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四大误区

2024-10-18

说课四大误区(通用10篇)

1.说课四大误区 篇一

四大留学误区讲解

【误区1】出国留学,越早越好

在很多家长们看来,将孩子送到国外的中小学就读,有诸多益处,能很快融入当地文化、进入世界知名院校深造的机会更多、移民可能性更大等等。但事实上,年龄太小出国留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小留学生刚出去的时候“适应困难”等。一些国内被父母、老师看着学习的孩子,脱离了被人看管的环境之后,进入“失控”状态,课余时间,不好好学习,打游戏、玩微信,平时比吃、比喝、比穿等等,有违父母的初衷。也有些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处理能力差,性格内向且不会主动与他人交往,遇到白雪挫折,无人诉说,内心苦闷、孤独,再加上来自学习上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抑郁。还有些孩子在国内学习就不好,以为国外学习轻松,大学好上。

其实,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外教育的信息不对称形成的误解。在国外,要想上那些私立的`名校,不仅要具备经济实力,而且学习也是非常努力。国外在大学宽进严出,不好毕业。

【误区2】没有明确目标,能出去就行

高考后,一些无缘重点大学的学生及落榜生会想到出国留学,他们凭借家庭经济实力,恨不能立刻就联系好国外大学,只要能出国就行。事实上,这比较危险:一是可能碰到信誉不好的学校,甚至是野鸡学校;二是如果说是孩子连英语都不好,还要到英语国家学习,未来学习生活很艰难。有关留学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留学最需要理性,也需要规划,因为留学要消费大笔的资金和大好的年华,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目标,把孩子送到合适的国家,去学合适的专业。

据了解,有一些的这样的例子,家长觉得孩子在国内考不上大学,便利用国外有些大学容易“进门”的条件,集中家庭财力,让孩子体面地到国外读大学。但是,这种逃避和虚荣的心态,可能让留学生根本无法适应挫折更多的留学生活,有的学生三四年过不了语言关,也上不了大学,有的进了大学却迟迟不能毕业,最后只好回国。

【误区3】家长代孩子做选择,跟风热门国家、专业

在一些留学咨询会上,不少家长就是自己去咨询,不带孩子。他们认为高中生还不成熟,出国大事应该由父母全权办理,前往国家和所学专业,都是家长做主,通常喜欢跟风热门国家和热门专业。有个家长说,他亲戚的孩子在英国留学,所以就去英国留学了。对此现象,曾在中国驻英使馆任教育参赞的王百哲教授认为,由于中英两国教育体系不同,中国高中毕业生不具备直接进入英国大学本科的资格,

因此,首先选择一个优秀的合适的预科院校。另外,准备留学英国等热门国家的学生应做好费用高、申请难度较大的心理准备。建议家长,留学之国有多种选择,重在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及将来就业的目标。

【误区4】偏激的名校情绪,非名校不进

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意愿和成绩,就要求进入“前二十名、前三十名”的名校。名校录取率很低,可见竞争无比激烈。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进入了名校以后,可能会读得没有信心,这是部分名校孩子出事的重要原因。更何况,名校也不能说明一切。如果本科读的是50位、100位的大学,未来通过努力,研究生阶段能够考取30位50位的学校,也是一大进步。

 

2.说课四大误区 篇二

一、把“满堂问”当做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实施中, 有些教师将平等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许多课堂成了简单的“问答课”:层层设问, 处处设问, 时时设问, 教师反反复复地提问, 学生忙忙碌碌地回答, 一堂课下来, 留给学生思考活动的空间能有多少?这类课堂的误点为:一是随意问, 口语式、判断式的设问, 引来异口同声的回答, 造成一种轰轰烈烈的课堂“效应”;二是笼统问, 过深、过宽、过泛地设问, 学生难于回答, 只好教师“主导”了;三是低效问, 不乏技巧和难度的设问, 学生竟能在第一时间圆满答出, 无阅读之耗时, 反应之迅速, 语言之娴熟, 神态之从容, 答案之标准, 令人叹为观止。自然引来一番夸奖, 你好、我好、全都好了。问题是, 让学生做不假思索的表面文章, 教师不给予阅读上的引导、方法上的指点、思维上的点拨, 而乐于舞弊式的暗示, 即使能蒙出来, 这样的设问又有何益?至于精彩的答问, 某些公开课上并不少见。其实, 在这种“问答式”教学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 他们始终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教师垄断了课堂上的教学沟通, 阻断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究其实质, 还是割舍不了老师的主体地位, 用启发式的新瓶, 灌装注入式的旧酒, 这就是“满堂问”———“满堂灌”的翻版。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不仅使学生脱离“被灌输”的状态, 而且还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 让他们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进一步释放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 进一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发展他们的思维成果。

二、把放任自流当做“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生成了复印纸似的机器。因此, 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于是, 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 没有指导, 没有提示, 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 也没有检查, 没有反馈, 由学生一看到底, 满堂看。有的老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 喜欢读那一段就读那一段, 学习方式由自己选,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学习伙伴由自己选, 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学生自主地胡思乱想, 自主地信口开河, 自主地在分组讨论中嘻嘻哈哈, 童言无忌。在这里, 老师的循循善诱的启发指导不见了, 声情并茂的感染调动也无影踪。学生们是众鸟乱飞, 天马行空。课堂活是活了, 但也乱了。一节课上完后学生还没有弄明白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 达到什么目标。课堂教学成为典型的“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这种做法, 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 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自主学习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 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学生跟着感觉走。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起来。当学生充满兴趣地争辩、探究时, 教师应适时引导, 避免活动的盲目和课堂秩序的混乱, 避免自主性学习失控。

三、把小组讨论当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 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 但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常常流于形式。讨论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 无论什么样的课, 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 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 有的不善于独立思考, 有的不善于互相配合。讨论后,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活动便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 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 许多内容选择不够恰当, 讨论时间分配也不够合理, 多数问题讨论不深不透。而讨论的主要内容与特性即讨论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心里没有底;讨论要突破什么重难点, 学生心里没数;需不需要讨论, 教师、学生不清楚。讨论的实效自然也就难以体现了。这种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实质。因此, 要使课堂讨论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收到实效, 教师要心中有数, 能把设计好的讨论环节在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授课过程中随机体现出来, 使学生在无意的心境下展开自由发问和辩论, 思辨的火花才能真正闪烁。

四、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但是,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得好, 课堂效果显著, 教学质量提高;用得不好, 便会弄巧成拙, 狗尾续貂, 比不用还要糟糕。从表面上看, 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但仔细研究, 多媒体主宰课堂是和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不相吻合的。语文课是心与心的交流, 是一颗师心带领几十颗童心对那些人类优秀的精神产品进行共鸣的过程, 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个“读、感、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是语言和文字, 教师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诱导学生加以联想, 指导学生诵读品味,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而滥用多媒体, 则使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也随之萎缩,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另外, 大部分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的。而课件一旦被制作完成, 它的内容和程序就被死死地固定下来, 课堂上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演示, 教师在课堂中大多扮演“放映员”或“解说员”的角色。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成了“观众”, 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思路学习, 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这显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缺少了双边的情感交流, 侵占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它的运用应依据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而定。我们语文教师要克服多媒体只辅教不辅学的缺点, 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度、量、衡”, 立足文本、基于文本, 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实在在去培养学生会读、会说、会写、会听的能力, 让多媒体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3.远离养老四大误区 篇三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养老问题,存在不少的误区。由于养老是人生的刚性需求,有些时候一旦犯错,很可能就是直接影响到退休后的生活,是致命的、关键的错误。

比如,有人觉得:我现在炒股票很赚钱,养老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不需要考虑养老钱;还有人会说:现在国家有社保,我的养老可以交给国家;也有人自己琢磨,我有儿子,养儿防老天经地义。在专业人士眼中,这些观点均有些片面,有些已经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我们不妨一起来辨一辨。

误区一:有社保靠国家养老

虽然中国现在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却已经率先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同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不断提高。我们的社会正面临一个未富先老的困境。

再者,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可以预计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不断减少,这会导致将来社会能够提供的养老财务支援能力更加下降。所以说,社保提供的养老金只够退休人员糊口,距离我们想要达到的“富足养老”理想还很远。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数据,我国政府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新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只有58.5%,也就是说,退休后能从社保中领取的养老金,差不多为退休前收入的一半。

同时,这个替代率是针对全国所有参保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的,对于大中城市居民,特别_是对于职工工资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居民,这个替代率会更低。而且,古人早就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完全依靠社保来满足退休后的养老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误区二:养儿防老天经地义

养儿防老,这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在传统主干家庭(Traditional Family)结构中,这样的观念更为坚固。而在西方,由于家庭结构形态多为“核心家庭型”(NuclearFamily),他们推崇的养老方式叫做接力式:父母只负责抚养子女,在自己老年生活里面,加上他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福利的情况,基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子女负担。而且,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意识里面,也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

而我国社会的现实发展状况,也不再能够支持“养儿防老”的功能。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听到过一个概念:421家庭。前阵子还有不少电视剧关注这方面的主题。由于我国长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也就是说,一个独生子女成年后,将要负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6个人的赡养义务。先不说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孝顺老人,就算孩子特别孝顺,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仅是时间上无法支配,经济上更不大可能把老人照顾周全。

所以说,靠孩子支持养老费用,提高退休父母的生活质量?这在今后和未来几十年似乎也不可能。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子女也将不再能够成为未来养老的依托。自己退休之后,不必操心孩子的住房,不成为孩子的“啃老”对象,就算是不错的了。

还有长寿的问题,可能等到80岁需要退休金的时候,我们再看自己的子女,他们也要面临养老的问题了。

社会文化和生活观念的变化,也不再支持“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比如,现在都是晚婚晚育,还有不少人信奉独身主义。结婚以后不要孩子的“丁克族”也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下,寄希望于养儿防老,已经不太现实。

误区三:考虑养老为时尚早

“今朝有酒今朝醉。趁着年轻不多享受享受,老了想要享受都没精力了。现在的钱先花掉再说,养老还早呢。”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甚至不少人成为“月光族”。

还有很多人会说:现在的生活有太多压力,每月要还房贷、车贷,还要抚养子女等等,所以,养老的问题现在根本没有办法考虑,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说吧。

还有不少人认为:现在我还没有养老规划,一代一代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到时候我也会有自己的办法。

专业的理财顾问认为,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因为养老基金的储存效果,也就是资金积累的效果,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一个是本金多少,一个是时间长短,再者是报酬率高低。在相同的本金放入量和报酬率下,积累的时间越长,最终的资金量越大。反过来理解,在希望得到同样一个数量的养老金情况下,在报酬率一样的情况下,越早开始准备,所需要放入的本金量就可以越少些。这就是“复利的魔力”!

曾经有人说过,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天起,每天省下一杯星巴克咖啡的钱,你的养老问题就会变得很轻松。

所以,如果觉得年轻的时候开支项目过多,那么可以少放点钱在“养老的储蓄罐”里,哪怕每个月一二百元。等收入增加、年龄增大后,每个月再多放点钱到“养老基金”中。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一个为将来养老做准备的概念和意识。如此日积月累,也会攒下不少养老钱。

俗话说,年轻苦不怕,怕的是老来苦。所以,如果你今天感觉有压力,你更应该为未来去做好准备。越早开始准备,过程会越轻松一些。

误区四:赚钱多不怕养老

最近一年多来,我们经历了“大牛市”带来的财富膨胀效应。一夜之间,似乎人人都成了“股神”。企业主、白领、菜贩子、农民工兄弟,似乎人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可能性。炒股票,买基金,成了最大的时髦,最大的流行。很多人把所有的家庭资金都投入了权证、股票和偏股型基金中。

但大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今天证券市场火爆了,你可能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资产上亿元。但一旦证券市场回调,甚至由牛转熊,你的财富也可能瞬间缩水。这一点风险意识,是要有的。

大家也不难看到,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底才结束的漫漫熊市中,有多少人被深套其中,甚至影响了老年生活。

所以,现在不少退休人员把养老钱全部拿到股市去“博一把”的做法不可取,现在的中青年人群把家里所有的资金全部配置到股票上,也是不可取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养老是一个人生的刚性需求,养老基金的筹备需要长期性、稳定性,需要到退休前的那一刻刚好准备好。

所以说,今天有钱,不代表明天有钱。今天能赚很多钱,也不代表将来养老就不用愁。关键是要能把这些财富保持续到未来需要使用时。

4.企业文化的四大误区 篇四

企业文化的四大误区

作者:王雪莉 张力军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1期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更新随着世界优秀公司的成功范例落入中国企业家的眼中,但是,在羡慕、欣赏企业文化给国外优秀公司所带来的巨大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却普遍存在这样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企业文化是设计出来的一提到企业文化,我们耳熟能详许多优秀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索尼的做开路先锋,松下的报国七精神,3M的不扼杀任何新产品的创意,沃尔玛的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我们总希望能够找出更好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表现自己的企业精神。于是,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请专家或专门的咨询或设计公司为自己精心雕琢,终于可以拿出一大本包装精美、辞藻华丽的企业文化手册,便以为完成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此举错矣!

企业文化不是设计出来的。一个企业是否有企业文化,是可以观察和感觉到的。如果有老员工告诉新员工,在这个公司,即使不忙,也要表现出很忙的样子,否则老板会不高兴,那么无论企业宣称的文化是什么,这个企业的文化绝对是务虚而非务实。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反映的是已经沉淀在企业中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而不是企业外专业人士设计出的蓝图。这里,我们并不否认企业文化要高瞻远瞩,有未来导向,但如果全都是美好理想,却无法实现,那样的企业文化只能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质性的。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无法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各项作用。企业文化的策划或者说设计首先是对企业现有文化的提炼和总结,然后才能结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融合未来的价值导向。不考虑企业现实,不结合企业实际的设计是无法表达真正的企业文化的。

误区二:企业文化建设是高层管理者的事,与别人无关

企业文化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企业创始人和高层管理者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就如同惠普的创始人奠定了惠普之道的基本点:信任和尊敬个人;松下幸之助亲自拟订了PHP哲学(通过和平和幸福实现繁荣)。但如果因为这样,就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与企业其他人无关,就差之千里了。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如果企业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只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而没有员工的参与,在实施中就可能遇到抵触或者不合作,那么再完美的企业文化也无法发挥作用,而且非常容易出现宣称的文化与实质的文化不一致的“两层皮”现象。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员工的参与,从现有文化的总结与反思,对未来所倡导的价值观的讨论和斟酌,一直到负载这样价值观的行为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只有员工积极的参与,才能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也只有员工的全程参与,才能使企业上下全面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中的价

值观,上下同欲,企业发展的车轮就能添上“润滑剂”和“加速器”。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在沃尔玛可以听到员工提到自己的企业价值观时,一直在用“我们”这个字眼:我们认为顾客如何如何?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也正是这样强大的文化支持,沃尔玛在2001年一跃超过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销售额最大的公司。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我们”的事,当然,不能离开高层管理者的哲学思考和卓越领导。

误区三:企业文化是务“虚”的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将企业文化“实”起来,注重企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将之与企业形象联系起来,在企业标识、企业纪念品等上颇下功夫,做得非常漂亮堂皇,但却忽视了企业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层面——企业价值观。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CIS(企业识别系统)就多数犯这样的错误,只设计VI(视觉识别),而没有MI(观念识别)和BI(行为识别)。这样的结果自然使企业文化成为水中浮萍,毫无根基可言,只是一层漂亮的面纱而已。

另一种倾向就是“虚”下去,对企业文化不重视,只关心企业的经营业务,关心市场占有率,认为企业文化与经营没有关系。实际上,在许多中国企业,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而根据哈佛商学院著名学者约翰·科特教授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那些“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仅达166%,企业员工增长前者为282%,后者为36%;公司股票价格前者增长901%,而后者为74%;公司净收入增长前者为756%,而后者仅为1%。上面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那些最成功的公司往往也具有非常鲜明和强大的文化,如惠普、通用电气、海尔等。如果一个企业谋求的是持续经营,那么企业文化无疑是实现这个根本目标的基本保证。

误区四:企业文化大同小异

如果我们检视最优秀公司所推崇的信心价值观,我们的确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诚实和正直,我们可以在惠普和波音的价值观中见到,比如尊重创造力,尊重个体,讲求团队合作,但不能因此就得出企业文化大同小异的判断,因为往往每个公司最为人称道的价值观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如IBM的顾客服务和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波音的“在航空的世界中吃饭、呼吸、睡觉”等等。

而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个性不突出,不分行业和企业特性,全国恐怕有上万家企业有着“团结、高效、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有十几家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有“追求卓越,敬业报国”、“超越自我”等字眼,但我们记住的又有几个呢?海尔的企业精神是“敬业报国”,不过似乎“真诚到永远”更有个性一些,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行,“HAIERANDHIGHER(海尔更高)”更加常见,但不如那句“真诚”来得鲜明。所以,我们的企

业家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表层到内涵,认真思索一下,如何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个性,如何体现自己的个性,又如何在经营活动中张扬这种个性呢?

5.绩效管理的四大误区 篇五

曾有资料表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第二大难题;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第一大难题。但任何一个普通的专业人力资源经理甚至主管都可以完整地把绩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说清楚,也就是说:绩效管理从技术角度看并不难,但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极少公司能达到“持续提升组织绩效”的预期效果,根本原因是对绩效管理的理解有几个误区:

一、绩效管理非常重要

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系统性,甚至代替其他管理体系的建设绩效管理最有价值的二个环节是:目标传导与工作结果比对!目标传导是在职能管理体系与职务设计、职责界定的基础上,将目标进行充要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员工,让部门与员工有明确的工作方向与目标,这是企业战略、方向、目标落地非常有效的手段,是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工作结果比对是指通过绩效评估将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结果与目标进行比对,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当然绩效管理还有绩效沟通环节的引导价值和绩效应用的动态完善价值等。绩效管理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组织目标传导到部门、员工的管理方法;只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管理实施的一个动态环节。通过上面的表述,可以知道:

1、绩效管理需要一些前提,比如职能管理体系和职务、职责界定;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的制度与工作标准体系;进行工作结果的客观表述(数据型表述)的数据采集系统;

2、绩效管理只是一种系统的、动态的管理手段与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集成式管理方法,但不可能代替其他管理系统。

二、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也不是。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之一,确实是人力资源的工作;但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只能做绩效管理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应用辅导,不能介入其他部门内部的目标分解、指标值确定、绩效沟通、考核应用和系统分析与动态完善环节,

通俗地讲,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只是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一种系统的、集成式的管理方法,有责任辅导其使用。换句话说就是,人力资源部门把绩效管理这个工具做好,让公司所有管理者和员工用(从管理上,帮助部门和员工明确工作目标与评估标准,实现自我管理)。

三、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现在看到很多公司在做绩效管理时,主要侧重于考核。前面已经说到,绩效管理的核心价值的目标传导与工作结果比对。也就是说考核是其核心价值之一。但这个价值只能从微观上解决员工工作的客观评定,而“目标传导”的宏观到微观的传导机制对于企业来说显然更重要。在不同的管理基础情况下,可以进行不同侧重点的选择。(当然公司运用考核达到其他目的另当别论)

四、谈绩效管理必谈KPI

KPI是关键指标,大多数是基于职责提取的,计划性指标的目标分解属性不强,不是完整的系统分解;同时各公司的价值导向与管理需求不同,提取的KPI指标也会有差异,有时并不能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功能与价值。人力资源在规划绩效管理时,根据企业管理基础,应该首先选择指标管理的类型: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时,建议用双向MBO,在管理比较完善时,用BSC,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二种指标的理解都比较精深,建议以BSC为指标设定原理,这样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充要分解与落地。然后设定指标模块及其权重,会同职能部门建立指标库,由职能部门确定每个管理周期的动态指标值,这样即可以实现管控,又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放权,实现自我管理。

6.私企用人有四大误区 篇六

误区一:重朋友介绍轻市场配置。不少私营企业老板觉得用自己的人或朋友介绍的人心里才踏实。实际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引进外部知识、技术以及外来管理经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只靠圈里人打天下是远远不够的,

误区二:重高薪轻保障。在人才招聘现场,一些私企在待遇上只提一项--“薪金多少多少”,而诸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根本就不提。有大学毕业生表示:“私企用工太随意了,根本就没有稳定感!”

误区三:重使用轻培养。采访中,不少私企老板明确表示,现在需要的就是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至于员工培养、培训,不仅耽误时间还要投入资金,不能做那赔本买卖。也有私企老板担心,投入资金花力气培训员工后,弄不好员工还要自己办公司或者跳槽,要是跳到竞争对手的公司去,就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对许多人来说,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是保证自己技术水平跟上发展需要的前提,否则,不知道哪一天,眼下拥有的那一点本事就跟不上市场需求了。

7.初任教师入职适应期谨防四大误区 篇七

一、误区之一:对教学理解的先入之见

初任教师在从教之前, 对教学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初任教师对教学做出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自身学生时期的经历, 大都源于个人独特的受教育的经历、价值观、偏好或成见。就是这些经历导致初任教师对教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先入之见, 并把这种先入之见带到他们的教学实践中, 因此, 往往会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其在学生时期所接受的是被动灌输式的教育, 那么在从教之后, 在课堂上就会照本宣科, 把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而不把主要精力用于探求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可见, 初任教师如果不消除教学理解上的先入之见, 可能会不自觉地抓住无效的教学方式不放, 难以掌握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阻碍自身的专业成长。

初任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对教学真谛的理解, 把自己学生时代对教学的理解作为反思教学的靶子, 通过同伴互助, 课堂观察, 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观等形式分析自己对教学的先入之见的合理性, 全面正确地了解教学的真谛。初任教师应该拥有三个方面的知识或能力才能对教学形成正确的理解, 包括:了解学习者及其发展状况;了解所教科目的内容以及课程目标;基于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并借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改进自身的教学。

二、误区之二:不合理的自我期望

初任教师在从教之初, 大都热情高涨, 成就欲强, 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 实现自身存在价值, 博得领导、同事及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这种愿望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种盲目乐观往往会使初任教师对现实教学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期望。初任教师由于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匮乏, 在教育教学中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时, 初任教师年轻气盛, 对成绩、品行差的学生, 怀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容易招致不良的公众评价。当初任教师美好的教学愿望遭受强烈的“现实冲击”时, 他们普遍感到困惑、焦虑、力不从心, 深陷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影响以后从教的信心。笔者对一位初任教师进行访谈时, 他说:

一开始工作时对自己的期望很高, 觉得工作一年就能独当一面, 成为一个学生喜欢、老师们认可的好老师, 但是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 与自己的期望差距挺大的。希望越大, 失望也越大。有时看到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和心血, 学生的成绩没有什么长进, 自己感到很失败, 有时真觉得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

由此可见, 初任教师缺乏对教师成长阶段理论的了解, 盲目乐观, 往往因接踵而至的受挫经历造成心理上的失衡, 从而产生挫败感。那些在职初期留下不愉快经历、遇到较大挫折的教师, 有些再也达不到他们原本可能达到的水平。

为了避免这种强烈的“现实冲击”, 初任教师就必须了解教师发展的阶段理论, 对自己刚开始的工作要有合理的期待, 对从教之初可能遭遇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发展阶段理论对于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意义在于:有助于初任教师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渐进变化的过程, 初任教师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位置, 就会淡化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初任教师应认识到在工作之初, “求生阶段”是每位教师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 初任教师所遇到的挑战和艰难比其他阶段更多。因此, 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教学无能。认识到这一点, 挫折就不那么可怕了, 这样有利于初任教师在心理上自我调整。当然, 对自己发展有合理的期待, 并不等于消极地对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 而是要调整好心态, 乐观地面对挫折, 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误区之三:教学中的“目中无人”

教师教育研究表明, 初任教师在这一阶段, 在课堂上较多地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 因而往往无视学生的存在。在初任教师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 面红耳赤, 学生面带倦色, 目光游离, 甚至昏昏欲睡, 而教师却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对学生的表现无动于衷。他们的态度是, 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讲解清楚, 学生理解不理解那是学生的事, 如果他们没有理解, 那就是笨。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 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水平做过高的估计, 因此难以理解部分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的困难, 从而缺乏耐心。只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内容, 教师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往往会偏离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在教师的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 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目中无人”。

案例:

教师问一名学生3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公顷, 学生没有回答出来, 教师生气地说, “站着听”, 接着提问另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也没能回答出来。教师不耐烦地自己讲了起来, 讲完后又对站着的学生说:“抬起头来, 你再来说一遍, 是怎样换算的?”学生仍然不会回答。教师斥责道:“又讲了一遍, 再让你说, 你还不会, 你在干啥了?像个小傻瓜一样。”

初任教师没有意识到, 教师会不等于学生会, 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 学生并不一定觉得简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目中无人”, 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不反思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就无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由于对所学的内容不能理解, 从而就难以掌握:回答问题没能让教师满意, 教师对他们大声斥责、讽刺、罚站, 则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他们就会产生屈辱感:同时还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 在上课时惴惴不安, 生怕自己表现不好引起老师的责备, 但越有这种心理, 学生在课上掌握知识就越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 在教师备课的时候, 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 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 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1]在课堂中给学生多一些关注, 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初任教师的许多观念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 就能体会到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困惑, 从而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和关爱, 少一些苛求和斥责。

(一) 不断提高课堂观察力和判断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 哪里不懂, 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低效的。因此, 在课堂上, 初任教师不应只盯着教案和书本, 应有意识地关注学生, 对学生的表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情绪反应, 耐心倾听学生的答问, 并在学生做练习时认真巡视, 做到“目中有人”。敏锐的判断力, 是指教师对所观察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学生的两眼放光, 炯炯有神, 表明他们专心致志, 而且心领神会, 学有所得;学生神色茫然, 回答问题时含混不清, 表明他们思维遇到阻碍, 没有理解所学内容;学生的目光游移不定, 甚至昏昏欲睡, 多数表明他们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所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善于在课堂上观察的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教学问题, 为其迅速获取学生的非语言反馈信息, 调整自己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不断深化和拓展所教学科的知识

一个在课堂上无视学生、只照本宣科的教师是得不到学生认可的。教师的教育技巧在于灵活地驾驭教材, 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 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 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 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2]。只有这样, 教师在课堂上才能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也只有这样,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不仅集中在自己所讲的内容上, 而是集中在学生身上:如学生是如何思考的, 哪些学生在知识衔接上出了问题, 哪些学生在理解、识记方面遇到了障碍, 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误区之四:机械模仿指导教师

初任教师从教之初, 其任教学校大都采用“师徒帮带”制度, 即选派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指导和帮助初任教师适应教学。初任教师在对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 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 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 从而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初任教师对这一制度认识不到位, 因而对“向指导教师学什么, 怎样学习”这些问题还存在认识上误区。如只看到指导教师在课前如何设计教案, 在课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但不了解指导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 也不知道选择这种教学策略的依据, 从而导致初任教师在学习方式上表现出对指导教师的盲目顺从或机械模仿。有一位初任教师曾说:

我的指导教师是名市级骨干教师, 讲课很有一套, 我跟着听了很多课, 把他上课的每一步骤都记录下来, 回来我在班上也照着他的讲课步骤一步步地进行, 可是效果就是不行, 学生就是不配合。

虽然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有供初任教师学习的专长, 但是其专长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爱好、特长和生活及受教育的经历, 不可能对每一位初任教师都适用。如果初任教师忽视自身的性格、爱好、特长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差异, 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进行简单的移植, 不但不利于初任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 而且还会事与愿违。“如果一味效仿其导师, 新手教师的职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局限于狭隘的经验, 也许会对个人教学风格和个性是一种严重束缚和限制, 必然影响其未来教学专长的发展, 步入东施效颦的歧途。”[3]那么, 初任教师如何走出机械模仿指导教师的误区?

(一) 明确向指导教师学什么

初任教师向指导教师学习教学经验, 不是简单地学习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或模仿某种教学模式, 而是要学习其教学设计理念和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即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思想。“学习优秀经验, 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 应当取得某种信念”[4]。

(二) 如何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思想

思想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就能获得的, 教学思想只有通过指导教师和初任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思维的碰撞与启迪, 通过初任教师基于自身实践不断地反思才能形成。缺乏交流不仅使初任教师体会不到“讲课背后”的设计意图, 不能快速领会有效的教学策略, 而且使他们“轻视”听课, 他们听过几次课后, 便认为指导教师的讲课风格大同小异, 再听也是浪费时间, 从而忽视了老教师上课背后的想法。初任教师也会缺少对自身实践的反思, 只能迷信指导教师的权威, 陷入机械模仿他人的境地。

1. 与指导教师的交流

国外在实施“师徒帮带”制度时, 注重师徒之间在平等、民主的关系中进行交流, 并在交流的多数时间里, 初任教师占据主动, 不断地提出问题, 直到最后, 师傅才显示出主导性。在整个交流中, 从旁观者来看, 很难判断在这场交流中谁是师傅,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通过交流, 指导教师可以解释他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背后的理论依据, 也可以借助于出声思维, 向初任教师指出他们用来调整教学的非言语线索。通过师徒之间的交流, 初任教师不仅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更能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为什么这样做恰恰揭示了外显行为的依据, 初任教师就可以看到行为背后的内隐理论, 洞悉老教师的教育思想。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 有集中的专题讨论, 有发现问题后随时进行的探讨, 有听课后的评议, 等等;交流的内容是广泛的, 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处理, 也可以是对教学过程的建议;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改进设想, 也可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 实践反思

“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 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5]。在观察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与指导教师交流教学思想的基础上, 初任教师要自我反思、自我分析, 分析和反思自己和指导教师之间教育思想方面的差距, 在不断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初任教师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2][4][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17、218、114、115.

8.传统早餐四大误区 篇八

“牛奶加鸡蛋”代替主食=典型错误

“牛奶加鸡蛋”是不少人早餐的主要内容,但这样早餐搭配并不科学,早晨人体急需靠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早餐来重新补充能量,而牛奶和鸡蛋本身虽然富含高蛋白,但它们提供优质蛋白主要供给身体结构,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能量,人进食后很快会感到饥饿,对肠胃有一定影响,并会间接影响人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对儿童影响尤其大。

建议:早餐主食一定不能缺,吃牛奶、鸡蛋同时应搭配稀粥、面包、馒头等主食补充能量这类谷物类食物,可以使人体得到足够碳水化合物并有利于牛奶吸收。

纯牛奶混淆“早餐奶”=典型错误

很多人早餐必备之选:纯牛奶和早餐奶。虽然都有牛奶成分,但配料和营养成分都不同。纯牛奶就只有鲜牛奶,而早餐奶配料包括牛奶、水、麦精、花生、蛋粉、燕麦、稳定剂、铁强化剂、锌强化剂等;早餐奶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3%以上,而纯牛奶蛋白质含量通常为2.9%-3.1%。

建议:相比而言早餐奶营养均衡更适于早餐饮用;纯牛奶碳水化合物比例相对较低,进食时最好能搭配一些淀粉类食物,坚果类食品。

路边餐当早餐=典型错误

路边购买早餐边走边吃,手动脚动嘴动全身运动,上班一族早晨都在匆忙中度过,尤其住处离单位远的人早餐往往都路上解决,在小区门口、公交车站附近买包子、茶蛋、肉夹馍、煎饼果子等食品。

边走边吃对肠胃健康不利,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另外街头食品往往存在卫生隐患,有可能病从口入。

建议:如果选择街边摊食品做早餐,一要注意卫生,二最好买回家或者到单位吃,尽量不要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损害健康。

“油条加豆浆”作为早餐=典型错误

相比较为西化的“牛奶加鸡蛋”,中国传统的“油条加豆浆”受到更多人喜爱。但“油条加豆浆”吃法同样不利于健康,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被破坏并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此外油条跟其他煎炸食品一样都存在油脂偏高、热量高问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食用。

9.幼儿早教谨防四大误区 篇九

北京针对0至3岁幼儿的早教市场格外红火,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已有不下3家机构在北京安营扎寨,其中不乏国际牌。但是专家们发现,虽然北京被公认为中国早教的发源地,但是家长仍然被三大误区所困扰:

一是忽略家庭教育。

全球早教第一品牌金宝贝中国区总裁夏弘禹有着丰富的早教工作经历,他认为目前许多年轻父母低估了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其实,孩子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对于孩子性格、习惯、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夏先生认为,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三是幼儿只适于学习单一母语。

不少家长认为,同时学习两种或多种语言会造成孩子的语言混乱。其实,每个幼儿都具有多语言功能。为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目前金宝贝全部采取全英文授课。教师来自于11个不同国籍,而其在国内招聘的教师则要求专业外语八级以上、有爱心,而且要经过4至7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

四是早教机构大同小异。

10.执行力的四大误区 篇十

手机免费访问2011年01月24日 12:52 销售与市场

查看评论

1.好心办坏事

首先有一个观点,就是好心办坏事都是能力的问题,今天有多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让孩子像机器一样去学钢琴,舞蹈,因为不尊重孩子的爱好和习惯,所以很大一部分学习钱白花一不说,还让孩子从心里开始厌烦和讨厌学习,有多少父母上大学的时候给孩子挑专业,学完这个专业,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喜欢,还得硬着头皮学,但是毕业以后跟本用不着,有多少父母为打着为孩子幸福的口号,让孩子找一个他们认为合适的对像,结果很多人婚姻不幸福,很多都不到一年离婚了,我有个一个朋友,是今天很多好心父母的缩影,为女儿找了一位老公,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为了让自己女儿不吃亏,结婚后双方的父母指挥自己的子女,如何去让对方听自己的,这段婚姻的结局是不幸的,因为不曾学着为对方考虑,只认为我给你的就会是最好的。

今天的企业是不是也是如此,很多人不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不从公司的角度考虑,也不从同事的配合需求考虑,只是认为自己这样做就能帮助对方。我曾经给一家外企做过顾问,他们跟我说,他们曾经接待过一位欧州的女客户,把对方安排下塌在晴川阁,各方面的服务都比较周到,为了让对方满意,他们一位副总主动提出给这位女士做一件有中国特色的衣服,对方高兴的同意了,几天后这位副将一件赶制好的漂亮的昂贵的丝绸送过来,本来是一件挺让人高兴的事,但是这位欧州的女士看到旗袍后却并不太高兴的样子,最后勉强收下,最后客人走后,这位副总听手下人的人讲,对方并没有将衣服带走,这位副总搞不明白。后来问对方的工作人员才知道,因为这位女士看到大街上没有人穿旗袍,但是的服务人员却穿着旗袍,她认为这是服务人员专用的,送她这份礼物对她不尊重。

有时候我们企业当中总有人说我也是一片好心,虽然动机是好的,但未必做好事情,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不明白对方的想法,就很难让你做的事附合她的愿望和期许。

2.瞎忙

有时候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两个人,每天都是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为什么有的人做了那么多事,有的人看着忙了一整天,也不曾休息。做出来的事情效率却完全不一样。是不是有的人工作有计划,有的人从来就没有计划过时间,从没有计划时间的人,就像救火队员一样,不停的敢场,有什么事就去做什么,有时候三四件事情一起做,忙的不可开交,邮件要处理,电话要接,文件要发,会议要参加。但是是不是有些工作我们做的重复了,是不是可以按统筹的方法,先处理一些事情,把重要的事情优先。

我认为时间管理有两点重要的准则,一是,每天都把自己要做的事做出计划来,然后根据重要性的不一样,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是优先处理的,其它的事可以放一放,抽空去处理。第二点就是,要统筹安排时间,例如,我们做饭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先切完菜,再切好作料,再炒菜,再做饭,再做汤。如果这样做饭,一顿饭花的时间就太长了,换个思路,我们边煮饭,边切菜,切菜的时候优先做需要煮长时间的菜,简单的说,就是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同时处理其它的事情,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有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动作,奥运会上百米赛跑的发令枪响了,其它选手不会在那里等,谁先到终点谁就是冠军,举重选手上场就是几十秒,如果你不能把规定的动作做完,那就失去比赛机会了,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我们都有在里遇到自己领导的经历,如果你在电梯里遇到了你的老总,你只有一分钟时间,你要跟老总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你会怎么样讲,不要谈条件,很多时候事实就是如此。

[1]

3.情绪失控

生活在今天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压力而影响工作,比如今天家里孝生病了,或者与某个客户,同事吵了一架,或者上班的时候和谁的车碰了一下。所以表现在工作当中就是,理由十足的对没有结果说:我没办法,那个人影响我的心情,我也不情愿这样。

首先我们来讲讲情绪是怎么回事?大家还记得06年世界杯上,法国队与意大利决,当时的法国队的领袖是齐达内,踢完了这界世界杯就退役了,当年是法国队以点球失败失去冠军,而赛后总结中,法国队在战术上,队员的意志品质上都不比对方差,齐达内的情绪和不够冷静葬送了法国队,齐达内领受红牌下场,就这样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而整个过程就是齐达内被对方队员的几句话激怒了,用头顶了一下对方。

与之相比,中国古代的韩信做法完全不一样,韩信受的委屈更大,有人说他是胆小鬼,并要受跨下之辱,处理绪的方法一些样,影响我们人生的高度和广度,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绪有理由,因为情绪是你自己的,但是如果你管理不好情绪,如果你是老总,你心情不好,你的员工看你脸板着,她们也心情不好,对着客户也板着脸,这样会影响你公司的业绩,如果因为别人对你不好,你就很长时间心里不高兴,这样不是正好成全了对方,你越长时间心情不好,不正是对方想要的吗?

4.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很多人认为自己己经很辛苦了,没有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是一个人情大于法制的国家,但是公司的是效益和效率,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很辛苦,付出很多就对了,没有结果我也没有办法。说到亲苦,你比那个做房子的建筑工人还辛苦?你那些扫马路的清洁工作还辛苦,他们每天几点起床?你比那些做家政的还辛苦,他们要做多少事情才有微博的收入。这个时代我们成功的标准己经不再是辛苦了,辛苦和勤奋是必须的,是成功的基础条件,但不代表你勤奋你就一定能成功对吗?所以不要总讲我很辛苦了,我做了那么多事,虽然然没有结果,也是可以原谅的。

上一篇:企业口号大全8个字下一篇:幼儿园党小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