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2024-07-21

财政厅长述职报告(共6篇)

1.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篇一

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祺扬同志

在广水市第二高级中学五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4月28日)

尊敬的张学清副书记,尊敬的黄秋菊副市长,尊敬的左小强校长、家乡的各位领导、母校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各位新老校友们:

你们好!

和风四月,十里花香,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我们敬爱的母校迎来了她的五十华诞。值此盛典之际,作为母校的永远的学生,我向亲爱的母校和新老校友致以良好的祝愿和诚挚的问候,向至今辛勤耕耘在教坛的各位师长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二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母校一别,已近二十年。其间,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逐渐对生活有所感悟,我有三句知心的话,想献给母校,献给我亲如兄弟姐妹的新老同学们。

第一句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追求。

人活着,就应该有个梦想,没有梦想,就是行尸走肉,但实现梦想的征途布满荆棘,遍布坎坷,稍一松劲,就会停滞,稍一犹豫,就可能与机遇擦肩而过,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正是追寻梦想的时候,正是奠定追求梦想实力的时候。我在母校读书时,成绩优异,但各位可曾知晓我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多少个静夜,我在同学们的鼾梦中伴蜡烛苦读;多少个黎明,我在路灯下裹寒衣吟诵。天道酬勤,不错的,纵观五千年中华历史,那一位成大器者不是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十年磨一剑”“寒窗十年”,不错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天才、先知。我年轻的同学们就是要以勤奋为荣,以苦学为荣,搏击学海,追寻梦想。

梦想妙不可言,可追寻梦想中难免挫折与失败。是愈挫愈奋,还是挫而丧志,关系着每个人的成败得失。

当年高考,我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这并不是停顿的理由,更不是从此放弃的借口。现在被许多人称之为母校骄子,实愧不敢当,我仅渺渺宦海之一粟,只要我辈同学发奋努力,永不言败,永远追求,每个人都能超越我,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达到别人难以估量的高度,实现自己寻寻觅觅的梦想。

母校始终倡导理想,母校始终激情飞扬,正因为如此,她才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他们或是三军将帅,他们或是名家巨儒,他们的成功,无不是永远追求的必然回报。

第二句是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关注教育

中华文明提倡知恩图报,儒家文化讲求礼义忠孝。我辈同学,都应有宽容的心态,以感恩的行为来面对世界。今天到场的每位新老同学,你们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人生缺憾,可见,纵然贵为王侯将相,谁能尽收人间之美呢?不能!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全的身体,我们的师长给了我们知识和营养,我们的母校育我们成人成才,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创业发展添加了翅膀。这一切我辈同学都应感恩,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作出回应,回报社会,回报母校,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梦想,现在已经不再是“坐而谈”的时候,现在正是我们“起而行”的时候,每一位有良知的二中人,每一位我亲爱的新老同学。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我们的尊严和品格来作出回答,让我们一起来感恩,来回报我们最亲爱的祖国和母校。

教育历来都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希望于教育,寄希望于中国的青少年,让我们新老同学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教育事业,从支持母校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永不停息。

第三句是,平民学校办平民教育,平民子弟要敢于超越平凡。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强调要办平民教育。其实母校一直是平民教育的典范,母校虽是普通中学,她就像千千万万普通的中**亲,用她那宽阔的胸怀接纳着我们这数以万计的普通孩子,用她那母亲般的爱滋养着我们。我辈同学,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母亲那殷切的目光,都能感受母亲那博大而无微不至的爱。相对于许多重点高中,母校或许没有那么华丽的包装,没有那么多让我们炫耀的物质条件,但是她的朴实,她的善良,她的真诚,足以让每位学子都能感受到母爱的光泽。

母校的老师是那样平常,平常得就像每个人家中的父兄,可是正是他们父兄般的宽厚给了我们这些平民子弟以无穷的力量,给了我们厚厚的依靠,正是踏着他们的肩膀,我们才能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是的,我辈同学都是一群穷孩子,一群苦孩子,都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我们只要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追求,以宽厚的感恩的心境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达到他人难以估量的高度,只要我们敢于超越平常,我们就可能不同寻常!

最后,请允许我以虔诚的心境祝愿我们的母校早日成为鄂北名校,成为中华大地上平民教育的一面旗;祝愿我们的新老同学实现梦想,超越平常;祝愿我们的师长们永远健康!

谢谢大家!

2.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篇二

管理会计的新热潮不断涌起, 尤其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出台后, 管理会计就像一场管理革命的号角, 引发各地、各企事业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积极探索, 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会计改革的主旋律。

“管理为会计而生, 会计为管理而活”道出了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真实目的。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刚起步, 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率先启动, 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前进, 遴选出巨化集团等18家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 围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资金管理、ABC系统设计、成本管理、小核算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应用试点。在此过程中, 高等院校等理论界积极支持、企业等实务界主动响应, 不断丰富着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 意义非常重大。《中国总会计师》杂志就浙江省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采访了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磊, 分享浙江省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中国总会计师》:为认真贯彻楼继伟部长关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以企业内在需求为导向, 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选择18家企业率先开展管理会计应用试点。请您谈一谈目前的进展情况, 取得了哪些成效?

沈磊:10月底, 我们对18家企业的试点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主要采用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等方式, 试点单位对管理会计应用工作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总结, 并由浙江省管理会计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对此进行提问和咨询, 对18个试点项目进行评议和打分, 共同研究和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财政厅及时将评估意见反馈相关企业和高等院校项目负责人, 调整完善实施方案。经评估, 18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被评为优秀, 优秀率达44.4%。这样边实践、边总结, 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以及推广应用的工具和方法。

试点工作成为省财政厅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瓶颈, 提高了管理水平, 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理会计应用试点工作列入了省政府2015年“二类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中国总会计师》:浙江省财政厅是全国率先推动管理会计示范基地之一, 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确实对当地企业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请您谈一谈构建浙江省管理会计体系时的设想和工作体会。

沈磊:自去年《指导意见》发布以来, 特别是楼继伟部长关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讲话后, 厅领导高度重视, 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改革的主旋律, 抓实抓好。按照计划, 试点工作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2014年8月到2015年底, 具体包括准备、项目申报、项目确认、制订方案及评估、方案实施、中期评估等工作;第二阶段从2016年起, 具体包括总结提炼、项目评估、完成社科规划课题、汇编案例、研究管理会计应用全省推进, 制订应用推广计划和方案等工作。对此, 我们积极探索, 以企业内在需求为导向, 以校企“一对一”合作为手段, 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 逐步构建“浙江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

《指导意见》从理论体系建设、指引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四个维度指出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浙江将围绕这四个方面全面铺开, 从2016年起, 在市县开展各种形式的管理会计应用工作。主要有以下工作体会:

一是政府推动。首先, 顶层设计, 整体规划。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 对管理会计应用试点、推广体系建设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其次, 宏观指导, 政策支持。浙江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建设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发挥鼓励、支持、引导作用。当前, 我们主要对牵头单位和企业开展培训、研讨、评估、咨询等工作, 提供了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再次, 组织协调, 政府推动。联合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县财政部门、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和省属高校, 建设经费资助、项目合作、研究基地、咨询服务、交流学习等平台, 形成多方联动工作机制。

二是科研助力。应用试点采取校企合作项目制的形式。每个项目都列入2015年省社科规划课题立项, 并得到相应的经费资助, 既有效地提高了院校、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又克服了管理会计研究项目周期长、样本小、难度大、成本高等带来的困难。

三是单位主体。在联合工作机制中, 单位的主体作用包括:为深入挖掘管理会计工具、拓展管理会计应用范围提供调研环境和实践基地, 为应用案例的撰写提供素材;为本单位会计人员创造管理会计理论、实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与高校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 形成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的良好氛围;在维护自身商业秘密的前提下, 为其他单位学习交流提供平台。为更好发挥单位主体作用, 要求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自愿申报试点, 在应用试点中亲自挂帅,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四是高校的研究与育才作用。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牵头单位的7所高校在管理会计应用试点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 开展实务研究, 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 引导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 深入管理会计实践应用第一线, 对单位管理会计实践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挖掘, 通过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情况与效果, 切实把实务中典型的经验教训总结、提炼、升华为推广应用案例。其次, 开展理论研究, 高校利用其知识储备、知识结构、科研方法等方面的优势, 结合中国管理会计实际, 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和方法, 以省社科规划课题的方式, 开展融合多重主题、多重背景、多重理论的跨学科管理会计研究, 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工具方法、基本指引与应用指引等研究成果。再次, 提供应用咨询与人才培养服务。

五是总会计师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统一部署, 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通过多种途径融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宣传培训、专题论坛、人才培养、学习交流、应用咨询、自律服务等工作, 促进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共同推进。

六是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服务作用。我们成立了一支覆盖面广, 由34名专家构成的咨询服务队伍, 其中包括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高校教授、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实务专家、会计领军班学员、信息化专家等。在管理会计应用试点推广过程中, 他们发挥了规划指导、论证咨询、立项评审、中期评估、验收评价等积极作用。

七是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试点工作水平提高。试点工作启动以来, 先后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I M A) 、英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CMA) 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并专门邀请格瑞·考金斯先生到杭州讲课。

我们认为推进这项工作, 应该着眼大局, 从试点工作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浙江特色的案例库, 让更多的企业从中受益, 让管理会计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中国总会计师》:从精细化到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为管理会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企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企业互联网时代, 管理会计作为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 在企业互联网时代将有哪些趋势和变化?

沈磊:一是云计算将促进财务职能转型, 为财务管理提供工具和手段。信息资源是决定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资源, 而掌握企业最大信息量的就是财务部门。财务共享中心, 就是将财务会计核算标准化、扁平化。财务共享核算5-10年内会给传统会计带来强大冲击, 这种变革是天翻地覆的、革命性的, 不仅会大大简化会计核算, 节减会计人员, 缩短会计报表周期, 甚至能实时生成会计报表;还会让计算机核算, 财务业务一体化, 电子凭证、电子发票成为趋势, 并因此形成财务大数据。

二是大数据时代更需要管理会计。管理会计需要利用好现代化手段, 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与ERP集成, 走向云端。管理会计和财务共享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两条腿。

三是管理会计应用关键是企业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工具很多, 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财务战略管理、信息化建设等, 应用任何一种工具, 目标都是为企业带来效益、创造价值。管理会计应围绕业务及管理循环, 建立起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 然后选择适合的方法实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造。

《中国总会计师》:管理在于创新, 创新在于服务。浙江在推动创新和企业价值提升方面, 管理会计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3.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篇三

麦德庄的此次中国之行是为BC省作为首个外国政府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做宣传。近期,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新财经》记者采访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财政厅厅长麦德庄。

发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新财经》:BC省以政府的身份发行人民币债券,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次融资数额达到了25亿元人民币,这个数额很大了。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些资金具体的投资方向,或者说会投向哪些城市?

麦德庄:25亿元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么大的融资额。作为BC省政府,第一步是希望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发售,发售成功之后我们会将这些资金变成香港的存款产品,希望通过存款产品收益再进行融资。最终,我们会把筹来的资金投在具体的项目上,比如基础设施、能源、教育等领域。但第一步能融资成功这很重要。

而我们实施的第二步,是希望通过这次发债,可以和中国领先的金融机构建立关系,比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国开行等。我们希望能创造一个好的合作环境,使中国的企业包括私营企业能够投资加拿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新财经》:随着中加贸易的不断增长,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项目也会越来越多,BC省这次发行人民币债券的目的之一是否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麦德庄:我相信随着市场力量的不断推动,越来越多的贸易会以人民币结算。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的贸易结算情况,目前10%的对外贸易是以人民币结算的,这个数字虽然不高,但和过去3%的比例相比的话,增长速度非常快了。同时,现在人民币在外国市场有大量的存量,包括一些投资产品和离岸人民币债券,这就促使今后越来越多的贸易是以人民币来结算的。

能源、矿产的投资机会

《新财经》:我们也了解到,BC省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加深与中国的长期合作。近10年来,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快。请问麦厅长,中加两国在哪些领域合作比较多?

麦德庄:中加两国的贸易往来是相互的,就在我来到中国的同时,我们BC省有很多的矿业公司代表也来到了中国,他们现在就在北京郊区,希望能和中国的公司讨论一下合作机会。现在BC省有很多重大投资项目的讨论,都是围绕石油、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厂房的建设以及港口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的。

现在在液化天然气方面,中石油和壳牌公司都在BC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调查,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他们的加入也推动了这个项目的进程。我们也看到,很多来自中国的公司对于能源方面的投资都非常感兴趣。

而中石油和壳牌公司,它们现在都是能源联盟中的成员,这个联盟现在也在考虑到加拿大进行能源投资,估计投资总量大概在1000亿元人民币。

《新财经》:刚才厅长先生提到矿业投资,我们知道,加拿大的矿业资源也非常丰富,而中石油和壳牌公司都是非常大的企业了。请问厅长先生,你们是不是也欢迎中国的民营企业去加拿大投资?在矿业投资方面,有没有对于外国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

麦德庄:我们永远向中国企业敞开大门,不仅仅是欢迎,也鼓励中国的民营企业到加拿大投资。

在政策方面,我们非常自豪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税制是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税制之一了,如果单看服务业的话,我们BC省的服务业税负比上海还轻。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特殊的税收项目,这个项目是针对金融行业的,就是为在温哥华设立办公室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是额外的。比如有一些退税的优惠政策,通过这样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对于温哥华、BC省感兴趣,也向大家证明温哥华和其他金融中心一样,在税收方面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几天前,我在纽约和很多基金经理会面,当他们听到我们的税制时,都非常吃惊,不敢相信居然会这么低。其实,我们BC省的企业所得税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全球各地,应该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另外,在个人税收方面,个人在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税负是非常少的。很多人都觉得BC省或加拿大是一个高税收的国家,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希望在与很多人交流之后,能够让大家意识到BC省有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BC省现在吸引了很多人,走在温哥华的大街上,会看到很多人都在说中文、粤语,这些人已经和说法语和英语的人数差不多了。而加拿大和BC省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们觉得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还是很舒适的。

除了有竞争力的税收体制外,在BC省还有训练有素的员工,有非常稳定的公共政策环境,我们的监管体制也是可以预测的,而且非常高效。另外,我们的很多资源也是可以获取的,这一切都使BC省成为大家比较愿意投资的地方。

另外一点对于中国企业非常重要,从地理位置来看,无论是航运还是飞行距离,BC省与中国都是最短的,这也是为什么更多的中国企业愿意来BC省投资的原因。

《新财经》:贸易是双方的,麦厅长这次也带了团队来到中国,请问对中国有哪些投资意向?

麦德庄:之前,BC省已经在上海、广州、北京和香港开设了贸易代表处。十几年来,BC省对中国的出口额迅速增加,从2001年的2.3%提高到2012年的18%。BC省省长简惠芝会在11月21日率领贸易代表团抵达北京,对中国开始为期13天的访问。省长此行的目的是推动液化天然气的开发机会,将BC省作为一个稳定和充满吸引力的贸易和投资目的地进行推广,也包括鼓励亚洲公司将北美总部设在加拿大BC省。

nlc202309040340

如果是作为BC省政府直接投资的话,我们可能只能投债务产品、债务工具等。我们希望通过BC省在中国设立的贸易投资办公室,来鼓励更多的BC省企业到中国投资。其实,BC省没有很大数量的国企,因为加拿大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所以主要的贸易往来还要通过私营部门进行推动。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作为BC省政府,与中国的国企、监管机构以及中国政府进行密切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更多的BC省的民营企业到中国投资。

政府工作不一定受欢迎

《新财经》:我们了解到,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BC省是首批实现预算平衡的地区之一,既然BC省有如此优惠的税收政策,请问厅长先生,你们是怎么实现预算平衡的?

麦德庄:我们也非常自豪能够做到财政平衡,这的确非常艰难。当时的做法就是经常说“不”。其实,我们取得的成绩也反映了政府治理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政府在预算开支时,你花的钱不能比你有的钱多。如果花的钱超过了有的钱,很可能让自己暴露,系统当中也会有更多的脆弱性和更多的风险。

如果出现风险,很多人就越来越不愿意来你这个地区投资,我们也可能失去AAA的最高评级,这样,发债的时候投资者就不愿意买我们的债券了。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奉行的在管理上非常重要的原则。

我还要说一点,其实财政厅厅长的工作不见得是非常受同事或人们欢迎的,因为我要做很多非常艰难的决定。

《新财经》:请问厅长先生,您经常对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人说“不”,能具体谈一下吗?

麦德庄:比如,我们BC省的很多人都是为政府工作的,他们是政府雇员,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希望能涨工资。但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为了实现财务完全平衡,我只能对他们涨工资的要求说“不”。我也非常纠结,我也希望员工能够得到合理的奖励,同时也希望他们的工作能够被我们认可和看重。

但是在进行财政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工作原则。当初,我们答应他们,当经济转好的时候,当财政实现平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涨工资了,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当初对大家的承诺。

《新财经》:我也了解到,麦厅长很早就来过中国,并且跟中国打交道也比较多,在您眼里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麦德庄:如果让我对中国人或者中国企业做一个判断的话,我觉得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很有动力、很有原则、非常专注,而且守信用。在过去的12年间,我经常定期来到中国。我现在发现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当我走在街上,我看到大家都很忙碌,但是感觉大家很开心,这可能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至少现在看到路上的行人都很开心、很幸福。

另外,我们也看到中国在政策上的一些变化,无论是关于人民币兑换还是对外投资方面的政策都在慢慢放松。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我们切实参与到这个市场中。

《新财经》:厅长先生,问您一个比较轻松一点的话题,您现在还住在农场吗?请您描述一下您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

麦德庄:我从小在农场长大,到现在我还是会经常在农场干一些农活,当然干的活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因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和普通大众进行接触,还要与土地保持接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会在农场里养花、种菜、农耕、养动物,其实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简单和轻松的事情,而且让人心情非常舒畅。我们都知道政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从小在农场长大,也希望今后能一直住下去。我一般周末的时候会回农场,但有时候需要加班,经常回不去家。

4.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同志们:

这次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五年来的全省财政工作,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部署2013年财政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守盛省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入领会精神,着力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五年来全省财政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全省财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应对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保持了全省财政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快报反映,2012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2931.8亿元,是2007年的2.61倍,比上年增长16.18%,五年间年均增长21.15%。其中地方收入17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7%,年均增长23.97%;上划中央收入1155.79 亿元,比上年增长14.84%,年均增长17.47%。全省完成财政支出408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5%,年均增长24.66%。总结起来,五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突出稳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动研究稳增长措施。各级财政部门服务大局,主动谋划,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参谋出主意。省财政推动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19条措施,牵头建立了全省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总体思路,为应对经济下行发挥了积极作用。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等各项减税政策,先后免征、取消268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五年来共免除各种税费550多亿元,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五年来省财政筹措资金1346.7亿元,支持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设立公路、铁路等政府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扩大地方债规模,2012年达到115亿元,2009年以来累计实现融资375亿元。着力扩大内需。积极推进家电、汽摩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程,五年来省财政共发放补贴资金92亿元,带动消费800多亿元。扶持湘菜产业,省财政设立了湘菜产业发展资金。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启动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计划。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省财政旅游专项资金增加到1.2亿元。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2011年省财政统筹设立规模3亿元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资金,2012年又新增1亿元,支持开放平台搭建、重点项目建设以及重大活动开展,特别是支持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积极争取国内外优惠贷款,五年来累计达到10亿美元。

(二)突出调结构,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技进步。2012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47.1亿元,是2007年的2.3倍,促进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运用。推进新型工业化。省财政积极落实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并新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五年来共投入25亿元,培育壮大了一批优势支柱和新兴产业。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大力支持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中央为我省设立了“两型社会”建设专项转移支付。加大环保投入,五年来省财政共筹措290多亿元,促进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其他环保事业发展。支持安全生产,五年来省财政共筹措资金6.15亿元,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促进了小煤矿关闭整顿和尾矿库治理。扶持企业发展。推进国企改革,五年来省财政筹措省属国企改革专项资金33.84亿元,助推完成了改革阶段性任务。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50多亿元。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2012年省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增加到2亿元;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运用股权投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设立扶持企业上市引导专项资金,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定向采购、融资担保等扶持政策。

(三)突出保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2012年全省涉及民生的支出达到2694.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4%提高到66%。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尽最大努力增加教育投入,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达到786.13亿元,是2007年的3.44倍,年均增长28%,完成了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16%的目标,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助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实施医改以来,全省财政医改投入554.34亿元,三年新增投入486.73亿元,超额完成了我省医改方案提出的目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15元提高到25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24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012年省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达到35.47亿元。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实现全省全覆盖。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增加到1500元左右,是2007年的1.9倍。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并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五年来省财政累计筹措31.86亿元,支持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人才培养,促进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建设。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及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优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了省级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管机构。

(四)突出惠三农,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落实惠农补贴。稳步提高惠农补贴标准,扩大“一卡通”发放范围,确保补贴足额及时发放到位。五年来省财政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249.9亿元。支持粮食生产。加大粮食生产奖补力度,五年来省财政共筹措奖补资金173.1亿元,调动了粮食主产区政府和种粮农民的双重积极性。加大水利投入,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水利投入185亿元,推动了水利改革发展。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五年来累计投入54.8亿元,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支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并从2012年起设立了水稻集中育秧专项资金。发展现代农业。以支农资金整合为抓手,五年来省财政统筹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5.61亿元,扶持大宗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省财政共投入11.9亿元,促进龙头企业壮大成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推广农业保险,五年来省财政安排补贴资金16.4亿元,有效防范了农业风险。促进脱贫解困。五年来省财政共投入扶贫资金66.7亿元,支持实施了洞庭湖区和“四水”流域渔民解困、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扶贫解困等一批暖人心、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启动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2009年以来省财政共筹措40亿元,帮助解决50多万农户住房困难问题。支持实施移民后扶政策,省财政共筹集资金99.71亿元,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突出抓改革,激发财政体制机制活力。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突破。2010年,实行了收入分享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三年来新老体制平稳过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和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基层和困难地区倾斜力度,提高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2012年,省对市县的各类转移支付达到1832.8亿元,是2007年的2.5倍。预算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健全预算体系,2010年开始试编社保基金预算,2011年启动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建立了省直部门正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稳步推进预算公开,2012年26家省直部门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重大民生专项资金公开范围扩大到74项。整合规范专项资金,省级专项由4237个整合为513个。改革省级超收收入管理办法,由现行“当年超收、当年使用”改为“当年超收、下年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效推进。省本级1051家预算单位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市县改革面达到97%。稳步推进公务卡改革,省级改革面达到98.2%,市州全面铺开,县级改革面也超过80%。政府采购改革不断深化。出台《湖南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促进了政府采购规范化、法治化运行。2012年全省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62.9亿元,是2007年的3.4倍。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垫交农业税费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012年省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7.17亿元,奖补覆盖面扩大到56%的行政村,并在35个县开展了集中连村建设试点。巩固基层政权,2012年省财政新增安排1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并把村均运转经费提高到5万元。

(六)突出强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理财水平。财政法制不断健全。配合省人大出台《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加强财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探索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开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省级财政示范点创建,加快了依法理财进程。绩效管理有效实施。建立绩效管理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2012年在27个省直部门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2012年全省审查金额986.4亿元,审减178.5亿元。非税收入管理更加规范。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加强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省本级和部分市县启动了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落实非税收入执收工作责任制,开展非税收入执收工作绩效考核,有效防治了非税收入执收工作中的乱作为和不作为。监督机制实现创新。监督机构整体高配,监督范围延伸到财政管理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部关联”的监督新机制初步形成。开展小金库治理、强农惠农资金检查、国土收入管理等重大专项监督,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县乡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积极推广村账乡代理。强化财政“两基”工作,大力开展标准化财政所创建活动,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支持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厉行节约工作,降低行政成本。加强会计管理,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行业监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监管,全面完成了资产清查,强化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开展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摸底,加强财务监管。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为加强财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机关党建、廉政建设、人事教育培训、宣传调研、财政科研、后勤基建、老干工作、扶贫挂职等其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厅归口管理五家公司发展壮大,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支持配合的结果,是广大财税、财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全省财税、财务工作者致以诚挚慰问!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积累了一些需要长期坚持和发扬的有益经验,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的重要职责。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必须把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短期与长期相统一,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和均量的同步提升。二是必须坚持把财政发展与民生改善结合起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本质属性,财政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作为财政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湘百姓。三是必须坚持把加强管理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加强管理是财政工作的永恒主题,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把改革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中存在的桎梏和瓶颈,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四是必须坚持把争取资金与用好资金结合起来。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高是我省财政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为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也要管好用好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这既是立足省情、缓解财政压力的现实需要,也是以好的绩效赢得中央财政更大支持的先决条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增长后劲不足,支出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收支矛盾有待进一步缓解;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绩效理念仍不够强,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省以下财政体制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县乡财政仍然比较困难,转移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能力提升任务艰巨,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等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今后一段时期是全省财政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研判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为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财政的支撑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总的来看,全省财政运行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有利条件看,中央继续实行定向宽松的宏观政策,国家和省稳增长的措施将持续发挥作用,增长的环境在转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将惠及我省工程机械、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增长的红利在增多;我省多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动力提升,省内多个板块相继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夯实了增长基础,拓展了增长空间。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也为做好财政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这种空前的变革在给发展注入新一轮动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给财政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概括起来,财政工作将面临“五个转变”:

一是财政调控由需求调节为主向需求调节与结构优化并重转变。财政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保持社会供给与需求总体平衡是财政调控的主要目标。从短期看,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经济上行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内需不旺、外需不畅,内外需求双重收缩,因此调节需求总量、刺激需求增长仍然是当前财政调控的首要任务。但着眼中长期,财政调控在优化结构上要下更大功夫,这是促进需求内生增长、保持社会供需长期动态平衡的根本举措。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以及收入分配结构“三个优化”。

二是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我省财政收入都实现了较长周期的高速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受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减税以及加强征管增收空间缩小等多重因素影响,这种高增长很难持续,平稳增长更可能成为未来常态。为此,我们既要有心理准备,也要主动适应。财政收入是财政工作的起点,其增速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财政工作的安排,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进一步培植壮大财源,夯实收入基础;更加注重科学设定收入目标,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更加注重量入为出,统筹安排财力,提高保障水平。

三是财政预算由相对封闭向逐步公开转变。预算公开是公共财政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我省预算公开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会舆论反映总体平稳,但与公共财政及社会公众的要求相比,在深度、广度、细度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坦然面对。要看到社会公众关注预算公开,主要是希望帮助政府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公开预算不仅不会影响政府形象,还有利于改进工作,增强政府公信力。相反,藏藏掖掖反而会引起质疑,陷入被动。另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稳步推进。要按照“边推边试,先易后难”的原则,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并对公开后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提前应对。要以预算公开为契机,加强预算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是财政支出由重分配向重绩效转变。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活用到位,发挥最大效益,是理财人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财政部门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意识的提高,以及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的加强,支出绩效逐渐成为财政管理的重点和中心,财政支出管理也由简单的资金分配延伸到绩效管理、投资评审、全程监督等各个环节。为此,我们要更加突出支出绩效,加强支出管理。要建立更加规范科学的资金分配办法,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聚集效应。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努力建立评价结果与反馈整改、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是财政管理由较为粗放向科学精细转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财政部门的形象地位,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强财政管理的方向。越是在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越是在财政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科学精细管理。为此,要强化科学精细管理理念,细化科学精细管理要求,并落实到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健全财政管理制度,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堵塞管理漏洞,夯实管理基础。要创新财政管理手段和方式,充分借助和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提高财政管理效率。

综合分析,今后一段时期我省财政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要多于制约因素,机遇大于挑战,财政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良好时期。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争取更大的工作成绩。

三、扎实做好2013年各项财政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调分配促公平,抓改革促管理,为促进“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提供坚实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以及积极稳妥的原则,全省财政总收入增幅按照12%安排,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增收节支为目标,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加强收入组织。落实收入任务,建立收入组织工作责任制。加强与征管部门沟通,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征管,力争挖潜增收。严格税收和非税收入缓减免审批,做到应收尽收。提高收入质量,严禁收过头税、乱收费、搞虚增长。保障重点支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支出,腾出更多财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市县财政部门要全力落实民生项目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观念,严格控制新开支出口子。努力压缩行政性支出规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信息化建设、行政基建等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省本级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原则上春节前要下达50%,除需根据工程进度、考核验收拨付等外,6月底前要全部下达。市县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加快预算执行,绝不能因为资金拨付不及时、不到位而影响项目和单位用款。

(二)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线,全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严格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涉企收费项目。启动铅锌矿、石墨产品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扩大需求。构建财银合作机制,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继续落实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节能家电补贴以及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支持特色旅游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改善消费环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统筹用好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公共服务和综合承载能力。推动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加快组织实施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五个三”工程,每年扶持3个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每年扶持3个重点县、对每个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省里滚动扶持3年、每个重点县省财政支持不低于3亿元、连续3年实施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扶持政策。支持“两型社会”建设。支持长沙市开展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改革试点。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支持推广节能产品,扩大绿色采购规模。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支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生活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抓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促进美丽湖南建设。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民生财政建设。促进三农发展。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强化大宗农产品生产扶持和奖励机制。支持高标准农田、中低产田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大水稻集中育秧专项资金规模,设立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专项资金,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设立林区道路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改善林区交通条件。支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落实支持学前教育的一揽子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落实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统筹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就学办学条件。继续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加强对高校其他负债管理。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严格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支持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促进医保和城乡医疗即时结算。健全社保体系。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稳步提高困难群体保障标准,健全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支持开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系统。认真做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加大扶贫投入,完善综合扶贫政策,形成扶贫攻坚合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支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建设资金和扶持政策,健全多元化融资机制,进一步规范建设、分配以及维护管理机制。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完善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有效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预算统筹力度,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扩大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加强对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的监管。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加快市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开展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适当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标准,全面完成清理化解乡村垫交农业税费债务工作,选择部分市县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试点,适时启动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

(五)以科学精细为要求,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完善财政法规制度,继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示范点建设。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加大专项资金整合规范力度。扩大省直单位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范围,重大民生专项公开范围增加到97项,市县也要积极稳妥推进。严格财政监督,组织开展对义务教育等民生资金的专项检查,探索构建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全面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界定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坚持依法征收、以票管收,完善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的保障机制。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力度,启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加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诚信建设和监管。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单位使用、财政统管、政府调配”的资产管理模式。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启动乡镇财政预算标准化工作。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全过程管理机制。

(六)以办好十件实事为抓手,着力转变财政工作作风。空谈误事,实干兴财。求真务实不仅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作风转变成效的重要标准。财政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察实情、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制定政策注重自下而上、切合实际,执行政策注重自上而下、雷厉风行。为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要求,厅党组决定今年组织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开展涉企收费项目清理,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落实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建立农村文体活动财政补助机制,丰富农村文体生活;四是建立完善种粮大户财政奖励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五是提高中央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均提高2元;六是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七是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人均分别提高40元、40元和5元;八是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计划,方便农产品流通和百姓购物;九是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集中连村试点范围,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十是推行非税收入网银收缴方式,方便缴款义务人缴款。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办好十件实事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厅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精心组织,加强配合,协调推进,确保工作进度,确保取得实效。要通过办实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让基层得发展,让干部受教育,促进财政工作作风的全面转变。

(七)以提升能力为基础,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着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增强财政干部在错综复杂环境中把握方向的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突出综合素质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营造干事创业的好氛围,引导财政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掌握基层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所忧。加强廉政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财政权力运行,突出对领导干部、关键岗位、资金分配环节的监督,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两个安全”。

5.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篇五

广东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危金峰因严重违纪被双开经查,危金峰在担任广东省财政厅副处长、处长、副厅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和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于1998年至2012年间,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贿赂,数额巨大;通过非法倒卖土地获取巨额暴利等。

危金峰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广东省纪委审议并报广东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危金峰开除党籍处分;经省监察厅报省政府批准,决定给予其行政开除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危金峰生于1962年2月,广东省平远县人。1997年至2008年先后任广东省财政厅农业处主任科员、国资局评估处副处长、农业处副处长、企业处处长、工贸发展处处长,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2008年5月起任广东第五批援疆工作队领队,新疆哈密地委副书记。2010年12月起广东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6.财政厅长述职报告 篇六

发布日期:2011-05-23

(2011年3月19日)

尊敬的吴新雄省长、凌成兴常务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就召开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医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吴省长亲自就医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请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就财政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持医改,谈三点意见:

一、加大资金投入,为医改提供有力保障

近两年,我省财政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围绕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任务,主动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卫生投入。2009年全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7.7%;2010年,全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49.4亿元,增长23.9%,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7.8%。连续两年实现了医疗卫生经费支出高于全省财政支出的增幅,为全省人民享受医改成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今年是落实医改实施方案的攻坚之年,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工作目标,中央已明确提出2011年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等任务,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从15元提高到25元。除此之外,我省还结合实际,增加了基本药物制度的财政补助和村级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筹资建设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等。上述六项政策,剔除中央部分补助外,今年我省需新增投入22.72亿元。考虑到我省各市、县级财政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省财政将承担新增资金17.32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承担5.4亿元,也就是新增投入的3/4都由省级财政负担。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在去年3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3亿元,按省、县承担比例,由 6:4调整到8:2,省级将负担4.8亿元,减轻了市县压力。

各市、县要认真按照全省2011年医改工作安排的要求,继续加大投入。一是要继续安排好以前年度医改既定政策所需资金,确保医改工作的可持续进行;二是要认真测算好2011年医改新增投入,及早做好预算安排,确保医改工作的稳步推进;三是要足额落实好本市、县自选动作的医改投入,确保不留资金缺口,切实为今年的各项医改任务落到实处提供资金支持。

二、创新工作机制,为医改注入强劲动力

自2009年实施医改以来,我省各级财政在加大医改投入、创新财政支持医改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乡镇卫生院基本工资财政全额保障机制;率先创新整合医疗保障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国际援助资金和其他资金的资金筹措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光明微笑”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2010年,我们又通过充分调研,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创新地提出了包括财政补偿、医保补偿、风险补偿、基本建设补偿、激励补偿、奖励补偿和药事补偿等七个渠道的补偿方式,其中的“风险”、“激励”和“奖励”三项补偿,为全国首创。多渠道补偿机制有效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也有效保障了医改特别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得到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评价。今年,为了更好地稳定医务人员队伍,我省又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以奖代补的投入机制。同时,省财政还提出了支持鄱阳湖南岸片区血防示范区专项建设的措施,这不仅是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项支持机制,也是我省血防工作首次以湖域为单位开展的统筹治理,突破了以往以县域为界的孤立治理方式。

医改工作是一项需要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的事业。各级财政部门要发挥开拓创新、发扬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努力使我省的各项创新实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落实好多渠道补偿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要坚持“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差额补助”的“三核定一补助”原则,全面落实多渠道补偿机制,通过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配合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切实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以奖代补”机制。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补助资金与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力度,根据医改任务安排情况和各地去年任务完成情况下达专项补助资金,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加快工作、推动医改的积极性。

三是实施“先核后补”工作机制。要将“核”的工作进一步提前,加快形成先审核后补助的工作机制,避免无具体任务、无工作要求先拨付资金的现象。今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都大幅提高,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尽快明确任务目标要求,提前制定精细、量化、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以便于项目单位参考执行,也便于各部门在执行中动态考核。

三、规范资金运行,为医改实施有效监管

一是增强资金风险意识。医改资金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管理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物质保障,是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把资金安全摆在财政财务管理的首要位置,防患于未然,规范资金运行,确保资金安全。

二是完善资金财务管理。去年年底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年初,省财政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实施办法,下一步我们还要组织培训,确保新制度按期实施。同时,要重点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建立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平稳运行。

三是加快卫生资金拨付。要把加快医改资金预算执行进度作为工作重点,主动沟通协调,配合主管部门抓好预算执行。预算编制要尽可能做细、做实、做准,预算执行要做到认真分析、动态监控。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办法,确保按医改任务进度和序时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今年的医改资金力争在5月底之前都要拨付到位,决不能因资金不到位影响改革进程。

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从资金的安排、分配、使用、后期追踪问效等各个环节,建立起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长效监督机制,严防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医改资金真正用于医改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上一篇:给家长的信下一篇:幼儿园家园联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