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

2024-09-05

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共8篇)

1.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 篇一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护理部实行护理专业岗位分层级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N1级、N2级、N3级、N4级等不同层级护理岗位,并明确各层级护理岗位的职责、工作范围及权限。

一、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1、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和沟通协调能力等设立不同层级护理岗位,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专业分布合理,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

2、层级管理制度要与整体护理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需要,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以责任小组来实施层级管理,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低年资护士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二、原则:优化结构、统筹兼顾、分层管理。

三、方式:本人自荐、科室考核、专家组审定。

四、各层级任期:N1级护士任期2-5年;N2-N4级护士任期5年,每年履职考核一次。

五、根据护士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将我院护理人员分为四个层级:

N1级:试用期满后考核合格至延续工作1-5年内的护士 N2级:责任护士

N3级: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 N4级:高年资专科护士

(一)(N1)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任职资格及条件

1)全日制护理学专业毕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注册护士职业资格证者。

2)经过医院相应的岗前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3)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4)认真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积极协助其他护士及工作人员完成本科室工作,指导护理员工作;

5)聘用护士2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每年护理部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

6)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年全院性护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达标;

2、岗位职责

1)在病房护士长领导下和上级护士指导下认真实施并完成本岗位各项护理工作。

2)以护理理论为依据,应用护理程序;按计划给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正确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治疗、护理,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书写护理文书。

3)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严格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参加查房、评估病人,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

5)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危重、疑难、大手术等病人的护理工作,参与制定护理计划并具体实施,随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好记录。

6)保证抢救仪器、设备、药品完好,做到班班交接。

7)参与临床教学工作,协助上级护士指导实习护士或进修护士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8)按医嘱正确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治疗。9)按护理部规定参加每年专业理论及技术操作考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0)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卫生知识、住院规则等,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

11)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及有关登记工作。

12)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物资药品材料请领和保管等工作,指导护生和护理员、保洁员的工作。

13)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完成医院的学习培训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

3、晋级的单项否决条件 1)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影响事件; 2)考试考核不合格者; 3)医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N2级)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任职资格及条件

1)中专学历在N1级岗位上工作满5年,大专学历在N1级岗位上工作满3年,本科学历在N1级岗位上工作满2年或取得护师资格,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

2)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及常用急救技术,能解决本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3)认真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责任心强,积极协助其他护士及工作人员完成本科室工作;

4)认真带教实习进修人员,做好表率;

5)能较好的与病人、家属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

6)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年全院性护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达标; 7)护理部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

2、岗位职责

1)在病房护士长领导下和上级护士指导下及时、准确地完成护理工作,为病人实施安全防护措施。

2)以护理理论为依据,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常规等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

3)指导和参与对病人进行评估,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按计划完成分管病人的常规护理、治疗、处理并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客观、完善的书写护理文书。

4)参与病房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指导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5)按计划完成进修生、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对病房护士、进修生、实习护士小讲课。

6)参与常规性护理查房、护理教学查房,参与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及护理质控分析。

7)参与病区管理,确保病区环境整洁、舒适、安静。

8)能对病房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及防范措施。

9)具有较好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

10)完成护理部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11)考试考核合格。

3、晋级的单项否决条件

1)每年有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影响事件; 2)未完成每年培训课程; 3)考试考核不合格者; 4)医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N3级)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任职资格及条件

1)担任N2级护士五年以上,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取得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聘任护师7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注册护士。

2)接受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在相应专科从事护理技术工作。

3)认真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积极协助科内工作人员完成科室工作,做好带教工作;

4)能独立承担本科危重症护理及所在专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技术革新能力的护士,任一、二级护士期间至少有一篇论文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

5)临床专业能力: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独立准确评估、判断和处理本专业护理问题;能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6)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7)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护理部门规定的各项培训和教育任务,继续教育学分达标;

8)每年护理部组织的考试考核合格;

2、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和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正确、安全、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参与护理会诊和申请会诊,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报护士长同意,填写“护理会诊单”,请相应专科或多专科的护理会诊,并根据会诊意见组织实施护理措施。

3)以护理理论为依据,带领下级护士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熟练应用护理程序给病人提供有计划的护理服务,熟练掌握并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参加早会、晨间护理、巡视病房等,负责督促检查病人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质量关。4)协助护士长把好护理工作质量关,对下级护理工作及时评价,督促下级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防范措施。

5)指导下级级护士准确评估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需求,评估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督促并指导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健康教育计划,及时督促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

6)参加并指导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针对病情制定护理计划,提出护理要点,措施应全面、切实可行。

7)指导下级护士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保证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善。

8)积极防范不良事件,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杜绝差错隐患,制定整改措施。9)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熟练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同事之间相互协作,服从调配。

10)拟定教学计划,按计划完成进修生、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任务,每月进行1次教学查房或讲课。

11)完成护理部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修完规定学分。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每年发表论文1篇或交护理部,并指导下级护士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参与护理科研。12)协助护士长运用现代护理管理理念管理病房,使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操作常规化,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晋级单项否决条件

1)每年有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的,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事件。

2)未完成每年培训课程或考核不合格者。3)医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N4级)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任职资格及条件

1)护理专科或以上学历,任N3级护士五年以上,具备副主任护师或5年以上主管护师专业技术职称。

2)接受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在相应专科从事护理技术工作5年以上。

3)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4)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循证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导专业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

5)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任三级护士期间至少在正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6)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获取学科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7)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7)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每年接受相应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

以上条件必须达到5条以上, 1、2条为必备条件。

2、单项否决条件

1)每年有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的,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事件。

2)未完成每年培训课程或考核不合格者。3)医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3、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正确、安全、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能完成复杂病人的护理,为同事和其他护理队伍人员提供咨询,做好模范带头工作;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参与护理会诊和申请会诊。

3)熟悉护理管理学的知识,掌握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对护理不良事件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4)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负责组织本科学术讲座、病案讨论等;带教护理本科、专科学术临床实习,担任部分课程讲授,指导下级护士完成教学工作;每年开展新技术、新知识专题讲座或授课不少于12学时。

5)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专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6)主持并组织、指导本院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订本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制订并审核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7)领导专科护理团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专业化的健康照顾。对病人护理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对复杂的临床个案作全面跟进。对临床实践进行指导并提供建议。参加本专业医疗查房,参与专科危重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参加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和专责护理;指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

8)培养专业护士,协助制订医院专业护士人才培养计划。主持或协助完成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是本科危重症护理及专科护理、带教、技术革新的学科带头人。

9)每年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

10)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

2.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 篇二

关键词:护理,层级目标管理,提升品质

管理出效益。是我们在工作动员报告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平时认为管理都是领导的事, 不想有一天我也有少许触动, 不操练的兵不可能是好士兵;没有工作目标的集体就好象没有航标的船;没有管理的团队不就是一个没有明确分工的球队?一个集体、团队的领导在发展的路上运用怎样的战略战术, 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结果。我现就本科室护理目标管理的运用浅谈几点看法, 与大家共勉。

1 制订科内年度总目标

全科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 据科室情况共同商议并制定科室总目标:如: (1) 年收入比去年增加20%以上; (2) 争创或续保管理标兵科室; (3) 争创或续保优秀示范护理单元。

2 分解总目标。

2.1 护理文书的管理

护理文书包括三测单、入院评估、告知、护理记录、病历、医嘱处理、执行单、交班报告等一系列护士的文字记录。专管护士本着及时、准确、清晰、简要、完整的原则制订标准, 包括奖惩措施。要能起到法律依据的作用。制订的标准先在科内讨论通过, 再存入科内制度档。实现班班核查, 有问题记录于科内"问题"本, 提示本人改正, 一次警示, 二次起按制度罚款。

2.2 临床工作的管理

临床工作分一般护理技术工作和常用抢救技术工作。它直接体现护士的素质和服务的质量。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1) 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 列出问题工作存在的法律隐患, 警示责任人, 理解慎独的重要性; (2) 规范基础护理工作。制定基础护理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 考核。通过训练和考核使护士熟练握掌握每项操作技术, 实现操作规范化; (3) 加强检查, 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虚心采纳工作中的建议, 认真组织整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把工作责任, 能力、职业荣誉, 经济分配融为一体, 促进形成个人职业归属心理。满足不同个体的社会需求, 挖掘个人潜能。根除那种形式上的一团和气, 只谈成绩, 不讲问题, 做事讲关系, 绩效搞平等。这样虽然近了人的关系, 但也抹杀了个人的职业积极性, 削弱了集体战斗力。集体内部要有差距、矛盾、竞争才会有发展。我们把科室分面两个护理单元, 选出业务能力强的两名小组长, 分派势力相当的两组成员完成两组的工作。通过基础护理, 技能操作, 服务态度, 患都满意度等方面每周考核成绩, 评出优胜, 找出差距, 提出方案, 不断改进。

2.3 消毒隔离的管理

专管护士把科内需要消毒隔离的用物分类。按要求拟订各类用物的消毒隔离方式。消毒溶液的浓度、配制、更换时间、原理、注意事项制成规范, 共同学习执行。实行病房分区管理。环境、用物、废物、工作人员的操作等标准简单适用, 符合消毒隔离的要求。违者, 按制度学习和经济约束, 杜绝院感发生。

2.4 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的管理

专管护士根据科室内情况制订全年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考核计划。把握实践的大课堂。每周二出一些问题卷在科室业务学习本上, 要求每人学习, 做一份答案。周四收回和专管护士的标准答案装订在一起存学习档。周五, 护士长就问题卷内容提问年轻护士, 年长护士评定, 沟通5分钟。每月学习的知识月底考核一次, 评出分数存在学习档。对临床常用技术操作, 按使用的频率, 抢救应急的重要性逐一列表考核。每月考核一项操作过关。半月周五下午和月末周五下午考核, 操作分在95分以上为合格, 95以下重考, 两次不合格, 重罚, 并学习至考核合格为止。

2.5 科室护理信息和新技术的管理

要求收集各类有益于临床护理的医学信息, 进行加工, 整理、分析等。做到去粗求精, 去伪存真,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储存和利用。把收集集的临床可使用的信息, 摘录在科室临床信息收集本上, 做好信息分级管理;实行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负责制。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新业务, 新技术的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对信息收集, 分析, 判断和紧急处理的能力。鼓励用新, 创新, 发挥信息资源的能量。保持工作的先进性。

2.6 科室用物的管理

专管人员列出科室固定用物和消耗领用物品目录表。添加固定用物、器械, 损坏或遗失物品, 收录数字后申报护士长及时合理处理。如血压汁、血糖仪、监护仪等。科内消耗性器材如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贴、压脉带、中单、网套, 棉签、络合碘、84液、洗手液等。每月估算消耗后, 再领取备用。据记录分析每月成本开支, 阻止不必要的科室消耗,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科室经济效益。

2.7 护士长的管理

(1) 落实科室护理质量评价。不定期检查, 评价各护理人员、质管人员的工作, 深入实际, 随时按质量标准检查, 评价。定期检查可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进行。由护理部统一组织全面检查, 评价。采用的方式:同级评价, 上级评价, 下级评价, 服务对象评价, 随机抽样评价。对评价的信息进行集中, 比较, 筛选。从中找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再从整体出发, 结合客观实际调整工作安排, 进行反馈管理; (2) 管理的人文艺术。护士既是专业技术人员, 也是社会中人。工作中有职业的约束。在家庭、社会中有不同的角色要求。护士长要全面掌握护士对职业的认识, 对经济、荣誉的要求, 用人之长, 鼓励各类人才成长。理解护士肩负着家庭、事业、社会责任的复杂情感, 对各项工作制度有时会执行不到位。如, 有时上班迟到一分钟罚款5元的制度, 迟到, 教育, 罚款。搞得人上班整天心情不爽, 回家还想找人发泄平衡心里。如能每月允许迟到一次, 15min内只需向护士长报告, 协调即可。让其在有愧疚的心态下感恩积极工作, 对计划的事, 如学习、考试、探亲、旅游、聚会等, 非要换班, 每月仅限一次。3d以内。在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自己找人换好班, 报告护士长同意, 记录。若有急事须报告护士长批准, 协调工作。以此平衡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增强其职业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当疏忽, 差错或事故已潜在, 不要因为害怕处罚而刻意隐瞒。鼓励上报, 迅速应对, 消除或减轻后果, 事后全面分析, 制定防范措施。初次出现以激励上报, 教育学习为主, 再次按规处罚。护士长在抓管理促发展赢得拥护的同时, 难免会搅动自由主义思想, 特别是那些喜欢煽风点火的长舌妇。要坚持扬正去邪的理念, 重沟通, 多渠道建立私人情感, 小事讲风格, 大事论原则, 关键是要解决思想问题; (3) 突出勤和慎。护士长每天随护士早查房, 掌握病人动态, 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大致情况, 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收集意见。既是对患者的尊重和重视, 也是护士长高素质的表现。工作中谁掌握了事实, 谁就有发言权。有很多的问题坐到办公室等汇报还是不如到现场去看, 听, 做。来得真实可靠。慎重解释患者提出的质疑, 落实一切承诺, 深入实践求发展。护士、护士长和患者要建立良好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让你的服务感动患者, 用他们的口做好科室的品牌宣传。提高科室、医院的美誉度。对出院病人, 护士长一周内要根据疾病愈后缓急做好回访指导。认真听取病人评价, 注重细节管理, 全面获得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定, 发现管理薄弱所在, 加强管理职能, 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同时, 也是进一步体现医院工作的深入, 提高了护士形象。

3 讨论

科室护理管理应根据医院的要求, 因管理者的决策不同而异。我们最常见的直线型管理和目标层级管理。直线型管理;护理部总决策, 指令各护士长传答并带领护士执行, 护理部总督查。护士长责任和权力欠缺。往往决策传递到科室就变成一种应付和变通。会上周周有问题, 事事要整改。不重落实和执行, 只听打雷, 没见下雨。周周、月月、年年说的、整改的都是一些现问题。笔记方案写了一大堆, 就是不见多少成果。检查时就补漏, 走了一如既往。其根本原因是重形式轻落实。制度、执行两分离。就如下面一段官语、民声:医院学习、考核、检查忙, 心知肚明少闲谈, 形式搞得你团团转, 天天开会喊抓不新鲜。上级检查慌了神, 忙把对策来运用, 吃喝玩乐把你晕, 糊里糊涂哄过身。清醒过目现原形。这种管理, 问题堆积, 触目惊心。弊端非常明显。目标层级管理又叫成果管理, 即科室确定年度总目标后, 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人员和分目标的特点, 指定专项管理人员协助制订管理标准, 经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签字认可, 护士工作按责任护士制定的标准执行, 护士长协调、督查各项工作的进行, 落实情况。对问题和成效及时评价。奖罚兑现。及时整改, 总结经验, 制订新的标准。由此可见, 目标层级管理是一种循环式的科室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方式。优于直线型管理。以上为我浅谈, 望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李芬, 赵光红, 朱佳晖, 等.医疗服务中心质量管理中实施综合绩效考核尝试[J].护理学杂志, 2008, 23﹙7﹚:

[2]赵霞, 蒋翔, 刘霞, 等.相对封闭原理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范例[J].护理学杂志, 2007, 22﹙7﹚:

3.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 篇三

【关键词】病房护理管理;护士层级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21-01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再加上临床护理知识的普及,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护士层级管理主要是经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的一种全新形式的组织或结构,从而对患者实施整体优质护理[1]。近年来,因社会、医学模式改变以及医疗改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护士的工作量逐渐增加。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对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已成为临床方面重点研究的课题[2]。本文主要探讨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前后对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进而评价此种模式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未施行护士层级管理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患者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5.6±3.5)岁。选取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后1年之内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50例,女30例,患者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45.6±3.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建立层级管理的具体模式,根据护理人员各自不同的职称、能力水平和资历将其划分为初级职责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实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其次,重新制定岗位职责,确保护士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而根据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的特点,由组长和本组责任护士对本组入选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并负责制定和实施本组患者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和护理等一系列工作,助理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护士长进行整体指导监督,组长则需要重点关注危重患者和抢救病人的整体护理,同时严把质量控制关,帮助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提高和改善工作质量。组长需要每天对本组责任护士管理负责的患者进行护理业务查房,特别是针对情况比较特殊或病情危急的患者,一定要真正做到护理业务指导工作。最后,进行APN连续性排班,针对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和人员数量,进行排班,具体排班方法:护士共分成两组,分别由1名组长带领2名责任护士和1名助理护士和若干实习生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组长3个月进行1次轮换,每一位责任护士分管3-6张病床,日班期间,帮助患者完成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工作。助理护士需要在责任护士的监督指导下完成本组接收患者的基础护理。责任护士在夜班时将患者交由组长代为管理,日班期间则由其自己负责,日班或白班均安排1名责任护士和护理护士。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加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3讨论

随着医学改革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原有的病房护理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护理水平的需求,若想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临床在病房管理方面就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3]。新形势下推广的护士层级管理,主要是在临床管理过程中,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划分成科学合理的组别,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4]。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护士层级管理之后,无论是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还是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因为,护士层级管理,降低了临床护理之中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即使出现护理风险,也能够及时将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如此使得医院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5]。

总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的形式可使护理人员在实际的病房管理工作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分工,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高病房整体护理质量乃至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最终实现最初的护理管理目标。此外,病房管理之中实施护士层级管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房管理质量,切实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所以,在临床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之中,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玉珍,冯青嫦,林艳香等.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J].中国医院,2008,12(7):70-71.

[2]陈洁英,关快活.病房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与成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3,(5):27-28.

[3]谭小梅.护士层级管理在普通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08(19):1766-1767.

[4]李修瑛,邵立平,潘雨利等.护士层级管理在干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0(z1):238-239.

4.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方案 篇四

根据我院护理人员的年资、能力水平、发展需求等特点,将全院护理人员分为新入院护士培训和N1-N4护士培训。为提高我院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护理人员的成长,根据各阶段护理人员的特点,特制定以下护理人员培训方案。培训、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护理院长 副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护理部副主任 培训科科长 临床科室护士长 临床带教老师

一、新护士岗前培训

1、培训目标:

(1)使护士了解医院护理工作概况,熟悉医院的相关工作制度及服务规范,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技能培训,实现角色的转换。

(2)巩固专业思想,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3)通过学习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医疗法律法规,重点掌握核心制度。

2、培训内容及方法

(1)医院情况介绍和职业教育: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医院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组织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护士职责》,使护士充分理解护理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培训:采取自学与讲座的方式,学习医院规章制度、《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3)护士素质及行为规范培训: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培训《医院服务规范》和《护理岗位文明用语及忌语》;观看《护理礼仪》录像;进行护士礼仪培训。

(4)优质护理相关内容培训: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对优质护理工作中怎样做好基础护理;如何与病人有效沟通以及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讲座。

(5)护理文书培训:学习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规范。(6)护理技能培训:观看《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DVD教学片,配合现场指导。

3、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护理部根据培训内容出题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2)操作考核:由护理部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抽考,病房带教老师根据科室培训计划进行考核,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4.晋级:完成岗前培训规定的项目,考核合格,取得护士执照的护士可晋升为N1护士。

二、N1护士(工龄小于2年)培训

1、培训目标:(1)巩固专业思想,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加强“三基”培训,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做好病人基础护理工作。

(3)通过学习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医疗法律法规,重点掌握核心制度。

(4)掌握所在病区常见多发疾病的护理常规。

(5)积极参加病区的护理业务学习与查房,拓宽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6)掌握各种监护与抢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7)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能配合高年资护士及医师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8)掌握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加强个人防护。(9)通过培训与临床实践,使助理护士夯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考核达到N2水平。

2、培训内容及方法:(1)理论知识培训:

①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培训方式为自学。

②理论讲座: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院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知识等。采用科室授课方式进行。

(2)技能培训:常见基础护理操作项目,由病区带教老师现场指导进行培训。(3)实践培训: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主要内容为专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及监护抢救仪器的使用。

3、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每由护理部根据培训内容及指定教材出题进行考试,病房护士长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2)操作考核:由护理部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抽考,病房带教老师根据科室培训计划进行考核,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3)实践考核:由病区护士长及带教护士对其培训内容进行综合考评。

4.晋级:完成N1护士培训规定的项目,考核合格,可晋升为N2护士。考核不合格者延期一年晋升,经补考合格后方可晋升。

三、N2护士培训(工作≥2<5年)

1、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技能,了解常见操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正确处理。

(2)熟悉专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3)熟练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4)熟练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相关医疗法律法规。(5)熟悉各种护理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6)掌握抢救知识与技能,主动配合高年资护士及医师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7)熟悉各轮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8)通过培训、临床实践及病区轮转,提高护士全科技能水平,经过考核达到N3护士水平。

2、培训内容及方法(1)理论知识培训:

①基础理论:在N1护士指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另加《急救护理学》《危重病学》《健康教育》等,培训方式为自学与科室授课相结合。

②理论讲座: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症病人急救、医院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知识等,采用科室授课方式进行。

(2)技能培训: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处理,由病区带教老师现场指导进行培训。

(3)实践培训: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完成N2护士培训规定的项目,主要内容为专科常见病的理论知识、重症病人抢救、专科常见护理操作及分管患者的护理及病房管理知识。

3、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每年由护理部根据培训内容及指定教材出题组织统一考核。病房护士长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2)操作考核:每年由护理部按照培训计划抽取一项进行考核,病房带教老师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核,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3)实践考核:由病区护士长及带教护士对其培训内容进行综合考评。

4、晋级:完成N2护士培训规定的项目,考核合格,可晋升为N3护士。考核不合格者延期一年晋升,经补考合格后方可晋升。

四、N3护士培训(工作≥5<10年)

1、培训目标:

(1)在熟练掌握基础和常用护理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2)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3)熟练掌握护理各种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4)熟练掌握专科抢救的知识及技能,能独立配合医师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5)成为病房的业务骨干并有意识培养教学、管理、科研能力,能指导护生、N1、N2护士进行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每年撰写护理论文1-2篇,(6)通过培训、临床实践、院内进修,逐步提高护士全科技能水平,经过考核达到N3护士水平。

2、培训内容及方法(1)理论知识培训:

①基础理论:在N2指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另加《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及《护患沟通学》等,培训方式为自学。

②理论讲座:护理相关专科知识、前沿动态,医疗法律法规知识等,采用集中授课与自学方式进行。

(2)技能培训: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及并发症处理。

(3)护理业务查房与病例讨论:每月参加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年主持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不少于1次。

(4)学术会议:尝试论文撰写,积极投稿参加学术会议。(5)参加专科护士培训;院内机动护士培训。

3、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每由护理部根据培训内容及指定教材出题组织统一考核;病房护士长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2)操作考核:每年由护理部按照培训计划抽考;病房带教老师根据培训计划进行考核,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3)实践考核:由病区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其培训内容进行综合考评。

4、晋级:完成N3护士规定的项目,考核合格,可晋升为N4护士;考核不合格者延期一年晋升,补考合格后方可晋升。

五、N4护士培训(工作≥10年以上)

1、培训目标:

(1)在熟练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基础上,加强新理论、新技术学习。

(2)熟练掌握临床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全面掌握抢救知识与技能,熟练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3)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成为病区的业务骨干,加强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的提高,每年撰写护理论文1-2篇,并进行科研课题设计、研究。

(4)能解决本病区的护理疑难问题,参与危重症、疑难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5)指导护生和低年资护士进行相关临床护理工作。(6)组织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7)通过培训、临床实践,逐步达到护理专家水平。

2、培训内容及方法:(1)理论知识培训:

①基础理论:《护理管理学》《护理科研》《统计学》及专科书籍等,培训方式为自学。

②理论讲座:护理相关专业知识、前沿动态、医院法律法规知识等,采用全院统一授课方式进行。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20学时。

(2)技能培训:专科护理操作;护理新技术应用。(3)院外进修学习或专科护士培训,各类专科门诊的参观学习。

(4)参加护理学术会议,进行护理经验交流。

3、考核方式:

(1)理论考核:每由护理部根据培训内容及指定教材出题组织统一考试,病房护士长根据科室培训计划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2)操作考核:每由护理部根据培训计划进行抽考,病房带教老师根据科室培训计划进行考核,成绩记入培训档案。

5.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篇五

(一)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

2.手术患者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患者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运用《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的“术前准备单”,临床科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等进行交接核对。

3.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有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做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患者、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4.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医师、麻醉师、器械/巡回护士共同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1.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螺帽),并逐项准确记录。

3.器械护士应做到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的前、后均检查其完整性。

4.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5.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告知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6.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整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剪切,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7.建立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的应急预案,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师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8.记录手术单位时间内发生手术器械数量不符/遗失发生例数。

(三)严防手术患者意外伤发生

1.防坠床:建立手术患者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患者必须由病房护士护送至手术室,急、危、重患者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或病房护士共同护送;建立患者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指引,不得让任何手术患者徒步走入手术室间,低风险患者以轮椅运送,中度风险以上患者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患者独自留在等候室内;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复苏期这两个高危期,必须保证有人在患者身边看护。

2.防管道脱落:严格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各管道护理原则;建立转移患者过床、全身麻醉诱导期、复苏期的三阶段管道评估及护理工作指引;转运患者时各级人员分工明确:如麻醉医师负责气管插管或鼻咽通气道、巡回护士负责其余各类管道,运输人员负责平车的安全;对护士做好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及各种引流管道的相关培训。

3.监测患者护理意外伤发生率(%)。

(四)手术体位安全舒适

1.建立各种手术体位摆放的操作规程指引及评价标准。2.摆置体位时使用合适的手术床配件及足够的抗压软垫。对糖尿病、婴幼儿、老人、消瘦、水肿手术时间较长等压疮高危患者,应采取抗压软垫保护受压部位。

3.在不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麻醉效果的情况下,鼓励清醒患者参与体位摆放过程。

4.截石位、侧卧位、俯卧位、牵引体位等特殊手术体位的患者恢复平卧位时应有2人以上协助;操作上述体位的护士必须接受过体位摆放的训练。

5.正确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等对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建立压疮评估制度和程序。术后发生不可避免压疮时有记录及相应措施。

7.建立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与评估,通过术前访视,了解并评估患者的病情、需求,针对性选择合适的体位及保护用具,通过术后随访评价手术体位的安全、舒适及并发症,达到持续质量的改进。8.监测手术体位摆放不合格率(%)。

(五)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和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注射药、静脉输液、消毒液必须分开放置,标识清晰。看起来或听起来类似的药物分开放置。

2.手术室使用的外用药物必须由医院药房直接领用,不得自行稀释。

3.手术台上、台下所有药物和盛药物的容器(如注射器、杯子、碗)必须有明确的标签,标签上注明药物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等。在第一种药物未做好标示前,不可加第二种药物上台。

4.每台手术患者设立术中输液卡,记录输液时间、输液名称、量及加入输液中的药品名称剂量,双人核对并签名。

5.落实口头医嘱管理规范。建立抢救用药记录本,记录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各项紧急处置的内容和时间,保留抢救用品,事后由医护双方进行确认核查。

(六)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

1.术前、术后转运患者过程中做好保暖工作。

2.患者进入手术间前1h室温应适当调高(以26~28℃为宜),如非手术特殊需要,整个手术过程室温应恒定在22~24℃,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及早产儿室温宜保持在27~29℃。

3.安全、有效使用各种保温用具,但应避免造成烫伤。4.设有液体加温(恒温)箱,温度设定为37℃。专人管理,定期清洁。

5.输入液体、新鲜全血和成分血输入时应掌握温度,以37℃左右为宜。

6术中有体腔大面积暴露的患者(如胸腔、腹腔手术等),如非手术特殊需要,冲洗液宜加温至36~37℃后才供应手术台使用。

7.对护士进行手术患者保暖的相关知识及工具使用的培训。

(七)手术植入物安全

1.所有植入物使用必须符合《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入制度》及相关规定。建立外来器械及手术植入物的管理制度,所有植入物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的人工假体,同时必须具备法人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税务登记证。

2.外来器械(包括厂商提供骨科植入物专用手术器械)必须在手术开始的24h前送到中心供应室(或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或手术室)接到器械后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并与手术室做好沟通。

3.植入物的每一灭菌循环,应在生物监测结果阴性时方可使用。4.一般情况下快速灭菌、等离子灭菌均不能用于植入物灭菌。当出现紧急情况(如突发性创伤性患者需要骨钉、钢板等)时应记录备案后,在生物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中加入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才能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前使用植入物,待监测结果出来后也需追踪记录在案,记录保证完全的追溯性。在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前使用植入物应视为特例,而不是操作常规。对紧急情况必须分析提前使用原因和填写改进措施,以便日后改善。5.植入物使用记录应可追溯到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商、供应商。以上资料一式两份,一份留病历(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或其他指定位置),另一份保存于设备科或药械科。

6.可植入物,每个包装只可一次使用,开包后未用或用后剩余部分,不可在包装使用。例如:可吸收吻合器、可吸收闭合夹。

(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

1.建立标本留置、送检的制度及操作流程。

2.标本储存间应具有独立功能,设立手术标本存放专柜,标本留置液应有医院药剂科或药厂统一配制。

3.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中切下的任何职责,严防丢失或弄错标本。对不用送检的标本,按病理性废弃物处理。

4.标本袋外粘贴标签,标签上应注明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标本名称及留置日期。

5.冰冻切片或需要新鲜活体组织时,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密实袋或干净容器中,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标本的名称、数量,连同病理单及时送病理科,并与病理科做好签收手续,立即送检。

6.建立标本送检登记本,留置标本及送病理检查应有双人核对并签名,专人定时送检。

7.监测手术标本漏送、遗失发生例数。

(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

1.建立电外科设备管理制度,专人保管、维修,建立操作规程,使用登记和维修登记。定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

2.手术需要同事使用两支电刀笔时,必须使用两台电刀机;手术台上应备有绝缘胶套筒,以备电刀笔不用时存放。

3.避免在有挥发性、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电外科设备,例如:肠道手术,气管内、头颈面部手术开放给氧时。

4.对体内存放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钢板等)、人工电子耳蜗、脑部深层刺激器、脊椎刺激器等植入物的患者,应使用双电凝器。

5.使用电外科设备后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6.对护士进行电外科原理、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培训。

(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

1.建立、健全手术室消毒隔离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2.新建、改建和扩建手术室,应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及相关法规,根据功能区域和消毒隔离要求划分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之间有清晰标志,不同区域应设隔断门。

3.手术器械应集中在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不能集中处理手术器械室,手术室应建立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流程。

4.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的器械适用卡式盒或专用灭菌容器盛房裸露物品灭菌。4h内使用,不能储存。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药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及给药方法要按照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4h。使用后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6.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7.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8.对特殊感染和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手术、术后手术间的用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9.手术患者皮肤准备时,其毛发不宜在术前日去除,应在手术当天去除,毛发的去除最好用电动发剪。根据手术患者年龄和手术部位不同,手术野皮肤消毒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10.人工关节、人工椎体、钢板、螺钉、髓内钉、人工血管、人工晶体等手术,手术室洁净度应达到百级以上的标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间净面积建议不小于40m2。

6.管理层级划分依据(共) 篇六

高层管理者:应有决策能力

中层管理者:应有监督,分析,发现,的能力

基层:基本的执行能力.高层-知道干什么

中层-知道如何干

基层-知道塌实干

高层:决策和用人。

中层:用人和协调。

基层:业务和落实。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员工的区别(转发)

一、利益方面:高层经理考虑的是整个公司的发展,中层经理要考虑到一个团队的利益,员工只是考虑个人利益;

二、员工离职方面:高层经理考虑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中层经理考虑到他对组织的贡献大小,员工只是考虑他这个人很好;

三、薪酬体系方面:高层经理考虑整个公司的体制是否能够让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中层经理考虑对这个部门是否公平,员工考虑个人拿多少;

四、遇到困难方面:高层经理考虑怎么在不损失公司的利益下解决掉,中层经理提了几次改不了就会忍着,员工会考虑如果不行就换个公司做;

五、员工排挤方面:高层经理会考虑怎么样能够解决掉,在这个企业发展下去,否则,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利。中层经理考虑谁是自己的靠山,基层员工大不了吵架不干。

六、舒服程度方面:高层经理别人看着很舒服,其实很痛苦。中层经理是夹心面包。基层觉得自己是最苦的,还得不到好收入。

7.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 篇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本科室共有50张床位、17名女性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年龄19~39(23.5±3.5)岁,其中助理护士4名、护士4名、护理师3名、主管护师5名和护士长1名;文化程度:中专7名,大专6名,本科4名。

1.2 方法

2012年6月,本科室开始设立护理组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资格的人员担任,且学历必须为大专及以上,与此同时临床工作经验必须≥5年;护理组长必须具备牢固的护理业务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且必须同时具备必需的管理能力,也要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此外,护理组长要能够对本专业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且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医风,可以通过护士长推荐或自愿报名的方式申请,然后经本科室民主投票得以产生,每个护理组长的任期均为1年。

本研究中,护理组长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对下级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安排和分工,并要注意督促其认真地完成各项护理内容;全面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需要开护嘱;定期进行常规安全评估,并负责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注意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测,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技术支撑;负责对本科室的实习护士进行培训与考核;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1]。具体如下:(1)落实质量监控。发挥组长在三级护理质量监管中的作用,按工作标准对本小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关键性、专科性、疑难等护理技术进行质量监控。对急危重患者、老年患者、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患者、大手术和死亡病例及可能存在纠纷与隐患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质量监控。检查、修审下级护士的护理记录,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控制,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2)跟进医嘱、护嘱、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督促本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使用护理质量评分量表[2]评估护理质量水平,共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两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使用满意度量表[3]评估患者满意度,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200例患者,评估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实施前相比,*: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护理组长作为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形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日益显著[4]。

本研究中,设立护理组长后,本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因此,护理组长的作用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有助于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在护理层级管理中,护理组长主要是发挥核心作用,通常是由业务管理骨干担任护理组长,能够有效地统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同时需要对护理小组的日常工作质量进行动态监管,护理组长既要负责基础护理工作,也要注意加强病房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针对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同时也要监督相关护理人员准确地记录书写,并对其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因此有助于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其次,护理组长的设立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关注患者满意度,并开始将其作为评价临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中,护理组长负责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这是由于护理组长通常不直接负责病床管理,因此能够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其需要在查房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同时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要耐心地为患者回答疑问,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都要注意为患者解释清楚,对于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要及时协助家属予以满足;要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好上传下达角色,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5]。

综上可知,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摘要: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查房、会诊及行政管理等,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组长,护理层级管理,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臧娴,胡滨.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1-222.

[2]李玉美.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3-5.

[3]周素良,马迪迪,李伟芬,等.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67-69,50.

[4]臧娴,胡滨.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1-222.

8.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 篇八

关键词 层级责任制培训 护理操作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11

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是指根据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和临床护理工作具体情况将护理人员分成不同管理层次,采取层层培训,责任层层落实的方法完成培训工作[1]。2011年1~12月,我院采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对全院进行25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有临床护理人员370余人,其中副主任护师8人,主管护师70余人,护师90余人,护士190余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近240人,中专87人。各临床护理单元根据护理人力资源情况采取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或扁平化排班模式完成护理工作。由于护理队伍庞大、护理人员工作不规律、培训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传统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方法:首先分层级形成培训小组,2011年1月护理部成立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由一名科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出内、外、妇产、儿科等科室的护士长共计6人担任组员。核心培训组负责组织制定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及培训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落实并进行全院护理技术的抽考,定期召开会议,根据培训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培训计划。设立秘书1名,负责组织、记录会议,收集资料。评选院操作培训师,核心培训组在全院范围内评选操作培训师6名。各科室评选护理技术操作骨干2名。培训方法分为3个步骤逐步达到全员、全院培训。将25项基础护理操作分解至季度,每季度根据全院工作量、护理技术操作复杂程度等培训5到6项。操作培训师的培训由医院操作培训考核组负责。通过学习操作流程、观看操作示范碟片等方式对季度操作培训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培训,并考核过关。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及护理骨干集中培训由医院操作培训师负责。将全院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名院操作培训师负责,2名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成员负责组织督促。操作培训师通过讲解、示范、现场指导等方式完成相应小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的培训考核工作。科室培训由护士长负责。各护理单元根据科室特点、人员结构及工作情况制定将科室人员分成两个小组。由护士长具体负责,两名护理骨干分别负责一个小组,通过护理骨干-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层层负责对科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考核方法及效果评价:护理技术操作核心培训组成员于每季度末对阶段培训项目进行抽考。每个科室抽考率为30%(按排班本随机点名,被考者到操作示教室进行考核),操作考核85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由科室护士长继续培训,全院抽考结束一周后进行补考;如补考仍不合格者,暂停科内工作,到操作示教室进行操作训练,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护理部及操作培训组每季度对培训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护士长会上通报,对在培训及受训工作中表现优秀者给予表扬,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下季度的整改措施。

培训要求:既要达到操作流程的统一规范,又强调礼仪服务质量,同时灌输人文关怀理念;要求全院护理人员人人参与、人人考核过关。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X±S示,均经过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以前我院采用的操作培训多为科内培训方法,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抽考。因各科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标准、流程不规范统一,科室培训压力大,培训效果欠佳。2011年采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后,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负责,全员参与,全院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临床操作小组全年抽考护理人员254人,初次抽考合格者244人(85分以上合格),合格率达96.06%;余者10人在再次考核中均达85分以上。2010年和2011年层级培训模式前后的25项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分)的比较,2010年为85.39±2.35,2011年为95.32±2.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8.45,P<0.01)。

讨 论

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有效地缩小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范围,减轻了各级培训管理组织的培训压力和工作量,使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培训的薄弱环节上。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使护理人员既要参加上级培训,又要培训下级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激发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负责,避免了操作培训中的疏漏之处,有利于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操作水平。此模式的护理培训全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培训过程中除了专业培训,还突出强调人性化服务,规范护士礼仪和文明用语,努力让每位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心关怀,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通过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前后的对比观察,使用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后,护理人员操作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统计学上具有明显意义。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医院整个护理队伍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提升,全年护理部未收到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方面的投诉。

通过初步开展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护理培训,我院护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们会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规范层级培训模式,促进全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石群.护理人员层级责任制培训模式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1,24(7):3068-3068.

2 陳晓燕,诸明春.层级培训模式对护士理论操作水平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4):26-27.

上一篇:现场管理6s下一篇:三毛写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