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人生演讲稿

2024-07-13

阅读改变人生演讲稿(8篇)

1.阅读改变人生演讲稿 篇一

儿时爱读书,读美人鱼的奋不顾身,读灰姑娘的坚强善良,读丑小鸭的隐忍追求,也读十万个为什么,读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读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年少时爱读书,读李白的狂放不羁,读海子的浪漫忧伤,读王小波的幽默睿智,也读地理,读历史,读天下大事,读世间风云。于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在前人的经历中成长,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未来。

走进大学,读了更多的书,认识了更多的人,有喜欢原创音乐的朋友拜托我写歌词,一次聊天时他惊讶地问我:“你竟然是农村的?这么有才,一点也不像!”当时我只能对他报以微笑,心里却五味杂陈。一方面因为自己受到肯定而高兴,一方面也为别人对农村的偏见和误解而无奈。的确,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的生活便局限于那一方水土,但幸好,我热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知识滋养了我幼年时单调的时光,是知识让我自信,让我觉得人生熠熠生辉!“书中日月长”,是知识为我敞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更高更远的天空,想去更深更广的海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知识增长了我的才能,启迪了我的智慧,让我追求的脚步更加沉稳有力!可以说,正是读书改变了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务农命运,是读书铸就了我“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人生追求,也是读书让我今天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畅谈阅读的力量。

人,与书籍为伴,才懂求知之乐。人,与墨香为伍,才能玉成人生。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仿佛鸟儿没

有翅膀。学生时代爱读书,陶醉于诗意的情怀,沉浸在知识的世界。悠悠的岁月,浓浓的墨香,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已经走出了校园,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对于阅读我有着更加开阔的需求,这种开阔不仅是阅读范围的开阔,更是一种感受各种思想观念的包容。我虽然工作在基层,但感知的触角从未局限于社会一隅。我希望通过书本,去了解来自不同世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关于历史关于现实的解读和看法,让自己的视角和思想放宽。也希望通过书本,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不断进步,做更多的事,做更好的人。

以前我虽然熟悉农村,却不熟悉农村的工作,刚刚成为村官的时候,每当书记和村主任讨论工作,我在旁边听的一知半解,心里只能干着急,又不能事无巨细都向别人请教,于是书本成了我最好的老师,黑龙江省图书馆的龙江学习的平台、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检索平台也为我架起了一个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海量知识信息的平台,让我拓宽了视野,学会了村官工作的一些方法,让我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村官”的身份。

村委会有间农家书屋,可是平时来看书的人却寥寥无几。我工作不忙的时候总喜欢泡在那里,除了读我喜欢的文学和科普类书籍,也有意地读一些种植养殖技术,从而对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了解,跟村民们聊天时也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村民们都说我虽然看起来一身书卷气,说起咱们农村的事情却头头是道、明明白白。我也因此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在我的带动下,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农闲时放下扑克牌,离开麻将桌,来到农家书屋,看新闻、读经典、学技术,在书里学到致富新项目,在

书里学到病虫害防治方法,有位大哥说他照着菜谱学了很多好吃的菜,经常做给家人吃,有位阿姨看书学习手工编织,还送了我一个她做的小包„„读书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各个方面,村里的气氛也越来越和谐、向上、富足、融洽,这些都是读书带来的改变。

回顾过往二十年,我生命中几乎所有的亮点都是因读书而起,可以说,我的人生是因为知识才更加丰富,因为阅读才更加精彩。或许正因为我见过城市的时尚繁华,也体验过乡村的质朴恬静,所以对于生活、对于世界才有更多的感悟和思索。有人问我,上了大学却还回到农村,那读书还有意义吗?可是我知道,我虽然兜兜转转回到了原地,但我的心却早已高飞。奉献是青春的热血,理想是人生的路标,让知识绽放出人生的芳华,用阅读灌溉生命的土壤。是书籍在我的世界里点亮光芒万丈,筑起高楼林立,铺开繁花似锦。

很多人说我们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是来自城市,扎根农村。但我却是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这里有我热爱的大山,有我眷恋的河流,有我魂牵梦萦的土地。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农村”二字可能就意味着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我深知,这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奋进、智慧、聪敏,一样热爱学习,一样渴望求知。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经历感染他人,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以知识改变命运,用阅读助力人生,编织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我们明天的梦想!

2.阅读改变人生演讲稿 篇二

有人用蜈蚣学艺的故事来说明改变的不可行:一条蜈蚣跟豹子学走路, 先迈哪条腿与后迈哪条腿, 怎么跳跃, 豹子倾尽心血, 将毕生技艺倾囊相授于蜈蚣。蜈蚣学成后却总是翻跟头, 反而爬得更慢了。原来蜈蚣的脚太多, 像豹子那样跑步, 总会有腿阻碍另一条腿正常行走, 所以会连连跌脚。蜈蚣的初衷也许是好的, 但这种盲目改变, 费力不讨好。

细想一下, 这种论调与我们现实的改变在本质上却是风马牛不相及。学校内的各种改变如同日月运行的规律, 前进的步伐无法阻拦。如果说不改变也是一种改变, 那么改变就是一种积极的发展。配合学校改变就如同去适应自然运行的规律一样, 朝着一个积极的方面发展, 经过重组与整合, 我们得到了一个更加明确的工作团队, 一个更加流畅的教学小组, 一个更加合理的学生班级。

一年一次的改变, 就如同我们去洗澡的澡堂, 就如同生长在我们身上的病毒。洗澡时间长了, 必然要打扫附着在澡堂上面的污垢, 以利人身体的健康, 以便再次更好地使用;长在身上的病毒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性自杀, 没有改变, 就会变成痼疾, 一切悔之晚矣

3.书香润泽童年 阅读改变人生 篇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教师不仅要让孩子掌握语言教学大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语言发展的良好氛围。提供条件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些早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读本中的语言和美,并通过形形色色的语言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使他们大胆地进行交流,爱上阅读,在书海中尽情遨游。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童谣儿歌类、看图说话类、散文诗歌类以及故事类。在每一类的教学活动中都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让孩子从生活出发,去理解,去感受,再将优美的字词运用到生活中。

笔者认为,要让孩子学好语言,喜爱阅读,教师应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利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第一,感受童谣儿歌的韵律美。童谣儿歌类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语言最喜欢的形式,每一首儿歌和童谣都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理解起来也极为容易。

在这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可利用节奏敲击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儿歌的韵律,将语言学习和音乐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如在儿歌《小胖小》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让幼儿通过听觉刺激感受连锁调的韵律;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自己去发现每句之间的关联。在幼儿能流利朗读儿歌时,可加入打击乐器,让幼儿随着节奏去朗读,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幼儿更进一步地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在儿歌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让孩子在活动中都动起来,可以让孩子在背儿歌时一边表演一边背诵,由于孩子对此感兴趣,所以在学的时候都动了起来。这种边表演边背诵儿歌的教学方法比单纯拍手念儿歌的效果要好得多,形式也更为生动活泼,增添了不少的趣味性。孩子边表演边背诵儿歌,既能满足孩子爱玩的特点,又能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轻松地在玩中学、学中玩,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表达情感。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的重要一点就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活动让孩子去说,去表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好多孩子胆小不自信,不敢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很弱。看图说话的语言活动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简单的图片成为孩子说话的桥梁,让他们在一种自然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会表达。

在看图讲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观察画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即从上到下,从前向后,从左到右地进行观察。孩子有好的习惯,在观察画面时就会细心、细致。在请幼儿自主表达时,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从局部开始,说出有代表性的词语,再进行补充,丰富幼儿的语言和词汇积累,久而久之,孩子再也不会觉得表达困难了,慢慢地就会增强自信心。

教师在题材选择上也要有针对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欢的图片:小班幼儿多一些动物图片,中班适当增加人物类的图片,到大班可以加入连环画教学图片及漫画图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雪人》《母鸡萝丝去散步》《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等优秀的儿童读物,语言简练,画面丰富。一方面,幼儿对绘本本身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观察,引导孩子自己去说,去创编。这些故事的创编,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让散文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入幼儿内心深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笔者极力为幼儿推荐短小精悍,内容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优秀散文诗,来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在进行《风姐姐来了》《两朵白云》等散文教学时,一方面请幼儿欣赏静谧的画面,将幼儿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另一方面,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请幼儿欣赏散文优美的文字,让幼儿陶冶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充分理解散文的内容,体验文字美。

第四,理解感受故事情节。故事教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有着极为丰富的情感表达,让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充分地感受其蕴含的认知和情感等,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好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受到感染,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感受到故事中语言的美。

故事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靠好的作品对孩子的影响。老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故事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作品选得好,故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有保证。选择作品时,教师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熏陶功能,更要考虑幼儿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

好的绘本总是在富有诗意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有着浓郁的艺术感,语言流畅生动,画面优美和谐。如故事《七彩下雨天》,它是在讲美丽的雨,它有颜色,有形状,有味道,有气息,充满神奇充满活力;绘本中斑斓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与种种具体的事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仿佛七个活灵活现的小精灵,一定会在孩子们心里留下最美的印记。

在为幼儿呈现作品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变色鸟》《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也可以选择生动有趣、句式重复的《咕噜牛》《抱抱》《好饿的毛毛虫》等,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地理解故事。好的故事往往蕴涵着意味无穷的艺术形式,如能挖掘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促进文学、音乐、美术三者之间的融会贯通,将会使幼儿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达到艺术综合教育的审美目的。

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各种语言学习的契机,让幼儿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感官形式来丰富自身的经验,这样才能积累优美的词句,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表达。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利用说话的平台与人沟通,从而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教师在早期阅读的活动中,培养幼儿喜欢阅读、大胆沟通的能力,也希望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能让孩子从小在一种良性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习语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笔者觉得让孩子爱上阅读,更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的教师。所以,家长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幼儿阅读的兴趣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抱着孩子或拉着孩子的手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在阅读的时间,也可以大声为孩子朗读,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这样孩子会将阅读和愉悦联系在一起,从此来巩固幼儿的阅读兴趣。

总之,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来完成,教师也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4.阅读改变人生征文 篇四

刘同的那本《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深深的拯救了高中时期颓败的自己。

有一种孤独是在承受着生活的折磨时,还能用力的扬起一个恬淡的笑容,这是给自己最得体最恰当的安抚!

行走在人世间,都需要一把戒尺于心,断然不能盲目乱闯,更不能没有原则。

一步一个脚印,不求扬名于世,只求与世无争,安然无恙。

忙碌的尘世生活,静下来,泡杯咖啡,看点喜欢的书,关注时事,大概这就是“宁静致远“的原意。

诸葛亮的那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正是这个时代人生最好的印证?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名气,但却念着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

每个人都有没有人的路要走,宁愿跌跌撞撞走下去,也不愿意规规矩矩一辈子。

这也大抵是青春的张扬吧。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点云彩。

阅读改变人生,阅读助我成长,大概也是这个理。

5.《阅读改变人生》读后感 篇五

物理学院

09物本 1 班

学号:2009294124

姓名:梁国成这两天,我看了巴丹主编的《阅读改变人生》这本书,感触良多,足够让我彻底地改变了我对文学和读书的看法。作为一名理科生,很典型的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感性思维比较薄弱,深表惭愧。从这本书中,我读到许多名人的读书习惯与心得,有金庸,余秋雨,肖复兴等等,使我从更深层次上理解阅读的深刻意义。因此,特意地写下这篇读后感。

这本书列举了许许多多的名人的事例,丰富而强有力地阐述了阅读的价值,从人生的方方面面详尽地叙述着对阅读的理解与认识。教导我们怎样读,读什么和为什么要读,如何阅读以及阅读的快乐,从各个方面阐述阅读对人生的巨大作用。

跟其他理科生一样,以前大多数的时间用于做题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读文学、读课外书上。所以导致文学知识、感性思维比较欠缺。小时侯,在一本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没有书会非常痛苦。我当时,并不懂这话的意思,只想读不读书没什么用,把课本里的知识学到就满足了,其实这些还不够。因为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只是读那满页的文字,我还没有能力透过文字的栅栏,看到作者的身影。而现在当我重新去读小时侯的那些书刊的时候,就看到了 1

一个个不同的、可敬又可爱的身影,是他们陪伴了我的童年,我会一生想念他们。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是学习的快乐。明代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将读书当作赏心乐事来欣赏,其中滋味,又断非一般浅人所可知。时下,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句比较时行的话叫做“终生学习”。人生七十古来稀,真正用于读书的时间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不要以为生命的资本可以肆意挥洒,苍老可是眨眼间就会降临的。只有勇敢地迈出脚步,将所学所想化为所用,你的读书才可谓之成功。

我现在终于明白“人的一生没有书是很苦的”这句话的含义。我还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有生之年如果没有书,那么他就永远不明白什么是人生。余秋雨说过,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

在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点语文,同时也看了点文学,对一些历史家、历史名人也有所了解。

“如果有人让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楼阁里,也不能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中提到的。

麦考莱宁愿做读书的穷人,也不愿做不读书的富有国王,可见阅读对他而言的重要性。如果他没有在仔细考察历史古迹的同时饱览历史巨作,能了解历史吗?能更好地发现文物古迹吗?能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吗?显然阅读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之作《史记》,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司马迁历尽人生沧桑,身处逆境,却坚持大量地阅读优秀文章,是阅读使他读懂了六国的兴衰,读懂了文人墨客的不懈追求,读出了“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人生哲理。司马迁读清了历史的面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李白不是天生的“诗仙”,他在阅读中感慨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圣”杜甫也在阅读中深有体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阅读成就了伟大的人。

鲁迅弃医从文,因为他明白再好的药也只能医治肉体上的伤,无法弥补一个民族精神上的空缺,他在阅读中立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向,创造出了《朝花夕拾》、《阿Q正传》等大量民族文学作品,使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沉默中爆发”,投身到了救国的队伍中……

阅读改变人生。我走进图书馆时,看见一句标语“多读一些好书,智慧一个民族”。是啊,阅读不仅是一种需要,而是陶冶性情的良药,攀登理想的阶梯,提高人生价值的途径。品味好书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享有品质的生活,让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去阅读更多的好书吧!

而今天,我读了《阅读改变人生》这本书,又学到许多现代文化名人读书心得与体会。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谁都不想平庸,可总是有人在自己不查的情况下加入到庸庸之众的行列。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充实厚重的内心。只知盲目从众,昏昏度日,世俗的观点即是无误,人生最大目标不过是完成物质的丰厚。然而经历了丰富阅读的人生就大有不同,它会对生活思考,对生命思考。先辈的经验是前车之鉴,自己的经历丰厚现实之实。于是,自己在阅读中一次次进步、一点点成长,最后灵魂也升华。

肖复兴先生的经历即是鲜明例子。在他的青年时代,社会动荡、偶像坍塌,一贯的信仰失衡、整个青春时期完全处于一种茫然而无所适从的状态。然而,这个时候就是阅读拯救了他,让他看到了人生还有光,还有前进的方向——“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只不过太阳和风雨雷电同在。”所以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还是坚持下来,最终他成功地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除了引导方向,阅读还有温暖人生的一面。金庸先生说:“书本不但可以得到知识,也是一生最好的朋友。”好书如良人,阅读即是与之为友。试想,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孤独是心灵的最大猎手,而这时若有一位良友一直陪伴你左右,那情况会有怎样的不同。我们可以忍受贫穷,忍受灾难,但无法忍受沉如黑夜的孤单。所以,在不论何种人生际遇里,我们让阅读相伴身边,便永不会孤单寂寞。

可见阅读对我们的作用是深刻而广泛的,在剩下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每一天,利用好每一天。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书

籍,来充实生活,从而提升自己,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人的生命过于短暂。人的目力不远,听力不深,舌头不长。人的欲望无限。感谢书中的天地,延伸了人的感官,时间与空间顿时化作眼前的小小的平面。”感谢陈村先生这句极启深意的话,我就以此作为结尾吧。

6.关于阅读改变人生的作文 篇六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

阅读改变人生

阅读穿越时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遥望世界的无限星空。人类只有百年的航空航天史,然而,阅读却是人类心灵的飞翔机,是最早的“载人宇宙飞船”。它与人生同步,却可以与时间逆行,抵达遥远的未来,揭晓迷离的过去。它可以开启无数个维度空间,让思想纵横捭阖,通向伟大的心灵。

阅读是幸福的发祥地。缜密的逻辑,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都环拥着阅读者。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至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要活着,就必须阅读。但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阅读却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们必须通过学习阅读才能抵达阅读的自由王国。

7.流水线上的人生改变 篇七

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涌至东莞, 将青春与汗水浇灌在流水线上那轰鸣不止的机器,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 正是数以亿计的流水线工人, 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 锻造了中国崛起最大的比较优势。到今天,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慢慢老去, 中国要告别低端制造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那些曾经的年轻人, 有的找到了进入城市的门路, 更多人返回偏远的故乡。

从户籍、教育、住房到社会保障, 这个国家也一直在努力修正一系列公共政策, 为这些人打通向上流动的通道, 但更多时候, 他们的成功依赖的仍旧只是底层血泪磨砺出来的生存智慧。

从人才到劳动力

再次见到曾志鹏时, 他已是东莞宏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有了自己的女人、孩子, 在这个城市已算得上“成功人士”, 所以, 他并不再像以前那样忌讳说起那些不堪回首的东莞往事。

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的曾志鹏, 大学时是个好动分子, 不苟言笑, 有些叛逆, 说话向来也坦诚到了十分不客气的程度, 乃至至今仍被一些同学称为怪人。他学习成绩并不好, 甚至有过科目补考的情况。2004年毕业的时候, 在广西找工作不顺利, 加上当时有朋友在东莞打工, 曾志鹏想着东莞的企业多, 机会也多, 冲这, 他怀揣1500元就奔东莞而来。

起初, 曾志鹏以为肯定能找一份管理层工作, 毕竟自己是正经大学生。但好多份简历投出后, 如石沉大海, 口袋里的钱也日渐减少。更糟糕的是投靠的朋友也因为打架, 被工厂炒掉了。曾志鹏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了, 白天去人才市场溜达, 晚上就租住在市场旁边的民房里, 一晚上5块钱, 10几个人睡在一起, 连衣服都不敢脱, 枕抱着行李就睡觉了, 担心值钱的东西和仅有的小钱被偷走———因为曾有人在早起时发现, 本用于找工作时提升形象的皮鞋, 被别人穿走了。

一天晚上, 同住的“舍友”打牌, 赌点小钱, 治安员突然上门查, 他们身上的钱被搜刮一空。“我当时口袋就100多块钱了, 也全部给了他们。”曾志鹏说, 尽管自己没参赌, 但自己没办暂住证, 就想着能给他们的就给吧。

他连那种最廉价的小店也住不起了, 晚上就睡在东莞周溪工业区里一家名叫万和百货的小店门口, 那里有一排长凳子, 白天供顾客购物后闲坐着吃东西。晚上, 就成了流浪者的床铺。和乞丐们同吃同住, 曾志鹏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妥, 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了。“我当时就想, 赶紧找个地方, 能找到口饭吃的就成了, 不领工资都没关系。”他也离开了那个人才市场, 转而去更低端的劳动力市场碰运气。

尽管经常和乞丐睡在一起, 但曾志鹏并不是蓬头垢面。“一大早, 我就到南城汽车站的洗手间去洗脸、洗头, 把自己打扮得精神一些, 还用水抹擦我的皮鞋。”曾志鹏说, 由于在外头睡, 加上白天找工作, 衣服很脏, 他只好在洗手间把衣服脱了, 用力搓洗后, 甩了两下就直接套在身上了, 之后“道貌岸然”地去找工作。

终于, 在劳动力市场他遇到了“贵人”, 那是一个素不相识、推销电话卡的湖南女孩。当她向曾志鹏推销电话卡时, 曾一点好气也没有。“饭都没得吃, 还怎么要电话卡?”但随后的攀谈, 让同样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很快有了同病相怜之感。她请曾志鹏吃午饭, 两个人炒了两个菜, 吃了三十多块钱, 还找到一个在电器厂负责招聘的老乡, 给曾志鹏安排进厂做普工, 他终于有了在东莞的第一份工作。

到现在, 他还会怀念那个叫黄丽芬的女孩, “不知道她身在何处了?”在这样一个草莽城市, 对曾志鹏这样的人来说, 那些基于现代社会的种种制度都不能有效地帮助他解决生存困境, 同类的相互温暖、基于乡谊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的。

大学生

不过, 很快曾志鹏就无法忍受那份艰难得来的工作了。“端坐在凳子上, 每一次的脱芯, 只需要脚踩和手拔这两套工序。”但对于大学刚毕业的曾志鹏而言, 还是有些受不了, “我做插座, 主要是给插头线脱芯, 每个小时要拔600线, 每天得工作11~13个小时。”

陀螺一般重复着简单的工序, 十几个小时下来, 手是酸痛的, 屁股也是很疼的, “三角裤勒住的位置, 灼热而疼痛”。后来, 在工友的指点下, 他才知道, 原来大家一到流水线上, 都是不穿内裤的, 否则屁股早就烂掉了。此后, 早上上班前, 曾志鹏总是跑到卫生间去把内裤脱掉。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这份工作的机械和简单。永远都在重复“脚踩、手拔”的脱芯工序, 曾志鹏想换个动作复杂点的工种都是奢望。“有一段时间, 我甚至已经忘记自己是个大学生了, 这种忘记会让我感到可怕。”曾志鹏说, 有时候他会拿着自己红色的大学毕业证发呆, 喃喃自语:“再也不能这样啦!”这话在宿舍重复的次数多了, 在工厂上班时, 他也情不自禁地重复着, 后被同事骂, “你有病啊!”

事实上, 他们并不知道, 曾志鹏真念过大学, 而且还是本科。有一次, 曾志鹏看到同宿舍一个大专生的工资条, 是八百多块钱。“同样的工种, 你要比我多一百多块钱呢, 我要是也能拿那么多就好了。”曾志鹏坦承了自己的羡慕。

此时, 对方颇为骄傲地说, “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啊!”曾志鹏显然被刺激到了, “你有文化有啥用, 不也是做着和我一样的工种?”

无语。沉默。自说自话, 其实也在刺痛自己。

而在工厂培训中, 因为教员工的小册子是繁体字, 曾志鹏看不懂繁体字。拉长 (负责管一条生产线, 有的企业叫组长) 就对曾志鹏说, “看你戴着眼镜, 应该是读过点书的吧?”

曾志鹏只好说, “我初中没毕业, 只是贪玩 (看电脑、电视) , 把眼晴搞坏了。”这时候, 有个女的一点都不客气, 她竟然当着他的面说, “看你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以为你是个读书人, 原来也是个草包!”

很长一段时间, 大学生都是曾志鹏难以面对的一个身份标识。在各种各样的应聘中, 他都会隐瞒自己的本科学历, 但是, 毕竟大学校园教会了他什么是理想, 什么是向上的通道。他不甘心做普工, 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做管理者的目标。在东莞的岁月里, 他已经不记得换过多少次工作, 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 从主管、储备干部之类的企业初级管理者一点一滴做起, 有的时候, 尽管这些管理岗位比普工的收入还要低, 他也毫不犹豫接下来。7年的时光, 他终于在这个城市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如今, 他是一家大公司采购部的副经理, 每月有5000元收入。

“假律师”

在记者认识的东莞朋友里, “80后”曾志鹏的遭遇已经算得上幸福了。来自重庆开县农村的谭英万, 属于“70后”的行列, 小学都没有毕业, 在东莞呆了21年, 吃过的苦头比曾志鹏多得多。不过, 在那些血汗中摸爬滚打过来以后, 谭英万早已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他现在从事的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专门以代理人的身份为打工者维权收点小钱, 甚至还为大学生打过官司、为企业做咨询师。

和6年前见到他不一样的是,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拿着塑料袋或布袋子, 里面晃荡着厚重告状材料的农民工, 而是一个夹着公文包、开着12万多元小车的维权人物。因为没有律师证, 他常常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去维权、做代理人, 因此也有人直言他是“假律师”。

谭英万身高不到1.6米。21年前, 他刚到东莞时, 只有18岁, 主要就是干些铺路、铲石头的重活。后来实在干不动, 就出去做小生意。21年间, 被人打过、抓过, 睡过猪圈、下水道。

打工生涯中, 谭英万曾因做走鬼卖甘蔗被城管抓住, 罚了50元, 不服气, 他状告镇政府;做快餐店时, 因为非典不允许异地购买猪肉, 谭到交界的邻镇买猪肉, 结果猪肉被没收, 他状告市政府;他通过给公司老板寄快递维权, 帮老乡顺利辞工并拿到工资……

打官司等维权方式让他尝到甜头和荣耀, 增强了他的信念。很多老乡主动找他帮忙维权, 由此产生的交通费、吃饭费等, 由当事人支付。

“因为不是律师, 现在政府不允许我们收费, 但事办好了, 当事人都会主动给点费用, 我们都不签合同, 凭良心给的。”谭英万说。

对未来, 这个当初只知道在家乡放羊、放牛, 只有小学文化的“假律师”, 打算开一家为农民工维权的公司, 接到一些案件, 可以转给有执业资格的律师去打官司。当司法不能有效救助这些挣扎于底层的流水线工人, 谭英万这样的“假律师”却把法律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不过, 他也知道, 这个生意太脆弱。所以, 他在一年前买了辆小汽车, “实在不成, 大不了最后回家, 毕竟我有开车的技术”。

上升的通道

曾志鹏、谭英万自我奋斗的故事, 虽然听起来都充斥着惊心动魄的细节, 但他们这些故事都将是沉入历史底层的沧海一粟, 不会有人知道。孙自连则不一样, 他的故事不仅广为人知, 而且被政府不断褒奖, 纳入了主流社会的记录。孙自连是河南周口人, 自1993年起, 先后帮忙安置了家乡来的十多万农民工, 到东莞等珠三角城市打工。

因安置农民工和为农民工维权有功, 2008年11月, 孙自连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并赴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此后, “周口市改革开放30年十大杰出人物”、周口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东莞维权办事处主任、周口市优秀农民工、创业之星等称号和荣誉, 不断涌向孙自连。

从帮忙就业到提供维权, 和农民不断接触中, 他也由河南淮阳县大连乡的一个农民, 成长为位于东莞厚街汽车站附近、一家名为东莞市大和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今天的成功, 也让他得以有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自己和那些同样出身的流水线工人的命运轮回。

自从1990年7月15日踏入东莞的那一天起, 孙自连就看着不少家乡农民工来往不断, 但路子更多时候都只是在底层之间不断地轮回着, 像他这样走出创新路的并不多。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路子:打工—挣钱—起房子—回家娶媳妇—生娃;娃长大了—娃再出来打工……继续着上一辈的轮回路。”孙自连说, 变化并不大, 底层大都是这么走的, 我不仅帮他们的父亲介绍工作, 还帮他们的子女介绍工作。环境是有变化的, 比如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企业规范用工等, 逐步好转。“农民工的待遇确实有变化, 但农民工的底层命运, 没有变, 也不会变。”

为了配合我们的采访调查, 孙自连叫来了二十多位在东莞打工的河南周口老乡。记者在现场做一项调查发现, 九成以上的他们, 对未来的出路和考虑, 并没有更多的愿望, 也没想那么多, “我们就是想挣钱回家, 留下来, 那是想都不敢想”成了主要的声音。

回家是不变的声音, 只是回去做农活, 很多时候, 已然不再是他们的选择。“就是想法子挣钱回去, 在县城做点生意什么的”、“我们已经陌生了镰刀和锄头了, 而且种地并不挣钱”、“我们出来打工, 家里地都免费给别人种”。

“出来打工后, 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也有, 比如淮阳县的李艳云、尚玉宝等, 但量很少。”孙自连认为, 底层要往上走比较难, 但有诚信、努力和坚持, 总还是有机会的。谭英万也认可孙自连的说法, “努力、诚信、不抱怨”。

“回不去的故乡, 进不来的东莞。”孙自连说, 对“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 有些还是很想在城市留下, 但留下来很不易。而“90后”在家很少干农活, 出来打工后, 更不熟悉和不愿意家乡的耕种, 故乡也难以安身了。

8.留学改变人生 篇八

答:我大学毕业后就入职教育部,一直在当时的国际交流处做出国留学工作,做了15年。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国家关于留学的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计划制定相关工作我都参与了。在教育部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在英国留过学,但在英语方面对我最大的锻炼还是在国际交流处,通常每天要看非常厚一叠的英文材料,要看得非常快,所以语言必须要好,还要和人洽谈,需要一些交际的技巧,我觉得那个时候对我的锻炼非常大。应该说我把我最好的时间献给了教育部。

很遗憾我在教育部不是特别优秀的一员(笑),年轻的时候并不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在工作上的勤奋,做的很多事情,对后来的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15年以后,我发现自己的性格可能不适合在机关工作,我想实践自己的想法,自己做些实事,于是越来越觉得应该开创自己喜欢的事业。我离开教育部到现在还不到十年,应该说我一生最重要的时候还是在教育部。

最开始我并没有考虑做留学服务公司,那时没有太明确的想法。开始去了一个国外的计算机公司做市场总监。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之前在教育部的经历,有人找我做教育咨询,还因为我是学理工的,所以也做一些IT咨询,特别是外国公司怎么在中国开展IT服务。在这个期间,有朋友跟我说,你可以考虑留学市场。那个朋友后来成为我的创业同盟,比较幸运的是,那时是留学市场的蓬勃发展期,几乎所有在里面做的人都很成功。

记者:您对留学服务机构被称为留学中介有什么看法,您希望社会怎么认识留学服务机构?留学咨询服务和前几年相比可能不那么容易让消费者掏钱了,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对于留学服务,我也向教育部有关部门反映过,希望在发文中不要把留学服务机构称为中介。比如我们不会说律师是中介,因为它是一个比较高尚的职业,它专业性很强,给人谕示、建议和意见。但一谈起中介,可能比较像不是很正面的行业,它强调的是做中间人,赚取差价,没有体现出专业性。我曾经和几个业内人士做过一期节目,在节目里我也提到希望能够把我们做的事情叫做留学服务,这也是我一直在倡导的,留学服务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留学咨询是比较高尚的事业,我也希望社会能够越来越了解到它的专业性。

2000年初时,我刚开始做留学服务这个行业,那时也是中国留学服务行业开始走向正轨的时候,教育部开始逐步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当时留学服务的内容跟现在有些不一样,很多人的想法是能出国就行了,签证是主要困难。到今天,签证不是主要的服务内容,留学服务很大程度上是帮学生选择学校、专业,帮助他们申请好的学校。经过七八年,服务的重点内容已经有所转变。2000年的时候,由于缺乏像互联网这样的信息渠道,学生对外面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需要我们的服务。到了今天,学校的信息互联网上都有,那他们为什么需要我们做咨询呢?

我们自己定位是面向高端人群,优秀学生。公司周边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都有学生接受我们的服务。他们为什么需要我们?第一,我们中国的学生独立性还不是很强。在我们公司,很多大学生毕业了,父母还陪着一起来做咨询。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好的服务。第二,有的学生很有主见,但他们很忙。留学服务的价值已经广为认可,他们愿意花钱让我们提供帮助,而他自己可以去忙别的事。第三,有的学生难以自己做选择,他们即便有时间自己做,但一看每个国家都说自己好,每所大学也都说自己好,很难做选择,需要有个人去交流。中国学生一般会和同学交流,但这些信息是不全面的,也不一定适合于他。我们的工作就是去寻找适合客户的方案,给他全面的分析,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于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接受留学服务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认识国外学校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另外,在签证方面,我们的经验能够使得他们更顺利。在申请方面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很多人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成绩好自然就能成功申请学校。举个例子,我们有个清华的工科毕业生,成绩不错,各科成绩平均80多分,要申请美国大学,自己申请了两年都没有成功,后来找到我们才申请成功。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技巧,经常有的学生在三、四月的时候找到我们,说自己申请了20所大学,但基本上已经被十八九所学校拒了,这个时候机会就很少了。很多人都是过于自信。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的,比如说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以国内名校生身份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肯定没问题,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会有来自清华、北理工的申请者,这些大学的学生也都很好。这么多人都在申请,竞争者众多,结果并不一定乐观。国内有些人还有错误观念,认为我付钱我就能上名校,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所以基于这些因素,留学服务还是有价值的,而且留学服务的价值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记者:中国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以前人们称留学为镀金,但现在可能大家不一定这么看了,在您看来,留学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2003年,我国爆发非典疫情,出国留学人员还是在增长,2004年陷入低谷,因为当时有很多对“海归”、“海待”的报道,很多学生回来以后就业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留学价值不大。我觉得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也就是说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可喜的是,2005年、2006年,出国留学又有了大的发展。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不要把留学看得那么神秘,花了20万就是比8万有价值,不能这样去看待留学。留学不能看几年的效应。现在的家长是投资于人,而不是投资房子和汽车,不是几年的效益,是一生的效益。

这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每个人对留学,还有每个家庭对留学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大概会有这么几类人。一类人在国内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家里又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第二类人上的不是国内名校,在国内可能只能上二类本科,有的甚至很优秀,如差几分从清华志愿掉下来到第二个志愿的。这些好学生想接受好的教育。我还见过一个上了北大的学生,在北大读了半年后到我们公司来,要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国际关系系。他对国内的教育有点失望,所以愿意申请国外的好学校。第三类学生的目的可能就不是接受教育那么纯粹了,比如说想让小孩移民,改变家里经济条件,这些人会去一些不那么有名的学校,他们会选择去一些非主流的国家;有的人家里不富裕,也会想在国外寻找一片天地。不同的人目的不同,收获就不同。

留学对国家有价值、对社会有价值。中国历史上的五次留学潮很能说明问题。第一次留学潮的代表人物是容闳,在那个时候引进了先进的思想、西方的科技,像新式的学堂、新式的武器枪炮、军事工厂,还有修建铁路等。第二批的代表人物是邓小平这一批,包括鲁迅等,对中国的实际影响非常大。第三批是建国前,钱学森这一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美国去,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第四批是20世纪五十年代留学苏联,大批人被派到苏联学习。第五批是改革开放以后留学这批人。有人专门写过书谈每次出国留学潮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中国进步起什么作用。对个人来讲,我认为影响也是巨大的。

记者:能谈谈您个人的留学体会吗?您觉得国内和国外教育出来的大学生最大的差别在哪?

国外的教育我觉得有几方面不同。国外的一些学校在世界观、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很有教育方法,而中国教育在这方面考虑得比较少。中国的教育思维习惯就是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现在大学可能还是这样。我本科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工科,印象很深的是老师教数学,教室一共有8块黑板,老师上一节课就写8块黑板,我们就在下面抄,但是这样的教育系统性很好。我记得在英国上管理理论课,老师在第一节课把总体的方向讲了一下,从第二节课开始他就往那一坐,什么都不管了,剩下的都让学生讲。我们系统还没学,都不知道怎么做。管理理论有时代变迁,20年、30年、40年,每次变迁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要讲好自己的部分,还要看前面的人怎么讲,后面的人怎么想,然后再去做。我也做了个管理体系的报告,我觉得这比听老师全部讲一遍要好。

我还记得在曼彻斯特大学的第一节课,课上我基本懵了,自我念书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我的英文水平很好,93年出国时,我的雅思考了7分,应该说这样的英文水平不会有不能理解的情况。但当时我就是听不懂,很糊涂。课上每人发一张纸,上面是书单,列了20本书。老师说,你们要去看,要学习,教科书没有。一门课就要20本书。学5门课就得100多本书。要看的书很多,一是花钱,二是基本读不下来。后来学会了,我们看外国人都是在图书馆看书,于是我们也去借。国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去讨论。就像我原来学工程,答案都是唯一的,中国人觉得不能有第二个答案,外国不一样,可以有好多答案,所以一开始我特别糊涂,它的答案怎么会有多种。这就是世界观的不同,这对我冲击非常大,也是在这样的冲击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后来我学习的内容偏文科,讨论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英国人是那样看事物的,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看事物的,这对我的世界观影响也非常大,而这种思维观念上的冲击在中国教育中还不容易达到。

国外的课堂教育比国内的教育明显更注重发展能力,比如英文阅读速度要快。从英国留学回来后,我一天要看很厚的一叠英文材料,像这样大量的材料就算是中文,有的时候可能也看不过来,但我英文能看得过来,我用英文写邮件也快,快速的英文阅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在英国学习的经历。中国人可能现在还不太注重一些能力,像展示的能力。英国人讲究幽默感,讲话要比较有趣,要调动听众的兴奋神经,这些是我们中国人不太重视的。中国一开会,好多人都要睡觉。外国政治家滔滔不绝,后来我知道他们都是训练出来的。现在我们有个学生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管理,专门学习怎样做领导。学习的内容非常具体,比如让学生做演示讲环保问题,然后接受班级的评判,评判会涉及在演示中的动作,比如摸脸,还有摇晃身体等,然后给出具体的建议。对于这些细节,表情、动作、姿势会传达什么信息,该如何解读,外国人研究得很深。

留学还能开阔眼界。留学期间,我在欧洲旅行了一个月,驾驶技术也是在那学的,打了工,赚了点钱,经历了很多事情。有这些经历,你就会觉得生活很丰富。

国内教育现在差距比较大的地方是能力培养,当然我们现在也在逐渐重视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大学学生,让他发个传真不会发,做个PPT演示不会做。所以我对现在对国内一些大学的教育是比较失望的,理论一大套一大套,但其实这个社会绝大多数还是需要实践经验。我觉得大学阶段能给人锻炼的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教育其实不需要做一些伟大的事情,不是说非把学生安排到微软公司才算是实习了,学校里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教师也可以改变授课的方式,比如说很简单,可以把课堂调换,让学生来上,老师来点评。这样学生就得去读、去工作、去写、去展示。老师可以坐在后面听,恰当的点评有时候比系统的讲授对老师更具有挑战性。

记者:现在留学服务市场消费者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消费者可能对国外教育的情况几乎不了解;而有的消费者可能某些方面了解的信息比服务机构了解得更深入,面对这样的消费者,留学服务机构如何提供与他们的情况匹配的服务呢?对多样化的消费者,您所在的留学服务机构有什么具体措施?

确实到我们寻求留学咨询服务的消费者差别很大。有的人一无所知,有的人已经了解很多。这对留学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最有想法的客户或是了解国外教育情况最多的客户,我们的目标是,我们要比他们了解更多,要比他们更专业化,这对我们的员工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公司地处高校办学区,我们很多客户对国外教育情况都很了解,他们缺少的是成功申请的信心,或者是不能对自己和要申请的学校进行正确定位。申请出国留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一生只经历一次,但我们做过的案例有很多,对我们来说每次都是经验的积累。他们可能没出过国,因为中外文化的隔阂,在申请过程中一个小错误可能会产生令人遗憾的结果,而我们很多知识都准备好了,这是我们服务的一个基本起点。

对于不太了解国外情况的客户,我们更有经验,但服务这种顾客也有它的困难,不可能让顾客全面地、没有目的地了解所有情况,我们要把很多时间花在“教育”他们上。通常因为一无所知,这些客户不太容易对服务建立信任。我觉得咨询本身还不是很难,主要难在交流上,因为他们对国外不了解,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

还有一类客户对我们来说比较麻烦,他们的期望值太高,比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却要申请英国前20名的大学,而且还认为,我付了钱你就要满足我。对于这类客户,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确实经济上你能负担得起,但是和你竞争的是我国众多名校的尖子生,竞争能有多大胜算?需要现实一点。最糟糕的就是有些人只看大学排名,我们要花很多时间解释,比如其实第九名比第十名好不了多少。很多人有偏见,认为排名靠后的学校就是比较差的学校。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发现,通常选择在国外上“差”一点的学校的人都是那些在国外呆了一段时间的人,因为他们发现上这些学校更加实用,更加适应将来的发展和需要。很多消费者不了解国外教育的情况,相关知识不够,但让他们明白这些很花时间。

记者:有些人不太愿意选择留学服务机构,他们有些顾虑,觉得这个领域比较容易有骗局,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四五年前,这个现象比较严重,大家对这类公司理解不够,信任度比较低。今天我觉得这种事情比较少,国外学校信息比较透明,我们现在收费也很透明。十年前,留学服务的费用连飞机票的费用都一起收,还有报名费、宿舍费等等一共二三十万,家长要一块交齐了。现在我们的服务非常透明,学费国外学校的网站上都有,费用非常透明,利润空间一看就知道。加上现在教育部发布的留学中介规范性合同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市场监督举措,现在跨国中介的举办条件都很严格。以前信任度低还有一个原因是留学服务机构还没有走向品牌化。现在好了,现在留学服务机构都走向品牌化了。

我国外出留学的人数还在不断增长,留学服务这个行业也在不断增长,这几年留学服务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留学服务市场也在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道路,留学服务机构也开始讲品牌、讲规模、讲质量。坑蒙拐骗基本上没有生存空间了。

记者:您怎么看DIY留学?你觉得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才能做好自助留学?

很多学生DIY的出发点是自我锻炼,我们挺鼓励学生什么事情都自己先尝试一下。但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我前面也提到,留学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不是很了解国外情况的人来说,自己在申请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些陷阱。

有的学生DIY做得不成功,通常是因为实力还不够。留学DIY要成功,第一要了解国外情况,第二英语要比较好,第三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尤其是在英文方面,可能很多人把握不是那么好,有时对像“and”和“with”这样常见的词语没有理解正确,就会选错专业,做出和自己本来意愿相违背的选择。所以要是不那么自信,做留学选择和申请的时候就要找人帮忙。

记者:现在中国留学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大众化,二三级城市的一些人也开始考虑留学,对这样一个情况,您所在的留学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是否会有一些变化?

今年我们看到一些省份的主要城市有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中国不单是留学,它的经济发展包括汽车、房地产行业也都是阶梯式发展模式。发展的第一个阶梯是东部9个省,第二个阶梯是中部12个省,第三个阶梯是西部城市。这种阶梯式发展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像郑州这样的城市,现在留学的热情要比北京高,我觉得大概三年以后,兰州的留学可能会得到很快发展。

我们现在提供的留学服务咨询主要针对英语国家,有英国、美国,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如果我们走向全国,那么面临的情况就是需求不一样,因为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需要我们有一些适合内陆城市发展的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国,如德国、荷兰,还有瑞士。这些国家是欧洲国家,也在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之列,但是它们的学费相对低廉。

我们推广的学校首先是发达国家的好学校,去落后国家,那是叫去留学吗?也许我有些偏见,但我是做教育的,我觉得去相对落后国家留学不是很好。留学是特别重要的人生经历,去先进的国家可以帮助开阔眼界,了解一些新事物,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中的问题,去那些落后的国家留学没有必要。

德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德国学机械电子是很好的选择,而且相对便宜;荷兰也很好,是欧洲大国,英语说得非常好;瑞士是世界上花园国家,可能是人们最向往去的国家。尽管中国现在对瑞士的学历不是很承认,但是它们有世界称道的酒店管理。发展这些留学目的国是我们整体向外走的战略。另外,我们现在还考虑开发日本留学,留学日本学费不算高,还可以打工。日本的学校教育质量比较好,有的还提供奖学金,在好的情况下相当于免费在日本学习。现在很多人不原意去日本留学是文化的原因。

我们要不断地变化,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是正面的事情,第一,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二,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第三,可以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这对国家是件好事,教育部的政策和国家政策都是支持留学的。国内目前的情况还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有些人有经济实力到国外开阔眼界是件好事,很多人留学后留在其他国家,但是和中国有关的事情,他们都很关心,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回来或者回不来。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很深,就算留学后在其他国家定居下来,他们也还是中国人,很多人通过留学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发展,也包括我。学生出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对人生特别有意义。

上一篇:解放街道站前社区举办反邪教宣传下一篇:经济法学考试答案