接制度均需要进一步规范;从办税服务的载体分析,税收管理信息化平台集成化程度急需提升,征管软件不稳定,多模块功能兼容问题及流量控制上亟待改善,处在新兴阶段的网络办税迅速发展,由此产生的网络安全、配套管理、与实体办税的协调等更有待完善。

二、实施管理创新,推进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

办税服务的提升,需要载体和方法创新。随着纳税服务核心业务地位的确立,办税服务范畴、服务导向、服务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现有办税服务的管理方式仍然没有突破惯性思维,传统的技术和手段成为制约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的瓶颈。因此,实施办税服务管理创新,引入6S基础管理和深化ISO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按实现程度尝试内部认证,对推进税务系统办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兴起,适应了政府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的税收管理理论基础。首先,规范办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统一办税服务标准,为纳税人提供符合法律规范和确定质量的办税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均等化,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其次,以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符合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倡导的顾客导向理论;第三,简化办税环节,提供快捷服务可降低纳税人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符合税收遵从理论。

(二)关注纳税需求,选准切入点。

在“大服务”格局下,升级办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应贯彻“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基本理念,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实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办税流程的设计既要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办税能力,又要便于纳税人办理,以面向职能管理转为面向流程管理,缩短征纳双方信息沟通时间,加快管理层对纳税人需求的反应速度。因此要建立纳税人需求快速响应和反馈机制,应用信息技术搭建扁平化管理平台,通过征、管、查一线管理与服务活动,及时、全面地搜集纳税人需求,经需求传递和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优化流程、梳理文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三)强化业务整合,弱化连接点。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没有割裂的管理个体,所有过程均相互关联,对系统中过程之间的联系、组合和相互作用也是一个连续的控制过程。因此,必须系统思考,对办税服务与税源管理、稽查等业务部门的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强化衔接并予以文件化,实现程序化管理,从而保证每一环节及其接口都有规程、制度在规范制约,达到疏而不漏、衔接顺畅的效果。在业务整合的过程中,树立以办税服务为“风向标”的大服务理念,解决不同部门各自为战的问题,消除办税服务厅前台与征管查后台脱节的现象;在信息化平台的各模块软件设计上充分整合优化,提高平台集成化水平,改串行工作流程为并行工作流程,实现信息的一次处理与共享使用机制。只有当连接点弱化至无缝对接,业务流程真正畅通无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办税服务效率。

三、办税服务规范化管理推进工作中的关键因素

(一)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必须得到高层管理者支持

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是一个战略发展过程,必须得到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主管纳税服务的职能部门应根据税务部门纳税服务规划、年度纳税服务工作中心、纳税人诉求分析等制定周密的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年度目标和建设方案,报告给决策层以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将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列为组织战略层面工作,以取得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配合。规范化建设计划应当以正式文件方式发布,以提高其执行效力。

(二)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是一个整合优化过程,要注意协调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引入与创新的关系。技术标准的引入不能脱离历史形成的实地情况全盘接受,而是要坚持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正确把握其实质,因地制宜,在继承中创新。二是统一标准与合理空间。标准的制定应避免一刀切,在达标规范基础上建立多级标准,为各地办税服务在规范基础上留有持续上升的空间。三是实体办税与虚拟办税配合。根据国际纳税服务发展趋势,网络办税服务厅将逐渐发展为办税服务的主导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实体办税服务厅趋于萎缩,选择到实体办税服务厅办税是纳税人的权利,网络办税的发展将带来征纳互动及信息共享便利,同时降低实体办税服务厅柜面压力,反将促使实体办税服务厅得以集中资源扩大预约服务、个性服务等多项功能,改善服务环境。

(三)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必须完善配套保障机制

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全方位协调和支撑。办税服务是税务部门多层次多部门内循环中形成的服务链的终端产品,规范办税服务建设,实际上是以办税服务为起点和终点,进而规范整个征管流程,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优化。要实现规范化目标,必须同步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一要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团队,以办税服务联席会议、纳税咨询专家组等形式协同工作,提高服务的权威性;二要重视办税服务人才开发与培养策略,提升办税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加强社会合作,如与财政部门联合开展办税员培训,提高我国纳税人的办税能力;三要引入心理咨询,对前台工作人员心理压力及时疏导;四要加速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网络办税配套管理,减少软件故障;五要有计划改进办税设施,使服务响应标准适时提高等等。

当然,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有一个从认识到提高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因此,需要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持续推进。

5.开展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做法 篇五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福

2003年4月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校注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并逐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在管理上形成了教育为先、五育渗透、横向衔接、纵向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结构;在内容上构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在途径上形成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密切配合的教育模式;在方法上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教师灌输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手段。这种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立新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师德队伍,新时期德育工作根本 1.从封闭式的德育观向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转变

在社会信息化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流,封闭的德育环境已不存在,我们应确立开放的现代德育观,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信息选择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

2.传统的防范型德育观向主动发展型德育观转变

传统的防范型的德育,企图在孩子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筑起一道围墙,让他们按照成人的意愿成长,其结果往往是是与愿违。

在复杂的开放的信息社会中,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利益,面对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思想意识,多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现实,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主地选择高尚道德和健康人生道路,促进他们主动地健康地发展。

3.传统的灌输德育概念向促进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转变 4.传统的家长式教育向尊重式教育转变

传统管、压,施加给学生的就是被动地服从,没有把学生看做是

德育的主体。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人格的塑造;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采取成功教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坚持开展了“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德先进个人评比”活动,从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工作水平。

二、整合新课程,建设高标准的内容体系,德育工作的基础 1.突出时代性

紧密结合新时期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教育内容,并以“现代人的养成教育”为内容全面系统地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以学校的小环境育大社会新人。

2.体现系列性

用体验教育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体验教育是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它突出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采取追随体验、换位体验和模拟体验等形式,帮助少年儿童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引导少年儿童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做一名好孩子。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根据父母的工作情况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家庭开展扶贫帮困和助残活动,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辛,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2)引导少年儿童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做一名好学生。把为老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辅导员、老师、校长、职工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

务等,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3)引导少年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做一名好少年。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售票员、交警、法官、记者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4)引导少年儿童在大自然中体验,做大自然的好朋友。结合所学自然、生物知识,开展大自然探秘、远足、野营、旅游等活动,鼓励他们多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培养起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操。

要附之以形象:如星级集体、一、二、三级。星级个人,如“爱心星”、“文明星”、“勤劳星”、“勇敢星”、“智慧星”、“巧手星”、“特长星”。

3.注重校本性

深入挖掘学校内部的德育资源,可分为校情校史系列、人物系列、环境系列等。

4.弘扬人文性

三、构筑新系统,创建高速度德育环境——保证

德育工作难以落实,是因系统运作不灵,速度慢,效率低。1.上通下达机制活

形成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学生自我育人为一体的、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决策层”有谋略、有规划,“实施层”有措施、有办法,“接受层”有愿望、有行动,德育工作实现“人人主动参与,人人都是德育形象,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的局面。

2.“三课”并举全员抓

1)专题课。一是目标系列内容的落实、国家教材安排的内容进行选择,二是以“问题为本”模式来设计德育课程。特点是灵活多样,根据学生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设计。

2)渗透课。对德育知识的有组织的整合,系统性和目的性较强,具体到各科课程。不是穿鞋带帽,而是及时、恰当、有机。(课堂教学看课评估)

3)环境课(综合课)。人物环境(教师为人师表、师生关系和谐、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等)。物化的环境:校园的、班级的美化,文化氛围的创设等。

3.实践跟上自主管

将值周和少先队主队系列活动结合,变值周工作为“我能行,自我管理实践周。”

原值周生为自我管理示范生,班级推荐出能代表班级形象的学生或是每周的自我管理先进个人来从事这项工作。配实践指导员(辅导员)。并开展“三评”活动,即星级实践区、星级实践班、星级实践生等。

4.家校连通和谐教

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德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学校成立 “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并充分利用一刊、一报、一网的作用,开成教育合力。取得教育的一致性,特别是学生的体验教育。

5.广阔天地齐锻炼

1)阵地教育出精英。发挥电视、广播、板报等阵地的作用。建立学校、班级、年级社团组织,每个组织配一个辅导员。如:义务宣传班,公共汽车上,社区宣传、做好事、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等。

2)一人一岗见责任。给每个学生一个合理的位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形成一个班级的管理小社区,完成自己的任务,管好自己的事,树立责任感。

3)对口实践一齐行。要深化对口班的实践活动,拓宽其实践领域,个别活动可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进行交流。要加强校级、班级干部的

培养,指导,通过“我当一日校长”、值周班长等竞争、竞选活动,不断地培养、锻炼学生。

充分发挥校级,班级,小队组织的作用,通过严格的组织管理来教育队员。

四、研究新问题,实践高质量的教育科研——德育工作的先导 1.加强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德育的策略研究。

信息网络在为德育提供机遇和条件的同时,又向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力的冲击。

首先,网上信息内容复杂。既有科学、进步、健康、有益的大量信息,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甚至反动的信息也充斥其中。庞杂的信息会造成人们思想的迷惘,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网上活动隐蔽性大。网民的隐蔽性和显突的自主意识,冲击人们的责任感。

再次,网上制造、传播病毒,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黑客攻击、诈骗、赌博等犯罪行为,腐蚀人们的灵魂,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

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也离不开网络。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电脑,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

面对新问题,应采取防护性和引导性两类对策。2.21世纪班集体建设的实验研究。3.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重视过程的实验管理与研究,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形成成果材料。

五、谋求新发展,形成高效益的评价机制——德育工作动力 长期以来,认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但对德育评价则十分简单,存在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其一,评价内容的片面化,往往把学生的行为表现当作学生的总

体德育评价成绩,这是对德育认识上的偏差;

其二,在评价组织上薄弱化,往往是班主任老师一人说了算,教师的个人主观成分比较多;

其三,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简单化,往往是“优、良、中、差”四等,说不出这四等之间有着多少差别,对学生评价定位不准。为更地开展学校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学校德育教育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如何开展德育评价工作?

1.要有明确的德育指标。德育指标是以德育任务为前提拟订而成的,实际上是对德育目标的分解,是德育评价的更为具体的标准。《中学德育大纲》规定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以此为任务分别对初高中不同阶段作出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归纳起来就是“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包括敬父母、师长,尊老爱幼的伦理教育,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教育,以至逐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交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独立的人格、创新精神、审美能力等;培养既能为国家的命运又能为自己的个性发展承担责任的人。”(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的评价范围实际上是很广泛的,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学校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既要结合学生守则中所规定的全部常规要点、文明行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全面考核,也要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参加活动态度等的全面评价。分解成的德育指标对评价过程有着直接的规定作用,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指标就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因此,德育指标有着方向作用,对具体的德育教育过程又有着指导作用。

2.要有网络化的评价组织。学生在某时期有着一个比较综合的思想认识,例如关心集体(反之即是漠不关心)、尊敬长辈(反之则是无礼貌)、纪律观念强(反之则是无组织纪律)等,但对这个比较综合的思想,其反映在实践中则可能出现两面性,即在校一面在家一面,教师面前一面教师背后一面,这个教师面前一面到那个教师面前又是一面等等,尤其是当代学生的思想、生活越来越复杂,要求评价的广度也越来越广,因此,要全面评价学生,就必须是多人参与,构建一个评价网络;

同时,德育评价是对评价对象(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之一,是对学生某阶段思想和行为的肯定性的激励和否定性的批判。评价方法的正确与否,评价结果的恰当与否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德育评价的过程及结果都应十分慎重,必须减少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误差,真正使评价过程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这也要求建立一个组织健全的评价网络,这个网络可以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 1)家长—教师网络。学生的活动范围最主要有两个:学校和家庭。学校的任务主要由教师来完成,而在家的表现则必须由家长的参与才能比较全面而正确的反映。教师可以把评价的指标给家长,并事先说明原因,让家长按要求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评价。

2)班主任—任课教师—其他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并且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任课教师和其他教师参与评价是他的本职工作之一;

3)教师—学生。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同班同学是评价某个学生最直接的人,他们经常相处在一起,经历的事频繁,对同学可为最了解了,因此,由学生参加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被评价人自己也要进行评价,即自我评价。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的条件,努力使他们承担起评价的责任,以培养他们评判行为的能力。这个网络的建立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并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起把关作用,做到在评价中肯定,在评价中教育,正真使评价成为德育教育的良好步骤。这诚如布鲁纳所认为的: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布鲁纳:《发现的行为》)。3.评价应遵循以下几点: a)导向性与激励性结合。b)科学性与系统性统一。c)形成性和阶梯性相伴。

d)主体性和个体性并列。调动自我评价机制。e)操作性和趣味性相融

6.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六

一、明确工作任务,是做好机关支部工作的基础

要想把机关支部工作抓好,首先要明确机关支部的工作任务。支部书记要明确,支部委员也要明确。《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就明确了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性质和任务。

机关支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依据《党章》和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项工作任务:一是抓教育。二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重大决策、决议、决定、指示、号召的贯彻执行。三是加强对党员的监督。主要是监督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严格自律;监督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带头遵守党的纪律等。四是发挥好协调作用。从支部角度讲,还要协调各部门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组织发展工作。

二、把握任务特点,是做好机关支部工作的关键

机关支部的特点是两多一难一有利。两多即部门多、领导干部多。一难即组织活动安排难度大。一有利即大多数党员对党组织生活都比较自觉。

根据上述特点,作为党支部书记,安排组织党员活动主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要服从服务于各部门业务工作的安排,除紧急特殊情况外,其他活动都尽可能服从各部门工作。其次,在安排支部活动时,提前与局领导沟通,向支委、各部门领导打招呼,安排好业务工作,不搞临时动议。近几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抓党员的教育、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多年来,思想上没有因为是机关支部、领导干部多而有所放松。

第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的决议、决定、指示和号召的贯彻落实。这是机关支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重要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支部大会向党员进行传达,有时也扩大到入党积极分子,统一思想认识,教育党员干部带头执行。

第三,突出抓好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一是机关支部的重要事情、重要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出现的难题都要主动汇报,善于听取党委对机关支部的指导性意见。二是靠制度监督。三是善于提醒、发现,听到或者有人反映党员干部特别是处级干部的问题,机关支部书记要敢于直言,提醒注意。要打破顾虑,要从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出发,多沟通,多帮助,不能回避。

第四,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一是抓培训,二是抓培养,三是把好质量关。

三、爱岗敬业,注重自身良好形象,是做好机关支部工作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解决爱岗问题。机关支部书记这个岗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党群部门的支部。增强当好支部书记的责任心,机关支部书记是党委和机关党员对自己的信任,既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前面提到的“学习、保证、监督、组织发展”任务的落实,主要责任在支部书记。我们机关党支部的书记和委员均为兼职,既要完成目标考核的职责任务,又要挤出时间搞好支部工作,要摆正本职和兼职的工作关系,形成合力,促进支部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善于团结支部委一班人。作为支部书记,要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搞好一班人的团

结,要摆正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对一些重要的事项经支部集体研究决定,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7.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七

服务是银行自身发展的本质需要。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实现盈利的源泉是银行提供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本质属性在客观上要求构筑银行服务利润链, 增强服务竞争力。银行服务利润链是一种表明银行、顾客、员工和利润四者相关关系的价值链, 其理论基础是:在利润、顾客忠诚、顾客满意、顾客让渡价值、员工能力、员工忠诚、员工满意及员工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的联系, 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认识银行服务职能的根本所在。

1.1 顾客忠诚度是银行盈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近20多年, 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证明, 顾客忠诚度对利润的影响较银行的市场份额更为重要。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 忠诚顾客每增加50%所产生的利润增幅可达25%至85%。拥有客户是银行经营的立足点, 服务客户是银行生存的第一要义。

1.2 促进顾客忠诚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顾客的忠诚源于他们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只有高质量、高效率的银行服务才会令顾客满意, 才能获得顾客忠诚、减少顾客流失。银行只有保证做到服务规范, 力求达到服务优良, 才能够让顾客满意, 才能够保持顾客的忠诚。

1.3 顾客满意度由顾客让渡价值决定

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顾客所获让渡价值越大, 其满意度就会越高, 忠诚度越有保障。由此, 当代商业银行不断开发和提供“超值服务”。

1.4 高价值源于银行员工的高服务效率

价值最终是由员工创造的, 员工的服务是价值产生的必然途径, 而员工的工作效率无疑直接决定了他们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

2 对规范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2.1 构建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理念体系

(1) 优秀的现代银行服务理念及内涵。商业银行服务理念是商业银行长期经营实践而形成的服务哲理、服务精神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服务哲理是银行经营服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银行经营实践中形成并具有经营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服务精神是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银行群体在长期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不懈的服务追求。共同价值观是银行及其员工对其服务“特殊价值”意义的认识体系, 它决定着银行和员工的行为取向和判断标准。优秀的服务理念应清楚地表达银行以服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以市场为依托, 使银行的经营与顾客的关系得到完美的统一, 以及使银行各级机构、每个员工协调一致。在实际应用中服务理念是由银行服务市场定位、服务主理念、警言、座右铭、形象宣传用语等要素组成。

(2) 准确的银行服务市场细分与定位。金融服务市场囊括了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总和, 需求形态千差万别, 而任何一家银行所能满足的只是总体中有限的一部分, 银行服务理念与银行的服务定位一定要相适应。对金融服务市场的细分并实行差异服务具有以下优势:一是, 合理投入, 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二是, 有效地通过差异性服务建立服务优势, 确保留住顾客并使顾客信赖银行;三是, 充分发掘市场潜力, 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3) 服务理念应不断提升。如某银行2006年“管理年”, 抓管理、练内功、上质量、抓效益贯穿银行服务始终;2007年“调整、整顿、改革、提高”是银行服务的主旋律;2009年确立“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 以效益为目的”的经营服务观念, 2012年将其提升银行的服务理念。

(4) 服务理念与CIS战略。银行CIS战略包括银行理念识别 (简称MI) 、银行行为识别 (简称BI) 和银行视觉识别 (简称V1) 三个层次。服务理念即是银行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 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 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银行服务理念处于最高层次“理念识别”的核心, 银行服务理念在银行c I战略中最具活力和效益。

2.2 完善监管制度

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加强各级监管部门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监督和管理, 防止出现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在监管中充分发挥地方基层部门的作用, 中央银行及银监会的监管部门大多设立在县域以上的地方, 而对县域以下的地方监管不力, 基层部门对广大农村比较了解, 容易实施监管。2010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特别指出“加强和改进对农村金融的监管”, 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高质量高水平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建立在有效地风险防范基础上, 不能由于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 而不断积聚风险隐患。新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机制调整, 形成制度化的贷款审查机制。制度化、程序化的贷款审查机制是小额信贷的重要环节, 对贷款的发放进行监督管理, 筛选出更多的优质客户, 降低贷款的潜在风险, 有效防范不良贷款的发生。

2.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

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活动所具有的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职能, 从而支持、调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弥补供给缺口。在金融抑制的背景下, 我们要站在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发展的角度, 深人贯彻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全面构建小康社会,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持续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目前我国看似形成了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格局, 但实际上是一个不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各类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机构体系要从以下五点着手: (1) 农业银行加快股份制改革, 加大信贷支农力度; (2)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加快服务农村金融的脚步; (3) 农村发展银行拓展业务范围, 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 (4) 农村商业银行寻求利润突破口, 转变经营模式; (5) 非正规金融机构规范化, 引导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发展。

3 结束语

金融业的竞争, 是信誉的竞争, 更是服务的竞争。农村金融服务只有坚持长期、科学地开展优质服务,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观念, 强化服务措施, 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 提供优质服务, 才能实现现代银行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效益的全面提升。

总之, 农村金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地方金融,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切实解决农民金融服务问题, 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S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始终把农村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改革, 有效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用, 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与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本文对如何规范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及经营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监管,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丁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SWOT分析及其可持续性战略研究[J].问题探讨, 2011 (6) .

8.开展创新规范服务年主题活动的几点体会 篇八

关键词:围绕生产经营 创新创效 思索

创新是成才的途径,创效是建功的核心,几年来,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团委不断健全创新创效活动的各项制度和网络体系,组织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到创新创效的实践活动中去,有效地促进了我公司生产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为保证青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给青年投身创新实践和成长成才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企业的各级团组织应充分创造有利于青年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条件。一是进一步健全网络体系,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成立企业创新创效领导小组,协调、指挥和督察青年创新活动的开展。二是建立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项目的运行程序,规范项目申报、审核、立项、签订合同、攻关、鉴定、表彰、推广各个环节,活动中逐步成立一套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责任明确、跟踪考核、封闭循环的考核体系,使创新创效活动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保证活动长期开展。三是积极协调科技、财务等部门抓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项目的申报、审批、合同签订、资金落实等各个环节,对创新创效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团组织对创新创效项目要牵头负责。为指导青年更好地进行技术性课题的攻关,可推行项目导师制、青年技术课题招标制等新形式,激发青年技术人员热情,并可设立创新创效项目专项基金,鼓励优秀的青年工作者从事创新性课题或基础性课题的研究。

2 把握“四个环节”,充分发挥青工智能、体能优势,推动创新创效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是把握选题立项环节。要使创新创效活动贴近生产经营,为单位生产经营服务,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创效和提高青工整体素质上,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创新创效活动中,必须先抓好课题立项环节,保证课题的可行性。具体而言应引导青工把创新重点放在“四个位置”上,即放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岗位,放在能产生较好效益的地方,放在具有技术改造潜力的部位,放在工序多、工作量大的一线岗位。二是把握攻关实践环节。结合实际,从管理的关键点、成本的控制点、安全的稳固点、效益的增长点上入手,建立以团支部为单位,以技术人员为骨干,以解决重点科技项目、生产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的青年攻关队伍,组织青工立足岗位,从实际工作中找课题,重点解决生产岗位上的急难新技术问题。为加强各单位的协作沟通,避免重复选题,团组织还可结合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对各单位上报的选题项目进行筛选,找出具有共性的攻关项目,通过难题攻关招标会等形式,在青工中进行攻关项目招标,所有参加招标的攻关小组可以打破单位界限,自由组合。三是把握会审评估环节。项目实施完成后,团组织应及时聘请专家,对青年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对认定有价值的成果,在技术、工艺上给予进一步完善,使成果迅速得以应用。四是把握推动转化环节。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创造效益。共青团组织可通过举办青工创新创效推介会、建立创新创效阵地等形式有效地促进青年的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开展青年科技论坛活动、召开发布会、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展示成果等多种形式将创新成果推介给技术部门,优化创新成果转化过程,缩短生产应用的时间,调动青年钻研开发新项目、研究新成果的积极性。

3 开通培训渠道,为青年创新创效提供技术支持

知识的丰富与更新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单位团组织一定要注重强化青工技能素质的提高,根据不同岗位青工的不同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实用、灵活的培训活动,让每个人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为创新创效活动的开展积蓄力量。例如可以结合读书自学活动开展“新书推介”活动目录,向青年推荐各类工具用书,帮助青年熟练掌握和运用学习工具。还可结合自身特点有计划地举办短期培训班,增强青工的技能储备。对于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前线生产岗位可采对青工进行岗前、岗上、岗后的培训的办法,帮助青工掌握岗位技能。岗前培训,是针对新进厂青工和换岗青工,按照科学的培训方案,在基地技能教师的指导下,以基地为阵地实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取证上岗的目的。岗上培训,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青工在生产岗位上,通过拜师学技、互帮互学等形式进行训练,岗后培训是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和青工的技术状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青工进行重点培训。则可充分利用现有人才优势,开展“导师带徒”、“名师带徒”活动,规定业务熟练、工作成绩显著、岗位效益突出的人员、工程师、局级以上青年岗位能手必须带徒,通过手把手地“传、帮、带”,推动青年的快速成长。同时大力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机会,使青年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企业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前沿动态,了解行业技术未来发展的脉搏和方向。

总而言之,创新创效活动,不仅是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企业团员青年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开拓团的工作新领域的重要途径,各级团组织只有不断完善创新创效活动的运行机制,才能全力服务于单位的生产经营的中心工作。

参考文献:

[1]石国亮.关于基层团建创新的几个前提性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03).

[2]安佰明.开展青年创新创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港口经济, 2008(08).

上一篇:华图面试培训资料下一篇:发电厂 信息技术监督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